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老山界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5:58:4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老山界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老山界教案

篇(1)

语文是百科之母,是新课改的龙头学科,它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还要承载着育人功能。在新课改理念下,在高唱“减负增效”的今天,语文课应该怎样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下面想谈谈自己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过去,我们要评价一节优课时总喜欢把眼光放在教师身上,但是在进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把目光对准全班的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们都念过多年书,又受过专业训练,又教了多年书,基本功不可谓不扎实,可学生们不懂的依然不懂;我们费尽心思备课,教案写得越来越精细化(计划安排两课时的课文,我们三课时甚至是四课时才上完),可是语文课堂依然死气沉沉,冷若冰霜;即便我们下载特级教师的教案去讲课,可教学效果还是令人失望!究其原因,就是我们过于关注自己、关注知识、关注“教案”了,而恰恰忽视了不该忽视的学生。学生是有血有肉的天真烂漫的小生灵,他们有爱有恨、有喜有忧,他们兴趣盎然时就学得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就好;兴趣索然时,你讲得再好,也是味如嚼蜡,对牛弹琴。不要忘记,课堂40分钟也是学生生命中的一个时段,我们没有权利去伤害他们、惩罚他们,而应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千方百计让他们享受学习,享受课堂,享受课堂上的一切……在享受中感悟、体验、磨砺、自信、成长。用新课改的理论来概括就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二、彻底转变教学方式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我们必须将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

“自主”就是“我的课堂我做主”。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也无权代替。只有他自己在老师创造的条件、情境中愿意学了,才能主动去学,学起来才有后劲。所以,看一节课成功与否,一条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学生能否主动地学。应该特别指出,自主不是放任自流,是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我们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时,我通过精心创设课堂氛围,营造课堂情境,把学生领进课文中,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说、自结,学生用心,主动投入,学得实在,练得扎实,效果很好。

“合作”要讲究实效。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分组坐在一起,而应注重“合作”的实效,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表达、交往、竞争等基本素质。最好的合作是小组成员异质搭配,有学困生也有学优生,有性格内向的也有活泼开朗的等等;小组活动要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分工,这个这小组长可轮流来当,也可组员推荐,可视情况而定;活动前老师要明确任务及操作上的要求,提醒一些方法;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其中参与讨论、探究、答疑等;活动后要把小组意见,由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汇报(切记,不要以学生个体身份发言汇报),本组组员补充,其他组也可以补充意见,参与竞争,哪个组表现更好要适时鼓励。我在上吴功正先生的游记散文《阿里山纪行》就采取这种方法,学生参与面广,回答问题积极性高,准确率高。

“探究”要留足时间。语文课的“探究”就是让学生不再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用眼看,耳听,脑想,还要用手操作,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生命的动力,促进了他们健康成长,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如学习《老山界》一课,课本上要求背诵战士山上半夜宿营一段,我们就让学生去探究揣摩作者用一组比喻把山中夜间特有的声响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领悟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关键的因素,因为“ 教”的方式不变,“ 学”习方式的改变就难以实现。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强化三种意识

强化目标意识。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知识传授得怎样是一节课优劣的唯一标准。新课程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克服了传统的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表述知识点和教学要求的弊端,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立体式目标来建构课程,这是课程目标的质的飞跃,也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更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在过程中逐步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洗礼、积淀和提升。

强化质量意识。一节课的优劣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方面有活动质量、提问质量及评价质量等。活动质量包括活动设计的质量和小组活动质量,我们提倡“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要注意内容要紧扣学习目标,形式要符合学生特点,取材来自学生生活,还要考虑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切实帮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提问质量包括问题设计质量和处理学生答题的质量,我们应尽可能少地提问那些“该不该”

篇(2)

阅读,使我们的文明薪火相传。就是因为阅读,我们才学会了求知,才明白了真善美。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默默咀嚼、默默理解,用心灵去感悟,与作者心灵对话,然后体会作者的人格和情操,进而拓展开知识面,使自己的感情世界能得到升华。在语文的阅读训练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而且要从小做起。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一、搭建好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平台

万变不离其宗,课本始终是学习的重要资源。阅读的本质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对话,这场对话可以是跨时间、跨空间、跨地域的。阅读的过程就是一次对话的过程,就是一次思想碰撞的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阅读的过程中个性化阅读才能够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充分调动起学习主动性,深入理解文本,理解思想精髓。

学生是一个个阅读个体,是有差别的,有的浅薄,有的深刻,有的游离,有的明确,所有这些都影响个性化阅读的质量。教师就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发表不同的意见,然后做出中肯的评价,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应当把学生个人知识、生活背景和直接经验都看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再来解读文本,获得个人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使整个阅读过程变成一个个性化、自由化的过程。

教师要争取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精彩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由学生自主探讨、自主提问、自主解惑,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个性化阅读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实践,教师要做好教案,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仔细感悟。

二、独立感悟

语文阅读就是要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构建属于自己的思想,以至于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小学生尚未形成思想定势之前,一定要使其具有一定阅读方法和阅读经验,然后独立阅读、独立感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都是最真实的阅读体验,正是这些不同的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激发孩子们思维的活跃度、敏锐度。

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乍一看到这个题目时,学生必定会提出很多疑问,什么是呼风唤雨?怎么样呼风唤雨?什么是世纪?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在阅读了全文后,学生就可能对呼风唤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可能就觉得呼风唤雨有些夸大,在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是不可能改造自然到如此地步的。于是,学生就可以自行对文章题目做一次修改,比如《飞速发展的世纪》《焕然一新的世纪》等。

总之,独立感悟文本,构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渗透,使学生有个性化阅读的新体验,最终升华为独特的见解。

三、个性化阅读的误区

误区一:小学生就如一张纯净的白纸,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可以天马行空。阅读过程不是教师设下概念框架,而是学生步步深入、亲身发现、亲身体验。在小学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中,小灰兔并不“懒惰”,因为开头写到的就是小灰兔和小白兔一起帮老山羊收白菜。全文的主旨也不是批评小灰兔的懒惰和表扬小白兔的勤奋,而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聪明的白兔学到的是种菜的本领,掌握了本领就可以创造财富。诸如此类的感悟恰恰丰富了内涵,启迪了智慧。

教师不能从他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学生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又转化为新知,然后让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就没有尽到一个老师该有的责任。

误区二:可以多元理解但不能偏离文章主旨。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对文章的感悟不同,说出的体会自然不同。但是由于未成年人价值观、人生观尚不成熟,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多样,但能切中要害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必然会出现种种偏差、浅薄甚至错误。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原本是个性化的。个性化阅读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所必需的,更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必需的。

综上所述,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学生是阅读过程的主体,文章的真实含义应该由学生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提倡个性化阅读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篇(3)

农村学校没有网络平台,也没有图书室,只是征订了一些教育教学专业书刊,在办公室的书报架里放着几本《小学语文教师》,我信手拿起一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翻阅到“咬文嚼字”栏目,正好有位老师提出同样的问题,编辑伶怡老师给出了答案:反问后续句。作用为:(1)对反问句作补充说明;(2)对反问句作反复强调。类似的句子有:老山羊想:狼专门吃羊,吃鸡,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不会!真可谓开卷有益。

从此,我与专业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起初,我看专业书刊只是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或者为了验证我的见解是否科学正确。随着深入阅读,我的阅读期待开始酝酿,专业理想扶摇直上,我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了规划:三年站稳讲台,五年出成绩。

由于农村小学信息封闭,没有外出听课、培训的机会,学校也没有条件给老师铺设专业发展的路径。我知道只有通过专业阅读来开辟专业成长之路。

起先我是随性而读,工作余暇,兴致生发,我就潜心阅读;但只要工作忙了,或者有娱乐消遣,书就束之高阁,阅读就暂时怠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失长效机制,阅读收获并不大。在漫不经心的阅读里,我开始反思:阅读贵在坚持,绳锯木断方能获得“真经”。怎样才能把阅读认知和阅读理解长时间保存,达到经久耐用?最淡的墨水远远胜过最强的记忆,我于是开始了阅读和摘记双轨并行。

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我钟情的专业报刊有《小学语文教师》、《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每次看到名言警句、优秀案例、前瞻理论等就摘抄下来。我总是在睡觉前,把摘录本翻开来看看,有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第二天醒来,再回忆一下昨天看的内容,温故而知新。当要上校内公开课时,我就凭着记忆搜寻优秀的课堂实录,又一次细细研读,兼收并蓄,着手备课。

在物欲横流的功利时代,草根教师要秉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专业信念。我知道专业阅读是毅力和定力的合力而为,当阅读合力悄然孵化成生命自觉,阅读幸福就会蹁跹而至,悦读人生从此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拔节。

长年累月的专业阅读,我的专业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特别是解读教材的功力渐深了,我从名师优秀教案中汲取营养,触发灵感,自创的教学设计模型有了雏形。有了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涵养,我的教学睿智和教师魅力开始发育,学生越来越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我第一次所教的毕业班学生,在小学语文毕业考试中,平均成绩在辅导区6所完小中力拔头筹,还超过了中心小学两个班级。学生的进步就是我的骄傲,此时,我真正品味到了专业阅读的香醇。

工作的第8年,我调入实验小学工作,良好的阅读环境拓宽了我的阅读范畴。寒暑假,我总是要借几本厚厚的书,作为我的假期作业去完成。平时工作空暇,我则多借阅专业期刊。长年累月,我的第一本硬面抄上留下了四万多字的笔记,它功德圆满,光荣退休。接替它的第二本硬面抄上也有了一万多字的笔记。十多年来,第一本硬面抄纸张已经泛黄,但我敝帚自珍,搬家的时候没有把它丢掉,如今它仍然在我床头柜上。经常翻翻,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重温旧情,与好友心语。

我执着践行专业阅读,它给我的回报是丰厚的,我教的班级连续4年在语文期末统考中平均成绩名列第一名。更让我自豪的是,我接手的班级一开始语文成绩都一般,我执教后学生喜欢学习语文了,语文成绩也突飞猛进。究其原因,并非是我本事大,而是我坚守专业阅读后,厚积薄发,激扬文字,挥洒自如,潜移默化中感染了学生。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阅读是点燃生命,使人幸福,给人震惊,成为决心和行动的动力。”我的阅读定律是:读书是生活,愿做苦行僧,深思立身道,精读修业书。专业阅读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学识在阅读中丰厚,心灵在阅读中涤荡,理想在阅读中放飞,幸福在阅读中酿造。阅读是栽种,栽种希望,栽种理想。阅读是仰望星空,追寻梦想,享受快乐。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回眸十多年的专业阅读,精神财富盆满钵溢。

1.与文本细语,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

如果说诗书是真正的天籁,阅读就是虔诚的皈依。字词知冷暖,文章皆有情,我每一次静思默读,都会有一种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生命体验。书里乾坤天地宽,我行走在阡陌纵横的专业阅读中,与文本细语,体悟清词丽句的传情达意,品悟文本语言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咀嚼诗意涌动、情理栖息的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品书境界,让我明白读书如品茗,细读慢品中体味语言的味道,品尝语言的精华。

翻开我的摘抄本,再一次品味从文本中提炼的言语。浸润文本书香,悦读成就人生。专业阅读,与文本细语,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

2.与大师对话,积萃英精华,塑文化人格。

感谢专业书刊为我牵线搭桥,为我敲开名师之门。我通过专业书刊“拜访”过当今小语届鼎鼎大名的特级教师不少于几十位。高山景行,名师的职业境界和人格修养都是我行走的航标。我从贾志敏、周一贯、于永正、窦桂梅、薛法根、王崧舟、孙双金等大师身上看到了阅读成就名师的真理。他们都是手不释卷、学而不厌的读书人;他们又是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的写书人;他们更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书人。徜徉在特级教师薛法根的简单语文、窦桂梅的主题语文、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中,语文是什么?小学语文该怎么教?我渐渐地清晰起来。

读书能使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中国的圣贤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朱熹等,国外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卡尔汉、布鲁姆、乌申斯基等都在书本里对我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囊括万殊,裁成一相,积萃英精华,塑文化人格。

3.与自己呢喃,潜心涵咏,切己体察。

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专业书刊里名家的至理名言,大师的独到见解,草根的教海拾贝,专家的拨云见日,都让我感同身受,受益匪浅。专业书刊是面镜子,专业阅读能照射出我学识浅薄,专业功底不扎实。如我一直认为“尴尬”的部首是“九”字,其实不然,“尴尬”的部首应该是“尢”字。原来我会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真是误人子弟啊!又如“忽然”和“突然”是近义词,通过专业阅读,我了解到它们在词性和用法上“貌合神离”。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写出近义词的练习开始反思,这样的练习虽然有助于学生对词语归类集合,便于记忆理解,但也容易误导学生,使其不会区别运用。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