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活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能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长江之歌》,歌曲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感情亲切而热烈。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不难,难的是能用激昂、赞颂的情怀唱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可是学生中真正见过长江的不多,即使见过也是在长江大桥上远远的看过平静而宽阔的江面,他们很难体会和表达歌曲内涵。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节选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片头,当学生看到画面上“冰川滴下的水珠,之后是奔涌的江水,还有长江三峡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以及片尾中浩瀚的长江本文由收集整理入海口。”这时,无需老师过多的言语引导,学生自然会用深情的演唱来表达他们所看到的长江。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很快地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歌曲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歌曲的情境中去。
二、借助动画演示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音乐教育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然而,音乐是抽象的、模糊不定的,所以对于音乐作品中蕴涵的美与丰富的情感的感受与表达,由于缺乏应有的表现手段,会显得空泛和苍白,以至于学生对音乐作品没有相应的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或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生们喜闻乐见,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欣赏鼓乐《鹬蚌相争》时,我发现学生对于欣赏这样只有节奏没有旋律的鼓乐作品时非常困难。不少学生反映:只听到长长短短的鼓声与木鱼的声音,其它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于是,我又从作品题目和这个寓言故事出发,先讲故事再来欣赏音乐,可是效果依然不好。后来,我通过查找,找到了一段《鹬蚌相争》的动画,欣赏时,结合动画与鼓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音乐中强弱变化、节奏长短所要表现的鹬蚌相争时的情形。这时教师过多的言语分析表述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一、模式的块结构
每个教学模式都是由相关独立的基础模块构成的。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模块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1.独立性和完整性。每个模块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联系性和完整性,能体现出本身的功能,具有相当的质量内涵,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石。例如在教学歌曲《西风的话》一课时,我运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逐步深入、感受体验―拓展深化、评价表达”这一模式进行教学,在三个独立的模块中,分别安排了较为完整的训练要素及训练内容。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中,有设问导入、趣味发声、换字视唱等。在“逐步深入、感受体验”中安排了歌曲学习与表演。在第三个模块“拓展深化、评价表达”中安排了相关艺术活动表现、反馈小结等内容。
2.色彩性与对比性。音乐教学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大纲指出,应当在音乐教育中“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往往渗透情感教育的因素。例如:在音乐欣赏课中,用对比法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作品安排在一节课中进行欣赏教学,把欢快情绪的音乐同忧伤情绪的音乐进行比较;速度快的同速度慢的音乐进行比较;力度强的同力度弱的音乐进行比较,学生通过两种不同性质音乐的比较,加强了对音乐的理解,充分体验了音乐的情绪色彩,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可调性和变化性。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各种教学模式将由过去不同程度上存在相互排斥向优势互补发展。随着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我们应善用多种模式,实行优势互补,而不只用自己创造的一两种模式。在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模式中,各模块蕴涵的内容、方法、训练,因根据训练目标、训练对象不同,应适时调整、补充、筛选,以符合新形势的要求。
二、模式的互联主线走向
由于教学模式中各个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视其内在的联系,在钻研教材、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各个模块的互联主线走向。
1.以情感为主线。例如:在情境教学三段式“激趣导入―激情赏析―激励表达”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充满情趣的情境中学习,挖掘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促使他们愉快地感知和欣赏。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会积极参与学习,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情感的连接主线,充分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操,促进情智的发展和高尚情感的形成。
2.以能力为主线。例如:单一内容的音乐欣赏课,重点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为核心。通过“初听辨听―分段赏析―综合赏析”等模块实施,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单一内容的音乐欣赏课,教师在教学时应集中力量解决一个问题,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这就需要注意各教学内容的联系,不能听的是某个主题,相关练习却同主题旋律无关,活动表演又用另外的音乐,比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时,一些教师使用大量图片录像渲染了中华民族摇篮――长江的凝重,中间用诗文、填图、绘画等方法侧重于拓展长江的相关知识,最后进行环保教育的大讨论,重“长江”轻“歌”,造成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孤立的。“听、说、动、唱、奏、表”等都应围绕能力这条主线进行,一环扣一环,使学生的学习步步深入,从而在一节课中真正有所收获。
3.以音乐要素为主线。例如在高中《喜洋洋》欣赏教学的新授课中,我采用“铺垫―感知―二度创作―变化表现”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乐曲教学的知识点,通过各种教学渠道的渗透达到预期的目标。在“铺垫”这一模块中,通过三个熟悉音乐片段听辨音乐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乐曲。在“感知”阶段,用生动有趣的范唱,让学生对乐曲有初步了解,受到情绪的感染,利用趣味视唱、对比音乐要素等多种手段初步解决乐曲欣赏的难点,并为扫清教学中有关障碍做好铺垫。在“二度创作”及“变化表现”阶段,基于掌握乐曲这一目标开展了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乐曲结构,为乐曲片段填歌词,演唱自己的歌,按照乐曲结构用打舌、歌声、哼鸣等多种方式组合再现全曲的系列创作表现活动,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的安排和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确定教学准确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整合。
本节课所涉及到课程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不要求对水循环进行分类,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海陆间循环、陆上循环和海上循环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行为动词“说出”与“说明”在知识层次目标上的不同,“说出”属于了解水平,“说明”属于理解水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本节课所上的中学是我区的三级达标校,因此确定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是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是教学要求的最低线。对于学生的需求分析,需要直接从学生中收集相关的信息。由于是借班上课,缺乏对学生的直接观察与了解,只能间接获取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从整体上看,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主要问题是学生还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而且自然界的水循环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建构。通过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的读图分析,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3、通过相关材料、图表或实例的分析,进而归纳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二、整合各版本教材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四种版本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都在课标基础上有所创造,着力体现自己的编写特色。教师在进行不同版本教材整合时,特别要注意研究不同版本教材中表述相同的内容,可以将各版本教材中个性化的内容及相关表述作为取舍教材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以博取众家之长。例如本节课人教版单独呈现框题,鲁教版以问题的形式,把陆地上的不同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作为铺垫知识,而湘教版和中图版教材未呈现。因此,如何确定作为铺垫的知识,应根据学生实际,课程目标的达成等方面,从减轻学生负担出发进行处理。考虑到所上班级的学生实际水平,我采用各版本教材共性之处的做法,把自然界水的分布作为铺垫知识。这样处理,充分考虑到了借班上课学生的实际水平,避免造成课时不够的问题。由于本节课以长江为案例组织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湘教版教材中的“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这样案例与示意图吻合,便于开展相关教与学活动。
三、整合前后知识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着眼于整体设计。根据教学内容,把初中、高中已学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有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已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本节课上到“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时,以长江为案例,首先展示长江上游的河谷地貌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景观图,让学生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与自然界水循环的关系,把初中的知识与高中知识进行了整合,让学生明确河谷地貌的形成是水循环的杰作,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中,联系到了必修1前面所学的长江中下游江淮准静止锋的形成以及大气环流有关知识,以此为案例让学生明确自然界的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把前面所学有关气候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了整合。
四、整合接受式与探究式学习方式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探究式学习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推崇,课改也强调探究式学习。之所以强调探究,主要是针对以前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排斥”接受式学习,或是将它 “一棒子打死”。 总体说来,授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学习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例如讲到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时,利用课件呈现“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图上箭头改成线段),要求学生在线段上添加箭头的方向。在学生活动前,根据教学实际,讲解径流与植物蒸发腾等概念,采用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然后,要求学生找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描述其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绘图、读图、说图等活动中,发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和主要环节,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式。
五、整合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的综合效果,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一些优势却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传统的板书,言简意赅,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记忆;板图板画凝炼逼真,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进行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整合。
例如本节课组织学生探究“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时,课件显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示意图,让学生找出水循环的三个环节并描述其形成过程,教师及时板书相关内容,形成三种自然界水循环的联系框图,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三种水循环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把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整合相关学科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15
在地理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平台选择和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W生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尝试运用《第三极》这一媒体素材为中学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为中学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教学启发。
一、《第三极》与初中地理教材的联系
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制作的《第三极》,是中国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的大型涉藏电视纪录片。该片共六集,分别为《生命之伴》《一方热土》《高原之歌》《上善之水》《大山儿女》和《高原相遇》,讲述了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相处的故事,包括其作为亚洲大江大河的源头,当地的生态问题、农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交通的改善对其发展的影响等内容。可以看出:纪录片《第三极》与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中《青藏地区》的内容十分契合。
二、《第三极》与教学内容链接设计
(一)河流源头
1.教材内容。教材第二段讲解了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这一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亚洲众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青藏地区,理解青藏地区对亚洲河流的重要意义。
2.素材提取。《第三极》的第四集《上善之水》中以高清精美的画面展现了青藏地区作为亚洲大河的主要发源地,当地人都崇拜土地、崇拜水。全片以印度人的神山圣湖之旅开始,他们朝拜的是恒河的重要源头――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同时重点讲解了雅鲁藏布江。
3.教学提示。通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青藏高原作为大江大河的源头的雄伟与壮丽。要求学生记忆青藏地区大江大河源头的知识点,包括青藏地区具体为哪些河流的源头,帮助学生理解青藏地区对亚洲河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通过视频学生还可以了解到源头之水从何而来,更全面地了解雅鲁藏布江的特点,从而拓展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宽度和深度。
(二)生态问题
1.教材内容。生态问题日益为现代人所关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发展难题。在教材第三段写道:“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从而,需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要防治本地区的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的问题。”
2.素材提取。《第三极》第二集《一方热土》中讲述了当地人如何利用大自然的恩赐延续文化。其中介绍了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由于河流水位的变化,加上当地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片沙丘,还有当地人和沙搏斗的困难以及人们采取不同办法所取得的成果。
3.教学提示。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引导学生说出青藏地区的生态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同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讨论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需要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治理。
(三)农业发展
1.教材内容。在教材中第三段讲解了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的地区是地势较低、热量条件好的河谷地带;同时其作为中国四大牧区之一,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这一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和了解青稞是青藏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及其分布的地带。
2.素材提取。《第三极》第二集《一方热土》中讲述了在陈塘地区夏尔巴人在河谷地区插秧的故事,以及他们种植一种最顽强、最重要的高原作物――青稞。在第三集《高原之歌》中讲述了当地人们饲养绵羊的故事。
3.教学提示。通过这段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青稞对于青藏地区的重要性,分析青稞生长的自然条件,指导学生归纳当地居民是如何种植农作物的,总结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另外可以通过题目检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随堂检测: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青稞主要生长在河谷地带,主要是因为这里()
A.光热充足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D.交通便利
(四)交通运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58-01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以学生的好学为中心,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以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生命,挖掘学生潜能。那么,如何将生本教育理念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去,以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呢?对此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以学生为,着力创新授课方式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首先,教学设计一定要有以生为本的教育的理念,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个学生,尽量考虑相关学生的差异性。使课堂教学能够尽量照顾每一个学生。其次。教学方式也一定要由灌输式向探究式转变,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指导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基于这种教学目的与方式的不同,教师一定要在对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每一节课应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深度。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确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适度、具有可操作性。如讲读课文与阅读课文的不同,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各异的特点,找准教学切入点。要善于利用乡土文化和校本教材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概括。实现视频激趣。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又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多动脑筋思考
启发学生思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教师启发得当,就会激活课堂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愿意去学习,喜欢去学习,主动去学习。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教材中的关键点,设计出精炼、带有思考性质的前置问题,让学生能够围绕前置提问更好地去理解课文,去进行充分的思考。小学生对于感兴趣的问题,很容易被老师带入问题的情境当中去,因此如何设置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系统,是教学中值得探讨的话题。在生本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感悟,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由此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例如教学《长江之歌》《山海关》等课程,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播放了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播放了长城的雄姿和蜿蜒曲折的壮丽景象,配以讲解,并设置前置环节:“你知道长江都流经哪些省市?长江的全长是多少公里?长江的出海口在哪里?长江在哪些城市有了大桥?三峡都包括哪三峡?”“山海关在哪个省?传说中的孟姜女的故事你听过吗?在山海关发生了哪些著名战役?”问题涉猎广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熟悉了教材内容,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祖国山川的壮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使他们在学习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展开合理联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是这样说的:“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想象,人类的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变得五颜六色。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段,他们的脑子里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可是有些想象却是不切实际的。在生本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又要引导学生朝着合理的方向,展开合理的想象。这样才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贺知章的诗作《回乡偶书》时,教师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外面很多年,回到自己故乡时的场景。在想象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故乡有很多亲人已经不在了,自己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像诗里所写的那样,小孩子都不知道这个老人是谁,来自哪里。学生纷纷在课堂上就此事展开联想,并讨论起来。如有的学生想象自己很可怜,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拉着不认识的人说话,人家也不理会自己。有的想象自己见到了小时候的好伙伴,可是伙伴的头发和胡子都白了,还有孙子了。和老朋友见面很激动,自己紧紧拉着朋友的手说不出话来。这些想象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自己创造意境,身临其境地体验作者的感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也让学生在想象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
语文的知识与我们现实的生活是有着莫大的联系的。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这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建立好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这种关系。语文的学习可以更多地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思维的开发。日常生活中说的话,写的字都是与语文息息相关。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更多地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存在之处。这样可以更好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同时还可以更多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复习,可谓是一举两得。这对于小学生语文的学习成果来说是不小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因素上下功夫,使“教”牢牢吸引住“学”。教师要优化教学,探究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这一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建芬,生本让我们享受简单DD谈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7
信息技术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弥补了很多传统教育的不足和缺陷,是教育方式的一个重大变革。如教学《我爱三峡》一课,三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新闻中常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常听见关于它的新闻,但是真正见过它、领略它风采的人却很少。因此,在导入时,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了美丽的三峡风光。
在悠扬的歌声中,教师深情地介绍:"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流淌着一条养育着中华民族的河流--长江。在万里长江的上游,有一段地形险峻的峡谷,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以其绚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令世人赞叹不已。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畅游长江三峡,一道去领略'峰与天光接、舟从地窖行'的奇思妙想。"壮丽山川的画卷,震撼心灵的长江之歌,撞击着师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纷纷地进入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初中物理课讲授"平面镜成像"时,虚像对于学生是非常难理解的,可以通过一小段魔术视频进行导入。魔术内容:先在镜前放置一点燃的蜡烛,镜后放置一未点燃蜡烛,把镜头推进到只看到像,学生这时以为镜后蜡烛是被点燃着的,这时往镜后蜡烛上浇水,蜡烛不灭,最后再把镜头拉到镜子后面,让学生看到镜后蜡烛本来就没有被点燃。通过观看这样的视频,学生感到新奇,自然而然想知道答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如果在课堂上真实再现这个魔术,学生很容易揭穿现实,对于知识内容本身失去了兴趣,可想而知这节课的效果会如何!
三、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方面原来教师用笔写教案,现在教师改用电脑写教案,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页一页地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总之,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大量的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至此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完成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声、形、色并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这种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能培养学生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
(一)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搜索网址、相关人物事件等等,让学生登陆到互联网上获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得相关信息,也可以在课前把课堂上需要用的资料整理好,保存在特定的文件夹下或者作成一个网站挂在局域网上,让学生通过访问该文件夹或网站来获得有用信息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在讲授《网页的编辑》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学会插入文字、水平线、图片、艺术字以及网页背景的设置,如果逐项讲解演示,势必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由于本课的内容与word中的操作有所类似,所以采取的方法是制作一个学习网页,让学生浏览网页,掌握教学内容,并制作作品,最后就很轻松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快乐教学是中国教育界已有的100多种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它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标准》(实验)的指导下并经过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实践而探索出的。有学者认为快乐教学是“依托于情感、主线为认知、思维为核心、激励为手段、以多向信息交流与即时反馈为表征”的教学策略。而本文认为快乐教学的实质在于不同层级的“需求”,是它给予了教学源源不断的快乐。根据高中音乐的基本要求,快乐教学应包括以下方面:轻松认知、合作快乐、精神愉悦、心理满足、自我价值实现。据此,我们剥离出了“认知、交往、快乐、成功、存在感”的需求。快乐教学目标与学生个体需求之间是一一对应的,而且二者的内容是呈“金字塔”型的,从下到上,越到往上,目标越高、需求越大,心里的满足感也就越好,即在需求获取成功或得到满足时,快乐指数与需求指数之间是呈“正相关”的。
二、快乐需求函数的构建
需求理论(也可称为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基于行为科学提出来的。在本文看来,需求理论包含着3个基本规律:一是层级递升规律,层级需求如阶梯一样逐级递升;二是满足前置规律,当较低层级需求满足时,才会产生高一级需求,并且该顺序不能逆转;三是需求驱动规律,当完成某级需求时,较高一级的需求便会成为努力追求的“原动力”。如前所述,快乐与需求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快乐指数也应符合以上规律。如下公式所示:
以上我们基于需求理论以及需求与快乐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构建了二者的函数关系。但若想此函数成立,我们还需要理清以下方面:一是成功或满足是需求与快乐一一对应的充要条件,即只有在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才能感受到快乐;二是需要满足的标准与程度是相对模糊的,再加之需求理论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的,因此我们很难精确地计算快乐教学的效果,而只能大概描述之;三是快乐是人的内部心里感受,它很容易受到外部各种因素的干扰,因而该函数是在“理想化”的状态下构建的。
三、快乐教学的实践案例
根据以上对于快乐教学的实质的探讨、内容的拓展以及快乐需求函数的构建,使得我们清晰了快乐教学的实践思路、方向方法,即在解析高中学生音乐需求层级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教学策略。当然,在重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各方面需求为设计核心;二是根据需求与快乐的层级规律进行设计;三是把握设计的“度”,切不可使学生“乐而望形”,走入歧途。
下面我们以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为例来进行设计:
《音乐与人生》鉴赏课
1.学习内容:“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2.学习目标:寻找音乐背后的人生,体味音乐人生的别样美丽。
3.教学难点:音乐与人生的联系,音乐元素如何表达多彩人生。
4.教学方法:需求分析法、内容渐进法、团队协作法、个人体验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学习环境,创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特点、教学重难点创设情境,那么情境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会使教学手段庸俗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大自然,回忆生活中的场景,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多媒体设备的辅助,鲜活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一旦融入文本,文本就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对文本的感悟、诠释后形成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很难说清楚哪是文本本身,哪是读者的再创造,已经达到水融。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课堂创设的情境中。
课堂是动态的过程。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课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预定的情境中,一起融入文本,共同探究。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都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和培养。自主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师敢于放手,真正地相信学生,激发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但放手不等于“放羊”,更需要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例如,我班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记忆汉语拼音。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挂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图片进行说话练习,反复朗读带有拼音读音的小儿歌,达到加深学生的印象、记忆字音的目的。另外,学生根据图片自主编顺口溜,可以达到记忆字母字形的目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生字生词。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非常投入,和学生融为一体,才能把学生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中,从而为学生自主探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校园内外皆是课堂
教师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体,需要为学生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鼓励学生多阅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快乐情境。当学生在生活中认识了课本以外的汉字,教师就需要经常创设情境,给学生创设检验识字成果的平台,给他们展示、交流的空间,起到巩固识字的效果。例如在班级的“学习园地”里开辟“识字栏”,贴上学生从各个渠道认识的字,充分利用无意注意,引导他们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和字词反复见面,在多渠道的识字活动中体会到识字的用处大、快乐多,从而提高识字的积极性、自觉性。定期评选“识字大王”,让他们品尝识字的成就感,体会学习的乐趣、收获的喜悦。
情境教学遵循孩子认识世界、学习语言的客观规律,注重儿童接触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有层次地认识周围世界、感受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学生一旦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就会调动全部的认知经验参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进入一种激情的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创设想象情境,激活文本灵性
轮船即将沉入茫茫大海之际,文章写道:“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里,雨果显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船长哈尔威“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难道他的内心就什么都没想吗?教学时,加以引导,让学生自由生成。引导学生:哈尔威船长真的没有什么可说的吗?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沉默片刻,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他也许在想他的亲人,心里会在滴血,因为他永远都不会和家人团聚了。”有的说:“他还会想,我的乘客们,用我一个人的生命换取你们大家的生命很值,你们就不要再伤心了!人总有一死,就让我安心地去吧!”我利用这个空白,让每个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形象对话,让每个学生都产生独特的感悟。在生成中学生加深了对形象的理解和体验,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也使课堂精彩纷呈。长此以往,必能激起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愿望,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一、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要根据师生特点灵活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是小学音乐教师和小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它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并且都要以适应学生和教师为前提。所以教师和学生的特点,不仅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影响着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我们知道每位小学音乐教师都有与别人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特长。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个人优势,结合自身的特点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案例:小学四年级唱歌教学《小鸟请到这里来》,三位教师分别用音乐情境法导入新课教学:
第一位教师对电脑很熟,制作了一部短小的音乐动画片。小鸟随音乐在有小溪和草地的树林里自由飞翔和歌唱。
第二位教师笛子吹得很好,于是他边在多媒体上播放小鸟和美丽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幻灯片,边吹了一段《小鸟请到这里来》。
第三位教师有舞蹈特长,随着《小鸟请到这里来》这首歌,她让几位同学带着小鸟的头饰跟着她跳了一段舞蹈。
三位教师都发挥了个人优势,采用音乐情境教学法,并以其他教学法为辅助,导入新课教学,效果非常好。第一位教师利用小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欣赏,成功导入新课。第二位教师用优美的笛声,把学生带入了画面,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三位教师用舞蹈的形式,让同学参与进来,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
小学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及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模仿,爱参与活动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思维方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感兴趣的事物,喜欢问“为什么?”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结合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才能灵活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过新年》教学设计:
1.组织教学,播放《春节序曲》的第一部分,把学生带入到欢乐喜庆的气氛中。
2.新授。
(1)感受音乐作品。
①放歌曲录音,并播放有关新年景象的课件,初步感受歌曲。(体验歌曲欢乐喜庆的气氛。)
②再放音乐,教师跟着歌曲跳起欢快的舞蹈。欣赏音乐、欣赏舞蹈。(进一步熟悉歌曲曲调,体验歌曲的美感。)
③听音乐,指导学生用最美的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④放音乐,教师带学生做简单动作。(加深学生印象,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培养其审美能力。)
⑤让学生跟伴奏音乐小声唱歌曲旋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歌唱激情。)
⑥带领学生边做简单动作边唱歌词。
(2)师生互动,学习表现作品。
①指导学生跟琴以中弱的力度,缓慢的速度练唱歌曲。
②放合唱团小朋友演唱录音,提出歌唱方法:歌唱的嘴放在胸口;张开小嘴;有表情地演唱。(培养学生聆听、感受、分析音乐的能力。)
(3)用形体表现音乐作品。
①指导学生说出并表现过年时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②各小组汇报演出,演唱、表现歌曲。(探究与创作活动。)
3.提高升华
师生共同表演,演唱歌曲,跳舞。(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审美能力。)
4.结课 (略)
用丰富的音乐情境支持学生音乐体验的形成,教师在课堂中抓住了过新年喜庆、热闹的特点。用《春节序曲》创设的音乐情境,结合节日的各种图片、过新年的道具、喜气洋洋的音乐,进行欣赏、学唱学跳,使学生感受到新年喜庆的氛围。本节课,教师采用先感受体验、后随感受学唱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使学生善于表现和创新的目的。
二、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要根据时间、空间特点灵活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当中,而教学活动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教师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贯穿始终,并对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样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就纵向而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要随小学生的成长和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需要,灵活运用。在小学低年级教师应注重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而高年级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采用挖掘学生想象空间的教学方法。第二,就横向来讲,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活动中的有利时机和音乐教学能够维持的有效时间,灵活运用。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抓住有利时机和掌握好有效时间段,才能灵活运用。第三,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活动的空间条件灵活运用。这里所说的空间条件,主要是指教室、场地、实验室、活动室等。教学空间对教学方法的使用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教师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空间条件的功能与作用。比如: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表现,要根据空间大小,确定参与人数,以便于每位参与同学的动作都能做开、做到位,互不影响,这样才会有效果。
案例:不同时期的教学对比。
上世纪90年代初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教案《我向党来唱支歌》片段:
1.导入新课。
请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具有民歌风格的歌曲。教师小结:例举以前学过的民歌,介绍《我向党来唱支歌》这首歌曲。
2.学唱曲调。
告诉学生混合拍子,轻声哼唱曲调,注意四度、八度音程的音准和两种拍子的节奏与强弱规律,然后放声唱曲调。
3.学唱歌词。
首先有表情地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吐字准确。然后在学生熟练掌握歌词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演唱新歌。
4.巩固新歌。
采取集体唱、小组唱、领唱、齐唱等形式反复练习,巩固新歌。
5.小结:教师根据本课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现在的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教案《长江我的家》片段:
1.导入。
(用多媒体小声播放《话说长江》片段。)
教师:什么是“母亲河”?(学生回答。)
教师:对,被称为母亲河的就是长江和黄河。
2.欣赏《长江之歌》。
教师:同学们对长江有多少了解呢?请说一说在你心中长江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
教师:长江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
(播放媒体课件介绍长江。)
教师:《话说长江》的主题曲,后经填词,与曲调完全吻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3.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教师:歌唱母亲河的歌曲有很多,今天再学唱一首,就是《长江我的家》。
有人说,生活中没有音乐,就像大自然没有阳光,一切都会黯然失色。这话虽然夸张了一点,但音乐确实能够活跃气氛,愉悦性情,鼓舞士气,协调人际关系。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它是青少年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社会化,生活化,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课堂教学社会化
音乐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体验人生,领悟人生的哲理,识别真假、美丑、善恶,培养热爱生活,向往光明的高尚情操。在音乐作品中,有不少表现人生,探索人生的题材。有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有对事业的努力奋斗,有失败、胜利、挫折、成功,从中可以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认真领会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内涵,就会领悟出一条深刻的哲理:人生,只有奋斗才能取得成功。好的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坚定信念,尤其对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学生更为重要。
如欣赏中国作品《二泉映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阿炳的身世及社会背景。课堂上通过欣赏,去感受音乐从沉思到悲愤,从愤怒到怒号的情感,并引用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的话说:“具有断肠之感,应该跪着听的。”同学们通过倾听,从感悟到理性上了解社会,学生深刻认识到阿炳及他的作品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以及它的社会地位。再如豪放优美的《三峡情》,宽广激情的《长江之歌》,抒情柔美的《乌苏里船歌》,轻快明朗的《太阳岛上》,情深意切的《我爱你,中国》,以及歌颂改革开放的抒情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这些优秀的作品表现了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二、让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形式,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等)同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理解音乐对人生的意义,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便成为这一学习领域的主旨。
在设计具体课堂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选取和创编的内容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贴近学生生活,体现音乐性,人文性这几方面入手。音乐教学设计上力求延伸和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创设更多参与音乐体验,表现和创作的空间和机会。
例如,教学 一开始放一段音乐,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节奏,它们从哪儿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去听、去体验、去思考,经过体验思考后向教师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通过生活中提炼节奏,用节奏来表现生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节奏与生活的关系产生新的理解和体验,并产生自己的创新愿望,自然进入创作阶段。接着,教师提供多种参与情景及条件使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力,根据不同的生活形象创作表现节奏,使学生对节奏有新的认识,真正体会到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器乐教学是音乐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键盘乐器外,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发现生活中的“土乐器”。有的学生把啤酒瓶盖用铁丝串起来进行有节奏的敲打;有的学生在木板上钉钉子,绷上橡皮筋,根据橡皮筋的松紧调整高度来模仿古筝;有的学生用卷起来的树叶做筒子吹奏;有的学生在塑料管子上钻上孔模仿笛子;有的学生用易拉罐制成沙球;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揉搓来模仿小雨声……同学们制造出的“土乐器”应有尽有,花样百出。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创作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发出悦耳动听的乐音,而且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
音乐欣赏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是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及提升学生音乐知识的重要举措,在高中教学阶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中音乐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面临着高考这项艰巨的任务,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艰巨繁重。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在于音乐能放松他们的心情,缓解学生的压力。对即将面对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在既紧张又封闭的环境里奋战,一般不会将音乐欣赏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但事实上,他们这样一心只想学习的心态往往会带来既疲累又乏味的双重压力。有鉴于此,教师应该将音乐欣赏课应用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帮助学生分散压力。据科学证明,欣赏到一些动听的音乐后,人会慢慢地放松心态、心情愉悦。
以“聆听草原放牧”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会音乐审美,还要学会打节拍。学生在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音乐的亲身体验释放压力,通过打节拍的方式,调节情绪与心情。所以,即使是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欣赏课程也是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的。音乐欣赏课程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构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坚持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音乐欣赏水平。
第二,从学生的思想方面来看。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一首意义非凡、韵味深长的曲子。这首曲子倾注了作者的深情,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与魅力,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优美的音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也能让学生将这样的思想、精神应用于学习实践中,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情操,还能提高学生的学生动机和学习能力。
二、审美是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目的
高中音乐欣赏课以审美为重点。审美并不简单地是一种艺术欣赏,而是通过这种艺术欣赏来培养人的艺术观、审美观、音乐观及欣赏观。在高中教学阶段,学生音乐审美观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课程进行的,欣赏者通过对音乐进行聆听并得到收获。教材的第一单元“音乐与人生”中提到,音乐审美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纲”,是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核心与目的。
所以,将音乐审美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教师在教学中或利用备课时间收集能打动学生的资料并与学生分享,或通过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之美,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达到音乐欣赏课程的目的。
第二,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基本兴趣和审美倾向。要想让学生爱上音乐,就需要清楚学生爱听什么样的音乐、爱玩什么样的音乐,只有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学生才愿意去听、愿意去学、愿意去消化。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圈,了解学生间交流的内容,获取有关学生兴趣爱好的信息,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
其次,准备完善的课程背景资料。如在“聆听草原放牧”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课文内容之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来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比如,教师可以引入蒙古舞蹈、蒙古摔跤等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再次,将学生的爱好与课堂要求相结合。仅仅满足学生的爱好当然抓不住音乐的精髓,必须还要有教师的有力引导才行。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中,包括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面对复杂多变的音乐知识,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内容真正融入课堂。以古典音乐欣赏为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展且科技日益发达的21世纪,很多人音乐的品位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古典音乐可能不会被新时期的年轻人所欣赏。有鉴于此,教师可以以情动人,列举很多音乐名人,讲述他们真实的故事,讲述他们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教师在讲述的同时将这样的音乐风格完美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里,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的审美观。
三、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水平
第一,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那么教师必须是流水。高中阶段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必须全方位地发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教师除了要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充实相关背景知识,如历史、地理、天文等,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所以,在高中阶段,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学水平、知识储备及运用技能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