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创业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整合师资力量,提高创业教学实效
2.1构建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业教育水平。中职院校要积极的进行师资力量的构建,尽量打造一支多元化、专兼职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加强教师水平的培训工作,将创业教育作为教师的考核指标之一,让教师主动的进行创业教育的培训工作。可以让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或者是聘请创业教育的其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师资力量。其次要建立骨干教师创业教育探索班,让中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骨干教师汇合起来,组成专业的师资团队。同时,还要和其他中职院校的骨干教师联合起来,组成展业的创业教育讲师团,在各个中职院校之间进行巡回的演讲,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最后,学校要有一定的鼓励政策,给予创业教育的老师一定的荣誉、职称方面的支持,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积极性。
2.2积极创新校园文化
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对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校园文化的营造,从师资力量开始做起,营造创业教育的氛围。中职院校要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精神文化等多种文化入手,做好校园创业教育建设。可以在学校的走廊、墙壁上进行创业知识的宣传,在学校的宣传栏中展出先进的创业人物志,尤其是本校的创业先锋带头人物更是宣传的对象。教室中还可以建设创业思想园区,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展示出来,从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园文化创新艺术节,将学生的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加强思考。
3加强引导指导,开展创业竞赛活动
3.1教师加强指导
中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进行创新教育指导,建立学校创业教育数据库,让先进的创新理念汇总起来,给学生进行展示。学校定期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和行业的精英进行创新教育的讲座,给学生分享创业的经验和艰辛,让学生能够理性的认识创业。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对于创业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从而减少弯路。开展各种创业体会活动,让学生在中职院校中体会到创业的方法,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不断进行虚拟结合和实体结合的创业平台探索。
为呈现我校生的真实的潜在的消费需求,且不以现有的消费结构判断其需求走向,而是根据其需求满意程度调查阻止需求实现的原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全面的信息,我们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本论文结论基于对我校大学生随机分层抽样问卷调查,本次发放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7.5%,回收的有效问卷195份。发放的问卷中有大一60份,大二60份,大三80份,比例为3:3:4。
数据表明,被调查的我校大学生月生活费主要集中在500--1000,占57%,其次是1000--1500,占28.7%。低于500元的比例为10.7%,高于1500的不足5%。我校大学生可支配生活费用差距不大且数额不大。在可供支出的生活费中,支出前三甲分别是食物,生活日用品和服饰,其百分比分别为31.3%,25.7%,23%,此三项为生活基本支出,这表明,我校被调查学生的基本生活支出占总支出的绝大部分,占总支出的80%,而开支最少的两项分别是恋爱支出与培训考试支出。
月花费为500--1000的大学生中,其消费支出前三甲依然是食物,生活日用品和服饰。这表明我校的大学生生活安排相对合理,在总可用的消费金额较低的情况下没有出现超前消费的现象,但是同时高比重的基本生活支出也反映出我校生消费水平较低,恩格尔系数过高。
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虽然食物,服饰和生活日用品支出占到了总支出的30%,但在剩余的可支出金额中,大部分支出又分布在通讯和网络上,比书籍支出,培训与考试支出和恋爱支出三项支出总和还多,占到了8.7% 。这表明,我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总支出不高,而且文化消费主要形式是依赖于网络,属于自发性的独立完成的消费。
文化消费有许多不同内容,不仅包括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包括文化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括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也包括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此外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4]
不同的消费内容需要借助不同的载体完成,所以实现不同的文化消费内容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的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低,大部分资金用于基本生活开支。但是在这基本生活开支中,网络通信消费确不能归类于其中,据调查,超过57.4%的同学利用网络经行信息咨询查询,且被调查者的主要文化消费也是属于借助于网络平台的各种信息查询和娱乐享受。这表明我校大学生对文化信息的需求量大,但是迫于经济因素只能依赖成本较低的消费行为实现媒介——网络。而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除去57.4%的同学借助网络实现自己的信息专业信息需求,22.5%的同学选择询问他人,而只有19.9%的同学选择报班参加相关机构的培训。
网络成为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实现载体,通讯和网络支出成为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支出,这表明,网络对我校大学生的消费具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满意度调查中,73%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认为自己的文化消费支出过少,没有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和需要。这表明,依赖于网络媒介的文化消费虽然能够满足于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但是无法从根本上代替其他的文化消费内容。
文化消费载体的狭隘影响着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实现,而主要影响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形式和频次只要是经济因素,48.7%的同学认为文化消费的费用过高,文化产品的价格过高。
据调查,我校大学生在自己现有的消费结构上都有自己希望增加的支出部分,尤其对于文化需求(书籍和咨询培训),其比重占到了35%,为比重最大的希望增加支出的项目,其次是服饰支出为28%,再次是恋爱支出8.2%。这项调查显示,以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以及消费心理的阐述是具有普遍性的。[6,7]
但是我校生对于在希望增加支出比重较大的服饰上,虽然其意愿比强烈,但是对于是不是愿意或者希望服饰店进驻我校创业孵化基地这一问题中,只有22%的同学明确表示希望,而高达78%的同学的态度则是无所谓或者不希望。这表明,虽然我校大学生有着相对较强的增加服饰方面支出的欲望,但是对于校服饰店的青睐程度表现颇为冷淡。
与此同时,在被问到是不是希望增加创业孵化基地书店的时候,只有14.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希望,高达56.4%的同学明确表示希望增加书店,这表明,我校大学生对于纸质书籍有较高的消费需求,希望改变依靠网络看书的方式。
在被问到“如果创业孵化基地开设各经营专业考试资料及专业相关信息咨询的店您觉得如何?”这一问题时,54.8%的同学表示觉得很好,13.3%的同学认为不好,而21.9%的同学认为没有感觉。超过一般的学生认为在创业孵化基地增加与专业考试资料及相关信息咨询的店很好,并且在后续的“如果创业孵化基地开设各经营专业考试资料及专业相关信息的店,并且其收费适当,您会报名吗”问题中,69%的同学表示可能会去参加报名,13%的同学表示一定会参加报名,而只有18%的同学明确表示不愿意报名。这表明,我校大学生对书籍和专业信息考试信息需求很大,且消费意愿强烈。在文化需求的种种内容中,书籍和专业信息考试信息需求最为显著。
在对我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重视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例如书籍和考试信息专业信息)和对技能的培养的支出(例如美体美容,包括舞蹈化妆健身等等)。而大三大四的同学对这一方面的需求更为明显,在“如果您是大三或者大四的学生,你觉得您在大一大二时缺少哪一方面的支出?问题中,超过80%的同学希望在大一时增加书籍和专业培训考试信息方面的支出,相对于另一项调查希望增加的支出方面占有率达到28%的服饰支出,对于大三大四同学的希望增加的消费意向项目中,其比重只占到了4%,而与此同时,对于文化教育相关的支出大幅增长。这表明,我校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受就业以及未来规划的强烈影响,大学生注重对自己的能力的培养,信息的掌握,技能的提升,形象的塑造,为将来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根据调查,在希望增加的文化消费支出中,只有34.3%希望增加音像影视支出,其余的65.7%的同学希望增加专业信息考试信息支出和美容美体支出。根据数据分析,我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最突出的是希望增加关于知识、信息和技能方面的支出,而对于文化享受文化娱乐方面比重相对较小。这种消费意向的形成一方面在于资金的限制,大学生希望利用有限的资金培养自己的技能增强自己入社会竞争的砝码,文化消费注重实用价值。根据调查,影响文化娱乐或文化享受消费因素中,20%是因为时间因素,32%是因为经济因素,而高达47%的同学认为是由于在接触的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文化产品没有新意。
调查综合表明,我校大学生对于文化消费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实用性和新颖性,对文化教育方面的需求大,希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或是技能,注重对未来发展的自身素质投资。同时对于文化娱乐方面需求相对较小,对于文化娱乐的消费注重其新颖性。这一现象的主要是,我校大学生对于文化娱乐消费范围不广,网络资源大多可以满足自己的文化娱乐需求。在文化娱乐需求不广的一大特点之外的另一大特点是十分注重其新颖性,潮流性。
据调查,我校大学生文化需求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需求,其满足程度低,消费意愿强烈,一方面受资金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孵化基地现有的经营项目中缺乏这一类的项目,供不应求,消费无处。48.7%的同学认为目前市场上文化消费的费用过高,文化产品的价格过高。希望在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出现价格相对低的文化教育服务项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于2009年12月,基地由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以公益性、引导性、专业性为主要特征,以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意产品为主体,搭建集政策理论研究,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入驻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项目主要分为三大类:科技类、劳动服务类、商品贸易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创业孵化基地现在有17个被批准入驻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设计类的占8项、培训类的2项、商贸类的7项。
对于现有的入驻企业,大部分是以租赁为主的服务业,在策略上采取的是价格策略,即通过低价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受访的经营者表示,我校大学生大部分消费额有限,为确保企业的盈利,创业人员主要将自己的经营范围设定在需要程度大频次广且价格相对低端的服务项目上,例如出租服饰、洗衣店等等。而与设计相关的项目,虽是抱着发挥文化创意的初衷,但在真正执行上,为减少风险,往往创意工作室变成了打印室。而这些策略的形成主要是经营者基于对我校大学生消费水平不高甚至偏低,基础服务类的消费相对盈利保障大。
据调查,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所有的创业项目均没有亏损现象,只是盈利多少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创业就一帆风顺,实际上,由于学校免除店面租金、水电费加上政府税费减免的政策,如果将这些成本算在内,起码有三成企业将关门。这也就是孵化基地的目的,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创业艰难。
根据以上数据,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以发展与专业相关的咨询服务业,书店,美体美容咨询等项目。同时,对于文化娱乐方面的项目,应注重符合大学生时尚品味的新颖产品的开发。
对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经营项目定位,一定要注重其专业性实用性,同时对于主打文化娱乐产品的定位要突出新颖性。
为辅助定位的成功,适当的宣传必不可少。“瓷缘”是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广告投入最多的一家公司,但对其知名度的调查中,只有不超过40%的同学知道这家店的存在,28%的同学购买过这家店的商品。根据调查,这家店的文化产品的价格相对商业街的饰品店的价格要低,顾客购后口碑较好,但是其知名度有限,因此,建议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经营者增加广告的投放,增加知名度。同时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依赖较大,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发展和联系消费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11).
[2]李望平.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1.
[3]王宋涛,谢兰兰.公平分配与居民福利——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03).
[4]任翔.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
高校化学课程及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素质,为以后创业的需要和发展打下基础。目前,一些高校侧重于理论学习,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宣传上,没有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专业的教学和实践中去。在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上,虽然一些高校也意识到创业的重要性,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并没有有效地结合,缺乏结合化学专业特点的有效的创业设计,没有对未来有个明确合理的创业规划,不能把专业和创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专业知识不能成为创业的基础和坚强后盾。
1.2创业教育的范围
创业教育的宣传、开展没有形成气候,一些相关创业活动仅局限于少数学生的参与,范围较小。从教师的角度,没有给相关教师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深入高新技术企业,缺乏体验创业的直接感受。化学专业教师讲授的是化学专业知识、实验技能知识、实验基本操作,并没有深入实地考察和了解到创业者如何走向社会创办工厂、企业的实践过程。
1.3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缺乏训练有素、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虽然有一部分老师直接或间接参与创业学生的授课和培训,但并没有真正把创业的理念、实际经验、实际案例,一并融入到学生的创业教育中,还是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教育。
1.4创业教育的讲授课时
很多高校的相关化学专业课程占据了大量课时,而结合创业的教育课时很少,教师因为课时的限制无用武之地,学生因为课时较少而不加重视,因此也对创业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1.5创业教育的效果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案例很少,当然,这其中影响因素很多。大学生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热情和激情,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闯劲和拼劲,可塑性大。但毕竟大学生主要是在校园里接受的课堂教育,没有真正走进社会,缺乏商业、财经、营销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创办化工企业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会对一个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发展限制,势必对创业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1.6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
化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从高尖端科技到我们身边的食品、洗涤用品、化妆品等等,化学知识都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给化学专业学生的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级有化工见习的实践环节,学生到化工企业了解公司的概况,到车间参观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从而对所涉及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设备等有进一步的了解。但这个环节时间短,仅仅局限于参观浏览,对化工企业只是从表面上有一些认识,并没有从创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教育。
1.7创业教育的心理引导
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多受情感纠葛、人际关系、考试压力、家庭事务、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未来职业及创业的谋划和发展,并没有一个科学且切合实际的分析和规划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创业心理方面的变化并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1.8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尽管国家和各高校逐渐重视并加大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是有些欠缺。
2如何提高化学专业学生的创业素养
2.1提高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有效地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走向社会进行创业实践,全方位引起对创业教育的重视,提高大学生创业理念的认识,尤其是应用性极强的化学专业,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在实验室经过设计合成路线,以及实验过程的具体实施和操作,合成了某种性能较好的锂电池材料,可以继续经过小试、中试、大试,将这种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从而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
2.2充分发挥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
高校除了专业教师外,还有一批年轻优秀的辅导员队伍,他们和大学生更容易沟通交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和辅导有着明显的心理优势。专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和学生见面和交流,深得学生信任,在大学生思想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加深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使专业知识教育和创业教育相互交叉渗透。
2.3系统地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的指导
对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增补相关创业课程的课时,合理安排每年的创业实践。如以白色污染为主题的环保调查,以食品中添加剂对人体危害的调查等,从中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考查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笔试、写小论文、走入企业、听典型创业报告、写感想、设计论证创业项目等,定期举办创业教育方面的一些大赛,鼓励学生参与,通过这些竞赛促进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和理解。
2.4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指导教师
尽管高校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但在创业方面精深的老师毕竟还很少,应加大对优秀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对这些教师进行创业的运营、组织、技术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对如何延续创业创新活力,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和竞争优势等有更深刻的认识,打造出一支具有活力且经验丰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2.5创造和谐的创业文化氛围
从教师、学生、周边环境等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和重视创业教育的理念,创造一个和谐的创业文化环境,渲染出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为提高化学专业学生的创业素养提供良好的周边环境,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服务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创新。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而培养人才是其核心职能。高等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因此,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保证。高等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培育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职责,培养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的各类人才,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输送优秀的后备军。
3.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在与当地文化长期融合过程中,高等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风格。在区域历史、文化、地理、旅游、民俗等研究方面,地方高校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高等学校是当地教育、人才、文化、技术、信息中心,拥有丰富而完善的文化智力资源。高等学校应当积极与政府旅游部门、文化部门合作,加强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当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高等学校引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制约因素
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旅游学科只注重对学生旅游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快速融入旅游工作实践中。同时,许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教学内容的统一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虽然一些高校非常重视就业教育,但仍普遍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
2.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而高等学校也肩负着文化培育和传播的重任。但在高度集中的一元化体制下,高等学校只满足于对现实问题的单一价值思考,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传承和产业化发展的学术理念与科研氛围。许多高校师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理解肤浅,特别是对地方文化知之甚少。由于忽视地方传统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高等学校对文化创意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观念淡薄,逐渐失却了传统文化弘扬和创新的活力。
3.各部门协同创新的机制不完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到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教育、科技、文化等相互分割的管理体系,使得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资源配置难以得到优化。同时,由于合作各方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偏差,导致高等学校的研究成果与文化企业的实际需要产生歧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此外,高等学校与其他部门在产业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各方诚信合作机制等还待完善。
三、高等学校引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1.以创造力为核心,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要根据学科专业、市场需求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将创意思维、原创精神、创造能力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培养一批不仅掌握旅游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技能人才。作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的生产者、策划者、营销者和管理者。因此,文化创意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有创意、能策划、懂营销、会管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
2.强调创意思维与实践能力,改革课程教学。根据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需求状况,高等学校要以知识、素质、能力和实践为主线,构建旅游知识学习、文化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意旅游实践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除了旅游专业知识外,还要兼顾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人文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宽厚的学科基础。在文化素质提升上,通过设置旅游文化的相关课程,达到培育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地方特色文化、引进国际先进文化的目的。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组织开展以创造能力培养为主的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旅游设计竞赛和展览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在创意旅游实践环节,除了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和创意实验中心,促进学生开拓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积累创意经验,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根据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实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创意能力水平,形成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同时,要鼓励、支持和委派骨干教师到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高星级饭店进行实习、考察、培训等,积累创意经验。此外,还可聘请、吸纳旅游行业、文化创意企业中的策划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技术骨干等,担任兼职教师或者举办专题讲座,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意开发、项目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信息最前沿的优势,促进高等学校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加快产学研合作的步伐,参与文化创意旅游企业实践。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已建立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或创意基地,在学生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为高等学校引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其他高校可以参照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人才、信息、学术环境等优势,成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研究基地,整合相关学科的研发力量,协同创新,提升创意创新研发能力,与当地旅游企业积极联合,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合理布局及科研开发的良性循环。此外,高校教师也可以参与旅游企业创意实践,通过挂职、担任顾问、共同研发旅游项目等,直接给予创意人才的支持。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演进的理论研究进展
产业升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Clark(1940)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了三次产业逐步演进的内在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发现这个规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才是关键。Schumpeter(1942)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时间上也不呈均匀分布,先是一些企业科技成功创新,领先市场,之后是大多数企业争先跟进、模仿;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由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一个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内部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产业演化规律时指出单一产业部门的兴衰往往是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Rostow(1963)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而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持续增长则是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关键原因。Porter(2008)认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专有知识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产品的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过程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专有知识的分享或扩散则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产业演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更多学者对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产业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产业技术创新分布形式的A-U创新过程模型最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分布规律。A-U模型为我们更好理解技术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单一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迁。吕明元(2009)运用A-U模型对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产业的自身属性以及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众多学者还探索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如,张倩男(2008)、赵玉林(2012)等;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施建军(2009)、江可申(2011)、孙冰(2012)等。近年来,个别学者开始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即从需求空间、需求异质性和需求条件、需求约束等视角出发勾连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孙军(2008)、孙晓华(2012)等,从而改变了以往过于侧重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供给,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研究范式或路径。从上述研究文献可知,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以及特定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三、现代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之后再经过筛选,发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层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朱智文,2013;冯根尧,2014);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郭玉军,2012);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仅有部分文献围绕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问题进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论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数字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的零星论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正是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解学芳(2007)、张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学芳(2010)进一步深入地对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逻辑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现代科技进步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性,现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利益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时间差。顾江(2010)通过构建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大多数省域的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了测算。张京成(2011)、朱自强(2012)等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过程中纷纷认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个别学者还对文化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郑世林和葛珺沂(2012)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晚,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收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交叉研究的文献规模相对而言较少,且比较零散,亟需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可行性辨析,实证研究还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强。
1.企业文化授课内容空泛,学生理解有限在目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有机会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因此,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可供高校采用的企业文化课本有限,授课内容基本上是对企业文化表象的解读,没有紧贴企业及学生实际进行因材施教,实际应用的内容较少,且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感。其目标仅仅是告诉学生什么叫企业文化,而没有教学生企业文化对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及影响,更没有告诉学生怎样才能适应企业文化谋求个人的社会生存及发展职业生涯,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企业文化存在片面理解,缺乏理论联系实践,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毕业生要走进企业,开始工作,首先面对的就是“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变。然而学生长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企业文化只是作为一种书本文化,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使其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变成全新的概念,形同虚设。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认识上的强烈反差自然会对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带来许多难以调节的矛盾。现实表明,这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严重脱节,制约着企业和人才的发展。
3.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但目前校企合作仍处于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阶段,运行机制还存在诸多缺陷,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学计划严谨与企业的市场动态性,使企业需求与高校教学安排不同步,高校不能及时服务于企业;校企合作受益最大的是高校,学生技能与经验不足促使企业受益周期过长,而使校企双方的资源付出不对等;政府指导力度不够没有给予合作企业政策优惠或经济补贴;国家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法律法规用于监督、考核和推行,即校企合作没有法制保障,这几个方面致使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合作层次浅且难以持久。
4.课堂内容枯燥,单项式教学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企业文化作为实践性和社会性极强的学科,对师资队伍建设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丰富的实践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但大部分高校的老师,都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平时可利用的企业资源也很少,只能实现从书本到书本的往复,理论与实践脱节。致使目前学生在学习企业文化课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理论概念抽象、理论与实践割裂、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究其原因,教学方法还是采用传统单项式灌输教学,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
5.案例库不够,内容不够深刻案例教学法对于企业文化课程而言是行之有效的,感受鲜活且精彩的企业文化案例,更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一些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也同样不够成熟,今天还是企业明星,明天可能就陨落昙花一现,这给企业文化教学经常带来尴尬和无奈,因此现阶段可供教学选择的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文化案例较少。
二、案例库不够多,授课内容也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不够深刻,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缺乏有效性。针对以上几点不足之处,我认为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进行以下的创新:
1.进行教学大纲调整,强化实践教学内容高校要想有效地实施企业文化教育,就要从企业文化课程开始着手。时刻关注企业文化领域的实践和动态,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让课本内容紧跟时展步伐。根据各高校自身特点予以借鉴其企业文化课程教学经验,结合企业需求对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梳理,制定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的定位分析,进行基础知识模块、学习能力培养模块、创新能力培养模块、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和实战模拟模块的系统划分,使内容变得更加紧凑。再根据学生各专业特点制定不同学科职业素养训练,这样即能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培养了专业素质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清楚意识到企业文化对择业起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只有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地将个人发展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
2.构建企业化的特色校园文化一直以来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然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有成效的文化对接并不那么容易。我认为,高校应注重宣传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在校园里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企业化的特色校园文化,为实现毕业时“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如在开设企业文化课的基础上,在校园树立相关职业的名言展板和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言论;邀请杰出的企业领导者或企业精英来校举办讲座;校企双方共建实验室、培训基地、组织实训实习;开展策划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学习并吸纳企业的管理方式,如在学习或生活纪律方面严格管理培养学生守时、守纪的习惯等几种方式来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这些都是树立大学生企业文化观的重要途径。
3.协调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目前,校企合作仍处于教育部门倡导,高校自发的状态,政府对高校合作企业没有给予政策优惠,企业主管部门也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意识,对校企合作持有消极观望的态度。种种不利因素都需要高校自己消化,这就需要高校协调企业完善合作运行机制。首先高校需从市场角度出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帮助学生完成校园文化到企业文化的过渡;其次有目标有定向的选择合作企业,从而保证合作质量;再次校企双方成立相应的校企合作小组用于开展合作项目的实施、管理、协调和监督;最后努力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如减免税收用于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并完善相关立法工作让校企合作有法可依,从而开拓校企合作的新局面。当然校企合作的成功更需要双方的交流与互信,这样才可以使校企合作长远发展下去,实现双赢的目的。
4.改进教学方法,灵活教学企业文化课是一门全新的,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在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可以运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第一,创设企业环境,开展模拟实践。利用现有案例,老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互动,模拟创建企业环境,并自行提炼企业文化,不断总结,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和运用;第二,学生还可以模拟授课、课堂讨论、辩论等,老师再对学生的所谈所讲进行分析总结,这种探究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第三,请进优秀企管人员,宣讲企业文化。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让学生感受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和精神魅力,并认识企业文化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第四,开展策划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相关活动,如:展览企业文化展板、企业宣讲、企业名人访谈、参加校园招聘会、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等,以此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及优秀企业的文化;第五,通过短期见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及参观等方式将学生送进企业让其零距离的直观感受企业文化氛围。
5.开拓创新企业文化案例利用案例库,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企业文化现象与实践的认识。虽然现阶段各高校已经形成自己的案例库,但不得不承认企业文化案例少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在我们多角度利用现有国内外教学案例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平台的优势,播放一些描写优秀企业发展史的影片,能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影视剧或不错的求职节目,借此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提倡教师极力推荐一些关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面的杂志或书籍供学生阅读;学生还可以利用现有案例,搜集处理资料,发散思维创造新的案例,这样既丰富更新了案例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小文化企业率先受益,“营改增”新税政把企业申请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改为年销售金额超过500万元,比原增值税条例中的不足百万元的标准提高了很多。而小规模纳税人试点前营业税制下5%的营业税率也改为实行3%的征收率,竟然低了2个百分点,这一变化,给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导致整体税负降低。在大中型文化企业中税负下降的企业约有70%。还有原混合经营的企业由于有较多进项税额,从而获得了较大的税改收益。
(二)“营改增”不等于减税
经调查,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税负下降,小部分文化创意企业税负基本不变或有所增加。主要是该类文创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诸如各种服务设计,具体像广告策划、动漫设计、网站设计等,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成本费用中人员工资占的比重较大,而这些支出无法通过进项税额抵扣;另外,一部分文化创意服务企业固定资产根本就无需采购,或很少采购,致使该部分企业税负与“营改增”之前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还有就是企业只与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合作开展业务,无形中提高了文化创意企业的税负,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故判断该企业是否减税,还要从诸多方面予以考虑,比如劳动力支出费用无法抵扣增值税,购进的固定资产是否金额大,数量多,上下游供应商、客户是否都是一般纳税人、能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这些都是影响税负的因素。
二、促进文化创意企业“营改增”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营改增”税收政策并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的税收优惠
文化创意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品在大的范围内以文化为基础,发挥创意力去设计,研发的产品,常见的有电影,电视,动漫,出版,游戏,卡通形象等,文化创意产品大多具有科技和文化高附加值的特点,文化创意产品价值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针对这些特点,也为了促进我国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制定“营改增”税收政策时应考虑,文创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与商业,该行业前期的创意开发阶段时间较长,资金需求较大、固定资产和原材料购进较少,建议国家要结合文创产业的产业结构、产品消费结构及特殊性,尽量降低加计扣除税收的条件,加大文化产品研发加计扣除的力度和比重,指引我国民族文化产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1.作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需要明确将马列主义、思想、“三个代表”等作为指导性思想,将党的路线、方针等贯穿到企业文化建设、政治思想工作之中去,这样可以有效增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和文化渗透性,将文化内涵融入到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中。同时在培育企业文化精神和共同价值观的时候需要在全公司树立团结合作的精神,实现员工小目标和企业大目标之间的有效融合,将政治思想工作融入整个过程中,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同一个大目标下和文化建树中推进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发展。
2.坚持在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创新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我国传统的文化中曾经提出“民本”的基本思想,这些思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重视管理过程中“人”的重要性和根本性作用,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也是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下提出来的,因此“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和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说到底都是一致的,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也是围绕着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因此在企业进行政工工作创新发展的时候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企业职工奋发向上。
3.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创新与企业文化管理的融合发展需根据电力企业自身规律来进行。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创新与企业文化管理都需要做到渗透,相比而言,企业文化管理和建设往往更加全面深刻,企业文化可以将各个基本要素注入到企业管理中,在形成企业核心文化的同时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构建,因此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在创新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发展规律融入文化管理理念,从而更好地适应电力企业发展特征实现政工工作创新。
二、企业文化视角下政工工作创新对策建议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之上,企业文化视角下企业政工工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1、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下进行政工工作创新,提升电力企业综合凝聚力。企业各项工作说到底都是以人作为基本主体,任何管理方法都需要人来实践,因此我们需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下进行政工工作创新。首先需要强化企业职工学习,培养一批职业化的职工,企业文化的构建归根结底都是需要职业化队伍来实现,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推进企业职工学习创新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提升企业职工综合素质,推进企业职工在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指导下进行政工工作创新;其次通过文化活动执行落实政工工作创新,可以通过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寓教于乐的政工工作,增强企业向心力的同时提升政工工作的有效性;最后对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比如对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认同感、自我满足感等进行调查报告,及时发现员工问题并有效解决,为企业政工工作创新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鼓励职工积极投入到企业各类工作中。
从人工自然过程论的视角看,产业创新是动态地反映人工物变成制造物的过程。在经济学中,产业通常被定义为“一定区域内生产同类或同一产品的所有企业的集合”。从现代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是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群。据此观点可以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的企业群。但是从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上看文化产业生产出的产品兼有私有性和公共产品特征的一类特殊的“混合产品”,所以文化产业又是区别于所有其它产业的一种极其特殊的产业部门。单世联(2001)的研究认为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不同于商品生产在物质领域的产物只承载单一的“实用”功能,而是同时承载“审美”与“实用”的双重功能,具有的特殊“文化属性”。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因为各国国家战略,传统文化,文化政策,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出现不同的见解也在所难免。但综合起来说,他们不管如何定义,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关注重点基本是一致的。
1.2文化产业的金融制度创新
由于文化产业项目具有高风险、难量化的特点,所以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发展瓶颈。为解决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问题,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从文化产业宏观角度出发,俞晓敏(2008)指出国有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和机制的单一性,是导致文化产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还有学者指出金融机构的缺乏和金融的创新性不足,阻碍了地区文化产业的融资。高宏存(2013)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引进风险投资虽然是文化企业融资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在具体运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研究发现的以上问题,从政府,风险投资机构,文化企业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探索性建议。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相对微观角度对融资难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贾瑛瑛(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比重大,加之对无形资产的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大部分抵押担保机构对无形资产抵押这种贷款方式的信心不足。于孝建,任兆璋(2011)的研究认为单个或多个知识产权集合质押担保贷款方式更为灵活,能有效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刘德良(2013)等创新性提出6个模型评估方法,通过评估模型的系统分析,就有了具体的考核指标。这就相当于对整个文化项目或产品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可以有效地规避政策风险,制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总的来说,以上相关文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认为文化产业项目要想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方面应该加强文化产业项目本身的质量,了解项目的潜在价值,评估项目的风险;另一方面要规范健全文化产业行业法律法规,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民间资本的参与支持,融资方式的创新等等。
1.3文化产业集群创新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从集群企业间互动、创新动力两个角度对文化产业的集群创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1.3.1集群企业间互动。
Kieron、Mark(2004)研究发现,集群创新企业之间通过创新网络组织,不仅有利于创新企业向同行或上下游企业以拆借、购买等方式筹措到实施创新所需的设备、零部件、资金和原材料等硬件资源,而且有利于创新企业获得实施创新所需的技能、知识等软件资源。Jerez-Gomez(2005)研究发现高效学习的方式最终会影响到集群企业的创新行为。王铮(2004)等人进行的知识网络动态学研究,把主体间的广义距离和互动状态变量结合起来,通过构建数学分析模型创新性的把网络主体间的接近性耦合与互动强度结合起来,很好的解释了区域企业集群创新实现的机理。
1.3.2创新动力。
Freeman&Rothwell(1991)指出,创新早已不是单个企业的活动,与外部的知识资源的关联已经成为创新的主要因素,系统整合网络资源是创新的重要动力。Martin&Michae(l1999)认为,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相对于生成动力来说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层次性,因此,产业集群强大竞争力的体现,要靠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驱动力的作用。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区域知识创新、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互信度和信息共享等可以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Saxenian(1994)发现良好的社交氛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Enright(1996)认为集群的发展依赖于知识成果共享程度和熟练技术劳动力的推动;Debresson(1996)认为区域化的知识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内对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比较多,总的来说主要集中在外部经济,技术创新,合作效率,社会资本整合,竞争效应,创新收益,创新积累,地域分工和市场需求等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创新驱动力来进行的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文献,很多学者都认为文化产业的集群创新的动力需要很多方面的驱动力。也有学者认为在很多驱动力中,核心驱动力最重要,而核心驱动力包括技术,资源,学习能力,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分享等等。至于最终如何选择驱动力,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4文化产业创新评价体系
对于文化产业创新评价体系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集中在对评价方法、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结合具体事例,说明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可靠性,实用性的研究上。魏亚平(2009)等对文化企业选择EVA评价方法的原因做了分析和说明,得出EVA评价方法要优于基于利润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更能实际地反映文化企业投入情况。臧志彭、解学芳(2013)等通过建立三维评价模型和创新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网络文化产业制度体系得以确立,但制度效力、权威性尚待加强;②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能力已经基本建立,能够根据产业的发展演化从层级、范域以及强度方面进行适应性的制度创新。孙彤(2012)等在综合考虑文化产业融资环境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融资环境评价体系,得出某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瓶颈在于科技创新环境方面。张润清(2014)等在遵循科学性,可度量,客观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河北省农村的集体数据进行了具体的操作演示。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说明该体系具有相对广泛的实用性,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状况,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进而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不同建议。
营销策划主要是一种设计和计划,是根据企业内部的环境和现有的资源,对企业及其营销活动、行为进行设计、实施的手段,其实质是要利用各种途径手段来保证产品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以达到销售的目的。营销策划的完成需要很多内容。首先是要确定营销的理念,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策划。策划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目标和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包括市场细分、产品创新、营销战略设计、营销组合等四个方面。
1.2营销策划的基本要求
营销策划需要从全局出发,从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出发,并且要保证相对的稳定性。为此,需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保证营销策划的可行性。
2营销策划的创新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就需要在营销策划中保持创新。
2.1创新营销观念
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讲求新颖。越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越具有吸引力。因此在企业营销策划中,需要创新营销观念。一是树立全球营销观念。现在多数企业在进行营销过程中,没有能够适应新的营销环境,观念不够新颖,对产品的营销观念大多停留在产品的观念阶段。市场的开放性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同时,也暗含着全球市场的出现,这就要求企业应建立全球市场营销的观念,挖掘潜在的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机会,将全球市场置于自己的营销活动中。二是树立绿色营销理念。我国传统企业较多,资源消耗较多,企业为了减少成本,造成了环境污染,损害了社会效益。因此需要改变传统观念,讲求绿色营销,保证生产与销售中的环保高效,不过度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2.2创新组织
在营销策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潮流来进行营销组织创新。一是合作营销。现代企业的营销大都呈现联合化、扁平化的趋势,需要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传统中小企业的竞争劣势,形成灵活的生产营销网络,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同时与大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和风险。二是虚拟营销。通过虚拟营销策略可以克服资源匮乏的缺点,使企业在借用其他营销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以实时应对挑战。
2.3产品创新
企业要想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占有市场份额,需要在产品方面进行创新。营销策划中,要突出产品的创新性,加大宣传,使消费者认识到产品的独特性和超高的使用价值,让消费者认同。
2.4适应个性需求
随着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为满足个体需要,营销应体现独特个性,这就需要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开展个性化营销。比如,构建产品模块化策略,建立多种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也可以建立溢价价格策略,按照客户要求,适当地定制成本。此外,可以建立全方位服务策略,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和消费者需求。
3营销策略探讨
要想设计出好的营销策略,可以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
3.1对营销环境的分析
制定营销策略,首先要做好分析。一是市场环境分析。包括分析了解市场和人群以及对手的信息,了解产品的市场性和市场成长状况,了解不同市场阶段的企业营销侧重点以及营销效果。二是对产品市场营销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消费心理分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消费需求导向分析。三是产品优势分析。针对产品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不断发掘市场的潜力。四是营销方式和平台分析。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战略选择适宜的营销方式和平台。
3.2策划营销方案
通过对市场机会和问题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营销策划建议,促进最佳效果的形成。在进行营销方案的策划过程中,应做到详细全面。对产品定位、产品质量功能、产品品牌和包装等进行周密设计,做好营销目标、对象、时间和地点等具体的实施步骤的计划安排。同时,还需要做好内部营销策划。所谓内部营销,主要是将企业的外部营销方法和策略应用于内部,保证企业各部门和人员形成合力,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进行内部营销策划,需要管理者将营销思想与企业员工进行交流,保证各部门之间无阻碍的信息顺畅交换,激励员工的顾客导向意识,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为内部管理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
3.3价格策略的营销策划
对于价格策略的分析,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将成本作为基础,将同类的产品价格作为参考值,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可以拉大批零差价,这样可以调动批发商、中间商的积极性,以便进行价格折扣,促进消费。
3.4实施网络化营销策略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网路营销成为主流。网络营销作为企业营销实践和现代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物,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双向互动性、共享性,它使得营销的手段和支付方式发生了改变。通过直接联系消费者,直接面对面交流,有利于企业产品的营销。同时,电子交易手段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有利于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大众。
3.5重视广告宣传
广告作为产品宣传的重要途径,需要在营销策划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广告宣传设计过程中,要服从企业的整体营销策划宣传策略,树立好产品的形象,保证产品宣传的统一性的同时突出了产品的个性。保证广告宣传媒体的多样化和高效性,适时利用节庆日开展促销活动。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稳定地延续性,严密的伦理性,突出的人本性和进取的奋发性。文化不是僵死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的。而作为亚文化的企业文化具有文化的一切特征,自然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在现代企业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随着企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否则,以企业文化的不变来应实际环境的丰富多变,只能使企业文化的源流枯竭,使企业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既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近年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发展了重要变化。由于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判断企业行为的标准,也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
1.协作文化。现代企业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且相互依赖的分属于不同组织或部门的决策者组成的团队。协作是保持这个团队稳定、和谐有序状态的重要机制。一旦缺乏决策者或者组织部门之间的协作,企业的运作就会出现障碍,企业的稳定就会遭到破坏,如果个人的能量不断增强,但整体协调的情形不良,只会造成混乱,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加困难,进而影响团队目标的达成。因此,企业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协调活动。发扬团队精神,在企业内部营造在上下级之间、企业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平等、和谐、团结、友爱的融洽关系就至关重要。
2.速度文化。在当今新经济时代,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速度”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谁在时间上抢占了先机,以最快速度满足了顾客需要,谁就获得了市场盈利的更大空间,这使得企业把速度看作是嬴取竞争优势一个重要砝码。特别是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无法与对手拉开距离时,速度无疑成了企业最关键的竞争手段。因此,培育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3.学习文化。彼得・圣吉指出:“在某些层次上,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是无关的,即使个人始终都在学习,并不表示组织也在学习。但是如果是团体在学习,团体变成整个组织学习的一个小单位,他们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甚至可将这种团体学习技巧向别的团体推广,进而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与标准”。之所以要构建企业的学习文化,就是因为团体的智慧高于个体的智慧,团体能放大个体的力量。特别是当今社会知识正以爆炸速度在快速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严峻挑战。企业只有培养自己的整体学习能力,才能丰富知识和提高企业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因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将企业打造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形象文化。企业形象是公众对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体评价和综合性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对外可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消费者的好感,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在员工中进行形象文化教育,教育员工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形象,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增效益,以科技求发展的主导思想,面向市场,面向大众,以优质产品取胜,以优质服务取胜,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良好的声誉。
5.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创新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创造性和灵活性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创新不再是少数管理者或技术人员的事,企业更要重视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企业要重视和培养职工个人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激励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创新型企业文化。
6.融合文化。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工业时代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整合资源,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双赢”的共生关系,既在竞争中合作,又在合作中竞争。而企业文化的融合是这种“竟和关系”能否有效的前提。因为企业各自创业史、经营发展目标、员工素质不同,因而各自形成的文化也不同,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很难做到真正的有效合作。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模式
根据约翰・科特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企业高层领导是这个过程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他们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发展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针,为了确保他们所倡导的经营理念得以贯彻实施,他们一方面要进行大力宣讲经营体制变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用人、奖励、晋升、考核等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身体力行带头执行,以促使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而新的经营方式如果行之有效的话,就会产生新的成就与业绩,显著的成就与业绩就会促进企业行为规范的逐渐改变以及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逐渐改变,从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新的企业文化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高层领导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困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创新要在排除陈旧企业文化观念阻碍的基础上,改革与实现环境不相适应的传统行为,倡导与建设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这可能还会涉及到企业内部关系、利益的调整。因此,为确保企业文化创新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企业高层领导者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要高度重视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由于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是企业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工作。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确定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1)企业价值标准要科学、简洁,有鲜明的特色;(2)企业价值观要体现企业的经营哲学、宗旨和战略发展方向;(3)企业价值观应与企业员工的认可程度、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协调,标准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确定新的企业价值观要认真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要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审慎地提炼出既符合本企业经营特点又被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
3.要具有鲜明的个性。企业文化创新要体现本企业的风格和特色,要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培育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塑造什么样的企业形象,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提倡什么样的企业精神,都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切莫照搬照套,生搬移植。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突出企业特色和体现个性,就不能舍弃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挖掘自己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的着眼点,只有从文化传统中提炼出为现实的企业文化可用的养料,企业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根深叶茂。
4.要坚持企业文化创新的动态发展观。企业文化是一定时期历史的产物,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因此,当企业的内外环境、经营条件、经营战略变化时,企业要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和完善,使之保持持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胡书林:论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