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在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对促进农业产业化飞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作用非常显著。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农村金融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增长
在产业结构调整开始时,如发展“一优双高”农业需要引进技术、购置优良品种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厂需要购买设备、聘请技术人才,开办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市场基础建设资金,这时会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首先是企业筹集自有资金,通常数额较少,因此需要农村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在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潜在需求被充分的激发,并进而转化成实际需求,这时将出现农业投资供给不足的状况。
2、农村金融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从发展之初就得到农村金融的信贷扶持,利用银行资金建筑厂房、购置设备、进原料,银行还为这些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资金结算服务。目前,迅速成长的镇企业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需求,投资主体要多元化和股份化,企业发展集团化和集约化,这些都要以资本为纽带来完成。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情况下,农村金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为农村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原本就不完善,农村城镇化对这些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小城镇基础建设拉动金融需求。小城镇建设还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三产业不断增加,逐步取代农业现在的主导地位。随着农民进驻小城镇,将会促使房地产、乡镇企业、医疗、文化等产业迅速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和服务。
3、市场经济下的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金融服务
农民扩大生产、发展养殖业以及个体经商都需要购买大量配套生产资料,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农民生活中盖房、成亲、购买耐用消费品也有资金需求。以前主要依靠民间亲朋借贷,现在逐步转向依靠农村金融提供消费贷款。这项业务发展迅速,已发展为农村个人贷款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完善和优质金融服务,如存款贷款服务、结算服务、甚至是投资服务。农村金融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供给总量不足,用户资金周转紧张
目前,农村存贷差额比例越来越大,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而地(市)县级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基本已经被取消,其贷款能力己大幅度下降,导致农村信贷缺越来越大。特别是长周期使用的农户生产开发性贷款、乡镇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贷款和长期基本建设贷款非常困难,一些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贷款很难。
2、农村金融供给单一,难于满足多样化需求
我国农村之间区位、资源、资本、人才、基础设施条件千差万别,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势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农村金融供给的品种受规模效益、人员素质、农民认知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其供给水平远低于城市。比如:信用卡业务、票据业务、担保业务、财务管理服务等业务量少质差。银行中间业务量也远低于城市地区。比如,利率管制很严,农村金融供给企业的受规模限制,其供给成本高于城市地区,却得不到利率水平的补偿;企业发展中极需的理赔服务、管理咨询等中间业务,许多银行都不能提供。
3、农村金融供给垄断严重
农业信贷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乡镇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农业银行,政策性业务基本垄断于农业银行,其业务相对量均在50%以上。这种垄断的格局虽然推动了金融机构改革,但效率提高却很缓慢,也带来很大的效益和福利损失;垄断还损害了农户及乡镇企业等用户的利率,减少了他们的福利。此外,垄断还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严重不足,服务质量低劣。
4、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差、不良资产比例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遇到经营困难,利率水平不断下降,而不良资产则不断提高。农村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信贷差额由中央银行负担;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是最高的,但是为了保证储户兑付、确保社会稳定,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进行再贷款支持。但无论是农行、农发行还是农村信用社,经营业绩都很差,不良资产比例很高,需要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支持,也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5、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不健全、功能定位错位
(1)货币市场强、中长期资本市场弱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中货币市场供给品种比较发达,而资本市场供给种类比较稀少,特别是中长期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种类不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流产品是各类短期货币资金和短期资本;而长期贷款、股票、产权投资等长期资本则比重短缺,国外农村金融中比较常见的长期土地抵押贷款、长期房屋抵押贷款在国内很少见到,一般只提供中期资金、很少提供超过10年的贷款。
(2)间接融资强、直接融资弱
目前农村的直接投资渠道还比较少。除少数发达地区外,绝大多数县级行政区没有证券经营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证券投资愿望,非上市公司以外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无法得到流通与变现,直接影响了其发行规模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目前农村借贷以合作信贷为主,商业性信贷次之,民间借贷再次之,政策性信贷最少。合作信贷是指农村信用社贷款,但目前其信贷利率、贷款的可得性与商业银行的差别很小。商业性信贷是指各商业银行的农村贷款,从目前反映的情况看,各商业银行已经大量撤并县级行政区及以下农村网点,为减少信贷风险,职权受到上级的严格限制,商业性贷款的作用己被大大降低。民间借贷的作用正在加强,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作用正在超过其他方式。
(3)政策性金融实力很弱
我国农村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是低息的农产品购销贷款,其发放对象主要为国家农产品购销企业,其主要发放者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此外,还有少量的农户小额扶贫贷款。这些与农业金融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体制均有很大差异,其规模也比较小。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而不是农户或乡镇企业。从其机构的结构来看:缺乏地方性农村政策性金融和民间政策性金融机构。从其机构的类型来看:缺乏农业保险、农业政策性投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政策性金融手段。
(4)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对象漂移严重
目前,农村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大都将其金融服务发展的重点开始转向大中城市和非农产业,而农村业务(主要是贷款业务)的比例都有所下降。一是间接融资中政策性信贷的主要对象是国有农产品购销企业而非农户。二是农户小额贷款被大量地贷给乡村干部、农村中的富裕农户,而没有被贷给最需要贷款支持的贫困农户。三是农业政策性贷款中的不正之风非常严重,影响了政策性信贷的声誉。
三、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建议
1、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美、法、韩等国家除了众多的商业银行为农村经济服务外,一般都有独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融资渠道。实践证明,这些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格局是与农村经济的多层次发展相适应的:政策金融机构体现国家政策的支持重点主要是为农业开发、技术进步和农副产品收购服务;商业金融机构主要是为一般工商企业服务;而合作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户服务。这种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协同运作,能够有效满足农村各个市场主体的资金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2、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合作金融体系及其内部结构应表现为:
第一,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应有不同层次的乃至全国性的协调管理机构,直接或间接地与国家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使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能够通过金融方式得以有力实施。
第二,应有健全的合作金融结算系统,使基层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方便融通、调度和清算。
第三,应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通常是自下而上地持股、存款,自上而下地融通资金。第四,基层合作银行应按其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向上级行缴存贷款担保基金,以便减轻个别机构出现问题时的影响,能够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这几点也都是我国合作金融体系所欠缺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是由农村经济的特性决定的。农村经济一般以小规模的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为基础,特别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研究项目,难以得到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支持。而合作金融是按照合作原则建立起来的,以服务社员为宗旨,为农民调剂分散、小量的资金余缺的一种金融形式,其机构星罗棋布,贴近农户,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融资需求。
3、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有健全的筹资手段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对政府依赖过强,筹资手段又过于单一。因此在金融市场日益成熟的情况下,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该积极地运用发行股票、债券和向商业银行借款的形式,融通更多的资金,从而为农村信贷提供更强的资金保障。
4、政府应该为农村金融运行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财政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支持通常总是有限的,要加速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放大效应,还必须构建并且强化财政的农村信贷投入导向与激励机制。美国等国家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利率补贴、减税和贷款担保等政策,激活农村金融部门的创造信用功能,使其能够以降低利率、改善贷款条件、增加信贷额度、扩大贷款范围等方式,把财政对金融的补贴政策传导给农村经济部门,实践证明,这确实是政府组织和调节农村经济资源、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举。
【参考文献】
[1]蔡玉杰: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考[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1.1新型农民是改变农村现状的需要现阶段,提出的新型农民指的是有文化、善经营、懂技术的新型人才。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过程中,农民是其核心,属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素质能够对农村的现状产生直接影响。如农村的教育程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等,都会对农村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也是改善农村核心的关键。只有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才能有利于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1.2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所谓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要尊重农民在建设新型农村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与农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并且有丰富的经验,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他们的指导和管理。新型农民的存在更好地促进新型农村的发展,所以,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2我国在培育新型农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传统农民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低现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素质低等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的教育基础较差,导致文化素质低,迷信、赌博等现象一直盛行;二是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较低,对农业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在农业生产中难以利用先进的知识促进农业的发展;三是农民缺少对农业方面的管理能力和经验,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传统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低,思想意识淡薄。
2.2政府对新型农民的培育不重视,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在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国家已经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就建设成果而言,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较少,如教育经费的低投入,使得师资队伍的教育素质偏低,导致农民的思想意识以及文化水平得不到提升,对新型农民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二是我国政府对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各个农村的发展情况不一,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对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养的过程中没有依据各个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培养和建设。
2.3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实际上,农村人才的流失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主要是因为农村的现状不能满足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农业生产的高投入得不到对等的收入,使他们逐渐对农业生产丧失了信心,便离开农村另谋出路,农村人才的大量流失。
3强化培育新型农民的策略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遇到的阻碍和种种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
3.1着力培养文化型农民在培育新型农民这一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是关键。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善教育条件,逐步完善教育体系;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使农村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的服务。与此同时,不断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和谐的文化深入到每个人心中,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力培养文化型的农民,为新农村的建设做准备。
3.2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师资队伍,进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但是在对新农村的建设中,政府不能仅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还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意识的转变,进而培养出新型农民。
3.3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想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存在,这是新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府应该重视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农村的教育建设,同时积极引进高技术水平、高知识含量的人才,为农村的建设组建一支庞大的队伍。
1.2村庄规划不够科学全面
1.2.1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相较于整体规划而言,该区更注重某个村、某个点的具体规划,这样虽然更具针对性,但因为欠缺通盘考虑,致使各个村的计划无法统一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据调查,每个村在制定规划时,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有的村在规划时起点低、层次低,且执行质量不高,缺乏指导性、科学性;有的村在规划时自我意识过强,没有考虑与全县或所在镇的发展、建设规划相衔接,出现了大量的投资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有的村在规划时由于受到自身能力和重视程度的限制,缺乏设计贴合自身实际规划的能力与意愿,便生搬硬套其他村的现有规划,既无法体现自身特色,也不具实际操作意义;有的村即使有了明确且科学的规划,但由于上级领导的更换和干预,无法严格按照规划步骤执行,严重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有的村甚至根本没有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存在“跟着感觉走”、“跟着大形势走”的心里,不利于工作的推进和实施,这是导致很多地方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的根本原因之一。
1.2.2重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根据国家及上级有关要求,该区虽制定了总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其分阶段的建设规划却不够明晰具体,对在何时村容村貌达到何种要求,生产发展达到何种程度,村民生活达到何种水平等,皆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
1.3政策、资金等瓶颈制约要素突出
1.3.1政策不够完善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但其中部分政策存在不连续、不确定、不合理等问题,例如政府增加的支农资金如何补、城市带农村怎么带等等。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大大影响了镇、村和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1.3.2资金筹集困难在该区中,绝大多数的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富裕程度偏低,而县、镇两级政府的财力也相对有限,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足,建设主体投资乏力。
2破解阻碍新农村建设瓶颈问题的对策
2.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众多学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皆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民的培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引导和塑造。在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了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价值特质。在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方法选择的针对性,突出方法运用的综合性及体现方法时代的创新性。
2.1.1要以多种方式丰富农村活动教育形式这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活动时,既要考虑农民群众对活动内容的承受力及接受程度,又要考虑活动形式是否能够引起农民的参与兴趣。要针对农民的生活现状、年龄机构、风俗习惯等因素,在确定明确的目标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制定多种活动方案,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做到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
2.1.2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管理制度农村的各项管理制度都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只有不断的完善农村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且严格执行,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渗透于农村的各项管理制度中,才能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体制保障。
2.1.3要不断推进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即使是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方式、观念形态也受其影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将迎来新的挑战。因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能一成不变,要在运用传统载体的基础上,创新、广泛运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力争创造一个承载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泛、易于操作的载体形式。
2.2转变政府职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进行新农村建设,政府是领导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导、示范作用。转变政府职能,与新农村建设两者密切相关。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程度,都离不开政府职能有效发挥。
2.2.1要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长期以来,政府以行政强制力作为保障,过分强调农民的义务,忽视了政府服务。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农民诉求也在不断转变,这就必然要求政府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促进其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3.2.2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个好的干部队伍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可以说,干部队伍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想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必须选取一批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党员干部队伍中来。并且,在完善政府进人机制,优化公务员队伍学历、年龄的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经济发展、服务群众能力的意识和和水平,鼓励、支持他们在政策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突破常规、积极发展。
2.2.3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具调查了解,由于大部分文化程度高、能力强的农村青年外出就业,使得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陷入困境。农村干部的年龄普遍偏大,他们文化素质不高,缺乏预见性,思想观念陈旧,对国家政策的理解程度有限,更无法跟上时代潮流,习惯用简单、粗暴的工作经验管理基层,他们的水平无法满足社会主义新农建设对基层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大学生进入到农村干部队伍中,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可以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为农村引进很多新鲜的东西,从而影响农村一部分人的传统思想,带动他们走改革创新的道路。
2.3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新农村建设充当助推器农村公共事业的内容极为广泛,大致分为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事业,农村就业、养老保障、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进程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速度的快慢,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要统筹规划、精心谋划,又要协调发展、找准突破口,主攻薄弱环节。
2.3.1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以规划为引领,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维护、发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其中,要重点做好农村道路修建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操作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在涉农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我们首先召开动员会,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学习;邀请当地农民、干部、技术人员讲课,组织参观访问,让学生了解当地基本情况,诱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及动机;还要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如“课题的选择与确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文撰写的要求”等,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操作方法。这些专题讲座也可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依次进行。
(二)指导学生提课题和选课题
课题由教师提出和学生提出相结合,由教师引导学生选择研究课题,教师要为学生勾画若干大的概念框架,这些框架涉及农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研究方向,并进行细化,确定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范围要小,操作性要强,必须立足运用课内知识、现有能力去拓宽知识、提高能力。我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在千阳县水沟镇蔬菜科技示范园的实践教学中,在展开工作前,通过调查了解,结合当地的生产特点,师生共同提出了以下研究方向:(1)农业专业协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怎样才能使科技与农业生产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科技高效率地转化为生产力?(3)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4)病虫害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影响。(5)绿色农业的现状、前景,应当怎样科学地实施绿色农业生产?(6)农业生产结构现状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7)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8)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除教师提出部分研究课题外,要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若干课题,然后进行筛选,确定后公布。每名学生从中自主选择研究课题,也可另立其他课题。
(三)成立课题小组
学生根据所选的课题,自由组成课题小组,教师可作优化调整。每个课题小组一般由3—6人组成,选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上下联系、记载活动情况和汇集资料等工作;并为每组选聘一名蔬菜协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我们组建了6个课题组,水沟镇有6个行政村,每个课题组对应一个村展开调查研究。
(四)共同设计研究方案
由课题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共同设计出研究方案,初稿交指导教师审看和评阅,指导教师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后,小组再进行讨论和修正研究方案,直到相对可行为止。
(五)小组实施合作研究
各课题小组按照研究方案,由组长根据人员情况及研究要求,进行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其方式有:参观访问、实地调查、实验、查阅文献等。教师要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课题组要根据研究要求开好阶段性的小结会议,每个成员如实地交流各自的活动情况,对研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全组共同讨论,提出解决办法,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同时拟订下次活动计划和方案。一个课题往往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的调查和反复的研究,直到他们能够界定问题,并形成和修正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蔬菜的无公害生产”这一课题研究中,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农民、蔬菜协会工作人员、村镇干部,了解到水沟镇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不容乐观,在西红柿、黄瓜等品牌蔬菜生产的旺季,病虫害严重发生,仍需大量施用农药。为什么所谓的无公害蔬菜却离不开农药呢?面对这种状况,学生继续开展研究,并进行深刻的反思,分析得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管理粗放、技术落后等是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提出对策,学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并接受教师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涉及的知识点的理解,煅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环境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六)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把研究活动中所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数据,依据课题方案,进行筛选、归类、综合、分析,提练为某些结论或某些措施,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全组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后交给指导教师审看,然后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报告再次讨论和修改,直至定稿。这个环节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在专业知识、科学精神和态度、资料整理和加工、思维程序和方法、总结报告的撰写等方面给予指导。
(七)举行总结报告会
各课题组将研究成果在组间进行展示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观摩,取长补短。最后召开总结报告会,邀请村镇干部、蔬菜协会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代表及教师作评委,进行答辩。各课题组对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和展示,并解答评委的提问。在答辩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反馈信息,这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有的研究成果还对促进当地生产具有一定的价值;当得到承认后,学生就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增强自信心。最后,教师要认真负责地对全班开展的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总结,肯定成绩,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成绩较为突出的小组或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研究性学习应根据学生水平采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学习的切入点不同,这样才能避免“一刀切”,做到因材施教。(1)对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自主能力强的学生,可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探究,最后提交研究报告。(2)对不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引导,问题由教师提出,学生围绕问题收集并开展研究工作直至问题解决。教师应经常反思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并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各种课题,为学生创造积极投入学习过程的机会。教师应明白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灵魂,即灵活的技能、广泛的知识以及思考的习惯,总是努力寻求让学生学会为学习承担责任的方法,要确保课堂的学习,以得到相关的和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为宗旨,时刻作好准备去应付来自于学习者的而自己始料未及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教师的一切学习促进方案都要把知识内容放在一个概念框架内来考虑。
2建筑垃圾的处理
考虑到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于建筑垃圾的低碳化处理方法在对建筑废料改造再生利用中,将废弃的混凝土石块、砖瓦和砌块等进行破碎后,代替天然粗细骨料,重新制作混凝土,有关此类方案的学术文献已十分丰富;或者将建筑垃圾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破碎到一定粒径直接应用在修复改善路面或者地基软弱层也不在少数;还有通过利用高性能的绿色材料,增加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循环率来解决建筑垃圾也是一种合理的方法构思,对即将修建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不适合解决已经拆除改造的旧建筑所带来的建筑垃圾。下面本文将提出以人造堆载造景来处理新农村建设所产生的主要建材垃圾。换言之,就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将建筑垃圾通过合理简单的筛选处理之后,作为城镇园林景观主要填充物,在减少园林绿化对优质泥土的使用量的同时,间接提供垃圾堆放的理想地点。下面将从必要性和充分性两方面对该方案设想进行论证,说明该方案对减缓甚至是解决建筑垃圾、自然环境、新农村建设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具有巨大的作用。
2.1堆载造景的必要性
以杭州临安市某地为例,论述堆载造景的必要性。临安市是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国家级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但是却反映了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垃圾的随意倾倒现象,这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面貌,与城市的建设宗旨存在相悖之处。人工堆载造景的方案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主要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将建筑垃圾作为人造土坡的基本堆积材料,代替天然土石,然后在表面覆盖土工复合材料等,以防表面覆土水土流失,最后在建筑垃圾表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层,并种植适应力强的植被。此设想可以高效快速地处理掉大量因建设规划需要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一种表现;能够根据城市规划要求,把每一个绿化建设点作为建筑垃圾的收纳点,促进了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节约了因收纳建筑垃圾所需的土地;可以把建设垃圾运输到距离垃圾产生处的最近人造堆载建设点处,以减少运输建筑垃圾的距离来降低由此产生的人工物力费用;大大减少对天然粗细骨料的依赖和需求压力,一定程度上减缓因“开山采石、挖河淘沙、掘坑取土”而带来的环境破坏;在绿化生态自然景观建设的同时,把景观建设与垃圾处理合二为一,可明显减少相关处理的造价成本费用等。若将建筑垃圾堆砌在被开采严重的山坡处,按照上述原理并结合生态学知识,可以一定程度恢复此处的自然环境,或者把此举视为把建筑垃圾作为未来原料资源存储起来,等科技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把建筑垃圾进行广泛利用时,可考虑再次开挖综合利用。
2.2堆载造景的充分性
浙江的多山地特征决定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当地的山体产生破坏。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建造新建筑,而且还要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人文景观等各种因素,实现与当地生态和谐共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新农村住宅应因地制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所以,堆载造景除了维持建筑物群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还将传统文化传承到现代文明,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着重要的意义。堆载造景所需的建筑垃圾像混凝土石块是难分解物质,这为土坡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操作工艺相对简单,只需在进行简单分拣后进行破碎到合理粒径即可。而这恰恰适应了目前我国国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较低的现状,也为其可操作性提供了可能。如天津市最大规模的人造山,占地40万m2,利用建筑垃圾500万m3,完成“山水相绕、移步换景”的特色景观,如今垃圾山已成为天津市民游览休闲的大型公共绿地。值得注意的是,堆载前,可参考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工艺,在堆积基础处,铺上由HDPE膜、GCL垫和土工布组成的防渗系统和液体导排系统,以防建筑垃圾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渗入土壤,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
2.3堆载造景的问题
目前,对于堆载造景的实施方案基本停滞于理论上,很少真正切实应用到实际中。原因可能如下:
(1)缺少相关的指导文件,发展计划纲要;
(2)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积极给予相关引导补助;
(3)施工单位没有针对建筑垃圾低碳化处理的行动手册;
(4)缺乏对于此方案的系统研究分析,没有足够完整的指导经验;
(5)在运用该方案时,资金费用和权责区分不清晰明朗。正确发现问题,针对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克服问题是促进本方案能够快速应用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前提。
3建筑垃圾的认识建筑垃圾
伴随着建筑物生命周期的结束而产生,是具有周期性的。因此,对待建筑垃圾的态度不能仅停留在已经存在的建筑废料上,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辩证认识,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来达到处理建筑垃圾的间接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1)对于建设单位,可提高对绿色建材的了解与认识。积极投入对绿色建材的使用,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顾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倡导对绿色建材投入使用,是为下一轮的建筑垃圾废弃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提供客观条件保证。
(2)施工单位应根据规范要求,认真施工操作,杜绝因施工不合理或者施工设计不良造成的返工处理所带来的建筑垃圾。同时,也是禁止出现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为建筑物正常使用寿命提供保证。良好的施工工艺甚至可以延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减少建筑物生命循环周期时限,从而减少平均每年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达到控制建筑垃圾的作用。
(3)重视房屋检修与加固技术在房屋正常使用过程中应用。通过检修加固,可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平均每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间接减少建筑垃圾的总产生量。
(4)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法规政策,加大处罚制度,提高监管力度等措施,禁止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采用费用补贴、减少税收等资金扶持工作,引导形成一个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的产业链,带动社会不同部分良性运作,促进形成新兴市场,通过市场调节,来加大对建筑垃圾的低碳化处理热度;完善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把建筑垃圾的低碳化处理列为招投标中重点、强制性项目,为建筑垃圾的能够彻底处理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一)借助乡村旅游发展,凤溪新农村建设步伐大
1.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农民致富提供了宽阔的道路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之一,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旅游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凤溪就以独具特色的瑶族风情晚会闻名遐迩,吸引了八方的游客,开创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的先河。在以后的发展中,以富川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为贺州的旅游文化品牌,并与山水风光、古镇文化品牌并驾齐驱。2009年,贺州市政府把发展乡村旅游摆在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的重要位置,凤溪村成为规划中富川瑶族风情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努力建设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近几年,富川提出打造“中国瑶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凤溪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受瞩目。目前,凤溪瑶寨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贺州乃至广西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每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直接吸纳就业人员38人,带动和瑶家土特产柑橙等销售百万元以上。[1]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变了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方式的发展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道路,开拓了非农业增收渠道,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2.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加强了乡村的文化建设随着旅游开发,为了满足游客观赏瑶族文化的需求,凤溪通过戏剧团表演的形式,使逢年过节才有的瑶族蝴蝶歌、芦笙长鼓舞等民间文化成了常态化。凤溪的瑶民自古就能歌善舞,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嘉庆年间,凤溪村有了自己的戏班子,二百余年里村里业余剧团的演出从未间断过。1993年,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来到瑶乡,村里以陈永楣为首的文艺骨干和乡亲们合计后,决定在原来的凤溪村业余彩调团的基础上,建立凤溪戏剧团。戏剧团的成员白天务农、做工,晚上排练戏剧和歌舞,这样一来,不但外面的游客们也能欣赏到这些传承了几百年的民族艺术,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也更加丰富。蒋明娥是戏剧团的元老,她自己曾外出打工,但在外面没呆两年,就回到了凤溪村,她直言还是家里舒服,来剧团演出,也不为了赚钱,就为了图个乐子。而对于戏剧团团长陈永楣来说,他更希望剧团能够吸纳更多的年轻人进来,让瑶族的山歌、舞蹈永远地传承下去。[2]借着乡村旅游这一载体,那些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保留着古老淳朴的艺术风格和散发强烈的泥土芳香的民族文化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3.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凤溪旅游业的发展增进了当地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外来的现代文化使当地的农民思想观念不断得到更新。游客们把现代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纽带,有利于开展文明生态富裕村创建活动,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村民们在旅游开发中市场经济意识与商品意识不断增强,也有助于新农村文明乡风的形成,“特别是当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开发,市场经济意识和商品意识得到增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奠定了实现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基础。”[3]乡村旅游的发展,使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在2013年开展的清洁城镇乡村中,全村踊跃投入到这场运动中,百年瑶寨焕然一新。此外,凤溪戏剧团上演的一幕幕戏剧,村民们演唱的一曲曲山歌,如清泉浇灌着心灵。以民族文化为吸引物发展旅游,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并使得村民重视本民族文化,深刻体会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弘扬缅怀祖先、尊老爱幼的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4.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民主管理作为旅游社区中的成员,当地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随着乡村旅游开发,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改善,新观念、新思想传播,特别是居民的法律意识在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被激活,居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管理意识逐渐增强,认识和体会到先进管理能够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3]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富川县引导村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民选举产生的,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由凤溪村“两委”干部、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18人组成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专门协调处理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业产业管理等新农村建设事宜。“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为民众进行民主管理的有效组织。此外,凤溪村还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施“两强”党员带富工程和“支部+协会+农户”新体制,促进“五村、两规范”建设。
(二)倚重新农村建设,凤溪村乡村旅游发展稳步向前
凤溪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利用乡村日渐完善的经济文化条件及基础设施,满足来乡村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需求,为乡村旅游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实现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共赢。1.推广生态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凤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打造一个民俗文化旅游村、成立一个理事会、推广五位一体生态农业”三个一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民主动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整合政策、科技、人才、资金、产业等有利因素,大力推广“猪-沼-果(稻、菜、烟)-灯-鱼”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发展高效农业。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调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2006年,凤溪村共投入资金176万元用于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新种脐橙250亩、春烤烟450亩、香芋400亩,养殖瘦肉型母猪300头、猪花1000余头,菜牛200头,在建养殖野生塘角鱼小鱼池30座,沼气池50座,在农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0多盏。[4]新农村建设一起步,循环经济的有序发展就为凤溪村积累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不绝的源泉深厚、旖旎的瑶族文化是凤溪旅游开发的基础。1993年改建的凤溪戏剧团,为旅游者提供了观赏乡风民俗的平台。如今,戏剧团每个月都在村里的戏台演出,次数多达7、8次,接待了很多国内外游客。实景演出《印象凤溪》,有蝴蝶歌、芦笙长鼓舞、竹竿舞,甚至连日常的织布、刺绣,也被搬上了舞台,原汁原味令游客惊叹。凤溪着力打造贺州市“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文艺村,全国首创的“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以广大农村为阵地,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原有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创建、命名一批文艺村、文艺户,广泛组织开展公益演出、艺术培训和专业指导,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农民群众文化艺术需求、繁荣农村文化。陈永楣认为凤溪村经常开展文艺活动,村民们像种庄稼一样“种文化”,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乡土文化艺术成为旅游发展不绝的源泉。[1]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接待水平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凤溪村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接待水平。2006年,凤溪村依托瑶族刺绣、土纺、文物古迹等独特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按照“打造凤溪瑶寨社会主义民俗新村”的定位要求,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塑造民俗新村新面貌。拆除并清理杂房55处1600平方米,观光道路两旁房屋外墙勾缝3600平方米,安装路灯10盏,主干道两旁房屋屋外墙瓷砖亮化5600平方米,建瑶族特色围墙250米,新建1564米的通村水泥路,新建1个标准化篮球场,修缮打造了2栋瑶族民俗新居。近年来,在县、乡镇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凤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投入200多万元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先后建设了宣传文化长廊、休闲文化广场、标准篮球场,400平方米的停车场;休闲娱乐的荷花塘、九曲桥、八角凉亭;3栋总面积600多平方米的瑶族民俗新居,瑶族特色的村大门,修复山门两座、门楼两座等,一大批设施的改造建设,使凤溪村面貌焕然一新。[5]4.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村貌的绿化与美化,是提升乡村旅游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2007年,凤溪村通过对水、路、厕、圈、厨的五改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用水困难问题;修通乡村公路、硬化入户路;住房和畜圈相对隔离,开发推广沼气等洁净能源,使厨房整洁、卫生、明亮。瑶村的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凤溪1000多瑶胞世代聚居在西岭山脚的山坳里,“垃圾围村”现象长期存在且较为严重。为了彻底改变这一乱象,2013年城北镇出台了“联合保洁”制。即将凤溪村划分成6个责任小区,每个小区配备一名保洁员和一名卫生督查员。小区实施每月动态考评,自6月1日这一制度正式挂牌实施以来,全村已经开展3次评比,评选出优秀小区3个,清洁示范户18户,近20吨的垃圾一扫而光,百年瑶寨重现了往日的光鲜与明亮。此外,城北镇团委、妇联组织18名城北籍大学生志愿者在凤溪开展的为期1个月的清洁城镇乡村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联合凤溪民间艺术团、城北桂剧团在印象凤溪实景舞台举办了一场净村洁屯主题文艺汇演,也使清洁城镇乡村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加强凤溪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路径
凤溪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凤溪初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紧密,乡村发展趋势也必然对它们进一步结合的路径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部署,形成互动并进格局
当地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统筹部署。从目前来说,凤溪主要还是以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并以此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因此,每年应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方案,选择更适于凤溪旅游发展的模式,加大乡村旅游的投入,巩固“中国瑶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另一方面,也要拟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案,在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方面推陈出新。通过对两方的合理部署,达到既推进乡村旅游,也使新农村建设阔步向前的目的。
(二)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相结合,打造两位一体的新亮点
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示范点的积极效应,以推进内涵发展,提高档次,扩大知名度。凤溪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应始终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做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也是乡村旅游示范点,并着力提升档次,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示范片点。2006年凤溪成为广西第二批农业旅游示范单位。目前,贺州市只有黄姚古镇获批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极具民族文化气息的凤溪如能获此殊荣,并力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当地旅游业才能迎来新的突破,新农村建设也才能上新台阶。
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是一笔巨额的长期投资,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大致在15万亿元左右。这些资金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更多的还是来自社会投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资金的进入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筹措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是新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农村社会资金构成及投资现状
一.农村社会资金构成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社会资金,主要是指除了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之外,可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各种资金。主要包括:
1.工商业资本。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走企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在多数农民自身积累水平较低难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的情况下,大力引入工商业资本进入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在城市部门和非农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部分工商业资本有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投资的动机,关键是如何引导和规范,既要保证工商业资本投资农业有利可图,又能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犯并实现不断增长和农村持续发展。
2.农民自筹资金。农民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纯收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达到4140元,按每户4口人计算,户均收入可达16000多元,户均货币收入应超过10000元。我国目前农户有2.3亿,这样计算农民总货币收入可达2.3万亿。
3.乡镇企业积累。2007年我国乡镇企业有2084.66万个,企业资产总额约为48710亿元,比1996年增长54.22%,年均增长速度11.44%。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08%;利润总额17000亿元,增长14.56%;上交税金7200亿元,增长14.73%。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用于支农补农资金突破200亿元,乡镇企业为新农村建设而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4.农村集体经济积累。我国目前有集体经济组织70多万个,资产达到15000多亿元,2006年乡村集体可分配收入达到817亿元。在乡镇企业中,还有乡镇集体企业80.21万个。集体经济不仅是发展农村的重要载体,更是农村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5.外商投资。近年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金额有较快增长,到2005年底,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金额已经超过329亿美元。项目范围已遍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包括了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渔业各行业的所有方面。外商投资的介入弥补了国内资金对农业投入的不足,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优良品种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了农村和农业改革。
二.社会资金的农业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工商业资本投资偏好明显。工商业资本投入农业属于增量资本经营,其特点是注重资本的流动性,回避经营风险。因此,工商业资本大都投向经营周期短,收益高的农业项目。大量工商资本的投入还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加快了“一村一企”、“一村一品”的品牌工程建设步伐,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对于经营周期长、风险大的传统种植业工商资本则很少问津。
2.农户生产投资强度不高。农户支出通常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由于农户年收入偏低,我国农户大部分现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其中主要为生活消费支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年份生产性支出现金所占比重在27%-34%之间波动。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户偏好于短期投资。自2004年国家对农户实施直补政策以来,农民生产投资增长加快。这一方面是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预期增收信心增强;另一方面是由于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农户生产投资费用。
3.乡镇企业资本增速下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在基本上没有获得国家直接投资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财产积累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2007年的资本总额几乎为1978年的150倍。但值得注意的是,自1997年以来,其增长速度急速下滑。1995-2007年为0.9%,远远低于1978以来年平均26.9%的增长速度。
4.农村集体经济资产萎缩。实行20余年来,家庭经济发展较快,在双层经营中占绝对优势。但在一些地方,集体经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呈现出萎缩、弱化状态,有的甚至成了有名无实的空壳状态。集体经济这种严重弱化现象,使集体经济层次缺乏经济实力,很难为家庭经营层次提供服务,更谈不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支持。
5.农业利用外资水平不高。我国农业利用外资虽然有较快增长,但农业外资项目绝大多数是50万美元以下的小项目,大大低于外商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同时,农业利用外资的结构也不合理。一是农业利用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二是利用外资额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低。农业利用外资在全国利用外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还不足4%,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的协议金额仅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93%。
三.阻碍社会资金流向农村的原因
1.农村投资环境不良。我国农业投资的软硬环境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农业投资的硬环境来看,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条件差,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生态条件有恶化的趋势。从软环境看,我国农业投资的法律、政策环境欠佳,有些地方存在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在有些地方有的人诚信程度差,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农业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农业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2.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水平相当落后,高水平的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站数量不多,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和发展十分落后,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及时提供农业投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资金的投入。
3.民间融资渠道不畅。社会资金因金融政策的所有制歧视、信用资料缺乏、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融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限制了社会资本的进一步扩张。目前,我国沪深两地股市的定位是主要为国企改革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抓大放小”的经营策略,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变窄;信用社的融资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民营企业主要是通过种种非正规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提高了融资成本,加大了融资风险。
4.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由于农业发展受农业弱质性与市场风险性的双重制约,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尽管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资金支持,但仍然没有改变农村资金净流出的状况。以邮政储蓄为例,截至2006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存款规模列全国第五位,其中65%来自县以下乡镇及所辖地区农村。但由于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变成了农村金融资金外流的源头。据亚洲开发银行(2005)估算,我国农村每年的资金流出至少在3000亿元以上。这种情况,加剧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矛盾。
助推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因素
(一)政策因素
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中央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包括:进一步落实“反哺农业”的方针政策,深化“三农”投入机制创新;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新机制体制性措施,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支持推进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近一段时期,财政部将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使“三农”投入总量、增量、增幅以及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都明显高于往年。同时,深化农业投入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财政贴息、投资参股、以物代资、以奖代补等行之有效的投入激励机制,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这些政策的实施,毫无疑问会起到助推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二)经济因素
农业领域存在着潜在的投资机会。首先,虽然农业生产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但由于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名优特农产品仍很畅销。特别是农业还受到政府的重点保护和支持,这充分表明,农业产业投资风险较小,且盈利相对稳定。其次,虽然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在总体上偏低,但农业产业中存在着许多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好的行业或项目。在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养殖业的草食畜牧业、农产品的保鲜和精加工、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投资回报较高的项目。再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可能改变的,即是今后农业人口减少、农业经济份额下降,农业仍是一项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第四,如果从“由田间到餐桌”大农业的角度看,农业不仅不是低效产业,相反是一个永远不会衰落的高效产业。国内外大量的成功经验表明,只要能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有机地连接起来,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状况是可以改变的。最后,农产品价格低下是农业低效的主要原因,但从近几年和未来的经济走向看,在全世界范围内,农产品低价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这对农民、农业和农村是极为有利的。农产品高价时代的到来,无疑将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注入农业。
(三)市场因素
社会资金充裕,为满足新农村建设大量的资金需求提供了条件。首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86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增长了9.5%。2007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7万亿元。特别应当关注的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务工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与此相对应,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6.25%下降到2007年的43.1%,农民家庭用于发展的能力增强。其次,近几年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改善,盈利水平继续提高,积聚了强大的投资冲动和再投资能力。再次,我国外汇储备充裕且逐年快速增加。目前,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不断增长,规模日益庞大,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15282.49亿美元。最后,外国资金看好中国农业市场。我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及主要国际农业和金融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关系。据专家估计,2005-2015年将是中国农业利用国外贷款的第二个黄金时期,用于“三农”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减少贫困、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农业清洁生产、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对华官方贷款(和赠款)会大大增加。2015年前我国每年利用国外贷款规模将维持在大约50亿美元的水平,约占我国每年度利用外资总规模的10%。大型农业综合企业将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机会,获得更多国外贷款的支持。
新农村建设社会资金筹措机制的构建
(一)优化民间投资环境
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的法律政策,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引导和规范民间投资行为,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明确发展规划思路。二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制定重点开发项目。三是出台确实倾向于民间投资的发展政策。四是对各种优惠政策要做好落实,在税收方面要以产业导向为标准,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土管部门要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等有关规定,解决好民间投资所需用地,对列入重点工程项目的,要保证征地指标;工商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对民间企业投资的审批权限,减少现行体制对个体私营经济准入的种种限制。
(二)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信息平台建设包括加快建立相应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在内的投资信息网络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与民间投资有关的信息,并定期。当前特别要设立为民间投资服务的信息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投资咨询中心等机构,专门从事民间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发新产品以及社会公共协调等配套服务。提高农村投资主体的自身素质,鼓励民间投资走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的道路,避免投资方向过于集中。
(三)大力扶持乡镇企业
顺应“两个趋向”,反哺农业和支援新农村建设成为乡镇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一些有实力的乡镇企业开始投资高效农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设立了公益事业基金,在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支农补农和支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乡镇企业增速下滑和乡镇集体企业严重弱化问题。应采取的政策措施有: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乡镇企业发展后劲;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乡镇企业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服务体系,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鉴于农村集体经济不断萎缩的现实,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帮助集体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完善税收与信贷,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加快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能人、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和引导。同时,要推进改革,理顺体制,建立健全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治理结构,区分经济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村委会)之间的职能,明确各自的责任,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
(五)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通过资本市场筹资,把一部分城市居民手中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汇小成大,直接转化为发展农业的资本,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崭新模式。据相关专家调查分析,利用资本市场将一部分市民引入农业领域,用城市居民资金来发展农业的前景是不可低估的。如果以利用股票形式,将城市居民手中资金的5%吸引到农业领域,那么将会有不少的资金投入到农业发展中来。当然要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中间载体,农业类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途径。
(六)建立资金回流机制
农村资金原本不足,每年还源源不断流向城市。应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制止农村资金外流,以保证新农村建设有足够资金供给。首先,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社区再投资法或修改现行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在县域内设立经营网点的商业银行应承担的信贷支农责任和义务,县域金融机构必须将吸收自本县内的一定比例的存款,用于在当地发放贷款,这包括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县支行和农信社。其次,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可以采用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措施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七)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利用国外贷款不单纯是国外资金的引入,同时也是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人才智力和先进管理模式等先进生产力的引入。首先,要增加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我国农业一直是贷款国或国际金融机构愿意优先安排贷款的领域,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但近几年来,用于农业的国外贷款所占的份额很少。应继续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国外贷款中可能用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用工业的比重,以确实保证农业利用国外贷款的总量。其次,要给予政策性支持。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真正将农业利用国外贷款纳入国家总体资金利用计划,尽快实现内外资的统一,同时对农业使用国外贷款给予一定的贴息,延长还款期限,转贷不增加利差,并积极寻找国外赠款,以体现国家对农业利用国外贷款的支持。最后,调整农业利用国外贷款投资重点,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积极扶持农业综合企业,提高外资利用质量。超级秘书网
(八)发挥财政杠杆作用
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财政作支撑。许多发达国家都将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渠道,成为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控农业生产供求,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工具。由于我国财力有限,农业、农村的众多投入无法纳入财政的范围,因此,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除增加对农业、农村的直接投入外,最主要的是通过税收、补贴、贴息等优惠,对农业投资给予激励和引导,发挥导向带动作用。在目前我国支农资金不能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建议将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财政转移支付,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基金,以解决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样还可使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从而改变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好的农村市场的增长率低于城市的局面。这一惠民政策如果能够实施,对启动内需扭转过度依赖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立新.我国农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
从理论上讲,金融体系的模式选择一定要服从服务于实物经济中产业部门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上,我国十几年的金融体制改革,确实强化了城市金融服务功能,但却旁落了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农村的融资环境目前已变得十分恶劣。广大农村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发展了多年,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加上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农村缺乏投资,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无力消费,“农村贫穷、农民困苦、农业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变,“三农”问题仍然成为经济运转中的重大问题。
创设新农村建设基金的必要性
农村金融服务是贫困农民寻求发展的重要支持,投资和消费将是新农村建设的两大主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做好金融工作。
(一)从城乡关系分析
2004年,总书记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战略部署,至此,在政治层面形成了建设新农村的强劲动力,中央连续几年颁发了含金量很高的“1号文件”;在经济层面各级政府也已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那么在金融层面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呢?面对涉农金融支持作用弱化的情形,基金是农村金融的突破口。
(二)从支农体制分析
“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催生了城乡两种社会环境、两种发展环境;农民劳动创造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得到真正体现,使农民长期陷于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之中;支农体系脆弱、农民融资困难、农业经营落后。
在财政支农方面,中央财政为增强支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全面取消农业税,从静态看,这无疑是惠农的重大举措,但从动态看,中央的政策效应已被持续上涨的农资价格所抵消;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而补贴落到农民手上则微乎其微,据调查2004年兰州农民每亩地得到粮食直补2元左右,2005年也只有3元多一些;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等项目建设;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区),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这在西部一些省份配套资金很难落实;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科技发展、环境设施、便民服务和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以上后四条规划,需要庞大的支出,尽管国家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仅靠各级财政的刚性投资仍然难以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
在银行支农方面,目前我国涉农金融既有政策属性的、商业属性的,也有合作属性的和便民属性的。表面上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实际上这些金融部门都由政府主导建立,功能定位重叠不清,根本不能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需要,甚至制约了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农业发展银行自1998年3月起,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主要服务于城市粮棉油购销企业,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不足;农业银行自1997年以后,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业务,机构和网点大幅度减少,贷款权限上收,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其在农村的金融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趋势明显,其帮农、扶农的作用尚未体现;邮政储蓄银行只存不贷的缺陷导致农村资金也流向城市。农民、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得不到基本的金融服务。鉴于此笔者从创新金融着眼,只好另辟他路提出创设基金的构想。
(三)从活跃的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分析
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形式灵活多样,适应了农村经济主体多样化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较为活跃,表现形式包括合会、民间借贷、集资、农村合作基金等;农村民间金融已占农村借贷市场的很大份额。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国农民来自非正式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式信贷机构的4倍。民间金融以绝对的优势占领农村借贷市场;农村民间金融具有天然契约信用优势。民间借贷多以亲缘、社缘、族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借贷双方信息对称,利率灵活多样,设限条件简单,多以信用贷放为主,这些优势正规金融无法比拟。据此可因势利导,组织汇集民间金融的力量催生新农村基金,为“三农”经济发展服务。
(四)从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分析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目前已达4000亿元,但据对2006年相关的八组数字测算,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黑洞非常大,投入效果较差。如果把财政支农资金直接转化为新农村建设基金,必将改变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弊端,简化拨款环节,降低资金运行成本,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创设新农村建设基金的类型
联合国农发基金总裁博格表示:“中国正在进行的建设新农村战略将使农发基金与中国政府成为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农发基金目前已在西部农村实施5个扶贫项目,这些项目通常以农村妇女为特定目标,通过小额信贷,帮助她们获得农田改造、水利和粮食、经济作物、畜牧以及鱼类生产等方面的发展资金。我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然要向农民提供更多且还款期限灵活的小额金融服务,这正是基金功能的优势所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村实际需要,拟设以下基金类型:
(一)新农村发展基金
基金应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由于我国大多数县级财政缺乏安排生产和事业的能力,地方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上级财政,因此除当地政府出资形成农业生产基金外,中央政府对效益外溢的地方农业生产项目也应给予资金支持。基金来源的另一途径是国家外汇储备。我国已有1.8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际储备货币汇率的经常变动,使储备的管理变得异常艰难。如果将一部分储备资产投资于新农村发展基金,一方面将缓解国家储备管理的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使储备资产发挥应有的作用,减少储备资产闲置而造成的浪费。
基金一部分用于通常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包括农业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应借鉴目前银行发放小额农贷的做法,在完善的农户征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时,利用政府部门出面建立的信用村、信用乡(镇),对信用社发给《信用证》的农户优先授信,尤其是优秀户。在西部地区农村家庭,近年来大量男劳动力转移到大城市,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妇女,而根据部分地区农村妇女贷款的实践证明,偿还率极高,因此,基金也可对信用优良的农村妇女直接发放贷款。由于基金的这种使用方式能给农户带来直接收益,所以应收取利息。另一部分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建设、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活分开、农业养殖活动与生活分开等,而这部分的投入应逐渐加大。由于这部分基金的使用属于新农村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因此,应当采用低息、无息、基金贴息和基金补贴、基金直接投资的办法。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必须大量用基金直接投资和基金补贴的办法,逐步缩小东西部农村的差距。
(二)农村互助基金
设置该基金的目的是解决当前农村小额信贷不完全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不能真正照顾到最贫困而又最需要贷款的农民这一问题。基金主要来自于自愿参加基金会的农民入股,股份额度可根据参加者的经济状况确定不同的档次,但正常情况下股份额必须同贷款额相对应。
本基金是一种互质的,其使用权仅限于基金会员,只为会员提供贷款服务。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入会,基金的使用必须有较好的效益,因此贷款要付息,且利息要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这样才能动员更多的农村民间资本进入基金中来。其好处是:使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由地下转向地上,有利于国家加强管理,抑制高利率;使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有了可靠保证。借鉴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做法,还可根据参加者的经济状况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对极其贫困者可适当降低贷款利率。
(三)为农民建立“四金”
为农民建立“四金”(养老保险金、失业救济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不仅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惠农济农的最好体现,而且也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需要。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民老无所靠、看病难、建房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统筹考虑,总结吸取城市社保方面的教训,及早着手建立农民“四金”。“四金”的建立应按比例从两方面筹集,一部分由农民定期缴纳,一部分由各级财政专项补贴。至于农民缴纳的部分,可通过改革土地征用政策进行筹集,比如征用了农村土地,除了一次性经济补偿部分外,其余补偿部分逐年拨付到农民“四金”账户,视同农民个人缴纳,这样就形成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四)教育基金
教育基金是一种民间公益基金会的形式。设置本基金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我国中高等教育收费越来越高,而西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提高文化素养,实现消除贫困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基金应主要来自于国内外各阶层的捐款,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村委会、民间组织、中介机构、慈善机构、义演活动、国际机构及个人等,同时应将原来“希望基金”的来源渠道整合到助学基金中来,这主要是因为希望基金面对的就是农村。
希望基金主要用于西部地区农村校舍、文化站、图书馆、幼儿园的修建,中小学计算机及网络设施建设,农民培训,资助贫困生和贫困教师,资助教师进一步深造,定期开展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与教育专家对话,资助大学生志愿者赴西部支教支农等。建立该基金,还可以与助学贷款挂起钩来,实现信息对称。即由于该基金组织长期深入农村贫困地区调查研究,比较了解贫困学生本人及家庭经济信用状况,因此,对基金组织充分掌握情况的在校贫困大学生,在向银行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时提供足额的抵押或担保,使农村贫困学生能及时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就读大学并完成学业。同时由于基金的担保,可以减轻银行必须深入乡镇进行贷前调查的工作,降低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成本,还可增加贷款的安全保障程度,提高银行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此外,还有:以工代赈基金。亦叫“农民自立自强基金”。该基金资金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筹措。主要用于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垦农田、建设水利、兴修公路、绿化家园等的劳务奖励和专项补贴,这种支出可有效调动广大农民自力更生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抢险救灾基金。我国近10年来,各种灾难密集发生,危害性越来越大,而且重灾区往往在农村。2008年我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在县一级设立抢险救灾基金具有重大意义。该基金由两部分筹集,一部分是把现在民政部门所支配的财政资金转化进来,一部分是吸纳社会救助金。用于专门应对农村的突发灾害,既可以防止民政部门使用资金中的漏洞,又可以使受灾农民得到及时救助。
参考文献:
1.农村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税费改革以来,逐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并自2006年起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后,全县基本实现了农民合同内的“零负担”。
2.农民得到了更加切实的实惠。近两年来,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积极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成品油补贴和贷款贴息等政策,大幅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06年以来,全县共兑付粮食直补资金5112.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55万元,优质改良玉米良种给予补贴360万元。在多种政策合力下,促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3.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新安县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危房改造工程,06年以来,先后投入1018万元资金,改造和新建校舍面积达2.5万平方米;同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了了“两免一补”政策(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使全县农村贫困家庭共计22.7万人次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基本解决了贫困学生因贫失学问题。
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06年以来,新安财政投入节水灌溉、人畜饮水、村村通自来水等水利基本建设资金2953万元,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农田基本建设资金2800万元,投入农网改造、“村村通”工程、沼气池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619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新安县以构建农村安全保障体系为着力点,初步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优抚对象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一系列救助体系,在全县农村架起了社会救助的“网络链条”。目前,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近19.9万(人次)农民获得就医补助,补助资金2724.7万元。二、目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难点
总结该县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两大矛盾和五个难点:
两大矛盾:一是资金供给量小与需求强烈的矛盾。由于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刚性支出增长快,县乡两级财政无力拿出较多的资金支持农业发展,加上乡村经济实力不足,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增长有限。而与此同时,在“村村通”、农业产业基地建造以及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较多的财政资金投入,资金供求矛盾尖锐。二是支农资金投入周期长、风险高与支农资金回收困难的矛盾。农业投资无论是农业产业基地建造、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产生效益,而在此周期内,由于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因素,使农业投资风险较高,农业投资回收较为困难,造成支农资金投资效益明显低于工业企业和加工企业,造成支农资金投入大与效益不保证的矛盾。
五个难点:一是农村产业发展缓慢。目前农业在产业化、市场化和外向化方面,与先进地区有较大的差距,龙头企业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迟缓,民营企业发展不充分,财政支持农村建设资金有限。二是村级债务沉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出现了旧的债务不去,新的债务又来。三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不利于农民生活改善和扩大生产性投放。四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较大。当地就业容量有限、外出打工收益不大,城镇定居缺乏经济支撑等困难,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滞后。
三、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以“增加投入、引导放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原则,着力支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落后面貌,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1.准确把握财政政策,争取新农村建设更多的资金、政策。发挥财政部门涉及面广、信息灵通的职能优势,准确把握上级财经政策的实质和走向,紧密结合县情实际,提出对策和措施,争取多的政策倾斜。同时,加强同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用足用好省、市帮扶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共争取上级在项目和资金上予以倾斜,确保得到上级更多的政策性投入。
2.创新投资机制,发挥主导作用。建设新农村,投入是关键,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通过建立“各级政府出一点、涉农资金捆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政策优惠让一点”的融资模式,不断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有效激活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同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搞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防止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3.改变投资方式,提高资金效益。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行政计划运作的做法,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财政资金运作模式,更多地依法、依规采用补助、贴息、奖励等政策工具和激励措施,支持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把资金物资用到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上;改变过去支农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各类支农资金,集中有限资金分类分步投入重点项目、重点乡村、重点自然村。
大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财政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又是“十一五”乃至今后时期财政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与各乡镇、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海峰,李沛沛.新农村经济视角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55).
[2]梁雄.梧州市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初探[J].广西农业科学,2008,(5).
[3]林庆康.全面繁荣农村经济须深化农村改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城镇化通过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推移,扩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要素需求范围,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使某些产业不断向农村周边地区转移,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及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城镇化程度越高,打破固有的农业传统格局的速度就越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越快,这就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不仅如此,城镇化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更多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城镇化对转变农村生活方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农民可以分享城市的文明,感受文化的多元,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之中。
二、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的动力与补充
党的十八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规划未来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指导思想,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是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和必要补充,更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如何用稀缺的耕地养活13亿人口,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并且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需要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大机械生产以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将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就又使得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了本就过剩的农业人口,也就加快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然而大、中城市的承载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大量流动人口的需求,所以部分农民就会选择向城镇转移,这也就催促了城镇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农民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习惯和自身素质。农民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由“靠力气吃饭”转向“靠技术吃饭”,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的必要补充。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交通不便,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二)走先示范后推广的路子。十二五时期是张掖加快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生态农业是张掖的比较优势,把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制定了通过示范普及和过渡三个阶段,使全市83%的行政村基本建成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小康住宅示范点,按照“县(区)有示范村、乡镇有示范点、社有示范户”的要求,村村都有示范点,社社都建样板房,引导农民加快住房改造步伐,生态账算到家家户户。使农民奔小康,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意味着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品位的提升。临泽县平川镇2010年共落实危房改造农户292户,已全部完工,补助资金已全部足额发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完成能源沼气建设143户,全镇沼气用户累计达到2162户,新建粪尿分离式卫生厕所320座,全镇新植农区林网11条,13.2公里,生态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其中芦湾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高台县新坝乡更是从“硬环境入手”,每年都要选择1至2个社作为示范点,配套建设,采取上级扶、村上投、群众筹的办法,投入水泥、红砖等物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大力推行以改院、改厨、改厕、改圈、改水为主要内容的五改工程。甘州区以农村和生态经济特色、旅游景区开发村、文化产业示范村为重点,全区集中兴建标准较高的文明示范点75个。在张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户参与文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分类指导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农民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是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对此张掖市政府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深化村务公开管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为支持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资金问题,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相结合,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拆大建,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着力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一)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才会有坚强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近年来张掖市政府以引导为手段,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到实效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入手,坚定扶持政策,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临泽县在全县统一整合的4个大类,27个项目,3537万元资金的带动下,各乡镇村投入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农户投入建设资金1亿多元,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进程。山丹县把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与其它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组织群众绿化居民区道路55公里,载植青海云杉、祁连园柏、垂柳等各类高档绿化树木20多万株,在房前屋后植树造林2000亩,建成位奇镇芦堡村、十里堡村等新农村绿化示范点18个,初步实现了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文教卫体设施健全的目标,闯出了一条深化农村发展的新路子,现在全市申请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村民越来越多。
(二)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为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充分保障。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已成为发展的最强音,维持生态平衡,既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们追求的愿望和目标,把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集中力量、集中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和整体效益,全力推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是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此张掖市十分注重村级班子建设,注重把群众信赖,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人才选拔进村级领导班子,注重从“双强”型村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为新农村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新建各类文化活动室,为党建活动开展提供场地保证,使文明新风进户到人。
三、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一)按照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四化”要求,加快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以生产专业化助推农民增收,就是要把促进农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创建生态文明新村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高台县以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临泽县围绕制种、草畜、蔬菜、红枣等产业开发,成立多个经济合作社,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山丹县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立足本县比较优势,扶持发展现代农业,以产业化经营提升发展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持续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试点县”等项目,夯实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肃南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草原生态保护的奖励机制,落实好禁牧和以草定畜等支持牧区发展的扶持政策,使农牧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以生活社区化提高生活质量。市上积极探索便于生产、生活,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住宅小区建设模式,以环境田园化改善人居环境。让村庄变杂乱无章为井然有序,民居整齐划一,道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居住环境实现了美化、亮化、绿化,真正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新生活。
(三)以农民知识化提升素质,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还是促进农民增收,着眼点都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高农民生态文明素养,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区通过召开座谈会,观摩学习,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整体培训,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深入开展“五星文明户”创建活动,达到农民自我带动、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的,呈现出人人争当文明村民、户户争创文明家庭的良好氛围。切实凝聚了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积极沟通衔接,努力争取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列入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积极顺应国家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时代要求,把国家利益与张掖的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集中力量,力争将我市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列入试点范围,争取上级机关部门出台政策,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有效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二)夯实农业基础是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前提。要按照有力于资源整合、有力于产业发展、有力于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原则,着力解决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群众最盼望解决的行路难、用水难等基础设施问题,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整合涉农项目等资金,以群众投入为主体,坚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