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2 14:58: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

篇(1)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大国。机械制造作为我国第一产业代表,在提升我国经济实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由传统的工业国向现代的工业国转型升级,在这过程当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无论是在应用的广度上还是在应用的深度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所以,本文探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将有助于我国今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产业研究领域的完善。

1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集中精力发展工业产业。工业增加值以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都在保持稳定增长。与此同时,我国还紧跟时展步伐,对传统的机械制造从技术到设备等方面都进行了转型与升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某些领域甚至达到先进水平。从目前来看,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l.1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械制造产业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提升。目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己经成为我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指标,无论是在重型机械制造方面,还是在诸多的民用工业设备制造中,工业机械及其自动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彰显。

1.2应用科技含量水平不断提升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产业对科技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可以说,科技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的应用效果。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将最新的技术和专利应用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水平在科技含量方面己经呈现出了显著的提高。相信随着未来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体系的不断完善,整体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也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质的飞跃。

2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上文中主要探讨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肯定了其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同欧美等机械制造等大国相比,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成果转化还需要改进,具体如下。

2.1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己经进入了工业3.0时代,工业3.0时代意味着高端科技,包括自动化技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尖端科技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在好多领域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由于缺乏核心专利技术,一些机械制造领域还需要通过购买国外设备等方式来解决,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的发展,也制约了我国整体的工业化水平的进步。因此,不断提升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是该领域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人才创新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竞争己经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竞争,而是人才方面的竞争,尤其是创新人才方面的竞争。由于受到我国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的工业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人才存在着借鉴、模仿有余,但创新不足的现象。虽然每年有大量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毕业,但由于缺乏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大大的影响了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断的完善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助推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迈向新台阶的重要路径。

2.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为了更好的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过度,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平台,一些己经研发成功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无法在市场中得到推广,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缺乏良性的合作与互动,所以,在今后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中,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技术成果向市场成果转化,是摆在改领域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篇(2)

[1]孙珏.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相关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0).

[2]牛伟.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4).

[3]尹明,雷坤.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

[4]徐云龙.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技术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4,(11).

参考文献:

[1]罗子儒.基于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4(18):82.

[2]胡涵光.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農机,2015(02):38-39.

[3]张岚.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价值[J].科技展望,2015(04):227-228.

[4]于世光,陈伟,臧传尚.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139.

[5]高瞻.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4(12):141-142.

参考文献

[1]刘南松.谈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对机械的需求[J].河北农机,2016,04:22.

[2]郭宝海,周宇超.谈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中的机械深松[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05:79-80.

[3]柴跃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机械[J].当代农机,2007,04:42-44.

[4]郑丹彤.深松技术在玉米保护性耕作中的运用[J].河北农机,2016,03:14.

参考文献:

[1]李春明.相对运动原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2014,21(z1):277-278.

篇(3)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电装备制造业,从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与现场实施,机械加工与检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CAD/CAM技术运用等岗位工作。

从事行业

1机械/设备/重工

2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3新能源

4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5汽车及零配件

6其他行业

篇(4)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1、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1、1自动化技术还比较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数控系统等传统机构限制了多变量智能化的发展,无法根据外部的干扰和随机因素对动态实施调整,以致于我国现代数控技术严重脱离了社会发展轨道,严重制约了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因而,加快自动化发展步伐非常必要。

1、2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比较狭窄

当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运用领域仅限于数控系统的传统模式,机械制造厂生产的产品无论在质量还是性能上都与当今的高新产品有着很长一段距离。例如,生产的产品机构比较单一、制造工艺比较粗糙;设计方法上也比较落后,精确度较低;有些机械制造厂的制度相对落后,科研开发能力比较弱,缺乏技术的支撑等等,都导致了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范围比较狭窄,没能够得到有效地推广,进而影响了整个机械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1、3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人才是一个企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因素,是保证一个企业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目前,很多行业中都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尤其机械制造行业中,优秀人才更是寥寥无几。一方面在于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光有理论知识,而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对实际操作中的具体事项了解不多,尤其在机械制造行业内,操作人员如果没有牢固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很难保证整个生产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机械制造产业对人才的管理不够合理,没有规范的管理措施,也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制度,因而,使得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严重影响了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2、提高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办法

2、1加强对机械制造产业中自动化技术研究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作为一项一体化的综合性系统技术,主要朝着精密、工程技术和高自动化技术的方向发展,从而大大提高机械制造产业的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对机械制造产业中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必须合理地进行人员的调配,将管理者、设计者、制造者、服务员以及用户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二,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必须将获取信息、表示信息、处理信息以及操作信息连接成一个整体,组成一个有机的管理与控制体系,从而实现信息集成的效果;第三,在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中,将各类学科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库和方法库,以便知识的提取和灵活运用。

2、2不断拓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由于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不够广泛,严重阻碍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拓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首先,现代数控可以采用带高分辨率的绝对监测系统,对机床的动静态特征进行有效地改善,从而实现机械制造业的高效率、高速度和高精确度的关键性指标。其次,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在不同的生产流程中,利用群控系统使物流、信息流进行自动调整动态。再次,可以利用科学计算可视化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让信息通过包括文字、语言、图形、图像以及动画在内的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拓宽自动化的应用领域,降低机械产品的设计成本。最后,进行智能制造技术的开发,通过知识工程、计算机软件制造系统和机器人技术,对技术工人的技能和专家知识进行建模,保证机器人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小批量生产。这种智能制造技术能够对机械生产进行有效分析、判断、推理、构思以及决策,因而可以大大节省体力和脑力劳动,实现智能化生产。

2、3加强人才培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除了需要以雄厚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以外,更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人才资源是一个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做好人才培养就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不断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通过录用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并对其进行技能考核、职业素质考核以及创新意识考核等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队伍,为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打好基础;其二,企业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来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推动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例如,实行人才奖惩制度,对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加强科研技术设备的完善,为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而推动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广泛运用。

3、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工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应用:

3.1.信息流的自动化

机械自动化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几个方面。

3.2.物流供输系统的自动化

机械制造过程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加工后,还要把成品及时运到具体的、指定的地点,这一过程是相当复杂和繁琐的,为了保障整个制造过程的流畅性和连续性,需要一套有效的自动化物流系统。物资供输系统的自动化涉及到自动化软件系统、单机自动装置等组件。

3.3.加工系统的自动化

机械制造生产过程有很多重复劳动,为了节省工人的体力,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动化的加工系统,使生产工序能够自动、持续的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人的重复劳动,还可以减少人工劳动所带来的失误,提高操作的精确度,避免出现次品,提升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

3.4.装配系统的自动化

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设备装配系统。过往的装配工作一般由人工来完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产品的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自动化的装配系统不仅可以取代人工复杂的装配工作,还可以通过预定设计好的技术要求,将特定形状与规格的机械配件自动组装、搬运、实验等一系列步骤,从而建立一套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

3.5.检测系统的自动化

为确保机械产品生产的精度,机械制造过程常常需要运用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加工设备和新型的材料与部件,这也就增加了产品检测工作的难度,传统的人工方法检测精确度已达不到设计需求,自动化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难题,这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今,运用较多的自动化技术有很多,如具有多个判断系统的智能诊断技术、识别电流信号、时序的检测技术等。

4、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4.1. 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 21 世纪机械制造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延伸。只有实现机电一体化,才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智能化。智能制造产生于上世纪 80 年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核心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遗传基因、人工智能系统、专家系统来进行多种复杂的决策,提高制造系统的制造水平和实用性。该技术能够细致的保留工人与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这些经验能在更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智能化制造技术是人类感官与头脑的延伸,也是人类手脚和肢体的延伸,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3.微型化。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属于微电子产品,微电子产品正朝着超大规模集成的微观领域发展,未来的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体积会更小,操作会更加灵活,能耗会更低。

4.4. 绿色化。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环境破坏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未来的机械自动化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将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4.5.柔性化。多品种多批量生产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因此,机械加工设备的柔性要求也更加迫切。柔性自动化加工,是指采用机床加工控制软件来控制加工过程,在需要更换零件时,无需人工调整机床与设备状态,只需改变少量软件与夹具即可继续进行加工的加工方式。与传统的加工方式相比,该技术有以下优点:(1)加工精度高;(2)可靠性与稳定性好;(3)同批次零件的精度与一致性高;(4)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复杂零件的加工;(5)能集中进行多种加工。

4.6. 模块化。随着机械制造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涉及的设备种类、技术工种也越来越多,单独的企业或厂家往往不能完成整个机械生产流程。机械制造自动化流程就需要划分为大小不一的模块,分别由专业的部门或企业来完成,通过多方配合实现大规模的机械自动化生产。

4.7.网络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机械制造自动化每一环节可以通过网络将数据汇总到远程控制终端,由计算机进行实时分析并进行控制。

5、结语

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加快机械生产的步伐,实现机械生产的全面自动化,这是当下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技术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更是对机械生产提出了新要求,机械生产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灵活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广大的市场需求。通过以上对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机械制造对技术要求较高,由于传统机械生产模式的影响,自动化技术还未能够得到全面运用和发展,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也比较缺乏,严重影响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推广,因而,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水品得不到提高。这就要求在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技术运用过程中,不断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拓宽自动化的技术的应用领域,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进而实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灵活运用,提高机械生产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 郑孟雄.浅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2,(10):51-51.

[2] 刘洋.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7.

篇(5)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剧增。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实业强邦发展战略的提出,全社会逐渐加大了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制造业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顺应我国时展的产物,并且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民生工程中扮演着关键之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发挥出中职学校特色,依托课程建设与优化教学方法,培养专业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基于此,文章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针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推动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和谐发展有所裨益。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理念多以传授理论知识为重点,忽视了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历练方面的培养。科技在各行业上的发展日新月异,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已逐渐被各专业学校所革新,将培养专业人才的核心转移到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轨道。通过教学理念的变革,中职生逐渐在学习理论中掌握了所学知识,并且在实践环节运用所学进行动手操作,同时在其适应社会、团结协作、自主创业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中职学校不再单纯将学生的应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注重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学校降低了考试分数在综合测评中所占份额,将中职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实习等均计入测评得分之中,从而大大提中职生参与到实习、实践中去的积极性,中职生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均有了显著的提高,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二、树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提高企业竞争力,调研发现企业对本专业中职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在日益提高,为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应设置如下:本专业人才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应具备扎实的机械制造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精通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现场工艺实施、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掌握各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设计;有较强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调试和各类机械零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分析的能力,具有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与良好职业道德,能适应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此,中职学校要树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职生指导方向,管理老落实到位,引导中职生要学有所成,需具备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与企业归属感,能够为企业老板分担解忧,成长为企业欢迎的莘莘学子,将来才有可能成长为企业的栋梁。

三、创新理论教学范式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虽然是应用型的专业学科,但课堂理论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依然占据着大部分的内容和课时。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专业教师就必须利用好课堂,向理论教学要效率,让理论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理论性教学,在专业教师的讲授中往往容易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中职生也容易走神发困,对理论教学的内容提不起来兴致。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应当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和改变,丰富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方式的创新多种多样,教师要用好PPT,开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讲授相结合,突出技术环节与专业课的重难点。

四、注重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中职生掌握一定应用实践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注重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对中职生来说非常重要。实践应用能力也是企业对所需人才的未来要求,现在的企业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也要求中职生必须具备实践应用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作为本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对中职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让中职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开展要坚持贯穿到毕业,中职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具备,因此,专业教师从一开始就必须制订好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安排好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将实践教学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让中职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得到实践锻炼,让中职生能够学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既可以避免中职生对所学理论知识遗忘得过快,又能够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实施长时期的实践教学,中职生的专业知识会更加牢固,而同时又能培养中职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中职生未来的就业有重要的帮助。在开展实践教学时,专业教师除了可以利用学校的实验室之外,还应当多带领中职生到真实的实习岗位去参与实践锻炼。只有到真实的岗位中去才能帮助中职生树立职业理想,做好个人职业规划。

五、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专业机械制造人才首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现场实践操作示范方式能使教学课件直观易懂,再综合多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这就相当于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过程,让中职生能直接感官到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的效果。除此之外,加强实践教学,还需要培养实践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校外实训、实验室试验、毕业设计等都能考验中职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实操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老师应该参与到中职生的实践讨论中去,做到师生互动。相互交流不仅能解决学生的技术疑惑问题,还能从中感受实践教学效果。总之,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中职生专业的基本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成长为深受企业欢迎的专业人才而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世军.浅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革新[J].河北企业,2015.5 

[2]白雪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分析[J].浙江交通职技学院学报,2016.6 

篇(6)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229

0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比较综合的学科,在原来的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之上与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它主要涵盖了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自动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它可以解决现代工程中见到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业生产难题。这门学科对于当今我国的工业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国家的工业水平也是非常依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所以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是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的,让我们的经济建设实现智能化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我国政府在近些年加大了对于机械设计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投入,积极鼓励高校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也将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 概论我国当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将经济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业发展飞速,工业化大生产有着很大的突破。但是我们的机械设计还是有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我们的很多工业设计缺乏自己的创新思维,简单直白的说就是缺少我们自己的特色。很多机械设计课程的理论不能跟上实际工业对于机械设计的要求。是一套脱离实际生产的理论。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在企业中做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工业设计。

(2)我们的机械设计制造有很多是仿造国外的设计,不能切实有效的为企业生产带来实际的收效。国外发达的工业发展是领先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的,但是国外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要求与我国的实际生产情况有着相当大的出入,它们有的设计并使用与我国的工业生产。所以即使我们做出了国外机械设计的高仿版,但是并不能真正的运用于我国的工业生产之中。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很多真正的机械设计师的作品得不到真正的法律保护。从而使得这些作者的实际劳动成果没有得到承认和保护。让那些热衷于山寨做仿版的人不劳而获。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下真正愿意做机械设计的骨干人物越来越少,它们会缺乏做设计的热情。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自身特点和存在的优势

2.1 我国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特点

我们国家的机械设计制造业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家政策是鼓励经济发展,支持人才培养。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变得炙手可热。机械设计自动化改变了传统的依赖人力去操作的机械,使得机械产品中渗透了新的技术。机械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营利润。

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比较,新技术要求我们的机械设计里面有更多的智能化的东西。多种元素的融合让我们的机械设备能面对更多的工业生产方面的问题。自动化背景下的机械生产的功能性更加的强大。我们的机械设计自动化不是单方面的将各种技术累加在一起,而是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做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机械设计。

2.2 我国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存在的优势

与其它的专业相比较,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有着自身的优势。首先是该专业有很强大的技术性。通过我们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可以提高我们的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的生产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利润。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握的是实际改善企业生产状况的核心技术。近年来不论是国企还是外企或者是民营企业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是求贤若渴的。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发展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是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等等。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还是偏重于重工业的。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两点:

(1)高校要积极培养专业的机械设计人才。很多高等院校甚至是高职高专都开设了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良莠不齐的。真正能够为企业所用的专业人才并不是很多。但是社会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需要量是越来越大的。我们需要积极的培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机械设计人才。

(2)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我们需要加强对于该专业的重视。因为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机械设计专业的教育。高校应该提出一套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的教育体系。重视关于机械设计人才的培养规划。真正的为我国的工业发展输送专业的人才。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它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并且可以与实际相结合。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学科。机械设备自动化的培养目标非常的明确就是培养出能够将机械设备与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方式结合起来的人才。该专业有着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工业领域中还是很缺乏技术性的人才。所以我们的机械设计人才还是有很好的施展舞台的。

参考文献:

篇(7)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235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工业化建设,制造出各种功能的机械设备。作为我国主要的工业,机械制造业能促进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机械制造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我国很多机械制造企业都采用了自动化技术,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工业的标志。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起步较晚,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弥补这种技术差距,应该在机械制造中迅速应用自动化技术。

1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背景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主要以机械设计制造为主,具有机械设计、自动化管理这两方面的知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机械自动化人才。只有高素质的机械自动化人才,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科技的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利用各种软件、硬件系统,对各种金属材料进行剪切,使工件的可靠性、体积、能耗满足工业使用标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以计算机软件系统为主,对各种机械操作、数据库、应用软件进行控制,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功能,是提高机械制造效率的有效途径。

2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现状

2.1 机械设计制造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里,机械设计制造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大多数的设计、制造、生产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的。在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活动中,都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使工业生产的效率迅速提高。而我国机械加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完善,很多企业的机械设计工作都采用经验管理的方式,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我国企业的机械设计工作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不仅管理效率低下,而且还很难以保障机械设计加工的精度。

2.2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起步时间较晚

我国机械加工及自动化技术的起步时间较晚,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明显落后。国外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我国的机械加工技术则处于萌芽阶段。我国很多机械制造企业热衷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自主创新缺乏热情,不注重开发新技术,使我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高等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也存在很大问题,只会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

2.3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相对落后

由于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只会沿用国外先进的机械加工、制造工艺,这就使我国机械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很多国内机械产品中存在质量问题,而机械企业并不愿意积极地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机械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差。这才导致消费者宁愿购买国外进口机械设备,也不愿意购买国产化的机械产品。

机械设计制造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途径。然而很多机械科技研究人员却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这才使国外机械产品不断挤占我国消费市场[1]。近年来,日本、德国、美国的汽车在我国销售量不断增加,给国产汽车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正是因为国内科研专家缺乏创新精神,国民才对国产机械设备失去信心。

2.4 对机械制造企业缺乏政策扶持

由于我国机械制造行业起步时间较短,我国关于机械制造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全面,对机械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对机械企业不够重视,不能够及时地扶持帮助机械企业,使机械加工难以渡过资金、技术难关。政府部门不注重宣传机械加工企业的重要性,导致机械加工企业人才越来越匮乏。在很多私营经济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常常会因为缺乏资金而导致企业生产陷入困境。这时候我国政府就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银行对私营机械企业放宽贷款政策限制,通过提供及时的经济援助,来帮助机械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3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3.1 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该技术在我国很多机械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机械制造的精度,使机械企业的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使机械设计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除此之外,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还包括生理学、心理学、运筹学的运用,未来的机械设计制造将会融入多学科知识。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将会拥有和人一样的智力水平,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使机械加工中错误的操作减少。

3.2 模块化的发展趋势

在机械制造领域,组装一部完整的机械设备,需要很多生产厂家的共同参与。由于设备组件都拥有不同的自动化生产厂家,想要对其进行模块化管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设计生产很多标准接口,比如电气接口、机械接口、环境接口等,这些接口能够完善设备的功能。

在研制动力设备的时候,常常会将发动机、减速机功能融为一体。在研制检测设备的时候,通常还要研制质量识别设备。在研制测距设备的时候,还应为其增添图像处理功能[2]。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使原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还有利于扩大新产品的生产规模,促进机械制造企业的模块化发展趋势。

3.3 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机械制造企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就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网络化已经成为机械设计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促进机械设计制造工业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通过将远程网络技术、网络监测技术运用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能够增强信息利用能力、监测能力,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更加先进,更加科学。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还为机械加工系统增加了很多功能,让人们可以享受到高科技网络的便利性。

3.4 微型化的发展趋势

自从微电子技术诞生以来,机械制造行业的微型化发展趋势就越来越明显。微电子机械设备,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方向。微电子机械是指体积小于一平方厘米的机械设备,该设备具有轻巧灵活、便于携带的优点[3]。国外的微电子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功能优良,我国也在抓紧研发微电子机械设备,争取尽快消除与国外的技术差距。目前我国的微电子机械设备已经在国防军事、生物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3.5 环保化的发展趋势

如果继续制造企业不具备环保意识,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消耗大量原材料。

企业生产的环保理念能有效地节约原材料,提高企业生产制造的效率,实现绿色低碳的精细化生产。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必须注重节约生产资源,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说,改变落后的生产模式,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方式,将会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原材料。机械制造企业还应该注意回收废旧资源,要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环保化的发展趋势。

4 结束语

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作用。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机械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机械制造业却有很多问题,比如信息化程度较低、机械技术研究工作起步时间晚、机械制造技术相对落后等。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应该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环保化等功能,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更加先进。

参考文献:

[1]冉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为了发展趋势初探[J].电子科技与信息工程,2011(10).

篇(8)

中图分类号: F4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上涨,工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机械制造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这就引起了机械制造业内部的不断革新。在广阔的全球市场上,机械制造厂商数不胜数,而真正能够在行业中立足的却不是很多。机械制造厂商们要使自己的企业能够得以长久的发展,就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将自己的企业放到全球市场中去,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不断对企业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企业家们应该看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具有市场眼光,不断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实现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提高机械生产的效率。抓住全球的发展态势,具有战略眼光,这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也是企业能够走得长久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

1、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1、1自动化技术还比较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数控系统等传统机构限制了多变量智能化的发展,无法根据外部的干扰和随机因素对动态实施调整,以致于我国现代数控技术严重脱离了社会发展轨道,严重制约了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因而,加快自动化发展步伐非常必要。

1、2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比较狭窄

当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运用领域仅限于数控系统的传统模式,机械制造厂生产的产品无论在质量还是性能上都与当今的高新产品有着很长一段距离。例如,生产的产品机构比较单一、制造工艺比较粗糙;设计方法上也比较落后,精确度较低;有些机械制造厂的制度相对落后,科研开发能力比较弱,缺乏技术的支撑等等,都导致了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范围比较狭窄,没能够得到有效地推广,进而影响了整个机械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1、3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人才是一个企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因素,是保证一个企业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目前,很多行业中都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尤其机械制造行业中,优秀人才更是寥寥无几。一方面在于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光有理论知识,而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对实际操作中的具体事项了解不多,尤其在机械制造行业内,操作人员如果没有牢固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很难保证整个生产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机械制造产业对人才的管理不够合理,没有规范的管理措施,也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制度,因而,使得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严重影响了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2、提高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办法

2、1加强对机械制造产业中自动化技术研究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作为一项一体化的综合性系统技术,主要朝着精密、工程技术和高自动化技术的方向发展,从而大大提高机械制造产业的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对机械制造产业中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必须合理地进行人员的调配,将管理者、设计者、制造者、服务员以及用户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二,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必须将获取信息、表示信息、处理信息以及操作信息连接成一个整体,组成一个有机的管理与控制体系,从而实现信息集成的效果;第三,在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中,将各类学科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库和方法库,以便知识的提取和灵活运用。

2、2不断拓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由于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不够广泛,严重阻碍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拓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首先,现代数控可以采用带高分辨率的绝对监测系统,对机床的动静态特征进行有效地改善,从而实现机械制造业的高效率、高速度和高精确度的关键性指标。其次,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在不同的生产流程中,利用群控系统使物流、信息流进行自动调整动态。再次,可以利用科学计算可视化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让信息通过包括文字、语言、图形、图像以及动画在内的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拓宽自动化的应用领域,降低机械产品的设计成本。最后,进行智能制造技术的开发,通过知识工程、计算机软件制造系统和机器人技术,对技术工人的技能和专家知识进行建模,保证机器人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小批量生产。这种智能制造技术能够对机械生产进行有效分析、判断、推理、构思以及决策,因而可以大大节省体力和脑力劳动,实现智能化生产。

2、3加强人才培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除了需要以雄厚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以外,更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人才资源是一个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做好人才培养就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不断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通过录用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并对其进行技能考核、职业素质考核以及创新意识考核等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队伍,为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打好基础;其二,企业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来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推动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例如,实行人才奖惩制度,对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加强科研技术设备的完善,为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而推动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广泛运用。

3、结语

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加快机械生产的步伐,实现机械生产的全面自动化,这是当下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技术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更是对机械生产提出了新要求,机械生产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灵活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广大的市场需求。通过以上对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机械制造对技术要求较高,由于传统机械生产模式的影响,自动化技术还未能够得到全面运用和发展,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也比较缺乏,严重影响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推广,因而,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水品得不到提高。这就要求在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技术运用过程中,不断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拓宽自动化的技术的应用领域,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进而实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灵活运用,提高机械生产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 郑孟雄.浅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2,(10):51-51.

[2] 刘洋.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7.

[3] 白玮.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

篇(9)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377-01

前言

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给机械制造工业带来了可观的发展机会。机械设计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较大,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机械设计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对于提升机械设计水平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机械自动化,即为实现生产过程的优质自动化。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和流动速度,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关的连续自动化生产与改造。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中,实现机械自动化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一、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1、自动化技术还比较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数控系统等传统机构限制了多变量智能化的发展,无法根据外部的干扰和随机因素对动态实施调整,以致于我国现代数控技术严重脱离了社会发展轨道,严重制约了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因而,加快自动化发展步伐非常必要。

2、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比较狭窄

当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运用领域仅限于数控系统的传统模式,机械制造厂生产的产品无论在质量还是性能上都与当今的高新产品有着很长一段距离。例如,生产的产品机构比较单一、制造工艺比较粗糙;设计方法上也比较落后,精确度较低;有些机械制造厂的制度相对落后,科研开发能力比较弱,缺乏技术的支撑等等,都导致了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范围比较狭窄,没能够得到有效地推广,进而影响了整个机械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3、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人才是一个企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因素,是保证一个企业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目前,很多行业中都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尤其机械制造行业中,优秀人才更是寥寥无几。一方面在于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光有理论知识,而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对实际操作中的具体事项了解不多,尤其在机械制造行业内,操作人员如果没有牢固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很难保证整个生产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机械制造产业对人才的管理不够合理,没有规范的管理措施,也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制度,因而,使得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严重影响了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二、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运用

机械设计的自动化是体现企业创新思维的关键,是形象与抽象思维的高度结合体, 是提高机械产品运行钢度与美学工艺设计要求的新型设备。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为:

1、信息自动化

信息自动化是通过生产过程中自动化设备对电子信息的识别来得以实现的。计算机可对机械生产的过程设计、工艺实现、生产参数设定及生产系统的管理等环节进行数据化的改造。

2、物资供应自动化

物资实现自动化是自动化机械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细分系统,是可实现单机自动装置、自动化软件系统组件、自动输送设备连接的重要技术性手段,可将机械制造系统中的各种原材料按照其适合的工作要求进行合理的分工,进而减少了物资的乱投乱放情况,避免了人工自取,实现了物资供应的自动化。

3、生产自动化

机械生产是一种多层次、单手段的重复性工作。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可使机械生产工作中的重复性工作整合化,即用机械自动化代替两次以上的机械制作,充分配合机械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设定。在机械生产代替手工流程时,由于其流程与标准的统一化,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

4、装备自动化

设备装配是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自动化技术可使机械设备的零配件按照一定的规格和形状进行设计,并通过搬运、调试、试验、组装、验收等步骤组装为一套能够自行生产制作的流水线。自动化设备装配系统取代了以往依靠人工循环复杂操作进行的装配工作, 能够有效提高机械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是现代化机械制造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应用。

三、提高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办法

1、加强对机械制造产业中自动化技术研究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作为一项一体化的综合性系统技术,主要朝着精密、工程技术和高自动化技术的方向发展,从而大大提高机械制造产业的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对机械制造产业中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必须合理地进行人员的调配,将管理者、设计者、制造者、服务员以及用户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二,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必须将获取信息、表示信息、处理信息以及操作信息连接成一个整体,组成一个有机的管理与控制体系,从而实现信息集成的效果;第三,在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中,将各类学科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库和方法库,以便知识的提取和灵活运用。

2、不断拓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由于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不够广泛,严重阻碍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拓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首先,现代数控可以采用带高分辨率的绝对监测系统,对机床的动静态特征进行有效地改善,从而实现机械制造业的高效率、高速度和高精确度的关键性指标。其次,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在不同的生产流程中,利用群控系统使物流、信息流进行自动调整动态。再次,可以利用科学计算可视化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让信息通过包括文字、语言、图形、图像以及动画在内的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拓宽自动化的应用领域,降低机械产品的设计成本。最后,进行智能制造技术的开发,通过知识工程、计算机软件制造系统和机器人技术,对技术工人的技能和专家知识进行建模,保证机器人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小批量生产。这种智能制造技术能够对机械生产进行有效分析、判断、推理、构思以及决策,因而可以大大节省体力和脑力劳动,实现智能化生产。

3、加强人才培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除了需要以雄厚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以外,更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人才资源是一个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做好人才培养就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不断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通过录用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并对其进行技能考核、职业素质考核以及创新意识考核等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队伍,为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打好基础;其二,企业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来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推动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例如,实行人才奖惩制度,对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加强科研技术设备的完善,为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而推动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广泛运用。

结论

计算机技术的完善, 带动了机械制造与控制的应用与发展。本文就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及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相关应用做了简要分析。相关人员应注重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实现生产自动化、物资配送自动化、装配自动化及信息自动化,发挥自动化技术的最大优势,为企业的共赢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篇(10)

教学改革的探究

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高职学校,课程建设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通过一系列课程的严格学习和训练来实现的。课程是决定教学质量最基本的因素,课程的选择、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使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专业整合与分流的要求,结合黑龙江职业学院对一年级进行公共基础课通修的课程改革方案,针对机械类各专业的特点,在二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然后按专业进行专业限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

实现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形成良好的学风,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能力的培育,提供后续所需,培养高素质人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内涵是使学生获得机械工程师素质和技能基本训练,能从事机械工程专业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即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据“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重基础”是指重视学科基础,如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要加强,只有这些基础夯实了,才能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且有利于学生继续深造与知识更新。

“宽口径”是由现代工程实践呈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技术的交叉性所决定。就制造技术领域来看,学科交叉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先进制造技术不是指某项具体技术,而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与基础科学、管理学、人文社会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产生的适应未来制造的前沿技术的总称。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先进性、创新性、敏捷性、可持续性等特征与丰富内涵,并将发展成为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学科的发展要求现代工程师的知识宽口径。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66-01

近年来,随着山东制造业大省优势的发挥,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招生日趋火暴,助推山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普通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我院是一所普通本科学校,本专科同时招生,作为学院主干专业之一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我们紧紧依托企业这个主体,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创新校企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新型的、高职教学路子,深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1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考试评价模式的构思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以机械制造基础为主体,兼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相融合,以培养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应用与开发的高中级技术实用型人才。它以能力要求为主体,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既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已有的技能从事熟练的操作加工、生产实践与产品研发活动,达到知识与能力的高度统一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对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考试评价体系建设与模式的研究,必须从专业的学习实际出发,必须体现"应用与能力"这个核心,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流通等行业需要的建设者。

1.1以学分制为主体,全面强化基础知识考核与基本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高职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基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较多,尤其是专业基础和基本理论课程,它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必须达到理解、应用、提高的目的,因此,对该部分学习内容的考核,必须贯彻闭卷考试的原则,以体现以教学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做到既要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又要为教师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必要的第一手教学资料。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考核评价中,我们是每学期均组织学生参加闭卷考试,通过学分制这个杠杆,调节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达到教学有方向,学习有动力,并逐步将学分制纳入学业考核主体,以激励高职学生能够发挥自我特长,做到善于学习、勇于学习、努力学习,实现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双收获。

1.2以动手操作熟练程度为标准,全面考核学生参加实验、实践实习学习的综合能力。众所周知,高职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对操作技能的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参加实验、实训的机会和课时较多,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实训考核,注重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动手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是先根据专业实验实习教学要求,制定单元和综合实践操作考核标准,依据标准,开展对学生的全面考核和检测。例如,对于每一个专业实验的教学,我们不仅做到要求学生能做、会做,而且还要对实验原理、数据、过程、存在的缺陷等做出全面的分析,提出自己的实验见解,以指导自己科学探索实验的精神。实验考核,做到人人动手操作,个个过关,不放弃每一个实验环节,以探索、研究、发现问题为主体,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1.3以岗位操作和生产目标为依据,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高职学生的学习,有一个相对科学的阶段,这就是学生的生产实践实习,也叫顶岗实习,大三第二学期,学生往往要参与以岗位操作和生产目标为主体的生产实习活动,这既是一次综合的实践教学活动,更是对学生全面掌握岗位操作目标生产过程的一次大检阅。本次的实习教学往往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联系在一起,为此,我们建立了以指导教师、工人师傅和工厂(企业)班组长为主体的综合考核小组,对每一位学生的上岗实习,做出全面考核,并与毕业成绩相联系,大大促进了生产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三位一体"全面实施综合考核新机制

在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考核评价中,我们全面开展了以学科教师、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和工厂(企业)师傅为主体,学校组织综合考试、考核的"三位一体"的综合考核新机制。通过这种模式的运行与教学体验,使得教学者能够做到强化知识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实验(实习)指导教师能够做到,通过实验(实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工厂(企业)师傅能够做到指导学生实训、教导学生上岗、实现由学生向一线技术人员的转变;学校组织者能够做到全面考核、整体推进、优化考试方法,实现考核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