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篇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声母
关于声母,送气和不送气和清浊问题是很难区分的。(陈枫,2008;陈昌来,2008),同时要注意zh组声母和j组声母以及h、f的问题。(陈枫,2008)。
(梅丽,2005)认为日本学习者习得普通话卷舌声母zh、ch、sh过程中存在语音变异。表现为把卷舌声母发成舌尖前音、舌叶音、舌面前音;(王极佳 上官雪娜,2004)通过实验,认为日本学习者在习得普通话不送气/送气辅音的时候,从发音方法的角度看,阴平音节中不送气声母的错误率远远高于同等条件下的送气声母;
(王秀珍,1996)分析韩国人声母发音时的偏误认为:韩国人唇齿音f误发成双唇音p,b;将送气音误发为不送气音p,b;而zh,ch,sh,z,c,s,j,q,x则发不准;将r发成n;
在分析泰国学生在声母的发音偏误上,(李红印,1995)认为他们的“病疾’户是发不好卷舌音“zh、ch、sh、r”。泰语没有卷舌音,学生常以舌面音z,c和舌端音s来代替;(王燕燕,1997)指出菲律宾学生舌面送气清塞擦音q的偏误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q偏误成j,一种是q偏误成ch。
2、韵母
韵母教学要注意他们的音位变体,不能用母语中间的音位来代替汉语的音位,同时,复原因韵母音位和带鼻音的韵母的教学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陈枫,2008)。
(王韫佳,2004)得到以下结论:(1)日本学习者对不同的鼻音韵母区分率不尽相同,韵腹音值相差较大的前后鼻音韵母比韵腹音值接近的前后鼻音韵母相对来说更容易区分。(2)汉语拼音方案的符号对于前后鼻音韵母在知觉中和在发音中的区分均产生了一定作用,在知觉和发音中的作用恰好相反。(王秀珍,1996)认为韩国人通常将ü发成u和uei;而且以带b,p,m韵尾的闭口韵音节代替n韵尾的音节。
(李红印,1995)总结泰国学生韵母的偏误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时常混读ua、uo这两个韵母;第二点是混读汉语i、ie韵母的读音。第三点是汉语ao、ei韵母的读音偏误。由于泰语没有高元音ü,许多学生常以不同的圆唇高元音i代替。
在对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三合元音韵母偏误分析上,(王茂林 孙玉卿)认为印尼华裔留学生iao、ion和uei的发音都存在韵腹不到位现象,但是uai的发
音却出现了韵尾i过头的问题。
在韵母偏误方面,(王燕燕,1997)认为越南学生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z与韵母un相拼,z很有可能偏误成j;单韵母e与声母z、c、r相拼时偏误成i。
3、声调
(孙德金,2006)认为,发音是整体,声调是部分。因此“某某某发音很准确,但是声调有问题”是不能成立的。
3.1四种声调读法的偏误
(王极佳 上官雪娜,2004)认为日本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过程中,送气条件下声调的作用没有不送气条件下显著。(刘艺,1998)认为日韩学生把上升调的阳平念成低平调或低升调;在去声方面,他们常把去声发成低平调的或者低降调;而对于高平调的阴平他们则往往念成低平调。
(沈小楠,1989)认为日、韩学生去声偏误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调型上面不是调域上,他还发现日、韩学生的汉语阴平调也较中国人低得多。
与日、韩学生相似,(李红印,1995)发现泰国学生读一声调不够高,调值总达不到55;泰国学生发汉语去声降得太过分了,其重要偏误是去声调最高点后移了。(蔡整莹 曹文,2002)针对泰国学生汉语与音偏误时归纳了以下几点:(一)阴平:泰语第一声低,总达不到[55],与李红印的观点一致;(二)阳平:泰国学生在发阳平的时候说得太慢;(三)去声:泰语中的降调是第三声,调值为[41],而且音节时长较长,在降之前也有一个预备阶段。由此可见,泰国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模式是:阴平上不去,阳平去声长。
关于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分析,(吴门吉 胡明光,2004)总结如下:(1)越南学生的高平调55念为半高44;(2)汉语的四个声调中,越南学生的去声情况最差。且常念为阴平的4调,与阴平声相混;(3)对降升调上声的控制不好。常常前面念得长,只是尾音急速上扬而成(2212调),降升不均匀。或者只降不升(21调);(4)阳平的起调偏高,上升急促,上升不平滑(45或445调)。
3.2连读偏误
(桂明超,2000)认为受母语的影响,美国学生在连读时所犯的共同错误有以下几种:(1)非曲型声调落在双音节词上时,该声调趋向于变同一调值而不顾原来的不同;(2)曲型声调落在单音节词上时会被分离,拆分在词组中相邻的两个音节上。若第一个音节用降调,第二个音节就用升调,反之亦然;(3)为了词尾或词组末尾的调型与英语语调调型相一致,最后的那个音节的声调总是趋向于用升调或用降调;(4)在一个句子层次上,调型/+\\(升调+降调)会被重复地使用在每组相邻的两个音节上,反映出一种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的英语降调类型。
(李红印,1995)总结泰国学生一声调和四声调连读时,发现泰国学生“前字一声调出现向下弯曲的低降,声调终点与后字四声调的起点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两点落差很大”,这反映出前字声调音高变低了。
参考文献
[1] 王燕燕,《菲律宾华裔学生汉语语音的调查与分析》,世界汉语教学,1997,03
[2] 王秀珍,《韩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和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1996,04
[3] 李艾,《汉柬语音对比与汉语语音教学》,世界汉语教学,1994,02
[4] 桂明超,《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干扰》,世界汉语教学,2000,01
[5] 王韫佳,《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不送气”“送气”辅音的加工》世界汉语教学,2004,03
[6] 吴门吉,胡明光《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世界汉语教学,2004,02
[7] 王茂林,《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三合元音韵母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7,01
[8] 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2,02
[9] 李红印,《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世界汉语教学,1995,02
[10] 刘艺,《日韩学生的汉语声调分析》,世界汉语教学1998,01
[11] 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世界汉语教学,1989,03
[12] 王极佳 上官雪娜《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不送气/送气辅音的加工》世界汉语教学,2004,03
[13] 梅丽,《日本学习者习得普通话卷舌声母的语音变异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10
一、英语教学比例偏大,母语教学“地盘缩小”
在学制仅三年的高职教学中,无论什么专业,英语必修课都开一年半到两年,而大学语文却一堂不开。因为,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教育的职业应用性,迄今为止,横在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必过的关隘似是英语过级问题,而不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过级问题。这就必然导致高职教学中,出现了英语教学内容不切实际的偏重,而母语——汉语教学内容“地盘缩小”的“一头沉”现象,以致造成了诸多英语过了A级的高职生在择业面试中不能清楚、准确地介绍自我,甚至一封自荐书中也错字连篇,病句百出。由大学生滥用词语引发的民众对汉语水平滑坡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难怪有学者说:“再如此下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将逐渐失落。”
二、英语教学比例偏大,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面对不同职业岗位群的、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结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能够适应工作转移或岗位转换的高级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变化,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实用性人才。这一目标必然决定了实践性这一高职教育的突出特性及应用性这一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必然决定了高职教学中基础理论教学应以“适度”为准则,以保证专业理论教学的“够用”,英语教学也应如此。但是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课超过了“适度”标准,而专业理论课却达不到“够用”标准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英语教学盲目偏重,占用了大量的学时,使得学生真正应大量掌握的具有实践、实际、实用意义的专业理论课学时被挤,难以达到“够用”要求,使得人才培养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况且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二年制为主”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这一缩短学制的大政策和专业实训权重的硬指标,更向今后高职教育教学提出了如何处理好英语教学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一严峻问题。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敢字当头,改革为先,根据高职教育应用性的特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就专业特点和英语与职业链接的必然程度适度安排英语课学时和决定是否定性为必修课,要尽可能地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要尽可能地在适度的基础理论教学的前提下,保证专业理论的“够用”和实践教学的“足够”,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保证高职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英语教学比例偏大是职业资格认证向外语“看齐”的必然结果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57-01
长期以来,由于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教育模式的“大一统”和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英语必须过级的“一刀齐”,使得英语教学在高职基础理论教学中占有的比例偏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英语的地位更是扶摇直上,以至于开课量过大的必修英语教学挤掉了部分本该开设的专业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英语教学比例偏大,母语教学“地盘缩小”
在学制仅三年的高职教学中,无论什么专业,英语必修课都开一年半到两年,而大学语文却一堂不开。因为,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教育的职业应用性,迄今为止,横在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必过的关隘似是英语过级问题,而不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过级问题。这就必然导致高职教学中,出现了英语教学内容不切实际的偏重,而母语――汉语教学内容“地盘缩小”的“一头沉”现象,以致造成了诸多英语过了A级的高职生在择业面试中不能清楚、准确地介绍自我,甚至一封自荐书中也错字连篇,病句百出。由大学生滥用词语引发的民众对汉语水平滑坡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难怪有学者说:“再如此下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将逐渐失落。”
二、英语教学比例偏大,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面对不同职业岗位群的、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结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能够适应工作转移或岗位转换的高级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变化,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实用性人才。这一目标必然决定了实践性这一高职教育的突出特性及应用性这一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必然决定了高职教学中基础理论教学应以“适度”为准则,以保证专业理论教学的“够用”,英语教学也应如此。但是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课超过了“适度”标准,而专业理论课却达不到“够用”标准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英语教学盲目偏重,占用了大量的学时,使得学生真正应大量掌握的具有实践、实际、实用意义的专业理论课学时被挤,难以达到“够用”要求,使得人才培养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况且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二年制为主”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这一缩短学制的大政策和专业实训权重的硬指标,更向今后高职教育教学提出了如何处理好英语教学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一严峻问题。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敢字当头,改革为先,根据高职教育应用性的特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就专业特点和英语与职业链接的必然程度适度安排英语课学时和决定是否定性为必修课,要尽可能地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要尽可能地在适度的基础理论教学的前提下,保证专业理论的“够用”和实践教学的“足够”,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保证高职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英语教学比例偏大是职业资格认证向外语“看齐”的必然结果
英语教学测试是教学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故此在教学研讨中受到格外重视。高校英语教学界围绕教学测试改革一直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其热点就是四、六级一类统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全国性统考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和英语专业在教学测试这一重要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本质是要应试教育的测试,还是要素质教育的测试;是要制约现代英语教学的测试,还是要促进现代英语教学测试的问题。
一、近几年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争议和走向
1·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激烈争议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1988年创立的。当时,把外语作为工具速成的指导思想淡出; 1985年和1986年分别开始实施的理工科教学大纲和文科教学大纲合二为一,1999年颁布了新的教学大纲。四级考试被确定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999)。随后,四、六级考试逐渐被高校和社会赋与不堪重负的功能,以及四、六级考试本身具有重大缺陷,这些都在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强烈的争议。对四、六级考试典型的批评和争议主要集中于以下多个方面:
1)我国地域广阔,各高校生源和师资条件相差悬殊,全国统一考试,不具合理性(牛强,2001;韩宝成,2002;刘润清,2003;井升华,1999等)。
2)考试的效度不高。毕业论文 片面追求信度而牺牲效度。考试基本遵循了结构主义类型的测试模式,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忽视对语言能力实际运用的考查,尤其是输出能力的考察,很少考查到交际能力(韩宝成,戴曼纯,杨莉,2004;牛强,2001;韩宝成,2002;肖云南,罗晓英,2002等)。
3)既然四、六级考试是按教学大纲设计的一种教学考试,是为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达标,而不是为了比较和选拔,大学英语考试就不应该设计成常模参照型考试,而应该是一种标准参照型考试(韩宝成,戴曼纯,杨莉芳,2004等)。
4)考试被异化为领取学位的必要条件,学校排名的根据,社会招聘的必要条件(岑建君,1999;牛强,2001;张绍杰,2003等)。
5)应试教学严重冲级击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导致多选题泛滥,给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韩宝成,戴曼纯,杨莉,2004;吴树敬,2003;艾治琼,雷芳,2002;阚跃明,陆琳,2000;刘润清,2003等)。
在四、六级考试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强烈批评的同时,也有赞同或中庸之见。主要意见为:
1)考试效度和信度高,设计科学,组织实施严格,成绩显著,并得到社会承认,逐渐成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杨惠中,Weir,1998)。四、六级测试是迄今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评估的最好体系,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张新元,2004)。
2)四、六级考试从一开始就重视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硕士论文 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实践证明,收到很好的效果(陈祖芳,2004)。
3)对四、六级考试的质疑主要源于对它的认识偏差和尚欠科学的教学管理,责任不在测试本身,它的成绩是主要的,不足是次要(张新元,2004)。
4)不是考试误导了教学,而是对考试不正确的态度以及不同的教学理念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低下(程冷杰,秦秋,2004)等。
5)如果有用人单位拿英语测试成绩作为录用员工的标准,那更是南辕北辙,混淆了测试目的和用途,与测试本身无关(张新元,2004)。
对四、六级考试持批评意见者居多。关于四、六级考试的前途,批评者给出3种意见:一是功成身退;二是社会化(从高校退出,不再与教学有关);三是彻底改造(例如,大量减少客观试题,听说读写加权相等)(刘润清,2003)。
2.从《大纲》到《要求》看对测试要求的变化
面对主要因扩招而发生了极大变化的高校英语教学形势和对四、六级考试批评的巨大压力, 医学论文 2004年国家教委公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如果把《要求》和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作一对比,就会发现,两者的显著不同除去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由“读”是第一位,转变为“听说”是第一位,以及《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做出明确定义,强调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3项内容,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之外,《要求》还对统一的教学测试做作出了显著修改。《大纲》承认,全国高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入学水平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学校学生的入选水平也有一定差别。因此,要因材施教,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达到基本要求。《大纲》规定:“把四级定为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这是本大纲的一个重要决策。”而《要求》则认为做出了灵活的规定:“学校可以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单独命题组织考试,也可以实行地区或校际联考,也可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这就打破了四、六级考试这一原来的统一考评标准。这一重大变化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表明,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英语教学四、六级统考的坚冰即将被打破;随TOEFL考试在中国兴起的源于结构主义的考试模式受到充分质疑,高校英语测评的种种弊端不但引起广泛关注,而且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近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着手进行改革,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也对试题进行了改动。它们的共同变化方向都是增加主观题和听说等输出技能的分量,以提高效度。这是积极的动向,尽管问题并未彻底解决。但是,对四级类统考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这场讨论的终结,因为这场讨论的意义并不限于这些统考。统考是一根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指挥棒,必然上行下效。所以,这场争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英语教学测试已经走入迷途。我们必须跳出某一特定考试,重新整理思路,回到考试测评意义的起点,才能看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二、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偏误
1.测试和教学的关系
从功能角度来说,测试可分为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ing),能力测试(aptitude test)、分级测试(placement test)、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课程评估测试(program evaluation test)和科研测试等数种。诊断测试是用来为学生和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反馈信息,作为改进教与学之用,成绩测试是为课程评估之用(Henning G, 1987);但也有专家认为,成绩测试是为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诊断测试是为考察改进教学和改进教学计划(刘润清,韩宝成,1991)。不管怎样,我们不妨把其中和英语教与学联系紧密的测试称为教学测试。教学测试是英语教学常用的重要的评估手段,用来考察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和学生同时获益于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与学。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考试都属于这种测试。它受到某个教学大纲的制约和规范。语言能力测试,即水平测试和教与学并无直接联系,因为水平测试的目的是比较和选拔,与教学大纲无关。英语教学测试不但服务于教与学,而且对教与学两个方面产生反拨作用。设计良好的教学测试会给教学带来裨益,产生正反拨作用,而设计不当的则给正常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冲击正常教学。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测试,就存在严重的偏误,给教学带来严重的影响。
2.当前教学测试的偏误
1)当前高校英语测试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入学水平相差极大的各高校在校生以水平测试的方式进行学测试,职称论文 冲击了正常的教学和教学测试
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以及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以下统称为四级类统考)都是以教学大纲为框架设置的教学考试。毫无疑问,其初衷是检查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学实施情况,作为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改进教学参考。但是,如前所述,以全国统考方式进行的四级类统考弊端丛生。其最致命的根源,就是它以全国水平统考的方式对入学水平相差极大的各高校在校生进行教学测试。这种方式,使四级类统考先天带上了比较、选拔甚至是淘汰的性质。加上考试本身的缺陷,使全国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学出现了偏离教学的应考趋势。尽管2004年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在对学生的考评方面强调全面评估,对高校参加四级类统考与否不做统一规定,但是四级类统考对考生而言仍是必过的、事关重大的一关,甚至与毕业和学位联系在一起,而且是求职必备的资质之一。学生要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要找工作;教师要晋升;校领导要学校的名次;用人单位要录用毕业生;甚至户口能否进京,所有这些无不与四级类统考紧密联系在一起。一项为检查教与学的教学测试被异化为水平测试,成为可以给一个人和一个群体带来重大后果的“高赌注”考试(Madaus,1988,转引自韩宝成等,2004)。由此,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学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做模拟试题,把本应阅读名著、进行正常训练的时间都给了应试训练,甚至不少学生放弃课堂参与,专攻试题。因为正常的学习,与四级类统考试题并无直接联系。这对知识类课程冲击尤为严重。有时,教师也不得不抽出部分课时,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公布两年后,四级类统考对教学的冲击没有改善的迹象。
2)技能课教学测试重视语言知识和形式的考查,忽视语言技能的考查
目前在高校英语教学测试中,仍然普遍大量使用客观多项选择题型。这种随托福考试兴起而兴起的测试模式今天受到广泛质疑。它的题型源于结构主义,强调语言知识和形式的考察,却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高信度,低效度;通过训练可以在原有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分数。但是,这种出题方式却广泛存在于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各科技能课教学测试之中。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①各类社会英语水平测试中,有大量的客观选择题,即使在改革后的四级类统考中也占相当比重。为了准备和迎合四级类统考,客观题的大量使用就在情理之中。②近年扩招,教师任课负担翻两三倍者十分普遍,教师在期末判卷时疲于奔命,而这些客观题判分容易,快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因此成为首选。③扩招导致入学水平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客观选择题仍然是让低语言能力者提高分数的快捷方式。为保证合理的及格率和考试成绩的常态分布,客观选择题也是一条出路。
3)英语专业教学测试重视语言技能的考查,忽视文化知识的考查
这种错误倾向是十几年来大的教学测试气候造成的,英语论文 主要存在于英语专业的教学测试之中。首先,英语专业的四级考试和八级考试主要是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考试,尽管在八级考试中尚有15%的英语专业知识分。虽然《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四级与八级考试的重点是测试学生的语言能力,因而不可能全面检测《大纲》所要求学生具备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但是,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分数长期以来被当成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标志,在升学就业等重要方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种错位造成本来是为专业技能教学测试的四、八级考试成了学生的生命线。其次,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哑巴英语的批评也对技能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压力,相对而言,知识的学习就退居其次。于是,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技能基本功几乎成了学生学习的全部。这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实践中产生了严重的重技能轻知识的倾向。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课程包括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英语专业知识课是有关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性课程,而相关专业知识课则是指与英语有关联的其它专业的知识性课程。在考评中轻视知识性课程造成学生知识性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把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技能课学习,准备四、八级考试,而对知识性课程考试则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应付了事。学生在知识性课程教学中逃避课堂参与,自己做四、八级考题已成为常见的现象。部分教师也认为知识性课程与四、八级统考关系不大,乐得让学生轻松过关。重视语言技能学习,忽视文化知识学习的倾向是一种片面的、功利的倾向,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相背离。
三、高校英语教学测试需要改革的几个重要方面
1.取消四级类统考、以教学测试的“纵向比较”为基点,以测试的“横向比较”作为参考这里的“纵向比较”指一个教学单位(如,学校、班级或个人),在高教英语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测试结果的比较,具有“历时性”;“横向比较”是指同一历史时期,各个学习单位在同一学习阶段的测试结果的比较,具有“同时性”。显然,各校英语四级类统考成绩的比较就是一种横向比较。如前所述,原来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学生入学水平相差不大,扩招使得入学学生的水平差距拉大。这种差距的拉大并不明显体现在同一所学校内,而主要是出现在校际。通过数年学习,用同一个标准去做全国统一测试来检查教学质量是否达到同一要求是几近荒唐的。尽管《要求》将其降低为:对于教学目标的评估,学校可以有包括自己命题、联考和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几种选择,但是,根据最新消息,教育部目前仍然认为,对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提出课程要求和标准,以设立考试等方式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四、六级英语考试仍然是评价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标准(教育部发言人,转引自《北京考试报》2006)。这就从《要求》后退了一步。蔡基刚(2004)曾认为,由于《要求》取消了参加四级类考试的统一要求,学校在学时数安排和课程设置上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有利于各个学校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真正做到按需培养,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和分级,就没有必要规定统一的分级考试。可由各个地区、学校根据课程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大纲标准设计和组织考试。这种考试由于规模小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就变得可能。至于是否要参加标准化的国家四、六统考,这就成为学校或个人的行为。如此,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看来,这种预期似乎是乐观了一些。可以预料,应试之风、统考对教学的冲击以及高校和社会对统考成绩的曲解和滥用仍将继续存在。
1)取消四级类统考,代之以统一的“目标测试练习”
正确的做法是,取消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统考,把四级类统考这种全国大排队的横向比较手段替换为对应一定学习阶段(比如学期或学年)的“目标测试练习”,统一下发给各校,这种练习题目对应英语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要求,每份试卷可依难度分成三级,由各校根据学生情况自愿挑选使用。学生做完练习后由各校自己统一判卷,这种方法有下述优点:①由于统一制卷,各高校可以通过练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水平在全国高校水平中的定位。②由于练习不上交,可以切实检查教学质量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差距,学校不必担心排名问题。③学校也可以选择把练习作为期末考试,以便检测教学质量,这样做,使得考试难度易于把握。④学生没有一考定终身带来的毕业、就业压力,自然回归课堂,应试冲击教学的现象自然消失。校际没有了排名问题,学校自然回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正常的教学管理。⑤英语四级类统考的取消,将为社会节约大量的资源,首先是考试资源,因为如果为了选拔,社会上已不乏各种水平考试可以利用。当然,还有印刷应试书籍用的纸张和包括学生应试培训费用等方方面面。用横向比较做参考的办法,符合教学测试的初衷。至于说废除四级类统考国家教育部就无法对高校英语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问题,大可不必忧虑。大学成百上千种专业,都没有进行统考,为什么英语教学不统考就过不了日子呢?
2)注重“纵向比较”
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学测试应在“纵向比较”上下工夫。也就是从发展的、“历时的”角度观察和研究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上有多大提高,以作为检查教师教学和对学生进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估的依据。首先,在扩招的情况下学生入学水平的差异很大,用统一的教学测试已经失去了检查教学的意义。其次,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的主要个人差异包括:年龄、语言学能、学习动力、学习策略等。根据一项全国性的实证调查研究,对语言学习成绩方差解释能力最强的个人差异变量是语言学能和学习动机(刘润清、吴一安,2000)。而语言学能被认为可能是天生的(Carroll, 1981,转引自蒋祖康,1999)。因此,学习动机在可变个人差异中占有第一重要地位。罗得·埃利思(Rod Ellis,1997)认为,学习动机是对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进行预测的强有力的因素,而动机的强弱也可以由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结果获知。语言学习成绩低下一般是学习动机低下的反映。我们可以看到,在低入学水平段进行教学的教师,不但要面对低入学水平学生与高水平四级类统考要求的巨大差距,还要面对学生作为低成绩学习者的低学习动机,教学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把检查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纵向比较,着眼于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提高了多少,就能比较科学、公平而又客观地评价老师的付出和学生的进步。同时,得益于上面所说的统一的“目标测试练习”作横向比较的参考,教师也能清楚地看到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使学生的水平最终达到要求。纵向比较可以是针对个体的,也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还可以校全性的;比如说,学校可以对各级入学的学生以入学统测为开端,每学期测试一次。这样就能跟踪检测到教学质量的变化,对教学进行动态研究。同时纵向测评的成绩也可作为对学生、班级以及全校进行形成性评估的依据之一。
2·技能性测试和知识性测试并重
对英语专业教学而言,应该扭转重技能轻知识的倾向。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大纲建议专业技能课安排65%左右的课时;专业知识课安排15%左右的课时;相关专业知识课安排20%左右的课时。尽管知识课的总课时35%仍比专业课的65%少得多,但是考虑到技能课耗时费力,应该说,在重要性上,两方面是平分秋色的。英语专业培养出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决不是言之无物、毫无人文素质可言的听说翻译机器,而应该是博学多识、高素质、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测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测试不但是对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反馈,也是对教与学的暗示和“反拨”。重视技能测试的同时加强知识型课程的测试,就会强化知识型课程的教与学。如前所述方案,四、八级统考取消后,代之以英语专业的统一“目标测试练习”,其中按适当比例———比如50%对50%———安排技能和知识的题目,加强主观题型,弱化客观题型,就会纠正重技能轻知识的倾向。另一方面,知识性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也应当加强主观题,尤其要加强测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灵活题目,把重点放在考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把知识型课程的学习从死记猜题中解放出来,在与现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配合下,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3.增加主观题型减少客观题型,提高测试效度
在各项教学测试中,应该加强主观题,减少客观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的数量。留学生论文首先,尽管多项选择题可以做到信度高,判卷快,但是,对技能课而言,只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的考察,不能有效测试语言的应用能力;对知识课而言,过多的多选题使考试不能考察学生用英语语言能力和相关知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表述独立见解的能力。“语言测试首先考虑的是测量的效度,如果一项考试信度很高,但效度不高,也就是说没有考到应考的内容,那么这样的考试有什么用呢”? (杨慧中,2001)在知识课的测试中,尤其应该增加问答题和短文写作题的份量,因为书写能力占语言输出能力的半壁江山。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测试的正反拨作用,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放弃平时不努力,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寄希望于猜题、六十分过关的消极学习态度。其次,可以使考试分数真正反映学生水平。分数的公平合理可以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
测试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步入歧途的高校英语测试已对高校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工作总结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测试改革。首先,对扩招后入学质量差距很大的全国高校在校生进行学测试来进行教学质量监督是可行和必要的这样一种看法必须扭转。应该以上、中、下3种水平的统一“目标测试练习”代替四级类统考,练习水平由各校自己选择,自己判卷,成绩不上交。这样,各校可以了解差距,改进教学。同时,重视纵向评价个人、班级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其次,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努力扭转教学测试中重专业技能考察,忽视专业文化知识考察的倾向,使学生不但能掌握熟练的语言技能,而且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最后,压缩四选一题型的比例,增加主观题型,把重点放在测试学生应用语言的交流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上,从而提高命题效度。进行以上三项改革,就可以基本刹住目前应试之风,使作为英语教学重要环节的教学测试成为促进教学和保证现代英语教学理念得以顺利贯彻的有力手段。
[参 考 文 献]
[1]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7.523.
[2]Henning, GAGuide to LanguageTesting:Development,Evaluation and Research[M]. Heinlw Publishers,1987.1-3.
[3]艾治琼,雷芳.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7.
[4] 北京考试报记者·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称四六级英语考试不取消[N]·北京考试报,2006-07-01.
[5] 蔡基刚·试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原则和精神[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1.
[6] 岑建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6.
[7] 程冷杰,秦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四六级考试[J]·外语界,2004,(6).
[8] 陈祖芳·学术讨论要尊重事实[J]·外语界,2004,(1):74.
[9]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1] 韩宝成,戴曼纯,杨莉芳·从一项调查看大学英语考试存在的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18,19.
[12] 韩宝成·高校学生英语能力测试改革势在必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10.
[13] 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2,141.
[14] 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1.
[15] 阚跃明,陆琳·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的正负效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22.
[16] 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10-11.
[17] 刘润清,吴一安,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45-246.
[18] 刘润清·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之三(五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221.
[19] 刘润清·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之二(四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378.
[20] 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41-142.
[21] 吴树敬·大学英语教学:问题与解决办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J].2003,(3):227.
[22] 肖云南,罗晓英·关于英语测试的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7):294.
[23]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24] 张绍杰·教—考分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386.
[25] 张新元·大学英语测试质疑述评[J]·外语界,2004,(2):69.
一、纠重信息筛选轻涵泳品味之偏,让细读回归
“以考代教”、“以练代读”把通过个人与文本对话构建的一个崭新的个人世界的阅读过程简化为信息筛选过程。充满焦虑、博弈,一味推测、筛选的应试状态取代了阅读原有的安静愉悦,这不仅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试题的习惯性依赖,面对考试之外的文章不会读、不愿读。这正是当下语文教育的悲哀。
评点关注局部与细节,但局部的作用要靠通观全篇来衡量,章法之妙要通过局部的勾连来体现。在关注点从整体到部分循环往复的交替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深入到文本的“神理”和意蕴层面。只有虚心涵泳,熟读深思,独立思考,反复参悟,才能欣然感悟,作出精妙评点,评点中“发现的快乐”又诱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古代评点中的“读书法”也用于阅读教学。如南宋吕祖谦提出: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用“四看”法来评点文本必然将对话引向深入。要把握“大概主张”,就必须理清主旨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把握“文势规模”就必须梳理文章脉络层次;“第三看”是鉴赏各部分勾连衔接技巧;第四看则关注炼字、句法等语言韵味层面。这样就把整体把握与细节品味结合起来,因读生疑,以疑促读,以读促悟,领会文章奥义。例如《兰亭集序》教学中,学生评点各段“大概”、“主张”,圈出“乐”、“痛”、“悲”三个关键词之后,心生疑问:“悲”“痛”是否重复?经过揣摩发现,“悲”是由个人推广到群体,由当下联想历史和未来,是穿越了时空的永恒的生命意识,是对“痛”的超越。
二、纠重技术操练轻生命体验之偏,让灵魂在场
“以考代练”、“以问代读”加剧了语文学习的功利性,并将学生的关注点误导到审题、搜索、踩点得分等技术操作上,灵魂无法与文本深度交流。真正的阅读是以独特的人生体验、个性气质所形成的独特视野进入文本内部,以个人的自我理解欲求所驱使,以读者“情景语境”置换作者的“意图语境”。伊瑟尔指出:文本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格式塔”的建构过程,这一“格式塔”不可避免地“染上读者本人的,特殊的选择过程之色彩”。这是因为“格式塔”不是由文本形成的,而是诞生于文本和读者的心灵的相互作用;而读者的心理又受其自身的经历,意识,世界观的制约。[2]因此,真阅读需要在虚以待物的心境下探幽览胜,反复品味,拓展个人精神空间。在阅读教学中布置评点作业,然后“疑义相与析”,可以纠正频繁的问题干扰,使学生能够与文本和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灵魂对话。
自由对话,灵魂介入。评点“重直觉和主观感受”、“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带有较多的鉴赏性”。因为它承认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学生不必因权威解读而改变个人理解,不为获得标准答案而纠结,可以自由表达独特感悟,找到读书的趣味。正如金圣叹所言:“务宜虚心平气,仰观俯察,代之以敬,行之以忠”,“纵心寻其起尽,以自容与其间,斯天下之至乐也。”在评点过程中,学生沉浸于作品营造的具体情境或逻辑关系,对作品的感受是即时、真切而细腻的,随手记下心弦被拨动的瞬间。
平等对话,主动参与。评点不限于要点归纳、难点注解、疑点标注等传统“批注教学法”的内容,更强调读者对文本的“介入”在对文本的修订中体现自身的思想、意趣和个性风貌,是一种再创造。金圣叹批《水浒传》、毛氏父子批《三国演义》因个人情感和价值取向的融入,使批本主题倾向更鲜明,这种介入还表现为“从情节框架的调整、细节疏漏的补订到语言的润色、回目的加工”,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品位。鼓励学生以平等对话者的角色,有类似哈斯宝“摘译者是我,加批者是我,此书便是我的另一部红楼梦”的主动介入感,学生就会设身处地理解文中人物,理解作者,品味甚至质疑作者全篇布局或遣词造句。
深入对话,自我超越。评点者积极地参与体验文本,进行移情式想象和设身处地的语言体验,必然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价值判断、思维能力。如是文学类文本则把文字还原成鲜活的形象,随情节的跌宕起伏而获得“高峰体验”;如是议论类文本,则剖析作者逻辑顺序,聆听作者的真知灼见,对其论述不完善之处或质疑、或补充、或发难。评点之后要交流,学生必然努力超越平时阅读水平,力图多体味、深思考、细推敲,以使之洞中肯綮。
评点是读者与文本平等深入地精神交流,是个人经验与文本内容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在评点中,对文本隐秘意思的发现,以及联想、想象的欣赏,使得从容的审美境界代替了紧张的猜测、迎合,文本不再是取得高分的媒介,而是活生生的灵魂对话的场所。
三、纠重问题预设轻课堂生成之偏,让讨论升华
现在多数语文课堂,教师只是在形式把要“满堂灌”的内容分解成一连串的问题。文本解读的规律是经由语言层抵达意蕴层,现在却变成教师把握着意蕴层引导学生从语言层中找依据来印证,这无疑束缚了学生的自由思考。少数学生可以配合教师答出预设答案,多数学生因预习缺少“抓手”,囫囵吞枣,无法应对“连环问”,只好自动放弃参与课堂对话的权利。 用评点法预习课文,使学生摆脱课堂上的被动状态,主动发现问题。阅读时或“点”以强调其意味,标出疑点;或顺手而评,力求抵达到个人阅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翻看学生点评了解学情,适时调整教学设计,利用学生之间差异,设计活动,相互启发,将文本解读推向深入。教师由文本解读的“垄断者”变成深读对话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推动学生讨论、碰撞,或达成共识、或、或主动向老师求助。这将倒逼教师深读细读,形成个人独特见解。课堂对话由此而升华。
评点能使学生更有参与对话的底气。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体验和独立见解,点燃了参与对话的热情,经过深思熟虑的评点相当于发言的底稿。这样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必然是思想的交锋、思维的碰撞,高质量的讨论,使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有所收获。
对于同一细节,不同学生可能做出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评点。当有歧见时,或顿悟、或反思、或批驳,各种新见解的发生,“往往与采取反向思维有着紧密的关联,其思维方式多以反求本、以反求深、以反求新。”反向思维极大地调动人思维潜力和探究欲望,以新的评点质疑或推进原有的认识成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话中不断碰撞、对接、融合、产生新见。依附具体文本,教师和悟性高的学生作为悟性的启迪者,教会其他学生如何细读,如何从平淡中看出作者的匠心和叙事谋略,在阅读现场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走进作品的机理而探其精微,又如何走出作品的逻辑之外,用另一种理性逻辑来反观作品的隐义。
四、纠重多练细改轻过程指导之偏,让写作得法
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多写多练,却长进不大;教师精批细改,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从教师角度看,一是评语停留在“句子通顺”、“详略得当”、“说服力”等套话上,无法直击要害;二是批改越俎代庖,未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就学生而言,一是对经典作品或范文缺少细读深思,没有从操作层面上掌握谋篇布局、局部处理等技巧;二是由于缺少“抓手”,不能形成相互切磋,“奇文共欣赏”、“相与细论文”的氛围。
吸收古代评点术语使教师的评语更丰富、精确、深刻。“思想的贫富反映在术语的疏密上。”教师揣摩古代评点文学可以增强对文字的敏感,一针见血地揭示学生习作的得失。例如,“草蛇灰线法”、“背面敷粉法”等可以引导、提醒学生对文章情节细微之处及相互联系的关注与推敲。“穷形尽相”、“拟容取心”、“传神写照”、“适如其人”等词语可以对学生描写生动逼真、以形写神处加以表扬、强化。
引导学生在评点范文中领悟写作策略。作文教学一直重视“写什么”的审题立意训练和“写得如何”的评价,而忽视“该怎么写”的过程指导,即使指导“怎么写”,也往往因脱离“写什么”而抽象空洞,言者昭昭,听者昏昏。评点范文是依附于具体内容探究“怎么写”,学生能更直观地领会题材、主旨与文法的关系,把“写了什么”的感性认识和“怎么写”的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正如清人张云章所言“显格法律,或详其体,或举其要,可为学者准则”,学生模仿古代评点,评论范文“结语之妙,设问之妙,议论之妙,用字之妙,转换之妙,文法之妙,连接之妙”在深度体验中构建个人的写作图式。吴承学评价《古文关键》时说,“看文是手段,作文才是目的。《古文关键》实用性很强,使读者通过四看,领会名著的精华,也学习了实际的写作技巧,指导写作,成为最直接目的。”评点作为一种批评方式,引导人们从创作的角度去欣赏揣摩艺术,并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评析,有时虽不免琐碎细杂,但比起玄之又玄的空谈,自有其合理处:可以让初学者积累大量结构模型,根据需要予以模仿、变化、创新。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各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例如,笔者让学生评点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有意”与“无心”》开头一段“――朋友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有意不去惊扰这些美丽的精灵。而无心放置的几支蜡烛却让它们离美越来越远。有意与无心,是对立永恒的命题。”学生甲评点道:“两句话就引出论题,快速简练。对立永恒加重矛盾之深。”学生乙评点道:“同意李观点。巧妙引用材料,不是抄袭,并不生硬,且暗示阅卷人作文未跑题”。甲注意的是议论文如何直奔论题,突出论点,乙注意到材料作文如何既扣题又不抄袭材料。学生用研究的眼光去思索为什么“这样写”,效果远胜教师脱离语境灌输“技巧”。
学生在相互批改中提高写作元认知能力。在阅读中领会了评点的奥妙之后,相互评点作文不但可以把教师从重复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可以使学生在相互碰撞、相互激发、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中体悟写作规律,摸索写作经验。还可以把被评点的习作当做思维的触发点,完善对方的论证,以一种超越作者的冲动,激发思考的主动性。评点可以使学生主动根据立意与结构,自我反思,相互启发促进感性与理性螺旋上升,不断建构自己的写作经验。
关键词:汉语声调;偏误分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23-03
汉语声调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受其母语声调负迁移的影响表现不尽相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则大同小异。
本次实践调查研究的主体是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笔者选取了来自美国、英国、爱尔兰三个国家的30位留学生。他们由10名美国捷门棠孔子课堂的学生、10名英国在华留学生和10名爱尔兰都柏林孔子学院的学生组成。其中,男女各占一半,年龄在15岁到40岁之间。主要考察单字声调、双音节声调、语流音变(含上声和去声、轻声、语气助词“啊”的变调)以及语调。
一、单字声调
在单字调查中,单字声调的偏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阴平和去声的调型存在一定程度的相混。测试者在发去声时,起点过低,音高降不下来,发得与阴平比较接近。而在发阴平的时候,调值又比够高;②阳平起点过低,上升幅度不够高。在发阳平时,音高不直接上升,而是先下降再上升,发的是与半上声相同的低平调,容易被感知为上声;③上声折点时间靠后,前半部分缓慢,后半部分升速过快过高,音程偏短;上声起点过高,降不下来,又过于强调升的部分;④93%以上的测试者将每一声调测试的最后一个单字都读为去声,同时在有些停顿时间较长的单字上,他们易读为阳平,无意识地表现出自己对单字声调的肯定与怀疑。
二、双音节声调
调查发现,测试者双音节词“平调化”偏误是具有普遍性的。与第一部分调查对比发现,双音节词的偏误率明显高于单字的偏误率。英语音节组合的特点是平行+升调或降调,而大部分汉语音节组合声调不会受语调影响,仍读原调。英语母语者学习汉语声调时受英语双音节组合特点的影响,结合上述调值特点和中介音,以致他们说双音节词语时,声调趋于平调。
三、语流音变
首先,在汉语拼音方案和教材中,没有对声调的实际调型和调值进行标注,对“一”“不”一律标原调,部分教师也没有对上声及去声连续进行相关变调规则解释,在语流中做相应的句篇练习,诱发了此类全部读原声调的偏误。
其次,轻声调查中,二声和三声接轻声最难读对。虽然调查别标注了轻声,但是76.7%的测试者在读二声和三声+轻声时,都忽略了轻声的读法,将其读成单字原有的声调,或是因首字二声和三声的偏误而影响到后面音节的发音。如,测试者根据三声变调规则将“马虎”读为“má hǔ”,按原声调将“眼睛”读为“yǎn jīng”,将“什么”读为“shěn me”,二声不够高,与三声相混。根据调查得知,测试者对全上的调型掌握得不好,因此,造成了阳平和全上调型的混淆。测试者在读三声接轻声时较为明显,再加上上声后的实际调值大致为4,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英语母语的测试者高平调不够高,调值为3,达不到4,影响了三声的调型,而在读二声接轻声时,二声不够高,偏向低调的三声。
最后,由于在汉语拼音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对语气助词“啊”的六种变化读音及声调进行特别标注并示例讲解,加之学生没有掌握“啊”的音变规律和要领,在调查中所有测试者毫无例外地把语气助词“啊”的六种变化读音全部发成了阴平“啊”的本音“ā”,且均没有连读。
四、语调
在调查中,学生在单字声调及发词、句末语调时,机械地按照句末字的字调发音,过于重视单字字调的发音,忽略了全句的语气,使句末语调显得生硬。90%的测试者都在母语语调的影响下错误地把去声当作重音来读,或把置于末尾的单字、词语或句子末尾的“啊”都作去声来读,而不是把音高从5降到1,从而进一步造成了语流中的语调偏误。
英语学习者的主要偏误存在于单字调阳平和上声,阴平和去声的混淆;受到英语双音节音高模式的影响双音节词易发成平调;轻声易读成原调,上声、去声易不变调或低不下去,升不上来;“一”“不”以及语气助词“啊”易一律发原调;在母语语调的影响下错误地把去声当作重音来读,造成了语流中的语调偏误。
五、声调教学策略
1.语言对比教学。桂明超认为,要排除母语的干扰,就必须进行汉语声调和英语语调之间的对比。教师应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比较教学法,把汉语与英语进行恰到好处地对比,归纳总结出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和对应关系,避免学生因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偏误,从而将学习重点放在与英语不同或根本没有的知识上。
调查结果表明,测试者不仅出现了大量的中介音,而且在双音节词及语流音变测试中受英语语调影响较为明显。中英对比教学法可以分为教学前与教学中声调对比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应把汉语和英语语音系统作一初步比较,克服和避免教学上的盲目性,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和途径。第二阶段是声调对比法的关键环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比较中英发音的异同,针对高频偏误反复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总结声调的发音规律。对没有声调意识的英语学习者来说,首先让他们在词汇中感受语音的变化,然后再让他们习惯不同的高低升降变化以及掌握每一种变化对应不同语义的特征。对有声调意识的学生,通过对比使得他们清楚汉语声调和英语语调之间的异同,再充分利用语调和它相近的声调之间的关系,找到声调的调型。英语虽然没有词的声调变化,但却有语调的变化。如通过对比汉语单字与英语中pardon,yes,sorry,OK等带有语调并独立成句的单词,来逐步学习如何将在比较长的语言单位才能体现的高低曲折变化,迅速并且相对准确地转换到词甚至字上,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四个声调。
2.图示和感知辅助教学。汉语单字声调的准确发音是语篇表达流畅的前提,而调查中上声单字偏误率却高达62%。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基础的单字声调教学。调查显示,测试者的单字声调偏误类型主要集中在调域而不是调型上。教师教授四个声调时,应该按照赵元任的五度标音法的高低,在五线谱上书写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号,明确四声的调值调域。教师在直观图示的基础上进行四声的详细讲解,明确每个声调的起点、转折点和终点,找准每个声调的发音关键点,同时指出调域的最高值是四声的起点,最低值是三声降落的终点,再分别加以举例示范。
声调取决于音高的变化,在生理上就表现为声带的松紧变化。发声时,声带肌肉的紧张程度决定声调的高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手放在喉咙处感受声带的松紧变化。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调域训练,从平调练习入手,先练习五度平调,然后再练习升降调,让学习者感受如何更好地控制声带在一个音节中的松紧变化。
在视觉和感知的多重刺激下,学生初步感知了声带的松紧变化方式,从而在反复的对话练习中进一步体会,培养正确的四声语感。在单字调教学时,我们还可以尝试利用感情结合声调来使学生更直接地体会汉语四声。如果把四个声调分别对应不同的感情,用带有感彩的发音强调,那么就能给学生留下鲜明的语言印象。如,第一声高又平,像对母亲亲切的呼唤声(妈);第二声上扬,好像没听懂对方说话时心里产生疑问或是对对方的话表示质疑(啊);第三声低降,类似表示许可或同意时的语气词(好),伴随点头的动作可帮助学生培养降调以及先降后升的意识;第四声高降,如同生气时发出的训斥(骂),短暂而急促。
以上这四种感情对无论母语是哪种语言的人来说都是熟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好发音示范以及情景联想的工作,通常来说感性的联想及小故事比单纯的知识点更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学生即使离开课堂,也可以根据感情记忆进行自我纠正。
3.兴趣文化贯穿语流教学。在语流声调教学时,教师可在学生间开展有效纠偏的课堂活动。如:短篇绕口令比赛(例如: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等)、词语/成语接龙游戏(例如:教师说出一个词语或成语,学生以所给词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词首,组成一个新的词语或成语)以及传话游戏(例如:教师将写有字、词或句的纸条给第一位同学看,他必须记住纸条上的字、词或句,把它们依次向下传话。传的过程中,不能让其他同学听到。最后一名同学将听到的字、词或句大声报出并写在黑板上。教师展示纸条,大家看该字、词或句是否与纸条一致,并依次说出自己所听到的内容),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语流中无意识的声调偏误,做到从教师纠正学生偏误到学生互相纠正偏误的自主学习过渡。
课堂活动应由词到句篇分层次进行。在游戏和比赛的过程中,教师需特别注意学生在语流中发生的偏误,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以便随时记录学生的偏误情况,在事后逐一纠正并归纳总结,将其编成简单的会话作为练习在课堂上重现,反复练习多次纠偏,避免“回生”的现象发生。
为了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在中高级阶段巩固声调教学时,教师应以体验中国文化为主,纠正声调偏误为辅,适时引入文化知识,例如:学生学习朗诵郑板桥的数字诗《咏竹》、《咏雪》等诸如此类的古诗,了解中国诗词的平仄和押韵,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流中的汉语声调,将声调内化融入语感之中,实现汉语表达的自然流畅。
4.字调、变调和语调教学相结合。在声调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字调、变调和语调教学相结合。字调教学为变调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变调教学的目标是追求语音流畅,是汉语声调教学的关键。语调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话语交际中体会英汉的语音差异,使学生不仅熟练掌握汉语四声,而且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整个声调教学应以交际为原则,形成一个由字调到语调的综合教学模式。
在调查中,单字调不仅单独干扰语流发音,而且还受语调多层级的影响,最初的单字调和连续的变调以及为适应语境中的轻重缓急声调都要因此做出改变。严格说来,两音节连读的声调曲线一定有异于这两个单字调的简单相加。调查中双音节词偏误率近70%,而四个上、去声连读偏误率高达100%。因此,音节组合越多受到连读变调的影响越深。鉴于汉语单字调在具体语流中的多种变化,教师应尝试声调研究的多种方法,发挥语流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变调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录音分析法让学生听辨双音节词,体会单字调与双音节词变调的不同,并加强模仿偏误最高的上、去声变调。对于轻声和语气助词“啊”可以采用听辨标注分析法,在语流中反复听辨、重点标注之后进行模仿。此外,教授母语是英语的留W生时,不应单纯地强调声调学习,还应该在语音教学中加强对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口语表达的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放慢语速范读,通过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变化的强调,让学生感知汉语的语音变化以及语篇内部的情感表达。
六、小结
经分析后得出,要排除母语负迁移干扰,就必须首先进行汉语声调和英语语调之间的对比,归纳总结出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和对应关系。其次,教师教授四个声调时,应该按照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音法的高低去书写四声,在直观图示的基础上进行四声的讲解及手势示范。把四个声调分别与不同的感情对应起来,用带有感彩的发音强调,那么就能给学生留下鲜明的语言印象。第三,在语流教学中穿插趣味课堂活动与中华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在声调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字调、变调和语调教学相结合。
实践调查发现,英语学习者学习声调的难度顺序是阴平、去声、阳平和上声,单字上声偏误少于语流中的上声偏误(即半上声),单字调出现的偏误大大少于语流音变的偏误。因此,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半上调教学,根据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采取一、四、二、三的声调教学顺序,强调声调关键点,把握各声调的关键部位,将单字到语流模式贯穿于语音教学的始终,按照单音、音节、词语、短语、句子、语篇系统地进行从单字到语流的声调教学。
参考文献:
[1]桂明超.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干扰[J].世界汉语教学,2000,(1).
[2]桂明超.再论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干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3]梁敏.字调变调语调――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三大阶段[J].新西部,2008,(4).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2
引言:语文阅读古已有之。数千年来,人们正是通过阅读传承并创造着人类的文明。在信息化的今天,面对海量信息,人们需要学会有效地阅读,阅读成了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之一,学会阅读是每个人必备的生存本领。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既是对文字信息进行感知和理解的复杂认知过程,又是对文字信息进行情感体验并产生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还是对文字信息内化吸收并将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转化为思维工具和表达工具,形成语言能力的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知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形成一定的技能,如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此外,阅读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无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怎么发展,阅读都是不可缺少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对智力的发展产生影响。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知识的积累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要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一系列积极的心智活动,来求得对阅读材料意义的理解。从这种意义上看,阅读既是智力的运用,又是智力的锻炼,必将促使智力的发展[2]。
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从来都是最大的。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在于教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形成阅读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可随之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阅读教学同时也是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阅读是语文学习和教学的重头戏,无论考试、生活、工作,还是日常应用,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考试中,阅读统率全局,包含了“字、词、句、段、篇、章”所有知识;生活中,阅读用于接收信息,做出行为;工作中,阅读融入日常事务,开展交流;日常应用,阅读渗透于点点滴滴,连接动作行为的展开,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阅读对语文教学的帮助
于漪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材料的主要来源。语文知识的积累、思想感情的表达都离不开阅读,因而学会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1、知识的建构
从小学的语文课堂开始,我们经历着字词的认读、句子的阅读、段落的阅读、文章的阅读、最后到书册阅读的过程,这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语文阅读,主要指对文本的阅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经有了更为广泛的要求和意义,它不再局限于文学、文本,更要读图像、事实,也就是说既要读古诗古文、名著经典、时文科普,还要读视频图像、观察现实生活;不只重书面阅读,还要利用音像、网络阅读。从词句的阅读到对各种媒介的阅读,这是一个从点到面、再到立体的知识建构的过程。
2、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是语文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语感是对语言与语境关系的感受,是对言语行为意义的感知,是对语表意义与隐含意义关系的感知,是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大量反复的阅读是提高语感最有效的途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个思考和体验的过程,在读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精彩的词句和段落,并不断的推敲,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
3、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在情感上和创作者形成某种契合,变读者的阅读过程为一种对感情历程的体验和回味。文学作品,不仅反映客观世界,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生命的释放。曾说过:“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在每一部文学作品里,作者都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藉此控制着读者的心,哀则心碎、乐则欲醉,没有情感的共鸣,也就不可能发生知识的同化、整合和生成[1]。阅读是个体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更是个体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它搭起了读者与作者之间感情的桥梁。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来营造、创设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情境,以触发、引起或唤醒阅读主体的某种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因此,阅读的过程也是情感的交流过程。在阅读所创造的精神世界里,我们的情感与文本中作者的情感很好地交织在一起,得到了抚慰和调整。
4、培养学生的审美
个体阅读的文本都是经过他人精心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学艺术的美,美的很真实,美的很纯粹。在作品的阅读中,由文入情,我们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场景之美、人物之美和情感之美,例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写出了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不可抗拒的力量。文学鉴赏是在比较深刻的审美领悟、品味、感受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理性色彩的高层次的文学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的阅读感悟,也需要较多的人生阅历。文学审美创造,除了需要大量的生活感悟和情感积累,还需要在阅读时不仅明白作者在文中表现的美,而且要深入认识文本如何创造美,并根据语言文字对作品形象进行合理想象,再造审美形象,进而学到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和技巧。
三、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一般心理规律,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主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性情所采用的教学程序。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激发学生的兴趣,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了阅读的兴趣,才有可能积极地主动地去阅读。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他们能够阅读的书籍,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感觉,逐步培养阅读兴趣。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总结收获和经验,以激发自己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学生是个性化的学生,阅读也该是个性化的阅读,而且也只有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才能真正发展学生鲜明、独特、健康的个性。人的创造活动表现了创造者鲜明的性格特征,因此,个性化阅读是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强调“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下,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3]。语文材料的情感不是靠语文教师去挖掘出来硬填塞给学生的,而是要靠学生自己去领悟、去自我感染的。学生直接与文章作者作心灵的对话,产生心灵的触动,从而体验到文章中的真情,得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地念,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独特的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作为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
2、正确的引导,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语文阅读教学里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做到正确的引导,教师首先得是技艺高超、富有激情的创造者。阅读教学中,以各类文章为表现形式的课文中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徘徊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现着作者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呐喊……如果教师自己不被文本感动,怎么组织引导学生去感动?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知识和生活的积累都不够丰富,如果语文教材里提供的生活情景高于或低于生活实际,学生会不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有专长的教师要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去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的语境。
学生是语文阅读教学里的主体,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其次才是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学生面对文本,阅读文字,就是在倾听作者的讲述,和文本、作者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没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后面几种对话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认识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情感的熏陶、阅读能力的培养,就统统都会落空。
3、将情感活动贯穿在阅读教学之中
在语文阅读中培养悟读和赏读的阅读技能,离不开对语言环境的体会。品味体会词语的表现力,领略词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赏玩语句的情味色彩,感受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微妙情感,离不开具体的情境;评析文中的人、事、物所要表现的意旨,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意象,离不开具体的意境[4]。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而形象的讲解,把文章中这些优美的感情,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使之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全面的发展。
四、结论
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情感活动的积极性,教给学生运用心智因素的方法,提高心智技能参与的水平,从而培养、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水平,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语文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文本,获得文本的意义,获取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审美的培养,感悟生命的意义,体现生命的价值,并最终实现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的生活过程。
参考文献
[1]蔡正栋.育人为本:语文阅读教学须有情感体悟[J].语文建设,2010,(11):8.
一、引言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语言偏误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正像幼儿在学习母语过程中会出错一样,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规则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偏误,而这些偏误恰恰反映了学习者从母语向目标语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于是偏误分析便成为了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二、中介语理论
语言偏误和中介语理论是密不可分的。Selinker(1972)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了中介语假说,认为中介语是个连续体,介于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并会随学习的深入逐渐向目的语靠拢。Corder(1981)也指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自身的一套学习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而语言偏误正是这个系统存在的表现,分析学习者的这套特有系统将有助于研究W习者的学习过程。
有关中介语的研究表明,中介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来讲,中介语的特点如下:
第一,可渗透性。渗透性,是指中介语可以受到来自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或形式的渗透。这种渗透性是双向的,受到来自母语和目的语两方面的渗透。来自母语的渗透,就是正负迁移和母语干扰的结果。可渗透性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主要是由于母语干扰和目的语的规则过度泛化造成的,使中介语得到强化,产生偏误。而另一方面其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是促使中介语接近目的语的一个因素。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人会在学习了动词的过去式形式――通常是在动词原形后加-ed这一规则后,将“run”的过去式变为“runed”,这就是对已学的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的结果,是来自目的语方面的渗透。
第二,“化石化”现象。“化石化”是中介语稳定性的一个表现。所谓“化石化”现象,就是指绝大部分二语习得者由于种种原因,外语学习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就不像学习的最初阶段那样稳步提高,而是处在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不能达到目的语这个理想的终点,这是由中介语的顽固性造成的。例如在语音方面,有些学生到了高年级仍然不能正确地发出某些音。
第三,反复性。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随着水平的提高,中介语是在逐步地向规范的目的语运动的。这种发展运动不是直线形的,而是反复的、曲折的。具体表现为某些已经得到纠正的偏误又重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反复性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中介语的顽固性。但是总的说来,中介语仍然有向目的语靠拢的趋势。
三、偏误分析
中介语的提出为偏误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又称“错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也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该理论认为:二语学习者犯错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其所犯的错误可以反映他们语言习得的水平,通过错误分析来揭示学习者中介语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
偏误分析理论首先将错误(Error)与失误(Mistake)进行区分,认为“错误”是由于对某种语言规则的无知而出现的语言使用上的偏差,它反映了学习者在外语水平方面的欠缺,学习者自身难以发现和纠正,教师应该加以恰当的指导;而“失误”是指由于偶然的疏忽而没能正确应用已知规则而造成的语言行为上的错误,学生能够自行纠正。换言之,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
偏误分析以认知理论为基础,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和语言习得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改变了人们对错误的传统看法,把错误从不需要纠正、避免提升到了通过它来认识语言学习内部规律的高度。偏误是有规律可寻的,它不是偶发的错误,如口误、笔误等往往反映了学习者在身体、精神及情感等方面出现的“状态”错误。
四、偏误的来源及分类
1.语内/母语负迁徙: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
2.目的语知识负迁徙: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也称为规则泛化或过度泛化。
3.文化负迁徙:有的偏误不完全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语言形式上的偏误,或是语言使用上的偏误。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解决。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迁徙、过度泛化和简化(即以上几条);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则是回避和语言转换。
5.学习环境的影响:指一些外部因素造成的偏误,如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与引导,教材编排不当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偏误。
6.语言训练的转移:有些“中介语”的成分是产生于教师的训练方式及教学中反复进行机械训练的结果。
五、常见偏误分类
对偏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Corder根据中介语的发展过程,将偏误分成三类:前系统偏误、系统偏误和后系统偏误。
1.前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的偏误。由于学习者处于尚未掌握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出现较多的偏误。
2.系统偏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正逐渐发现并形成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但还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则,因而出现的规律性的偏误。
3.后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系统形成后的偏误。此时学习者基本掌握了有关语言规则,一般能正确运用,但有时会出现错误,造成偏误。
Richards(1971)将偏误分为三类:
1.语际偏误(Interference Errors):是指由于母语或者第一语言的干扰所造成的偏误,反映母语或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阻碍作用,即负迁移。根据Ellis(1994)关于偏误来源的观点,初级学习者的语际偏误多于中高级学习者。
2.语内偏误(Intralingual Errors):不是由于母语或第一语言造成的偏误,而是学习者在使目的语的规则形成话语的过程中过度使用目的语规则而引起的偏误,也称为规则的过度泛化。
3.发展偏误(Development Errors):因为语言知识有限,所以建立了错误的假设。
James(2001)认为,语言学习者的偏误常出现在3个语言层面:本体层面、文本层面和语篇层面。
以下笔者就James的偏误分类系统对学生常见的语言错误进行分类分析。笔者将所收集到的语料归为以下三类:拼写及标点错误(即本体错误)、词汇和语法错误(即文本错误)和以及语篇错误。
1.本体错误(拼写和标点错误)
(1)My favorite novel is《Harry Potter》. (书名号不在英语中使用)
(2)I often wonder why is there so much pollution? (间接引语中的疑问句不使用问号,句中还有其它语法错误)
(3)They attampt to get rid of it.(拼写错误,attampt应为attempt)
2. 文本错误(词汇和语法错误)
(1)The man in this room was very calmly.(形容词错用为副词)
(2)English often makes me headache.(形容词错用为名词)
(3)There is a big rain.(中式表达,搭配不当)
(4)I have seen the film last week.(时态选择错误)
(5)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There be句型的错用)
3.Z篇错误
语篇错误主要指误用、少用或过多使用衔接词以及代词指代不清。
(1)Because we do not study hard, so we cannot pass the exam.(过多使用衔接词)
(2)The official and his wife invited his guests.(代词指代错
误)
(3)Although I am not good at English, but I will study it hard.(过多使用衔接词)
(4)They went out for a walk, the dog stayed at home.(缺少衔接词)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对待学生的语言偏误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偏误的本质要有全面的认识。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常现象,伴随习得过程的始终,学习者正是通过不断克服偏误而学会语言的。因此,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不加区别地予以指责、立即纠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错误,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策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加以改正。
第二,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教师可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发生的偏误及偏误来源,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让学生正确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够用理性、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偏误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就能深入了解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找出偏误的根源,运用偏误分析的结果对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相应规则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帮助他们尽量避免类似偏误的产生。
第三,学习者也能通过教师篇误分析的结果,不断修正自己在目标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并有意识地、系统性地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快做到向目标语的过渡,最终实现二语习得的终极目标。
第四,任何语言都和该民族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关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同学生的母语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真正了解并融入到目的语文化中,减少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中介语。
最后,中介语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学习者可以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并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以逐渐接近目的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加以引导、监控,使学生最终能找到突破口,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
目前,中介语和语言偏误的研究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着眼于理论研究的同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第二语言教学实践,这或许才是我们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Corder,S.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1.语文的自身、真味。这本来是不应该成为一个命题的,但由于我们语文的模糊性,使得它成了橡皮泥、杂物筐,任人拉扯任人装。形式上,被繁杂化,“乱花渐欲迷人眼”;内容上,表面化、德育化、才艺化,较严重的偏离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目标要求。真正的语文,应走向简洁实在,走向主体内在,从学生实际、文本实际、目标诉求出发,而不能被外在的因素牵引或“雾化”。
2.重视中学语文特性的把握。对工具性的强调、思维性的重视,不在泛泛的人文和感悟中丧失科学性、有效性。现在很多老师是在按照“文学家或语文教师”的标准教学生,而忽视了语文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将来做警察、企业者、工人等各种职业的人文精神底子和工具运用基础。这对中学生来说,尤其如是。
客体的语文
语文是要强调主观体味的,但教学中的语文,却又有很强的客体性。
1.教学语文的对象化、客体化。教学毕竟是一个有自身规律的客观过程,无论是教材也好,师生也好,活动也好,主观的“调子”都处于客观的“模子”。对语文教学的把握需要“跳出式”的、哲学性的思考,将语文活动的一切,连同自己都对象化,突破“云山之中”或耽溺沉迷的感觉,更多的将“你着的语文”、
“我着的语文”,变为“他着的语文”。
2.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客体化是理性化的前提,是教学方式和途径选判的依凭。反思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其可以更多的将主体经验作为“客体”加于观照,以总结改进,指导实践。其次就是理论的分析,用“理论之刀”分析语文活动的诸因素及其联系,把握规律;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分析、研究。再就是评判,只有具备客观评判手段和能力,才能理性把握、反馈调控、去伪存真、甄别建构,才能“驾驭规律、随心所欲”。这些都需要将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客体”来把握。
多样的语文
1.多元的、争吵的。在理论界,实际上是充满着混乱和争吵的,多元的价值取向使大家难以达成一致的教学主张。如课改中王策三和钟启泉的论争。再进一步说,我们课改的许多基础理论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以杜威等为代表的教育进步主义运动思想,而美国在60年代后针对科技等方面对苏联的较大落后,对此也展开了反思批判,兴起了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等运动。争吵是有益的,但我们需要在多样的争吵中做到将“把脉”(来龙去脉)和“适合”(符合实际)相结合来具体酌选。比如当前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们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社会实情,就不太适合,可以借鉴,但不能由此而混乱了育人的主目标。
2.动态的、生态的,语文的教学,不是静态的书本或铁定的知识,而是动态的、批判的、异型的“生态场”。这其中的原因,一是认知科学研究的发展,揭示了人的思维和情感是复杂动态的系统,绝非单一的线性状态;二是时展到今天,哲学基础就是辩证动态的,早已突破经典牛顿力学时代的“绝对性”了;同时,在动的过程中,语文因素群落一定会同环境的、其他的群落发生联系,产生信息等的交换,会形成一定的生态性特征。这些都要求我们语文学科教学要有动态和生态的意识。
3.多向的、比较的。从比较学的角度,观察、研究语文,更能展示出语文多样的风貌,历史长焦短焦的纵向和空间远近宽窄的横向的比较,如国际、民国、台湾、明清的等等,由此建立更系统全面的思考的坐标,分析其多样,体味其魅力,更好的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
建设的语文
语文之如此重要,又面临如此多的疑惑,唯一的解决之道,便在于以建设的态度去推进。
1.实践的。从教学行动实践的维度去思辨、探求、建设,静悄悄的革命,点滴积累的作为。从一招一式到套路体系,到理论建构,以实践推动语文教学的建设。2.发展的。语文学科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兼顾,情意性和标准性之间的统一,以及效率性的问题等等,都需要突围、发展。3.时代的。教育的目的不止在当下,更在于未来,语文建设要面向未来、把握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如终身教育、现代素质、科技观的、信息观的需要等,语文教学要扣住素质教育的主题,积极因应。4.能动的。主要一是对客体的语文的主体化建构,二是每位语文人的责任和使命,抛弃消极心态,能动介入参与。
人的语文
语文的人文性是毋庸讳言的,这里将其放在最后来提及,并不是忽视它,而是因为现在人们谈及它已经很多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构建一种生活方式,语文以其独具的情意性和美感,启迪人的思想、观照人的心灵,使人“诗意的栖居”和完美的发展成为可能,是真正的“人的语文”。
课堂上,主讲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欣赏并领会作品中饱含的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的:
师:《故乡》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散文诗”,就是因为这个作品极具抒情意味,处处饱含作者诗意一般的情愫,甚至都可以从唐诗宋词中找到印证作者感受的诗句。
例如,开头一句“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短短的一句话,“二千余里”、“二十余年”包含了一个天涯游子怎样的情怀?可以用哪首诗词概括?
生:游子思乡的情怀。马致远的《秋思》可以概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非常好。这首词就很恰切地体现了作者作为漂泊在外、辛苦奔波天涯游子的一腔思乡之情,异地奔波之苦便跃然纸上,正是思乡心切,所以不顾“严寒”风霜,扑进故乡的怀抱,想象着唱一曲团圆的歌。
生:此时是,“千万里,千万里,我也要回到我的家!”
生:此时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点头赞许)《秋思》这首词只代表本文丰富的人生感受之一;天涯游子的悲苦,可否从文中还有其它发现?仿照刚才的例子,找一个句子,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用诗词)。
生:“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一点加上闰土对我的恭敬,杨二嫂的讽刺等,有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感慨。可以用贺之章的《回乡偶书》来概括。”
生:(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很好,《回乡偶书》抒发了水流花谢、物是人非之感慨,而在《故乡》中远非此,是否还有伯牙犹在,钟子期已不存的悲哀?作为美好事物的丧失,可以用哪首唐诗来形容?
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师:正是“人面桃花”这个意象,象征了作者曾经的知己少年闰土,它如一道优美的风景刻在作者心灵深处,让作者时时带着美好的纯情想起他来。然而现实无情地风化了这个美的续集,让作者与他曾经的知己咫尺鸿沟,这更加重了作者的悲哀心情。
生:(抢答关于知音的诗词)(略)
师:作者怀着一颗饱受创伤的游子之心,回到故乡怀抱,指望寻找到灵魂的家园,尽管现实是残缺的,难寻美好过往,但是,人的心灵还是需要润泽的,大自然在人的感情范围内也不允许存在空白,还记得崔颢的《长干行》吗?
生:齐背《长干行》。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师:这首小诗在经典的瞬间中以对话的形式道出了人类心灵幽处的一缕柔情。因为人的一生中,就如作者,绝大多数时间是要独立面对人世沧桑的,凄苦、寂寞是人难以摆脱的情愫。尤其是知音、真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使它在理想中活跃起来,于是,作者用心灵揉捏现实的残缺,化为一轮理想的光轮,凝注它,便弥合了现实中的伤痛,获得一种诗意的珍藏——那金黄圆月下的海边沙地上的小英雄形象温暖了他今日的伤痛。
生:请看作者这段话“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它体现了“我”的孤独、悲凉、彷徨、无助等复杂的心情,可以用杜甫的名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来概括。
生:作为结尾部分,一扫悲凉气氛,作品出现了亮光,有一个经典名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可以用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来形容:“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光明。”
……
师:刚才众人评说,异彩纷呈。这篇作品包含了以上同学们说出的多种人生感受:有天涯游子的寂苦;有对人迁的人生感慨;有对美好事物不再的“人面桃花”情结,及知音难觅的惆怅;有孤寂、失落而产生的心灵深处的一缕优柔情怀;有失去了灵魂的家园的彷徨、悲凉;还有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期盼、追求等等。全文以其优雅的姿态,行云流水般的诗行,拨动了全人类内心的弦索,引起了人们内心深处不自觉的响应。
……
教学反思
一.师生品经典,语文即生活
鲁迅在中国的地位,目前为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鲁迅的好友郁达夫这样评价他:“当我们看到局部时,他却看到了全部,当我们见到全部时,他却见到了未来。”还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崇扬爱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旧上海的民众对鲁迅的盖棺定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曾说过“鲁迅是一棵独立支撑的大树”,并且还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圣人——孔子,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我不是圣人。”由此可见,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在《故乡》中,明确体现出鲁迅曾强调的文学启蒙的作用:第一,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从而改良人生改良生活。第二,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必须揭示出其精神的弱点,表明国民的不幸,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第三,要解除国民痛苦的病根,作家必须冲破不敢冲破、不敢正视的人生的“瞒”和“骗”的罗网。他曾这样说道:“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写出它的血和肉来。”我认为鲁迅正是以崇高的情感、健全的理性精神作为其创作精神而创作出《故乡》的。
对于这样一个伟人,我的崇敬之情难以言表;对于《故乡》这样的力作,我的理解与感悟真是一孔之见!我之所以敢弄斧到班门,其一,是为了得到方家指点,有更多的收获;其二,还想满足学生欣赏鲁迅经典作品的愿望,并提供一个欣赏视角。现代社会,学生心情浮躁,不能安下心来认真阅读经典作品,甚至网上还有歪批经典的误导,对学生理解经典作品有较坏影响;其三,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四,是为了给学生倡导一种新理念,读经典作品,实质上是关注作者、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身,体现语文即生活的真理。
二.看山重水复,遇柳暗花明
为什么我要以诗解诗呢?该作品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散文诗”,既是诗化小说,必有诗的情结:作者在本文的构思是“离去——归来——离去”,作者离去是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走上了文学救国之路,然而,二十余年以笔作武器斗争,国家依然危在旦夕,彷徨绝望中,他叹息道,“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因此回乡寻求灵魂的慰籍,归来后才发现故乡更面目全非了,作者失去了灵魂的家园,离去将是必然的选择。尽管人生如此不尽如人意,但还要记起青春的誓言,还要坚持文学开启民智、文学救国的理想。我仔细揣摩,发现它其中包含许多诗的意象,像“天涯游子”、“人面桃花”、“笑问客从何处来”等等,这些意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
师: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呢?数不清。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昨天,我让你们回家做一件事情,想想爸爸妈妈有多爱你,看着爸爸妈妈的眼睛,认真地对他们说声“我爱你”。说了吗?你有什么感受,他们有什么反应?
生1:我勇敢地对爸爸说……
师:勇敢之前呢?小脑瓜里想些什么?
生1:您刚布置作业时,我没觉得太难,可离家越近越觉得做不到。一路上,就像揣着小兔子似的,脚步重极了,脑袋在不停地翻腾:他们有多爱我呢?连吃饭都是心不在焉的……终于在临上学的时候,凝视着爸爸关心的眼睛,我的眼睛就莫名其妙地湿了,不由自主地说:“爸爸,我爱你!”
师:爸爸有什么反应啊?
生1:我转身跑掉了,不知道他的反应,我是含着泪水跑出去的,那一刻,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了。
师:为什么?
生:歉意,突然觉得对不住爸爸……
师(顺势煽情):是啊,父母之爱最无私,会让天地动容。因为只有爸爸妈妈的爱才会让你肆无忌惮地索取,永无止境地享用。然而正因为它从来都不求回报,所以我们往往会心肠有点粗糙,有点冷,会忽略了它的存在。你的眼泪就是最动人的细节呀。(板书:我的小细节)
(该生眼里有泪花闪烁,教室里的深情弥漫开来)
师: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生2:妈妈很惊讶,愣了一两秒钟,笑了笑:“今天怎么这么肉麻,说吧,有什么事,我可不吃你这一套。”天哪,妈妈怎么会这样想!我做了个要晕倒的动作,说:“在你心中,我只有有事的时候才会说‘我爱你’吗?”我转身走了,边走边嘀咕:“妈妈怎么这么不可理喻。”我又悄悄转回去,扒着门缝往里看,隐隐约约竟然看到妈妈在抹眼泪。我这才知道,妈妈刚才的话不是发自内心的,她开心着呢。
师:你的亲情是咖啡味的!它与众不同,就因为这是只属于你们俩的小秘密呀!(板书:小秘密)这是最昂贵的财富!(听阎维文的《母亲》,呈现歌词)
(悠扬婉转的旋律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阀门,几个感情细腻的孩子泪眼婆娑,举起的小手多了起来,动笔的时刻来了)
【评析】这样的设计一石三鸟:学生如果没经过必要的情感唤醒,就不可能体验到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学生没有想清楚就写,就必然东一榔头西一锤,因此,执教者安排了学生说话的情感再现,借以锤炼他们的口头功夫,培养他们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同时,因势利导,将写作方法的指导融汇在彼此交流里,不着痕迹;此外,当音乐使他们的表达欲望变得浓烈时,交流却戛然而止,写作自然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需要了。
【片段二】借得柔情抒我心
师:这首歌为什么打动你?
生:我觉得歌词里唱的就好像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关爱我的。
生:这首歌表达了我的心声。
生:听着歌,使我想起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
师:这就是细节!这就是亲情的温度!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随意的动作,一句最平常不过的叮咛,一件小小的琐事,一次委屈的争辩,就是最美最有表现力的瞬间,才会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这就是写好文章的第一件法宝。(板书:小事情 真感情)写文章说白了就是说话、想心思。把你对爸爸妈妈真实的心思用笔轻轻地“说”出来,说得像吃饭、穿衣一样真实、自然,你的文章就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