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艺品行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2: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艺品行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艺品行业论文

篇(1)

一、小型食品企业检验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企业对检验工作不够重视

通过检查,我们发现,一些企业的领导只注重产品的销量和企业的经济收入,但很少重视产品的真正质量和自己企业检验的结果。企业领导认为,产品的生产条件、工艺、人员没有改变,凭借经验,产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应该都是合格的。殊不知,其实我们的检验室除了对产品质量出厂把关外,还可以检验我们的原辅材料,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小麦粉为例,GB13355要求的水分值是≤14.0%,也就是说每100g小麦粉中的水分不得超过14g,那么我们把水分分别控制到13.5和14.0(声明:不会影响产品质量),虽然只相差0.5,但若以20000kg计算,就相差1000kg。等于把1000kg的水当面买,乘以单价,利润就会相差很多。

2、检验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6.2 1.规定:企业应具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质量检验机构和专职检验人员,并具有相应检验资格和能力。从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的状况看:目前大专以上只占38%,所学专业与食品检验有关的只占27%;难以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能运用法规标准、检验结果、提出质量改进意见的检验人员更是少之又少。部分食品企业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时购买了审查细则中要求的检验设备,也培训了检验人员,取得对应产品的检验资格,现场审查时应付了检验考核。但等到生产许可证颁发之后,大多企业并不能做到对自己的产品批批进行检验,有的两三批只检验一次,产品已经出厂销售了,企业并不知道产品的质量状况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甚至有的检验室形同虚设,检测设备上的尘土蒙一层。到企业去检验,检验室无蒸馏水,做蛋白质、二氧化硫的企业无上下水、检验员不会使用高压灭菌锅、菌落总数稀释度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

3.检验结果及运用不理想。

部分食品企业检验人员不到位、独立性差,出现“检不了”和“检而不用”的状况。甚至任意取消检验环节,擅自处置检验结果,将不合格产品放行出厂。 还有的企业检验人员很少动手做试验,凭借经验数据推测检验过程数字,有的直接把前面的数据抄到后面的批次产品原始记录上来,蒙混过关,给产品质量造成很大隐患。

4、检验人员数量配置不到位

QS考核细则要求,食品生产企业需独立配备专职的检验人员。而某些中小企业为应对QS考核,临时聘用兼职检验员,但在考核通过后,不再与检验人员续约。导致出现有设备无检验员,检验室形同虚设的情况。对于季节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年糕、月饼等生产小企业。通常都不配备专职检验员,而是在需要时,临时聘用兼职检验员。因此在任务繁重、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会发生实际未检、编造记录、应付了事的情况。

5.缺乏必备检测能力。

检查表明,54%以上企业没有必备检测仪器设备,食品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主要依赖个人感官和经验判断进行控制,原材料进厂不检测,食品未经检验就出厂销售,食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有少数企业虽然拥有检测仪器,但由于对质量工作重视、认识程度不够,以及企业内部缺少专业检验技术人员,没有有效开展检验检测,内设检验机构形同虚设。

6.政府监管存在真空环节。

政府对食品监管过于注重结果监管,从而忽视了对食品生产、检验过程的全方位监管。在监督后处理上还存在重处罚轻帮扶的现象,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常常因产品不合格被查处,主因是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尤其是检验环节出问题造成的。间接反映监管部门在深入企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帮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水平尚有欠缺

二、小型食品检验室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食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配备不到位、整体素质偏低、从业秩序欠规范、检验结果及运用不理想的问题,作为政府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积极寻求新的工作思路和监管模式,在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找准食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科学管理与落实出厂检验的关键点,为根本上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1、精心组织培训,分类施教,努力提高检验人员业务水平。面对各检验人员参差不齐的业务水平以及面临的检验知识更新的需要,质监部门应定期为食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举办分类别分层次的教育培训。一是基础培训。以基层局食品安全监管科室和质检机构派员集中培训为主要形式,以食品生产企业相关的法律、标准以及检验方法等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使企业检验人员基本具备独立上岗的能力;二是专项培训。针对食品检验方法、标准、试剂不断更新的现状,适时对检验人员进行检验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应对新情况的能力;三是交流培训。组织检验人员对平时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将其中的共性问题提请检验机构专家进行解答,将平时工作中碰到的业务难题通过交流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在外请专家进行集中交流培训的同时,基层局应注重从辖区注册检验人员

2.推行检验人员报备制度,对检验人员统一管理。按照切合实际、严谨认真的原则,对区域食品生产企业的检验人员数量、文化程度、专业技能、薪酬水平、培训状况等进行分类登记,统一纳入质监局的管理中。通过该报备制度,监管人员能便捷准确地了解每个食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而掌握辖区内检验人员队伍总体素质状况,为有针对性地管理和监督提供依据。报备制度的另一项显著作用是积极发挥在册检验人员的能动性,使之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顺风耳、千里眼。监管部门通过与检验人员进行联系与沟通,掌握一线检验情况。明确检验人员在出厂检验过程中发现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或隐患时,应积极履行向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的义务。

篇(2)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的化妆品市场与世界各国相似,以护肤产品为主。护肤产品约占36%,美发产品约占31%,美容产品约占18%,在可预计的将来,我国市场将仍以护肤品为主导。化妆品目前在国内的销售渠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场形象专柜及超市专柜、货架销售;

2、 区域商及终端渠道销售;

3、 化妆品专卖店及化妆品连锁超市;

4、 美容院销售及整店输出销售模式。

专卖店的产生和发展

专卖店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独立化阶段、专业化阶段、成熟化阶段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独立化阶段

最早开设店铺的是手工工匠,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专门从事店铺经营而不从事商品生产的商人出现,独立化的专业商店开始出现。

早在路易十三时代,就有一些游商告别浪迹生涯,在城市中开小店铺,与工匠为邻。到十七世纪,受商店自身规模、店主的经营能力和当时商品丰富程度的限制,一般商店都以主要经营一类主要商品为主。

2.专业化阶段

十八世纪,西方零售业的主要形式是杂货商店,常采取物物交换和赊销的形式,提供日常所需用的物品。十九世纪上半期,是西方专卖店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但大多以小店铺为主。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居民产生了对特定产品的选择性需求,各类专业化销售应运而生。

随着工业化浪潮的兴起,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大有变化,专卖店随之发生了分化。一部分成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专业店,例如:肉店、面包店、鞋店、帽店和食品杂货店;另一部分成为满足人们新潮消费的精品店,例如:时装店、珠宝店、首饰店、香水店、化妆品店等。

3. 成熟化阶段

随着零售业发展多样化,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等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商店愈来愈多,商品种类也琳琅满目。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脱颖而出成为赚钱的关键,集中销售专一领域的商品、提供相关深度产品的新型专卖店,适时抓住了市场的脉搏获得很大发展。

从营销学的观点看,专卖店是大型卖场中的产品经过市场区分之后再加以细分化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专业商品向高档化方向发展。提起专卖店,在人们脑海中已不是肉铺、菜店和粮店,而是时装店、香水店、电器店等,甚至有的专家将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商店排斥在专卖店之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大型百货商店为了与各类自选市场竞争,放弃了过去价廉货全的特色,开始突出专业化,并提高商品档次,重点经营女用饰品和装饰用品,每个商品部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商店。这样使百货商店走出了困境,但使专卖店受到极大冲击,特别是一些世界级名牌时装专卖店,品质牌单一、顾客有限,只好靠开拓其他高利产品维持经营,这也是许多时装店老板兼做香水生意的重要原因。

综观海外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各类不同专卖店已存在多年。我国国民收入逐年增加,专卖店的前景亦随之拓展攀升。

而随着商品经营形态转变,坐在雅致的服饰店内享受悠闲的下午茶已成为趋势;咖啡店内各种精美的摆饰也都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诸如此类采取多元化经营且各具巧思的复合店,已逐渐取代传统单调而缺乏规划的商店。

专卖店的定义类型

专门经营销售特定商品,这些商品具有极强的关联度,或者同一个品牌的商品,或者一个系列专门的商品的商店,其特征为,非常讲究店面装饰,给人以精品的感觉。

专卖店必须具有这样几大特征:

1、着眼于特定顾客群的需求。

2、商品成系列、紧凑,且有品质保证。

3、实施特色经营,讲求个性化。

4、与顾客有较强的联系,并能加以控制。

5、专业化的服务包括提供购买建议、实施概念营销、售后服务等。

6、售货员有丰富的商品知识,有较强亲和力。

专卖店主要有以下类型:

1、贵重品专卖店。包括专营钟表、皮革、金银首饰、手工艺品商店。

2、耐用品专卖店。包括专营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商品商店。

3、规格型号要求严格的商品专卖店。包括专营五金、电料、药品的商店。

4、花色品种选择性强的商品专卖店。包括专营棉布、丝绸和服装的商店。

5、生活用品专卖店。包括专营粮、鱼、肉、煤炭等商品的商店。

6、信息类产品专卖店。这类专卖店特意列出来主要是因为这类专卖店随着IT产业的发展,发展极为迅速,像电脑专卖店、软件专卖店与各种耗材专卖店。

化妆品专卖店的兴起

中国的专卖店模式大约是从1980年前开始操作的,它在日本运作得非常成熟,比大百货渠道做得还要好,来到中国以后,这种经验慢慢的被逐步移植。专卖店作为一个崭新的销售渠道出现。

在中国,化妆品专卖店还是一个新业态,所占市场销售份额微乎其微,70%的化妆品仍然是通过商场专柜或超市货架的形式来销售的。

专卖店在中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这种新的模式却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势必会对传统的化妆品专柜造成越来越大的冲击。在屈臣氏、莎莎等国际化妆品连锁专卖在国内市场进一步推进的同时,“娇兰佳人”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动作激起了鲶鱼效应,众多国内品牌纷纷自建渠道,广东和江浙部分中小企业也纷纷跟进,大力开拓化妆品连锁专卖店渠道。

专卖店的兴起使许多传统的商、经销商不敢小觑它的实力,他们纷纷进行转型,以直营店或供货渠道与专卖店结盟合作,直接导向终端。

炙手可热的化妆品专卖店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但其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在与商超大型卖场争夺客源、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化妆品专卖店还要面对同行之间本区域、跨区域的竞争,谋求自己的发展之路。

从化妆品专卖店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现有的生存状况得到极大的挑战。由于品牌结构和层次的丰富、化妆品专卖店的公信力、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消费者对化妆品专卖店的认可度、忠诚度、信任度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顾名思义,作为专卖店,就要体现一个“专”字。经营者就要在“专”字上下功夫,一方面以专业的美容咨询,专业的皮肤护理来抗衡商场超市的冲击,另一方面可考虑形成精细化的品类专卖店,如彩妆专卖、眼部用品专卖、男士化妆品专卖等。

化妆品专卖店现状与特性

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已成为亚洲第二大、全世界第化妆品市场,行业内品牌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日益成为集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1980年代中期化妆品专卖店蓬勃兴起,并于199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时期,然而19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大卖场、连锁超市等新型终端的强势挤压下,化妆品专卖店生存空间日趋狭窄。并面临新的危机:比如消费多极化导致客源流失,比如恶性竞争和劣质服务引发顾客信任危机。

于是,化妆品专卖店面临发展征途中新的转折点:单体化妆品专卖店和连锁化妆品专卖店将面临向具有“服务品牌”的品牌专卖店转变。规模比较庞大、网络比较健全的大型化妆品专卖店将逐步挤占单体化妆品专卖店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经销商自有品牌和独家专卖品牌也在专卖店,特别是连锁专卖店中,成为争夺市场的一个重要角色。由于许多化妆品连锁专卖店有着自己比较庞大的销售网络、较强的销售能力,他们在实现由普通专卖店向具有“服务品牌”专卖店的转变,需要提供不可替代性的产品和服务,以保护和巩固自己的市场。

目前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上,中高端市场基本上被外资、合资企业所占据,本土企业无一入围。欧莱雅、宝洁、资生堂、雅芳等几家国际巨头形成了寡头竞争之势,这其中又数欧莱雅的市场份额最大、实力最强。仅剩的低端市场则由几千家本土中小企业瓜分。

化妆品专卖店模式未来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化妆品企业的专卖店经营比重极小,只不过刚刚起步,化妆品专卖在国内市场潜力仍然深厚,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上,今后我国化妆品连锁专卖店将发展到各种零售业态上,如: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面、商业街、商业中心地区、仓储商场会成为化妆品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根据不同的目标顾客设立不同层次的专卖店。

化妆品专卖店在我国会有长足发展。它们会在化妆品的品牌、经营方式、规范服务等方面形成自身的风格。其中一部分精品店、名品店会进入到大型百货店中设址;化妆品专卖店将进一步向个性化的发展。随着化妆品专卖店的扩张,今后要不断的增加化妆品专卖店的网点,逐步摆脱地域概念、规模扩大、集中程度提高,出现一批优质的、服务好的化妆品专卖店面。体现化妆品专卖店的层次感、时尚感,引领时尚变化的潮流。

随着化妆品国际化的竞争,化妆品行业越来越快的变化,在化妆品企业的规模扩张过程中,化妆品连锁专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大型具备实力的化妆品企业,通过连锁专卖店的营销方式发展速度最快,业态创新成为化妆品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篇(3)

科学技术保密工作是我国保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涌现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科学技术的保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希各级领导在接通知后对全体科技人员和有关干部、职工普遍进行一次科学技术保密教育,检查一次科学技术保密工作情况,确定保密单位和项目清单,在归口逐级上报各主管业务厅局同时,抄报同级科委和保密委员会。

福建省实施《科学技术保密条例》试行细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制定的《科学技术保密条例》,加强我省科学技术保密工作,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试行细则。

第二条 科学技术保密范围:

1.国家批准的发明;

2.可能成为发明或专利的科学技术关键;

3.国外虽有但属保密的重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4.国外没有或国外虽有,但系保密的技术诀窍及传统工艺技术;

5.引进、推广、应用的国务院各部、委、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奖励的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水平的重要科技成果;

6.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外引进的需要保密的品种、技术和仿制的产品;

7.中外合资经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项目,属于协议中规定保密的部分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中的重大改革;

8.我省特有的各种重要稀缺、珍贵自然资源、动植物品种、优良的改良品种、标本及有关的科研考察资料;

9.我省特有的中医中药、中成药、药用植物及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治疗方法等;

10.我省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生产技术诀窍及出口手工艺品行业中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的部分;

11.暂不宜公开的对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新理论、新苗头、新发现、新设想;

12.属应保密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规划及其他定有密级的科学技术资料。

第三条 科学技术保密项目划分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1.涉及国家安全或我国特有的科学技术,一旦泄密会使国家遭受严重危害和重大损失或失去某种优势的,列为绝密级;

2.超过国际水平,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一旦泄密会使国家遭受较大损失的,列为机密级;

3.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技术,一旦泄密会使国家遭受损失的,列为秘密级。

第四条 科学技术保密项目审批权限:

1.发明项目,由申报发明单位在申报时提出密级意见,经省科委审核后报国家科委审批。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我省的所属单位报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家科委审批,并抄报省科委备案;

2.绝密级项目,由省主管厅局报省科委审批,报国家科委备案。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我省所属单位报主管部门审批,并抄报省科委备案;

3.机密级项目,按照隶属关系,由各主管厅局审批,报省科委备案。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我省所属单位按主管部门规定执行,并抄报省科委和所在地科委备案;

4.秘密级项目,由各主管厅局有关部门审批,抄报所在地科委备案。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我省所属单位按主管部门规定执行,并抄报所在地科委备案;

5.跨部门的保密项目,按专业归口审批,分工如下:

医疗(包括中西医、医疗器械),由省卫生厅归口;药物(包括中西药、常用药用植物),由省医药管理局归口;动植物和微生物品种资源:农作物(包括近缘野生植物)、水果、蔬菜、蚕桑、茶、牲畜、牧草、兽医兽药由农业厅归口,木本植物、干果、花卉、野生动植物、昆虫等由林业厅归口,微生物、孢子植物按所属部门归口;手工业传统技术由二轻厅归口;电子计算机软件程序按应用的所属部门归口;其它工农业生产技术分别由工农业主管厅局归口。

凡对外交流、对外援助或对外贸易中涉及保密的科学技术在转让、出售时,均须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科委审查,报国家科委批准;属于国防科学技术成果,报国防科工委批准。

第五条 在安排科研、试制、生产项目时,下达任务单位要根据本细则第四条规定提出划分密级和具体保密部分的意见。任务完成后,如发现原定密级不合适,可作调整。

第六条 保密项目的技术鉴定可以采取分别聘请同行专家评价的形式。必需召开鉴定会时,要求参加鉴定人员严格保密,对外泄密要追究责任。

第七条 对外开放的单位,涉及科学技术项目,应进行科学技术保密审查。科学技术保密项目不得接待外宾参观,也不允许外宾照相。非对外开放的单位,一般不要安排外国人去参观,确需安排参观的,要经主管厅局以上领导机关批准,并做好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关键岗位经批准对外开放时,要划定外宾参观范围,拟定对外介绍口径,如允许摘抄、摄影、录像时要登记签名备查。对不允许拍照、录音、录像或拍摄电影、电视的地方或项目,在接待参观前,要事先向外国人或港澳、台、侨胞说明。对不同的接待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和内容。

第八条 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把双方有可能在生产中创造发明,重大技术革新、技术改进等作为科学技术保密项目列入合同内容,双方均不得私自摘抄、绘图、拍照等。如需采用时,中方应按手续审批后,按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折算入中方投资部分。外国人要拿去国外时,要按手续审批,以技术转让办法处理。

第九条 各单位要做好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健全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科研项目完成后,应将全部技术资料包括原始数据、记录等全部归档。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出国访问、考察,国际交流合作以及资源调查、自然保护区考察等,任务完成或告一段落时,所有资料连同记录、标本均应及时全部归档,个人无权保留,以免散失和泄密、失密。

第十条 对保密的科学技术内容不准作公开宣传报道。为防止宣传报道的泄密,对可能涉及科学技术保密内容的稿件,要经省主管厅局审查。

第十一条 科学技术保密资料的使用范围,绝密级的限于指定的有直接需要的单位和人员使用,在指定地点阅读,并限定使用有关部分,不得摘抄、翻印、复制。机密级的限于直接需要的单位和个人使用。秘密级的,凡工作需要的单位和人员都可使用。需摘抄、翻印、复制机密、秘密级技术资料的,应经原密级批准单位批准,用完后交回注销。

第十二条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出国讲学、进修、考察、访问等人员,携带的论文、资料、标本、样品、种子、苗木不得涉及科学技术保密内容。如确因工作需要必须携带出国时,要经主管厅局以上领导机关批准,在国外存放大使馆或妥为保存,防止失密。

第十三条 向国外投寄稿件、论文,合作研究,私人通信,交换书刊等按一九七九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外交部《对外交换科技书刊资料等工作的暂行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对国外点名邀请我具有特殊成就,掌握独特技术的科技人员或掌握我国重要秘密的人员出国,省政府主管部门或省主管厅局在批准时要从严掌握。

第十五条 在涉外活动中,如有不符合《科学技术保密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精神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向省主管厅局、省科委、省保密委员会反映,也可越级向上反映。

第十六条 科学技术保密主要是针对国外的,在国内不能藉口保密,拒绝交流科学技术。对发展国民经济有显著促进作用的项目以及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除规定的保密部分按手续审批外,都要积极组织技术转让和交流,发生争议时,由双方主管部门协商解决。必要时可由省科委会同主管厅局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国内单位经批准利用必需的科学技术保密资料时,应承担保密义务。

第十七条 各级科学技术保密单位和部门每年第四季度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升密、降密、解密工作。各级科委平时要检查督促科学技术保密条例和本实施细则贯彻执行情况,并协助各部门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各有关单位要对全体职工经常进行科学技术保密教育。对出国或去港澳地区探亲的工作人员,要教育他们严守科学技术秘密,不得把科学技术秘密、技术诀窍等带出国外,或泄露和传授给国外或港、澳等地区亲友。对在科学技术保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要制定严格的纪律制度,严禁私自提供资料或将技术传授给和本岗位工作无关的人员。非本岗位工作的人员,如需要了解和掌握保密的科学技术,应按手续审批。

篇(4)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080-04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1-3],其基本思路主要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研究。而在开发区土地利用研究方面,现有研究主要是对开发区土地或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潜力、影响因素及其与产业结构关系进行研究[4-7],而对开发区工业用地利用低效问题研究相对较少。开发区作为发展二三产业和推动地方经济快速的特殊区域,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问题关系到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综合效益。因此,对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工业用地低效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提高其利用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淮安市作为苏北地区一个地级市,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苏中和苏南相比差距较大,作为欠发达地区之一,其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对缩小苏南苏北经济差距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本文以淮安市经济开发区为例,对其工业用地低效利用问题进行研究,以求为当地及其他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借鉴。

1.淮安市开发区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1.1淮安市开发区概况

淮安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10月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其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区内环境较佳,绿化率达40%,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作为产业转移的集聚区、综合开发的先导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近年来其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吸引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兴业,累计进区企业500余家,其中外资企业200余家。“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城建投入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200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81.8%;实现财政收入10.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5%和82.4%。招商引资上,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项目,2008年又成功引进了华南玻璃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美金的纯碱及相关项目。今后开发区将以资讯技术、盐化工、精密机械、生物科技等为重点发展产业。

1.2淮安市开发区工业用地利用现状

根据开发区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6年底开发区辖区土地总面积为6464.78公顷。据本研究调查的资料统计,140家工业企业均为2007年以前成立,其工业用地均以协议出让为主,工业用地占地总面积为719.31公顷,平均容积率为0.82,绿地面积为177.67公顷,绿化率达24.7%,建筑系数为39.08%,地均投资1769.61万元/hm2(117.97万元/亩),平均出让地价为115.19元/m2。根据2006年12月国土地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从2007年1月1日起,淮安市开发区开始全面、严格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随着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的纷纷落户,淮安经济开发区的可用土地越来越少,供地压力变大,为此开发区从2007年开始在项目准入上严格把关:凡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或破坏环境的项目一律不供地,对新上工业项目用地一律实行市场化运作,单独供地项目的投资强度必须达到180万元/亩;土地款按协议到位的,根据客商的经济实力和投资强度实行分期供地;在规定时间内未按合同投资到位的,承诺的优惠政策不予兑现。到2008年,开发区工业用地出让平均价格大大提高,促进了开发区工业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2.淮安市开发区工业用地低效利用分析

2.1分析思路

由于研究区域地处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其统计工作和相关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因而研究数据资料的获取较为困难,而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是国土局通过对主要工业企业调查获得。本文对淮安市开发区工业用地低效利用问题的分析思路为:根据2008年3月国土资源部修订前后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1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控制指标,分别就当前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各类工业用地相关指标与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与其他地区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从而直接或间接发现研究区域在工业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以完善开发区工业用地管理制度,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2.2淮安市工业用地利用分类统计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开发区内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4份。对这些调查问卷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如表1所示,从成立时间来看,在所调查的企业样本中,2002年年底前成立的企业共9个,仅占调查企业数的6.72%,2003年成立的个数则达29个,2006年达52个,可见,随着淮安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从占地面积来看,占地50亩以下的企业数最多,占企业总数的60.45%,占地50亩至100亩的企业有25个,占18.66%,占地400亩以上仅为4个,占地面积最小的企业仅1.5亩,而最大的则达691.89亩;从投资规模来看,地均投资额在180万元~300万元/亩的企业数最多,占调查企业的32.84%,其次为100万元~180万元/亩以下的企业,占23.88%,而400万元/亩的企业则仅有3个,投资强度最大的为2003.38万元/亩。

2.3开发区工业用地利用强度比较分析

2.3.1与《控制指标》比较分析

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3月下发的《关于和实施的通知》旨在加强工业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通知中的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和绿地率五项构成,并强调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这五项指标的最低标准,其中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相应规定,而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本研究根据调查所得的资料2进行整理分析,共涉及23个工业行业,得出下表数据(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淮安市开发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企业数最多,达17个,其次为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从工业用地容积率来看,与2008年标准相比,淮安市开发区有15个工业行业用地容积率尚未达到相关要求,其中食品制造业行业的容积率与标准相比差距较大,而与2004年标准相比(图1),仅有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个行业用地容积率未达标,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行业内部部分企业用地容积率较低所导致;从绿化率来看,由于2004年标准未对此项指标作出规定,因而所调查企业均设有绿地,如果按2008年标准绿化率不得超过20%的控制标准来看,有10个行业绿化率不符合该项标准;在建筑系数和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重方面,淮安市开发区所有工业项目用地的建筑密度均超过了30%的标准,而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重仅有纺织行业用地超过了7%;从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看,有10个行业工业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没有达到2008年标准,而与2004年标准相比,则仍有8个行业的投资水平未达标,这说明该开发区土地利用投资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标准厂房是近年来开发区推行的新工业用地管理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国外如新加坡得到较好的应用,其土地利用集约度非常高,老厂房一般为4至7层,新建厂房可以达到10层[8]。如以此为对比,淮安市开发区现有标准厂房容积率非常低,仅为0.84,因而其土地利用程度仍有待提高。

从各行业地价水平来看,所调查工业用地主要通过协议方式出让的,其出让价格根据区位条件的不同分为100元/m2、140元/m2和160元/m2等几个价格等别,而从各行业来看平均地价在100~140元/m2范围内,这与2005年7月出台的《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淮安市市区土地基准地价的通告》中基准地价的标准有一定差距。根据该通告,淮安市开发区工业用地属于一级地,其基准地价为450元/m2,而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区片基准地价为460元/m2,地价变幅为350~550元/m2,因而按该基准地价来计算,通过协议出让工业用地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同时也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

注:行业代码分别为:13农副食品加工业;14食品制造业;17纺织业;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1家具制造业;22造纸及纸制品业;2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7医药制造业;28化学纤维制造业;29橡胶制品业;30塑料制品业;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4金属制品业;35通用设备制造业;36专用设备制造业;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淮安市开发区所处区域为三类地区,土地等别为八等。表中斜体数字表示未达标项目。

2.3.2与全省及苏南地区相关情况的比较分析

为了比较分析淮安市开发区与全省和苏南地区的工业用地利用强度,本研究按相关研究[7]将工业行业进行分类(表3)。从(表3)可以看出,淮安市开发区工业行业主要以机械、轻工和化工企业为主。从工业用地建筑容积率来看,淮安市开发区电子行业用地容积率最高,达1.15,其次为化工和轻工行业,化工、医药、电子、纺织、轻工以及食品行业用地的容积率均高于苏南、苏中和苏北以及全省的平均水平,建材、机械行业用地则低于苏南、苏中工业用地容积率水平,而冶金行业用地容积率比其他对比区域水平都差,而从总体来看,淮安市开发区工业用地容积率水平与全省相比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淮安市开发区的许多企业均为近几年才成立,因而其企业准入和建设标准相对较高。

从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开发区工业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是轻工行业,其次为医药和化工行业,投资强度最低的则为冶金行业和纺织行业,仅分别为460.20万元/hm2和431.10万元/hm2。由于开发区的化工行业用地容积率大大高于全省水平,其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也高于苏南、苏中、苏北及江苏省平均水平,而其余行业用地投资水平均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冶金、机械、食品三个行业用地投资强度比苏北平均水平还低,这说明淮安市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处于较低水平,其集约利用潜力较大。

3.结论及政策建议

3.1研究结论

通过对淮安市开发区工业企业的调查与对比分析,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利用主要有以下特点与问题:一是2007年以前考虑到开发区招商引资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投资门槛较低,工业用地主要以协议出让为主,低廉的地价使国有土地资产流失较为严重,而从2007年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后,这种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二是近年来随着区域间制造业的转移及开发区投资环境的优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投资门槛也不断提高,但地均投资强度仍偏低;三是工业用地容积率总体控制较好,但仍有少数企业建筑容积率比较低,标准厂房土地利用强度也不高,因而与2008年标准相比,开发区低效用地的利用强度仍需进一步提高;四是与全省各区域相比,淮安市开发区工业用地容积率与其他地区差距不大,但投资强度明显偏低,土地集约利用仍有较大的潜力可挖。由于资料的可获得性,本研究未能对比研究淮安市开发区各工业企业利税、产出以及员工数量等指标,而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今后工业用地管理过程中应加强企业用地效益的全程跟踪。

3.2完善工业用地管理的对策建议

3.2.1节约集约利用开发区土地,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首先,应控制开发区土地的供应量,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在增量土地受限、存量土地未充分利用之前,不再提供新的土地。对于开发区闲置的土地,如项目无法落实的土地,政府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坚决收回土地使用权[9];对于空闲、闲置、低效利用等存量工业用地,要通过土地二级市场和开发区土地储备制度将其购回或促使其向第三方转让进行盘活利用,或督促用地单位及时提高建筑容积率和投资强度。对于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减少投资强度、建设容积率低的项目用地,以及超过建设时限未动工的项目用地,开发区坚决予以收回,并进行二次出让[10]。其次,要健全土地利用市场机制,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出让底价,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时,必须严格执行《控制标准》。第三,鼓励并进一步推广建设多层标准厂房,规范标准厂房租赁机制,凡适合进入标准厂房的工业行业一律进入标准厂房区,不单独供地。要借鉴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提高标准厂房容积率,以向空间发展的方式节约土地资源。

3.2.2完善工业用地管理机制,实施工业用地全程跟踪管理。随着经济发展及区位条件的优化,淮安市开发区工业用地不断升值,因而应进一步研究如何让国家享有工业用地增值的部分。一方面,要加强开发区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开发区内建立工业用地收购储备机制,采用市场和行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业用地的开发与管理。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工业用地信息管理系统和评估体系,这是工业用地管理和评估的基本依据,也是完善工业用地增值收益管理机制的具体技术措施。三是要使工业用地增值收益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此外,要从管理制度上实施工业用地全程跟踪管理,即除了加强土地征用、土地审批及项目建设进度等进行严格管理外,还需要跟踪用地单位在工业用地使用过程中的利用情况,对于因各种原因而造成的低效用地或闲置用地等做出及时处理,从而提高开发区工业用地利用水平。

3.2.3制定科学合理的园区规划,逐步实现退二进三。要根据淮安市自然资源及区位条件等分析,结合已有产业特色与发展前景,做好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与产业遴选。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二三产业合理配置的要求,在今后开发区用地规划中应逐步提高第三产业用地比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从而实现退二进三的目标。可以通过税费政策的调整加速开发区增长方式转变,从而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化利用。税费政策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两类,惩罚性的税费政策主要针对开发区限制发展的产业和项目,通过提高征收开发影响税费的数量和种类,抑制开发区内的淘汰产业和限制产业的发展,提高低效用地企业的土地利用程度,促进开发区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奖励性的税费政策主要针对循环经济园区、清洁生产试点企业以及引领国际顶端产业优势和前沿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和产业联合体等,对于此类型的企业要减少各类税费的征收[11]。另外,也可以采取税费奖惩措施,加大对低效利用工业用地的行业进行监管,促使其提高容积率和投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喜广,刘朝晖.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1~95.

[2]黄奕龙,王仰麟,卜心国,等.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城际比较[J].热带地理,2006,26(2):145~150.

[3]王雨晴,宋戈.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与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06,26(6):743~748.

[4]李伟芳,吴迅锋,杨晓平.宁波市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5):23~27.

[5]翟文侠,黄贤金,张强,等.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江苏省典型开发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6,28(2):54~60.

[6]吴郁玲,曲福田,冯忠垒.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8):53~57.

[7]顾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6.

[8]陈立定.新加坡工业用地政策对我国工业用地年租制的启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4):54~57.

[9]张玉亭.城市化的开发区土地困境:问题与对策[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6,13(4):47~50.

[10]唐华东.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港口经济,2006,(3):23~25.

篇(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白云学院校级课题:“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模式研究”(BYKY20142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1日

一、前言

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公报显示:当年白云区生产总值1,538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4.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0.57亿元;全区三次产业比是2.2∶21.7∶76.1。是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786.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086.1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1.26∶31.97∶66.77;白云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例8.5%,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比例仅5.77%,第二产业发展程度达不到全市平均水平。再来看一下工业,该年广州市工业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汽车制造、电子产业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完成总产值9,119.25亿元,增长8.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8.7%;白云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3.64亿元,增长7%,其产值主要来自电器机械、家具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欠缺能迅速拉升产值的前述三大产业。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白云区多年在全市生态环境中垫底,区内河流污水横行,鲜存有可饮用水源,社会管理和生态环境堪忧。

二、企业发展模式理论及研究方法

(一)企业发展模式理论阐释。“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它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大,表现为资产的增值、销售额的增加、盈利的提高、人员的增多;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即经营资源性质的变化、结构的重构、支配主体的革新等,表现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企业总价值的提高等。“模式”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发展模式一般指企业在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等背景下形成的发展方向以及在体制、结构、思维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国内学者关于其类型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李黎(1997)认为外资竞争条件下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模式从资本积累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二种,自我积累式和借壳积累模式,并进行了深入论证。周煜(2008)认为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模式有合资、自主创新等。佟铃(2012)博士论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民营企业发展基本理论,界定了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等基本概念,特别对比分析了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和三城(海城、兴城、诸城)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珠三角的乡镇企业乘改革开放东风,“三来一补”、“三资”企业蓬勃发展,以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而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实地调查后提出了“珠江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共称三大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王学力(2010)则更深入地分析了广东中小企业发展模式,认为“依附发展”模式务必要向“自主发展”转型;大量广东中小企业主要依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融入跨国公司全球化布局,具有典型外向型特征,多数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甚至属于无核心技术、无产品品牌、无销售渠道的三无企业,即典型的“依附发展”模式。在供过于求的转型时代,基于原始技术创新的自主发展模式是中小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掌握产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不断增加企业技术含量和科技创新,使之成为企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这是自主发展模式的实质所在。

(二)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是用于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最普遍的工具,一项调查结果是否能达到预定的要求和目的,以及所收集到资料的可靠度和完善度取决于问卷的设计、发放和结果分析。本问卷题目由几位研究者参与设计,几次讨论通过审核;问卷发放为现场填写、回收,研究者附近就是白云区江高镇私营经济区,有几十家工业企业生产,包括欧派橱柜、广铝集团、秋鹿服饰、红蜻蜓鞋业等知名企业,具备企业调查基础。平时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共建党支部等不少机会让双方有交流经验,企业对学校发展比较支持。本问卷设计包括问卷标题、问卷说明、问卷正文、受访管理者基本情况等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受访管理者的信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位、从事行业或者任职时间;受访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认知,企业近三年收入、利润、企业名称、资本金、固定资产,企业生产状况、专利、研发投入;其他开放式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业企业发展模式的政策、反馈、想法等。实际调查情况大相径庭,研究人员带领学生进入到企业调研后阻力重重,每份问卷能回答一半已经相当不错,根本无法取得企业经营数据。因此,在调查20多个企业后感觉结果跟调查目的相差甚远,不得不转到其他研究方法。国家、省、市、区每年都定期公布经济社会发展公报、年鉴、统计报表,这些二手数据具有成本低、易获取、迅速等优点,不足之处是相关性低、处理难、实效性低,综合比较还算可靠和实用,因此本课题充分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法、扎根研究等等。

三、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白云区位于广州市区中北部,面积达795.79平方公里,仅次于花都,位列各区第二。据公报显示,2015年白云区工业增加值294.77亿元,同比增长7.3%。全区工业生产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7.6亿元,增长7%,位列各区第九。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26.28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1%。小微型工业企业产值312.2亿元,增长9.2%。民营工业企业产值641.25亿元,增长7.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386.2亿元,重工业产值447.5亿元,分别增长4.4%和13.4%。轻、重工业产值比重比例为46∶54。工业集聚效应明显,民科园一核四园增长较快,合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9.19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核心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9亿元,下降3%;白云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2亿元,增长1.3%;居家用品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2.08亿元,增长1.3%;神山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03亿元,增长2.1%;白云电气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0.3亿元,增长14.9%。高新技术为工业发展增添动力,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5.1亿元,同比增长9.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8%。分行业看,包括家具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五大主要行业实现产值465.18亿元,同比增长8.7%。

四、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企业资源消耗大、区域生态环境处于绝对劣势。多年来,工业企业粗放式发展,资源消耗大,对周边环境污染大。自2013年以来广州市公布的环境生态榜单中,白云区连续3年垫底或居倒数位置。该生态榜单根据空气达标率、地表水水质、噪声水平、投诉数量、污染事件曝光数量进行了统计,特别是空气达标率和地表水基本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白云区本身处于城乡接合部,省市级规划乏力,加上外来人口非常集中,生态环境紊乱度极高,地表水污染极严重,肉眼所至基本看不到清洁河涌。白云区工业五大行业比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都是极其污染环境的,其工业生产排放物就是污染地表水和空气的来源。这五大行业企业或多或少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些影响,不符合国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白云区三次产业比是2.2∶21.7∶76.1,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6.1,甚至貌似比广州市三次产业比1.26∶31.97∶66.77更合理。实际分析下来因为第二产业占比低,发育不良,反映政府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重视程度不够。其次,白云区工业号称五大产业,包括电气机械、家具、通用设备、有色金属加工业、医药等年度实现产值440.4亿元,一方面这五大产业与广州市三大支柱产业汽车、电子和石油化工不沾边,另外这五大产业并不适合做大做强,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低,这从白云区大型工业企业数量少可以看出来。由于白云区公开资料有限,研究者查阅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2008年白云区工业企业5,856个,数量居全市首位,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20.8%;产值692亿元,只占全市工业总量5.43%;工业经济规模仅高于荔湾区、海珠区和从化市;而大型龙头企业更是缺乏,只有广州市白云电气集团一家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达131亿元;10~100亿元有5家;5~10亿元有9家;大中型规模企业的数量太少,不太容易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中小工业企业生态位低,知名品牌少。工业科技创新与全市相比差距明显。根据2008年普查年鉴,白云区共有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占工业企业总量的0.7%;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5.1亿元,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R&D经费支出2.83亿元,两者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专利申请量为142件,其中发明专利为43件,占全市总量的6.65%和6.31%。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电气电子、设备制造和化工制品行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0.4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75%。白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4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4,732家,规模以下企业占全区企业总量的98.75%,这些企业科技生存压力大,基本没有科技投入,其特征就是数量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多数产品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平均每个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181万元,人均产值24.5万元,成本高、产出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知名品牌少,非常容易被取代。

(四)中小工业企业得到关注少,占有资源少。首先中小工业企业多数投向产能过剩行业。民营企业没有特殊关系很难得到政府关照,在土地、设备资源竞争方面没有优势。由于其经营风险大,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导致融资难,成本高。有关数据显示,占企业总数98%以上的中小企业只有20%的银行信贷额,金融资源严重不足。在人才资源方面,白云区聚集了大量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劳动者的学历层次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底白云区工业共有从业人员28万人,具有初中以下学历是从业人员的主体,共有14.46万人,占全区总量的51.6%;而具有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有4.22万人,占15%,高中学历的为33.4%,研究生以上学历占0.43%。中级工是技术工人的主体,占比58.55%;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更低,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

(五)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环境堪忧。“互联网+”时代渠道转型中小工业企业生存压力大,外部环境对其影响更大。近年来,广东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恶化,政府支持乏力。首先,整个广东省中小企业税费负担重。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微型工业企业应缴税收1,585.64亿元,同比增长8.1%,较平均增速快3.5个百分点,省监测的1,324家中小企业应缴税收同比增长30.3%;其次,针对中小企业的各项行政事业收费多,企业受外界干扰多;再次,企业经营成本高,投资环境变差。企业成长需要当地环境提供自身必需的质优价廉的人、财、物等资源,然而工资上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五、优化对策

(一)发展新型低碳、循环经济工业模式。工I是能源消耗大户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与环境约束,白云区工业企业只有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理念创新,综合采用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管理提升和循环经济、低碳文化建设等发展模式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作为白云区五大主要行业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都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减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排放,最终实现无污工业。其次,需要引进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值,同时改变不合理的工业结构。白云区民科园一核四园应尽快向生态园区、循环经济区转换,实现片区生态发展,再带动全区生态化发展。

(二)优化工业企业生态位,加大教育投入。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生态位和生态位重叠理论的研究。宽生态位表示企业适应范围大但适应效率低,这样的企业可以寻求多元化的优势;窄生态位则表示企业环境适应高但适应范围有限,这样的企业应寻求专业化的优势。当前白云区中小工业企业大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生态位窄而且重叠度高,企业产品相似,所需求资源相似,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各类中小企业应集中力量瞄准目标客户,充分运用艺术、个性化设计,进行差异化生产;其次,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力,白云区城镇化率只有54.8%,还有巨大潜力。发展教育可以继续推动、深化。教育才是真正的产业升级关键,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职业教育,全区要大力推广12~15年的义务教育。产业转型最为重要的就是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对接,让职业课程内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为全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打下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改变中小企业社会弱势地位,公平获取资源。首先,区政府要对中小工业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减税降费,在民营企业投资渠道上要打破国家、地方诸多限制,对社会资本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逐步放开并公平竞争;其次,学者们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希望政府真正采纳并实施。比如,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开办中小银行,拓宽融资渠道等。人才方面政府要鼓励他们进入中小企业,对合法雇佣员工,解决社会就业的企业要嘉奖或者免税、减费的专门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员工激励制度和方法,更多采用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等,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用事业和感情留人。企业可以获取更多土地、资金、技术等发展资源。

(四)拓展生态位宽度,扶持大型企业成长。白云区大中型企业少,产业集群和专业镇缺少龙头企业,产业协同和关联效应不强;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引领区域品牌产业发展的中大型企业。除需要重点支持年销售额达130亿元的白云电器集团外,还需要培育一批1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也可以引进国内外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多头并进协同发展。支持企业重点投向工业设备、技术、人力而不是厂房、土地。大型企业产值高、经济带动能力强,而且科研投入高,拥有专利技术多,生态位也更宽,企业复合竞争力更强。

(五)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企业核心能力。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皮革、工艺品等是白云区传统行业,充斥大量中小企业。生产方式视角下非耐用品的产品种类多而产量少,适合中小企业,比如法国和意大利的服装、制鞋、木工、饰品很有名。因此,这些企业依靠技术积累、创新、专利形成自己的有竞争力的核心零配件、产品很重要。这些行业跟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稳定,如果依靠技术、设计和精心制造,通过二次创业塑造一大批高端品牌,将是企业和国家的幸事。引导企业逐步增加R&D经费投入,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为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平台,引导企业开发中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利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工业企业、生态环境保护还处在发展之中,存在不少题,需要业界和政府、社会去关心和关注,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主要参考文献:

[1]广州市白云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白云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

[2]李黎.外资竞争条件下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研究,1997.12.

篇(6)

专业市场

中小企业集群

转型升级

作者陈民利,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义乌

322000)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聚互动,在专业市场周围形成中小企业集群,这是一种横向分工的初级集群,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企业发展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并且在市场中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来进行竞争。目前不仅要承受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三重叠加影响,还面临各种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增多、原材料特别是国际性资源价格和人民币汇率上涨、新《劳动法》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节能减排等多重压力。因此,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是浙江省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以义乌为例,从专业市场与企业集群互动关系的视角,探讨基于专业市场功能创新牵引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0的路径与模式。

一、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与中小企业集群

转型升级的路径构造

专业市场是义乌经济的核心枢纽,经过近30年的发展,义乌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目前拥有400余万平方米营业面积,6.2万个商位,经营16大类、4202个种类、33217个细类、170万个单品。在政府“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的政策引导下,市场与产业互动,在专业市场周围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如饰品、拉链、袜业、无缝针织、工艺品、玩具、制笔等优势产业集群。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国际贸易环境趋紧,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宏观形势的倒逼机制。同时,义乌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带动力小,转型升级面临种种困难。

第一,依托于专业市场的单个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困难。义乌共有各类企业2.6万余家,以中小企业为主,有很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微型企业,年产值超lO亿元的企业仅有4家,超500万元的也仅有1209家。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不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不到0.4%,自主研发能力欠缺,价格层面上的竞争依然是大多数企业的现实;义乌企业以民营性质为主,大多数企业实行“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依托于专业市场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集群,存在先天的营销弱势。企业依托市场强大的销售网络,长期以来专注于生产环节,营销意识薄弱,营销组织架构不规范,营销能力先天不足。据笔者对义乌企业营销现状的调查,没有专门营销机构的企业占43.2%,销售人员3人以下的占34.7%,很多企业在年销售额过千万甚至上亿规模时,仍然没有建立相应的营销组织结构,这种先天的营销弱势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市场所固有的商业功利性带来企业的短视行为,使中小企业缺乏产品研发与营销创牌的动力,陷入了“批发市场边上无品牌”的怪圈。

第二,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与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路径。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遵循着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提升的路径,以价值量增加为主线,即从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分别向研发等资本与技术密集的价值环节和营销等信息与管理密集的价值环节两个方向前进,通过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再到功能升级,最后到链条升级。

企业由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向高端的研发与营销环节升级,不仅需要大量的研发与营销投入,还需要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队伍和营销队伍,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等。这对于资金、渠道、营销、人力等资源有限的单个中小企业来说,转向研发与品牌这两种直接嵌入价值链高端的方式都不具备条件。因此,本文提出“政府掌握部分市场资源,专业市场通过功能创新,成为集群服务业集聚平台,政府、市场、协会集体合作行动,为集群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将集群企业纳入转型升级体系之中,以实现整个集群在价值链上的攀升”。具体路径如图1所示:

专业市场功能创新牵引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适用的条件是政府掌控部分市场资源,为集群转型升级提供公共服务。专业市场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两种政府与市场的典型关系:即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专业市场发展采取哪一种模式,由市场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专业市场自身的特点等决定。义乌政府从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抓好市场建设,主动推进市场转型和功能创新,在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市场专业化经营管理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场在义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义乌市场与企业集群互动发展的进程中,专业市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分工由市场组织协调,企业规模小,组织化水平低,转型升级面临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困难。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主导市场发展,掌控部分市场资源,站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与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高度,从市场与产业互动的视角,主动推进市场功能创新,发展现代生产业,推进市场从销售平台转型为集群服务业集聚平台,为集群转型升级提供公共服务,避免集体行动的困境,形成要素洼地,牵引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

二、专业市场功能创新牵引中小企业

集群转型升级的机制分析

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集群的耦合互动机制早已为学术界所认可,学术界一般认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聚存在正反馈的互动机制,大规模市场所带来的强需求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向专业市场所在地集中,从而形成经济聚集与要素流动互为因果的循环过程。”关于专业市场对产业集群提升的机理,陆立军、俞航东提出“专业市场对地方产业集群的提升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完成:其一是市场内激烈的竞争倒逼集群企业开发差异化产品,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捕捉新的市场需求;其二是专业市场的品牌化经营策略要求有能力的企业塑造自主品牌。”但这两种机制都是从专业市场作为中小企业集中交易平台的视角,从市场对企业生产行为引导的层面来研究的。

专业市场对集群转型升级的牵引机制不仅表现在市场对企业行为的引导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市场由交易平台向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转型所形成的对集群强大的服务功能层面。这种服务功能通过“政府控制部分市场资源,由政府、市场、协会和企业等相关主体运用多元决策模型,制定公共政策,形成非贸易相互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合作行动,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集群公共利益”而实现的。

第一,公共政策与企业集群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制造环节,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就对当地政府介入

集群发展提出了要求。傅京燕和郑杰认为促进企业集群成长的一项重要干预措施,就是由地方政府促进企业间的横向合作及纵向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这既需要政府来承担“网络经纪人”的职能,培育企业间建立合作交流以诱发主动的集体效率,又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投资“公共产品”领域,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以促进被动的集体效率。但政府的公共政策却有可能导致政府失灵,因为政府的公共政策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即不缺位、不越位,又能符合集群发展的规律,需要满足很多条件。公共政策应是集体性(collee-tive)、集聚的(cumulative)、更应是以顾客为导向的(customer-oriented)。但在存在交易费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政府是否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信息从而制订有效的公共政策,政府是否会作出有利于企业集群的最优选择是值得怀疑的。

第二,集群合作行动与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如何减少交易费用,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制订出更符合企业利益并有助于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多元决策模型可以避免政府单独决策可能的次优选择。多元决策模型即公共政策的制订不是完全依靠政府机构,政府根据集群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寻找参与者,如协会、专业市场、企业甚至是私人专家团体,由此可以保障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强化决策者的责任制,杜绝私利性决策和寻租行为。

公共政策的施行及公共平台的建设则通过集群合作行动来实现。集群合作行动指集群中的相关主体为了增进公共利益而发挥能动作用,采取集体的方式共同行动。集群合作行动具体有企业之间的贸易合作行动,还包括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中间组织、专业市场之间的非贸易相互依赖为基础的合作行动。

合作行动开展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多主体根据地方特点、产业特色以及发展阶段等,需要灵活采用适宜的模式进行合作。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市场依托型集群可以采取“政府、市场、协会和企业等相关主体形成非贸易相互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合作行动,政府掌控部分市场资源――专业市场功能创新,形成集群服务业集聚平台――为集群提供公共服务――牵引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模式。

第三,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从商品销售平台向集群服务业集聚平台转型。在政府推进集群发展的政策引导下,专业市场通过功能创新,由商品销售平台向集群服务业集聚平台转型,为集群提供公共服务,从而牵引集群转型升级。具体功能创新有以下几方面:

1,信息服务。市场处在价值链的前端,掌握着大量的消费信息、需求信息。专业市场与科研院所合作,打造海量数据储存和信息处理平台,建立和完善相关商品的市场信息库,以提供当地集群企业与市场经营户最新的商品信息,发挥信息对企业生产的引导作用。2006年lO月22日,由价格指数、景气指数和若干单独监测指标指数三部分、23个分项指数构成的义乌指数在“2006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面向全球正式,义乌市场实现商品输出向信息输出的转型。

2,技术研发服务。单个中小企业研发力量不足,需要政府、市场、协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专业市场与各行业协会共同整合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构筑技术研发平台,引进高端人才,形成企业、研发中心、政府互动模式,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义乌目前正在推进“义乌饰品科技产业园”、“义乌饰品总部大楼”、“电镀中心、检测中心、研发中心”、“中国无缝服装科技产业园”、“动漫产业园”等项目。

3,营销服务。专业市场的营销服务功能是指专业市场与行业协会及其所依托的区域专业化产业区内的生产企业通过契约联结或股权参与的方式,在研发与营销领域建立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研发与营销平台”,并采取相应的合作行动,使市场为中小企业的服务从产品价值链上单一的“批发”节点,扩展到产品价值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研究、产品研发、展销展示、渠道拓展、品牌营销等一系列功能强大的服务活动,达到风险及成本共担、营销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的战略目标。义乌目前正选择有一定企业品牌基础、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无缝内衣”、“拉链”及“袜业”作为试点,按照区域品牌运作机理和模式,政府、协会、企业合作,打造区域品牌。

4,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服务。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向人才依托、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关键是人才。专业市场与行业协会协同,与区域内大专院校采取合作行动,构建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平台,提供人才教育培训服务,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培训项目等。

5,物流服务。运输成本是影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专业市场要为市场经营户和大量中小企业提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包括物流园区建设、物流设施建设及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物流条件。义乌物流业非常发达,表现在物流经营主体总量大;物流运输方式多样化;国际物流发展势头强劲以及形成了网络优势和价格洼地效应,竞争优势较为明显。进一步强化物流服务功能的主要工作是:强化物流的产业地位,和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完善物流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扶持政策,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化水平。

6,会展服务。会展是中小企业进行渠道开发和品牌形象宣传的主要方式。专业市场业态要从“现场、现金、现货”三现交易转向展贸市场,同时,依托市场和产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为中小企业搭建良好的国内外贸易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会展对企业的宣传和渠道作用。义乌市场已顺利实现从交易市场向展贸市场的转型,除了全年举办的42个集中性展会外,国际商贸城是一个常年的商品展示平台。为进一步促进会展业的发展,义乌政府及市场管理部门正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会展业的规范发展,打造展会品牌。

7,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专业市场通过成立管理咨询、技术专利服务、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集群企业提供技术推广、信息咨询、质量检测、财务管理、依法经营等服务。

三、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与中小企业集群

转型升级的模式

在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专业市场不再是单一的商品流通平台,而是要通过功能创新和发展模式转型,不断强化产业服务能力,促进产业集中,帮助产业升级。在政府推动和行业协会合作行动下,专业市场进一步整合商流、物流、金融、商业信息、品牌推广和技术研发、物流等多种服务功能,形成集群服务业集聚平台,与产业充分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龙头企业培育带动和区域品牌创建两种牵引集群转型的具体运作模式,牵引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如图2所示。这种专业市场牵引的集群转型更多的是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而实现的主动推进。

(一)龙头企业培育带动模式

科斯认为,经济中的分工由市场组织还是由

企业组织决定取决于二者的交易成本。在缺乏领导型企业的产业集聚区内,众多的上下游厂商通过专业市场自由交易,成本则会较低。一旦集聚区出现了掌握“话语权”的领导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同类产品的生产便可能由这些龙头企业来组织,当企业协调分工更有效率时,市场必然被企业所取代,这是微观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于是由市场协调的分工转向领导型企业协调的分工。因此,当集群中出现了掌握“话语权”的领导型企业,那么,领导型企业就可能成为推动集群转型升级的外在力量。具体模式是政府、专业市场及行业协会合力培育龙头企业,成立大型企业集团,由企业集团来协调集群企业分工,龙头企业专注于研发与品牌,中小企业集群成为龙头企业生产外包商,与龙头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集群中的众多中小企业通过依附品牌策略,从而提升区域内的品牌结构,促进区域品牌的发展,由此推动整个集群的转型升级。以义乌饰品企业集群升级为例,具体如图3所示。

义乌饰品企业有8000多家,目前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企业集群组织化水平低下,为数不多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还有手工作坊的关联度不高,从而显现“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效率状况,大企业、中小企业、小农作坊一起恶性竞争。因此,提高饰品企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实现集群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新光饰品是义乌饰品行业龙头企业,也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生产规模最大的龙头品牌企业。基于义乌饰品企业集群特点和新光饰品在行业中的地位,饰品集群转型升级选择龙头企业培育带动模式。政府、市场和行业协会合力培育龙头企业,以新光饰品等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中国饰品企业集团”,在集团内形成“饰品设计、生产、销售”专业化分工的骨干企业群,组建“中国饰品物流中心”,建成全球最大的饰品交易基地,把“中国饰品企业集团”建设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带动饰品企业集群转型升级。

(二)区域品牌营销模式

如果在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进程中,专业市场发展良好,生产分工仍由市场协调,那么专业市场就可能并应该成为集群转型升级的牵引力量,通过区域品牌营销带动集群转型升级。义乌拉链、无缝织造、袜业等集群都具有这些特点,通过创建“义商拉链、义乌袜业、义乌无缝织造”等区域品牌,实现集群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创建,应该由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考虑与合作(如图4),政府掌控部分市场资源,通过专业市场功能创新,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共同为企业提供研发、品牌营销以及信息、金融、物流等综合,将销各环节企业组织起来,形成完整产业链,共建共享营销网络,共享研发与区域品牌营销收益,以牵引整个集群的转型升级。

义乌拉链行业的区域品牌营销已取得初步成效。拉链行业协会通过制定实施企业联盟标准,促进拉链产业质量提升;通过建立行业产品检测中心,开展产品标准检测,推进义乌拉链产品质量的提升。协会正凝聚行业力量,与市场、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组织成立研发中心,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引进优秀人才,实施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合作,促进产业整体转型升级。2010年9月,“义商拉链”荣获“浙江省区域名牌”称号。协会制定了区域品牌推广使用和监督管理办法。对内明确了企业申请“义商拉链”的使用条件,从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对外制定网络推广、展会、广告、公关等品牌推广方式,通过区域品牌营销带动集群转型升级。

四、结语

本文以义乌为例,探讨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与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路径、机制与模式,试图为浙江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专业市场依托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道路的探索提供一些启示。研究认为:专业市场通过功能创新,从单一的企业产品销售展示平台转型为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为集群转型升级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可以克服单个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资金、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等要素瓶颈。这种服务功能通过“政府掌控部分市场资源,由政府、市场、协会和企业等相关主体制定公共政策,形成非贸易相互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合作行动,实现集群公共利益”而实现的,需要政府职能的适时转变,需要专业市场的重新定位和功能创新,需要行业协会的发育和完善,需要企业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

注释:

①本文关于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界定是“通过工艺升级、产品升级直到从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低端制造环节转向高附加值的研发与品牌营销环节的功能升级”,提出通过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使其4k“企业销售平台转型为集群转型综合平台”,从而推进中小企业集群整体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②王传宝:《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7~60页。

③陆立军、刘乃全、任光辉:《专业市场与产业集聚互动研究:来自浙江的案例》,《经济学家》2009年第8期,第46~53页。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