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四复习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重视基本实验,形成技能创新
实验是理综试题的重头戏,高考化学试题的难度往往出现在实验题中,为此要高度重视对化学实验的复习。分析近几年来高考实验试题,发现均具备以下特点:素材的选取呈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的考查;试题考查方式体现由浅入深,从课本到创新;试题考点是考查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出现了开放性试题;试题设置渗透或含有学科间综合内容(如与压强相关的气压装置);实验仪器、装置、现象、操作、设计均在考查范围之中。针对以上特点,应努力做到: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复习实验要做实验,不要“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要讲实验。只有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做实验的情境中才能做好实验题,否则学生可能就答不对或答不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以适应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要学会联想到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将其合理地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的实验题。在注重课本实验复习的同时,还要科学地设置实验训练题,使学生见多识广,在应考中从容应答。
2 特别讲究复习策略
在复习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处理好三种关系: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统一要求与分层指导;广集信息与限量用题。
在复习训练中,如何针对考试题的特点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呢?我们采取的策略是“知能兼顾,互相渗透,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在基础复习阶段,我们把复习重点放在双基知识的落实上。不过,每当要求学生系统地钻研课本时,很注意指导学生怎样自学:每当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知识规律时,很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每当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知识时,又强调学生对许多实验仪器、药品、操作的特点进行再认识。
化学考试的考纲和考卷,对于每个考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然而,一所学校、一个教学班里,学生的化学水平有高有低,因此考试复习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对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整体要求,分层指导,抓住两头,带动中间”。每个复习阶段,每一知识单元,我们都提出教学目标,从中等程度的学生水准出发,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规定训练题量;统一要求每位考生都用考纲来规范和检查自己,努力争取达到复习目标。然而,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达标程度和训练量,不作统一的规定:个别辅导时,侧重于抓强、弱两头的层次。
3 提高学生记忆方法,让学生克服遗忘。
一切思维是从记忆开始的。学生如果不能准确而持久地记下所复习过的双基知识,那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便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在化学复习中就一定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明确每天的记忆内容,并加强督促和检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得清,记得牢。在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给学生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让学生明白遗忘发展规律,增强记忆复习的自觉性。二、深研考题,确立专题,力求各个击破。
在基础复习完成后,就应该在深入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打破原教材的编排,选择教材中基础的、核心的知识内容,确立专题,目的在于深化双基,进一步梳理知识结构,强调和突出重点,解决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根据历年高考试题热点及化学教材体系中的重点,我认为可以确立以下专题:(1)高考热点选择题,主要包括:与NA有关的计算及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不用试剂或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队;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热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溶液PH计算及判断;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晶体结构及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及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电化学知识;计算型选择题。
4 化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4.1 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一定紧扣考点来进行。新的课程标准就是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图纸,我们要把各个章节的知识分别纳入五大课程理念当中,形成一定的知识构架。在我们进行复习时,要时刻关注新课标对该内容的要求,要让其自始至终地贯穿到复习活动中。
4.2 教师要引导学生勤查看热点。热点指的是历届高考化学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大约有三十项左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至两道题。所以,为了更好地突出热点复习,笔者就以热点为纲编制了一套知识体系表,以此来引导学生对这些高频出现的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4.3 教师一定要突出难点重讲评。难点,就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出现的知识障碍或易混淆的地方。虽然高考复习内容过多,时间也特别紧张,但还是要拿出时间来攻克难点。师生都要舍得在难点问题上下大工夫,以保证整个体系的完成和通畅,启用灵活。有一条捷径,就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就要及时找出哪些是障碍,先把它克服掉,然后再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和练习讲评,帮助学生及早扫除知识障碍。
5 消灭一部分知识
化学知识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大的板块,分别是:原理、无机、有机、实验。其中无机、有机和实验三大块的知识可以看作知识点,主要属于记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比较琐碎,需要反复的复习、记忆和练习。也就是说,这部分内容的复习,要贯穿于整个化学复习的进程中。
(1)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d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当有22.4LCl2被NaOH溶液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4)通过该实验比较Cl2,FeCl3,KMnO4的氧化性强弱。
显然,直接用高考11题作为复习氧化还原是不能起多大作用的,因为涉及的知识太单一。但作为高考题它体现了高考要求与新课程接轨的痕迹,且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同样拿我校用的范例作为高考题也是不合适的。面对高三学生,他们对氧化还原概念是非常熟悉的,如果教学中重复这些东西,毫无效果,所以我们精心编制了如上的图像题,把所有能涉及的氧化还原的知识点都蕴藏在里面,使学生在乐学的前提下更全面地复习知识,同时提升能力。由此,通过选用、整合、改编试题,以提升复习题的针对性和使用价值,对高三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各复习阶段范例题的价值回归,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实效
1.高三一轮复习中课堂范例题的价值定位和开发
一轮复习主要解决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即解决“懂不懂”的问题,通过第一轮全面的复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模块化,使教师避免很多学生会的还在讲,不会的又匆匆而过,缺少让学生内化的过程。以复习硝酸为例,在学生自主整理硝酸的知识并构建自我的知识结构之后,展现了如下精心设计的范例题组。[范例题组展示:有关硝酸的化学性质]题组(1):①向浓硝酸,稀硝酸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学生活动:模型对比———稀盐酸中滴加石蕊试液。设计目的:证明硝酸具有酸性,但浓、稀不同。题组(1):②将少量的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硝酸,足量的稀盐酸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活动:如何证明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
设计目的:检测学生对硝酸主要性质的掌握程度。题组(2):某一金矿发生硝酸泄漏事故。发生时,有大量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烟雾产生。消防官兵立即抛洒大量白色粉末。a.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烟雾呈黄色的原因。b.消防官兵向泄漏的硝酸抛洒的白色粉末是()①生石灰②烧碱③食盐④石膏学生活动:辨析、判断、理解反应实质。设计目的:智能重复训练,小结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题组(3):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x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与Ag和Cu作用硝酸是氧化性酸,主要是+5价氮原子的氧化作用。(体会与盐酸区别)设计目的:理解硝酸氧化性本质,测试学生思维完整性。题组(4):①右图可用于制备N2O5,则N2O5在_______区生成。②写出电极反应式。学生活动:寻找书本原型:电解饱和食盐水,理解电解池的本质。设计目的: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能达到触类旁通。
2.高三二轮复习中课堂范例题的价值定位和开发
二轮复习中我们的做法是:已分类好的相关高考试题和学生错题集统计、分析命题点与命题方式选择合适的组题方式(按命题角度分类)编成题组、课堂展示欣赏、评价、小结,提高解题实战水平[范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总结命题规律和常见的低级错误(以下从命题的不同角度分别举例)(1)氧化—还原反应类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O3-、NH4+、Fe2+、Cl-B.Na+、ClO-、Cl-、CO32-C.H+、I-、ClO-、Na+D.MnO4-、H+、Cl-、SO42-突破方法:易错处体会,总结规律。
A.认为Fe2+有还原性,NO3-有氧化性,易错误选择。B.认为ClO-有氧化性,Cl-有还原性,易错误选择。总结归类: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S2-、SO32-、H+易反应。(2)双水解反应类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因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有大量[A(lOH)4]-溶液中NH4+、Na+、Cl-、H+B.Al3+、NO3-、Na+、Cl-C.K+、Na+、AlO2-、Cl-D.AlO2-、HCO3-、K+、Cl-突破方法:易错处体会,总结规律。
A.易错,不知道[A(lOH)4]-即为AlO2-与NH4+会双水解B.C选项易错,有些同学认为只要有Al3+或AlO2-存在就会双水解D.选项易错,认为AlO2-、HCO3-双水解。总结归类:双水解反应Al3+与HCO3-、CO32-、HS-、S2-、AlO2-、ClO-、SiO32-等;水解电离相互促进,AlO2-与HCO3-、HSO3-、HS-、H2PO4-等不共存。(3)复分解反应类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K+、Cl-、Ba2+、HSO3-B.Ca2+、HCO3-、NH4+、Mg2+C.K+、AlO2-、OH-、Cl-D.Al3+、H+、NO3-、Cl-突破方法:易错处体会,总结规律。A、B选项易错,弄不清Ba2+、HSO3-、Ca2+、HCO3-到底能否共存;C,D易错,不知道AlO2-在碱性环境存在,Al3+在酸性环境存在。
总结归类:复分解反应类①生成难溶物Ba2+、Ca2+与CO32-、SO32-、PO43-、SO42-等;Ag+与Cl-、Br-、I-等;Ca2+与F-,C2O42-等。②生成易挥发性物质③生成难电离物质CH3COO-、F-、CO32-、SO32-、S2-、PO43-、AlO2-均不能与H+大量共存(4)络合反应或其他原因而不能大量共存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pH=7的溶液中:Na+、SO32-、CO32-、Cl-B.在c(H+)=姨KW的溶液中:Na+、Fe3+、NO3-、Cl-C.在c(H+)/c(OH-)=1/1013的溶液中:Mg2+、Cl-、K+、NH4+D.与Al粉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Na+、Cl-、Mg2+、Br-突破方法:易错处体会,总结规律。A.选项易错。不正确将Na+、SO32-、CO32-、Cl-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相联系。B.选项易错。
用c(H+)=姨KW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题目较新颖。C.选项易错。考查c(H+)=姨KW、c(H+)/c(OH-)=1/1013与溶液的酸碱性的相互转化。总结归类:络合反应类Fe3+与F-、CN-、SCN-等;H2PO4-与PO43-会生成HPO42-,故两者不共存。说明:显然在考试中不可能按照这样的模式去编辑组合式选择题,否则难度太大,这里只要求学生分别判断各个命题的正确与否。①高考试题一般都有区分功能,以上几个点都是容易区分学生能力的选材点,四个选项中只要放1~2个这一类点,试题就有较好的区分功能。②这些点本身都是高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难点问题,同时选用它们作为特定选项没有偏怪和刁难学生的嫌疑。
3.各种题型高考优秀综合题的价值重构,全面、综合地发挥其最大功效
1.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初三化学知识点多且分散。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课标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对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在第一遍的学习中,学生学到的都是些比较零散的知识,没有系统性,对学生记忆很不利。在复习中,老师及时为学生总结,把这些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归类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比如对固体物质颜色的记忆,可以归类总结。在复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许多概念相互对立,如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单质与化合物、混合物与纯净物,抓住矛盾的关键,对比记忆最好。而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氢气、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与氧气的物理性质,往往会相互干扰,影响记忆,如果分类集中,观察其异同,分析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容易记忆和掌握了。
3.联系生活,讲练结合
课本上的知识点大多都是枯燥的,学生很容易对这些理论知识产生反感,甚至厌学。如果在复习时,将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实验,前后贯穿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复习实验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贯穿起来,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5.复习课要有好的引入
不管是一些常见的事物或事件及设疑等,都会激发这节课的气氛.例如,在讲初中常见的气体性质、制取与收集装置时,先通过两瓶无色气体的猜测、鉴别,引出气体的性质,再由性质引出制取与收集装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动手去选择操作,通过实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再由特殊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收集,归纳总结出一般气体的反应原理的选择依据.
6.精选例题、习题
选编例题、习题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选编"精、新、活、透"的习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解题习惯,对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在评讲习题时,要讲透彻,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展,让学生真正能弄明白。讲题前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不急于提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寻找突破口,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不就题论题,让学生积极发表不同的见解,不一样的思路恰好是同学们的问题症结所在,教师恰好抓住症结,对症下药。
7.把复习内容同部分游戏结合起来
比如,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整个过程中,部分元素标记、化学式是很多学生都很头疼的难题,这些知识既难记又难写.为了减轻学生的包袱,我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把这些化学标记、化学式等编制成部分小游戏,让学生边玩边学习,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气氛,更为注重的是这种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样也方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
8.应用多媒体工具开展复习课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还能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应用多媒体工具还能够把部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直观化,这样也方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多媒体工具具有储存功能,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可以以课件的形式,把各种教学主要内容事先准备好,在上课的时候把这些内容直接拿过来用,这样就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从而提升课堂复习的效率.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复习教学中围绕着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电解质溶液、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知识、基本实验、有机化学知识和计算等主干知识进行。尤其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是形成能力的载体,也是考查的重点,所以更要当作重中之重。对概念和理论的学习,要通过关键字词的分析、挖掘,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注意在实际应用中深化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提高正确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能力。
2.注重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能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知道如何获取信息,并且在需要时能进行科学的决策。在复习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心自然、社会、科技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规范训练,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从今年理综化学卷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看,书写不规范丢分较为突出。有些题计算量不大,数据也能很好地处理,可学生有畏惧感,因而不少学生表现出了不自信,想放弃又不愿放弃,若能淡定放下这一问,后面的几问是不需要计算就能作答的。
4.注意热点题型的训练
二、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学科命题思路及题型预测
1.总体预测
预计2013年化学高考试即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1)由于2011年湖南、辽宁、陕西、黑龙江、吉林、宁夏、河南、江西、山西、河北、内蒙古、湖北、云南等均采用新课标全国卷,2012年也是一样,很多省份都采用新课标全国卷,这些省份的使用决定了2013年全国理综试题的难度不会有很大变化。
(2)题型比较固定,选择题7道,必答题3道。
2.选择题预测
(1)可能有两道有机题,分别考查有机物结构(重点围绕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和性质(烷烃的取代、烯烃的加成、芳香烃的取代、醇的催化氧化、消去、酯化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为考查主线)。
(2)可能有一道计算选择题,其中一道有关物质的量方面的计算,另一道将围绕中学化学常见计算进行设计,估计不会设计技巧性很高的计算,但是一定能够体现化学基本素养。
(3)实验题(有关物质制备、性质、分离等基本操作)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或离子(分子)共存题型可能会出现,应注意限定的条件。
(5)电解质溶液(pH计算、Ksp计算、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电离平衡的应用、中和滴定等)。
(6)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电化学(可能为可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一些新型电池)。
(7)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图象相结合的题或化学平衡常数应用类的题目。
(8)有关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STSE、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核素粒子间关系、氧化还原等也可能出现相应的题型。
3.必考非选择题预测
(1)题型主要以实验题、无机推断题、化学反应原理题为主。
(2)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考查探究性实验的力度不够大,受到一些教师批评,2011年高考在探究性实验上做文章,2013年实验考查力度肯定要增大。
(3)无机推断题型变化,其他地区的高考题中无机推断已经被流程题所代替,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图表推断已向这一趋势过渡,2013年无机推断题的考查已是大势所趋。
(4)2010年、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中将元素与化学反应原理结合,将化学实验与反应原理结合,所以2013年可能增加对能力和综合性的考查,化学原理综合题是新课程主流题型。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常态下(非公开课、观摩课等)的高考复习习题讲评课还存在许多不足:
(1)课时无计划性(教学计划中没有明确的习题讲评课的安排);(2)习题选择盲目性(对习题的题量、题型、难度没有认真分析研究);(3)教学方法的随意性(教师只读答案,学生自己核对、纠错;或按顺序讲题,哪些题目要讲没有认真选择;或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不重视师生的互动,不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习得);(4)讲评内容的片面性(习题讲评课本应包含“讲”和“评”两个部分,但实际教学中常常只有“讲”没有“评”);(5)教学主体的单一性(由教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此外,有些教师将习题讲评课变成批评课,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过多批评、责备,使学生缺乏安全感,情绪紧张、无心听课、思维迟钝。鉴于习题讲评课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对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做一些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讲评课的质量和效益。
2 高三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
高三的习题讲评课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功能与价值。表现在:
(1)了解、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安排和要求。这是习题讲评课所承载的最直接的功能和价值。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当下及前面所复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及时解决学生纠结于心的困惑。例如,对原电池的复习,通过知识的回顾,学生可以很快熟悉经典的铜锌电池的工作原理,但对于铅蓄电池、复杂的燃料电池或其他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与技巧,则无法快速掌握。这时,通过专题的练习、讲评,才能发现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给予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的学习最终是为实践服务,知识掌握得如何也只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得到检验和证明。例如,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和规律后,通过“设计实验探究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的习题,就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对氧化还原理论掌握的情况。再如,利用“氯碱工业中饱和食盐水的精制、电解海水制镁”的专题练习,可以使学生对离子反应规律、物质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方法、电解原理、物质制备等知识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化学反应原理》是学生复习中普遍感觉比较困难的部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化学理论及其应用价值的抽象性造成的。例如,化学平衡观是化学理论的重要观念之一,也是自然界中普遍遵循的法则,但学生仅从可逆反应的理论学习中其实很难真实体会到化学平衡观的重要应用价值。如果结合工业合成氨有关的练习进一步分析、体会,情况就大不一样。再如,对化学平衡状态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难点,借助福建高考的一道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则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实质的理解,考查的角度非常新颖、别致,构思非常精巧。通过评讲该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宏观特征做如下拓展: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体系中,若某个物理量是变量,当它不再变化(恒量)时即为平衡状态[个别特殊情况例外。如,容积可变的体系发生反应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体系的压强,各物质的浓度都在变化,但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1)方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职业岗位。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越强,越能够将职业岗位中所要求的标准知识更加明确地教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2)增进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中,大多数以企业作为主导地位。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能够在校企合作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1]。
(3)促进高职学校的良性稳定长远发展。社会、学生和家长、企业、政府对高校的认可程度取决于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所以说提升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高校发展的基础。
二、湖南省在“四化两型”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1.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改革和完善建设机制
政府针对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推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2017―2020年)》等相关文件,其中以“双师型”教师团队尤为突出,特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1)合理的经费投入。湖南省政府和教育部门需要加大高职学院经费投入,通过政策的正确引导,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完善的编制制度。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制度中,应多种教师编制管理机制共同发展,教师的定编以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主,通过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使其均衡发展。
(3)改革选人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指出,要“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不仅要提高院校自主权,同时要对于一些教师和岗位不能契合,形成资源浪费现象进行“强化培养,合理转岗”。同时纠正在教师招聘中不规范问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2]。
(4)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评优晋升标准,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教师,对应的要求机制也应该因实际情况而作出改变。
2.加大地方特色高职院校的资金扶持力度,为湖南“四化两型”建设提供多样式的特色发展途径
湖南省政府应该积极引导高职院校明确办学理念,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自身的地域、人文等特色,建立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院校。通过发展自身的特色,创办特色性专业,起到示范性作用,不要盲目普及推广,最后会导致专业过多而特色不鲜明。
3.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调整
高职院校要根据招生和就业数据的对比分析评估,通过调控该专业的资源配备、招收人数、专业定位,从而保证专业良好发展。同时对与适应经济发展潮流的新兴专业,应着重打造牢固的基础,拓展产业链,以促进后续发展,从而提高专业综合竞争力。
4.鼓励高职教师深入教学改革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寓于辅导员的导向功能和价值定位
1.1 高职学生内化思想政治理论的背景阐释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共同组成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方向,而高职教育更加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旨在通过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一定技能并实践于于相关企事业单位,其实践性和应用性相对突出,其“直接性”不言而喻。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和职业体验的速度快,效果鲜明,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与实践更加生动体现了高职生的职业拓展。
运用专业技术的实践动向和从业领域直接诠释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导向特征,高职教育的职场化特征明显,除了体现所学的专业理论,背后还潜隐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感情观等,这些会直接间接影响其思想和心理动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说,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重视实践性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本质特征和现实诉求,从学理维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性。[1]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定位
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概括,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行业中的专业服务于实践其实就是点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意无意的呈现。高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现的思想导向和行为方式是实习就业的能量储备,其思想、态度、情感及性格的熏陶与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的熏陶不无关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寝室教室督查、法纪意识强化等众多领域直接影响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渐趋形成。
辅导员工作内涵和外延赋予其艰巨任务,其育人过程必须自行“先育”,而先育的方向和素养集中体现于思想政治理论层面。这样才能对高职生“后育”,帮助其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纪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力量和精神品质,如自强、自爱、自律、自信等优良品格,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在高职学习、实习及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在班级建设中,积极维护好校园安稳工作,积极开展就业和职业生涯指导与服务工作。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理想、精神、道德等其实践特征不由自主地带上了思想政治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观念认知,而此从一定程度上归结到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核心指引。
2 系统技术优化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元素构设
2.1 系统技术实施的理论渊源
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系统技术优化视角首要要求就是整体性。[2]一般意义上的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最基本的特征或者本质属性是整体性。而思想政治理论内在的专业知识面即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同样,系统论视阈下的辅导员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结构内容决定功能的发挥。辅导员岗位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时间和视角能够依据学生工作的平台进行不断扩容和整合。辅导员思想建设的推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在思想、精神及文化领域的表现。
2.2 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的元素组合和功能实现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讲,作为高职院校,主要帮助高职学生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其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过程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辅导员工作的系统元素涵盖了多种元素,而各种元素的灵动与组合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评价效果。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专业理论和知识面涉猎到育人的多种元素,思想和精神层面是首要的,其直接关系到核心的思想与精神取向。这无疑是辅导员专业理论结构元素的首要构成,其内容涉及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与政策等。其次,针对高职学生,班级管理与建设是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的“实体”特征的题中应有之义。班团管理、信息管理,日程规范管理和事务管理是常态形式,是系统的运行元素。同时,对于高职学生的辅导与咨询是“思想潜于心灵”的不断补充,涉及到学业、生活、就业,感情等咨询与解答,是思想政治理论的微观表达。这些系统元素的宏观指导与微观组合决定辅导员工作的能量范围,直接决定辅导员工作评价效果。
3 系统论视阈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外化思想政治理论的对策研究
系统论视阈为思想政治理论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内部运转和外部交流的理论钥匙之一。在实践层面,系统有自己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的丰富与外化工作就是目标、过程、结果的协调。[3]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实现的根本目标就是将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先育”之后“后育”,在学生中形成这种认知力量的思想与精神支持,最终实现师生之间“互育”,构成系统元素与能量的交换与支持。
内置辅导员工作进程,系统化路径则鲜明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引作用。在面对高职学生,需要体现直接的“高职性”,在鼓励和引导专业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将思想先驱化,在行动导向的实践中加深和体验思想和精神要求,以便形成高职生“只缘身在此山中”行为实践;②从系统优化整体和外在角度来看,辅导员工作依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班级管理,日程事务及心理情感引导都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发展状况,归结到对高职人才的能量供给。③现代教学与育人实际构成一个整体,师生互动,在辅导员工作中也有可取之处。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群体,与其经常谈心,真正建立“平等自由”的系统协同关系,在师生互动系统中获得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的“营养能量”扩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在“90后”高职生成为高职生学生主体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的“软实力”。而系统论视阈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培养是一个内外部系统功能实现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的中探究和实践,能够合力迸发内化思想与外化工作的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就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趋势而言,试题更注重基础,贴近于学生生活,侧重于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外观上看,中考似乎是越来越简单了,但事实上,内容的人性化,形式呈现的鲜活性只是变化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试题的综合性、广博性和技术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有所提高。下面,我针对中考这一变化对同学们在初三上学期如何更好的应对中考复习提几点建议:
对初三学生群体的建议:
一、立足课堂,复习才能厚积薄发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课堂是教师辛勤耕耘的成果。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是中考取胜的重要法宝,如何提高效率呢?预习是关键!除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案外,同学们应有自己的预习计划。预习要做到以下环节:
1.通览教材和相关教科书
通览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指同学们应有教师备课的钻研精神,在教科书的辅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去体验教材的实质,即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变要我学、教我学,为我要学、我自学。从而真正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更为初三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记下疑难点,先行解决,再有针对性地听课
在通览教材的基础上,对一周内所学新课要精细研究。对自己实在不懂也处要在预习本上记下,课上要侧重听教师讲解思路,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思维训练。学习上切记“吃白饭”,预习就是自己种庄稼,当然收获的果实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3.预习,不仅要预,更要习
所谓的“习”就是演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前做一些针对性地习题。在解题中,会发现问题并有利于巩固预习成果。
在预习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由盲目地听到用心听、用神听的佳境。因为此时,我们听的内容决不是一堂课的内容,而是主动完成了或部分完成了知识间的内在整合。即更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对全册书内容的理解。这是一种最自觉地复习。
二、构建知识树。复习才能融会贯通
目前,我们每天学习的知识大多都是零散地、分散地。我们训练的习题也大多都是割裂地考点。有学生常常感到题如大海,做也做不完,越做越不会。其症结就在于忽略了知识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构建知识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大致地步骤是这样的:
1.在学完一章或一单元之后,尝试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线条或表格表现出来
此时,表现出来的可能只是树根、树干。即最重要的、最难点的知识内容。
2.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在演题中发现的问题,添加枝或叶
这时的知识树应该是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可以用特殊标识绘制你的知识大树。
3.在学完和本单元所有相关的知识之后,要对知识树进行修枝剪叶
有时,还可能要增添些内容,有些内容可能和根枝偏离了,这时就要大胆地进行修剪,并随时做好记录,以备以后复习时用到。
知识树不同于有些复习资料上的知识提纲,知识树是你自己复习和总结时的智力成果,照抄照搬别人总结出的现成的东西,对你来说,只能是增加学习负担。这一点,请同学
们切记!
三、科学合理规划时间。复习才能有的放矢
中考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和选拔性考试双项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说,要求考生不能仅仅做单项冠军,更重要的是七项全能。全重要等于全不重要,这告诉我们要结合自身强弱学科科学安排复习计划。以周为单位,语数英三科的任务很重,还要兼顾初二内容的复习。因此,同学们要从现在起,在教师的指导下,科学制定自主复习计划。这个计划应该是超前于教师整体复习进度的。谁赢得了这个先机谁就取得了中考一半的胜利。本学期,政治历史在课堂上跟住教师即可。
总之,科学安排复习时间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强势学科,关注薄弱学科,自主复习超前进行,跟住教师稳扎稳打。
四、用好错题本,复习才能事半功倍
复习决不是全学完后的事,而是分布于学习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之中。同学们要树立时时学习就是时时复习的意识。这里,告诉同学们另一个复习的法宝,就是多准备几个错题本。将在平时练习或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错题记录下来,记清错题错在哪里,当初是怎么想的、怎么改的,以后还有没有再出现过类似的错误。一学期下来,错题本就是你取得成功的试金石,你不想试一试么?
同学们,中考复习因人而宜,以上所列只是我的一己之见,希望能对你的学业提升有一点点帮助,最后,祝同学们中考能取得好成绩!
对初三家长群体的建议:
一、认真把脉。对症下药。帮孩子确定奋斗目标
孩子们在学业上是有差异的,首先您应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定位。要知道孩子是学业优秀生,潜能生,还是后进生。决不能盲目攀比,给孩子们太多的不切实际地目标,否则,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中考。
二、多指导、多建议。少包办代替
初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能力也有了较为准确地认知。家长们能做的就是多给一些复习建议,也可将专家或老师的建议及时反馈给孩子,以使孩子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习实际。
三、科学安排学生膳食。养成良好作息时间。切忌陪同开夜车
家长要做好后勤部长,科学恰当地给孩子们补充营养。叮嘱学生晚上别睡得太晚,要充分利用早晨这个好时光。
四、不要盲目或随意选择课外班
一、深入研究,把握信息,掌握方向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三开学第一周至关重要。对高考复习也是如此。如何进行一般审查的目的和任务?这是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以及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对多年来的高考问题进行研究,选准复习方向,确定复习重点,为圆满完成复习任务打好基础。
1.分析高考生物试题
每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经历了国内的高考,你就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试卷结构、试题、考试方法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对2014届全国高考试卷和山东省在过去五年里的高考试卷进行所有分析和研究,及时掌握命题和命题的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每一年使用的教材和课程标准都会出现一些变化,第一周上课的时候就要把2014年调整内容进行梳理,分析高三生物教学中应具备的理念和注意的问题: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回归课本,增加研究的内容和生物的历史,新的技术和其他的阅读材料。很显然,在高考命题中将会出现这些变化,我们要做到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有利于把握准复习的方向和深度及难度,增强复习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二、夯实基础,掌握方法,整合知识
如果高考是一场战役,开学之初的准备就是战略方向的把握,第一轮复习则是打好这场战役的知识储备、能力培养过程,因此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努力:
1.对基础知识进行全方位理解和执行。
第一轮复习基本方法――五会、四基:
“五会”指:
会读:精读高考知识点;
会背:背熟概念、事实、原理、方法;
会默:默写名词性概念、生物学术语、结论性语句;
会理解:对基本概念要理解内涵和外延;
会应用:学以致用,力求规范、准确、全面、科学。
“四基”指:
基本知识:包括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基本技能:包括审题方法、解题方法、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基本方法:包括解答常见的、典型的、重要题型的一般思路与套路;
基本习惯:包括学习习惯、解题习惯乃至考试的习惯。
2.重视教材,处理好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生物重点复习的资料是教材,它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高考题来自教材,所以教材是落实“四基”最好的资料。在生物总复习中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不应该次序颠倒。在复习中始终坚持以考纲为“纲”,以课本为“本”,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策略。
3.合理利用其他参考资料
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有很多,如全国各地名校、山东省各地模拟试题等。但是,在使用这些资料之前我们都要进行仔细研究和筛选,有效合理地使用,避免干扰正常复习、浪费时间。
4.在重视基础和知识拓展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1)建立知识网络
能力是目标,特别是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备考中,要回归到生物学的基础上来,先把各个知识点弄明白,然后逐渐理解、掌握生物学科的思想方法,并进行综合。在复习过程中对教材知识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网络采用以下的方法:利用教材目录建立知识网络;利用章首语、章首图建构各章的知识网络;使用流程图、模式图、关系图构造知识网络。
(2)加强学科内综合
高中生物研究的是生物学的特性、生命的本质。生物体的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与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的各种生理都是协调统一的,可见,生物学科内的综合是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生物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将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专题讨论,突出重点,提升能力
主题教学是培养学科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第一阶段是根据本章建立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并与经典问题相协调,拓展骨干知识和关键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发展。第二阶段是复习教学中的特殊学科,教学应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特殊主题,不是完全分离的。在第二轮复习前一个月进行信息收集,确定专题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轮复习专题的划分
1.体系专题。例如:物质与结构体系;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整系统;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生物与环境系统。2.实验专题可以分为:实验操作、原则、程序、现象和结论分析、归纳、总结等实验项目;改正错误或增加不完整的实验;在实验中获得的信息的分析和解释,实践。3.热点专题。例如:(1)生态和环境热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诺贝尔奖生物方面知识);(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
(二)思维方式是知识的本质,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命题方向可以反映思维主体的特点,近年来认真分析试题,会发现几乎所有试题都对考生的思想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思想方法。26题、28题、35题考查生物实验,测试考生的实验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调查方法,同时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其中第28(4)题考查科学研究方法。第27题以湿地生态系统为背景,36题以克隆为背景,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与社会问题相关的生物科学上,培养学生的自然和社会责任感。
(三)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从学生答卷的情况分析,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存在审题不仔细不认真、学科语言使用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文字表达不严谨等问题。未来的高考会非常重视学科语言的应用,生物有专用的生物术语,应尽量用规范的语言组织高考答案。
另外,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态度的变化和情绪的波动,及时找学生谈话,稳定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提高信心,经常进行试卷分析,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总之,在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考试说明为例,落实考试内容,提高四个能力;以课程标准为魂,落实模块价值,提升科学素养;以学科教材为本,落实概念原理,理解生命现象;以有限的培训为规范,测试答题能力,寻找盲区,加强解题规范,消除疑问和困难,辅以补充信息,促进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1987年实施以来已经历经23个年头。这期间,四级考试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广大学生英语水平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形势下,四级考试也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大学生升学、就业、晋级的重要依据。四级考试在境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很多国外大学早已将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中国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英语水平证明。此外,四级考试通过率还是教育部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也是校际之间可以比较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提高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培养适应21世纪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与众多本一和本二的高校学生相比,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持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证书就等于在求职就业时给自己增加了砝码,让自己具备与其他层次学校的学生同等竞争的资本。近年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四级通过率稳步提高,但离学院要求、兄弟院校的通过率尚有一定距离,仍有提高的空间;部分学生因四级不过而找不到较好的工作。有鉴于此,外语教师应认真分析影响四级通过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四级考试题型,研究应试技巧,做好四级训练与平时教学的有效结合,做好考前强化,切实提高学生四级通过率。
二、影响四级通过率的因素
1.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计划性
与重点本科类学校不同,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生源英语基础差,自律性不强的问题。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学英语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学生入学后根据英语高考成绩按照一定的标准编入A、B、C三个级别,其中以英语基础薄弱的C级班人数居多。大学英语的难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都是相当大的挑战。入院后,面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四级考试的要求,部分学生逐渐感到灰心沮丧,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学习动机不明确,尽管面对考试的压力,却没有给自己制定系统的复习计划,也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结果效果甚微。这样的学习状态也让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运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四级考试新题型的影响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新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加大了听力理解的题量和比例,内容上增加了长对话和复合式听写,同时听力的口音呈现多元化。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多学生,中学时接触的更多是词汇和语法的强化练习,并没有认识到听说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地区的差异,部分省份高考不对听力作要求,所以中学教学中听力部分几乎是空白。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学生在听说方面的弱势普遍表现为:单词读音不准,不了解连读、重读、弱读、语调等语音现象;无法区分英音和美音;不能掌握某些特定情景场合中的常用表达方法;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匮乏;语感差等。这些都导致学生在接触四级听力时不知所措,听力部分成为他们顺利过级的重要障碍。
阅读理解部分增加了快速阅读,与传统的篇章阅读相比,更加强调各种阅读技巧的灵活运用,尤其是对生词的清障能力。而独立学院大多学生因为词汇量极为贫乏,常将过多的时间放在个别单词和句子的理解上,而忽略了篇章的整体理解,阅读速度大大减慢,不能达到四级考试新大纲的要求。另外,选词填空部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测试重点在于对上下文的连贯性、一致性和逻辑性等语篇、语段的把握以及单词在实际语境中的理解。新题型对考生理解词汇和语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大学英语教学反馈可以看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学生在中学时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很多中学的词汇和语法仍需要在大学课堂中反复讲解,因此对篇章理解的速度和深度都不尽人意,以致在四级考试中失分较多。
3.教师对四级考试的理解和把握
教师虽不是四级考试的主体,却是考试主体的引导者,其对四级考试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的考试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外语系大学英语组的特点是:队伍年轻,富有朝气,能吃苦耐劳,虚心学习;但教学经验相对欠缺,在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另外,年轻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教材内容的挖掘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上,缺乏对四级考试内容的研究,也缺乏对学生优势与弱势的了解,因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
三、提高四级通过率的措施
1.教学内容方面
(1)将平时教学与四级训练有效结合
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主要以课本为依托,但单一的课本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四级考试的压力使得学生更注重应试的训练,而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他们对课本学习逐渐失去兴趣。面对学生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大学英语教师应当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设计与四级题型相同的训练材料,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测课堂学习的效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①课文讲解
对TextA的讲解要做到精、细、透,尤其是词汇、语法,包括句子结构、时态和语态等。能与四级结合的语言点都要给出具体的四级考题加以训练和讲解。听力方面,教材的每个单元开头都有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听力练习。第一遍了解文章大致意思,第二遍回答相关的几个问题,这与四级听力中的短文听力比较类似。教师也可以灵活地把这个环节改为复合式听写。
②课后练习。传统的做法是,每单元讲完后,教师都会用一课时左右的时间带领学生做课后练习。教师在课堂上通常要求学生一题一题做,耗时多,进度慢,还显得单调乏味。可以尝试挑选一些难点、重点的句子进行练习、巩固,而腾出时间做四级练习,当堂评讲,使学生在老师统一指导下尽早地掌握四级所需的知识和解题技巧,坚持下去,学生应试能力必有提高。
(2)对各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作适当调整
对于大学英语四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可作适当改变。A、B、C三个级别均在第一二学期分别教授一二册,第三学期教授第三册及第四册部分内容,而第四学期则上测试课,即全部课内学时用作四级训练。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是语言知识、文化信息;四级考题中的句子、篇章同样传达出各种各样的语言知识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学生在阅读、解题过程中,既汲取了语篇所表达的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又学到了解题技巧,可谓一举两得。这种教学安排尤其对C级学生较为适合。应当将C级学生作为四级冲刺的重点,实行学、统一进度、统一强化、绝大多数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参考四级的“四统一”的做法,下大力气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四级通过率。当然,这种模式需要教务处根据学生考试通过情况对班级作局部调整。此外,对已经通过四级的学生,学院应作出规定,仍需参加英语课的学习,直至第四学期。第四学期时,其他学生上测试课;通过四级的学生,我系将根据师资情况,为他们开设六级强化课,或开设口语、阅读、翻译、影视欣赏、英美文化等课程。
2.外语系和教师方面
外语系应挑选优秀教师成立四级考试攻关小组。该小组由4人组成,按照四级考试的题型,分别专攻听力、阅读、综合和写作部分;强化训练前对所用训练教材先行一步,预先吃透教材内容,提出重点、难点、训练方法等,并带领全系做好强化训练工作。攻关小组还应走出去,到其他四级通过率比较高的学校进行考察,认真学习他人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
同时,所有教师自身要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教学研究和四级考试的研究。经常做题,对四级考试的出题方向和内容变化有足够的理解和把握,并针对考试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和关键结构等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弱势,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得心应手,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显著。
此外,外语系还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比如,听力是学生的弱项之一,应加强训练。可以充分发挥调频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作用,播放模拟听力题或其他泛听材料,编好收听指南;由教务处安排各班专用教室,并要求辅导员或班主任到场监督管理。较多地邀请校外专家来校作四级讲座,传授应试技巧。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定期举行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情景剧表演和英语角等,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3.教学管理方面
提高四级考试通过率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不仅需要外语系的努力,也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其他各院系的共同努力。
学院可对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予以学分奖励。如:通过者奖励2个学分,优秀者奖励3个学分。学生可用奖励学分抵消不合格的学分或免修相关课程。
未通过四级的学生,可对其中的特殊人群予以适当处罚。如:凡二年级下学期未过四级的学生干部一律免职;大三或大四未过四级的入党积极分子不能被确定为发展对象;未通过四级的贫困生,取消其困难补助等。
学院在每年学生毕业时对各院系四级通过率进行统计,予以公示,并设立标准,对通过率较高的院系及其辅导员、班主任予以适当奖励(建议只做加法,不做减法)。
学院在每届学生的第四学期结束前,统计该届学生四学期中的累计通过率,若达到设定的标准,则给予外语系适当奖励,以资鼓励。
四、结语
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需要学院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举措,将会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