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实训团队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2: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实训团队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实训团队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83-02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际业务处理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只为提高学生的这种职业能力。尤其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实训环节在整个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便成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学习为主,使学生积极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

一、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简介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以进出口流程为主要环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程。全国各大中专院校的外贸、经管类专业均有开设本课程。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合同的标的、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保险、国际货物进出口价格、国际货物货款的结算、国际货物合同纠纷的处理等知识的教授与实务操作,使学生掌握国际商品交易的特点。在开设本课程的同时必不可少地也开设了相关的实训课程,目的是通过实务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职业素养,尤其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因此,在本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也各出奇招,仅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当前教学主题下设计并提出问题,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学习的特点,组建团队,各团队围绕这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实现团队内各成员知识互补、能力互补,共同提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任务驱动、团队合作、积极探索、共同提高”,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很适合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教学,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实践性很强,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学好实务操作技能。国际贸易是综合性强的涉外活动,同时还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易的过程中通过团队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安全迅速地完成交易。只有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能满意地就业,而且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快速地提升,才是成功的职业教育。

三、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

1.任务以实际工作为背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来源于实践的任务更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教学的效果,并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更有帮助。

2.按工作流程下达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单证,不同的单证来自于不同的工作流程,这些单证有着非常严格的时间要求,一旦错误,会影响到整笔交易最终能否顺利结汇。在实训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3.布置任务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外贸专业与经管专业都开设了本课程,也涵盖了实训课程,可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不同团队及团队内不同的成员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也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任务情境的时候考虑这些因素。

4.任务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任务设计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学习能力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考虑学生现有知识由浅及深,由表到里,循序渐进。

四、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中的实施

我校的国际贸易实务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是穿行的,上完一个模块的理论课程后就进行该内容的实训练习,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我们教改之后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方式更适应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的需要。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中实施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课程任务布置和安排阶段。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情境,国际贸易实务的工作任务离不开单证,包括合同、提单类单据、保险类单据、商品价格核算、结算类单据等内容。在理论教学中把相关的知识点讲授后,布置好相应的实训任务。让学生做好实训准备,如果学生对相关理论缺乏了解,实训任务就很难完成,就更谈不上团队内的讨论与协作了。约五人为一团队,一个班级约八个团队,同一个教学任务下,同一团队各成员实训任务相同,不同的团队任务不同。比如合同这个教学任务,不同的团队在做实训任务时,进出口企业不同,交易货物的内容不同,合同中的运输、保险、结算等条款也有差异。

2.团队成员自主学习阶段。任务布置后,先由团队成员独自完成,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独立思考与探索,自主学习,完成实训任务。

3.团队成员协作学习阶段。在国际贸易中想要在贸易结束后顺利结汇,单据必须符合要求。在制单时必须做到单证相符、单单相符、单货相符,而且单据内容必须做到准确、完整、合理、简明扼要。学生在独立完成阶段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各自完成实训任务后,在团内展开讨论,各成员间形成优势互补,最后提交一份团队作业,作业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讨论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教师点评与总结阶段。团队作业上交后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是把作业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是作业点评过程中,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同学会从中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会在他们的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作业完成得不好的同学会在下次作业中更注意出错的地方,加强对该知识的学习。

五、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中实施的效果与总结

1.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以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为基础,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3.以任务的完成任务讨论任务检验总结学习为实训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协作、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系,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

4.以互补原则组建团队,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地心理品质。在企业中,在岗位上,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获得更大范围的竞争优势,才能适应社会的高效发展。

总之,国际贸易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毕业后就能上岗,符合社会、企业的需要,我们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及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一直在探索。

参考文献:

[1]卢大钊.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

[2]教育部.关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篇(2)

在企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企业实践的特色,实训指导老师要在软件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要求;了解企业不同项目开发的平台;了解企业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收集企业允许公开的组织过程资产。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软件工程实训的课程大纲、课程章程、教师和学生的组织结构、平台和文档的定义、软件开发过程和工具的选择、项目管理的实施等。为达到实训课企业化的目的,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在调研的基础上,以企业的标准进行实验室软硬件平台的构建,包括应用软件企业的实际开发环境、项目管理环境、版本控制环境。

2)规范软件工程过程和项目管理过程。以PMBOK为指导,严格按照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过程进行,规范学生在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思想。

3)校企合作,团队合作。在指导教师层面,采用团队合作的模式,构建了由企业导师、项目管理人员、开发人员、有测试专长的老师组成的PMO,实时为各小组进行远程和现场技术支持;在学生层面,以学生的能力和性格为参考,任命各小组的项目经理,并且赋予项目经理一定的权限。

4)激励机制。将实训课程提升到项目的级别,定义实训课程的里程碑,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估,公布绩效信息,公平公正地给予团队和成员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软件工程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方案的实施流程

实训课程在企业实施的内容上要具有可行性,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实训内容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避免成为单纯的技能培训。实训教师除了按企业项目的标准和流程要求指导学生,还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技术,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制订一套适合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的最佳方案,将探索的中心定位在如下几点。

1)探索如何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应用软件工程方法论。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先行课,学生对软件工程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止步于感性的认识,在不同类型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灵活应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论是值得探索的。

2)探索如何在学校实验室构建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平台。学校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是以教学和科研为出发点构建的,如何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搭建可以同时支持不同规模和类型项目开发的平台,保证学生在实训中掌握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平台,也是值得探索的。

3)探索如何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规范的项目管理是软件项目成功的保障,因此,国内外的软件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每学期都有实践课程,由于课程类型和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学生很少在实践课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软件工程实训有不少于四周的时间,教师如何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和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是值得探索的。

4)探索软件工程实训教师队伍及学生的组织结构。任何的项目开发都是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实训按企业化的模式进行,不能简单的靠一个校内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生也不能简单的分几个小组。因此,如何构建企业指导和校内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如何根据学生的类型成立团队是值得探索的。

5)探索软件工程实训期间需要的项目文档,构建团队的组织过程资产。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项目文档,软件项目的国家标准就对软件项目开发所需要的文档进行了定义。如何在实际的项目中进行对国标规定文档的裁剪是值得探索的。

基于以上五个探索要点,实训指导老师可制订如下的项目实施流程。

1)启动过程:制订实训章程,至少包括制订基本准则和确定实训项目。其中,基本准则包括如下几点:

(1)遵守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各项目组组长负责该组成员的出勤管理,组长每周五将汇总情况上报指导教师;

(3)各项目组必须保证每天有半个小时的项目例会时间(可以采用网络的方式),组长指定相关人员做好例会记录,因特殊情况而缺席的人员,必须有辅导员签字的请假条;

(4)每天课程结束之前,项目组组长将团队版本库上传给指导教师。实训项目指在深入软件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和企业指导教师互相配合,将企业实际项目裁剪到120人/天的规模,根据实训人数确定可选项目的数量。

2)规划过程:制订实训的管理计划、人员计划、进度计划、质量计划、验收计划等。管理计划指实训指导教师对实训过程中项目范围的变更处理、人员变更、时间管理、风险管理等作详细的管理计划。人员计划指为了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团队合作以及公平的绩效和考评,我们给所有参与实训的企业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学生分配不同的权限和责任,形成由PMO项目管理办公室(学校和企业老师)、指导老师、团队经理、团队成员构成的四级项目人员结构。进度计划指将四周的实训时间,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五个过程制定里程碑,各里程碑要进行评审验收。质量计划指确定要验收的项目文档和评审的节点等。项目文档指确定各团队要提交的项目文档,至少包含项目合同、项目的需求管理计划、需求文件和需求跟踪矩阵;项目范围基准;项目进度管理计划、项目进度基准;项目质量计划;项目配置计划;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应对计划、风险清单;项目沟通计划、设计报告、变更记录、例会记录、用户手册、项目总结报告。评审节点指结合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五个过程制订相应的评审节点,给出评审结果和相应的调整措施。验收计划指给出实训考核的标准和方法流程。总的原则是面向过程的考核,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绩效考核,根据每个同学在团队中的角色进行任务的分配和考核。

3)执行与监控过程:按照规划阶段制订的计划,指导各团队的项目执行,在质量评审基础上给出各团队的调整措施,确保各团队所做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4)收尾过程:完成各团队的考核工作,进行实训组织过程资产的归档及实训总结。按照上面的实施流程,不断总结和优化软件工程实训企业化实施的最佳方案。

篇(3)

团队学习是指两人以上的团体性学习,这种形式便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在相互学习中学会沟通与协作,学会为人处事。而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协商能力而无法达到学习目的。通过对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138名学生五个学期的实训情况的调查与总结,笔者发现在90后学生中运用团队学习法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团队学习法应用中的瓶颈

1.学生的分工与配合不畅

目前的大一新生多为1992年出生,大三的学生大多为1990年出生。90后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庭的关爱,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因而很难与他人团结协作。

具体表现为:在实训小组内部,容易出现分工不均、协调不畅等问题,一般来讲,小组长做得多一些,甚至所有工作都由小组长一人包办;在选择实训项目方面,组员各执一辞,很难达成一致,比如在市场营销策略应用课程实训中,对于选择哪个行业研究的问题,有一组同学激烈地讨论了一天,也没能确定;在分工方面,有的小组虽有分工,却没有整合,如撰写营销策划方案时,学生会先把策划方案分成五个部分,由五个人分工去写,最后合到一起,而整合后的事情由组长完成,整体方案最终写的是什么、写得怎么样,成员们则缺乏讨论的兴趣,不再过问,小组工作的结果可想而知。

2.教师的指导不到位

在实训中,团队学习法固然会给学生一个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共同进步的空间,但教师的指导更为关键。尤其是学习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指导,而只在实训结束时根据各个团队上交的成果予以评价,则很难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也不会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实训的每一环节,教师都应细心指导,严格把关。但实际上,往往有些教师把指导实训看成是比较轻松的工作,把任务布置下去、完成时间设置之后,就由学生自行去设法完成。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也会让学生误解,认为校内实训是自由的、松散的,是容易应付的。尽管在汇报时学生常会说:“学到了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但问之具体学到了什么,却又说不出来,还会有学生反映:“如果老师看得严一些,可能会做得更用心些”。

3.考核制度不完善

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内实训成绩一般由个人与小组成绩组成,个人与小组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由教师、组长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考核项目为学习态度与学习业绩。学习态度通过出勤与团队配合程度来体现,学习业绩通过学生学习体会与小组作业质量来体现。实训成绩的考核是为了使实训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相互学习、在合作与学习中提高专业技能的目标,但由于营销实训中有些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教师的监控会出现盲区,这使得教师在考核时会通过与小组长的交流及作业评价来完成对学生的考核。而团队成员在行动时是以小组长为核心的,如果小组长组织不力,就会出现成员不配合的情况,分配的工作不能完成,结果往往是组员不能完成的任务都由组长一个人完成;而基于同学间的面子问题,组长在提交考核结果的时候,又不能做到客观公正,这就会使成员们形成误解,认为不需要努力也容易通过。

二、团队学习法的应用策略

1.恰当地使用团队学习法

(1)对学生的要求。团队首先是一个团体,一个团体要成为“团队”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具有共同的目标;第二,具有和谐、相助的关系;第三,具有共同的规则与方法。

由此可知,只有团体的每位成员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在团体内部开展良性竞争,这个团体方可称为团队。对于90后的高职学生来说,应用团队学习法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即学生要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者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其自发组建团队,这时团队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以完成作业的形式,把班级里的全体同学硬性地平均分为若干小组,有的学生还是出于同情而接纳了原本不想接纳的同学,这样的团队关系可能会和谐,但其学习与工作的效率却难以保证。

(2)对教师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十分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合作交往技能的训练与培养。而面对90后的高职学生,如果教师对团队学习的掌控不到位,团队学习法的应用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更好地应用团队学习法,教师应具备三方面的素质:第一,善于调查学情,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组建团队时,给予指导;第二,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学生以团队形式学习时,确保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懈怠;第三,善于协调,具有人格魅力,当学生团队出现不和谐的情况时,能及时协助解决,并能在协调中,教会学生如何相处。教师运用团队学习法开展营销专业实训课程时,应将合作技能的教授与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在团队学习法的应用中,教师应对自身进行如下定位:第一,教师是信息资源的收集者与设计者;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促进者与协作者;第三,教师是实训项目的开发者与设计者;第四,教师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调解顾问。

(3)对实训项目的要求。团队学习法要根据实训项目的需要,有所选择地应用。适合团队学习法的实训项目选择可以有三种方式:第一,由教师拟好几个相关的主题,由各组学生来自由选择;第二,由教师选定几个行业,由学生自定主题;第三,完全由学生选择,自定主题。这三种方式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课程。如在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实训中,适合采用第一种方式,利用团队学习法开展实训;市场营销策略应用课程适合采用第三种方式,利用团队学习法开展实训;而营销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则适合采用第二种方式,利用团队学习法来开展实训。而上述团队学习法的实施,均可以通过成立虚拟公司、设置不同岗位的形式来完成综合任务。

2.教师的指导要细致

团队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组织方法。在实施中,教师的组织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一方面,如果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自由空间,但另一方面则会有一些自律性差的学生“搭便车”;另一方面营销课程的实训,不可能像会计专业那样在教室内就能完成实训,而是要到市场上去观察、去与消费者交流、去与企业打交道。这就要求所有学生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地行动,难度较大,所以教师的指导必须十分细致,在实训中应当设计几个重要节点。以市场营销策略应用为例,这门课程的实训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因此在为期五天的实训中设计了五个节点,即实训任务布置(企业项目选择)调查问卷设计指导调查报告撰写指导策划方案撰写指导实训总结撰写指导。在每个节点都设置一次晨会(模仿企业),在晨会上,各团队负责人进行汇报,指导教师提问,团队成员回答及补充,这样既检查了各团队的任务完成情况,又能发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竞争态势,激发各团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成绩考核要全面

考核的方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向,考核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成绩的考核全面与否、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团队学习法中的考核必须做到全面、公正、客观。

(1)考核项目可视化。考核项目要在学生实训开始前告知学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忌在考核项目设计上出现学习力、沟通力、工作态度、业务能力、自信度、心理素质等定性的内容,因为这些考核项目只适合说与听,若考核项目主观性较强,则难以做到公正。因此,如对于推销技术实训可以“学会了哪些技巧” “成功应用了哪些技巧” “成功接触与受拒绝情况”“微笑度与持续时间” “受挫后的表现” “成交量”等为考核项目,会更具体,更容易操作。

(2)考核标准定量化。在考核项目可视化的基础上,要制定量化的考核标准,以市场营销策略应用为例,可以设定出勤考核(团队开会、晨会的出勤、迟到、早退等)、知识点应用考核(掌握原则、方法的数量、应用原则、方法的次数、有效应用原则、方法的次数)、与客户交流考核等标准。

(3)考核的可选择性。团队学习法中的考核可以分为自评与他评两种情况,由学生自主选择。他评,由教师与其他团队学生来评价;自评,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分析评价、自主设计任务计划。

参考文献:

[1]陈一星.团队建设研究:以大学生为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闫春荣.市场营销策划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高晓倩.团队学习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刊,2011(10).

[4]居立峰,庄丽.在教学中运用团队学习法[J].信息技术教育,2009(08).

篇(4)

 

软件专业信息服务方向与软件开发方向不同,着重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部署、测试、实施和集成的能力。高职院校信息服务专业方向教学,必须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合目前软件人才市场的需求。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训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实训课程集中于若干学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门课程的综合实验,将理论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完成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并在“行”的过程中深化对“知”的认识和理解,以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

传统的实训课程,通常是针对单一学科进行的相应技能的集中训练,限定于该学科范围内的知识和理论的实际应用。对软件专业人才而言,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所有软件相关课程内容都能达到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高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化知识为能力,缩小与实际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此,我校为信息服务专业方向设置了软件项目实施与测试综合实训课程,下面对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进行探讨。

综合实训课程概述

信息服务软件项目实施与测试综合实训(下文简称“综合实训”)是信息服务专业方向安排在第五学期、为期三周的软件项目实战演习。综合实训要求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模拟软件公司技术支持部门,对一个j2ee项目进行环境安装、参数配置、项目部署、系统调整优化以及压力测试的工作操作流程。综合实训的任务取材于软件企业的真实项目,经过适当的剪裁和调整,使之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层次,又有助于学生全面回顾软件技术相关知识点,完整提升系统集成实践能力,充分积累团队协作项目实战经验。为了更好地达到综合实训的目标,我校尝试将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该实训课程,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论在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尝试

(一)以项目为载体,突出能力和素质目标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要围绕素质教育展开,素质教育就是要强调对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认知方法以及创造精神等多方面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在综合实训课程中突出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我校把课程目标定位成三个层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如表1所示:

知识目标是最直接的目标,即课程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是对学生在校所学专业课程的全面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能力目标是更高一层次的目标,是对知识目标的综合运用,要求达到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旨在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相关技能;素质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育人理念,引导学生直面职业竞争、提升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让综合实训课程达到上述目标,我校对课程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课程直接取材自真实企业技术支持部门的实际项目,并在原项目的基础上补充了必要的内容,以尽可能在课程中贯穿专业课程知识。实训的每一个模块都是企业技术支持部门的真实需求,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演练中强化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在素质培养方面,我校以团队划分的方式,以适当的激励机制促进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形成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实训过程中的每一个模块,教师都不直接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而是启发学生运用自学能力、发扬探索精神,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职能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综合实训的课程设计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从教材的设计到课堂教学过程,在实训模块工作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咨询师、辅导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每个实训模块开始时,教师仅给出模块的任务目标以及关键步骤提示,而不做任何操作演示和集中的理论知识讲解。在模块进行中,教师根据团队反映的各种问题不断提炼共性问题,及时对团队实训进行方向性纠正,帮助团队不断接近以致最终实现模块的任务目标。在实训中,很多模块的任务目标又细分为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两个层次,对于进度较快的团队,在完成基本目标后可以继续探索高级目标,教师不对高级目标作统一指示,而是让团队在保证竞争优势的情况下自己探索。同时,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对于团队遇到的困难,更多的是给予提示性说明,而不直接告诉解决方法,促使团队成员根据教师的提示自行攻克难题,加深印象。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拟职业活动

传统的系统化学科体系,是从对应的学科知识中选择适合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教学简化,学习内容和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由于强化了劳动分工原则而忽视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从而缺乏将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序列化的标准。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专业劳动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劳动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根据教师下企业实践的亲身经历,我校将综合实训所要完成的j2ee应用部署和测试的目标划分为4个模块共10个典型的工作过程,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如表2所示:

以“jboss安装与配置”这一典型的工作过程为例,课堂微观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在“jboss安装与配置”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以咨询师的身份,介绍jboss应用服务器的基本知识,这些常规性的介绍和该工作过程并没有建立直接的关系,而需要学生团队自行去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来指导实践。在“决策”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在安装配置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作有限的提示,并强调如果出现相同的问题将不在辅导过程中重复回答。工作过程由各团队自行进行计划和实施,教师巡回辅导。在检查阶段,由团队组长自行考核团队成员对该工作过程的掌握程度。最后,教师对各团队完成当前工作过程情况做出整体评价,集中分析和总结团队的主要问题,并辅以必要说明。

可见,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实训的每个模块不再是教师凭空拼凑出来的一组纯粹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的操作集合,而是仿真的职业活动。各团队在职业活动中也不能立即得到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靠团队成员的探索和交流。

(四)以开放式工学结合为平台,实现从知识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打破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操作和抽象理论彼此交融,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能够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综合实训课程中,对于一些必须掌握而在以前的课程中又没有出现过的基础理论部分,我校尝试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实现教、学、做无缝衔接,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消化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获得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效果和总结

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融入综合实训教学,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从2007级信息服务班学生的反映看,虽然在实践课程中引入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将其合理分散在了各个工作过程中,学生掌握和消化较快,有些理论知识的掌握效果甚至超过了理论课。另外,由于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习兴趣、热情和潜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自主学习的优势得到了发挥。分组竞争模式以先进带动后进,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训考核方式以系统搭建速度、系统功能完善程度和系统优化性能表现等综合指标衡量,并参考组内成员互评分数,形成了小组之间互相竞争的良好激励氛围,调动了大多数组员的积极性。

当然,尝试过程中也有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对教师而言,更好地转变角色,从原有的知识传播者的身份解脱出来,保证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升。而工作过程的进一步精细化和规范化,也是今后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改革需要重点探索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邬建平.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发展与对未来的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2001,(6).

篇(5)

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是高等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电子产品工艺实训》课程的一个重要项目。结合《电子产品工艺》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在电子实训环节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即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室参与项目教学,由指导老师安排一个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实训项目,教师边教边训,学生边学边做,并把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完成这一实训项目,这样便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复合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宗旨

项目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为主一种教学方法,师生不再相互独立,而是以一个团队或一个整体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项目教学法不注重教法,而是注重学法,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准则;它不仅让学生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锻炼能力,最后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边做边学,把看到的、听到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实施环节

项目教学法实践环节大体分为5个阶段:

(1)教学分析和确定项目任务。

(2)制定计划。

(3)实施方案。

(4)检查评估。

(5)归档总结。

对教学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能正常开展的前提。在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实训项目教学中,我们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和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专项能力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一个完整的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项目,从而培养了学生各实训环节的专项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分析

2.教学过程

(1)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指导老师把组装SMT小型收音机的任务和要求向学生作详细说明,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知道实训项目的内容是为了什么,实训项目工作的最后结果应达到怎样的要求,实训项目工作完成后必须达到什么标准。

(2)作出项目实训计划。每个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安排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实训项目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含:任务、目的、终期结果、评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3)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实施计划进行点评,不断调整自己的项目实施计划。

(4)按计划实施,指导老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实施实训项目期间教师除了做好巡回检查指导外,还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控。

(5)自我评价、回顾及总结。实训完成后,学生根据评定标准对自己的项目实施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对照项目实训过程进行回顾、总结。

(6)指导教师对全班的项目实训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3.教学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较好地掌握了电子产品工艺实训的专业技能。通过项目教学在电子工艺实训环节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SMT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较好地掌握了SMT印制板再流焊的工艺流程和手工进行补焊维修技巧,并能进行正确安装小型SMT电子产品。在协作学习和项目实训环节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增强了统筹安排和协调计划的能力;在项目实施的整个环节中,学生增强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学生还增强了解决问题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加强了时间管理、过程控制、质量检查、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了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教学体会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内容自行制定实训项目实施计划,按实施计划开展项目,对项目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对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根据教学要求设计项目和组织项目的实施、进行项目指导、确定相应的项目考核和评价标准,在实训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教学在电子工艺实训环节中,对创造良好的团队协作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对实训项目进行过程的指导,对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并对项目实施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进展。

总之,项目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转变传统观念,着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一个个项目的完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让项目教学法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成熟发展,发挥它在实训教学上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孔令红.职业教育开展项目教学对师生的新要求[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2]张岚.高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法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8,(1).

[3]谢定明,黄明胜,陈爱群.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7).

篇(6)

 

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是高等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电子产品工艺实训》课程的一个重要项目。结合《电子产品工艺》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在电子实训环节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即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室参与项目教学,由指导老师安排一个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实训项目,教师边教边训,学生边学边做,并把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完成这一实训项目,这样便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复合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宗旨 

 

项目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为主一种教学方法,师生不再相互独立,而是以一个团队或一个整体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项目教学法不注重教法,而是注重学法,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准则;它不仅让学生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锻炼能力,最后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边做边学,把看到的、听到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实施环节 

项目教学法实践环节大体分为5个阶段: 

(1)教学分析和确定项目任务。 

(2)制定计划。 

(3)实施方案。 

(4)检查评估。 

(5)归档 总结 。 

对教学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能正常开展的前提。在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实训项目教学中,我们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和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专项能力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一个完整的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项目,从而培养了学生各实训环节的专项能力。 

 

2.教学过程 

(1)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指导老师把组装smt小型收音机的任务和要求向学生作详细说明,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知道实训项目的内容是为了什么,实训项目工作的最后结果应达到怎样的要求,实训项目工作完成后必须达到什么标准。 

(2)作出项目实训计划。每个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安排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实训项目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含:任务、目的、终期结果、评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3)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实施计划进行点评,不断调整自己的项目实施计划。 

(4)按计划实施,指导老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实施实训项目期间教师除了做好巡回检查指导外,还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控。 

(5)自我评价、回顾及 总结 。实训完成后,学生根据评定标准对自己的项目实施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对照项目实训过程进行回顾、总结。

(6)指导教师对全班的项目实训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3.教学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较好地掌握了 电子 产品工艺实训的专业技能。通过项目教学在电子工艺实训环节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smt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较好地掌握了smt印制板再流焊的工艺流程和手工进行补焊维修技巧,并能进行正确安装小型smt电子产品。在协作学习和项目实训环节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增强了统筹安排和协调计划的能力;在项目实施的整个环节中,学生增强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学生还增强了解决问题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加强了时间管理、过程控制、质量检查、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了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教学体会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内容自行制定实训项目实施计划,按实施计划开展项目,对项目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对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根据教学要求设计项目和组织项目的实施、进行项目指导、确定相应的项目考核和评价标准,在实训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教学在电子工艺实训环节中,对创造良好的团队协作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对实训项目进行过程的指导,对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并对项目实施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进展。 

总之,项目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 艺术 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转变传统观念,着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一个个项目的完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让项目教学法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成熟 发展 ,发挥它在实训教学上的积极作用。 

 

篇(7)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显著特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在工作任务引领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实训课程教学既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关注学生职业经验的积累,以及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等诸多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的设计,要做到与学生当下学习进度一致;要有层次性和连贯性,能让学生顺着任务主线把知识点连贯起来;任务的设计既要贴近工业应用,又要能在本校现有实训装置上实现。能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任务环境里学到知识;在完成任务之后,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与需求,可以由任务中的“可扩展点”做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

为了选取能用于化工单元过程实训教学并贴近化工企业生产实际的工作任务,我们与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以及本院专业教师组成课题团队,研讨分析本实训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或经改良的工作任务引领整个实训教学。例如化工单元过程实训中的精馏操作,我们选取将15%的酒精水溶液提纯至93%为实训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装置的工艺和设备结构;设计各小组实训方案;熟练掌握精馏装置开停车操作;分析操作过程中不正常操作现象、原因,并进行及时处理;掌握精馏塔各个参数和产品质量控制。这个任务既体现实际生产过程,又适用于学校实训装置;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强教师的指导效能。

二、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这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任务驱动下的实训教学模式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任务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作用为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学生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对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兴趣,促进他们自主进行探索式学习。通过任务的完成,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成为他们更积极学习的动力。例如在传热模块的教学中,通过讨论各小组设计出解决任务的最佳操作方案,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对观点进行阐述,在全班范围内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倾听者、激发者、引导者和主持者,学生是主角,在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

三、实训组织形式的创新

在实训前我们将全班学生分编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每个小组教师指派1名组长。然后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需完成的单元过程实训任务,对每个小组提出相同的要求。在一个好的团队里,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获得小组成员的认可,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积极、自主的良性循环。另外在团队分工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很好的团队组织能力。

四、过程考核内容及评价方式

(1)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包括阶段性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成果展示和完成的任务的综合情况。具体为对装置操作、事故处理、实训产品、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核。另外针对现有实训考核方案中考核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的问题,可以增加工艺流程图的作图、操作方案的设计、数据曲线作图和解释、个人提问、人为扰动、事故处理等项目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职业素质,包括实习态度、遵守实训纪律、团队协作和遵守职业操作规范的情况。其中在对团队的协作进行考核时,可以对团队组织、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行考核。另外针对化工操作中物料往往易燃易爆易腐蚀的职业特点,我们特别强调职业操作规范的遵守情况的考核,例如操作安全措施是否规范,废弃物是否随意乱丢,操作场所是否保持清洁、工具摆放是否到位等。

项目完成后的教师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任务驱动下的教学结果不仅仅是完成操作任务,还要有好的操作过程质量或者好的产品。如果教师将完成任务的结果看成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将评价只是看成教师打分,将评价内容固定在过程操作控制质量或学生表现上,则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这种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在过程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要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教师最后的点评更是重要,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对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作出解答。任务完成后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结合。

五、教师的指导

实施的过程中,不是忽视教师指导作用,而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或教师作用的降低,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任务实施前,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提醒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突发故障。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好团队工作进展和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监控整个过程,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任务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中去,确保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军.“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高技能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8):39-40.

[2] 方凯.浅谈任务驱动教学在电工电子实训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2):424-425.

篇(8)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毕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出现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将学生的企业实习改为在校参加源于或接近企业实际项目的毕业实训,既实际又可行,此方法对IT类的高校学生更适用[1]。目前,很多高校开发相关专业的实训项目,包括Java(.Net,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实训项目、系统维护项目等,既满足学生接触实际项目的需求,又缓解了校企合作的压力。毕业实训项目课程跟理论课程不同,它要在短短十四周中,通过近280个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企业的工作方法和最新技术,保证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所以,实训教师如何利用好这十四周的时间,成为学生能否高质量完成实训内容的关键。以下就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1注重学生信心的培养

通过第一次课的自我介绍,以及跟辅导员的沟通,我们发现选择该方向的学生大都成绩较差,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学生承认缺乏学习热情,基础不好,对能否学好该方向的知识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就业更没有信心。但学生们表示希望在毕业之前能通过学习,有一技之长,以免毕业后无法面对就业。对此,增强学生自信心是首要的任务,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1实行公司化管理并成立部门

第一次课,我们告知学生实训班级实行公司化管理模式,并将班级(公司)分成几个部门,分别任命部门负责人。针对不同方向的课程特点,将学生分成技术部、美工部和综合部3个部门。根据学生自我介绍的信息和其他学生的推选,指定3个部门负责人,其他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自愿加入不同部门。

1.2让学生站上讲台

第一次课后,我们给每个部门安排具体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制作PPT文档。在第二次课上,我们给全班同学讲解各部门准备的知识,这些知识与第二次课教授的知识点相关。这样既达到了让学生预习的目的,也达到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这样做可以搭建一个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平台,我们让学生上讲台,从他们站到讲台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是成功的。这种分配任务的形式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定期地进行,效果很好,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2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长效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要让他们坚持下去,并养成自始至终主动学习的习惯,对此,我们采用了以下具体方法。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从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通过介绍所学内容的背景、发展史以及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在课程的开始,就给学生展示精彩案例和优秀学生作品,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渴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保持学习兴趣的长效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容易进入疲劳期,有些学生会懈怠,此时,老师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继续保持学习兴趣,如果忽视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更多学生开始懈怠,这将影响学生后面知识的学习效果。在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们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自身就业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私下跟每个学生了解他的就业倾向,然后专门利用一次课时间,讲解现在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鉴于对将来就业的考虑,大部分学生会振作精神,继续学下去。

2.3开设专题讲座

实训课一般会连上四节,在知识点串讲阶段,课程任务更重,几周学习下来,大部分学生都感到疲惫,所以,我们在知识点串讲结束后,会陆续安排专题讲座,让学生接触新的老师、新的知识,这样学生既能暂时放松,又能开阔视野。比如在网站设计方向,我们可以开设矢量绘图Illustrator讲座、Flash高级应用讲座和DIV+CSS专题讲座。

2.4开展相关比赛,并动员学生积极参加

为了使学生长久保持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竞技比赛的热情并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我们给同学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如在计算机系或全院范围开展实训方向大赛,通过大赛展示学生的技术、创意和激情,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增加就业的筹码。

2.5引导问题学生

对于个别问题学生,我们会及时沟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不需要通过该知识就业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他们在技术上的要求,但不能放松纪律要求,以免这些学生的不良习惯在班级中扩散,影响其他学生。

3注重课堂设计

3.1精讲多练

毕业实训在各个方向都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设计上我们采用的是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无法完成的难点问题,我们会反复讲解、反复练习,最终将问题解决[2]。

3.2及时总结

在实训的各个阶段,知识点都比较繁杂,所以教师在每次课的最后都要进行详细总结,一方面给学生整理思路;另一方面将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再强调一次,加深印象。

3.3穿插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因为每次课都是4小节连上,所以上后面两节课时,学生容易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做法是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在第二天的大课间,每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些个人近期比较关注的事情或话题,这不仅可以让大家放松,还可以通过交流开阔视野,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4注重量化的日常管理

4.1考勤的量化管理

在毕业实训阶段,应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考勤要体现在学生的总成绩中,满勤的学生总分是满分,旷课或迟到早退的学生,要在其总成绩中扣分,具体的扣分值按照学院下发的具体文件执行,即旷课一次扣6分,迟到早退一次扣3分。这个扣分值同样适合学生的自习课。

4.2奖惩的量化管理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奖惩的量化非常重要,如果考勤扣分是一种惩罚措施,那么,我们也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这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将扣掉的分数给拿回来。因为一味的惩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奖励呢?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加分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上课过程中设立一些加分项,如主动正确回答问题、主动到前面讲解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承担自己所在部门的讲课任务和主动完成选做部分的作业等。还有一些随机的加分项,它根据每次课的具体情况而定。加分项重点侧重于那些已经收到扣分惩罚的学生,也就是说受到扣分惩罚的学生有优先获得加分项的机会,如果他们放弃,再把机会给其他同学,让所有学生都有获得加分的机会。

奖惩分明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被罚的学生有机会拿回分数。惩罚不是目的,而是管理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4.3作业的量化管理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大量自习时间。足量的作业让哪些不爱上自习的学生不敢懈怠。对此,我们要注意作业布置的量化问题,并采用以下方法解决该问题。

(1) 布置大量作业。

老师要为每次自习课设计和布置很多作业。学生层次不同,有些学生反映作业太多做不完,为此,我会按照学生特点,将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部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选做部分是为学得好、完成作业快的学生设计的,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我们会适当给学生加分。这样做可以充实学生的自习课,调动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及时检查。

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便督促学生重视老师布置的作业。由于检查每个同学作业完成情况有困难,老师可以选两个实训助理负责检查每个学生的作业并做好记录,老师不定期抽查,并将抽查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3) 及时总结问题。

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求实训助理及时反馈,并及时总结。对拷贝别人作业的行为,老师要及时指出,并将其作业记作0分。

5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班级管理非常重要,开设团队课程和拓展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5.1开设团队课程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班级,并组成新的集体,彼此比较陌生,对此,我们在实训第二周周五,给学生上一次题为“追求个人和团队共赢”的团队课程,课程主要以团队游戏为主,增加学生之间了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团队课程的内容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共同的目标;

高度的沟通与信任;

相互依赖与归属感;

分工合作、相互支持;

有福同享、有难同担;

相互激励与成长;

纪律性。

在实训过程中开展团队课程非常必要,每个学生在游戏中可以完全释放自己,并从课程中了解到什么是团队,其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在团队沟通、如何分工合作,等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课程,让一个松散的集体成长为一个团结的团队,有共同目标,共享成果。

5.2开展拓展活动

实训学习是辛苦紧张的,适当的拓展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紧张和厌倦情绪,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曾进行了一次网站设计方向和系统维护方向的趣味运动会,这种以趣味运动会形式举办的拓展活动将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它对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和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结语

不论是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有其自身特点,不能单纯依靠简单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而必须依靠各教学环节的不断协调与配合。以上是从我院学生毕业实训(实践教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整理出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经验,希望能够对提高高校学生毕业实训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立敏,楼利琴,奚柏君. 校企合作探索“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职业教育研究,2007(1):67-68.

[2] 董玮. 引入实训体系,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23):10-11,19.

Research on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for College Graduation

JIANG Min, MA Li-xin

篇(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8

现阶段,各省市、各自治区都在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掀起了创新创业新浪潮。如今,大学生创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环境与好机遇。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能为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实训、创业培训以及创业孵化等综合。

一、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1.建立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基地建设应以项目为引领,解决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基地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校企双方应共同探讨制订相关核心课程,把涵盖企业生产过程、典型任务、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内容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的核心内容。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以授课教学与互动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导师团,以企业项目为引领,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完成创业训练(实践)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报告撰写以及成果展示与交流等工作。同时,让学生通过项目模拟企业运行,实现项目从雏形到正规、成熟、产出的规范管理,逐步探索、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训练模式与体系,实现从理论知识培养到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转变,最终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运行流程

创业实训基地采取“公益、市场化运营”以及“先参与、再主导”的创业实训与孵化模式,规划并建设分享交流区、创业实训区、创业孵化区、成果展示区、管理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同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科专业特点,创建真实的创业实训项目,比如实体商业、互联网+、电子商务、高新技术、文化创意、金融投资等,帮助大学生通过创业实训了解市场运行规律,学习企业经营管理。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到创业实训基地先参加创业实训,积累一定的能力、经验、资源、人脉之后再自主创业。该模式的流程如下。

1.人员入驻

创业实训基地投入运营后,大学生实训基地管委会择优选择个人或团队成员组成实训基地的项目管理团队,参与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工作。学生按该要求自行组织团队,提交入驻申请表,并在规定的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汇报会,由学生团队负责人就团队组成、管理构架、经营思路、预期目标等几个方面进行汇报。确定入驻后与学校签订孵化协议书、承诺书,交纳入驻保证金并办理好其他相关手续再入驻。

2.团队管理

团队入驻后,需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创业团队运营管理、场地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以及针对创业团队的服务。同时学校聘任由校内外指导老师担任的导师,扮演风投机构、战略顾问公司等指导学生设计管理策略与运营方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危机并确定解决方案。

3.考核总结

团队在入驻期间以及期满后需要向创业实训基地汇报经验状况,包括创业团队项目的运营情况、团队成长及日常管理情况等,同时需要撰写项目报告并制作汇报PPT,实训基地导师组会就学生的表现以及实训运营情况进行审阅及指导,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并逐步提升自我实践与运营管理能力。

高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各地的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高校的创业实训基地仍需要加以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

篇(10)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下面,笔者围绕矿用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谈一下自己做法与体会。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大型企业―平煤集团承办高职院校,《矿用电气设备》是我院全国示范院校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三门优质核心课程之一,其定位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宗旨围绕“服务于工矿企业”。教学设计基于煤矿岗位用人多且基础应用的电修工作岗位。结合岗位标准要求,将学习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由专职与现场兼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实施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三段式”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煤矿电修车间;借助现场实训设备等教学媒体,采用多种灵活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考核方式上,学生参与考核过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整个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工程实践、与人交往、团队协作等多方位能力。

二、课程总体设计

1.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矿用电气设备方面的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维修工艺与方法,把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2.学习任务开发

《矿用电气设备》课程在知识的选取与结构安排上,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依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参照《岗位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确定知识点、技能点和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对同类知识点、技能点序化,开发出8个学习任务。(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保养;(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查询与排除;(3)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更换;(4)直流电动机的维护与保养;(5)直流电动机的故障及检修;(6)矿用隔爆磁力启动器的故障查询与排除;(7)矿用隔爆馈电开关的故障查询与排除;(8)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的故障查询与排除,

3.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主要从课程总学时、开课学期、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与评价、教学媒体与工具、学生已有基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参考文献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三、教学实施设计

1.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矿用电器综合实训室和电气设备装配车间。同时增设多种教学媒体,为“行动导向三段式”教学中的第一和第三阶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2)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室与生产现场的工作条件、设备及工作环境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使实践联系实际,将校外实习基地作为校内实训室的补充,缩小学生校内所学知识、所见设备与生产现场之间的差距,教学中的第二阶段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3)教师团队。聘请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承担第二阶段的现场教学任务,校内的专职教师承担第一、三阶段的校内教学任务,形成专兼结合“双师”结构课程教学团队。

(4)学生团队。将学生3~5人组成一个学生团队,学生以团队形式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团结协作,各有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实施

第一阶段:教师将学习任务下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工作)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补充相关知识,采用启发引导、演示操作、团对协作、小组讨论、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课用到以前讲过知识或上次讲到问题时间长,采用提问方式;讲到设备结构到校内实训室观察或采用多媒体,讲到故障分析采用分组讨论,讲到检修进行演示,作业一般布置开放分析内容,教师对学生个人及团队,针对其出勤、提问、讨论、作业、学习态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考核及评价。并布置下现场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学生团队带着工作任务及对企业实际岗位的质疑到校外实习基地,由兼职教师(师傅)讲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兼职教师(师傅)进行演示操作,使学生明确操作工艺流程,设备(系统)完好标准,设备(系统)检修质量标准等。学生分工协作,进行操作、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且通过拍照、抄录、向师傅求教等多种方式,学习企业文化,获取经验知识。兼职教师(师傅)根据学生团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团队之间进行互评。

第三阶段:学生团队将校内所学知识,与校外的实际工作岗位和所学实践技能、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和疏理,并将在现场的见闻和收集的资料归纳整理,实现校内外所学理论实践知识的整合。学生团队通过自制的PPT文稿汇报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学生团队的工作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团队之间互评,提出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考核,学生与教师同时参与评价,并且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工作态度、行为能力和努力程度,采用过程考核,包括团队互评、教师对学生评价和教师对团队评价;课程结束后,以答辩和实操等形式,对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结果考核。

五、教学效果

经过06、07、08三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欣喜的说:矿用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极大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内容、课堂灵活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使课堂内外都投入极大学习热情,现场教学使我们既学到理论又掌握技能,同时学到企业文化。实训基地企业领导与师傅感慨说: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高,理论知识扎实,虚心好问,实践技能学的又快又好,这样学生企业愿留。

通过对矿用电气设备课程近三年的改革与探索,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课程项目化、课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是促使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248-02

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如何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最高使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教改、课改已刻不容缓。本人试图以公关类课程为例,通过构建适于学科特点与当前学情的实训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期抛砖引玉,供诸位同仁借鉴。

一、构建公关实训模式的塔基

(一)公关的学科特性

公关实训的重要性是由公关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新兴学科。这就要求学习者直接参与公关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并通过实践中的摸索和总结来丰富和更新公关理论,推进学科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学习者必须时刻关注最新的公关行业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于适应公关实践的发展。

而公共关系学的交叉性决定了它较之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来说,独立性与学理性不强;但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它与传播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真正掌握公共关系学,就要广泛涉猎众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信息,并以塑造组织形象和优化公众关系为核心将众多学科进行系统化整合,这无疑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指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训来整合与吸收。

(二)公关授课对象分析

1.授课对象的非专业化。目前,我国公关教学的对象主要是非公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只有中山大学等极个别的院校在本科阶段设有公关专业,在专科阶段设置公关专业的院校也不多,更多的是面向新闻传播、广告、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文秘等专业的学生开设公关课程。此时,公关课程的授课性质自然也不是专业性的,而是辅的。授课对象的非专业化决定了授课目的与性质的辅,同时也决定了公关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公关常识教育与公关应用能力训练上。

2.授课对象的具体学情。笔者七年来面向文秘、新闻传播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讲授公共关系系列课程(包括公共关系学、公关实务、公关策划、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等),通过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与课下交流,发现目前的学生普遍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来,喜实践,怵理论,直观思维发达,逻辑思维欠缺。每当讲解案例或行业动态时,大家都凝神聚力,眼睛闪着光亮;一旦讲解抽象的知识,就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低下头去,依旧感兴趣的学生也是要么皱眉,要么一脸迷茫,需要掰开揉碎大家才能接受,这种情况,专科生尤为突出。此外,学生对课下布置的实训任务兴趣浓厚、态度认真,完成情况喜人;而提交的理论作业、学科论文往往堆砌资料、逻辑混乱、缺乏深入思考与创见。

二来,喜互动,厌灌输,乐于接受立体化新型教学手段。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得教与学相脱节:老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心不在焉。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喜欢在学习过程中享有更多的自和自由感,厌烦完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他们想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非对象。此外,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更乐于接受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情景)展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因为这些新型教学手段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立体、生动地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理解吸收。

第三是课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对课堂教学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课堂上的案例研读、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当堂练习……有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有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与激励,大家往往是积极投入、乐于参与的,但布置的课下阅读任务却常常大打折扣。笔者接触的大部分学生如果没有硬性要求做驱动的话,基本处于“课下不翻书、课上乱翻书”的状况。也就是说,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即便课堂上讲到课本上的原文,学生也浑然不知,依旧盲目地做笔记,经教师提醒之后,才开始翻找。而课下,很少有学生保持着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至于教师每次课推荐的一些与课上内容相关的拓展性学习资料,很少有学生会找来读,甚至发到学生公共邮箱或群共享里的资料也鲜有问津。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公关实训模式

基于对公共关系学科特点的把握和对授课对象的具体分析,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以学生团队为主体的进阶实训模式。具体如下:

(一)以团队为单位的协作实训模式

团队协作能力是职场中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公关以及与公关相关的行业(如新闻传播、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文秘等)对从业人员沟通协作能力的要求更高。而这正是目前以90后独生子女为主的在校大学生所欠缺的,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较强,能够换位思考,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的渗透和协同能力的训练。学生的课下实训和作业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实务类课程以团队竞赛的方式结课,总之,就是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创造团队协作的机会,使团队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每位成员的观念里,并在切实的相互磨合中训练学生的协作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会到职业情境与工作氛围。运用这一实训模式时需要注意的是,每名同学的平时及结课成绩,均根据他在团队中的角色分工和具体贡献来计分,以便防止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只有个别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其他成员则滥竽充数、坐享其成。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实训模式

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和组织实训的主体。从任务分解、项目调研,到提出问题、寻求创意,从流程设计、人员分工,到组织实施、效果评估,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负责制定实训计划、设计项目情境和任务模块、从旁观察并分析、随时解疑答惑、督促进度以及总结式点评,仅作为次主体参与其中。也就是说,不仅课下实训由学生自觉完成,课上训练也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不仅负责课堂上的指导和答疑,还要随时解答学生在课外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事实上,与传统的实训模式相比,这一模式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对整个公关课程有完整而系统的思考,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良好的项目设计和管理经验,以及丰富的创造和应变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经验、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和统筹协调能力等;要求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再被动等待教师“灌输”知识,而是主动了解学习目标,根据教师的引导,主动梳理知识、建立体系,做好项目的设计者、执行者、管理者等角色。[1]

(三)分层级的进阶实训模式

所谓分层级的进阶实训模式,即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以及对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分层级设计实训目标及任务,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提高公关实践能力,并形成公关职业感知。

第一层级――课堂模拟阶段。这一阶段以掌握公关调研、策划、实施和评估的基本原则、步骤及方法为主要目标,通过模拟体验巩固实务知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由教师创设项目情境、提出任务要求、申明评价标准,学生则需分解任务、进行角色分工、完成“剧本”和演练、进行团队成果展示并回答老师与同学们的提问、在团队间展开交叉打分评价(即不互相评价,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再由教师查漏补缺做总结性点评,最后依据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情况计算出该团队的平时成绩。

第二层级――校内实战阶段。这一阶段以策划校内活动为牵引,主要目标是切实运用前一阶段学到的公关实务知识,并在初步实战练习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解决中途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和现实障碍。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由教师提出任务要求、申明评价标准(并不限定活动的具体类型、内容与形式等),学生自行设计活动主题与目标,并根据主题展开调研、策划、实施与自我评估,形成完整的项目方案并制作成ppt,然后在课堂上演示汇报并回答学生和教师的提问,最后依据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情况计算出该团队的平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