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近代建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新晨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一 工程概况
中山东一路12号大楼原是英商汇丰银行,由外籍建筑师威尔逊设计,英国德罗公司承建,于1925年建成,现列为一级近代保护建筑物。
基地面积8113平方米,基地内有主楼、中楼、北楼三幢建筑,其中主楼占地4951平方米,东沿黄浦江畔,南临福州路,北面与海关大楼相邻,西侧为中楼及北楼。主楼建筑面积24994平方米,建筑高度49.8米,有地下室、塔楼。
大楼在1955年至1995年期间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后根据市府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快外滩金融区的形成和发展,1995年对大楼进行置换,恢复大楼银行功能。
大楼自建成历经七十几年的风雨,内部管道、设备虽维修过几次,但装饰、管道、设备已陈旧,满足不了现代化银行营业办公的需要。本次改造目的是修复主楼原有内部装饰,依据现行规范改造给排水、消防系统;改造范围是主楼、北楼及室外总体管道系统。
设计施工分四期,一期是主楼外立面清洗、修复;二期为地下室、底层、夹层,北楼的改造;三期为一层。三层出租办公室改造3四期是四层、塔楼的改造。
二 主楼改造设计中问题的探讨
水源:基地原有福州路DN150、DN150、DNl75市政给水管供大楼生活及消防用水,不能满足改造后生活及消防总用水量,经项目设计人员与上海自来水公司、上海消防局共同协商后,确认基地从福州路、中山东一路市政给水管各引入一根管径DN200管连接成环管供主楼生活及消防用水。
1、给水系统
主楼原设有七个屋顶生活储水箱,分散设于屋面上,总容积47吨。中楼原水泵房内设90吨水池,水泵三台,供生活、消防用水,鉴于中楼不属于改造之列,且大楼初步检测报告显示主楼东西方向标高差—0.30~-0.40米,主楼整体向东北方向倾斜,结构工程师建议屋面尽量减少结构负荷,主楼给水系统需重新设计。给水系统考虑了多种方案。方案一:生活储水池一水泵—水箱供水系统,生活储水池与水泵设在北楼。北楼经给排水、电、暖通等专业设备机房平面布置方案比较,北楼实际可用面积较小,难以满足各专业设备的机房面积要求;再者因污水二级生化处理设备设在北楼半地下室,水处理设备与生活储水池的间距小于10米,不满足“规范”要求。方案二:生活储水池一水泵一水箱供水系统,生活储水池与水泵设在主楼的地下室,污水二级生化处理设备设在北楼,两者间距大于10米,满足“规范”要求。但由于原有七个屋顶水箱位置分散,如保留;则今后大楼管理、维修极不方便;如重新设置一屋顶水箱,需容积为45吨(包括18吨10分钟消防用水量),结构负荷不允许。方案三:污水二级生化处理设备设在主楼地下室,生活储水池及水泵设在北楼。由于二级生化处理设备要求机房净高4.5米,而主楼地下室高度为3.5米,不能满足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设计要求。经多方案比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采取将生活水箱、生活及消防水泵设于主楼地下室,生活水箱采用不锈钢现场拼装水箱~容积60吨;原屋顶七个水箱取消五个,保留西面的二个10吨水箱(10分钟消防储水量),以减少楼体结构的负荷,减缓主楼东西倾斜趋势;生活水泵采用恒压变频供水设备,机组供水量8.3升/秒,水泵扬程60米,三台水泵,二用一备;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l5—88(1997版)“第2.3.4条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修管理、建筑物层数等条件,结合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合理确定。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办公楼宜为350-450Kpa。”供水系统分为两个区:主楼地下室、底层、夹层,北楼由市政给水水压直接供水;主楼一层—四层、塔楼由恒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见附图一。
2、消防系统
主楼原有捎火栓系统,检测结果系统较好可使用,但消防与生活是合用管道系统,而且用水量标准、消火栓栓口口径(DN50、DN40)、消火栓箱内的配置等均不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有关条文;另外主楼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条文,主楼属一类高层建筑物,建筑高度小于50米,室内消火栓用水量30升/秒,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升/秒,消防栓箱内配置DN65栓口,19水枪喷嘴,25米龙带,并设消防卷盘;楼内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储藏间等设自动喷灭火系统,用水量30升/秒。供水系统由消防水泵从基地DN200环管直接抽消防用水,屋顶设二个10吨消防水箱。因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低于0.07MPa,最不利点喷头处静水压低于0.10MPa,屋面设消火栓、喷淋系统增压设备各一套(带气压罐)。
二、镇江近代建筑的7种空间模式
1.空间的形状和大小镇江传统建筑的空间多以天井为核心进行布局,三合院单元形状呈10m左右的方形,各单间的长宽比大致为2∶1,也有个别建筑因地制宜地变化。近代建筑平面组合较丰富,主要有“一”、“口”、“凸”、“凹”、“L”形或不规则形等,单间形状偏向于正方形,这不仅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还更加方便通风和采光。传统建筑多为一层,部分两层。在建筑内部体量分解,尺度宜人;建筑外部则较为封闭。总体来讲,空间的体量和尺度都较传统建筑有所扩大。
2.空间结构模式结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和构成的骨架,是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组合方式,镇江近代建筑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七种。1)传统合院模式。传统合院模式即三间两厢型,是近代建筑演变的重要原型之一,由此又可延伸出“明三暗四(五)”以及“目”字形四合院等形式。通过单院型、直接串联型、院落串联型等组织手法,产生了完整的建筑组群。2)里弄空间模式。里弄空间模式是在三合院组织结构上变异出的一种聚居形式。弄道为核心,建筑沿弄道两侧布局,建筑入口朝向弄道。弄道是一个半开放的灰空间,在这里常发生里弄内部的生活场景。其中一种为纵向串联式,即三合院在沿着中轴线的垂直方向串联,如吉庆里。另一种是大多数里弄使用的横向并联式,即三合院在垂直于中轴线的方向并联而成,如吉安里、东长安里等。3)内部回马廊模式。内部回马廊模式是镇江近代随着商埠的繁荣、服务业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一种公共服务类的空间模式。以内部天井为核心,由四周回马廊组织小空间,提供了多人共同使用又互不干扰的一种集合式住宅模式,为近代时期众多旅馆建筑所采用,如新旅社、新中旅社、镇江公寓等。4)单间并联模式。单间并联模式指的是多个独立的矩形空间以并联的方式重复出现,通常此类建筑为沿街住宅或商铺,这也充分体现了镇江商埠民居的特色,如京畿路85号、87号住宅,吉瑞里沿街商铺等。通常单间并联模式不单独成宅,往往与线式或集中式空间相组合,形成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5)线式布局模式。线式布局模式主要通过廊道连接空间,是近代最为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之一。走廊作为组织空间的核心,单个空间单元顺着走廊的垂直方向并列排布,紧凑合理。此种连接方式的建筑主要适用于多个大小、体量、作用、功能均相近的空间中,特别适用于公共建筑中。也有通过连续的外廊或环廊进行布局的模式。6)集中式布局模式。集中式布局模式是利用垂直交通连接上下层空间的组织方式,连接空间具有公共属性。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地凝聚空间,使建筑功能合理而紧凑。当然,往往在一栋建筑中综合地运用集中式布局和线式布局共同联系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以得到更好的通达性。7)过渡空间连接模式。过渡空间连接模式通过过渡空间连接两个空间,常用在体量较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中,被连接的两个部分,往往具有中西不同的造型特征。如世界红十字会江苏省会是最为典型的案例,建筑北部为传统中式回马廊院落;南部为西方线式和集中式布局相结合的型制;两部分由一个西式入口空间连接和过渡,空间节奏多变却有序,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空间特征。
三、镇江近代建筑造型的特征及演变
1.建筑立面由结构性转向设计性传统建筑少有塑造建筑立面的概念,多是构造式的立面造型。近代建筑已经有了设计的概念,因此呈现多元化的立面造型。1)具有结构性的传统建筑立面。传统建筑多为双坡硬山式屋顶,通常正立面变化较少,侧立面变化丰富,从传统观音兜山墙到巴洛克式观音兜山墙,再到几何式山墙,这种变化凸显了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演进。传统建筑的外立面相对封闭,开窗较少,形成了图小于底的图底关系,门窗面积一般占到墙面的2.5%~16%。2)以外廊为特点的殖民地式建筑立面。外廊增加了外立面的层次,建筑被分为基座、一层、二层(或更多层)、屋顶等部分,呈现横向延展的构图方式。同时,十分注意运用材质的变化对立面进行构图的划分,也起到强烈的装饰作用。从图底关系上看,门窗占到墙面的比例多在30%~45%之间,大大增加了立面的开放性。3)具有设计性的仿西式建筑立面。仿西式建筑一般为四坡屋顶,由于设计的介入立面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追求个性的独立。在强调横向的建筑分层关系的同时,更加讲求竖向的构图仿西式。西式建筑立面已经设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绍宗藏书楼建筑的立面分析,可以看到建筑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说明了西式建筑中已经有明显的理性设计倾向。这两类建筑开窗强调功能性,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多在14%~26%之间,比较均衡。4)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中西合壁式建筑立面是以上几种建筑立面的融合,既有传统建筑的封闭性立面特征,又有西式建筑横向或纵向划分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对多幢以三合院形式发展来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的研究发现,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基本上有一定的模数和比例。5)简洁的现代式建筑立面。平屋顶作为重要的造型标志之一,墙体多呈直线型,没有过多装饰。注重建筑比例关系和对称均衡的立面布局,但多限于在水平维度上展开,没有中高层建筑出现。
2.建筑门窗具有中西杂糅的特征传统式样的门最常见的是磨砖大门,为平面型;外墙窗主要有窗洞型窗和砖砌花窗两种做法。近代时期,西式门窗通常采用拱券代替过梁,拱券加立柱是常用的形式,立柱在细部做法上则有了本土化的演变,如柱身的凹槽几乎都不见了,在柱头上做各种简化和变异。中西合璧式样的门窗通常采用中西造型要素叠加的方法,如在蒋怀仁诊所三层柱子的柱头上,将卷草纹的涡巻换为了类似兽头的图案。现代式样的门窗造型相对简单,尊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注重功能,已经体现出科学化、程式化的趋势和明显的设计特征。另外,与传统建筑的“彻上明造”不同,近代建筑则多做有室内天花,多在顶面和垂直墙面交界处设有多层线脚作为装饰。在近代建筑中,楼梯的位置十分重要,通风、采光、日照等均有讲究,种类形式多样,做法也有详细的规定。随着阳台、平台或外廊等出现,铸铁栏杆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也出现了。
四、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方式及其演变
1.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建筑材料从物质的层面决定了建筑以何种结构形式存在,如以石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西方建筑,最合理的结构就是拱券,而以木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中国建筑,最合理的结构方式是梁柱式。近代时期除木材之外,水泥、机制砖、机制瓦、钢筋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新型功能性材料的出现都为建筑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镇江传统建筑为“构架式”结构体系,近代建筑结构则是“承重墙式”的砖木结构体系,砖墙和立柱共同承重,在一些建筑中还使用三角形木桁架结构。其次,建造技术发生了变化,传统建筑的墙体主要采用乱砖砌筑的空斗墙,清末发展为青砖清水墙“三走一丁”砌筑;近代早期建造的殖民地式建筑主要采用“一皮顺,一皮丁”的英国式砌法;近代中后期多用青砖或水泥砖“一顺一丁”式砌筑。外墙处理形式主要有、粉刷、拉毛、水刷石、贴面砖等方法。地面也不再是传统的“空铺”法,而用木板或彩色地砖等。另外,建筑的附属设施水、卫、暖、电等现代建筑设备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建筑技术的时代性和进步性,致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2.设计师和营造所的出现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创新和对建筑独立性和个性的追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扩展和影响,新材料、新结构的运用和新功能的需求,促进了设计师的出现。镇江的设计师群体具有本土化、文化选择矛盾性的特征,导致了镇江近代建筑的中庸性和非典型性,也影响了镇江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发展。营造所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散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专业化的组织形式,还出现了水电、厨卫系统等新行业。另外,经营方式、制度法规的完善以及各种建筑规范的形成和设计思考的完善都使得近代建筑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总之,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技术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同时,西方建造方式带有本土色彩的折中和妥协。新兴技术运用范围小,技术发展程度低,建造技术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是导致镇江没有出现像上海、南京、南通等近代城市中的新型结构的建筑和现代式建筑的直接原因。
五、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路径及动因
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不止于某些建筑演变;不止于表面的抄袭和模仿;不止于建筑单体本身,具有整体性特征。由于建筑结构和构造方式的变革,其演变具有由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形态、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特点。建筑性质不再以封闭的家族为模式单元,由家族性转变为社会性。其演变总体呈现突变到渐变再到转型的特点,又以渐变过程中的文化矛盾性作为其独特之处。首先,这种演变是被动的、侵略式的文化传播,呈现突变的特点;其次,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和风格样式发生着渐变的西化演变。近代后期,现代式建筑转型成为建筑发展的大方向。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路径呈现出“非典型性”的“本土化演进”方式,即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元素与建造技术要素为根基的“西化”表现,以及一种“不彻底”的现代转型方式。一方面传统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西化”,是一种不典型的、平民化的本土演进;另一方面,西方建筑式样也融入了传统的建造技术要素,发生了“本土化”演变。近代晚期,镇江的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转型并不彻底,没有形成典型的现代式建筑。镇江近代建筑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从最初的中西“二元并存”方式到前期的“自下而上”方式、中后期的“自上而下”方式。最初中西文化是以共存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随着商埠区的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的逐渐扩展,直至省会迁镇后,以政府意志为主导才出现了现代式建筑的端倪,即自官方到民间的转变,如图5所示。镇江近代建筑特殊的演变路径,为探索中国中小型城市的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肇始(传统建筑的转型)、定型与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从建筑发展演变的非物质动因来看,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必然结果。中西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与发展、交通区位的变化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经济制度转型等因素在近代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权重影响了近代建筑的发展。另外,人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的互动与转变也是近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它们是建筑形成的非物质要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Art,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Zhangjiakou 075000,China)
摘要: 近代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见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根基所在。如何做好城区历史建筑改造和文化传承相结合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建议在城市历史建筑改造中应做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完成改造建设,改善区域民生条件,延续历史文脉。本文就针对河北张家口市堡子里传统民居保护改造为例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Abstract: Modern architecture is an important witness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of a city, and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city.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mbination of urban historical building renov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the renovation of the building should be completed on the basis of respect for history while improving the regional people´s livelihood conditions and extend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paper takes Buzili traditional houses perseverance in Zhangjiakou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is problem.
关键词 : 历史建筑;保护改造;文化脉络;传承延续
Key words: historical building;preservation and reform;cultural context;inheritance
中图分类号:TU-0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01-02
0 引言
一座城市要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拆旧房建新楼,但在拆和建的同时,怎样把历史建筑这部“凝固交响乐”中的“华彩乐章”精心保留下来、维护好、利用好,让它们成为不断增厚的独特城市“遗产”,这是对一座城市发展智慧的长期考验。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这要素不仅延续着城市的历史文脉,更是一座城市精神文化复兴的动力所在,因此,要把历史风貌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纳入城市设计的大框架中进行谋划。
1 张家口堡子里传统民居的概况
1.1 历史沿革 堡子里又称张家口堡,是张家口的最早发源地,始建于明宣德四年。历史上的堡子里街区四角各有戍楼一座,城墙上有瞭望和御敌功能的重檐阁楼,是名副其实的“武城”。堡子里建筑格局以建于明代的文昌阁为中心,形成十字街,井然有序地布置着以民居为主要类型的各类建筑。
1.2 建筑特色及价值 这些民居不仅从明代始建后一直延续到清末至民国初年,而且多数建筑规格较高。一般都设门楼、门道、影壁。门前置石门墩、抱鼓石,有多层石台阶,不少门楼有砖雕,个别还保存着木雕。院落多为一进院,也有二进和三进院。鼓楼西街路北有一处院落,左右各两跨院,院间以月亮门相通,正屋出檐廊,屋脊保存的砖雕脊饰,宽大而层次感强。堡内建筑格局庙宇、官衙依北方京都旧制,高低错落,宽窄有规。民居可分三类,一为京都四合院模式,二为山西晋南风格,三为中西合璧造型。院门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形:传统式;拱券式;欧式、东洋式;中西合壁式。堡子里的建筑气势恢弘,布局合理,堪称中国北方古城堡、古庙宇、古民居建筑的博物馆,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观赏游览价值。
1.3 街区现状 堡子里现共有20条街巷,每条街巷有10至20多处院落不等,总计有240多处院落,其中约有一半是比较典型的四合院。由于堡内面积不大,院落一般规模较小,除十字街外的街巷也都甚窄,个别小巷仅通一人。布局十分密集却有序,且有一定层次,它们布满了整个城堡,形成一个以古民居为主的整体传统建筑群。
2 张家口堡子里历史建筑现状
长期以来,因自然因素及人为的破坏,张家口堡内曾记载着张家口辉煌历史的建筑,代表着张家口祖辈智慧的杰作,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坏,附着于其上的文化不断消失。目前堡子里部分古建亟待维修,例如万字会、千佛寺等已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老城墙所剩无几;抡才书院及部分民居古建墙体残缺,椽檩老化,如遇暴雨冲刷,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堡内古建筑群损毁十分严重,亟待保护。主要有下几个问题:①给排水设施落后。基本没有给水系统,生活用水极为不便;排水为自然排水,环境污染严重。②道路交通拥挤。堡子里街区的道路格局形成于明清,街道普遍较窄,最宽的仅有7米,最窄的不足1.2米。有的街道还兼作商业街用,沿途摆摊设点,更加重了交通阻塞。③私搭乱建问题严重。四合院内由于居住户数过多,居民都在院内加建小房,使得院内仅剩下过道。原本十分宽敞的四合院经过分隔,搭建后,变得拥挤不堪,同时也对建筑造成极大破坏。④消防隐患多。居民住户电线乱拉乱接现象十分普遍,加之电线老化、房屋木结构较多,很容易引发火灾。另外,街区建筑房屋密度大、道路狭窄、取水困难,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工作将十分困难。⑤人为损坏建筑物严重。由于没有集中的供暖和煤气设施,居民主要靠烧煤取暖做饭,煤烟污染严重。同时,小商小贩、部分居民随处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影响了环境、损坏了古建筑。
3 如何在历史建筑保护改造中延续文脉的措施探讨
随着近些年来全国对古民居文物价值认识的提高和保护力度的加强,张家口堡子里民居的保护也已经提到日程。甚至出台了居民维修房子的政策,以至房屋置换和搬迁等等。
3.1 保护改造原则 坚持群众利益优先的原则;历史文化为重的原则;文物保护为上的原则;统筹兼顾为率的原则。规划原则为整体保护、合理保存、适度更新、延续文脉、整治环境、调整功能、改善市政、梳理交通。打造故里情怀、武城风采品牌,塑造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
3.2 保护改造的措施
3.2.1 街巷商业管理措施 禁止随意增设门面房,若设置必须经过相关部门严格审批,其建筑形式和高度必须与传统的风貌相协调。东门大街是传统的商业街,规划两侧的商业为院落式布局,外观尽量与传统形式一致,内部改造成商业模式,对一些改造的已经很多、风貌较差的建筑可以采用较现代的处理手法,而不是人为地去制造“假古董”。让街区的历史痕迹和进程能从建筑的更替中反映出来,但是对于风貌保存较好的建筑应该恢复其传统风貌。
3.2.2 重视文化元素的涵盖 长城文化:堡子里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展示古代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风貌。商业文化:恢复现存保存较好的票号,重新挂牌保护,同时整理其成长历程和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用以传承历史文化。院落、街巷文化:保护院落、街巷的格局,保存街巷的名称。民俗文化:保护整治居民活动点、认知点、社交点、购物点,提高其生命力;保护传统习俗,开发特产的品种。
3.2.3 复原重点历史元素 重点保护的院落:玉皇阁、鼓楼、定将军府、抡才书院、书院、清真寺和22处四合院。重点保护街巷:玉皇阁街、鼓楼东街、鼓楼西街、鼓楼北街、棋盘街、东门大街、城墙底街。重点保护门楼:部分民居中保存较好的48处门楼。保护5株树木:三株百年左右的古树,2株柏树、2株槐树、1株梓。保护景观细部:砖雕、影壁、木雕、石雕、屏风,以此来保存历史的记忆和延续文脉。
3.2.4 古建的保护与更新应及时 遵循保护、改善、整饬、更新改造、拆除五种模式对历史街区的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类的改善对象主要是街区保护区内除了文物单位和保护建筑以外的传统民居;整饬的对象主要是东部的商业区建筑;更新的主要对象是街区外侧区域内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较差的建筑;拆除的主要对象是西北部的多层住宅区和东部的商业区以及街区范围内一些多层建筑。
4 结束语
堡子里是张家口市区的发祥地,传承了张垣大地的文脉,记录了山城变迁的历程,蕴涵了张家口人的精神,沉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张家口人民共有的财富。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经历过太多的风雨,需要我们好好保护和修复。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关键词:开封 近代历史建筑 保护 再利用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一、沈阳近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沈阳拥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朝的努尔哈赤建都沈阳时便成为了沈阳近代城市发展的基础,沈阳的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开端是由外国殖民者的侵入开始的,所以城市在清政府、侵略者和军阀统治着三种政治因素影响下,城市的格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因而政治因素是沈阳近代化的主要因素。形成了沈阳城市发展的板块化的发展特征,城市的发展展现了建筑的特点。
(一)具有传统民族特点的建筑
沈阳自努尔哈赤建都以来,以皇城四方形为中心,在皇城周边均为传统的中国民居,到了后期国门被迫开放,西方传教士的引入,使得沈阳皇城外有了新兴的建筑形式即―教堂。
(二)西洋古典式建筑
建筑主要是自欧美的外国建筑师和留学回国的中国设计师以及日本的建筑特点及技术。建筑特点 “洋门脸”的建筑,在洋风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建筑,即“洋门脸”建筑。初期传入是模仿,建筑的平面形式、空间布局、建筑的工艺,选择的材料都是传统的民居做法,只有立面形式以及入口等重要部分做成西洋的,这种建筑就称为洋门脸的建筑。发展到20年代的极盛时期,沈阳的洋门脸建筑成为在中国传统的坡屋顶歇山面加了一个西洋的立面,如图1-1所示,原奉天女子中学,只在主入口突兀的加上了西洋的三段式立面。如建于1910年建成的咨议局,其柱体为砖雕。该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砖雕以墙砖代替西洋的石料,砖雕代替石料入口部分为四层凸起,建筑立面均有壁柱,并且柱子为奥尼柱式,二楼是典型的西方阳台并带拱券。该建筑是比较好的实例,中国工匠们的砖拱券技术可以说是仿照西方建筑样式自创出来的。虽然这种建筑师不合理的,但是他体现了西洋建筑传入中国的过程。
(三)沈阳近代建筑的折衷主义―辰野式
1、折衷主义建筑
沈阳近代建筑中的“折衷主义”主要指在20世纪20、30年展和兴盛起来的“西洋风建筑”影响下由日本设计师传来的日本近代代表建筑形式。日本当时正在中国的沈阳进行侵略活动,引入了日本当时最先进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特点是多为古典的三段式或罗马式的构图,比例和尺度都极为精确如满洲中央银行千代田支行(先亨得利名表眼镜店),厚实的墙体和敦实的柱体让我们仿佛看见了真正的西洋建筑,这个时期西洋风已经极为盛行了。
2、“辰野式”建筑
“辰野式”建筑的代表人物是辰野金吾。他是日本的著名建筑大师,是建筑界的鼻祖,他在海外学习多年,后回国将西方当时盛行的现代主义带入日本,改变了日本纯粹模拟西洋建筑的模式,自此辰野式的建筑被日本建筑师传入中国。
建筑特征:建筑的整体形态像英国的皇冠,也有称作皇冠式建筑的,建筑的檐口以及分段的部位都采用白色围护进行整体分割,加上红色的墙面,色彩十分艳丽,其高出的顶部有统领整个建筑的作用,显得十分坚固与厚实。
(四)“州国”式与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
“州国”式[1]的建筑师日本在后特有的官式建筑而得名,这类建筑大都对称式布局,而中间部分要高于两翼的尾楼,意思传达志高的统治,建筑的屋顶形式有的额会尊崇当地的传统建筑而加上屋檐和中式的屋顶,有的直接做成西式的平屋顶。
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当时俗称切豆腐式,由于西方当时已经进入了现代建筑时期,传入东方的是明显的包豪斯思想,因而,建筑设计师们大胆的将前沿的设计理念实现在了中国,这类建筑不再采用传统的柱式,也不再有多余的装饰物,而是纯粹的建筑形式,空间布局也不再是对称式,更加自由。因为是为官衙所做,在气势上更偏重与加强建筑的压抑感,让其表现的威严。
二、沈阳近代历史建筑可持续的应用情况与出现的问题
对于非文物的近代历史建筑再利用具体情况,以下是沈阳市优秀近代历史建筑的现存状态分析图及再利用比例图,由表2-1可以看出,近代历史建筑的再利用量需求非常大占67%,但是遭到二次破坏的情况占大多数。因而,目前现存沈阳近代历史建筑再利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一)、沈阳的近代历史建筑目前还没有关于对非文物级别的近代历史建筑有一个详细的再利用计划,想要进行建筑的可持续,就要再利用。再利用的范围与程度都没有规定,导致大批量的近代建筑在业主第二次使用的时候破坏了。
(二)、可持续的理论没有进行介入,可持续的发展就是为了让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想协调存在,但是历史建筑的再利用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导致,大部分的历史建筑变成了破坏城市环境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政策制度跟不上。
(三)、再利用前缺乏评估过程,没有合理的评估就不能针对性的对建筑进行设计,首先要对建筑结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又这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前景。
(四)室内外功能不能满足需要,室内功能不能满足现代功能的空间,不能充分的利用资源,现使用的业主只在需要的空间内大肆改造,严重的对建筑进行了第二次的破坏。室外空间包括停车和景观的设计,基本保持原貌的较多,有益于城市的发展,周围的建筑挤压,历史建筑的人文空间就被剥夺了,以至于没有更多的地方可以使建筑呼吸生长,即使留下狭窄的空间也做了停车使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沈阳近代历史建筑在受外来影响下产生了独特的风格,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是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相比拆除所需要的资金与能源,再利用是更生态的做法。沈阳近代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缺乏的是可持续性原则,业主为了短期利益强烈的极端的去迎合功能空间,短期的机构功能补救只能暂时延长建筑寿命,没有为后代子孙的再利用留下任何贡献,通过对沈阳近代历史建筑的分析,得出结论,沈阳近代历史建筑的可持续性再利用情况堪忧,没有达到可持续的理念,也不能够物尽其用,还有破坏之嫌疑,因而可持续再利用是否对历史建筑有促进因素都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
注释:
1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定义取自27-30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Color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Zhenjiang
LIU Jia, GUO Wei-min
建筑色彩是人们感知城市环境的重要视觉要素,是建筑语言表现的重要部分;其中那些极富风格内涵的、保留历史文脉的历史建筑的色彩更是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彰显了城市的特色,成为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人们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一、历史建筑色彩研究概况
1.研究背景历史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是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的产物,各地的历史建筑都有着其独特的色彩体系和特征,如艳丽的北京皇城建筑及复合灰的北京民居,粉墙黛瓦的苏州民居,如水墨画般的徽州民居,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近代城市环境等等都向人们诉说着城市的故事。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建筑色彩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色彩的混乱使用,建筑色彩同质化,引起了种种视觉污染。产生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城市建筑色彩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历史文化较为丰厚的城市而言,传统建筑色彩与现代建筑色彩体系之间的衔接发生了断裂,导致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的缺失。历史建筑的色彩研究应该作为重要的内容得到广泛、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2.历史建筑色彩研究的意义历史建筑的色彩是时代、地域、文化的综合载体和直观表现方式。它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技术发展水平,并且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及其变迁等等内容,也为现代城市的整体色彩奠定了基调,反映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及文化内涵,对城市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首先,历史建筑的研究应是整体而系统的,包括建筑空间、物质形态、风格特征及文化内涵等等,其中建筑色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历史建筑研究系统有益的充实和完善。其次,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属于建筑本体形态的认知范畴,只有认知准确才能对旧城区和历史建筑的修复、改扩建等工作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再之,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更新过程,新建筑色彩应从历史建筑和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才能保持生命力。
3.国内外研究现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外就已开始进行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起步较早也相对成熟。 60-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制定出成熟的建筑色彩标准。①如法国、日本、德国等国都对城市色彩做出了较为科学系统的色彩规划方案,使这些城市呈现出和谐有机的整体面貌。其中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是建筑色彩研究的重要方面。如德国建筑师哈罗德-马其诺和尔夫冈•雷斯对不同时期柏林建筑色彩的特征及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整理出一条柏林城市色彩发展形成的脉络。②日本京都从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筑群色彩为基调,对城市建筑的颜色作了限制性的规定;意大利都灵为了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以传统建筑为基础对整个城市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③等等。近年来,我国的历史建筑色彩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国建筑色彩应用标准 (20020654-T-469)及其标样( S[2002]102)在2002年通过批准。众多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北京古城建筑色彩的研究④,江南、武汉、哈尔滨等地区对历史建筑色彩及城市色彩规划等问题的相关探讨和研究。在全球化、同质化的大趋势下,建筑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极为热门的话题,历史建筑色彩强烈的地方性、民族性在保护城市的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显得日益重要。
二、镇江近代建筑色彩概况
1.镇江近代建筑的形成背景
镇江,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位于长江与大运河黄金十字交汇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商贸转运型的城市特征,历史上一直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和长江下游的商业重镇。1861年镇江开埠以来,随着西方势力的侵入,镇江迎来了变革和转型的近代时期。近代初期,租界区西式建筑植入和沿江公共建筑的相继建立为古老的镇江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之后随着政治、水运的衰败和交通情况的变化,城市建设一度陷入低潮。至民国时期镇江曾作为江苏省府,又进行了一系列城市建设活动,为镇江现代城市格局奠定了基础,出现了一批历史建筑。近代后期随着建造技术、材料的发展和专业设计师的出现,建筑有了新的发展。重要的地理位置及政治原因为镇江留下了众多富有时代特色和历史精神的建筑,它们不但是那段沧桑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由于镇江在1840-1861年开埠之间建筑情况变化不大,因此不作为研究的重点,本文的“近代”主要从1861年镇江开埠开始限定,至1949年建国结束。地区限定于镇江市区。
2.镇江近代建筑色彩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要素需要依附于建筑物质材料而存在,近代时期的建筑色彩多与建筑材料色彩相关,也包括一些有意识处理的装饰色彩。首先,建筑材料及其色彩受自然条件和地域特征的影响。镇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素有山林城市之称,近代时期建筑大多就地取材,多采用木、砖、石等作为其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次,建筑材料及其色彩受社会环境、审美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镇江近代史是一部曲折动荡的历史,它对建筑色彩的影响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代初期由于开埠和租界的设立,西式建筑植入镇江,为传统而沉闷的镇江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依附于建筑功能和风格形态的变化,建筑色彩也发生了变化。这直接突破了民众的建筑审美,于是出现了仿西式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样式,建筑色彩也随之发生改变。再之,受建造者及其掌握的技术等人文因素的影响。近代建筑的建造者也经历了从传统的本地工匠到专职的设计师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砖木结构到混凝土结构,从青砖清水砌筑到青砖红砖夹砌,再到水泥砂浆饰面等等技术手段的发展也大大影响了建筑的色彩。另外,近代建筑的功能用途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色彩,如与公共建筑相比,居住建筑的色彩多用在内部饰面,外部墙体色彩趋向简单和朴实。公共建筑色彩也因其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领事馆等租界建筑色彩较丰富和鲜亮,而碉楼等防御性建筑则色彩相对单调,等等。
3.镇江近代建筑色彩现状经过对镇江近代建筑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其现状令人堪忧,特别是对建筑色彩的关注更是相对缺乏。经过时期的破坏,建国后城市化进程中拆旧建新的大量建设,及一些历史原因,饱经沧桑的镇江近代建筑许多已经被完全毁坏。保留下来的建筑有一些被较好地修复保护,如原英国领事馆被改建为镇江市博物馆,修复中尊重了色彩的原真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建筑房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老化,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或是无人问津、大门紧锁,更谈不上对建筑色彩的关注。如大康新村中一栋沿街建筑被改做商业用途,不但空间和造型被改变而且被粉刷成紫色,完全不尊重建筑的原真色彩而且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镇江海关宿舍正面墙体以黄色瓷砖贴面,从视觉上破坏了建筑的近代特征,只在建筑背面依稀能够看到一些原真的建筑色彩片段。再如箴庐的外观用灰色涂料进行了简单的一体粉刷,色相和色调也没有经过考虑,完全遮蔽了原先建筑的色彩,看起来与新建的建筑没有什么差别(图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这主要源自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时光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自然因素使建筑色彩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消退和改变,为近代建筑的色彩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许多建筑的色彩已经无从考证,但也正是这种沧桑感成为了近代建筑的色彩特征之一。另一方面,人为因素的破坏也是重要的方面。根本在于人们从观念上没有认识到这些建筑的价值和意义,随意地改扩建、拆除使建筑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即使被保护建筑也仅局限于对建筑造型的研究和保护,而忽视了对建筑色彩的研究。
三、镇江近代建筑色彩分析建筑色彩作为重要的形式要素之一,与建筑风格样式直接相关,因此本文以风格类型作为色彩研究的分类基础。建筑的建造及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镇江传统建筑的色彩在近代时期始终都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传统材料和技术在近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延续使用,因此本文也将镇江传统建筑的色彩作为研究对象之一。
1.传统建筑的色彩开埠前镇江传统建筑功能相对单一,大多数为居住建筑,少数建筑商住合用,还有部分衙署等公共性建筑,色彩相对简单。具体来说,多为黑灰色瓦面屋顶,色彩明度和饱和度低,与建筑立面的灰色青砖浑然一体,整体性强。墙体青砖清水砌筑或勾白色灯草缝,青砖的颜色各异却基本色调统一呈暖灰色,部分墙面以白灰饰面。木质门窗为材料原色或漆以砖红色或栗色作为点缀。室内通常用柴泥打底,“淀光灰”粉面,或再刷“老粉”,地面颜色呈灰白色。室外地面由于长期在潮湿环境中,绿色苔藓植物的颜色与地面青砖的颜色混合,呈冷青灰色。代表性的建筑有“广肇公所”、“张云鹏故居”、“五柳堂”等(图2)。
2.殖民式建筑的色彩与许多开埠城市一样,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并不是在传统建筑的孕育发展中逐渐成型的,而是来自外因的突变,即西方文化和西式建筑的植入。随着新的建筑形式的进入也带来了相应的建筑色彩的改变。以原英租界领事馆建筑群为代表的殖民式建筑大多采用青黑色的铁皮屋顶,墙体为青砖勾白色灯草缝,红砖做线脚装饰,白色或深红色涂料粉饰门窗,室内地面多为花旗松木地板本色或灰色水磨石地面,室内墙壁以白色粉饰,有些室外石栏杆与周围植物和环境协调一致为翠绿色。
以美国牧师住宅为例,通过立面色彩比值计算,墙面青砖与红砖的大致比例为4:6(图3),其它此类建筑的比例大多也都在4:6-5:5左右。此类建筑色彩的显著特点就是红砖开始较大面积使用于建筑的转角、分层交接处、形体边缘等处,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灰色砖面仍为主要部分。较有代表性有的“英国领事馆”、“英租界工部局旧址”、“金山饭店”等(图4)。
3.其他西式及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色彩其他西式建筑主要包括仿古折衷风格、巴洛克风格等,有的是水泥平屋顶,有的是青黑色瓦楞铁皮坡屋面,墙体以青砖清水砌筑为主,楼梯、门窗、扶手多涂以栗色或深红色,室内地面灰白色水泥磨平,或木地板本色,色彩风格较传统建筑更加清新和丰富,但并没有大胆突破,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地的建筑色彩进行了妥协和折衷。如京畿路老邮局用米灰色的石材与红色砖墙相搭配,呈现一种明快的色彩氛围,与周围建筑
有差异,但整体色彩仍处在灰色调中,没有对整个街区的色调进行破坏。再如巴洛克式风格的镇江商会是红色平瓦屋顶,暖灰色墙面,砖红色门窗,没有多余的色彩装饰(图5)。
镇江近代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大多保留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在空间、形式要素、装饰等方面中西元素相互结合渗透,也兼具了中、西建筑风格的色彩特征,但是仍以中国传统建筑色彩为主。暖灰色砖体墙面仍是主要的色彩倾向,在建筑内部色彩大多按照传统样式。较有代表性的有“红十字会江苏省分会旧址”和“新旅社”(图6)等。
4.近代中晚期现代风格建筑的色彩近代中晚期随着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现代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虽然采用了新式的结构和空间,但在外墙面大多仍用青砖砌筑,有些用水泥砂浆抹平作为墙体的装饰,位置通常在腰线、建筑底部或是建筑边缘以及过梁、窗台等处,呈现暖灰白色,与青砖一起呈现出色彩、图案和材质肌理的变化。较为典型的有“自来水厂旧址”、“老气象台”等建筑(图7)。
四、镇江近代建筑色彩的特点
总的来说,镇江近代建筑由于其材料、技术水平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多以建筑材质原色表现为主,色彩相对简单,风格质朴沉稳。由于建筑垂直界面的色彩给人视觉影响最大,因此成为建筑的主导色彩,呈现饱和度较低的暖灰色调,柔和、低调且不张扬,部分建筑用暗红色或土红色做装饰和点缀。建筑内部的色彩相对丰富,如粉饰成白色的墙壁,深红色或木材原色的门窗板、梁架、地面及家具等。同时,历史建筑色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要素能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并承载了相当的文化内涵。
1.包容南北,融合中西的特质
由于镇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近代建筑兼具南北方建筑的色彩特征,既有江南一带粉墙黛瓦式的清新风格,如敏成小学、张云鹏故居;也有江北一带的以灰色调为主的质朴淳厚风格,如广肇公所,陆晓波故居等等,在建筑色彩上反映出其包容南北的文化特性。在向西方建筑学习的过程中,镇江近代建筑将本土建筑与西式建筑相结合,演变出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式样。虽然这种融合多表现在建筑空间和造型方面,但在建筑色彩上仍能看到融合的印记。其主要的色彩特点是建筑外墙面处理上红砖及涂料的运用。
2.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镇江近代建筑色彩注重与环境的整体性较好的对话关系。建筑通过色彩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如赛珍珠故居、崇实女中等建筑位于较为孤立的自然环境中,建筑本身的灰色与砖红色在周围树木的绿色包围中显得协调而富有变化。再如京畿路、伯先路街区有着鲜明的中西合璧特色,路的西北侧聚集了多栋西式建筑,路的西南侧则为传统镇江建筑群落,虽然两侧建筑型制和尺度各不同,局部色彩也有变化,但整体色调却十分和谐,相对统一。
五、结语
城市的发展需要历史文化的弘扬和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拥有众多的近代建筑及近代历史文化,这些都是其发展的优越资源。镇江应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镇江城市环境,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首先应该加强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只停留于古建筑和文物建筑保护层面,对那些有时代特点及独特艺术特征的而未被列入文物之列的建筑也应进行保护和研究,它们的色彩能够从更广泛的层面上代表镇江近代建筑的色彩。研究也不应只停留于建筑表面的颜色意象描述,应在更深的层面,用数据化的研究方法,与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进行研究。总之,镇江近代建筑色彩是历史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更加系统全面地进行深入研究,为保护、修复以及利用等实践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有效的参考。
① 逯海勇、胡海燕《当代城市建筑色彩设计的几个问题》,《规划师》,2004年第7期。
② 焦燕《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哈尔滨到处充满了西方的味道,这里的建筑颇具西方韵味。哈尔滨现存的老建筑有四百多处,包括新艺术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时期起步较早、近代化水平较高的建筑形式。其包括公共建筑、多种类型的居住建筑、数量可观的宗教建筑和少量规模较大的早期工业建筑。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建筑文化逐渐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那一幢幢历经百年风雨、带有中西方元素的建筑,使人们触摸到了这个城市百年的人文风物,折射出那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艺术形态。
1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
1.1自然环境条件
哈尔滨冬天的户外气温偏低,要保证大楼内部的正常气温,必须采取较好的隔热措施。通过对墙体和房顶进行加厚,并减小开窗面积,从而使得哈尔滨现代的建筑形态“以实为主”。在平面布局上尽可能地缩短墙体的长度,降低热量损失;在颜色方面,以黄白为主要色调,使人感到温暖。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北部的传统风格。
1.2物质技术条件
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获取建筑用的木材非常方便。但哈尔滨市和周边的石材资源匮乏,哈尔滨建筑的外立面使用石材的较少。建筑材料使用最多的为砖,由于与其他建材相比,它的生产和运送更容易、成本更低、建造更容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哈尔滨市内出现,但钢筋混凝土框架多作为结构,隔断墙多为砖砌。
1.3社会历史条件
一般来说,中国地方建筑风格的形成,自然环境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是主要因素,但哈尔滨是个特例。近代以来,受历史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都与西方建筑有相似之处。一百多年前,哈尔滨还是一个小村落。1898年中东铁路建设,大批欧洲移民涌入哈尔滨,也为哈尔滨带来了西方文化。中东铁路尚未修建时,哈尔滨地区人口在五千以内,而1903年中东铁路管理局进行户籍登记时已有44576人,中国28338人、俄国15579人[1]。人口的大幅增长导致了哈尔滨地区建筑需求的扩大,俄籍人口占比的增长促进了俄国建筑风格的盛行。这种具有异国情调的文化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成为哈尔滨特有的城市建筑风格。
2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特征
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样式丰富多彩,尤其是新艺术运动、文艺复兴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及中华巴洛克建筑都是在中国其他城市很少见的。哈尔滨的“中西合璧”建筑同中国其他城市相比,也显得更为典型。归纳起来,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大致有以下几种。
2.1新艺术风格建筑
新艺术风格是古典建筑从装饰出发向现代建筑转型的开端,倾向于自然与有机主义。然而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新艺术风格的发展并不完全,持续时间短,落成建筑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该风格建筑的重要意义,其与以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相对。哈尔滨的新艺术风格建筑存世量较大是这一转折的重要见证,与欧洲新艺术风格建筑相比,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系统性公共建筑群落。新艺术风格是当时建筑的流行趋势,但流行时间较短,且影响力有限,此时欧洲旧有城市建筑风格已定型,且更新困难,持续时间较短,这使得世界范围内新艺术风格建筑存世较少。而哈尔滨的形成时间与新艺术风格流行时间基本一致,巧合之下成为唯一系统的、以新艺术风格修建公共建筑群的城市,即使是在新艺术之都的里加,群组形态的大型建筑同样难寻。“城市”本身包含两方面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2]。哈尔滨是典型的先城后市,即先有规划后有商业人口聚集。如哈尔滨市南岗区就是以新艺术风格行政建筑为主的“城”区,道里区是以折衷主义的商业建筑为主的“市”区,在这一时期行政及城市基础功能建筑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为哈尔滨火车站,如图1所示。哈尔滨火车站建成于1903年,设计方案由基特维奇于俄国圣彼得堡完成。建筑整体无论是顶部还是外立面都不存在平面,各方向的平面都被竖向穿插的三个突出的装饰柱打破。当时十分新潮的玻璃幕墙嵌在正门上方,车站的正面造型、顶部线条、玻璃幕墙、台阶、铁艺装饰、站名等都是曲线形式,但自法国传播的新艺术风格经过俄国的中转,再加上服务于公众的修建目的,使得哈尔滨火车站的曲线弧度变化的更为克制,区别于米拉公寓等小型居住类建筑。新艺术风格的建筑群构成了哈尔滨的城市雏形,新艺术建筑的发展在西方终止后,在受中国文化圈保护的哈尔滨城市内部具有相对独立的延续性,且仍有少量新增。新艺术风格元素已经成为城市建筑风格的源头,简化后的新艺术风格凭借符号化的植物铁艺栏杆、特殊造型浮雕、曲线运用等装饰元素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2.2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是在局部上继承古典建筑风格,而整体上却是拼凑形成的新建筑形式,成为1920—1932年哈尔滨建筑流行的主要形式。1920年之前折衷主义建筑虽然在哈尔滨的数量仍然较多,但因其流行时间较长且没有统一明确的风格特点在欧洲已呈衰落态势。俄国人也更倾向于代表最新文化取向的新艺术风格,道里区中国大街上的商业建筑大多数属于此风格。1920年后诸多折衷主义建筑根据融合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西—西”融合模式及“中—西”融合模式两种类型(如图2)[3]。“西—西”模式指的是同一建筑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西方建筑风格。“中—西”融合模式中又包含了两种情况,即使用西方的新式建筑材料,但完全参照中国古典建筑外形的仿古式建筑,以及融合了源于中西两大不同文化区域建筑风格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
2.3仿古式建筑
1920年,城区公共建筑修建大体完成,市区商业建筑修建成为重点,中国人聚居的道外区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核心。仿古式建筑的代表为建成于1929年的哈尔滨文庙。文庙中的正殿大成殿采用古代建筑等级中的最高规制,正面横阔十一开间,顶部为重檐庑殿顶,其规制可比故宫太和殿。此外,哈尔滨文庙也是表现国家精神的仿古式建筑[4]。哈尔滨文庙的修建,以尊孔、复兴传统文化为目的,采用水泥、水磨石等新材料替代了传统材料。建筑主要材料的替换并不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这个时代出现使用新材料修建的仿古式建筑,是朝代更迭、外域文化冲击影响的缩影,即重视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符号及恢复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
2.4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式开始于13世纪末期的意大利,15~16世纪的成就最显著,在西欧占有主导地位,到了16世纪后半叶,渐趋衰落。其风格是采用横向五段、竖向三段的构图法则。下段为基座层,常以连续的腰线与上面分割;中段或以完整的柱式,或以仿重块石形式砌筑墙体;上段为檐壁和屋顶,檐壁常以生动的枝繁叶茂的植物浮雕花饰和扦格石作为装饰,屋顶则是孟莎式双折坡顶,并配以异形的老虎窗,组成阁楼层。方底穹顶也是法国文艺复兴建筑中常见的,不过穹顶不像拜占庭式那样半遮半掩。代表建筑有黑龙江省对外联络办公室、哈尔滨市兆麟小学、哈尔滨市道里区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等。
2.5中华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是17世纪在意大利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建筑奢华,充满了浪漫气息。它具有浓厚的颜色、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雕工。其特征为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与雕琢,经常使用交错的曲线和卵形的空间。这种艺术形式在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乃至文艺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曾在欧洲掀起了一股热潮。19年代末期,由于中东铁路开通,松花江开通,大量外资和外资纷纷涌来,使得此地很快发展为远东大都市。那时,在哈尔滨南岗区、中东铁路线以西的道里地区,巴洛克主义、古典主义、文艺复兴主义和自由派等艺术形式相继涌现。2.5.1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形成原因华商群体在傅家店修建了大量四合院式平面布局、西洋风格外立面的二至四层商业建筑,日本学者西泽泰彦命名为“中华巴洛克”[4]。修建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商号有两种类型:一是老鼎丰、亨得利一类江浙连锁商号开设的分号;二是武百祥为代表闯关东移民者创建的同记等本土兴起的商号[5]。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巴洛克建筑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进行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鉴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作为“居住和仓储空间”被运用于建筑中。后世,这种风格被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但是,这种对于中华巴洛克式建筑产生原因的观点是存在一定争议的:第一,存在于南岗、道里两区的巴洛克式建筑数量极少,且不具备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巴洛克式建筑秋林公司中的穹顶(如图3)与中华巴洛克建筑顶部结构女儿墙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如图4),效仿的可能性较低。第二,此类建筑并非突然产生于哈尔滨地区,其中巴洛克元素的来源存在一定原因。根据当时哈尔滨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种可能的来源:(1)浙江商人将园林中存在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带入;(2)哈尔滨华商代表武百祥等人曾出访欧洲多国,见证过巴洛克式建筑的实例,进而在其修建的建筑中部分照搬;(3)澳门、广州十三行等地区在18世纪出现的相似形式商业建筑,经由民间渠道传播。其中(3)的可能性较高,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主立面上方装饰复杂的女儿墙(如图5)及外立面浮雕装饰中揉入中国传统题材纹样,已经在岭南民用巴洛克风格商业建筑中有所体现(如图6)。2.5.2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特征哈尔滨道外区拥有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道外区原名傅家店,傅家店的商业建筑选择巴洛克风格构成街区,而并未效仿距离更近的新艺术建筑风格,仅阳台外部卷曲的铁艺栏杆暗示了新艺术元素的融入(如图7),这可能意味着另一个问题,即巴洛克风格与商业建筑尤其是民间商业建筑契合度较高,这源于整体效果、装饰技法与思想接受程度三方面的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具有难以替代的特殊之处,由于气候原因两地的建筑结构具有根本性的区别,岭南地区体现出巴洛克式特征的建筑多为竖长结构、拥有遮阳、遮雨门廊的“骑楼”形式,哈尔滨地区结合北方寒地民居的建造习惯,采用四合院式的平面结构形成了院落式的“圈楼”,并且更多地借鉴东宫等俄国巴洛克建筑的门、窗口沿位置装饰与顶部雕塑的特点。此外,与雕塑结合是巴洛克建筑装饰手法的重要特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影壁上的浮雕与屋檐等部位的灰雕(如图8)与巴洛克建筑中的浮雕装饰手法极其相似,这为中国工匠的模仿提供了可能,而来源于欧洲建筑的抹灰工艺进一步提升了两者的相似性,形成了在细部装饰中揉入中国传统题材纹样的特点。无论是岭南融入巴洛克形式的民间商业建筑,还是傅家店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在修建中都只有工匠的存在,而没有建筑师的身影,这种民间巴洛克建筑与系统学习过西方建筑体系的建筑师所修建的折衷式巴洛克作品是有区别的。
3结语
多样性作为哈尔滨近代建筑的特点,是对现象的如实复述,但不是问题的根源。“植入”是哈尔滨近代建筑西化倾向的根源,“折衷”体现出古典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型时期的特点,同时充当了中国与西方文化冲撞之间的缓冲,整体建筑风格发展趋势是从纯粹植入到自我特色的初步形成。建筑是跌宕起伏历史的实物见证者,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时代各地方的实力对比及思想观念变化,但只要文化传承不断,都会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融入本土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薛连举.哈尔滨人口变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49.
[2]何跃.自组织城市新论[D].太原:山西大学,2012.
[3]王岩,刘大平,陆彤.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质疑[J].华中建筑,2006(11):185-188.
在武汉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大量遗留于三镇早期繁华地段的近代历史建筑却如同风中残烛,历经岁月变迁,整体老化,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期,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面临着拆迁、改造的困境.将它们作为城市文脉、地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1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策略
武汉存留了众多珍贵的近代租界建筑和民居建筑,除少量具有特殊意义的优秀建筑成为供市民瞻仰、游览的场所外,绝大多数历史建筑因功能、外观和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迫切需要改造.改造的前提是使建筑的历史文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重要结构的改变降到最低限度,建筑容纳新功能,并使改造后的建筑可以复原,具有可逆性,再现建筑的昔日风采与辉煌.这种做法可以使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功能置换和经济发展等难题化解,将成为近代历史建筑重获新生,城市整体空间形态保护的新策略.
1.1 汉口水塔保护与改造策略
据武汉市志记载,上世纪初,随着城市密度增加,火灾发生频率也居高不下,损失惨重,消防设施由此孕育而生.汉口水塔建于1909年,地处中山大道,由英国设计师穆尔设计,广荣兴营造厂营造.建筑为砖结构,平面呈八边形,地上七层,地下设有水池,造型简约,体量挺拔.水塔当时隶属于商办既济水电公司水电厂,是汉口最高的建筑,集望,居住、办公等多种功能,既提前预报火灾的位置,又可供消防队补水.
历史变迁,昔日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已被包围在佳丽广场、大洋百货等众多大体量现代建筑之中.尽管形态优美,色调古朴,线脚考究,毫不逊色于晚辈,但由于消防功能消失殆尽,汉口水塔也只能迎合繁华的商业区,扮演起蹩脚的买卖角色来:商业改造后的水塔外墙面粉刷的是与建筑红砖相近的红色涂料,配以白色的檐口、柱式、锁石、栏杆和多幅巨大的广告牌.加建部分的粗劣品质极大地降低了水塔的美学价值,远不能与建筑内部原有细部相比,令人叹息.
水塔沿中山大道一侧的裙房被加建成一个四层的商贸城,建筑内部围绕中庭,设置一圈内廊式的零售店铺,由于没有相关的原平面资料,对水塔室内改造程度不得而知.但作为室内商业街,商贸城的容积率较小,交通流线不太便捷.另一侧的临街一层,分别租赁给珠宝店与美发店;二层租赁给一所美容院;三、四层则是美发店的员工宿舍和仓库;五层是大汉口商贸公司的办公楼,可空无一人;六层则是居民楼,被分隔成了好几户人家,狭小的空间超强度使用.由于水塔原有楼梯被封死,只有美发店内的一“曲径”通向电梯,公共的垂直交通极其不便,更无法登上七层和楼顶,体会望火情的场景.建筑二层以上的内部空间处于无保护、未经过改造状态,各个时期的木质、石质楼梯,绿油漆或石灰粉刷的墙面、木板隔墙都有.甚至可以透过没有玻璃、摇晃的木窗,看到晾衣绳上美发店的各色毛巾和居民废弃物,在二楼平台上所见犹如当年的万国旗迎风招展.
1.2 汉口胜利街原日本军官住宅保护与改造策略
一幢原日本军官住宅,位于汉口胜利街(原日租界)256号,因其普通的建筑外型和建造背景,在珍贵的租界建筑群中稍显逊色,没有关于它的详细资料.这座两层的住宅楼建于20世纪初,是类似于townhouse的长条形集合住宅,沿袭了日式建筑结构并融合了附近租界欧式建筑的某些古典元素:砖木结构,红砖砌成的墙体并用水泥勾缝,拱形的门窗框架再配以木质门窗,红瓦铺成的坡屋顶略有褪色.一排法国梧桐依偎在小楼外一圈低矮的红砖墙边,郁郁葱葱的树荫撒满整条幽静的街道,抛开那段屈辱的历史,此建筑,此景致在武汉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优雅可爱(图1).
1945年以前,此楼是日本军官的官邸,是当时的高档住宅;1945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普通市民开始入住,如今建筑的右部被私人购入,改造为在汉颇有名气,吸引了不少名流前来光顾的武汉莉莉周花园餐厅,成为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较为成功案例之一.
三位年轻、从事艺术工作的女性,买下建筑的1/3的房产后,对其改造极为谨慎,一层营业,二层仍在修缮之中(图2).一层的细致改造使大多数新材料镶嵌在细微的改动中难以辨别.专业人员除掉围墙,将建筑直接面向街道,沿街立面的一楼旧式木窗被置换成透明玻璃,上面加上遮阳雨棚,门口两株法国梧桐的投影投射在斑驳的砖墙上,刻画出昔日风采.入口设在建筑的右面,在栽满鲜花的小院中增设建筑内部没有的西式吧台、茶座和电视,室内结构并未因商业改造与经营而遭到破坏,只因功能需求适当地增加了一些隔断和卫生设施.
花园餐厅的室内维持原有风格:壁炉、灯具、老电话、老家具……,配上中式的室内装饰(图3),还巧妙地插入一个徽派民居式小天井——传统和现代和谐地融为一体,又将原日本军官住宅
的殖民色彩变成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情怀.这种有意识、有计划的改造,将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商业经营相融合,虽在过程中存有遗憾之处,但业主强调将日本帝国主义所遗留的建筑,在保护的前提下加以改造,变成为国人所用的民族风格,彰显爱国情怀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更具现实意义的是探索出一条近代历史建筑通过民间投资,功能置换,低成本高回报的保护与改造思路.
2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策略
同为近代历史建筑,著名的汉口水塔和胜利街一普通的原日本军官住宅的生存现状反差较大,两案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保护与改造策略产生的不同结果.
2.1 保护与改造的定位问题
对于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定位,涉及到产权、功能置换等多方面问题.
首先,大部分近代历史建筑的产权属于国家,政府依法将历史建筑经营权转让给有关单位或个人,由两者共同负责建筑外立面、室内的装修与维护;某些普通近代建筑则可将产权转让给个人,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根据业主意愿对其进行改造.以上两种方式从侧面影响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和改造品质:一般而言,承租方由于只享有短期使用权而不拥有产权,追求短期商业利益往往会影响历史建筑原貌的维护,甚至会破坏其历史价值;而产权转让后的使用者享有产权,投资通常具备理性的中长期规划,将更珍视和发掘建筑的文化价值.其次,随着新功能的置换,建筑形式的改变无法避免.改造前的准确定位保证了对原有建筑的最大限度保护,利用近代历史建筑的原有空间,增设满足现代办公建筑、餐厅、艺术馆或商业建筑使用的设施外,实现对原有空间的动态保存.
2.2 历史文脉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的真实写照,又能反映工匠的建造工艺.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近代历史建筑有着普通建筑所没有的珍贵的历史底蕴,封尘着人们的老故事、老感情.改造不仅带来新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使得普通百姓的回忆找到归宿.尊重原有的历史文脉,考虑建筑与地域历史文化背景的关联性,是赋予旧建筑新寓意的前提.在改造过程中,不仅应注意保持外立面的历史沧桑感,更应注重建筑内部某些反映时代特征的细节,比如古老的灯饰,老式的电话,考究的家具和壁炉等小的用具,通过这些日常的生息劳作用品与建筑建立唇齿相依关系的细微之处再现近代历史建筑植根的具体时间和空间,是能用视觉和触觉捕捉的体验.
2.3 外观与内部开发性改造
从文物保护角度,当代人没有权力篡改近代历史建筑的原貌,英国著名建筑师莫里斯曾说:“这些建筑不仅仅属于我们,它们曾经属于我们的祖先,并将属于我们的子孙,……从任何意义上谈它们都不是可由我们任意处置的财产,我们不过是我们后代的托管人而已.”近代历史建筑的使用者或所有者已不能简单地被看做是不动产的继承者和所有者,他们同时还是国家文化遗产的托管人.同样,他们的建筑也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商品,个人经济利益必须遵从公共利益!近代历史建筑的改造必须能反映建筑的精髓,整体考虑建筑风格的和谐性和历史感,采用与建筑的建造时期相近的材料和工艺,避免不协调效果.对建筑立面的破坏性清洗和修复不可取,尽可能维持一或两个以上的原主立面,避免改动楼梯、结构柱等要素.并尽量提供更为合理的抗震、防火标准,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以及设法增添卫生设备等,使建筑在较长的时间内具有适应性.现有非破坏性清洗和修复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是交给后人解决.
3 结 语
武汉高速的城市建设,对如何处理新旧建筑关系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造是实现城市整体空间形态保护,文化价值延续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而且,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在不破坏城市肌理和城市文脉的条件下,它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与我国所推崇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具有相当的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