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6:0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视新闻编辑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

篇(1)

1.2创新新闻内容和形式

新闻内容是电视新闻的关键,因而编辑需在新闻的内容上进行创新。在进行新闻内容方面的创新时,首先,新闻的内容要通俗易懂,要明白新闻的大多数观众是普通百姓,这样便更加利于观众理解和吸收电视新闻中的信息。当今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人们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大多数人都喜欢直观简洁的新闻内容,不愿花时间多加揣摩,内容复杂难懂的新闻必然不会受到大众的喜爱。其次,为了确保新闻内容的通俗易懂,编辑应当注重新闻与社会的结合,并对难懂的新闻搭配合适的解说和图文,新闻解说时尽量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最后,编辑要增加新闻内容的含量,但并不意味着要将大大小小的消息全都说一遍,而是要有选择的进行,给大众一些贴近社会生活、价值含量大的消息。除此之外,新闻的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电视新闻形式的创新可采用这些手段:

1)融合各种形式的声音、文字、符号、表情等图文信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融合在新闻中,不仅可以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度,还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技术含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因而在编辑新闻时,可以融入一些文字制作、动画、图片、声音等元素,创新电视新闻的形式。

2)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新闻的机会。我国是民主法制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这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发表言论的机会,因而在电视新闻编辑中,要关注群众的意见,为群众提供参与新闻的机会,如群众互动,街头访问、电话随机采访等其他创新的参与方式,让群众参与到新闻中来,在尊重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治法治的前提下,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里所说的嗅觉,就是对新闻的本能认知,依靠以往的经验自然而然的判断消息的新闻价值。作为一名出色的编辑,必须能够拥有这样的基本能力,善于区分头条新闻和普通新闻,有追踪价值量大的消息的本能。注重独家新闻的报道,这就要求编辑能够敏锐的把握新闻的舆论趋势,善于挖掘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迎合大众口味,并将其做成新闻,紧跟时代潮流。

电视新闻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对大量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删减、编排等加工工作。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充足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各种信息包罗万象,这就要求编辑们除了拥有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外,还要有更加广泛的知识领域、新颖的思维和良好的观察力。无论是宣传的艺术、手法、心理,还是军事、政治都要有一定的认知,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在工作的同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力求为广大群众做出更好的电视新闻。

2典型案例分析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国民的新闻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它从1976年开始开播,并一直至今每晚与观众相约7点首播,甚至在一些家庭中,每晚半小时的新闻联播时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该节目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的宗旨,在新闻界屹立将近39年,期间也伴随着许多改革和创新,就从2013年的创新改版来说,内容变得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使其收视率比2012年平均增加了24.32%,改版效果十分明显。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新闻联播》的历史播放记录也可在网络上观看,还可在网络观看直播,虽是电视新闻,却并不局限于电视,这种跟上时代潮流的转变,也为其吸引了更多的观众。除此之外,其也在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进一步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比起腾讯、新浪等网络媒体新闻和其他新闻杂志来说,有更强的可靠性,更易获得人们的青睐和信任。由此可见,创新对电视新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就更加体现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篇(2)

2)采编技术的创新给观众带来全新“悦读”方式

在直播时代,将前方的记者、摄像,后方的导播、编辑都汇入到媒体信息流中,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微波传输方式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等高科技手段,无论是在采编播速度上,还是在后期特效处理上,都要远超之前录制时代的蒙太奇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不一样的电视新闻“悦读”方式。而实现它的关键在于直播装备的快速投送,比如,中央电视台驻二炮记者站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在道路畅通情况下,分布在多个地域的转播车以就近使用为原则赶赴现场,在道路受阻时,通过车载或人工背负卫星便携站的方式,到达任何地域。目前,现代化、数字化的拍摄装备和后期制作设备,已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视觉享受度,可以应用在电视新闻中。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拍摄过程中,已经使用了索尼4K高清摄像机,画面分辨率已经是现有全高清的4倍,而且画面中不仅有我们熟知的摇臂、滑轨和斯坦尼康,还使用了目前流行的航拍器和GOPRO进行多角度的拍摄。为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悦读”体验,电视新闻在前期制作时也可以融合运用这些新技术,在体育新闻中运用斯坦尼康跟拍运动员、运用GOPRO高清运动摄像机拍摄赛车、跳伞等极限运动,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电视新闻中,运用三角翼、遥控飞艇等飞行器航拍,及时将灾情和救援进展传递给电视观众。电视新闻在后期制作阶段,还可以运用各种后期制作理念和编辑软件。例如,全息影像技术、三维技术的运用,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新闻报导中,CNN在传媒行业中首次应用全息影像技术,运用35部高清摄像机和20台电脑对数据进行合成处理,将采访现场的记者身影再现到总部的演播室中,与主持人“面对面”进行交流。[2]在国内,神九天宫载人对接、玉兔登月、南非世界杯等电视新闻都运用到了三维技术。由中央电视事部打造的特别节目《军情时间到》,于2013年春节开始使用虚拟演播室的节目形态在央视新闻频道推出,深度报道备受关注的热门武器装备。与常规的虚拟演播室不同,它运用三维技术营造出太空、演习在播出阶段,编辑人员还需具备灵活的头脑及娴熟的录播技术,才能做到灵活、及时地切入突发性或重要的新闻信息。这也是衡量新闻编辑工作者编辑技巧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

篇(3)

随着新的受众心理和需求的出现,传统电视新闻的宣教式传播已经不能吸引受众欣赏和接受新闻。在电视新闻编辑方面,目前部分电视新闻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编辑思想陈旧、编辑模式老套、编辑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媒体上,削弱电视竞争优势。

首先,电视新闻的信息量少,内容空洞枯燥,没有吸引力。一些新闻,观众之所以不感兴趣,多犯此类毛病。新闻内容枯燥,新闻报道内容对客观事实的表现,时政新闻大量堆积,经验性稿子反复编排,而且语言晦涩难懂,面单调、没有美感,让人看而生厌。这样受众的审美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电视新闻自身的吸引力也降低了。

其次,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差,受众没有新鲜感。在新闻形式上,符号运用单一,画面单调,不少新闻还仅限于同期声出字幕,画面加解说的形式,一成不变,没有美感。

最后,编排方式没有变化,模式陈旧。一成不变的编排节目,会让观众厌烦,也会让观众忽略既定收看时间以外的节目。但是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前边是国内新闻,后边是国际新闻,这种格式,多少年不变,毫无疑问对收视率有所影响。

就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内战犹酣时,以数字压缩和传输技术为内核牵引的信息通讯技术催生出来的互联网等新媒介激发并加剧了我国传媒市场的竞争。传媒新技术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的传播分业体系.消解了媒介产品界限的技术融合力最,使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作竞争成为可能,并使得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合竟时代的传媒竞争中占据了领先地位。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和多媒体兼容、跨媒体融合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无疑在“合竞时代”的传媒竞争中具有巨大的竞争潜力。

二、电视新闻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的内容本身就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物,但这并非意味着电视新闻已经是创新的先行者。目前,在电视新闻采制、传播中,有许多陈旧的思维需要突破,有许多领域需要拓展,有许多形式需要更新。

一是电视新闻观念的创新。电视新闻要取得突破,首先观念必须创新。当前社会各方面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电视新闻工作者要适应这种变化,在思想观念上要融人平民意识,用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电视新闻的主要标准。因此,电视新闻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应是人民群众,采制的内容和形式只有面向群众、被人民群众认可,电视新闻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魅力,才能发挥它的影响力。创新是永无止境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地超越自我,敢于突破思维障碍,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二是电视新闻内容的创新。对电视新闻来说,内容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立。作为现代传媒的电视新闻应将更多的报道内容着眼于送达信息、传递知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注重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电视新闻应顺应这个要求,实现新闻的信息化,成为电视观众获取信息的权威平台。此外,还要把电视新闻的新闻性与知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传授新知识的功能和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并不矛盾。实现新闻信息传播功能是电视新闻的本份,而传授新的知识,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电视新闻功能的一种拓展。

三是电视新闻形式的创新。电视新闻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应在报道形式的多样性上创新突破。实现新闻采制直播式,新闻采制直播式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采访制作,直接发射播出的报道方式。实现新闻播出滚动式,电视新闻播出实行滚动式,对重要新闻反复播放。而且或补充最新信息,或变换不同角度报道,不仅强化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时新性,也弥补了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而且还增大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加大互动成分,在电视新闻中使用互动,可以使新闻传播更为迅速,覆盖更为广泛,气氛更加融洽,反馈更加及时。

电视编辑工作中只有在每一个环节树立起创新意识,将自己的隐性劳动最大限度地融人新闻节目中,才能转化为人们看得见的东西。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编辑观念调适。传播环境的网络化变迁和传媒市场竞争的空前加剧使“合竟时代”新闻编辑的传播观念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临新一轮改革和调适。

首先是信息观念调适。在当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混合生存的时代,受众和媒体的关系模式已经在更多时候表现为一种选择接受的方式。这要求新闻编辑既能保障快速供给新闻,又能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和分类,在新闻编辑角色和功能上实现信息观念由“信息把关”到“信息管家”的调适和转变。因此,“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海量信息和越来越多的同质新闻,新闻编辑不仅要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和整合者,其策划、整合、取舍新闻的能力和作用,以及各项沟通能力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次是受众观念调适。传统的纸质媒体缺乏信息反馈机制,但新媒体出现后。受众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及时的反馈。以往是由报社和媒体从业人员决定新闻产品形态,而现在对于新闻编辑来说应该真正尊重受众,由市场、读者来决定新闻产品形态。但是,现代传媒竞争要求新闻编辑树立大编辑理念,跟广告、发行、经营等部门协同配合,提倡CRM(consu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管理等新锐的受众亲近模式.彰显“以受众为本”的受众观念,从而为传媒竞争在新闻编辑竞争这个环节中找到增殖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最后是品牌观念调适。作为新闻编辑来说,必须及时调适自己的品牌观念,树立打造品牌和维护品牌、宏观战略和微观战术两者有机统一的新型编辑思路,把以前那种只注意打造某一个名牌栏目、某一个名牌版面的朴素的品牌观念上升到整体打造媒体品牌形象的高度,把品牌竞争看作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2.编辑行为转型。即指新闻编辑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变化应该主动适应合竟时代传媒竞争模式的转变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系列特点,及时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具体落实到新闻编辑身上就是要求新闻编辑首先在宏观层面要主动当好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中介,加强受众反馈意见的收集或建议编辑部调整栏目设置、媒体定位等。其次新闻编辑在中观层面上必须当好总编辑或编辑部主任与新闻记者之间的中介。加强新闻策划和编辑选题策划,搞好预测性新闻和解释性新闻等深度报道,编辑思想和编辑方针上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三贴近”。此外新闻编辑在日常编辑事务工作的微观层面上还要善于整合、分析和解读那些看似无关却实为相关的新闻资源。为受众提供经过精确制导和深度加工了的且具有高品位、高含金量的新闻产品,使受众在体验经济时代能够享受到经过充分竞争、有效竞争后的新闻消费。独具慧眼地从记者稿件或其他新闻来源中敏感地发现独家新闻,已经成为合竞时代新闻编辑展开传媒竞争的重要手段。

3.编辑能力养成。此处说的能力养成不仅指新闻编辑应该培养和具备胜任编辑角色的能力,而且更着重强调这种能力素质的长期积淀、内化和培养。目前,从大众传播环境的网络化变化、数字化管理和跨媒体联合传播等新趋势看。新闻编辑除丁具备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该具备的采写编评各种能力外,更应该具有多媒体传播能力和胜任跨媒体联合传播竞争的复合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一是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二是掌握因特网的使用方法:三是熟悉网络阅读方式,包括超文本阅读和高频率检索;四是熟悉新型写作方式,包括电子输入技术、超媒体的写作构思、超媒体的表现形式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技术;五是具有良好的信息判断和处理能力。些能力养成已经成为合竞时代新闻编辑队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传媒展开新一轮激烈竞争的趋势和要求。

电视新闻编辑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但应该看到,这种规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不仅要求编辑具有一定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还要求编辑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交公关能力,创新开发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关系,这样才能使编辑的各项工作得到发展。编辑工作既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就注定了编辑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可以说,创新是一切新闻工作的灵魂,当然也是电视新闻编辑的灵魂。这也是是一个平庸的编辑和一个优秀的编辑的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韩天高:试论网络时代职业传播者的新型传播能力及其培养[J].新闻记者,2003(12)

篇(4)

所谓有志者要学到老,电视新闻编辑更是要具备学习的积极性,电视新闻是一个走在媒体前端的工作,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统筹和把好关的作用,能够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加快学习的脚步,提供编辑的创新性,除了编辑稿子时要统筹全局,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结合社会客观需要,还要增强编辑内容的趣味性,捕捉受众的观看心理,提供新闻播报的收视率。电视新闻编辑要提高对广播新闻节目的驾驭能力,特别是对于突发性事件,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有新闻的敏感性,能够迅速捕捉新闻发生的内在价值,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新闻编辑,第一时间抢占新闻播报,及时地为受众展现新闻事实。电视新闻编辑要走出去,贴近群众,进入普通老百姓的感情生活,才能使新闻编辑根据生活化,更加具有趣味性。电视编辑在新闻传播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它是信息搜集、整合、及反馈的实施者,在传播过程中,编辑要判断新闻价值、体现编辑意图,实现最佳传播。电视新闻编辑不但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学习,积累编辑经验,还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编辑的日常工作是,编辑做好新闻的约稿、改稿等工作外,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播出后的反馈,对受众心理和需求进行研究,并从政治、思想、价值、事实等不同角度对新闻进行准确评级。同时编辑还要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受众提供高品质的新闻内容,从而更好地应对竞争激烈的媒体工作环境。

(1)转变工作流程,提升新闻的互动性。进入融媒体时代之后,观众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媒体、网络,也出现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观众的评论和微博也逐渐成了电视和广播的重要来源。因此,融媒体时代的编辑需要转变工作流程,首先要对新闻稿件、视频进行编辑,而后选择合适的、精彩的网民评论插入到新闻中,对于插入的位置、时间长短、插入的形态都需要进行严格筛选和控制。因此,新闻编辑除了能掌握之前的编辑技能之外,还得有非常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以及培养广泛阅读网络评论的习惯。(2)转变受众意识,吸引受众群体。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崛起“,自媒体”使得越来越多的受众成了信息的生产者,受众不再只是使用信息的接受者,而是变为可以采集信息、提供信息、评论信息、反馈信息的全方位受众。新闻报道的方式也因此有了新的变化,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多向传播,任何受众资源都有可能转换为信息资源,甚至在重大事件发生之时,受众还可以填补专业记者不在现场的空缺。因此,新闻编辑需要转变受众意识。新闻编辑要树立主动的受众意识:作为编辑,应该具备预测受众兴趣及关注点的意识,将媒体的定位和受众的期待结合起来,编辑新闻。编辑可以通过浏览官方微博的粉丝评论,阅读受众发来的电子邮件、微信信息等方式了解受众对媒体的期待。在此基础上,了解其他媒体受众的兴趣点,集合各个媒体受众的兴趣点去制定编辑方针,制定下一阶段的编辑基调,这样,既能满足报纸读者的期待,又吸引了广播听众、电视听众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媒体的知名度。

传统的新闻编辑似乎总是一个隐藏在媒体身后的角色,但是媒介融合的加深,新闻编辑的要求不仅仅是编撰文稿、排列版面、编辑视频这么简单了,新闻编辑要逐渐走向前台,其职能也在不断延伸。媒介融合时代,改变了新闻编辑的媒体生态环境,新闻编辑的角色已从对内的沟通合作者专拣转向为对外的答疑解惑者和观点协调者。媒介融合的编辑除了要将记者采访和写作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和分化外,还要为受众提供更专业化的不同层次需求的解析。新闻编辑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论坛主持人”,定位每期节目的主题,确定是否邀请场外专家,适时加入网民的评论,对所有的相关的信息进行协调和安排。

此外,新闻编辑还要学会策划新闻事件,对于一个简单的社会热点和新闻事件,要进行一整套的新闻生产流程,对其进行深加工和后期包装,灵活运用虚拟演播室、3D成像技术、视频开窗等等,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和时效性。近年来,电视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演越烈,要想使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在媒体行业立于不败之地,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字编辑功底,还要有捕捉新闻价值的能力,给受众提供高品质的新闻产品,适应竞争激烈的媒体工作环境,采用走出去的新闻方式,真正的走进新闻事件,为受众还原新闻事实,提高新闻播报的真实性。

作者:贺音单位:中广有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

篇(5)

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经常会进行新闻模糊处理,新闻编辑一定要掌握模糊化处理技巧。例如,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编辑在所处条件下很难及时弄清一件事情的原委,但稿子又需要马上播发,这时编辑就应当采取模糊化处理,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编辑如果盲从确认,虽然也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但很可能造成新闻失实。在编辑过程中,涉及保密内容、社会公德内容往往也需要进行模糊处理,对于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3]

(二)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工作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灵魂”,编辑对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出台的一些方针政策、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梗概,都应该有所掌握,并以此来制定报道计划,把握舆论导向。同时,编辑还要与通讯人员时刻保持联系,经常传递信息,这些是编辑需要掌握的组织指导技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对一些专题报道邀请一些专家和普通民众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出节目制作的趣味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完善的通信联络网络,确保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可观赏性。

(三)后期控制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工作是节目的编排。因此,新闻编辑还要对节目进行后期的控制。根据广播电视制作的基本流程制作新闻,这其中包括导播、插播等环节,编辑在后期的工作就是要保证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让节目承载更多更深的内容。在单位时间内,新闻编辑要将素材进行紧密的排列组合,使其更好地符合电视版面的视觉要求。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播出过程中,通常会以直播、专题、录播等方式呈现出来,这主要考虑的是观众在生活作息习惯上存在着差异,通过多种播出方式对节目进行呈现,既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又能够有效地提升节目整体的收视率。[4]以上技巧主要是对新闻节目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除此之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应把握好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的编辑技巧,对新闻素材进行整体优化,使之与节目风格相匹配,突出节目的整体效果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让受众更好地了解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篇(6)

电视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与之相关的理论的滞后。几年前,人们无法想象到“现场直播”这个概念,而现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尝试。传统的新闻学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这些定义,虽然表述各异,在时间概念上,都忽视了“正在进行时”这一最富电视新闻特点的时态。因为随着“现场直播”的出现,电视屏幕上的形声可能c远在大洋彼岸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步。

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性质、特点及其使命,是电视新闻学必须研讨的课题。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

以“前期”和“后期”来界定记者、编辑的职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编辑的手脚,影响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

电视新闻编辑部门和编辑的肩头,应该担起三大任务:组织指导、编辑制作、控制指挥。

前期:组织、指导。编辑工作千头万绪,组织指导要摆在首位。

中期:编辑、制作。这是编辑有别于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的编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也可以必须根据对所负责的时段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加工”,有些重要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话,配发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拟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主持人)传播到千家万户。中期的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性决定的。记者拍摄了画面(含现场声),编写了文字稿(含字幕设计),并不等于完成了一条新闻。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要求,至少有下列工作要做:1.镜头的剪辑;2.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3.将字幕迭现在适当的位置上;4.画面的技术处理;5.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6.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

后期:控制、指挥。这里所说的控制,指的是对新闻播出过程的控制。控制者,通常称之为导播。在直播式节目,播出过程是最紧张的时刻,节目主持、技术人员、栏目编辑,乃至该时段准备的消息,都必须各就各位,随时听从导播的调遣。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编辑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

播出大纲是用以指导当天播出的新闻节目的计划。与此同时,每个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节目单。大纲重在组织,而节目单侧重具体地实施。例如,大纲中列有某记者上午10时采访香港客人访问武汉的消息;而在12时或晚些时候的节目单中,则会清楚地写上拟就的稿件题目,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名字、消息的长度以及在第几条播出,该节目编辑带的序号等。

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

其一,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电视则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的固定和客观时间的流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突发性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收或记者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者及时切入。

插播消息,意味着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考虑和精确的计算,否则就有可能乱方寸。

电视的版面,时间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活跃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之一。

篇(7)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兴起,后期编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编辑把记者采访回来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加工处理,才能使新闻稿件的广播达到尽善尽美。编辑的工作是贯穿新闻采编始终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前期有效的新闻策划,完全没有目的的胡乱编排势必会影响到新闻的播出效果。那么,编辑到底该如何对原始采访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呢,这里就需要从具体实际出发,遵循一定的技巧来进行。

在编辑新闻处理工作和记者新闻写作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新闻模糊处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什么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什么新闻不能模糊处理、新闻模糊处理技巧等常识性知识。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我们往往会遇到一时没条件弄清的事情或问题,而稿子又必须及时播发,这时就不能盲目确认,而应当采取模糊处理,这样做既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又可以避免新闻失实。对需要防止泄密的稿件进行模糊处理。军事报道中有关驻某地、某部官兵及科技报道中的一些技术数据等,这些是需要保密的内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据权威人士透露”模糊语言,就比用精确的语言表述更合适。为遵守法律和道德对新闻进行模糊处理,新闻报道也必须遵守法律,尊崇社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涉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姓名及有可能引起名誉纠纷的事件和人物姓名,应该做模糊处理。另外,出现当事人清晰图像的,也往往需要打上马赛克或采取侧面拍摄的方式模糊处理。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报道,新闻工作者都应慎重处理,不能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事件中不断摸索。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同时,电视新闻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P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民间DV拍摄素材的编辑技巧

不少行业和部门都很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像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有的还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比如宣传科(或资料科)、宣传员等等,负责拍摄、整理和保存本单位活动的资料,并部分提供给新闻媒体使用。这些机构及其中的人员,与电视台的联系密切,并逐渐形成一支通讯员队伍。他们提供给电视台的新闻素材,往往具有独特优势:代表单位提供新闻素材,真实性有保障,可信程度较高;在所报道领域较为专业、内行,在表达上不容易出现常识性错误;拍摄及时、全面,特别是一些执法现场的镜头捕捉,常常能够提供记者赶到现场之前的精彩画面,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任何新闻媒体工作都十分注重收视率的提高,收视率提高的关键是能播报出吸引人们眼球的新闻,因此,在新闻前期的采编和后期的制作中,要求记者和编辑都要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尤其是编辑人员,要从众多的新闻采访材料中找到能提高收视率的新闻素材并进行角度选择性的编排制作,因此提升编辑人员的新闻价值判断力尤为重要。但编辑人员进行后期制作工作时,则必须要注重百姓对新闻栏目的态度和反应,也就是说要时刻注重节目反馈,要根据节目的反馈信息来处理新闻材料的后期制作,改进其编辑方法和改变其编辑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编辑不断提高其编辑技巧,才能使新闻栏目收视率得到稳步提升。

新闻播报注重时效性,指在最快的时间内播报新闻,连贯性,强调部分新闻的追踪报道,及时性,强调新闻反应问题的及时性和解决问题的迅速性,灵活性则主要指新闻播报过程中对突发新闻的插播处理。编辑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既要体现出编排的科学合理性,又要体现出新闻播报的质量,因此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编辑人员对电视版面空间做一个全面了解,并做到可控性,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播报出丰富、活跃和及时的新闻内容。要根据电视制作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成套新闻”、“突发新闻”和临时出现的“可观新闻”的关系,做到科学合理安排。如果是中药的突发新闻,导播可以临时决定进行适时播报,也可以将报道切入现场,达到及时播报的效果。而这种插播,就意味着对新闻节目的临时迅速重新规划,避免新闻播报的超时或者时间不够用,影响新闻播报效果。新闻编辑的这种灵活性、及时性和突发性,经常发生,因此需要编辑人员很好掌握编辑技巧,才能做到完美处理。

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新闻素养和编辑技巧,才能在工作中科学有效的处理,才能保证新闻播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8)

二、在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整合上进行创新

首先,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上,要注重考虑观众的品位。当前人们生活节奏普遍较快,同时电视频道和栏目也十分繁多。这就要求新闻节目能够在观众看到它的刹那间就吸引到他们的目光。为此,一要在新闻画面上进行处理,力求画面贴合新闻内容更加紧密,同时在色彩上,尽量丰富。二要在新闻语言上下足功夫,与其他新闻多借助视觉获取信息相比,电视新闻则需要借助听觉获取信息,因而与其他新闻相比,电视新闻在语言上要充分注重听觉的特色,做到既不粗糙生硬,也不能柔情似水;既有刚性的说服力,又要有贴近人们生活的通俗话语,避免太过专业的语言,以免观众产生听觉疲劳。

篇(9)

一、意识创新,突破思维障碍

电视新闻的内容本身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要想取得突破,新闻编辑的意识必须创新,要敢于不断地相信自我,超越自我,改变自我。电视编辑的意识创新,一是具有创新的勇气。要有积极大胆的勇气,勇于开拓,充满激情。二是寻找不同的视角。在节目编辑过程中,要力求突破,敢于打破过去旧有的新闻编排模式,寻找不同的新闻视角。三是深度广度的创新。善于大胆设想,敢于标新立异,努力创作出与众不同、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新闻节目。要把意识的创新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让自己的思维创新最大限度地融入到电视新闻当中,使自己编辑的新闻做到独具特色,与众不同,这样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和越来越多的同质新闻中脱颖而出。

从手段创新的角度看,一是在今天的数字电子传播时代,EDIUS、AE、PREMEIE等非线性编辑工具,为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制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二是虚拟演播室将用抠蓝背景下摄制的人物活动图像与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进行了天衣无缝的融合,为电视新闻的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三是网络传输等其他数字技术的实践运用,使得电视新闻的编制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手段的创新,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新的编辑手法,这就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机会,镜头的剪辑、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应用、字幕的叠加、画面的分割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节目播出时插入编排、报道突发事件时随时插播微波传回的消息等,这些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经常可见,在节目编辑和播出过程中适时使用先进的技术是节目制作创新能力的体现。

在新闻的编辑过程中,一是要有这种掌握高科技的实践创新意识,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框,激发思考、构想意念,创造出新闻节目的独有特色,做到平淡中蕴含新奇、单调中富有活力;二是要有发散性思维,在节目的制作中充分利用好这种高科技效果,新闻画面、解说词和新闻的文字内容的搭配和运用要推陈出新,体现出创新的设计理念,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收视效果。

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不单单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更是党和政府的宣传的阵地,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努力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理论,恪守职业道德,善于观察形势,勤于思考问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预测力、决断力和创造力,要有广博的学识,通过新闻节目这一媒介,运用具体生动的新闻表现手法,把党的方针政策真实准确地传达给广大群众。

电视编辑要在策划组织的创新下功夫,电视新闻要在追求尽可能高的新闻价值、尽可能大的新闻信息覆盖范围、尽可能多的新闻流量上下功夫,做文章,不断地强化新闻媒介的喉舌功能,提高收视率,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当今的数字时代,电视新闻报道还要不断地进行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面对和正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创新理念,创新机制,改革方法,还要提高策划意识,在对新闻的选择、加工的过程中努力寻找和挖掘新闻的着眼点,多角度、立体化,对新闻事实进行多个层面、多个环节、多个方向的报道,让受众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和内涵有着全方位的了解,引导和帮助受众理解新闻节目的意图。

在节目的编排和制作过程中,要创新编排手法,充分挖掘画面的内在张力,提高节目的表现力,使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突现出来,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新闻与新闻联结,做到张弛得当,节目段落的起伏,体现出一定的节奏。

总之,在当今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作为一名称电视新闻编辑就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注重策划、推陈出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打造出精品,牢牢吸引观众的眼球,推动电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作平.新闻报道的新思路[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篇(10)

一、要有当好记者的能力

虽然电视新闻编辑是与图像打交道的,但是从制作到播出,需要众多环节,如果对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那就很难修改记者采回来的稿子。对于摄像记者拍摄回来的每一个镜头,后期编辑还要运用动画、特技、字幕等各种后期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以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力求使画面达到最佳效果,最终保证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

二、知识面要广泛

新闻能最广泛地反映科技、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基本状况和最新成果,所以,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在经济、法律、科技、文字等各方面的知识修养,以提高解决实际报道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受众需求的提高,需要我们去掌握的东西很多,因此作为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思路新颖,各方面都要略知一二,最终才能以完整、连贯、流畅、精致的电视语言,制作出令受众赏心悦目的电视节目。

三、电视编辑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电视语言不同于文字语言,编辑在修改时要考虑到受众听起来顺畅,也要顾虑到主持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读起来顺口,如果这方面欠缺的话,就有可能导致观众无法领会新闻的内容和思想,如果在关键词上出现了语法错误,甚至会出现背离原意的严重后果。对新闻编辑来说,要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要多学、多思考、多观察、多练习,打下扎实的能力基础。

四、组织协调能力

电视节目从制作到播出需要众多的环节,因此,有时电视新闻编辑需要担任众多角色,不仅要与记者协商探讨方案,有时还要与采访对象及时沟通,在制作的剪接、删改过程中都要参与,只有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全面考虑,才能更好地担当电视新闻编辑。

节目剪辑包括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和后期的切换导播三个部分。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电视新闻编辑完成的。电视剪辑是创作新闻节目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创作过程,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性质,在进行新闻类节目的编辑时,电子剪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稿件内容、图像资料、镜头的合理选择及连接、现场同期声、字幕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新闻编排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气氛和节奏。电视新闻的气氛和节奏涉及编辑工作的多个方面,如成套新闻、现场报道等的剪辑。新闻之间的连接也要注重气氛和节奏,例如4条长新闻连在一起播,观众会觉得长,从而心里疲倦,如果在4条长新闻中插播2条短消息,就会使新闻播放显得张弛得当。电视新闻编辑既是技术又是艺术,电视新闻编辑在编排新闻节目时,要在技术的基础上,对电视新闻的有声语言和画面语言进行艺术化处理,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这种素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视新闻,在新的形势下,受众对电视新闻的编辑与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电视传媒的专业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编辑电视新闻节目的技术和艺术,增强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才能更加准确的对新闻进行评定,根据新闻的性质进行编排,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更有深度、有内涵、有思想、有意义的电视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尚学宾.试论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应具

备的素质.新闻传播,2012(11).

篇(11)

电视新闻编辑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从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其二是指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而关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又存住广义与狄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电视新闻编辑概念是从编辑学中的大编辑概念出发,立足于一个完整、固定的新闻节目:狭义的电视新闻编辑概念则绕过了编辑对于采访的策划与指导作用,只着眼于在采访素材基础上进行的加工与合成工作。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既是对前期采访素材的程序化整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材料的筛选与各种形式表达要素的运用,都是包含了自我观点与思想的创造:根据前文的定义,可以将其工作内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查看、熟悉素材

(二)撰写、修改、加工文字稿

(五)字幕、特技,以及动画的编辑

(六)榆查与修改

电视新闻编排既要有规矩,又不能墨守陈规,成功的编辑往往得益于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过在实践中,电视新闻编辑还需要掌握以下几条技能:

(一)提炼和升华主题

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他们日常大量的工作是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

电视编辑对记者的稿件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对主题的提炼以及稿件之后的编后话也可以实现对主题的升华。同时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与号召力;可以引发观众更多的思考,以弥补电视新闻一闪即逝的不足。

(二)驾驭电视画面

电视编辑要有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节目剪辑包括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和后期的切换导播三个部分,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编辑完成。纯熟的编辑技术,不仅是为了搞好新闻包装,而且有利于“分秒必争”。

画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图像优先”是每一个电视新闻编辑应该遵循的原则。编辑在“再创作”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图像。新闻稿件用来释解画面。而且,在编辑新闻时,应该“声画对位,画出声随”。这样,解说不会干扰画面.不会干扰观众自己理解画面,进而理解新闻。同期声的运用也是一种将新闻讲述得生动、完整的重要方法。缺少同期声。新闻就缺少了生动、鲜活的一面。

(三)巧用编排手段

巧妙地运用编排手段,可以使一些稿件变得重要起来。进而扩大影响力。这也是编辑“再创作”的一个重要技巧。

内容相似的稿件.编辑可以进行综合叙述,让许多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的稿件组合起来,变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也增加了新闻的厚重感。在编排稿件时。编辑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稿件联系起来,起到互相衬托、相辅相成的作用。内容不同的,作为编辑,就要将这些稿件分门别类的重新组合,相互对比,再加以创作,让观众在观看之后,对于我们报道的新近发生的娱乐消息有个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再创作”要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胡乱编造。同时。编辑技巧服从于编辑思想,服务于新闻内容。如果一味地追逐技巧.忽视新闻内容的挖掘和对新闻真实性、使命感的追求,技巧只会变成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这对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

(四)电视编辑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