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信息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需求牵引不突出,开发动力不足
影响档案信息为历史研究服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档案信息意识不强所致。由于对现阶段档案信息服务于历史研究工作认识上的偏差,平时在档案工作中某些档案又比较强调保密,检索利用不方便,加上库藏档案信息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原因,造成历史研究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牵引不突出,反过来又导致档案部门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动力不足,难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二)目标不够明确,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历史研究中的档案信息服务开发利用必须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且每一项档案收集活动的总目标与各个档案收集活动的分目标必须构成一个目标体系。没有目标的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必然不会有太好的利用效果。由于长期以来档案编研比较强调档案的史料价值,使大多数档案人员眼睛只盯着过去,而不太关心历史研究当前的发展情况,对历史研究的重大问题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往往只是在领导要求后才被动的提供一些背景资料,更缺少对如何策应提出明确的建议,或者提出的分析判断与历史研究工作需求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这样在历史研究工作者眼中,档案信息层次不高,辅助研究的价值不大。
(三)编研力量薄弱,信息内容深度不够
档案信息为历史研究提供的信息服务,应以深层次开发历史档案信息为重点,大力开发具有高度准确性、真实性和具有较高科学价值以及具有长远效益的档案信息,以此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但目前的现状是一些档案馆(室)重馆(室)藏,轻开发,表现在投入开发的人力资源和设备均不足,开发工作似有似无,更谈不上有一定的深度。加工信息不多,主要的还是专题介绍、联合目录等粗加工信息,并且其中粗加工信息尚未形成以数据库开发为主要项目,缺少建有各个历史研究项目的提升数据库。从编制力量来看也很薄弱,大部分局限于编些检索工具,全宗介绍等二次文献,对于深层次的三次文献编研很少,影响到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历史研究之中。
(四)信息提供方式陈旧,馆(室)藏资源不足
目前大多数档案部门虽以装备了计算机等设备,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素质能力问题,他们仍愿意用传统手工操作方式进行工作,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囿于传统的操作方式而没有开发出来。多数档案信息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了现实利用的价值,客观上造成档案信息资源实效性差的现状。同时馆(室)藏档案不足,收集不够齐全,有些价值的材料没有很好收集起来。
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历史研究服务的建议
档案信息资源系统是由现代信息技术诸要素构成的综合性开发系统,系统各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他们在系统整体中,服从、服务于系统整体,从而形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总体动态平衡。因而要做好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历史研究服务的工作,必须运用科学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从技术、设备、人员管理等多种角度,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协调与控制,以满足历史研究对档案信息多方面的需求。
(一)增强信息资源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1.增强信息资源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作为专业的信息资源管理者,对信息应要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并要有专业的敏感性。在管理档案信息时,要以资源运作的观念来指导工作,将档案信息视作一种宝贵的资源,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知识备查为信息传送,促使档案资源向信息化的转化。不要将档案信息的存储和保管当做档案馆(室)的主要功能,而提供信息服务也是档案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当做为历史研究提供必要支持的前导性活动,将档案信息服务历史研究作为与档案存储、保管同等重要的资源加以管理,在宏观上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摆脱重收藏保管,轻开发利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变成活信息。要经常走出档案馆(室),了解和研究历史研究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然后通过选材与整理形成能够满足历史研究的档案信息产品。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有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一种高级的复杂劳动,为历史研究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人员必须具备如下素质:一是全面掌握档案专业知识;二是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知识和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掌握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学会运用信息工具和手段,能进行档案信息的分析与研究;三是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要对档案信息存在状况及其相对价值有充分的了解,并对信息需求具有敏感性,必须要熟悉档案的收藏情况,了解收藏档案蕴含的信息内容,并能在总体上评估不同背景的档案所具有的价值,正确解读历史研究对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规律,从而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高效服务。
(二)利用多种媒介,拓展档案信息服务渠道
1.加快信息加工处理现代化步伐。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上的应用,就谈不上科学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是实现科学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性技术条件。档案馆(室)传播信息的媒介包括语言、文字、电子三大类,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的落后状态,这就必然制约着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开发,因此必须加快实现电子化,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档案馆(室)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使用多种媒介传播档案信息,以满足历史研究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研究需要。
2.与其它信息服务有机结合。可以将档案信息服务与办公系统、图书情报功能等其他信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信息交流情况通报制度,形成信息资源管理的新领域。做到在外延上发掘档案信息资源,开拓档案信息服务渠道;在内涵上不断重组和加工档案信息库,为历史研究提供广泛的信息支持。档案馆(室)与其他机构合作,既可开发利用馆(室)内自身的信息资源,又可实现信息效益,还可以节约人力和物力,将自身静态档案信息与其它部门的动态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于、服务于历史研究的新格局。
(三)加强信息导航,构建档案信息网络
扩大利用以实现更多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历史研究服务,这是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在数量上的要求。档案信息可以重复利用,它的价值不因利用而损耗,相反,档案信息的价值需要在利用中才能体现。它要求档案馆(室)能够找到更多的机会,使历史研究工作者得到更多的档案信息。当然在档案信息的传播中,为维护信息所有者的利益,要考虑信息的控制权问题,应该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效的控制。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要有明确的目标导航,不同的信息对不同历史研究层次有不同的价值,为此要求要有效地、有针对性地传递档案信息。档案管理的角色也要从档案保管者转变为档案信息导航者。建议在档案馆(室)设置相当于CIO(信息主管)的岗位,负责对档案馆(室)的信息资源管理、利用与开发进行控制,制定有关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并参与历史研究中的信息服务流程,参与规范档案信息服务历史研究的基础标准,为历史研究提供有效的档案信息支持服务。
(四)做好需求预测,开展定题服务
对档案信息管理者而言,由于档案信息主要的目的是满足历史研究者课题研究的需求,我们不能满足所有历史研究的需求类型,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新近历史研究热点课题的需求动向与趋势预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信息提供更具有准确的预见性,以实现最大限度提高档案信息是使用价值,就显得十分重要。所谓定题服务,就是档案馆(室)要根据当前历史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了解历史研究者对档案的信息需求,主动向历史研究工作者提供档案信息,使其工作得以更好开展。对保管的档案信息进行有序的组织与横向、纵向深度加工是档案信息开发的核心内容,其侧重点应是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情报性,预测性分析,可以通过向历史研究工作者公布可提供服务的专题目录,有针对性地传递信息,充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自身价值。
要围绕战略性,方向性课题组织开发档案信息。着重抓住与热点历史研究活动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是档案馆(室)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点。历史研究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历史研究工作者考虑问题不一定全面、完备,档案信息服务的任务就是要抓住他们研究方向关注、对研究课题全局有重大影响的课题,把信息的焦点对准研究课题的全局性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抓住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研究性的重大课题,组织相应的档案信息,超前提供参谋服务,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拓宽视野,调整思路,做出科学研究。
(五)增强时效性,强调快速反应和主动参与
时效性是信息的特征之一,尽管档案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也应要求档案馆(室)尽可能注重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所传播信息的新颖性,做到收集和加工信息要及时、迅速,利用信息更要及时、迅速。要强调快速反应和主动参与,提供的历史研究档案信息要做分析筛选,确保信息“适销对路”。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利用档案信息的反馈工作。档案信息输出利用后,档案馆(室)应及时收集利用效果、并经过汇总分析,掌握历史研究工作者所需的档案信息在某个时期的重点及其需求趋势,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和改进信息服务工作。
(六)注重档案业务基础建设,确保档案信息质量
档案信息服务历史研究是建立在档案信息积累基础上的,没有基础工作,就谈不上有效地开发利用。因此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有必要从档案业务的基础建设入手,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00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00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2009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专家验收,丝网机械设备数字化率达30%,企业网站拥有率达92%,经常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占70%,网上贸易额占比超50%。
2.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全省电子政务框架初步形成。实施了“112工程”,构建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重点推进了12个跨部门应用系统。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26个部门提供了纵向业务专网服务,支撑网上审批、财政网上支付等多个跨部门应用。人口与人力资源、法人、基础地理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全省统一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共享,促进了财税增收。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提前两年完成了“**”提出的60%行政许可实现网上办理的目标任务。省级49个部门473项行政许可事项中,除25项因外,其余448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走在了全国前列。省直部门核心业务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信息化,上报省政府的文件已全部实现网上传输。全省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网民使用政府网站的比例达到25.5%,通过政府网站查询政务信息的比例达到74.1%。**市和**市政府门户网站位列全国30强。我省被国家列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探索形成了“**省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属国内首创。
3.社会信息化惠及百姓
社会信息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远程教育网覆盖了全省所有中小学校,初步形成了集教育教学、科学普及、服务“三农”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服务平台,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社保信息系统开通了12333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全省企业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库入库率达97.3%,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市“五险合一”服务模式实现了基金统一征缴和支付,在全国得以推广;**、承德、**、**、**、**被评为“全国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了新农合管理、妇幼卫生监测、社区卫生服务等功能,提高了卫生系统行政管理效率及公共服务与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重大疫情的网络直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形成了专业艺术、群众文化、文物博物、民间艺术等大文化信息资源框架体系,每年可提供万册以上电子图书、200小时视频资源,信息总量达27TB,位居全国前列;建设了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服务范围覆盖全省5万个行政村。实施了城市和社区信息化试点示范,11个设区市建设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等市探索了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乡服务等值化。**光彩集团“全国联网家庭服务信息支撑平台”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独家国家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已覆盖56个城市。**、**先后启动建设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并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被评为“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4.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通信方面,**年底全省光缆总长度达45.6万公里,是2005年末的2.33倍;局用和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分别为961.4万门和8080万户;电话用户数为5604.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353.5万户,是**年末的2.44倍;电话普及率达79.7%,较**年上升29.5%。广电方面,全面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网改造,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70万户,双向网覆盖用户接近300万户;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覆盖11个设区市城区,用户达50万户;完成了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覆盖25万户农村家庭。互联网方面,**年底全省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1335G,网民数达到2197万人,网民普及率达到31.2%;互联网宽带用户达667万户,居全国第5位;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率达95.1%。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融合加快,**电视台实现了7套节目的低码流网上直播和部分栏目的网上点播,网站日访问量超过100万次。**电台网站实现了9个频道的在线直播,阳光热线实现了网上视频直播和点播。信息网络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5.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建立了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电子政务数字认证中心、信息安全通报中心和应急支援中心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制定了《**省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CA证书在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得到广泛推广。对811个党政群机关门户网站实施定期监测,完成了5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开展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试点。省市两级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协调体系,省市县三级1074个重要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安全事件网上直报,对965个单位开展了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保障了全国重大活动期间我省网络信息安全。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我省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经验和做法。
6.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
“**”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年底,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95.5亿元,工业增加值297.7亿元,实现利税174.51亿元,平均增速分别为35.98%、32.08%、44.24%,分别是“**”末的4.65、4.02、和6.24倍。产业链逐步完善,形成了太阳能光伏、通信与卫星导航、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应用电子五大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形成了“四基地”、“八园区”和环京津发展的格局。
7.信息化环境日益优化
信息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开展了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基础调研,建立了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绩效和设区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评价机制。调整充实了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我省信息化领域各类协会作用,形成信息化宏观研究和辅助决策机制。倡导建立了京津冀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了与京津地区的沟通交流和区域合作。
信息化立法、政策和标准制订工作取得新进展。《**省信息化条例》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制定了《**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关于加强全省“**”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我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省电子商务“**”规划》、《**省信息安全发展战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化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意见》等十多项政策性文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标准,组织开展了信息资源基础编码、电子文件存档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完善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了**省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对省级信息化标准工作进行了探索。
信息化宣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一年一度的**国际信息产业周已成为环渤海地区独具特色、规模较大的信息产业行业盛会;充分利用新闻会、省内外新闻媒体、**“5.18”经贸洽谈会,对我省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成果集中进行和展览宣传;多次举办信息化发展形势、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报告会或高峰论坛,全省信息化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在20所高校开设或增设了26个计算机相关专业,举办了两届**省高校网络技能大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在省委党校建立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培训基地,开设了信息化知识培训课程;与中欧信息社会项目办公室联合举办了“中欧信息社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培训会;组织开展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培训;成功举办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高级研修班、厅局级干部信息资源规划培训、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高级研修班等多次专题培训,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两化融合深度不够。信息化的高投入与应用系统建设低效益的矛盾突出,业务技术两张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标准建设滞后,信息化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二是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自成体系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机构改革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有所削弱,市县机构改革的时间梯度差,制约了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是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省信息化条例受立法资源限制,立法进程相对缓慢。企业信息化缺乏政策支持,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电子政务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约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困难。
四是全社会信息化投入不足,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对信息化作用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没有将其放在战略层面去认识和推动,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力度不够。市县两级政府尚未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额度占财政可支配收入比例逐年减少。
五是人才队伍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不足。软件企业水平偏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党政机关和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尚未建立,国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能力较低。
二、面临形势
(一)信息化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共同选择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进入中长期结构调整阶段,各国都把信息化作为助推经济发展、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2009年,欧盟出台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英国推出了《数字不列颠计划》,日本了智能日本(i-Japan2015)计划,韩国“IT韩国未来战略”,新加坡全面实施《智慧国2015计划》,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5个方面复苏经济计划(绿色能源中的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现代医疗保健体系、21世纪教室试验室、下一代宽带网等),世界各国力求通过推动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应用,带动和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催生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业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全球信息化正在向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宽带和移动宽带、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泛在计算等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正在酝酿更新的、更大的突破,信息化正在向以泛在化、可视化、智能化为特征的高端化迈进。信息网络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的基础设施,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战略性投资的重要领域,不断加快宽带化、移动化进程,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研究表明,网络平均带宽每增长10%可以拉动GDP增长1.21%,世界各国都将宽带目标定为100Mbps。物联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交融发展,正在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和对物理世界的实时便捷管理成为现实,极大地改变着生产方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类生活。为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命脉,保障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从电网到运输网,战略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先进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正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通过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催生一批新兴业态,加速了现代产业体系结构调整和重构。
1.加强领导,政策推动。市级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开展农村信息化工作,县、乡也相应建立领导小组,并建立农技110工作考核督查制度,要求市、县、乡三级农技110确保做到“六个有”:有协调组织,有专家队伍,有场地设施,有经费保障,有规章制度,乡镇有网络专管员;对农民信箱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也制定相应的工作考核制度,从而在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上予以保障,推动农技110、农民信箱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落地开花。
2.搭建平台、完善网络。**市作为农技110的发源地,自**年11月创办以来,就成为**市加强基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着力深化平台建设,强化农技110终端建设,健全以市为龙头、县、乡为骨干和村级信息服务终端为基础组成(简称三站一终端)农技110服务网络,在市设立服务中心、县和乡镇配备网络专管员、村配备信息员,不断扩大网络的覆盖面。目前,全市已有2118个行政村种养加销大户和其他农村经济主体建起了村农技110信息服务终端,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1.04%;与此同时,加快构建信息网站群,先后创建开通中国农民网、中国柑桔网、中华白鹅网、**农业信息网、**农村网、**水产网、**农村科技信息网、江山蜂业网、食用菌在线、网上家禽市场、华东竹产品信息网、网上技术市场**分市场等服务农民为主的网站,使原先的“一条线”变成“一张网”。实行全天候“集群式”服务,根据农技110服务指令,相关科技服务队和专家组.通过窗口咨询、网上解答、现场指导、疑难会诊、信息服务、技术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政策等综合。
3.与时俱进,创新模式。一是开设农民信箱。通过发放农民信箱手册,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重点培训、结对培训、活动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服务水平,帮助农民掌握运用技能,扎实有力地开展农民信箱推广应用工作,目前,**市已注册农民信箱7.2万户,信箱启用数6.7万户,启用率达到93%,培训人数4.5万人次,各类信息和信函16.62万条,信箱启用率、培训率、公共信息数、提供农业信息资源集成数和农民买卖信息数等指标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二是开通网络、手机咨询系统。建立网上咨询平台,开通了农技110-CDMA掌上信息平台;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市本级开通了柑桔、粮食、畜牧、植保、特产、种子、农村经济管理等24条移动专家咨询热线电话、22条联通专家咨询热线电话,部分县(市、区)也相应开通了专家呼叫系统,由农户直接与专家联络,接受咨询等服务;同时,还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提供病虫情报、农业气象、农业技术、农产品价格等服务信息,使经营大户及时掌握农情信息。三是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06年7月,**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正式启动,在试点的基础上,各县(市、区)迅速部署,积极做好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筹备工作。如**市开化县财政投入100万元专款,部门、企业、个私业主等方面筹措资金167万余元,共同支持开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前,该县完成终端接收站点建设424个,占应建宜建终端接收站点的100.24%,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生动直观等优势,开展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四是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以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为依托,全市各级农技110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农技110网站上开通了《影视频道》,有131部农业科教影片和8个专业的技能培训多媒体教材,各级农技110科技人员不定时下乡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4.丰富内涵,拓展领域。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坚持以农业为主,积极开辟“三农”服务新领域,使信息服务深入到农村多种领域。在提升农技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产业化服务领域,及时提供农产品产销信息、加工信息等产业化、市场化信息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农技110自成立以来,全市各级农技110已收集信息37.66万条,信息21.81万条,累计接待咨询51.07万人次,接受网络访问112.75万人次,通过网上促销、网上订单和网上招商,累计实现农产品成交5725次计4.203亿元。农技110专家对农民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起到了免费中介服务的作用。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全市已有一半多行政村实行了村务网上公开,接受村民和社会监督。
二、主要成效
1.推广了一批农业新技术。农业信息化建设,使技术推广更快速、更广泛、更到位,农业生产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发展,如利用先进技术,深度开发和系列开发有机茶、高山蔬菜、水生蔬菜、反季节珍稀品种食用菌等,仅今年以来就引进推广了农作物新品种52个,优质种苗190余万株,无性系良种茶园940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1.1万亩,使农民获得很大的实惠,成为科技增效的典范,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
2.引进了一批农业新项目。通过资源包装,利用信息网络农业开发项目招商,吸引外地客商和本地能人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开发农业基地,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市累计由个人出资创办的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5478家、生态农庄24个、生态养殖园区50家,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3.发展了一批绿色特色新产业。互联网信息的集群优势,使农技人员和农民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产业发展信息,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从而抢占市场先机,在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了一批绿色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初步形成畜禽、柑桔(含胡柚)、食用菌、笋竹、粮油、蔬菜、名茶、蜂产品、水产品等特色主导产业,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农业品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4.培育了一批创业新农民。在信息入户工程和农民素质工程的联动推进下,一批素质高、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脱颖而出,有的成为联系农户的农业经纪人,有的成为专业大户,有的创办起农业加工经营企业。如衢江区高家镇篁墩村农民陈锡松自开通“农民信箱”以来,与本省杭州、建德等地40余名客户建立业务关系,达成塑料编织袋加工及种苗交易28笔,交易额120万多元;江山市石门镇琚家岗村农民毛顺福,承办了该村农技110服务站,创建“中国农民网”,并牵头成立了江山市种养信息化产业协会,通过网络信息、网络接单、生产供应等,使50多个种养大户结成联合体,将本地产品销往广东、福建、上海等省市,蚯蚓和竹荪远销日本和韩国。据统计,全市已有农产品经销大户5782户,各类农产品流通经纪人11132人,农民营销队伍有3万多人,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年农产品经销额30多亿元,成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三、几点启示
1.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动员组织农业、科技等部门,实行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力量,协同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同时,要坚持资源的整合利用,吸引相关通信运营商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平台和支撑。
一、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是贯彻落实总局“科技加管理”指导思想的需要。伴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形态正由物质型经济向数字信息型经济转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管理信息化在各行各业显示了其主导地位,进一步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就成了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务管理效率的客观要求。税收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加管理”重要指导思想在税务管理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对于推进依法治税和依法行政,加强税务系统内部监督和外部监控,夯实基础、强化征管、提高质量和效率,提升税收管理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是努力实现“金税三期”发展目标的需要。“金税三期”可以概括为“一个原则”(一体化),“两级处理”(在总局和省局集中处理数据),“三个覆盖”(覆盖国税和地税、主要税种、主要环节),“四个系统”(即税收业务、行政管理、决策支持与外部应用系统)。“金税三期”目标的实现,将对税收工作起巨大推动作用,使税收的各项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努力达到税收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严密、高效,对纳税人的管理与服务更加透明,更有效率,税收队伍拥有更加廉洁的公众形象的目标。“金税三期”的建设将加速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是税收管理的一场革命。无锡WGIS系统的开发旨在探索建立涵盖税收征管、行政管理、预警分析、监控制约为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基层税务部门实践“金税三期”的目标思路。
3、是着力提高税收信息资源整合、增值利用的需要。纵观税收信息化建设进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人脑到电脑、从单机到网络化的历史性跨越,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税收管理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但在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仍存在着:有限的税收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各地区、各部门的应用系统、软件相互独立,数据标准各不相同,难以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共享。税收业务流程重组和机构改革相对滞后,阻碍了信息流动。现行征管模式与在现代信息手段和机制指导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有机结合的管理基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基层税务部门计算机网络化功能不强,网络覆盖面不广,信息采集与共享受到一定的制约。CTAIS征管软件不能满足各环节的业务需求,只能采用外挂的形式。如:反避税软件、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纳税评估软件等等。这些情况必须在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加以解决。
二、无锡国税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架构与实践
无锡市国税局在全国税收信息化建设中起步较早,从最初的“金税工程”、CTAIS全国试点,到其后的全国反避税试点,以及承担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税务端网络版系统压力测试任务等,无锡国税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基层税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一)在全面推进基层“三化”建设的基础上,无锡国税大胆探索,把电子政务的先进理念运用于基层税务工作实践,创新税收业务管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计算机管理模式,努力建立起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对税务干部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全方位规范、监控、考核的现代化管理机制。2003年研制开发了“无锡国税管理信息系统”(WGIS)。
(二)WGIS系统的架构及特点
1、WGIS的开发遵循五方面原则:一是尽可能扩大网上作业、审批的原则。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运作能起到有效监控和规范管理的各类工作事项,一律纳入WGIS系统运行,最大限度减少纸质审批和人工传递。二是尽可能整合现有软件系统的原则。对无锡国税目前所有相对独立的软件系统,如CTAIS、金税工程、公文处理、所得税管理、出口退税、反避税管理等软件进行整合,由WGIS系统实施一体化管理。三是尽可能强化环节制约、过程监控的原则。对业务流程、审批权限、附列资料、各节点工作时限等进行统一设定。标准化的信息流水线,成为保证各环节作业规范化的有力手段,并在相应节点由系统即时记录和提取考核数据、管理指标,强化即时监控,落实以机控人、以机管人的管理要求。四是尽可能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在尊重现有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运作特点,对一些工作环节和程序作适当简化和归并;并对税收政策进行公开,纳税人可通过公网办理有关涉税事宜,了解税收政策及相关内容。五是尽可能构建综合性办公平台的原则。满足不同层次干部获取各类资讯、进行信息沟通、处理工作事务的需要,把WGIS系统建设成为实用、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性办公平台,供全市国税干部统一使用。
2、WGIS在系统运用上努力实现四大功能:一是全方位税收征管事务的批转处理功能。依托现有的征管核心软件CTAIS,划分登记管理、调查评估、认定管理、防伪税控、证明管理、发票管理、税收优惠管理、征收会统、税务稽查、税收法制等10个功能模块,对CTAIS征管软件进行了范围拓展和功能补充,共设置税收业务管理流程83项,基本涵盖所有基层税收业务管理内容,原来不能通过CTAIS进行处理的征管事务,通过WGIS可以方便地进行网络化处理。二是全方位行政管理事务的批转处理功能。系统提供的政务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监察、后勤管理和教育党群等6个功能模块,共设置行政管理事务流程63项,基本涵盖基层国税机关所有行政管理事务,有效地保证了行政管理各事项实现网上作业、网上审批、网上流转和网上查询。三是工作流程节点考核和辅助管理功能。系统提供的综合考核模块,在各工作流程节点适时记录和反映每个干部的工作数量、质量情况,自动生成53项综合考核指标和大量管理性指标,形成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也为各级领导决策、监控、管理提供参考。四是强大的智能办公功能。系统提供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即时消息(提醒)、项目计划、公共信息、论坛等13项个人事务辅助管理功能,极大地方便使用者日常公务处理。同时,系统具有的远程接入功能,通过外网实现了远程办公。
3、WGIS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全方位延伸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二是充分体现基层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理念。对无锡国税目前所有的17个相对独立的应用软件进行组合、归集应用,主要包括:CTAIS、税收预警、所得税、出口退税、防伪税控、稽查软件、内外所得税、反避税、纳税信用等级等管理软件,解决各独立系统应用和信息共享度不高的问题。三是深度拓展信息技术的监控和考核功能。四是用信息化理念改造和精简现有工作流程。充分考虑网络运作特点,简化和归并工作环节和流程。对资格认定、供票等6大类调查项目实施统一归并,业务审批中的文书传递由原来的182种减少至53种,将原来6个环节的审批层次压缩到4个环节。五是实现工作软件系统和内部办公网站一体化建设。在归集应用各类业务软件的同时,对内部网站进行整合,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干部处理工作事务、获取各类资讯、进行信息沟通的需求。六是开发技术的先进性带来方便、简单的操作,系统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的工作流引擎产品、数据集成式电子表单软件(SmartSheet)、电子政务专用电子邮件系统(SmartEmail)等多项先进技术。用户只需要通过IE浏览器,即可访问Web服务器上的页面、完成各项操作,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七是对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2003年底无锡国税从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全市的组织机构进行了部分调整,依托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全市电子化征收已到位的前提下,撤消了征收局,将征收与管理合并,按照总局“一窗式”管理要求,设置了服务厅窗口岗位和职责;市局成立了数据处理中心,全市的税收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对CTAIS系统、金税系统和出口退税系统等在数据层面进行整合,将分散在各个不同系统、不同业务模块中的查询功能按照“一户式”的要求进行整理、归并成电子台帐,供片管员随时查询、比对,实现对纳税人信息“一户式”查询、管理和存储。同时我们按照既符合征管改革的模式,又适合计算机系统的操作,重新理顺税收征管业务和内部管理程序,建立一套与计算机系统各操作模块相配套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
(三)无锡国税的数字化管理提升了基层税务管理层次
数字化管理是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与管理方法的总称。推进数字化管理,税务部门将内部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及外部纳税人资源数字化,并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管理;有效运用量化管理技术来解决基层部门的税务管理问题。
1、无锡国税管理信息系统(WGIS)的开发和应用,适应了税收信息化建设深入、深化的需求;实现税务管理数字化,拓展和延伸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应用内涵,谋求完全意义上的“税务管理数字化”。
2、WGIS系统的应用,适应了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基层税务管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系统的应用,适应了不断推进税收征管改革,谋取国税更大发展的长远要求。无锡国税根据“优化流程、精简环节、网上运转、过程监控、强化责任、加强管理、改进服务”的思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支撑,适当调整机构、部门、岗位(窗口)职能,努力实现信息集中化、运作网络化、征收电子化、管理集约化、稽查专业化、机构规范化。至目前为止,通过WGIS系统共发起行政类事项4121件,业务类事项34324件。
3、WGIS系统的应用,促进基层税务部门征管工作更趋规范、科学。全市征管质量考核指标好与同期水平,其中税务登记率达100%、准期申报率达99.14%、欠税增减率为-20.01%等。
三、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再思考
税收信息化建设是涉及各部门、税收工作各环节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无锡国税WGIS系统的开发及实践,引起我们对进一步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再思考:
1、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体化的原则。总局许善达副局长指出,国家税务总局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总体要求,谋划设计了未来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各地信息化建设都要在这一框架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国家宏观政策、税收征管制度、人事结构设置、业务流程重组等各方面因素,作出具有战略前瞻性的部署。无锡国税从2001年起在全系统统一应用CTAIS系统(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全部的征管业务都纳入该系统,实行了网上运转,但是CTAIS系统与金税二期、出口退税系统等无法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一个系统使用过程中的缺陷。WGIS系统的开发定位,以CTAIS为基础,通过整合17个在用外挂软件,形成以CTAIS为主体,各类应用软件归集应用的信息操作平台。总局领导对其的评价是:WGIS系统提出了目前金税三期想做而尚未做的一个重要思路。
2、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资源整合、增值利用问题。税收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只有广泛采集和积累信息,迅速流通和加工信息,有效利用和繁衍信息,才能通过信息资源开发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效能。无锡国税探索建立了市局、分局、科和岗位三级预警系统,及时通报各基层单位征管状况,增强各级对征管实际状态的敏感度,发挥提醒、比较、督查作用,为基层管理、领导监控和决策服务。WGIS系统将多个业务软件都组合到一个操作平台,通过信息数据处理中心,对各系统信息数据的加工、处理、存储和使用,提高信息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采用全方位、多层面数据采集、集中式数据加工和集成化数据交换的新型管理办法,为各职能部门的业务需求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系统维护。
2012年,全市船舶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32.4亿元,同比增长35.5%,占全省55%。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为365万载重吨,占全省48.8%,占全国份额8.4%;新接订单914万载重吨,占全省88.3%,占全国份额35.2%。船舶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化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信息化总体水平有了一定提升。
在信息化资金投入方面,据抽样调查(下同),船舶企业信息化投入覆盖率达到100%。不论企业性质为私营还是国有控股,还是企业规模大小,每家企业都对信息化应用投入资金,其中2012年信息化投入最多为集团,达到380万。
在组织、人员保证方面,中型以上企业都设立了信息化专业部门,小型企业有负责信息化专职人员。在设立了信息化专业部门企业中,由副总以上级别的领导分管信息化工作。
在信息化基础设备方面,所有企业计算机普及率为100%,在涉及企业核心部门和岗位都配置和使用计算机,INTERNET接入率为100%,大中型企业为100M接入,小型企业为2-10M接入。
在软件工具或独立软件应用方面,主要强调个人能力或局部能力的提升,典型的如CAD应用、物资管理系统或者财务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在大部分企业已经推广应用,完成了从最早的二维设计到三维设计之间的转换,一些大企业已将其作为标准配置。
在企业级系统应用方面,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或者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企业级管理系统,已在宏洲船舶修造、龙山船厂等一些较大的船厂开始应用。
船舶修造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如、欧华已开始应用精度放样等信息技术实施精度造船,造船周期从3个月缩短到48天,实现大部分段无余量制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二、市船舶产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市船舶产业信息化有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
1、企业设计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大部分船舶企业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管理的集成度较弱,在数字化设计阶段产生的大量有效信息目前一般都不能高效地自动导入后续的管理系统,造成后续管理系统因为缺乏及时、准确的设计数据源,而无法发挥更强的管理效果。由于对信息化整体架构考虑不足,因此企业间、企业内、系统间不能有效地协同工作,不能快速地、柔性应对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变化需求。
2、成本管理较为粗放。目前船舶行业在成本设计、统计、监控、分析方面的管理较为粗放,没有精确地即时反应船舶产品的实际发生成本。企业仍然处于追赶日韩先进造船企业的阶段,整个造船管理模式还在不断变革、改进和提高,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和标准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无法完全照搬国外经验和现成软件,这也是管理信息化实现过程中的难点。
3、缺乏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虽然大多数船舶企业都在积极实施与应用信息化,但各企业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可以参考和借鉴,不能做到行业间的互相配合与促进。各企业往往过于强调各自的特性,无法统一口径。
4、自主创新不足。目前我市应用于船舶产品设计和管理的大型核心软件基本是以引进国外系统为主,缺乏自主创新,不但购置价格昂贵,而且维护升级费用也很高。如集团购置国外设计软件、ERP系统、三维管系方案系统化了1000多万人民币,而且系统还需不断升级付费。
5、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信息化人才紧缺,从事核心技术研究开发、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服务的人才严重不足。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市内高校数量少,尚未形成产、学、研结合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有效机制。
三、市推进船舶产业和信息化融合的对策措施
1、应用数字化设计技术,实现船舶产品绿色设计。通过船舶产品数字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在完善数字化设计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船舶产品数字化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在计算机中建立船舶产品全数字化信息模型,使各阶段、各专业的设计作业能在同一数据库中进行,优化各个设计环节,减少产品生产的往复过程,提高整个制造系统的资源利用率,降低废品率,节约资源。同时在设计中还应综合考虑产品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制造环境设计、工艺设计、回收处理设计等各个方面。
2、应用计算机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实现船舶产品绿色制造。通过开展虚拟制造技术、仿真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研究,建立船舶产品虚拟制造的装配系统和应用环境,研究与开发船舶产品装配可行性校验、产品建造工艺编制及可行性校验、产品运行维护功能性校验、产品舱段及整船的虚拟装配和漫游、CAD实体数据的转换接口等技术,实现船舶三维CAD模型在虚拟制造系统中的动态再现和漫游性检查,使船东、设计师和建造师能够较早地在虚拟环境下对船舶设计布置的合理性以及分段/总段的整体吊装、设备、装备的系统模块安装等生产过程的可装配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进行虚拟仿真,检查船舶设计和工艺的合理性,从而优化船舶制造模型,预测产品的可制造性,避免产品装配、安装过程中的干涉,减少船坞/船台、码头施工过程中的返工。
3、应用船舶产品数据管理技术,提高信息资源的集成应用。通过对船舶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应用船舶产品工作流管理、任务流管理、产品结构配置、数据与文档管理、设计变更与版本管理、产品BOM管理、与CAX的接口等技术,构建企业级的船舶产品数据管理平台,根据船舶产品设计和建造的特殊性,在不同阶段按不同的组织方式(系统、托盘等)管理设计资源,实现与CAX系统的信息集成,对各设计阶段产生的船体BOM、舾装BOM、涂装BOM等加工和工艺信息进行统一动态管理,为设计、制造和管理一体化及时提供正确的信息,实现船舶产品数据的有效集成和管理。
4、应用资源配置优化技术,提高造船企业制造资源配置管理水平
突破造船企业资源利用率低,生产变动因素多,壳、舾、涂一体化制造的计划管理难度大等难点,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造船企业制造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在保证船舶产品开工、上船台/船坞、下水、交船的四大节点下,以计划为导向的造船企业劳动力负荷、制造场地设备资源负荷S曲线为基础,依据产品动态BOM表、船台/坞搭载网络图,以及人力、设备、场地等能力,编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造船大/中日程计划,各级月度、周计划及其负荷计划、托盘集配计划等,实现船舶建造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使造船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协调从以现场调度型为主的模式提高到网络计划型管理模式,提高造船企业制造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5、应用供应链技术,提高造船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实现设计、采购、配送、制造并行模式的造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对造船企业中物流的各个环节实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调整,提高造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电子商务技术水平,采用条形码技术,实现材料和设备等船舶制造物资全过程跟踪、控制和管理,变二次领料为一次配送,使造船企业由传统的领料型生产转变为配料型生产,建立按流通量控制的生产物资管理与集配体系,实现造船制造物流的通畅性、准时性和为生产现场服务的高效性。
6、应用造船产品成本管理技术,加强成本管理控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造船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快速、合理的目标成本分解和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建立船舶产品成本项目库,对设计、采购、制造过程中工、料、费的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并应用有效的核算手段,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变事后核算为事先控制,实现从目标、控制到核算的全过程成本管理,提高造船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7、应用信息集成技术,实现造船企业设计、制造和管理一体化。加强船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设计院所、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整合,大力推进设计、制造和管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异地协同网络等先进技术,达到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高度集成,逐步实现区域性设计、制造和管理信息的数字化无缝连接,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建立起面向整个造船过程的信息集成系统,实现设计、制造和管理的一体化以及壳、舾、涂一体化。
8、完善船舶产业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船舶产业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在重点园区和船舶骨干企业建立船舶产业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加强面向船舶行业的区域性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建设,加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船舶企业在科研开发、人才培养、技术支撑、信息交流和投融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邀请全国范围内该行业信息化专业知名人事和主要船舶行业信息化负责人组成专家委员会,我市船舶行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对我市信息化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编制并市船舶行业信息化发展年度咨询(评价)报告;对国内外船舶行业信息化问题进行跟踪和超前性研究,为我市船舶行业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和船舶行业信息产业发展项目提供决策咨询和评估服务。
一、信息化应用在税收征管中的意义与作用。坚定不移地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敏锐把握信息革命发展的大趋势,让信息化应用更科学地服务于税收征管意义重大。
第一、营造了“依法治税”的纳税环境。首先,纳税人可通过互联网了解或掌握税收政策和纳税流程,使其增强依法纳税的遵从度,更能与税务部门建立起和谐的征纳关系。其次,税务机关通过网络可以更好地监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如纳税人在开户银行的资金流转情况,纳税申报情况等),以此更好地约束、规范纳税人的行为。再次,许多执法过程都要通过电脑完成,从而减少乃至消除了税务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对遏制“关系税”、“人情税”等执法随意性起着较大的作用。
第二、提高了征管效率,降低了征纳成本。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应用,使税务征管工作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税收数据的存放高度集中,打破了部门界限,实现资源与信息的高度共享,不仅提高了征管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征纳成本。主要表现为:(1)纳税人随时随地可通过电脑直接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办理涉税事宜快捷而方便。(2)税款的征收和划解从手工化、纸面化操作向电子化、无纸化转变,电子票据代替了纸质票据,必然降低征税成本。(3)税务信息资料的存档实施电子化,保证了税收资料的系统和完整,方便税务人员按不同的需要进行查阅。同时,数据的集中存放与处理也充分节约了软硬件资源。
第三、有利于税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税务机关是国民经济济运行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大量经济分析与决策的任务。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税务机关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首先,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税务部门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使税务机关掌握更详尽的税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应收尽收。其次,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运行,涉及到行政管理、税收业务、信息技术各个层面。因而,不能各自为阵,必须依靠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再次,互联网为税务部门与社会公众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有利于税务部门集思广益、听取民众呼声,从而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四、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它的广泛运用必然与现代化的管理体制相匹配,而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流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统一化。科学先进的征管软件系统彻底改变了各自为阵的局面,消除了各自信息的人为孤立,实现了由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程序管人的跨越,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
第五、提高了为纳税人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税务部门推进信息化建设,其意义不仅在于网络,而且还在于政务。一方面,税收申报方式的改革,纳税人可通过网上申报、电话申报、银行自动划卡扣税等多元化方式申报纳税,实现“足不出户,办完税务”的理想境界,节约了纳税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另一方面,税务部门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手段,促进了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工作作风的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形成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为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二、目前我市地税征管系统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从20*年下半年开始,建成了以省局为中心的省局、市局、区(县)局、基层分局四级网络结构,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视频会议的正常召开,形势喜人。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笔者在基层征管实践中体验到:现有的信息化服务水平还较低,满足不了征管改革的需要,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计算机的依托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现行征管模式是依托计算机进行税收管理的,而随着一体化建设步子的加快,我们综合利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却还不够强,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很大程度上仍模拟手工操作,信息传输仍有相当比例是纸质传送,造成征管各环节信息不畅。同时,先进的系统停留在浅层面的运用上,局限于一般性的数据处理,缺乏对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分析整理和有效利用,征管和办公一体化软件的巨大潜能无法充分地发挥,造成设备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二、信息资源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和使用。在系统内部由于各应用软件数据结构不一致、采集标准不统一,运行平台不兼容等,从而产生所谓的“孤岛信息”。例如:许多报表还得靠基层管理员估计加统计来编制,结果往往同一项内容反映给计会科与税政科的数据却不相同。在地税系统外部,征管软件系统没有与国税、财政、银行、工商等相关部门实现网络对接,使软件的外延功能无法释放,涉税信息的采集不充分,不及时,根本体现不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
第三、信息化应用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信息化征管需要大量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的税务人员,而目前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具有较高电脑办公水平的人才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网络应用又熟悉税收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这大大制约了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此外,有限的信息技术人员一般集中在机关的信息中心,基层技术人员非常匮乏,造成机关与基层信息化运用的不平衡,对税收征管改革带来重大的影响。
第四、税源监控管理缺乏力度。征管上线、集中征收后,基层管理员与纳税户之间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被动受理状态。而目前的税务信息化程度偏低,又不能与其他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信息采集来源渠道有限,使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税源结构及发展变化等要素缺乏了解,弱化了税收征管。
第五、征管质量考核反映不了实际征管水平。在我们地税系统,征管质量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有些考核标准制定过高,超越了基层工作的实际,有的考核指标对促进征管意义不大。于是乎,基层管理部门只能整天疲于应付各种考核。大家为了取得较好的考核成绩,往往对有考核的工作内容比较重视,而对未列入考核的内容则不予理睬。当税收任务压力过大时,许多管理员不得不做些表面性工作,甚至弄虚作假来应对上级的考核。比如:上级部门特别强调考核“纳税申报率”,而不注重抓好“申报准确率”。结果往往导致“申报率”上升,税负率却反而下降的现象发生。显然,“申报率”高根本反映不出申报内容的真实性,仅抓“申报率”而不重视抓好“申报准确率”几乎是在作无用功。
第六、网络运行安全有时得不到保障。现代化税务征管以强大的网络为依托,如果网络运行没有安全保证,征管工作就难以开展。在实际操作中,时常遇到省局网络系统调试或维修的情况,基层税务人员只好被迫暂停手上的工作耐心等待。这时,一线税务人员往往只能面对纳税人催促办税的诉求干着急,掉眼泪。最可怕的是,前几年电脑还出现过资料失真的情况,屏幕上的汉字变成了乱七八糟的酷似“韩国文字”的东西。
三、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使其更科学地服务于税收征管。
鉴于上述信息化运用中存在的阻碍税收征管的种种弊端,笔者提出几点参考建议,欲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第一、转变观念,向深层次管理职能扩展。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如果不实现征管软件的顺利运行,就失去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因此,各级机关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改变传统的手工劳动,适应政务办公的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扩大计算机应用领域,从浅层次管理职能向分析、预测、决策辅助等深层次管理职能扩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地税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信息化专业队伍的建设。税收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电子税务属于高科技的范畴,不仅需要组织高、精、尖的信息技术人才攻关,而且需要全体税务人员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质。目前我们税务人员队伍现状与人才的要求尚有不少距离。大量引进人才不太现实,只有加强对本系统干部职工的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全员参与,将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运用人员分层培训,才能满足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
第三、加强信息交换,发挥共享作用。在加速国、地税信息交换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实现与工商、金融、财政等有关部门信息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使税收征管实行全方位的监控,提高税款征收、税收稽查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社会护税协税网络的沟通,把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优势与人工信息采集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征管资料的准确性。
一、浙江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一)产业规模发展壮大
2010年,浙江信息产业共有14966家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数达到17910家。其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有法人企业1291家,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有8405家和5270家。实现产业增加值5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信息产业既创造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又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到2010年,信息产业在浙江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增加值占到GDP的2.1%。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信息产业明显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势头,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为215.7,同期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增加值指数为244.3 (以2004年为100)。从2004年以来历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差距越来越大,7年时间后者已高出28.6点。
(三)龙头不断涌现,企业成长迅速
近年来,浙江信息领域企业成长迅速,规模企业阵营不断扩大,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大企业倾斜,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对全行业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信息产业50强优势企业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286.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5.7亿元,净增1239.6亿元,2010年是2000年的5.33倍,年均增长18.2%;利税从2000年的35.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4.1亿元,净增128.7亿元,2010年是2000年的4.64倍,年均增长16.6%。软件10强的软件业务收入从2000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4.8亿元,净增207.6亿元,2010年是2000年的14.5倍,年均增长40.3%。
龙头企业开始跻身于国内国际舞台。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的2010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排行榜中,浙江有11家软件企业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三位,有198家企业通过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总认证数量列全国第四位。
优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据初步统计,截止到2010年软件十强企业获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577项,软件著作权561项。其中华三通信以3000项专利数位居制造业30强第一,占全省信息技术专利申请总量的12%以上,恒生电子以235项软件著作权位居软件10强第一。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浙江省共有18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浙江电子信息行业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占比达27.8%,主要是由全省信息产业“50强”优势企业中的浙大中控、恒生电子、信雅达、华三通信等单位承担。
二、浙江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
浙江信息产业在发展中结合本地实际,在重点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一)优势领域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发展,浙江信息产业紧密结合浙江的特色产业和金融较为发达的特点,着重发展了物联网技术和嵌入式软件、金融证券软件、电子商务、CAD辅助设计等。
1.物联网和嵌入式软件前景广阔。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的产业链,在智能化生产、节能降耗、改善生活品质方面都有巨大作用。
目前,浙江省物联网产业规划的框架已经基本明确:把浙江打造成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建成以杭州为核心,嘉兴、温州乐清为“两翼”的物联网产业集群。杭州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总体走在全国前列,在无线传感网、射频识别、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在工业控制、电力安全监控、区域入侵防范、建筑能耗监测、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为物联网产业化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嘉兴已成为国内第一个步入无线传感网项目产业化的城市,已拥有物联网领域发明专利181项。此外,乐清市已被确定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区,宁波、绍兴等市在传感网产业化方面也开展了相应的推进工作。
能够在“物联网”主题中受益的领域主要有三大块,一是二维码和RFID(射频识别),二是传感器,三是TD-SCDMA芯片与SIM卡。没有嵌入式软件,物联网将无法运转。在新一轮汽车、通信、信息电器、医疗等行业智能化装备等巨大需求的拉动下,中国嵌入式软件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嵌入式软件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少数几个省市。浙江这几年来出现了一批研发嵌入式软件的企业,如宁波波导、杭州新利、浙大中控、浙江中正、杭州数维、杭州华越、杭州海康威视、嘉兴万众等。
2.金融证券软件发展迅速。凭借较强的金融实力和出众的经济活力,浙江已经成为国内的金融大省。同时,上海是国内的金融中心,浙江作为上海的近邻,有便捷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人才优势,这些都为金融证券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据浙江日报的资料,中国证券业中的40%、基金中的80%的IT系统设计都聚集在杭州。这充分表明了浙江的金融证券软件在国内的实力。
3.电子商务独占鳌头。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与推广将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浙江的电子商务不仅起步早,发展得也最出色。目前已形成了千余家电子商务网站,中小企业上网比重、行业网站数、B2B和C2C综合交易平台交易额均居全国第一,行业网站数占全国的21%,全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100强浙江占54席。阿里巴巴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原浙江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业内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电子商务类上市企业。尤其是阿里巴巴集团近年来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业务从B2B起家,逐步向B2C和C2C领域延伸,其中B2B业务已经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48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旗下淘宝网2010年注册用户达到3.7亿,在线商品数达到8亿,单日交易额峰值达到19.5亿元;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云计算业务也处在业内领先地位。
4.CAD辅助设计大显身手。在传统制造业推广CAD辅助设计,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一环,也是众多信息企业施展身手的重要舞台。“十一五”期间,围绕提升浙江省制造业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这个中心,立足自主创新,探索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前沿,浙江企业研发了低压电器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一体化技术、饮料瓶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技术、整体家居三维模拟技术、重大钢结构设计、制造与工程安装集成软件等一批基于CAD的应用系统。
(二)支撑平台日益完善
产业支撑平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浙江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建设信息产业基地。这是集中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研发创新核心和关键技术、提高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凝聚各方积极性、延伸行业管理组织机构、合力推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经过长期努力,浙江已经建成十余个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园区。通过这项工作,完善了产业配套链体系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
2.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信息产业前期投入较大,而发展信息产业所需的软硬件系统具有良好的共享性。几年来,浙江先后搭建了浙江省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宁波市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浙江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投平台等。部分服务平台设立了IDC机房,引入微软、INTEL、IBM、CISCO等国际著名原厂商的认证实验室、技术服务中心和高技术体验环境,构建了国际先进的集群计算中心,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人才实习培训、知识产权服务和服务外包业务交易洽谈等公共服务。
(三)集聚效应已经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信息产业呈现出地域集聚现象。借助空间基尼系数,可以对信息产业在全省11个市的集中度作出定量测算。空间基尼系数公式为:
G为行业空间基尼系数,Si为i地区某行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全省)该行业就业人数的比重,Xi为该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全省)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空间基尼系数的值介于0和1之间,其值越大,表示该行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越高,即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经测算,浙江信息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为0.122,要显著高于制造业的0.008[1],意味着浙江信息产业在地域上的集聚程度要高于制造业。
我们还可以借助区位熵来判断11个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区位熵计算公式:Q=S/P,式中,Q为区域的经济区位熵,Q大于1,说明区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发达,反之欠发达;Q越大,说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否则发展水平越低。S和P分别为该区域GDP和人口数占全国的比重。本文对行业和区域的范围都作了缩减,仅考察信息产业在11个市的发展水平。
2010年浙江省11个市中,杭州市和宁波市的区位熵大于或等于1,其中杭州市以2.6分遥遥领先,表明这两个市的信息产业在省内属于发达水平。其他市的得分均低于1,表明其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偏低。
(四)推动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浙江社会经济总体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兴电子信息服务业正在起步,政府部门和行业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初具规模,信息专用网之间的互联已取得一些成绩。
企业信息化开始启动,信息技术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大大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过“九五”期间全面开展CIMS应用示范工程和CAD推广应用示范工程,“十五”期间围绕提升区域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浙江的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十一五”期间,浙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应用成效明显,73.75%企业开始利用CAD技术,53.75%的企业应用ERP系统,50%以上企业信息化达到中级以上水平。装备制造、石化、医药、冶金、纺织、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信息化应用有了新突破。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集群、块状经济紧密结合成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
从量化指标分析,据国家统计局研究报告,2009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浙江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787,比全国水平高出0.1点。
三、浙江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分析
信息产业是浙江经济进一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途径。跟传统产业相比,信息产业属于“知本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源有较高的需求,进入门槛较高,但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相对较少。浙江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良好的科教基础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随着科教兴省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达到832.44亿元,R&D为494.23亿元,占GDP的1.78%。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20所增加到2010年的80所,在校本专科学生超过88万人,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
校企对接活动广泛开展。2009年,全省高校组织了以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重点、以企业对接帮扶和培训企业职工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据初步统计,活动中参与高校达到40余所,教授、博士1200余人次;在9个市开展集中与分散的对接活动20余场,直接服务企业达2000家以上,签订高校与地方政府全面合作协议10余个,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协议300余个,协议资金达1.3亿元;建立各种科技与人才培养服务平台110余个,直接为企业培训员工3000余人。
高校不仅在高新技术方面起到研发、引进、培训的作用,不少有高校背景的企业还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排头兵。依托浙江大学综合应用学科优势组建的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全国软件百强企业中已位居第七。
(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信息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单机--点对点通讯--互联网这样一个发展历程。近来3G业务应用正在推广普及,三网融合已经在包括杭州在内的全国重点城市试点,物联网技术已经从许多方面悄悄渗入我们的生活。邮电通讯是浙江基础设施中增长最快、变化最大的领域,目前已建成覆盖全省、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光纤通信、数字微波、程控交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装备得到广泛运用。良好的邮电、通讯和互联网设施,为发展信息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010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1914.61亿元,居国内第3位。2010年末全省电话用户达7046万户,全年新增49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9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047万户,年内增加611万户,其中3G电话用户30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3970万户。全省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36.92线/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3.2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普及率为16.04%。
(三)工业化水平的提升给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进入新世纪,浙江在发挥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也有长足的发展。到2008年,浙江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得分已经达到68.9,表明浙江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在华东六省一市中仅次于上海市。2010年,浙江装备制造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790家,比上年增加1354家;资产总计达17511.9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资产总计的比重为37.7%;工业总产值达18377.7亿元,增长34.2%,发展速度快,势头强劲。大量的装备制造企业不仅对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决策系统、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有着巨大的需求,机电产品本身也需要大量的嵌入式软件。
(四)紧迫的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为信息产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县级统计局是政府统计的基层单位,是政府统计部门与企业、公民联系的纽带,是采集统计数据的第一线。因此,县级统计信息化是整个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沿,也是信息建设的关健所在。
1、省、市、县重视统计工作
*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通知》*,以及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省、市两级政府明确指出要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统计专网建设,实现省、市、县网络线路开通,乡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逐步实现联网直报。乡镇微机配备经费按省、市、县分级负责的原则负担。县人民政府对统计工作有关要求也进一步明确。
2、统计基层,基础情况
从县统计局看,县统计局在职人员16人,平均年龄42岁,统计师2人,懂统计与计算机复合型人员不超过一半,现有微机13台,笔记本1台,人平0.8台,针式打印机3台,激光打印机1台,局内全部联接Internet网。
从乡镇看,全县12个乡镇,统计人员暂为经管系统编制,县政府、编委正就统计人员定编定员问题进行研讨中,就乡镇微机配备事情,经费由省、市、县按3千、2千、2千比例已经到位,对乡镇统计站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已进行政府采购中,5月底可以全部配备到基层。
从企业事业部门看,向统计局有报表报送任务的单位317家,其中规模企业41家,商业37家,房地产建筑22家,服务业17家,县部门95%都拥有电脑,八成接入宽带,统计人员基本由财务室或办公室兼,持有统计上岗证不足20%,企业单位统计人员由会计兼,电脑接宽带情况只有90%,但统计上岗证持有约有30%。
从信息化交换信息情况看,县对市基本实行电子化办公,通过市级内网“FTP”进行数据传输,企业部门中除规模工业企业德盛纺织、德兴纺织、汇源麻业、*拓普进行联网直报外,其他均进行电话、传真、报表等纸介进行传输。县统计局对县域经济数据及主要经济指标主要通过统计年鉴、南县经济数据月度卡、南县调研分析向外传送,在20*年底,县统计局建立了南县统计信息网,县局的有关工作及统计数据在网站上向外公布。
二、制约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因素
1、信息化意识不强
有不少的干部与公众对统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部分单位领导对统计信息产生、传递、服务、作用认识模糊,对计算机使用仅停留在文件打印上,认为信息化是高新技术,还不知如何着手来抓信息化,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
2、资金投入有限
统计部门的本身业务经费就有限,如果从有限经费中挤的话,也是非常少的,所以在设备更新、网络升级、网站更新上都难以跟上社会发展。
3、统计软件更新较快
现在县级在处理统计数据使用SARP系统,有的使用的FOXPOE系统,一套表制度的EPRAS,普查版本的APRAS,再到抽样调查各类新程序,县统计局的统计专业人员使用起来尚需摸索中求发展,更别谈乡镇、部门、事业单位了。在对报表单位布置工作时,月季、年报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汇总,统计软件的快速更新使得报表单位也有些应接不暇。
4、统计信息网管理落后
南县统计信息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内容少、更新慢、数据少、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少、版面也不美观,点击率十分低,网站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对外宣传,公布的作用。
5、专业人员缺乏
县统计人员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有5人,特别是懂统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少。懂计算机的人员也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计算机、录入、汇总操作上,而网络技术的方面几乎空白,精通业务与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统计网终化建设成败。
三、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
对于我县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应立足实际,充分挖掘有利条件,实行扬长避短,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力度。
1、要以省、市、县《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通知》文件出台为契机,大力宣传统计信息建设的重要意义
利用好各种宣传工具,特别是南县统计信息网普及统计信息化知识,宣传统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让公众了解统计信息化工作,支持统计信息化工作,参与到统计信息化工作来。
2、办好南县统计信息网,构建互动开发的信息平台
统计信息网是统计信息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发挥统计服务功能,展示统计工作成果的阵地和窗品,在丰富网站内容、美化网站版面的情况下,更好的考虑谁在观看我们的网站?用户需要了解哪些统计内容,可以尝试建立一种开放式服务格局,为社会公众提供网上服务。发掘和捕捉企业、部门和公众需求,推动统计业务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实现信息共享。
3、大力度进行统计信息化硬件建设
统计局的电脑设备是最多、最好的,因为计算机就是工作人员的工具,报表录入计算汇总都离不开,只有有了先进设备,先进系统,工作效率才能提上去,才能让统计工作者既“勤奋”又“聪明”地工作。
4、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信息化建设,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对在职工作者进行充电,针对网终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精英统计员,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县级统计局是政府统计的基层单位,是政府统计部门与企业、公民联系的纽带,是采集统计数据的第一线。因此,县级统计信息化是整个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沿,也是信息建设的关健所在。
1、省、市、县重视统计工作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发[20*]8号和《进一步加强工作意见》(湘政发[20*]8号精神,以及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益政发[20*]15号),省、市两级政府明确指出要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统计专网建设,实现省、市、县网络线路开通,乡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逐步实现联网直报。乡镇微机配备经费按省、市、县分级负责的原则负担。县人民政府对统计工作有关要求也进一步明确。
2、统计基层,基础情况
从县统计局看,县统计局在职人员16人,平均年龄42岁,统计师2人,懂统计与计算机复合型人员不超过一半,现有微机13台,笔记本1台,人平0.8台,针式打印机3台,激光打印机1台,局内全部联接Internet网。
从乡镇看,全县12个乡镇,统计人员暂为经管系统编制,县政府、编委正就统计人员定编定员问题进行研讨中,就乡镇微机配备事情,经费由省、市、县按3千、2千、2千比例已经到位,对乡镇统计站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已进行政府采购中,5月底可以全部配备到基层。
从企业事业部门看,向统计局有报表报送任务的单位317家,其中规模企业41家,商业37家,房地产建筑22家,服务业17家,县部门95%都拥有电脑,八成接入宽带,统计人员基本由财务室或办公室兼,持有统计上岗证不足20%,企业单位统计人员由会计兼,电脑接宽带情况只有90%,但统计上岗证持有约有30%。
从信息化交换信息情况看,县对市基本实行电子化办公,通过市级内网“FTP”进行数据传输,企业部门中除规模工业企业德盛纺织、*纺织、汇源麻业、湖南拓普进行联网直报外,其他均进行电话、传真、报表等纸介进行传输。县统计局对县域经济数据及主要经济指标主要通过统计年鉴、*经济数据月度卡、*调研分析向外传送,在20*年底,县统计局建立了*统计信息网,县局的有关工作及统计数据在网站上向外公布。
二、制约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因素
1、信息化意识不强
有不少的干部与公众对统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部分单位领导对统计信息产生、传递、服务、作用认识模糊,对计算机使用仅停留在文件打印上,认为信息化是高新技术,还不知如何着手来抓信息化,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
2、资金投入有限
统计部门的本身业务经费就有限,如果从有限经费中挤的话,也是非常少的,所以在设备更新、网络升级、网站更新上都难以跟上社会发展。
3、统计软件更新较快
现在县级在处理统计数据使用SARP系统,有的使用的FOXPOE系统,一套表制度的EPRAS,普查版本的APRAS,再到抽样调查各类新程序,县统计局的统计专业人员使用起来尚需摸索中求发展,更别谈乡镇、部门、事业单位了。在对报表单位布置工作时,月季、年报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汇总,统计软件的快速更新使得报表单位也有些应接不暇。
4、统计信息网管理落后
*统计信息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内容少、更新慢、数据少、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少、版面也不美观,点击率十分低,网站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对外宣传,公布的作用。
5、专业人员缺乏
县统计人员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有5人,特别是懂统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少。懂计算机的人员也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计算机、录入、汇总操作上,而网络技术的方面几乎空白,精通业务与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统计网终化建设成败。
三、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
对于我县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应立足实际,充分挖掘有利条件,实行扬长避短,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力度。
1、要以省、市、县《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通知》文件出台为契机,大力宣传统计信息建设的重要意义
利用好各种宣传工具,特别是*统计信息网普及统计信息化知识,宣传统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让公众了解统计信息化工作,支持统计信息化工作,参与到统计信息化工作来。
2、办好*统计信息网,构建互动开发的信息平台
统计信息网是统计信息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发挥统计服务功能,展示统计工作成果的阵地和窗品,在丰富网站内容、美化网站版面的情况下,更好的考虑谁在观看我们的网站?用户需要了解哪些统计内容,可以尝试建立一种开放式服务格局,为社会公众提供网上服务。发掘和捕捉企业、部门和公众需求,推动统计业务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实现信息共享。
3、大力度进行统计信息化硬件建设
统计局的电脑设备是最多、最好的,因为计算机就是工作人员的工具,报表录入计算汇总都离不开,只有有了先进设备,先进系统,工作效率才能提上去,才能让统计工作者既“勤奋”又“聪明”地工作。
4、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信息化建设,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对在职工作者进行充电,针对网终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精英统计员,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一、信息化建设对市场监管的重要作用
1、加快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市场监管模式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去年12月23日,吴仪副总理在对工商工作所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是为市场主体和广大消费者服务的现代化手段,对于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设社会诚信体系,都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工商部门的同志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总局王众孚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建立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商标管理自动化系统、电子政务系统为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网的应用,充分发挥网络的效用。”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服务经济发展工作,实现办公自动化、办案现代化,已成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2、加快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市场监管职能的到位。近几年来,随着工商体制、机制、监管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小局大所”的格局的形成,基层市场监管执法的力度的加大,实施“经济户口”管理、企业信用建设、商品准入制度建设、个体经济分层登记和分类监管等新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模式,都有赖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没有信息化的支持,就难以实现市场监管的创新和突破。
3、加快信息化建设,可以进一步规范监管执法行为。改革实践证明,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使系统内部管理日渐高效、规范、科学、透明,形成流程科学、简洁高效、监督有力的工作新格局;可以使案件办理流程化。案件处理从发现线索、立案、调查取证、移案、撤案、案件调查终结到案件执行、责令赔偿、结案等可全部实现网上审批,既规范了办案工作程序和办案行为,也有效地减少了执法的随意性;信息化建设,还可以通过计算机随时查询每项业务工作的质量,过错责任一目了然,从而有效地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
4、加快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提高监管服务效能。随着网络信息的逐步完善,12315维权网络系统,网上查询、名称核准、办照、年检,网上互联审批,企业信息实现网上交易、招商引资等无纸化办公方式的变革,提高了部门工作效率,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消费者,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信息化建设在监管方式改革中的现状
1、信息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贫乏。体制改革以后,工商系统现有人员知识结构还主要停留在上世纪80—90年代对社会招聘干部和复转军人的基础上,专业性技术人才的补充和更新受体制的影响速度缓慢,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工商干部在提高自身素质上还跟不上信息时展要求。
2、硬件建设发展不平衡。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部门预算等因素的限制,部份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工商部门缺乏经费,硬件建设工作滞后。
3、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滞后于硬件建设。一是针对各项监管职能的应用软件没有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资源相对闲置,“路多车少”,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已开发利用的软件因是各地区各部门自主研制,系统上下级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百花齐放”,“各自为政”,数据资源不能有效的对接共享;三是系统内网络建设还仅限于内部业务网,对外服务网络如12315维权、网上受理、商品准入、企业信用建设等网络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初试阶段,与政府网站及税务、金融、质监、卫生防疫等职能部门信息共享网络建设也仅仅处于构想阶段。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落实组织保障。省、市、县各级工商部门要分别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把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部署。要加强对系统干部的思想观念教育,使每一位干部都能认识和体会到,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文字处理,而是做好日常工作、强化监管职能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最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和调动全体干部的积极性,认真分析当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困难,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群策群力,克服困难,把信息化建设抓紧、抓实、抓好。
近年来,__市民政局始终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履行民政职能,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全面、真实地宣传民政领域重大活动、工作动态、研究成果、热点问题和典型经验,有效地扩大了民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连续多年被民政部《中国社会报》评为“全国民政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民政政务(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__市民政宣传工作的现状
现状一:多措并举,营造民政信息宣传浓厚氛围
第一,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市局党组将信息宣传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局办公室负责做好民政信息宣传的报送、反馈和归档等日常工作。同时,将宣传工作列入《2013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以孝民政发〔2013〕1号红头文件形式印发),列入2013年度责任目标书中,印发给各县(市)区民政局,市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民政办公室,局机关各科室、局直属各事业单位,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第二,建立机制,完善制度。一是建立了民政信息宣传双向督促机制。要求各县(市)区民政局、市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按时、按质、按量向市局提供宣传素材。二是建立了重要信息宣传预约制度。向县(市)区民政局、市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发出信息宣传预约通知,提出预约信息宣传的内容、撰写要求和报送时间。三是制定了民政信息宣传工作通报制度。20__年4月起,该局对7个县(市)区民政局报送信息宣传和采用情况实行每月通报,并按累计积分的高低进行排序。20__年初,开始对局机关干部职工信息宣传用稿情况每季度进行通报。四是制定了民政信息宣传工作考评制度。20__年1月,制发《孝感市民政局理论调研、信息宣传考核办法》(孝民政发[20__]2号),对信息宣传报送任务及奖励办法作出明确规定,20__年底对局机关完成年度信息宣传任务的同志进行了宣传报道奖金兑现。四是建立了重大信息宣传报送工作机制。对于重大事件、灾情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孝感民政网等媒体上及时公布。
第三,上下配合、形成互动。该局与《孝感晚报》合办《民政新闻版》,每周一期,年出专版45期以上,已连续坚持了近8年。20__年9月,对孝感民政网进行了改版,丰富了网站内容且每日更新;2013年3月,根据市委办等相关部门的要求,该局《孝感民政》内刊改为了《民政快讯》,内容精简,文字精悍,不定期推出。目前,我市民政信息宣传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报(即《孝感晚报民政新闻版》)、一刊(即《民政快讯》)、两网(即孝感民政网、湖北民政网孝感子网站),报网互动的立体宣传格局。同时,加强对各县市区及局属各事业单位的指导,在全市民政系统组建了一支高效、充满活力的信息通讯员队伍。
现状二:规范采编,不断提高民政信息宣传质量
在搜集、整理信息宣传时,该局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四条原则。
一是注重需求性原则。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党委政府和上级民政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和局领导的工作要求上,及时编发,报送信息。
二是把握真实性原则。对“信息宣传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综合,努力做到“四要四不要”,即反映要客观,不能主观臆断;内容要真实,不能有虚假成分;情况要全面,不能断章取义;数据要准确,不能掺杂水分。
三是增强效用性原则。采编上报信息宣传,充分考虑决策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为党委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优质信息宣传稿件。
四是坚持快捷性原则。为了保持上报信息宣传稿件的鲜、活、新,做到当日信息宣传力争在当日的网站上编发,紧急信息宣传随时发生随时编发。
现状三:围绕中心,加大民政信息宣传创新力度
一是把握“重点”。即抓住与中心工作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调研摸查,及时做好学习宣传贯彻。
二是捕捉“热点”。即抓住群众普遍关心敏感的问题,广泛了解和全面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提请领导注意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同时,密切跟踪孝感网槐荫论坛等网络媒介对全市民政热点工作的披露,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合理地反馈、适时地引导网络舆论。
三是破解“难点”。即针对工作已经出现的难题或阻力,收集反映发现现实中有助于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设想、计划、措施和方法,为领导研究和解决难题出谋划策。紧扣群众反映强烈、党委关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仅善于发现和反映问题,而且深入分析原因,尤其是对政策、决策贯彻落实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四是突出“特点”。即抓住事关全局,代表事物发展趋势,对整体中心工作具有指导意见的典型经验,及时进行总结,迅速提供给领导,以利于领导借鉴局部经验从宏观上指导和推动整体工作。结合本地、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实际和特点,注意收集和报送贯彻党的十精神、创新社会管理及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等方面的新举措、新做法。
孝感市民政宣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对民政宣传的投入不足、人才比较
缺乏。由于各地对民政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一,使得有的地方和单位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开展工作比较困难,因此,各地宣传工作发展很不平衡。
二是民政宣传载体简单、质量不高,系统培训很少。尽管市局已经形成了“一报一刊两网”的宣传态势,但是与先进的地区相比,水平和档次依然很低。各县(市)区及局属各事业单位宣传载体更少,他们更多地依赖于市局的宣传平台。另外,民政系统的宣传培训少之又少,难出宣传精品。
三是对市民政工作全方位的宣传不够。 典型宣传较少,缺乏对民政工作规律性的提炼。需要进一步通过对民政工作典型先进单位及个人的宣传,在社会上树立民政部门的良好正面形象。
四是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力度不够。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对促进科学决策、推动民政工作起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我市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全省民政系统最近三个年度的优秀调研成果评比中,分别获得了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的好名次,获奖的等级和数量、质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也应清醒意识到,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还开展的不够,数量、质量都有待提高。
对于民政宣传工作所有问题产生的根源,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在于思想的问题、认识的问题,如果各级民政部门把宣传工作摆在战略的高度、摆在服务民生、服务大众的高度来加以重视,拿在手上来抓,认真加以对待,相信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这项工作需要领导重视、健全机制、全员参与、戮力而行。
孝感市民政宣传工作对策及建议
第一,要健全宣传工作保障机制。一是要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民政部门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民政宣传工作,建立起有人主管、有人负责、有人主抓的宣传机制,并努力扩大信息的来源。二是要加大宣传投入。各地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投入到民政宣传工作当中,并配备一定的器材,高标准、高起点地谋划宣传工作,让民政工作真正做到“报刊网站上有文、电视里有声、广播里有音”。三是要完善信息宣传工作奖惩机制。将信息宣传工作纳入各地年度民政工作要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范围中,实行奖惩兑现,表彰先进,树立信息宣传工作典型,推动信息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