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信息技术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6: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信息技术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信息技术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相关研究综述

自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之始,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大学生网络应用行为的实证调查就一直在进行着,这些调查一般都将重点放在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倾向、网龄、上网频率、上网时间、上网动机等方面,典型的相关研究概述如下。

在皮尤基金会赞助的“互联网和美国人生活”项目中,研究者专门调查了大学生的网络应用问题,研究者借助于问卷调查和行为观察的方法调查了美国27所高校的2954名大学生,并于2002年了《互联网进入大学:大学生如何使用今天的信息技术生活在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与普通的美国公众相比,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是信息技术的早期采纳者,①而且是互联网的深度使用者;大学生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促进方面持较为积极的态度,但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中仍处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的地位;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社会生活。[1]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于2004年发起了“大学生与信息技术”的年度调查,[2]至2010年时该组织已连续了七份研究报告:2004至2010年间,美国高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含台式机和笔记本)拥有率一直很高(只有不到1.5%的大学生没有这些设备),笔记本电脑已经非常普及(占到近85%),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使用高速互联网(占到98%);有六成多的大学生都拥有可以上网的手持设备;大学生群体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PPT、电子表格、在线图书馆资源、课程管理系统(CMS)、②即时通讯(IM)、社会网络(SNS)、维基(Wiki)、网络购物、计算机游戏等方面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大学生在网页制作和视音频制作方面的应用有限(占三成左右)。另外,大学生正在从“看他人到网上的内容”转变为“自己创作的内容”及“和他人交换内容”;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在逐年增加,其中有近一成的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40小时,相当于全职工作的时间投入。

2006年,澳大利亚学者对2120名澳大利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的网络应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该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台式电脑拥有率为89.5%,笔记本电脑拥有率为63.2%,手机拥有率为96.4%,有72.9%的学生在使用宽带接入;有63.6%的大学生使用过网络教学平台;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活动是下载音乐;博客文化在这些大一新生中相当流行;有23.8%的大学生经常使用社会网络(例如MySpace),但很少使用Wiki。研究者发现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倾向,大学生在交往、娱乐和生活上对网络的依赖要远远高于在学习上的依赖,如何将互联网从大学生的“生活技术”转变为“学习技术”,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3]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迄今为止,社会科学领域对网络行为的研究,大致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网民的网络应用行为,包括网络使用方式、时间、频率、地点等进行实证调查与定量研究;二是对网民在网络空间的行为模式、行为类型与行为逻辑进行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4]本研究属于第一类研究,即“网络应用行为”的实证调查研究,主要目的在于系统调查和总结、分析大一学生群体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网络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状况、网络学习行为、网络娱乐与交往行为和手机应用行为。在问卷具体内容的编制方面,本研究部分参考了EDUCAUSE的“大学生与信息技术”年度调查问卷和澳大利亚学者的相关文献,并着重选择了一些关键类目,便于开展中、美、澳对应数据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南京市四所高校的2010级学生,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法,其中“985高校”1所、“211高校”1所、省属重点高校2所。调查时间为2011年4~5月(即大一学年下学期),采用了班级集中发放、回收问卷、手工输入的方式,共收到有效问卷772份。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

(1)性别:男生50.9%,女生49.1%。

(2)专业:人文、社会科学为30%;理工科为49.5%;医学为20.5%。

(3)生源地:有15.1%的学生来自发达城市,32.8%的学生来自中小城市,24.7%的学生来自县城,27.4%的学生来自农村。

三、研究结论

(一)大学生的网络拥有、接入条件都已具备且非常便捷

本次调查显示,有81.8%的大一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低于2010年美国高校大学生98.6%的拥有率[5]和2006年澳大利亚大一学生99.4%的拥有率[6])。其中有58%的学生有笔记本电脑(低于2010年美国大学生83.8%的拥有率和2006年澳大利亚大一学生63.2%的拥有率);③有98.8%的大一学生有电子邮件,学生常用的电子邮箱为QQ邮箱(89.7%);92%的大一学生在宿舍可以上网,84.5%的大一学生在校内可以上无线网,35.6%的大一学生在宿舍可以免费使用校内数字化资源;④大一学生的手机拥有率为99.3%(高于澳大利亚2006年96.4%的对应数据[7]),其中有56.7%的大一学生拥有普通手机,有42.6%的学生有智能手机,97.3%的手机开通了上网功能(远远高于2010年美国大学生62.7%的对应数据[8])。

大学生通常的上网地点为学校宿舍(77.5%),还有很多同学选择用手机不限地点上网(60.5%)。另外,学校机房(47.4%)和学校图书馆/自习室(31.2%)也是大学生经常上网的地方,有23.1%的大学生会去网吧(与2011年全国青少年网民27.9%的比率相近)。[9]

(二)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且娱乐性是目前吸引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重要动力之一

(六)网络学习已逐步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调查发现,61.2%的大学生所在学校(或院系)为学生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2010年美国高校的对应数据为9.3%左右)(还有34.1%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有66.6%的大学生会经常使用精品课程(包括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的网络资源;有62.4%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互联网上的名校公开课;另外,大学生提交作业的方式已经开始走向多元化——手写作业仍然是最主要的方式(81.5%),其他还有打印(39.6%)、电子邮件(39.2%)和网络教学平台(25%)。

(七)在信息技术对学习的作用方面,大学生的态度比较保守

在信息技术对学校学习的具体作用方面,“扩大知识面”排在第一位(77.8%),其他分别为,开阔视野(75.1%)、提供了学习辅导材料(73.1%)、给学习带来了方便(60.4%)、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47.1%)、增加了和同学交流的机会(37.8%),而在“增加了向老师请教的机会”一项上的认同度最低(24.1%)。关于手机对大学学习的作用方面,11%的学生认为有帮助及非常有帮助,有23%认为没什么帮助,有11%表示说不清。

随着大学生拥有的各类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大,一些学生会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同学来说,信息技术也会干扰课堂学习的效果。有77.5%的同学上课时会经常带笔记本电脑(或其他能上网的设备)到教室,其中有36.9%的同学上课时会经常上网从事一些与课程学习相关的活动,但仍有23.3%的同学在上课时会经常上网从事一些与课程学习无关的活动;有32%的大学生上课时会经常用手机发信息,有9%的学生在上课时会经常用手机从事一些和课程学习无关的活动。

(九)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站的主要目的在于交流和娱乐

(十)大学生网络应用中的“数字鸿沟”现象依然存在

近十年来,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已成为中国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大学生在网络应用中的“数字鸿沟”现象依然不容忽视。

(1)在信息技术的拥有方面:仍有近18.2%的大学生没有自己的电脑,有8%的大学生在宿舍不能上网,有15.5%的大学生在校园内无法使用无线网络。

篇(2)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丰富,基础性很强,因为这门课程主要就是针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的,因此更加重注基础性原理和技能。涉及多方面知识比如多媒体、数据库、计算机基本技术以及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一些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相比高中的计算机技术内容要更多、更广泛。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计算机技术,更较为专业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为大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笔者在此提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改革创新:

一、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最佳办法。因为无论那一项课程改革的变化和推进都是要以课堂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创新进而提高课程改革的速度,以致使课程改革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否则各种课程改革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面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依据自身的改革形式和教研成果,坚持以学生为重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未来应用为方向,尽量培养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教师力争做到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导者、策划者、管理者,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质疑探究勇于操作;还要采用提问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的促进学生合作探究,主动提出问题并能积极的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实践操作,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还可以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教学实践较强的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最好经常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学用时较长,需要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才能进行使用任务驱动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依据,科学合理的选择,恰当好处的应用,才会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以专业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实际学习的具体任务为驱动,教师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每小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力争使学生努力就会有收获,循序渐进的构建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在自主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已学的知识,争取综合所学内容顺利完成任务。每个小组一定要做到把任务尽量细化,如果遇到较难的问题就合作解决或者是通过询问教师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用这种方法适合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于某一单一的知识内容是不太适合的。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小组都会有对自主学习新知较为困难的学生,因此教师要首先进行集体指导,学生可以进行模仿练习,促进很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以致于不影响整个小组任务的完整速度,其实适当的讲解也会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的组员能力较强就应该给他们加大难度,尽量加大对这些学习小组的任务分配,可以选取较为专业的,具有较强挑战性的任务,组织较强小组快速完成并能及时总结经验,使各个成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全面综合发展。学校组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团队结合所学专业内容和教育科研方向,分期分批地开展专项活动,学校通过调动多方人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尽量千方百计的调动教育科研带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改革教学内容

现代高等教育的培育人才逐渐由精英式转为大众化,学院的人才目标要求也由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具体教学内容时,也要求从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为重点,以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大学生信息技术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把较为实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详实的传授给大学生,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尽快构建较为完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践和理论体系。结合大学生的具体专业,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文科和理科进行系统分类学习。迎合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本专业学习内容中及时融入先进的计算机理念和思路,有效地整合所学内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计算机基础知识新、内容多、概念多,比较粗糙课程的重点不够突出。同时学时有限,学习较为困难。在教材内容取舍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与应相关的理论。每个知识单元的内容以应用为主体,综合性的应用实例入手,引出各知识点及系统概念教师授课时通过精选内容。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地介绍最主要的知识点。

三、改革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网站经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的精心打造下建成并,供学生使用。该网站以贴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内容为核心部分,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在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学习内容的同时,辅助学生自练、自测的评价部分以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设置了问题讨论区,实现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基于网络环境教学的课程资源进行管理,包括进行资源的检索和浏览,对资源进行补充、下载。分类存储资源并将不符合教学要求的资源删除,教师已不再是位居前线的知识传授者,而是退居二线的引导者、组织者,其作用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空间。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主动思考、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探究研讨、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哦较大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这样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四、改革考核模式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不仅在堂上探索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且在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上也必须进行必的改革。笔者所在学院采取的具体方案是参照教学划中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现的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对基本知识的应用力。采用无纸化考核方式,学生考试时从丰富的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部分题作考题。《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微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知识部分占全卷20%(20分)。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操作技能部占80%(80分),题型包括汉字录入、Windows使用、字排版、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数据库、因特网的简应用等。在学生的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根据计算公式: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即可算出总评成绩。

任何一项课程改革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更需要一个较为艰难的实践过程,需要大学教师群策群力,依据本校大学生实际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有效的改革。另外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只有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充满热情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学生学习效果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勇帆等.基于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9(12):68~72

[2]董高原.浅谈有效教学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广东科技2010,19(22)

篇(3)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09)05-0064-05

一、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量表

1.已有学习策略量表综述

Weinstein编制了标准化学习策略量表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Inventory[1] (简称LASSI),该量表是专门设计用于测查和诊断学生适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能力的一种测评工具。Vermunt (1987)编制了学习方式测量问卷[2]Inventory Learning style(ILS),该问卷主要是用来测查和诊断大学生的学习方式。Pintrich等人(1993)编制了“学习的动机策略问卷[3]”,该量表包括九个认知策略项目,分别考察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使用情况。O’Neil(1996)编制的元认知测量问卷,主要是测查学生的元认知能力。Yesim Somuncuoglub[4]编制的学习策略问卷,该问卷主要综合Weinstein和Mayer、Pintrich等人的问卷项目。

上述学习策略量表年代久远,多是基于传统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内涵和结构编制而成,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因素未能全部涉及,更未能考察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策略中的应用情况,而且国外一些相关量表由于文化差异的限制,因此无法直接为我所用。

目前,国内陈义勤[5](2005)研制开发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水平量表,辽宁师范大学的王晓晨[6](2006)针对远程学习者开发的远程学习策略量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的王迎[7](2007)编制的远程学习策略量表,均在网络环境下对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其它尚未见到已开发的专门用于分析网络学习策略的量表。

但是,陈义勤研发的量表采用Weinstein (1978)LASSI量表的10个分量表,结合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特点,对原有的各个分量表进行修改或补充,并没有研究将网络环境扩展为计算机、手机“二网合一”情况下的学习策略内涵与结构,尚不能认为可以专门测量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的情况。王晓晨研发的量表,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进行的研究,没有考虑大学生经常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更没有考虑手机及其网络对学习策略造成的影响。王迎研制开发的量表对原有学习策略分量表做了较大改动,将学习策略分为辅助工具策略、信息素养策略、时间和任务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合作交流策略、考试策略和情绪缓解和意志管理策略六个方面,是对传统学习策略的重大挑战,但是未能考察手机在学习策略中的使用。同时后两种学习策略均是针对远程学习者,其中有些远程学习资源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因此,科学、有效地编制用于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策略的量表,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策略研究的基本保证和重要途径。

2.学习策略量表编制

本研究采用20世纪90年代杨宁教授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模型[8],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自我调节学习策略(见图1)。本模型在原有的基础了对元认知进行了扩展,更加强调情感动机策略等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应用,是对当前开放的大学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补充。

对当前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情况进行访谈,了解当前大学生主要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手机及其网络、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根据文献调研,将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推广到学习策略的各个环节,发现手机及其网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源管理策略,在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均有少量体现。而计算机作为工具和环境的双重作用,贯穿于学习策略的各个环节。

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三个基本维度,结合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或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实现的学习过程,编制出问卷。问卷在认知策略方面包括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人机协同记忆、信息精加工、信息应用和创造性思维策略共16个项目;在自我监控学习策略方面包括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和调节、自我评估和情感动机策略共12个项目;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空间管理和人际支持策略共12个项目。问卷采用多重计分法,项目反应分为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一半符合,一半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几个等级,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计分,从低到高依次计1分、2分、3分、4分和5分,分数越高表示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策略水平越高,学习能力越强。

二、研究方法

1.样本选取与结果分析

采用多阶段群集抽样法(以学校文理科艺术类、院系、班级为群集)选取徐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文学院、信息传播学院、美术学院共560名本科生对所编制的问卷进行了集体施测。问卷回收545份,去除缺失及空卷、答案趋同及极端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1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4%。被调查学生情况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量表信度分析

通过信度分析,发现本调查总量表的Cronbach Alpha信度系数如表2所示:

一般认为Cronbach’AlphaCronbach’Alpha>0.3,该量表可信,0.5Cronbach’Alpha系数

3.量表效度分析

本调查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考察量表是否能够测量出研究者设计量表时假设的某种结构。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衡量结构效度的主要指标是因子载荷,见表4。

结果显示,所有题目的载荷因子均在0.3以上,分布在0.439到0.878之间,均符合要求,说明各因子具有较明确的测量意义。即本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所有调查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并利用此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均值比较、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技术。

1.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下各分策略量表及各项均值

其中,项目符号加粗带下划线,表示手机及其手机网络在学习中的使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提高了大学生在时间管理策略和人际支持策略方面的水平,但是手机在认知方面的应用,诸如在信息检索、人机协同记忆、和信息应用方面的水平却比较低,影响了大学生的认知策略水平。说明当前手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的辅助方面。

2.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表8的数据表明,性别对大学生学习策略方面的影响体现在学习策略的各个方面。男生的信息检索策略和创造性思维策略明显高于女生,t检验的结果更进一步表明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创造性思维策略方面男大学生具有明显优势。在网络学习空间管理策略方面,男生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男生的各种策略水平的标准差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之间的策略水平分布同女生相比更为离散;而女生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明显高于男生。

3.不同科目类别大学生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不同科目大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的差异体现在不同方面。在认知策略方面,理工科大学生的信息精加工策略水平较高,文科学生的信息检索、信息组织策略水平较高,而艺术类学生在信息组织和创造性思维策略方面的水平较高。在自我调控策略方面,理工科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调节策略水平较高,而文科学生的自我计划策略水平略高一些,而艺术类学生的动机情感策略水平则略高于其它科目的学生。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理工科学生的时间管理策略水平较高,而文科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管理水平略高一些。

4.不同年级大学生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基本情况呈现以下趋势,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最高,大二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除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信息应用、自我评估、网络学习空间管理策略水平有提升外,其它策略水平略低于大一学生,到大三时几乎所有学习策略水平达到大学期间的最低谷,大四时学习策略水平又出现回升现象,比大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略高。

5.高分组和低分组大学生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从所调查的大学生中选取学习策略水平总分最高的前20%的大学生作为高分组,再选取学习策略水平总分最低的后20%的大学生作为低分组。通过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高分组和低分组在信息组织、信息精加工、创造性思维策略三方面有显著差异,高分组学生的信息组织、信息精加工、创造性思维策略水平明显高于低分组学生。在自我计划、自我评估方面以及时间管理策略方面高分组学生也有明显的优势。

四、讨论

1.学习者视角:应重点对大学二、三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不同性别,不同科目大学生辅导的侧重点不同

从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年级差异表可以看出,大三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较低,影响了大学生整体学习策略水平的均值。本研究的调查工作在10月期间进行,大三学生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学习策略水平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也偏低。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中的使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然而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目标不是很明确,加上自控能力不是太强,容易受各方面的诱惑,所以对大学二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应该加强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

结合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下的学习策略差异,要加强对男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指导,而对女生的指导应该侧重于网络学习空间管理方面。而不同的科目特征又使得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发展不一致,不同科目的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具有不同的优势。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要重点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自我计划以及自我监控和调节的学习策略水平,而文理科学生的动机情感策略水平则有待提高。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重点应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管理策略水平,而文科学生的时间管理策略水平则应该成为教学关注的重点。

2.信息技术工具视角:根据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中的不同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

移动手机作为学习的工具,可用于信息检索、协作记忆等认知策略方面,也可以在时间管理、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和人际支持以及情感交流策略中发挥作用。调查表明当前环境下手机多用于学习策略中的人际支持,以及情感交流方面。手机作为信息检索的工具和协作记忆的工具降低了认知策略水平均值,说明手机作为知识查询和辅助记忆的工具还没有被大学生广泛接受。当前尽管移动学习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还需要较长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作为认知工具,用于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人机记忆、信息精加工等认知策略的各个方面。计算机作为信息检索、精加工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工具,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可。然而计算机作为信息组织、帮助大学生记忆的工具以及信息应用的工具在大学生学习中应用较少。计算机在大学生认知策略中的总体使用水平较低。

计算机作为学习空间创设工具的同时,为大学生的开放式学习提供了支持。计算机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工具,这些工具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得分高于中值,说明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意识较强,教学中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大学生传授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技巧,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

3.学习策略视角:大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大学生信息精加工能力、网络学习空间管理及自我监控能力方面

数据显示,在认知策略方面,大学生信息检索策略的平均水平较高,然而大学生的信息精加工水平较低。有一种论调认为学习中有了计算机网络的强大支持,之前需要学习者记忆、组织、精加工的内容可以由计算机网络代为执行,实现知识的外储存、外加工。学习者已经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记忆、加工学习内容,这种观点成为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问题解决需要依靠大脑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以及创造。假如完全实现了知识的外化,人的大脑将无法对材料进行加工。毕竟电脑不能完全代替人脑,电脑虽然可以生成一些东西,但创新的方面还得依靠人脑完成。所以,尽管计算机网络为我们获取知识带来了种种便利,但我们并不能把需要人脑处理的信息完全交给计算机网络。如何高效地学习、加工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仍然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场所,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的最具有权威和时尚的学习基地。由于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多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非线性环境较难控制,大学生常常因为多而杂的学习资料和内容导致思路不清晰,因为超链接的吸引使得注意力分散,从而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迷失方向,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策略教学在帮助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的同时,重点针对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控制能力、以及自我监控能力进行辅导,加强大学生驾驭网络的能力,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获取及加工信息能力的重要法宝,同时要注意提高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我监控能力,成为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Weinstein LASSI User's Manual[EB / OL]. ,2005-03-03.

[2]Vermunt, J. and Van Rijswijk, F.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kill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J]. Higher Education, 1988, (17):647683.

[3]Printrich. P. R., Smith. D. A.F, Garcia. T., Mckeachie,w. j. Micheachie. W. J.A. Reliability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93,(53): 801-813.

[4]Yesim Somuncuoglu & Ali Yildirim; Relationship between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an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M].1999.

[5]陈义勤.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水平量表的初步修订与试用[EB/OL]. 省略/websitedm/elearning/guest/magazine/paperpre.asp?PaperID=1795.

[6]王晓晨.远程学习策略量表的研制与开发[D].2006.(5).

[7]王迎等.远程学习策略量表的编制[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8]杨宁.从元认知到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研究的新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2006,(7):101-105.省略)。

The Research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 Applied in the Learning Strategy:

The Investigation students come from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Feng Xia & Li Ziyu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Department,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9 )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15603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和光电等技术为基础,是产生、存储、转换和加工图像、文字、声音及数字信息的现代高技术的总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程教学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教学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实践证明大批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显著加强,师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信息技术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课堂教学依然是大学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引入课堂教学是未来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目标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拓展和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环境,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尝试以“跨文化管理”课程为例,介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课程教与学的实践情况,希望能为同类课程的信息化改革提供参考。

1“跨文化管理”课程改革背景

1.1课程性质

跨文化管理是20世纪末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迎合国际商务活动的需要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组织行为,探讨如何提高管理者在不同文化里提升管理绩效的方法。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各国的经济、技术、文化及人员交流不断深入,跨文化管理能力成为国际商务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美国和欧洲一流的商学院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培训自己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中国的跨文化管理课程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在对外经贸大学外语院系的教学大纲里,主要针对外贸专业的学生开设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相关课程,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跨文化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都纷纷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而且北京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还开设了跨文化管理的硕士专业和方向。

1.2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教师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认识不足。开设“跨文化管理”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应该是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关注的重点依然是学生是否理解了教科书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至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则认识是学生工作以后的事情,目前在学校只需要牢固掌握知识点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行为使得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概念和理论,而忽略了对各国文化差异的识别,最终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建立起跨文化意识。

(2)教学方法单一。在“跨文化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尽管部分教师也会采用课堂提问或讨论的教学方法,但整个教学过程依然由教师掌控,学生参与性差,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因而教学效果不佳。

(3)考核方式单一。“跨文化管理”课程的成绩考核通常以考试为主,由教师按照教科书的知识点设计试卷,重点考察学生对重要概念、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学生为了应对这样的考核方式通常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很多学生往往采取考前一个星期突击背诵的方法来应付考试,这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相应能力的提升效果甚微。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强调相关知识点和理论的讲授,对学生的参与重视不够。怎样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或积极探究性的学习,一直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跨文化管理”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完善,为大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环境与条件。为此,课题组提出了以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跨文化管理”课程基本教学改革模式:

2.1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造和提升传统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或有目的地自主学习,一直是课题组教师关注的重点。为此课题组成员在“跨文化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和多媒体资料,并创新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具体做法是:任课教师有意识的把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大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与课程资料去开展主动认知、思考问题与寻求答案,这样的做法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主动检索或思考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效果。

图1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框架示意图

2.2基于网络资源检索与加工的合作学习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大学生有意识的自主学习,在团队合作中学习,课题组创新了基于网络资源检索与加工的合作学习模式(模式框架如图2所示)。其具体做法是,借助校园网的建设,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围绕相关主题进行协作学习等,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资料搜集、信息筛选、整理加工与信息、主题PPT制作、与留学生交流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内进行,所以要求学习者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它们对促进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PPT制作等实践能力的发展,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图2基于网络资源检索与加工的合作学习模式框架示意图

2.3基于课程资源库利用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在长期的课程教学实践中,课题组成员积累了丰富的跨文化管理相关视频或音频资料、电影资源等。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做法是(模式框架如图3所示):基于课程资源库的丰富素材,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大量增加与理论有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让学生能够结合文字材料与网络资料进行主动思考,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促进交流和提高思考能力。

图3基于课程资源库利用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框架示意图

3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调查反馈

为了检验“跨文化管理”课程创新学习模式的教学改革效果,课题组对所有选修了这门课程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我评价的问卷调查。

3.1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对于“您对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何”这一问题,32.84%的学生表示会自觉学习,58.21%的学生表示有时会自觉,只有8.96%的学生强调需教师督促后才会自觉学习。关于“您会利用网络资源围绕相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吗”这一问题,59.70%的学生表示有时会主动,只有22.39%的学生表示非常主动,1791%的学生表示要老师督促后才会主动。为了了解学生在PPT制作上的自主学习情况,我们设置了“平时你会花费时间收集和整理PPT的一些资源吗”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32.84%的学生表示经常会,38.81%表示有时候会,28.36%表示很少会。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在“跨文化管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少部分学生仍需要在教师的督促下才能开展自主学习。

3.2大学生合作学习情况

对于“您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同学间互助合作吗”这一问题,50.75%的学生表示经常会合作,43.28%的学生表示有时候会主动合作,仅有5.97%的学生表示需要老师督促后才会相互间合作学习。对于“你所在小组共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各成员贡献如何”这一问题,34.33%的学生表示个别同学贡献很大,56.72%的学生认为各成员贡献比较平均,还有8.96%的学生表示有人完全是搭便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跨文化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对于小部分同学存在的搭便车行为应该引起重视,在今后进一步的改革实践中想办法解决。

3.3大学生探究学习情况

为了掌握大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方面的情况,我们也设置了相关问题,对于“您会有意识的根据任务独立获取、分析、处理、交流信息吗?”这一问题,61.19%的学生表示比较愿意,28.36%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只有10.45%的学生表示不怎么愿意。对于“你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该课程相关内容的探究性学习吗”这一问题,77.61%的学生表示有时候会,17.91%的学生表示经常会,4.48%的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对于“你在完成探究性实践作业的过程中感觉如何”这一问题,6418%的学生表示比较轻松,25.37%的学生表示非常轻松,10.45%的学生表示有一定难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能够经常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学生比重还不是很高,今后在激发学生主动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3.4大学生对教学改革效果的认同情况

我们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跨文化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意识;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相关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以下是对问卷结果统计后进行的分析。

(1)大学生跨文化管理意识的培养情况。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意识状况,我们设置了两个问题。对于“你觉得当代大学生有必要提高跨文化管理意识吗”这一问题,94.03%的学生表示非常有必要,只有5.97%的学生表示一般。对于“现在开设该课程,能否帮助你提高跨文化管理意识”这一问题,65.67%的学生表示效果非常明显,34.33%的学生表示效果一般。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有提高自己跨文化管理意识的需求,通过“跨文化管理”课程的教学,超过一半的学生有效的提升了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意识,当然目前的教学模式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2)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对于“经过该课程的学习,你的哪种能力提高最明显”这一问题,3284%的学生认为是PPT制作能力,31.34%的学生认为是语言表达能力,19.40%的学生认为是团队合作能力,还有16.42%的学生认为是资料检索能力。对于“经过该课程的学习,您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有提高吗”这一问题,59.70%的学生表示有一定提高,4030%的学生表示有显著提高。对于“该课程采用小组作业的形式对你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帮助吗”这一问题,52.24%的学生表示非常有帮助,46.27%的学生表示有一定帮助,只有1.49%的学生表示没有帮助。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跨文化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改革模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资料搜集、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4结束语

课题组在“跨文化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提出,不但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从而形成新的学与教的模式。当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首先,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充当学生自主学习的顾问,应该去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其次,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专任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资源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不仅是教育手段的重大变革,也必将促使教学观念、教育方法的改变,促进师生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的提高,今后还需要不断的改革实践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1计算机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1顺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的焦点,俨然转变为信息技术的竞争。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而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计算机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人们通过计算机可以查询所需信息,一些复杂数据的处理工作也可以由计算机完成。信息社会的人可以分为两类: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工作的人才。无论是哪类人才,都应该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技术,而这些人才,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大学的培养。因此,可以说,大学教育中注重计算机教育,重视对大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工作,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的。

1.2满足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结合的。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是相互交织渗透的,从而也推动了前沿科学的产生。因此,新时代的人才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各科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将各科知识有机结合的能力,从而产生新看法和新见解,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种人才即为“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舞台上更需要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只有掌握一些前沿领域的知识,才能顺利完成国际交往。为了培养这两类人才,大学应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使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技术与发展趋势。

2计算机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2.1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进一步锻炼大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协作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如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本质性问题,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如何利用信息手段教学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对教学结构的改革,是对教与学效果的优化。

2.2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科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延伸。而进行科学创新的一项必要条件就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当代大学生需要培养创新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创新思维能力,还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激发大学生创新的动力,只有兼具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才是创新型人才。而大学教育中的计算机教育,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都占据重要地位。计算机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发其探索欲和求知欲,促使其探索、发现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学习资料,思考学习内容与具体实际的联系,将计算机的广泛性与多功能性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提高,并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中,培养较强的创新能力。

2.3增强师生间交流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仅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教师很难与大学生分享其全部的教学资料、教案等。而通过适当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通过网络课堂上传教学课件,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获取这些课件,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同时,学生可向教师指出课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对教学资料进行及时的补充,这是传统课堂所不能比拟的。利用图文并茂的信息展现方式,刺激学生多重感官接受信息,提高了其学习效率。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能力。

3强化计算机教育的方法

3.1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

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模式是教师讲授什么内容,学生就去学习什么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为教师。为了强化计算机教育,应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变“教为主、学为辅”的方式,为“学为主、教为辅”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计算机属于双向媒体,除了能够将教学信息呈现给学生以外,还可由学生向其输入信息,使得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计算机教学中,有很多专业术语,若以专业方式向学生解释,学生可能仅仅记住了专业名词,实际上并不理解,教师就应注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3.2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促进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计算机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大学生的培养也不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层次,更应该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计算机学科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新旧问题进行研究,这一特性正好补充和完善了高数教育知识内容陈旧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高数教师可将计算机引入教学中。计算机教育的目的除了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外,还应该使大学生能够利用其所学其他学科的知识操作计算机,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帮助。

3.3加强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软件。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与培训方案,并按部就班开展培训工作,保证教师水平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只有基础设施作保障,才可保障计算机教育的顺利进行,而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网络设备、投影仪、电脑等设施,对于这些设施,不仅仅要求保证其质量,更应保证其数量够大学生使用。除此之外,还应加大资金做好硬件设施的后续维护工作。在软件方面,网络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供大学教育使用,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为计算机教育创造条件。

4结束语

在信息化社会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顺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满足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在大学教育中,计算机教育占据重要地位。例如,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为了加强计算机教育,学校应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促进大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提高。

作者:尹红征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2016)01-0116-0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大众化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最难就业季”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因此,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外,学习与社会接轨的就业指导课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忽视的学习内容。但是,作为公共课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目标,难以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真正的作用。如今,各个学科都在努力突破传统教学结构的束缚,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改革。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与课程的整合也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被认为是当前优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基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将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整合,是解决就业指导课程困境的一项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对于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其他类似公共课程的有效整合仍缺乏系统和细致地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实际的问卷调研,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整合策略,尝试改变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从而为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做出贡献。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帮助择业期的大学生根据个人的性格、能力等特点选择职业的专门工作,其主要任务在于利用心理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咨询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倾向,帮助大学生正确开展职业认知、职业定位、职业规划。[1]从整体上来看,由于教学层面和管理层面存在问题,导致就业指导课程面临发展困境,教学效果很难实现其预期的定位。

(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为对制作简历、面试礼仪和就业政策及法规的简单了解。[2]这些教学内容对于信息时代的学生而言过于简单和单一,学生自己很容易通过网络等手段获取,因而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教学内容陈旧,很少加以改进,难以做到与时俱进,未能符合学生、社会发展和市场的实际需要。由此可见,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较差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

就业指导教师一般是学院的书记或辅导员,他们往往没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由此可见专业化程度不容乐观。此外,通常就业指导教师的行政工作较为繁忙,很少有时间参加有关就业指导课程方面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并且与人才市场和企业联系较少。他们虽然在日常上课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的准确预测。因此,当前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水平整体不高,致使他们在课程内容、讲授方式等方面难以突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已经成为公共必修课之一。由于教师专业水平和精力有限,在有限的课时教学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通常采用同样的传统讲授法。然而,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讲授方法单一,缺乏生动直观性,使学生只能接受理论知识,而在实践应用时无从下手。同时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无法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个性特点,从而也难以实现个性化指导这一目标。

(四)对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大多数高校相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由于对开设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高校没有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系统统筹考虑。[3]可见,授课教师与学生对此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兼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是混学分、拿成绩。加上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少课堂互动,缺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由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很难被调动起来,对课程及其相关知识并不在意,使得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欠佳,并没有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所欠缺的职业素养的实质作用。

(五)课程设置不规范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时间和课时设置不规范。部分高校从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每学期4个学时,也有部分高校在大四才开设。课程开设较晚的高校因为时间的滞后无法满足学生对就业方面指导的需求,而课程开设较早的高校往往也只是对课程内容的重复或简单概述,致使学生在真正求职时所用甚少。因此,对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时间和课时长短,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真正使课程具有实用价值。

二、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可行性调查研究

基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性质,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趋势和优势,笔者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需求,论证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可行性,以采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解决当前课程出现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一方面,采用访谈法。笔者对四位河北高校就业指导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关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困境以及就信息技术对就业指导课程所带来改革的看法和建议。另一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法。笔者以河北大学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他们来自文理不同专业,涵盖大二、大三、大四不同年级,其中男生34人,女生46人,共发放问卷80份。主要了解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看法。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访谈和整理,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师生对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较为不满意。在访谈过程中,一线教师大多反映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滞后、单一,且课程没有受到学校以及学生的重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以简单的知识讲授为主,以多媒体课件、音视频资料辅助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明显缺乏师生互动,且由于教师少而学生多,个性化指导的实现很有难度。一旦课程结束,就业指导也就随之结束,不会产生持续性的指导和对学生职业规划的不断修正。针对学生的问卷数据统计也反映出相同的问题。83%的学生认同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见图1),89%的学生对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不满意(见图2)。在上课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听讲,并认为当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并没有对自身职业素养和规划起到明显促进作用。2.师生对信息技术融入就业指导课程持支持态度。针对授课现状,就业指导教师在努力寻求突破,以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改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使就业指导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基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性、时效性和应用性,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被一线教师所认可。教师希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使其与社会真正接轨,使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学生参与性更强,更希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持续性关注。作为“数字土著”的学生更是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就业指导课程持有积极态度。3.就业指导课程可从多方面与信息技术整合。通过访谈了解到,一线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有用武之地,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以及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等多个方面对就业指导课程优化。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提出就业指导内容应更具针对性、时效性、生动性和实践性(见图3),教学方式应多样。如增加求职模拟训练、面对面咨询等环节,增强个性化的教学指导(见图4)。综上所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较为认可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可行性,认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当前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

三、讨论与建议

基于就业指导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的优势,笔者对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就业指导的课程资源

传统课堂采用的教材内容固定,很少更新,时效性差,因而较难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就业指导课程在内容方面应不断去糙取精,并发挥信息技术的检索与制作功能,在传统教学内容中融入与现实社会需求真正接轨的内容,如真实的人才市场与企业招聘要求、面试案例等,使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满足社会需求,学有所用。教学内容除了文本形式的知识点外,教师可利用网络,将节目或影视视频资源、时下流行的图片等素材作为案例,使课程更加直观生动,契合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例如,《非你莫属》、《杜拉拉升职记》、《何以笙箫默》等视频中有许多面试着装、言谈举止方面的技巧,符合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此外,信息技术不应只限制为搜索工具,它所应用的网络环境为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课程资源提供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的开发,可以搭建就业指导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共享各高校的优质资源,从而使一成不变的教材成为灵活、时效性强的资源,同时也有助于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式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以讲授的方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性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改变着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优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既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除了采用讲授法传授基础知识外,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促进师生讨论以及生生互动。例如,较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可由教师提供相关网站,或将网站以二维码等形式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于招聘类等实践性强的内容可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模拟,若受到时间、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可通过网络弥补,学生可在课下通过表演、数字故事、动画演绎等不同方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对于制作简历等操作性知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操作、美化、分享和评价。通过信息技术,突破课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方式不拘泥于讲授,更易于优化教学过程,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及网络平台的便捷,使个性化教学指导成为可能。通过网络的职业、性格等测评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模拟应聘、案例分析,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指导过程。在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日益成熟的当下,可建立学生的个人电子档案,跟踪学生的发展变化,提出更有针对性、持续性的就业指导服务。

(三)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方式

一般的就业指导课程评价方式为制作个人简历或撰写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论文。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只能获得分数和学分,却不能获取简历制作是否合理规范、自身职业素养如何的反馈。从总体来看,就业指导课程评价方式常常受到学生数量多、课程重视程度低、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中,教师可以通过网上的客观题试卷完成对学生的总结性评价,测试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出分数和反馈。对于过程性评价,通过主观题,如制作简历、看视频回答问题、录制小段模拟面试视频等多样化题型,采用同伴互评的方式得以实现。在同伴互评实施中,教师要首先给出评价标准,然后学生随机互评主观题,并进行自评。评价标准可作为答案,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渐识记。通过评价他人作业,学生也可以实现自我反思。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的变革,更营造出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在网络环境中,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会因为课程的结束而消失,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持续性指导。教师在基于信息技术背景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构建更为完整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从而更易于突破传统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束缚,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时效性、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共享资源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在信息技术营造的教学环境中,不仅可以学习更具有实用价值的就业指导知识,还可以监控自身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发展,培养自我监控和反思意识。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实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很好地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5]然而,信息技术与任何一门课程的整合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整合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技术和专业方面不断进修,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应端正思想,认识到就业指导对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和积极参与程度。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整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未来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深化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整合,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不仅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类似于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的其他课程,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经过系统的开发,也将发挥课程设置的真正作用,优化教学效果,服务于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池忠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57-60.

[2]王建.CAI在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与教学研究,2014(8):22-25.

[3]雷树俊.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11):136-137.

篇(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9-0065-04

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研究的背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网民中学生群体是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 26.8%,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到10.4%。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的重要群体,网络不仅是他们学习的一种便捷工具,更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思维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知识传播方式等都面临着极大的冲击,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等。网络的特性使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异常复杂,使教育的构成要素、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在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现实应用中,开启学生管理工作新的思路、新的手段和新的方法。

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既给高校品德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檀江林等著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重点分析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路径与评价体系;对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内容、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张光慧著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势必需要高校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有机链接,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罗洪铁教授著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戴黍著的《互联网与高校德育――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考察》(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罗家英著的《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变革与构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和相关论文等分别从网络文化建设的视角、心理学的视角、和谐校园建设的视角等对网络品德教育进行探讨。[1-6]

信息技术与组织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对组织及其决策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信息技术可能会通过三种不同的途径对组织及其决策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论解释,即技术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和互构论。[7]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互构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对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其他部门及其主体的影响是信息技术与这些部门和主体相互构造的过程,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引入会对学生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或主体的内部结构调整做出反应,另一方面学生工作部门和其他部门及其主体会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形态进行修正、改进和创新,信息技术能否有效地提升学生管理和服务的绩效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与这些部门和主体如何最优化结合。

二、信息技术推动学生管理创新的实现机制

信息技术的引入为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转变方式、提高效率创造了空间,同时也为品德教育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机制。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引入、教育手段的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学生管理的范围已从有形向无形转变,管理的基本理念已经从“管理为主,服务为辅”转向“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管理方法已经由单一转向多元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将促成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的重构,促成管理效率的提升,为学生的自我管理提供平台,促成教师和学生间的平等互动,并为学生管理创新提供相应的实现机制。

1.信息技术可创造富有特色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正深深影响着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发展。网络的虚拟性、快速性、便利性、综合性的特点对于人类道德普遍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而言,既是机遇的开始,也是挑战的来临。高校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适时地进行分析总结,并解决产生的新问题。信息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三个层面的社会里,即人类大社会、校园小社会、网络虚拟社会。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进而能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网络时代大学生人类道德普遍价值体系教育必须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坚定大学生对民族复兴的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觉与自信。同时,发展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网络文化。要以校园网为载体,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秉承优良传统、崇尚良好学风、弘扬远大理想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网络的蓬勃发展为充分展示人的个性提供了平台,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个性发展原则要求个性发展必须与全面发展相统一,这为网络时代大学生人类道德普遍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理论参考。我们要按照二十一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结合人类道德普遍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组织品德教育活动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使人类道德普遍价值体系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2.信息技术可促成新型学生管理系统的构建

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包括一个大学生从招生入校开始到毕业离校整个大学生活中全过程资料的完备管理。[8]具体包含学生信息及班级建设管理、招生管理、迎新管理、学生宿舍管理、评奖评优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学生品德教育管理、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就业管理、离校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化,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各个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工作。[9]

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数据资源的进程中,管理部门需要依据学生教育的需求积极开展基础数据库建设,并逐步形成覆盖学生管理各层面的各类数据库。依托这些数据建立数据分析、动态监测、决策支持等应用系统,可使学工部门充分掌握学生培养各个层面的信息,以便及时为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例如学籍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等都需要中间性基础数据库的支撑。[10]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开发其它各类信息数据资源,建设相应的数据库,为其它学生管理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支撑。当前,在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中还存在着公共教育资源覆盖率过低,信息公开率低等现象。在新型学生管理系统的构建中,利用信息化的独特作用,可促进学生管理的优化升级。传统的人工管理过程将被基于网络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所代替,教师和学工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学生事务,使教育与管理过程运行更加流畅和便捷。此外,通过有效存储管理过程数据,也使管理更加透明化,增强了管理的规范性。

3.信息技术可促成学生管理效率的提升

通过对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逐步扩展,能够使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各个层面的信息实现数字化,数据采集实现准确化,数据管理实现统一化,数据利用实现共享化,彻底改变过去数据采集不够精确、数据之间关联性不强、数据运用不方便等弊端,可为学工等相关部门提供精准、及时、便利的数据信息服务,并为学生教育、服务措施的制定、学生成长动态的监测提供有效支持。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信息化为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提供支撑,也体现了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机制的协调、综合效用的发挥;借助综合电子数据交换平台,交换和整合校内各部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从单项管理到综合管理,以便能更好地满足当前对网络时代学生管理与服务的需要。通过网络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联网共享,系统掌握学籍、就业、教育等各项基础信息,克服现实中的各种壁垒,建立省内乃至全国的信息联网,实现跨区域的服务,使异地入学、学分互认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确保信息动态准确,提高工作效率。借助信息技术对数据和过程的管理,使传统的人工管理所无法实现的工作和效率成为可能,实现管理的高效率、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性化。

4.信息技术可推动教育者和学生构建互动机制

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有助于畅通施教者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利用信息窗口,建立教师、各级管理部门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渠道,是实现有效交流、了解学生、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利用网络信息窗口,各类管理服务信息,提供各类管理服务,也是高校实现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学生的个性彰显,公开、公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也更加活跃。在这一背景下,依托信息化平台,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学风民意调查,即时了解分析学生群体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意识,进行定期的教学质量、管理效率的分析,并结合对不稳定因素的动态了解,综合利用网络监控,结合传统的安全防范措施,能够建立三维安全防范系统,预防学生中极端事件的发生。信息技术的引入,还能为规范、搭建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提供可靠平台。比如,建立学生自治自律和信息公开平台,形成学生自主进行学风建设和自我管理的便捷通道。

三、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1.学生管理创新中信息技术引入存在的问题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乏创新

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面缺乏创新。一方面,缺乏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深受高校学生欢迎的生动活泼的网上互动和现代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中来,诸如网络互动等现代服务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未能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思想品德工作方面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仍然沿袭传统的面对面或单向性正面灌输的模式,尚未树立现代信息教育理念。一些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与管理者未能真正掌握新时期新条件下,进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能驾驭这一新型的工具。这都使这种新型的思想教育模式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信息化加快与校园基础设施薄弱存在矛盾

以信息技术带动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并加速学生管理创新,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首先,在硬件条件方面,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需要加强移动互联网、4G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从广度和深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方式。高校中无线宽带网(3G+WLAN)、光纤通信网络虽然早已成熟并普遍应用,但在使用效果和服务质量上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软件条件方面,但还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移动互联网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正在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利用新的传输工具进行传播交流日趋频繁,特别是短信、网络和微博、微信的应用,使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途径等与以往比都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另外,高校普遍还未真正建立起综合信息网络,信息采集环节措施十分薄弱。因此,以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信息化为基础,深入地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水平,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

(3)信息技术潜力发挥不充分

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校园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还不够深入,为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信息查询等无纸网络化办公和学生管理,就必须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子流程管理和服务进行集成,以便整合校内各部门需要和拥有的信息资源、关键数据;还应在更深层次中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学生能力。当前,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学工处(或学生工作部)建立学生管理系统,教务处负责教学管理,建立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财务处建立学生消费管理系统,图书馆负责学生图书资料借阅管理系统。学校管理中的各业务部门往往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分散化建设管理方式,导致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偏低,各信息平台交互功能不完善,整合资源能力较弱,并使各部门内部及各部门之间信息系统资源的整合不够有效,信息与业务流程衔接上不够紧密,造成网络和信息系统出现自我封闭、条块分割、信息隔绝等现象。甚至有些部门尽管采用了先进的信息系统,但对信息资源的搜集还处于无序或无效状态,从而导致信息资源极为分散,加之缺乏相应的整合与管理,使运行效果不理想。

(4)校园信息安全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信息安全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校园信息管理参与者并不重视信息资产所面临的威胁,或者将信息安全认识局限在IT方面,尚未形成明确、合理的信息安全措施去指导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必要的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风险防范的教育培训还很欠缺。同时,重安全技术、轻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有时信息安全还要越来越多地面对隐私保护和道德问题,这些也给学生管理创新带来挑战。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管理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1)树立信息化支撑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的理念

信息技术提供的自动化功能和通信功能,有助于构建各类管理应用系统,提高管理的效率;信息技术强大的通信和交互功能,有助于畅通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各类应用平台,开展管理机制创新和应用,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和服务水平,让网络成为传承人类道德普遍价值的新手段。高校要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开展以人类道德普遍价值教育为主题的网上论坛、网上交流、网上辩论赛、网上教学等活动,在校园博客、论坛中将人类道德普遍价值贯穿于新闻的报道,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对话和积极渗透,倡导积极、健康、文明、进步的价值观,不断改进和提升网络平台,强化民族精神,增强网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

(2)拓展大学生心理素质,疏通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品行道德教育的渠道

网络时代,多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更容易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的阶段,在心理品质和特征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因此,价值观教育应通过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及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其对健全人格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感。大学生人类道德普遍价值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全员都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学生立德成才的环境,形成健全人格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3)整合网络资源,拓宽网络教育课堂,占领网上教育阵地

网络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是开展大学生品行道德教育的网上阵地,要做好大学生网络品行道德教育就必须首先建设优质网站。在这些网站中,不断宣传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让大学生主动寻找先进文化,发挥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是有效开展网络品行道德教育的途径。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品行道德教育的授课特点,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可以将品行道德教育课搬上网络,首先可以通过网络整合品行道德教育课的内容,思政课教师可以及时将网上热点问题搬到课堂上,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来进行实事分析和解读,从而达到品行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时由于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可以不断拓展品行道德教育的途径,将品行道德课搬到网路上,根据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安全、动态、互动的形式呈现教育内容,克服了课堂教学的单一性,通过内容和途径的拓宽,网络品行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发挥其作用。

四、结束语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借助于信息技术与组织理论,构建出信息技术促进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创新的实现机制。

其次,分析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品行道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育理念缺乏创新、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信息技术潜力发挥不够充分、信息安全处于起步阶段等诸多薄弱环节,据此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支撑学生管理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为学生管理创新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信息技术必将为高等教育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撑和活力,为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发挥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2:180.

[2]张光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9:210.

[3]Thersa Heintze , Stuart Bretschneid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structuring in Public Organizations:Does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ffec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Commmunications, and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0, 10( 4): 801- 830.

[4]Leon J.Osterweil,Lynette I.Millett,and Joan D.Winston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Electronic Services Provision: A Strategic Assessment[M].Washington,D.D.: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7:121.

[5]丁元竹,张强,张欢.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007).

[6]刘国军.网络舆情发展视阈下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J].中国国情国力,2012(3).

[7]李国鑫,王雅林.基于技术与组织适应性的信息技术绩效模型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

篇(8)

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将来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1-2]。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里,信息技术无疑是最关键、最需要掌握的技术,对大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3]。因此,福建省进行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把计算机基础教学从单一计算机技能教育,转向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信息技术本身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发展日新月异,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已难以完全满足今后工作、学习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工程学院针对本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全校性的信息技术竞赛,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有益补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阐述信息技术竞赛的组织、实施及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 教学现状

1.1 学生情况

我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多学科大学,生源地相对较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大致可分成三个

层次:第一层次,来自于教育发达城市的学生,在中学时就学过计算机相关基础课程,熟练掌握Windows与Office的基本操作,懂得初步的多媒体制作和程序设计等知识;第二层次,来自教育体系相对完善的县市学生,通过中学教师传授或自学已掌握了简单计算机基本操作,如Windows的基本操作、上网查资料收发邮件等;第三层次,来自于边远地区的学生,由于条件限制,几乎是“电脑盲”,基本上不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原有计算机教育水平差异较大,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另一方面,大部分新生仍然延续中学时期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方式进行计算机知识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这种仅仅掌握课内基本内容的学习方式是无法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

1.2 教师情况

大部分教师承担较多的教学工作量,部分教师还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这就导致每个学生得到的教学和指导时间比较有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由于青年教师所占教师的比重较大,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少、教学方法单一、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较差,因此,其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信息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与此相反的是部分教师掌握的知识相对陈旧,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从而,限制了学生吸收最新、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基金项目:集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C14248);集美大学教改与科研项目(JY09145,ZQ2010008,2011C002)。

作者简介:谢书童,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化计算与数据挖掘;贾红伟,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方泳泽,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育。

1.3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随着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这使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扩展,主要有:计算机系统硬件知识、软件知识、网络知识,以及Windows操作、Office使用、不断涌现网络应用服务、新兴的工具软件等操作技能。需要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多,相应的知识点越分越细,但是课时数却未增加。

另一方面,整体的教学方式仍然比较单一。虽然现在计算机基础的授课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与早期纯“黑板”教学方式相比,其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信息量大,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但是,它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更多地是被动学习,况且长时间注视幻灯片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导致发困等不良因素。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将课堂放在机房,实行讲练结合。这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质量,但仍未脱离以教师讲解课件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发挥。

2 计算机类竞赛对计算机教学的促进

目前,每年都有各种计算机相关的竞赛在国内外举行,例如,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iGoogle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英特尔杯”计算机多核程序大赛等,这些比赛大大锻炼了大学生的编程能力、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证明:依托这些比赛,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4-5]。但是,让大量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尝试开展全校性的信息技术竞赛,目的在于激励广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信息技术竞赛的组织和实施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在全校新生中开展信息技术竞赛活动,希望通过竞赛营造一种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前沿知识和技能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愉快地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做到寓学于乐。我们以此为契机,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协同学习,而不拘泥于教材和课堂的内容。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竞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检验自身知识水平的平台,也为授课教师提供一个验证自己教学效果的平台,增进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下面对信息技术竞赛的组织与实施进行简单的总结和评述。

3.1 竞赛的动员

1) 对学生的动员。通过与学校教务处的沟通,让获奖学生可以取得学校规定的课外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学分1~4学分不等,同时,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由教务处向各个学院下达比赛通知,授课老师对比赛的具体事宜进行解释,动员学生报名参加,保证大量学生参与比赛,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2) 对授课教师的动员。首先,对所有承担“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教师进行动员,成立竞赛工作小组,定期组织研讨,针对比赛形式和内容进行调研,确定比赛的形式、任务的分工。其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研室组织“说课”活动,让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介绍授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及教学方法,之后,教师们再进步讨论,指出优缺点。通过以上活动,使授课教师全员参与竞赛,增进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特别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2 竞赛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共享大量教学资源,进行开放式、协作式的教学和自学活动,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网站、教学录像、课件PPT)、在线学习、在线实验、在线考试系统等。平台是在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搭建而成的。让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在线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了解最新的技术,拓宽知识面。老师可以通过在线留言功能定期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不同水平、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通过该平台知识水平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我们依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大纲内容,结合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组织部分教师定期更新信息技术竞赛试题库,在原有的Web练习/测试系统基础上,设计竞赛的报名系统和考试系统。

通过上述的工作,最终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化自主/协同学习两者结合起来,使得两者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3.3 竞赛的形式、对象、内容和奖励办法

1) 形式。竞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次进行。初赛采用计算机上机考试(闭卷)的方式,根据各参赛队成员总成绩取前10个参赛队进入复赛。复赛采用主持人主持,现场问答和抢答方式进行,并由学生组成现场观众参与现场互动。

2) 参赛对象。针对全校新生中开设“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班级,以班级为单位组队,自愿报名参加。

3) 比赛内容。“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约占80%)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知识与技能(约占20%)。

4) 学生奖励办法。对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包括学校认可的课外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学分、获奖证书、以及奖金。另外对参加现场互动答题的观赛学生,给予一定的实物奖励。

4 教学效果

通过竞赛活动,在学生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前沿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我校于2009年、2010年连续举办了两次信息技术竞赛。在竞赛活动后,我校学生在2009年参加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中首次通过率(即学生首次参加考试的通过率)达到96.53%,2010年的首次通过率为96.87%,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而在没有举办信息技术竞赛的前四年,即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的考试首次通过率一般在88%~95%之间,举办竞赛年度(2009-2010年)的通过率平均值比没举办竞赛年度(2005-2008年)的高出4.65%,如图1所示。

竞赛活动除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外,授课教师通过参与竞赛的各项组织活动,加深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教材、培养目标的理解,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取长补短,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也是学生考试通过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举办信息技术竞赛,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学校已决定将信息技术竞赛作为一个教学辅助活动长期举办下去。

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内容;幼师人才;人文性;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20-02

大学语文课作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具有文学性、工具性、审美性等特征。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大学生掌握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文学常识,以及听、说、读、写能力,并具有鉴赏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能力,为成为高素质技能型幼师人才奠定基础。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以大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内容为主题,着重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激活经典文本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为大学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一、小说的教学设计

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说:“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小说通过鲜活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因此,高校要重视小说的教学设计,要通过小说的阅读与鉴赏,培养大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从文学故事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传统的小说教学设计大致流程如下所示: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精析段落人物刻画环境描写艺术结构主题思想。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时显得比较单调,缺乏互动性,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化的小说教学设计流程大致如下所示:教师线上布置任务资料搜集学生多元探究(自主探究、团队协作、任务呈现)任务展示任务评议(自评、他评、师评)成果展示资源保存。信息化的小说教学设计,注重创设生动的情境,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多为女生,感情细腻丰富,课外喜欢阅读小说。针对2014级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喜欢阅读网络小说的大学生占76.45%、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类小说的大学生占19.63%、不看小说的大学生占3.92%。可见,网络小说是高职女生的主要阅读类型,而在网络小说中又以阅读言情小说为主。言情小说多以“金钱+帅哥+平凡的女主=幸福美满的婚姻”为模式,未能给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因此,高校要重视引导,让大学生爱读、多读、会读经典名著类小说,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在信息化的小说阅读教学中,高校教师要注重改变大学生阅读小说求新、求奇的心态,让大学生真正领悟经典名著类小说的深刻内涵。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倡导大学生通过网络多元探究,让大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及团队合作,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会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广泛搜索文字、图片、视频等相关的学习资料,会阅读到许多拓展型阅读材料,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经典小说中人物的悲喜命运、情节的一波三折、主题的深刻独到。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多元探究、成果展示,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经典小说的精髓,促使大学生在探究与交流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人物的个性特征,认知小说的叙述方式,进而掌握环境描写与人物命运、性格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小说阅读与鉴赏教学更加高效。例如,教学老舍的《断魂枪》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多元探究,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沙子龙断魂于空有一身武艺却无用武之地、孙老者断魂于虽有学武激情却学武艺不得、作者断魂于“国术”的未来,《断魂枪》实际上充满着文化嬗变的悲凉感。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眼界,激发大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地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

二、散文的教学设计

散文总是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它以“形散而神不散”为最大的特点,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选材灵活多变。散文的语言平实无华、简洁优美、自然真诚,传达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叙说自然、社会、人生的哲理。北岛在《失败之书》中写道:“散文与漂泊之间,按时髦说法,有一种互文关系:散文是在文字中的漂泊,而漂泊是地理与社会意义上的书写。”散文大致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调查可知,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哲理散文知之甚少,而一些散文家运用复杂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到见解,抒发自己的真挚情感,部分大学生更无从体悟。因此,在散文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大学生从作者抒发的情感入手,感悟其中的真意,提高大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1)以音乐唤起大学生的情感。在学习郭凤的散文《我听见小提琴的声音》时,为了唤起大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悟,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蟋蟀叫声、潺潺的溪水声、啾啾的小鸟声、雨打竹林声等让学生欣赏,还有学生从网络上找来轻音乐《Summer's Eve on a Mountain Lake》在课堂上播放。音乐将大家带入一美丽多彩的自然世界,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蟋蟀勤奋用功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建立电视散文资源库。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高校教师要注重拓展课外学习空间,比如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丰富的电视散文资源库,让大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习语文。电视散文既有电视语言的特点,又包含散文艺术,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真情实感,深受大学生喜爱。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读散文,让散文变得有声有色,意蕴绵长。例如电视散文《我与地坛》,导演用蒙太奇、长镜头等剪辑手法对文字进行艺术表现,作者在地坛所领悟到的生命的思考、命运的坚守、母爱的无私,展现得淋漓尽致。音乐的穿插使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丰富了内在情感。解说者用沉郁沧桑的语言诉说着往事,古园虽老旧,但生命生生不息,母爱深沉感人。这样的电视散文通过景物抒感,让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母爱的感知逐步加深,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拓展大学生的思想深度。

三、诗歌的教学设计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经过岁月的洗礼,唐代成为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李白、杜甫等一大批优秀诗人。以后,一大批新诗诞生,诗歌的传统在中国大地绵延不绝。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也喜欢诗歌,但普遍认为自己的生活离诗歌比较远。对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教学部13级4个班级的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文学基础知识薄弱,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时常无从下手。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激发阅读诗歌的兴趣尤为重要。

(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诗歌教学形式。传统教学形式注重教师的“教”,强调学生的“学”,教学效率往往不高。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丰富了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式,出现自主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新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打破传统课堂一言堂的现状,激发大学生用新方式进行诗歌学习。

(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诗歌教学内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需要高职大学生多次诵读、品味,才能深入了解其中的内涵。诗歌的教学重难点在于意与情。意即意象,诗歌多以内涵丰富的意象来表情达意;情即情感,诗人多通过景物来抒感。例如,教学《蒹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电子词典了解生僻字的含义,明白诗歌的大概意思。同时,教师要在网络上搜集材料,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课件中包含图片、文字、音乐(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动画,将悦耳悠扬的音乐美、意境朦胧的画面美、赋兴运用的韵味美融为一体,使大学生在学习《蒹葭》时如身临其境,从而深刻理解诗歌的内涵,体会诗人追求心中理想的执着信念,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戏剧的教学设计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史诗的作者从对事迹的观照中创造出具体的形象,而戏剧则满足于描绘行动的内在动机,意志的动向以及内心的反应。”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独特魅力,戏剧中的冲突是浓缩了的生活。尤其是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冲突、情节冲突、利益冲突,都是对生活的浓缩和总结。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单一,对于戏剧冲突的理解还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大学生理解戏剧冲突是学习戏剧的关键所在。

(1)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戏剧教学。戏剧一般都比较长,比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对话富有哲理,并且多用优美的比喻,因而有时比较难懂。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罗密欧与朱丽叶》影片,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基本了解。然后,学生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描写来分析罗密欧与朱叶的性格特点,并在网上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该剧的戏剧冲突。最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爱情的理解,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2)利用信息技术储存课本剧。教师的简单讲解,有时并不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大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戏剧表演。在表演之前,要让大学生通过了解戏剧的基本内容,熟读剧本中的台词,理解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及情绪变化。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戏剧表演,既能加深对戏剧的认识和理解,也能为以后工作进行团队协作打下基础。在大学生表演的同时,教师要将表演的课本剧用摄像机等电子设备记录下来,并将拍摄的视频进行筛选和分类,建立课本剧资源共享平台。然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找出表演的不足,从而提高戏剧鉴赏能力,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

五、结束语

大学语文课作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具有文学性、工具性、审美性等特征。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大学生掌握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文学常识,以及听、说、读、写能力,并具有鉴赏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能力,为成为高素质技能型幼师人才奠定基础。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以大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内容为主题,着重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率,以现代教育技术革新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大学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学改革项目“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JGY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筠(1984-),女,湖南吉首人,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从事高等职业文科教育研究和民俗学研究;李静(1969-),女,广西陆川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语文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李源清(1978-),男,广西河池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教学部行政秘书,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58-03

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以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等为核心的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人类探索自然、组织生产、策划贸易和金融流通必不可少的工具;成为政府决策、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甚至于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信息科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家振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学校是知识传播、应用和创新的基地。专业知识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现代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属于学校在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具体举措之一。

一、改革历程

一般高校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入学前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国家虽然在普通高中安排了以计算机使用为基本内容的信息技术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差异,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进入大学的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受过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与专业本身对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需要;再则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与专业本身对大学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而且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与各学科专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开设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探索更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当务之急。为此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在始终不断地进行,总体上看,近10年来有3次比较大的改革:从2006年9月~2010年6月期间的基本不分学科和层次全校学生都上两个学期三门课“Office应用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应用”;转变为2010年9月~2013年6月的分层次教学,学生入校时先进行分流考试,按照不同的基础分为达标、良好和提高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入学基础差别,但是无法兼顾目标水平一致的通识教育需求;2013年9月~,再次做出与时俱进的重大调整,转化分阶段、分层次、分大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改革方案

(一)课程理念

以“创新思维培养”为目标,不断更新课程理念,推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提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必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信息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终身学习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具有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求的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信息素养就是一种信息能力,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加强对信息的敏感度、洞察力及分析能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强化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扩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于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专业需求。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专业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众多专业的融合大大丰富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这种融合已成为一种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而且呈现多样化特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各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4.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从而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应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平台、计算机的相关应用技术和工具,解决本专业自身和学科发展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诚信守法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信息化社会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为造就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课程体系结构

以“创新思维能力教育”为特点,形成了有特色的、适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从调查研究入手,了解国内外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改革趋势,了解我校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了解信息社会对非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努力与国际接轨,形成了以创新思维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教学,使课程更符合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更符合我校学生特色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新课程体系改变过去单一模式的分层教学或模块化教学,采用新的分层与模块化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在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程体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大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应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1.IT实践基础。本课程为信息技术方面零基础的学生开设,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一般常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信息安全基础等,以适应后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需要。

2.大学计算机。本课程是新生入校后的第一门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后续计算机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课程。本课程围绕计算机技术基础,融合计算思维概念,旨在培养学生对获取、存储、加工和应用信息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相关行为规范,具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有效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习惯与能力;作为计算机新意识教育,促使学生涉及信息学科领域,拓展视野,启迪心智,开阔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思想和理念,即使面对复杂的信息社会环境,仍具有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安排在第1学期开设。

3.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本课程作为各专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面向除计算机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必修),建议非师范、理工科专业学生选择。本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与问题求解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素养,包括非常基础的模型化、抽象化、逻辑推演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与专业、科研、社会需要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创新精神,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拓宽专业生存空间,使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较长期地受益。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4.数据处理与管理。本课程作为部分文科及商科专业第2学期学生自主选择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利用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存储、处理、应用和检索的基本素养,为未来从事诸如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决策支持、企业资源规划等等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5.多媒体技术基础。本课程作为文科各专业第2学期学生自主选择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本课程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技能和水平,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拓宽专业生存空间,使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长期受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意识地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6.计算机综合实践。本课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利用学到的计算机技术创作具有很强原创力并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安排在第3~6学期开设。

本课程可通过以下五种方式之一获得免修:

A.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并入围决赛;

B.全程参加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

C.全程参加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

D.参加海峡两岸信息技术素养及创新活动大赛,获得初赛合格证书;

E.获得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并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成绩合格。

(五)教学方法

1.选课方式的改变。核心课程由以往的所有学生统一地进行同样内容、同样方式的教学,逐渐改变为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双向选择方式开设课程。(1)基础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根据学生入学考试结果,在为每位学生开设“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同时,为基础薄弱学生增加开设MOOC课程“IT实践基础”,该课程通过网上资源与实验室机房面授相结合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尽快将基础提高,为后续课程的顺利展开做好准备。(2)提高课程安排在第2学期,三门课程实施引导性选课,将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分类指导选课与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个性化选课相结合,使学生能选到适合他们需要的课程。(3)拓展课程安排在第3~6学期,“计算机综合实践”课程则引入竞赛机制,将传统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上课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与课后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平台支撑下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2.教学方法的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方法上,由纯理论讲解式教学方式,改变为结合案例为向导,特别对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并能举一反三。通过加强对实验的支持,增加开放实验,使学生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堂教学之外,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和完成拓展实验,更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学会思考和学习。

3.现代立体化课程资源支撑体系的构建与服务。通过构建教学资源平台将课内教学与课外资源平台相结合,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学资源平台除了提供各种课程的教学课件、实验素材、习题练习和测验等外,还提供了网上问答平台、实验自动批改系统等模块,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多元化教学。

三、总结与展望

在所有高等教育课程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无疑是学生入校基础差异最大、教学内容需要更新最快的那一门,由此带来的对教师和学生能力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但不会减轻,恐怕会愈演愈烈。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面对挑战,不断进行的探索、研究和尝试,希望能在改善自身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成果的同时,也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选择。

参考文献:

[1]艾明晶,李莹.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5):5-9.

[2]聂丹.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234-235.

篇(11)

随着教育大力改革风向标的确定,基础教育改革也被众多教师提及。当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交流平台出现。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综合素质教学,鼓励教师要大胆革新教学传统,并积极提出新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那么,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物理教学的改革就十分重要。我们知道,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极强、实验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同时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也要求很高。那么,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培养就十分重要。需要教师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加大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空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其次,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力整合,对于充分发挥物理这门实验性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

一、当前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研究的现状

1.认识深度不够

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已被很多教师提及,也被很多学校鼓励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单纯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播放多媒体课件、视频等等。没有深入的认识,仅是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多大改观,依然过于生硬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长期下去,学生疑惑问题越积越多,甚至会出现厌学的现象。这对于教师有效展开教学造成很大阻力。

2.讨论平台较少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当前很多物理教师在信息与实验教学整合过程中缺少构建给学生交流的广阔平台。学生之间很难有时间进行问题探究及疑惑分析、讨论。例如,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教师如果仅通过多媒体通过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将公式推导等复杂的逻辑问题展示给学生,便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通过构建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教师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然后将问题统一整合,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设立小组讨论。同时,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教师要实施个性化辅导。力求最大程度的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措施

1.创设校园网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设备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很多学校也逐渐加强对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网络知识的好奇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创建网络平台,将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及名师课堂分模块上传。创建学习专区、讨论专区、分享专区、下载专区等等多维度立体框架学习模式。例如学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将实验内容及报告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供学生学习参考。然后在下载专区上传教师模拟视频。如何使用砝码及实验设计理念,如何绘制加速度坐标线等等。而实验后的总结,可以鼓励学生上传到讨论专区及分享专区。这样学生就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增强同学之间友谊。

2.基于网络平台与多媒体演示整合、强化专题讨论

“多媒体演示型”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师应用较多的信息技术整合方式,一般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多是通过投影仪、显示屏、电脑等等。这种整合对设备的要求简单,操作方便。那么,教师就可以创新地提出借助多媒体演示与网络平台整合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将实验方案或者实验目标等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实验操作。然后在课下进行思考,创新实验方案,不断总结实验过程。然后在网络交流平台上上传自己的实验总结及创新方案,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例如学习《研究平抛运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实验的原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实验中要注意哪些要点,可以有效的避免平抛实验的数据误差。待学生思考后,组织实验。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思考,创新实验方案。课下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上传自己的总结成果,互相交流讨论专题。围绕“平抛运动”的专题进行讨论,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三、总结

综上可知,在当前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整合已是当前众多高中物理教师所关注的重点。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了创建多媒体技术与信息平台整合、专题讨论、校园交流平台等教学策略,以此强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点,提升学生实验探索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马义.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中),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