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铃儿响叮当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版中学音乐教材,包括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课本)、教学参考用书(教参)、教学辅助材料(音响资料、影像资料及配套音乐课教案设计与评价等)。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是在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的有关要求,在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实验教材及其近十年来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38个实验区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认真总结并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及教材编写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要领导、音乐教育专家、优秀音乐教师、教研员组成编写组,资深编辑、音乐制作人、顶级设计公司共同参与,历时三年编辑而成。
现就音乐教材编写特点及使用事项加以说明。
一、音乐教科书
音乐教科书(课本)是教材整体中的主体。它是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考核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本版教科书(共6册,包括简谱版、五线谱版)的内容选择、编写体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并按照教育性、科学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编写原则,创编出为学生所接受、所喜爱的精品教科书。本版教科书具有准确诠释音乐教学课程性质,体现音乐课程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的学科特点。
(一)创新布局 合理设置
1.全套教科书按学期编写,共分为6册,每册5个单元,共30个单元(见表一)。每册按4个板块布局:第一板块内容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尊重历史、生命、自然相关,充分体现了“以音乐之美育人”的指导思想。第二板块以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为主,意在传承音乐文化过程中增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意识。第三板块介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以期共享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开阔视野,加深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第四板块围绕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与姐妹艺术相关的音乐作品展开(见表二)。在突出音乐体验的同时,关注学科综合,传达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门类或学科间有机联系的信息,深化学生对音乐文化艺术性的认识,全面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2.每册教科书除包括5个单元之外,另设有供学生自主学习、课余学习的小网站(音乐常识)、随心唱响(自主选唱歌曲)、演奏(器乐曲)三个栏目。
(二) 创新选材 坚持原则
教科书曲目的选择充分注意艺术质量。音乐教科书以音乐作品为依托,教科书的质量优劣关键在于歌曲、乐曲的选择。本套教科书的选材原则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统一;音乐作品的经典性、代表性与时代感、时尚性统一;教育性与兴趣性统一。简而言之,选材必须是内容健康,具有审美价值与感染力的音乐精品力作。
1.与时俱进 更新曲目
全套教科书共有演唱曲目四十余首、欣赏曲目百余首、演奏曲目近十首、自主选唱(随心唱响)曲目十余首。较2001年版演唱曲目、欣赏曲目的更新率在70%以上,演奏曲目大部分重新编配,自主选唱全部更新。(因教科书每年微调,故统计难以精确)
例如,“歌唱祖国”单元中的歌曲《复兴之路》,堪称近年爱国主义歌曲的优秀作品。如“流行乐风”单元所选曲目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隐形的翅膀》、《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等,既是关注人类、参与公益、励志的歌曲,也是流行音乐中的代表作品。如《铃儿响叮当的变迁》,在流行风格发展变化多样性上确为上乘之作。此外,人民音乐出版社当代作曲家曲库中如《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热巴舞曲》、《巴蜀山歌》、《赶摆路上》、《地平线交响曲》、《金陵祭》等作品均入选,成为本套教科书的亮点。
2.调整比例 科学合理
全套教科书单编中国作品单元占50%,中外混编单元占36.7%(见表三),中外作品比例合理,中国作品约占65%以上,中国作品为主,体现了教科书的中国特色。其中学唱歌曲兼顾了多样性,如演唱形式特别是合唱轮唱每册2—3首,京剧与地方戏曲每学年l首,中英文对照歌曲每册不少于1首。重点欣赏与一般聆听的音乐作品中声乐与器乐作品比例适当,声乐作品约占60%,体裁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
3.细化“课标” 落实标准
教科书按照音乐的表现要素、音乐的体裁与形式、音乐的风格与流派、音乐的情绪情感与音乐表现的学习目标要求加以细化,并据此选材(见表四)。
按“课标”关于音乐表现要素的4项要求,作品选择涵盖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介绍了包括汉族在内的二十多个民族代表性作品。重点学习民歌、民族器乐、民族歌舞、戏曲、曲艺说唱等表演形式的中国民族音乐。如民歌中的号子、山歌、小调,蒙古族的长调、短调,侗族的大歌,苗族的飞歌,回族的花儿等;器乐曲中的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河北吹歌、绛州锣鼓;戏曲中的京剧、昆曲、老腔、越剧、豫剧、黄梅戏等;歌舞音乐中的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弦子、囊玛、堆谐;曲艺说唱音乐中的京韵大鼓、苏州评弹等10个品种的地方说唱音乐。其中多项内容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著名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瞿希贤等人的代表作,梅兰芳等大师的表演流派均有介绍。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的过程中讲解讨论理的时间不宜过长,难度过大,否则会造成老师领着几个学生在动,大多数学生不是不动就是乱动。可适当精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和风光片作为欣赏和调剂很有必要。比方讲亚洲地形时,选择播放《亚洲雄风》,并把歌词打在投影片上,让大家一起跟着唱,唱过后乘着学生的兴奋点马上利用歌词来和学生一道分析亚洲地形的主要特色。总之在选材的过程中要力求有鲜明特色,画面优美,解说风趣,学生喜闻乐见。太正统古板的介绍片一般不宜选播,否则既费时间,效果又不佳。另外在看之前一定要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或投影片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听收看,另外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否则有学生就会坐不住,注意力分散。再则音乐、片源可以是来自学校的电化教室、教师自己搜集,也可发动学生一道来搜集,扩大资料来源,还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二、借鉴语外史政等课的活动经验,把表演引入地理课堂
过去我们主要搞过一些课堂5分钟地理知识介绍,但形式比较单一,以演讲为主,加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效果并不理想。细细想来,学生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不是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导游和演讲家,不妨把多样的表演引入地理课堂,比如可让唱歌好的学生,课前找个音乐伴奏带,在课堂上领唱独唱一首特色民歌,效果一定比播放一个现成的音带效果好,象《北国之春》《铃儿响叮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牧羊曲》等民歌都是不错的选择。会拉琴的同学来一段独奏,而平时调皮又有一定表演才能的同学不妨来个外国民俗表演,如澳大利亚毛利人的碰鼻礼、三大宗教的不同祷告形式,不同国家的舞蹈。在讲国家地理时,可分别请一些同学事先准备好熟知一些国家的主要地形、气候、河流、物产、城市、工业产品、娱乐风俗等常识,然后来个吹牛比赛,夸夸×国好,几个同学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谁把牛皮吹错就自动下台。有条件的活,可组织学生来个世界风情表演大会,把全班大多数同学调动起来,参与唱各国民歌、演讲、地理小品、民乐演奏、时装表演、地理游戏等活动。结合学生民主评议和专家评审来评比优秀节目。
三、通过摄影照地理、美术画地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及观察能力
各国有各国的特色风光、服饰、建筑、娱乐活动,利用课堂的部分或课外时间,也可让学生画一画反映各国各地区各自然条件的典型动物、建筑、风光、娱乐、服饰等图画。可在适当地点进行展出或评比,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让师生一道来搜集中外地理风光及风土人情照片及资料,在地理教室举办小型展览或竞赛。也可以利用画地图来学地理,课前可要求学生准备一张透明纸,描绘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轮廓,然后讲到一个知识点就把它写画在图上,一个国家或地区讲完,它的每个知识点也就相应画在了图上,比直接用现成的地图讲记忆效果更好,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画得好的同学,还可上黑板来进行板图比赛。这样喜欢画画的同学又有了地理课上一展才华的机会。
四、通过竞争激烈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表现欲望
例如教学《前滚翻成蹬撑》时,教师应先进行完整的动作示范,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对动作的理解自主练习,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滚的时候人怎么会弯掉呢?怎么滚不圆呢?头顶怎么会疼呢等。当学生通过自主练习产生问题的时候,教师再示范,在示范的同时讲解动作要领,指出动作重点、难点,并强调保护与帮助。
2.体育教师要注重仪表
体育教师都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壮身体,在学生中树立健康的形象。但有的体育教师不注意自身仪表,如衣着打扮不注意,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自己却穿着便装皮鞋进入课堂。有的教师头发胡须难得修理几次。这样怎么有说服力呢?就像医生不穿白大褂就显得另类。体育教师选择这一职业就应有老师的仪表,衣着打扮首先要体现运动性,给人合体大方的感觉,还要体现时代精神。体育老师穿着整洁大方的运动服上课能激起学生的运动欲望。另外,由于体育老师每天工作都是在运动难免会出汗,还要做到勤沐浴勤换衣。教师时刻注重自己的仪表,赢得学生的认可,更有利于体育教育教学的开展。
3.注重体育教学语言
体育教学语言不是一般的口头语言和背诵教案,而是一种规范化的、专业化的有色彩的特殊语言,即体育术语,在整个教学的组织、讲解、示范等环节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个对动作技术掌握得非常好的教师,由于言语乏味,不能正确运用语言对一个内容、一个动作的讲解,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不能领会其意思。而有的教师口齿伶俐,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往往几句话就使学生茅塞顿开,并很快掌握动作要领技巧。
体育教学语言是体育课堂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经过平时点滴的积累,多融合其他学科的长处,特别是语文水平的提高,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身心全面发展,感悟体育语言的文化含量,提高体育文化修养,真正享受到体育应有的娱乐健身功能,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穷魅力。
4.正确对待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自我表现欲,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同成年人相比,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有不同的特点,显得更幼稚、更盲目、更冲动和外露。因此,认真研究和正确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欲,已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
从年龄阶段看,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七至十一岁左右),表现欲带有天真、幼稚和盲目的特点,反映方式是激烈、旺盛的。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十二至十四岁左右),表现欲已具有一定的明确性,但反映方式仍是强烈的。从学生对体育教学主观认识看,对体育教学有较高的认识和关注(如学校的三好与体育成绩挂钩),其表现欲显得积极、热烈、真诚、认真;反之,表现欲就消极、冷淡,甚至会显现出“逆向”表现欲。
4.1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表现欲。教师除了要发现那些外露、活跃学生的表现欲外,更要及时发现那些内隐、含蓄、带有某种自我抑制的学生的表现欲。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有重要的意义。
4.2要用爱心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了积极旺盛的表现欲,教师就要珍惜保护。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当学生的表现欲以某种方式反映出来时,教师要给予理解、关怀和适当的鼓励,即使不能让学生的表现欲付诸行动,也要用爱心对学生的表现欲表示称赞、支持然后给以解释,不能对学生的表现欲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者用“你不行”、“就你显能耐”之类的话语给学生泼冷水,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5.关于课的开始与练习
5.1课的开始。先是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这个内容选择可以是较早前学习的,也可以是上一单元或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如有忘记,教师要安排短时间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然后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并讲解学习目的,教师要进行多次示范,帮助学生观察和掌握动作学习的要领。在本环节中,教师要提供教学提示,给予语言、视觉包括直觉触觉等方面的提示,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该环节可以理解为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和理解动作及方法所采取的有效教学策略。而且该环节并不是只在此处使用,它将延伸到该教学模式的下一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