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药物制剂技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29
1 前言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其核心课程。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配制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而药物制剂技术就是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制剂生产与制备技术,是药剂学在药品生产制备过程中的体现与应用。中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能够在药物行业生产、服务和管理前线进行药品的生产操作,药物生产的技术管理,严格控制药物质量,进行药物技术开发和药物购销的全方面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学生应当有比较高的药品生产现场的操作能力和药品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并且还应当具备一定水准的药物产品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和药物产品的营销能力。正因如此,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知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更应该具有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还要能够在操作过程中随机应变,敢于创新,能够独自挑起大梁,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中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开设,就正好满足了这些教育需求。
2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优势
2.1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效果好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老师一味地讲解示范,学生茫然听课的状态,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训过程当中去,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给了学生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
2.2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使学生能力提升快
在传统的药物制剂技术学习过程当中,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出于维护课堂秩序的目的,学生不可以在下面交头接耳,不可以讨论,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交流学习思想的意愿。而实训课程则不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一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地请教老师,在第一时间解决学习上的困惑。而学生与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也可以相互讨论,互相解惑,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交流中逐步提高。在实训课程中,学生经常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操作前学生可以互相协商,在实训过程中独立思考,在实际操作之后一起进行修正,这样可以对学生的专业思维及逻辑分析能力进行很好的锻炼。所以说,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3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当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研究药物制剂方面的相关技术理论。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烈。实训课程内的任务,学生要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独立查阅资料,完成调研工作,与同学进行讨论,对所得结论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制造出理想中的药物成品。这样的实验学习过程会大大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需求,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得学生的学习信心越来越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在实训的过程中得到发挥,这就使得原本就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生逐渐喜欢上这种教学方式,进而对学习药物制剂方面的专业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这就为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经过实训课程学习的学生走入社会,进入相应的工作单位进行工作。在对企业进行调查之后发现,企业对于这样培育出的人才比较满意,他们认为通过实训课程学习的学生进入工作单位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更快地投入到工作状态当中。并且相对于接受纯理论教学的学生来讲,经过实训的学生的药物制剂专业水平更高,更适合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中职院校的学生专业素质较差
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当初入学的时候,普遍成绩较差。虽然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考试失利,而就实际情况来说,绝大部分学生的文化知识较普通高中的学生差,学习的自律性也深有不及。正是因为如此,有许多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以后,选择自暴自弃,不再认真学习,更有甚者产生了厌学情绪,自己不愿意学习,不听老师与家长的劝导,还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实训课程的组织上就有着许多的困难。
3.2 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
中职院校之所以开设药物制剂技术的实训课程,就是要提高学生将理念知识转换为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这就是说,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前提是学生要掌握好相关的基础知识。中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掌握好药物制剂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在上理论课时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认真复习记忆,还有些学习方法不对,导致理解有偏差,使得在实训的课堂上无从下手,而老师对于这样的状况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不能因为一个人而耽误教学进度,这样的情况会更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基础的理论知识不牢固成为了中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一大阻碍。
中职院校与高职学校及综合大学药学专业学生相比,理论知识肯定不及后两者,那么所占的优势就是实际操作能力方面。所以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因此,就必须得到各级相关部门的配合和重视,加强对课程的资金设备投入,对相关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否则药物制剂技术的实训课程就失去了其进行下去的动力。
3.4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老师实际操作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的实训课程是中职院校药学专业教学工作的一大创新也是一大挑战,相关的老师有些可能并没有经历过专门的培训,仅仅只会理论指导学生。所以不仅学生是初次接触到这种教学方式,老师也是初次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所以,如果任课老师的能力不够,就会大大降低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老师所掌握的信息及技术必须要与时俱进,实现实时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教授给学生最适合社会需要的相关生产,操作和管理技能。而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许多老师没有相应的创新精神,固守着教学大纲和教学课本,使学生在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堂当中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4 提高中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方法
4.1 带领学生多多参观未来的工作环境
学校开展实训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一定要让学生提前了解其未来的工作环境。所以,中职院校在除了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去参观相关的制药企业,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真实认知能力。通过对企业的参观,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到他们未来的职业前景,就业的岗位和就业环境。另外,通过对企业的参观,学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对药物制剂技术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行初步的认识与体验。学校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可以使得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得到的专业技能知识与现实的生产操作活动联系起来,以现实工作当中的生产操作水平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任务,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学校内的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需要对药物制剂技术中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和领会,形成能够正确分析自己实验结果的能力,提高培养自身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的意识,从而为以后的就业打造基础。关于中职院校内的实验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其实验教学效果:第一,把实验教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老师在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专业知识和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实验的分析方法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操作标准。实验用品的称量操作,粉碎,混合,提取,过滤等技能都属于药物制剂专业的基本操作技术。根据药物制剂技术的相关工作要求,药物制剂实验当中所用到的基本操作都应当有相应的规范进行检查与督促,所以,中职院校应当制定一份学生可以人手一本的相关实验手则。第三,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在实验教学当中,最好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相关实验的操作,不仅给了更多学生进行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进行独立思考,又要与同学默契合作,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呈现最好的实验报告。
4.3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中职学校应该不断强化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实训场地,引进一些国内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教学更好地与社会企业接轨。同时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技术与设备在不断更新创新,学校的实训场地设备因为各种原因不可能随时更新更换,那么与先进企业紧密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校企教学实训结合,可以更好地根据企业的用人需要进行教学。现在学生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需要。可以聘请企业的一些专家或高级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即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也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学生,企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学校的教学及教育提出很好地建议,逐渐改善传统的教育制度和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学与应用脱节的现状,让学生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
5 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的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实训课程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让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愿参与到学习的实践操作活动当中来。本文通过对实训课程重要性和现状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希望各大中职院校能够给予实训课程以重视,改善实训课程的实施条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药物制剂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孔小英.浅析中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改革[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7):66-68.
[2]高娟,郭秀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9,8(7):78-80.
一、课程描述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是根据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药品生产过程,针对药物制剂技术岗位需求而开设的一门综合应用技术课程,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核心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种药物剂型的特点、工艺流程与工艺控制、设备操作与维护、质量检验、解决生产中常见问题等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理念
针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药品生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分析生物制药技术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药物制剂生产能力为重点,基于药物制剂生产岗位工作过程,开发和设计本课程。
2.思路
(1)校企密切合作开发课程。成立由药品生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学院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参加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小组。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调查分析生物制药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药物制剂生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药物制剂工”等高级工的考核标准,明确药品生产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本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根据药物制剂生产工作过程、企业工作实际和学院教学的具体情况,按照药物制剂生产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药物制剂生产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完成药物制剂生产真实的工作任务为目标,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确定了18个工作任务,7个教学项目。
(3)按照药物制剂生产工作过程,设计“项目引领、任务交替的递进式”教学模式。
(4)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与企业规范为一体,开展教学效果评价。
三、课程目标
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主要剂型特点、工艺、制备、质量要求。常见剂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能操作生产设备,排除常见故障;能按照工艺规程,组织产品的生产;能进行工艺参数、质量控制,生产出合格产品。具备良好的制药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人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
四、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全面跟踪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药物制剂岗位(群)20个工种、对应技能涉及12种剂型的制备及质量控制。针对技能要求,设计6个学习单元,21个教学项目,如: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技术、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技术、乳剂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技术、口服液的制备技术等。需强调的是为增强学生对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依据“药剂生产新技术单元”,结合药品生产管理的特殊要求,设计了“药品生产管理” 有关内容,结合在各单元内容中。
五、结构与认知设计
将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结构进行重构和序化,以单元、项目代替章、节,每一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工作任务。摒弃深奥理论的分析,以实际产品生产过程作为项目任务,突出制剂生产工序性。将知识、技能、素质训练融于实际产品的生产流程或者项目、任务完成的工作过程中。在整门课程内容编排上,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按药品生产操作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安排课程内容,实现能力的递进。总体内容编排顺序设计为:药物制剂技术基础、液体类制剂制备技术、其他制剂制备技术、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技术、无菌制剂制备技术、药剂生产新技术。
六、教学模式设计
1.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操作性强,并且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特点,设计“项目引领—任务交替的递进式”教学模式。各项目(如:口服固体制剂制备技术)小组按“任务(如:六味地黄丸、苏合香酯滴丸等)”轮训,每个小组5~6名学生,单位时间完成一个任务,再轮换下一个任务。项目内所有任务训练完成后,进入下一个项目的学习,依此类推,直至所有项目学习完成。每个任务的训练,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新模式,将必备基础理论融入到大量的项目和任务中。边教边做、边学边做,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操作,技术学会了,技能也得到加强。
2.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教学手段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反映实际操作的内容较多,教师可以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工艺流程图片、PPT、视频等方式将制剂生产过程展现出来。另外可以尝试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项目等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4.实训
按就业岗位环境来构建药物制剂技术实训室,集讲授、信息收集、讨论、实施于一体。校外实训基地,除承担顶岗实习外,承担本课程无菌制剂制备各任务生产性实训以及课程改革、基地建设、教学研究等项目。
5.考核反馈
为了合理考核学生成绩,科学评价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
过程(70%):出勤、学习态度、课堂表现。项目、任务完成情况。(每个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各任务操作技能、产品质量、工作态度、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考核合格后进入下一个项目、任务的学习,不合格继续训练,直至合格。)阶段性测试 (必备知识笔试)。
终结(30%):本课程结束后,参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根据教学计划,由学院统一组织考试,此部分不合格者,以本门课程不合格计。
任务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让大家共同进行反馈,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平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提示问题是:什么地方还有待改进?小组中是否存在问题?
给药后缓释制剂能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的速度释放药物,使血药浓度长时间的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给药后控释制剂能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药物,使血药浓度的波动维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能防止血药浓度波动度过大,提高了疗效,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作用持续时间长,减少患者的服药次数,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随着材料学和工艺学的发展,新材料和新工艺越来越多的使用在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方面,推动了缓控释药物制剂的发展[1]。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1 缓/控释药物制剂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1.1 优点
①缓控释制剂的释药方式平稳,能有效的防止血药浓度波动,使药物的不良事件减少;②缓控释制剂一般都是长效的,患者每次仅需服用1或2次,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长期服药的不便;③能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作用,使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
1.2 缺点
①其使用的都是新材料和新工艺,相对来说药物的价格较高;②一般缓控释制剂的给药量较大,如使用不当可导致药物过量而中毒;③胃肠道运动对某些缓控释制剂有很大的影响;④使用缓控释制剂如需停用更换其他药物,需要较长时间,导致给药方案不灵活。
缓/控释药物制剂的适用范围:
(1)有很强的首过效应的药物;
(2)半衰期很短、需要反复给药的药物;(3)某些抗菌类药物;
(4)某些易成瘾性的药物[2]。
2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类型
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主要分为3类:定速释放制剂、定时释放制剂和定位释放制剂,其各有千秋,现分述如下。
2.1 定速释放制剂
此类制剂在服用后以一定的速度均匀、连续的释放,其释药速度和体内药物的吸收速率无绝对的相关性,这对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提高顺应性。例如双氯芬酸钠因其生物半衰期短、口服吸收迅速等缺点,使用聚合树脂包衣缓释片,改善了该药的临床效果。
2.1.1骨架型
属于扩散控释系统类,按一级过程释药,此类制剂骨架材料有很大的差异。
(1)凝胶型骨架材料:亲水凝胶骨架材料是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HPMC 类骨架材料一般仅限于实验室科研应用。
(2)溶蚀型骨架材料:其骨架材料使用的是惰性脂肪或蜡类。
(3)不溶型骨架材料:其骨架材料使用的是不溶于水或水溶性极小的高分子聚合物、无毒塑料。
2.2 膜控型
是对固体药物进行缓控释包衣,服药后药物从包衣内部经膜孔缓慢释放,其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3类:肠溶型、肠不溶型和渗透型。
3 定时释放制剂
定时释放制剂是指在服药后一定的时间后按生物时间节律释放适量药物的制剂,对有生物节律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定时释放制剂分为闭环式给药系统和开环式给药系统。脉冲片、脉冲微丸和脉冲胶囊是闭环式给药系统的三种常见制剂。定时释放制剂可以针对人体的生物节律进行单次或多次释放药物,能防止持续性高血药浓度使受体脱敏的产生。该类释药系统也适用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其释药一般借助渗透泵或亲水凝胶溶胀产生的力或包衣层控制释药时间[3]。
4 定位释放制剂
定位释放制剂是指在胃肠道的特定部位使药物释放,其一般机制是利用制剂的理化性质和胃肠道局部pH值、胃肠道酶的差异、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特点等生理学特性,这样有利于药物在靶部位发挥更好的药效。定位释放制剂可以防止药物在未达到靶部位前就被降解失活,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首过效应,有效的防止了因胃肠运动引起的药物吸收不完全现象的发生。
(1)胃内滞留给药:有胃内漂浮、胃内膨胀、生物黏附的方式,能使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增加药物的吸收时间,以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
(2)结肠定位释药:该类给药系统被用于结肠疾病的治疗,能在结肠局部形成很好的药物浓度,保护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不被胃肠道内的消化酶破坏,增加了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4]。
5 缓/控释药物制剂的注意事项
(1)剂量突释:是指服药后缓控释制剂突然大量释放的现象。究其原因如下:
①生产工艺有问题,规定的释放速率标准没有被严格执行;
②患者在服药时咀嚼或辗碎后服用,使缓控释制剂的包衣膜、骨架或渗透泵结构遭到破坏,导致药物迅速大量的释放。一般的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剂量较大,如发生剂量突释的现象,极易发生药物中毒的情况。
(2)服用间隔:缓控释制剂一天一般只要服用1或2次,为了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患者不能漏服,以免造成病情反复,也不可随意增加药物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服药时应注意服用间隔的一致性。
(3)“整排”现象:有些缓控释制剂使用的是不吸收的骨架结构,药物释放完成后骨架可随粪便排出。在使用前应提醒患者,以免造成患者的误解。
(4)中毒救治:缓控释制剂具有吸收滞后、达峰时间延长,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等特点,当发生缓控释制剂中毒时,患者的中毒症状会维持很长的时间,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需要对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紧急治疗和监护,以免造成意外的发生[5]。
综上所述,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应合理、正确的使用,随着工艺的革新,笔者相信缓/控释药物制剂会得到更大的应用,会取得更安全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周璐,王宇,向春艳,等.缓释、控释制剂研究进展[J]. 重庆中草药研究. 2008,06(01) :38-42
[2] 朱兰,顾鹏,李健,等.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35(10) :1983-1985
1.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本专业的大多知识内容比较枯燥单调,又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很多老师采取了以讲解为主,作业练习为辅的讲课形式。这样一成不变的形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采用的是将书本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或是用ppt的形式呈?F出来。这种方式,在学生刚进入学校的时候还能接受,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学习效果明显降低。
2.靠记忆掌握的专业知识多
由于专业的特点,专业课本上的知识通常较枯燥难懂。而职校学生的特点是:处于青春期,喜欢“有意思”的东西,对很多现象或知识都很好奇,但是容易“喜新厌旧”,难以持之以恒。同时药物制剂中的内容,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涉及定义、特点、质量评价等等,知识间很容易混淆,而且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量非常大。
二、药物制剂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改革策略
1.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药物制剂技术是操作性的课程,但是前提是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本专业知识本身的特点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在药物制剂的课堂上,可以采用实物、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在讲解《片剂》这一章节时,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实物操作,可以带片剂的实物康泰克片、泰诺片等药品进入教室,通过学生动手将药品包装剥开,同时辅以放大的图片播放,帮助学生对概念产生直观的认识。然后,进入后面的环节:请同学结合日常生活,讲讲片剂的类型。这时候就有个别学生自发地从课桌里拿出了他们自己的片剂像甲硝唑片、维C泡腾片等日常备用的药品。这样整节课的氛围是轻松愉悦的,同时学生掌握了书本中的概念,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常识又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讲到片剂的制备这一过程时,结合实物压片机和相关的操作视频,这样一来理论知识就具体化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摸索掌握了压片机的结构和调节方法。到了实训课的时候,学生就会有动手学习的欲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课堂组织形式
通过根据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分组,以抢答题目的方式竞赛,将每组学生的表现通过学分,用分值的形式予以量化打分,以竞赛的方式,发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得分高低排出名次予以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这样通过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这样的形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团体意识,有利于形成合作和相互帮助的意识。
在学生学习了重要的理论知识后,仍需要通过小测验或默写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在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更好地督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学生在技能提升方面,也要有技能考核。这种评价方式能够督促学生提升技能水平。药物制剂毕竟是实操性强的课程,要让学生进入实训室动起来,将课堂交给学生。在实训课堂中,学生能够有自己的项目,能够最终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在这样的课堂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3.在课堂讲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药物制剂在药剂专业中是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的,在讲课的时候会用到相应的知识。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构建药剂专业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如讲液体药剂的类别时,就以化学中的分散体来讲,这样学科之间就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在讲解酒剂、酊剂、丸剂等中药剂型时,就会涉及中药的知识,此时可以结合生药学的知识,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这些过程中,由于老师讲到了学生已学过的,并且熟悉的知识,他们就会在课堂上与老师讲课互动,他们也希望老师认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这对任课老师而言也是一个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4.用贴近生活,联系生活的方式去呈现知识
药物制剂整体并不是生活里常态化的东西,所以有些概念定义学生很难理解。但是有些细节分离开来确实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所以在知识的讲述上,可以引入生活化的事例。如讲解粉碎的时候,以米变成粉来讲解,可以在课堂上带入米和粉。这两样食物的带入,给学生带来了新奇感,知识也就一目了然。再如灭菌这一章节的时候,引入家里碗筷消毒这一生活常识,这样一来学科的知识就不会那么抽象。讲防腐剂的知识时,就将生活中的零食的包装引入讲解。这样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养成他们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
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采用类比、对比等方法,如讲表面活性剂的时候,以朋友间的关系来打比方,将知识生活化易于理解,也给予学生想象和理解的空间,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在语言方面,以生活化平实的教学语言去和学生交流书本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对药物制剂的知识产生亲近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65-02
Teaching Reform and Research o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Han Qiuwei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highlight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nd technical talents possessing good occupational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bilitie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views combin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medicine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Author’s address Heilongjiang Forestry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China 157011
生物制药技术是继信息技术之后21世纪的重大战略性产业。随着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药品、保健品的需求的与日俱增,生物制药业有了广阔的市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临这样的社会需求,对于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社会需要接轨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使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培养制药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使高职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这一思想,首先对制药专业核心主干课程药物制剂技术进行改革。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主干课程,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着重介绍各类制剂特点、处方及工艺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各种剂型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方法、制剂常用辅料的应用等。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对学生掌握药学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起到主导作用。
1 课程设计原则
药物制剂技术设计是以岗位工作任务要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充分地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后劲,教学环节是根据与制药相关的实际工作过程创造最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身临其境、身处其位、身负其责、身享其果的岗位体验,努力达到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快乐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调查和分析了制药及相关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具有在药物生产、药物检验、药物营销等第一线岗位工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2 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根据药物制剂生产企业工作过程,在遵循高职院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对应的药物制剂工的岗位群,设计典型工作项目。按照药厂生产工作基本程序、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组织各项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内容包括产前准备――生产全过程操作――生产结束――清理现场――成品检验。
3 教学模式
3.1 采取任务驱动模式
根据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特点和学校的实训条件,结合药品生产的特殊性,设计了“任务驱动――按项目轮训”教学模式,要求在单位时间内按照药品企业的操作规程,从产前准备――生产全过程――生产结束――成品检验进行全面训练。学生经历了真实的制剂生产过程和常规项目的检验,增强了职业技术能力。学生不但能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调动了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做”结合
药物制剂技术这门课程,在教学中改进了传统的“教、学结合”的模式,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做”的环节。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教师不断给予学生示范、指导、纠正,达到教、学、做深度结合。将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课程理念,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能够在实验室内完成的任务在本校完成,校内不能完成的到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觉到“为用而学,学以致用”,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信心。
3.3 项目化建设课堂
注重该课程的项目化建设,按照药物的剂型形态、药物剂型种类,突出授课单元中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的知识点。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从确定知识单元入手,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记忆并掌握知识。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组织各项任务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连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方法
立足于职业教育的要求,从药物制剂生产的特点出发,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发展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各种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能力、责任心、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结合不同的教学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1 教学内容任务化
根据实训条件及剂型的临床应用情况,每个项目设计1~2个生产任务,生产任务以典型产品(具体典型生产工艺、制法应用广泛的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任务以生产指令形式下达,考核以验收产品结束。
4.2 教学场景真实化
部分教学内容采取直接在实验室或企业生产车间现场教学,由教师边讲边做,示范教学,然后学生现场操作,发生错误及时纠正。或者是工学交替进行,某一剂型理论讲解结束后,学生立即到实验室或企业生产车间进行现场操作或生产,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4.3 教学手段现代化
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动画等),在使用过程不断完善和补充。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概念和课程难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利用网络图像和动画资源不断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完成抽象的理论概念和课程难点传授。
4.4 管理模式企业化
1)生产性实训完全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运行,让学生接受企业管理,体验企业文化。2)仿真实训执行GMP规范,模拟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将来顺利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基础。
5 特色与创新
5.1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建设课程体系
以未来的职业岗位为参照,以产品为载体、制备流程为核心,构建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同时学习知识和技能,并能在新的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教学内容组织具有明显的高职高专教学特色。
5.2 实验实训协调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一大特色。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在校进行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为了将来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基础。
学校与企业共建课程标准,合作开发课程内容。坚持“学习性、工作性、技术性”三性定位,使得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学校与企业合一,完成学生向高素质技能型企业人才的转变,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6 深化改革目标
在教学改革方面还应加大改革的力度,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一体化教室建设,依托一体化教室实现其他专业课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同类院校的交流,吸取更多的先进经验,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办好本专业,为本行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80
《药物制剂技术》是制药理论与生产制备过程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具备GMP生产和管理意识。目前本课程的课程体系大多是从普通高校照搬过来的,普通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与综合管理能力,而高职侧重于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随着制药企业GMP认证的进一步深入和制剂现代化技术的提高,制药行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制剂技术人才。因此,为适应21世纪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亟待改革,以体现其应具备的时代特征,培养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1 明确开发思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与行业专家访谈,并到本市制药企业如:康普药业、方盛制药等进行调查,从了解制药企业对该专业人才所需求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着手,将药物制剂岗位的工作情境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对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优势进行有机融合,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能更好地符合制药行业发展的需求。
2 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
改革传统教学内容,以突出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为重点,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及实践性。模拟药品生产全过程,在教学中增加药品生产前检查、生产中质量控制、生产结束后清场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药品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增加教学的应用性及实践性。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1 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在教室学理论,再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脱节、教师主体而学生被动等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将教室搬到实训室,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通过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学生学习质量。如讲颗粒剂制备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制备维生素C颗粒),将教室搬到实训室,先给出实验项目,即维生素C颗粒剂的生产指令,并给出评价标准。学生根据生产指令和相关知识结合现场的原辅料进行制粒,分组轮换。然后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总结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等过程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并思考对所制备的颗粒需做哪些检查、如何检查等。实践完成后,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及维生素C颗粒剂的质量,并总结颗粒剂制备实践过程及相关理论知识。该法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能显著增强学生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中全程采用多媒体,并结合大量的仿真软件及视频录像进行辅助教学,直观的图片和动态视频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在讲解压片机的工作原理时,先放一段关于压片机的动画软件,通过视频演示录像,然后再对其工作原理详细介绍。应用多媒体演示剂型生产过程或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无法示范的教学内容,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建立“教学资源立体化”课程学习平台,保证教学效果
通过世界大学城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课件、教案、习题等,突破了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
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巩固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
《药物制剂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中需着重改革实践性环节。实践教学改革可从实验教学、药物制剂综合实训、药厂顶岗实习、职业资格鉴定等环节来突出强调实践在该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常见剂型的实际生产,使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尽可能地实现与生产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教学中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中独立完成实验(必要时老师加以指导),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药物制剂综合实训是在本课程结束后,以GMP为指导,从药物制剂实际生产出发,深入到校内实训基地全面模拟车间药品生产全过程。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资料的查阅、处方的设计、制备工艺的确定等任务,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最终完成综合性实训内容。该环节能显著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开发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也是现代职教理念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5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建设小组从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等方面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实行理论和实践能力并举的考核模式,以《湖南省药学类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为考核标准,主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以上考核方式,实行了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6 结语
随着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进一步深入,新辅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的不断涌现,我们继续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指导方针为出发点,以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不断完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使学生接受更多更广泛的信息,培养出更多符合岗位需求的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戴雅芳,赵璐.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探析[J].才智,2010,(23).
[2]冯希勇,袁绍莉.浅谈《药物制剂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64.
在“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提出“理论学习-机械操作-参观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组合教学法。让学生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带到实践中去,从而形成理论中有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理论与实践相互映衬的动态教学新构架[6]。在理论教学中,我们提出采用多媒体、录像和Flash有机结合的组合教学方法。利用包括GMP车间、水针剂、片剂、颗粒剂及胶囊剂等多种剂型的洁净车间的录像,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促进学生对相关药物制剂的生产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Flas在展现药物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构造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设计编排了制剂设备大部分Flas,同时拥有国家SFDA在苏州主持讲解的新版GMP培训的全套资料,更加生动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制剂设备机械机构和工作原理。不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采用机械操作与药厂参观实践有机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为促进药剂专业发展,我院购置了大批相关设备,如:包衣硫化床、压片机、胶囊灌装机、铝塑包装机等。同时,我院已和多家药企签订了产学研联盟合同,为学生提供了参观实践基地。已签订的药厂中,河南凤凰制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效益,将给学生带来震撼。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首先安排学生校内亲自动手操作制剂设备;然后,在药厂的参观实践中与药厂的技术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对于相关药物制剂的生产流程、设备选购、物流衡算、车间布局及人员走向等问题进行咨询与探讨。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组合教学法,可使学生感受到制剂的工业化操作进程,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实践教学与师生“主客体”互动的组合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上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及主观能动性,首先要使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与授课的“主体”教师之间产生交流与互动。从常规的教学方法来看,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角色,会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等缺点。在引入师生“主客体”互动的理论教学方法后,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角色频繁地发生着变化,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6]。如: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录像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触动。此时,使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产生自己的感悟,理解和学习的兴趣。在理论教学中,针对某些厂房或设备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客体”的身份转变成“主体”的角色。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教师要控制学生讨论的发展方向与进展,使教师与学生这种“主客体”的学习关系,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厂房布局、物料衡算等环节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使学生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从而增强学生工程制图等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切磋,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主客体”角色的动态变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实践与虚拟仿真的组合教学法
结合我院办学特色,把培养高级药学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教学重心,重视实践教学的地位。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同时,由于GMP车间的高要求性增加了我们实践教学的难度。为此,我院准备引进药物制剂GMP实训仿真系统,利用先进的VR技术进行3D虚拟仿真教学。该系统模拟了GMP车间的每个仿真场景,高度真实地再现了相关的人员及物料流动情况,辅以颜色、声音、大小、状态等多重因素的刺激,促使学生在学习时注意观察,增强理解,从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先进的虚拟手段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使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利用仿真模拟技术教学之后,我们拟通过学院的大型制剂设备进行固体制剂、水针剂、胶囊剂、中药前处理等实践操作。利用这些现有的大型机器作为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实训场所,其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首先利用3D虚拟技术宏观上模拟各制剂生产设备及车间布局,使学生有个感性的认识;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将各车间分解开来,对各制剂车间各主要设备进行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理性的认识。另外还定期邀请制药企业(如:新乡凤凰药业)的技术骨干来校讲课,为学生将来的就业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把3D虚拟仿真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组合教学法,能最大程度地优化整合资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史永利 刘兆敏 阎玺庆 单位:新乡医学院药学院
参考文献
[1]万春杰,王存文,张衍,杨艺红.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药学实践杂志,2011,29(2):158-160.
[2]岳春华.“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180.
[3]K.Nachimuthu,G.Vijayakumari.Awareness&AchievementofMultime-diainTeacherEduc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AsianSocialSci-ence,2016,2(5):693-696.
《药物制剂技术》培养目标是适应药品生产、质检及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具有牵涉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等特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观察技能、操作技能和应变技能的培养。
药物制剂GMP仿真系统整合了数字技术与教学素材,建立新型的综合化教学资源,已经成为现代制药技术类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该软件满足了教师授课、学生自学和综合考评的多项要求,开创了“统一资源、多向仿真”的新模式。因此,该仿真教学系统应用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职业教育要推进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就要建立有利于调动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机制,采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应加强创业精神教育,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职业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需要。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促进“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转变,使被动教育转为主动教育。
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特别是实训教学的开展。药物制剂GMP仿真系统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有助于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因此产生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地提高教学及实训质量。
二、学生一人一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药品的生产要严格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许多医药职业院校开展药物制剂GMP实训课程,部分院校还投巨资建造了实训车间或基地。由于班级和学生较多,实训车间里的设备资源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都严格按照GMP要求熟练每台设备及岗位的操作。建设实训基地可以从硬件上解决学生GMP实践的问题,但是耗资巨大,不可能满足教学所需的全部要求,而且进行实践需要模拟正式的药品生产,造成巨大的浪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管理,鉴于企业机密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一般不欢迎学生参观实践。即使到企业实地学习,也只能浮光掠影地参观一些厂区和设施的布局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工艺流程,基本不可能进入洁净区进行实地操作。此外,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更新较快,还会导致学生技能的滞后性。
药物制剂GMP仿真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它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仅仅是图像、文本、视频、3D模型的演示,而该系统将以上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并且能够使这些要素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地运行。学生仿真练习汇总了片剂、胶囊剂、小容量注射剂以及工艺用水系统、净化空调系统的三维仿真操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车间场景,克服了实践教学安排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缩短了学生理论学习与生产一线对接的时间。同时,整个系统连接网络运行,因而具有快速升级、更新的功能,弥补了课本内容滞后的不足。
三、丰富教师教学内容,方便教学工作
药物制剂GMP仿真系统起到了一个学习包的作用,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为学生预习、复习和自学提供了多元化的内容。仿真考核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理论知识培训模块、各环节动手操作练习模块和实战考核模块。系统允许教师通过服务器进行考卷、案例、场景的设定,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仿真操作的测验,达到教考分离的要求,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工作。
四、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学生管理
2教学现状
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_展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育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时间较短,而且许多院校的前身都是中职院校,在师资配备、教学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体系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专业角度分析,在实践教学中,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主要偏向于理论教学,但高职专业技术教育其实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应用技能的培训,与普通的高等教育还是存在很大区别。但在科学及时日益发展的今天,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和方式上缺乏创新。
3flash动画优势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平面挂图、黑板画图等方式开展教学,师生都感到枯燥无味,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灵活使用知识与实践能力。而flash动画具有形象化与具体化的特点,可以将相关设备结构完美展现出来,模拟生产运动过程,方便学生掌握与理解。如教师讲解片剂压片原理知识点时,教材上插图解释压片机工作原理与基本构成,但这些图片相对复杂,学生难以看懂。借助flash软件教师制作一个压片小动画,设置相应运动速度保证压片机内部构造与压片机的冲头运动,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压片过程。还可以利用软件拆装内部构造的软件,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组装,加深记忆。flash动画可以有效解决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教学问题,丰富教学内容,flash动画可以具现化相关知识点,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通常情况下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与乏味,充分利用flash动画可以将静态知识动态化,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降低教学难度;利用flash动画可以呈现更多的内容,将传统口语与书面用语用flash动画代替,提高学习效率。另外,flash动画可以让教学过程动态化,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4flash动画具体应用
本部分笔者以单冲压片机知识点为例,展开相关分析。
4.1单冲压片机从化制作
4.1.1绘制结构图
将单冲压片机中的部件利用flash软件绘制出来,并将每个部件制作成半透明的元件,并按照相关位置排列好注明名称,如图1所示。
4.1.2制作组装与拆卸动画
flash软件中利用关键帧添加补间动画的方式按照顺序组装压片机。制作拆卸动画可以直接复制组装过程动画补间帧,在组装好压片机的最后一帧后粘贴,接着翻转补间帧即可。
图2所示为组装与拆卸效果图,控制组装与拆装过程通过两个制作的按钮元件进行控制。
4.1.3制作原理动画
依据单冲压片机的压片流程,将其逐帧制作成动画,压片每个步骤利用每一个关键帧进行描述。
4.1.4制作拼图游戏
游戏制作过程中利用速表将部件拖至组装后的位置,如果位置不对元件将回到原处,如果全部正确则会播放奖励视频。制作定位依据部件组装后的坐标范围。
4.2课堂讲解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单冲压片机工作结构时,可以先利用flash动画中鲜明的立体效果图让学生对单冲压片机的结构有一个简单全面的认识,再利用组装和拆卸按钮帮助学生进一步清晰认识单冲压片机各部分结构方式,待其组装完毕后点击运行按钮,这时单冲压片机就会按照事先是定好的程序运行。这样的方针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的单冲压片机的工作过程。最后还可以利用软件上的只能拼图游戏,加深学生对于压片机结构的掌握和记忆。
4.3塑造教学场景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2-0035-03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教育部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出的要求。技能大赛既是对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检验,也是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的重要手段。江苏省出台的《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指出,技能大赛要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技能大赛引导、推进和检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要充分反映技能大赛对教学的要求,要将技能大赛内容提炼转化为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反映到教学中去。职业学校必须搭建各种创新实践平台,以技能大赛为重要载体,以赛促练,使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与技能大赛实行直接对接。[1]因此,如何实现职业技能大赛与课程改革的有效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就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从技能大赛视角反思
《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技能大赛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江苏省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药物制剂压片技术项目技能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比赛形式从最初的仅有现场实际操作,发展到目前包括理论考试、仿真操作考试及现场实际操作共三部分(分值分别为10%、10%、80%),需要完成片剂的制备、在线质量检查、清场及相关工作。笔者在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和参与大赛试题库编写过程中,发现平时《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不一致、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训练与企业情境脱节、评价体系缺乏多元性等。
二、以技能大赛为契机
推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
(一)参照技能大赛项目要求,设置实用性的课程内容
技能大赛的项目大多来源于企业实际,是一个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要将技能大赛相关内容和要求融入平时课堂教学中去,根据学生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设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完成学习任务的体验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与技能。[2]
围绕《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将《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划分为以下工作任务:(1)药物制剂基本知识;(2)GMP知识;(3)制药用水的生产及质量控制;(4)固体制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滴丸剂、栓剂等)的生产及质量控制;(5)液体制剂(口服液、糖浆剂等)的生产及质量控制;(6)半固体制剂(软膏剂等)生产及质量控制;(7)注射剂与滴眼剂(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粉针剂、滴眼剂等)生产及质量控制;(8)中药制剂(煎膏剂、中药丸剂等)生产及质量控制。这一系列工作任务完成的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相应的制剂工岗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满足职业需要和岗位需要。
(二)结合技能大赛操作内容,优化生产化的教学过程
药物制剂压片技术比赛项目要求学生完成压片的完整过程,包括人员净化、压片前检查、装机、领料、压片、清场、质量检查等一系列知识要点,属于一个完整的制剂加工过程。课程教学必须按照企业生产过程与要求来实施,全面推行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
结合技能大赛的要求,确定了药物制剂生产的教学过程如下:(1)领取生产指令;(2)按照更衣程序更衣进入工作场所;(3)生产前各项检查;(4)领取物料,并将领取的物料放在生产指定场所,进行复称;(5)按生产指令进入各岗位进行操作,控制中间体质量,做好各个过程的原始记录;(6)清场并做好记录;(7)交料并做好记录。工作情境的引入和一系列工作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工作环境下学习,培养了学生职业专门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仿照技能大赛参赛形式,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从大赛的参赛形式可以看出,大赛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强调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改革思路,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和沟通等能力。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取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如在任务五“液体制剂的生产及质量控制”中,笔者尝试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完成了“复方碘口服溶液的制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了每个环节,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备的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评价,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掘了自身的创造潜能,提高了自身的职业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借鉴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技能大赛在评价方式上既有理论考试,又有技能考核;在评价内容上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交流与合作等与行业相配套的素质要求;另外,不仅重视结果评价,还关注过程评价。[3]这样的多元化考核是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全面考核,是当今社会职业岗位能力考核的基本方向,与职场的岗位要求的相关标准趋于一致。
要突出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药物制剂技术》这门课程教学应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因此笔者采用了如此的评价方式,评价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平时(30%)+期中(30%)+期末(40%)。平时成绩包括平日作业、课堂表现、小测验(可以是理论考试,也可是小型技能考核)等;期中主要是理论考试;期末包括理论考试以及技能考核,各占50%。理论考试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还采取了多元评价机制,除了教师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这样多维度、多侧面的综合性评定更加客观和更有激励作用,更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借助技能大赛检阅平台,建设真实化的实训基地
技能大赛的任务都与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要求参赛者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比赛任务。我们应充分利用技能大赛平台,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科学设计流程,增加实训设备,设置充足工位,建设与企业真实环境日趋一致的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同时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提高技能水平。另外,学校要利用好技能大赛平台,切实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可以将课堂搬进店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或者让企业的大师、名师为学生授课,使学生的技能更接近市场,更加实用。
(六)利用技能大赛引领作用,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技能大赛不仅考核学生,同时也考察教师的水平,尤其是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岗位技能指导能力。指导教师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经验等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比赛成绩,教师应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欠缺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可以深入行业企业锻炼以增强实践技能,来自于企业的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教师需加强教育知识、教学能力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使自己成为既精通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这样,他们传授给学生的才能是最新、最实用、最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可以引进一些企业专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优化教师结构,或聘请他们来校现场授课,全面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4]
技能大赛的举行使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技能大赛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形成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促进课程内容合理设置,促进教学过程优化,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教学团队培养,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步伐。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R].2008.
对于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来说,教育人才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从事药品检验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不仅要重视对理论知识掌握,同时一定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意义重大。 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教育部在意见中明确规定,“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的实施时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利用上。
1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专业大多数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实训基地。高职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形式都比较较单一,校内实验课程是实践教学的第一步,学生把初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实验的验证,但是校内实验室规模比较小,实验设备仪器有限,不能购买大型的生产型设备,只能用来开展基础课实验和药品检验分析等课程的实验,总体上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主要是以实验动手能力为主,需要大量的与地方产业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但是投入的经费不足,导致很多实验课程不能正常开设,制约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的质量。
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很多实践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功能也比较单一,有的只能是教师演示,学生不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过程。因此,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设备设施必须不断更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培养与地方产业接轨的专业人才的需要。
1.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比较滞后
目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要是学校选择合适的制药企业,校企双方通过合作的形式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多数只是短期的接收学生进行学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并没有真正在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作用,学生短期的实习后并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员工,所以他们并不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现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简单地进入企业实习,所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对比较滞后。
1.3 师资结构不平衡,缺少“双师型”教师
高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理论水平较高,并没有到药厂等相关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实践教学工作的经验,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比较弱。因此,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师比较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定要有一批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确保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训与实习能够顺利开展。
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
一是企业没有接受学生实习的义务。学生到企业实习次数多、时间短,企业一次提供的岗位有限。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实训,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也会给管理人员带来不便,学生到企业实习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多数企业不太愿意承受学生顶岗实习。二是学校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自身投入不足。学校实习实训的师资力量不足,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有些力不从心。在课程设置上,理论学时比较多,实践学时比较少,学校安排的实践学时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企业实际需求与学生能力素质存在差异,平时参与社会活动比较少,实践动手能力弱,不能充分胜任岗位的要求。四是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比较少,缺乏沟通与协调,不能把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适当调整,很少参与企业实践活动。
3 改进和提高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议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是长期性的,实践教学基地一定要具有稳定性,保持常态化,才能保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1 建立多样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定要以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建立实用型的实践教学环境。加入投资,建立一批与行业相吻合的设施,如药品检验室等。积极探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可利用人才资源优势,为药厂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比如为一些小的企业进行药品检验工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
3.2 构建“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目前,大多数教师缺少药厂相关工作经验,学校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加强药物制剂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采用校企互聘互派的方式来提高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素质。更新教师队伍建设理念,坚持“走出去” 、“请进来”, 也就是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到企业去进行实习,从而可以让教师了解企业,并能提高老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聘请实践教学基地企业的优秀员工到校内进行实践教学指导,这样也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双导师制”培养,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作用。积极鼓励教师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 鼓励老师到药厂等相关企业做兼职,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努力将其培养成“双师型”教师。
3.3 建设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广泛建立稳固的、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与企业合作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在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时可以邀请企业骨干参与修订工作,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要定期接收学生到生产车间进行实践实习,学校随时接收企业的部分员工到学校进行学习,从而更新知识。学校要充分发挥优势,从制药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协助解决制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以企业为主导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企业会把实习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同工一样对待,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共赢。建设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