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戴维大学毕业后,曾在汽车公司任过职。在工作中,戴维注意到,美国经理人习惯于让各种调查报告适应自己的需要,否则他们就要求反复调整调查报告直到最终结果与他们所期望的结果一致。而且,出资做调查的企业,往往并不针对研究报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消化和改善。
戴维对这种态度很不认同。1966年,戴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专业从事调查研究工作。
现在,我们看到的J.D.Power报告早已不再局限于汽车领域了它还覆盖了电讯、旅游、房产等行业。但是,戴维也承认,J.D.Power报告中最著名的还是一年一度的汽车质量、可靠性和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
为中国车市把脉
J.D.Power公司的调研信息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汽车行业具有特别的价值。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正在经历着汽车制造商数量的历史性增长,这些制造商每年向顾客提供大量的新车。对于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来说,要适应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和了解新消费者间的细微差别都是一项挑战。
近日,J.D.Power亚太公司公布了2008年中国新车质量调研报告其中一汽丰田的两款主力车型表现优异,旗下的COROLLA EX花冠和CROWN皇冠分别在中型车和豪华车两个细分市场摘得桂冠。
2008中国新车质量调研报告主要关注新车购买者在购买新车后2-6个月内遇到的问题,报告把新车质量问题划归为两大类――设计质量和生产质量,并细分为类别:车身外观;驾车经历;配置、操控和仪表板;音响/娱乐/导航系统;座椅;空调系统(HVAC);车身内装;发动机和变速系统。
戴维认为:“所谓‘质量’问题,其实包含了在汽车消费者整个体验过程中产生的一切问题。因此,我们在调查问卷上努力为汽车消费者提供一个包括所有容易被认知的故障名单,让消费者挑出他们认定的故障。为了使我们的调查更充分,我们还让消费者填写任意他们想到的而问卷中没有出现的汽车故障。我们的调查始终围绕消费者,并最终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服务。”
一汽丰田实至名归
在评判标准方面,J.D.Power坚持独特直观,即综合新车质量的类别,以每百辆车所出现的问题数量来衡量,分数越低表明发生故障的频率越小,说明其质量也越高。
J.D.Power的新车质量调研报告显示,一汽丰田的CROWN皇冠以72分的成绩拉开了与其它同级别车型的距离,其表现远远优异于豪华车细分市场96分的平均成绩。COROLLA EX花冠则以89分在中级车细分市场崭露头角,该细分市场的平均分则高达218分。这一事实说明CROWN皇冠和COROLLA EX花冠在质量问题方面的数量远低于同级别车型,是真正的高质量车型。
在全世界范围内,TOYOTA品牌车型一直以高品质著称。在中国,一汽丰田的全系车型都拥有TOYOTA的优异设计品质和先进的制造工艺,享誉世界的TPS(Toyota Production Svstem)精益生产方式是高品质的重要保障。TPS倡导“品质的打造源于每道工序”,以世界先进的生产线和专业人员的精准配合,以及对每道工序的严苛把控,通过流程设计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向下一道工序,带来超越自动化的放心品质。据悉,一汽丰田的每一部汽车都经过钢铁、涂装材料、部件等多项检查,处处贯彻“品质为先”的理念。
另外,本次J.D.Power新车质量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的新车车主最常抱怨的问题与发动机和变速系统有关,耗油量过高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采用双VVT-i发动机的CROWN皇冠和COROLLAEX花冠,不仅使燃油燃烧得很充分、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而且还实现了在中低转速下的充沛扭矩输出和高转速下的卓越动力的输出。
中西部地区逆势大规模招聘
今年二季度以来,GDP增速加快,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规模增速超过200%,半年新增贷款规模超过去年全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以“稳”为主,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价格在3月触底后,同比及环比同时呈现加速上涨局面。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预计可实现政府制定的“保8”目标。
而对于危机预期的影响,企业都处于谨慎观望状态,但报告显示,2009年企业招聘计划仍持续进行,沿海城市受制于出口贸易影响,在招聘方面趋于保守和消极;而中西部地区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大规模扩大招聘。
被调查企业中,有超过半数企业在今年下半年增加或大规模增加招聘人数,其中国有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招聘持积极态度,而中外合资企业更多地选择减少招聘人数,以应对未来的经济环境。增加招聘计划的行业依次为机械制造、IT和医药行业,而减少招聘计划的行业依次为金融、能源化工和传媒行业。
消费行业薪酬增幅居首
正略钧策的《2009年薪酬调研报告》显示,中外合资企业在此轮经济危机中受影响最大,其业绩完成情况也最差。平均薪酬增长率上的数据指标显示,中外合资企业的薪酬增幅只有7.2%,低于其他企业类型。而在各大行业中,消费品和汽车行业的薪酬涨幅最高,均超过10%,而传媒和IT行业薪酬增长率最低,仅6%出头。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锐国际)刚刚的2013年薪酬调研报告称,2013年的平均涨幅预期在9.43%。而在中华英才网最新的调研数据中,55%的企业涨薪幅度会在6%至10%之间。所以,从人才资源的角度来看,市场需求仍然旺盛。
大多数公司人可能都被这个平均值所“关照”,但也有少部分人会享受大幅涨薪的待遇——如果你是其中之一,那真值得恭喜——这也就是接受我们采访的人力资源专家们所定义的“关键人才”,大约占到公司员工总数的15%至20%。这些人或者占据热门职位,或者手握一技之长,总之就是如果他们跳槽了,绝对够得上HR核算下损失有多大。
看来相比所谓的大环境,个人在职场上的努力和对公司作出的贡献更加重要,它往往是决定你的工资涨与不涨,以及能涨多少的一个关键指标,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分享利润的意愿。
2013年薪酬趋势有哪些新的特点?记者采访了科锐国际业务总监于丽娜、KellyService华东和华南业务总监Lois Freeke、怡安翰威特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张宏和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刘兴阳来进行解答。
5个2013年的薪酬变化趋势
1 平均薪酬涨幅整体偏低
科锐国际、Kelly Sevice、怡安翰威特和中华英才网对2013年的薪酬行情持保守态度,普遍预估的涨幅约为9%。
参与科锐国际调研的企业中,国企、民企和外企各占三分之一,受访企业平均薪酬涨幅为9.43%。对比科锐国际前3年的调研结果,这个涨薪幅度为4年来最低——2010年和2011年的涨薪幅度均为10.1%,2012年为9.8%。
怡安翰威特的预期值为9.3%,它的调研对象主要是外资企业、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Kelly Serviee更为保守,预期为8.8%,但如果把这个数字放在全球范围内来比较,仍然可以看做是一个很可观的增长率,它高出美国3个百分点。
中华英才网的数据显示,2013年有55%的企业涨薪幅度会在6%至10%之间,只有11.2%的企业涨幅在11%至20%之间,而32.8%的企业薪资涨幅在5%以下。
接受采访的专家们普遍认为,2012年经济大环境低迷,公司利润下滑,以及面对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等因素,导致了2013年平均薪酬涨幅偏低。
2 IT、医药等行业涨幅领先
薪资涨幅比较大的行业主要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消费品、医药、化工、汽车行业。
IT行业: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得IT行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人才需求旺盛。Lois Freeke认为这种持续繁荣的状态仍然会延续好几年。刘兴阳说“2013年互联网行业的涨薪幅度基本上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每年都在翻新”。
消费品行业:由于利润率偏低,消费品行业的薪酬涨幅一直处于行业居中水平,但消费品行业的涨薪幅度比较稳定,“所以,消费品行业领先的一个原因与其他行业涨薪幅度降低有关,”于丽娜说,“而且,消费品行业对人的依赖性很强,稳定涨薪也是一种员工激励手段。”此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也发挥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奢侈品和零售行业。
医药、化工行业:这两个行业均属于稳定发展的传统行业,人才需求一直都比较旺盛。怡安翰威特预期医药行业的薪酬涨幅为10.1%,中华英才网调研结果为66%的受访企业涨薪幅度在6%至10%之间,21%企业达到11%至20%。Kelly Service预计化工行业的薪酬涨幅约为10%,与2011年大致相同。
汽车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汽车行业在2012年下半年表现不佳,“但汽车行业比一般制造业涨幅仍然会高一点。”Lois Freeke说,原因是“汽车行业各方面的质量标准和体系比较高,对雇员素质要求也比较高,薪资水平就会跟着往上涨”。Kelly Service预期的涨幅是在9%至15%之间,怡安翰威特也给出了10%的预期涨幅。
3 金融、房地产行业风光不再
“一般来说,靠内需拉动的行业薪酬增幅会较高,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的薪资增幅会比较低,比如房地产、金融等。”张宏告诉记者。在采访中问及2013年薪酬涨幅的Top5时,Lois Freeke脱口而出“当然不是金融行业”,而且金融行业作为服务型行业,实体经济的低迷直接导致其业务需求下滑。
房地产行业更多的是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2012年出台的一系列“限购令”让房市从年初就开始进入了寒冬,尽管现在市场上呈现出回暖的迹象,怡安翰威特预计2013年房地产(一线)薪酬增长率处于行业最低水平,为7.9%,这与它2012年7.9%的实际薪酬增长率基本相同。同样在走下坡路的还有半导体行业和太阳能行业。“但如果中国国家政策转向,它们就会很快恢复。”Lois Freeke说。
4 二三线城市涨幅高于一线城市
不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越来越看好中国二三线城市的购买力和消费力。再加上一线城市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趋于饱和的状态,“很多公司开始开发二三线城市市场,希望通过销售下沉来实现增长,人才需求自然就会变得旺盛。”张宏说,表现比较明显的是消费品行业、汽车以及商业地产。
根据科锐国际的调研数据,二三线城市在2013年的薪酬涨幅会达到9.46%,而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为9.43%。“这是企业投资中心转移的必然结果,加薪只是—个信号,”于丽娜对记者说,“二三线城市人才需求量上升,并不意味着对人才素质要求低于一线。但大多数人不愿意去二三线城市工作,一些企业不得不通过大幅提升薪酬来吸引优秀人才。”比如在汽车行业,如果从一线城市调往二三线城市,薪酬涨幅一般会超过30%。
2、加快汽车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溧水、江宁、浦口三大汽车产业基地服务指导工作,重点加强浦口桥林汽车产业园的建设。引导主城区内退城进园的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三大汽车产业基地集聚,推进依维柯、南汽专用车等企业退城进园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落户。
3、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和试运行工作,跟踪服务金龙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推进南汽、金龙、中大金陵、嘉远等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加快构建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组织相关部门推荐新能源汽车车型,做好我市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推广应用工作。
4、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桥林汽车产业基地、长安微型汽车新基地、长福马公司技术中心和新车型、南汽技术中心、依维柯轻卡扩能等项目建设。
随着国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湖南省以“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并于2007年成立了以湖南省长任组长的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下大力气支持整车发展,支持配套企业加速发展,推动汽车产业振兴。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整合省内资源,引进业内战略投资者,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湖南省汽车产业的后发赶超优势将逐步显现。目前,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聚集了湖南省汽车工业70%以上的生产要素,拥有14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衍生了数以千计的汽车售后服务与维修企业。
随着湖南汽车产业的快速扩张和集群效应的形成,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匮乏成了制约汽车及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以合适的培养模式加快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全面提高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建立有利于培养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和环境,是当前进一步推动和服务湖南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鉴于此,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学院院长邓志革教授的项目组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构建了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新路子。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1.组织进行湖南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现状与需求调研
为了清楚地了解湖南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和未来需求,在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和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的支持下,学校经过认真研究与策划,利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于2007年7月10日至8月26日组织了由69名师生参加的调研团,对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常德、郴州、娄底、永州、邵阳等11个地市汽车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为保证调研的水平和质量,学校制定了完善的调研方案、调查问卷和调研宣传提纲。全体调研人员组成的11个分团各对应一个地市,共深入到72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及328家汽车售后服务与维修企业,直接接触汽车企业一线技术工人3200余人次, 召开汽车企业和行业主管领导座谈会11个,访谈156人;收回各类调查问卷3279份。
本次调研活动是学校建校以来面向湖南汽车行业进行的一次最大范围、最全项目、最多数据、深入生产企业一线的汽车人员现状和需求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形成了系统的调研报告。基于此,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面向汽车产业集群的高技型能人才培养体系方案,明确了学校设立面向湖南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坚定了学校“面向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决心。
2.研究构建了“两层四类”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湖南汽车产业集群对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学校逐步建立了“两层四类”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两层”即初中起点的“3+2”中、高衔接层次和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层次。四类是在两层的基础上,专科层次又分为面向汽车整车装配与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面向汽车服务与营销企业、面向汽车诊断与维修企业、面向新能源汽车企业四种人才培养类型。
针对四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对系部及专业的动态调整,对应设置了机电工程系、汽车运用系、汽车商务系和汽车电子系等专业系部。依托机电工程系,建立了面向汽车整车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汽车制造、机电、模具等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运用系,建立了面向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领域培养“汽车医生”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商务系,建立了面向汽车销售与流通领域培养汽车服务与营销、电子商务等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电子系,建立了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培养汽车电子技术运用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3.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面向汽车产业集群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建立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的恰当的培养模式,才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用。
学校要为湖南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作用好”的汽车人才,一是必须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他们今后接受毕业后教育和汽车继续教育的需求。二是要创造贴近汽车行业工作实际的人才培养氛围。
学校对“两层四类”人才培养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各类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构建和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整车装配与零部件生产制造类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典型真实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注重做中学、做中教;汽车服务与营销类人才培养采用“引名企入校园、融专业入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汽车知识的渗透、注重汽车文化的熏陶;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类人才的培养采用“校企合作、项目引领、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一个经典保健、三台外科手术、五个系统诊断”,着力打造“汽车医生”。新能源汽车类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汽车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着力培养混合电动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
4.开发建立了一大批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为保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市场的能动性,实施开门办学,建立了一大批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驱动、行业统筹、企业参与的建设模式,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校牵头成立了“株洲汽车教育集团”,成功申报并立项建设了“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二是以行业为统筹,相继建立了博世汽车临床诊断中心、上海通用ASEP项目教学中心、全国首家北京汽车培训中心、宝马售后英才(BEST)项目教育中心、保时捷项目教学中心;三是与企业合作,相续建立了南车时代电动汽车人才培养基地、株洲汽车齿轮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九城汽车人才培养基地、广汽菲亚特人才培养基地等13个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四是以市场为驱动,与深圳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多年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共同投资注册成立“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实施了公司化运作的基地建设模式。学校通过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整合行业企业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等优势资源,创建了整套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管理文件,建立了“IPO”教学方法培训认证体系,搭建了学校群与企业群之间的“大订单”人才培养平台,延伸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5.积极培育了一支“名师引领、企业历练”的教学团队
如果说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 那么为实施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学校颇有新意地实施了“名师引领、企业历练、就近转型”的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学院先后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聘请了中国汽车维修领域顶尖专家朱军教授、汽车营销领域顶尖专家裘文才教授、新能源汽车知名专家袁翔教授、汽车制造领域知名专家高卫民教授分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和兼职教授,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相关教师队伍建设中“传、帮、带”的引领作用。同时,学校还利用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优势,每年分期分批轮流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等知名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到北汽控股株洲分公司、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吉利汽车公司、广汽菲亚特等落户本土的企业进行现场锻炼。近三年来,所有汽车专业教师都至少到两个以上的企业进行过为期30天以上的培训和锻炼,真正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双师”型。此外,学校在专业改造、系部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内部集训、企业送培等方式,对原电子工程系的老师进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机械工程系的老师进行汽车制造与装配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经济贸易系的老师进行汽车营销方面的转型培训,实现了教师的“就近转型”。
学校通过实施“名师引领、企业历练、就近转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有32名教师相续获得了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公司的师资认证,有3名教师成为省级专业带头人,汽车运用技术和模具制造与装配两个团队均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二、成果的创新点
1.对接汽车前后市场的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汽车产业集群对汽车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学校通过专业改造、系部调整,系统建立了对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涉及汽车前、后市场和汽车新技术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汽车医生”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汽车技术诊断与维修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一个经典保健、三台外科手术、五个系统诊断”,使传统的汽车维修人才朝职业化的“汽车医生”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汽车人才的培养品质。
3.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不同类别汽车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要求,明确了“两层四类”人才的不同培养面向、培养重点,建立了适合各自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构成,有效避免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发展。
4.“教育公司运作、职教集团联通、典型项目引领”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通过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形成了以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上海通用ASEP项目教学中心、宝马售后英才(BEST)项目教育中心、保时捷项目教学中心、博世汽车临床诊断中心等典型校企合作项目为引领,以株洲汽车职业教育集团为职业院校和汽车企业集群搭建联系沟通平台,使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有效拓展。
5.传统师资的“就近转型”
学校在进行传统专业改造、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积极组织相关专业老师结合原来所学所用专业进行“就近转型”,此做法意义有三:一是避免的传统师资的闲置,二是缓解了汽车师资的不足,三是优化了人才队伍。
三、成果的应用成效
本成果最直接的效果是面向汽车产业集群,培养了一大批覆盖汽车前、后市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近三年,“两层四类”总计招生3000余人,有近千名毕业生服务在湖南汽车制造与售后服务的不同岗位。也就是在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29个一等奖、40个二等奖和68个三等奖,2010年汽车专业代表湖南参加全国技能决赛获二等奖。在2011年全省春季技能竞赛中,学院获得2金2银3铜的佳绩,有2个项目3个团队代表湖南参加全国决赛并获得1金2银的优异成绩。
(1)参加华域汽车反路演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下一步的投资获取重要信息,并最终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
(2)接待中信建投环保行业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2、3月份:
(1)参加平安资管投资会,在宏观、固收和权益方面获得相关信息,并通过撰写会议纪要,与相关投资经理分享会议内容;
(2)参加东阿阿胶上市公司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投资建议书;
(3)接待海通证券计算机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4)接待海通证券计公用事业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3、4月份:
(1)参加华天科技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投资建议书;
(2)接待国泰君安零售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3)撰写中国巨石的投资建议书
4、5月份:
(1)参加国泰君安组织的上市公司交流会,和国泰君安建材行业研究员、建筑研究员、中小盘研究员、旅游行业研究员和汽车行业研究员进行交流,并参加个别上市公司的交流。
(2)接待长江证券建材行业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3)接待天风证券农业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4)撰写兴业银行的投资建议书;
5、6月份:
(1)参加恒立油缸上市公司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调研纪要;
(2)接待东吴轻工行业研究员,并与该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3)接待国泰君安有色金属行业两名研究员,并与两名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
(4)接待海富通基金基金经理,并与该基金经理进行深入交流;
6、7月份
(1)参加中国巨石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调研纪要;
(2)参加华工科技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撰写调研纪要;
(3)撰写利尔化学的投资建议书;
7、8月份
(1)撰写荣盛发展的投资建议书;
(2)参加苏交科的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调研纪要;
(3)撰写北新建材的投资建议书;
8、9月份
(1)参加光大证券在南京主办的上市公司交流会,与林洋能源、金智科技和国电南瑞等上市公司进行交流;
(2)接待和交流各行业研究员;
9、10月份
(1)参加保监会现场检查工作;
10、11月份
(1)撰写中鼎股份、羚锐医药、中信证券、中国医药、中天科技的投资建议书;
11、12月份
(1)参加中国医药的调研,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计划,撰写调研纪要;
(2)参加鹏华基金的投资策略会,撰写鹏华基金的投资策略会纪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对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知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兴起源于传统战略理论的不足,因为Porter的第四代竞争战略理论实际上是将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偏重于企业外部战略环境的分析,缺少企业内部能力、绩效、成本、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远远超过Porter五力模型的范围,能够较完美地将企业内外因素分析融于一体\[4\]。
核心能力是一个合力,是由多项企业能力所组成的合力\[5\]。在这个合力系统中,如果存在一项或若干项强势企业能力,就可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核心能力是企业技术与管理全面提高与改进的结果。我国汽车行业的运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汽车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不仅需要借鉴国外汽车产业的发展经验,也要充分结合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内部环境。
一、研究模型的构建
自本世纪以来,汽车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已在国内理论研究领域出现,但处于零散性的研究状态,并局限于理论分析层面,缺少实践性的、策略性的、指导性的实证研究。沈剑平(2002)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剖析了汽车大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并通过分析国外汽车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汽车大集团培育基于知识管理的核心竞争力的对策\[6\]。雍其斌、谢瑞、吴晨霞(2010)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视角探讨了汽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强调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以品牌塑造为依托,努力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7\]。胡波(2010)借助于对日本丰田汽车自主技术创新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汽车工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探讨了我国汽车行业的核心能力培育问题,并认为汽车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创造过程,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技术创新等形式\[8\]。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于我国汽车产业核心能力培育的实践,本研究认为,我国汽车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主要包括如下策略:零部件生产、合作制度创新、政策合理利用、自主技术创新、创意设计、节能减排技术与物流系统改进。
首先,零部件价值占汽车总价值链价值的50%,是我国汽车产业的薄弱性生产环节。根据最近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市场上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在高科技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外资汽车零部件公司凭借技术、管理与客户关系网络等优势,在高科技零部件领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万余家,但大多数规模较小,主要依附于整车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没有形成强大的企业集团,新产品与新工艺的自主开发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
其次,根据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经验,现有的合作制度是约束我国汽车企业成长壮大的突出性因素。合资经营是我国目前汽车产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但是,合作的结果是,外方企业不仅占有了国内市场,而且仍然垄断了核心生产技术与成熟性的管理经验,严重抑制了我方合资机构的发展与成长。“以市场换技术”是我国汽车行业的合作战略目标,然而,由于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的垄断性保护,设立诸多障碍来限制中方人员接触其技术核心,最终导致我国政府的愿望落空。
再次,为了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不断地出台各种优惠性的扶持政策,而汽车企业要充分理解与利用这些优惠政策,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如2009年,国家设立了10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主机厂的电动汽车研究。同年,国家出台了“十城千辆”计划,即2012年分别在上海、北京、南京、长沙、济南与南昌等十座城市推出一千辆汽车,用于出租、邮政、电信与公交等公共部门使用。
第四,自主技术创新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影响我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纵观我国汽车产业的二十年发展之路,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外技术的引进,而不是自主技术的支持。由于外方的技术封锁与垄断,导致中方的技术能力仍然处于低水平状态。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外资专利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近年来一直是中方汽车专利数量的6至10倍。
第五,汽车消费不纯粹是一种功能消费,更是一种个性化消费或者炫耀性消费,因此,创意设计是汽车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日产首席创意官中村史郎认为:汽车设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产品设计要符合当地主流人群所向往的文化趋向,而设计师应该是一个了解市场、懂得生活的人,是既有商业头脑又有艺术家气质,能够发现消费欲望并引领潮流的专家。消费者购买的是一种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商品,是购买一种折射内心渴望的“符号”。
第六,节能减排技术的改进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迫切性需要,不仅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也源于国内能源危机的存在。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7%,一辆轿车一年的废气排放量是其自身重量的4倍。目前,尽管在短期内燃油汽车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仍然是汽车技术开发的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主要包括节能发动机的研发与汽车的轻量化设计等。汽车制造商必须对自己产品的环保性能进行升级,减少碳排放。
第七,汽车物流的发展水平与汽车行业的成长息息相关,而我国汽车物流的发展仅处于初级性发展阶段。汽车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与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是沟通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公司与最终用户的桥梁。由于我国汽车物流业起步较晚、成长较快,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整车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等。张天龙,张同建:我国汽车企业核心能力培育机制实证性研究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第25卷第2期
汽车企业的核心能力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品牌知名度、专利增长、市场占有率、生产规模等。在不同的时期,核心能力的主要表现因素不同。由于我国汽车行业近年来处于高速成长时期,社会影响力是一个突出性的成长标志,因此,本研究以产品的品牌知名度、生产规模与市场占有率三个因素的整合效应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代表性因素。
y:核心能力;x1:零部件生产能力;x2:合作制度的改进;x3:优惠政策的利用;x4:自主技术创新水平;x5:创意设计;x6:节能减排技术的进展;x7:物流运作;u:样本残差项。β0是截距,β1、β2、β3、β4、β5、β6、β7分别为x1、x2、x3、x4、x5、x6、x7的回归系数。
二、模型检验
本研究拟采用后向淘汰(backward elimination)回归分析法进行模型检验。后向淘汰回归分析是逐步回归分析法的一种,而逐步回归分析法又称为逐步选择法,是为了达到选用一个有用的预报变量子集的目的,不断剔出或添加变量进入回归模型之中。采用逐步添加变量方法的称为前向选择回归分析,而采用逐步剔出变量的方法的称为后向淘汰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对10个测度指标进行数据收集,样本单位为我国境内的大中型汽车企业。核心能力是因变量,其值取自品牌知名度、生产规模与市场占有率的平均值。本次数据调查自2010年7月1日起,至2010年8月10日止,历时40天,共获取有效样本40份,能够满足多元回归分析的数据要求。样本区域分布和样本员工数量分布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三、结论
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可知,在我国汽车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过程中,零部件生产、优惠政策的利用、自主技术的开发、节能减排技术的提高与物流系统的优化对汽车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合作制度的改进与创意设计对核心能力的培育没有产生现实性的促进功能。
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已意识到现有的合作机制不利于我国汽车企业的成长,阻碍了我国汽车企业自主技术的进步与民族品牌的培育,但是,现有的合作机制孕育于十余年制度演化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为争取更为有利的宽松合作制度进行了努力,但是效果甚微。
创意设计是汽车设计的高端性设计,在欧美日国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在我国汽车领域仅处于朦胧性认识与理解状态。汽车创意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汽车企业最为重要的知识资本。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规模上呈现出爆炸性状态,但在知识资本积累上仍处于劣势地位。尽管我国汽车企业已认识到创意设计的重要性,但创意设计的实现是以多种要素的展开为前提的,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颜丙凯.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分析\[J\].上海汽车,2004(9):1214.
\[2\] 江童林.中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5456.
\[3\] 廖晓莉,李 迅,张同健.基于系统视角的核心能力研究评述\[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348.
\[4\] 王爱英,张同健. 全视角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7(28):122124.
\[5\] 张同健,简传红.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成长性实证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2228.
\[6\] 沈剑平,朱盛镭.汽车大集团应培育知识管理的核心竞争力\[J\].汽车工业研究,2004(4):37.
本次汽车后产业普查,主要针对新旧车销售(包括工程车、农用车)、汽车快修、汽车配件、美容装饰、汽车拆解、仓储物流等十大业态开展定性与定量研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问询、查阅资料等形式,深入分析当前我区汽车后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发展意见建议,为我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我区汽车后产业基本情况
汽车后产业主要包括新旧车销售(包括工程车、农用车)、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汽车快修、汽车配件、美容装饰、汽车文化、汽车拆解、仓储物流、商业配套等十大业态。汽车行业抢抓发展机遇、强化自主创新,实现了较好较快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汽车后产业已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截至目前,汽车相关类企业已近3996家,汽车相关产业总产值达57亿元。汽车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效益持续增加,产品结构日益丰富、配套范围更加广泛,骨干企业带动强劲、优势品牌逐步发展,汽车后产业发展态势欣欣向上,前景广阔。
二、我区汽车后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整体规模小,发展不均衡,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带动潜能尚未发挥,竞争力不强。经过多年发展,二手车行业已经形成规模,已有二手车销售企业423家、个体工商户1000余家,呈现出由一家国企带领四家民企的发展格局。但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我区汽车行业其他业态,尤其是新车销售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现有的318家新车销售企业中,仅有4s店22家,2s店38家。中高端汽车品牌较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资源分散不集中,形不成相互补充、相互协作优势,很难与其他地区新车销售企业竞争。
二是产业集聚不明显,汽车后产业各业态分散分布,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中、下游业态不衔接,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如我区汽车配件商户虽然数量较多,汽车配件相关企业达391家、个体工商户563家,但产业集中度低,普遍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单一,基本属于分散布点、线条式发展模式,没有形成集群发展,影响了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优势和作用尚未充分彰显,对行业和地区辐射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区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业态不完整,缺乏新车销售、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汽车快修、仓储物流、商业配套、汽车配件等业态,现有汽车维修企业76家、个体工商户500余家,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与其他地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现有的产业集聚区整体优势并未得到体现,产业聚集效应发挥不够,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全区现有汽车物流相关企业385家、个体工商户273家,汽车相关类电商企业100余家,但绝大多数商户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尚未与产业园建立业务关系,导致企业无法真正借力汽车行业优势发展,自身规模难以扩大。
三、我区汽车后产业发展建议
截止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为2.3亿辆。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的背后,是庞大的汽车后产业业态。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汽车工业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经过多年发展,枣庄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二手车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应在此基础上巩固优势、持续提升。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新车销售、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在此战略机遇期,急需我区加快发展完善汽车后产业,调整结构,升级产业,创新发展,培植汽车产业新动能,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区。
(一)我区发展汽车后产业的有利条件
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均位居全市五区前列,潜力巨大、层次丰富的消费市场需求能为汽车后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增长空间。近年来,市中区汽车销量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11月,区机动车保有量达25万辆,带动汽车后市场消费额约为6亿元。年均新增机动车1万余辆,营业额8亿元。年均销售新旧车辆20万余辆,实现销售额过百亿元,带动相关就业人员20000余人。此外,汽车拆解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市每年报废各型车辆8000余辆,拆解营业额近两亿元,且数量还在持续高速增长。2019年6月份起,新版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新规中允许“五大总成”再制造,取消报废汽车行业一城一牌照登限制,将给汽车拆解行业带来重大利好,也将对促进汽车消费起到积极的影响。而目前全市仅有一家汽车拆解中心,这给市中区汽车拆解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繁荣兴旺的汽车消费市场为我区汽车后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和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新增或更换汽车产品成为改善出行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刚性需求,为打造汽车强区创造了有利基础和条件。此外,面向消费者差异化、多元化需求的后市场向多维度创新发展,汽车售后维修保养、金融信贷保险、二手车交易、汽车文化等后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形成新的增长点,能成为市中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一个显著增长点。
(二)总体思路
以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为基点,繁荣发展新旧车销售(包括工程车、农用车)、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汽车快修、汽车配件、美容装饰、汽车文化、汽车拆解、仓储物流、商业配套等十大业态,建设汽车后产业聚集区,做大做强汽车后产业,打造规划合理、环境整洁、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综合型产业园区。
(三)重点举措
1、高点定位,全力打造中国二手车出口示范基地。抢抓机遇,完善思路,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多点发力,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和首批出口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及做法,努力做到弯道超车,实现二手车交易由“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全国、卖全球”的大跨越发展,强力提升出口贸易额,全力打造中国二手车出口示范基地新名片。
2、巩固优势,打造诚信二手车市场。构建有序竞争的二手车营商环境,共同整塑行业风气,积极推动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场内业户和消费者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杜绝事故车辆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行为,加强二手车信息和信用体系建设,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助推传统汽车交易市场向诚信市场、智慧市场进行转型升级,提升二手车市场软实力和竞争力。
韶关只是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这样的城市在全国有好几百个,在近两年车市突飞猛进的过程中,它们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成为大部分汽车厂家销量贡献度最大的市场。以东风日产为例,5年前,其二、三线城市的销量贡献度为30%,而2009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变成了55%。
二、三线城市成了新的“粮仓”,厂家自然高度重视,但当它们面对当地消费者时,又不可避免地产生困惑,因为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和大城市消费者太不一样了。韶关地处粤北,离广州有几百公里之遥,广州的媒体对韶关的辐射力非常小,而韶关本地的媒体影响力也极小。虽然市民的上网率很高,但调研结果表明,上网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聊QQ、打游戏、收发邮件,厂家的品牌信息、产品信息很难到达。
换句话说,在二、三线城市,厂家、经销商可选择的媒体组合极为有限。如果我们站在张老板的角度,面对韶关这样一个市场,似乎也只能用拉条幅、派传单这样的土办法,这对吉利、奇瑞、比亚迪之类的自主品牌当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它们早就这样做了,但对像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上海通用等“名门正派”的合资企业来说,难度非常之大,原因在于汽车厂家对于经销商如何做广告、开展市场活动都有一套明确的规范,而张老板卖药的手法显然不在规范之内。
事实上,陈斌波刚开始对张老板的一套做法也深不以为然,认为“太小儿科了”,其实他还有一层担心没有说出来:拉条幅、派传单会不会给东风日产的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但陈斌波还是默许了张老板的做法,放手让他进行营销试验,因为他知道,二、三线城市的打法肯定和一线城市完全不一样,经销商肯定比厂家更了解当地市场。而当韶关的试验成功之后,陈斌波在东风日产体系内大力推广“韶关经验”,鼓励经销商因地制宜开展营销工作。
当然,拉条幅、派传单只是在二、三线城市卖车的一种手段,而结合其他厂家的成功经验来看,举办小型车展、巡回展示、试驾体验活动、与当地知名商场开展联合营销等都是十分有效的形式,而这些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品牌信息最大限度地到达消费者,并与消费者进行全方位的互动,这是根据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而不得已采取的办法。另一个可以借鉴的案例是,当年三株口服液、红桃K补血口服液等保健品都是用“刷墙广告”的手段撬开了农村市场,卖药出身的张老板在韶关如法炮制,成功也就是必然的了。
说到这里,恪守正统品牌观念的人可能会担心,用卖药的手法卖车,会不会影响品牌形象?对于这个问题,说一点负面影响都没有是不客观的,但夸大负面影响也是不切实际的。中国汽车市场的特点就是地区发展极度不均衡,消费层级很多,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差异非常大。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一线城市,消费者媒体接触频率高,对汽车品牌的历史、理念以及车型技术非常了解,要改变他们的固有认知非常困难。相比之下,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市场的消费者平日很少主动搜寻汽车信息,没有形成固定的品牌理解,在他们的心目中,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差异不大,合资品牌之间的差异也不大,谁的传播攻势大,谁就是知名品牌,这种认知成就了自主品牌的辉煌。
J.D.Power亚太自2001年开始独立开展年度CSI调研,以衡量顾客在购车12~18个月后,对中国市场授权经销商提供的保养和维修服务的满意度。该项调研基本上包括了所有在中国销售新乘用车的制造商。
顾客整体满意度是根据经销商的表现来衡量的,主要分为七个因子,分别是(按权重排列):问题经历、使用者便利的服务、服务后交车、服务质量、服务在场经历、服务顾问以及服务启动。CSI指数的总分是1000分。CSl分数越高,表明顾客对授权经销商的保养和维修服务越满意。
奥迪获得了CSl分数834的高分,比2005年高13分,在中国汽车市场创造了新的记录。作为连续五年在这一调查中保持前三名的唯一品牌,奥迪在各方面一直表现不俗。在所有7个衡量因子中,奥迪取得了6个第一,一个第二。服务在场经历和服务质量,是奥迪与2005年相比进步最为显著的两个方面。84%的奥迪顾客“十分赞同”或者“赞同”其经销商现在提供的服务质量比以前提高,这一比例比整个行业的平均值高出了11个百分点。
日产以20分之差居奥迪之后,名列第二,在7个衡量因子中的表现都不错。上海通用雪佛兰首次包括在此项调查中,并取得第三位,尤其在服务启动方面得到了高分。除了“问题经历”这一项外,上海通用雪佛兰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出色。1/3(33%)的上海通用雪佛兰顾客认为其服务在场经历比预期的要好,而整个行业则只有1/5(21%)的顾客这样认为。
J.D.Power亚太中国区副总经理梅松林博士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品牌难以与竞争品牌形成明显差别。汽车产品多样化和价格的势均力敌,使得制造商和销售商们必须十分重视产品零售环节。多数制造商正在通过其零售网络,积极推广以顾客为中心的新型服务,以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树立品牌形象。经销商是连接顾客与品牌的重要关节,而事实证明,提供优异的售后服务,正是制造商提高品牌声誉的一条有效途径。另外,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经销商正努力提高顾客对其服务的满意度,在增加顾客忠诚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服务和零配件销售收入,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弥补新车型销售利润率日益下滑所带来的损失。”
这一调查发现,经销商正在通过推广以顾客为中心的销售服务标准,来促进市场分化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服务标准是指在经销商售后服务过程中,经销商提供给顾客的服务。68%的顾客接受过调查列表中24项服务中的18项,而这一比率在2005年为63%。
强大的零售网络对于销售、服务和品牌形象的意义至关重要,这使得众多制造商更注重顾客满意度,并借此取得市场差异化的目的。今年,汽车市场进步最显著的因子是服务在场经历,比2005年提高了12分。服务在场经历因子也是2005年以来,国际品牌和中国本土品牌都取得进步的唯一因子。
虽然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得到了公认,但是顾客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服务表现的提升被顾客上升的期望值所抵消。2005年,顾客接受的17项服务标准的CSI分数为800分。而在2006年,为保持这一分数,经销商需要向顾客多提供一项标准服务或额外服务。
梅松林说:“车辆的质量方面也有同样趋势。2005年,顾客通常能够接受其车辆出现一次问题,调查得出的平均CSI分数超过了行业平均值。而在2006年,即使仅出现一次问题也不再为顾客所接受,此时调查的CSI分数已经低于行业平均值。这表明,顾客期望值的增长速率相当高。”
经过2005年的努力之后,整个行业的分数略微提高了2分,达到了798分,这一提高主要归功于中国本土品牌的良好表现。自2005年以来,中国本土品牌分数提高了5分(CSI分数达到782分),而国际品牌(CSI分数为802分)则没有提高。除了服务启动因子,中国本土品牌在其他六个因子中都取得了积极的进步。这一结果表明,中国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更进一步表明了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力的增强。
在经销商网络中持续推广标准服务,是中国本土品牌在服务方面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15项最重要的服务标准中,本土品牌有11项比国际品牌在执行率方面提升得更快。
本次调研再次表明,顾客满意度对品牌忠诚度有直接影响。在对经销商的总体服务评分为5分(满分为10分)的顾客中,有超过五分之二(42%)的人,曾经接受过至少一次非授权服务机构的服务。而对其经销商评分为10分的“欣喜”顾客中,仅有20%的顾客流失率。对经销商评分为10分的顾客,返回同一经销商接受保修期后服务的可能性,近乎是评分为5分的顾客的6倍。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并且伴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快速地深入人心。对汽车的需求增加,随之对汽车专业的人才量也不断增多了。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刺激了人才市场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成了燃眉之急的任务。
1 我国汽车维修专业发展现状
1.1 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就业市场广阔
汽车需求的增长同时刺激着汽车行业的每一个要素。例如对汽车零件的需求增高,对汽车性能的要求增高,更重要的是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增高。汽车维修对汽车的安全使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加上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的增高更是迫切需要专业的维修人才。目前我国有着许许多多的汽车维修行,这些维修行都无一例外地通过高新聘请了高级维修技师,甚至有的维修行还缺少着维修人才。所以说在我国汽车行业发展中,对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市场十分广阔。
1.2 国家大力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
我国的政府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脚步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市场,在汽车需求量增加的同时,我国开始大力扶持职业学校开始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国内开始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关于汽车维修的职业学校,还有许多的职业学校开始开设关于汽车维修的课程。可以说,没有一个职业学校没有开设汽车维修这门专业。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投入到职业学校中,各种职业学校开始展露头角。通过国家的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职业学校的思想有所改观,对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有所改观,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视。
1.3 汽车维修行业面临的问题
汽车维修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人才的需求,而许多人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误解往往导致了人才的缺失。目前的现状是,许许多多的人认为汽车维修这个职业是一个不光彩的职业,人们对它的印象只停留在“这是一个肮脏的苦力活”上,对这份职业有着一丝鄙视的意味,这是导致人才缺失的一大原因。还有一个大的方面的原因是: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的懈怠。(1)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设定的标准要求太高,教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只能浅显地学习到表面的知识,没有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无法通过学习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2)在许多职业学校中,学生们在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时,过多学习的是汽车维修方面的理论知识,而很少的进行实现操作。要知道,光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纸上谈兵,只有动手实践才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自身融为一体。许多学校的教学只停留在浅显的内容中,学生们没有积极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消化,对教学内容了解不够深刻,对学习没有积极性,没有热情,导致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失败。(3)学生们思想的误区。许多学生会认为汽车维修是一个苦力活,可能会认为汽车维修这个活儿又脏又累,甚至觉得这是一份不光彩的职业,所以对实际动手操作有着懈怠情绪。并且汽车维修时,靠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而是团队合作能力,学生们团队意识的缺乏会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消极懈怠是他们思想上的一大误区,正是这一点导致他们不热爱这份职业,从而导致人才缺失。(4)目前汽车行业对汽车专业维修人才很是需求,但是有关企业并不能为这些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经济条件,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并且对工作人员的福利较少,这些都无法吸引汽车维修人才投身到工作岗位当中,从而造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缺失。
2 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的策略
对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的举措。而这些人才要符合怎样的要求呢?就目前来说,市场上缺少的是可以对汽车做出检测,发现汽车存在的故障,对汽车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专业维修,并且做出后期养护的人才。这些听起来简单的东西,学习起来并不简单。那么怎样培养出关于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呢?
2.1 准确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作出定位
只有知道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定位,才能制定出适宜的培养计划。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从另外一个方面可以把这个职业当成一个医生,而汽车则是他们的“病患”。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培养一个人才,就是培养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优秀的人才,那么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应该是起码有着一定职业操守和一定知识、技术的人才;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定义就比较具体。它要求从业者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能够很好地理解,并且运用于实际操作中。身为一个“医生”,就要能够发现“病患”的病情,并且对症下药。同理,汽车专业维修人才必须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汽车作出检测维修,并且能够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若想成为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就要满足这些基本的要求。这个明确的定位,有利于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可以针对这些要求对从业者进行专业培养。
2.2 对培养人才方式的创新
社会的发展是快速的,墨守成规的培养方式无疑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创新是每一个领域都在不断追求的,所以在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要不断地创新。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校都是直接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可能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互结合,造成专业技术上的缺失。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就需要学校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寻找出新的、合适的教学模式。比如做到边教边学,在讲解某些理论知识时,适当地同时加入实际操作,多开启实践课程,让学生们更好地消化所学知识;多举办交流会,不仅老师可以讲课,学生也可以讲课,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同学们参与互动,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学习的内容;也可以采用新型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们在校期间最大程度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一年的学习课程结束后,与有关企业达成协议让学生们在企业中参与社会实践,投身到汽修行业的先端,提前感受未来的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同学们先了解了汽车行业的未来,改变他们对汽修行业的错误看法,也能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教育方式上的改革也能很大程度地促进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
2.3 创建合理的、多元化的评价系统
没有发现问题的前提,就没有改正问题的动力。想要培养出汽车维修的专业人才,就要对他们的意见作出处理。评价系统可以很好的提供一个平台。想要对培养人才方式有所创新,就要先创建合理的评级系统。通过评价系统,学生可以对教学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评价教师的讲课,评价学校的课程设置或者是教学系统;教师同样有资格对学生、学校作出自己的评价。评价系统不仅针对专业学校,还可以扩展到社会中,特别是汽车维修行业的公司等,聆听多方面的声音,进行一定的改革。这些评价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这种多元化的评价系统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合理性。
3 对汽车维修教学的改革策略
教学无疑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社会的变化已经无法只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对教学上的改革成了刻不容缓的主要事情。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呢?
3.1 改变教学体制
无论是什么改革,体制是支撑它实行的基础,在汽车维修教学改革上也不亦然。传统的教学是模式是教师光光进行授课,忽略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在进行改革时,应该把汽车维修教学体制改为“动静结合”。“静”为教师授课,“动”为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这个体制下,学校应该进行相对应的教学课程的改革,把教学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进行教育。不断学习其他专业优秀院校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进行思想宣传,改变他们对汽车维修专业的错误看法,让他们认识到,汽车维修专业并不是一个不光彩的职业,这是一份社会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业。在教学中也不仅只是传授理论知识,并且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和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这些规划可以成为他们努力的动力,也能激发他们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热爱之情。新兴的教学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不仅科学地传授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还让让每一个学生对专业有一技之长,以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输入新鲜的血液。
3.2 改变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然而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却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懂得使用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对汽车维修的教学上作出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改革。学校在开设相关专业课之前,最好对社会的现实需求做出一定的分析,了解社会需要的是哪个方面的人才,需要哪个岗位,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们不必要的教学负担,还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要求学生们实际操作要求,更加不能忽略的是对学生们道德的培养。身为一个专业的维修人才,他们必须有一定的道德底线,有一定的职业操守,有一定的社交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学校在开设课程时,除了专业理论课外,还要有实践课程,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社交课程。社交课程中包括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指导,对外语知识的指导……让学生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给学生们提供有利的就业基础。
3.3 创建高水平的教学队伍
教师队伍的水平也是汽车维修教学改革的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名师才能出高徒,在真正的学习中,不仅学生要进行学习,老师也要进行学习。高校在招收教师的时候,应该提高对教师的门槛,招收高水平的老师,不仅考察老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考察老师对学习的传授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老师有较高的素质和职业修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高水平的培养。并且学校应该多邀请校外的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让教师得到多方面的学习。学校应该增加对教师培养的资金,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让教师与时俱进,学习行业里新兴的专业知识,让教师能在第一时间里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高质量的教学队伍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队伍,所以创建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也是很有必要的。
3.4 开设多元化的实践活动
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主要让学生们面向校外,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实践才能得出真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要想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就要要求学校与社会上的汽车维修企业做好相对应的合作,为学生们提供实习的岗位,给学生实际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业余中及时投身到实践操作中,并且安排一些专业的从事汽修行业多年的老师傅对学生们进行相对应的指导,面对面的进行专业上的“碰撞”,一起探讨如何处理汽车的故障,让学生们在实习中通过自己和别人的帮助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也可以举办一些专业方面的比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自行对专业知识进行钻研,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且让学生们在比赛中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打开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眼界,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得到充实,同时可可以通过这些课外的实践活动检测学生们的学习成果。面向校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及早地了解了社会生活,学会面对各种困难,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也成为他们将来面向社会的重要财富。
4 总结
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汽车行业是一个有着较大需求的行业,我国对专业维修人才也有着较大的需求,这个有利的前提条件也吸引着许许多多学习汽车维修专业的人。但是如果想要更好地适应岗位,也是需要付出许多努力的。为了满足社会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对专业的人才培养和高校教学作出一定的改革。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专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得到完善的专业指导,更好地面向社会工作,适应岗位的需求,满足社会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要。汽车维修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岗位,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也尤其重要。通过这些方面,可以更好地培养出社会的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