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保护环境有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很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苏州的河港,南京的秦淮河这些“游船云集,鼓瑟相闻”的著名游览区今天都已经变成了令人厌恶的“黑河”、“臭河”,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来兴办了十几家采矿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奔腾在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而是泛着黄色泡沫的浊流!再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
(二)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大量垃圾随意扔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周庄景区就是因为伴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而产生了很多的垃圾,而本身设施存在着局限性,使得周庄环境卫生得不到保证,水体污染逐渐严重。虽然周庄在南北水系建阀,但是其更新速度远比不上其污染的速度。
(三)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区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以莫高窟为例,在7至9月的旅游最旺季节,在同一时段密集的游人对洞窟壁画本身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敦煌研究院能提供的数字表明,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摄氏度。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在高湿度条件下会与石青、石绿、氯铜矿、铅丹等颜料发生作用,使这些颜料变色,而人呼出的大量水汽可使存在于壁画中的可溶盐溶解向壁画面移动、累积。当洞窟内干燥时,可溶盐又在壁画颜料层上结晶,这样使颜料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同时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壁画易产生霉菌,而霉菌生长代谢中的产物及死菌体会严重污染壁画并使颜料变色。所以洞窟不断经受着各种破坏,加之壁画制作材料质地脆弱,许多壁画已经产生了空臌、酥碱、起甲、变色、霉菌等多种病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四)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有些景区的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和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还有一些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
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鉴于旅游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破坏,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下转第40页)(上接第36页)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二)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景区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可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又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
(三)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并做好旅游指导工作,使游客的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比较易于控制的行动,以缓和旅游人群对旅游热点的冲击。
(四)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进行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
(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我国有许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当前,城市快节奏生活造成的心理压力、都市中心城建筑森林的苍白、环境污染的危害使不少城市居民期望能短暂地逃离城市。1995年在对上海市民的调查中发现,期望周末双休日能外出旅游度假者占被调查人数92%,其中期望回归大自然,去野趣浓、环境幽静、空气清鲜的目的地占51。4%。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外交通条件的不断发送使都市居民的愿望逐渐转化为行动,节假日都市居民大规模的郊游活动直接刺激了郊区旅游行的开发。此外,每逢“五一”、“国庆”长假,大量外地游客拥入大都市中心城区,造成城市核心区的旅游接待、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等不堪重负,这也促进了城市旅游规划部门下决心对郊区旅游地进行开发。如杭州市就根据自身西部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特点(西部旅游资源约占杭城旅游资源总量的2/3)①,提出了“旅游西进”、“西湖西进”等开发西部旅游资源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以拓展城市旅游空间、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有关大都市郊区旅游问题的研究成了目前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杭州市为例,谈谈大都市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空间相互作用问题,旨在抛砖引玉,为当前方兴未艾的大都市郊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些有益思路。
1大都市与大都市郊区的内涵
1.1大都市的内涵
大都市或称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迅速变化。一方面城市工业和接掌技术高度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高度发达,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发展。城市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趋向,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拓展,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这种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推动使大城市地域迅速扩张,从而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大都市区。可以说,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大都市区已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美国早在1910年就提出大都市的概念,并于1949年正式建立具体的统计标准用于国情普查,命名为大都市区(简称SMA);以后又分别改称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和大都市统计区(MSA)。类似都市区的概念在加拿大称为“国情调查大都市区”(CMA),在英国称为“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SMLA),在澳大利亚则称“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CEMD)。
世界各国甚至一国在不同时期对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都有不同的标准。美国1910年规定中心城人口只要达到5万以上。②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中心城区人口必须在50万以上,我国尚未建立官方的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标准,学术界对此亦未形成定论,但比较倾向性的意见认为中心城规模应在50万人口以上。
1.2大都市郊区的内涵
大都市区是由中心城和郊区组成的二元空间地域结构,因此大都市郊区就是指大都市区内中心城以外的地区。
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的大量外迁使中心城一定地域内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根本性改变,非农业用地比重不断提高。由于许多城市外迁人口仍要到中心城上班,郊区与中心城之间具有高密度的通勤流。中心城在向周边地域传染性扩散的同时,具有依托交通轴线和郊区城镇呈点轴扩散的特性,因此大都市郊区内部是非均质区域,在交通轴线和郊区城镇围合地带内保留有较多的乡村景观地域,大都市郊区地域范围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中心城地域扩张把周边郊区逐步纳入中心城范围;而郊区以外更远地域与中心城社会经济联系程度的日益密切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大都市郊区不断向拓展。
与中心城规模一样,不同国家对大都市郊区的划分也有不同的标准。1960年美国使用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规定属于大都市郊区地域必须至少75%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劳动并且50%或更多的人品居住于毗邻中心城的县;人口密度不小于是50人/平方英里,或在周边县就业或居住于周边县的劳动力总量不小于中心城就业劳动力的10%或不少于1万人。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郊区小城市行政范围内至少有50%的人到中心城通勤上班并且位置邻近大都市。[2]在我国,由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未形成权威性的大都市郊区范围划分标准。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分为城区、郊区、市辖县和市代管县级市三个地域层次,可将其作为最简单的大都市郊区划界方法。但由于不同中心城及郊区的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行政区划边界不能完全反映中心城与周边地域的联系程度,个别研究可以采用行政区界与内部联系程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划界。大都市郊区是在城市郊区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城市功能郊区化发育时序不同,针对大都市区不同功能空间拓展的研究可采用不同的划界方法。
2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内在联系
2.1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互补性
大都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集中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成就,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悠久的历史,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是区域旅游中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受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历史开发因素的影响,大都市的许多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在中心城的边缘或近郊,因此郊区旅游与中心城旅游本身就很难截然分开。
大都市中心城集聚了数十万甚至百万计的人口,郊区与中心城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反差都市居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交通条件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他们有越来截止多的机会到郊区休闲放松、娱乐度假,郊区旅游地成为大都市不可或缺的功能区。
中心城土地紧张,交通拥挤,外来的游客的不断增加,使中心城旅游容量与游客规模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都市郊区旅游开发,成为拓展都市旅游空间、改善都市旅游产品结构的重要途径。
因此,城市旅游与郊区旅游是大都市旅游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
2.2中心城、郊区在大都市旅游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都市区,就区域内部旅游而言,中心城是郊区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市场之一;从更大的空间尺度来看,中心城是外来游客的集散中心,前往郊区旅游的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过郊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过中心城中转(在对杭州市民旅游出行调查中发现,前往宁波郊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近80%通过宁波市区中转,见表1)。此外,中心城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大都市郊区旅游线路组织大都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往返式结构。因此,大都市旅游区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中心型空间结构,中心城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它是郊区旅游的集散中心、服务中心扩散源和组织者。
表1杭州市民前往宁波郊区旅游出行路径
月湖保国寺东钱湖天童森林公园招宝山奉化溪口雪窦山
去过市民中经宁波市区比例(%)83.387.780.480.983.369.263.0
资料来源:为获取都市居民旅游出行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向杭州市不同学历、年龄、职业、收入水平、性别的城市居民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85份。以上数据就根据这些资源整理而来。
当然,在肯定中心城主导地位的同时,不能否认郊区旅游的能动性。都市郊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成熟的旅游开发对大都市旅游具有很强的促动力。北京市郊区的旅游开发,既丰富了北京市的旅游产品,又为市区旅游起到了很好的的分流作用使北京旅游显现出新的活力,而上海和武汉两市,由于郊区旅游资源比较贫乏,虽然中心城人口众多,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庞大,都市旅游发展仍不甚理想。
2.3中心城与郊区旅游地的力学关系
从空间力学角度来看,在整个大都市旅游区中,中心城与郊区旅游地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作为旅游组织者,中心城对郊区旅游目的地具有辐射力(Ff),作为旅游目的地,郊区旅游地则对中心城具有吸引力(Fx)。
中心城旅游辐射力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特征,用函数式可以表达为:
Ff=g*P/di2
式中,P为中心城人口规模,di为中心城与旅游地间距离,g为经验系数。
辐射力Ff的存在产生两个结果:①与中心城距离越近,能得到中心城的旅游辐射力越大,游客规模越大,旅游开发程度越高;②远郊区受到中心城辐射力较弱,能获得开发的旅游景点独立性较强,来自中心城或经由中心城中转的游客比重下降。调查发现,奉化溪口雪窦山国家风景区作为宁波市远郊旅游地,杭州市民不经宁波市区直达的人数占到30%以上,远高于宁波市郊区其它旅游景点(详见表1)。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目的地资源条件以及目的地至中心城的距离。用函数式可以表述为:
Fx=g*Ria*P/di2
式中,R为旅游景点资源条件,P为中心城人口规模,d为旅游目的地与中心城的距离,g为经验系数,a为参数。
由于资源存在条件抵消了距离的衰减作用,都市郊区旅游开发不是从中心城向外单调衰减,而是根据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3大都市发展演化对郊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3.1大都市发展的特征和阶段
自工业化开始以来,由于城市工业项目的布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第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城市出现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新区、工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在城市边缘区发展。因此,大都市的形成以城市化为内动力,以空间拓展为主要特征,以城市郊区化为外部表现形式。在空间拓展中,都市区内部也相应地不断进行空间结构调整。
通常可以将大都市的发展分淡以下三个阶段:1、以集聚城市化为主的大都市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形成人口、资金、技术高度集聚的大都市。2、集聚与扩散并行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产业与人口继续向大城市集聚,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市中心区的高度集聚,中心区用地紧张、环境恶化,城市用地开始向用地潜力大的郊区扩展,在郊区出现新的居住区和工业区,进入郊区化阶段,在中心城市形成与中心城市有密切交互作用的郊区,大都市区逐渐形成。3、多个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阶段。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多个大都市区强烈扩张,最终在地域空间上相交,形成多核心的、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连绵带,城市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3.2大都市不同演化阶段对郊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在大都市形成初期,区域人口、产业的高度集聚使中心城日益繁荣,城乡差异不断扩大。中心城丰富的生活娱乐设施对周边郊区居民产生吸引,大都市区内旅游出行以郊区向中心城集聚为主。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削减了中心城向郊区疏散外来游客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都市郊区旅游不发育,只在中心城边缘、近郊区存在一些城市公园、传统风景名胜区,远郊区则只有极度少数交通相当便利、资源等级极高的景点得到开发。
在大都市集聚扩散并行阶段,人口的膨胀和中心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都市居民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出行欲望,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地将外来游客引入郊区旅游地,都市郊区旅游迅速发展。中心城用地不足使中心城边缘区以及近郊区形成以郊区化形式出现的主题公园、度假区等新兴旅游目的地。旅游地间联系的加强不仅促使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放射状旅游线相当发育,而且以次中心城市和高等级旅游地为核心开始出现旅游区。
到了大都市连绵带形成阶段,郊区化的不断深化使大都市区内部空间结构趋向均衡,都市郊区旅游地已完全融为大都市区的功能区。以乡村度假为主的旅游出行特征使都市郊区具有过夜接待功能的家庭旅馆、乡村别墅星罗棋布,旅游地在空间上扩展到整个郊区,并且相互间形成网络状结构。
4中心城规模、性质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4.1中心城规模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城市规模与辐射能力存在对应关系,城市规模越大,对周边区域辐射越强,以商务、学习、旅游为目的的城市外来人口也相应越多,促动郊区旅游的动能也越大。
城市规模越大,前往郊区旅游城市人口基数越大,郊区旅游越容易发育。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城乡景观的空间分异就越大,城郊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城市居民旅游出行率越高。据八樟?990年在夏季高峰季节对不同规模城市居民的出游情况调查,城市人口在1。1~1。5万居民出行率15~17%,城市人口在10~15万居民出行率18~22%,城市规模20~25万,居民出行率23~35%。城市规模30万以上,出行率35-40%。可见城市规模对郊区旅游发育的促动力是逐级增长的。
此行,城市规模影响城市居民郊区旅游范围,进而影响郊区旅游圈层的发育程度。日本学者研究发现中等城市居民周末旅游的最远距离为20公里,而大阪等大都市周末旅游出行可达100公里以上,并在大城市周围100~150公里以外的地方开成了隔夜旅游地带。我国北京市城市居民周末郊游可达秦皇岛、山西、泰山等地区,上海市民则把距离较远的浙江省一些著名旅游胜地也纳入了周末旅游范围。
4.2中心城性质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我国把城市按性质分为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旅游城市、边防城市、特区城市等)。城市性质不同,城市环境、居民职业结构、外来人口旅游出行向郊区扩散的规模和比例也大相径诞。
工业城市以工人家庭为主,工人的旅游出行率较低,加之城市环境污染往往比较严重,商务、学习、会议等目的的外来人口也较少,郊区旅游往往滞后于同等规模的其它城市,而区域中心型城市服务类、高学历人群比例大,居民旅游出行率商,加之大量的外来人口,郊区旅游一般开展较好。
历史悠久、自然环境较好的城市城区、近郊区往往有较多的风景名胜和城市公园,在郊区旅游发展初期,这些目的地的存在可能会抑制郊区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但郊区旅游进入发展期限后,随着旅游出行规模的增大以及旅游目的的多样化,传统目的地因功能单一、空间狭小而游客规模不断减少,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及远郊区旅游目的地则以它们为依托得到迅速发展。
旅游城市在郊区旅游发展初期,同样存在中心城旅游资源抑制郊区旅游发展的现象。但总体上,旅游城市以旅游为目的的外来人口多,对郊区旅游发展有很强的促动力,常会在郊区形成大量主题型公园、旅游度假区等,如杭州以西湖为依托建设了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在传统园林观光的基础上形成沿太湖的旅游度假区和游乐园。郊区旅游在发展丰富了旅游城市的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城市的发展。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我国旅游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的基本政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众多小城镇中有一类或境内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或历史悠久,人文胜迹众多;或邻近大城市,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田园风光。在旅游热潮中,它们逐步被发掘、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旅游兴镇”是这类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模式。如何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促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这类旅游型小城镇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游型小城镇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产业不忍割舍,旅游资源保护不力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开发旅游之前往往已在旅游景区及其周边布局了一些开采、加工型工业企业,这类工业企业不仅其自身动作对发展旅游业存在用地、交通、污染等方面的干扰,而县可能对旅游资源具有毁灭性威胁(如部分地区旅游价值极高的溶洞边开山采石甚至用溶洞当工业垃圾镇埋场),因此对它们的关、停、并、转势在必行。然而,目前许多小城镇往往为了眼前的一点财政发入不肯舍弃这类工业企业,没有尝到旅游业甜头的地方百姓也普遍缺乏资源保护意识。更有不少处于旅游开发初期或尝待开发的小城镇仍在旅游区盲目引进资源开采加工型、污染型企业。此外,由于旅游资源所有权、使用权与旅游开发收益的错位,也使得不少资源所有人或使用人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积极性不高。
2、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旅游接待小平低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行为。城镇是区域文化的中心,浓缩了地方文化的精华。许多有着悠久历史并保留众多古建筑的小城镇本身就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小城镇的建设风格和特色对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知名度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建设时普遍只追求规模与速度,缺乏对地方文化的总结和提炼,建筑单调呆板,城镇特色不突出,建设品位不高。
现代旅游活动是“食、住、行、购、娱”的有要统一,但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只重视景点开发而忽视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旅游接待水平低下,这样不仅失去了许多创收的机会,而且破坏了旅游地形象。
3、农居点建设零乱,农业与旅游业脱节
小城镇大多有广阔的农村腹地,拙朴自然的农村风貌对来自城市的游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往往是许多旅游型小城镇的特色所在,但它们中不少尚未把农业及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机结合起来。许多旅游线沿途的农居点而已相当零乱且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具有一定旅游接待功能的村庄村民强买强卖,令游客望而止步;许多旅游区的农业用地缺乏统一整理和规划,地块零乱,各类用地参差不齐,破坏了游客对旅游点的美好向往。
二、游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
1、做好城镇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许多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加保护或不合理的开发都可能使原有的旅游资源毁于一旦,这就要求旅游型小城镇在旅游开发前就积极开展各项基础性研究,为今后的开发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前所述及的许多问题,就是因为基础工作过于薄弱造成的。
首先,旅游型小城镇应进行区域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了解这些资源的位置、规模、典故、民间传说、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在周边地区资源中地位、文化与科学价值、观赏及康娱价值等等。其次,根据调查评价获得的信息旅游型小城镇可确定本镇及各景区的功能定位、旅游线路组织、旅游接待设施的布置以及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第三,旅游型小城镇应划定旅游景区及控制性保护区范围,研究对旅游开发商、景区内工业企业及居民的政策,提出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2、加强小城镇规划,塑造旅游型小城镇形象
旅游业的展展将极大地促进城镇建设。旅游型小城镇应研究本镇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潜力,研究旅游业对旅游接待设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旅游型小城镇应制定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制定旧城改造方案和计划。
城镇是地方文化的中心,城镇建设是地方文化成就的集中体现,是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并间接影响到旅游地的知识度和美誉度。建筑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基于旅游的文化性,旅游型小城镇更应重视城镇建筑的文化性和品位。此外,游型小城镇还应在城镇绿化、公园、小品建设上舍得投入。
3、实施农居点发行和农村土地整理
旅游景区内常住居民过多将对旅游活动产生干扰,旅游型小城镇应提出这些居民的搬迁措施。农村聚落长期以来在我国居民聚落中占统治地位,有些农村农居点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旅游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对它们则应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加以保护和改造。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仍然存在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大的特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不够先进、生产粗放等原因导致的资源能源消耗过高,主要指标远高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例如我国粗铜综合能耗平均约为1t标准煤,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40%,氧化铝能耗水平比国外先进水平高50%左右。二是单位产量的污染物产生强度大,增加了末端治理达标排放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部分企业如果做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甚至亏本。三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流程集中程度较低,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往往也严重污染环境。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历史原因导致不成规模的小企业散乱、众多,难以管控,无形中增加环境风险隐患。例如一些中小型炼铜厂至今仍采用传统落后的鼓风炉工艺,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率不足65%。
1.2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环境保护部新修订了6项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标准中新增加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颗粒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行业标准的实施,对有色金属工业产业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倒逼作用,未来有望加速有色金属行业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淘汰。随着新标准的出台和执行,环境保护提标升级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化,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污染防治的压力和形势更加严峻。
1.3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要求更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要求日益提升。《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实施提出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也使得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有了更大的知情权。为了落实中央要求减少行政审批精神,环境保护部近期取消了已实施了十余年的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制度。然而取消上市环保核查,并不代表放松环境监管。相应地,对有色金属工业大量的上市公司的日常环保监管会更加严格,其中一个具体的措施就是要求企业加大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批露指南》明确要求),以便保监机构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企业相关环境信息,减少股民的投资风险。另外,在当下的信息社会,信息就是广阔的市场,环境信息公开对于企业来讲绝不只是个面子和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是影响市场和产品销售的核心问题,能够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
1.4环境风险管理要求提升
近十年来,各地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环境污染侵害事件频发,例如紫金矿业污染事件、陕西凤翔血铅超标事件和四川什邡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事件等,这些都是有色金属工业环境风险事故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的有色企业大多是当地政府大力引进和扶持的,通常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和纳税大户,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些企业的引入给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伤害。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长期以来大部分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注重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效益,环境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加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不善,导致从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到冶炼加工,多个环节都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强化企业环境风险的管控已成为有色金属工业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5公众环保意识加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周边环境质量的改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几年大面积的雾霾天气,使得公众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在以前很多人会觉得环保是一些各方都不重视的无关紧要的事情,但是因为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人们终于发现环保非常紧迫,而且与每个人的生活、命运息息相关。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雾霾问题是代表和委员们最关心的议题之一,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提案甚至超过了反腐等热点问题,成为全国两会的“第一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污染企业将会无处藏身,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环保要求。在做好自身环保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群众充分沟通,加大宣传力度,从而维系良好和谐的“企群关系”。
2对策建议
2.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循环经济以“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为原则,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变革。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资源利用率不高,单位质量金属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都比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状况决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构建有色金属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采选—尾矿—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炉渣/废渣—建材,冶炼—尾气—化工产品等产业链。2)推动冶炼废气、废液、废渣和余热的资源化利用。中国铝业从冶炼废渣中提取有价组分,并开发生产出了保温材料、赤泥硅钙肥、赤泥粉煤灰砖、环保陶瓷滤球、复合发泡混凝土等多个品种。3)推进伴生矿、尾矿的综合利用。铜陵有色对伴生矿、低品位矿、难选冶矿、尾矿等进行综合利用,预计到2015年,有色金属矿开采和综合利用规模将达到1100万t。
2.2加块推行清洁生产
降低产排污强度清洁生产是将污染综合预防的环保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以期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清洁生产以“源头预防”为方针,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物料循环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等多个环节入手,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对于有色金属企业来说,推行清洁生产,既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又能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实行有毒、有害物质替代,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目前有色行业的清洁生产措施主要有3个方面。1)提高原辅材料的清洁性。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材料,鼓励使用无毒或少毒的材料逐步替代有毒有害材料,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源头减量。例如控制铜精矿中氟、砷等有毒物质的含量;使用低灰份、低硫的清洁燃煤;使用其它清洁能源等。2)提高生产工艺的清洁性。例如富氧底吹熔炼和闪速熔炼都属于粗铜冶炼提倡推广的清洁生产工艺,富氧底吹熔炼实现了完全自热熔炼,能够显著降低能耗,闪速熔炼提高了烟气中硫的利用率,单位粗铜产排污系数大幅下降。3)提高设备的清洁性。一是使用效率高、产污强度低的清洁生产设备;二是改善设备的密闭性,避免跑冒滴漏;三是使用节能降耗的设备,减少资源损失和能源消耗;四是使用生产控制自动化水平高的设备,实现自动调节控制。
2.3做好环境信息公开
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环境信息披露是改善企业环境绩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或自发主动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如报告、网站、声明等向社会公众企业环境信息的一种行为。做好企业环境信息批露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措施。1)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批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加强外部环境信息审计。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会引导企业从强制性批露逐步转向自愿性批露,从而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批露的积极性和比例。强化对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外部审计,提高企业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积极推动环境会计信息批露逐步实现规范化。2)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相关人员的意识和技能。环境信息审计人员和企业内部有关人员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掌握环境信息批露和审计技术,从而能够更好地胜任环境会计信息批露工作,良好地履行职责。3)规范环境信息批露准则和制度体系,鼓励企业积极主动核算环境相关事项。主要包含制定环境会计信息批露制度、环境会计信息批露准则及对环境污染事项的认定与计量方法。4)设立环境信息公开专项补贴。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对积极主动进行环境信息批露的企业进行奖励或补偿,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信息批露的积极性。
2.4强化环境风险防范
避免污染事件发生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是指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的结果,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采取有效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消除或降低环境事故的风险程度,保障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安全。有色金属工业应当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管理,可从几个方面考虑和推进:1)实行全过程的环境风险管理。建立事前严密防范、事中应急响应、事后赔偿损害与修复污染的全防全控管理体系,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环境风险及其损害;2)遏制污染事件的发生,针对行业特征和企业特征准确识别问题、明确防控对象和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体系并充分演练,采取有力措施防范环境污染风险,避免重大污染事件发生;3)完善经济政策保障措施,环境经济政策是有效推进环境风险防范的重要市场手段,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是环境风险防范两项重要的环境经济制度;4)落实企业责任是防范环境风险的根本途径,企业应当承担日常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履行第一责任人的义务。
2.5履行企业环保责任
营造环境友好形象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是指企业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等活动中应尽的社会责任。当前造成我国企业环保责任缺失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利润的驱动导致企业环境伦理缺乏、环保责任主体不明确、政府环保责任缺失、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这也是影响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环境责任落实的主要因素,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进一步落实企业的环境责任势在必行。落实企业环保责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内容。1)企业层面。企业是落实环境责任的主体和承担者,企业本身的认识和积极性显著影响着环境责任的落实。在企业层面,环保责任的落实主要靠加强管理和教育、积极发挥企业内部监督作用和企业管理者的自律性。2)政府层面。政府是政策制定者,也是企业的监督者。但部分政府受传统发展观和政绩观影响,奉行落后的环保理念,形成环保为经济发展让路的错误观念和格局。在政府层面,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主要靠政府通过法律等手段明确企业的环保责任、强化对企业的环境监督、开展环保责任教育等措施。3)社会层面。加强对企业应对履行环保责任的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的氛围,同时也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树立良好企业榜样。
2结果分析
2.1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理念
为确保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旅游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时,将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重要的提升旅游品质的手段,不仅有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区发展,缓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压力,而且另一个重要的功能体现在对游客和村民的环境教育方面。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到署场村民的农耕生活中,深度体验农作物种植与采摘,了解暑场居民与大自然的相处状态。
2.2暑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现状
根据云南大学农村发展中心监测团队的实地调查发现,暑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现状令人担忧。(1)暑场乡村生态旅游才刚起步,许多基础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的步伐。目前,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委员会组织增添了一些生态座椅,生态卫生间和生态垃圾篓等。但是,环境设计不太理想。生态卫生间离水源地较近,且无排污系统,可能会影响整个村庄的饮水安全问题。(2)游客管理松散。暑场对游客的管理较松散,CRDS监测团队在实地探勘发现仍有许多游客随地乱扔垃圾,不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任意停车等。(3)暑场村民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差,能力弱,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暑场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只是由于暑场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存在意识差和能力弱的特点,所以暑场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通过外界力量的支持,可以对暑场村民进行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能力培训,或是对暑场提供决策与资金支持。
2.3暑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式
2.3.1严格控制环境容量
任何一个旅游点都有其相对应的环境容量,并不是游客越多越好。为了避免蜂拥而至式的开发模式,暑场应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减轻生态环境荷载,走“中高端”乡村生态旅游路线。与一般的大众旅游相比,暑场的中高端乡村生态旅游首先保证给游客提供的是高品质的观光体验和旅游服务;其次,要求游客严格遵守相应的游客守则,做到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无破坏;然后,严格控制每天的游客数量,尤其是在草场生长恢复期和森林防火期等特殊时期。
2.3.2对游客加强管理,特殊时期加强戒备
对游客加强管理,严禁乱扔垃圾,污染水源,不规范用火和随意采摘等一切有违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为。因为暑场与天池自然保护区毗邻,所以暑场在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把森林防火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和经营中。针对森林防火期,严格禁止游客携带火种、使用明火等,防火等级较高的时段禁止游客入内。
3措施和建议
3.1具体措施(1)合理设置关卡,控制游客数量,并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和旅游服务的介绍。在进入暑场的必经公路上的合理位置设置关卡,严格控制进入暑场的游客数量,同时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旅游服务介绍。(2)向游客分发循环利用的环保袋,让游客以捡垃圾换取门票或优惠券。工作人员在关卡处为每一批游客提供相应数量的环保袋,并以垃圾回收换取门票或优惠券的优惠政策激励游客不乱扔垃圾,注重环境卫生。(3)对暑场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停车场规划。划定合理的宿营区、烧烤区、旅游服务区、农产品采购区、餐饮区等区域。为了保护好暑场的关键旅游资源———大浪坝草场,避免游客随意将车辆开到大浪坝草地上,应合理规划停车场的位置,将停车场规划为沿路停车场和宿营区停车场。做到既方便游客出行,又不影响暑场整体的生态环境和游客的旅游体验。
3.2建议分析
3.2.1适当宣传,强调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对暑场的乡村生态旅游进行适当的宣传,把握整体定位。建立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网站,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方便的渠道了解暑场的相关信息,一方面全面地介绍暑场乡村生态旅游情况,强调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避免因宣传不到位而引起纠纷。
3.2.2走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路线
摒弃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旅游发展模式,坚持走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路线。做到生态环境最优,游客满意度最高,乡村生活依旧宁静,收益分配最适用等。
旅游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是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一方面,环境资源决定旅游开发类型和程度,离开了环境资源,旅游开发无法进行;另一方面,环境的净化与修复过程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的质量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旅游活动难以开展。因此,旅游目的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博弈分析
对于旅游者而言,旅游目的地的活动只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个短暂的阶段,阶段结束意味着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中断,因此旅游者是否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环境保护,取决于其环保意识。对于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企业以及政府而言,是否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环境保护与其自身利益相关,因此他们作出决策时,不仅考虑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支付与收益,也会衡量相关利益者的支付与收益。
(一)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博弈分析
假设旅游目的地有甲、乙两户居民,双方均可以选择保护或不保护。当双方均选择不保护时,双方收益均为0;当双方均选择保护时,总收益为I,付出的总成本为C,双方收益均为I/2-C/2;在博弈过程中,若甲选择保护,乙选择保护时收益为I/2-C/2,选择不保护时收益为I/2,I/2-C/2
(二)旅游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假设旅游目的地有A、B两家企业,双方均可以选择保护或不保护。当双方均选择不保护时,双方收益均为I;当双方选择保护时,双方收益均为R,因为保护环境的收益是建立在投资基础上的,所以I>R。在博弈过程中,若A选择保护,B选择保护时收益为RB,选择不保护时收益为IB,RB
(三)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博弈分析
旅游企业可以选择保护或不保护,当旅游企业选择不保护时,其收益为I;当旅游企业选择保护时,其收益为P,因为保护环境的收益是建立在投资基础上的,所以I>P。旅游目的地居民可以选择参与保护和不参与保护,假设环境改善的总收益为G,保护环境的总成本为C,当旅游目的地居民在旅游企业保护环境的情况下,不管选择何种行动,其收益均为G/n;当旅游目的地居民在旅游企业不保护环境的情况下,选择参与保护时收益为G/n-C,此时保护环境的收益是短期的,付出的成本却是长期的,G/n-C0。在博弈过程中,因为I>P,所以旅游企业会选择不保护;在旅游企业选择不保护的情况下,旅游目的地居民在选择参与保护和选择不参与保护的收益分别为G/n-C,[G-(I-P)]/n,两者比较[G-(I-P)]/n >W/n-C,所以旅游目的地居民会选择不参与保护。
(四)旅游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作出不保护环境的决策行为,若政府不加以干预,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破坏会愈加剧烈甚至会演变至不可修复的地步。旅游目的地居民不保护是一种不作为方式,不会进一步加剧旅游目的地环境的衰败,但旅游企业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保护,对旅游目的地的消极影响是灾难性的。因此,在此主要分析旅游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P、Q分别为博弈双方选择对应策略的概率。在博弈过程中,当P1=1,P2=0时,P1>P2,旅游企业执行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则,博弈提前结束;P1Q2,则这些控制手段是有效可信的,旅游企业在上阶段很可能执行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则,若Q2>Q1,则这些控制手段对旅游企业不起作用,双方之间的博弈将继续向下进行,导致旅游目的地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二、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博弈、旅游企业之间的博弈以及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博弈分析来看,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均不会主动去保护环境。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需要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企业、旅游者各方积极参与、协调发展。因此,在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过程中,需要加强社会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和培训,让社会公众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此外,旅游目的地居民可以积极参与旅游开发管理,监督旅游企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旅游企业可以发展绿色旅游产品,自觉做好环境效应评估工作,尽可能降低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坏境的污染和破坏。
(二)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
从旅游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来看,若政府不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则旅游企业很有可能不会进行环境保护。因此,在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能力,有效引导旅游企业的决策行为。首先,政府需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旅游开发则会在满足当前需求和考虑长远发展之间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其次,政府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执法体系,提高执法力度,加强对旅游企业进行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最后,政府需要贯彻“防先于治”的原则,提高对旅游企业在经济和法律责任上的惩罚力度,促使旅游企业执行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则,自觉进行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
(三)重视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科学技术对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加大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投入。一方面,旅游跨学科发展,因此可以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旅游目的地的坏境保护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科学研究,从而更加有效进行旅游环境的综合保护和治理;另一方面,鼓励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0引言
旅游行业向来存在旅游信息数据量大,涉及方面广,信息筛选繁杂,管理决策困难等特点[1],而对处理与空间地理类有关信息有着强大能力的地理信息系统来说,它在旅游业的应用无疑是一个十分方便且实用的工具。GIS在旅游业的应用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管理查询、专题地图制作、旅游线路设计等。同时,GIS与其他高新技术的结合应用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1 GIS的功能及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1]。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分析、决策和管理问题。
2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应用
TGIS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上专门为旅游者服务而作的二次开发的系统,专门为旅游者及旅游管理服务的管理系统[2],其主要功能如下:
2.1地理信息的管理、查询、检索
旅游资源信息具有较强的地理空间特性环境保护论文,旅游区的景点分布、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交通信息等都存在地理特性,而发展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则可以完全摆脱传统管理手段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对旅游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3]。
TGIS可将各方面的信息整合在电子地图上,完成各种信息的定点查询,以及实现人机交互为游客选择旅游线路,提供途中所涉及的各项服务。
2.2 客源市场分析以及竞争分析
旅游景区设计是以游客的类型、爱好、兴趣为依据的,缺少了对目标游客的研究会使景区规划陷入误区,脱离实际。应用GIS来对客源市场以及景区周围其环境研究分析,可为景区旅游营销策略提供服务,促进景区发展[4]。
对景区内的游客的信息进行统计,例如根据旅游者的分布范围,年龄段,出游时间,出游方式等做出景区的吸引力等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分析结果推出不同的旅游计划来满足其需求[5]。
2.3 旅游线路设计
旅游线路设计是游客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路线的好坏影响到游客游览经历的质量,也影响着景区的经营。TGIS中有强大的网络分析功能(Network Analysis),能够通过游客对其设定的条件为游客找到适合其出游的“最佳路径”[6]。
系统可根据用户选择的交通方式结合景区间的交通情况得到景点间的通达时间,再结合用户事先设定的每个景点的停留时间得到符合用户需求的线路安排[7]。
3 GIS 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应用
生态旅游是指是指人们为了了解和观赏自然风景、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地区的文化风貌以及娱乐休养、探险、科研等目的,而到具有较完整生态系统或未扰污染的自然区域的旅行[8]。GIS 在生态旅游方面有以下几点应用:
3.1 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及保护
生态旅游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保持自然环境的原生状态不受人为影响,对环境的监控保护则需要多种技术和GIS技术的结合使用。例如,对遥感数据经对图像的分析、分类处理,得到生态旅游资源数据,再将分类好的图像导入GIS系统结合实地考察获取的其他相关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从得到的图中可以明显的观察到景区内植被种类、分布范围等详细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9]。
3.2 环境容量监控及可持续发展
景区环境容量指的是景区内可容纳的最大的游客容量[10]。对于生态保护区开发为景区必须要考虑环境容量问题,如果只注重旅游效益而忽视环境承受力则会对风景区内环境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分析园区内的环境容量环境保护论文,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园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在GIS应用中,可以将景区内部的各种要素分图层进行缓冲分析,由原先建立的点、线、面图形得到缓冲后拓展而成的多边形,根据各图层叠加运算生成景区的生态敏感区,生态敏感区是生态园区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再将由面积法计算得到的环境容量值与GIS得到的结果结合,对园区的各地块的划分及布置做统筹安排。
4 GIS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4.1 专题地图的制作
专题地图指的是将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完备的表示出来的地图[10]。将GIS应用于地图的制作可以大大提高制图的精度和效率,能有效避免传统地图制作的缺点。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GIS可以使用矢量处理和栅格处理交替使用,使制图快速精确[5]。不同的专题信息建立不同的图层,分层存储,用户需要哪方面的信息便可以快速的将该图层在同一张地图中叠加观察,方便有效。
4.2 旅游规划模型库的建立
GIS虽然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但在规划中常有众多的规划问题需要将系统结合数学模型解决,对系统的二次开发则显得十分迫切。若将这些以模型的形式开发出来则可以给规划带来很大的方便。例如,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等,不同的情况只要向其输入相应数据便可得到适合该地区的结果[9]。
在建立模型库的基础上,建立专家知识库,将本专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理,与规划模型结合使用,使规划智能化,用以解决复杂的规划问题。
5 问题及展望
现阶段对GIS在旅游业上应用的研究趋向于泛化,在各个方面均有学者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但真正实现的较少,有些方向已经完全偏离了旅游服务业的主题,只是单纯的地理研究。我国GIS与旅游业结合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介绍专业知识层面,深入钻研环境保护论文,挖掘潜在价值的非常少,多数只起到只是普及的作用[9]。
GIS相关软件种类繁多,通过不同软件建立起来的数字资料门类多样,数据之间实现共享和相关十分困难。例如在旅游规划中,需要从全局着眼,不可避免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取其他地区的资料,但获取的资料和本地区建立的数据库不相容,对规划工作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11]。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对于业内数据共享十分重要而迫切。统一数据标准后,可以大大减少因数据不统一引起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也为GIS用于旅游业的宏观规划和调控的实现提供可能[9]。
7 结语
GIS以其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方面体现的优势在旅游业中独领,无论是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生态旅游还是旅游规划中均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将深入探讨其与其他高新技术结合,更好的为旅游业,乃至其他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亚民,赵捧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M].西安: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朱炳贵.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2,3(53):72-73.
一、宪法关于环境保护规定的基本分析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各国宪法为了回应和解决生态危机,从整体表现出了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环境基本国策;二是环境基本权利;三是环境基本义务。环境基本国策由于其自身的效力问题,多年来一直饱受学界的诟病;环境基本权利由于其自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关于环境权的概念、主体、内容等基础性的问题尚未达成基本的共识,这成为了环境权宪法化乃至司法化的最主要的障碍。因此,笔者认为,相比之下,采用“环境基本义务”的模式,也许是当前宪法回应生态危机、维护环境安全最有效的手段,而且这也与我国环境立法的传统模式相吻合。
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而言,无论是为了实施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国际公约,还是为了履行对人类的环境职责或对国际条约的义务而建立的国内立法,都是通过确认义务和督促履行义务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的。我们认为这种“义务本位”的倾向并没有错,而我们需要改进的是:怎样弥补应当设置而没有设置的义务空白;怎样把义务分配得更加合理;怎样确保法定环境义务能实际履行。总之,对影响环境的所有主体普遍设定义务,并要求他们履行义务是实现对环境有效保护的惟一出路,而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环境义务的堤防牢固地建立起来。具体到宪法层面上,就是通过宪法明确规定所有的义务主体都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宪法义务。
我国宪法关于保护环境的规定集中体现在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该条款可以被理解为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有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的义务。二是国家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义务。三是国家有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义务。四是国家有采取措施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的义务。
从该条文中可以看出,我国现行宪法对环境保护的规定在主体上主要局限于“国家”,强调国家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而对“国家“以外的其他主体并未作出相应的规定。如上所述,对影响环境的所有主体普遍设定义务是实现对环境有效保护的主要出路,而这里的“所有主体”一般而言,包括国家、自然人和各种组织。这些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医院等等。为了表述上的方便,采用《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的做法,将这些组织统称为“单位”,也就是说环境义务的主体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国家、自然人和单位。所以说,现行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明显忽视了“自然人”和“单位”这两个重要的环境义务的主体。从更为有效地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的目的出发,笔者认为在以后的修宪中宪法应该以明示的方式全面确认所有义务主体都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
二、环境义务宪法化的模式比较
世界环境义务立法基于各国的不同文化理念和法律传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设计方式。综观各国宪法中环境义务的条款,大致可以归为如下几种设计方式:
一是义务型。一些国家的宪法中在规定环境义务的时候,采取了单一义务型的设计模式,即仅仅是规定了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而没有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利和政府保护环境的义务。如俄罗斯宪法规定:“每个人都有保护自然环境、爱护自然财富的义务。”作出类似规定的还有塞尔维亚、摩尔多瓦、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这些国家的宪法大多是新近颁布的,代表了世界宪法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是权义结合型。不少国家在规定保护环境的义务时采取了这种方式,就是在宪法中既规定了公民享有良好适宜的环境权,同时也规定他们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如格鲁吉亚宪法规定:“每个人都有权生活在有益于健康的环境,有权利用自然和文化环境。每个人都应保护自然和文化环境。”作出类似规定的还有黑山、莫桑比克、西班牙、保加利亚、葡萄牙等。
三是义责结合型。以这种方式确定公民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时,同时也强调了国家负有环境保护的责任。如立陶宛宪法规定:“国家和每个人都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免遭有害的影响”。作出类似规定的还有巴拿马、古巴、叙利亚、越南等。
四是权义责结合型。这种模式既规定了公民享有健康适宜环境的权利,同时也明确了公民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且国家有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如韩国宪法规定:“全体国民均享有在健康、舒适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国家和国民应努力保护环境。”作出类似规定的还有土耳其、秘鲁、克罗地亚、马其顿、斯洛伐克等。
以上四种模式是世界各国宪法中关于环境义务入宪条款的具体设计类型。考虑到环境权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局限引起的理论上的非议和实践中的争议,笔者认为将其宪法化并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在环境义务的入宪模式上,也就不采用出现环境权的组合类型,也就是说,“权义结合型”与“权义责结合型”并不是环境义务入宪在选择上的理想模型。比较“义务型”和“义责结合型”两种模式可以看出,“义责结合型”的模式在义务主体的规范上更具体也更全面。事实上如果不考虑主体的因素,“义责结合型”与“义务型”的差异并不大,它只是“义务型”的一种特殊的模式。“义责结合型”中的“责”指的是“国家的环境职责”,狭义一点的理解是“政府的环境职责”,而政府的环境职责是指法律规定的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义务,也称政府第一性环境义务。所以说,“义责结合型”其本质仍是“义务型”,这也与本文的主题“环境义务”的宪法化相吻合。
之所以将“义责结合型”与“义务型”作为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主要是与“环境义务”入宪的立法建议有关。根据笔者的统计,世界各国关于保护环境的义务条款的规定,从宪法文本的结构上看,主要规定在“经济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两大部分。当然,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宪法文本的结构布局的不同以及立宪者的措词爱好的差异,在称呼上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同样是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有的国家宪法在大标题上用“根本经济基础”,如阿富汗;有的国家用“经济和财务”,如伊朗伊斯兰宪法;有的国家用“国民经济和劳动”,如立陶宛等。而同样是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有的国家用“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格鲁吉亚等;有的国家宪法在这一章的章名直接用“人和公民”,如哈萨克斯坦;有的国家用“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如俄罗斯。当然,更多的国家是将“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分章或分节规定,从而将保护环境的义务规定在“基本义务”的项下,如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这里,为了表述上的习惯和方便,采用我国宪法的章节名称将世界各国宪法中不同章节名称里的有关“环境保护义务”内容的规定主要归结到“经济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称呼项下。
根据笔者的统计和比较,发现“义责结合型”的义务条款基本上都出现在章节名称为“经济制度”的内容中。如越南宪法在第二章“经济制度”中规定了“国家机关、武装部队单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一切个人”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立陶宛宪法在第三章“国民经济与劳动”中也作了类似的规定。此外,叙利亚、巴拿马、古巴、危地马拉等国也都将环境义务的条款规定在与“经济制度”有关的章节中;而“义务型”模式中关于“义务条款”的规定都出现在类似于“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章节中。如吉尔吉斯坦宪法在第二章“公民”的第三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规定了“爱护周围环境、自然资源和历史文物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乌兹别克斯坦宪法在第二部分“人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和义务”中的第十二章“公民的义务”里规定了“公民必须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此外,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印度、爱沙尼亚等国都在类似的章节对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作了相应的规定。
三、我国环境义务宪法化的模式选择
通过对“义责结合型”与“义务型”条款在各国宪法中的分布规律的归纳与比较,笔者发现“义责结合型”的义务条款之所以主要集中在类似于“经济制度”这样的章节之下,是因为它们的义务主体包括“国家”,而当宪法规定国家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时,将这样的条款规定在类似于“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章节项下显然是不适宜的。结合上文对我国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条款的规定,笔者认为现行宪法第二十六条主要是明确了国家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而该条规定在第一章“总纲”之中。我国宪法第一章是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的规定,由于各制度没有独立成节,所以,从宏观上看,与大多数国家将类似条文规定在“经济制度”的项下并不矛盾。这样,粗略看来,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条款的规定似乎与“义责结合型”的入宪模式一致,其实不然。我国宪法中关于“环境义务”的规定明显遗漏了“国家”以外的其他义务主体。因此,可以说,我国宪法关于环境保护义务的规定既不属于“义责结合型”,也不属于“义务型”,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属于已经被我们排除了的“权义结合型”和“权义责结合型”。
在这种情况下,完善我国宪法的环境义务条款就面临着两种模式的选择即“义责结合型”与“义务型”。因为是“环境义务”入宪,所以一般的观点可能会认为采用“义务型”的模式,将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放在“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章节中更为适宜。但考虑到我国宪法文本的实际,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首先,在采用“义务型”模式的国家宪法中对环境权主体的表述一般采用“每个人”、“所有人”或“任何人”,很少有用“每个公民”的字样。如塔吉克斯坦宪法规定:“保护自然环境、历史与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义务。”秘鲁宪法规定:“所有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贝宁宪法规定“任何人都有义务维护环境”。这也与它们的章节名称有关,一般是规定在“人和公民的权利、自由和基本义务”、“人民的义务”、“人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项下,而我国宪法中关于这一主体的描述如果也采用“每个人”、“所有人”、“任何人”这样的字样,显然与章名“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不相称。
一、引言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胀,全球的环境急剧恶化,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比如:土地的退化,水资源的缺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中国作为全球的一个发展大国,更是面临这样的环境问题,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了367万平方千米,并且还在增加。荒漠化也在迅速扩展,每年由于酸雨的破坏造成50亿美元的损失,并且殃及其他相邻的国家。1997年,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由于水、气的污染,经济损失高达540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间接损失。若是更为详细全面的考虑,直接经济损失2-3倍,甚至10倍。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国民尤为关注。为此,我们国家将保护环境制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资源与环境法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种边缘学科,也是交叉学科。其内容涵盖了伦理,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在高校中开设资源与环境法是很有必要且具有意义的。
二、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的作用
(一)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环境法常识
资源环境法中有许多基本的常识问题,人们通过资源环境法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了解了这方面的常识,详细分析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如此恶劣,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
意义。
(二)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
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环境问题如此的严重,进行保护和管理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法律手段用其强制性,权威性等特征,成为主要手段。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更容易的约束其破坏行为,在高校开展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完善资源环境类专业的学科体系
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助于完善资环类专业的科学体系,资环类专业课程开设多方面学科,而资源与环境法内容与其密切相关。如环境管理制度制定,农用保护,总体规划等解决环境问题,涉及了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要加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的相关知识学习……要想保护环境,纯粹的自然学科知识远远不够,因为它涉及到了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所以,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律手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以及资源与环境法教育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法律意识,知识水平等能力的提高等重要作用。资源与环境法应该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开设,去增强大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人类要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推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大学生扮演着主要角色,通过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树立大学生价值观、环境观、伦理观。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而如今,许多高校正在扩招,校园就得增设面积,校园就得规划,其中包括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引导大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说,爱护花草树木,垃圾分类投放,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等等。在实践过程中养成保护环境的日常行为习惯。
(五)开设资源与环境法有助于优化校园环境,创建“绿色大学”
“绿色大学”的创建,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的保护环境,保护我的的校园。在环境幽雅,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下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古语曾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创建好的校园环境,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和谐价值观有机的结合,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以只让创建“绿色大学”只注重形式,要付出实际行动,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发展的良好平台。
总之,在高校中开设资源与环境课程非常有必要。在资源与环境法课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理论,所以可以采用非富多彩的方式授课,寓教于乐。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希望,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的改善,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我们加大立法执法和宣传力度的同时,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善客观生态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5).
才惠莲,王宗廷.高校环境法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论文摘要:目前,资源与环境法课程已经在资源环境类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虽说是法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对于资源环境类专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利于丰富教学授课形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常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完善资环类专业的科学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等等。
一、引言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胀,全球的环境急剧恶化,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比如:土地的退化,水资源的缺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中国作为全球的一个发展大国,更是面临这样的环境问题,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了367万平方千米,并且还在增加。荒漠化也在迅速扩展,每年由于酸雨的破坏造成50亿美元的损失,并且殃及其他相邻的国家。1997年,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由于水、气的污染,经济损失高达540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间接损失。若是更为详细全面的考虑,直接经济损失2-3倍,甚至10倍。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国民尤为关注。为此,我们国家将保护环境制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资源与环境法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种边缘学科,也是交叉学科。其内容涵盖了伦理,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在高校中开设资源与环境法是很有必要且具有意义的。
二、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的作用
(一)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环境法常识
资源环境法中有许多基本的常识问题,人们通过资源环境法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了解了这方面的常识,详细分析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如此恶劣,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
意义。
(二)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
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环境问题如此的严重,进行保护和管理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法律手段用其强制性,权威性等特征,成为主要手段。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更容易的约束其破坏行为,在高校开展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完善资源环境类专业的学科体系
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助于完善资环类专业的科学体系,资环类专业课程开设多方面学科,而资源与环境法内容与其密切相关。如环境管理制度制定,农用保护,总体规划等解决环境问题,涉及了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要加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的相关知识学习……要想保护环境,纯粹的自然学科知识远远不够,因为它涉及到了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所以,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律手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以及资源与环境法教育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法律意识,知识水平等能力的提高等重要作用。资源与环境法应该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开设,去增强大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人类要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推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大学生扮演着主要角色,通过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树立大学生价值观、环境观、伦理观。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而如今,许多高校正在扩招,校园就得增设面积,校园就得规划,其中包括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引导大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说,爱护花草树木,垃圾分类投放,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等等。在实践过程中养成保护环境的日常行为习惯。
(五)开设资源与环境法有助于优化校园环境,创建“绿色大学”
“绿色大学”的创建,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的保护环境,保护我的的校园。在环境幽雅,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下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古语曾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创建好的校园环境,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和谐价值观有机的结合,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以只让创建“绿色大学”只注重形式,要付出实际行动,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发展的良好平台。
总之,在高校中开设资源与环境课程非常有必要。在资源与环境法课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理论,所以可以采用非富多彩的方式授课,寓教于乐。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希望,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的改善,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我们加大立法执法和宣传力度的同时,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善客观生态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5).
[2]才惠莲,王宗廷.高校环境法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引言
本文从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基础入手,浅述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现状与缺陷,最后结合实际以及国外经验对促进企业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让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二、环境管理会计概述
1.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在管理会计的背景下使用环境会计概念,指将环境成本与环境绩效的信息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如在成本分配、资本预算和流程及产品设计中考虑环境成本和效益。环境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内涵上具有相似之处,其更强调适应组织经济目标的转变和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面,它是在环境问题严重、环境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的形势下,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和改进生态经济效率而由管理会计与环境管理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环境管理会计主要研究企业管理当局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与环境活动两个方面相互影响下的会计信息需求,即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企业面临的环境相关影响。
2.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总成本理论(包括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外部性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三效益”理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3.环境管理会计的内容框架
环境管理会计在综合考虑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利益相关者价值分析、经营预算、投资决策、业绩评价、成本分析与决策等,最终输出环境绩效报告和财务绩效报告,两者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经营。
三、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要素
1.环境成本
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和分类是随着企业获取环境成本信息的目的而有所不同的,常见的分类如以下几种:按环境成本的形成分类:在生产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预防环境污染发生的成本;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环保回收等发生的成本;环境绿化或赞助的成本;其他环保成本。按成本分摊期限长短分类:长期环境成本;短期环境成本。按归集方式和计量范围分类:内部成本、外部成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之间并没有分明的界限,一项外部成本很有可能在某一天因某法规或标准的制定而被内部化。
由于环境管理会计将环境因素考虑到企业经营决策中去,企业在核算成本时不得不把环境成本作为一项重要因素进行核算。一个庞大的项目也许会因环境成本过高而被放弃,也因此而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由此可以看出,环境管理会计对于建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美好家园做出了巨大贡献。
2.环境收益
根据来源渠道分类:资产型环境收益;行为型环境收益。
根据取得方式分类:直接收益;间接收益;潜在收益。
四、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及缺陷
1.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
1978年起,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条令等不断完善环保法律体系,加强对破坏环境的惩罚力度,以多种经济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使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得到广泛运用,许多各企业已把环境成本作为产品成本考虑到经营决策中去。
对于建设项目,执行“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对环境损益进行定性和定量反映,使用环境管理会计信息把环境因素考虑到投资决策中。
实施ISO环境管理标准系列,坚持ISO14001标准,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增强了企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公众形象。我国已有不少企业获得了ISO14000认证。
总之,现如今环境因素已经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日常决策,许多企业实施了一系列改善环境的行为,通过运用环境管理会计,对环境成本进行加工处理,将环境绩效考虑到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中,以达成同时满足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目的,促进可持续发展。
2.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缺陷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仅仅是为了避免行政上的处罚或维持本企业形象而进行的,在环境成本与收益、绩效评价等都没有考虑环境的影响。
在进行应用研究时,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和可行的指标体系,环境会计信息不完整。叙述性的环境信息和不能确切评价其价值的环境财务信息等无法以货币计量,现行会计体系无法真实地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成本中去。
环境成本无法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内部成本已经纳入产品成本,可以进行分配,但是外部成本则无法合理地在各部门进行分配。
缺乏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法律政策等。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会影响企业利润,企业很容易会为了利益将外部不经济费用转嫁给社会,因此光靠企业自觉履行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目的来损害自己的利益是不现实的,需要国家建立强制性措施来规范企业行为。
五、相关建议
1.加大对保护环境的宣传,加强企业的环保责任感。
2.健全环境管理会计法律体系。
制定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细则,使环境管理会计具有可操作性;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企业行为,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运用相关模型对不可计量的环境财务信息进行定量分析。
如市价法、或有估计法、享乐定价法等。
4.完善奖惩制度。加强奖励与惩罚力度,使企业虽承受保护环境的损失但是得到政府的奖励,虽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获得了经济效益但是受到了政府的巨额罚金,让企业将环境成本考虑到经营决策中。
参考文献: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也丰富了这一学科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根据教材设置和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文章中发掘环境教育题材
大学语文是学生的基础课,课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环境教育题材。
1.美好的环境促使人们提高精神追求。
语文课文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那么美好:蓝天绿水,鸟语花香。这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人类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描绘了三千多年前周南地区的美丽景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周南的小块岛屿上,雎鸠正在那里互相和答地鸣唱,诗人便情由景生,联想到人类美好的爱情生活。
在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绘了秋天傍晚雨后山中的迷人景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眼中捕捉到的是一派毫无雕琢、清新、优美、恬静而富有生气的大自然景象,使作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高洁之美,在这种美的感召下,作者想往的便是洁身自好的宁静生活。
在《庐山面目》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庐山的景观:“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荫蔽日;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在作者眼里,世界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地球慷慨地把这一切景观馈赠给人类,使人类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上面的例子说明:作者借助自然的没有污染景致,没有被斧凿的环境,抒发了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感情。教师可以借此教育学生,美丽的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舞台,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大自然的美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唤起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为追求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2.破坏环境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向学生说明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地投身到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就有了人类大规模地砍伐森林的记载:“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官,大肆砍伐蜀地山上的树木,使得山岭光秃秃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然而阿房宫最终被一把火烧成一片焦土,环境再次受到严重破坏。杜甫的
这些描述提醒学生,自然环境向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人们却过分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以致生态失去平衡。受害的不仅是自然环境,还有人类本身。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事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这样,学生一方面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方面对语文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淮南子》中具体地介绍了狩猎活动中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意思是打猎的时候,不要把一群兽都捉来,不要捉幼小的兽类;不要把池沼的水都放干了捕鱼,不要放火烧林来打猎。这些措施如能真正贯彻实行,那真是做到:“护、养、猎”并举的理想境界了。可惜的是古人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却没有做到。
时光流转,我们已迈入了二十一世纪,保护环境已提到日程上来。通过环境教育,要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要增强紧迫感,人人为环境事业作贡献,才能使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繁衍。
二、在写作训练中体现环境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与其社会实践经验,思想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
1.在学生平时练笔时潜移默化地灌输环保意识。
在平时写作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如写景抒情的散文,启发学生要有感而发,力争做到情景交融;在假期向学生布置调查报告时,根据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考察家乡的资源与环境,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或是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心中的真实情感。
通过有目的地考察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同时环境教育的内容又丰富作文教学,二者相辅相成。
2,利用社会公开考试强化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