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心理健康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2 10:39: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心理健康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心理健康知识

篇(1)

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1:邀请学院领导、老师和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2:借用场地

3:知识竞赛的题库和布置会场的道具

4:奖励物品

活动中:

1:主题人开幕词和介绍到场的嘉宾

2:《当迷茫泛滥成灾》话剧表演

4:领导、老师或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做活动的总结

5:抽取幸运观众

活动后期:

1、活动会场卫生

2、活动总结材料

一、 活动经费预算:

物品

数量

单价(元)

总价(元)

气球

2

8

16

彩带

2

6

12

双面胶

1

8

8

奖金

1

40*3 30*3 20*3

270

共计:叁佰零陸圆整(306元)

体育学院心理健康权益部

2012年5月3日

附表一:

知识答题规则:

11级每个班选派3名同学作为本班的答题选手,其它同学不得帮助本班答题选手或干扰它班答题选手正常答题。

必答题阶段:此阶段大屏幕上会显示出题目,选手三人一组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时间到后双手向外举起题板。答对加10分,答错减10分(此环节共计10个题目)。

抢答题阶段:此阶段大屏幕上会显示出题目,主持人宣告“开始抢答”(抢答阶段:先把气球吹破的那一对抢答成功,)。抢到题目后答对加10分,答错减10分,若不按规则抢答,例如:超前抢答,即减10分。(此环节共计5个题目)

篇(2)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它不是单一的心理过程,和人的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意识相关,被看作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注意是人类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万分。没有注意的参与,人脑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都将是不可能的。注意是人们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取得劳动成果的必要条件。

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我们的注意力可以达到40分钟以上,即一节课的时间。这是我们正常的心理活动。而注意障碍则表现在注意的强度、范围、持久性和稳定性几个方面。常见的有注意增强,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善、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达不到其应该达到的心理年龄,例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等的身心体验,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性刺激隔离;(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及文具外,不携带使用权自己分心的东西,如耳机、MP3、手机等;(3)课桌上的东西尽量减少。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尽量少摆东西在课桌上,这样可以减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4)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并能使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适应能有所提高。

2、情绪反应异常。

情绪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体现出来,每天我们都有不同的情绪变化,喜、怒、衰、乐、爱、憎、厌、恶等的心理活动,都表现为人的情绪变化。当情绪高涨时就会再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愉快心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从轻度愉快到极乐、狂喜或消魂状态,欢乐与环境背景不相符合,在这种性况之下,人会不分声合的讲话,语言高昂、眉飞色舞、喜笑颜开,表情丰富,盛气凌人,傲慢自负,逗人发笑,有明显的夸大色彩;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抑郁,这是负性的情绪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人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忧心忡忡,悉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悲观绝望,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度日如年,自卑自责,觉得生不如死,出现自杀的念头和企图。

人情绪的变化,常常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让我们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当我们出现情绪低落时,即不开心的时候,不防采用以下方法来调节我们的情绪:(1)换一种想法。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会心灰意冷,觉得前途渺茫。此时如果换一种想法,想到吃一点苦,受一点挫折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我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有了更大的收获。或者想,自己还年轻,还可以从头开始,时间可以使用权自己增加阅历,经历给自己带来经验。暗示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胜败乃兵家常事”等等。(2)掌握放松技术。在自己不高兴时,可以应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放松技术,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并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3)合理发泄。当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内心的不平衡。例如打球、跑步、爬山、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或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倾诉,将不开心的事说出来等,这样心理会好受一些。但切记不可选择伤害自己或他人方式。

3、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时我们会感到力不从心,从而丧失信心,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而真正是天生的学习困难的人是很少的。其实,在学习中,谁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真正是天生丘才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是很少的,许多有成就的人,一个人学习的好与坏,不公要靠良好的智力,而且非智力因素也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智力平平,但却取得了较大成绩的人,这就是由于这些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就是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即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其是否有顽强地毅力和自信的心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就说人只要有毅力,能吃苦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和压力。

4、人际关系紧张。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对孤独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受。于是,为了避免孤独,人们想出了种种方法和对策。其中,人际交往也就成为最基本的、最有效地消除孤独感受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当人们认为自己孤独时,那就是表明他处在想和他人接触和交往的状态之中。而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人际交往的关键。是获得友谊的关键。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是一种心理关系,每一个人只要参与社会活动,总会同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情,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紧张则是人际交往中最大的障碍,它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在生活中,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立场观点是成为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去与他人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前提条件是相互的尊重。要关心他人的需要,体会及体谅他人的处境,乐于奉献,甘于付出,帮助朋友解除忧虑,创造良好而和谐的交际氛围,才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要热情直率,心胸开阔,对未来及前途充满信心,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当机立断,顾全大局,不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相互谅解,平易近人,谈吐幽默,而使别人认可自己;要诚实可靠,而不能虚伪,如果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背信弃义,就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虚伪的人永远是向他人打开半扇窗子,,谁向他讲真话,谁就会感到上当,这样就不会有真挚的友情了;同时,要通情达理,乐观向上,不要以处我为中心,要时时处处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在别人痛苦的时候,给人以宽慰,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因为谁都不愿意和一个悲观失望、无休止叹息的人交往。

篇(3)

三、活动地点:兰州市第十六中学

四、活动目的:

1.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向同学们宣传精神卫生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广大同学关注精神卫生、保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协调统一,并现场咨询和解答同学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2.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气氛。

五、宣传口号:透视心灵 关注成长

六、活动内容:

1. 心理讲座:

(1)“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主要针对初中生亲子关系进行讲座,旨在使学生与父母交流更加和谐。

(2)“心灵筑路”主要针对初中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旨在使初中问题学生适应校园环境,改善学习方法,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2. 心灵沙龙:以“其实我很乖……”为主题,邀请心理专业学生与同学们相互沟通,为广大同学排解心理困惑,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从而让同学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悦纳他人。

3. 心理游戏:在学校操场上进行此环节。甄选有趣又便于组织的心理小游戏若干,安排人员参与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学会团队合作和交流协作。

篇(4)

Effect study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training for new nurse

ZHU Ya-qin

Department of Health,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ing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Jining 2721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PMH) knowledge training for new nurse. Methods 26 new nur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given PMH knowledge training.Happy enterprising individual questionnaire (HEIQ) and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NSPIQ) was used to evaluate training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Results Before training,the total score of HEIQ and NSPIQ in new nurses was (3.48±0.41) and (101.43±12.85) points respectively,while it was (4.21±0.58) and (127.05±15.16) points respectively after training,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for the comparision of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t=5.24 and 6.57,P

[Key words] New nurse;Positive mental health;Knowledge training;Professional identity

研究[1]表明,新护士工作年限短,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不熟练,法律意识淡薄,不能胜任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应有的责任,因此,很有必要对新护士进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等方面的岗前培训。新护士岗前培训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岗前培训对增强新护士适应临床工作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质、优化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为更好地提高新护士心理素质,增强其职业认同感,本研究对新护士进行积极心理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PMH)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7~9月新入职的26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25岁,平均(23±1.38)岁;硕士3名,本科11名,专科12名。

1.2 培训方法

2014年10月,医院护理部聘请两名资深心理学专家和护理学专家对新护士进行积极心理学有关知识培训,培训时间持续2周,于每周一~周五下午3:00~4:00集中进行培训,共计16个学时。培训方式采用团体授课的形式,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PMH:积极心理学理论,护士心理资本、素质及积极心理品质、护士心理弹性;②职业认知:护士职业自我认同、护士工作兴趣与压力应对、应激理论及心理防御机制、常用心理调适治疗方法等。

1.3 测评内容及工具

①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3](happy enterprising indi-vidual questionnaire,HEIQ)评价护士的心理品质,该问卷是许海燕以黄希庭的健全人格理论为基础,综合参考相关文献编制而成,旨在从个体积极进取追求幸福的角度整体体现PMH内容。问卷包括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人际关系和学习成长6个维度,各含6、5、5、5、4、5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对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求均分,得分越高表示幸福进取程度越高,即个体积极心理品质越好。②采用护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4](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NSPIQ)评价护士对职业的认同状况。该问卷包括6个维度、25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为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专业期望。问卷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新护士的专业认同感越强。

1.4 测评方法

分别于培训前与培训后,本课题研究人员对新护士进行量表测评。培训前,告知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征得护士的知情同意与配合,测评方式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由被试者按统一指导语自行填写,被测试者间不允许商量,问卷填完后当场收回。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新护士培训前后HEIQ评分的比较

培训后,新护士HEIQ的各项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新护士培训前后HEIQ评分的比较(分,x±s)

2.2 新护士培训前后NSPIQ评分的比较

培训后,新护士NSPIQ的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新护士培训前后NSPIQ评分的比较(分,x±s)

3 讨论

护士职业认同感是指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所持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身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5]。有学者[6]认为,职业认同感低的护士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从而影响护理质量。研究[7-8]表明,护士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新护士职业认同感低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其中,护士的心理健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9-10]表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有调查[11]表明,新护士岗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能较好地适应本职工作,因此,很有必要对新护士进行心理指导,应注重其PMH教育,同时给予其职业认同感的教育。

篇(5)

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活动有助于普及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实践服务,有利于中职院校形成良好的心育环境和心理保健氛围,对中职院校学生心理产生着重大的影响。[1]

一、问题提出

1.中职生生源状况

由于职业院校实行登记入学,生源大多未经遴选,学生中学习困难的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多,行为习惯不良的多。

2.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

生源状况决定了他们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常见的心理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自信,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无心向学,不能较好的适应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2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易兴奋冲动或愤怒悲观;挫折承受能力弱;情感压抑冷漠,易对社会,对身边的人和事不感兴趣。

2.3部分学生因成绩欠佳,家境不好,读的是职业学校,而产生自卑心理,自认“低人一等”,出现逆反敌对,标新立异,自暴自弃等消极表现。

此外,技校生人际关系心理、性心理、择业就业心理等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3.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日趋丰富,但从现实的情况看来,目前中职院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仍然不足,大多数心理老师为兼职心理教师,人员配备的不充足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繁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成为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充分认识建设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1.缓解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压力。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是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社团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既成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这种“自我教育”、“互相教育”的模式能切实缓解由师资不足带来的压力。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以教师授课和咨询室咨询、讲座为主要模式,而社团活动则形式多样,更贴近学生。如心理剧演出、心理游戏、团体训练等,这种以活动为载体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指向,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与情感体验,改变了刻板模式,更为中职院校学生接纳和喜欢。

3.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激发潜能。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一个原则是:助人自助,即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活动则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学生的互相交流中可培养学生民主、团结、协作的能力。

4.营造和谐、良好的心理氛围。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社团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方案、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性的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高能力、增长知识,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活动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建设的几点建议

1.建立两支干部队伍

中职院校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模糊,甚至有“心理有问题的人才需要加入心理社团”这样的错误认知。所以为了能更贴近学生,开展好活动,个人认为应该建立两只队伍。一支是社团干部,一支是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均属于心理社团干部,统一归社团管理。

2.加强指导,完善管理,明确职责,

社团指导教师在遵循学生为主体,尊重心理社团活动自主性的同时,要加强对活动开展的指导帮助,对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使社团能够真正开展一些有创意、有意义、有效果、有影响的活动。

社团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社团干部、心理委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分工。社团干部做好社团日常管理、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开展各类常规活动和主题活动,定期举行团体辅导活动;并与各班心理委员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各项工作。心理委员要组织班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在班级定期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并组织本班同学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另外,如若发现在心理上有疾病的处于痛苦中的同学,要帮助、劝说、陪同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介绍心理老师做出相应的咨询和危机干预;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同学、有可能有偏激行为的同学,要迅速做好信息反馈,以便学校做出有效及时的应对措施。

3.进行专业培训

为了保证各项活动的实效,必须对心理社团的成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类的专业培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有专门的、针对心理社团成员进行的专业培训,要让心理社团的成员明确专业培训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要通过专业培训加强社团成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会和掌握有效使用的心理机能,为心理社团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4.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心理社团活动,

首先,从本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校情设计活动。

其次,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兴趣以及参与的积极性。举个例子,当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观看热播的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计》,交流自己的观后感,有不同观点的可以进行友好的探讨,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对亲子关系、青春期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思考。

第三,一花独放不是春,要增强与其他社团的联系合作。比如说,可以联合戏剧社共同来组织心理剧演出,拍摄;与漫画社合作开展心理漫画征稿、“关爱心灵LOGO大赛”等。

第四,社团活动开展要灵活。活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到校外。在保证学生安全、活动有意义的前提下,活动形式和方法不比太拘泥。[2]

成熟的心理健康社团建设需要师生长期不懈的努力。希望通过努力,能让心理社团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一个有效的载体。

篇(6)

[作者简介]陈文娟(1983—),女,学士,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思想品德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李昭华(1981—),男,硕士,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 (江西南昌 330100)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2012年度教改课题《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建设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押 JXJG-12-34-6]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历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2004年就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并安排心理学专业教师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9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发了《关于各班设立心理保健委员的通知》,在全院7个分院设立了7个心理干事和156位班级心理保健委员。至此,学院构建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第一级,辅导员为第二级,班级心理保健委员为第三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一、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网络

工作网络第一级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前瞻性规划,调研、统筹、协调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协会的作用,广泛开展心理知识宣传。组织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健康普查与建档、专题讲座等;第二级根据学院安排组织所在分院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关注特殊学生并建档,并对第三级网络的建设起引导和监督的作用;第三级在班级开展心理知识宣传,在同学中开展朋辈互助,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营造广泛的学生基础和氛围,加强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信息流通。以上三级心理教育网络分工合作,整合各方面的有效资源,构建了覆盖全程、全方位、多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二、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确定了构建布局合理、富有特色、效果显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课程体系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从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主动和学生心理社团沟通等多角度开展工作。2007年,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学院正式成立了以全体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为院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及决策依据的科研机构。至此,学院层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同时,学院院(系)辅导员也已配备完成。2008年3月,学生工作处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纵深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各班班委会增设心理委员,负责在本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配合心理咨询中心、院(系)辅导员和心理助理开展工作,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档案建设和心理主题班会。

三、开展了心理宣传周实践活动

2007年 5月,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心理咨询社承办了院第一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展板宣传、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引起了大学生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心理咨询社组织的心理游戏,广大同学热情参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08年5月,随着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网络的建设,心理咨询中心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第二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本次活动不仅由院系制作了宣传展板,学生工作处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开设了校园心理咨询点,开始团体心理辅导尝试,进行了心理委员培训,还开展了院首届心理运动会。2007级71个班级、426名学生参加了链接加速、背靠背、心连心、合力吹气球、推车送货、编花篮等七个项目比赛,赛场上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这些活动培养和训练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活动使他们懂得了团体协作的重要性,相互配合的关键性。同年10月,组织了“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2009年5月,在保持了第二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精神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项内容:一是进行“直面压力,放飞理想”为主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征文活动,活动结束后编辑出版了征文集。二是为调动心理委员工作积极性,开展了优秀心理委员评选活动。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关注心理、关注健康、挖掘潜力。

四、创办了心理健康教育刊物

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2009年创刊了心理健康教育刊物——《旅商心语》。《旅商心语》是以全院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析心理现象,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为目的。旨在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悦纳自我、善待他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同时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沟通方式和交流平台。《旅商心语》已经成为院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五、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

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调研和成果的积累。先后申报了《高职生心理健康的误区和对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建设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高职生不同依恋风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等省级教改和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其成果《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与方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班级心理保健委员在高职院校心理教育中的地位探析》、《某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分析》等先后发表于《城市建设》、《老区建设》、《中国成人教育》、《人民论坛》、《湘潮》、《考试周刊》等刊物。

六、注重营造氛围与学术交流

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讲座和学术交流。多次参与学工处组织的辅导员培训,心理保健员培训。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员为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先后参加了中国社会心理协会专业培训、高校心理咨询案例研讨会等。部分成员已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

七、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2009年,心理健康教育被列入院教学计划,正式以课程的形式开展知识普及与教育。从2009级学生开始,利用两年时间,在全体学生中开设环境适应、生涯规划、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挫折心理、学生恋爱心理、求职择业心理等八个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历时三年,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逐步构建了课堂教学、宣传教育、常规咨询、特色活动、科学研究五大模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这种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富有特色,符合实际,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希望“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并能在高职院校深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黄天贵.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篇(7)

1.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不够,学生参与、体验不足。

2.偏重知识型内容的传授

知识型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讲授知识型内容,学生就会感觉没有新意,很难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3.学习评价侧重于知识型考核

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同,但对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构成有着一致性,即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成绩。这种偏重于知识型的考核内容仅仅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定,而无法获知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

4.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高职生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除了掌握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和广泛的知识,并能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普及预防为主,将各类知识经验加以整合,灵活运用,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抗挫折、心理调适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预防危机事件发生。

二、如何改进高职心理健康教学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确立了以预防心理问题产生为基本目标,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结合师生及教学等实际情况,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实效。现就笔者在教学改革中所作的尝试介绍如下:

1.任课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任课教师的作用非常大,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实施。心理健康课程的任课教师,首先应当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参加相关的培训,并与其他院校交流,借鉴成功的教学案例。其次要提高课堂教学技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收放自如地控制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在教学方法上要改革和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学指导思想上,任课教师应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方面要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有机协调起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各种教学形式的结合使用,如课堂讲授、讨论、实践、辩论、情境模拟等,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功能上,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教育和能力的训练,尤其是提高学生以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基础的应变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掌握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且不断获得独立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教师在阐述心理学基本原理、讲述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以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结合现实,通过典型心理健康案例举一反三,使心理学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知识是现代人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之一,通过认真的学习体验,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使其自我调节个体心理,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为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3.调整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很广,而课堂教学时数有限,特别是大一第一学期除去入学教育、军训、“国庆”长假等所占时间外,实际教学时间不长。因此必须精选教学内容,把高职生生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行为、事件或高职生强烈需要的心理知识列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根据当前高职生心理特点,重点确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概述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及其重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等。

(2)积极适应教育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高职学习生活的特点、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冲突、正确认识自我以及所处环境、增强自信心与危机感等。

(3)健康情绪教育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情绪的发生机制、情绪对健康的重大影响、情绪调节方法等。

(4)学习心理教育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动机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等。

(5)人际交往教育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基本规范、基本技巧,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认识偏差,人际交往与个性的完善等。

(6)恋爱心理教育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爱情内涵的阐释,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其利弊分析,正确恋爱观的树立,爱的能力的培养,如学会谢绝爱、分辨爱、处理爱的冲突以及积极面对失恋等。

(7)挫折应对教育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38-01

随着高职的不断扩招,学生的生源情况更为复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显得尤其重要。

一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1.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较少,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角色都是由德育教师或思想政治教师担任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是导致高职健康心理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这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没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更没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服务的专业素养,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发展。

2.心理健康教学的随意性较强

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了随意性较强的现象,主要表现在:(1)课程教学时间安排的随意性大,有的学校安排在一年级的上学期,有的安排在下学期,有的安排在二年级或三年级。(2)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随意安排。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安排为必修课,有的安排为选修课,一切都是按照学校的意愿、随意安排的。(3)教学内选择的随意性强,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观点,随意选择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随意性强影响了高职心理健康教学效率的提升。

3.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在高职院校大部分都设有多媒体教室,但多媒体教室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心理健康教学的现实需要。在教学中,依然是靠教室单方面进行知识传播的方式进行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活动的机会更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学没有更多的体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 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1.科学安排并保证教学时间

在进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想有效地提高教学实效性,就必须科学地安排教学时间。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时间要有充足的保证,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安排足够的时间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不断地体验、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质量。同时,教师要能够科学地安排教学的时间,能够把心理健康课教学集中在大一上学期,使学生一入学就能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从而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学习。

2.精选教学内容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进行心理健康学习的时间很有限,因而需要精选教学内容,另外,精选教学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就很难真正学好。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实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健康概述。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认识到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途径。(2)积极心理教育。让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自我以及所处的环境,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并建立起应用的危机意识。(3)健康情绪教育。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发生机制,了解情绪对健康的重要影响,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这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4)交际心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技巧,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5)恋爱心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及利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会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这对青春期的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6)挫折应对教育。在高职学生中有很多人的心理素质不高,往往会产生自我放弃的念头,学生的消极心态较重,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能够认真分析自己所遇到的挫折,正确认识挫折,积极应对挫折,对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具有很大作用。

3.改进教学方式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地改进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得到有效的发展。如在教学中,教师可成立班级心理健康兴趣小组,并引导学生参与进去;可以延伸课堂教学,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可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服务,指导学生通过个体体验的方式减轻心理矛盾和压力;还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开展心理健康话题讨论活动等。

总之,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教师要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积极的策略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总结有效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篇(9)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应该受到热切的关注,然而,随着寄宿制学校的出现,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显了出来,如果我们不加以及时的关注和引导,那么就极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作为寄宿制学校的心理教师,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促使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面,我就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在寄宿制小学教育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表一些个人见解。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使寄宿制小学生多渠道获取心理健康知识

 

在寄宿制学校中,作为心理教师,我们要经常性、分阶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座内容要涉及多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如人格、行为、适应、学习和考试等等,针对典型阶段心理问题进行归类,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对策,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如此,日积月累,便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达到育人的目的。

 

另外,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中,我们要重点向学生传授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并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及时克服心理问题,做到以乐观、自信的心态来面对在寄宿制学校的学习与生活。

 

二、开展班级心理健康课,班主任参与到学校心理教育活动中来

 

寄宿制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必须让班主任参与到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更熟悉,对于日常发生的个体事件更了解,更容易直接接触和干预,学生较易接受来自班主任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也会更及时、更有效,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会更多样、活动更丰富、涉及面更广泛。

 

三、开展团体心理活动课,让不同群体得到针对性的辅导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更多的是老人和儿童,空巢家庭和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这类特殊群体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关爱,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更好的融入到班级、学校学习生活中。

 

针对学困生群体、人际困扰群体、青春期早恋群体等开展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促其心理健康发展,成为班级、学校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有效助力。

 

四、结合寄宿制小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通过对寄宿制小学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由于不同原因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这时作为心理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结合不同学生所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做到对症下药,使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进而形成乐观、坚强、自信的心理素质。

 

如低年级学生在来寄宿制学校之前,父母的过渡溺爱和呵护使他们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而到了寄宿制学校,由于离开了父母,他们会变得不知所措,在生活上也表现得不能自理,这些生活技能的缺乏,慢慢导致了这些学生在性格上出现缺陷,如变得喜怒无常、暴躁不安、任性孤僻、沉默寡言,针对这类学生,作为心理教师的我们,可采取如下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首先,要告诉他们具有自主生活能力的重要性,然后,配合生活指导老师教会他们各种自主生活的技能,如教会他们如何穿衣服、叠被子、梳头发、刷牙、洗脸等等,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如此,能帮助他们逐渐解决由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多、大,在寄宿制学校,学生与父母的交流被隔断,低年级学生的心不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了想家、想爸爸妈妈上,高年级学生则通过早恋来寻找安慰和依靠,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变得抑郁、孤僻,形成非正式小团体,原本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学生也变得郁郁寡欢、沉默寡言,三三两两独自行动,针对这类学生,作为心理教师,我们要主动走近学生,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对他们给予关心和爱护,也可以和他们一起玩游戏,组织团体活动,让他们暂时忘掉因为想家、寻找依赖而产生的烦恼。这样,学生在感受到了来自于我们的关爱,建立了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理性地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同学玩耍所产生的愉悦心情,慢慢改变心理状态和自身现状,从而尽快适应班级、学校环境。

 

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实现学校与家庭心理辅导的同步进行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都是在学校待五天才回家一次,这样虽然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少了许多,但是我们仍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只有让家庭教育和学校心理辅导同步,才能让寄宿制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鉴于此,作为心理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实现学校与家庭心理辅导的同步进行。

 

篇(10)

最近几年,在学生心理问题上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心理扭曲现象,促使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重点。且新课改指出学生需要人文关怀,他们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个体,心理素质则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学生展现能力、发挥潜力,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立足日常生活,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日常生活作为落脚点,有机整合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将高职院校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作一个整体,密切结合学生的思维和生活实践,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服务于高职院校生的日常生活,致力于让高职学生们的生活变得真、善、美,而德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状态,两者都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全面发展有利。如,在德育教育中要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咨询、个别访谈等途径重视学生个体的内因影响,制定针对性强的教育方案,通过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实现生活化的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要和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等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周围发生的实例作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促使学生感同身受,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2强化课堂地位,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高职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作为主阵地,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度不够,导致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存在形式化、表面化、学科化等问题,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学校领导及教师、学生等都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主动保障顺利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它的主阵地地位,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应体现出多样化特征,摆脱过去的说教模式,不仅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个体心理辅导,还可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心理教师或校外专家的专题讲座等。另外,学校及教师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还可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加,引导家长及学生处理好亲子关系,教会学生感恩父母,让学生明白父母的艰辛,从而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三位一体模式,提高工作水平。

3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高职学生主体作用

要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凭借好奇心不断探索,积极接受心理健康知识,形成独立性的、可持续的创造力。特别是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务必要改革课堂教学,设计针对性强的教案及教学模式,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心理主体地位及人格,围绕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结合教师学科辅导和学生自主参与,培养高职院校生主动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习惯,感受知识的力量。如在心理健康课教学中,教师可依托有趣而生动的故事、轻松活泼的小品表演、竞赛、分组辩论等方式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倾听学生倾诉,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获得说心里话、宣泄情绪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反思、检查、评价自己的行为,回到调整自我的正确轨道。

4建立心理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高职院校应逐步建立起学生正规的心理档案,使学校的宏观管理获得决策依据,同时为系统、全面、科学地检测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有效手段,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参考资料。心理档案的建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学校需跟踪调查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切实维护其心理健康。如,通过每一年学校的普测、建档,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高职学生,并按照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分类,帮助高职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档案主要包括文本形式、电脑软件形式,相关工作者应减少差错,避免丢失资料,确保资料管理安全可靠、准确规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通过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及教师可分析搜集的高职学生心理测评,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同时不断完善测量工具,使测量手段不断趋于正规化,通过统计、分析、删选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作出进一步诊断,从而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跟踪、干预,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5结语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高职院校务必要充分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一位教师都要正确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齐心协力,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关心高校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中职学校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普遍是未能升入普通高中而不得不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学习目标又不很明确的学生。他们正值青春期,也正处于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这部分学生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是中职学校的主要生源。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多年来我们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定位,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纲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时效性的重要举措”。这就明确了学校德育包含的内容,我们应从更宽泛的范围、广义上理解学校德育,即广义德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四个方面组成。因此,我们认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心理教育有其独特性和独立性。工作中我们决不能把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混为一谈,无视差别,或者简单地把心理教育看作德育的一个方面,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进行心理教育,或者使心理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归属于政治课教学。我们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以德育教师为主体、专职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构,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选派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任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工作。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健医生”。

二、明确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

通过学习与实践探索,我们明确中职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业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帮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纲要》精神,中职学校心理教育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与能力。

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需要,优化中职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依据《纲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我们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树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开发潜能,完善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及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兴趣,职业意识,关注现实与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与异性的交往,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处理压力与应对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四、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潜能,积极探索适应中职学校心理教育的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根据《纲要》精神,我们积极开办并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主抓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务主任亲自牵头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搞好集备、研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市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积极为心理健康教师创造和提供学习的条件,保证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时间,安排教师参加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市教科研活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教学观摩研讨、市心理卫生协会活动等。提供心理健康教学研究经费。经过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教学科研热情高涨,获得市级《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与研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真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心理交流融洽,和谐相处,及时排解职专学生心理问题,课堂主渠道作用凸现。

2.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是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途径

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为做好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服务。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室,专人负责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主要采用了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和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排解心理困惑。对即将到联合办学学校学习的学生、即将毕业面临就业的学生、参加能力拓展训练营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工作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渠道。实习实训工作对职业学校学生是一门必修课程。与以往的课堂教学相比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在学生实习实训工程中,心理健康专任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密切协调,帮助学生调适心理,培养学生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