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西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3:0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西医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西医论文

篇(1)

清末以降,广西医疗卫生还十分落后。《广西一览》称:“往昔闭塞之广西,恒亘百数十里而无医药,真有所谓自生自灭之形势,人民之医药知识,诚不足道”。此言虽不十分准确,但也大体反映了当时广西医疗卫生的实际状况。当时除极少数病者求助于传统中医中药外,“乡民有病,多不事医药而求鬼神,致有一病而不起者,则诿为天数”。旧桂系统治时期,当局仍未重视医疗卫生建设,政府不但无卫生管理机构和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还借筹饷之名,开放娟,致性病严重传播。对于流行的麻疯病人,不但不予以救治,反而以焚烧和枪杀了事。但同时,已有西医传人广西,打破了单一中医治疗疾病的局面。1925年以前,广西省内的西医机构,主要是一些教会医院和少数私人西药店和小型诊所,诊治范围十分有限。20世纪30年代初,新桂系开始关注卫生事业。在“推进卫生行政,发展人民保健事业”的方针指导下,逐步开展医疗卫生建设。

一、设立卫生行政管理组织,创办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公共卫生及医护人才

新桂系主政广西初始,卫生行政由民政厅掌理。1933年10月,新桂系设置广西省政府卫生委员会,筹划全省卫生事务,常务委员由民政厅长、教育厅长和一位医学专家组成,是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个卫生管理专门机构。为方便推行政令,1935年5月,当局将民政厅主管的卫生行政拨归卫生委员会办理。同年9月,将卫生委员会裁撤,一切卫生设计事项归民政厅负责。抗战时期,于1940年7月,将民政厅原设的卫生科扩大组织成立广西省政府民政厅卫生处,综理全省卫生行政。

随着管理机构的设置,医疗卫生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一面借图画文字或口头宣传,灌输人民卫生常识,一面以行政力量,督促人民对卫生之讲求,在各大埠之中,举凡关于清洁、保健、防疫,以及卫生之调查统计等事,无不视为建设要政。至于各县,则医院或区乡(镇)医务所,屠兽场、菜市、公厕、鼠箱、垃圾箱等之设置,以及防疫注射,施种牛痘,扑灭蚊蝇,取缔不清洁饮食品,禁售危害药品等等,罔不积极筹划与设施,并举行各种卫生运动,及清洁卫生比赛,以示倡导”。由于新桂系当局重视,20世纪30年代广西卫生保健工作“凡百设施,均上轨道”。

1931年以前,除梧州公立医院(1925年建立)外,广西还没有政府设置的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各地少数的医疗组织均由私人办理。1933年4月,省政府将全省划分为梧州、南宁、桂林3大卫生区,每区设省立医院1所。1935年7月改划为8个卫生区,每区设一省立医院。1937年再改为11个卫生区,每区除设1所省立医院外,各设卫生事务所1所,专司卫生行政事务,卫生事务所下分设巡回医疗队和检疫所。1935初,省会南宁有医疗机构6所,包括设备较完善的公立广西军医院1所,教会医院有玫瑰医院、道救医院、小乐园医院共3所,私立普济留医院1所,红十字会1所;有中药房59间,西药房16所。到20世纪30年代末,全省省立卫生保健机关共有卫生事务所12所,医疗防疫队15个,省立医院11所。除卫生区设立卫生机关外,县乡镇设医院或医务所,到1936年,1个县设立了县医院,富川、贺县、钟山联合设公医院;73个县设立了医务所,11个县设立了乡医务所25个,3个县设立了镇医务所3个。从而形成了由卫生行政区、省县医院、乡镇医务所构成的卫生保健系统。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广西省政府还于1934年成立广西(梧州)制药厂,1937年成立广西卫生试验所,制造各种药品。还在梧州、南宁、桂林成立医药研究所。为培养医务工作人员,1933年开办龙州种痘传习所,培训种痘医务人员。1934年创办广西医学院,随后又创办省立医药专科学校,省立、县立助产护士学校等。20世纪40年代,广西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机构及人数均有一定增加。如省会桂林(1936年广西省会迁往桂林),1946年除省立和公立医院外,私立医院和诊所有90余所,中西药商领执照者有83间9。全省情况,据广西省政府统计处编的《广西省统计摘在》(第二号),截至1948年6月,广西共有卫生医疗机关198个,其中省卫生处1个、省立医院6个、省医疗防疫队3个、省卫生试验所1个、市公立医院7个、市公立医院分院6个、县卫生院93个、县卫生分院46个、县乡镇卫生所34个。各级卫生医疗机关人员1557个,其中医师284人、药剂师3人、药剂生105人、护士381人、助产士161人、检验员8人、卫生稽查员50人、卫生助理员175人、其他技术人员17人、主计人员(含会计统计员)30人、事务人员(含普通行政人员)343人。

从上述统计数字来看,医务人员数量方面,广西百县医师,平均每县不到3个。如以当时广西约1500万人口计,则平均每万人口只有0.19名医生;设备方面,只有桂林、南宁、梧州等地的几个省立医院条件较好。1942年桂林医院(即省立广西医学院实习医院)分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牙科、皮肤花柳科、检验室、x光室、药局(房)、护士部、事务部、会计室等部门,分科设置、设备均较完善。但绝大多数县镇乡村卫生机构十分简陋,有的县甚至一所卫生院都没有,医护人员缺乏。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桂系当局注意培训公共卫生及医护人才。首先,设立专门医药学校,以培养医师、护士、助产士、中医、卫生员和卫生警察等专业卫生人员。1940年,各学校培养的各类医药人员共有547人,3年后增为1588人。其次,组织医护人员培训及资格考试。省政府在梧州、桂林等地设医药研究所,“由各县考选中医人才入所研究,以养成中西医生,助产、看护等人才”。医务所还选派医生深入县乡,协助办理医务,招收当地人教授医术。针对广大农村接生条件落后状况,分期培训接生人员等。此外,省政府还自1935年起,开始办理医药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从1941年、1942年的审查情况看,在包括医师、药师、牙医师、护士、助产士、药剂士、镶牙生、中医在内的医事人员审查登记中,1941年请领证书200件,合格者为182件,不合格为18件,不合格率为9.0%;1942年请领证书者439件,合格者计260件,不合格者为179件,不合格率为40.7%。新桂系当局通过审查考察,以尽可能保证医药、护理人员的执业水平。

新桂系当局还注意增加医疗卫生经费投入。1933年以前,广西的卫生行政由民政厅管理,没有专门的卫生经费预算。卫生委员会成立后,开始在财政预算中增列卫生经费。1933年度卫生经费支出为60.81万元,占同年省财政支出1.56%,与同年全国部分省市的卫生经费支出相比,贵州1.53万元、云南1.11万元、湖北2.74万元、江苏5.24万元、浙江l0.43万元、南京31.90万元,广西的卫生经费支出远远超出上述省市,如以人均卫生费支出和占省市总经费支出比率比较,则广西领先地位会更明显。从县市级政府对卫生经费的投入看,1934年~1945年,卫生医疗费支出1.38万元,占总支出的3.24%,除1940年外,也是呈逐年增长趋势,与一般省份的支出比例不及1%相比,广西医疗卫生投入处先进行列。但是151军两次侵桂后,广西的卫生事业受到重创,后物价猛涨,全省经济陷入瘫痪,新桂系末期自身难保,无力投入应有的卫生医疗经费。

二、加强卫生保健、防疫工作

广西地处我国南方,气候湿热,易于疾病的滋生与传播。另外,经济落后和传统社会观念也是导致疾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居民普遍营养不良,体质较弱;相信迷信,有病多求神拜佛,缺乏卫生知识,不讲清洁扫除,或随地堆积垃圾,居室又大都未设厕所,随地便溺,雨天粪便流人河沟,居民饮用不洁之水。此外,桂西、桂北等地少数民族多居木楼,人畜同居一室(楼上住人,楼下豢养禽畜),容易导致病源滋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传染病种类大致有甲状腺肿大、麻疯病、鼠疫、霍乱、天花、伤寒、赤痢、白喉、猩红热、斑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破伤风等。

早在旧桂系统治时期,疫病在广西已常有蔓延。1913年北海疫症,“竞有一家大小老幼猪狗同时罗疫毙命,无一幸免者……人民因疫伤毙者不绝于道”。1920年,庆远、怀远一带居民“患霍乱而死者,闻已达四万余人”u,后此疫传至柳州、梧州、平南等地,时逢桂粤军阀混战,政府并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治。

与旧桂系相比,新桂系当局比较重视防疫,采取各种措施予以防治。省政府颁发一系列法规,要求各地切实执行。例如,《广西医疗防疫队组织规程》《南宁良庆麻疯村组织规程》《广西省大扫除办法》《广西省扑灭蚊蝇办法》《广西省检查妓健康规则》等,不下几十项。对流行较广、于民众健康危害大的传染病,集中力量予以防治。

1926年梧州霍乱流行,“每日罗此病者不下二十余起,而能生还者,不过十之一二而已,一般市民极为恐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除严重取缔街上凉品及无皮瓜果,以减少传染外,更在东门外择广仁医院地址为临时病院,俾一般患病者入院调治”,“并明令市内各公厕,收回管理”。

住血吸虫病在广西宾阳、永淳等县经常发生,省政府专门成立宾阳住血吸虫病防治所,负责防治。该疫区住血吸虫病感染人数,1941年、1942年分别为7967人、8224人。此疫“流行之最大原因,为疫区内之所有各河流暨其支流,均有住血吸虫之中间宿主分布,每至雨季时,河水汜涨,钉螺丝随之移植,及各村均无厕所之建置,便溺随地皆是,一经天雨,粪便则随之冲入河中所致”。该所成立后,在宾阳、永淳等县附近百余村庄、70多条大小河流、95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展开调查,并为民众治疗住血吸虫病。

甲状腺肿大病主要在桂西各县流行。据1937年各县调查,患病者1590人。此病系由饮水缺少碘质成分及母体遗传所致。省卫生试验所配制钾盐一种,分发龙州、百色、庆远各省立医院试用,“俟有成效后,即大量制造,普遍供给人民服用”。

麻疯病对人的生命危害极大,人见人怕,谈“疯”色变。此病以桂南各县居多,1937年调查所得总数达几千人。为加强对麻疯病人的管理与治疗,广西省政府在邕宁县良庆乡设麻疯病人管理所,还设立绥渌县亭良麻疯病人疗养所,又令梧州西医院兼办麻疯病院收容救济此类病人。但由于经费有限,仍未能全部收治。广西省政府又订定《广西省救济麻疯病人办法》,通令各县救济。1940年南宁沦陷,邕宁麻疯病人乘机潜逃,房舍坍塌。南宁收复后,广西省政府拨款4.2万元建南宁良庆麻疯村,1942年3月完工,4月1日开始收容男女疯民41人。但仍因经费不足,且物价高涨,村内一切设备,极为简陋。梧州西医院也曾收容麻疯病者l5人,抗战爆发后经费断绝,1942年将院内收容的病人拨送南宁良庆麻疯村。由法国传教士李玛诺主持的绥渌县亭良麻疯病人疗养所则较有特色。“经费由天主教会拨发,设备颇称完善,管理亦属周密,房舍宽敞,地址相宜,洵为救济疯民之良好场所。该所疯民生产计划,注重开垦种植,及牧养牲畜等,疯民日常衣食住费用,完全由该所供给。”

据此可见,新桂系政府对流行的重大传染病的防治比较重视,但限于经费和种种原因,广西的传染病始终得不到根治,仍然不时发生,威胁着人民的健康。

三、加强城乡卫生管理和宣传

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当局重视卫生宣传,向人民灌输卫生知识,加强城乡公共卫生管理,开展卫生调查,举行卫生运动,灭蝇灭鼠与健康比赛等。卫生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一是创办卫生健康报刊,并在各主要报纸开辟卫生专栏。如梧州卫生区省立医院1933年发行《卫生旬刊》,桂林医药社于1943年创办《家庭医药》杂志。二是向民众发放卫生小册子,利用传单墙报宣传,1931年梧州公安局编印白喉宣传资料5000份分发各地。据《广西省卫生行政工作报告》和《桂政纪实》记载,1937年~1943年,广西共编印防疫小册子公共卫生宣传大纲、卫生常识30.14万张(册),发给各县作宣传。三是利用广播、电影进行宣传。或特约医学专家播讲卫生常识,或由电台播出健康讲话和卫生专题节目。1939年,广西省政府曾购买幻灯机和卫生幻灯片下发放映,当年放映幻灯片就有6000多次。四是举办卫生展览和卫生讲演。1941年桂林市举办卫生展览会,参加机关有桂林市卫生事务所、省立医院、卫生署医疗防疫队、桂林市政府卫生科等,参观人数达5.9万人,而1942年全省举办卫生展览达23次。讲演及谈话的主题多为防疫和宣传卫生常识,其中1938年~1943年通过派医疗队下乡巡回作公开讲演及个别谈话的方式,受众人数达181.2万人次[21J。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民众逐渐了解科学卫生知识,从而起到主动防治疾病的作用。与此同时,新桂系还注意公共卫生建设。1932年省会南宁开展规模空前的卫生运动,颁布卫生施政纲要,设立垃圾堆积场,规定时间指派清道夫每日依时洒扫街道运输垃圾两次,张贴布告禁止市民任意倾倒垃圾及保护公共饮水;组织清洁委员会,办理全市清洁,保护公共卫生;检查取缔不清洁饮食物,取缔不合法医生及接生婆,禁宰病兽,并组织检查队检查市内外各住户食物和营业店、屠兽场、公共娱乐场、公共厕所、沟渠等清洁卫生;每年春季,施种牛痘以防天花,夏季则召集市内各医院及慈善团体,共同组织防疫委员会,购办各种防疫药苗,分区实行防疫注射,举行灭蝇运动,以及因疫症而死亡者之消毒等。

新桂系当局还注意加强乡村卫生工作,颁布加强乡村清洁卫生的条例,令乡村开展卫生运动。如规定人蓄分离,鸡鸭猪栏必须设在屋外,并须每日打扫;村公所每年应组织大扫除,派医疗队巡回乡村,治病防疫;乡镇设立医院等。但应指出的是,乡村的所谓卫生运动,大多是走过场,并无多少实际效果。边远地区乡村甚至无人过问,缺医少药,流行传染病之频发,依然如故。

篇(2)

二、陶冶情志,培蓄人文素养

医学虽属自然科学,但其研究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因而比之于物理、化学等纯自然学科,它与人的关系更密切,也更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而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课程主要是生理、病理、解剖等学科,这使得医学生所见多是疾病的苦痛和死亡的威胁。太多的苦痛会磨灭一个人的意志,见惯了死亡则有可能使人变得冷酷麻木。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容易使其丧失对病人的同情。古代大医多受儒家思想的浸润,他们对于人的尊严与使命、人的权利与责任、人的理想与品格、对生命的理解与敬畏等重大问题,多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明代大医龚廷贤严厉谴责那些因病人的贵贱贫富而不能平等相待的医生,指出“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其贫富而为我厚薄哉”。清代名医费伯雄提出:“我欲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反思医患关系,发人深省。通过文本与人本的解读,教师可挖掘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因素,引导医学生领悟其中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丰富其情感体悟,从而使学生以正面的态度面对今后工作中不可回避的病痛和死亡,而不是只用生物的眼光去审视病人的“病”,却忘了他们是鲜活的“人”。除了情感的陶冶,从文化传承角度看,中医典章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所记载的如对古代天文、地理、避讳、礼仪制度等的介绍,能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集体记忆,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从文学角度看,中医典章的语言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文体语系,不仅孕大含深,而且气韵生动,多种美感纷呈,不乏孕育情致美、典雅美、辩证美、韵律美于其中。西医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典章,在陶冶情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古代文章的语言特色,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3)

中医学在发展中,就一直不断融合其他的医学实践,至今仍是如此,中医临床直接面对大量的西方医学的数理检查及疾病诊断,在工作中已不能回避,甚至已紧密联系。为此,对传统中医学的一些工作准则及工作的程序,应结合西方医学的认识,重新加以思考,现举例之,以抛砖引玉。

1中医药治疗西医疾病时的靶点如何认识

重症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中医的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此时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腹中切痛甚至拒按。中医药采用通腑导滞的方法进行治疗,代表方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对这种情况中病即止、得快利即止[1],即在临床症状缓解后,停止通腑导滞,以免伤正气。这种指导思想如是针对单纯性肠梗阻,还是合适,但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就未必恰当。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分三期,即急性炎症反应期、继发全身感染期、残余感染期,提示患者在急性炎症反应期痞满燥实的症状缓解后,有可能进入感染期,使病情反复,重入凶险。出现这种变化,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道细菌移位、造成对靶器官的“二次打击”是密切相关的。已有的研究已提示通腑导滞法能保护受损的肠黏膜、促进肠蠕动、拮抗肠道细菌移位[2],因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急性炎症反应期的痞满燥实症状缓解后,不仅不能停止通腑导滞,反而要继续给予通腑导滞,那么这种通腑导滞的靶点在哪呢,应该结合胰腺CT、血CRP、血Ca2+、血气分析等,进行综合评估,比如胰腺CT的分级应该恢复在C级以上等,通过这种靶点设立,进行相应的治疗评估,来决定通腑导滞中病即止的时刻,是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的,才能降低感染期的出现,降低死亡率,对此已有多项报道,开展中医通腑导滞治疗重症胰腺炎能明显降低死亡率[3]。因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靶点的设立不能仅局限于急性炎症反应期,而是要放眼于防止可能出现的感染期,不能局限痞满燥实的临床外在症状的改善,还应关注内在的实验数据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较完善地处理好重症急性胰腺炎。

2对一些西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应结合西医的研究认识

如胆石症,其属中医胁痛、腹痛、黄疸范畴,中医采用疏肝利胆的方法,其具有溶石、排石,促使胆汁分泌,促使胆囊收缩,松弛奥迪氏括约肌的作用[3],但是,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从临床的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胆结石都要采纳中医药治疗。如对胆总管的结石,术前中药排石处理未必是适宜的,因为有可能会使结石移行嵌顿在胆总管下端或排石中损伤肌,导致胆胰管压力增高,发生阻塞性黄疸、胰腺炎等,加重病情,诱导并发症,从而使病情复杂化。对这种情况,应在EST后,考虑中药应用,以促进残余结石的排放,即中药的应用应放在术后考虑;对胆囊结石,如为静止结石,特别是大的结石,溶石周期长,成功概率低,远期疗效不确切,开展中药溶石并非是必要的选择,除非患者知情,且溶石意愿坚定,经济条件可,可考虑中药溶石;对发作性胆囊结石应首先考虑手术,除非患者年龄,身体基础条件不佳,可有选择地开展中药治疗;而胆泥患者,临床上也可引起胆道系统炎症、胰腺炎等,且这类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常不佳,又未有胆石的形成,则应首先开展中药治疗。

3利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来处理相关的问题

如针对胃癌前病变合并HP感染,应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来处理癌前病变,用三联一周疗法根治HP;如肝硬化患者,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方法有助于控制肝硬化的发展、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如出现SBP,则用西药抗感染;对腹泻型IBS合并GERD的患者,可以用健脾温肾、疏肝升清等方法治疗IBS,用西药PPI制剂处理GERD的症状。

对不同的西医疾病,根据中医药处理的优势所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对中医处理的要求会有所不同,有些疾病要求全程的中医药治疗,如前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通腑导滞的中医药治疗应涵盖病期全程,不仅缓解急性炎症反应期,还要防治继发的感染期;有些可能仅需处理某个时期,如不全性肠梗阻,先期给予通腑导滞的中医药缓解肠梗阻,然后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病因治疗,如为肠肿瘤,则行手术治疗。

对一些西医疾病,根据其病理生理特点整个病程中分不同的时期,中医药的治疗原则也应产生相应的变应,如溃疡性结肠炎在疾病活动期,清热利湿为主法,以控制症状,而进入缓解期,则健脾补肾为主法,以防止复发[4];有些西医疾病,不同的时期,病理特点不同,如对急性胰腺炎,中药在治疗原则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时期,给药的途径就不同,初起时,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大便秘结,肠蠕动减慢甚至肠麻痹,此时给予中药口服以通腑导滞,往往因胃气上逆,口服不下,格药于外,影响疗效。因此,此阶段中药的给药途径以灌肠给予为宜,使中药从直肠内吸收,发挥通腑导滞的作用。腑气通畅,阳明腑实证缓解,此时再给予口服,胃气顺降,药达病所,发挥疗效。

综上,中医药对西医疾病的处理,涉及到治疗靶点的确立;疾病不同时期对中医药处理的不同要求,这种要求,可以是同一治则下的疾病全过程治疗,也可是某一阶段或时期的治疗;或者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病理生理特点,不同时期中医药的治则也作相应改变;在同一病人身上,用中医药、西医药的方法处理疾病不同的面等等。而这些认识,应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内涵所在,根据这种内涵的存在,针对西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应在传统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新的标准与指南,中医界应就一些西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达成一些共识意见,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中医药临床。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范永生.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7.

篇(4)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病鸡以无毛部皮肤发生增生性病理过程,形成肿疣样病变、结痂、脱皮和口腔、咽喉粘膜形成纤维性坏死性伪膜等为特征。在秋冬季节容易流行,尤其是雨水较多的年份,鸡群处在潮湿的环境中,蚊子较多,蚊子是传播本病的媒介,又是鸡痘的重要传播者,因此更易造成大面积流行。一般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然而近几年鸡群流行的大部分为混合型鸡痘,鸡群一旦发病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混合型鸡痘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河北省威县侯贯镇赵某饲养的2000只蛋鸡,按常规饲养,并免疫了马立克、法氏囊、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但未进行鸡痘疫苗接种。饲养到56日龄时,鸡群开始有个别鸡出现喷嚏、咳嗽、甩头、张嘴、流眼泪,呼吸时有杂音,在晚上安静时较明显。以后,病鸡逐渐增多,并在鸡冠、肉垂、爪等处出现丘疹及结痂,到8月29日,发病率升到40%左右,且每天死亡由几只增到50只左右。曾用阿莫西林、红霉素、泰乐菌素、喉管散等药物治疗,均无疗效。遂于2010年8月30日带病死鸡来邢台市兽医院诊治。经剖检、化验,确诊为混合型鸡痘,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二、临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闭眼缩头,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发炎,流眼泪,眼角有较多量粘稠纤维蛋白渗出物或脓性物,严重的将上、下眼睑粘连。眼睑及眼周围肿胀。个别病鸡眼结膜浑浊不清,有的出现失明而影响采食。有的病鸡咳嗽甩头,努力把喉头处的阻塞物咳出。打开口腔可看到喉头处有荚膜阻塞。另一特征是鸡冠、肉垂、爪、嘴角、眼皮上有数量不等,如绿豆大小的丘诊,有的丘诊表面破溃,有的已结痂。病鸡中死亡最多的是喉型、眼型和混合型,单纯皮肤型的病鸡不死。喉型鸡痘,病变发生在口腔、咽喉粘膜上,病变在嘴和口腔时,采食、饮水发生障碍。发生在咽喉部时,初为黄白色的小结节,以后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伪膜,引起呼吸困难,窒息而死。眼型死亡的病鸡,主要是痘发生在眼结膜,上、下眼睑粘连或失明,影响采食而死亡。发病鸡大部分为混合型,仅有鸡冠、肉垂丘诊症状者较少。

三、剖检病变

共剖检10只病死鸡,眼部肿胀,眼周围形成近似圆形肿胀区,眼角有粘液——脓性物。有的在眶下窦有干酪样物。口腔、咽喉和气管粘膜上有黄白色干酪样的伪膜、恶臭,不易剥脱。喉头、气管粘膜充血,有的喉头、气管粘膜表面也出现隆起的、白色不透明结节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鸡冠、肉垂、爪等皮肤有丘诊、结痂。其他内脏器官未见异常。

四、实验室检验

1、取病死鸡的肝、脾组织,接种于肉汤、营养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结果无细菌生长。2、易感鸡感染试验:取眼、喉部病料组织和鸡冠的丘疹及痘疱皮悬液,对30日龄易感鸡10只作冠划痕、翼刺和毛囊接种,6天后均在接种局部皮肤出现数量不等的粟粒大小的典型痘疱。3、鸡胚接种:取鸡冠、眼部、喉部病料作为1:10悬液,经双抗(每毫升含青霉素、链霉素各1000单位),室温下处理2小时,再以2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上层清液,接种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每胚0.2ml农业论文,共接种10枚鸡胚,经37度孵化5天,可见绒毛囊膜肥厚,并有近圆形(直经2—3毫米)的灰白色痘斑。

五、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卫生消毒工作,鸡舍内外用绿威霸消毒液彻底消毒,用蚊蝇一扫净喷洒消灭蚊蝇及吸血昆虫。

2、治疗:对鸡冠、肉垂、爪、腿痘病鸡,用镊子剥离痘痂后,伤口涂擦紫药水。对眼部肿胀者,用2%硼酸水冲洗眼部,用5%蛋白银溶液和盐酸吗啉胍眼药水滴眼。对喉型鸡痘,可用小镊子将粘膜上的伪膜剥离取出,然后于患病灶吹上少许“喉症散”粉,每天1次,连用3天即可。

3、对发病鸡群,用毒立克(主要成分:黄芪多糖等)饮水,本品100g饮50kg水,连用5天。同时在饲料内拌新华喘痢刹(主要成分:环丙沙星等),以防止继发感染。同时,配合中药治疗,方剂:龙胆草90g、板兰根60g、升麻50g、双花40g、野40g、连翅30g、甘草30g,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细粉,按每只鸡每天1.5克的用量,均匀拌入饲料内,分上、下午集中喂服。饲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鱼肝油,以增强鸡体的抗病力,保护皮肤和促进伤口愈合,连用5天。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防治措施,3天后病鸡群基本痊愈,5天后鸡群全部恢复健康。

六、小结

1、本次该鸡群发生的眼、喉和无毛处的皮肤痘疹为特征性的鸡痘,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混合型(粘膜型与皮肤型)鸡痘。

2、这次鸡群发生鸡痘的主要原因是因今年雨水多,鸡舍卫生条件差,温度高,湿度大,密度大,通风不良,鸡群又未接种鸡痘疫苗,加之正值初秋季节,蚊虫较多,活动频繁,促使本病的发生。因此养鸡场必须重视对鸡痘的免疫接种。接种鸡痘疫苗是防制本病发生的关键。凡是未接种鸡痘的鸡群,必须在发病季节前接种鸡痘。

3、为防止鸡痘的发生与流行,必须搞好鸡场、鸡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在鸡舍周围喷洒杀虫药物,消灭蚊子等传播媒介,消除蚊蝇孳生条件,注意随时灭蚊,才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最关键的措施是接种鸡痘弱毒疫苗,本疫苗对雏鸡(6日龄以上)及成鸡均可应用。根据鸡日龄的大小以生理盐水稀释成适当的倍数,摇匀后应用。用鸡痘刺种针或灭菌蘸笔尖蘸苗,于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6日龄以上的雏鸡,用200倍稀释苗刺种1针;20日龄以上的雏鸡,用100倍稀释苗刺种1针;1月以上的鸡,用50倍稀释苗刺种1针。接种后3-4天,刺种部位微现红肿,继之结痂,2-3周后痂片脱落。免疫期,成鸡为5个月,初生雏为2个月,两个月后必须再进行一次免疫接种,以后每半年免疫接种一次。

4、诊断本病时,必须与鸡霉形体、传染性鼻炎、眼型葡萄球菌、喉气管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相区别,这样才能对症用药,使疫情尽快得到控制。

篇(5)

1.2调查方法经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预调查反复修订后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针灸的认知与兴趣、针灸发展建议、针灸教学看法。正式调查于2011年2月下旬开始,3月上旬结束,采用分层抽样,对各专业学生按一定比例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1.3质量控制调查员在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包括相关知识和一致性训练。调查当日检查完成的调查表,审核人验收问卷。能够完全按照填表要求进行填写的并通过审核的调查表成为统计对象。

1.4统计学分析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对针灸课程的兴趣采用赋分计算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组等级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认知程度有301名(57.2%)略知一点针灸知识,243名(46.2%)对针灸不了解,了解针灸的主要途径是阅读课外文献和电视网络等媒介;193名(36.7%)认为穴位具有特异性,161名(30.6%)认为部分穴位有特异性,145名(27.6%)回答不清楚;有273名(51.9%)认为针灸治疗时取穴≤4个会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只有44名(8.4%)认为取穴>5个是比较合理的;有398名(75.6%)认为针灸医学很有发展前景,只有10名(1.9%)认为针灸没有发展前景。

2.2影响针灸发展因素导致国内针灸发展滞后原因,329名(62.5%)认为是教育模式和临床实践都使用古论,缺乏教育和临床创新,348名(66.1%)认为是缺少年轻的针灸人才,有419名(79.7%)认为政府应加大对针灸的教学、临床和科研的投资力度,以提升针灸在大众中的影响力。

2.3针灸教学的看法绝大部分学生(97.0%)有兴趣学习针灸知识,404名(76.8%)认为针灸教材应该是以现代科学和临床研究为基础的简而精教材,而90名(17.1%)认为可以用古论为基础的传统教材,84名(16.0%)认为应开设针灸必修课,417名(79.3%)认为是选修课,其中专业选修、二类通识课和个性选修三类中,选专业选修的人数最多(37.2%)。

2.4兴趣程度各年级对针灸课程的兴趣采用赋分方法计算:非常有兴趣4分,有点兴趣3分,不了解但愿学习2分,不感兴趣1分。经多组等级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各年级对针灸课程的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5,P<0.05)。进一步经方差分析进行两两比较,一、三年级学生均与二年级对针灸课程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组等级非参数秩和检验,各专业对针灸课程兴趣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针灸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廉,且有广泛的疾病谱,但迄今针灸没能在临床广泛使用,其临床优势没能充分体现出来。结合本调查来重点讨论在西医院校开设针灸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绝大多数西医学生希望学习针灸本次调查显示,97%的西医学生有兴趣学习针灸。这与国外的调查相一致。据巴西的圣保罗医科大学一项调查,有98%的学生认为针灸课程是好的或者非常好,85%的学生认为以后会用到针灸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85%以上的医学生认为传统医学知识对于一个医学专业学生和将来的卫生工作者很重要,几乎所有医学生要求掌握足够的建议患者如何使用传统医药的能力;所有传统治疗中,针灸是学生最愿意学习的内容之一。但是,国内的现状是西医院校无专门的针灸课程,《中医学》课时也较少,其中针灸内容仅几个课时,西医学生普遍对针灸不了解。66.1%的西医学生认为导致国内针灸发展滞后的原因是缺乏年轻的针灸人才。所以,在西医院校大力推广针灸教学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3.2针灸授课形式可为专业选修在“你希望开设什么形式的针灸课”这一问题中,16%的学生希望是必修课,79.3%的学生希望是选修课,其中选择专业选修的人数最多(37.3%)。由此看来,针灸课程设置可以先安排选修课,条件成熟时再改为必修课。其中二年级的学习热情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专业之间对学习针灸的热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在西医院校推广现代模式的针灸较为合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76.8%)认为新的针灸教材应该是以现代科学和临床研究为基础的“简而精”教材,说明西医学生希望学习的是现代模式的针灸。目前,针灸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的传统模式;另一种是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针灸效应的四大规律为理论核心的现代模式。传统的中医针灸理论目前尚不能被西医广泛认同,针灸配方繁多复杂,学生不易掌握,学习枯燥乏味。60%以上的学生认为针灸教育和临床使用古论是导致针灸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针灸的科学性,并精选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简针灸配方的优点在于:①可充分地体现针灸治疗的特效性与优势;②大大增加针灸治疗的可重复性,使之更容易推广;③针灸知识变得不再抽象,针灸学习的难度将大幅下降。总之,西医院校应使用“传统理论为辅,科学依据为主”的现代模式针灸教材,以使西医学生更容易接受针灸并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3.4选择一种适合西医院校的针灸教育,促进中西医之间的交流本次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西医学生对针灸不了解。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中西医之间缺乏有效交流,中医对西医的有效渗透远远不足。有学者呼吁,应在整个医疗界大力宣传针灸的特色和优势,并提倡让针灸疗法走进各个科室。中医需各医学学科广泛参与才能更好地发展,所以有必要建立新方式让西医了解并参与中医,而教育是一种最基本且行之有效手段。

篇(6)

中医学在发展中,就一直不断融合其他的医学实践,至今仍是如此,中医临床直接面对大量的西方医学的数理检查及疾病诊断,在工作中已不能回避,甚至已紧密联系。为此,对传统中医学的一些工作准则及工作的程序,应结合西方医学的认识,重新加以思考,现举例之,以抛砖引玉。

一、中医药治疗西医疾病时的靶点如何认识

重症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中医的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此时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腹中切痛甚至拒按。中医药采用通腑导滞的方法进行治疗,代表方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对这种情况中病即止、得快利即止,即在临床症状缓解后,停止通腑导滞,以免伤正气。这种指导思想如是针对单纯性肠梗阻,还是合适,但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就未必恰当。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分三期,即急性炎症反应期、继发全身感染期、残余感染期,提示患者在急性炎症反应期痞满燥实的症状缓解后,有可能进入感染期,使病情反复,重入凶险。出现这种变化,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道细菌移位、造成对靶器官的“二次打击”是密切相关的。已有的研究已提示通腑导滞法能保护受损的肠黏膜、促进肠蠕动、拮抗肠道细菌移位,因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急性炎症反应期的痞满燥实症状缓解后,不仅不能停止通腑导滞,反而要继续给予通腑导滞,那么这种通腑导滞的靶点在哪呢,应该结合胰腺CT、血CRP、血Ca2+、血气分析等,进行综合评估,比如胰腺CT的分级应该恢复在C级以上等,通过这种靶点设立,进行相应的治疗评估,来决定通腑导滞中病即止的时刻,是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的,才能降低感染期的出现,降低死亡率,对此已有多项报道,开展中医通腑导滞治疗重症胰腺炎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因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靶点的设立不能仅局限于急性炎症反应期,而是要放眼于防止可能出现的感染期,不能局限痞满燥实的临床外在症状的改善,还应关注内在的实验数据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较完善地处理好重症急性胰腺炎。

二、对一些西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应结合西医的研究认识

如胆石症,其属中医胁痛、腹痛、黄疸范畴,中医采用疏肝利胆的方法,其具有溶石、排石,促使胆汁分泌,促使胆囊收缩,松弛奥迪氏括约肌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从临床的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胆结石都要采纳中医药治疗。如对胆总管的结石,术前中药排石处理未必是适宜的,因为有可能会使结石移行嵌顿在胆总管下端或排石中损伤肌,导致胆胰管压力增高,发生阻塞性黄疸、胰腺炎等,加重病情,诱导并发症,从而使病情复杂化。对这种情况,应在EST后,考虑中药应用,以促进残余结石的排放,即中药的应用应放在术后考虑;对胆囊结石,如为静止结石,特别是大的结石,溶石周期长,成功概率低,远期疗效不确切,开展中药溶石并非是必要的选择,除非患者知情,且溶石意愿坚定,经济条件可,可考虑中药溶石;对发作性胆囊结石应首先考虑手术,除非患者年龄,身体基础条件不佳,可有选择地开展中药治疗;而胆泥患者,临床上也可引起胆道系统炎症、胰腺炎等,且这类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常不佳,又未有胆石的形成,则应首先开展中药治疗。

三、利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来处理相关的问题

如针对胃癌前病变合并HP感染,应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来处理癌前病变,用三联一周疗法根治HP;如肝硬化患者,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方法有助于控制肝硬化的发展、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如出现SBP,则用西药抗感染;对腹泻型IBS合并GERD的患者,可以用健脾温肾、疏肝升清等方法治疗IBS,用西药PPI制剂处理GERD的症状。

对不同的西医疾病,根据中医药处理的优势所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对中医处理的要求会有所不同,有些疾病要求全程的中医药治疗,如前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通腑导滞的中医药治疗应涵盖病期全程,不仅缓解急性炎症反应期,还要防治继发的感染期;有些可能仅需处理某个时期,如不全性肠梗阻,先期给予通腑导滞的中医药缓解肠梗阻,然后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病因治疗,如为肠肿瘤,则行手术治疗。

对一些西医疾病,根据其病理生理特点整个病程中分不同的时期,中医药的治疗原则也应产生相应的变应,如溃疡性结肠炎在疾病活动期,清热利湿为主法,以控制症状,而进入缓解期,则健脾补肾为主法,以防止复发;有些西医疾病,不同的时期,病理特点不同,如对急性胰腺炎,中药在治疗原则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时期,给药的途径就不同,初起时,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大便秘结,肠蠕动减慢甚至肠麻痹,此时给予中药口服以通腑导滞,往往因胃气上逆,口服不下,格药于外,影响疗效。因此,此阶段中药的给药途径以灌肠给予为宜,使中药从直肠内吸收,发挥通腑导滞的作用。腑气通畅,阳明腑实证缓解,此时再给予口服,胃气顺降,药达病所,发挥疗效。:

综上,中医药对西医疾病的处理,涉及到治疗靶点的确立;疾病不同时期对中医药处理的不同要求,这种要求,可以是同一治则下的疾病全过程治疗,也可是某一阶段或时期的治疗;或者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病理生理特点,不同时期中医药的治则也作相应改变;在同一病人身上,用中医药、西医药的方法处理疾病不同的面等等。而这些认识,应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内涵所在,根据这种内涵的存在,针对西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应在传统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新的标准与指南,中医界应就一些西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达成一些共识意见,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中医药临床。

【参考文献】

[1]范永生.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7.

篇(7)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小儿肾病综合征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5~16岁,平均10岁;初发病者20例,病程7天~2个月,平均12.5天,复发者10例,病程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11.2g;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15岁,平均11岁;初发病者22例,病程5天~2个月,平均15天,复发者8例,病程7个月~2年半,平均18.5个月,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10.8g。两组一般资料均有可比性(P>0.05)。

治疗及观察方法:①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强的松2mg/(kg·日)(最大量≤60mg/日),分3次口服,持续4周。若尿蛋白转阴,继续巩固治疗2周,改为1日量的2/3每日晨起顿服,维持至8周,以后每2周减2.5~5mg,至1mg/(kg·日)时,将1日药量改为隔日1次顿服,以后每2~3周减2.5mg,至10~20mg/2日时维持6个月;若大剂量激素用足8周后仅部分缓解,激素也须减量,减量方法同上;若大剂量激素治疗8周后无效,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建议其做肾穿刺以明确病理类型。治疗组根据激素使用的不同阶段而配以相应中医药治疗。在用大剂量激素时,多为脾虚失运,水温不化型:此型多见于疾病初期,患儿全身浮肿明显,小便短少,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舌苔白,脉沉滑。治以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滋阴降火法,方用四君子汤合实脾饮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茯苓、白术、泽泻、猪苓、车前子、陈皮、厚朴、大腹皮、赤小豆、生地、知母、金银花、连翘;在激素减量期多为阴虚火旺,脾肾不足:此型患儿面赤唇红,精神兴奋,纳食渐增,尿量增多,浮肿渐消,舌质红,舌苔白或少苔,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益气健脾补肾,方用沙参麦冬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沙参、麦冬、玉竹、花粉、生地、知母、女贞子、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山药;在激素维持期,为脾肾不足,虚热未清:患儿浮肿已退,腰酸乏力,口干气短,舌质淡红或略赤,舌苔白,脉细滑。治以健脾补肾为主,佐以养阴清热,方用四君子汤合右归丸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山萸肉、菟丝子、山药、枸杞子、仙灵脾、生地、女贞子、沙参。停用激素后,脾肾两虚:此型患儿气短懒言,倦怠乏力,易感多汗,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拟以阴阳双调法,予以补骨脂、仙灵脾、仙茅、黄芪、白术、女贞子、旱莲草、麦冬、枸杞子、防风、党参、生地等。加减用药:有血尿者加茅根、益母草、仙鹤草、茜草、丹皮、大小蓟;舌质暗红有瘀点者加赤药、丹参、红花、川芎;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者加苍术、黄柏、生薏苡仁、石韦、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车前子、泽泻,整个过程中均加活血化瘀之剂,如丹参、川芎、地龙、全蝎等(对不能接受汤药的患儿予以中药免煎颗粒剂口服)。总疗程1~3年。②观察方法:大剂量激素时,每周查血、尿常规,以后每2~3周查血、尿常规;每月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两组均以1年半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判定疗效。

结果

治疗结果:两组间经Ridit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结束后2组均随访半年,治疗组完全缓解15例,未见复发。对照组完全缓解13例,复发4例,占30.8%,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讨论

肾病综合征(NS)属中医水肿(阴水)范畴,病因主要是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护养失宜,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因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肾藏精主水、司开阖。脾虚则无以化气行水,故水液泛溢于周身;脾虚则水谷精微不得输布于四肢百骸,下注膀胱;肾气虚弱、开阖不利,故精微物质外漏、水液内停,表现为高度浮肿和严重的蛋白尿。因肾病患者本身存在水湿停聚之证,且激素为阳刚之品,大剂量激素治疗后易出现湿郁化热,热毒内盛,加之邪热伤阴,又致阴虚火旺,因此给予解毒除湿、滋阴降火之中药,以使激素所致柯兴综合征等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知母、生地能抵抗外源性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茯苓、泽泻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补中,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白术、党参、黄芪均有补气健脾作用,还有增强免疫功能和促进、改善机体代谢的功能;当归、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以行水的作用;熟地滋肾阴,兼能养肝阴,适用于肝肾阴虚诸证。黄芪、丹参还有直接消除尿蛋白的功效。在激素减量的过程中热毒之象渐减,且由于激素作用减弱,从而表现为湿热内蕴、气阴两虚之证,故予以清利湿热、益气养阴之剂;在激素维持期,由于激素减至最低量,激素的阳刚之性渐去,从而表现为脾肾亏虚之证,而予以温补脾肾之剂;在激素停用期,由于机体阴阳基本恢复平衡,为进一步巩固疗效而予以调整阴阳之剂,有助于减少机体对激素的依赖,防止病情反复。同时,久病必瘀、久病入络,整个治疗过程中予以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之中药,以改善患者血瘀表现,在提高激素治疗效果及减轻其不良反应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篇(8)

1遗传性因素

有关家谱调查发现POF发病率在女性亲属中,有家族史的达100%,而散发性的仅为1%;由特定基因序列单元大量重复构成,长度在人类高度遗传的端粒的缺失同衰老密切相关,且多出现POF,说明POF具有较高的家族遗传倾向。

两条结构正常的X染色体对维持卵泡正常的储备至关重要,X染色体上的任何缺失都会引起卵巢功能衰竭[2]。目前研究发现,POF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传递或X连锁显性限制性遗传病,常伴有染色体重组、移位或单体性改变,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间的移位[3],以及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异常等。由于X染色体上各区段载有不同的基因,因此缺失或重组的部位不同决定着产生不同的症状,如X染色体Xp11和Xq13末端缺失常表现为完全性卵巢功能衰竭;Xp21和Xq24末端缺失常可导致严重的卵巢功能紊乱,病人多表现为POF[4]。

Marozzi等[5]提出导致POF的特定基因区段可能位于Xq的末端,即限定Xq26~q28之间,它们对卵巢发育和卵泡生成具有重要意义。Schlessinger等[6]研究发现,POF患者X常染色体第3位点上一转录因子FOXL2的缺失,可导致单倍体缺失而引起卵泡数量的减少。

线粒体DNA的缺失可加速卵泡细胞凋亡,引起卵巢功能衰退。女性随年龄增加,线粒体DNA缺失率逐渐上升,绝经妇女则高达86.4%。缺失部位多在8649~13447位和8482~13460位[3],直接影响线粒体呼吸链上主要酶的转录、合成,使胞内能量产生障碍,影响卵泡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终致卵巢功能衰竭。

在一些POF病例中,发现一种X连锁基因FMR1与特发性POF有关,但其分子机能还不清楚[7]。此外,维持卵巢始基卵泡数量所必需的Atm/ckit基因变异及其基因产物可引起始基卵泡的凋亡和数量减少;调节女性生育力和性细胞发育的候选基因DAZ-LI突变,以及由基因所致的突变抑制素(INH)结构和功能异常均可导致POF的发生。

2免疫性因素

据有关免疫学研究报道,部分POF患者存在有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或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Falsetti等[8]发现生育后期发生POF的妇女体内存在一种以上自身免疫抗体者占45%。Ishizuka等[9]认为抗核抗体与POF有着明显的关联。Falorni等[10]发现兼有Addison病的POF患者血清中类固醇细胞自身免疫标记物、17a-羟化酶自身抗体或细胞色素P450侧链断裂酶自身抗体大多阳性。

研究发现在POF早期,产生自身抗体的B细胞(CD+5CD+19)增加,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D+8CD+57)减少,且细胞毒性淋巴细胞中ACAB的IgM产生活跃,据此提出卵巢的自身免疫缺陷是导致部分POF发生的病因[11]。王文军等[12]在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时发现,POF及自然绝经者体内细胞免疫、补体水平相似:CD+8、CD+16T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补体C4显著高于健康育龄妇女。表明POF患者的免疫调节、免疫应答均处于衰老状态。而体内存有自身免疫抗体的妇女,也有与此相似的现象,并且组织学观察发现其卵巢明显缩小,卵泡数量亦减少。

有研究发现POF患者的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生长卵泡的周围有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浸润;在成熟卵泡中有浆细胞、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浸润。这些免疫细胞可释放细胞因子,损害卵泡,加速卵泡的闭锁。此外,卵巢间质中的淋巴细胞可产生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利于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更多地聚集在卵巢,加重对卵巢的损害[3]。王一峰等[13]研究发现,POF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水平降低,干扰素γ、抗卵巢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反映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POF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卵巢衰竭的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的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其他如Addison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的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突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胰岛素性糖尿病等,此外,先天性胸腺萎缩亦可有POF之表现。

可见,患者卵巢的T细胞亚群改变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以及针对卵巢抗原的循环自身抗体出现,均提示POF与免疫有关。

3酶学缺陷

半乳糖磷酸盐尿苷转移酶缺乏,使血清半乳糖升高,直接损害卵母细胞,其代谢产物对卵巢实质的损害及含有半乳糖的促性腺激素分子活性的改变也可致卵母细胞过早衰竭。卵巢17α-羟化酶缺陷而不能合成雌激素,使FSH反馈性升高,可引起POF的发生。其它卵巢酶,如17,20碳链裂解酶、类固醇激素脱氢酶以及还原酶的缺陷,也可引起性腺功能低下而发生POF。

4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

促性腺激素FSH,LH及其受体的传导缺陷,人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的纯合子突变或杂合子突变,均可引起POF的发生。家族性POF和FraX携带者中呈现较低的雌激素受体基因(TA)n复制率,影响雌激素受体多型性表达,可引起卵巢功能衰竭[14]。

5卵泡性因素

卵泡储备少或闭锁速度快,均可使卵巢功能提前衰竭。

6影响卵巢的危险性因素

6.1感染、疾病与环境因素感染引起的POF主要见于双侧性输卵管卵巢脓肿引起的卵巢组织破坏。在儿童期或青春期患病毒性腮腺炎性卵巢炎可致卵巢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造成POF的发生。风疹、麻疹病毒感染以及严重的结核性、淋菌性或其它化脓性盆腔炎等亦可破坏卵巢组织,造成卵巢功能的减退。

有资料报道,吸烟女性发生POF危险性较不吸烟女性为增加;海洛因依赖对青春期吸毒女性生殖系统有明显损害,其卵巢功能可能出现早衰;大量使用杀虫剂可损伤生殖细胞。许多环境毒素也危害着人类的生殖功能,如来源于橡胶制品、难燃物、杀虫剂、塑料制品、抗氧化剂代谢后的4-乙烯环己烯可引起卵巢功能的衰竭[15];塑料燃烧氧化后产生的多环芳香族烃,能够激活芳香族烃受体而驱动的Bax转录,是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途径[16]。

6.2医源性因素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免疫抑制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等。研究发现40岁之前切除一侧或部分卵巢组织后,卵巢分泌的激素下降,使FSH升高、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症状出现的机会增加。也有报道输卵管结扎术使卵巢血供受损,导致类似卵巢去势现象而发生POF[17]。传统的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由于手术扎断子宫动脉和主韧带及子宫骶骨韧带,影响了卵巢正常的血液循环,可导致卵巢萎缩及功能衰退的发生[18]。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时,发生的非目标性的卵巢动脉栓塞,也可导致POF的发生。

人流术或药流不全行清宫术,使子宫内膜受到损伤,对卵巢激素不能产生正常的反应;加之术时患者恐惧、紧张情绪,影响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内分泌调节,抑制了卵巢的卵泡生长和排卵功能,并使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的生长或内膜各个部位显示分泌反应不均的状况出现,致使一些妇女发生卵巢功能紊乱,最终可出现POF的征象[19]。

化疗药物可使卵巢发生包膜增厚、间质纤维化、原始卵泡停止发育的组织学变化,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与患者的年龄、药物的种类及用药剂量、方法和时间等有关。化疗药物中环磷酰胺、左旋苯丙氨酸氮芥、百消安、氮芥等烷化剂损害生殖细胞,导致POF的危险性最高,且随着剂量增加危险性也增大。此外,阿霉素、长春新碱等以及长时间服用抗类风湿药物如雷公藤,对卵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

长时间或大剂量的放射线可使卵巢发生卵泡丧失,间质纤维化和玻璃样变,血管硬化和门细胞潴留等病理变化,导致POF的发生。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与患者的年龄及接受的剂量、放疗也有关。有关资料显示,腹部及盆腔照射大于800rads可引起POF;2000~3000rads大多发生永久性卵巢功能衰竭;而小于150rads则无明显影响。

6.3心理因素绝经前生活中发生重大事件可导致提早绝经。由于强烈的情绪刺激而导致POF的患者,推测可能与潜在卵巢功能较差有关[20]。

POF在中医古籍中并无记载,根据其在临床多有闭经、不孕的表现,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血隔”“血枯”“闭经”“不孕症”等范畴,对其病因病机认识如下: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盛,冲任气血不充而渐至衰竭。②七情内伤,肝郁气滞血瘀,冲任阻滞,气血暗耗;或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冲任衰少而致闭经。③大病久病耗伤阴液,或房劳、多产、堕胎、小产等耗竭精血,冲任早衰。④经期、产后外感六邪气,与血相搏,瘀阻冲任,而致经闭。⑤物理、化学因素等导致本病发生[21]。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明确指出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冲任二脉的盛衰以及月经的行与止。《医学正传》亦云:“经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干涸。”因此中医学认为肾虚是本病发生的病理机制所在,由于肾虚,冲任虚衰,血海空虚,无血以下,即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此外,脾虚、肝郁、气血失调等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机理。

由于该病的病机错综复杂,且相互转化,因而医家对POF的病因病机认识多有不同。如:温鸿雁等[22]认为POF除与肾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心肝等脏腑关系密切,其病机主要为肾阳亏虚、肝肾阴虚、气虚血瘀、肝郁气滞等。戴德英等[23]认为本病的发生以肾虚为根本,兼有肝郁或瘀证,病机有四: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肾虚肝郁、心肾不交,均可导致冲任早衰。朱玲等[24]认为其病机特点是以肾虚为主导,血虚为基础的肾虚血亏血瘀,虚实夹杂。且本虚为多,标实为少。而六时毒,浸胞脉,扰乱冲任;或情志郁结,气血暗耗,冲任失调,亦可促进本病的发生。王锡贞等[25]提出POF的主要病机是肾虚、冲任衰少。常兼有脾气虚弱、脾湿蕴遏、肝阴虚、肝郁、郁火、肝阳上亢、肝脾失调、气滞血瘀、心火上炎、水火不济等兼证。同时,药理研究显示补肾类的中药能提高垂体对下丘脑的反应,改善内分泌调节功能;改善低雌激素环境,促卵泡发育成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对于防治POF引起的闭经,以及伴随出现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印证了POF发生与肾虚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GoswamiD,ConwayGS.Prematureovarianfailure[J].HumReprodUpdate,2005,11(4):391.

[2]史樱,刘玉兰,阮祥燕.卵巢早衰[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82.

[3]谢梅青.卵巢早衰的病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4):193.

[4]伊丽奇,斯日古楞.卵巢早衰[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0):923.

[5]MarozziA,ManfrediniE,TibilettiMG,etal.MoleculadefinitionofXqcommondeletedregioninpatientsaffectedbyPOF[J].HumGenet,2000;107:304.

[6]SchlessingerD,HerreraL,CrisponinL,eta1.GenesandtranslocationsinvolvedinPOF[J].AmJMedGenet,2002,111(3):328.

[7]MurrayA.PrematureovarianfailureandtheFMRIgene[J].SeminReprodMed,2000,18(1):59.

[8]FalsettiL,ScalchiS,VillaniMT,etal.Prematureovarianfailure[J].Gynecolendocrinol,1999,13:189.

[9]IshizukaB,KudoY,AmeniyaA,etal.Antinuclearantibodiesinpatientswithprematureovarianfailure[J].HumReprod,1999,14(1):70.

[10]ChemyshovVP,RadyshTV,GuraIV,etal.Immunedisordersinwomenwithprematueovarianfailureininitialperiod[J].AmJpeprodImmunol,2001,46(3):220.

[11]AlbertoF,StefanoL,PaolaC,eta1.Sten]idcellautuantibodiesarepreferenti-allyexpressedinwomenwithprematureovarianfailurewhohaveadrenalautoimmunity[J].FertilSteril,2002,78(2):270.

[12]王文军,邝健全.卵巢早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的关系[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1):54.

[13]王一峰,欧汝强,杨宁,等.卵巢早衰患者血清抗透明带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2的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02,11(1):7.

[14]王伟.卵巢早衰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2):136.

[15]HoyerPB,DevinePJ,HuX,etal.Ovariantoxicityof4vinylcyclohexenediepoxide:amenchanisticmodel[J].ToxicolPatho1,2001,29(l):91.

[16]MatikainenT,PerezGI,JurisicovaA,etal.AromatichydrocarbonreceptordrivenBaxgeneexpressionisrequiredforprematureovarianfailurecausedbybiohazai-dousenvironmentalchemicals[J].NatGenet,2001,28(4):355.

[17]俞琳.高促性腺激素闭经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9,18(4):220.

[18]陈荣能,王贤芳,王浩.子宫体中心切除术应用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6):62.

[19]侯秀环,杨鉴冰.人流术后卵巢功能紊乱的中西医治疗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2001,24(4):19.

[20]马良坤,林守清.卵巢早衰与卵巢不敏感综合征[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4):198.

[21]夏天,韩冰.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8):707.

[22]温鸿雁,范智斌.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研究近况[J].中医药研究,2001,17(6):49.

篇(9)

1痛风病诊断经验

1.1临床症状与鉴别

痛风初起最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突发红肿疼痛,具有以下特点:典型部位疼痛,多累及第1跖趾关节、手指和膝关节,其他关节也有发生,但多为单关节;夜间突发或加重,疼痛多在1天内达高峰,部分患者能自行缓解;多发年龄一般为40~50岁,老年人也是重要的患病人群;男性多发,女性少见,大多与绝经期有关;口服秋水仙碱有明显止痛效果;疼痛具游走性特征,部位多变,有时伴发热;寒、湿、冷、劳累、外伤、饮酒、饮食、情绪是重要诱因。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痛风关节炎的诊断是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提出的9条拟诊标准。关节症状是痛风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需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病、外伤性关节病及假性痛风病等鉴别。痛风病的分期不同,症状多变,常累及肾脏,出现腰痛、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夜尿多等,往往与其他肾脏病并存。在无尿酸结晶的确切诊断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病,如高血压肾病、肾小管疾病、肾炎、高血脂肾损伤等,考虑高尿酸血症肾损伤。痛风结石患者发作时有明显的肾区剧烈疼痛、血尿、尿痛等,确诊需检出尿酸盐结晶,并与其他肾脏病和尿路结石鉴别。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往往不具有内科病主症,现代医学对血尿酸高于500μmol/L,主张予以药物干预,寻找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中医辨证治疗。有较长痛风史患者多伴有痛风石沉积,而缓解期无症状。

1.2病史

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急性发作后数天内自行缓解,间隔数月甚至数年再发的特点,易被漏诊。药物致血尿酸升高、痛风发作,属继发性痛风病范畴,最常见是噻嗪类利尿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长期服用易导致痛风发作。此外,阿司匹林对血尿酸的影响,有认为低剂量升高血尿酸,而高剂量则降低,循证医学的证据尚未有定论[1]。较常见继发因素还有癌症放化疗、血液病、其他原因导致肾功能损伤引起血尿酸升高。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系多基因遗传病,可能与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并发,其机理与胰岛素抵抗有关[2]。家族史有助于诊断,受凉、劳累、饮食、手术等,均能诱发关节炎。

1.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痛风确诊需实验室检查:血尿酸超过正常值,男:339~417μmol/L,女:256~357μmol/L;尿常规,pH降低,常在6.0以下,或有红、白细胞;24h尿检查:尿量减少,尿酸减少或正常,也可增多,有尿酸盐或尿酸结晶为诊断标准;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异常有助于痛风肾病诊断,正常者血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酸排泄分数的计算,可早期发现并确诊痛风肾损害,进行早期干预;同时排查继发性痛风,加强原发病的治疗;X线摄片检查,轻者有组织水肿和关节腔积液,关节改变不明显,重者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和骨质的穿凿样变,是与其他关节炎的鉴别要点;排查相关内科疾病,常规血压、血脂、血糖、血钙、CRP(C反应蛋白)、RF(类风湿因子)的检查也十分重要。

2治疗经验

2.1生活调理

痛风病患者不宜饮酒,尤其在发作期;饮食低嘌呤,忌吃动物内脏、海产品、火锅汤、毛豆,少食豆制品,蔬菜类除菠菜、韭菜、芹菜、菜花、蘑菇等,一般均可食用;牛奶、鸡蛋等可作为摄取蛋白食物,研究认为[1],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少量蛋白质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根本上解决代谢综合征;增加每天摄水量,保持每天尿量2000ml以上;急性期冷敷可缓解疼痛,绝对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循证医学已证实了这两点[1];减少心理应激,保持平和心态,痛风发病的年轻化与社会压力有关[3];缓解期适当运动,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体重指数。

2.2西医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是针对症状和高血尿酸。用药宜从低剂量、循序渐进,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急性期不用降尿酸药物,以防诱发和加重关节症状。①非甾体类抗炎药:急性关节炎发作主要用芬必得、扶他林等,本着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小、用量少的原则;②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特效药,缓解疼痛疗效确切,但副作用大,有报道缓解期和慢性期小剂量使用可预防痛风发作[4];③别嘌醇:减少血尿酸合成,用于非急性期,从低剂量、低频次使用,如无副作用,逐渐加量,维持血尿酸在较低水平,减少痛风发作和促进痛风石缩小或消除,血尿酸水平稳定维持3月后逐渐减量;肾功能异常者相应减量,注意监测肝肾功能,每月1次;④苯溴马隆:增加尿酸排泄,对低排泄型痛风患者可与别嘌醇合用,有痛风结石者慎用,以免加重病情;⑤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结晶沉积,尿pH值保持在6.2~6.8之间,适用于各期患者,也可用碱性合剂;⑥对血糖、血脂、血压等异常者要针对性治疗,避免使用减少尿酸排泄的药物;⑦消除痛风诱发因素,继发性痛风者,积极治疗原发病;⑧联合应用抗痛风药[5],如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别嘌醇与非甾体抗炎药、别嘌醇与秋水仙碱等,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小剂量联合用药,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2.3导师经验

导师曹克光教授认为,本病发病特征为湿热内生,郁久成毒,不得泄利;初始未甚可不发病,积渐日久,或与外邪相合,终致淤结,闭阻经络而致骨节剧痛,兼夹凝痰变生结节,久之溃流脂浊,痰瘀胶固,以致僵肿畸形;湿热下注,煎熬津液,可见石淋、尿血;瘀阻肾络,可见腰痛、水肿、虚劳等。韦绪性[6]提出痛风湿热蕴壅、瘀血阻络的主要病机,目前湿热和血瘀在肾脏疾病病机的重要性也已确立。痛风不同阶段病机不同: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多为湿热痹阻证;间歇期多表现为脾虚湿困证;慢性关节炎期,多为脾肾亏虚,痰湿瘀阻;痛风长期不愈发展至后期,约1/3患者合并肾脏损害,此期可分肝肾阴虚和脾肾气虚,日久则阴虚及气,气阴两虚较多见。①急性期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采用痛风合剂(萆薢、土茯苓、山慈姑)治疗,缓解疼痛疗效显著,可替代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血淤加鸡血藤、当归等;风盛加威灵仙、防己、秦皮;热重加黄连、牡丹皮;气滞加陈皮、枳壳等。痛风合剂有明确的降尿酸作用,可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症状,防止复发,并能增加尿酸泄分数,抑制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7]。②慢性尿酸盐肾病属中医学水肿、腰痛、淋证、关格等范畴,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采用痛风合剂合四物汤治疗,适加扶助正气之品;如并发关节炎按急性期治疗;缓解期及慢性期邪气已祛,以调理脾肾为主,脾肾阳虚用济生肾气丸加巴戟天、羊藿、菟丝子等,肝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加女贞子、旱莲草等,脾虚湿重者用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③尿酸性肾结石属中医学淋证、尿浊、尿血等范畴,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用痛风合剂加海金沙、车前子等,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用青皮、金钱草等,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在肾小管内的聚集和结石发生。④针对降尿酸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出现血细胞减少时,宜选用鸡血藤、黄芪、当归、大枣等益气养血、扶助正气;肝功能指数升高,酌情停用西药,单用中药治疗,以痛风合剂合四逆散清利湿热、养血疏肝柔肝。治疗痛风病虽有相对成熟的治疗方法,但应以中医理论指导为原则,灵活组方用药,因人而异、不拘泥于教条,与西医提倡的痛风病个体化治疗的观点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姜林娣,PeterTugwell.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处理中的循证医学观点[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2):120.

[2]李宏超,伍沪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与代谢综合征[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2):797.

[3]赵圣川.痛风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8.

[4]曾学军,郑文洁.由病例分析看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4):246.

篇(10)

1内服外用

1.1中药加西药内服与中药加西药外用洪淑珍[1]对急性湿疹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风止痒为主,药用龙胆泻肝汤、萆解渗湿汤合二妙丸加减,亚急性湿疹以健脾除湿、养血润肤、疏风止痒为主,方用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以养血疏风止痒、除湿润燥为主,方用消风散加四物汤加减内服。外洗方:苦参30g,黄柏20g,地榆20g,苍术20g,金银花20,连翘15g。水煎成1500~2000ml,微温外洗,日1次;西药口服扑而敏、开瑞坦或赛庚啶,严重者口服小量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亚急性及慢性期,加用激素软膏。治疗100例,治愈66例,好转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刘明江等[2]采用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方用桂枝浮萍汤,并口服开瑞坦10mg/d,外用炉甘石洗剂,1%氢化可的松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满意。何泽民等[3]把湿疹分为湿热毒瘀型和阴血亏虚型,分别给予祛湿清热解毒汤和滋阴养血止痒汤。西药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息斯敏、强的松,中药外洗(山豆根、苦参、金银花、连翘、地榆、九里光、甘草),洗后病灶处涂三九皮炎平软膏。治疗52例,痊愈47例,痊愈率90.4%。程利敏等[4]治疗湿疹60例。中医辨证分型,风热型:荆防汤加减,湿热型:龙胆泻肝汤或凉血消风汤加减,脾湿型:胃苓汤加减,阴虚夹湿型:滋阴除湿汤,风盛血燥:养血消风汤,配合口服西药敏迪、赛庚啶。外用炉甘石洗剂、皮炎平、肤疾宁。痊愈53例,占88.33%,总有效率100%。

1.2中药加西药内服与西药外用李俊锋[5]治疗湿疹100例,中药内服予自拟湿疹汤;西药服息斯敏10mg/d,地塞米松1.5mg,tid,日2次,外搽去炎松软膏1支、地塞米松(0.75mg)10片、扑而敏(4mg)10片、四环素(0.25mg)10片研末、病毒唑针剂1ml、聚肌胞2ml,调匀外搽。痊愈96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100%。曾建中等[6]治疗急性湿疹68例,口服赛庚啶2mg,维生素C200mg,日3次,中药以清热止痒汤(地肤子、白藓皮、绿豆衣等)口服,外搽维肤霜。治愈40例,好转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吴国根等[7]用内服皿治林10mg1次/d,加用健脾润肤汤(茯苓、苍术、白术、当归、丹参等),外用去炎松尿素软膏治疗慢性湿疹40例,总有效率92.5%。

1.3中药内服与中药加西药外用郭晴[8]以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当归、防风、苦参、蝉蜕、生地、石膏、荆芥等)为法内服,外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方(黄连、黄柏、全蝎、大黄、苦参研末)混合尿素软膏。轻者2~4d,重者4~7d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

1.4西药内服与中药加西药外用杨主功[9]采用西药常规口服维生素C200mg,3次/d,维生素B20mg,3次/d,葡萄糖酸钙1.0g,3次/d,特非纳丁60mg,2次/d,外用中药水剂(土槿皮、大风子、地肤子、苍术等)。膏剂(滑石粉、氧化锌等),治疗慢性湿疹40例,治愈36例,有效4例,治愈率100%。

1.5中药内服与西药外用李文忠等[10]治疗慢性湿疹48例,内服药用赵丙南经验方全虫方(全蝎、皂荚、皂角刺等),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总有效率85.42%。刘斌[11]治疗慢性湿疹50例,内服复方归龙汤(地龙、当归、白蒺藜、川芎、乌梢蛇等),外用5%乙氧苯柳胺软膏,2次/d。总有效率90%。姜海燕等[12]治疗慢性湿疹39例,给予中药(生地、黄柏、当归、黄芩、山栀子、白藓皮、苦参等),外用去炎松尿素软膏,总有效率94.9%。开雁[13]用内服中药组方(黄柏、黄芩、金银花、栀子、土茯苓、牡丹皮等),外用派瑞松霜,治疗湿疹137例,总有效率91.2%。

1.6中药加西药内服吴琦琦等[14]治疗慢性湿疹176例,西药口服克敏:按照体重0.5mg~5mg/kg,2次/d;强的松:1.66mg~20mg/kg,2次/d,10d为1疗程。加服清热二十五味丸。痊愈48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78.4%。

2中药注射剂与西药口服外用

黄勇等[15]治疗慢性湿疹50例,丹参注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射液250ml,每日1次静点,15d1个疗程。同时口服特非纳丁片60mg,2次/d。外用参子洗剂,再涂肝素钠软膏。治愈45例,有效5例,有效率100%。

3西药注射剂与中药口服外用

有人用5%葡萄糖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6万u加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1.0g静点,日1次,连用5d;配中药消湿汤(生地、玄参、当归、茯苓、泽泻、苦参、白藓皮等)内服,炉甘石洗剂外洗,2~3次/d,另用马齿苋、黄柏水煎敷患处,3次/d。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疗效显著。

4西药注射剂与中药内服与西药外用

党国玉[16]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mg,隔日1次肌注。内服中药(马齿苋、龙胆草、黄柏、红花、甘草、苦参、蛇床子等),局部皮损区搽派瑞松霜,治疗30例,治愈13例,好转16例。

【参考文献】

[1]洪淑珍.经方为主治疗湿疹100例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380.

[2]刘明江,王丽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793.

[3]何泽民,杨迎宾.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52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5,27(4):18-19.

[4]程利敏,程占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60例[J].河北医药,1999,21(6):477.

[5]李俊锋.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皮肤湿疹100例[J].四川中医,2002,20(11):53.

[6]曾建中,毛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68例疗效对比观察[J].四川医学,2000,21(12):1059.

[7]吴国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8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5):42.

[8]郭晴.中西医结合外敷内服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6,10(5):25.

[9]杨主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0例[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1):1294.

[10]李文忠,苏秀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8):542.

[11]刘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50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2):39.

[12]姜海燕,刘岩.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44.

[13]开雁.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137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2):102-103.

篇(11)

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一种囊性肿块,病因尚不清楚,好发于成年人,有着发病率高、易复发、发生部位广泛等特点。治疗方法较多,有局部按摩挤压,穿刺抽液,囊内药物注射,外科手术等,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采用中西医保守治疗方法简便,见效快,患者易于接受,通过对30例患者的治疗观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0~60岁。囊肿部位,腕关节20例,腘窝4例,肘关节5例,髋关节1例。最长发现时间5年,最短10个月。病变部位出现一逐渐长大包块,开始无症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活动时酸胀感;直径约1~3cm,最大的囊肿4cm,为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表面光滑。

1.2用法取芒硝60g,大蒜60g,654-2片20mg共捣如泥备用。囊肿在腕关节及手背者,芒硝份量大于大蒜(6:4),发于腘窝及膝关节者,芒硝少于大蒜(4:6)。用时先在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防止损伤,然后将药敷于囊肿处,用布包扎,如敷2~4h后皮肤觉有发热和痛者,去药并抹去凡士林,半小时后再敷,7天为1个疗程。

2结果

22例治愈,4例缩小,4例无效,治愈率达73.33%,有效率达86.67%,随访5年,10例复发,复发后治疗仍有效。

3讨论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种内含胶冻状黏液的良性肿块,最常发生于腕部背侧,其次是腕部掌面的桡侧,亦可发生于手掌、手指和足背部,少数发生于膝及肘关节附近。发病原因不明。多见于青年和中年,20~40岁占70%,10岁以下儿童罕见,女性多于男性,大多逐渐发生或偶尔发现,生长缓慢。极少数病例囊肿可自行吸收,多数认为与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粘液性变性或局部慢性劳损有关。多数病例经非手术治疗,疗效较好,但可复发。极少数病例需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但组织损伤大,有一定并发症。

目前国外文献对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显示:Nield和Evans发现经粗针抽吸一年后59%复发[1]。Derby研究的数字是67%,当手背病变用该方法治疗复发率达88%。Richman等注意到63%的复发率[2]。针抽加注射糖皮质激素疗法:Derby的研究成果似乎复发率低,13例发生于手掌的复发率54%,45例发生于手背复发率是42%,但标本量太小,可信度差。手术治疗:Angelides提供了1%的复发率[3]。Clay和Clement提供的复发率是3%[4]。但绝大多数大宗资料报道显示:Faithful和Seeto在对手背腱鞘囊肿手术减低到14%的复发率[5]。Dias和Buch报道一份370例手背手术的复发率是27%,230例手掌手术的复发率是40%[6]。Derby提供了262例手背手术的复发率是28%,230例手掌手术的复发率是25%。除此还有术后并发症,Dias的系列报道:永久性瘢痕、压痛及感觉过敏发生率15%,特别是掌面的手术。Jacobs和Govaers观察到28%复发率和相同比例的并发症,如:疼痛、感觉迟钝或麻木[7]。

方中芒硝外用具有清热解毒,破血行血,散结消肿的功效[8]。大蒜外用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去除皮肤的老化角质层,软化皮肤并增强其弹性。654-2可很好通过皮肤组织吸收并在局部发挥作用,有效解除患处小动脉痉挛,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利于芒硝的渗入,以便更好的发挥软坚散结的作用。凡士林保护皮肤。本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高,价格低廉,应用方便,除微痛外无任何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发挥了祖国医学的传统优势,为治疗腱鞘囊肿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减轻了手术之苦和由此带来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NieldDV,EvansDM.Aspirationofganglia.JHandSurg,1986,11:264.

2RichmanJA,GelbermanRH,EngberWD,etal.Ganglionsofthewristanddigits.Resultsoftreatmentbyaspirationandcystwallpuncture.JHandSurg[Am],1987,12:1041-1043.

3AngelidesAC.Ganglionsofthehandandwrist.In:GreenDP,ed.Operativehandsurgery.2ndEd.NewYork:ChurchillLivingstone,1998,2281-2299.

4ClayNR,ClementDA.Thetreatmentofdorsalwristgangliabyradicalincision.JHandSurg[Br],1988,13:187-191.

5FaithfulDK,SeetoBG.Thesimplewristganglion-morethanaminorsurgicalprocedure.HandSurgery,2000,5: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