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英烈寄语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4: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英烈寄语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英烈寄语

篇(1)

1.积极宣传,高度重视。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各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QQ平台、校讯通、微信群等形式大力宣传“清明祭英烈”的重要意义,要以清明节为契机,充分挖掘节日内涵、传统习俗、爱国主义情感,引导未成年人缅怀先辈、学会感恩,学习历史、传承文化,铭记责任、向往未来,立志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2.精心策划,认真落实。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组织开展活动。各中小学校要围绕“中国梦,我的梦”集中组织开展纪念革命先辈活动,开展“传承英烈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征文、演讲活动。网上组织学生登陆祭英烈---中国文明网,进入“网上祭英烈”专题页面(4月10日载止)进行留言,参加网上签名寄语;网下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学生到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史;组织中小学生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花圈;邀请老战士、老党员以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讲述革命传统。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歌朗诵会、歌曲演唱会、主题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各中小学要开展主题团队日活动,班班出一期“清明节”黑板报、手抄小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激发爱国情感。

3.严密组织,保证安全。各中小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师生活动安全。活动出行前要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和组织措施,明确责任,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安全预案,确保紧急时刻指挥有力,措施科学合理,通讯畅通。

4.及时总结,上传材料。各中小学校(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在活动后要及时总结和留存活动音像资料,并于4月10日下午4:00前将开展此项活动文字信息及图片电子稿报至xx市教育局。

上报要求:文字信息新闻稿件形式word格式上报,同时精选5张各单位活动图片(2M以上JPG格式,图片命名为:**单位开展**活动)

篇(2)

对园区(如北区5号楼水管爆管)潜在事故或紧急事故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处置,从而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发生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服务范围内发生水管爆裂紧急情况的准备和处置。

3. 责任人及职责

3.1生活服务中心负责人负责组织员工进行排水管堵塞溢水情况的处理。

总负责人:A

现场负责人:B

工程组:C

客服组:D

保安组:E

保洁组:F

3.2 生活服务中心负责落实本预案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抢修工作。

3.3 其他部门配合做好抢险及善后处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水管爆裂

4.1.1巡视人员一旦发现(包括接到报告)水管爆裂后,应立即设法制止溢水(如水表冻裂可切断供水),并电话和微信群内通知各部门人员,赶赴现场。

4.1.2 负责人接到通知,应立即组织各部门人员等赶赴现场,并做好:

a)客服组进行现场拍照或现场记录,查看受损情况,以便日后保险理赔等备用;同时准备好停水温馨提示,业主群内根据需要进行发送,如是多次停水还需准备好情况说明,安抚业主。停水后,关注业主群动态。

b)工程组维修人员根据现场漏水情况,判断是否应立刻关闭漏水部位的进水阀门,迅速切断水浸区的电源,防止触电事故,如果电梯进水,将电梯(人工方式)升高至安全地点,将电源关闭。如属市政供水单位给排水故障的,应马上通知所在地的供水单位,查明漏水点位后,根据维修情况在进行停水; 同时查看水泵房水压情况。

c)保洁组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利用沙包、吸水器、拖把、潜水泵等清除积水,以防水势蔓延威胁设施安全。

篇(3)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安全工作措施

1、学校领导或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团委等处室负责人迅速到达现场,组织抢险和救助工作。当日行政值日人员全部到岗,应在放学之前10分钟到达学校大门口和教学楼梯门口,引导组织学生安全有序离开教学楼和学校大门口。

2、各级部主任要加强教师出勤管理,及时了解教师出勤情况,及时汇总情况通知教导处调课并报告办公室主任;各班主任要加强学生出勤考查,及时了解学生迟到、未到校的情况及原因,告知家长后并及时汇总情况报告教导处贾主任。

3、如在下午预知有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教导主任应立即请示校长是否停课或提前放学,并通知班主任放学前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防止交通、溺水、摔伤等伤害事故的发生。班主任应在放学前巡视教室,要求值日生关好门窗,切掉微机、电视、饮水机等一切电源,确保学校财产的安全。

4、安全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到岗,遇到雨雪天气时应提前通知各年级学生放学,并在大门口组织引导学生安全离开校园,引导家长站在大门两侧接送学生区接学生。

5、办公室要及时组织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传达室相关人员清扫校园内、周边道路的积雪(或排除积水),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及时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保证师生的活动及人身安全,防止摔伤等事件发生。

三、有关要求

1、总务处要严把供暖时间,确定负责人,负责每天定时巡查,了解取暖情况并做好巡查记录,尤其是针对突然降温天气,要及时检修、检查锅炉、教室,做好记录,晚上做好调整,保证锅炉正常运转,确保供暖。

2、恶劣天气停止上体育课,班主任要通知学生在暴风雨、雪后或大雪清除后不得进入运动场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雪天,要求学生不得把冰雪带入楼内,以防摔伤。

篇(4)

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多发生于对冲性颅脑外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这是由于侧裂区脑组织在凸凹不平的颅腔内发生冲撞和摩擦所造成的。因为外侧裂区的生理解剖特点,使得该区域脑组织挫裂伤后脑水肿及脑肿胀的发生时间早、进展快及占位效应明显,可在病情恶化的短时间内即出现小脑幕切迹疝的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我院2003年—2007年收治的施行手术治疗的38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认为采取积极的手术策略尽快充分解除外侧裂区血管受压及占位效应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33岁,外伤着力部位以顶枕部及颞顶部为主,入院时间为伤后45 min~8 h,平均时间3.5 h。

1.2 CT影像 本组病例首次头颅CT平扫均显示单侧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15例伴有同侧额颞部硬膜下薄层血肿(厚度≤10 mm),23例伴有脑内血肿,每例挫裂伤灶及血肿范围约12~30 cm3。

1.3 分组 38例均为手术病例,以手术时间分为A、B组。入院后24 h内急诊手术者14例为A组,入院后经保守治疗24 h后因病情加重进行手术者24例为B组。A组入院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平均为(6.5±2.7)分,B组GCS平均为(12.0±1.6)分,A组入院时GCS明显低于B组(P<0.05)。

1.4 治疗方法 A组14例入院时病情较重,入院后立即做好术前准备,24 h内急诊行开颅减压术。B组24例入院时病情相对平稳,入院后先给予止血、脱水、预防感染等药物应用,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24 h后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及一侧瞳孔变化者,立即复查头颅CT并转为急诊手术。

手术方法:使用标准大骨瓣切口,游离骨瓣,咬除颞骨鳞部及蝶骨嵴。以蝶骨嵴为中心弧形剪开硬脑膜,周围硬脑膜放射状剪开,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及失活的脑组织,减轻对侧裂区血管的压迫,开放外侧裂池,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性液体。术毕脑组织肿胀仍较明显者可行患侧颞极切除减压,侧裂区留置引流管,硬脑膜敞开或减张缝合,去骨瓣减压。

1.5 疗效评定 对术后存活病例随访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疗效。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结果显示,虽然A组入院时GCS普遍低于B组,但GOS评定结果显示A组康复良好率高于B组,重度残疾率、病死率低于B组(P<0.05)。见表1。表1 2组GOS比较

3 讨 论

外侧裂位于额叶和颞叶之间,毗邻蝶骨嵴,侧裂静脉较粗大,主要收集外侧沟及岛叶等颞部静脉血,大脑中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亦分布在侧裂沟内。侧裂区脑损伤后短时间内即可造成侧裂血管痉挛及静脉淤血,产生血管源性脑水肿,使患侧大脑半球肿胀并向对侧移位,进一步加剧对侧裂区血管的压迫作用,造成外侧裂区周围脑组织血供的恶性循环。由于此区域生理解剖的特点,极易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能够争取在发生脑疝症状之前施行开颅减压手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起关键作用。

临床上往往发现外侧裂损伤后血肿量不多而脑组织中线结构移位明显,与传统的脑挫裂伤相比,手术指征应该积极地放宽。手术指征如下:①对于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损害者,CT扫描出现明显占位效应,应该立即手术治疗;②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灶体积>20 ml,中线移位>5 mm,伴或不伴基底池受压,应该立即行外科手术治疗[1];③入院时意识清楚,CT示挫伤灶占位效应不明显,但在观察过程中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深,GCS下降>2分,应立即复查头颅CT并准备行外科手术治疗。早期筛选出可能恶化的病例并及时手术可明显改善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的预后。

篇(5)

在过去10年里,CPU、内存、显卡等PC配件一直在高速发展,性能早已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但硬盘是例外的,除了容量的大幅度提升外,传输速度没有质的飞跃,无论接口怎么变,从当初ATA 66/100/133,到SATA 1.5Gb/s还是目前的SATA 3.0Gb/s,硬盘速度提升并不是很明显,因此熟悉DIY的朋友都知道,硬盘早已成为PC系统的性能瓶颈。 当然,硬盘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客观因素有关,目前大多数硬盘还是采用机械结构,转速是影响硬盘速度的重要因素,由于成本限制,目前只有服务器上用15000RPM的硬盘,民用级的还是10年前推出的7200RPM,这样注定硬盘速度不能有革命性的提升。因此,放弃机械结构、采用新的结构才是硬盘提速的根本途径。于是便有了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机械硬盘。机械硬盘即是传统普通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机械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简称HDD 全名 温彻斯特式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机械硬盘中所有的盘片都装在一个旋转轴上,每张盘片之间是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联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磁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读取。硬盘作为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必须完全密封。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什么是固态硬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领域。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简称固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商规产品(0~70℃)工规产品(-40~85℃)。虽然成本较高,但也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由于固态硬盘技术与传统硬盘技术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存储器厂商。厂商只需购买NAND存储器,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态硬盘了。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SATA-3接口、SAS接口、MSATA接口、PCI-E接口、NGFF接口和CFast接口。

最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二者的优缺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1、读写速度快: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盘更快。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寻道时间几乎为0。持续写入的速度非常惊人,固态硬盘厂商大多会宣称自家的固态硬盘持续读写速度超过了500MB/s!固态硬盘的快绝不仅仅体现在持续读写上,随机读写速度快才是固态硬盘的终极奥义,这最直接体现在绝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与之相关的还有极低的存取时间,最常见的7200转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一般为12-14毫秒,而固态硬盘可以轻易达到0.1毫秒甚至更低。

2、防震抗摔性:传统硬盘都是磁碟型的,数据储存在磁碟扇区里。而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即mp3、U盘等存储介质)制作而成,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发生碰撞和震荡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较传统硬盘,固态硬盘占有绝对优势。

3、低功耗:固态硬盘的功耗上要低于传统硬盘。

4、无噪音: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由于固态硬盘采用无机械部件的闪存芯片,所以具有了发热量小、散热快等特点。

5、工作温度范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固态硬盘比同容量机械硬盘体积小、重量轻。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与普通硬盘一致。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40~85摄氏度)。

6、轻便:固态硬盘在重量方面更轻,与常规1.8英寸硬盘相比,重量轻20-30克。

7、价格:市场上的128GB 固态硬盘产品的价格大约在在550元人民币左右,而256GB的产品价格大约在950元人民币(2014年价格)左右。计算下来,每GB价格在4.2元人民币(2014年价格)左右,依然比传统机械硬盘每 GB 0.3元人民币(2014年价格)的价格高出了十几倍。市场上128GB MLC(多层单元)固态硬盘,一般价格为550元(2014年)左右,部分较型号甚至达到750元左右。而这个价钱足够买一个容量3TB的传统硬盘了。128GB SLC(单层单元)固态硬盘价格则高达2000元以上。

8、容量:固态硬盘目前最大容量为4T, 而机械硬盘目前在市场上能见到的最大容量的是6T。

9、寿命限制:固态硬盘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人诟病其寿命短的所在。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34nm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P/E,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E。随着SSD固件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一款120G的固态硬盘,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用户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写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3000个P/E能用20年,到那时候,固态硬盘早就被替换成更先进的设备了(在实际使用中,用户更多的操作是随机写,而不是连续写,所以在使用寿命内,出现坏道的机率会更高)。另外,虽然固态硬盘的每个扇区可以重复擦写100000次(SLC),但某些应用,如操作系统的LOG记录等,可能会对某一扇区进行多次反复读写,而这种情况下,固态硬盘的实际寿命还未经考验。不过通过均衡算法对存储单元的管理,其预期寿命会延长。SLC有10万次的写入寿命,成本较低的MLC,写入寿命仅有1万次,而廉价的TLC闪存则更是只有可怜的500-1000次。

采用闪存芯片的固态硬盘也并非完美无缺,高价格、低容量,便是它成为它平民化的最大障碍。相比主流的320G-1TB容量的机械硬盘,目前容量较大的固态硬盘也只有128GB,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这样的容量已不能满足要求。加上128G的价钱约为人民币的3000元,是主流机械硬盘的3-5倍。除了高端发烧用户外,一般用户是不会购买高价低容量的硬盘,因此对固态硬盘对主流市场没什么影响。但随着用户对固态硬盘需求的扩大,闪存芯片制作工艺的提升与技术的成熟,价格便会降下来,写入速度会有改善,寿命也会将大大增加。在未来一段时间固态硬盘将与机械硬盘共存,但最终固态硬盘也会取代机械硬盘的。当然,要等到那天,固态硬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黄明辉. 蓄势待发的SSD[J]. 电子与电脑. 2009(01)

[2] 彭觅. 固态硬盘SSD的性能分析和组建方案设计[J]. 硅谷. 2008(20)

篇(6)

SSHD的外观和尺寸与普通3.5英寸/2.5英寸基本一致,它的秘密全部隐藏在了PCB板上(图2)。以希捷SSHD为例,它的PCB板比普通HDD增加了两颗芯片,分别为来自eASIC的SEAGATE“主控芯片”以及东芝生产的8GB 24nm MLC“闪存芯片”(图3)。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PC领域的各种“缓存加速技术”:

1.内存虚拟硬盘:很多大内存的PC用户,会借助超级兔子、Ramdisk或FancyCache等软件,将部分内存用于硬盘的高速缓存,进而起到为系统提速的效果;

2.英特尔智能响应技术:很多超极本或H77或更高级别芯片组的台式机都支持安装小容量的mSATA SSD,并通过一些软件和驱动将其打造为系统的缓存盘。

可惜,以上两种技术要么需要海量的内存,要么需要一系列的软硬件支持(如mSATA插槽、指定系统、驱动和软件),对普通电脑用户而言难度实在太高。而SSHD的出现,则解决了上述尴尬。

SSHD的工作原理和英特尔智能响应技术很像,它通过PCB板上整合的“主控芯片”(相当于操作系统+软件+驱动)和“闪存芯片”(相当于额外的SSD),可以在任意台式机或笔记本上安装使用,无需用户有任何专业知识,只需装上硬盘就可享受SSHD带来的速度改善了。

只提速不加速的“记忆效应”

SSD的读写速度可轻松突破300MB/s大关,而HDD的容量则多以TB为单位。那么,号称同时拥有两类硬盘优势的SSHD真的可以实现“1+1=2”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简单来说,SSHD的“主控芯片”会通过Adaptive Memory、FAST Facto等算法,无需用户干预就对硬盘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智能管理。“主控芯片”会根据分析近期磁盘读写数据的内容和频率,记录并统计你平时的使用习惯,将经常使用的软件、数据、缓存复制到“闪存芯片”中,当你再次运行或读取上述软件或数据时,SSHD会直接调用“闪存芯片”中的资料,从而让你享受到犹如SSD般极速的响应能力。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将SSHD理解为具有“记忆效应”的HDD,它会记录你之前运行或读取过的数据,从而实现越用越快的体验。比如,将操作系统安装在SSHD后,第一天开机耗时30秒;第二天开机可能就变成了25秒;从第三天起,开机时间可能就会稳定在15秒这个极限的速度上。再比如,首次运行安装在SSHD上的Photoshop软件需要15秒才能进入可操作的状态,那第二次运行就变成了10秒,以后再运行可能就只需5秒。

请注意,以上SSHD所带来的惊喜仅限于“提速”,也就是缩短你之前操作的耗时而已。很多用户需要频繁读取大量的影音文件,需要更快的读写速度支持。此时,SSHD的表现就相对“疲软”了。我们不妨通过一组数据(表1),看看SSHD在此方面的实际表现吧。

通过分析可见,SSHD在大文件的持续读写速度上并没有和同档次(同碟数、同转速)的普通HDD拉开差距,与SSD的差距就更为明显了。但是,在进行多次测试之后,SSHD在读取测试的存取时间项目中却有了质的飞跃,从14.1ms直接缩短到了0.269ms(图4~5),基本达到了SSD的水平。此外,在写入测试的存取时间项目中,SSHD的成绩反而不如HDD。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SSHD那PCB板上新增的两颗芯片主要用于改善小文件的随机响应速度,也就是对HDD最弱的随机性能方面进行了加强。将这些数据“翻译”过来,也就提高了保存在“闪存芯片”中小文件的第二次启动速度,缩短了硬盘和内存互传数据的等待时间,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安装SSHD后电脑开机越来越快,软件启动速度耗时也是越来越短,只是在拷贝影片游戏时却依旧和普通HDD相差无几的原因。

篇(7)

Abstract: the response in rail transit train operation to b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ponse of the train control system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response, transmission, the control system, the mode of 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TL50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最早在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的ATC系统中,采用了应答器技术,实现了列车在车站的定位停车控制。利用应答器传输技术可以构成点式ATP(列车自动保护)、ATO(列车自动运行)及列车控制系统。

一、应答器的基本特性

应答器主要分欧洲标准的“欧标”、美国标准的“美标”及日本标准的“日标”等产品。目前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欧式应答器。

应答器按照其功能分,可分为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两种。无源应答器也叫固定应答器,通过专用读写工具写入信息后未经再次修改其信息一直保持不变。有源应答器又称为可编程应答器,可以一次写入存储多条信息以供调用其中一条使用。

应答器采用全封闭防尘、防水、防盐碱、防磕碰等技术,在车-地间两线圈耦合瞬间,利用电感耦合激磁振荡原理产生电能,触发应答器发射电路工作,将应答器中存储的信息循环发送出去,直到列车离去而停止发送(电感耦合断开,电能耗尽)。

二、点式ATP系统基本构成

利用有源应答器可以向列车传递地面不同信息条件特点,可以构成简单点式ATP甚至点式ATO防护系统,也即基于应答器传输技术的列车控制系统。

点式ATP系统主要由有源应答器设备、地面电子单元(LEU)、计轴轨道电路或其他类型轨道电路设备、防护信号机、地面联锁设备、车载应答器接受单元、车载电子地图、车载测速电机、车载计算机等设备组成(图)。

地面联锁设备根据控制中心ATS指令或者值班员人工办理指令,排列相关进路、锁闭有关道岔、检查进路空闲状态、开放相应信号机显示,同时将进路锁闭开放条件等信息传送至LEU;地面有源应答器接受电子单元指定的信息格式,在列车跨越地面应答器时通过触发将信息发送给车载应答器接收单元;车载计算机设备接收到地面控制信息后,结合车载电子地图信息,计算生成一次制动曲线,指导车载信号设备或司机驾驶列车运行,以确保行车安全。

三、计轴设备应用及列车位置检测

基于应答器传输技术点式列车控制系统的列车位置检测,采用计轴设备。计轴设备是利用列车轮对通过计轴磁场区时引起计轴磁场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判定列车轮对通过该计轴点,同时计数;利用某一区段两端设立的计轴设备可以判定列车是否占用某区段或者出清某区段,达到代替轨道电路占用、出清功能。计轴设备的区段长度一般没有限制,只要两端计轴设备可以用光纤通信即可。计轴设备在地铁城轨交通中得到大量应用。

列车具置可以利用车载测速电机结合车载电子地图判定,利用无源应答器向列车提供绝对位置坐标,用以消除列车测速积累的误差。

四、地―车信息传递

任何列车控制系统都需要地―车信息传输通道,点式列控系统也不例外。

点式列控系统是利用有源和无源应答器向列车传递控制信息的。有源应答器一般向列车传递进路变化条件或信号开放条件的变化信息;无源应答器向列车传递线路曲线、坡度、线路坐标、线路长度、道岔型号、固定限速点、以及桥、涵、隧道、特殊区段等固定的特定信息。列车车载计算机利用列车出发时初始化定位设备确定列车开始出发时在车载电子地图上的具置,结合车辆测速电机测量列车所走行的距离,可以确定列车所在的具置。因测速电机存在测速误差,故需要应答器提供绝对位置坐标信息机型列车位置误差校正。

五、列车运行模式

基于应答器传输技术点式列车控制系统的列车运行模式可以分为ATO自动驾驶模式、ATP监控人工驾驶模式、ATP限制人工驾驶模式及非限人工驾驶模式等。

ATO自动驾驶模式要求地面有源应答器设备布置较密,每架信号机前方需冗余重复设置至少两台有源应答器,能够及时向车载信号设备提供进路变化信息,一次投资成本较高。

列车车载信号设备接收的有源应答器信息一般仅提供地面一段进路条件信息:列车接收到有源应答器允许行车信息后,仅能按线路条件生成一次制动模式曲线,指导列车在下一点有源应答器前停车;司机转变驾驶模式改为非限人工驾驶模式,接地面信号显示要求驾驶列车通过新的地面有源应答器,接收新的变动信息后生成新的一次制动模式曲线;司机转变非限人工驾驶模式为点式ATP模式,则列车按新的ATP控制曲线行驶。由此可以看出,点式ATP系统的列车运行是一段接一段走走停停,在进路较多的情况下,列车运行不能连贯、需频繁起动停车,给列车正常运营带来不便。

为了避免列车走走停停的弊端,可以在信号机前方列车制动距离范围内冗余有源应答器,提前向列车传递信号变化信息,及时更新车载信号设备的信息内容,避免列车在信号开放情况下停车,方便司机驾驶,减少中间停车。(冗余设置信标改善列车一次制动模式曲线示意图)

若列车制动系统性能发生变化,有可能会出现列车停车时候越过地面应答器位置。当前方信号变化时,车载计算机设备因已经越过了地面有源应答器点而不能更新新的数据内容,故需司机人工确认信号开放状况,人工转化驾驶模式(将ATO自动驾驶模式或ATP监控人工驾驶模式转为非限人工驾驶模式),人工驾驶模式以线路规定速度运行;直至列车越过下一个有源应答器,车载计算机重新接收到新的信息内容后方可将驾驶模式转为ATO自动驾驶模式或ATP监控人工驾驶模式,按新模式控制曲线驾驶列车运行。

六、与屏蔽门联动控制

在点式列控系统中也可以安装屏蔽门,关键是要解决列车与地面通信信道问题。

利用站台区增设的无源应答器进行列车精确定位,点式ATO设备控制列车停准在规定停车窗内,停车精度可达±300mm。列车停稳后,向连锁设备送出列车已经停稳即将打开列车们的信息,连锁设备则将该信息送至屏蔽门控制系统,通知屏蔽门设备同时打开屏蔽门。当列车停站时间已到,ATS系统会向联锁系统、车载信号计算机设备发出关门信息,联锁设备则将关门信息送至屏蔽门系统,通知屏蔽门关闭;屏蔽门系统在关闭屏蔽门并锁闭后再向联锁设备发出屏蔽门已经关闭信息,联锁系统将信息传送至列车。列车可以继续运行。

篇(8)

1.造成成分的改变。当患有前列腺炎时,精浆中会掺杂一些细菌,炎症细胞、乳酸物质也会增加,细菌的毒素以及代谢产物又会排泄在精浆中,细菌的生存和炎症细胞也将大量消耗精浆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使得精虫的生存环境变的极其恶劣,而不能充分发挥其生育能力。

2.造成精浆酸碱度的改变。正常情况下,的酸碱度为pH7.2~8.0,在这种情况下,生存良好,活动自如,当患有前列腺炎时,精浆中的酸性物质会增加,精浆偏酸性,当降至精虫生存的最低要求pH6~6.5时,精虫就会夭折,不利于生殖过程的正常进行。前列腺液里出现的大量白细胞,也会使前列腺液的酸碱度明显提高,也不利于精虫的生存。

篇(9)

一、体积压裂作用机理

“体积压裂”顾名思义,就是指将可以进行渗流的有效储集体通过压裂的方法“打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网络裂缝,通过这样的压裂方式能使储层基质与裂缝壁面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使得油气可以从任何方向渗流到裂缝的距离最短化,将储层整体渗透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从而使储层可以实现长、宽、高三维立体方向的改造。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1)低猫液体(2)大液量(3)高排量这三项,加以转向技术及材料的应用的辅助,利用直井分层压裂技术和水平井分段改造技术等手段,可以将裂缝网络系统形成规模最大化,储层动用率就会相应的提高,从而提高非常规油气藏采收率。

二、体积压裂的技术特征

2.1 体积压裂改造的条件

(1)地层有天然的裂缝且发育良好;(2)岩石中硅质成分含量高,容易在高压下产生裂缝。岩石在压裂过程中容易产生剪切力破坏,不是形成单一的裂缝,而是有利于形成复杂的网状裂缝,从而提高裂缝密度增加缝隙体积;(3)较小的敏感力度,适用于大型的滑溜水压裂。较弱的水敏地层,有利于提高压裂液的用液规模,同时使用滑溜水压裂,滑溜水黏度低,可以进入天然裂缝中,迫使天然裂缝延展距离增加缝隙体积,扩大了改造体积。

2.2 体积压裂改造技术

国内常用的体积压裂技术是滑溜水大型压裂技术。体积压裂工艺有两个特征。第一“两大”:大排量、大液量。第二“两小”:(1)小粒径低密度支撑剂,支撑剂一般采用70/100目和40/70目陶粒;(2)低砂比,最高砂比不超过支撑剂总量的20.0%。

2.3 体积压裂液体系

体积压裂液主要用滑溜水,滑溜水可以采用阴离子聚合物,也可以用低浓度线性胶,此外压裂液还可用滑溜水+交联胶的组合方式。此外,在体积压裂改造前,还可以适当对储层进行酸浸处理。

滑溜水压裂液常规配方为:清水+表面活性剂+粘土稳定剂+减阻剂。

2.4 体积压裂注入方式

套管注入或油管套管同时注入。

三、体积压裂在低渗油藏的应用

靖安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主要由油页岩、泥质粉砂岩及砂岩夹层组成,具有含油率高、天然裂缝发育、厚度大、资源丰富的特点。其石油储集层特征明显:①遭受破坏时会产生复杂的纵横交错裂缝;②储层岩石密度大、渗透率超低;③细微裂缝发育;④有机质含量丰富,厚度大;⑤岩层容易破裂,容易形成剪切裂缝;⑥油气主要有吸附态和游离态2种状态,要求有大的改造体积,才会有开采价值。

因此,储层致密的油藏必须使用体积压裂改造,由人造主裂缝连接并延展储层中的天然微裂缝,形成复杂的纵横交错裂缝,扩大改造体积,增大裂缝渗流面积,提高原油流动能力,提高储层产能。

①油层基本数据

②压后产量

压裂工艺:压裂工艺体现了“两大、两小”特征,其中“两大”是指:①大排量,施工排量6m3/min;②大液量,单井用液量330m3。“两小”是指:①小粒径支撑剂,支撑剂采用20/40目陶粒,②低砂比,平均砂液比为5%~15%,最高砂液比不超过20.0%;压裂液为混合水;

从压力曲线看有明显破裂峰值显示,说明有新缝开启,措施后初期日增油2.95t,目前日增油为1.39吨,106天累增油172.22t。

因此得知,体积压裂对改造致密储层的效果显著。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得知,硬性体积压裂改造效果的因素主要有:1.压裂液体系配方2.油层厚度3.天然裂缝发育程度4.支撑剂5.施工排量等。主要表现为:当压液的的体系与地层的配伍性越好,油层的厚度就越大油层厚度越大、支撑剂密度越低粒径越小量越大、排量越大、天然裂缝越发育,体积压裂改造致密储层形成的网状裂缝就越好,从而最大化有效裂缝与储层的接触面积,实现改造体积最大化,提高单井产量,改造后的单井产量是改造前的2~3倍。

四、结论与认识

(1)体积压裂技术他有排量大、粒径小、液量大、砂比低、黏度低、液量大等特点,针对低渗油藏,可以将排量设置到10m3/min以上,平均砂比在3%~5%之间,压裂液体系采用交联胶和滑溜水组合方式,将支撑剂设置在以40或70目的陶粒为最为合适。

(2)对于配制的体积压裂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充分溶解、彻底循环、确保液体质量。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液体互相交替使用,以确保排量稳定,供液连续。

(3)优化压裂液体系。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破胶剂,提高压裂液的破胶能力,减少残渣对储层的伤害。

(4)致密储层经体积压裂改造以后,建议及时控制放喷,并及时排液,提高返排率。

篇(10)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应对突发雨雪冰冻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雨雪冰冻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坚持一保人身、二保厂房、三保设备的原则。依托政府、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事件类型

  雨雪冰冻灾害主要发生在冬季,但秋冬交替和冬春交替之际偶尔也会出现。这种气象灾害是由降雪(或雨夹雪、霰、冰粒、冻雨等)或降雨后遇低温形成的积雪、结冰现象,会对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危害。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本地区雨雪冰冻天气有所减少,但极端雨雪冰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3.2危害程度分析

  雨雪冰冻灾害直接对安全生产运行构成威胁。可能导致供电线路严重积雪冰冻、损毁杆塔,可能使户外电气设备损坏、厂房坍塌,甚至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雨雪冰冻灾害对交通安全有很大影响。可能导致地面塌陷、路面湿滑,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造成交通受阻或交通事故。

  雨雪冰冻灾可能导致室外供水、供汽、供气管路冻结,造成生产和生活供水、供气、供汽中断。

  4事件分级

  雨雪冰冻灾害事件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

  4.1I级  特大雨雪冰冻灾害

  当地出现连续15天以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内降雪量仍将达到15毫米以上;线路结冰特别严重,全部发生跳闸;公司重要生产设备因冰冻发生严重损坏事故。

  4.2II级  大雨雪冰冻灾害

  当地出现连续10天以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内降雪量仍将达到10毫米以上;线路结冰严重,部分发生跳闸;公司重要生产设备因冰冻发生损坏事故。

  4.3III级  较大雨雪冰冻灾害

  当地出现连续5天以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内降雪量仍将达到10毫米以上;线路部分结冰,发生跳闸;公司生产设备因冰冻发生损坏事故。

  4.4IV级  一般雨雪冰冻灾害

  当地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内降雪量仍将达到5毫米以上;线路出现结冰现象;公司生产设备因冰冻发生损坏事故。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

  5.1.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

  成员:安监部主任、发电部主任、设备部主任、环保部主任、燃运部主任、总经理工作部主任、思想政治工作部主任、财务部主任等部门行政正职

  5.1.2应急救援办公室

  指挥部在设备部设防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由设备部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预案的执行和日常管理工作。

  5.1.3应急救援工作组

  (1)运行应急组:每个集控室成立一个小组,当班值长为组长。

  (2)继电保护专业应急组:由控制部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组成,继电保护主管任组长。

  (3)汽机专业应急组:由设备部、检修部汽机专业人员组成,汽机主管任组长。

  (4)锅炉专业应急组:由设备部、检修部锅炉专业人员组成,锅炉主管任组长。

  (5)电气专业应急组:由设备部、检修部电气专业人员组成,电气主管任组长。

  (6)热控专业应急组:由设备部、控制部热控专业人员组成,热控主管任组长。

  (7)公用系统应急组:(包括:化学、燃料),由设备部、燃运部、环保部人员组成,设备部副主任任组长。

  (8)物资保障应急组:由发展计划部、物资部、燃料管理部人员组成,物资部主任任组长。

  (9)后勤、医疗保障组:由行政事务部、物业管理人员组成,物业公司经理任组长。

  (10)安全保障组:由安监部人员及各部门安全员组成,安监部主任任组长。

  (11)保卫救援组:由总经部、消防队、驻公司武警中队人员组成,总经部保卫主管任组长。

  (12)通讯保障组:由控制部通信专业人员组成,通信班班长任组长。

  5.2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5.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职责

  (1)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和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实施救援工作;

  (3)向上级汇报突发事件的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5.2.2应急救援办公室的职责

  (1)负责组织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及审核;

  (2)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3应急救援工作组的职责

  (1)运行应急组:负责运行设备的应急处理。

  (2)继电保护专业应急组:负责继电保护的应急处理。

  (3)汽机专业应急组:负责汽机设备的应急处理。

  (4)锅炉专业应急组:负责锅炉设备的应急处理。

  (5)电气专业应急组:负责电气设备的应急处理。

  (6)热控专业应急组:负责热控设备的应急处理。

  (7)公用系统应急组:负责公共系统以及燃料运输设备的应急处理。

  (8)物资保障应急组:负责物资和燃煤的供应。

  (9)后勤、医疗保障组:负责后勤供应及人员救护、车辆准备。

  (10)安全保障组:负责安全保障、事故调查分析及上报。

  (11)保卫救援组:负责现场的保卫隔离和消防救援。

  (12)通讯保障组:负责现场的通讯保障工作。

  6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6.1.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雨雪冰冻灾害的风险预警信息监测由设备部负责。

  6.1.2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

  雨雪冰冻灾害风险监测信息渠道主要来自省、市政府部门的雨雪冰冻灾害预警信息。

  6.1.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

  设备部要加强当地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预报信息的监测,对公司设备安全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及时报送生产副总经理。

  6.2预警与预警行动

  6.2.1预警分级

  预报等级按国家统一标准划分为4级:

  (1)Ⅳ级:一般雨雪冰冻灾害;

  (2)Ⅲ级:较大雨雪冰冻灾害;

  (3)Ⅱ级:大雨雪冰冻灾害;

  (4)Ⅰ级:特大雨雪冰冻灾害。

  6.2.2预警 (1)雨雪冰冻灾害预警由设备部负责确定级别,经生产副总经理或其授权人签发后。

  (2)公司各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及时转发公司的雨雪冰冻灾害预警信息。

  6.2.3预警后的应对措施 (1)加强宣传,增强全员预防冰冻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御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的思想准备。

  (2)建立健全防御雨雪冰冻灾害组织指挥机构,落实责任人、防御雨雪冰冻灾害抢险队伍,构建冰冻灾害易造成重大损失的重要生产设备的监测及预警措施,加强防御雨雪冰冻灾害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培训工作。

  (3)提前做好各类工程的安全检查,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要落实安全度过雨雪冰冻灾害的方案。

  (4)各部门要及时落实本部门的防御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

  (5)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御雨雪冰冻灾害物资,合理配置。

  (6)充分利用通信网络,确保雨雪冰冻期间通信完好和畅通。

  6.3预警结束

  当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状况好转,省、市政府部门雨雪冰冻灾害预警结束信息时,设备部对公司设备安全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及时报送生产副经理,由生产副总经理宣布结束预警。

  7信息报告

  7.1应急值班电话

  7.2应急报告的程序、方式和时限

  7.2.1雨雪冰冻灾害信息实行归口处理,由安监部负责向分公司、集团公司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逐级上报。 7.2.2雨雪冰冻灾害信息的报送,应快速、准确,重要信息立即上报,若一时难以准确把握,先报告基本情况,后抓紧核实补报详情。 7.2.3有关部门在发现或接到雨雪冰冻灾害事件的报告后,经核实无误,应依据职责分工,立即组织调集力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并在2小时内向公司总经理报告。 7.2.4III-Ⅰ级预警信息和应急响应启动后,事件所涉及的部门应当将进展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并按照“零报告”制度,形成每日情况简报。公司及时将进展信息汇总形成每日雨雪冰冻灾害事件情况简报,上报分公司。 7.3速报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雨雪冰冻灾害险情或灾情发生的地点、时间、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影响范围和程度、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成效,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造成后果的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在本预案中将雨雪冰冻灾害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4级:

  8.1.1Ⅳ级响应:应对一般雨雪冰冻灾害。 8.1.2Ⅲ级响应:应对较大雨雪冰冻灾害。 8.1.3Ⅱ级响应:应对大雨雪冰冻灾害。 8.1.4Ⅰ级响应:应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 8.2响应程序

  8.2.1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

  (1)Ⅳ级响应:当地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内降雪量仍将达到5毫米以上;线路出现结冰现象;公司生产设备因冰冻发生损坏事故。

  (2)Ⅲ级响应:当地出现连续5天以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内降雪量仍将达到10毫米以上;线路部分结冰,发生跳闸;公司生产设备因冰冻发生损坏事故。

  (3)Ⅱ级响应:当地出现连续10天以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内降雪量仍将达到10毫米以上;线路结冰严重,部分发生跳闸;公司重要生产设备因冰冻发生损坏事故。

  (4)Ⅰ级响应:当地出现连续15天以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内降雪量仍将达到15毫米以上;线路结冰特别严重,全部发生跳闸;公司重要生产设备因冰冻发生严重损坏事故。

  8.2.2响应启动

  (1)Ⅳ级响应:生产副总经理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2)Ⅲ级响应:生产副总经理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3)Ⅱ级响应:总经理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4)Ⅰ级响应:总经理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8.2.3响应行动

  当确认灾害灾情发生时,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召开应急会议,调动参与应急处置的各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专业处置”的要求和预案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有效地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8.3应急处置

  8.3.1先期处置

  (1)对是否改变运行方式、转移群众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出决策;

  (2)及时划分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

  (3)加强联络,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导致的二次人员伤亡。

  8.3.2应急处置

  (1)当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后,设备部、发电部等各部门继续与冷水江气象局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灾害性天气的动向,增加观测次数,提高分析预报和预警预报频次,及时向防雨雪冰冻应急小组领导和成员通报监测预报信息。

  (2)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核实雨雪冰冻灾害引发事故的地点、程度等信息,同时要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

  (3)事故现场同时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时,当班值长应及时向总经理报告,由总经理宣布启动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和相应的处置方案,要求通讯保持随时畅通。

  (4)由各检修单位和湘军公司组织进行道路及厂房的除雪、除冰工作,确保厂区主要道路的畅通。

  (5)安监部监督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6)总经理工作部主任和物业公司经理负责组织后勤、医疗保障组,保证信息畅通,作好后勤生活和现场的救护工作。

  (7)燃料部负责核实燃煤的储存情况、燃料的供应情况(包括铁路和公路运输),并及时向应急组组长汇报。

  (8)物资部负责组织物资保障应急组成员,随时提供铁锹、扫帚、雨鞋、棉衣等应急物资,保证系统恢复所需的物资的供应。

  (9)设备部负责组织设备恢复应急组成员,检修部经理协助,配合发电部全面恢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根据雨雪冰冻灾害损坏的设备,及时与物资部门沟通,掌握备件的库存信息,以便在第一时间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10)发电部和设备部负责维持现场的生产秩序,保持稳定生产。

  (11)行政事务部、运输分公司负责了解厂外道路的情况,并与冷水江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人员取得联系,及时了解道路信息;同时配合应急小组备足车辆,以备应急处置急用。

  (12)雨雪冰冻灾害防灾救灾的有关新闻报道工作需由应急小组组长审核后进行。

  (13)发生特大和重大雨雪冰冻灾害时,由总经理向华银公司、集团公司及地方政府汇报事故情况。

  (14)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后,设备部、发电部等应急小组应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发展趋势、生产、生活设备的运行情况,防止发生管道冻裂跑水、氢气管道冻裂跑氢、交通事故等次生灾害。

  (15)当灾害扩大无法控制时,由总经理向地方政府请求支援。

  8.3.3扩大应急响应

  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立即向地方政府、调度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8.4应急结束

  雨雪冰冻灾害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危害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

  IV-III级应急响应终止:根据现场生产恢复情况,由生产副总经理命令结束应急响应。

  II-I级应急响应终止:根据现场生产恢复情况,由总经理命令结束应急响应。

  9后期处置

  9.1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况下,各部门生产人员要坚守本职岗位,使公司生产正常进行。 9.2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归口调查、收集、整理灾情信息、设备损失情况,由设备部统一汇总和分析评估,并及时上报总经理。 9.3按相关规定完成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并及时将事故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9.4每年设备部应对防御雨雪冰冻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评估、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防御雨雪冰冻系统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议,定期组织防雨雪冰冻检查,进一步做好防御冰冻灾害工作。财务部根据评估情况办理保险和理赔事宜。 9.5应急响应终止后,公司应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参加防御雨雪冰冻救灾的义务。武警部队和民兵是防御雨雪冰冻抢险的重要力量。 设备部应加强防御雨雪冰冻灾害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人员技术培训,确保防御雨雪冰冻抢险需要。 调动武警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基本程序:抢险救灾需要驻公司武警部队参加时,由总经部向市武警支队提出申请,由市武警支队按照有关规定派出兵力。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物资部结合公司实际贮备一定数量防御雨雪冰冻灾害物资。防御雨雪冰冻灾害物资调拨原则:先使用公司储备的防御雨雪冰冻灾害物资,在不能满足情况下,由总经部向分公司、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援助申请。

  10.3通信与信息

  由总经部编制防御雨雪冰冻抢险各参与单位、责任人以及相关部门、上下级防御雨雪冰冻指挥机构的联系电话、传真电话,各防御雨雪冰冻抢险参与单位值班电话、主要责任人联系电话等的通讯录,并制定管理制度,经常进行核实、更新,以保障联络畅通。

  控制部通讯专业人员负责保障防御雨雪冰冻灾害信息的畅通。遇到突发事件,要保证防御雨雪冰冻抢险救灾的通信畅通。必要时,要全力确保调度电话的畅通,确保值长岗位全国直拨电话的畅通。

  10.4经费

  财务部预算要安排资金作为防御雨雪冰冻抢险应急资金。

  10.5其他

  行政事务部负责公司救灾车辆的调配工作,优先保证防御雨雪冰冻抢险人员、防御雨雪冰冻救灾物资的运输。

  物业管理负责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生产现场巡医问诊,开展伤病员救治等工作。

  11培训和演练

  各部门要将防雨雪冰冻应急预案内容以及防寒防冻、防御雨雪冰冻救灾等常识纳入员工日常技术培训工作。

  每年开展一次防雨雪冰冻应急预案演练。

  12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略)

  12.2预案备案

  本预案报辖区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备案。

  12.3预案修订

  本预案应适时进行修订,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

  12.4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总经部负责制定、归口和解释。

  12.5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xxxx年x月x日起开始实施,原相关预案同时废止。

  13.1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篇(11)

中图分类号:TV69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裂缝险情

1.1 裂缝种类

龟状裂缝。龟状裂缝多出现在土坝表面,分布较均匀,缝细而短,对堤坝危害较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粘性土水分蒸发,表面土体收缩,故又称干缩裂缝。填筑土料粘性愈大、含水量愈高,干裂的可能性愈大;横向裂缝。横向裂缝的走向与堤坝轴线垂直或斜交,常出现在堤坝顶部并伸入堤坝内一定深度,严重的可发展到堤坝坡,甚至贯通上下游造成集中渗漏,直接危及堤坝的安全。主要是相邻堤坝段坝基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陷,常发生于堤坝合拢段,堤坝体与交界部位施工分缝交界段以及坝基压缩变形大的坝段等;纵向裂缝。纵向裂缝的走向与堤坝轴线平行或接行,多出现在堤坝顶部或堤坝坡上部,裂缝逐渐向坝体内部垂直延伸。它一般比横向裂缝长,若不及时处理,雨水入侵后会造成大坝脱坡险情;内部裂缝。产生内部裂缝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部位有:如在狭窄山谷压缩性大的地基上修建土坝,在坝体沉降过程中,上部坝体重量通过剪力和拱的作用,被传递到两端山体和基岩中去,而坝体下部沉陷,有可能使坝体在某一平面上被拉开,形成水平裂缝;此外,堤坝坝基或堤坝与建筑物接触处因产生不均匀的沉陷而产生内部裂缝等。

1.2 裂缝的抢护

开挖回填。开挖回填施工简单,裂缝处理较彻底,效果较好,适用于深度在5m以内,并已停止发展的裂缝。开挖前应沿裂口灌注少量石灰水,以掌握开挖的范围。挖槽深宽均应超过裂缝0.3m~0.5m,长度超出缝端1m。梯形台阶。槽坑开挖时顺缝抽槽,保持梯形断面,以利于原堤坝的结合。当裂缝较深时可挖成阶梯形槽坑,台阶高1.5m。槽口附近不宜堆放土料,以利出土和施工安全。槽坑回填前先削去台阶,洒水湿润槽壁并刨毛,再回填与原堤坝体相同的土料,分层夯实。十字形结合槽。适用于贯穿堤坝的横向裂缝。开挖时顺裂缝方向每隔5m~6m,设一道垂直于裂缝的结合槽,回填时要注意新老土的结合。在汛期,抽槽法适用于高出洪水位的裂缝抢护。一般裂缝处理宜在枯水期或降低水位后进行,必要时应在上游堤坝坡加筑临时围堰,以策安全。龟形裂缝一般不作处理,若处理也可采取泥浆封口,或将龟裂土层刨松湿润夯实,面层再铺以砂性土保护。

充填灌浆。对于较深的裂缝,可采用灌浆法,或采取上部开挖回填、下部灌浆的方法处理,以减少抽槽工程量。灌浆部位的顶部必须保持有2m以上的开挖回填层作为阻浆盖,以防止浆液外喷。回填时预埋灌浆管(铁管或竹管)。如条件许可可采用分段、回浆的灌浆方法,效果较好。浆液浓度应先稀后稠,灌浆压力由小到大。

2 渗漏应急抢险的措施

2.1 渗漏险情的分类

渗水险情。在高水位作用下,水流渗入堤坝,将堤坝体分为上干下湿两部分,干湿土的分界线叫浸润线,浸润线以下的坡面和坡脚都可能发生渗水险情。造成渗水险情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堤身夹有砂土层、堤身不实以及堤坝内有蛇鼠洞、白蚁洞、獾洞、烂树根、废涵管、硬土块、砖石等杂物。堤坝断面单薄、背水坡太陡都会加大渗流速度,抬高浸润线,加速渗水险情的发展;管涌险情。堤坝在高水位时,透水性强的地基渗透坡降大于覆盖层的临界坡降,渗流使土体中细颗粒沿孔隙移动并被带至地面,在渗水出口四周形成沙环。随着流失土粒增多沙环变粗,堤坝内逐渐形成贯穿的通道,从而造成管涌险情;流土险情。渗流的渗透力超过表土的有效压力时,堤坝坡或坡脚土体被破坏,形成沙沸或土体被冲失,造成流土险情;漏洞险情。渗水、管涌或流土险情抢护不及时,继续发展造成渗流集中,土体大量流失,逐渐形成贯穿堤坝或穿透基础的渗流通道,称为漏洞险情,漏洞中流出带沙土浑水的最为危险。

2.2 渗漏险情的抢护

抢护原则、方法:临水坡截渗和背水坡反滤导渗。临水坡截渗:抢护方法主要有:土工膜截渗、抢堵漏洞进水口,散抛粘土截渗等方法;土工膜截渗:当洞口较大或附近洞口较多,可采用大面积土工膜或蓬布,沿堤坝迎水坡坡肩从上往下顺坡铺盖洞口,然后抛压土袋,并抛填粘土,形成前戗截渗;抢堵漏洞进水口:漏洞险情处理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准确堵塞进水口;散抛粘土截渗:当堤坝临水坡漏洞口较多较小,范围又较大,进水口难以找准或找不全时,在粘土料充足的地方,可沿临水坡散抛粘土,形成隔渗前戗。

背水坡反滤导渗:反滤导渗沟。在背水坡坡脚渗水处,开挖平行于堤坝轴线的纵沟,并与原有排水沟渠连通,同时在出现渗水的顶部,沿坡面开挖竖沟。

导渗沟内填砂石反滤料,要分层填放,应自坡脚向上分段施工,随挖随填,不得停工待料。反滤料填好后,顶面要铺编织袋、草袋或席片,用块石土方压实。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土工织物做导渗沟,选用有效孔径的土工布铺于沟的周围,中间填透水料,上部压盖草袋、席片、土袋等。在砂石反滤料缺少的地方,可利用麦秸、稻草等细料和柳枝、芦苇等粗料做导渗沟。材料按下细上粗,根向上、梢向下铺好,上部用土袋、块石等压实。所有导渗沟要与坡脚、排水沟连通。

反滤层的做法是:先将地面软泥、草皮、砖石等杂物清除,按反滤层的要求分层填铺砂石、土工织物、梢料等反滤材料。反滤料和块石要适当延伸到坡脚外,对堤身单薄,渗水范围大,又缺少砂石料的地方,可利用麦秸、稻草等细料和柳枝、芦苇等粗料,将反滤层做成滤水后戗,铺梢料要上下细,中间粗,梢料上部填土夯实,铺一层料,填一层土,直到计划后戗高度为止。

3 水利建设中防洪对策

3.1 科学认识洪水,把洪水治理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如何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保护好水环境,兴利除害,把我国的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减灾工作放在国土整治、改善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考虑,这是我国21世纪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在防洪治理过程中要掌握好“防”与“避”与“保”的关系,将防洪与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用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大力加强河流治理与开发利用规划的基础工作,制订综合治理规划,并按照规划和国民经济不同发展阶段要求,持之以恒地分步实施。

3.2 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管理,加强工程建设才能保安全是硬道理,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在加大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要特别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真正认识到质量就是工程的生命,防洪工程建设要强化招标承包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制,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

3.3 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的原则。在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水文、通信、交通、集雨器、人工降雨摸拟装置等非工程措施的建设。水文、通信是防汛的耳目和尖兵,要为防洪调度决策及时提供水情、工情等可靠信息。在水文信息的监测预报方面,改变目前雨情、水情一报多发,一个控制站多层单位进行洪水预报,信息不能共享和信息有偿服务的现状,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效能,避免重复工作等浪费现象。进一步加快全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提高我国降雨预报和对洪水信息的预报水平和预警能力。

3.4 积极推动洪水风险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