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生物学习经验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3: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生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中生物学习经验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35

由于高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及高考考查的必要,因此高中生物应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要在高中阶段学好这一门课程,不论是从提高自身能力水平,还是面对日益剧增的升学压力,均是极为必要的。然而,在学生对高中生物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教师进行正确合理的有效引导外,很大一部分都要靠学生自己,要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对教材进行学习,从教材中汲取有用的知识及获取有效的信息,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教,学生学”这正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关键,所谓教学分为“教”和“学”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中生物的实际教学中,仅凭教师的“教”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太过被动,因此教师只能是在教学中起一定的辅助引导作用,在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同时,也把学习的相应方法及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学”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获取到相应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正因为这样,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高中生物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进行培养。

一、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来促使自觉性的培养

提到顾炎武这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史学家的时候,大家大多都会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一句壮志凌云的话语,殊不知顾炎武还说过:“以兴趣始,以毅力终”这句描述了学习至高境界的话。诚然,兴趣确实是学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在刚刚接触一件事物的时候,就会因为好奇心的不断趋势而产生强烈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最终转化为对人们的内在驱动,使人们持续不断的在后续进行钻研。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将生物学好,教师就应当先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对生物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生物的有趣,进而让学生能够坚持不懈的去对生物进行学习,并从学习中品味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对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沉醉在生物学习之中。

不可否认的是,生物课程内容本身就是极为有趣的,知识教材知识容量有限及教材内容相对固定的缘故,使得教材在编撰过程中,为了突出相应的生物知识,而舍弃其中一些有趣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前,先让学生搞清楚生物是什么及生物教学将要涉及到什么。先让学生明白,生物是一门由前人的经验总结构成的,对生命和自然的科学研究,其具体内容涉及了生命的起源、演化、分布、构造、生长、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通过生物的特征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学科。生物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第一堂生物课教学时,不必急着将学生引入到教材之中,而是要先让学生在教材之外游离,如蜻蜓点水般的对教材进行接触,以这种浅尝辄止的形式来引起学生对于生物的好奇心理。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了生物课程内容的有趣,才能感受到生物学习过程的有趣。通过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对教材的了解,可以知道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具体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大量内容进行背诵记忆,学生会略微的感到有些枯燥乏味,这也正是生物亦文亦理的特性表现。如在对“支原体与衣原体”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时,学生要学会如何去区分这二者,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而衣原体有细胞壁,这是二者识别的关键点,也是学生容易将其搞混淆的知识部分。其实教师就可以及时的对学生予以引导,让学生从这二者之间的名字来进行区别,衣原体由于带一个“衣”字,所以是有细胞壁作为衣服的,而支原体则没有,这样一来学生就将二者清楚的区别开来了。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多将这些有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趣味之所在,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去对生物进行学习,进而学好生物。

二、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着手,来促使自觉性的培养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实会表现出一定的个人爱好的,大多数时候学生会因为喜欢教授生物课程的教师,而对生物课程产生亲近感,从而更为努力地去学习生物课程。这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正是我们日常提到的“爱屋及乌”,同时也是教师人格魅力所起到的直接作用。

第一,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高中生物学习的难度实际上并不大,只要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听课,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记牢即可。因此,教师要能够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关爱,不要因为学生成绩的优劣就施以不同的对待态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让学生慢慢的喜欢上教师,进而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努力。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复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68-01

复习课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阶段性复习非常重要,但复习并非是对旧课的重复,它是对已学知识的一种升华。高中生物复习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生物复习课的作用分析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习的某个阶段,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完整系统化,复习课对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很大帮助。高中生物复习课具有以下功能:第一,温故而知新。高中生物复习课不仅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而且还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对已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进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第二,查缺补漏。高中生物复习课的开展要完全遵照教学大纲进行,通过复习课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查缺补漏的作用,使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第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高中生物复习课要提出知识的综合性,通过各类题型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促进知识系统化。复习课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理清这些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形成纵横的联系,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点。

二、高中生物复习之有效策略

为了提高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考试大纲,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复习策略,仅供参考。

1、发挥教学思想作用 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教学思想应当是面对班级中多数学生的,主要针对学习成绩中下等学生。高中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高一年级的学生输送合格的学生,所以,教师在复习课中不能只针对班级的成绩优异的学生,所有教学只为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班级的大部分学生,要使学生们真正的认识到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复习课上要以查缺补漏为主,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不要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讲提高题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处处在为自己着想,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2、明确复习课目标 高中生物复习课目标要紧扣教材内容,不能使学生脱离教材而沉浸在无尽的题海中。不能将要求较高的内容定位复习的重点,这样只会起到事倍功半。在生物复习课上要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投入到学习中,每节课有每节课的目标,每周有总体性的目标,切记不可陷入完全由教师讲,学生听、记的复习模式,要鼓励学生多说,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不解,这样更利于教师开展复习工作。

3、复习方法多样化 高中生物复习课中,在复习方法上不能简单的进行看、讲、练、考,而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复习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物作业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设计,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根据已学内容,适当的将练习难度增加,考查测试难度降低,讲的难,但考的简单,使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成绩,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确定复习专题 由于高中生物复习课时间紧任务重,多年从教经验证明,有效的复习方式还是专题复习。在严峻的高考形势下,复习专题必须要明确以下内容,学生薄弱环节、教材重难点、习题设计偏重哪方面、学生知识间规律化程度等。在复习过程中要确保学生审题的平稳性,以及回答问题的规范性,学生的复习应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复习专题目标可以采用一例、二练、三变的方式来实现设计目标。一例是指根据主干知识点设计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教师加以引导;二练是指教师根据例题类型设计同类型的习题,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三变是指变式训练,对知识点进行拓展迁移,对学生的审题方式和解题技巧进行指导。

5、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基础就缺少了坚强的后盾,能力则变为一纸空谈。如一分子的二氧化碳从某细胞线出来后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问穿过多少层生物膜和磷脂分子?通过这道题目能对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一个很好的考察。我们知道如果学生没有学会叶绿体、线粒体结构知识、生物膜性知识则无法做好这道题目,更无法体现出综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可见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的。因此,复习课的重点在于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补网,可见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很重要,在高考中要少漏鱼、不漏鱼,就不要放过教材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以教材中的章节为单位进行系统的复习,注重复习的基础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6、进行实战演习 经过全面的复习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具有迎考的能力,但是学生在试卷整体的把握上还有欠缺,能力不一定能得到全面展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有能力的同时,还要学会适应高考,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严格按照考纲的要求,进行实战演习组织模拟考,通过考试分析考试中时间的分配,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力可以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上,要重视起基础知识的复习,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运用,认识到机械重复式、满堂灌式、题海战术的复习方法是不可行的,只有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这样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必然会提高高中生物复习效率,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3)

一、前言

当前正值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试点和推行,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已经开始接触新课程的理念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生物课堂已经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笔者通过多年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经验总结,阐述了高中生物课堂中现状,并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出应对策略或建议,以飨同行。

二、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一)师生交流流于形式,缺乏思维深度

从教学现状看,许多教师主观上希望强调与学生的交流,但由于未能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准确的把握总是流于形式,在课堂上未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在课堂中组织起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就会比较肤浅,更谈不上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未能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把教学目标窄化为了知识的传授和巩固。

(二)探究教学过于程式化,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

教师在组织探究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误区:(1)探究点偏离;(2)探究程式化;(3)探究泛化;(4)动手实验=探究式学习。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来看,较为突出的是前二个问题,教师常会因抓不准值得探究的问题而发生探究点的偏离;而探究教学出现程式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太过于追求一节课中各个探究步骤的完整,使探究过程在课堂中往往比较匆忙,学生像游客走马观花,未能收到应有的探究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效率较低,缺乏有效的组织

在许多生物的公开课和优质课评比中,常能看到教师组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但从组织成效看,真正高效的小组合作却很少。反观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一些教师观念有误,似乎为了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而特意安排学生的合作学习。把这种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这样的直接后果是:由于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有效训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加上合作学习内容的难易度较难把握等原因导致许多合作学习活动显得比较生硬而肤浅,成为了一种摆设,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

三、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法

(一)重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各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强调通过丰富的生物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其实这也反映出生物教师的“教学境界”。在当前生物课堂里,许多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的学科思维的,其实若能围绕一些知识点教师常能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动手进行一些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或者在课堂里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命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如到底能否支持克隆人类的研究等)等,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多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二)加强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开展有成效的生物校本教研活动

抓好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要重视研究和制定教研组的详细发展规划,根据生物的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善加压力,为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目标和动力支持;(2)生物教研组长要重视帮助每位生物教师确立明晰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重视发挥组内名师和骨干教师等的帮教作用,发挥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校本教研工作的合力;(3)重视设计和组织好每次生物教研活动,做到有主题、有分工、有讨论、有总结,建立有良好合作氛围的生物团队。

(三)致力于提高生物探究教学的成效,避免程式化

探究学习应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中如何才能组织好生物的探究教学?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使教师正确认识探究学习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不能仅为追求探究而进行探究教学,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探究学习是学生养成生物科学素养的必要途径。

第二,因地制宜,围绕教学重难点问题,尽量设计一些利于学生实施的生物实验、调查、考察等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探究活动设计的泛化和探究点的偏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现象和问题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科学实践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意识。

四、结语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内化新理念,切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并且要勇于自我反思,探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归结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探究教学和合作学习教学的成功案例,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在不断地分析误区、克服误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课堂,为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而教。

篇(4)

         生物实验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培养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生物实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施行,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必须也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和落实它的方针和精神。通过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可知,生物实验室给学生练习和掌握生物实验基本技能提供了重要场所。通过生物实验的顺利高效开展,能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兴趣的发展,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科学实证精神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地通过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改革,能提高实验室的功能,落实生物科学教育教学的素养目标。

        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星期,我校生物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会认真细致地通过调查问卷咨询所有的生物学教师和部分学生,详细了解他们对生物实验教学和生物实验室管理的看法、建议,从实验室在学生实验态度、实验学习能力、实验兴趣等方面的发展作用,来了解高中学生对实验室的看法建议。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改进实验室建设管理,形成了如下的经验总结:

        一、建立和推动开放性实验室的效能。在完成正常教学教研任务的前提下,要利用现有的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在实验内容和时间上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同时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一整套较完整的开放性实验室工作流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课题实验。如利用晚上、双修日和节假日等合理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充分利用校园qq群对实验进行预约和查询,建立了通畅及时的相互交流渠道。从宏观上指导实验室的开放,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该项措施已经基本切合学校实际正常运行,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要使实验中心工作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将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仪器管理、耗材管理、人员管理细化,各在其位,各尽其职。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填写《仪器借用登记记录》、《危险品领用记录》、更新《仪器设备明细账记录》等。

实验员每学期应对实验仪器设备老化更新情况仔细盘点,并按轻重缓急列举出未来半年的实验室硬件建设采购计划上报后勤采购部门。合理地登记选购设备和药品,保证了实验教学及时有效的开展。

        三、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实验教学和管理的形象、高效、流畅性。要改革传统的填鸭式实验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大储存量、多端口适时共享等特点,建立实验室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如实验器材设备、实验药品的储存消耗量、各种申请登记表格等都有实时更新,并有完整记录和备份。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体系,实验教学的观念能快捷地流通、渗透、互相影响,更好地协调各教师的实验教学行为。实验室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实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体系和终端设备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给实验教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便利。

        四、积极参加和推进相关的教师实验技能业务培训。要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业务素养和建设管理水平,促使生物实验室教师重视非学历性培训和教学性培训。每年实验室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全国或全疆范围内的实验教育教学活动,接触到最新的实验操作技能、操作方法,从而使生物实验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技术能及时转变,紧跟时展的变化。

        调查分析发现,通过实行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生物实验室管理改革,有更多的学生学习参与生物实验的态度由原先单纯应付考试向提高自身的能力与应付考试并重转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方面有所增强。学生认为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有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运用正确的生物术语进行表达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和将知识迁移到实验中的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为全面落实生物新课程目标,与时俱进地有针对性地对实验室进行建设管理改革,不断完善实验教育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实验设计迁移运用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如何将实验从过多地为高考服务,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等方面,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革等还有很多要继续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期。

2.孙晓权 实验室开放的探讨与实践.《科技资讯》,2006年8月。

3.周晓莉 如何利用高中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年,第2期。

篇(5)

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的难度相较于初中而言有所提升,从描述性的知识点转变为概念性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落差,从而难以进行生物学习的完美衔接。作为一名优质的高中生物教师,务必要明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此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从而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身生物能力的提升,扎实生物基础,获得自身生物能力的提升。

一、借助生活中学生熟悉的V语进行概念的引介

学生对于自身平常接触的事物抱有亲切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概念教学具备一定的难度,所以将概念和学生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谚语相结合进行教学,就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与此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应概念的理解。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遗传的概念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最透彻的理解遗传的特性,首先给学生说了一下一条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条谚语让学生意识到,原来遗传就是将自身的特性准确传递给下一代。笔者在讲述有关变异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则和学生分享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条谚语。此时学生在谚语的帮助下就能够得知变异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不同的特质。当笔者需要阐述生物圈的相关概念的时候,就会选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类谚语告诉学生一物降一物的道理。此类将生物概念和谚语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概念,获得自身生物能力的提升。

二、巧妙借助设问的模式进行生物教学,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激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自身未知的事物,依旧有足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为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讲述有关生物概念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在备课期间多设计和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从而能够在讲述相关生物概念的过程中,给学生提问,让学生产生对未知知识的困惑,从而提升学生对相关概念的好奇心,进而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提升学习生物的兴趣。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在上课的开始阶段首先询问学生,为什么植物需要光,有没有不需要光的植物?此时学生就会进行光的知识的探究,并挖掘植物需要光是因为需要进行能量的产生和积累。在此基础上,笔者询问学生,那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如何的?在何种场景下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每天需要进行多久的光合作用?当学生面临这仨个问题并将之解答之后,就能够对光合作用产生清晰的认知,从而能够深刻的意识到光合作用的成因和影响,从而准确的理解相应的概念。

三、采用对比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

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点虽然琐碎,但是其中的联系十分紧密并相近,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相关概念的时候产生似陈相识但是分别不出的窘境。作为一名优质的高中生物教师,务必要能够意识到学生面临的现象,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学生的此类学习窘境。笔者认为,教师需要自身先找寻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将之呈现在一起供学生进行学习。此时,学生在有对比,有关联的概念图下进行相应概念的学习,不容易产生困惑,从而能够高效吸收相应的生物概念,达到提升自身学习效率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染色体变异之多倍体和单倍体》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从原理,优缺点以及造福人类的事例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从而让学生能够多维认知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性,正确的区分两者的区别并在合适的场景使用合适的概念。这就是对比教学的典型事例。

四、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相关生物概念的学习

笔者认为,生物概念环环相扣,将之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变成系统的生物知识框架。由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借助思维导图,将生物的相关概念进行整合,在图中标记概念间的包含,并列,充分必要等联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框架下进行相关概念的学习。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生物育种》的概念的时候就是用了思维导图的模式。首先生物育种有六种方法,分别是诱变、杂交、单倍体、多倍体、基因、细胞工程。在六种方法下其原理也不尽相同,诱变使用的是突变,杂交使用的是重组,单倍体和多倍体使用的是变异,基因使用的是重组,而细胞工程使用了全能力、流动性和变异三者的结合。由此,学生就能够条理清晰的认知到生物育种的概念,学习效率自然能够有显著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阶段的概念性教学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对之产生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优质的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深刻认知到概念教学的优势和弊端,扬长避短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帮助学生最高效的提升生物能力,在未来的生物学习道路中走得远。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74

如今,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又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在生物教学新课改中,需要的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和兴趣引领。只有教师将高中生物课堂变得丰富生动,同学们才会对生物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改变以往死板的授课方式,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和一些创新的学习方法来丰富生物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利用外在现代技术设备,展示生物课堂的丰富性

(一)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增强生物内容的直观性

多媒体技术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影像于一体,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直观的认知工具,是教师授课的最佳帮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生物创设逼真的实景,让学生如同在真实的情境当中,更直观具体地观察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体会到生命孕育、生长、死亡的全过程。就像在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时,教师可以把难以用语言表述全面的知识变得生动化、形象化。这样一来,既方便了教师的讲解,节约了课堂时间,又加深了学生们的理解。

例如在学高中生物“细胞有丝分裂”一课时,以往生物老师最多借助挂图或者实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不能把动态的生命活动过程展现给同学们。而现在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把有关细胞分裂的视频放给大家,也可以将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用Flash展示出来,再加上形象的文字说明。学习心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看到心脏是如何工作的,用简单的动画演示血液的流动方向,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说心脏是血液流动的“泵”。而物质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几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方式;自然界中生物动态平衡维持过程等都可制作相关的简单动画,让学生详细的了解知识理论的形成,印象也更加深刻。

有些生物内容可能制作起来比较麻烦,技术含量要求很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罗一下相关的动画素材来为自己使用。

(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实验实践加深理解

新课程强调展示知识的产生、形成、创新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说必须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做实验,使他们融入这个知识产生的过程之中,也就使学生对相应的生物知识有更明确具体的认识。动手实验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将知识只局限于课本上死记硬背,丰富了课堂气氛。比如在上关于叶绿体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准备新鲜藓类植物叶、菠菜叶,教师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状。经过学生自己参与实验过程,对实验内容的记忆更深刻,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也会更牢固。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叶脉书签,或者到生物博物馆去参观生物化石,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学科之间本来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将相关学科的知识与生物知识联系起来,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1.发挥语文古诗词、成语和修辞等的魅力,帮助记忆生物知识。就像学习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时,可以借助“吞吞吐吐”这个成语;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可以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讲《遗传和变异》时,可以利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样的俗语;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条件反射这个道理;“花有百样红,人与人不同”讲的是生物多样性这个现象等等。这样能生动形象的给同学们解释一些生物概念,利用联想记忆,加深印象。

2.与数理化等知识相联系,强化记忆。比如“稳态与环境”的后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和地理的关系,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用相关的有趣地理知识来帮助讲解内容丰富生物课堂;在学习计算遗传病的发展概率中,可以用到数学中的加法和乘法原则;在讲大棚的植物种植时,不同薄膜的颜色的选择就利用了物理上的知识。

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就避免了课堂上只有单调枯燥的生物知识的尴尬,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寻找生物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课堂内容。

三、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运用

学知识不只是简单地记住背过就行了,关键是如何运用到生活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而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会为我们的学习带来方便,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理解知识。

篇(7)

G633.91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微信公众平台: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微信软件,建立微信公众教学平台,收集、整理和制作与高中生物教学相关信息,如知识归纳、知识拓展、重难点解析、相关图片、微视频、微课等,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平台.

二、理论意义

教育改革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改革领域,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选题要求突出应用研究,注重基础理论研究,鼓励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支持成果开发与推广研究。

三、实践意义

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号,它是在微信的基础上,可以群发信息、图片、视频的一种工具,为媒体和个人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与读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利用微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我们教师可以随时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它成为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让学习不再是局限于教室里书桌旁的一种形式。因此,怎样利用好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手机,怎样正确引导学生有效的使用手机,怎样让优质的教学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这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生物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1.“gzsw666”微信订阅号的建立

鉴于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第一,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高中生物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属于高考理科必考科目。但是,大部分刚刚进入高一学习的学生容易受到初中生物学科的影响,认为生物这一学科内容比较简单,老师上课时划点重点,自己下课记住知识点既可以了。第二,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由于生物在高考理综科目中所占的分值稍微小于物理化学所占分值,再加上大部分其他学科教师也认为生物属于“文科”,因此,在安排课时时,明显少于物理化学的课时量。第三,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由于生物不在中招考试科目范围之内,大部分学生瞬时记忆的生物学知识,到了高中几乎全部归零了。因此,在2014年建立了“gzsw666”微信公众号。

2.“gzsw666”微信公众号的设计

研究目标:

1.建立微信教学公众平台,提高微信公众平台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利用。

2.通过课题研究辅助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标、新观念,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课改实践。

3.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学习。

4.通过本课题研究,实现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教师的碎片化辅导,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因材施教。

5.提出微信教育平台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方案,为移动终端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研究内容:

1.建立较为完善的微信教学公众平台,对其功能进一步进行研发利用;

2.以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制作每章节的重难点解析,典型例题,微课,微视频等;

3.在周末寒暑假推出生物学界名人轶事,增加学习兴趣。

研究的创新点:

创建微信教育公众平台,研究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构建其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学习学习功能。

1.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作一些优质的视频、优质的微课进行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师生之间、教师之间资源共享。

2.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碎片化学习,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提出微信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案,积累经验总结不足,为微信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五、“gzsw666”微信公众号在辅助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微信公众号“gzsw666”在高一学生中已拥有用户二百多人。很多学生喜欢这样的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渠道。但因为尚处于探索阶段,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第一、推广不到位。推行一年多来,高一学生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比例不到百本之五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大部分学生为住校生。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的比例还很小,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流量资费的问题没有加入到微信公众号的学习。二是家长学校还不太认可。任何新兴事物的接受人们都需要一个过程。在学校,绝大部分班主任老师和宿管老师都是不允许学生带手机的,在家里,很多家长为了学生不沉迷于网络,也是“谈手机色变”。当然,现状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它会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随着媒体的正确引导而逐渐改善的。

第二、内容要进一步改善。运行一年多来,“gzsw666”共推送信息20多条,图文信息100多条。内容既有难点解析,又有高考题型分析,还有我们同学细胞模型制作活动,内容不可谓不丰富,但文章的阅读量与用户人数相去甚远。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设计制作微信号的内容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本身还要承担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等等,要定期编辑推送优质且具新引力的内容较困难。因此,建立一支专门的微信公众号编辑队伍非常重要。二是,内容要向心理沟通,兴趣方面倾斜。比如,微课的制作要少而精。有很多商家(某牌子的学习机,某些收费网站)由专业队伍已经编辑推出了大量的优质微课,我们老师就不要再费时费力的做些重复性的工作了。我们可以在学习兴趣上正确的来引导。

总之、微信公众号出现影响了我们的接受信息的模式,也给新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契机。目前,“gzsw666”微信公众号在教学辅助中的应用也仅仅处于探索阶段,问题在所难免。教师将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发现问题,合理开发微信公众平台,达到有效利用学生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的目的。

⒖嘉南祝

篇(8)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这门学科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大量凝聚的结果,而是知识产生的一个过程,通过掌握基本概念机原理,探讨科学的本质,从而培养出科学探究能力。实施问题教学应当成为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谈谈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问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根据问题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应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 维过程,这一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科学事实—探索解题方式—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识解题

(1)创设问题情境。这是问题教学的重要内容。情境的设置往往是课的引入,它可以引导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明确即将学习的内容,因此对学生来说,问题情境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对教师来说,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以下是笔者通过自身经验总结所得设置问题的方法:

a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 画等鲜活 的情境。多渠道地为学生揭示生物的奥秘,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进发 。

b通过实物展示、实验等直观方法设置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动手实践等途径,直接地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及现象,从中会产生诸多的疑问,并针对问题寻求解答的方法和技能。

c从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切身问题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一旦在这些问题上出现与他们的想法不一致的材料或事实时,他们就会向老师或书本提出疑问。生物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注意利用这些方面的内容来引发学生的矛盾心理、怀疑心理和求解心理,长期坚持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实践,形成发现问题的意识。例如,在学习遗传性状的传递规律,如果教师特意利用人类的某个性状作为例子,学生的兴趣就会很浓厚。

d精选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高考理综命题突出的时代主题,要求生物学教学务必从狭隘的书本走向广阔的社会舞台。在立足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精选与生命科 学相关的热点问题,例如原子弹在日本长崎、广岛爆炸后最初的遗传学调查课题,“神五 ”飞船,航天育种等,均可用 以创设问题情境。

(2)提供科学事实。当学生处在矛盾与障碍的问题情境中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收集展示相关资料,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理论或事实依据,让学生从中找到解决问题 的思路,获得对问题本质的认知 。

(3)探求解决方法。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或逻辑思维方法,对生物学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探求解题方法,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比如运用演绎推理法,在一定事实或原理基础上获得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实现思路。探究植物细胞吸水时,介绍渗透作用模型、演示水分通过鸡蛋膜的渗透作用实验,通过抛出一个个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后明白鸡蛋膜是半透膜、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成熟植物细胞是否也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通过类比分析并和渗透作用的模型比较得出结论:原来质层是一层半透膜,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大量事实的比较,从中归纳共性和个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生物学概念与规律。在探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利用对不同方式处理过的燕麦胚芽比较、分析,归纳出生长素产生部位、作用部位的极性运输等特点。

(4)得出科学结论。通过对相关事实的探索过程。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生物概念和规律,但是还必须对这些生物的概念和规律进一步地深入,才能真正掌握它,理解它。比如完成遗传规律的学习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讨论遗传规律的实质和适用条件等,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5)应用新知解题。学生在获得新的知识后,教师就要设计一些类似习题,新情境习题、综合性习题指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题。促进知识迁移,进一步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 。

二 、实施问题教学法必须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问题必须有概括性和新颖性

创设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必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从新的角度去思考旧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

(2)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有效地实施问题教学法就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胆量和勇气,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创造积极、和谐、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拘束感,解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同时教师要有威信,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 自己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学生投入学习思考活动中。

(3)遵循效益性原则

课堂教学会受到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问题设计的效益,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人手,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问题,努力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以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实践证明,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若运用得当,那么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就会大大提高,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而学生也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探讨解决的办法,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很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一)师生交流流于形式,缺乏思维深度。

许多教师主观上希望强调与学生的交流,但由于未能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准确的把握,总是流于形式,在课堂上未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在课堂中组织起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就会比较肤浅,更谈不上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未能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把教学目标窄化为知识的传授和巩固。

(二)探究教学过于程式化,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

教师在组织探究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误区:(1)探究点偏离;(2)探究程式化;(3)探究泛化;(4)动手实验=探究式学习。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来看,较为突出的是前两个问题,教师常会因抓不准值得探究的问题而发生探究点的偏离;而探究教学过于程式化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太过于追求一节课中各个探究步骤的完整,使探究过程在课堂中往往比较匆忙,学生像游客一样走马观花,未能收到应有的探究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效率较低,缺乏有效的组织。

在许多生物的公开课和优质课评比中,常能看到教师组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但从组织成效看,真正高效的小组合作却很少。反思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观念有误,似乎为了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而特意安排学生的合作学习,使这种合作学习形式化。这样的直接后果是:由于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有效训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加上合作学习内容的难易度较难把握等原因,许多合作学习活动显得比较生硬而肤浅,成为了一种摆设,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

(四)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积累。

在涉及到实验教学或探究活动的时候,一些老师只是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一一罗列出来,至于这个现象出现的原理、操作的过程、该注意的问题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对教材中关键字词、语段能帮助学生逐一总结出来,一段短短的文字中能列出多个要点,却不能教给学生阅读、分析、推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取有用的信息。能较系统地把一节课中的知识串联起来构建成网络,却不重视“知识发现过程”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二、应对策略

(一)重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强调通过丰富的生物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其实这也反映出生物教师的“教学境界”。在当前的生物课堂里,一些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的学科思维的。若教师常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动手进行一些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或者在课堂里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命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如到底能否支持克隆人类的研究等),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多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提供机会。

(二)加强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开展有成效的生物校本教研活动。

抓好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要重视研究和制定教研组的详细发展规划,根据生物的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善加压力,为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目标和动力支持;(2)生物教研组长要重视帮助每位生物教师确立明晰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重视发挥组内名师和骨干教师等的帮教作用,发挥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校本教研工作的合力;(3)重视设计和组织好每次生物教研活动,做到有主题、有分工、有讨论、有总结,建立有良好合作氛围的生物团队。

(三)致力于提高生物探究教学的成效,避免程式化。

探究学习应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如何才能组织好生物的探究教学?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认识探究学习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不能仅为追求探究而进行探究教学,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探究学习是学生养成生物科学素养的必要途径。

第二,因地制宜,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尽量设计一些利于学生实施的生物实验、调查、考察等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探究活动设计的泛化和探究点的偏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现象和问题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科学实践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意识。

第三,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促进探究学习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教师要重视两个转变:一是改变课堂教学的目标观,即要把教师解决学生的问题转变为让学生产生新的疑惑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二是改变问题教学的顺序和方式,即要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强调对合作学习组织的训练,重视提高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篇(10)

一、调查问卷结果

1.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

42.2%的学生表示喜欢学习生物课,仅有9%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但也有表示“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重点班与普通班相比较,在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方面差距不大,因此与其他课程相比,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很高。与生物课的学习兴趣直接相关的“是否愿意将生物作为高考单独参考的科目”这项调查中,有48.4%的学生表示愿意在高考考试中把生物作为单独参考的科目。关于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右蛑校是有68.1%的学生都是因为高考升学压力,学习动机很明确,生物课有助于提高考试的总分。

2.对生物学学习的重视程度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1%的学生将生物排在所有学科的1到4位,72.1%的学生每周用于学习生物的时间在5小时之内,43.6%的学生认为每周3节生物课比较合适,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多数学生认为生物学科较简单,相对容易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情况都一般。

3.对教师的教学的评价和期望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42.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很一般,谈不上趣味性”,对于生物课的教学内容,有47.5%的学生最希望“教师大量补充教科书之外的生物知识”。进一步分析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的评价与存在一定的联系的“学生学习生物课的方式和效果”,有19.7%的学生表示自己目前学习生物课程的主要方式是“以背诵记忆知识为主”,由此表明多数学生对于生物教师的教学情况的评价一般。

二、现状分析

基于问卷的数据支撑、与我校生物教师的访谈,分析我校生物课堂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1)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比较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较高的生物兴趣为教学有序良性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学生学习的动机非常明确。高考升学压力是当前生物学学习的主要动机。虽然这是高考指挥棒下的必然效应,但对高中学生却能产生适应性的学生动机,而适应性的学习动机对学生养成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学习行为,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3)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生物学思维。主要反映在预习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课堂学习缺乏问题意识、复习过程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记笔记的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和选择性等方面。(4)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过于传统,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积累;探究教学过于程式化,生搬硬套教学模式,探究点偏离内容实质,评价点偏离教学本源;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缺乏有效组织,重形式而不重本质,课堂效率低下。

三、应对策略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立德育人的教育思想,实现全面教育

新课程要求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对应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的从“传道、授业、解惑”职责转变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从课堂的“传授者”转变成“组织者”,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建树及智慧生成,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抓住探究本质因材施教,精心构建高效课堂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探究中存在几个误区:①倡导探究教学,把接受性学习与注入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划上等号,全盘否定接受学习;②提倡能力首位,否定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的关系;③倡导启发教学,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课堂热热闹闹,“应声如雷”、“举手如林”,致使学生被动参与,缺乏独立思考。

在新课程中,探究活动本应成为一种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常态,但在具体教学落实中,往往忽略探究的本质即“促进和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教学活动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受制于课型、学情、学生的生活经验等的制约,不可能固定的、程式化的探究模式。探究活动的设置,归根到底在于学生内化了多少知识,思维水平的提升程度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开展探究活动,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心态上表现具有自觉探索未知事物的动势,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提供机会,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篇(11)

1.精心设计导言,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趣,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因此我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尽可能的多查阅一些资料,好让每节课都能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是导入。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又如在《消化和吸收》一节的教学中,我先讲了日本人过去被我们称之为东洋矮子,但近年来,年青一代的日本人却比中国人平均身高高很多,这些都是由于牛奶的作用,但最近有人提出中国人不适合饮用牛奶,原因是中国人缺少一种分解牛奶的酶,那么酶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特点呢?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高生物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在这里面,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生物新课标》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够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够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第三,发展探究能力。在第一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必须要熟练、正确的使用实验器具,知道如何采集和处理试验材料的方法,实验操作的步骤明了,熟练正确的绘图。在第二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要熟练使用电脑,熟练利用因特网搜集生物学有关的知识,熟悉有关生物学的有关网站,熟练发电子邮件等等。在第三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应该在第一项能力和第二项能力基础上,巧设各种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掌握生物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如同位素示踪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还要通晓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知识。[1]

3.培养高中生观察分析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生命现象,直观的利用教具,是成功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观察、实验不但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精心组织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每个学生,给他们以观察、思维的机会,促使学生在活泼愉快中养成主动探究生物科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经常开展探究性、综合性的课外活动,通过师生“教学做合一”的活动,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从而开阔视野。通过这种探究性的活动,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促进学生建立更为完善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素质。

4.创设疑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讲过:“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所以通过设置疑问就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多方位的积极思考,学生的积极学习过程就是创新,学生的创新多数是一种学习意义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又为其成人后的创造作好了准备,同样,学生的独立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据此,只要不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和新方法都是创新。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在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很多看似幼稚、荒谬的想法教师都不能轻易做否定,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单向的、灌输式的,课堂上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照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学生在教学中实际扮演的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创新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好问的精神,教师指导学生或于平淡无奇之处生疑,或于深层蕴意之处生疑,或于新知与旧知的比较中生疑,在质疑问难中迸发出多彩的思维浪花。例如在学习血细胞时,课本上说白细胞有防御作用,在人体发炎时白细胞增多,能够吞噬病菌。有的同学就问:“白血病也是白细包增多,为什么就有害呢?”为了求得正确答案,同学们查阅资料,共同探讨,我在一旁引导、点拨,最后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答案,而不是直接简单的告诉学生答案。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质疑中锤炼自己,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2]

5.注重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凭借着生动、形象、个别化以及良好的交互性等特点,与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形式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的目的。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2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传统的中学生物教学模式无法为学生展现自然界生物的千姿百态,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教学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多媒体教学技术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从中可以体会到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将是未来中学生物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当然,随着观念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广大中学生物教师应不断实践创新,从而真正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的现代化。[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