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课程整合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①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常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或者脱节等现象。
②由于学时缩减,而教学内容繁杂,每一学科教师为赶进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难以理解消化;来自不同教研室的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学生无法适应频繁更换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③授课对象是基础相对薄弱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当面对繁杂而抽象枯燥的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学生常出现对课程不够重视、兴趣淡薄、学习方法欠缺等现象。
④授课教师来自不同教研室,各自为政,对于此门课程缺乏统一的管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是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的,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可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且根据专业需要,综合和重组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该设置模式引入世界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淡化了学科界限,提高了基础医学综合性,实现了形态与机能、微观与宏观、生理与病理、治疗与预防保健等多种综合。整合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符合认知和逻辑思维规律,避免了原来各门课程教学的时间顺序、结构和功能的脱节;对知识进行了融合优化,既节省课时减轻了学生负担,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学习效率。整合课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因此,课程整合教学势在必行。
2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
2.1建立专门教研室,便于统一管理
我校于2012年成立了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抽调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教研室老教师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团队,由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统一进行协调管理。定期召开授课教师研讨会,制定授课计划,进行集体备课,加强教学过程的沟通,避免内容的重复与脱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总结适合整合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认识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讨论制定整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编制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计划。该计划立足非医专业,突出专业特色,节省了大量学时,有利于创新能力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经过各学科教师讨论、经专家论证形成整合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遵循的原则:淡化学科意识;内容少而精,突出实用性;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系统性。
2.3重新编写实用型整合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工具,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2008年,我校组织基础医学各学科教研室教师编写了适合我校非医专业的基础医学概论教材,自编教材仍是分学科独立编写的,基本就是对各学科内容进行压缩精简,在我校非医专业几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如教材内容重叠、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等。基于此,2012年我校联合全国十余所中医药院校一线教师按器官系统重新编写与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相适应的实用型整合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专业特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将各学科知识进行高度融合,于2014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多家中医药院校已在2014年9月份教学中订购使用。该教材按照器官系统从正常-异常-疾病-治疗药物的原则,注重各课程内容的衔接、融合、渗透与联系,保证教学内容逻辑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强化学生的“人体整体观”认识。教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生命科学基础,主要介绍了细胞、遗传、生化、免疫、病原微生物和药理等内容;下篇是人体结构、功能与疾病,以人体9大系统为主线,融合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内容,分器官系统进行编写,力求做到简明扼要、突出基础重点知识,通俗易懂,整体优化,利于学生系统整体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开拓学习的空间,便于其自学。
2.4选择实验班级,逐步实施整合教学
2.4.1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课题组人员研讨,将基础医学概论分为三个模块:正常人体器官系统结构、功能相关课程的整合模块;生物化学与免疫学的整合模块;人体疾病学相关课程的整合模块。根据重组后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计划,并由6个教师改为3个教师来执行教学计划,实现初步整合。
2.4.2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的整体观的原则,打破传统基础课程现行的(分学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体系,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按人体器官系统制定授课计划。引进既有临床医学学习和实践经历、又有药理学学习研究经历的医学博士,进行培训,作为整合课程的专门教学人员,逐渐实现由一个教师承担这门课程,从而避免了频繁的教师更换,有利于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衔接,避免重复内容的出现,以实现真正意义的整合。
3非医专业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3.1多途径掌握整合教学的效果
任课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整合授课模式的课堂气氛更活跃,有更多的师生互动;通过定期组织的教学交流会议,了解到整合计划实施情况和教材使用状况,并能及时作出调整;教学督导员和同行专家反馈整合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了到课率;通过定期座谈会、随访,了解到学生对该模式教学更认同,整合教学不仅可以优化课程结构,而且使基础医学知识更加系统条理化,更符合学习规律,使知识点的衔接顺畅,可以促进中医药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完整基础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整合教学更适合进行PBL教学改革和形成性测试,在整合教学过程中围绕各系统疾病阶段性实施的PBL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促进了文献查阅、总结归纳、病例分析、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整合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利用,能及时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高了教学质量。
走进21世纪,走进了信息技术的今天,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给历史教学和环境提供了新的学习课题。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善于收集、整理、保存、鉴别、评估、加工和有效利用信息,努力培养良好教学品质。认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是老师的一项重要必修课,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整体水平的方法之一。
教师是以教学为中心,是以培养学生为已任。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下面谈谈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教学的一点体会。
1.创设教与学的互动学习的环境
七年级下册《开元之治》教学,我利用音画杜甫的诗歌《忆昔》和一段舞蹈《霓裳羽衣舞》创设情景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走进历史—开元盛世的唐朝。“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有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从诗歌和舞蹈中使学生对唐朝社会的概貌有一个初步了解,搭建教学平台,师生进行互动、讨论,对资源信息进行分类、提取。(1)开元全盛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藏万有宝,国家储备丰实;②稻米、粟米大丰收,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创新了灌溉的工具筒车、水车;③大型水利工程建设40多处;⑤从西域引入新品种(图片信息):小麦、青稞、高粱、棉花、桑、瓜、枣、葡萄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⑥种茶、制茶、饮茶、茶神专著《茶经》到青瓷、白瓷、唐三彩(图形对比信息),呈现一派繁荣昌盛的社会景象。(2)学生进入分析、讨论,对历史人物、特点都充分发挥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畅所欲言。(3)总结归纳,“励精为治”的新思想给社会带来稳定。
唐玄宗时期是唐朝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知识扩展——茶文化,唐朝国威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科举制度、诗风、贡茶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表扬,肯定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看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中充分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2.创设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的教学环境(教与学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整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提出学生要完成学习的任务,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状态。根据这些信息形成学习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并将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达到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内容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上着眼于学生的认知行为的发展,营造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学习的良好环境,要学生学会主动接受知识的信息,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就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课题的进行有目的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与指导等主导性作用,使学与教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幅画再现一段历史,一幅画表现一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在历史教学《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一课,我把教材知识和宋朝著名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全景Flash信息技术整合起来。
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靠什么途径来实现的呢?教师在备课时,先要考虑教材内容的整合问题,只有教材内容符合学习的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从教养、教育和发展的目的看,教师不仅要改变教材的成分,还要更新内容的组织逻辑和叙述逻辑,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材。本文以《会计基础》考证课为切入点,探索如何运用内容整合课型,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者罗特指出,仅仅摹写客观实在不是大脑的任务,大脑的任务是对客观实在的建构。因此,知识不是被动地通过感官接受的,而是通过大脑加工建构起来的,是人脑创造的产物。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认为,学习不应该由外部来决定,而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发生的由内部世界来实现的建构和再构。这种建构和再构只有一小部分能受外部促进,但是无论是其过程还是其结果都不能被外部所控制。总之,学习主要应由学习者自己来负责。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还认为,学是离不开一定的情境的,知识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只有让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甚至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因此,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安排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环境中进行建构和再构成为可能;也只有学习者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为其所理解,才能得到迁移和在实际中应用。
由此可,建构主义教学哲学为内容整合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也为内容整合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与支撑。教师应该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进行内容整合,对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义;改革传统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实施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新模式。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把“以人为中心”作为该理论的核心和基础。首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它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中心,认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本性,争取学生的潜能的发挥,真正体现人本主义的精神内涵。其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坚持以自由为基础、以人为中心、以过程为定向的学习方式,认为学习者要遵守相关的规则。最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人本主义理论为内容整合确立了基本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内容整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内容整合课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来很好地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种资源,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学习。
(三)多元智力理论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针对传统智力观的片面性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动觉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及自然智力等八种。多元智力理论,坚信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特的,都以个别的方式对人类的文化做出有价值的贡献。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学校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场所才算起到了作用,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引导者才算尽到了责任。
多元智力理论给内容整合课题研究的启示就是,教材要进一步面向学生,面向生活;教材要进一步个性化,注重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培养。
(四)前苏联心理学家别昂节夫提出的定向、行动、反馈三环节课型结构
关于内容整合课的结构,笔者认为必须根据学习活动的规律,确定其基本环节。前苏联心理学家别昂节夫提出的定向、行动、反馈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活动结构是很值得借鉴的。
1.定向环节
定向是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的目标、明确学习活动的方法和步骤。学生知道了要学什么和怎样学习,就会学有目标、动有方向,发挥学为主体的作用;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法,就能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形成;学生知道学习活动的步骤,就能不断调节自己的行动,将行动结果与预期目标对照,实现自我反馈。
2.行动环节
行动即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方式主要包括:①阅读,常用的几种形式是:阅读与探究结合,阅读与讨论结合,阅读与提问结合,阅读与精讲结合等。②观察,观察活动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对实物直观的观察,形成概念;二是在已有知识指导下的观察,检查推理判断。③讨论,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对易混易错概念的讨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讨论,解决问题思路的讨论。④练习,一般包括:识记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形成性练习、易错易混练习、难点练习、思路练习、应用练习等。⑤总结,包括将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及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的过程。
3.反馈环节
反馈在活动结构中与定向、行为构成一个循环系统,使学习者不断将行动与目标对照,调节自己的行动,起到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教学反馈主要途径是:①从学的活动中捕捉反馈信息,或根据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回收信息的情境。②给学生创设反思、自我评价的机会。
以上是从活动结构理论形成教学的三个环节,为构建内容整合课的新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内容整合课型的概念界定
1.内容整合课型的内涵
内容整合课型是以完成职业任务为主线,以职业活动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整合课程内容,实现内容的综合化、职业化,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课型。内容整合的目的,主要为使课程内容结构与学生学习认识活动的结构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2.内容整合的基本原则
①要先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立意,用教学立意指导内容整合
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能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能。
②内容整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好的课堂逻辑
我们所说的课堂逻辑,主要是课堂教学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即学科逻辑,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是否符合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
③要围绕教学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要有好的教学主线
教学主线体现了教材各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是贯穿课堂各教学环节的主脉。围绕它组织教学,能使有限的教学时间用于教学关键之处,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
四、内容整合课型的教学实践探索
1.内容整合教学模式
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别昂节夫提出的定向、行动、反馈三环节活动结构理论,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1)组织教学(导入环节)
教师着重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着力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需要和指导学生多样化的课前学习活动。
(2)提出整合的课题,制定内容整合的目标(定向环节)
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告诉学生内容整合课的课题、整合目标及要求等,目的是在学生学习前明确学什么和怎样学,使学生在自觉的状态中进行学习。
(3)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比较、整理、分析等学习活动,完成内容整合的方案(行动环节)
这是内容整合课的主要部分。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按照整合目标及要求读教材、分析、思考、归纳;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也可以同桌互相交谈;教师不断巡视于课堂之间观察、了解,重点辅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当堂进行教学反馈。
(4)组织交流,改进内容整合的方案(反馈环节)
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及重难点,并针对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组织讨论。这个环节是教师对全班学生学习进行集中指导的关键。交流的目的在于取长补短,并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整合方案。
(5)成果展示与学习应用(应用环节)
根据学生的整合方案,挑选出优秀的成果,教师进行评价、点拨,形成最佳学习方案,全体学生学习应用。
内容整合课的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导入、定向、行动、反馈及应用等五个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做中学”,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内容整合课的教学新模式应用举例
以讲授“权责发生制”这一理论知识为例,探索如何把“权责发生制”与“收入、费用账务处理”及“编制利润表”进行内容整合。
(1)明确内容整合的知识范围,确定教学目标
权责发生制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是本期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否的标准。这一理论本身就与收入和费用的账务处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前者是后者的理论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应用,而收入与费用的核算又是编制月度利润表的基础。因此,笔者把 “权责发生制”与“收入、费用账务处理”、“编制利润表”这三方面内容进行整合。考虑到学生在中职一年级已学习过这三方面的知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 “权责发生制”的本质及其具体的经济业务账务核算,并能准确编制出本期的利润表。
(2)本节内容整合课的具体实施过程
内容整合课――揭开“权责发生制”的神秘面纱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1.导入
创设某公司新聘任的财务成果员会计李醒,负责核算收入、费用。刚入职第一个月他便遇到几笔特殊的销售收入及费用业务需要根据“权责发生制”判断能否确认的难题。如果判断不准确势必会影响利润表的编制,月末,李醒还要将利润表拿给老总。同学们你们能帮助李醒度过该难关吗
1.引导学生阅读职业情景,并观察每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权责发生制的概念
1.分组讨论职业情景中李醒所遇到的几笔特殊的销售收入及费用业务;
2.整理出对权责发生制概念理解
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权责发生制的理解
2.定向
1.再次呈现李醒遇到的几笔特殊销售收入与费用业务;
2.提供上月该公司的利润表,李醒需要根据上月利润表及本月所有收入、费用业务编制本月利润表
1.引导启发学生利用“权责发生制”作正确的职业判断;
2.评价每小组的表现
1.分组呈现本组对特殊收入与费用业务的账务处理及本月编制的利润表;
2.小组交叉评价对方的账务处理及利润表,最终得出正确的结果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和互u方式,让他们既解决职业情景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也能从别人的错误中总结知识点,看到自身的不足
3.行动
将本节课的内容:“权责发生制”、几笔特殊的销售收入与费用业务及利润表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梳理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整合内容之间的关系
各小组梳理“权责发生制”、“收入、费用业务核算”及“编制利润表”的联系
通过学生自主归纳,加深对权责发生制的理解及具体应用,了解权责发生制的本质
4.反馈
延续上述职业情景,设计下个月相关的收入、费用会计分录,让每小组充当李醒的身份,在“权责发生制”理论指导下完成该月相关业务核算及编制出利润表。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根据完成速度与效果作为评价标准
1.观察每小组的完成情况;
2.评价每小组的成果
1.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展示小组完成的成果;
3.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4.交流
通过再次练习,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5.应用
假设如果在收付实现制下,要求学生课后分小组讨论完成上述2个月职业情景下的业务核算与利润表的编制
布置任务、明确要求
课后完成任务
通过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对比学习,令学生理解更深刻
五、内容整合课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1)内容整合课型更加适合在复习课中使用,在新授课中也可以使用,但对师生的要求较高;
关键词: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合理建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进入深层次研究阶段。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尽管在国内外已经研究了多年,但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较深层次的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基本问题其实还没能完全弄清楚,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迷茫和困惑。
(一)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因素,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教学结构以“教”为中心,教师控制教学进程,成为教学结构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所夸大。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革了这种传统的教学结构,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主体回归演绎成主导放任自流,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学生放羊式的自学,在讨论中偏于主题的散漫式发言,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优势就不能显现,连传统教学的效果也得不到凸显。
(二)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媒体展示,忽略教学本质
信息技术为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使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以及更好地完成教与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尽量创设一些刺激的教育情境,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地学习。然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出现了不顾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教学情境,只能让学生雾里看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因技术崇拜而忽视教学规律的形式主义,片面追求技术的高、精、尖、全,把技术凌驾于教学内容之上,一些教师为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常用媒体到最新媒体,将所有的技术媒体全副武装到教室却忽视了教学的本质,过多的媒体展示反而弄巧成拙,消弱了教学本质应预期达到的目标。
(三)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程序性”,忽略教学的“生成性”
很多教师认为要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学科中,首先要用非常完美的课件,花大量的时间用在制作课件上,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化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过程全部局限在课件上,教师念着课件上的内容,学生盯着不断变化的屏幕,教师根本不顾学生的反映,只按着自己的程序一步一步进行,直到下课为止,从而忽视了教学的“生成性”。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建议
笔者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对基本问题的分析,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和学,优化教学结构和促进人才的培养。而现代教育观念强调的就是在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的教育理论,优化教学效果,强调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研究,重视学习者个性需求的满足,强调素质教育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要充分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没有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掌控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也就无从说起。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科学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已成为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这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
(三)革新教材内容和教学安排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给传统教学内容结构带来了强大的冲击。要使教师教得更好,学生学得更好,就必须改变当前的教材内容,将知识综合起来,根据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改革原有的课程内容,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结合其它学科的知识设置相关的课题内容,并且按照难度的大小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因为传统的教学内容常常就是一些脱离实际、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术培训的知识,而信息技术环境下,基本理论以及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则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次,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将由原来的文本性变为多媒体化。
(四)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活动、媒体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更不能用信息技术来替代学生的某些感性活动经验与思维过程,它必须与传统教学活动紧密相结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表面混合并不等于整合,关键要看是否有效地服务于目标,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一切要根据学习目标和意图而定。此外信息技术还需要与其他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实物投影仪、纸笔等进行整合。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越性和不足,计算机也同样如此。对于某些学习者或任务,一种媒体可能比另一种媒体产生更大的影响,几种媒体的综合使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构建学生学习模式最终目的是形成学与教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这些教学模式要体现学科特性、教学规律性,以指导学生学习为核心。教学模式可行性和实效性应该在具体教学中进行大量测试,对于不足之处进行修改、补充与完善。目前,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及其条件的限制,笔者认为,要使教学模式达到最优化,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研究和实践。
作者简介:1.杜丹 1987年6月4日,陕西省米脂县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0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2. 徐瑛 1987年10月21陕西省横山县,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0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4):3-4.
[2]张利萍,马彦令.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价值[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38-340.
[3]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J].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8, (8):8-14.
[4]吴爱萍,宋天明.“主导―主体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9, (8):81-84.
c语言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在中职学校引入c语言课程,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一种基础的编程语言,还为学生发展能力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传统的电子装置,只能使用复杂的模拟电路或分立的集成电路来实现,这样的产品不仅体积大,且成本高,控制的精度也不高,适应性更差。有了单片机后,可实现很多复杂的功能。而学好单片机可让学生在电子行业内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所以,单片机课程,也常被称为“饭碗”课程。
二、中职学校“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教学方式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中“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是采用完全割离的方式进行的,一般在第二学期开设“c语言”,在第四学期开设“单片机”。
在讲授“c语言”时,通常以turboc 2.0为蓝本,除了介绍“c语言”的数据类型、控制语句、数组、指针外,还对函数、结构体甚至文件进行详细地介绍。整个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语句、语法的细节和程序设计技巧的讲授,对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讲得不够。从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更缺少学习的兴趣。wwW.133229.Com
而单片机的教材中,往往以汇编语言做为编程工具,为了能正确地运用汇编语言编写单片机的程序,就要对单片机内部结构、存储器结构等知识做详细介绍。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单片机课程讲到寻址方式时,就基本上讲不下去了,后面的课程,学生只能像听天书一样被动地接受。
所以,多年来,学生怕学c语言,更怕学单片机。学过c语言课程的学生,不知道c语言的具体用途,学完后很快就忘记了。学过单片机的学生,感觉单片机内部结构难懂,汇编语言更加难掌握,学到最后,连数码管、键盘这样的最基本的程序,也无法顺利完成。因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上述对“c语言”与“单片机”本文由收集整理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之所以这两门课难教难学,其根本原因在于两门课教学过程的割裂。
c语言是一门较特别的高级语言,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可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因此既具有高级语言的功能,又有低级语言的许多功能,能够像汇编语言一样对位、字节和地址进行操作。而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硬件结构,正是学生最头疼的内容。而有了c语言这个编程工具后,单片机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同时,单片机用c语言编程,绕过了单片机中难学的内容,用c语言编程,驱动单片机装置,解决了c语言应用抽象的难题,所以,这两个课程,整合在一起教学,真可谓是“天生一对”!
四、“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整合的方法
对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整合,可提高两门课的学习效果,但整合过程中,要想达到最佳的效果,也要采用正确的方法。
首先,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式的整合,不是将两门课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相继开设,就叫“整合”,而是要以单片机课程做为“主线”,在讲授单片机课程的同时,根据编程的需要,不断地“渗透”c语言的知识。再通过观察程序驱动硬件的现象,深入体会单片机的原理。
其次,这种整合,也不必追求课时的压缩,认为既然是“整合”了,效率提高了,就应该体现在课时的减少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所以,建议两门课程,仍然保持两个学期的课时量:第一个学期,主要介绍基本知识;第二个学期,可以项目实训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一些综合性的实验,以提高对两门课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289-01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Pedagogy in Teaching of Animal General Diseases
SUN Zi-long NIU Rui-yan BAI Xi-yu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y Medicin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Shanxi 030801)
Abstract Animal General Diseases is one of the courses which combines the theory with its application together during its teaching practice.Regarding to the present teaching of this course,it is suggested to prompt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by creating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through the method of situation integr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both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Key words integrative pedagogy;animal general diseases;teaching;situation integration
动物普通病学是从临床实践角度研究动物器官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和防治措施的一门临床应用性学科[1],主要讲授和实践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和兽医产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的教师在PBL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对动物普通病学的教学现状和整合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作交流。
1 动物普通病学教学现状
动物普通病学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是动植物检疫专业学生了解动物临床常见内科、外科、产科相关疾病概念、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预防的课程。由于是一门临床课程,因而要学好该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药理学专业课程为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进行诊治的实际技能,为将来开展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内容较多,涵盖了兽医内科学、外科学、外科手术学、产科学等诸多课程,由张乃生、李毓义主编的《动物普通病学》(第2版)列述了各种动物的普通病近750个,然而教学学时有限,如笔者所在学校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动物普通病学共48学时(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时间短、任务重,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与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对于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学生,培养的重心着眼于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和检验、卫生监督、产品质量控制、评价、监控管理、动物疫病防控和染疫动物处理等方面。如何能既全面又重点地讲授相关知识点,既区别于动物医学专业的授课模式又借鉴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针对动物普通病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开发出一套适合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2 整合教学法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德克特勒(De Ketele)在比利时首次提出了“最终整合目标”(Object Terminal Integration,OTI)这个概念,这成为整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比利时、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首先在大学教育、业培训中引入学业整合原则,创设整合活动或者专门的整合课程成为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和评估机制。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克特勒和罗日叶(Roegiers)创建的整合教学法除了在欧洲赢得青睐,同时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将整合教学法应用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中小学教育中[3]。
整合教学法是一种基于能力的教学法。这种“能力”指的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情境(情境族),以内化的方式调动一套被整合了的资源的可能性。情境(Situation)是指针对某一既定任务而需要联结起来的一整套背景化的信息,而情境族是多个既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复杂情境。整合教学法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处理各种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复杂情境中反复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将其牢固掌握,进而转化成能力[4]。
整合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构建整合活动。整合出现于如何使用某些知识和技能,如何在某一情境中结合其他资源调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时候。这些资源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来获取,如现在教学体系中经常使用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案例式教学法(C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等,称之为局部性学习。接着,进入“整合时期”或“整合模块”,这个时期不再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体验整合情境,调动局部性学习资源以及学科内和跨学科的资源,来学习如何应对整合情境。之后,安排新的局部性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再进入新的整合模块以提升能力,循环这一过程直至学期结束。
3 整合教学法在动物普通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内容繁多,有限的课时数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有点有面,灵活应用”。首先让学生对普通动物病学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哪些疾病是多发病、常见病,哪些疾病之间需要鉴别诊断,哪些疾病需要快速治疗等;然后再依据课时对具体疾病做详略不同的讲解,或者几个相近的疾病作横向联系,或案例或问题导入,或分小组讨论学习等。“有点有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但课程本身的特点在于临床实践,如何把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才是教学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地方。
机体是一个完整、复杂、相互联系的系统,疾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系统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相互渗透交织着。如果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整合时期”,那学到的知识就是支离破碎的,无法具备处理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分系统、分部位的疾病完成后,会安排进行一次整合情境模拟。如消化系统疾病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瓣胃阻塞之间存在区别和联系,临床上往往是混合发病,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预后等,才能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期间还涉及兽医临床诊断学、药理学、治疗学的课程内容。不同系统之间,如很多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血液及造血器官系统的异常,如何区分原发病和继发病是处理复杂情境的关键。再如妊娠期疾病,从兽医内科学、外科学、外科手术学、产科学不同角度分析,涉及了皱胃变位、酮病、生产瘫痪、蹄病、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炎等多种疾病,如何将其有机地联系起来,需要多个整合情境,从而让学生反复多次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做到“灵活应用”。
整合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考核时可以通过设立整合情境,不同层次地回答给予不同的分数或者等级,让学生的“能力”再次得以提升。兽医教育的最终整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兽医,与实际脱节的大学教育最终会导致整个行业的滑坡。课程考核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情境考核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不纠缠于某一个疾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建立系的、整体的思维习惯。因此,在授课之初就会告诉学生,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考核会有整合情境的设立,以便使整合教学法会在整个学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李荣权,赵立香.PBL教学模式在动物普通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3):172-173.
0、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开源编程语言的广泛应用,在实际的程序设计中,很多地方都在使用程序开发的基础框架。以JAVA开发语言为基础出现的框架有上百种,其中比较流行的三大框架为:STRUTS、SPRING和HEBERNATE。这些框架在实际应用开发当中被广泛使用,并在高校教学中作为专业方向课进行教学。例如在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J2EE方向,就有这些框架类课程的设置:基于MVC的WEB开发(STRUTS)、ORM框架原理与应用(HEBERNATE)和轻量级J2EE框架SPR/NG。
1、框架类课程的特点
在框架类课程中,有些是讲某类框架的原理,例如基于MVC的WEB开发就是介绍MVC设计的原理,主要讲解MVC的设计思想;ORM框架原理与应用同样是讲解一个框架的原理;而轻量级J2EE框架SPRING就是介绍具体的某个框架。在其他的课程中,也有基于某个框架进行的程序设计,如,NET平台下Windows程序设计、Android平台移动云计算开发;也有些课程是部分依赖于某个程序设计框架,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VC++)中就会介绍MFC的使用,MFC是程序设计的框架基础。
这些框架类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要把握框架的核心,把框架的原理介绍清楚,让学生明白框架的应用价值、能给程序设计带来怎样的好处,然后再通过具体框架实例向学生说明框架的好处。在框架类课程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对框架原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实践来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明白在应用中该如何用以及何时用,这就是框架类课程教学当中的“厚基础、强实践、重应用”。
2、框架类课程教学中的误区
在各个高校中,框架类课程开设较多,但在各框架类课程教学中,缺少统一规划,多门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框架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3个方面。
2.1 重理论轻应用
该问题在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中比较普遍,教师一般只注重原理教学,而轻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造成该教学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为在课堂上把原理讲明白就够了,实践动手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其次,教学环境与教学时间的约束使框架类课程在本科院校中一般属于方向选修课,学时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过多地涉及到框架的应用方面;最后,现在高校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在讲解框架应用时,往往会“避而不谈”。
2.2 多门框架类课程间教学内容重叠
在多个不同的框架类课程中,会存在共同点,有些框架类课程之间的基本原理相似,其区别仅仅体现在某些应用当中,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体规划,在框架类课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在每门框架类课程开始时,都会介绍程序设计框架带来的好处。
2.3 教学案例之间缺少关联
在每门框架类课程教学中,一般都会介绍一些案例,这些案例往往都是孤立的,多门课程之间的案例缺少关联性,学生没有整体概念,知识点之间不能有效整合。
3、框架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整合
框架类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在这类课程中包含了许多具体课程:基于MVC的WEB开发(STRUTS)、ORM框架原理与应用(HEBERNATE)、轻量级J2EE框架SPRING、NET平台下Windows程序设计、Android平台移动云计算开发等。在这些课程教学中,要通过对4个方面的整合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3.1 教学方法的整合
提升教学效果应从教学方法人手,大学的学习是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告诉学生应如何学习,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这就涉及到教学方法的问题。在框架类课程中,一般强调框架的原理与框架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讲解框架的原理,在原理的讲解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或对比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应用与对比,学生真实感受到框架在程序设计中的好处。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框架也不例外。在框架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告知学生在使用框架时可能会带来的弊端。只有让学生深刻理解框架的两面性,才能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基于MVC的WEB开发当中,使用框架的确可以使程序代码明确分层,降低程序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代码的健壮性,但整个代码的难度相应增加,直观性降低。所以要把握在应用中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来选择框架,不要盲目使用。如果学生在学完框架的时候,说不出该框架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学会的表现。
3.2 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学内容在各框架的教学中,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该课程的核心。在各框架中,都有自己的核心应用及强势所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有重叠,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和删减。在框架类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当中,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不能孤立,应在教学设计上把该专业方向的多门课程综合起来,合理分配,认真考量该专业方向应包括哪些知识点以及每个知识点应该放在哪门课程中讲解,均匀分配每门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对每门课程的难度以及课程之间的前后依赖关系进行合理设计。
3.3 理论与应用的整合
在框架类课程的教学当中,要注重框架原理介绍,但理论不空洞,要以框架实例为基础。以软件开发技术J2EE方向的三大框架为例,基于MVC的WEB开发主要讲解MVC的设计模式优点及在应用中如何进行MVC的分层,要结合某个具体框架,例如可以采用STRUTS2。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具体采用哪个框架要根据目前软件开发中哪个框架应用范围最广泛、流行度最好,同时要结合教学的难度和学生的实践情况来选择框架实例。
3.4 教学案例的整合
中职学生学习成绩偏低,而且在初中学习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掌握词汇量极少,几乎不会拼读单词,写作和口语能力差,基本语法知识掌握不够,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害怕、厌恶、抵制等复杂的心理,造成英语学习气氛不浓,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甚至有的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以至放弃英语学习。
2.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不同步
目前中职计算机英语教材大部分是以英语为载体,介绍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课文选自国内外的科普读物或计算机专业的文章。这些内容对中职学生而言,不但存在理论偏深,缺少实践的问题,而且教学内容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不同步,与实际使用不相适应,学用分离,趣味性差,使学生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另外,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完全相同,没有各自专业的侧重点。
3.教学模式滞后,教学方法单一
在计算机英语课堂教学上,大部分教师仍然是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强,缺少必要的交流。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是“一言堂”“填鸭式”。在这样的授课环境和氛围中,枯燥、繁多的单词、语法、时态使得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畏难和厌倦的情绪,失去了对学习英语最后的一点信心,最终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教学效果不佳。
4.计算机英语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计算机英语教学一般都是由英语教师承担,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功底扎实,在讲解语法、分析课文和组织教学活动上驾轻就熟,具备较强的英语授课能力。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数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计算机专业知识欠缺,对计算机专业知识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操作,在计算机英语的教学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容易导致教学只注重英语学科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计算机专业的具体要求,不能很好地突出计算机英语专业性强、实用性高、交互性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计算机英语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
1.根据专业课程需要设置计算机英语教学目标
中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英语应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为教学目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一般所从事的工作包括计算机操作使用、技术管理和支持服务等。这些工作对计算机英语的要求不是太高,一般能够使用英文界面的软件,能够借助词典阅读原版的操作手册和说明书就可以。所以,可以把计算机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掌握有关计算机专业术语和英文提示说明及缩略语、电脑显示屏上的英语和各种软件的英文使用说明上,降低学习难度,使计算机英语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计算机英语与专业课程整合
中职计算机英语要为专业课程服务,必须突出其教学的实用性、应用性和岗位性。我校为了实现计算机英语与专业课程同步,且根据各专业教学情况的不同有所侧重,按“必须、够用”的原则对计算机英语与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把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使用到的计算机英语与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应用性和针对性,使计算机英语能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服务。如我校编写的《英语与网站建设》校本教材,以网站建设和英语的结合点为切入,以网站建设的工作过程为载体,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线,围绕网站建设的需要编写计算机英语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每个项目的开始,先用英语简单介绍将要开展的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汇,课文的形式尽量简单,突出基础性和专业性,使计算机英语教学内容贴近专业实际。把网站建设中的每个项目教学内容设计成多个具体的任务,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学用结合,学习目标明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中小学已日渐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有效利用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素质教育的全面、真正实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们能否利用信息技术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关键,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新的突破点。归根到底,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应以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
一、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定位
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掌握。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整体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地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开展方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工具的使用,这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础。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论,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如课件或网页等形式。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三、对整合的进一步思考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中,“整合”二字是其中的核心所在,如何理解“整合”二字至关重要。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从根本上要求我们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我们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认识,充分认识教育技术学科的“整合”作用。
其实如果从大的方面来看,不仅新的信息技术需要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在教育技术发展历史上的其他信息设备,用“整合”的观念去发挥它们的作用,能促进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按照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的“双本体观”,信息技术可以分两个意义独立的本体。一个是大众文化取向的部分,一个是技术取向的部分,信息技术分化为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本体。
大众信息技术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其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通过大众的参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重朔;基于大众信息技术的信息文化反而超越狭隘的“技术”成为更上层的建筑。因此,大众信息技术映射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仅仅是技术的教育,已经上升为关于素养要求的教育。对于技术取向部分,是大众文化取向部分存在的基础。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大众信息技术的存在。我们以前的计算机课主要就是技术取向部分,计算机教育具有偏面性,过分强调技术的教学。随着计算机辅助教育向教育信息化转变,信息技术教育应具有更丰富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技术本位,我们一定要注意克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纯技术化”倾向。例如:健盘、鼠标的学习可结合打字游戏、纸牌等进行,让枯燥的内容娱乐化,达到娱教于乐的效果。画图软件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们将自己最心爱的照片进行扫描,利用画图的工具再对照片进行编辑,最后将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进行交流评比。这样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也轻松地学会了画图软件的使用。Word的学习可与校报或班级小报的编排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真是学有所用。
二、 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按照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和生活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能力,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活。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绝不可能把现在教学内容与若干年以后的实际生活、工作需要对应起来。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应是信息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本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文化
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例如:组织学生到银行、税务、机关、工厂等参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应用无处不在;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正确地使用、网上信息,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使他们能够在信息的海洋中正确把舵,避免青少年利用计算机犯罪。
2、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处于一个高速淘汰与高速发展的双重状态。那么,如何在中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学到终生受益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这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二点:(1)“基础性”,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大致工作原理、Windows的基本操作、键盘及鼠标的使用、网络技术等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2)“迁移性”,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例如:键盘、鼠标、窗口、网上搜索等等这些操作不管在什么系统中或在不同的软件版本中,操作都是一样的,不会因系统的改变或者软件的升级而淘汰,所以,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而有些学校在介绍键盘时,指法没讲;没有讲解Windows的窗口、对话框、图标等基本操作,而大讲OFFICE的功能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
3、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为终生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中,我们还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搜索信息资源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确立主题,分工合作,利用网上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喜欢摄影的学生可以组织起来,到网上搜索摄影的相关知识,拓展了知识,开扩了视野,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用Word写出研究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以便与摄影爱好者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增长了摄影知识,提高了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使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这样的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
信息技术作为一个“中性”的工具,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因素。例如:网上的不良信息也会侵蚀我们的青少年;沉迷于电脑游戏,丧志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加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三、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各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各类艺术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更是决定艺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满足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应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唤,适应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改革的需要,2007年国家教育部向全国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两个重要的政策性指导文件。
《方案》和《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其中明确规定将传统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整合来优化课程结构,建构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模式,同时探索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新的教学方法。
2007年6月笔者工作的学校黑河学院音乐系在厦门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呈报了“黑河学院关于设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课程教学试点单位的申请》”,得到了教育部体艺司的认可。会后,我们制订了《黑河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工作方案》《黑河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课程方案》,并在2007级新生中开始实施。
做为试点院校,我将本人对整合课程的理解及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首先,我校根据“指导纲要”,制定了《乐理与视唱练耳课课程标准》,努力做到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化,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为了保证“课程标准”的实效性,使其知识的基础性和时代性相兼容,目前在校的07、08、09级学生全部使用了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系列教材》这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础条件。新教材的使用,应对了本世纪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唤。同时,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就其课程性质来说,《乐理与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视唱、听音的基础知识,有效地发展了学生音乐认知、表现和审美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音乐学科的基础科目和理论课中的主干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对整个音乐教学关系重大。通过三年试用教材发现,作为普通高校的学生,接受能力要远远低于音乐学院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和掌握教材的体系和重点,了解教材的知识框架结构,灵活地安排学习的章节和进度,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变通。
要上好该课程,使其真正适应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和要求,在教学中就要做到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相互贯通,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真正使该课程发挥其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的作用。
传统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被赋予了太多的技术性色彩,教学内容技术性强,专业、单一,致使学生在相对枯燥的练习中失去了学习兴趣、信心及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际上,乐理和视唱练耳是息息相关的两门课程,只是一个侧重于音乐理性的知识,一个侧重于感性知识的掌握。“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如何理性地去听,去唱,去分析,就要求真正做到两门课程之间的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
两门课程优化整合,就是以学生的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学习为基点,立足于对乐音音响的感受,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渗透其中,使其音响化。整合后的课程更注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相互渗透,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体现音乐感受先于理论概念的原则。我们根据音乐综合基础课的学科特点,采取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同步教学的方式,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相结合,提升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相关性与互辅性,促使音乐认知过程产生创造性跳跃,优化音乐综合基础课的教学。
通过试点工作,促进了我院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达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综合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为科教兴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们全面落实了“工作方案”“课程方案”,坚持尊重专业办学的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坚持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坚持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依托“试点工作”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完善,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首先,改革和完善“学生成绩评定的方式和方法”。
第一,建立试题库,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第二,改革、完善了学生成绩评定的方式:学生成绩的评定分为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二是期末考试成绩。
其次,尝试让学生通过网络邮箱完成作业。传统的音乐理论教学,存在大量的手工批改作业困难,要知道五线谱记谱学生写的稍微有一点偏离,马上就会变协和为不协和,每个间线都要写的准确清晰。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在电脑上做作业,发到老师的邮箱里,老师批改后回复给学生。由于学生很喜欢网络。这样就把完成作业变的化被动为主动了,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同时也普及了encore软件的应用,为《MIDI音乐制作》等课程的开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要力求手段新颖、形式活泼、方法多样,使知识点、能力点与思想教育要点都跃然于课堂之上,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调动,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寓教于乐。
作为一名音乐基础理论课教师,深知责任重大,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对乐理与视唱练耳这门基础课程进行传承中的创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