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继续教育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2008学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安排
按照《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个五年规划》要求,2008学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职务培训全年安排72学时,其中省级必修课48学时。要求分学段、分职务进行培训,内容如下:
(一)、中小学教师公共必修课1门;
《班主任培训工作读本》,将于2008年5月24日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具体安排见附1。
(二)、中小学教师综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为全面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综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决定从2006年开始,利用三年的时间,对全省中小学教师进行综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全员培训与考核。20**年我们完成了912人的培训及48人的考试任务,要求2008年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综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部培训和考核任务。利用暑假时间,在基层组织培训、到进修学校参加考核。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三)继续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新课程岗位培训。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校本培训中推广使用“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发展报告册”》(冀教师[2006]9号)的要求,各学校要继续开展以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的新课程岗位培训,充分利用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初中)语文》等系列教材,分层次、分学科的组织好校本研修活动,要以《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发展报告册》为载体,以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及新课程学科培训的新途径,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2008学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工作安排
2008学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5月24日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考试。
1、考试对象:所有在编在岗中小学教师。
2、考试内容:2008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职务培训统考课程共安排了2门公共科目:《学校心理辅导》;《班主任培训工作读本》。其中《学校心理辅导》已于20**年完成辅导员培训任务,
3、考试时间:考试定于20**年5月24进行
上午:08:30——10:30《班主任培训工作读本》
下午:02:00——04:00《学校心理辅导》
4、考点设置及考试形式:考试以乡镇为单位(县办、民办学校以校为单位)组织实施。考点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学或完小,乡镇校长任考点主任,全面负责本考点的考务工作(中小学分别组织,同时进行),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期间,县教育局将对各考点进行巡视。
5、领取及送回试卷:各乡镇教委、县办、民办各学校于2008年5月23日下午,到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取试卷;考试结束后,于5月26日上午将试卷送到教师进修学校
第二阶段:利用2008年暑假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综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工作。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42―03
教师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已经走进职业生涯的教师,目的是不断提升在职教师专业水平,使他们沿着新手教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的专业路径不断成长。教师继续教育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直接原因是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因为,对在职人员进行贯穿全职业生涯的继续教育,是专门性职业(专业)的必然选择。在西方世界,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地位逐步确立。例如,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强烈建议:“教师职业必须视为专业,教师职业是一种需要教师精心地钻研,以便获得专门知识与特别技能的特殊专业。”这一建议被同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国际政府大会所认同和采纳。在我国,教师的专业地位被官方认可比西方晚了20年,1986年6月,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分类与代码》,将所有职业分为8大类、63个分类和303个小类,其中,教师被列在“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大类。为了有效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法制保障”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和通例,如美国规定教师“通过进修可以取得高一级的教师资格”,日本规定凡已任教若干年的教师,如在大学加修规定的学分,则可获得高一级的教师资格,并能晋升加薪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临时教师”也可通过进修成为正式教师。英国也“把在职进修与晋级加薪结合起来”。我国《教育法》列专章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做了规定,并将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1999年9月13日,教育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从而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也有了法制保障。
教师继续教育在普遍的关注中得到了强有力的实施,但未取得令教师满意的效果,致使教师普遍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以逆反的心态去参加继续教育,效果就更不尽如人意,形成了恶性循环。关键原因是教师没有切实感受到继续教育的实用价值,对他们专业成长效果不明显。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缺乏个性,没有区别对待是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区别对待,即没有依据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继续教育计划。此种无差别的继续教育的基本假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之间无鲜明差异。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的许多学者,如富勒、伯登、卡茨、麦克唐纳、菲斯勒、休伯曼等人,对在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了长期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有鲜明差异的。如卡茨认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依次是求生期、巩固期、更新期、成熟期,阶段不同,特征各异。求生期的特征是:感到原来对教学的设想与实际有差距,关心自己在陌生环境中能否生存;巩固期的特征是:有了处理教学事件的基本知识,并开始巩固所获得的教学经验和关注个别学生;更新期的特征是:对教师重复、机械的工作感到厌倦,试图寻找新的方法和技巧;成熟期的特征是:习惯于教师角色,能较深入地探讨一些教育问题。
既然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特征,需要不同的帮助,那么,“个性化”理应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必然选择。因此,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明确提出了教师继续教育应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的“个性化”基本原则。如何实现个性化?在此,必须依次解决三个问题:在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结构;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阶段的个性化培训计划。至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结构,在此,采纳1984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工作报告》所设计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结构:副教师-专业教师-终身教师-教师专家。下面分析上述各阶段特点,并提出个性化的继续教育计划。
一、副教师的特点与继续教育计划
(一)副教师的特点
副教师也称新手教师或人职教师,是刚刚步入教师职业1―2年的青年教师。副教师正处于麦克唐纳的“过渡期”、伯登的“求生期”或休伯曼的“入职期”。他们的主要特点是:
1. 有强烈的生存危机感
强烈的生存危机感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对新环境和角色的不适应,二是淘汰出局的威胁。虽然他们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也具有了一些教师专业技能、实地经验和心理准备,但当他们以完全真实的教师身份面对新环境和新角色时,还是深深地感到准备不足,深感自己“无能、无助”。同时,在真正聘任制条件下,他们往往处于“试用期”,是比较容易被淘汰的。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出现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尤其是那些“钟情”教职的副教师,危机感更强,在极度的焦虑中挣扎。此时,有的副教师教职动机降到了最低点,时常想到主动离职。在美国,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的副教师有时高达三分之一,任教2年内教师的离职率最高。副教师所面临的巨大的教职挫折,不仅导致部分教师离职,而且将严重影响有幸留下来的那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美国国立教育研究所认为:“一个人第一年教学的情况如何,对他所能达到的教学效能水平有重大影响,而且要持续数年;会影响到整个40年教师职业生涯中对教师行为起调节作用的教师态度;也确实影响教师是否继续留在教学专业的决策。”
2. 面临独特的困难结构
20世纪60-80年代,西方学者就“副教师常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副教师面临的困难结构有独特性。维恩曼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认为副教师最常遇到的困难集中在24个方面,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1)课堂纪律的维持;(2)学生动机的激发;(3)个别差异的对待;(4)学生作业的评价;(5)与家长关系的处理;(6)班级活动的组织;(7)教学材料欠缺;(8)个别学生的对待;(9)由于准备时间不充分而导致过重的教学负担;(10)与同事关系的处理;(11)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12)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13)对学校规则和政策的意识;(14)学生学习水平的确定;(15)学科知识的处理;(16)与行政人员关系的处理;(17)行政工作负担过重;(18)学校设备不足;(19)学习困难学生的应对;(20)不同文化和贫苦背景学生的应对;(21)教科书和课程指南的有效利用;(22)缺少闲暇时间;(23)缺少指导和支持;(24)班级规模过大。
(二)副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
1. 美国副教师的入职教育计划
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副教师的任职学校应根据
副教师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和新角色,较平稳地渡过生存危机期,对他们现实和未来专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美国学校采取的入职教育计划值得我们借鉴,这个计划包括两部分:任职初期的定向活动和任职第一年期间的正式帮助。定向活动安排在新学年开始之前,目的是让未来的副教师熟悉学校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一学年的正式帮助,是人职教育计划的核心部分,它与副教师将要承担的各项工作责任密切相关,目的是帮助副教师解决可能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同时尽可能避免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具体措施包括:
(1)优化班级:缩小班级规模,并调出难对付的学生。
(2)时间充裕:给副教师留有充裕时间用于自身教学活动或相关活动,如备课、上课和观摩课,避免过多其他活动加重其负担。
(3)委派教师:委派一名专家教师,与副教师结“对子”,形成“师徒”关系,主要负责向副教师提供各种帮助和辅导。副教师跟随专家教师听课、试讲、上课、研讨各种教育教学问题。
(4)高校帮助:争取附近高校在图书资料、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帮助。
2. “课堂纪律问题”应成为人职教育计划的重要内容
副教师最常遇到的24个困难中,“课堂纪律问题”是最突出的困难,是副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预防和应对课堂纪律问题的策略应成为副教师培训计划中的重要内容,预防课堂纪律问题的策略有建立民主性班级制度、采取互动性教学模式、保持课堂的秩序性、培育优良的班级文化等。应对课堂纪律问题的策略有自我剖析、有效强化、自然后果、信号暗示、有意淡漠、移除物品、离开教室等。
二、专业教师的特点和继续教育计划
(一)专业教师的特点
在我国,专业教师指一般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大多数。他们的专业阶段处于麦克唐纳的探索期、卡茨的巩固期、休伯曼的稳定期和伯登的调整期。他们有幸渡过了专业危机期,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专业动机空前提升;关注焦点由自己转向学生和教学活动;青睐具体的教学技能,忽视教学理念;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表现出明显的专业自信,心情愉快。
(二)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
根据专业教师的特点,继续教育计划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具体教育技能和教育理念,并以前者为主。首先,进一步巩固提升和完善已经初步掌握的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如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技能等。其次,培训新技能,例如,课堂讨论技能的培训等,此种技能培训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课堂讨论的准备技能,包括课堂讨论主题的选择,学生的分组,指导学生做准备等方面的技能;第二,课堂讨论的启动技能,包括告知学生课堂讨论中应做的事情,解释讨论主题,激发讨论动机等方面的技能;第三,课堂讨论的组织调控策略,包括适时适度地谨慎介入,防止出现事实性或逻辑性错误,避免发言离题或重复、语言粗俗、个别学生不发言或发言过多等方面的技能;第四,课堂讨论的结束技能,包括归纳已取得的共识,明确分歧,指出尚未触及的问题等方面的技能。通过强化技能培训,促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更加全面和成熟,为进入下一专业阶段“终身教师”奠定基础。虽然专业教师对教育理念热情不高,关注度不够,但也必须加强此方面的培训,因为教育理念在他们今后专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他们融入新课改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
三、终身教师的特点和继续教育计划
(一)终身教师的特点
在我国,终身教师通常指骨干教师,他们是教师群体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也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阶段处于麦克唐纳的创新和实验期、卡茨的更新期、伯登的成熟期、休伯曼的实验期。他们是专业教师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具有全面而成熟的教育教学技能,是教育教学领域中“能工巧匠”;不满足习惯化的工作模式,创新热情极高,思维具有批判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渴望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期望事业成功;不满足于具体的教育技能,对普适性的新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终身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
1. 支持鼓励他们进行教育实验、改革和创新
终身教师不仅有强烈的实验和改革愿望,而且专业素养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通过他们的创造性工作,不仅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而且也使他们得到了创新的锻炼,各种专业素养更加接近专家教师。开展教育实验,尤其是开始阶段,最好与教育科研院所合作,得到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理念上的指导,可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前瞻性。
2. 加强教育理论培训
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是专家教师的关键特征之一,要使终身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教育理论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终身教师也渴望理论上的提升。教育理论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脱职学习、在职自学、专家讲座、互动研讨、反思总结等,不管何种形式,实效性都是首要的。
3. 锻炼课程开发能力和指导教师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和指导教师能力是专家教师重要特征之一,加强终身教师的这些能力培训,无疑有利于终身教师向专家教师的跨越。所以,应让终身教师积极参与专家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指导教师活动。
四、专家教师的特点和继续教育计划
(一)专家教师的特点
在我国,特级教师无疑是专家教师,优秀教师也可称为专家教师。专家教师的专业阶段处于卡茨的成熟期、麦克唐纳的专业教学期以及休伯曼的保守和抱怨期。斯滕伯格认为,专家教师的特征有:将更多的知识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高;富有洞察力。关于专家教师的特征,西方学者的共识是:有独立的专业见解和较好的教育理论修养,能够独立处理新问题;具有高超的学科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课程的开发能力、指导新教师的能力和领导教师进修的能力。在美国,专家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课堂教学、指导教师、教育研究以及开发课程与编制教材。他们有时表现出一定的保守和惰性;对学生和青年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由代沟引发沟通困难。
(二)专家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
充分发挥专家教师的优势,特别是指导教师、教育研究以及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不可比拟的优势。提出挑战性任务,克服惰性,与时俱进。通过共同的活动,协调专家教师与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中,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到退休还停留在专业教师或终身教师这两个阶段上。但我们仍然要对所有教师进行逐级提升的继续教育。因为,每个教师专业成长都是不可限量的,而且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而不是希图把所有教师都培养成专家教师。
参考文献:
[1]郭福昌,等,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简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251―252.
[2]张爱珠,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把手”:政策、法规[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3]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01,59,56―57.
[4]Katz,l.Developmental stages of preschool teachers.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72,vol.173,no.1.pp.50-54.
按照《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个五年规划》要求,2008学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职务培训全年安排72学时,其中省级必修课48学时。要求分学段、分职务进行培训,内容如下:
一、中小学教师公共必修课1门;
《班主任培训工作读本》,将于2008年5月24日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具体安排见附1。
二、中小学教师综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三继续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新课程岗位培训。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校本培训中推广使用“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发展报告册”》冀教师[2006]9号的要求,各学校要继续开展以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的新课程岗位培训,充分利用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初中语文》等系列教材,分层次、分学科的组织好校本研修活动,要以《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发展报告册》为载体,以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及新课程学科培训的新途径,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2008学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工作安排
2008学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5月24日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考试。
1、考试对象:所有在编在岗中小学教师。
2、考试内容:2008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职务培训统考课程共安排了2门公共科目:《学校心理辅导》;《班主任培训工作读本》。其中《学校心理辅导》已于2009年完成辅导员培训任务,
3、考试时间:考试定于2009年5月24进行
上午:08:30——10:30《班主任培训工作读本》
下午:02:00——04:00《学校心理辅导》
4、考点设置及考试形式:考试以乡镇为单位县办、民办学校以校为单位组织实施。考点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学或完小,乡镇校长任考点主任,全面负责本考点的考务工作中小学分别组织,同时进行,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期间,县教育局将对各考点进行巡视。
5、领取及送回试卷:各乡镇教委、县办、民办各学校于2008年5月23日下午,到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取试卷;考试结束后,于5月26日上午将试卷送到教师进修学校
第二阶段:利用2008年暑假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综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工作。
考点设在教师进修学校,由进修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9-0090-07
专业、工业和商业更新知识项目(Profession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pdating Programme,以下简称为PICKUP项目)是英国教育与科学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推出的一个教育项目。这个项目是针对英国工作成人的劳动力培训,旨在增强产业与学院、多科技术学院乃至大学之间的联系和对接。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项目从1982年正式发起到1992年项目改名为职业继续教育(Continuing Vocational education,简称CVE),前后短短十年的历程。但PICKUP项目在增强英国经济和劳动力的竞争力以及英国大学继续教育朝向更为注重职业技能转型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本研究从介绍PICKUP项目发展入手,着力探讨这一项目在英国大学继续教育转型方面起到的催化剂作用。
一、PICKUP项目的缘起
PICKUP项目源于英国政府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致力于推动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参与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英国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部门正在经历深刻的改革,甚至某种程度上不亚于一次革命。主要是在保守的撒切尔政府上台后,对教育奉行一种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认为教育或者是培训从其根本上是个人的事,应由个人负责。处于边缘地位的大学继续教育部门特别是成人自由教育领域,首当其冲。这次改革涉及到政府教育投入的削减、大学继续教育机构及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改革。此次改革直接动因认为正是英国的大学过于注重自由教育,阻碍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而最根本的动因可能是此时英国面临的严峻的失业危机。受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萧条中。这直接造成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高失业率。根据OECD的一个统计,英国的失业率在1987年达到了11.1%,有些区域比如利物浦河地区高达29.2%[1]。
为了解决这一失业危机,政府投入巨资实施就业培训。而最先发起并担当引领角色的是当时的就业部,其主要工作通过1973年成立的劳动力服务委员会(Manpower Services Commission,简称MSC)开展。政府1981年的《新培训计划》明确规定国家的培训政策主要由劳动力服务委员会执行[2]。它不仅推出了青年机会项目、社区项目,还积极参与职业继续教育的活动。仅1986-1987年度,劳动力服务委员会成人培训项目的投入就高达27亿英镑[3]。劳动力服务委员会项目主要集中在青年项目和短期培训项目。而正是在就业部劳动力服务委员会相当成功的教育培训项目刺激下,教育与科学部开始积极介入职业继续教育领域。它在1978年成立继续教育署(Further Education Unit),是一个由教育与科学部资助进行课程评审(Review)和开发的独立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推动英国教育政策和舆论转向新职业主义①。另一个重要的体现是1980年,教育与科学部在其官方报告中把成人教育称谓改换为“成人及继续教育”,主要包括文化学习、体育活动和工艺、基础教育(例如识字/基本算术)和交流及应对技能;社会、社区和政治教育;弱势群体教育和特殊教育;消费者教育;健康教育;针对就业的专业开发和更新教育[4]。通过增加更具有职业和专业更新含义的继续教育概念,这一称?^的变化表明了教育与科学部官方的意图是要突出成人教育的职业技能方面。而PICKUP项目正是教育与科学部致力于发展职业继续教育的一个典型体现。
二、PICKUP项目的功能定位
PICKUP项目1982年由教育与科学部发起,是英国政府特别是其教育与科学部连续20余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刺激学院、多科技术学院和大学从事职业继续教育计划中第一重要举措。最初只是要刺激继续教育部门提供针对雇主的自费(full cost)职业继续教育市场。由于一开始教育与科学部并未对继续教育机构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而大学、学院的主要任务集中在青年人培训和普通的地方社区学习,因此很少有学院参与这项活动。只是在教育与科学部开始资金投入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1984年,教育与科学部还发起了作为其重要补充的REPLAN项目,专门针对失业成人的培训项目。应大学拨款委员会的要求,1985年开始启动大学PICKUP项目。虽然PICKUP项目的名称在1992年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放弃使用,转由更容易为成人学生接受的一个术语职业继续教育取代,但其促进职业继续教育的性质并未改变。甚至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职业终身学习(Vocational Lifelong Learning)概念也发挥着类似的作用。
教育与科学部为PICKUP项目设定的目标是1992年达到每10个劳动力有1位参加培训[5]。但必须指出,这个项目的目标远不会那么单一,教育与科学部一个比较直接的目标是希望PICKUP项目作为种子资金来刺激大学发展职业继续教育,以提高其在大学中地位。因此,它是继续教育概念在大学中从理念、制度到课程内容等方面具体实施的一次有力尝试。积极支持在大学中发展PICKUP项目的大学拨款委员会继续教育工作小组在其1984年报告中为英国今后继续教育的发展制定了发展方向。这份报告认为,继续教育对避免因关键技能短缺阻碍国家经济是必需的,它不仅提出了更为综合的继续教育概念,包括了“连续的初始教育结束之后任何形式的教育,不仅有职业教育也有普通教育”,而且进一步指出继续教育要改变其在大学中的边缘地位,应把它置于大学使命的核心地位,具有与研究、本科教育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鼓励其成员重视继续教育的作用[6]。PICKUP项目的长远目标是要削弱英国大学继续教育一贯注重象牙塔式的自由教育传统,通过工作成人的短期职业培训,增强学院、多科技术学院和大学与包括工业、商业在内的产业领域之间的联系和对接。从根本上来说,通过PICKUP项目,英国政府是要发挥大学继续教育更大程度的经济职能,提升英国工业和商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总之,教育与科学部发起PICKUP项目不仅是要满足雇主不同的职业继续教育需求,也是要提升大学继续教育供给部门在工业、商业领域的地位和声誉,从而实现代表雇主的工业、商业领域和大学两方的共赢。特别是对大学一方而言,要达到教育与科学部在大学增加PICKUP项目的要求,就需要做出改变,比如在收费政策上更加灵活、更具有创业精神,应具备专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务实的成本绩效管理方法以及充分利用各种资金来源的能力[7]。
三、PICKUP项目的管理及资金来源
PICKUP项目自创建以来,逐步形成了一个由继续教育部门、大学和其他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合作的管理体制。这其中大学成为PICKUP项目的主要组织者,它开发新的机制促进成人培训,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和积极的营销,主动参与UGC的资助与引导,促使PICKUP项目成为重要的大学活动,PICKUP项目也鼓励大学和其他岗位经验的职业教育参与其中[8]。PICKUP项目主要资助短期职业课程、顾客导向的公司培训项目、工程委员会的继续教育项目和其他专业协会。
(一)项目管理方面
教育与科学部的“继续教育处”(The Further Education Unit)是PICKUP项目在中央政府层面的主要管理机构,享有独立地位,在市场、管理、员工发展、外部连接方面起着核心作用,与验证和检查组织相关联。继续教育处的任务是帮助培训供应商从PICKUP项目中获得资金,主要职责是回顾、研究、发展和促进继续教育课程问题[9]。最初这个项目在地方上建立了10个区域开发商(Regional Development Agents),作用是指导大学贯彻实施PICKUP项目,随后发展到12个。比较突出的有考文垂市、曼彻斯特市和亨伯赛德郡。除继续教育处以外,也有其他参与管理的部门,如短期课程由国家教育研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监管,继续专业发展评定员(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surveyors)来自于物业管理学院(College of Estate Management),高校员工发展由谢菲尔德大学职业继续教育中心(University of Sheffield)管理。此外,英国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协会等外部专业协作组织也参与项目的管理。这个协会在1987年专门建立了一个PICKUP项目小组。1986年起每年专门召开PICKUP大学会议,会议定期召开直至1992年,广泛探讨PICKUP项目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及时相关研究成果。
另外还包括国际方面的欧洲地区开发部门。欧洲地区开发部门是由布拉德福德大学(Bradford University)、南岸理工学院(South Bank Polytechnic)、利兹理工学院(Leeds Polytechnic)和欧洲斯派瑟中心(Spicers Centre for Europe)共同管理,它们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南岸理工学院主要提供办公室和咨询点,布拉福德大学作为研究基地,利兹理工学院运作北部办事处;欧洲斯派瑟中心是欧洲的高级顾问。任务是给雇主提供“一站式购物”,雇主可以在那里获得建议、咨询和短期课程[10]。为了实现这一点,建立了20个项目启动中心,每个中心服务一个地理区域。欧洲地区开发部门的区域商将收集市场信息,识别需要发展的领域,通过研讨会和会议,展示优秀的实践案例,同时设立卫星中心为企业服务。
项目的管理人员从大学、继续教育部门招聘、或另行聘用专业工作人员,签订雇佣合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继续教育处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即一个团队的员工发展官员(A team of staff development officers),他??的工作是支持全国各地的官员在英国的区域咨询委员会的工作,定期举行会议,交换有关资料,讨论好的做法,并提供相互支持和促进专业发展,新的培训媒体和方法,如开放和远程学习。这些专业人员需要更新他们的学科知识和学习他们所需的技能,为了培训成年人,他们需要向雇主推销自己的专业知识[11]。
二是12个区域开发商的工作人员,从当地的继续教育部门招聘,每个部门大约有40-60人。在地方工作,负责监督本地区的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给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建议和支持,使其更积极的参与成人培训。这些工作人员对于大学的文化、管理有一定的知识和理解。
三是大学临时设立的短期职位,如“PICKUP联络官”(PICKUP liaison officer)或“PICKUP开发经理”(PICKUP development manager)。这些工作人员往往以短期合同聘任,可以在工作绩效的基础上延长合同。他们几乎没有本科教学的经验,其活动具有不同的周期,且假期也不同于大学的其他讲师。
(二)项目资金的来源
1.教育与科学部。教育与科学部的资助主要分三部分,一是国家层面的地方政府高等教育咨询机构(The National Advisory Body for Local Authority Higher Education简称:NABAHE)。该机构为PICKUP项目提供了两轮资助,第一轮资助发生在1986年年中,第二轮资助发生在1987年到1988年期间,项目为期三年,该资助在PICKUP项目总资助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2]。二是大学拨款委员会。该机构在1987年到1990年三年期间,每年增加三百万英镑资助大学实施PICKUP项目。1988年大学基金委员会接手大学拨款委员会的工作,1991年大学基金委员会了一项四年组合资助计划,每一个大学可以自由申请PICKUP年度拨款资金。在大学获得资助后有权自由支配这些资金。三是教育与科学部在1987-1988年发起的“大学PICKUP计划”(PICKUP in Universities),该项目资助金额最小,总资助金额为27000英镑[13]。总的来说,教育与科学部的资助金额随PICKUP项目效益的提升而增长,初次投入总额为20万英镑,后期增加到700万英镑。
2.劳动力服务委员会。PICKUP项目资助除了来源于教育与科学部以外,也包括其他政府部门,最重要的就是就业部资助的劳动力服务委员会。劳动力服务委员会发展了一个国家成人培训战略(a national Adult Training Strategy)与教育与科学部“大学PICKUP项目”合作,同时建立资助“地方合作项目”(local collaborative projects)[14]。起初在“地方合作项目”实施中,教育机构和工业合作伙伴合作,调查和确定工业合作伙伴的培训需求,继而制定计划满足这些需求。随着地方项目概念的扩大,目前已扩展到资助包括国家技术转化体系(national networks of centers for technology transfer)和语言及出口的咨询和培训(consultancy and training on languages and exports)等九个区域新技术项目。教育与科学部、劳动力服务委员会、贸易和工业部合作资助“地方合作项目”。1988年之后劳动力服务委员会“高等教育创业计划”有效补充了大学PICKUP项目的资金来源。
四、PICKUP 项目对英国大学继续教育转型的影响
作为教育与科学部首个推进职业继续教育发展的项目,PICKUP项目在功能定位、项目管理、资金来源等方面都产生了开拓性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继续教育活动,该项目不仅缓解了经济危机引起的大学继续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促进了大学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继续教育机构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健全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和现代化管理队伍
PICKUP项目未引入前,英国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主要集中于英国国内,与欧洲及国际交流主要通过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协会开展的国际性成人教育学术会议。国内管理大学继续教育的机构有教育科学部和责任实体②,教育科学部只负责经费拨付,责任实体是开展大学继续教育活动的主体,主要由大学和工人教育协会组成。大学对继续教育的管理主要借助“校外课程部或成人教育系等机构”[15]。工人教育协会的管理由全国、地区、地方三级构成,上级对下级没有直接的控制权,总体上是一个相当松散的联盟。大学与工人教育协会之间的合作主要通过共同创办的导师辅导班制度进行。
PICKUP项目有着较为全面的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人员的分配。PICKUP项目管理分为欧洲团队和英国国内两大部分,欧洲团队由布拉德福德大学、南岸理工、利兹理工学院和欧洲斯派瑟中心组成,政府建立了20个网络中心辅助欧洲团队分析欧洲市场环境,收集市场信息,了解培训行情,欧洲团队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商讨开展培训服务事宜。英国国内主要由?^续教育处、12个区域开发商、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协会等组织参与管理。欧洲团队收集整理的信息反馈给12个区域开发商,区域开发商和继续教育处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时为企业鉴别合格的PICKUP项目执行者-获得竞标的大学,大学根据雇主需求设计量身定做的培训课程。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协会从1986-1992年期间,定期召开会议,关注PICKUP项目发展的内外部动态,包括大学基金委员会资助PICKUP项目的资金分配、区域开发商关于项目发展的建议、大学竞标的战略、PICKUP项目主流化、新产品的认证,可选择的媒介、欧洲机会和环境问题等[16]。PICKUP项目内外管理部门有机结合,为大学提供最新的培训需求的同时,也给雇主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总体来看,PICKUP项目管理与责任实体管理相比,管理机构职责明确,管理层次清晰,注重大学之间和欧洲市场的交流,对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掌控,更有利于大学继续教育转型的发展。
PICKUP项目完善的管理制度得力于现代化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队伍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能熟练掌握所从事的工作和教学领域的情况;二是对新媒体有熟练的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知道如何将知识和技能高效的传递给学员;三是了解如何激发雇主和雇员的需求,能够达成长期合作。PICKUP项目的性质决定其管理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师资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创造力,而这些能力对于大学继续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型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引入竞争机制,转变大学继续教育拨款方式
PICKUP项目未实施前,英国大学继续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教育部、大学、地方教育局、以及其他渠道。其他渠道主要是学费,它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17]。资助方式采用直接配给制,即拨款主体直接将经费拨给负责大学继续教育活动的“责任实体”。责任实体可自行分配经费,不受拨款主体的干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新公共管理政策的影响,英国高等教育领域引入市场化改革,限制经费投入,创造资源稀缺的环境,刺激大学之间的竞争,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给大学提供更多的自主权,提高其自主决策能力;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通过评价和绩效拨款建立市场运行规则[18]。在此政策影响下,PICKUP项目也开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它采用竞标的方式给予大学继续教育资助,希望获得资助的大学需要参与竞标,竞标成功者所获得的经费可自行分配,但经费使用效益受政府监控。参与竞标的大学需经过一系列的指标审核,每一项指标都有一定的评分标准,项目评估小组依据评分标准给竞标的大学打分,将分值从高到低排序,按一定比例选取可获得资助的大学。竞标扩大了参与继续教育活动的大学群体,调动了各大学参与继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打破了责任实体获得资助的特权地位,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缓解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危机导致的大学继续教育财政短缺问题。采用竞标方式的大学继续教育经费来源更为灵活,突破政府、大学、学生等三方的限制,通过设立各种各样的项目来筹集资金,如“大学基金委员会的投资组合项目”、“大学PICKUP项目”、“地方合作项目”等。这些项目是按需而设,避免了以往的资源浪费和资源的低效利用。资助方式的改变和经费来源渠道的拓宽,促成了英国大学继续教育拨款机制的转型。
(三)弱化自由成人教育?魍常?强化大学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
PICKUP项目源于英国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当时英国教育经费供给严重不足,负责大学经费拨款的大学拨款委员会削减了13%的经费[19]。为了缓解经费危机,发挥大学继续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教育与科学部发起了PICKUP项目。在此背景下,PICKUP项目在产生之初就侧重于大学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即提供灵活的、短期的、具有时效性和成本效益的成人培训课程。大学职业继续教育需要调查和迎合雇主和雇员的需求。其课程注重培训开发的继续教育功能而反对广博的自由教育。因为培训开发能提高生产效率,能够直接为雇主和雇员带来收益。广博的自由教育范围广、费用高、见效慢无法满足雇主和雇员的需求。1989年首次评估大学实施PICKUP项目的效果时,发现1985年、1986年两年间PICKUP年均增长达到20%-25%[20],极大地促进了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这促使教育与科学部加大投入PICKUP项目在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1986年将最初的20万英镑经费提升到700万英镑,此时资助PICKUP项目的经费额度几乎等同于资助责任实体的自由成人教育经费。1987年资助PICKUP项目的经费达1.24亿英镑,同期资助责任实体的自由成人教育经费仅600万英镑。从经费数额上可看出,PICKUP项目的引入有效削弱了传统的自由成人教育,推动了大学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继续教育机构的转型。
(四)推动大学继续教育主流化发展,注重教育公平
“大学继续教育的主流化是指之前独立资助的大学继续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活动的管理、质量保证和资助框架体系内。”[21]大学继续教育主要是传统的成人自由教育实行责任实体的拨款制度,由教育科学部直接资助,大学继续教育的办学主要由校外部或成人教育系开展,其管理体系独立于传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系。PICKUP项目的引入后,加速了大学继续教育主流化的进程。这一项目通过低成本的投入刺激大学之间的竞争,借助经费控制加强质量监管,取得了可观的发展。它为大学带来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大学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大学继续教育在英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1988年教育与科学部将资助的自由成人教育和PICKUP项目一同转入大学教育基金委员会,使其与大学其他部门享受同等的资助,相同的管理和质量保证机制。为大学继续教育主流化进程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在大学继续教育的主流化进程中,PICKUP项目和上文提到的专门针对失业成人的REPLAN项目也有效推动了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学受教育群体扩大到非全日制的学生,使普通民众也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二是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根据成人的需要进行设置,减少传统科目,增加与职业继续教育紧密相关的非传统科目,使自由成人教育与职业继续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同时要满足多样化的成人学习者群体。三是参与拨款的大学继续教育不再仅限于政府规定的责任实体,任何可提供大学继续教育活动的大学都能够参与竞标,获得资助权利。这样可以扩大大学继续教育的办学能力。PICKUP项目的发展带动了大学继续教育的主流化发展,促进了大学继续教育转型的平稳发展。
通过 学习,能很快地熟悉 教材,努力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撰写导学案。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二、计划内容:
1、认真学习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
2、突出新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合自身,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国家、省、县教科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4、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5、常练教学基本功。
三、学习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二、工作目标:
1.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会教学的过程。
2.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达到“新教师要过关,青年教师要过硬,骨干教师要有个性,老教师要适应”的要求。
3.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形成良好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
4.提高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人人会自制多媒体课件。
三、培训主要内容
1.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2.小学教师班主任全员培训。
3.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4.外出学习教师回校二级培训。
5.信息技术培训。
6.分学科培训。
四、实施原则
1.“以教、学、研一体化为本”的原则,建立科研兴校的运行机制,以科研为先导、教研为核心,教研、科研一体化、课程化,突出校本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2.“以校为本”的原则,即以学校发展为本,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切实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本校特色发展。
3.“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实践“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理念,帮助每一位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目标,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慧与潜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创新。
五、培训形式:
每位教师除参加*级集中培训与教研培训外,主要是通过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校本培训来提高自身,完善自我,我校的校本培训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讲座。聘请教育教学知名人士和本校资源(如学科带头人等),面向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
2.课题研究。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接受相应的培训与指导,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运用现代媒体手段、网络技术、收听收看远程教育视频、专家讲学的录相和示范课及其点评。
4.小规模、参与式、体验式学习。围绕某学科、某专题、研讨课等,参与和体验反思自己教学经验和教育观念,在交流和研讨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认识,产生新的思想和理念,实现自我发展。
5.、采用“集中与分散”培训方式。坚持“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召开各个层面座谈会,通过对话、问题解答,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研讨,使社会各界、家长了解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积极支持并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7.通过开展各年龄层次的教师赛课活动、“案例评析”和撰写“反思教学笔记”评比活动等,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六、具体措施
1.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确保校本培训的顺利进行。
2.建立教师学习培训管理制度,要求做到:
①每个教师要有一本校本培训学习专用笔记本,在培训中认真做好笔记。
②每周三下午为教研学习日。
③建立考评激励机制。
3.抓好师德培训。本学年认真组织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教师中开展四比(比师德、比作风、比敬业、比奉献)活动,树立“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拚搏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
4.加强新课程的后续培训。深入学习课改理论,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创新评价管理机制。本学年拟安排10余次各种形式的新课程培训。并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有关教材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科研素养。
5.抓骨干教师培训。我们将采用“以点带面”,“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老青结对”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培养。
6.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根据小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培训学习。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研究,不断丰富、更新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根据县继教办的要求,积极组织培训,保证青年教师人人都能自制多媒体课件上课。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遵循规律抓好基础,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全面育人,形成特色”的基本思路。以“养成习惯,激趣”为切入点,着眼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着手于均衡,公平,和谐的教育结构,着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夯实常规管理,突出教育教学中心,深化课程改革,稳中求变,变中求进,不断增强人文底蕴,塑造人格魅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素质。现结合实际就我本学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作如下安排。
二、培训目标
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教育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和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实验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合作交流,充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新和扩展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要廉洁从教,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积累经验,探索教育的新理念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培训内容
1、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以及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
2、突出新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合自身专业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4、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5、常练教学基本功。
四、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坚决不移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地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在教学中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不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言行,奉公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情。廉洁从教,做到不搞第二职业,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私任何学生。继续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事业成就感,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同时结合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满意度的调查,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坚决执行师德修养一票否决制,做到依法治教、廉洁从教。
2.做好表率、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典范,教师的一行一举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身为一名教师要身先士卒,起到带头作用,言行举止要正派,为人师表。
3.立足校本,扎扎实实搞好学习培训。
随着世界步入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教育随即也变得异常重要,如何让中国培养出更多的IT人才,让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信息化与网络一体化的国家,这也成为我们国家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对广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也必须更加重视起来,计算机教育应该逐渐面向大众化,不断提高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也是我们强国的必经之路。
程序设计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学好程序设计成为广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教好程序设计也成为广大老师长期不断探讨的问题,现在我已自身的学习经验和体会浅谈一下学习的方法。
实际上如果我们要学好程序设计,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和语言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程序设计人员必备的知识,很多人在学习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很茫然,不知道怎么进行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去写语句,其实我们出现的问题无非就是没掌握上面四个必备的知识,现在我的提议是以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和语言这四个方面板块为基础,分块教学,各个击破,这样也就能够很好的学好程序设计了。
算法:算法可以说是程序的灵魂,广义地说,算法是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出高质量的算法,并研究算法所耗费的计算资源与问题规模之间的函数关系。算法设计与算法分析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按照算法所处理的对象进行分类,算法设计与分析主要有数值算法和非数值算法两大领域。按照计算方式进行分类,则可分为串行算法和并行算法。算法设计的任务是对各类具体的问题设计高质量的算法,以及研究设计算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或多种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和该集合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在许多类型的程序的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考虑因素。许多大型系统的构造经验表明,系统实现的困难程度和系统构造的质量都严重的依赖于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数据结构。许多时候,确定了数据结构后,算法就容易得到了。有些时候事情也会反过来,我们根据特定算法来选择数据结构与之适应。不论哪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了数据结构,算法也随之确定,是数据而不是算法是系统构造的关键因素。这种洞见导致了许多种软件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出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就是其中之一。
程序设计方法: 程序设计方法学是讨论程序的性质以及程序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1], 是研究和构造程序的过程的学问,是研究关于问题的分析,环境的模拟,概念的获取,需求定义的描述, 以及把这种描述变换细化和编码成机器可以接受的表示的一般的方法。
用以指导程序设计各阶段工作的原理和原则,以及依此提出的设计技术。有时也指研究这些原理、原则和技术的学科。程序设计方法学的目标是能设计出可靠、易读而且代价合理的程序。程序设计方法学包括程序理论、研制技术、支援环境、工程规范和自动程序设计等课题,使程序设计更加科学化和工程化。其基本内容是:结构程序设计;程序理论在程序设计技术中的应用,以及规格说明和变换技术。程序理论与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丰富了程序人员的思维方法,促进了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结构化程序设计,数据抽象与模块化程序设计,程序正确性证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等。
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语言的基础是一组记号和一组规则。根据规则由记号构成的记号串的总体就是语言。在程序设计语言中,这些记号串就是程序。程序设计语言有3个方面的因素,即语法、语义和语用。语法表示程序的结构或形式,亦即表示构成语言的各个记号之间的组合规律,但不涉及这些记号的特定含义,也不涉及使用者。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们指挥计算机的工具。它是一种工程语言,由字,词,语法规则构成的指令系统,高级语言提供了常用的数据描述核对数据操作规则的描述,程序设计就是根据特定的问题,使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出计算机执行的指令序列。发展趋势
程序设计语言是软件的重要方面。它的发展趋势是模块化、简明性和形式化。
①模块化。不仅语言具有模块成分,程序由模块组成,而且语言本身的结构也是模块化的。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一、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简介
1、学科性质
确定一门学科的性质,其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科的基本属性,即该学科所独具的性质和特点;二是学科研究的对象与范畴。那么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呢?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属性与内涵是语言,可见,其基本属性属于语言学范畴。再看其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也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可见,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同时也是外语教学,应归属于应用语言学。
2、教学内容
语言教学的基本目的是陪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能力、得体表达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范开泰,1992)。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1)基本的语言知识。
汉语基本的语言知识主要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语言要素及其相关理论基础知识。
(2)言语技能。
所谓言语技能就是指汉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想要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就需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将语言要素与言语技能训练有机结合。
(3)言语交际技能。
在交际过程中,既要注意交际的正确性,也要注意交际的得体性。只注意到正确性却忽视了得体性,也会影响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4)相关文化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中都含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的印记。因此,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必须要学习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掌握和使用这门语言。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
1、当今跨文化交际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
跨文化交际的活动自古就存在,只是近几十年来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胡文仲先生认为,在当今之所以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其主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能够更为顺利地接触和交往。例如:互联网的发达使得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联系在一起,进行各种交流与活动。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时下,就有不少对外汉语教师通过“网络汉语教学”来教授远在他国的外国人学习汉语。我有位同学在菲律宾担任汉语志愿者,今年刚刚回国,他在菲律宾的学生仍然通过互联网向他学习汉语。可见,网络等通讯工具的发达使得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日益活跃,并使得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具有持续性。
2、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
胡文仲先生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着重发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往中所产生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找出解决的方法。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交际的内容,还涉及到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
3、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素
什么是文化?在胡文仲先生的作品中介绍了多位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对于文化定义,这是因为众学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其研究重点也各不相同。可以说,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大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传统习俗、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社会的遗产,是后天习得的。文化的大部分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为人们所不自觉。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中,采用了Kluckhohn对文化的定义:“所谓文化指的是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样式,包括显型的和隐型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
胡文仲先生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概括得出以下一些看法:
(1)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
(2)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
(3)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
(4)文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
(5)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交际研究还不能面面俱到,我们研究跨文化交际主要是研究那些与交际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研究文化、交际、文化与交际的关系,研究和解决那些直接影响交际,在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领域,可造成交际失败的主要的跨文化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意识等课题。而贯穿这些课题的主线就是文化,可以说文化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由于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研究跨文化交际也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文化既包容历史又反映现实;既包括实物,更包含制度与观念;既有客观存在的稳定性,又有它的能动性;既有涵盖一个群体的特点,又包含地区差异与个体差异”。胡文仲先生认为,以下文化因素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比较大:
(1)一个民族的历史
(2)一个民族的传统
(3)宗教思想
(4)价值观念
(5)社会组织形式
(6)风俗习惯
(7)政治制度
(8)社会发展阶段(工业化程度、科技水平等)
同时,在研究跨文化问题时,应注意“主导文化”。如比较中美文化时,主要注意对比汉民族的主体文化和美国的主流文化。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学科的研究将建立在更加广阔,更加复杂,更加多样的文化背景之上。研究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外文化交际这块狭小的天地里,也不仅仅局限于东西方文化交际,而要开拓一种“跨时空、全方位、多视角”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在跨文化交际中,主要是研究文化、交际、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在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领域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意识等课题。贯穿这些课题的主线就是文化,因此,可以说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指导着人们的一切行动”。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4、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活动
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着重介绍了传播这一概念。其实传播与交际表示的是同一概念,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术语。我们可以说传播是“信息传受的行为和过程”。传播按其性质可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
那么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非语言交际则包含体势语言、空间处理、声音变化、目视行为及面部表情等内容。《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还介绍了甲级活动中的社会交往、人际交往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交际无疑是最重要的交际活动,但在教授非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汉语时,也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交际活动。例如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就很大,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规律和法则,也没有一套明确的符号”,它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在非语言交际领域,正如在语言交际领域一样,文化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例如:各个国家的体势语言也各有不同,以手势为例,各民族都用手势表达一定意义,而相同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表示的意义并不相同。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在中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思,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吃饱了”的意思。
非语言交际手段十分丰富,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与语言结合使用的,起着重复、加强、补充甚至替代或否定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我们缺乏敏感,常常容易忽视非语言交际这一重要方面。
5、跨文化交际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交际的工具。语言的这两种特性决定了语言与文化、交际有着密切的联系。邢福义在谈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也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融’来形容”。
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对操不同母语,持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语言教学,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又是一种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无论他们学习的心态如何,要求如何,他们都希望能在不同程度上与中国人进行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些障碍与其说是语言障碍,不如说是文化障碍,而且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所产生的后果更为严重。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人跨文化交际研究,可以使学习者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始终重视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那么,他们就更为容易地排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清除跨文化交际的误会,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冲突,更为得体地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促使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这两门学科,各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但都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教学宗旨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有紧密的联系。对外汉语教学引人跨文化交际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深人发展。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培养他们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最终能运用汉语准确而得体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实习中也需要注重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跨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探究。(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有研究出版社,1994
社会越成熟,品牌效应越明显。随着国内继续教育供给方式的日趋多元和人们对继续教育培训项目选择性的增加,继续教育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继续教育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当前,要推进继续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品牌化经营意识,实施继续教育品牌化发展策略。
一、发挥优质继续教育项目示范和品牌联动效应,实施品牌扩张发展策略。毋庸置疑,建立优质的继续教育品牌需要长期而有效的经营策略。北大青鸟、新东方等许多成功的培训品牌实例昭示,一个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继续教育品牌,共巨大感召力和良好示范性作用,不但可以衍生出可观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更可以利用核心产品和品牌的联动效应,实现组织的扩张发展。这对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继续教育事业来说,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它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价值或效益增量问题,更重要的是特定阶段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的一次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继续教育品牌扩张发展策略,应着重树立四个意识。一是“经营意识”,即以战略的视野着眼长远,打造并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相继形成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精良、特色凸显,品牌辐射链条效应强的精品培训班次和品牌型的继续教育机构。二是“市场意识”,即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培育并引导继续教育消费,三是“效率意识”,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教育需求庞大而资源相对稀缺的大国而言,确立效率优先兼顾持续,重点优先兼顾均衡的发展原则,提高继续教育针对性、可续性和有效性,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四是“竞争意识”。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客观发展规律,探索建立新型继续教育投入和退出机制,新型继续教育项目产权机制,新型继续教育收益与风险配比机制,新型继续教育培训决策管理机制,新型继续教育成本竞争机制和新型继续教育竞争与发展格局。
二、建立良好社会公信力,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质量是品牌的精髓。打造继续教育品牌,必须以关注培训质量为先决条件。当前,需要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建立良好社会公信力的问题。建立继续教育品牌,绝不仅仅是把继续教育项目做大做强,更重要是以质量为基石,建立品牌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并与继续教育需求者之间形成稳定的心理联系。国际著名品牌管理专家Paul Temporal在他最新出版的《卓越品牌管理》一书中提到:“品牌管理的全部在于和消费者建立关系”。这里所谓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是双向性的,它既包括消费者对品牌这种特殊产品的心理感受与期待,也反映品牌所代表的一种承诺。当某个继续教育产品的质量屡屡出现问题,不能履行对消费者的承诺时,它的信誉就会受到损害。反之则可以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逐渐树立良好厩碑,最终形成品牌。二是如何加强专业化、特色化经营的问题。品牌源于专业,专业源于特色,而特色的内涵就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利用专业化、特色化的特质,可以与一般继续教育产品形成有效的区隔,凸显自身的优越性。建立继续教育品牌,应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特”的原则,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三是如何解决发展监控与规范管理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监控,可以确保继续教育项目的运行质量,从而有效降低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规避培训风险。
三、提高继续教育项目研发能力,开发系列化、精品化培训项目。项目是施教机构的“产品”,有了精品项目,才有“拳头产品”,施教机构才有核心竞争力。要使继续教育项目更具特色,成为精品,首先要求施教机构应具备先进的培训理念,实用的培训内容、科学的培训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较好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化的营销手法,将继续教育培训的整个环节细致扎实地做好。其次,要求必须充分依托目前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继续教育项目,科学分析、合理规划,挖掘品牌的核心内涵,研发系列化、精品化的继续教育项目,用少数精品项目带出一批项目来,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继续教育项目群,形成规模效应。
四、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并扶持具有“龙头”影响效力的品牌化继续教育机构,带动继续教育事业整体有序发展。没有充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继续教育品牌的生成就失去最重要的条件依托。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解决资源整合问题。一是机构资源整合。目前,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含培训场所)众多,各有优势,但也存在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很有必要针对培训机构进行资源整合,重点扶持建设具有“龙头”影响效力的品牌化继续教育机构,用一流的继续教育基地、研发基地和考试基地带动全局发展。二是内容资源整合。针对目前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相对分割、缺乏统筹的现状,应加大整合优质培训项目的力度,探索建立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的立体化网络体系,着力解决培训资源的共享问题。三是师资力量整合。要打破地域、部门或行业限制,灵活采取专兼职结合的形式,加快建设优秀师资人才资源库的步伐,运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人才储备和高级的研发水平催生继续教育品牌。
二、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广大教职工要认真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教师七要七不准”、学校制定的“教师师德修养十六条”、“实验中学教师十不准”等,并于期末举行有关以上内容的闭卷考试;组织教师观看《师表风范——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专辑》、《职业道德启思录》和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报告录像。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师德系列教育活动。要进一步规范教职工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写好学习心得。学习中要联系学校和个人实际,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明确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创新工作的新任务和学校的新要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训斥学生、不经学校允许擅自收费、随便接受学生家长宴请的现象。增强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师德建设标兵评选活动。
2、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
遵照学校制定的“40岁以下的任课教师在3年内必须取得专科学历,6年内必须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要继续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争取到2005年,我校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将达到100%,具备本科学历者占到专任教师的70%以上。
3、今年,要按上级要求,继续组织好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要为参训教师提供经费保障,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双控闭路电视设备操作培训和计算机课件制作培训,到2004年,争取所有任课教师能够自制课件,并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现有设备辅助教学。
5、继续搞好校本培训。一要狠抓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艺术,包括:了解与分析学生的技能、班级日常管理技能、组织班级教育的技能、对学生进行评定的技能、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板书的技能、教学设计的技能、电化教学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考核的技能等等。并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技能训练:①、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或才艺展示,规范教学基本功标准;②、指导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③、开展说课活动和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课题研讨课、示范课的评课活动。二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双控闭路电视设备操作培训和计算机课件制作培训。三要认真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者比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及全国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四要制定"名师"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学习的机会,以"名师"培养带动"名校"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落实好"拜师带徒"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新调入和新分配教师进行必要的入校教育,以使他们尽快融入实验中学这个大家庭,尽快跟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6、学校还将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继续支持干部、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或邀请名家名师来校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7、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要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优质教育,适应未来发展,培养身心两健、学创俱能、知能双全、五育并举的合格人才。
三、工作措施版权所有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为进一步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
2、提高认识,努力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因此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参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