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pdca循环法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PDCA循环法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指导并约束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分析PDCA循环法的评价,如:(1)强化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风险预测,制定多项风险预测计划,弥补煤矿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基于PDCA循环法的煤矿安全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2)推进煤矿安全管理的改革,摒弃原有不合适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的积极性,评价管理的整体过程,提升管理的实际标准;(3)为煤矿生产构建安全的管理环境,利用PDCA循环法,管控煤矿生产,体现安全管理的价值,拓宽了煤矿安全管理的效益。
这个阶段是PDCA循环法管理程序的起点和依据。应在新年度来临之前,时间上应与上一年度最后一期期刊共同进行。依据上年度的总结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年度期刊的栏目策划、选题、组稿等工作。具体到栏目名称、实施负责人及完成时限等。以《财经理论研究》为例,我们除加强宣传外,还组织每位编辑学习同类优秀期刊,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创建特色栏目“区域经济”与“丝路经济”。拟定组稿计划,一方面约请知名专家撰稿,稿酬从优,另一方面不拘泥于高职称、高学历,以稿件质量为选稿标准,多方吸引优秀稿件。通过PDCA循环管理法策划、选题、组织优秀稿件,办出刊物特色。根据《财经理论研究》期刊的特点,我们努力办好财经理论方面的研究,突出刊物的理论性与专业性特色。我们除了向专家约稿外还在网页上刊登《征稿启事》,不但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还保障了一定数量的稿源。通过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程序在每一次循环组稿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来稿的质量及数量。
(二)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是建立PDCA循环法管理程序的实质和核心阶段。需要将计划阶段的目标具体化,责任化。建立质量管理负责人及质量保证体系,把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要求及改进目标等落实到责任人身上。指定专职编辑、责任编辑和执行编辑等负责刊物的具体实施。首先依据计划阶段的组稿情况选择稿件,再依据统一编排规范编排稿件,并设立审读制度,严把稿件编排质量关,建立健全期刊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无论是科技期刊还是一般期刊,都存在出版工作环节多,工序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又无形中就增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从人员质量、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几个方面入手细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降低难度[5]。人员质量:重视对编辑人员质量管理的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定期召开编辑业务学习会,加强每位编辑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参加相关业务培训,要求规范编校标准,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质量:主要从编辑编校工作与工作方法方面入手,狠抓关键环节和工序。定期召开编委会议,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专门设立审读室,强调加强文章的审阅工作,多层次把关,将期刊质量做到最好。产品质量:主要从设计质量、纸张质量及印装质量等方面着手,把好形成成品的重要环节。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期刊,几乎每篇论文中均有图和表,还有很多公式,因此狠抓图表质量是把好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财经理论研究》每期内页图表近100项,每张图表的处理都要求精益求精,一些作者提供的图表经过排版,放大以后像素会降低,缺乏清晰度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无法使用,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对其进行再加工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对编辑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图表的排版业务,最终实现了适合本刊特色的,较为完善的图表纠错、排版工作流程,既提高了图表质量,又节省了时间和排版费用。
(三)检查阶段
[关键词]
科技期刊;PDCA循环法;质量管理
一、发展现状
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及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渊源流传。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日渐普及,人们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语言文字及语法等错误无处不在,即使是经过严谨的文字编校过程的以学术理论为主导的科技期刊之中语言文字的差错、不规范现象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各种各样,既有编校工作方面的问题、也有编辑人员自身文化修养及学术水平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期刊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期刊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从1949年建国时期的80种到目前的6000余种[1],由各高校主办的高校科技期刊数量在改革开放以来犹如雨后春笋,进入一个全盛的发展时期,目前已达1276种[2]。其学科领域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形成了支撑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一系列比较完善的期刊体系。其水平和影响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科技期刊数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出现了重复办刊、刊登论文内容空洞、编校质量低下、编辑部管理混乱等等问题。本文从高校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管理角度出发,运用PDCA循环法,从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审定发稿及发稿后的编辑处理工作等方面实施管理,以期全面提高高校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管理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等一系列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存在着管理粗放,不规范的问题。大大影响着期刊的质量及期刊社前行的步伐,具体表现如下。
(一)管理不规范、缺乏专业性
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都隶属于某一个单位或挂靠在某个部门,或是某一所高校的一个部门。尤其是高校科技期刊,均以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形式或学报办的某个刊物的形式存在着,真正走向社会、自负盈亏、独立存在的少之又少。因此受到学校整体教学行政管理的约束,缺少专业性和针对性,有些高校将学报编辑部归属为行政部门,其管理方式与行政部门同样;而有些高校将其归类于教辅部门,受到教学与行政双方面的管理,责、权、利不明,管理粗放又缺少规范性。其原因既有制度上的客观成因,也有管理理念上的主观原因。根据《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学术期刊,必须要有明确的、符合条件的主管和主办单位。因此就容易出现上述情况,造成了管理上的不规范,同时也带来学术领导层面的行政化[3]。
(二)编校不规范、质量差
编辑工作贯穿整个出版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由编辑人员所承担。由于编辑人员是办刊的主体,毫无疑义的是出版工作的骨干力量,而编辑人员的各项素质直接影响刊物的质量,是控制刊物质量的关键。一期刊物,即出版物从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到编辑加工、校对、编排、封面设计等等诸多环节,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编辑人员的主观意识、文学素养、学术知识等方面能力高低的影响。据了解,目前各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稿件初审一般均由编辑人员承担,因此,每位编辑人员要对来搞进行真实性及科学性方面的判断,又要对来稿进行评价与选择,这些都需要编辑人员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较强的责任心。然而,有于种种原因,许多高校对科技期刊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没有细致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无论是对学报编辑部的管理还是对编辑部的编辑人员的管理,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管理不规范现象。因此导致部分编辑人员工作态度懒散,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工作态度,缺乏责任心,进而导致影响期刊的质量,乃至影响学校的名誉。
三、用PDCA循环法实施管理
根据上述问题分析,科技期刊质量管理既包括对编辑部工作的管理,也包括对编辑人员的管理;既包括对工作流程的管理,也包括对编辑工作各个层面的管理。汪玲,夏黎明,汪晓等人认为,科技期刊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面期刊工作的各个方面、全程整个编辑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和全员所有参与期刊工作的人员及工作对象的质量管理[3]。本文对编辑工作全过程引进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即把PDCA循环法中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各个阶段分别对应编辑工作中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审定发稿及发稿后的编辑处理工作,螺旋流动上升,以期对期刊全面质量管理提出建议,使期刊迈上新台阶。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所提出的,它诠释了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程序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这个程序的全部过程,即对某项工作的质量管理进行制订计划和组织实施、实现目标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为一个不停顿的周而复始的运转的过程。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进一步完善每一项工作,直接影响着一个组织发展与进步,即原地踏步还是持续进步(如图1所示)。对于管理者来说,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提出一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个计划(P);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实施具体步骤(D);当完成这些工作以后要进行检查(C),看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A)[4]。在期刊编辑管理工作中我们全面引进、试行PD-CA循环法。从选题策划、组稿、审读、审改、审定、编辑加工、校样处理、刊发、总结等期刊工作的总体流程进行分析、检查、总结及改进。实践证明,采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地达到管理期刊质量的预期目标。期刊编辑管理工作中PDCA循环法的四个阶段:P(计划PLAN):编辑工作中的选题策划环节D(实施DO):编辑加工、校对、出版环节C(检查CHECK):审定发稿、评估结果环节,总结本循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A(处理ACT):提出改进意见环节,为下一期循环提供改进和标准化推广建议
(一)计划阶段
这个阶段是PDCA循环法管理程序的起点和依据。应在新年度来临之前,时间上应与上一年度最后一期期刊共同进行。依据上年度的总结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年度期刊的栏目策划、选题、组稿等工作。具体到栏目名称、实施负责人及完成时限等。以《财经理论研究》为例,我们除加强宣传外,还组织每位编辑学习同类优秀期刊,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创建特色栏目“区域经济”与“丝路经济”。拟定组稿计划,一方面约请知名专家撰稿,稿酬从优,另一方面不拘泥于高职称、高学历,以稿件质量为选稿标准,多方吸引优秀稿件。通过PDCA循环管理法策划、选题、组织优秀稿件,办出刊物特色。根据《财经理论研究》期刊的特点,我们努力办好财经理论方面的研究,突出刊物的理论性与专业性特色。我们除了向专家约稿外还在网页上刊登《征稿启事》,不但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还保障了一定数量的稿源。通过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程序在每一次循环组稿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来稿的质量及数量。
(二)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是建立PDCA循环法管理程序的实质和核心阶段。需要将计划阶段的目标具体化,责任化。建立质量管理负责人及质量保证体系,把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要求及改进目标等落实到责任人身上。指定专职编辑、责任编辑和执行编辑等负责刊物的具体实施。首先依据计划阶段的组稿情况选择稿件,再依据统一编排规范编排稿件,并设立审读制度,严把稿件编排质量关,建立健全期刊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无论是科技期刊还是一般期刊,都存在出版工作环节多,工序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又无形中就增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从人员质量、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几个方面入手细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降低难度[5]。人员质量:重视对编辑人员质量管理的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定期召开编辑业务学习会,加强每位编辑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参加相关业务培训,要求规范编校标准,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质量:主要从编辑编校工作与工作方法方面入手,狠抓关键环节和工序。定期召开编委会议,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专门设立审读室,强调加强文章的审阅工作,多层次把关,将期刊质量做到最好。产品质量:主要从设计质量、纸张质量及印装质量等方面着手,把好形成成品的重要环节。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期刊,几乎每篇论文中均有图和表,还有很多公式,因此狠抓图表质量是把好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财经理论研究》每期内页图表近100项,每张图表的处理都要求精益求精,一些作者提供的图表经过排版,放大以后像素会降低,缺乏清晰度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无法使用,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对其进行再加工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对编辑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图表的排版业务,最终实现了适合本刊特色的,较为完善的图表纠错、排版工作流程,既提高了图表质量,又节省了时间和排版费用。
(三)检查阶段
这个阶段是建立PDCA循环法管理程序的关键和保障阶段,即检查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为保证期刊的质量,就必须对刊物整个出版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不仅要检查组稿、选稿的恰当与否,还要检查编辑工作中的编校全过程,并将检查制度化、规范化。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做人如此,更何况一个编辑出版部门,一定要将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必须严格坚持《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三审制”等相关规章制度。
(四)处理阶段
这个阶段是建立PDCA循环法管理的总结和升华部分。在总结这个出版周期里的各个环节中的成功经验,制定标准,形成相关文字内容,为下一个出版周期提供好的经验。以《财经理论研究》为例,在纸刊出版后,编辑部主任组织全体编辑及编审人员召开学习讨论会,总结前3个阶段的工作,分析刊物质量、考核栏目建设情况以及优秀论文的转载率等,找出问题、明确责任、提出改进措施。
四、小结
创建优秀期刊,组建品牌栏目都离不开质量优良的稿件,刊载论文的质量永远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经过多年的办刊经验,我们成功地研发了一套适合自身学报编辑部发展的按照PDCA循环管理模式制定的全面质量管理程序。并且严格按照编辑部制定的方针和质量管理目标进行管理,做好计划(P)、实施(D)、监督(C)和检查(A)等工作,对期刊质量进行全程严格监控。每位编辑人员、审读人员除了要服从全局的利益,服从统一指挥、调度外,还要建立各编辑室和各道工序的工作规范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业务人员的具体工作和相关责任,使期刊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燕今伟,刘霞,等.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刘小燕,姚远.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统计分析与前瞻[J].编辑学报,2015,(10):433.
[3]汪晓,汪玲,关键.编辑创新与期刊特色《放射学实践》的转型之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4):332.
[4]曹荣桂.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9,162.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结合第一铝矿破碎系统生产效率低、破碎产能不能满足逐年增长的氧化铝产能对原矿生产需要的具体实际,运用戴明博士的“PDCA循环”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破碎系统生产效率、满足氧化铝生产对原矿石需求的目的。
一、背景及现状:
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第一铝矿位于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小山坝,是原贵州铝厂的自建矿山。中国铝业重组后,贵州分公司氧化铝生产规模将发展到120万吨,对铝土矿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矿石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越来越重要。第一铝矿的主体生产任务是:向分公司氧化铝厂提供合格的高、普铝矿石。第一采剥队是一矿的主体生产车间,负责具体的供、配矿工作。主要有KQD80型潜孔钻机、SPE920螺杆式压风机等穿孔设备,T-180A推土机、 WD400型、CX240B挖掘机以及ZL-50F型装载机等铲装设备, CQ3260、 CQ3253红岩工艺车等运输设备和PEF600×900颚式破碎机、TD75-80皮带输送机等破碎设备,并从矿石的清顶、穿孔、爆破、铲装、运输、配矿、破碎到发矿全过程的生产运作和管理,而完成破碎环节的一矿破碎系统配置是单链形式,全套系统设备、设施单一,因此是供矿生产最重要的瓶颈。
破碎系统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从中铝公司改制上市以来,随着氧化铝的不断提产,一矿供矿任务量也逐年攀升,2004年计划10万吨,2005年计划12万吨,2006年计划21万吨,2007年计划32万吨,2008年计划46.5万吨。为了更好地完成逐年增长的供矿任务量,提高破碎系统综合工作效率成了必然。
二、PDCA循环法的内涵
PDCA循环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如右图2所示: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解决生产问题,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需要解决的生产问题目前是什么状况?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或形成规定。
PDCA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从2005年开始,运用PDCA循环法的内涵来提高一矿破碎系统综合工作效率,解决破碎系统在生产工作中的一系列的故障、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所不同的是,在制订对策和实施过程中,是按年份、针对该阶段存在并影响破碎系统生产效率的主要问题来进行的。
三、PDCA循环法在提高破碎系统生产效率的具体应用
(一)2005年:
P-计划阶段:
1、找出所存在的问题。
2004年破碎系统生产相关数据:供矿量计划10万吨,实际完成11.75万吨,系统有效作业时间813.9小时, 系统生产效率144.44吨/小时。根据数据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后,得出影响破碎系统生产效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设备待料时间长、因故障停机和维护、检修停机时间多。
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1)产生系统设备待料时间长的原因分析。
结合系统生产工艺流程,经过现场分析、确认,产生系统设备待料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有:原矿仓矿石供给不足,导致给料机待料;破碎格筛堵料,导致破碎机待料;皮带机终端下料口堵料,导致放矿待料。
(2)产生故障停机和维护、检修停机时间多的原因分析。
1)、根据系统历年的故障检修和设备现状分析,产生故障停机的主要原因有:给料机联轴器易磨损;皮带运输机起始端密封胶皮磨损快、放矿闸门机构由于动作频繁而导致闸门板和吊臂变形。
2)、由于给料机、破碎机、皮带运输机、放矿机构设计结构为维护、保养需要停机,而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是设备长期有效作业的前提保证,故产生停机维护时间多。
3、找出主要原因。
通过对以上原因的进一步分析,共找出4条末端因素并确定了主要因素。
1)、进入原矿仓格筛的机采矿块度大,人工破碎占用时间长,导致给料机待料,可能是穿孔参数不合理、爆破药量少或二次解炮不及时造成;
2)、进入原矿仓的混合矿湿度大,引起原矿仓敷仓导致格筛数目减少进而影响下料速度,最终导致给料机待料;
3)人力破碎工操作技能较低,影响原矿仓下矿速度,导致给料机待料;通过检查、考核后确认,人力破碎岗位已经实行了师带徒制度,人力破碎环节的操作技能已经达到理论上的熟练程度,并非影响给料机待料的要因;
4)、皮带终端下料口设计尺寸较小,易造成堵料,放矿待料。
4、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主要因素,制订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见对策措施表一。
对策措施表一
D-执行阶段:按制定的对策进行实施。
1、2005年,共进行二次解炮爆破25次,将340个大块破碎,减少了大块进入破碎流程和大块在格筛堵料而对破碎系统工作效率的影响。
2、从2005年2月份起,针对破碎原矿仓清仓频繁、难度大的情况,实施了“适当调整配矿方案、敷仓时集中高铁矿配合清仓”的措施,具体做法是:原矿仓出现敷仓时,集中配高铁矿砸仓,人力破碎工用长钎配合松动,将敷在原矿仓壁的矿粉砸跨从而达到清仓目的。这样不影响配矿质量,因敷在仓上的矿石基本上是高铝矿、机采粉状矿石,与高铁矿相配正好达到质量要求。该措施实施以来,仅从该年安排的清仓次数看已大大减少,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降低了清仓费用。
3、破碎皮带运输机终端下料口改造。破碎皮带终端自1978年9月投入生产以来,运行时就一直存在很大的噪声,皮带工上岗作业时必须佩戴耳塞加以保护,分公司安环部于2004年9月曾在该点进行过噪音检测,测试结果为107dB(A),噪声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隐患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长期以来,破碎系统皮带终端下料口尺寸由于比较窄小,块状矿石在经过该处时,极易发生堵塞,既影响供矿进度、降低作业效率,又增加皮带工的劳动强度。2005年2月15日至3月28日,队部对皮带运输机终端卸料小车左右下料口正面板进行改造,并安装废旧皮带,皮带终端噪音问题得到了解决:2005年5月30日至6月2日,队部组织人员完成破碎皮带运输机终端卸料小车下料口加宽改造,解决了矿石堵料问题。从皮带工上岗作业实地体验和安环部的监测结果看来,该点噪音已降低至95dB(A)左右,操作工不戴耳塞已能在皮带终端连续作业半小时以上。下料口改造后,基本解决了该点堵矿问题, 2005年下半年仅堵料4次,同比下降了90%。
C-检查阶段:检查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活动,破碎系统2005年比2004年多破碎21403.03吨矿石,其工作效率从144.44吨/小时提高到了158.97吨/小时。
A-处理阶段:
1、制定巩固措施。
(1)、对爆堆大块矿处理的及时性,一采规定每次采矿爆破后,对大块矿的二次解炮爆破时间不得超过二天,以减少大块矿进入配矿流程。
2、提出遗留问题。
(1)、破碎格筛堵料;
(2)、给料机联轴器易磨损;
(3)、皮带运输机起始端密封胶皮磨损;
(4)、放矿闸门机构易变形;
(5)、系统设备停机维护。
(二)2006年:
P-计划阶段:
1、找出所存在的问题。
2005年破碎系统生产相关数据:供矿计划12万吨,完成13.89万吨,系统有效作业时间875.2小时, 系统综合工作效率158.97吨/小时,检修累计时间132个小时。若要完成2006年21万吨的供矿计划,必须进一步提高破碎系统工作效率。
2、现状分析。
(1)结合系统生产工艺流程,经过现场分析、确认,进入破碎格筛矿石粘性大时,易造成破碎机格筛堵料,导致系统设备待料时间较长。
(2)系统停机检修时间仍然较长,影响系统工作效率。
3、找出主要原因。
通过对以上原因的进一步分析,共找出三条要因。
1)、进入破碎格筛矿石粘性大,易造成破碎机格筛堵料,导致破碎机待料;
2)、给料机联轴器易磨损,造成故障检修停机频繁;
3)、放矿闸门机构易变形,造成故障检修停机频繁;
2、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主要因素,制订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见对策措施表二。
对策措施表二
1
矿石粘度大导致破碎机格筛堵料
降低矿石粘度对堵料的影响
提高下料速度
改造破碎格筛
2006年4月5、6日
2
联轴器检修影响生产时间
减少检修频次
增加有效作业时间
改造联轴器
7月22-24日
3
放矿闸门机构易变形,检修频繁
减少检修频次
增加有效作业时间
改造放矿闸门
6月7日-14日
D-执行阶段:
1、破碎格筛改造。由于该矿所配供的铝土矿中机采矿和高铝粉矿粘性较大、高铁铝矿硬度也大,导致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因机采矿和高铝粉矿粘性大,当该类矿石进入破碎机格筛时,就会逐渐粘附到格筛上,粘附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停机,进行人工清理,否则格筛将会堵死,系统无法正常生产。基本上晴天每天清理1次,雨天每天清理2~3次,每次需要0.5小时左右,这必然使得有效作业时间缩短,且增加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和因清理空间小而带来的不安全隐患。二是因高铁铝矿硬度大,该类矿石对破碎机格筛的组成原件——轨道钢和元钢的冲击力大,长时间冲击后元钢易变形,这必导致检修频繁,一般情况每年检修更换1次,周期为2-3天。队部在2006年4月5日、6日利用两天供矿空闲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和操作工进行技术改进,取消原结构中的元钢,全部使用30kg/m(B为110mm)轨道钢,纵向安装成近乎密封式的平面榴槽替代网状结构的格筛,考虑到提高改造后的格筛下料速度和安装空间结构,安装轨道钢时将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从原来的420增大到490左右。经过后8个月的供矿实际检验,改造后的格筛能适用于破碎系统流程,给料速度未受影响,破碎机下料速度约有增加,最主要的是节约清理格筛和榴槽次数,增加了有效作业时间、降低人工清理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了职业安全风险。
2、破碎板式给料机联轴器改造。破碎系统板式给料机减速器与传动轴相连的联轴器原属刚性联轴器,运行时存在着较大冲击及振动,且产生非常大的噪声,由于板式给料机运行频繁,在十字滑块的冲击力下,联轴器与轴之间的配合键磨损加快,间隙增大,导致减速器传动轴径向串动加剧,减速器轮齿和轴易损坏,仅2005年就检修减速器2次、更换联轴器及配合键2次,检修费用累计12345.80元。在该年7月份破碎系统大修过程中,将刚性联轴器改为弹性联轴器并加工弹性联轴器钢件及缓冲胶皮,于7月22日至24日进行组装、试车。该联轴器安装后,缓和了冲击载荷,消除了剧烈振动,且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低,运行两年来,没有发生任何故障。
3、装矿站放矿闸门机构小改造。装矿站放矿闸门机构由于动作频繁,闸门与吊臂之间的夹角不断加大,至2006年11月初,在放矿完毕后,推压杆的行程需要730mm左右才能关闭闸门,而推压杆有效行程只有700mm,致使闸门关闭后,在矿石的压力作用,电液推杆产生回杆现象,导致闸门自动打开、矿石掉落地面,这样将增加人工回收工作量和存在安全隐患。在经过调整、检修,更换了电液推杆总成仍不能解决回杆开闸问题后,最终采取的措施如下:在选定好位置后将闸门吊臂气割断,将闸门前端向上顶起300mm至关闭状态,使吊臂角度改变,缩短内角对边长度,使之保持在闸门关闭状态,再气割断多余部分后,将断面进行焊接处理,解决了这一难题。
C-检查阶段:检查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活动,破碎系统2006年比2005年多破碎89574.46吨矿石,其工作效率从158.97吨/小时提高到了184.07吨/小时。
A-处理阶段:
1、制定巩固措施。
(1)、对于改造后的破碎格筛,要求在生产空闲时间做适当清理,即可满足相当长时间的生产要求。
2、提出遗留问题。
(1)、停机检修时间仍然可以进一步压缩;
(2)、给料机给料速度的控制问题。
(三)2007年:
P-计划阶段:
1、针对上一年度提出的问题,按照“P”计划步骤,我们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确定要因”三个环节后,共确定三条要因。
(1)、破碎下料口密封胶皮磨损快,更换耗时较长;
(2)、破碎机停机保养时间较长;
(3)、给料机给料的变速控制问题。
2、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主要因素,我们制订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见对策措施表三。
对策措施表三
1
2
3
D-执行阶段:
1、破碎下料口密封胶皮改造。原来的密封胶皮由6段长短不一的角铁和废旧皮带连接制作组成,在长期受到矿石的冲击磨损后,密封胶皮会磨损导致漏矿,此时必须将其更换,但在基建时期,每段密封胶皮的长度不一、安装开孔位置也各异,即其在底座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此时只有将其卸下后现场制作,破碎系统必须停机,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占用更多的正常生产作业时间。后来经过改造,将整段密封胶皮尺寸平均取值分段、统一改造安装底座螺丝孔位,并多制作2-3个同样的密封胶皮单元作为备用,无论哪一段需要更换时,停机后直接将备用的换上即可。如此可实现密封胶皮更换检修的“标准化”,可节约现场制作的时间。改造前,每更换一次密封胶皮,占用生产时间约为4小时,改造后减为1小时左右,效果明显。
2、改造破碎机加油嘴。破碎机机身上的4个注油嘴离地2米左右,原来对破碎机进行维护保养时必须停机,而且存在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改造措施为:用软管将注油嘴延伸到操作台下方,在生产正常进行的同时即可实现对破碎机的维护保养,增加了有效作业时间,消除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降低了职业安全风险。
3、给料机给料变速控制的问题。破碎给料系统原先采用的是11KW、960r/min的电动机与JZQ400型的减速机(速比20.49)匹配,给料速度较慢,在破碎硬度较小的高铝矿石和硬度较大的高铁矿石时,其速度均是相同的,给料速度无法动态调节;队部根据生产实际,更换了15KW、1500r/min的电动机与JZQ400的减速机(速比31.5)匹配,并安装可调节电动机转速的变频控制器。在破碎高铝矿石时,通过调节变频控制器可将给料速度调节至最高速,实现提产,而在破碎高铁铝矿石时,由于其硬度较大而适当降低给料速度以减少其对破碎机的硬性撞击磨损,实现了给料速度的动态调节。
C-检查阶段:检查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活动,破碎系统2007年比2006年多破碎96674.88吨矿石,其工作效率从184.07吨/小时提高到了215.39吨/小时。
A-处理阶段:
1、制定巩固措施。
由上的改造均是由员工立足生产实际提出的多项合理化建议,经实践检验均有助于生产工作,队部进一步向广大员工征集有关的合理化建议,为提高破碎系统工作效率做持续改进。
四、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破碎系统生产效率取得的成效
运用PDCA循环法,通过循环不断的查找当前影响破碎生产工作进度的各项主要因素并加逐一以解决,设备停机时间逐年减少,有效作业时间逐渐增加,破碎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完成了供配矿生产工作任务,三年来累计多破碎矿石共21403.03+89574.46+96674.88=207652.37吨,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见下表所示:
项目
在册人数(人)
平均工资
(元/人.年)
实际破碎量(吨)
人均破碎产量
(吨/年.人)
与上年度多
破碎矿石(吨)
完成多碎矿石量
需要增加人数(人)
完成多碎矿石量
需要增加费用(仅限人工工资,元)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后社会成员的一种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国家、社会、事企业单位对继续教育关注力度不断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范围,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护理继续教育(CNE)是继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终身性护理教育[1],CNE质量不仅与护理人员素质有关,同时依赖于CNE的管理水平。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包含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可有效提高CNE管理水平。我院针对60例继续教育的护理人员进行分析,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9.08±4.21)岁;工龄2~20年,平均工龄(13.28±2.23)年;学历:本科7例,大专43例,中专10例;职称:副主任护师以上2例,主管护师13例,护师28例,护士17例。
1.2方法 全部接受继续教育的护理人员均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具体内容为:
1.2.1计划阶段 我院自制设计继续教育内容需求调查问卷,由护理人员真实填写,包括护理专科知识、技能、技术、业务、沟通、管理、计算机知识、法律法规、科研设计、论文等[2],并调查影响继续教育质量水平的相关因素。根据调查结果,仔细分析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生原因,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管理措施,设计为期5年的继续教育计划,每年举办1~2个主题学习班,并提出具体实践要点,检查督促项目落实情况。
1.2.2 实施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所制定的计划、方案选择合适的培训实施方法,针对性邀请老师授课,形式灵活机动,尽可能调动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方式可选择①分层次培训,分为新上岗护士、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四个层次,培训内容包括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急救知识、健康教育、沟通学、管理学、临床带教、护理科研、先进技术等,内容由浅到深;②多种途径培训,组织优秀护理人员参加省内外、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交流,定期组织院内大讲课,科室内小讲座,鼓励护理人员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学历教育;③多种方式培训,示范教学、视频教学、一对一辅导、现场指导等。
1.2.3检查阶段 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和偏差。对实施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考察,针对存在的问题,需及时反馈。护理部每月开展一次例会,护士长考察1次/w,组长每日考察。
1.2.4处理阶段 巩固继续教育取得的成效,针对此环节未解决的问题,需在下个循环中处理。护理部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各病区护士长,不断改进和完善继续教育学习内容。
1.3评价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考核表对护理整体质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特级或一级护理、文件书写等,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同时采用我院自制满意率调查问卷,患者(n=200)满意率调查问卷内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知识技能等;护理人员满意率问卷内容:继续教育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教师授课水平,管理水平,教育管理效果等[3]。
1.4统计学处理 将此研究数据收集后建立数据库,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作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处理,分别通过(n%)和(x±s)描述,数据比较和独立样本检验指标为?字2和t,如果结果为差异P
2结果
在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后护理整体质量、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教育活动,针对专业技术、管理、行政人员知识和技能不断补充、完善、拓展、提高,有效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护理继续教育(CNE)是一项系统工程,前期需要全面评估、系统分析、缜密计划,并确保后期认真落实,从而提高护理继续教育水平。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护理理念、护理知识、护理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4]。加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时,由于继续教育项目设立和实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护理人员仅仅为了学分学习,继续教育质量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5],主要包括4个阶段,即计划(Plan)阶段、实施(Do)阶段、检查(Check)阶段、处理(Action)阶段,在计划制定前,对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地制定继续教育计划和方案;根据我院人力资源情况,选择不同培训方法进行项目的实施,充分调查护理人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满足其继续教育需求;每日、每周、每月检查项目落实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并总结经验和不足,将当下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经验作为下个管理循环的依据,以此提高继续教育管理水平。
本研究结果说明,在护理继续教育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利于不断完善和丰富护理人员知识和经验,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水平,促进我院护理学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玉霞,王汝雯,吴亚丽,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成效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1):1083-1085.
[2]张李明,王清波,宿国波,等.PDCA循环在护理继续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32-5732.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1(a)-0155-03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PDCA management improving obstetric VIP discharged patients
XI Chun-yu HE Ling-yun LIU Ping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Centers of Jingdezhe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ngdezhen 33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PDCA management in obstetrics VIP hospital discharge patients.Methods 1000 VIP patients from September 2015 to August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roding to chronologically,the first half of years 500 cases of discharged patients as the control group,after six months 500 cases were selected for interven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PDCA management,before and after care physician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and doctors prescribe pre-discharge rate and discharge waiting tim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hysician satisfaction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5.4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4.20%);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satisfaction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4.6%,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3.8%);doctor prescribed pre-discharge rat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83.4%,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66.2%),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PDCA management;Obstetric VIP;Discharge process;Satisfaction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1-4]。产科VIP病区为母婴同室,工作量较大,出院办理手续繁琐,医生为开预出院医嘱等往往会招致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甚至投诉,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及护理质量[5-7]。目前国外对PDCA研究侧重于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如如何提高患者及员工满意度等一系列临床问题。本研究以产科VIP患者出院流程为切入点,运用PDCA管理对产科VIP患者出院流程进行改进,规范新的出院流程标准,使出院流程工作环环相扣,缩短患者出院耗费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的工作效率,减少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VIP患者1000例,按时间先后顺序选取前半年出院患者500例为对照组,选取后半年500例为干预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通过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年龄、患者或家属的文化程度、患者母婴康复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护理应用PDCA模式,其具体如下。
1.2.1 Plan (计划) 护理人员运用现状调研、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归纳医院产科VIP患者出院流程的基本状况,运用头脑风暴、鱼骨头分析法总结出院流程现状因素,具体如下。①医护人员因素:如出院宣传不到位,医生出院小结不完善,无预出院医嘱,医护、护护沟通欠佳,核算费用不及时、无预结账等;②患者及家属因素:患者或其家属不了解出院流程,欠费、无出生证明、理解能力差,无出院准备或出院带药无复印病历等;③医院科室管理因素:制度流程欠佳,各科室配合欠缺,培训不到位等。
1.2.2 Do(实施) 按照5w+1H原则制定新的出院措施及流程,具体如下。①导入临床路径:按临床路径标准规范住院流程,医生、护士、患者非常清楚住院期间每一天的工作流程,以及住院天数、出院日期等,起到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作用。②开展“预出院”模式:医生在前一天查房时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可开出“明日出院”医嘱,并同时完成相关的出院记录、疾病证明和出院带药,责任护士可根据医嘱通知电脑员进行住院总费用的核对,告知患者及家属提早做好出院准备,进行出院宣教(出院流程、母婴健康知识、出院随访、带药使用、婴儿脐部护理、出生证明填写)等相关事项仪。③责任护士实行全责护理:出院当天晨交班后提醒医生给出院的患者先查房,需要拆线、换药的患者尽快实施。对自己所管辖的床位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健康知识巩固及评价,发放出院满意度调查问卷。④“护理文秘”的设置:本科新设置了一名“o理文秘”(暂由经过培训的实习生代替),专门指导协助出院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报销手续及复印病历、办理出生证明等工作,帮助搬运行李送患者及家属到电梯口。⑤终末消毒:通知保洁人员对病室清洁消毒,接待新患者入院。
1.2.3 Check(检查) 对实施PDCA管理的干预组患者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统计医生和患者满意度。
1.2.4 Action(处理) 对比衡量PDCA管理应用效果,规范新的出院流程和制度,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不足之处在下一个改进机会中重新使用PDCA管理达到持续改进。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经过干预后,在护理服务态度、服务技术、健康宣教水平等方面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同时医生对患者的理解能力、出院流程了解情况、医患态度等满意度进行评分,8~10分为非常满意;6~7分为满意;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医生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后,干预组满意度为95.4%(47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4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37,P
2.2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94.6%(47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4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25,P
2.3两组患者医生开预出院率的比较
护理后,干预组医生开预出院率为83.4%(41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2%(3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6,P
2.4两组患者出院等待时间的比较
护理后,干预组出院等待时间为(2.98±0.57)h,明显短于于对照组的(1.17±0.3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27,P
3 讨论
产科VIP病区母婴同室、工作量大,医生没有计划预开出院医嘱,出院宣教不到位,同时出院办理的手续繁多,如果出院流程的某环节出现耽搁,往往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意,甚至投诉,成为影响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8-10]。而且床位无法及时腾空供新入院患者入住,需要病房加床来过渡,导致护理工作上的又一个可预见风险,因此如何构建安全、高效、简捷的出院流程,是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也是当前病区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重点和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11-1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医生对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干预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医生开预出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的出院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马文萃[1]研究发现,将PDCA循环应用于产科优质护理后,产妇满意度由84.16%上升至95.43%,医师满意度由85.44%上升至97.08%,基础护理合格率则由69.23%上升至9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邹丽贤等[15]研究发现,经过PDCA循环管理法护理后,患者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与之前相关报道结果一致,因此,对产科VIP患者采用PDCA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文萃.PDCA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45-46.
[2]宋云丽,关虎文,吴萍,等.PDCA循环在集中式随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5,(1):167-169.
[3]刘艳丽,任梦薇.PDCA循环在我国护理管理领域应用中的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6):44-46.
[4]卢春芬.PDCA循环法在提高妇产科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3):2259-2260.
[5]冯军强,郑万松,安琦,等.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和PDCA方法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 12(12):147-151.
[6]吴丽敏.PDCA循环理论在临床用药点评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7]秦秀芳,谈晓红,张雅丽.PDCA在降低妇科手术患者导尿管拔管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报,2016,32(7):29-31.
[8]何红梅,张金凤.应用FOCUS―PDCA降低出院患者失访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2):45-47.
[9]刘艮兰,张文颖,杜建新,等.PDCA循环法在产科急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9:4.
[10]周如女,罗玲,周嫣,等.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护理杂志,2013,30(11):48-51.
[12]陈玲,王晓玲.PDCA式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表在爱婴医院临床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12):30-31.
[12]朱素燕,徐萍,刘瑶,等.PDCA循环结合信息技术管理对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3):342-345.
[13]何静妍,谢婉花,何苑仪,等.产科患者标准化出院流程的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40-641.
如何发挥德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我校党委长期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校近几年来在抓德育工作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是稳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抓牢青少年学生思想阵地的重要途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稳定、和谐、健康的发展,尤其新疆发生“7·5”事件后,越发引起反思和关注。而学校德育工作是否取得成效,其关键在于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机制是否建立,运行是否通畅,效果是否明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党委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在加强全员育人机制上花心血、下工夫、使长劲,通过建立全员育人管理机制、健全德育制度、开展德育科研工作,探索德育规律,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由弱到强,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机制。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1引用现代“pdca”计划循环法和“mbo”目标管理法。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pdca”计划循环法,即计划(plovn)—执行(do)一检查(cheek)--总结(aaion),管理工作要推动pdca循环的不断转动,不断循环和运行,实现学校德育目标任务的完成,促使德育工作由原有水平达到新水平以致更高的水平,见图1。
“mbo”目标管理法是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后被广泛运用于企业、学校、政府、医院等各种组织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它是一个全面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通过目标的分解,制订落实环节将许多关键工作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主要指建立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为此,学校采用“pdca”计翅f循环法和“mbo”目标管理法,建立了全员育人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
同时为落实上述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学校又专门成立了思政科和综合目标管理办公室,思政科负责落实德育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和决策,制订学校德育规划和计划,并层层分解到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办公室由校领导担任责任人、5位党支部书记任综合目标考核组组长,负责根据各科室参与制订的,由恩政科下发的德育工作任务分解书,制订各科室德育工作质量考评标准及个人岗位职责,并与全校各科室、教研组进行层层签订,每月对各科室及个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在师生中发放各科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考核结果与学校发放的绩效工资挂钩,将责任、奖惩落实到人,消除了推诿扯皮现象,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考核目标体系。实现了德育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落实了全员育人工作。
学校“mbo”德育目标管理,经过“pdca”的几年工作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一总结一改进,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步调一致。信息畅通,特别是从安排、实施、检查3个环节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和权责明确的工作机制。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全员育人管理体制取得了预期效果,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和自治区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并评为昌吉州德育示范学校,在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文明风采大赛中又作为新疆赛区六年惟一获奖单位在北京受到表彰,获得优秀组织奖称号,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因此被州教育工委和州委组织部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州推广。
2创新德育工作制度。为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提供保障
建立并健全一个科学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是学校全员育人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根据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和《中职德育大纲》,学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创新完善和出台德育工作制度与文件,如《改革德育实践课增强德育活动实效性的实施方案》、《昌吉卫生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等,以进一步增强学校内部动力,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育人积极性,提高育人水平和实效性,实现学校德育管理的全员化、科学化、制度化。目前学校在全员育人管理方面的制度主要如图3所示。
3开展德育工作的探索和研究。使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充满活力
德育科研是教育的先导。一切教育行为都离不开德育科研,德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德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需要德育科研,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德育科研,德育决策和管理更需要德育科研。学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进程中也深刻认识到,德育科研是全员育人机制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重要推动力。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德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教职工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理念,成立了校长、书记牵头、专兼职教师共同实施的课题组和校级师生德育研究会,拨付德育科研专项课题经费,制订科研奖励管理办法。每位校领导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和自治区社会科学等7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负责人,形成从领导到教师,从员工到学生,人人都参与的科研化德育工作模式。“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援疆东部省市与新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和“科学引领网络生活”4项课题获得自治区专项科研经费。5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校科研氛围浓郁,科研成果丰硕,有60人次教职工荣获自治区、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实验教师,16位教师荣获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优秀教师指导奖,4名教师获自治区及全国德育说课设计比赛一、二、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德育说课教学能手奖。受各级各类表彰的学生达1294人次,占学生总数的33.3%,其中8位学生荣获自治区德育科研先进学生称号。14个班级获得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班级。
学校2项国家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途径的深化研究”和“中职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结题并获课题结题一等奖,100余篇科研论文在国家级、自治区级获奖并被省内外多家刊物刊登,其中《践行“八荣八耻”学生德育活动辅导读本》、《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研究实用护士礼仪手册》、《守护成长的心灵》、《放飞职业理想播种职业希望》、《把阳光洒在每一个角落》、《新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施》6部校本教材荣获国家级“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成果一等奖,并在其他学校中推广使用。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推进了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全员育人的机制,探索出了心理健康、班主任管理等德育工作机制,这为学校德育工作和管理提供了决策服务,促进了全员育人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4根据职业学校特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育人新途径,丰富全员育人内涵
二、科学的带教方法
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主要包括医院规模和职能介绍、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和医院制度的教育、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训、学习方法指导、药剂工作流程及工作礼仪培训等。通过岗前培训使学生了解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帮助他们正确定位自己的从业角色,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情怀,为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2.专人带教,一对一带教
每个教学单元通过竞聘上岗选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带教教师担任教学组长,学生入科组后选择一名学历层次较高、责任心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并且获得带教资质的医务人员作为相对固定的带教教师,形成科室负责人监督、教学组长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带教教师具体带教的三级带教体系,实行一对一带教,即一位教师带教一名学生。这种模式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了解,教师才有可能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带教计划,动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持续跟进,达到完成本组实习任务的目的。
3.岗位轮转,无缝对接
本院为药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主要有药库(药品采购)、制剂室、药检室、临床药学室、药房(包括门诊药房和病房药房)、静脉使用药物配置中心等等。学生在进行岗位轮转前带教教师和部门负责人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测评并将测评情况跟下一任带教教师进行交接,同时部门负责人通过学生对带教教师进行测评,提出改进措施,对学生发现的教学亮点进行表扬并推广。
4.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教学质量PDCA
在药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引进PDCA循环管理原理不断改进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规范临床教学管理行为,使教与学有程序,质与量有监控。P阶段:制定教学计划,依据院校实纲要求和实习时间以及实习阶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药学生的学习内容,即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具体到周目标,日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体现个性化,参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历层次、已轮转过的实习单元和已掌握的实习技能,制定考核的类型有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考核形式有提问、问卷和现场操作。D阶段:药学生入科第一天,科室负责人或教学组长集中向药学生介绍本科室环境、工作流程、工作职责、管理制度以及实习要求,发放书面的实习目标,即理论目标和技能目标,让学生有章可循,带着问题去实习,然后分配到各自的带教教师。带教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带教方法,在实践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使学生跳跃式成长。由教学组长统筹安排每周集中授课一次,包括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同时对本周实习工作予以总结。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还要注意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的带教。C阶段:检查教学质量,包括检查带教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药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教教师随时检查,教学组长和科室负责人持续督促,常抓不懈,通过谈心、提问、观察等方法了解药学生理论及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对带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反馈到带教教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A阶段:总结处理带教教师和药学生的双向评价,双向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教训,便于修订教学计划,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7],避免“传统带教”模式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的实习内容的遗漏和偏斜,通过PDCA循环管理促进临床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的PDCA循环,是建立质量体系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质量管理看似空洞,实际上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我们知道任何过程都包含有PDCA循环,那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的一个管理过程,它同样包含PDCA循环,下面我用PDCA循环法,结合ISO9001的主要条款来谈谈基建施工的质量管理。(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ISO9001是9000族标准之一,是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一、基建施工质量策划(P策划阶段)
1、质量控制网络策划。作为一个基建施工项目,首先应明确各层面的建设工程质量控制负责人。一般应包括承担项目实施任务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质量监督部门、专业质检员等,以形成明确的项目质量控制责任者的关系网络架构。
2、组织机构的策划。对于基建行业来说质量管理一般不会单独设置管理机构,其职责一般都是在工程部或其他部门,这样项目工程上的进度、技术、质量和协调等就均在一个部门,由于进度与质量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相对矛盾的,所以近几年有的业主就要求质量管理与进度管理分开,并不允许部门负责人兼职,比如现在的百万机组和施工总承包项目。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ISO9001的目的,所以现在项目部一般会按照承接工程装机容量以及业主的要求,考虑是否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这就属于项目部前期需策划的内容之一。
3、人力资源的策划。质量管理部门作为一个对内对外的窗口,代表公司的形象,其负责人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我个人认为至少具备3点:其一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能力;其二要清楚项目质量管理的程序,并了解与质量接口部门的关系;其三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对上不仅要与主业和监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对下还要跟各专业公司和分包单位形成紧密的二三级验收模式。对于质量部的质检人员,也应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首先要有责任心,其次才是专业水平,同时包括一些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资料员的配备,一直是个弱项。没有专门针对资料管理的培训和人员安排,临时性的安排普遍存在,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而实际上,资料的管理相当重要,一旦出现大的质量事故、大的纠纷,或者在工程尾期经营核算(合同外或者是因业主要求等非施工方原因造成的额外工程量,一般以工程量签证单的形式体现)时,资料往往是最有力的证据。所以部门负责人、专业质检员和资料员的策划,也是项目部前期策划内容之一。
4、制度的策划。制度地策划旨在规范管理和施工行为,正如项目部前期会策划《施工组织总设计》,质量这块也应有对项目总体的策划,一般为《质量保证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里至少应包含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产品实现的过程策划、隐蔽工程和重大工序清单、管理评审、有效规程规范清单等;其次还要制定对《质量保证计划》的支持性文件,即一般说的《程序文件》,这个是针对有共性的过程制定的文件,如《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等;第三还要根据专业或者部门特点制定三级管理文件,这些文件具有专业化和本土化的特点,是对一二级文件的补充和细化,如《国外物资管理办法》、《小型机工具管理办法》等等。这就是项目部前期的制度策划。
二、质量管理的实施(D实施阶段)
有了策划,就该按照策划的内容实施了。还要注意一点,在实施过程中一旦遇到操作性不强或者推行难的情况时,一定要做好记录,提交给项目部作为改进的依据和管理评审输入的资料。
1、 收集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信息:
1) 项目合同中的有关信息,比如承接工程范围、依据哪个国家的规程规范、竣工资料的移交规定等;
2) 业主的信息,包括来往函件及相关管理文件;
3) 来自于设计院的信息,包括蓝板图纸和设计变更信息等;
4) 来自于主要设备制造厂的信息等;
5) 最新的规程规范有效版本。
2、 主动与业主和监理沟通,摸清他们的基本管理理念和配备模式。
3、 根据项目部的前期策划,结合业主的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的管理流程,并酌情修改相关管理文件。
4、 根据合同、图纸和规程规范,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以下工作(不限于此):
1) 各专业二三级质检人员名单;
2) 各专业项目划分表,也有叫检验计划;
3) 各专业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清单;
4) 隐蔽工程清单(前期已策划,这里可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
5) 重大工序清单(前期已策划,这里可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
6) 周期质量管理考核细则,每个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如月度质量考核等等。
5、收集质量通病,并分阶段、分专业组织学习,避免一些低级错误。
6、随时保持与业主和监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消除一些疑虑。
三、顾客满意度的调查(C检查阶段)
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可以是多方面的,而不是一张简单的《顾客反馈调查表》。它既要反映业主对我们前期施工质量的满意程度,同时也是对我们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和合作态度的综合反应。同时,我们还要对下属各施工单位和分包单位进行回访,收集他们的意见。只有全面了解了我们的上下级的动态和需求,我们才能调整思路,更好的做好质量管理这条纽带工作。调查的方式可以是以下几种:
1、 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如周例会、月度质量例会等;
2、阶段性检查,如锅炉水压前检查、汽机扣盖前的检查等;
3、年度顾客反馈调查;
4、公司本部对顾客进行回访;
5、特殊情况,可以采取召开专题会或者座谈会的形式。
四、改进(A改进、总结阶段)
质量表面上似乎与进度是矛盾的,其实真正做到规范管理,互相渗透,对进度绝对是大有促进的,也就是说一次性把每道工序做合格,不返工,是最经济、也是最能保证进度的。一个项目上,安全和进度固然重要,但毕竟是暂时的,而质量相对来说却是永久的。所以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与业主寻求再次合作,质量是不可忽视的。质量改进,短期看是付出,而长久看其价值是螺旋上升的。
前面的P、D两个阶段实施得怎么样,要靠C去检验。而C阶段的结果,则是我们A改进的方向和依据。只有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我们的管理才会越来越贴近业主、越来越贴近市场。
1.2对即将进入实习岗位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初期必然经历的适应过程,由科教科首先组织全体待实习同学进行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院概况及规章制度,医德医风和法制教育,医疗安全教育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习生纪律和职责,医疗文书书写和无菌技术操作等。在进入科室时在由科室教学秘书在结合本科室情况对实习人员进行进一步相关教育。并引导他们在实习期间多想、多问、多思考,培养他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务必做到“三心五勤”:“三心”指虚心、细心、热心;“五勤”指脑勤、眼勤、口勤、手勤、腿勤[10]。通过这两次岗前教育及培训,让初次进入医院实习岗位的学生们能尽快熟悉了解医院基本情况、科室布局,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同时明确实习任务、职责以及考核细则。
1.3集体讨论,制订考核细则以及相关考核表科教科组织各专业科室主任、教学秘书和带教老师代表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医执业医师的考试,明确实习出科考核由科室考核(含日常考核、病历考核)和阶段考核(医院统一组织,含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组成,其中主要侧重于临床实践和技能考核。同时制订出考核的细则和相关考核表。
1.3.1日常考核带教老师和科室教学秘书要熟悉学生毕业实习手册中的各项考核要求,分别对实习生在本科室实习期间每天的日常表现,包括医德医风、考勤、学习态度,教学查房、病历讨论、陪检患者等各项日常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并于出科时逐项记录于该生的《实习手册》上。对于实习手册上要求的操作及病历书写,要根据本科室情况及时开展,要求学生认真参与,按时完成,出科时一并给予批改,并将批改意见及时反馈于该生,让其认真更正错误,反省不足。只有将日常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而对日常工作的考核则是督促工作的完成,从而也为最终的考核提供了参考依据。
1.3.2理论考核由科教科牵头建立全院出科考核题库,同时科室结合本科室专业优势建立自己科室的出科考核题库。考核时,由科教科随机抽取院内题库(70%),科室随机抽取科内题库(30%),共同组成试题对本科室共同实习人员进行考核,即若要保证考核的有效性,又要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对于题库,要保证试题的完整、正确性,又要不断更新优化,同时设有专人加密管理,以保证试题不被泄漏,考核正常顺利进行。
1.3.3技能考核加强技能培训,统一标准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和临床技能培训流程。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开展互动体验、模拟操作等实践技能培训[11]。技能操作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考核,考核包括中医技能和西医技能,同时包括必考技能与抽考技能。必考技能分别为中医四诊技术和西医的体格检查,抽考技能则从各科常用操作技能中随机抽考1~2项基本技能,如进针、艾灸、推拿、心肺脑复苏术、气管插管、心电图机操作、各种穿刺术、清创缝合等等。以上操作充分借助于示教室及模拟人进行练习、考核,应用综合模拟人进行教学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12],而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教学和实践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利于模拟人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医疗纠纷,能为医学生从理论至临床实践过渡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条件。同时,我院还要注意到,模拟人教学也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比如某些体征未能完全模拟真人,部分体征与真人间存在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强调模拟人不能完全代替真人[13]。为此,我院引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SP是从事非临床医疗工作的健康人或者临床轻症患者,经培训后,能够准确地表达临床症状、体征并且能够对检查者做出评价者[14]。SP是客观结构式临床技能考试(OSCE)的核心[15],OSCE是一种新型临床技能考核方式,它是为了缓解目前医学生实习实际操作机会少、临床技能培养要求较高以及临床技能考试难以规范化的矛盾而产生的。这一考试方法以SP代替真实患者,能较为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考核[16],可以应用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针灸等多个操作项目。SP由每个科室结合本科特点选派一人,一般由住院医师担当,选出后经过培训,能完成考试中的每一项操作要求,并熟记各项评分标准,客观地帮助学习完成考核。
1.3.4病历考核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由考核人结合本科室现有合适患者,从该科常见病种中随机抽考1个病种,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病史采集(包括问诊和相关体格检查),如果没有合适的患者,可以启用SP进行,并给出患者相关辅助检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书写一份中医住院病历,病历要完整,表达要条理清晰,中西医诊断要全面,同时还应有中医的治则和方剂。病历考核后要求把修改病历意见及时告知考核本人,让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取长补短。
1.4考核工作的质量控制将出科考核工作纳入临床科主任、科室绩效考核,出科考核表由考核老师填写,教学秘书整理后交由科主任签字后,归档进入该科档案留存。科教科每月检查该科出科考核完成情况,将其与科主任、科室绩效考核挂钩,调动科室带教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科室临床带教行为的规范化,提高科室的带教管理水平。
1.5出科考核结果的评价管理对于出科考核合格者,由教学秘书完成其实习手册的书写,顺利出科进入下一科室实习。而出科考核不合格者,按照学校有关规定,需进行补考,待补出科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科室实习;如果出科考核成绩,累计达到3次仍然不合格的(含补考)学生,经科教科讨论后取消其实习资格,交由学校处理。各实习科室的教学秘书要对每一批次的每一位实习生的各项考核成绩,进行登记、汇总、分析,总结优点,剖析不足,提出整改意见,与成绩单一并报送科教科,并将出科考核试卷进行整理,装订后送科教科存档管理。
1.6引入PDCA循环,持续改进,不断提升PDCA循环主要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四个阶段,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被管理界公认为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之一[17]。PDCA本质是对工作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将其用于教师的教学之中,可为教师提供一条提高教学效果的新途径[18],而引入到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同样适用。PDCA循环法改变了过去盲目带教管理的现象,既为老师提供了更加详细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及目标,有利于发挥带教老师的指导作用[19],又为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及任务,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同时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对实习生的管理教学活动中,我院引入双PDCA循环,将实习生化整为零分配至各个科室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科室启用自身的PDCA循环,同时在实习生的整个实习教学活动中,适用以科教科为主体的PD-CA循环,这两个循环,各自运作进行,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在小循环中,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形成良性循环,小循环的良性运作保证了大循环的顺利进行,从而最终发挥PDCA循环的最大优势。
2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不可或缺的阶段,同时对于医学生的特殊性,实习是在医院中进行的,同时医院还是患者治疗、康复的地方。教学医院既要完成日常工作,又要完成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如何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对临床实习教学活动进行统一规范,标准化指导,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科学、规范的考核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优势:
2.1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强化了带教老师的职责,并适时采取一些激励机制,对于教学效果显著的带教老师,在职务提升、职称评定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向[20],充分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实习生的教学任务,有利于考核的顺利进行。通过细化出科考核方案,切实地贯彻执行,使得每一个科室的每一位带教老师都充分认识到出科考核的意义和作用,为学生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规范了医院带教教师临床带教的行为,进而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2.2促进了学生临床技能的掌握通过近几年我院对带教方式及出科考核方案的执行,充分调动了实习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行为,让学生从被动式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再认识,也促进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临床综合能力,为以后即将面对的神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为学校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执行规范化的临床带教工作及出科考核方案,我院把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与考核结果密切地结合了起来,运用PDCA循环,良性管理,将学校要考核的指标进行了标准化、系统化的量化,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为学校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4为建立中医学专业实习生出科考核标准化操作方案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临床带教工作及出科考核方案进行规范化的执行,我们总结出了中医学专业实习生带教的新的特点,并对杂乱无章的临床实习能否进行有序的、标准化的出科考核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中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出科考核是可以进行标准化的量化的,为临床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出科考核标准化的操作奠定了基础,为临床医生的培养铺平了道路。临床实习教学不同于普通理论知识的教学,其所涉及知识面广,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尤其是实践性很强,主要任务是为医学生从学校走向临床,将理论知识化为临床实践建立起一座桥梁。临床实习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初步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应用路径式教学和PDCA循环,借助多媒体等辅助工具,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由于目前医疗环境复杂,负面新闻较多,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强,诸多患者对于实习生操作不能接受。对于有些必须掌握的操作,比如各种穿刺、心肺复苏、危险部位的针灸等[21],这些技能既要要求掌握,又不适合直接在患者身上操作。我院充分借助于示教室和模拟人进行练习、考核,同时,还有SP扮演患者,配合实习生考核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了临床技能学习的灵活性。这样既有效地避免了医患纠纷,又方便临床技能操作的训练和考核。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知识的学习实践贯彻到日常的查房工作中,因为每周一次教学查房并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任务。比如科室有一个冠心病的患者,在进行查房前告知学生进行重点复习相关知识,查房过程中可以将中医四诊、西医体格检查等相关操作临床实践。这样与临床的结合,使带教过程更加生动,记忆更加深刻。出科考核则是对于教与学的过程的检测,出科考核的顺利执行使得临床带教老师和管理人员的带教行为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同时也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他们对专业、实践知识的掌握,也实现了教与学的互惠双赢。
1.引言
近年来,建筑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就显得就越来越重要。在1994年美国质量管理学会的年会上,著名质量管理大师阐述到: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因此,在工种繁多、工序繁杂、协调困难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关键。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心【1】。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建设工程领域的质量控制文件,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以及控制作用。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在管理层得到较大的重视,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上却收效甚微。学者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研究也很关注。1991年,Rosert P.Elhott【2】强调为了实现质量保证体系的合理有效利用,需要加强建设主体和监督主体质量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及注重对人的管控。2001年,Pheng,Low Sui【3】通过私人公寓项目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可建性原则集成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认为可建性原则与ISO9000质量体系对于建筑质量具有相同作用。2006年,Sabin Srivannaboon和Dragan Z.Milosevic【4】强调承包商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于自己具有自身特色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因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2011年,Tam, Vivian W.Y.等【5】通过对香港建筑业的调查分析,研究多层分包制度对建筑业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并最终影响项目的质量管理与进度管理。2011年,胡南梅【6】对PDCA循环法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运用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各参与方的PDCA循环提高项目施工质量。2011年,朱陈山【7】指出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估的实质是对知识管理的应用,构建工程质量分析与管理系统的框架,丰富了大型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2012年,刘世鑫与刘建林【8】借鉴ACSI评价体系的方法对房地产项目中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顾客不满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明晰房地产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关键因素,进而寻求有效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管理措施。
文章将HOQ(House of Quality 质量屋)模型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及改善中,旨在探索一种精确、简便的建筑工程项目工程质量控制及工程质量改进的测评方法,使得现场操作人员能够更轻便的运用此方法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相关工作。
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2.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原则
对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质量控制能够保证其符合合同、规范的质量标准。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结合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年限较长,功能较复杂,并且单体价格较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经发生质量事故,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因此,建设工程项目应始终要把“质量第一”作为其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全员参与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是涉及到项目建设中所有参建单位的全员参与,项目设计人员、房地产开发企业员工、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材料供应商等项目参与人员共同参与项目的质量管理活动。只有各方积极参与配合,才能够较好的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质量
3、以人为核心
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本”,将人作为质量控制的根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这样能够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工序质量进而确保工程质量。
4、持续改进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活动中,不能仅凭一次就能实现,要不断的进行。而且在开展项目的质量改进活动,把质量改进的思想与方法贯彻在各项管理活动中,保证整体质量。
2.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明确了解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内容,积极检查、改善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对于确保建设工程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工前检查。这主要是检查在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建设工程项目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工序交接检查。对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基础上,还要专职的工序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因隐蔽工程易出项问题,故在隐蔽工程掩盖前,应该进行工程质量检查。
4、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也要进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检查发现其不合格的地方,进行改进、完善。
5、成品保护检查。这个主要是检查成品保护的是否合理、措施是否恰当等。
3.HOQ模型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及改进中的应用
3.1获取输入信息
输入信息指质量屋结构中的左墙和天花板部分需要填写的内容,其中左墙为质量缺陷与不足,即质量改进活动的需求;天花板为对应的质量要素或措施要素。
质量改进需求的获取,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质量管理过程发生的投诉,实体质量的检查。投诉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可以是来源于消费者的质量投诉,也可以是来源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参与方的质量投诉。发生投诉说明质量管理结果存在不能满足相关方的需求,表明质量管理活动存在不足,存在质量改进的潜在目标。这些投诉常常是主观性的、模糊的,在接收到投诉信息后,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投诉问题进行具体细化,明确质量改进需求( )。根据投诉的次数及投诉问题的影响确定改进需求的重要度( )。同样的在工程实体质量管理中,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质量检查活动,统计实体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种类及次数,分别确定质量改进的需求以及重要度。
质量要素或措施要素( )的获取,根据质量改进需求中的具体问题,组织相关的技术、工程人员,分析项目在当前状态下与质量改进需求相关的已有产品质量要素或者管理措施要素。
3.2 质量屋运算
当质量改进需求与对应的质量要素或措施要素明确后,分别输入质量屋结构的左墙与天花板,即可展开质量屋的运算。质量屋的运算包括需求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矩阵确定和要素重要度计算。
需求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矩阵是质量屋的主体,不仅揭示了两者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也直观指出了要素是否覆盖了顾客需求。对于需求与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各个改进需求与要素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如不存在关系,则对应的关系值 为0;若存在关系,则对关系的重要性进行判断。质量改进需求与要素的关系矩阵如表1所示。
运用公式可以计算出所有的质量要素的重要度。某一个要素的重要度高,则说明它和质量改进需求的关联度大,在质量改进的措施选择时作为考虑的重点。
3.3质量屋的判断
质量屋的判断主要针对质量要素或者措施要素的完备性进行判断,即明确当前的质量要素或者措施要素是否能够满足质量改进需求的要求。在完成关系矩阵的判断后,如果出现一个质量改进需求 对应的所有关系值 均为0或者低分值,则表明项目当前的质量要素或者措施要素无法或者很难满足质量改进需求。此时需组织相关的技术、工程、管理人员对此质量改进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寻求具有针对性的质量要素或者措施要素,重新进行质量屋运算。
质量屋修改与从新运算后,可以根据要素的重要度对要素进行排序,排序结果表明质量要素或措施要素对当前所有质量改进需求的综合响应程度。
3.4输出结果
输出结果即对质量要素或措施要素的选择与组合,成果输出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依据要素重要度排序选择最重要的一个或者几个,确定质量改进措施,在项目质量管理活动中落实质量改进措施。
4.实证分析
某工程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是一个集住宅、商业用途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其质量要求严格,但在建造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需要改正。为了更好的进行提高质量,应用HOQ模型进行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该工程质量问题及重要度见表2.其中,重要度是根据质量问题出现频率进行计算的。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工程质量,需要对于上述质量问题采取一定的质量管理措施。主要的质量管理措施主要有技术交底( )、过程验收( )、工作面交接管理( )、旁站巡视管理( )及质量停滞点管理( )。并且采用1、3、5三分法进行判断。其中0表示需求与措施无关,1表示需求与措施弱相关,3表示需求与措施相关,5表示需求与措施强相关,2表示需求与措施间的关系介于弱相关与相关之间,4表示需求与措施间的关系介于相关与强相关之间,这样形成质量改进需求与管理措施要素间的关系矩阵,见表3。
各项管理措施对于当前阶段的质量问题的响应程度排序依次为旁站巡视管理>过程验收>工作面交接管理>技术交底>质量停滞点管理。因此,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根据优先度以及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发生部位注意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根据管理措施重要度,合理安排管理措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5.小结
质量一直是企业的生命。在建筑业,建设工程质量对于财产、人身安全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的影响。然而,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工序繁杂、工序繁多,进而使得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较难控制。本文论述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以及内容,系统阐述了HOQ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以及质量改进方面的应用,并通过重庆市某项目进行HOQ模型在建设工程项目领域质量控制的实证研究,得到较好的结果,并且根据优先度以及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发生部位注意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根据管理措施重要度,合理安排管理措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冰.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管理科学,2003.
[2]Rosert P. Elliott,Top Management's Tool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J] .Transp 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91,1310:17-19.
[3]Pheng,Low Sui. Integrating builda bility in ISO 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case study of a condominium project [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1, 36:299 -312.
[4]Sabin Srivannaboon,Dragan Z.Mil osevie. Atwo-way influence between busine ss strategy and project management[J].I 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6,24:493-505.
[5]Tam,VivianW.Y.,Shen,L.Y.,Kong, JosephS.Y.. Impacts of multi-layer chain subc ontracting on 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 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 gement, 2011.
[6]胡南梅.PDCA循环法在房地产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华章,2011,12:309.
[7]朱陈山.大型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研究——基于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估[D].重庆:重庆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