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建筑学职称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4: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学职称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学职称论文

篇(1)

二、基于BPR理论与管理方式实施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教学的整个过程,使之合理化,即通过对原有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变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一)对现有课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1.课程过分追求系统、完整,造成内容庞杂,知识脉络隐晦不清。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内容,知识覆盖面非常广,但其教学体系与内容基本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课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分析、轻综合等问题,对于力学作为应用学科的实用价值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结果是:过分追求力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得教学内容重复、庞杂,逻辑推理过程和论证方法烦琐,学生学习倍感吃力。2.教材内容不实用。从近几年高职建筑力学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有些教材仅仅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压缩,教材各部分内容联系不紧密。二是与中职使用的力学教材差异不大,没有突出高职教材通俗易懂和实用性的特色。三是教材内容的论述条理不清晰,符号不规范,如外荷载、约束、内力和应力的符号等都未与后续专业课中的符号统一起来。四是习题设置缺少实践性,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3.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落后,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长时间以来,教师大都已习惯了“粉笔+黑板”或是“白班+PPT”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基本采用灌输式,不生动、缺乏新意,缺乏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对学生的差异性缺乏重视,甚至不重视,教学一刀切,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力学课的兴趣和积极性。4.实验、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实验及实训的任务主要是验证经典理论、增加感性认识,是高职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开展的实验项目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试验),结果是: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力学知识时,不能将知识点联系起来,也不能与实际联系起来。(二)设计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为了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方案,必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设计新的方案时,需要考虑:1.编写适合高职教育和学校实际的课程教材,改革授课内容。优秀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职教材内容不能求全,应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强调知识的实用性,避免涉及过多的交叉问题,尤其是要合理控制内容的难度和跳跃性,讲究循序渐进。编写教材时,采用单元模式设计并分配各单元的学时(见表1),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符合认知规律,由工程或生活实例引入,应用数理方法抽象、推理、综合,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尽可能地应用工程实例进行说明、验证,将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强化应用。除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2.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授—导—融—解—议”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如图2所示。具体做法:传授知识—导出任务—提出情境—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讨论、总结。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整体,以实际工程项目结构构件实体为切入点,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准备、施工工序、质量检测、维修加固、成本比较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导出实际工程项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地学习,直到解决完成相关任务、完成学习过程,随后,再通过集体讨论,将一个问题的解决进行推广、拓展,真正达到任务驱动,自主导学的教学目的。实训培养应用能力理论指导实践客观现象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研讨纠偏分析推理鼓励引导课堂教学现场培养观察能力加深感性认识实验培养动力能力增强理性认识图2教学模式改革思路3.改进教学方法。建筑力学课程以“情境—启发式教学”为主体,穿插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问讨论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突出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教学思路是:结合学校内的典型建筑物,围绕其中主要构件的施工过程,建立教学情境,使理论学习与工作能力协调一致,在学习中糅合施工图识读、施工、质量评测、加固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真正做到“教、学、用”一体化。4.调整课程教学周时数,强化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用”一体化的目标,将原来的理论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前段课时6周左右讲授静力学,后段12周左右讲授材料力学,在两段教学中间插入1-2周的实验教学及现场实训教学,带领学生走访一线施工现场。实验教学安排包括四个项目:材料的拉压实验;弹性模量测定,冷作硬化;剪切和扭转实验;梁的应力测定。现场实训教学包括:现场观察,认识构件、结构、支座,观察变形、破坏;观察构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观察破坏现象,感受压杆的失稳严重性。(三)建设与课程改造方案。相配套的师资结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对原有的师资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充实,并学理念,从而推进课程建设的发展。教师结构的重组,包括学缘结构、年龄分布、学历层次、工程经验等诸多方面,具体操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其二,加强岗前培训,重视师德培养,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其三,实施试讲制和导师制,发扬以“老”带“新”的协作精神,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其四,组织教师参加科研活动,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其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拓宽视野,提高职业技术能力。(四)组织实施。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第二步,完善“启发式教学”的课程标准,强化工学结合;第三步,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第四步,加强现有教材的修订,完善实验、实训任务书指导书;第五步,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发网络课程,建好互动式课程学习环境;第六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改善实验条件,进一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三、改革效果总结课程改革有助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使学生从课程改革中最大化地吸收知识的养分,培养满足现实社会需要的人才。借鉴BPR思想及管理方式,应用于建筑力学课程的改造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一,在BPR理论的指引下,传统课程的改革效率大大提高,建筑力学课程改革的建设周期是其他同类课程的50%。第二,在授课安排上,较之以往的传统教学,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好的教学体验感,学生普遍感到建筑力学其实不是很抽象,它确实可看、可用、有用、能用。第三,重组后的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能力,改善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在毕业实习反馈中,受到用人企业的好评。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课程建设必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这就需要与之配套的指导思想,将BPR的基本理论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是一条可行的课程改革之路。

作者:孔祥刚 江怀雁 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杨万福.基于打破现状的思维下业务流程再造(BPR)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4)

[3]王云龙.借用BPR理念改造我国旅游本科专业课程[J].旅游学刊,2004(S1)

[4]蔡强,韩东梅,李海生,等.基于知识流优化的业务流程重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

[5]王德华,吕俊峰.基于BPR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5)

篇(2)

《建筑材料》课程通常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针对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岗位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次,该课程涉及的材料种类较多,涉及到:水泥、石灰、钢材、混凝土、沥青与沥青混凝土等各种材料。而各种材料的性质、结构、功能又都不一样,材料与材料之间联系不大。有的材料在生活中常见,但学生以前没接触到也不会留意,因此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到大学后第一次接触到该专业性的内容通常会比较茫然。

1.2实训达不到效果

《建筑材料》课程一般有理论教学与实训两部分。在现在教学中,在实训时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大多只是选择几个简单的实训内容让学生进行练习或者演示。这样一是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让学生觉得这类实训课很轻松,给有些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有了偷懒的空间。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做中学”、“学中做”的要求,也就不符合高职教育改革提出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1]。

2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2.1以任务驱动为导向

在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如施工员、材料员考试的要求来选取。重点介绍现有建设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如混凝土、水泥、石灰等。此外,还要根据专业需要来选择内容,如交通土建专业还需要重点讲解沥青及沥青混凝土的相关内容。建筑材料还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新材料不断出现,为了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材料方面的最新成果、国家的新规范、新标准,需要及时向学生介绍,还要舍去一些已经过时现时很少使用的材料。我院课程内容的选取为:集料的检测与运用、胶凝材料检测与运用、建筑钢材及墙体材料检测与运用、复合材料的检测与运用、新型混凝土配制、检测与运用。

2.2多种教学手段应用

2.2.1实物展示法

为了避免课堂上的空讲,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在教学中更为形象、具体的体现所讲内容,可以将实物进行演示。如讲到地面装饰材料时,可以准备一些实木地板、复合地板、竹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以及分辨。这样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认识,对所学内容也就更感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2.2现场教学法在讲到有关内容时,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装饰市场,让学生进行自己调研。将全班分组后每一个小组安排调研一种材料的任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调研的成果汇总,制作PPT在课堂进行成果、心得汇报。这样每一个小组自己深入调研一种材料,听别的小组介绍其他材料,既提高了效率又学的了东西。在调研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与商家、同学以及教师分析,这也能培养学生与社会打交道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2.3强化实训环节

实训环节和课堂教学不同,其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加强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实验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仿真教学模式,以提高实训教学效果[2]。

2.3.1实训教学的组织

在实训过程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首先将全班学生每4人进行分组,每组设一名组长。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位同学都有动手练习的机会。此外,由于在学生自己动手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在实训时由理论教师和另外配备的一名实训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训,这样可以提高指导效率。

2.3.2实训教学方法

实训的特点是有相应的操作规范。在每个实训室的黑板上都张贴上该实训室所承担实训项目的操作规程。这样学生在操作时可以直接参考。此外,由于涉及到一些仪器等的使用,在实训前,教师应先做讲解以及演示,将实训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讲解,以防出现安全事故,特别是机械的操作。遇到学生不会的问题,给予讲解或演示,直到学生能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在实训周时,将学生分为三大组,将实训内容由三大组轮流来做,如第一大组做砂的测定,第二组做水泥测定,第三大组做钢筋试验。然后小组轮流试验。最后的新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由三大小组同时进行,数据共享。

2.3.3实训场地的开放

建筑材料实训室实施全方位开放,包括: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设备开放等[3]。现在由于对设备使用方面的考虑,实训场地基本上只是在实训时才对学生开放。二是由于实训时间有限,而有的试验需要时间较长,并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因此,只有实训室开放,学生才能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相应的试验。同时实训室的开放也有利于师生进行课题研究[4]。

2.3.4实训成绩的考核

课堂的实训以小组成绩来打分,分为数据处理40%、操作的规范40%、考勤20%三部分来评定课堂实训成绩。实训周成绩单独作为一个学分计入学生成绩。实训周成绩按照操作规范30%、数据处理20%,考勤10%、考试40%。实训周的考试由于人数较多,不可能每一个学生把每一项内容都考核,因此采用抽签方式决定每一个学生的考核项目。

篇(3)

(一)开始前的准备和要求

合理分组,任务到人,全班参与。在分组时依据校园建筑类型分6~7人为一组。素质较好的小组负责图书馆、餐厅等功能造型复杂的建筑,而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小组负责教学楼、宿舍楼等功能相对简单的建筑。从建筑测绘、记录数据、核实尺寸到收集资料、分析方案、绘制建筑图纸等工作,每组任务落实到人,安排好分工协作的具体细节。重温建筑测量、建筑制图与识图知识,强化建筑设计与构造知识。学生通过回顾以前课程的重点知识和自己动手测量建筑,加深、巩固测量、制图的应用技能,深入了解建筑设计与实际应用的关系。教师还可在课程设计期间讲解、播放一些优秀建筑和类似建筑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现场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施工、构造过程和现场的理解,使学生不仅把设计、施工与实际工程案例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了解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多收集自己负责的相关建筑类型资料,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上课组织讨论其功能特性等,并与学校里的建筑进行比较分析,这也是学生间互相交流,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的有效途径。指导教师应提供设计时必需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醒学生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具体实施方法

1.建筑测绘。

每幢楼都没有原图纸,学生必须在测绘中确定建筑及细部尺寸,最后依据测出的尺寸绘制成平、立、剖面,因此,测绘是制图的基础。在测绘过程中学生发现比原本想象的要复杂和困难,不但要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测量知识测得又快又好,还要发挥空间想象力。他们碰到困难,一起动脑筋、想办法,通过细心琢磨,巧妙运用知识技巧,省时省力地解决了测绘中碰到的难题,形成了集体的凝聚力,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在确定立面尺寸时,学生先站在合适的位置纵观建筑,再利用相机或快速表现图记下全貌,掌握建筑整体形象,然后通过立面测绘确定建筑立面。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深入思考、讨论分析,或经教师指导,最终结合平面画出满意的立面。这些使学生深深地感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益处,不但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增添了就业的自信心。

2.绘制草图。

每个小组确定了建筑平、立、剖尺寸后结合校园建筑设计原理即可绘制建筑设计草图,教师指导时按照一个组一套图纸结合实物进行指导,并与学生交换意见。绘制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相互探讨中解决各种疑问,小组间的竞争也促使他们不断完善各自的设计,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在紧张活泼的氛围中得以充分激发。

3.鼓励创新,保留学生的个性化设计。

在建筑形式与平面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保留每个学生对细节的个性化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于有些建筑尺寸条件限制不能准确测出,允许学生做合理的改动,但是一定要在满足平、立、剖对应的前提下正确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思。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保证了有一定的自主创新的设计空间。

4.按照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图纸。

最后学生在汇总制图时,又会出现一些细小问题,此时学生再次找出建筑制图书和参照规范,重新温习,修改错误,正确绘图,最后再绘制成建筑CAD图。学生不但重复记忆和整理前面累积的内容,而且又把建筑CAD完整实战演习了一遍,也算是额外的收获。

(三)教师在本次课程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学生绘制草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图纸与实物进行对比中检查、完善图纸。在这个绘图阶段,教师应展示一套标准设计图样,并指明图纸绘制的要点,防止学生犯一些常规错误。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对照标准及时找出各自图纸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学生因一味追求速度而忽略图纸的正确性。教师不应为学生准备得过细,否则就会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采用互动式评图可起到评定和教育启发的双重作用,是一种很好的评图形式。在设计中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出一个分数,而不帮学生分析图纸中的问题,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

二、新的课程设计改革的优点

第一,这样的课程设计避免了学生对建筑设计不甚了解下的盲目设计,加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同时,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尺度概念有了较深的体会,形成了牢固的记忆,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建筑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本次课程设计锻炼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制图能力。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会直接从事建筑工程领域的设计与施工工作,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设计与制图能力影响深远。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工程实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本次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建筑设计和细部构造设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第三,采用这样的课程设计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培养要求,提高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课本到实物,从细部到整体,从分部到分项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对待建筑与构造设计。学生把测绘的数据变成了图形乃至图纸,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第四,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团队精神,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学生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整体意识。第五,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学生熟练掌握了建筑识图、制图的能力,一般建筑的设计原理及应用,建筑构造设计能力和CAD制图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第六,这样的综合训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建筑测量、制图、构造、建筑CAD等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前后课程的链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第七,本次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锻炼,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耐心乃至恒心。学生普遍反映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学习,专业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增添了今后就业的信心。

三、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的配套措施

在教学方面的配套措施:(1)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CAD等前序课程与后续课程衔接紧密,内容紧跟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2)学院硬件配套合理,确保学生观赏视频、测绘、制图、电脑绘图等工作顺利进行;(3)图书馆的书籍丰富翔实,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素材与资料。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课程设计改革提供便利条件和导向作用。学院与系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与管理,指导教师注意因材施教,科学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内容。

篇(4)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篇(5)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篇(6)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写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写作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写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写作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

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写作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