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2: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篇(1)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51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艺术的体现,其核心重在“导”,而不在“主宰”。因此,课堂教学应讲究“导”的艺术。

一、导趣――把准教学的兴奋点,引导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好学、乐学,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语文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激趣的方法也很多,一则笑话、一个故事、一个问题、一个悬念、一幅画面、一次演示、一曲音乐都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如教学《月光曲》一文,可先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名曲。当清泉般的旋律轻轻流人学生的心田时,教师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诠释,顺利进入正题。再如,进行《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时,有位教师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你们都知道童话大师安徒生吧!有一次他参加一个舞会,里面有一位女士因为久闻安徒生的大名,便上前殷勤地问道:‘您觉得我穿的这件衣服怎么样?您喜欢吗?’安徒生很看不惯这位女士的言谈举止,冷冷地说:‘都一样,谈不上喜欢。’这位女士又问:‘那您觉得我穿什么颜色的、什么料子的、哪种样式的好看呢?’安徒生说了一句话,让周围的人大吃一惊。他说:‘皇帝的新装。’顿时,宴会宾客哄堂大笑。”学生都很好奇“皇帝的新装”有什么好笑的,于是教师及时引导,引入了童话《皇帝的新装》的学习。如此导入不仅联系了课文,而且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学生能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为教学创造了条件。

二、导情――把准情感的激发点,激发学生情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是“以情传情”。教师要用自己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课堂上教师要声情并茂,使学生能够从课文到语言、语调以及事件发展的节奏等方面都融入作品当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进而产生共鸣。二是“触景生情”。虽然有些课文的感情很丰富饱满,但由于年代过于久远,不易引起学生共鸣。如教学《丰碑》一文,当学生读到军需处长被冻死的场景时,教师播放“狂风呼啸”的录音,就可以营造悲壮、苍凉的气氛,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如,教学《海上日出》,可以用课件引入,弥补学生没有亲眼目睹海上日出的缺憾,使学生“目观其形,心知其意”,深入意境。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相关的视频播放,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三是“以情移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动学生,用包容的心去接纳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自然就乐于和教师相处,跟教师倾诉自己的情感。

三、导思――把准思维的启迪点,引导学生活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智力因素的核心。以情启思、以读导思、以疑激思、以评反思都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策略。“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动力。课堂上要想让学生思,教师就要善于引导,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如教学《跳水》一文,当孩子在横木上身处危险境界,父亲举枪恫吓孩子,迫使孩子跳水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还有别的方法能帮助孩子脱险吗?”学生的回答是千奇百怪的,有的提出搭梯子,有的提出铺垫子,有的提出用直升机――学生的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样就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转变,变“死学”为“活学”了。

四、导法――把准能力培养的落实点,引导学生会学

篇(2)

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数学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很强,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获取结果。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学生会在理解上感到困难,教师要适当点拨,并给予必要的鼓励,让学生克服困难,感觉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有意义的。

2.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在认知背景、知识经验上存在着差异,他们对相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将数学与生活及其它学科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过程化教学实践

1.创设教学情境,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数学概念和定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掌握,教师若舍本求末,把知识简单地“抛”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去背诵,就会使他们无法获得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产生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靠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有意识的建构而取得的。(1)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应加强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架设桥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如在教学“一次函数”时,教师利用动画演示弹簧伸缩运动的过程,创设了如下情境:“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5cm,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kg)每增加1kg,弹簧长度y(cm)增加0.6cm。根据所挂物体的质量填写表格:

(2)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学生的头脑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点燃的火把。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问题、探索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播放海上日出的视频,让学生利用直尺和圆形纸片模拟“海上日出”的情景,探索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圆心与直线之间的距离与圆的半径又有何关系。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重视操作过程,感悟探究过程。数学教学应摒弃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训练,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学实验来体验“做数学”的过程,提高他们操作、实践的能力。新课程提供了数学实践活动的教材,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在直观操作中发现、感悟、思考,主动观察现象、掌握知识、揭示规律,使知识扎根于脑海之中。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时,教者让学生用纸剪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沿此三角形底边的中线进行折叠,再将此三角形展开,并标出相关的线段和角,猜想哪些线段、角存在等量关系。

篇(3)

全诗共8行两句话,用亲切自然、极富儿童气息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诗文虽短小,字里行间却充满童趣和美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因此,我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真切体验,促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方对话。

一、朗读想象,体悟语言

师:读了这首小诗,深夜里,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安静的)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别吵醒了调皮了一天的风娃娃和浪娃娃。

(生读)

(多媒体展示明月星星倒映在海面的动画)

师:“她”是谁啊?为什么用“女”字旁的“她”?

生(质疑):月亮和星星明明在天上,为什么说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呢?

(交流讨论:月亮、星星倒映在海面上,就像在大海的怀抱里)

师:如果你是明月、星星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背脊上睡觉,会是什么感觉呢?

生:一定会睡得香香的,甜甜的,舒服极了。(生边做抱、背的动作边读)

师:大海就像一位慈爱的妈妈正在哄孩子睡觉呢!哄着哄着,她自己也睡着了。听,这是她发出的轻轻的鼾声,播放潮声。

师:大海和星月,母亲和孩子,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情感哪!我们也来轻轻地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

二、设置情境,仿写诗句

师:夜晚的大海多么宁静啊!第二天清晨,大海醒来了。

(多媒体展示动画:海上日出)

师:醒来后的大海会做些什么呢?

(多媒体展示:渔船、鱼儿、海鸥、白云等海景动画)

师:我们一起来仿照《大海睡了》写一首《大海醒了》。

(多媒体映示:风儿 了,浪儿 了,天亮了,大海。

她抱着 ,她背着 ,那哗哗的潮声啊,是她 的 声。

(生同桌交流,班内交流)

【反思】: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语言文字紧紧抓在手中,让孩子们对每个词、每句话进行演练和重现。再细细读这首诗,会发现课文的左下方还注明了作者:刘饶民。这是执教时不曾关注的,而且一年级的文章浅显易懂,一般也没有注明,那编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呢?于是,查阅了关于刘饶民的相关资料,对第一次的教学作了一些改动,在“朗读想象,体悟语言”和“设置情境,仿写诗句”之间加入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教师范读课文声情并茂,学生热烈的鼓起掌来)

师(愣了一下,有些感动):掌声是对我的鼓励,我想更多的掌声是送给写这首诗的人,他这首诗写得太好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

师:刘饶民,可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爷爷,他专门为小朋友写诗呢!写了3000多首呢!

生(齐):哇。

师:他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多诗歌呢?猜一猜。

生1:他可能天天在家写呀写的,才能写出那么多的诗。

生2:他可能特别喜爱孩子,就给孩子写诗。

生3:他一定是个爱看书的人。

师:腹有诗书气自华嘛,他是个博学的人,有可能。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140-02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应当客观地分析课堂现实,总结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问题已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面前,更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新理念、新模式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一 注重设置情境,引起学生思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以什么方式开始,关系到学生会以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情绪开始一节课的学习。数学课堂上要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自由、愉悦、而又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学生创造灵感的火花才会自由绽放。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中,先以Flash课件展示“海上日出”的优美动画情境让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指出动画中的太阳和海平面有哪些位置关系,让学生在讨论中开始一节课的学习。通过这些教学情境的设置更易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

在情境设置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现实情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性,进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从开始就带着一种好奇心和探究欲走进数学课堂,这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出色地完成。

二 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充分利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将数学课堂生活化、应用化、趣味化。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最终形成知识技能。要把“学生学什么”作为教的内容,引导学生去质疑、发现、探究、归纳、应用。这样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自然能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合并同类项2”教学时,要求学生通过竞赛活动任意写一个两位数,用这个两位数减去十位与个位上数字,再把所得的数各数位相加后乘以11减去66,问结果等于多少?每一位学生在纸上写的两位数虽然不相同,但结果却都一样,同学们面面相觑,感到惊奇,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此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主动性和兴趣。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和交流等形式的基础上,将学习知识的外在形式转变为学习的内在刚性需求,即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就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所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三 注重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讨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多参与到问题探究讨论中,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与提高。但讨论的前提是要能够注重讨论思维情境的设置。

例如,下面的一道探索规律题:根据下图所示,按不同的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教师提问:1张桌子放多少把椅子?2张桌子放多少把椅子?4张桌子可放多少把椅子?n张桌子可放多少把椅子?

学生1:4n+2;

学生2:2×2n+2;

学生3:2n+2n+2;

学生4:(6-2)n+2

……

解题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问题是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中的主动力;问题对思维发展具有指向作用,因此问题是探索活动的指航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自觉摒弃那种“导演加主演”式的教学定式,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真正的引导者这一点上,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形成思维发散链,养成探究数学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四 注重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质疑是一切创新的开始,更是另辟新路的基石。”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节好课不是按照预期的设想“完美”收场,而是在课堂上有新、奇、异的闪光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反驳、举一反三时,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体现,更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体现。为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课堂学习的发散性、生活性持肯定和鼓励态度;要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热烈、认真、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进行交流与探讨中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去。

五 注重课堂教学反思,提升教学素养

反思不仅仅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为此,必须对所从事的教学认真反思:反思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阶段的需要;反思所用的教材特点和在教材的处理上是否做到已深度解释教材,恰当地使用教材;反思教法使用的科学性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反思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是否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时效性等。这样,才能在反思中真正地把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落到实处;才能够在创新素质教育中,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新突破;才能释放出学生的课外时间,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下减负增效。

总之,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下,教师要能够创设学习情境,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求知,更要让学生能够生智、创新、学有所用。只有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质性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新的平台上开创出新的教育增效模式。

参考文献

[1]唐忠明.数学教学大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3]黄翔、李开慧.关于数学课程的情境化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篇(5)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5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的重要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教育氛围,同时要根据学生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因材施教,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致使学生产生学习障碍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本人以这几年来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创设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活力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泾渭分明,教学中应实现由“教”向“学”的过渡,创设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情境。

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能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打破教师唱“独角戏”这一传统教学模式,自己进行表达讨论,交流思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笔者由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一文引入,通过整个日出的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直线和圆之间存在着三种位置关系,从上课一开始就充分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1.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对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新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诸环节的落实情况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备课中紧扣教材,精心设计合理新颖的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获得知识的较好方法之一。

2.联系教材,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如讲解相似三角形时,可设疑:如何测量大树、铁塔、大山的高度?讲应用题时可设疑市场经济中应用问题,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迅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自然就产生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就越会产生“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和越学越有劲的主动学习氛围。

3.运用类比,揭示本质。引导学生把所要研究的新问题和与之有关的原有知识、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特点和规律,从而以熟悉的方法和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类比有利于发展求同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促进知识能力的有效迁移,能揭示问题的本质,使学生能自信地正视问题。

4.题型分类,归纳方法。数学教学,一定要在单元讲完之后,首先要求学生归纳出本单元的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各知识点,就课本上配备的练习、习题、复习题进行分门别类,总结出应掌握的题型的解法,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各种基本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

三、采用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因素,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为了使课堂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解决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参差不齐的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我们就必须做到:第一,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要有差异,对学生的要求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刀切;第二,教学中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递进的机制;第三,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学生之间的差异就是一种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分层教学就能最大限度地做到以上三点,为每一位学生不断进步创造有利的机会,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提高。

四、利用资源优势,丰富教学课堂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考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怎样使自己的课堂快乐而有效,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和谐的、轻松的气氛中能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因而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创造,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新的科学课堂,而民主、和谐的氛围正是有效课堂生成所不可缺的。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以往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由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入、展开、延伸的,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新课改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凸现,个性得以张显,创造性得以发挥。因此现代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信任和赏识,让每位学生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二)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实现“文本、师生、生生对话”。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主动学习促进课堂和谐发展。如教学《丰碑》一课时,为了扩大参与面,我把教室当作翻越的云中山,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一个演将军、一个扮军需处长、一个当警卫员,其余的都是战士,然后按照故事发展的情节,让学生亲自体验,把将军对军需处长的敬仰、内疚的感情表现出来,这样也就把一个先人后己的军需处长“展现”出来了。这种让学生人人参与的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知识,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激发学习积极性,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深钻文本灵活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一)注重文本对话,挖掘教材内涵

注重文本对话,更能与作者深层次地心灵碰撞。例如:教学《海上日出》,我们只有真正走进巴金的世界,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才能体会巴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同情被压迫者、厌恶食人者的情感,以及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最终掌握文本的意义,在感受壮丽的日出景象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只有当教师深入文本对话,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二)悉心研究教法,精心指导学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方法选用得当就能实现教学目的,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执教一年级的《菜园里》,我运用直观教学法,把豆角、黄瓜、萝卜、辣椒、南瓜,带进课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学生观察后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课文中“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辣椒长个尖尖角”的意思,并且通过嫩老两种南瓜的对比,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南瓜越老皮越黄”。又如,在六年级《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抓住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作为读写迁移的训练点,让学生也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使读写训练相得益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读有读法,写有写法,方法得当,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跳出预设思路,重视自然生成

《语文课标》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我问学生:“ 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的美丽景色,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丰富多彩。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原因是环境被污染。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列举出了现在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教学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智慧启迪。学生在与师、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

篇(7)

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重头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就十分必要,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个性化阅读中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怎样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呢?

一、要确立教师的主导性,更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引导纠正,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例如在学习《爱迪生》时,有学生认为爱迪生很傻,在火车上做实验,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硫酸差点烧伤了他的眼睛,他还做实验。那么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明白爱迪生为什么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做实验,引导学生去形成正确的观点。此外,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阅读文本和教师,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利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质量。

1.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度”。例如,教学中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这就是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在个性化阅读中激发兴趣,体验快乐,形成独到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描写某一季节的自然段来学,这样把长课文化成短课文,学生更容易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学起来就不会感到吃力,更愿意学。

2.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和无奈。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当学生选择学习漓江的“水”这部分时,老师问:“你准备怎样去领略漓江水的特点呢?”学生提出了好多好办法:有抓重点词句欣赏,有读文看图欣赏……然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欣赏漓江水的特点。这样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读书效率也高了。

3.让学生自主选择交流方式。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那么他们必然希望和别人交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教师要避免单一的师生交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可以选择和老师交流,下座位找好伙伴交流,也可以回家和家长交流等等。学生在不同的交流方式中,观点相互碰撞,增进理解程度,实现了对课文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 努力营造民主、自由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个性化阅读教学最高教学境界必然实现创造性阅读。阅读创造的基本内涵是“读出个性”,正确途径是“先入后出”。创造性阅读主要适用求异思维,从正向和反向思考问题,对文本进行反思、审视才能实现。因此,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阅读氛围,在这个“平台”上教师民主对待学生,善于倾听,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这样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彰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解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实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能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三、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搭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体会、抒感;在朗读、理解、体验、交流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其间,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验,珍惜学生的独有体验。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就必须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阅读与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识,使学生在一种自由而和谐的氛围中深入体验,畅所欲言,发表见解,张扬个性。我们每个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这种宽容的心境才能使学生个性之花绽放。反之教师以师道尊严或标准答案把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拒之门外,势必遏止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压制学生个性潜能的张扬,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格的丧失,妨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个性化阅读也就不复存在。如我在巴金《海上日出》一文品读教学中,一个个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出自己对日出的理解――日出的景象美和精神美,不禁使我对学生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到位深刻的情感体验暗暗称赞。但品读到“有云的日子的日出”时,谈朗读感受时,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这乌云象征。我并没有脱口加以否认,更没有批评他,而是微笑着说:“你的回答真与众不同!”在精心呵护下,我们的个性化阅读之路越走越广,每节课总是热闹而有质量的。相反,如果以标准答案规范或不允许有不同声音,相信课堂阅读教学只能使师生感到枯燥而压抑。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位出色的指挥家,不仅仅强调音符的准确,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激情唱自己的歌。

四、要重视学生的情感融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

篇(8)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37-1

新课程改革已久,但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仍存在着只关注优生,忽略学困生,教学模式不能打破旧框框的束缚等现象。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切实做好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从笔者的实践体会入手,探究如下: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怎样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首先应建立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观念。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会主动地关注他们。当学生看到教师对他们的态度转变了,从心理上就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情绪,从而认真学习,学困生也会变成优等生。其次应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师生之间得先进行情感交流,教师应关心学生,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那么学生就会喜欢教师,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最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面背景、生活经验走进学习生活,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他人的交流和反思等,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例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片段:

师:出示三张不同情境的海上日出图片,请同学们欣赏。设问1,图中蕴涵着什么样的几何图形?

生1:直线,圆。

师:将地平线看成直线,太阳看成圆,这里的直线与圆隐藏着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大家想一想,本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2: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将生活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拓展了数学教学的内涵,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和数学文化素养。数学课堂应尽可能多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果实,体验成功的快乐,坚定好好学习的信心。

三、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创新的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家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教学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探究性活动成了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探究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为基础,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给予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就是在从事一种“开窍”的活动,并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每个小组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配合,使得课堂不再有被遗忘的角落。这将有助于学生发展创新精神。

有时探究的问题不止一个,这时就要整体设计探究活动,安排好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链。例如:在探索“两点确实一条直线”这个性质时,让学生动手做一做:(1)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2)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3)过三点呢?(4)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通过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活动的步骤非常清楚,通过操作,他们发现了直线的某些性质,并能运用到生活中。他们甚至还探讨四点、五点、更多点……现在的孩子,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的创造力真是不得了。

四、设计层次教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应当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在保证《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课程目标的基础之上,还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要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时,可设置四个探究活动。

这些活动体现出问题的层次感,学生通过四个问题的操作、实验、猜想和探究活动,自主获得平行四边形的三个判别方法,也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当然,适合数学课上探究的问题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总之,只要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活动,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和实践。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篇(9)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由于数学严密的逻辑性及学生自身的差异,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会不同。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中产生挫折失落感,甚至产生退学念头的后进生。如何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减少对数学学习的恐惧,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尽快缩短与优等生的差距呢?下面我就此谈谈看法。

一、知己知彼,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情况,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例如:

1.教学的层次化。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是:设置合理的变式和层次,对优等生少讲多练,给他们独立学习的时间,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中等生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训练基本技能;对后进生则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作业的层次化。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也是教师反思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合理化的作业,能使师生间的教学活动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统一。

为此优等生的作业设置开放性问题,综合性问题;中等生的作业安排解决基本题、典型例题;而后进生的作业,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这样的措施下,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完成自己那一层的作业。学困生和中等生不用为作业而发愁;优等生也因不用反复练习而高兴,具有挑战性的练习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激励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努力求知,刻苦钻研,从而让后进生学有后劲。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教学,可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活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以往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局面。

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先向学生提问:谁能描述下每天太阳升起的过程?学生描述有困难的时候,可以适时拿出巴金的《海上日出》的片段,欣赏完之后再让学生思考在太阳升起的过程当中,太阳和地平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试着用图形来表示,从而引入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一个学生都熟悉的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帮助学困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2.善于鼓励,树立自信。

课堂无法预约,教师必须充分关注课堂中学生的每一个微妙之处,合理激励,才能真正彰显课堂教学的亮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达到改善两极分化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课上讲解“勾股定理”的习题:“在三角形ABC中,AB=13,BC=10,BC边上的中线AD=12,试问:该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当时看到一位后进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于是,我把机会留给了他,由于本题中有一个陷阱,他疏忽了,当他直接说出了用勾股定理计算AC,进而得到AB=AC后,同学们的目光都聚焦了过去。这位同学“唰”一下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面对这种情况,我话锋一转:“同学们,我们得感谢他,他其实是想提醒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仔细审题,仔细分析,然后再解题。”此时原本低垂着头的学生脸上出现了微微的笑容。接着,我又请这位同学重新分析了一下。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尴尬,如果教师能合理化解,就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三、巧施辅导,动之以情

科学合理的辅导方法是有效辅导的关键所在,但合理的方法,如果用之不当,用之不巧,那么得到的将是无效的辅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首先明白,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情感的人,情感态度在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数学学习。所以,课堂之外,教师如能正确辅导,定能事半功倍。

1.优劣互补,培养意志。

坚强的意志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学生具有,肯定就能在学习上下工夫,坚持不懈,而后进生正好缺少这一点。为了能让学困生有些进步,老师必然花费了许多精力,但效果往往不佳。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优生的标杆作用,带动中等生和后进生,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自然。在交往过程中,后进生能发现优等生的优点,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优等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自律。这种做法不仅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在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2.教会学法,培养习惯。

学困生往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学,要求学生不局限于听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听取审题方法及思路探索的过程。对于作业,大多数后进生拿了作业就做,不会了再去找对应的知识。对这一不良习惯,教师应要求他们先复习课本再完成作业。与此同时,还可以请优等生做学习方法介绍。这样,通过对后进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面对各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多多鼓励,精心呵护他们,感受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最好,使两极分化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篇(10)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泾渭分明,教学中应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能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打破教师唱“独角戏”这一传统教学模式,自己进行表达讨论,交流思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我由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一文引入,通过整个日出的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直线和圆之间存在着三种位置关系,从上课一开始就充分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数学学习应该通过新型的教学设计来实现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学习环境,以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问题解决活动,从而构建积极的生态课堂,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

二、丰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当中的寓意足以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讲多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表现得更加民主、灵活,学生的学习开始趋向于主动、合作、探索和创新,生动活泼的课堂面貌正在形成。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模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模式的完全摒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当教材内容具有从直观到抽象的特点,应采取“观察―操作―概括―应用”的模式;当教材内容具有从已知到未知的特点,应采取“自学―指导―理解―巩固”的模式;当教材内容具有从假设到验证的特点,宜采取“问题―讨论―建摸―拓展”的模式;当内容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的特点,宜采取“情境―探究―总结―反思”的模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相互间的动静结合,更能促成学生的成功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设计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对突破静态学习很有必要。同时,教师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以宽容、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一起求知、一起探究,让学生感悟失败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三、开展实践活动,加深社会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行为不可。由此可知,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融入生活,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同时,也悄然解决了数学问题。我在讲《反比例函数的实例调查》(苏科版八下第76页)一课前,先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不同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生活中的具有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实例,上课时各小组推选代表走上讲台,将自己在课余时间内找到的实例展现给大家。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更能促进学生接受新的数学知识。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重点,数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素养。如:调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体育比赛等)、调查社会中的各种投资(如储蓄、买彩票、基金等)应掌握的知识。另外,调查与研究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教学知识,如: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房”,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到售房处了解、计算各种不同户型的价格,然后认真分析,仔细对比,进行“选购”,并将自己的实践过程写成调查小报告。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按揭购房、分期付款等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同时,教师通过大量阅读和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教学资源。

四、利用资源优势,构建和谐课堂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现代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程资源。多媒体、视频展示台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形象性、立体性和动感性等方面的不足。用形象的图象取代手画的框图,用生动的动画代替对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能够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创造一个全新的课堂环境,一扫数学课堂上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现状,取得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效果,让课堂教学最终变成相关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

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到图书馆、上网查询资料。数学史上出现的数学问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讲述数学发展的历程和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一些著名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家的故事,能够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比如我在讲“勾股定理”一节时,重点之一便是挖掘勾股定理的历史文化背景,将数学史融入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告知学生勾股定理的证明最早是我国三国时期吴国数学家赵爽在《周髀注》一书中给出的,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理念,实践新教材。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要作调整,教师身份要转变,教师要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台前”走到“台后”,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提供一个正确有效的引导途径,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同时把“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服从学”的观念,吸取传统教学法的优点,融入到现代教学法中去。

参考文献:

篇(11)

法国作家法郎士在《乐园之花》中曾说:“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换句话说,语言符号的抽象性质,使它所创造的形象和表达的情感失去了直接可感性,儿童想要通过文本感受艺术形象。就必须用自己的认知和分析去融化语符,重构形象,使作者的经验、情感由凝固的物化形态,重新变化为流动的观念形态。

1 转换解读视角,进发智慧灵性。每一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其结构、语言、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规定性。如《牛郎织女》是一则浅显易懂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这样的文学样式,作品本身存在人物简单、结构相似、语言通俗等方面的特点。这样的文本,如何走得更远呢?能不能摆脱单一的语言文字训练,实现一个以文学理论作为支撑的语文课堂。对文本及文本相关文学基本理论深入研读后,设计这样的教学流程,暗含文学鉴赏的基本过程。先探讨“写了什么故事”,梳理人物关系,这相当于文学鉴赏的起始阶段――感受形象阶段。接着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写这个故事?”、“为什么写这个故事?”,讨论故事的表现手法、故事中的情感,研究《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与其他民间爱情故事的异同,这时让学生的理性认识加强,将自己感受到的形象继续深化,相当于文学鉴赏中的审美判断阶段。最后探究“什么情况下写这个故事的”,通过比较木同版本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研究叶圣陶先生作品的高妙之处、探求故事背后的背景,再次咀嚼玩味形象,力求达到文学鉴赏的最高层次――体味玩赏阶段。学生随着教学层层深入又层层剥笋,感性与理性一同参与、智慧与想象一同奔涌,既获得对叶圣陶版《牛郎织女》故事的审美享受,又在理解与思考中,实现对这一故事的自我再创造。

2 拓展鉴赏视野,训练发散思维。“学生思维的双翼不能为教材所禁锢”。因此,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须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理应拓展鉴赏视野。作发散性多向思维训练。如学习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后,补充阅读《小桔灯》、《再寄小读者》及《繁星》、《春水》中的几首诗歌,就会对冰心及其作品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她作品中“爱”的主题和她淡雅隽永的语言。利用求同、求异的思维训练,进行必要的迁移式阅读思维训练。可以观照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相同与不同风格的作品;可以比较不同作家在不同时期相同风格的作品。如学习了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信》,补充了学习他的散文《海上日出》,小说《家》、《春》、《秋》、《随想录》等的片段,文体各异,文风各异,但其语言的圆熟丰厚却是相通的,这无疑可培养学生对巴金的感情和对他“把心交给读者”的评价的深切认同感。

二、人文涵养――永恒主题的薪火沿传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无遗憾地感叹――本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却在渐渐流失。那原汁原昧的古代诗文、民间文学作品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甚少,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文化的见证。于是我们需要通过文学作品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让学生对作家创造的审美意象进行不断的审美判断练习,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这种折射人文体验与情感景致的文学作品教学的效果与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了。

1 引进美读,加强审美感悟。“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鉴赏文学作品,就要把握文学语言,就必须引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俗话说: “三分文章七分读”。谓美读时“文章人于眼,其气出于口,其声闻于耳,其旨记于心”,可以充分感受语言的张力与(上接42页)丰富的意蕴,读出语气、语感、语趣、语味,体现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情趣性、哲理性等,加强对文学语言的审美感悟。如诗人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文质兼美,堪称经典。特别是描写童年夏夜的这一段行文流畅,物象具体鲜明、生动,语句较为整齐,声韵极富节奏的起伏变化,产生了自然和谐的韵律美。教学时,创设情境,进行反复朗读,并创造性地把第一自然段的文字改成诗的形式: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跟里/最美的时辰。这时学生在浓浓的诗意氛围中尽情地诵读,不仅深切感受到童年夏夜的温馨和迷人,还切实感受到声情并茂的音律美。这样的朗读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有陶冶了学生的爱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