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寻找意思相近的词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6:01: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寻找意思相近的词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92-01

在古文的阅读学习中,我们常遇到各种文言文字词语法现象,"通假字"就是其中之一。阅读文言文,不明了古字通假,只照字面意思理解,往往会解释不通或者解错句意。

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通",意思是通用;"假",意思是借用。作为古代的用字的现象,我们在学习中必须掌握它在音、形、意方面的独特的语法现象,从而为我们学习文言文和更好地掌握母语服务。对于通假字的学习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在读音中辨析

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例如《鸿门宴》:"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其中"蚤(zǎo)"字通"早"。本来表示"早晨"的zǎo应写作"早",但这里却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而相通,"蚤"借用了"早"的意义。即"蚤"是"早"的假借字,"早"是"蚤"的假借义。为解决字少词多的问题,古人于是就用了这种同音假借的方法,类似的还有象"颁(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o梁惠王上》),"板(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毕升《活板》),"被(披)明月兮宝璐。"(屈原《涉江》)等。所以辨析古文中的通假字,可以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辨析,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声求义"的方法。具体作法,就是在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个字,其按通常的意义解释不通,就可以用某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解释,以达到辨析通顺、找出本字的目的。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一句中,"颁白"二字不成语,不可解,必须知道"颁"是"斑"的借字,意思才通。古音通假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通假字和本字必须音同或音近,必须以两者古音相通为依据,然后根据字音寻找它所替代的本字。

2.熟悉规律,掌握通假字

2.1读音相同或相近的通假字。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通假字在所有通假字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也是最能体现通假字本身特点的一部分。这部分通假字有的读音完全相同。例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的"惠"通"慧",《鱼我所欲也》中的"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得"通"德"等。当然也有些读音相近的字词,如《狼》中"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中的"要"通"邀",这些属于声母相同而读音相近的情况;也有一些韵母相同读音相近的字词,比如《望岳》中"荡胸生曾云"中"曾"通"曾",《出师表》中"是以先帝简拔之"中的"简"通"拣","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中的"信"通"伸"。这些字词因为在读音上的相同或者相近很容易被作者拿来作为通假字使用,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让学生仔细的辨别和阅读。

2.2相同声旁的通假字。通假字和形声字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些字词就是根据各个字声旁相同而通假使用的,比如《十则》中的"不知为不知"中的"知"通"智",《伤仲永》中的"贤于材人远矣"中的"材"通"才",《木兰诗》中的"火伴皆惊忙"中的"火"通"伙",《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四支僵劲不能动"中的"支"通"肢"等都是利用形声字的声旁与某个字的读音相近通假的情况。当然我们所说的"同音相代"是从古音来讲的,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通假字的读音在现今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我们亦然把它们作为通假字。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被"通"披",《孟子二章》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中的"拂"通"弼"等字在古音中都是相近的,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中要尤其注意这些字的读音,让同学们多读多练。

3.中学阶段的通假字教学应坚持以下方法

3.1追溯历史,明白原因。中学生初次接触到通假字时,要做好引入工作。告诉学生,古人造字较少,口语中有了一个词,而文字里却没有表示该词意义的相应的字。当然一般多因为该词义较抽象,不易造字,只好用一个同音字代替。这样就出现了那些别字--通假字。且离我们时代愈远,字量就越少,通假的情况也就越多。

篇(2)

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确切一点说,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通”,意思是通用;“假”,意思是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作为古代的用字现象,我们在学习中必须掌握它在音、形、意方面的独特语法现象,从而为我们学习文言文和更好地掌握母语服务。对于通假字的学习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在结构中认知

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由于汉字中形声字占的比例极大,通假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通假多见于形声字,而于形声字中又特别以具有相同声符者居多。例如:财―材、涂―途、常―尝、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静―净、―戳、说―脱、讼―颂、廪―懔、锡―赐、刑―形、政―征、悟―晤等。当然,声音相同相近的字并不限于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因而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也并非都如此,比如:由―犹、时―伺、趣―促等,则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占的比例较小罢了。

二、在读音中辨析

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例如《鸿门宴》:“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其中“蚤(zǎo)”字通“早”。本来表示“早晨”的zǎo应写作“早”,但这里却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而相通,“蚤”借用了“早”的意义。即“蚤”是“早”的假借字,“早”是“蚤”的假借义。(《孟子・梁惠王上》)“板(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毕《活板》)“被(披)明月兮宝璐。”(屈原《涉江》)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解释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虽然通假与假借有区别,但读音上相同是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当然同音是指古音,而不是现代的读音,所以准确地说应是“古音通假”。具体做法,就是在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个字,其按通常的意义解释不通,就可以用某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解释,以达到辨析通顺、找出本字的目的。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一句中,“颁白”二字不成语,不可解,必须知道“颁”是“斑”的借字,意思才通。古音通假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通假字和本字必须音同或音近,必须以两者古音相通为依据,然后根据字音寻找它所替代的本字。

三、在例证中认知

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如“无”通“毋”:“令壮者无取老妇”(《勾践灭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段于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这些例子,说明“无”通“毋”非属偶然。还有像“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记王忠肃公翱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若欲死而父,即前斗”(《书博鸡者事》)。再如“反”通“返”(返回,归来):“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孟子》),“人穷则反本”(《孟子》),“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盖亦反其本矣“(《孟子》),“责收毕,以何市而反”(《战国策》),“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等。

通假字是字的临时代用现象,它的出现加深了表意汉字的形义矛盾,并不是汉字发展的方向。所以,通假字虽然在古书中十分常见,但随着语言文字使用的日益规范,它们中的大多数都逐渐消失,恢复本字。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透彻地理解通假字,避免主观臆断。

参考文献:

篇(3)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自学,你弄明白了哪些词语?

生:我明白了“蛮不讲理”,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点不讲道理”。

师:你怎么弄懂的?

生:我妈妈说谁不讲道理的时候,经常用到这个词。

师:你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的,这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还读懂了别的词语吗?

生:我知道“一拥而上”的意思是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师:你是怎么弄懂的?

生:我是查字典弄懂的。

师:查字典也是一个好方法,这说明你也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

面对大量的词语,面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鼓励学生利用课前充分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并没一个一个地给学生解释词语,而是一面让孩子自己说说在预习中读懂的词语,一面帮他们梳理、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查找工具书理解,等等。尽管有时孩子的理解比较简单、肤浅,甚至是错误的,却给了孩子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一个交流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机会。“授人以渔”的意义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在于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注重感悟,在朗读中体会理解

出示: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师:这句话谁会读?

(师指名读,学生读得比较平淡。)

师:想一想,这棵杂草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生:这棵杂草在想现在是大晴天,不应该下雨呀!

生:杂草还会想刚才我跟小稻秧抢营养,现在下的这个雨会不会是什么人来找麻烦了!

生:是的,现在是大晴天,这个雨肯定是农民们喷洒的除草剂,我们要赶快想办法。

师:唉,小杂草为什么不想这是农民们在给小稻秧浇水呢?

生:因为杂草刚跟小稻秧抢了营养,心里正担心什么呢。

生:杂草做了坏事,心里很紧张,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让它注意。

师:因为自己比较紧张,一点小事就会引起关注,这样的情况用文中一个词讲是什么?

生:警觉。

师:这就是“警觉”!杂草很警觉的时候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师指名朗读,学生读出了杂草小心、紧张的样子。)

背词语手册是一代人学习词语的集体记忆,其谬误的根本在于忽视了汉语的特点,即模糊性、体验性,很多词语的意思“只可意会”,却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解释、描述,很难“言传”。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准确地“意会”词语呢?这就要求老师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让他们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警觉”就是这样一个很难解释清楚的词语,教学中我抓住杂草说的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杂草的心理活动,这样就比较清楚地把握了杂草“警觉”的心态。词语的意思有时是很难“言传”的,这时可尝试“声传”,也就是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近义辨析,在对比中加深理解

师:读读这三句话,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近的地方?

(1)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2)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3)“我是喷雾器大夫。”喷雾器一边喷洒着除草剂,一边大声地说,“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生:这三个句子读的时候都要读得很响亮。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注意到句子里的这几个词:嚷道、洪亮、大声。

师:既然都是表示声音响亮、声音大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这三个词语换一换位置,行不行呢?

生:既然意思差不多,应该可以。

师:别急,把词语换进去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练读)

师:通过自己的朗读,你觉得能换吗?为什么?

生:不能!这些词虽然都是说声音大,但“嚷道”还说明杂草是不讲文明,不讲道理的,这个词不能写喷雾器大夫。

生:“洪亮”和“大声”说明喷雾器大夫一点不怕杂草,不像小稻秧那么害怕它们。

生:喷雾器大夫大声说话是因为他要帮助小稻秧,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警察一样,帮助好人打击坏蛋。

师:是的,从这两个词也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喷雾器大夫对于小稻秧来说就是守护神、大英雄!

意思相近的词语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学生理解起来较难把握,要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就更不容易了。如这篇课文中的“嚷道”“洪亮”“大声”的意思相近,却表现出了“人物”形象的巨大差异。抓住这一点,在学生初步体会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词语对比辨析,通过换一换、比一比的方法,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读出这三个词语的细微差别;再通过读一读、品一品的方法,感受这些词语所表现出的不同人物特点。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品悟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深度理解词语的意思。

入情入境,在表演中展示理解

师: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呢?

生:一群杂草跟它抢营养。

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出示: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小稻秧被杂草紧紧围住,就像遇上了一群强盗。

生:我好像看到杂草们个个十分凶恶,要跟小稻秧抢营养。

师:它们会怎么说呢?

生:(气势汹汹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大家想得很好,读得也很好!哪个小组能来演一演呢?

(四人小组表演,“杂草”们表演得比较规矩。)

师: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杂草应该把小稻秧紧紧地围住,不要分得太散。

生:“气势汹汹”写的是整个杂草群,所以杂草们在讲话的时候可以七嘴八舌地说,不要一个接着一个说。

师:哪个小组再来演一演?

(另一小组表演,“杂草”们把小稻秧紧紧围住,说话气势汹汹。全班鼓掌。)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16-01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丰富汉语言知识,英语习语的翻译也是我们探讨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简单探讨一下我们日常翻译中经常会用到的几种翻译方法。

1.直译法

1.1 直译法主要用于翻译那类平铺直叙的、既无很深含义又无难解典故的、用词与搭配相对固定的英语习语。因为对这类习语采取直译法, 既能较完整地保存原文的表达方式, 又可体现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化特色。例如:

Knit one's brow. 皱眉头

Laugh in somebody's face. 当面嘲笑

Lay something to heart. 把某事放在心上

Have pity on sb. 同情某人

A cat has nine lives. 猫有九命。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Barking dogs do not bite. 吠犬不咬人。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钱是万恶之源。

1.2 英语中另有一类习语, 看上去有相当明显的比喻意义, 但其中也有一定的历史或神话典故, 不过由于使用范围广、历史也悠久, 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早已经被中国读者所接受, 对于这类英语习语, 我们也可采取直译法。例如:

An olive branch. 橄榄树枝――象征和平

The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

The heel of Achilles. 阿基里斯的脚踵――比喻致命的弱点

The 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里斯头顶上的剑――比喻危险的局势

A Judas' kiss. 犹大之吻――比喻背叛行为

Tower of ivory. 象牙之塔――比喻世外桃源

Sour grapes. 酸葡萄――相当于阿Q精神

Sphinx? s riddle. 斯芬克斯之谜――比喻难解之谜

Crocodile tears. 鳄鱼眼泪――比喻假慈悲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旧瓶装新酒――比喻旧形式不适合新内容

2.汉语习语套用法

2.1 某些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表现形式和含义方面一致, 或基本一致, 翻译这些习语时, 可借用与其喻义相同或相近的汉语成语、谚语或俗语直接对译。这样既可较好地保持原文的压韵和形式, 又可使听者或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

Enough is as good as a feast. 知足常乐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浑水摸鱼

To be on thin ice. 如履薄冰

Burn the boat. 破釜沉舟

Castle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A bolt from the blue. 晴天霹雳

2.2 有些英语习语虽然在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方面与其相对的汉语习语之间存在差异, 比喻的事物也不相同,但它们的喻义相互比较吻合, 表达方式也比较相似, 翻译这些英语习语时, 我们也可以套用形象近似的汉语习语,以使译文既喻义明显, 又可再现原文所具有的语言效果,容易达意。例如: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说曹操, 曹操到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本未倒置

Call a spade a spade. 直言不讳

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 九死一生

Have an axe to grind. 别有用心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To laugh off one?s head. 笑掉牙齿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2.3 某些英语习语意在言外, 语意含蓄, 寓意深刻, 若直译则不能完全表达其意思, 又有损于原文的语言形象和丰富内涵。因此, 在翻译时, 我们可以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义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 这样则会使译文形象更生动, 达意更准确。例如:

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 stones.责人必先责己

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 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Murder will out. 纸包不住火

Fools rush in where angles fear to tread. 初生牛犊不怕虎

One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有得必有失, 不破则不立

3.意译法

英语中有一部分习语, 由于文化背景的缘故, 我们用直译法根本无法传达原文的信息, 所以在翻译这类习语时我们就要仔细在汉语言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 有时还要配合英语上下文的含义, 作些必要的转化, 进而用恰当的汉语意思把英语习语的含义表达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意译法。例如:

Cats? paw. 被别人当作工具或爪牙利用的人

No respecter of person. 一视同仁

Rain cats and dogs. 大雨倾盆

Viper and File. 骗人者反受人骗

Swan song. 最后作品

A feather in your cap. 值得荣耀的事, 荣誉

The apple of discord. 争斗的原因或根源

In a pigs? whisper. 低声地, 顷刻间

Draw blood. 伤人感情, 惹人生气

Hang on somebody?s lips. 对某人言听计从

篇(5)

初中英语阅读,尤其是初三学生的英语阅读,是英语综合技能的体现,也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在提高初三英语阅读水平方面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本文就初三英语教学中的个人点滴体会和同行分享。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感到乏味、头疼,尤其是对于篇幅长、难度较大的文章,部分学生表现出恐惧感,有些学生甚至放弃了阅读。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能否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笔者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和谐、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师生形成良性互动。比如,在阅读文章之前,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简短故事,或者选择一些简短有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前的热身,使学生在愉快情境中进行阅读,打消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恐惧心理,树立了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阅读完毕,对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结、分析,对问题逐一加以解答,做到有的放矢,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加强了,学生对阅读树立了自信,阅读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

二、多途径词汇的积累

词汇积累是做好阅读的基本功,平时教科书中的基础词汇的识记与收集,是词汇的基本途径。另外,学生也可多读一些浅显有趣的英文寓言、童话和故事书,从中积累更多的词汇;多收听VOA 的Special English或者BBC英文教学节目等,从中学习词语,语音语调,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循环往返阅读,温故知新,增强词汇记忆,有利于口语的提高;平时应用词汇进行遣词造句,或者应用所学新词汇讲故事等,通过反复运用词汇,久而久之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三、阅读技巧的培养

1.词意推测的训练

平时阅读提倡学生应用工具书查找新词汇,培养独立阅读习惯。在训练泛读和快速阅读时,鼓励学生对生词(不影响文意的情况下)跳读,或通过上下文推测词汇的意思。笔者最常用的猜词方法有:从已知词汇推测未知词汇,并列同位关系推测词义。例如,I had been young, healthy, and smug. She had been old, sick, and desperate. Wishing with all my heart that I had acted like a human being rather than a robot. 这一段话中,我们可通过young-old, healthy-sick, smug-desperate(希望)这几对反义词,就能猜出smug 大致的词义是 “绝望”。

再如,cheating can happen in a lot of different ways, Jeff is doing it by sneaking answers to a test.从cheating(欺骗)可以推出sneaking为带欺骗抄袭(偷抄)。The students laughed so much,but I was afraid the headmaster would be in to see all this. So I decided to pay no attention to them and continued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however, they roared even more.从上下文可以猜测出roared是laughed同义词,但比laugh程度更强烈。

2.阅读速度的培养

笔者认为要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就要让学生尽早培养略读、寻读、意群阅读等阅读能力,改掉指读、声读等不良的阅读习惯。在平时阅读训练中,笔者根据文章的难度和信息量的不同,采用限时阅读,要求学生首先找到文章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或中心意思(main idea)。主题句可在段首或段尾,也有少数隐含在段落中。通过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训练,学生掌握了阅读的要领,阅读速度和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3.常用阅读技巧的培养

除了上文提到的略读、寻读、跳读和意群阅读外,笔者还引入了倒读法。该方法常用于考试阅读部分,先读题目及选项内容,后读短文,带着问题寻找答案。运用该方法使学生阅读目的明确,能及时抓住题目与文章的相关信息,有效提高阅读速度,节省时间。该阅读方法无论对理解性题目,还是对深层推理性题目都适用。值得注意的是,对概括和总结性的问题,还需要结合文章的整体内容,分析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倾向,挖掘隐含思想和感彩,最后作出精准的判断。

4.权衡速度与细节的关系

细节决定成败,注重快速阅读并不是忽视细节,尤其是考试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是考查细节,答案基本可以在阅读材料中找到。考查的部分可能是一个词或者短语,也可能是一个句子或者相关的若干句子。给出题目变换了句式或者变更了意思相近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例如,Most children do not enjoy doing housework, They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rather than cleaning the rooms. But in Australia, Jim and Rober’s mother...Mrs Black, has good and proper ways to get their children to do housework.

题目:1. Most children prefer playing computer games to doing housework.

2. An Australian mother, Mrs Black has good and proper ways to get their children to do housework.

篇(6)

二、情境语境教学,猜词能力教学

高中生们受到词汇量的限制,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难免会碰到不熟悉词意的单词。很多情况下,学生们会参考词典(常常是中英词典)来寻找该词的含义。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词汇学习的,学生们会逐渐对词典产生依赖性,丧失对词汇的分析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接触到生词时学会回到上下文,根据上下文思想进行词意分析,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首先,学生们必须注意语句中的连词,and前后的词汇意思往往是相近的;对于转折词前后的词汇,例如:but、though等,其前后词意往往是相反的。莎士比亚的名句:Cowarddiemanytimesbeforetheirdeath;thevaliantnevertasteofdeathbutonce.在该句中的“crowd”和“valiant”的词意明显呈现相反的意思。高中生们的现有词汇量已经可以明白valiant是“勇士、勇敢的”的意思,通过对该句的理解,学生们可以得到“crowd”是胆小者的意思。通过以上的句子可以看出,在不理解词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文,结合文章段落的意思推断出生词的意思。对此,教师可以针对每模块的词汇,为学生们创设一些词汇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意思,实现有效记忆。

三、文化语境教学,精确词汇语义

中西方文化存在众多差异,文化差异必然会导致语言的差异。语境是决定英文语义的关键,离开语境而独立存在的词汇通常不具备含义。英语词汇的性质包括词意、词性、搭配这三者,要想精确得到词汇的语义,必须从词汇所在的文化语境出发,发掘语境中的线索,精确词汇语义。

1.精确词汇词意

在高中词汇教学中,教师尽量减少中英直译,可以采用英译英的策略,不妨将学生不认识的词汇转化成他们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利用语境给出词意。例如,A:NBAstandsforNa-tionalBasketballAssociation.B:Westandforourselves.A句中,standfor具有represent的意思,而B句中的standfor是advo-cate的意思。因此,在实施词汇语境教学时,教师不要尝试中文式的翻译,利用英译英,提升学生词汇能力。

2.精确词汇词性

教师必须将词性带入原文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分析。词性对英语学科而言十分重要,在阅读、完型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如:Itisreportedthatthereportcansatisfiedleader’srequirement.在本句中,前一个report的词性是动词,后一个则是名词,对不同词性的词汇翻译也就存在差异性。前者可以翻译成据说,后者则有报告的意思。

3.精确词汇搭配

要想精确了解词汇,最佳途径就是探究其在短语、句型中的搭配。例如:Thepeopleyouseefighting,crashingcarsorjumpingfrombuildingsarenotactors,ofcourse.Theyarecalledstuntmen.从文化语境中,可以看出jump后接介词from,形成固定短语,即是“从……中跳出来”的意思。从这个句型中,可以得到jump是动词词性,在本句中有跳跃的意思。通过对词汇的搭配研究,可以在词汇的文化语境中清楚地了解词汇的精确含义。

篇(7)

英语名称的汉译,有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音译(sound translation)、意译(sense translation)、音义结合(combination of sound and sense)、以及音义巧合(coincidence of sound and sense)等五种方法。

一、英语名称的直译

直译是根据英语词汇意思寻找对应的汉语词汇直接表达出来。大量的译名都是直译的。直译构成了汉译英名称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处理英语词组的汉译时,字对字的、或逐字的直译,往往会产生误译,导致误解。原因在于:两个词组成的搭配有时会产生不同于文字的原来字面意义的新的伴随意义或隐含意义。例如:有些人看见child’s play,可能会望文生义将其译为“儿戏”,进而理解为“像小孩子闹着玩似的、不用负责任、无足轻重的事情”。其实这个词组的意思是:something very easily done(轻而易举所做的事情)。直译词组时,还要考虑其蕴藏的文化内涵。人们在接受一种新事物,包括新事物时,往往根据其命名理据,尤其是其主要理据而望文生义或望形生义。由于动物,例如“狗”,在不同民族中常常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在上述“热狗”的例子里,将以动物名称命名的食物名称直译的做法会引起误解,甚至反感。

二、英语名称的音译

一开始,英语名称的汉译,大都采用音译的方法。因为中国没有这种事物,找不到类似的命名理据,就直接将英语按照声音用相近的汉字表述出来,例如:三明治(sandwich)、摩托(motor)、吉普(jeep)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英语出现了大量的新名词术语,其中不少汉译采用“拿来主义”,直接音译,构成一批新的外来词,例如:克隆(cloning)。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习惯将有些外来词当作修饰词,再加上汉语固有的表示类别、功能或形状的基本词,变成修饰词+基本词的模式,例如:披萨饼(pizza)、威士忌酒、汉堡包(hamburg)等。

上述音译时所用的汉字没有什么语义的联想性。所构成的名词中的大多数已被汉语词汇接受和吸收,仍在使用。这些外来词,已成为汉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音译时所用的声音相近的汉字,如果在语义上具有联想性,可能会产生误导。

近年来,随着人们科学技术知识的增长和英语文化的提高,对那些大量的从国外引进我国百姓生活的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产品和事物,在一时难以找到合适译名的情况,就直接用英语原名表述,不必按照声音找相近的汉语音译,例如:MTV, VCD等,大都是英语字母组成的缩略词,容易读,容易记忆。不仅专业人员这样用,而且包括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体也这样用,实际上起着一种推广的作用。人们都不同程度地会讲一些英语,表达和理解都不成问题,因而对此采取一种容纳的心态。当然,专业人员很快就找到了相应的、合适的译名。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英语原名和汉语译名会并存共用的。

三、英语名称的意译

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独特的、丰富的文化,不但善于吸收反映外国文化的外来语汇,而且能把其中大部分消化、改造成符合汉语命名习惯的词汇。这就是意译的方法,即利用汉语固有的基本词,加上相应地修饰词,组成新的汉语词汇。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接受了从外国传入的事物,赋予了符合我们传统的命名,例如:西红柿、洋葱、胡椒等。近百年来,有些舶来品的译名,一开始曾采用音译的方法,例如:维他命、盘尼西林等。但是科学家们在利用这些外来事物的同时,又根据汉语传统的命名方法,利用意译的方法改造了它们名称,使之变为“维生素”和“青霉素”等符合汉语命名习惯的词汇。“素”是化学中表示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的基本词。

四、英语名称汉译的音义结合

有些英语名称的汉译方法是音义结合,即将英语按照声音用相近的汉字表述出来。结果是,产生的汉语名称与原来的英语名称声音有近似之处,但是语义上有不同的联想性。例如,下列外国肥皂品牌的汉译采用了音义结合的方法。Dove的原义是“鸽子”,具有“和平”(peaceful)与“温柔”(gentle)的含义。汉译为“多芬”,具有“富有芬芳”的新义。Safeguard的原义是to protect,具有“保护”的含义。汉译为“舒肤佳”,具有“使皮肤舒适”的新义。Lux的原义是“奢侈”(luxury)与“优雅”(elegance)。汉译为“力士”,具有“富有力量”的新义。又如,美国著名饮料品牌Coco Cola的汉译方法是音义结合的绝妙例子。“可口”(delicious)和“可口”构成汉语表示饮料的基本词。

五、英语名称汉译的音义巧合

理想的英语名称的汉译方法是音义巧合,即将英语按照声音用相近、而且语义上有联想性的汉字表述出来,达到声音和意义完全吻合的效果。当然,这样的音义巧合纯属偶然。例如:将laser(激光)译为“镭射”;基因(gene)是个绝妙的例子;港台将UFO(不明飞行体)译为“幽浮”,都是人们常常引用的例子。

总之,英语名称的常见汉译方法有直译、音译、意译、音义结合以及音义巧合五种。掌握英语名称的汉译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专业人员的翻译质量和水平,推动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体的翻译工作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对英语的学习者有着理论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广告翻译中的认知图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篇(8)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听、说、读、写。现在学生掌握得最好的应该是“写”,却忽略了其他的部分,也就出现了“哑巴英语”。学生大部分是因为怕读错而不敢对英语进行读、说等方面的练习,这也就是设置英语听力课程的原因。下面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语音知识差――加强发音练习

听力是为考查学生读、说的能力。首先,很多学生在单词发音方面做得不好,发音不准确导致听不懂听力材料里面的内容。对内容都不清楚,更别提该如何理解,如何做题。其次,对一些读音相近的单词分不清,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混淆材料的内容,导致对原文的理解出现很大偏差。有的学生在句子中词语的重读、弱读、连读等技巧性做法方面存在缺陷,常常忽略词语的连读、弱读,导致自己错误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听力结果一塌糊涂。

面对这个问题,老师首先在教课时一定要确保学生朗读时发音的准确性、规范性,耐心鼓励学生,让他们大声地读出来;遇到读音相近的单词,要让学生自己找寻它们的区别,例如单词“mouth”和“mouse”,“shoot”和“shot”的读音区别,在学生的发音方面一定要加强训练;另外,老师在平时的阅读课上,要注意给学生讲解一些英语口语中技巧性的东西,比如单词的连读“do”和“not”在一起时经常会使用连读。还有一些读单词的语气。单词的语气能决定这个句子是疑问句还是陈述句。这些知识都是在点滴的积累中获得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词汇量不足――加强词汇积累

无论做什么事情,基础是最重要的。基础有了,后面的学习就会如行云流水,畅通无阻。然而人们总会事与愿违。英语学不好大部分都是由于词汇量不足而且不积极地去积累造成的。词汇量之所以会不足,一部分是因为学生对基础单词、词组的掌握不扎实,对语法的理解不透彻等导致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另外就是学生对英语背景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综合性知识方面匮乏。

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词汇量的问题。只要拥有足够的词汇,学生的听力肯定会大幅提高。因此,老师一定要争取进行全英语口语教课,课上尽量让学生在英语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讲解单词时也尽量用英文的解释而不是直接用中文翻译。同时还应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老师的问题,锻炼他们开口说英语的能力。这样可为加强他们的语感进行积累。然后,针对听力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文环境、学科背景等知识,老师也要进行详细的讲解,鼓励学生多加阅读课外英文刊物,扩充自己的课外知识。

三、缺乏好习惯――提高听力技巧

学生在听听力时,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寻找材料中的单词、词组信息上,而忽略了听力原文所讲的事情,极有可能会导致以偏概全或者偏离原文的理解。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常常会在那苦思冥想,忘记了听力在继续,这样就会错过后面的题目,落得一场空。另外,由于英语的语序同汉语有很大差别,学生常常致力于还原句子的顺序做出正确的翻译,这样恰恰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原文的理解错误。

篇(9)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语音、词汇和语法是学习者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词汇学习在其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曾指出:“没有语法,很多东西就无法传达,没有词汇则任何东西都无法传达。”词汇可以看作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与核心,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也被视为一种重要因素。换言之,学生对英语词汇掌握得扎实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其英语水平提高的快慢。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非常注重对英语词汇“音、形、义”的教授,但却很少从认知角度对词义进行深层次地剖析和讲解,导致学生更多地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机械记忆,耗时长且成效小。面对这种情况,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尝试以认知语言学为切入点,寻找更适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方法,提出可以从隐喻的角度来讲授词汇。这当中,概念隐喻与词汇教学研究相结合,已经成为了外语教师关注的一个方面。Lazar认为:“能够了解、认识和使用词汇的隐喻性延伸含义,是英语学习者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重要技巧。”据此,是否也可以说,掌握词汇的隐喻延伸意义同样也是学习和理解新词的一个有效手段呢?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隐喻和词汇的联想认知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教学者也恰好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阐述词汇的多重含义和意义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认知和理解,甚至记忆。这种做法本身,在笔者看来,可以被看作是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汇,扩大词汇量的一个更为有效的途径,值得在实践中多多尝试。

“多模态隐喻”与词汇教学相结合,会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和拓展其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记忆和运用词汇。采用“多模态隐喻”方式讲授词汇,可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习者在词汇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

二、隐喻、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最先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和探讨隐喻,提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认知模式”。他们认为,语言是隐喻的表现形式,而隐喻又从属于人类认知的范畴,这一点引起了认知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同时,他们也指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某一类东西来深入理解和体会另一类东西,隐喻不仅是披着一层语言的面纱,更是扎根在人脑海中的一种深层认知方式。在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因为有隐喻,语言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实践中发现,在外语词汇教学方面,教师也同样可以利用隐喻来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词汇的本义同其延伸含义联系起来,以此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词汇的认知和理解。

随着这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化,Forceville认为,单单凭借语言标志得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似乎有些片面,因为语言仅仅是众多社交媒介当中的一种,其他一些交际媒介,比如,各种声音、色彩、肢体动作,甚至空间布局等,难道就不能用来构建和表达某种概念吗?

学者Kress和Leeuwen在系统功能语法、社会符号学和传统话语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话语”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Forceville对模态的形式也进行了深层次的界定。他指出,模态是一种符号系统,人们通过具体的感官体验和认知过程,可以给它一个很好地诠释,其实人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认知形式都可以称之为模态。之后Forceville对“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这两个概念又进行了详细地区分。他认为,“单模态隐喻是目标域和源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种模态来呈现的隐喻。”而“多模态隐喻”恰好相反,它指的是“源域和目标域都分别完全用或主要用不同的模态来呈现的隐喻。”也就是说,单模态隐喻只涉及到单个感官的交流互动方式,而“多模态隐喻”则涉及到多个感官的参与和互动方式。人类社会,其实各种各样的交流和思想表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也必然会涉及到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模态和符号资源参与的感官互动。正是通过这些多模态的互动形式,我们才能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感知和理解所学习的东西,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

近年来,国外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比较多,而国内则相对较少。在国内的一些研究中,对多模态话语的介绍性研究占据比例比较大,如常见的有张德禄对多模态话语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之间的关系的介绍等,而应用性、实证性的研究则并不多见。即使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也是集中在对电影、广告等传媒类型中语言的隐喻表达方式的分析上,很少涉及对声音、表情、手势等其他模态隐喻的研究。“多模态隐喻”与教学方面相结合,尤其是和外语词汇教学相结合,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正因为如此,如何使“多模态隐喻”与外语教学相结合,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对外语教师而言可谓是一个新的课题,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从教者才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个课题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三、“多模态隐喻”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合理使用,适当地使用“多模态隐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来说还是非常有益的,这其实就等于教师手上又多了一个新的“法宝”。当然,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注意协调好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与借助于“多模态隐喻”来讲解词汇的关系,使两者结合,达到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目的。教师在内容合适、方法可行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大胆地、不失时机地将“多模态隐喻”与词汇教学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举例如下。

1.通过“多模态隐喻”可以将一些抽象的词汇具体化。在《全新版大学英语视听阅读》第三册第13单元“Snake Detective”这篇课文里,某些生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比如sheikh、enclosure、noose、slimy等,它们的含义多,而且生僻,单单把词义和例句打在PPT上,让学生看完之后死记硬背,显然不利于学生记忆。若不改变方法,这种教学就会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这也就是说,东西虽然讲了,都提到了,但并没有把教学效果放在第一位。什么是真正的教学效果好?简言之,就是学生学得明白,记得快,记得牢,甚至还可以在多方面有所收获,有所悟。其实,针对上面列举的这组词汇,我们就完全可以采用“多模态隐喻”的手法,将一些与这些词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出来,这种形象而又生动的视觉模态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地视觉上的冲击,便于他们进行思维拓展,记忆效果也会更好、更牢。就拿“slimy”这个形容词来说,它有好几个意思:黏滑的;泥泞的;谄媚的;虚伪的。教这个词的时候,与其干巴巴地带学生读、念,讲解,不如直接用两张图片来展示,同时给出单词:一张是大雨过后,土地泥泞,车辆不小心在地面上打滑,无法前行,这可以用来解释“slimy”的前两个意思;另一张是狐狸向老虎献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幅虚伪、阴险的嘴脸,以这种寓言故事的方式,可解释“slimy”的后两个意思。如此一来,这个单词的几种意思就都被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了,学生记忆时会觉得简单明了,容易得多。这个例子说明,在教词汇时,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多模态隐喻”的方式,将某些抽象的、不太好理解或记忆的词义变得具体、生动、易懂、易记,令学习者印象更加深刻。

2.通过“多模态隐喻”可以有效记忆外形相近的词组搭配。在词汇学习中,最容易混淆的是由同一个单词引申出来的外形相近的一些词组搭配。有不少学生反映,记忆这些词组难度较大且用法上也容易混淆。显然,在这里,仅仅靠带读,给出一两个常用例句来帮助学生掌握是远远不够的,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式呢?实践中发现,可以派上用场的又是“多模态隐喻”,它可以使词汇教学在许多情况下事半功倍。比如,在《全新版大学英语视听阅读》第四册第3单元“The Orient Express”当中,出现了一连串与“take”紧密相关的惯用法,它们是:take after、take apart、take in、take over、take to、take out、take up等,每个短语都有不同的含义,甚至在一个词组当中也会有多重意思,掌握起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利用“多模态隐喻”的方法效果也许就不太一样,会好得多。我们可以把每个词组的含义直接用美图的方式展现出来,或事先把每个短语编成一个“小故事”,?n堂上让学生用动作和语言来表演。这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更加快乐,同时又学了东西。这些多模态学习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在视觉、听觉、触觉的全面参与之下,学生掌握这些词组,可以相对比较轻松,而且对它们的意思也不容易搞混。这种做法说明“多模态隐喻”的使用可以为外形相近的词组提供更多、更好的记忆方法。

篇(10)

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职高英语继承了听说读写的一贯要求。其中的“读”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学生在课堂教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模仿或基于原有经验进行的有声学习;另一层含义是利用学生在早晨记忆力相对较好的特点,让学生在一定的任务驱动之下,自主地通过有声语言进行英语知识的巩固,提高读的技能。在实际的职高英语教学中,晨读常常被说成是“早读”,这是一种语言习惯。事实上,晨读比早读更具科学含义,因为“早”更多的是一种相对标准,而“晨”相对而言则更多的是一种绝对时刻,当然这并非本文的讨论重点,其与脑科学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兴趣的同行们不妨研究一下。

作为学生在职高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时光,晨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有意思的是,对于这段重要时光,我们却很难在关于英语教学的研究中寻找到更多的成果,似乎因为过于寻常,反而成为英语同行甚至是课程专家们遗忘的角落。近年来,笔者对不同时间段的英语学习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一直在思考应如何提高英语晨读的效率,希望自己所考虑的内容能对同行们有一些帮助,因此现将自己的一些思考形成文字,供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晨读的时间意义再探究

晨读的设置背景是什么?如果只是简单的“一日之际在于晨”,那是不足以反映这一看似简单实则极有道理的教学选择的。根据目前较为流行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我们注意到人的大脑重量虽然一般为1.5千克左右,但却控制着人的行动、语言、思想、记忆、情感等。我们只选其中的语言及其记忆知识,并通过目前的语言模型与记忆模型,来发现晨读这一日常设置背后的科学道理。

在这里,首先来普及一下心理学和神经学的基本知识。从目前流行的趋势来看,心理学家对记忆的科学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着重研究记忆的组成,努力通过常规方法来研究记忆的结构加工;另一个方面是通过脑成像技术来研究脑神经结构,通过对脑神经的研究试图去发现记忆的生理机制。这两个方面目前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前者通过对外部条件的控制,例如让被研究者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作用下,如呈现数量的不同、呈现方式的不同等,对记忆材料进行记忆,然后让其重现,从中得出许多记忆与控制条件的关系。后者则是从内部机制着手分析研究脑部结构与记忆的对应关系。

介绍以上一些知识的目的在于,让我们英语教学同行们明确晨读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心理学和神经学规律,因此晨读及其指导不只是一件经验性的事情,也是一件科学性的事情。学生在晨读中对单词或词组进行记忆时,会发现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除了记忆力比较强之外,往往还都有一套比较好的记忆方法,如将意义相近的单词或词组进行组合等。对这种学生自发生成的方法背后的心理学解释是:意义相近的单词或词组组合到一起之后,相当于增加了学生记忆对象的长度,而缩小了记忆的宽度,因而能够增大学生的记忆容量。而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与学生记忆直接相关的脑部组成部分是大脑皮层、小脑和海马体等。目前有专家提出,在早晨的时间段里,人的大脑皮层、小脑和海马体的记忆功能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如果这一结论能够进一步得到脑神经科学家的证明,那对于注重晨读的做法将是一个更为有力的注解。

二、常规晨读指导措施背后的心理因素

在晨读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晨读的效率,英语教师往往都想出了不少措施,这些措施在经过实际检验之后,很多都成为了行之有效的“金点子”。那这些措施为什么会起作用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说不清也道不明,因为在一些人看来有效就行,没有必要寻求其中的原因。但对笔者来说,如果能够寻找到其中的原因,那就有可能生成更多的“金点子”,因此笔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究。

以常见的任务驱动措施为例,为了让学生晨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确保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常常在晨读开始之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晨读任务,在晨读结束之时通过测试等手段来检查学生的晨读效果。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一措施,我们会发现其确实存在着合理的心理学解释。在晨读之始,教师提出明确的内容和要求具有两个方面的心理促进作用,明确的内容有助于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明确的目标上来,而注意力的集中正是学习的基本要求。笔者曾经历过这样的早读课,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好多学生每次都读第一课,到最后也只记得第一课的内容。而有了明确的要求,这意味着在有了晨读动机和注意之后,学生还会在一定的标准之下进行晨读,从而保证了读的过程的高效。而晨读最后的检测则可以保证学生的晨读过程带有适度的压力与期待,压力是不言而喻的,而期待则更多地存在于那些认真晨读的学生,他们希望能够在最后的检测中得到较好的评价来获得一种心理满足。而如果没有这一措施,那晨读往往会无果而终。如笔者上述的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由于最后没有检测,因此很多学生在读二十分钟后自然就是开始疲倦,从而降低了晨读效率。

篇(11)

习语,是指被人们口口相传的经典短句。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简明扼要、精辟犀利又寓意深刻,与诗歌等文学作品一样被誉为语言文化的精髓。英语和汉语都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语言种类之一,其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在人类的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包含了大量的习语,它们有的含蓄典雅,有的诙谐幽默,有的趣味横生,给人们带去无比丰富的乐趣与文化享受。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很多,笔者认为结合中西文化背景,采取“直译法为主,辅助直译加注,灵活地配合意译法”的策略十分可行。

一、直译法

直译,就是指在符合翻译文章的语言规范性前提下,将原文的内容与形式直接转换成译文。换句话说,直译法就是尽量保留英汉习语的原意、语法和形式结构,既要做到“形相近”,又要达到“意相似”。比如常见的英语俗语“have seen better days!”直译成汉语就是“看起来日子过得不错!”;“a gentleman’s agreement”直译成中文便是“君子协定”。汉语习语直译成英语也是如此,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直译成“Hard work pays off”;“头发长,见识短”直译成“Long hair and short wit”;“万事开头难”直译成“The beginnings of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等。直译法使得原文与译文习语的字面结构和形象意义都十分近似,保留了原习语的文化特征与民俗风格,使得读者更容易接受、理解。

此外,如果原文中有比喻、隐喻、意象等特点,在直译的过程中也将保留这些特点。因为这些修辞手法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文化色彩,通过直译法保留这些特点,也就保留了习语译文的原汁原味。比如,汉语习语中的“挥金如土”,采取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一个人花钱如流水,而直译成英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仍然保留这样的修辞方法,使得翻译之后的习语也十分的形象、生动。

二、直译加注法

直译加注法,是对直译法的补充和扩展。正如前文所述,由于英汉文化背景不同,会导致读者对部分译文以及习语背后的文化难以理解。这时便有必要对直译的译文增加注释加以说明,弥补读者的文化缺失。

比如中国有名的习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直译成英文是“The clever-housewife can’t cook without rice”意思很清楚了。不过若是加上注释 “Here rice refers to grain.”,西方读者也就不难理解了,“米”泛指“原材料”,意为没有原材料再好的工人也无法制造出产品。这正是它所表达的真正内涵。再如英语习语中的“Love is blind”,直译成汉语是“爱情是盲目的”。中国读者会绞尽脑汁儿琢磨,为何说爱情是盲目的呢?如果译者在译文后面加注予以解释:“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是在用布蒙住双眼的情况下,盲目地射出了爱情之箭”。那么中国读者便很容易理解这句译文习语的含义了。

总之,直译加注法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译文习语的文化背景,避免读者在直接的字面意思中感到不知所云,从而发挥直译习语在文化信息传递方面的重要优势。

三、意译法

习语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的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正是这样的特点,也使我们在翻译很多习语时,若只采取直译的方法很难达到原文所要表现的效果。比如英语习语中的“a gay dog”,如果直译出来是“一只快乐的狗”,其实其本意是形容“一个逍遥快活的人”。直译的效果并不好,译文与原意相去甚远,这时便可以采取意译法。

所谓意译,就是指在翻译时,尽量寻找一些与原文寓意相近的俗语、谚语或成语来进行翻译,这样会避免直译的平淡无奇,使得译文惟妙惟肖、生动有趣,且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如英语习语“to break the ice”,直译“破冰”表达效果不佳,可以意译成“打破僵局”;“a bolt from the blue”,直译“来自天空的一声响”似乎语句不通顺,则可意译成“晴天霹雳”。再比如汉语习语中的“一个巴掌拍不响”,意译成英语习语便是“It takes two to make a quarrel”;“落花流水”可意译为“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总之,由于文化特色的不同,英汉习语所包含的地方特点:民俗文化、人名地名、宗教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单靠直译翻译会显得译文冗长拖沓,深奥难懂,而意译法则可避免这个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习语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是概括人类文化经验的精髓。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一定注意英汉习语中所表现出的生存环境、风情民俗、、历史文化以及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识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中西文化差异。尽量充分考虑文化背景与历史底蕴,采取恰当的方法,将原文中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艺术特色充分呈现出来,从而有效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