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课堂汇报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6: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课堂汇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课堂汇报

篇(1)

化学课堂工作汇报

转瞬间,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收获,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下头我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简要的总结。

一、思想方面

热爱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能够进取的参加政治学习,虚心向前辈学习,提高自我的政治水平。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九年级两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仅要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得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化学放在初三开设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必须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本事,我面临的问题是课时少、任务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强、学习情绪不高,有必须的畏难、依靠心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有效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激发和坚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是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所以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教学中将每一节课的主要资料浓缩成几句顺口溜,帮忙学生快速理解记忆。

2、开发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初中学生的学xxx取性更多地依靠于兴趣,形象识记本事超过抽象识记本事,在教学中我常借助图片、模型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资料,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平时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能得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小实验。

3、精讲精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我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利用教材资料,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情境,设疑破难。教学中总是提醒学生学法-----“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到达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4、尽力做好单元复习工作。

初中化学知识资料繁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化学方程式,所以要抓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比较,帮忙学生构成知识体系,是提高化学成绩的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练习题、测试题都精心选择,量质合理。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平时就注意培优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理解本事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三、不足与反思

由于时间紧,使得后期教学出现赶进度的情景。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不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和学生接触沟通,学习站在他们的水平思考,对学生充满信心和信任,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化学课堂工作汇报二

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创造本事,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趣味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进取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仅有教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理解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理解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

努力,必须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忙学生构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十分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分析问题的本事,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还结合教材资料,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资料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进取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

三、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创会考好成绩。

期末复习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会考的成绩,所以期末复习工作,我们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我们要复习什么资料,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对不一样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适应会考题;对理解本事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常利用中午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为提高会考的合格率,我们不断耕耘。同时,对于学生作业我们基本上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测评工作。从反馈回来的情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好辅导和改善的调控工作,为全面提高会考成绩而不断地进取。

化学课堂工作汇报三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好准备。鉴于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资料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特点,要想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就必须打造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结合自我多年教学实践,要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走近学生,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

教师与所教的学科知识有必须的连带关系。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那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假如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那么,学生就与那位教师不配合,教学效果就自然低下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仅体此刻知识的渊博方面,还体此刻个人的涵养上。教师欲在学生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有深度、广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课后还要做好自身的“充电”工作。其次,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不敢对所学的知识“插嘴”、“多话”。这种课堂,貌似师道尊严,但学生的内心不敬佩教师,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取性也没有调动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同开展合作学习。所以,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

二、科学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喜欢化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忙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化学是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其次,要注意化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比如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的防止、铁制物的防锈等。这不仅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本事与解决问题的本事。

三、精讲多练,开启高效课堂教学的一把钥匙

精讲,就是配合教材资料,面向全体学生。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为学生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到达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针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学生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经过精讲多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四、课后反思,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篇(2)

二、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以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合力型学科组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优秀学科组评选细则》和《高考学科教学质量考核及奖励办法》等学科组考核评价制度,开展优秀学科组评选活动。规范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活动的统一性、专题性、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在规范教、学案的基础上,强化校本资料编写力度,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科组的主动性和团队优势。

三、落实“全员导师制”。实行由班主任牵头,每一名任课教师都有重点地指导几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全员导师制方案,并通过完善实施方案,制订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尽量不使一名学生出现大的“滑坡”或“掉队”。

四、进一步加强教学评价,做好质量追踪管理。严格落实学校《教学事故及处理办法》,完善教师个人、学科组、班级三个层面的教学质量考核奖励方案,建立教学质量跟踪管理档案,推行教师业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实现学生与教师数据的动态链接,做到教学成绩查询及时、反馈快捷,并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教学工作,以此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篇(3)

二、逐级培训。提高认识

派出一名农远管理员和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了全区“小学英语空中课堂”教学应用骨干培训班为期二天的培训(湖北教师讲课)年暑期安排了三名教师参加省级“小学英语空中课堂”网上培训,年月日。培训结束后,学校英语组的牵头下,于年月下旬对全镇“模式一”和“模式二”项目学校的5名具有一定计算机水平和教学实践的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培训和具体的模拟训练。

主要让教师明白“小学英语空中课堂”实施背景、教学原则、操作模式;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培训将“小学英语空中课堂”教学应用培训与理论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以及课堂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方面。主要学习小学英语课堂用语40句;实践操作方面,保证每一个参训教师有一台计算机实践,能亲手操作计算机,打开学校网络资源平台,下载保存,浏览资源等;课堂教学方面,组织教师利用空中英语资源进行教学演练。

三、强化管理。规范使用

配备专职教师刻录制作光盘;100%教师能自己播放光碟。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技术教育学习。经过培训,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80%教师要能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平台整合教学资源。校农村小学空中英语课堂教学正逐步迈进规范化的轨道。小学英语空中课堂三年级本学期配专用播放机,四年级从4月份开始每周开课2节以上。

四、以研促教。巩固效果

校相继开展了系列小学英语教研活动,围绕“空中课堂”教学研究和指导。开展了教学开放周活动。围绕“课堂操作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评价,课堂操作能力方面,主要看授课教师“导入”导看”导学”导评”课堂教学能力。电教馆对我校汪瑰艾老师的一堂小学英语空中课堂教学公开课进行了摄录并制作成DVD光盘,同时挂在区教育网上交流。

五、思考与反馈

1小学英语空中课堂”教学。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弥补了学校部分专业教师的短缺,弥补了英语学科课程方面专业教师之不足,弥补教师示范和专业素质之不足。远程教育空中课堂确实缩小了城乡差别,让农村的孩子充分享受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体现了教育公平,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2教师精力和能力有限。根本没有足够精力去研究空中英语课堂的教学,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兼职的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主要学科中。加之能力的局限,不能很好地驾驭英语课堂。

3提前发送资源。确保学校能及时下载、保存,提高资源使用的实效性。

篇(4)

一、将“课堂诊断”作为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抓手

1、提高认识,自觉参与。

“课堂诊断”不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抓有效教学,根本的是抓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课堂诊断”作为校本科研的重要范式,旨在通过对课堂教学中诸多细节的分析研究,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课堂诊断”有助于教师通过对他人或自己课堂教学中问题与不足的发现和把握、经验与特色的总结和积累,进而提炼和升华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完善制度,稳步推进

《小学校本教研制度》,落实了三级负责机制:首先,校长为校本教研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主任每人负责一个备课组(语文、数学、英语、艺体四个集体备课组),督促检查“课堂诊断”工作的开展情况,保证了每次研究活动落到实处。其次,教科室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负责各教研组常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全校课题组研究工作。科学、规范地建立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管理档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案例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现场“课堂诊断”活动。再次,教研组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示范课、研讨课。理论、实践、反思三位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课堂诊断”紧扣集体备课范式,提升教师整体的业务能力

从规模较小校情出发,沿用“系列小课题研讨”集体备课范式,以学科为单位开展常规集体备课,解决贴近教学实际问题,让每个成员在解决问题的讨论、观摹和交流中有所领悟,有所收获,从而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将备课研究成果整理归档,供教师交流学习。校内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现场诊断活动。英语科教师参加现场课堂诊断获片一等奖,区二等奖。

开展中年课堂教学观摹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加强了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了听随堂课的频率,校教研室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并能认真诊断,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重视了中高年级语数学科的预学调研工作,每位教师能自觉参与研课、磨课。中年语文教师参加优课评比获片一等奖,区二等奖。

篇(5)

学校的教学工作都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学校本期制定了教学目标任务,各年级对目标任务向班级和学科教师进行了分解,学校对上期学区教学质量考试的质量情况向全校老师进行了通报,各年级召开了总结会,制定了本期教学计划,拟定了措施。老师们向课堂要质量,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各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培养学生乐思、善思的学习习惯,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习题精选,题量适中,评讲及时,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好新教材

突出新课程改革工作重点。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领会其改革的精神实质,科任教师熟悉新教材,逐步摸索出适应新教材,适应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路子,重视学法指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校切实抓好教研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对新课程实施不断总结。

三、充分发挥教研活动作用

加强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教务主任认真对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业务的管理。重点抓备课、教法研讨、命题研究、质量分析。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同学科教师加强沟通,充分发挥了团队作用。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认真制订活动计划并积极实施。学校每月对教学工作全面检查。

四、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坚持依法治教,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实施新课程的组织领导和新课程设置管理,继续细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的要求,以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为重点,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针对调研和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将情况向全体教师进行通报分析,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行为。

五、搞好考试安排,严格考试管理

严格考试的考务工作。强化考纪教育,增强考试的严肃性,确保考试的客观、真实、有效。严格考试管理,加强了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对考试情况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面向全体进行教学质量跟踪调查,切实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六、认真组织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开展校内教师公开课活动、学区、校际教师观摩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了校际间的教育教学交流。

七、参加学区教学检测班级教学工作紧张有序

参加学区教学检测班级教学工作“紧张、有序、科学、高效”。根据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形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优化教学行为。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优化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效益。所有老师有质量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认真研究检测形势,认真研究考试策略,千方百计提高参加学区教学检测班级的教学质量。

八、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着力打造一支崇德尚美、才高艺精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优秀教师认真开展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在思想上引导。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师德规范,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校开指导青年教师钻研教材、教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业务能力。学校善于发现青年教师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表彰。

九、重视教学反思,提高教研水平

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研最普通的形式,按教学进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教学前,反思教材、学生、教法三大教学要素,使教学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教学中,要求及时、自觉地对师生的行为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通过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十、开展教师讨论活动,促进教学交流

教师讨论活动在周五进行,教师轮流演讲,每次发言教师两名。讨论内容主要是一周以来的教学心得、教育故事、教育反思、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学科探索和学校管理。教师发言时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能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通过这项活动,老师们能够在反思教育教学,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讲述亲历的教育故事,给教师以亲近感、亲切感,促进了教育教学交流,让教师们分享了教育的成功与喜悦,在倾听和诉说中,探究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十一、重视学情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学校每月、期中、期末对学生开展学情调查,对学情分类进行归纳,及时反馈并进行研究,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对学困生和留守学生的调查,从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心理素质多方面进行研究,准确地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措施,这样,“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十三、不足之处

1、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和吸收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2、在计划、安排工作时还要注意多思考、多商量,以便更周到、更细致、更完美。

3、要进一步实施好教研结计划,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落实检查和考核。

篇(6)

本次美术课堂观察在课前就开始进行了,二(1)班共有38名学生,其中男生18名,女生20名。本课作业设计涉及了很多美术材料,需要学生具有使用这些美术材料的经验。而借班上课使得课前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学情,所以我们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材料,让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去体验这些材料。在这一节体验课上,男女生的反应就明显体现出有趣的差异性。

这节体验课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了四种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分别自由体验材料的不同特性。我们发现男生更有探究性,多数男生在材料纸上画出了不成形的色块、线条,他们好像更着迷于绘画工具在不同材质上的反应。因此,从画面上看――各种线,各种色块,缺少造型与轮廓感。而女生则更注重装饰性、秩序美。整张小纸片装饰着各种具体的形,画面较为工整。

在体验刮蜡画纸时,班上有7名男生把纸上的黑色涂层全部刮掉,露出下面彩色的背景,理由是“想看看这下面是什么”。而多数女生选择按照平时的习惯,用线条造型。两名女生在看了同桌的男生刮光了涂层后也把涂层全部刮掉了,理由却是“我觉得下面的彩色纸花纹好看”。

本节课内容为自然现象,学习形式为小组合作,我们特意另外安排了全部由男生和全部由女生组成的两个小组。

在对本课主题内容的关注兴趣观察中,我们发现全班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够围绕老师设置的教学环节进行学习活动。男生思维活跃,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在积极举手发言方面,本节课男生举手要求发言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女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数举手。男女生在行为特点差异上表现为:男生比较好动,站起来举手要求发言的全是男生,欣赏图片时有三名男生边看图片边摆弄桌子上的工具材料,两个男生忍不住回头和后面的同学交流感受,贯穿整个课堂变化各种坐姿的也都是男生。但是我发现其实大多数时间男生的注意力还是能够集中在课堂内容之中。而女生更有秩序性,安静听课的占绝大多数。有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展示出了追求唯美的特性,如有女生用“风吹草动、雨过天晴”来回答教师“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的问题。

在对绘画材料的选择这一项进行观察时,观察结果较为有趣。在开始的试画阶段,只有一名女生选择了老师画好的半成品稿,理由是“我不会画”,其他学生的选择五花八门。而在后面的美术作业中,一半以上的人都选择了老师的画稿,但是男女生的答案还是有差异的,男生普遍认为“这都画好一大半了”,“省事”,“好看”。女生的理由则是“我画的没有老师画的好看”,“我本来就想画这个的,老师画的比我好”。材料选择的变化也说明教师的示范画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篇(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抒情散文时,我运用精美的课件,在课中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然后播放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这样不仅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享受了视觉、听觉上的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情绪从上课开始到结束都持续高涨。试问:沐浴在美的氛围中,学习效果难道不会事半功倍吗?

二、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我在教学时播放有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录像,让学生面对绚丽多彩、声色并茂的画面进行朗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8)

1.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1)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本,忽视学生在情感、方法、技能等方面的发展。(2)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注入。教师不放心,总怕学生听不懂,所以一股劲地讲,重复地讲,经常自问自答。学生不用心,总觉得听无兴趣,思无时间,做无新意,学生的课堂精力高流失。(3)教师角色没有转变,学生跟着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没有表现出来。

2.教师职业倦怠,责任意识不强

(1)学习没有积极性,得过且过,只求完成教学内容,不求教学高质量。(2)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问随意性强,思维含量低,流于形式。训练题没有针对性,没有层次性,没有创造性和综合性。评价方法单一,没有侧重点。学案或教案质量低,上课照本宣科。

3.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1)课前不主动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等教师提问时,才打开课本看书。(2)不主动思考问题,不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等待教师讲。(3)不主动反馈矫正,自我检测,等待教师安排。(4)不善于归纳方法,触类旁通,只会模仿,生搬硬套。

4.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惰性强

(1)学习基础差,听不懂,很多问题不能独立解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信心。(2)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包办较多,学习怕吃苦,没有钻研精神。(3)受亚文化的影响,追求享受,迷恋网吧,学习无兴趣。

二、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的措施

鉴于以上因素制约着课堂高效教学,我认为优化品质习惯,教会学生学习尤为重要,因为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1.优化非智力品质,形成学习内驱力

(1)进行榜样激励,请身边的“英才”现身说法,请“名家”到校作报告。(2)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介绍本校中考状元奋斗的历程。(3)进行行为养成教育,学习励志格言,激发进取心。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持续学习的能力

篇(9)

那些淘气包、捣蛋鬼需要你的教育。但这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让淘气包、捣蛋鬼回归课堂,你需要读懂他们、研究他们,要搞清楚淘气包何以淘气、捣蛋鬼何以捣蛋?淘气包、捣蛋鬼何以会“逃离”课堂?

淘气、捣蛋是孩子的天性,是每一个孩子成长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反思一下我们小时候是否也淘气过、捣蛋过;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孩子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段是否也淘气过、捣蛋过。孩子来到人世,一般在3~5岁上,便开始变得淘气、捣蛋了,男孩子表现得尤甚。他们恐怕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不淘气、不捣蛋,即睡着了和生病了;如果孩子突然变得蔫了、静了,不淘气了、不捣蛋了,而且没有睡着,那十有八九是病了。孩子为什么会淘气、捣蛋呢?

一是好奇心。有那么一个早晨,孩子睁开惺忪睡眼,推开屋门或者凭窗眺望,一下子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新鲜、好玩,那就尽情地玩吧,这在大人们眼里就是淘气了。

二是不懂事。正因为孩子年龄小,身体和心智皆在迅速发育之中,懂得的事理不多,也听不懂大人讲的那么多大道理。听不懂的道理,在孩子心目中就不是道理,大人讲了也是白讲,孩子们仍然会我行我素、按照自己心目中的道理去做。大人们会奇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孩子们还会奇怪这些大人怎么会有那么多让人听不懂的大道理呢?自己千万不要长大。这就是孩子的天真、率性。

三是恶作剧。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能说会道了、能跑会跳了,也就是人们常讲的“可以离手了”,大人们的注意中心转移到别处,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忽视时,就会通过恶作剧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存在。这就不是一般的淘气与捣蛋了,而是觉醒意识的表现。孩子一般到了6~7岁上,也就是入学的年龄,就懂事多了,那股好奇劲已经过去了,到了这个年龄段,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会觉得淘气、捣蛋都是小孩子所为,没有意思了。

请注意,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一般”,到了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仍然会有淘气、捣蛋的学生存在,用我在本文开篇的话讲“哪个班级没有两三个淘气包和捣蛋鬼”,但人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段的提高呈减少趋势。淘气的小孩子是可爱的淘气包,捣蛋的小孩子是机灵的捣蛋鬼,孩子的淘气与捣蛋,可以归于不懂事、好奇心,可以归于人的天性,可以不当成一个问题,确切地说不是一个大问题;若长大了,仍然淘气成性、捣蛋成癖,不但是个问题而且不是一个小问题了,其成因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它会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而我们才把它当成一个教育问题来认真对待、深入研究。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淘气包、捣蛋鬼何以会逃离课堂。可以是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某个单一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为某些综合因素所致,不论是单一因素影响,还是综合因素所致,都要作用于学生且通过学生表现出来。学生自身因素是主要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为习惯不好。淘气成性、捣蛋成癖,这说明不良行为习惯业已定型,对除了淘气、捣蛋以外的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这势必要影响学习。

二是心理品质不良。淘气、捣蛋的学生一般来说智力正常,其中不乏聪明的孩子,问题主要出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意志不坚定,不用功,怕吃苦;目的不明确,不晓得学习为了什么;缺乏求知欲望,对学习不感兴趣等。

三是学习基础不牢。由于淘气、捣蛋致使功课越落越远,到了高年级上课有如鸭子听雷,闲着也是闲着,那就接着淘气、捣蛋吧。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溺爱,尤其是隔辈的不良影响;父母疏于管教,对孩子的不良习惯没有予以及时纠正,由起初的放纵、放任至后来的放弃;父母的表率作用不好,家庭气氛紧张,特别是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不良影响等。学校因素主要有:教育思想、偏颇、教育方法不当、同学的孤立、集体的疏离等。社会因素主要有:人文环境的污染、丑恶现象的诱惑、不良人员的教唆、传媒舆论的误导等。

如何才能把淘气包、捣蛋鬼的心收回来,让他们回归课堂呢?可供选择的辅导策略有哪些呢?

尊重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就是孪生兄弟姐妹也能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尊重生命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就是尊重生命的唯一性。没有对生命的尊重,真正的教育就不可能发生。这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当然也是做好淘气包、捣蛋鬼转化工作的前提。

矫正不良习惯。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仍然缺乏自控力,致使淘气成性、捣蛋成癖,其定性应是不良行为习惯问题,而不是品德败坏问题,不要轻易给淘气包、捣蛋鬼下“差生”或“问题学生”的断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原理是“做加法”,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原理是反其道而行之,即“做减法”,一点点去掉不良习惯,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我十分坚信,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比起组织星期日的消遣来,教会少年自我教育要困难得多。比起直到少年走出校门沉醉于无拘无束的自由空气之前抓住他的手不放来,教会少年自我教育也要艰巨和复杂得多。唯有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篇(10)

之所以必须这样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这首先是为了满足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精神需要。教育实践已证实,中小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思考者和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已往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这样一种错误的做法,当学生头脑正需要独立思考、探究的时候,教师却“剥夺”了学生的这一权力,想出各种“灌”的巧妙办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结果很荒诞,这种善意的、错误的“巧妙办法”却在实质上将学生教得不会动脑了。目前,仍有不少教师感到迷惑,为何学生小学毕业时成绩优良,进入中学后却学习吃力,对知识态度冷漠,甚至显出愚笨?没有保障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权力应是一个关键原因。其二,这一保障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前提。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探究,就没有知识的真正掌握,越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我们越要耐心地让他们独立思考、探究,没有思考的死记硬背只不过如无底的口袋,是记不住什么的。另外,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还是课堂激发学生兴趣,都是吸引学生的根本手段。有的教师只喜欢用那些有趣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去激发学生兴趣,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易导致学生过于兴奋,使学生安不下心来,“也就根本谈不上正常的脑力劳动了”,并批评这是“使用愚蠢的手段去激发学生兴趣,在这样精细的事情上表现出教育的无知,这些正是使少年变成‘难教的群民’的原因之一”(《给教师的建议》)。除明确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重要性外,要保障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权力,关键就是要尽量科学地将教学内容间接地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思考、发现。

二、要保障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

尽量将教学内容间接地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后,还必须保障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以往教学中存在这种现象,即教师有让学生思考的意识,但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紧接着就是提问,学生当然答不出来,于是就误认为学生不会独立思考、探究,便只简单地问是不是或以讲代思告诉答案,又成了教师一厢情愿的灌输。其实“满堂灌”的主要弊端即是教师占用了绝大多数的课堂时间。一个好的驾驶教练是善于指导学生自己操作,而不是总坐在驾驶位上“示范”。课改课堂中,教师应该做一个好“教练”,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更要耐心地多给他思考、探究的时间。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正确关系,已被多数教师所认识,但是,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首先就要从时间上来体现,将多数时间给学生。

三、要保障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如果课堂教学中没有及时的反馈矫正措施,即使给了学生问题和思考时间,学生的主体性也难得到充分发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做到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状况成为教师注意的中心,注意每一个学生,注意他是否在学、在思考,注意他们的思路、他们的疑难,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指导与调控措施。要改变上课只注意书不注意人,将上课弄成了背课的做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又是要注重对上课的间接准备,因为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主要是教师知识不足,对本节课、本学科的知识未能达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的程度。如何作间接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很关注这一问题,他认为:“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结下终生的友谊”。“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所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给教师的建议》),教师只有这样驾驭知识才能达到像能熟练驾车者一样自动化的程序,看路面而根本不必看方向盘、离合器和刹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自己注意的中心,从而保障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篇(11)

与企业的联系,其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理论模式为基础,以学生“凭空构想”的商品包装来完成实践教学,知识覆盖面过窄,缺少与相关课程的关联,知识更新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包装设计教育游离于市场之外。“两耳不闻市场事,一心只作设计图”,这样的作品,只能是与市场需求、人们的消费需求脱节的“纸上谈兵”,缺乏实用性。我国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体系存在的现状,与设计艺术与工程技术严重脱节有很大的关系,包装设计课程究其内涵来说是体现在科技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上。目前,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包装类课程一般是划分为平面设计课程,通常开设有包装结构、包装材料、包装设计等课程,这些仅仅是包装设计的基础。“包装设计的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过程”[3],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材料、结构、设计,更需要让学生有整体的、全局的思想,让学生了解到包装设计是一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学科。“跨学科”教育是经济快速发展对教育的需求,跨学科教育就是跨越不同知识研究领域,与相关的、邻近的专业、学科相交融。对于包装设计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设计门类相近专业融合,如与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二是“与技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融合”[4],如与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材料学、印刷工艺、机械自动化等。这种跨学科教育打破了各学科界限,使相关知识系统重组,在强调包装设计课程系统教育的同时又能以实用性为前提进行人才的培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包装设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