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值周教师值周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教师能否上好课,关键在于上课前是否备好了课。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既节省时间,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该怎样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的内容有哪些呢?
一、教师怎样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环节
1、制定好备课计划。由备课组长根据学校教学进度和课标要求,在开学的第一周制订一学期的备课计划,将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集体备课表。
2、教师提前预备。提前一周每位教师都要研究课标,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思路,思考备课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做好发言准备。
3、集体研讨。先由主要的备课教师讲述自己的备课思路和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集体进行研讨,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最后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4、上课实践。各位教师按照集体研讨的教学设计上课,也可以多位教师讲同一节内容,教研组进行观摩学习。在仅有的40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
5、交流反思。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上课反馈,以及观摩教学,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对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符合实际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二)集体备课的内容
1、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各门课程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堂教学要实现怎样的目标?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依赖教学大纲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以前的教学大纲大量的篇幅放在了教学内容要点和知识要求上,而新课程标准阐述却又过于简略。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我们要注重对课标的分析,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抱怨课时不够,而学生进行测试或参加考试的时候,却发现考题并非考查教材的内容,甚至可能遇到教材中未提及的概念。是试题“超纲”了吗?当然不是,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还停留在 “教教材”水平上。高中新课程改革一大特色是提供原则性的《标准》、多版本的教材,它给老师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带来选择的难度。所以,教师教学前在对照《标准》的基础上,对不同教材的相应章节进行对比研究,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做好学情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是围绕这一主体的主动参与学习展开的,只有当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完成各项学习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生活体验、学习上的困难、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学生的认识和成长规律。教师要多想想,在什么样的身心状态下学生容易接受?在什么样的教学情景下学生感兴趣?在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中与学生容易沟通?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积极性高?什么样的教师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评价学生容易接受?
4、备教学方法
备教法要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教学方法适当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怎样落实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心中有数。教师在思考教什么的同时,还要思考用什么方式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指导,怎样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5、备作业
什么样的习题有利于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什么样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难度要有区分,有选择性,这就需要我们自编一些结合实际、质量较高的练习题。
二、集体备课组织管理
(一)规范管理要到位
备课活动要制度化。每周的备课活动要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学校要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和评价制度,调动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为集体备课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防止备课流于形式。
(二)提前准备要到位
主备人要先行一步,深入钻研课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提出困惑与问题。其他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也要提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解读和思考,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充分展开讨论,提高发言的有效性,形成好的教学设计,最终提高集体备课的效果。
(三)备课组长要积极主动
备课组长是备课组的核心人物,要积极主动的组织大家参与备课活动,开展备课组内各种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一般每周一次,备课组长需将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以书面材料形式上报各学科教研组长及校教研室,及时收集、保管好每次集体备课活动的记录和讲稿,并将记录和讲稿交教研室存档,以便学校对备课组的检查考核工作。
(四)静心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将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及不足记录下来,总结经验教训,再一次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备课组在下一轮集体备课时先就前一次备课和教学过程的教学反思进行交流。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教学反思交流与展评,从而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过程监控要到位
学校应该加强对备课组的指导和管理。学校要将集体备课纳入总体教研工作计划之中,作为学校工作考核一部分。相关部门要不定期对备课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并参加备课活动,给予指导。
在新课改过程中,备好课是教学顺利开展,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集体备课活动是一项复杂、细致和重要的工作,为提高教学效益,探索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转变观念,促进教师成长,备课工作的开展很值得教师思考和大胆实践。
参考文献:
哈特向在《地理学性质透视》一书中较早地提出,从地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复杂性可知:“我们必然会认识到‘综合体’的全面分析不但是不现实的,并且不宜作为理论上的目标。”“由于人文现象具有无限数可观察的区域变异,选择问题具有更大重要性。”地理学的重要性衡量问题成为地理学的十大问题之一。
观点之一:重复出现的、普遍的重要。法国地理学者乔利在讨论地理学的基本原则时说:“由于最终目的是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在评价地区特性的重要因素时,他认为“合理办法是只考虑那些经常组成世界的物质,而不管偶然或局部的现象。重复出现于世界上的现象对整个特性的重要性肯定超过那些独一现象的。”
观点之二:与周围现象关联广泛的重要。格腊曼在1919年曾指出,“个别事物(在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随着它在多方面和内部及周围现象作因果关系相互关联的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哈特向也指出,“由于我们不能开始就研究地区变异的整体,我们必须从一个特定方面或题目开始,在许多地区的一般知识或某一特定地区的路线考察基础上,我们相信这是与其它地区现象相互关联而组成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 “但如果所选定的题目实际上在地区变异上与其它现象很少关联,因而对研究地区变异的整体意义不大。”
观点之三:人类需要和影响深刻的重要。哈特向在他的《地理学性质》一书中指出,“地理工作者不论分析地球表面上的什么要素,都不可避免地以他们对人类的重要性来衡量。” “由于地理学与所有科学一样,以人类为中心。地理学研究主题的世界应该理解为人的世界。” “地理学是人类作为地球主要居住者对地球的研究。”有人从哲学的观点总结说:“人类及其所做之事在地理学上占着比该门学科的标准定义重要得多的地位。”
可见,“在地理学研究中,按照对人类的重要性而进行选择这个问题是经常存在的”;重复出现的、普遍的或与周围现象关联的是衡量地理学中重要内容的标准。
视角二:信息化社会学习科学研究成果等的启示
当代学习科学研究认为,知识的意义已从能够记忆和复述信息转向能够发现和使用信息;相应地对教育的目的提出了要求:即帮助学生发展习得知识所必须的知识(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使他们能够富有成效地思考。《21世纪技能》提出的“学习工具之最”为“疑问和难题”,因为这类学科的难题有助于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61-01
一、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
语文素养就是各种语文学科所需能力的统称,具体包括以下几大层次。
一是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包括了汉字音形义的学习、重点词组语法修辞手段的应用、文章的阅读锻炼与写作提升等,这些内容需要日常积累才得以掌握。教师应考虑对具体基础知识的研究安排,让知识的普及更加顺利。
二是语言累积。高中语文课本内容经众多专家学者审议核验,较为经典。高中生应围绕课本展开文章阅读,掌握足够的生字生词,同时强化诗词的阅读诵咏,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阅读积累量。
三是语言技能。高中阶段要求语言技能达到熟练应用程度。语言技能有查阅资料、阅读文章、语言交流实践、文字写作等。学生掌握多样化阅读方法,并拥有固定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将自己的思维活动用语言加以形容表达,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处理。
四是W习习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学习方法,能够为未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习惯。只有坚持在教学中强化查阅资料找信息、注重阅读、摘抄记忆、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分析写作等能力,才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足够大的帮助。
五是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内外兼修,培养儒雅文明举止。待人处事落落大方,举止得体,措辞严谨讲究;与人交流时注重交换思想,倾听不同声音,在取长补短的观念中与人交往。
六是文化修养。语文的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魅力,自身见识增长后,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也将增加。学生在欣赏汉字形象美、语言艺术美的同时,必然感叹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必然惊叹于其中的多元文化智慧。
二、基于教育戏剧理念的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一)利用语文资料编排戏剧来获得深刻人生感悟,提高文化修养。任何一个角色的塑造,都需要经过台下漫长时间对饰演角色内心的揣摩,才能真正演活角色,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与喝彩。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戏剧作品超过十余部,无论哪一部,都可以称得上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戏剧剧目。这些戏剧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个性分明,对于演员有较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这些选段作为剧本进行戏剧表演,让参与表演的学生感受到戏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表演者在不断感悟中,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必需具备更为丰满的人生阅历,拥有更加成熟稳定的性格,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赞许,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感悟,提高文化修养。
(二)利用语文资料编排戏剧来获得为人处世经验,注重言谈举止。借助语文教材中的部分戏剧选段来编排戏剧后,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编演,精心模仿不同角色的人生。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不同人生的知识、视角、经验等都成为了学生可学习的内容。教育戏剧的模式中,无论是参与戏剧表演的学生,还是作为观众的学生,都能够在理解角色和解读背景故事的基础上,将心比心看自己与剧中角色的对照表现,从而可以更好地激励成长,向更优秀的人学习,注重积累生活经验,强化自己的言谈举止。
(三)利用语文资料编排戏剧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技能习惯。团队协作能力是教育戏剧理念中值得继续加强的培养要点之一。随着戏剧的编排开始,很多参与者都必然需要加强各岗位各角色之间的合作扶持。作为一项团体参与的活动,若学生能够在各方面保持默契,明确分工,坚定落实职责,就可以促成一部戏剧的出色完成。在语文课堂上学习戏剧片段文章与实际开展戏剧表演是两种感受。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故事发展,并持续与周围人保持交流沟通,建立尊重互信的合作氛围,可以更好地融入戏剧,完成教育戏剧的培养目标。同时,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必然要运用各种语文课程所教授的语言听说读写能力,无疑可以同时进行有效培养,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结语
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随着教育戏剧理念的不断深化,现代高中语文教学可以扩大利用教学戏剧进行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尝试。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对书本戏剧片段进行编排,形成新的戏剧让学生参与表演,有效提升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论.教育戏剧的原理探究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巴君超.论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由此看出,如何充分发挥阅读课的教学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读有所得,并把课内养成的阅读经验“辐射”应用于课外的阅读、学习,是目前课改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为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语文阅读课。然而在阅读课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与缺憾。下面我想结合我校开设语文阅读课的实践谈一谈我的几点思考与一些尝试:
一、部分老师对阅读课这一新课型认识不足,思想上不重视
许多语文教师也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开拓视野、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等等。但他们更多的认为: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有限的一两节课时间内,很难达到这一目标,加之高考的压力,他们常将阅读课用于讲授课本知识,更多地去侧重于应考技巧和考试策略的培训。
二、一些老师缺乏阅读课指导的经验与方法
面对新课程下出现的阅读课这一新型课,一些老师觉得无所适从,缺乏阅读课指导的经验与方法。他们只是将教学大纲所建议阅读的书目笼统地介绍给学生,或者仅在授课过程中将一些优秀书籍推荐给学生,就不再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指导。特别是每周的一节阅读课,他们只是将学生带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就算完事,自己与学生随意的找本书读读,导致学生读书漫无目的,最终挫伤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了上阅读课的兴趣。
三、好多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有的学生将阅读课当成了休闲课,所看的杂志多是休闲类的,文学类杂志很少借阅,辅导类杂志更是视而不见;有的学生喜欢什么专门看什么,表现出阅读单一化;有的学生似乎“不会”阅读,仅凭兴趣,想当然地拿上一本,走马观花,几下就翻完了,然后再借一本,如此往复,一节课能“看”好几本杂志。可见,学生阅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盲目性。长此以往,阅读课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浪费资源。
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语文阅读课呢?我觉得可以做如下几点尝试:
第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选书与读书方法方面的指导。
“快速”阅读固然节省时间,阅读量大,但囫囵吞枣,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看皮毛,不看实质,就像夹生饭,即使消化了,对身体又有多大好处呢?须知读书要细细琢磨,方能取其精华,为自己所用。生活告诉我们:只有真正会读“课外书”的人,才是出类拔萃的时代骄子!只有多读以精思,慎读以明辨,才能集思广益,真正发挥阅读的作用。因此,在开课之前,教师对于阅读课上应该读哪些文体类型的书、哪些内容的书等方面的问题要进行讨论,并到校图书馆中精心的选取适合高中生年龄阶段阅读的书籍,力求在书的源头上给学生把好质量关,让学生们不至于在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中迷失了方向,从而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毕竟任何形式的教学最终都希望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要求。
第二,分阶段设定阅读内容,让学生逐步进入正确的阅读轨道。
第一阶段是自由阅读阶段,此阶段不限定阅读内容,有的学生读体育杂志,有的学生读旅游刊物,有的学生读情感随笔,只要内容健康我都不去干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阶段是指定阅读书籍,要求学生集中阅读《读者》、《青年文摘》、《知识文库》、《杂文选刊》、《中华活页文选》等书籍,以拓宽知识积累。第三阶段是深化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感悟语言之美,领会人生哲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每个阶段必须要求学生建立读书笔记,每节阅读课的摘抄和心得不少于300字,通过摘抄、写阅读心得、记录讨论内容等方式对本次阅读课进行回顾,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每月可抽出一堂阅读课,和学生一起总结近段时间以来阅读的问题、讨论状况,通过集体决议和教师计划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今后阅读课的内容、书目的选择,讨论的话题等。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先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将这一个月中自己所读的书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并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感受,每组再推选出一到两名同学,将本组所选出的优秀文章及作品,以同样的形式介绍给全班同学。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阅读吸收的信息有了一个极好的外化机会。
第三,围绕语文阅读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的内容、语言、氛围、目的、活动方式、考试内容及评价方式等贴近学生生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所喜爱的生活的一部分,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充满英语,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一、生活化高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语言,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因此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外语时,都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即缺少学习英语的环境。只有克服这一缺陷,才能提高外语教学效果。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指的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教学中进行模拟生活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这样,就能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使学习过程显得饶有兴趣,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所以让高中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教育随时代变化的必然,十分需要。
二、生活化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途径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生活交流的需要和使用,我们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练习它,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它。牛津高中英语课本中的“Task”和“Project”,要求设计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调查访谈、信息检索、交流汇报等形式的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应用生活化的语言例句。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语言也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我们教学中的语言也必须体现这些变化,而不能总沿用以前的过时的例句来让学生练习翻译,那就脱离实际,失去语言的生活性和实用交际性。我们坚持认为:例句一定要与时事紧密相联,这样能拉近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英语教学更具时代感,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3、大力加强口语训练,丰富学生英语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外语的教学时间主要在课内,但要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光靠每周几堂课是不够的。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的不同首先也就在于此。所以,我们还必须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和学习,口头表达总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因此,听力、口语作业是英语学科课外教学活动中值得重视的和必不可少的练习形式。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看过的书、报刊杂志以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英语编成故事等等每天在课堂上讲给同学听,我们称之为“daily report”。
4、作业设计生活化,让英语融入生活。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电视、网络、广告牌、包装等都可以看到英语。因此,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应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书面作业,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比如让学生搜集英语名言和谚语,制作英文书签、让学生编辑班级英语墙报和各类英语小报等等。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1.发掘历史德育资源,注重学生人格塑造
历史是一系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展现,而行为又是由思想所支配的,因而任何历史内容都可以看成是思想变化所造成的一系列结果。高中的历史教材弱化了历史事件本身的故事性,强化了其蕴含的行为道德与思维形式,这本身就是凸显品德教育的一种表现。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不断探究,努力发掘其中值得学习的人文教育素材。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借助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到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国家富强的斗争史中去,让学生们逐步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此外,李时珍不畏艰苦、不断以身试草药,最终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商鞅立木为信主张变法,最终废除了旧制度、奠定了秦王朝统一天下的基础……这些历史人物为学生树立了一系列行为道德的正确典范。历史课要引领学生不断认识和学习这些内容,确保历史课堂中品德教育始终处在首位。
2.改变历史教学方法,提升道德实践体验
想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就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不断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教材内容特点出发,探索总结出适合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确保教学任务的有效达成。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必须让学生积极自主地与历史内容产生思想或道德上的接触或碰撞。在历史课堂上,笔者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三种: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以及实例探究法,这三种教学方法既相互区别又有机统一。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常通过一些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影视资源,以期引导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历史深蕴,然后让学习小组成员们互相合作、共同探讨,深化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此同时,可以借助一些生活相关实例来激发学生进一步讨论。同时,还要将德育渗透到历史的课外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撰写历史文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加强品德教育的实践。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自我道德认知
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德育工作的渗透,因而在教学评价时不仅注重历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学习情况,更关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文道德的规范。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阶段,教师们往往以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这也就造成了学生们对历史内容死记硬背、缺乏探究的教学弊端。相较于终结性评价,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更推崇形成性评价的开展。一方面,形成性评价包含了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以及个性与情感等方面情况的评价,能够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另一方面,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思想发展与能力提升过程,对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有着显著的优势。当然,只有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实际地了解学生状况,进而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强化人格培养与情感体验。
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如何培养或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方法成为中学英语教师参与中学英语教改的一个重要方向。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一般通过精读、泛读和速读等方式进行。我们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比较注重精读和泛读,但对快速阅读训练重视不够。那什么是快速阅读训练?它是在保障学生对英语文章70%正确率理解的前提下,改善和提高阅读速度的一种心智技能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改善阅读能力。因此,研究英语快速阅读训练,特别是结合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开展阅读速度训练是必要的。
一、快速阅读训练的目标和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存在的普遍问题
1.发音读。在阅读时,学生会发出声音,发音读。其主要弊端是,阅读受到说话速度的影响而限制了阅读速度。
2.默读。默读指每个词的发音清晰地在头脑中出现。其主要缺点在于在大脑信息转换中增加了文字信息变为声音信号的过程,从而减缓了速度。
3.逐词逐句读。学生普遍采取这种阅读策略,尤其是阅读能力欠缺的学生。这种阅读形式,增加了眼停次数,降低了速度。
4.回返读。指学生在遇到生词或不理解的词组、句子或其他模糊信息时回到文章更前面的部分再阅读。养成这种习惯后,会影响到阅读速度。
(二)快速阅读训练目标
专家认为,具有一定语言基础但未接受快速阅读训练的学生有50%至70%的阅读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的阅读技巧以及不良阅读习惯的影响。因此,通过适当训练,学生快速阅读速度至少可以提高25%,甚至达到一倍。因此,快速阅读训练的目标是通过提供难易程度合适的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一年的训练,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在原来基础上提高大约50%。
二、快速阅读实施过程
(一)确定实验对象,通过配置等组的方法实现
以2008年我校初中升高中以及高一第一次摸底考试英语成绩的趋中值(即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累加平均得出)作为基础测定,在不打乱班级配置的情况下,从两个平行班中各取30人组成两组,不断调整各组人选直至两组间的平均分之差和标准差相当结近。对于实验组所在班级其他学生照样让他们参加实验过程,但不让学生本人知道自己是实验对象,而且在同对照组比较时不计他们分数。关于基础测定的有效性,我后来分别在两组内计算了它与效果测定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4,表明基础测定有效,配置等组基本相同。然后,由我本人教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在班级,尽力避免非实验因素对快速阅读训练实验的影响。在实验实施过程,对两个班的学生,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一视同仁。而且,除快速训练练习外,对两组学生均教相同内容,采取相同措施,提出相同要求。
(二)实验实施
实施前,我们利用早读的机会对实验组所在班级学生阐明英语快速阅读训练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并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安排学生每周两到三次的快速阅读训练,并进行相应的简单讲解。为了减少对学生的影响,逢年级大型考试,实验暂停,之后再继续。每次训练占用学生课堂时间10分钟,在这段时间对照组则由教师组织复习单词或课文。训练过程须计时,具体做法如下:把预定的速读材料发给学生,然后等我一声令下学生迅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题。10分钟一到,学生停止答题,并上交,然后上课开始。课后我及时对学生的阅读训练结果进行批改、分析和记录。讲评在课堂上大概占用5分钟时间,主要对上次训练的突出问题和典型错误作简要分析,另指出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阅读习惯,要求纠正。
三、快速阅读训练结果分析
一个学年结束(2008-200年),实验告一段落,实验进入总结分析阶段。我采取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此次阅读训练实验进行检测和分析。
(一)阅读速度对比
根据基础测定,两组学生在实验前阅读与课文难度相仿的、生词率不超过3%的文章时,速度平均每分钟不足15词,理解准确率不到60%。实验结束时用学校统测试题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在理解率保持67%左右的情况下阅读速度略有提高,每分钟达到21个;而实验组在理解率达到75%的情况下阅读速度提高到每分钟42词,速度提高了一倍多,不仅达到实验前设定的目标,而且大大超过预设目标。
(二)考试成绩对比
根据效果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前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结束时考试成绩相比较,实验组的平均分要比对照组的高11.4分,用独立小样本的单尾差异检验方法,求得t=2.948,p
(三)学习态度比较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实验前,两组学生中对英语不感兴趣的人数相差无几,区别不明显。然而,实验组在实验实施后,对英语感兴趣的人数不断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多了9人。另外,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快速阅读训练,兴趣更浓厚。可见,快速阅读训练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的态度,特别是实验组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四、阅读训练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习惯问题
本次试验虽然帮助了学生纠正了不少不良阅读习惯,但有些习惯未得到彻底纠正,如默朗读问题。根据弗莱博士的观点,凡每分钟读速低于250词多半是在默朗读。然而,这种情况能否适合中国学生,值得反思,而且中国学生形成的这种默朗读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不是经过一年的训练就可以完全克服的。
(二)速度问题和最优化问题
阅读理论和实践表明,阅读速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阅读效率才会最佳。而需要训练到什么程度,学生的阅读效果才会好,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和总结。至于用什么课型、什么教材、什么教法才能使阅读训练达到最佳效果,即最优化,不是一年半载的实验可以解决的。我们需要范围更广、周期更长、设计更科学、组织更严密的教学改革实验。
五、结束语
通过持续一年的英语快速阅读训练,参加实验的实验组在阅读速度、英语考试成绩、英语学习态度以及语言素养的形成等方面相对于控制组而言有较大的进步。虽然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操作上的不规范或实验设计的不严谨,但开展高中英语快速阅读训练对高中英语知识的获得、英语能力的培养无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52-03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数据的艺术和科学,凡需要用数字来分析的地方,就有统计存在。统计学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常以社会经济统计为内容开设统计学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但一直以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有很多方面,随之而来的教学改革层出不穷。学者们大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讨,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将选取另外一个切入点作进一步探讨,即从统计学学科特点入手,着眼于分析高职学生学习统计学基础课程的瓶颈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一、统计学学科特点
“统计”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可以拆分为“统”与“计”,“统”指的是把社会经济中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归集到一起,为“计”提供前提和依据;“计”指的是对总体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分析,找出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规律。由此可以看出统计学的学科特点比较明显,即: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实用性。
二、学生学习瓶颈分析
(一)从数量性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因此,数量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首要特点。数量性特点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数量特征,即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等;数量关系,即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比例关系、相关关系等;数量界限,即引起社会经济现象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例如,完成计划与未完成计划有质的差别,计划完成程度100%就是质与量互变的界限。可见,对数量性认识的关键就是需要学生理解数量的特征和涵义,即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并运用数学方法,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并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数量的界限问题。
学习瓶颈一:对统计指标认识不清,缺乏理解和应用。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学基本范畴,是统计的语言。不管是统计初学者还是统计学家,都应该非常重视统计指标的理解和应用。然而统计指标从概念上来看似乎非常简单,即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例如,“2014年我国的GDP为63.64万亿元,同比增长7.4%”,这里有两个指标,前者是总量指标,后者是相对指标。对于初学者的高职学生来说,往往只是简单的认为这只是两个数字,前者是个很大的数字,后者说明“多了些”。具体指标含义是什么?说明什么社会经济现象?怎么统计得到的?有何意义?学生对这一系列说明统计指标的涵义、特征及意义的问题,缺乏认知和理解,也就不会去思考和计算分析数量关系以及数量界限了,更谈不上对指标的应用以及拓展了。
学习瓶颈二:对数学公式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只为考试记忆,不去理解其涵义。统计学研究的是数据,需要用到很多数学公式,而在高职统计学基础课程中,需要运用的公式是比较基础、相对简单的,比如,相对指标的计算、平均指标的计算、动态水平指标的计算等,计算公式通常只涉及基本的四则运算。但高职学生往往觉得这些公式抽象而复杂,不容易理解;通常只是简单的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其结果或者是记漏了公式中个别重要符号或数字,导致计算错误;或者完整把公式记住了,但不懂怎么把数据代入公式,究其原因是对公式的涵义不理解。因此,高职学生对于数学公式在计算上应该有足够信心,摒弃对数学公式这种天生的恐惧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公式涵义的理解上,以及拓展到现实案例的应用上,即做到从理解中应用公式,从应用中认识公式。
(二)从总体性分析
统计的研究对象不是个体现象的数量方面,而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首先需要明确界定统计总体,即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整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例如,研究某地区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该地区所有的物流企业构成的整体就是总体,而每一个物流企业就是总体单位。总体具有三个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和变异性。从概念上来讲,总体和总体的数量特征是两个不同概念。
学习瓶颈三:容易混淆总体与总体的数量特征,造成对基本概念“总体”的理解混乱。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整体,即具体事物的集合;而总体的数量特征指的是这些事物的数量方面,即数据的集合;显而易见,统计研究的对象不是事物的集合,而是数据的集合。所以,总体从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具体事物的集合,而在统计上总体是一组观测数据,而不是一群人或一些物品的集合。例如,研究某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从概念上总体是该企业所有员工集合,而在统计上总体是该企业所有员工工资收入的数据集合。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对于有经验的统计人员来说没有区分的必要,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却很容易造成对总体概念理解的混乱。
(三)从具体性分析
统计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不同于数学上纯粹的、抽象的数量研究,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事物的数量表现。例如“数据显示,2015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汽车25.8万辆,同比负增长17.1%”,就是很具体的。如若没有了具体性,那就只剩下数字了,失去了统计指标的意义。
学习瓶颈四:对统计信息职能重视不够,容易忽略数量的具体性。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统计信息,指的是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也就是通过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服务于经济社会。忽略数量的具体性,信息将毫无意义。高职学生面对一个数据往往容易只关注数量本身,而忽略了这个数据所处的具体时间、地点、条件,这对于一个现实数据来说是不充分的,而从中获取的信息也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
(四)从实用性分析
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常所说的社会统计学是介绍有关社会现象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统计方法,是人们认识经济社会有力的工具。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是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而发展起来的,为多个学科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比如,自然学科领域的农业、医学、地理、工程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精算、金融、管理、社会学等。统计学的多学科性及其通用性就需要初学者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常识,为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统计知识做好准备。
学习瓶颈五:缺乏社会经济常识,宏观理解能力不足。高职统计学基础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通常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学生从高中刚进入大学,对社会经济常识的积累和理解还相对欠缺。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在同一个学期给大一新生和大二学生分别讲授统计学原理这门课程,发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有较大差别,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一新生相对于大二学生来说,对社会经济常识的积累和理解有明显欠缺,具体体现在:一是大一新生的社会经济常识严重匮乏,比如一个班55人,听说过GDP的人数不多,听说过CPI的几乎没有;二是大一新生对社会经济现象不是很感兴趣,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三是大一新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不足。
三、教学对策
(一)强化统计指标的理解与应用是认识数量性特点的最主要内容
统计指标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描述统计通过统计指标来描述总体的数量特征;推断统计需要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两者都会涉及到统计指标概念、类别、性质的理解和应用。然而,传统的高职教学对于统计指标侧重于理论概念和类别的讲解,通常是按照统计指标内容体系(见图1)逐一讲解、举例、分析、计算。试想,学生面对这么多指标概念和分类,忙于死记硬背之外,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理解体会了,更不会把指标应用到实际当中。
因此,对统计指标的课堂讲解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综合指标和动态数列指标两大类,选取合适的热点论题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统计指标的同时,提高统计学学习的兴趣。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首先课堂围绕合适的热点论题展开,比如学校评价问题、房价问题、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问题等。其次,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指标设计,与其他小组相互分享思路和结果。第三,教师参与讨论,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确定科学合理的指标。最后,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归纳总结统计指标,并就其概念、分类、作用及拓展进行分析。
(二)弱化数学公式讲解,注入统计思想分析
统计思想指的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如何统计”的认识、理解或观念,也是人们关于统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计学中的数学公式,不同于数学上纯粹的、抽象的数学公式,它其中往往蕴含着具体现实问题的基本统计思想。例如,组中值的基本计算公式为“上限加下限除以二”,其统计思想是:组中值是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组中值并不是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数,各组标志数的平均数在统计分组后很难计算出来,就常以组中值近似代替;使用组中值代表一组数据时有一个必要的假定条件,即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现均匀分布或在组中值两侧呈对称分布。如果实际数据的分布不符合这一假定,用组中值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就会有一定的误差。认识了组中值的基本统计思想,组中值的计算公式就好理解了,进而,开口组组中值公式中“通过相邻组组距作为该组组距来计算”也就不难掌握了。
(三)强调教学案例的实际化、专业化,有助于总体性与具体性特点的理解
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关系到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合适的案例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一个失败的案例反而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困惑。目前,高职案例教学有两个较明显趋势:一是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案例越来越通俗易懂。比如,班级人数统计案例、班级成绩统计案例、学生消费统计案例等;二是考虑到学生的计算能力,案例中的数据越来越简单、好算。诚然,这两个趋势的出发点都是为学生考虑,但这样的教学案例未免有些枯燥、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对总体性和具体性的理解,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统计学教学案例的运用,应该把统计概念同经济实际联系起来,站在企业角度分析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应通过对经济过程和经济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比较,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统计知识去认识经济现象总体。
(四)引导学生对社会经济常识的课后阅读与思考,有助于实用性特点体会
社会经济常识是理解统计基础知识必备的前提,也是知识延伸、创新能力提高应具备的基础。比如涉及到经济热点的一些常见名词和概念:GDP、CPI、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社会经济常识的获取是要靠日常生活中的多留意、多阅读、多思考的,这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效果明显。有了社会经济常识的准备,学生才能对社会经济中的数量进行分析,可以透过数字看现象本质,能读懂经济数据资料,能写统计分析报告, 具备较强的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具备应用统计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经济或管理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统计调查实践,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学科特点体系
传统的统计教学课堂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主要靠的是外界的强加性输入,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学生在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下获取的知识,其输出效果是不佳的。如何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主动吸收和主动建构者,成为统计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之一。统计调查实践将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学科特点体系,具体做法是:由教师拟定一些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调查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有:选定调查主题或自拟感兴趣的、有现实意义并可行的主题;拟定调查方案;实地调查;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PPT演示、分享。这些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首先,通过统计调查实践,学生能更有效的理解和拓展抽象的统计概念与指标。其次,学生能较系统的运用所学统计基础知识完成统计调查实践。第三,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有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兴趣的培养以及职场能力的提升。第四,学生构建了团队意识,强化了沟通交流能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渐提高目标的要求下,高职的入学门槛整体在降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强日益凸显。为适应新的形势,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高职教师必须从不同角度,不断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方法。统计学原理课程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是学生感觉到最难学的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对统计学学科特点的剖析,归纳总结了学生学习统计学基础课程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在课程教学改革上,为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角度,也对别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力.《统计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统计教育,2005(12)
[2]李明,李钊.新编统计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邹宁.应用统计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周德民.社会统计学导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6]李金昌.统计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新课标下,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在优质课堂中,小组建设的创建以及积极发挥作用对于优质高效课堂是一种推动作用,在近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历经山东实验中学,伊春,鹤岗三所学校的教学过程和经验,结合我校全面铺开的小组建设,如何改变自的角色谈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观念的改变―优质课堂中的教师成为了领学者。教师由原来的填鸭式教学的主体成为了优质高效课堂中的领学者,教师每节课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且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做到有的放矢;然后是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关于导学案我想谈谈我的感受,在经历山东,黑龙江两省的实践教学,经历两省课堂模式改革的前提下,我见证了山东的导学案的“雏形”,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案,根据自己的教案设置编写出适合学生的“预习案”,“课堂案”,和“课后案”,改变了我们教师习惯用的套题,教师经过仔细研究学生的基础,学习程度,确定预习案的教学目标,课堂案中精选试题,课后案中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提高。
山东起初并没有提出优质高效课堂,也没有把这样的几个环节命名为预习案,课堂案和课后案,我是根据现在我们学校所实行的相对成熟的模式来回想,虽然当时山东的教师编写的只是几张试卷,但是和现在的预习案,课堂案,和课后案可以对号入座。
在预习案中设置的题的难度一般都是较基础的,通过检查预习案让学生到黑板前展示,或者是用每组的小黑板来展示学习成果,这个过程是一个群学的过程,通过各组展示讨论对其他组或者本组的展示内容进行补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时班级中最差的学生也会因为本组的参与而变得紧张起来,从一节课的开始就让全班的思维动了起来,让每位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优质高效课堂下,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教师单纯的讲授模式下的知识记忆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根据金字塔理论,通过团队式学习,主动学习参与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其次,教师的评价的改变―教师成为学生综合评价的调控者。在优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评,互评,贯穿始终。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只是简单的评语。在优质高效课堂中,小组建设中的评价机制不断在完善,我们在实施的双学分制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了明确的评价。每天,每节课,学生在每个环节所做的事情都与分数有关。
班级中的班主任根据学生入学成绩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配,把程度强,弱适当分散在各个小组,把平时思维习惯快和思维习惯慢的不同学生放在不同组,并且把各个科目的成绩较好或者学困生分开,放在不同的小组,以达到各个小组的实力相对的均匀,以便在平时的小组讨论中能发挥出各个小组的实力,为每周的优胜小组的选拔做准备,那么小组长的选拔就是一个重头戏了,小组长成绩要在中等或者是更好一些,对整个组员的学习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熟悉本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程度,能够对本组的学生有客观的评价,在小组讨论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调配作用。副组长的选择主要是协助小组长,在收发作业,分数评定上给予监督和提醒,对于每周十佳组员的选择上两个人的公正,两个人的智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探究实施;有效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073-02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冷静下来反思会发现,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对探究性学习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许多问题值得全面反思、认真分析并有效解决。
一、生物课堂探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无明确目的,盲目开展。
案例1:一次公开课上,在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节时,教师首先在课件上展示了一个表格,呈现的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和鹰等不同营养级生物及其体内的DDT含量,请学生小组讨论,解读表格数据,得出结论。活动开始,教师作旁白,说“浮游动物开始捕食浮游植物、小鱼捕食浮游动物、大鱼捕食小鱼……”随着教师的旁白,“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依次将自己手中的铅笔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最后,讲台只留下一位扮演鹰的学生,手中拿着传递而来的几支铅笔,活动结束,教师总结说:“从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DDT含量也越高。”
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生物富集现象只是说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随着食物链这个渠道进行,况且只要通过分析教师开始在课件中展出的数据,就可以轻松解决生物的富集问题,完全没必要再设计模拟探究活动,且不说活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就这个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而言,与“食物链分析”、“食物网分析”、“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等探究活动相比,偏离了重点,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追求形式而已。这种盲目的、庸俗化的探究活动既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又降低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和真正探究的兴趣。
2.注重教材内容,忽略学生的生活实际。
案例2:一次听课活动中,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讨论到植物细胞的失水现象时,教师说:“把白菜剁碎做馅时,常要放一些盐,稍等一会儿就可以见到有水分渗出。大家有没有见到这个现象啊?”,学生齐声回答:“没有!”显然这个回答是超乎教师预期的。
案例3:在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时,为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教师举了一个例子“某种染色剂能将玉米胚乳的颜色染成红色,但刚摘下的玉米种子却染不上色,将玉米种子煮熟后就可以染上色,这是为什么?”
反思:案例2中教师所介绍的这则资料来自教材,教材中的资源是否都合适,要视学生而定,案例中的学生是省城重点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条件较为优越,他们亲手做包子、饺子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因此,教师在使用这则资料时,可以先介绍这个现象,然后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而非对现象本身作过多讨论。案例3中,教师将一个本来较简单的知识复杂化了,要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生活中的例子是很多的,如选择“生苋菜浸泡在水中,水中并无特殊颜色,但是把苋菜炒熟了,汤的颜色是红色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可避免部分学生陷入“染色剂使胚乳染上色的原因?胚乳是什么?”等困惑中。
学科知识生活化的实例在高中生物俯拾皆是,平时教学中探究活动的组织,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容,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3.探究内容限于浅表,缺乏精心预设和智慧生成。
案例4:学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的“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学生依次阅读教材,然后在课件上设置一个或几个问题,如“欧文顿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他的结论是什么?罗伯特森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他的结论是什么?”等,请学生阅读后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
反思:显然,这样的探究是停留于浅表的,学生只要阅读教材就可以说出答案,没有设身处地感受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也没有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这一节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将教材的每个实验修改为资料,展示在课件上,如“资料一、资料二……”,然后引导学生:“若你是欧文顿,你在实验中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将做出怎样的推想?生物膜中提取到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刚好是细胞膜的两倍,据此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推断?你能尝试制作出有关模型吗?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膜具有暗—亮—暗三层结构,将做出怎样的猜想?有没有其他可能?”等,通过有梯度的问题设置,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展开想象和讨论,逐渐引向主题“根据这些研究,请大家尝试制作生物膜的模型并展示和介绍”。
笔者对这节课探究活动的设计,得到听课专家和教师的肯定,认为对科学史教学的设计颇有新意,真正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营造了探究氛围,学生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课堂中充满了智慧。可见,只要相信学生,精心预设,合理引导,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就能实现智慧生成的有效探究。
4.活动过程被教师取代,学生被动参与。
案例5: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活动中,教师先介绍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材料、实验器具,然后分析每一步要如何设计,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并在课件上把实验步骤显示出来。最后得出实验现象,请学生探究“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反思:该探究活动基本上是教师在完成,学生没有自主参考和思考的空间,如“怎么设计实验探究温度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设计几个实验组?如何控制变量?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等问题,都是教师在逐步分析,学生只能聆听教师的讲解,然后根据教师的要求,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处于跟着教师走的被动状态,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二、生物课堂中有效探究的实施策略
1.确定“核心”知识,凸显探究价值。实际教学中,是不是所有知识都需要探究?答案是明确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探究,不能什么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因为学习的间接经验是很重要的,也是重要的途径。那么,什么样的知识需要探究呢?这是实施探究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中值得探究的知识,应该是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知识、重点知识,如核心概念、重要结构、关键生理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必要的技能等。此外还需要结合学生和资源的因素,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进行探究,过易和过难的知识不宜探究,资源不具备的也不能探究。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重在有效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的因素有: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以讲解代探究,以练习代活动,但是也要把握好探究的“度”。
(2)突出以“问题”为中心,合理引导。在新课导入,探究活动的引导、分析的引导、结论形成的引导都要进行设计,以合理的问题设置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3)突出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的模式转变为“情景—问题—探究—反思—拓展”的模式,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充满观察、实验、探究、猜测、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过程,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探究。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首先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课程资源,认真领会教材中提供的各种资源呈现的意图,分析该资源在教学中的价值,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分析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此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搜集更多的课程资源进行探究,也可利用模型、周围环境等条件开展探究。
4.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生活化”探究。把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教学根植于学生生活的世界,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中的生活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获得有活力的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主要措施有:
(1)运用教材中的生活化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激情。
(3)巧用生活化比喻,使难懂的知识通俗化。
(4)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使知识在应用升华。
5.调整评价方式,形成探究风气。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以促使学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进而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1)激励性评价。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取得一定进展时,即使这种进展微不足道,教师也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期望性评价。当学生的探究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还要及时肯定他们的工作,并满怀期待地鼓励他们,相信他们能够解决问题。
(3)延迟性评价。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产生了不同于教师或有异于教材的想法,即使学生的探究是不规范、不严谨甚至是不科学的,只要不造成严重的后果,教师就不应立即制止,急于指正。学生从自己的失败中分析原因,远比教师直接告之答案要深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探究活动的方式是多样的,有效性也是多方面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探究内容的有效性,又要着眼探究方式的有效性。既要注意课堂探究过程的有效性,更要注重探究价值的有效性。归根到底,使学生有所进步和发展是评价探究有效性的最重要指标。提高探究有效性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要注重科学理论的指导,避免盲目性;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增强针对性;要深入挖掘探究内容,增强创造性。只要在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索这些问题,就能逐渐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一些新的课改理念也不断的出现,比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这些新课程理念给职业高中课程改革注入新的血液,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想指导。为了更好的实现职业高中课堂改革和教学,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思考点入手,融入新的教学理念。
1.大众教学
数学的学习需要基础,也就是说要学生学习到有用的数学,充分的理解数学,因此提出不同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种思考点依据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数学教育思想,也是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始终需要贯穿的思想。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发展存在差异性,因此需要贯彻实施“大众教学”。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已经出现了分化,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能力和基础方面表现的参差不齐,总的程度上看比较差,对于学习数学的习惯、能力以及信心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进行数学教学只需要在学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就可以了,无需设立更高的数学学习目标。
2.课程中的趣味性发掘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共鸣,有时会造成相反的效果,怎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2.1构造熟悉的场景,实现知识的吸收
有意义的学习时通过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观念建立相应的实质性联系。构造学生所熟悉的情景,能够造某种程度上使得学生对于问题理解的深度,更好理解问题所在。从学生的生活生产环境以及社会话题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加以提炼,都能够很好的构造熟悉的数学情景。
熟悉的数学情景,在表现出不同的数学思想的同时,也反应数学的本质,这就使得情景数学更容易引得学生们的关注和好奇,使得学生在更好的理解基础上主动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加深学生的理解,才是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2做数学
新型的教育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以数学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倾向于互动的方式,不在是单一和“填鸭式”活动,合作与交流成为学生能力与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从积极主动和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鼓励倡导学生学习,这种思想旨在改变简单的接受、记忆以及模仿和练习模式,将学习的方式开始扩大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动手实践等自学模式。扩大化的学习方式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职业高中数学学习而言,扩大化做数学学习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广泛当然应用。
3.数学课程与专业间的结合
职业高中学习更多的是倾向就业,也就是说,职业高中毕业之后大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不同行业对于数学的要求不同:例如经济类行业,它们与数学紧密相关,又例如旅游行业,它对数学的运用就简单多了。还有,不同的行业对于数学的侧重的也不一样,计算机行业对于数学算法要求较高,对于几何就相对少很多。除了直接工作的学生,还有继续选择深造的学生,他们会因为对专业的选择不同而对数学需要产生差异。事实上,不管是那一方面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他们在今后的行业中有着坚实的基础。针对这样的想象,作为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对各专业和其发展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职业高中那些是必须传授的,那些是可以传授的,那些又是可以忽略的,并有计划的教授知识。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专业也不断的在完善,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当的做出调整,因时而异,使得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4.总结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同时,给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也是新的挑战。职高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任重道远,只要大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就一定能建立起适合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新理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