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广告经营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6:0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广告经营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广告经营论文

篇(1)

近年来,广告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卖方市场进人买方市场。广告客户对传媒的选择更趋专业化和理性化;新兴媒体涌现,导致广告竞争形态改变;有的传媒习惯于靠广告价格创造需求,经营成本攀升等,这使得广告经营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但也要看到,我国未来广告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增量空间。2006年我国广告经营单位逾14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04万人,国民人均广告费支出为121元,继续保持上涨势头。正是在这既良好又残酷的广告发展环境中,报纸在面临激烈竞争的同时,应创新自身广告经营策略,壮大实力。

一、广告主广告投放呈现新趋势

如今,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以往的经营方式不足以应对现在的竞争深度,广告主在广告投放途径的选择上也越渐注重效果的评估和测试,广告投放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广告与终端并重

近两年的广告研究数据表明,广告主对促销活动、人员推销、公关和直接营销、口碑营销这几大“线下”广告形式的侧重程度不亚于“线上”广告。广告主在“广告费用”与“终端推广费用”的预期投入都呈增长势头。其中偏重投入促销活动的企业达70.2%,与偏重使用广告的企业比率相差无几。尤其是口碑营销越发得到重视,无论是在工业购买还是在消费品购买背景下做出的研究都表明,在评价和选购商品的最后阶段,言谈交流的作用举足轻重。

2.广告主倾向于综合性使用多种媒体

广告主为竞争需要,实施更具灵活性、前瞻性的媒体战略战术,创新并整合地使用媒介。被调查企业的媒介选择中,除电视媒体和报纸媒体以外,户外广告、店头POP、展览会等媒体势头强劲,专业行业杂志、交通工具等也在被相当多的企业使用,企业的媒介选择呈多元化态势。

3.广告主寻求媒体使用差异化策略,积极开发使用新式媒体

研究发现,互联网、户外媒体、DM直邮广告等日益成为广告主热衷开发的广告资源。此外,广告主频繁借力“事件广告”、“赞助活动”等诸传播方式,表现出广告主在营销推广战略战术方面的进步与成熟。手机短信广告、植入式广告等日渐兴盛,都是广告新媒体开发的表现。移动电视媒体广告价值显而易见,如针对性、接收的强制性、受众接触率高等,从而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的加盟。而如今网络游戏的用户数量不断飙升,因此网游植入性广告成为下一个广告金土。二、创新报纸广告经营策略

1.提供更精确的消费者信息

R3亚太公司和《中国日报》进行的关于广告付费方式的调查得到一组数据:在中国有47%的客户愿意按照佣金制付费、有51%的客户愿意根据广告结果付费。广告行业旧的经营模式围绕的资源是媒介的收视率、覆盖率,追求的目标是记住品牌并促进销售,现在广告主关注的焦点则是投资回报率。这种转型意味着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核心数据库营销将得到解决,新的广告经营模式是基于消费者数据库的互动的、双向的营销传播,它具备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支持更为精确的用户数量,以及认知、记忆、行动各个层次效果的反馈。

2.广告传播终端化

如今,广告主不仅仅重视传统媒体的广告价值,而且对人员促销、卖场促销等终端营销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媒体应该借助自身所拥有的巨大客户资源,帮助广告主实现一对一的终端销售。比如,报纸都有自己的读者数据库,报社发行公司可以在发送报纸的时候对广告客户所对应的客户做一些广告宣传任务。它的好处是可以使广告宣传的要素得以延伸、加强和重复,有助于帮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具体印象,同时避免报纸广告干扰性强等劣势,利用地利之便为消费者购买商品补充更多的认知信息。

3.延伸广告服务形式

无论从广告主需求还是媒体自身经营角度,媒体服务创新都是广告市场中颇为重要的一项发展战略。2002年以来这一动向尤为明显:媒体的服务超出刊播的范围,为广告主的市场开拓提供附加服务。除投放指导等与媒体密切相关的服务,某些媒体还利用熟悉当地市场和当地政府的独特优势提供营销策划与市场调查服务。现在人们更多消费的是服务,这是服务行业日益兴盛的时代。

4.立体化捆绑经营

广告商都追求立体化的传播效果,倾向于整合营销传播。报业集团下有很多定位不同,风格迥异的报纸,以及路牌、霓虹灯、网络等其他广告媒体,那么集团的广告部门在向广告商推销某一报纸的版面时可以实行几家报纸的捆绑经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广告商提供广告价格的优惠,报社和广告商实现共赢。

总之,广告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告主不断增强的广告意识为传统媒体提供巨大的广告盈利空间,但广告主不断理性的广告经营策略使传统媒体要赢得广告主的支持又变得相对困难,因此创新广告经营方式,为自身赢得更多广告利润,最终形成广告经营品牌。

参考文献:

篇(2)

企业做广告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树立品牌形象和促进销售,而网络广告与传统的广告媒体相比,因其含有更多的新技术成分,使它存在着一些鲜明的特点。

网络广告具有广泛的传播时空

传统的广告传播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内传播,要想把在本国内刊播的广告转为在国外,则涉及需经当地政府批准,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广告,洽谈并购买当地媒体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同时,广告刊播时间受购物时段或刊期的限制,目标受众很容易错过广告信息,并且广告信息难以保留,广告主不得不频繁地刊播广告以保证本公司的广告不被消费者遗忘。

另外,网络广告的广告信息空间在Internet上几乎是无限的,网站的信息承载量足以让广告主用少量的广告费投入,制作比传统广告更富有变化,灵活多样的广告信息以供不同的广告需求。

网络广告可以与接受者即时互动

这也是网络广告最为显著的优势这一特点对传统广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广告是一种单元向的信息传播,由广告主将广告信处“推”向目标受众。即使目标受众受到广告的影响而要采取行动,也会因不能及时与企业广告主实现双向交流,形成供需间的时差与延误,这样就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网络广告是一种双向的、推拉互动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它的即时互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趣味性强;能实现多种交流功能;实行个体化沟通模式;担高了目标顾客选择性。

网络广告采取理性说服的方法传播信息

传统广告具有信息的单向强制传播特征,是一种“硬性广告”,无论目标受众是否喜欢,都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让目标受众被动接受,甚至是强迫接受广告信息。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广告是一种非强迫性的“软性”广告。

网络广告效果的可测试性

传统媒体广告,目标受众游离在广告主监控之外,广告主无法确切地知道究竟哪些人观看了广告而哪些没有,他必须为所有这些人支付广告费。广告的营销效果比较难以测试和评估,广告主无法知晓多少购买决策是因广告而作出的。一位企业的营销主管在对自己企业每年投入不菲的传统广告费用抱怨说,至少这种广告费用的一半是冤枉的,但企业无法确定哪一半是冤枉的。

网络广告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传统媒体广告的投入成本非常高,其中用于广告媒体的费用要占到广告总费用近80%左右。传统媒体所提供、信息的空间有限且昂贵,不论广告主购买空间多大,均按宣传的成本和时间计费。

网络广告表现形式多样性

更多的广告创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都为企业广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既然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有诸多特点,那么企业究竟如何利用其独到之处展开营销活动来达到较好的广告效果或效用呢?

广告的目的不外乎是为树立企业形象和/或其产品及服务的推广。目前,企业网络广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设企业网站做广告

此种方式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广告,要建立企业自己独立的网站、主页,同时企业网站本身就是一种活的广告。但企业的WWW网站不能只提供广告信息,还要提供一些非广告的信息。建立公司的主页是网络广告的最根本手段,而其他的各种形式的网上广告仅仅是为了提供连接到公司主页的多种途径,以扩大公司网页的访问规模。此种方式尤其适合于财力居上、规模较大的企业,而且网民中有很多就是企业同类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当然,要自立企业网站,除了财力之外,企业还要配备一定的电子商务人才和内部管理一体化平台的支持。

从外部购买广告时空

为了在更大规模的范围内吸引用户,甚至有些小企业由于自身人、财、物的局限,不能独立设置公司网站,就须通过各种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以付费的方式或部分免费的方式把企业的信息与其他企业的信息一起并列于公共网站上。需要注意的是向网络广告商选择有效用的业务模型。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一种基于广告的收入模型被供认是最有效的,但网络广告商提供广告服务时的收费方式,一般有下列几种:

点击收费

这种方式是许多著名搜索引擎网站固有的收费模式,但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直接与这些网站发生广告业务,一些广告中间服务商会变更搜索引擎网站原有的做法:不仅收取点击费,而且每月先向用户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开户费),一般在200~1000元之间;而且,不把网上搜索引擎网站的账户界面信息提供给客户。这样,一些服务商就可以随意对点击数字进行夸大,比如,客户的广告明明只被点击了100次,服务商却告诉说被点击了200次或者更多,并依此收费,而客户却无法查证。

按“印象数”收费

用户在每月向服务商交纳固定服务费(开户费)的基础上,其投放广告的关键词搜索页面每被显现一次就计费一次。这种模式的弊病在于:它不能保证用户的广告出现在固定位置,今天可能出现在第1页,明天如果投放同一关键词下的广告增多,也许就会掉到第10页甚至更往后;而且,它只能保证广告关键词出现,不能保证它被点击浏览,而实际上,广告只有被点击浏览才是客户投放广告的根本意义所在。

包月收费

客户每月向服务商交纳固定费用,服务商根据客户提供的关键词是热门还是冷僻、要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做推广等因素来估计一个价格,一般都在千元以上,热门关键词的收费自然要比冷僻的更高。这种收费模式与许多搜索引擎自身定制的收费模式背道而驰,所以没有价格参照,中间服务商想定多少就是多少,一般在几千元之间。需要注意的是:中间服务商收费的透明和合理。因他可以在广告显示方式上有多种控制,比如,客户交给服务商1500元/月,但是他却给搜索引擎网站交150元,然后在显示方式选择每天1美元,这样搜索引擎网站就会严格地控制改广告每天最多被点出1美元,这使得客户的广告并不是每天时时显示在搜索引擎网站上,而是间断显示,每天控制在1美元之内。150元人民币被点完了,一个月可能已经过了近20天了。通常到这个时间,客户看着每天都有,已经不太注意了,如果客户追问,那就再往里加点钱,于是,客户交给服务商的1500元,实际可能被商赚走1350元。

利用网络技术广告

由于Internet存在一些自由网站和免费的信息空间,因此企业可利用网络的这一技术特征来做网络广告,主要表现为:使用新闻组和网络论坛、使用电子公告板BBS、使用电子邮件。

使用新闻组和网络论坛

新闻组不同于正式的新闻传播或出版,它是公众进行讨论和信息分享的自由网站,公众可以自由加入,成为其中的一员。新闻组成员可以阅读到大量公告,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广告,或回复他人的公告。新闻组因不同的讨论主题而划分为不同的网站。企业可以选择与本公司产品相关的新闻组发表公告。虽然,按照传统观念新闻组和网络论坛是拒绝开展广告活动的,但企业仍可以采用一些Usenet上可接受的方式与方法开展广告活动。在Usenet中广告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可以在某个组中单独挑起一个话题,吸引预定的受众对象加入进来;也可以寻找一个与所做广告相关的话题讨论组,巧妙的插入,将自己的广告信息有机地融入其中;还可以选择某个组的适当位置单纯地粘贴广告。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什么方式,一定要根据广告信息的主题选择新闻组,并且要注意技巧,以免引起其他成员的不满。Usenet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来维持其秩序,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是非常必要的。如在讨论组中盈利性的广告是粗野的和无理的;在讨论组里信息要短小精悍,主题要鲜明且与讨论组的主题相符;要相互尊重、互通有无等。Usenet能发展成具有三万多讨论组、参与网民数以亿计的庞大体系,依靠的就是绝大多数参与者的自觉守法。

使用BBS电子公告板

BBS实际上是一台接有Modem的电脑,它允许其他用户通过Modem来访问它上面的信息。你可以通过Internet接入,也可以直接拨号进来。不同的BBS可以提供新闻讨论、下载软件、玩在线小游戏或与他人聊天等。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或Web方式在电子公告栏广告信息。BBS上的信息量虽然小,但针对性较强,适合行业性很强的企业。

使用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的“硬性”广告手段。电子邮件是通过Internet传送个人信件,企业可以把广告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给个人。广告主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邮件列表或购买别人的邮件组广告,定期向这个邮件组发送广告信息。

电子邮件广告的关键在于获得有效的用户E-mail地址。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用户的E-mail地址:用户反馈的个人资料;企业加入有关的讨论组;从专门出售用户E-mail地址的公司那里购买。企业根据其收集到的E-mail用户地址发送邮件,便可通过免费电子信箱把广告发送至用户手中。一些企业建立了更为详细的顾客数据库,可以根据有关的顾客资料有目的地发送邮件。因此,电子邮件广告与其他形式的广告相比具有成本低、针对性强、信息和反馈速度快的优点。

网络广告较之其它媒体最大的优势便是互动性,易于企业与消费者建立一对一的营销关系,正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增进彼此的关系一样,互动方式使广告由原来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宣传和说教变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沟通与交流,大大增加了目标受众对广告的欢迎程度和接受程度。此外,网络广告还能明确选择目标受众,对客户进行准确衡量于判断,同时广告的访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告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网络广告领域的竞争还不激烈,但激烈的竞争将不可避免,也不可否认,网络广告还存在如何提高广告效果和效果衡量的问题,如企业要弄清访问量与广告费率之间关系,并围绕这一关系制定营销战略,相信广告效果的衡量与评估会逐渐成为一个行业,进而推动网络广告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1.董惠良,网络营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3)

在如今的社会,广告无处不在,因此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电视,书籍,网络,广告牌等媒介,人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和广告接触并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在广告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成功的广告作品肯定不乏经典的标志性的语言模因。这些语言模因可以是广告的名字或它的台词,一经演绎后通过模仿而传播的语言模因,体现了文化进化的规律。本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尝试从新的角度剖析广告语言中模因的传播现象。

一、模因的概念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meme)这一概念最早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Dawkins于1976年在其畅销书TheSelfishGene(《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用以说明文化的传播。模因的原词meme是通过模仿基因的原词gene而产生,sawkins把它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也就是说任何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并得以传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模因。模因作为文化传播单位,表现形式繁多,像曲调旋律,思想观念,时髦用语,服装设计,建筑样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模因。

二、广告作品中的语言模因

1.基因型的广告模因

广告语中的基因型模因指原封不动地完全照搬固有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诗词名句等做广告的现象。整个广告就是通俗用语本身,未掺杂其他语言成分。广告词做着信手拈来便让它们对号入座,收到的效果却是不同凡响的。基因型的广告模因如果切题切境,运用得当,就会有独特切隽永的广告魅力。

(1)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

如日本理光传真机的广告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借用这条中国俗语的内涵把传真机方便,快捷的特性完全反映出来了。这则广告就是通过直接引用的方式,复制和传递了模因。

(2)相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内容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不少厂商把它作为广告语,迅速成为模因。它曾经被中国移动通讯公司作为广告语,让人们悟出了:正事移动通讯公司把“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的美好梦想变成了现实,是这个公司通过电讯方便人们交流,从而消除时间,空间的遥远距离,让人们相互间随时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使天涯终于咫尺。

2.表现型的广告模因

表现型的广告模因,是根据时间需要对固有的语言或言语成分灵活变动,被不同的人们用于不同的语用场合和语境中,按需表达不同的内容。它们形式相近,内容迥异。像成语,谚语,名言等作为语言模因,虽有很高的保真度,但有时候由于它们的形式和内容都难以反映变化了的时代和情形,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广告的需求,对它们进行改动进行创新,有熟悉推向陌生,使之与时俱进,不仅能够保持其权威性和吸引力,而且广告效应可能还要更大。

(1)同构异义传播

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告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人身保险”是从人们熟悉的谚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复制而来,用来说明人身保险能与人们一起低于天灾人祸,保障家庭平安。日本东芝电冰箱公司广告语“此时无霜胜有霜”引用人们熟知的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诗句,改动一字,效果立现突出地表达了冰箱的功能。这些都是同构异义传播的广告模因。

(2)同音近音异义传播

如胆舒胶囊广告语“大石化小,小石化了”则是模仿俗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成。采用近音替代的办法,改“事”为“石”。山西汾酒的广告语“汾酒必喝,喝酒必汾”是模仿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盘中的那句经典名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杜撰出来的,此例子既有同音复制,又有近音复制。生动地说出了汾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它们都是同音近音异义传播的广告模因。

(3)同型联想传播

如德国一打字机广告语的汉语译文是“不打不相识”。广告语巧妙地活用了一个妇孺皆知的俗语“不打不相识”。利用汉语的多义性,充分地对汉语语言的魅力进行了展示。“打”字改变了“打架”的原义,而指在“打字”中相交相识,意为使用了这种打字机就知道它的特点和优越的性能,引入遐想,给人无穷的回味空间。这些都是同性联想传播的广告模因。

三、结语

模因论为语言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在语言模因作用下,新词语得到复制,创造新词语的创意也会同样的到复制,形成了人和语言的互动模式,从中可以窥探远的变化和发展。模因为广告语的分析和创造提供了新的工具。带有强势模因的广告语会更容易记忆传播。了解其规律可以帮助广告设计者创造出更符合商家要求的模因,为各种商品的生产销售提供新的借鉴。

参考文献:

[1]Dawkins,R.TheselfishGen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76

[2]Blackmore,S.TheMemeMachin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3]Geoff,Ayling.RapidResponseAdvertising.Bussiniss&PrefessionalPublishingPtyLimited,1998

[4]何自然,何雪琳.模因论与社会语用.现代外语,2003(2)

[5]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上海出版社,2007

[6]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篇(4)

一、准确广告销售定位

期刊所有的营销都应该围绕目标和市场导向。期刊广告经营的定义基于期刊卖什么或提供什么服务,期刊当前的广告客户基础和正在服务的目标读者可以进一步帮助期刊明确广告经营的定义。文化综合类期刊最致命的弱点是同质化,因此,要重视对读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职业收入、消费水平、阅读习惯等进行一系列科学而详细的研究,从而确定刊物定位、编辑思路,并以满足读者和广告商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刊物发行和广告的营销战略,弥补和修正文化综合类期刊先出产品再找市场带来的经营能力先天不足。周全的营销战略是期刊做正确的事情的保证,缜密的营销计划使期刊正确的做好这些事情。

二、确立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

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成为《知音》《家庭》这样的百万大刊的梦想,更看重期刊的发行量。而从期刊生存对发行收入的倚重程度和对广告收入的倚重程度看,依赖发行收入的杂志生存能力似乎应该更强。做出这一分析源于发行量来自读者对杂志内容的认可度,杂志的内容属于杂志社内部控制因素。杂志的广告收入来自广告商,属外部因素。尽管读者阅读兴趣和广告商的购买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并影响期刊的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但是,从杂志读者具有的连续购买的特点来看,其行为的可控程度比广告商要有规律得多。这样的分析结果期刊经营模式似乎还是应该以发行为主。其实不然,在期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市场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下,百万大刊再度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都已不复存在,受众碎片化、期刊小众化已经成为必然。当期刊的目标不再是全国市场,而是某一区域时,其所有的战略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和实施。我国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定价大多在4~7元,可以试算一下,发行量达到多少才可以赢利或达到收支平衡,当期刊发行收入不足以弥补期刊运营支出时,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自然就浮出了水面。

特别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体制终将被打破,一旦完成改制,行业系统内发行完全失灵,发行收入微薄,广告经营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危机将使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面临灭顶之灾。因此,文化综合类期刊要未雨绸缪,及早选择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

三、培养高素质的广告经营队伍

一般来说,靠发行生存的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广告营销队伍的素质远低于靠广告生存的时尚财经期刊的广告营销队伍的素质。因而文化综合类期刊提升广告经营水准的核心是再造和培训其广告营销队伍。

拉广告卖版面是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中最常见的低水平营销手段,与期刊广告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良莠不齐有很大关系。系统培训形成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任何一个职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的。在我国,广告人作为一种职业不过30年,一个刊社只出版一本期刊极为普遍,小而散的格局形成了很多刊社没有专门的广告经营部门,广告从业人员与刊社的关系是拉来广告领提成的松散型合作,期刊对杂志广告经营人才培训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达到西方期刊产业发达国家的期刊行业组织,或者期刊出版公司那样的程度。在国外,对广告从业员的培训课程根据不同媒体的特性划分很细致、针对性很强。例如,广告销售课程包括:广告谈判技巧、怎样建立广告客户关系、怎样对广告商进行销售、杂志广告如何网络销售、杂志广告电话销售技巧、杂志广告版面之外的销售以及杂志广告销售信函及电子邮件写作。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培训很受广告从业者的欢迎。

有效的期刊广告营销有赖于具有良好素质的从业人员,优秀的高素质的广告经营人才对于期刊可谓千金难求,在分众化越来越明显,广告商越来越挑剔的时代,文化综合类期刊急需拥有很高专业素质综合业务能力强的广告销售人员。广告销售人员不仅要对杂志的定位、所占市场份额及竞争对手的优劣一清二楚,对广告投放市场及各类别的广告主的行业情况也要相当熟悉,并且掌握详尽的相关市场调查数据,知道如何利用各种市场调查研究所掌握的资料;在与杂志相关的媒介大环境之下对杂志的广告销售能够准确地进行定位和分析,在面对广告商或广告商的时候,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主动而有效地销售;不仅懂得广告销售,而且对杂志编辑也相当内行,有向广告主和广告商积极游说杂志的优势,有促使读者对杂志广告的接受和认同度高的广告技巧。

四、丰富广告营销手段

当广告成为文化综合类期刊赢利的重要手段时,怎样经营广告成为期刊经营的核心问题。要改变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营销手段单一而稚嫩,仍然是等客上门卖版面的被动型广告销售局面,广告营销过程要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销手段也需更加丰富。

1.策划广告表现形式。文化综合类期刊在广告表现形式上同质化程度很高,封底、封二、封三、插页、冠名等区别并不大,难以满足不同广告客户的需求。因此,策划更为丰富的广告形式,是与竞争对手区隔的关键。如根据不同广告客户的需要开发特殊形式的广告,封面拉页、异型、目录广告、立体广告、光盘广告等,根据不同的产品安排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版面,选取不同的形式,让版面灵动起来,使每一个空白都有产出。例如:笔者所在的杂志社在2009年分别做了两期创意独特的广告,其中一期是以一幅高清晰的植物迷叠香图片为封面,内文辅以迷叠香的栽培种植方法,并介绍了这种植物的相关植物学知识,如科属,原产地,以及药用价值等,封面附送了犹如袋冲茶大小的一包迷叠香种子。这种知识性、趣味性兼备的方式,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读者在无形中接受了广告的影响。在另外一期杂志上,我们介绍了麻制品,在当期的刊物设计了一个麻绳的蝴蝶结,十字形系在杂志的外面。这两期杂志因为表现形式的独特新奇,极大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期刊广告应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如开展征集战略合作伙伴,推出封面人物、特别支持单位。期刊社也可选择有良好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产品和项目,以广告版面形式入股,和广告商直接合资合作,实现双赢互利。

2.开展专题事件营销。利用杂志的资讯便捷的功能,开展多种活动。如结合广告客户产品的特点与销售目标,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营销活动,开发新的读者或目标受众。联手企业开展公益活动,提升了杂志和企业的知名度,也增加了各自的美誉度。如笔者所在杂志社从2003年起与企业共同开展了春蕾桥爱心资助活动,7年里被资助的贫困学童达7千多人次,在每一批善款悉数捐至被资助学生手中之后,我们在杂志上辟出专版详细公示捐款时间和金额,赢得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现已形成品牌效应。很多企业因此成为杂志社的理事单位,个人捐助者则成为杂志的忠实读者。

五、向强势媒体借势

篇(5)

而2003年广告数据,只能参见福建省广告协会会长黄应寿发表于《大市场》(广告导报)2004年第6期《今天的福建广告》的数据:“截至2003年底,福建全省广告经营单位从26家发展至2700家,增加104倍;从业人员从260人发展到2.7万人,增加103倍;广告营业额从180万元上升到28亿元,增长156倍,年平均增长67.6%以上;广告占国民生产总值0.6%,广告总量跃居全国第10位,人均广告费支出排名全国第4位。”其对照数据是1980年福建省的有关广告数字。

从2007年度的《福建年鉴》中据李绍萍所供资料看出,2006年全省共有广告经营单位4273户,比上年增长10.8%;广告从业人员39211人,比上年增长13.1%;广告经营额达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部分广告企业具备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能力。全年专业广告公司户数3516家,从业人员33131人。截至2006年年底,个体私营广告企业3629家,从业人员33562人,广告经营额18.6亿元。全年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广告经营额为2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广告经营总额的54.5%。户外广告经营额达10.1亿元。家电、食品、服装、化妆品等传统行业广告经营额分别达到3.4亿元、3.3亿元、1.5亿元、2.4亿元;房地产行业广告继续保持投放量第一的位置,广告经营额达6.8亿元;医药、保健食品广告经营额分别达到3.1亿元、3.4亿元、3.4亿元,均比上年略有增长。

2007年全年全省共有广告经营单位4593户,比上年增加320户,增长7.5%;广告从业人员38291人;广告经营额49.74亿元,增长20.5%。个体私营广告企业3992家,广告经营额23.69亿元。全年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广告经营额27.53亿元,增长22.4%,占广告经营总额的55.3%。家电、食品、服装、化妆品等日用消费品行业的广告经营额分别达到4.1亿元、3.49亿元、1.70亿元和1.71亿元;房地产行业广告继续保持投放量第一的位置,广告经营额9.73亿元,增长43.7%。

2008年全省共有广告经营单位5543户,比上年增加950户;广告从业人员41417人,增长8.2%;广告经营额56.07亿元,增长12.5%。

2009年,全省有广告经营单位7382户,比上年增加1839户,增长33.2%;广告从业人员54752人,增长32.2%;广告经营额81.52亿元,增长45.4%,其中:广告经营额达到10亿元以上的广告经营单位2家,5亿元以上的4家,1亿元以上的15家。

2010年,全省有广告经营单位7751户,广告从业人员6万人;全年广告经营额95.4亿元。制定广告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支持企业申请一级广告企业资质认定。

2011年全省共有广告经营单位8542户,广告从业人员6.73万人;全年广告经营额109.223亿元。

2012年,全省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0455户,增长18.3%;广告从业人员7.29万人,增长7.7%;广告经营额120.29亿,增长9.2%。全省拥有中国一级广告资质企业17家,中国二级广告资质企业1家;拥有福建一级广告资质企业26家,福建二级资质广告资质企业29家,福建三级广告企业37家,18家广告公司进入全国百强广告企业行列。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福建省广告业从1980年26户广告经营单位、260名广告从业人员、180万元的年广告营业额起步,经过32年的稳步发展,到2012年,全省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0455户,广告从业人员7.29万人,广告经营额120.29亿元。后者分别是前者的402倍、280倍、6683倍。

篇(6)

节能是当今社会热门话题,地球资源被人类消耗殆尽,全球气候因人类的活动而发生着各种异常变化。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地球能源对全人类来讲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更何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而资源较为匮乏。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前进,各项城市建设事业也在飞速发展,而节能工作成为这之中的重中之重。

正因为节能话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节能信息以及认识学习节能方面的专业知识,便需要宣传方面的大力工作。

此选题的最初构思由来在于本人在南京节能观察杂志社的实习期间的实践经历与思考,对节能现状以及前景的观察。关于节能宣传,随着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度提升,从当今政策形势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前景看好的新兴行业,然而期刊的生存需要足够的经费来源,这也是一本期刊生存的根本,广告的经营便是这其中极其重要项目。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使得目前节能宣传类杂志在广告经营上存在着不足以及困难,这便是此文的最大由来之处。望能通过此文的研究,经历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通过此论文的研究过程,即对本科期间所学各科知识进行一个综合的整理及应用,也对自身研究问题的能力进行一个提升,同时也为将来的职业发展进行一个铺垫。

1.2选题的价值

选题内容来自于实践,其价值也期望在实践中得以体现。通过对当今节能期刊广告经营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寻找一个适合节能期刊发展的广告经营思路,并在实例中得以具体的展示。

其另一大价值在于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综合广告学及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知识,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对四年的课堂知识进行总结以及提升,对自己的本科生涯进行一个综合性的总结。

1.3选题的研究现状

据数据显示,从整体期刊广告来看,我国期刊广告占整个媒体的广告市场份额不到2%,与美国的12%、英国的17%,日本的7%相比相差甚远。何况节能宣传类的期刊广告在所有期刊广告中所占的份额更加微小。

而从期刊内部来看,以《南京墙改与节能》和《江苏建筑节能》两本期刊来看,由于为政府支持创办,其经济来源得到政府的部分支持,但在整体运营上来说,其广告收入所占的比例还是太小,难以独立支撑期刊的整个运营过程。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加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4选题的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在于首先以较大视角对节能类期刊的广告经营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其基本情况、历史状况和现状,分析其在广告经营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在最后以实践案例《江苏建筑节能》期刊的广告经营为具体案例进行实际研究和分析。

1.5选题的困难与解决途径

选择此选题的一大特点在于源自实践中的思考,但其困难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1)关于此选题方向的现有的可参考资料较少,可供以借鉴的前人的研究成果数量少。

(2)其内容涉及方面较广,不仅涉及到广告学相关知识,还涉及到一些关于企业运营方面的知识,并需要有大量的实践认识积累。

针对这些存在着的困难,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行:

(1)需要进行一些资料的原始积累

(2)在实践中加强对行业知识的详细了解

篇(7)

在我国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几大传统媒体中,期刊以近万种的数量而引人关注,同时又因其广告收入与媒体经营总收入之比少到不成比例而地位尴尬。特别是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广告发展较慢,许多办刊人对如何经营广告并不内行,却又敏感地意识到广告对杂志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状况足以影响到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文化综合类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广告经营模式仍未形成,严重制约了这类期刊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文化综合类期刊摆脱困境,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模式原理已经成为期刊经营中必不可少的游戏规则。期刊商业时代的来临,使广告成为期刊管理者们主要的经营内容,从各类期刊的广告份额分析,一本杂志有没有广告并不在于其发行量的大与小,而在于向广告赢利模式转变的力度。实现这一转变,需针对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调整。

一、准确广告销售定位

期刊所有的营销都应该围绕目标和市场导向。期刊广告经营的定义基于期刊卖什么或提供什么服务,期刊当前的广告客户基础和正在服务的目标读者可以进一步帮助期刊明确广告经营的定义。文化综合类期刊最致命的弱点是同质化,因此,要重视对读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职业收入、消费水平、阅读习惯等进行一系列科学而详细的研究,从而确定刊物定位、编辑思路,并以满足读者和广告商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刊物发行和广告的营销战略,弥补和修正文化综合类期刊先出产品再找市场带来的经营能力先天不足。周全的营销战略是期刊做正确的事情的保证,缜密的营销计划使期刊正确的做好这些事情。

二、确立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

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成为《知音》《家庭》这样的百万大刊的梦想,更看重期刊的发行量。而从期刊生存对发行收入的倚重程度和对广告收入的倚重程度看,依赖发行收入的杂志生存能力似乎应该更强。做出这一分析源于发行量来自读者对杂志内容的认可度,杂志的内容属于杂志社内部控制因素。杂志的广告收入来自广告商,属外部因素。尽管读者阅读兴趣和广告商的购买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并影响期刊的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但是,从杂志读者具有的“连续购买”的特点来看,其行为的可控程度比广告商要有规律得多。这样的分析结果期刊经营模式似乎还是应该以发行为主。其实不然,在期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市场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下,百万大刊再度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都已不复存在,受众碎片化、期刊小众化已经成为必然。当期刊的目标不再是全国市场,而是某一区域时,其所有的战略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和实施。我国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定价大多在4~7元,可以试算一下,发行量达到多少才可以赢利或达到收支平衡,当期刊发行收入不足以弥补期刊运营支出时,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自然就浮出了水面。

特别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体制终将被打破,一旦完成改制,行业系统内发行完全失灵,发行收入微薄,广告经营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危机将使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面临灭顶之灾。因此,文化综合类期刊要未雨绸缪,及早选择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

三、培养高素质的广告经营队伍

一般来说,靠发行生存的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广告营销队伍的素质远低于靠广告生存的时尚财经期刊的广告营销队伍的素质。因而文化综合类期刊提升广告经营水准的核心是再造和培训其广告营销队伍。

“拉广告”“卖版面”是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中最常见的低水平营销手段,与期刊广告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良莠不齐有很大关系。系统培训形成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任何一个职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的。在我国,广告人作为一种职业不过30年,一个刊社只出版一本期刊极为普遍,小而散的格局形成了很多刊社没有专门的广告经营部门,广告从业人员与刊社的关系是拉来广告领提成的松散型合作,期刊对杂志广告经营人才培训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达到西方期刊产业发达国家的期刊行业组织,或者期刊出版公司那样的程度。在国外,对广告从业员的培训课程根据不同媒体的特性划分很细致、针对性很强。例如,广告销售课程包括:广告谈判技巧、怎样建立广告客户关系、怎样对广告商进行销售、杂志广告如何网络销售、杂志广告电话销售技巧、杂志广告版面之外的销售以及杂志广告销售信函及电子邮件写作。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培训很受广告从业者的欢迎。

有效的期刊广告营销有赖于具有良好素质的从业人员,优秀的高素质的广告经营人才对于期刊可谓千金难求,在分众化越来越明显,广告商越来越挑剔的时代,文化综合类期刊急需拥有很高专业素质综合业务能力强的广告销售人员。广告销售人员不仅要对杂志的定位、所占市场份额及竞争对手的优劣一清二楚,对广告投放市场及各类别的广告主的行业情况也要相当熟悉,并且掌握详尽的相关市场调查数据,知道如何利用各种市场调查研究所掌握的资料;在与杂志相关的媒介大环境之下对杂志的广告销售能够准确地进行定位和分析,在面对广告商或广告商的时候,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主动而有效地销售;不仅懂得广告销售,而且对杂志编辑也相当内行,有向广告主和广告商积极游说杂志的优势,有促使读者对杂志广告的接受和认同度高的广告技巧。

四、丰富广告营销手段

当广告成为文化综合类期刊赢利的重要手段时,怎样经营广告成为期刊经营的核心问题。要改变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营销手段单一而稚嫩,仍然是“等客上门”“卖版面”的被动型广告销售局面,广告营销过程要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销手段也需更加丰富。

1.策划广告表现形式。文化综合类期刊在广告表现形式上同质化程度很高,封底、封二、封三、插页、冠名等区别并不大,难以满足不同广告客户的需求。因此,策划更为丰富的广告形式,是与竞争对手区隔的关键。如根据不同广告客户的需要开发特殊形式的广告,封面拉页、异型、目录广告、立体广告、光盘广告等,根据不同的产品安排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版面,选取不同的形式,让版面灵动起来,使每一个空白都有产出。例如:笔者所在的杂志社在2009年分别做了两期创意独特的广告,其中一期是以一幅高清晰的植物迷叠香图片为封面,内文辅以迷叠香的栽培种植方法,并介绍了这种植物的相关植物学知识,如科属,原产地,以及药用价值等,封面附送了犹如袋冲茶大小的一包迷叠香种子。这种知识性、趣味性兼备的方式,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读者在无形中接受了广告的影响。在另外一期杂志上,我们介绍了麻制品,在当期的刊物设计了一个麻绳的蝴蝶结,十字形系在杂志的外面。这两期杂志因为表现形式的独特新奇,极大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期刊广告应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如开展征集战略合作伙伴,推出封面人物、特别支持单位。期刊社也可选择有良好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产品和项目,以广告版面形式入股,和广告商直接合资合作,实现双赢互利。

2.开展专题事件营销。利用杂志的资讯便捷的功能,开展多种活动。如结合广告客户产品的特点与销售目标,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营销活动,开发新的读者或目标受众。联手企业开展公益活动,提升了杂志和企业的知名度,也增加了各自的美誉度。如笔者所在杂志社从2003年起与企业共同开展了“春蕾桥”爱心资助活动,7年里被资助的贫困学童达7千多人次,在每一批善款悉数捐至被资助学生手中之后,我们在杂志上辟出专版详细公示捐款时间和金额,赢得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现已形成品牌效应。很多企业因此成为杂志社的理事单位,个人捐助者则成为杂志的忠实读者。

五、向强势媒体借势

篇(8)

2006年,全国工商机关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6.18万件,其中虚假广告案件就有1.66万件。2008年,三鹿奶粉被曝严重质量问题,奶粉广告被认定为虚假广告。2011年,天材教育、复旦名师精品课程等教育培训机构,在广告中虚构师资,被上海市工商局查处。2012年,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的胶囊重金属铬超标,广告宣传的“良心药、放心药”受到质疑。可见,近年来,虚假广告层出不穷,人们对商业广告产生极大的不信任。虚假广告蔚然成风,亟需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大力整治虚假广告,重塑消费者对商业广告的信心。

一、完善立法

(一)建立和谐的广告法律法规体系

对虚假广告的治理,依靠的不仅仅是《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标准》、《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酒类广告管理办法》、《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房地产广告暂行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刑法》、《民法》等一系相关法律法规对虚假广告的治理有着同等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和谐的广告“法律群”,使针对虚假广告的法律监督和处罚更具有操作性。

第一,条款规定相协调。例如: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与《广告法》的调整对象不尽相同,调整《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使之与《广告法》协调。例如,在《广告法》第十四条第四款中规定,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的内容包括:“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六款的表述则为:“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以上两条都是对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进行规范的,表述却不尽相同,法律、法规间的协调性未得到体现。

第二,处罚措施互补。在对虚假广告进行查处过程中,按照情节不同,应对广告参与者采取罚款、赔偿、拘役、有期徒刑等不同类型的处罚措施。《广告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者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类似条款中可以看出,关于罚款这一类处罚措施的规定是明确的,但经济赔偿以及刑事处罚方面的规定却十分笼统。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两大难题:第一,由于罚款金额与广告费挂钩,而未与违法所得接轨,造成违法成本远远低于违法收益的现状,不高于广告费用5倍的罚款对犯罪嫌疑人威慑力不足。第二,除罚款外的其它处罚措施由于条文中的规定过于笼统,操作难度过大,造成形同虚设的现状。因此,立法中需要细化与各类处罚措施相关的条款,使其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加强各类处罚措施的配合使用,才能对虚假广告参与者起到震慑作用。

(二)明确对虚假广告的界定

目前,我国现行的广告法律、法规针对虚假广告没有系统而明确的定义,只有少量与之相关的条款分散于各类法律、法规中,导致在实践中难以对虚假广告做出认定。因而,司法上对虚假广告的处理存在较大争议。只有在相关的广告法律、法规中明确虚假广告的定义,才能解决虚假广告认定难的问题。鉴于此,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对虚假广告进行系统、明确的界定。

第一,从内容界定,内容不真实的广告一定是虚假广告。《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可见,《广告法》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广告内容应涉及到广告商品的哪些方面呢?《广告法》却未能明确,只是在第九条中规定:“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或者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有表示的,应当清楚、明白”。从以上条款可以推论出:凡是广告内容中涉及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价格等相关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虚构信息欺骗或误导消费者的,均可认定为虚假广告。

第二,从形式界定,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多样,以下几种形式均可界定为虚假广告。第一,无中生有,广告中所宣传的商品或服务根本不存在。第二,夸大事实,在商品或服务的相关描述中,言过其实。第三,语言模糊,此类广告的内容可能是真的,但广告中利用语言技巧使消费者对真实情况产生误解。第四,编造获奖信息,在广告中编造获奖情况,利用权威机构或组织的肯定和表彰,提高产品知名度及公信力。第五,利用名人虚假宣传,此种形式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名人特有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进行虚假宣传;另一类是冒用名人名义或形象进行虚假宣传。第六,不公正的宣传,在广告中通过诽谤、诋毁竞争对手的产品来宣传自己产品。当然,

虚假广告的形式还很多,一一列举存在难度,《广告法》中可考虑将较典型的形式写入条文。

第三,从目的性界定,虚假广告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广告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可见,我国现行的《广告法》所调整的范围仅限于商业广告,而对带有商业目的的公益广告,科普广告等并没有纳入其调整范围之内。因此,在对虚假广告进行治理时,范围也被局限于商业广告,治理其他类型的虚假广告则是无法可依。近年来,众多不法分子利用法律上的这一漏洞,大肆进行虚假宣传。因此,在定义虚假广告时不应该仅限于商业广告,凡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哪怕是公益广告、科普广告、医疗广告、招聘广告都应纳入《广告法》调整范畴。

第四,从后果界定,判断广告是否虚假广告,不要拘泥于广告的内容本身是否虚假,只要其导致或者足以导致购买者产生与商品或者服务真实情况不相符的错误印象,那么它即构成虚假广告,内容真实但却引人误解的广告同样属于法律所规制的虚假广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从以上条款可以看出,只要广告足以使消费者产生与真实情况不相符的误解,那么此广告可认定为虚假广告。

(三)明确广告参与者的法律责任

第一,将广告代言人列入广告活动参与者。《广告法》第二条仅仅提到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广告活动,应遵守《广告法》。显然当前的《广告法》只将以上三类人列为广告活动参与者。当前,广告代言人为赚取代言费,不核实广告商品信息,说假话误导消费者的事件比比皆是。因此,将广告代言人纳入广告参与者进行规制确有必要。2010年10月,时任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的刘凡曾表示,《广告法(修订送审稿)》已报送国务院法制办,该修订送审稿将参与广告代言、证明、推荐的“广告其他参与者”也列为广告主体。虽然此修订稿尚未通过,但至少印证了让明星、名人承担代言虚假广告的相应责任已是立法的大势所趋。

第二,明确各广告参与者应尽的义务。广告主应提供广告商品的真实信息,不得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或商品信息来误导消费者,欺骗广告设计者和广告者。广告经营者在设计、制作、广告时,应按规定查验相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广告者在广告时,应按规定查验相关文件,掌握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等,并核实广告内容。广告代言人在进行商品代言时,除了查看广告商品的相关证明文件外,还应保证广告词的真实性。

第三,明确广告参与者应承担的行政、民事、刑事责任。《广告法》第37、38条规定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相关责任。其中,广告主的责任很明确,但广告经营者、广告者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为明知或应知,即过错责任。然而在实践中,很难证明广告经营者或广告者是否在主观上对虚假广告明知或应知。鉴于此,建议《广告法》中对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归责条款进行修订。将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的责任改为过错推定责任。只要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不能证明其制作、的虚假广告没有过错,即应由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广告法》中还应增加关于广告代言人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

二、加大监管及执法力度

(一)严格执行广告审批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设有广告监督管理司,该司的职责包括,“组织、指导监督管理广告活动;查处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2012年11月,广告监督管理司了“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整治虚假广告工作的通知”。可见,工商行政部门对虚假广告的治理是重视的,相关的广告审批制度也是健全的,只需要遵照相关制度,严格执法,积极做好事前监督。

(二)加强行业内部的审查制度

中国广告协会作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直属单位应协助工商行政部门做好行业内部对广告的审查工作。例如在美国就有很多独立的非盈利广告协会通过制定严格的广告规约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倡导广告诚实化运动。

(三)建立虚假广告举报制度

篇(9)

中图分类号:F713.50;G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6―0120―03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的载体,担负着传播科技信息、推动科技发展的任务。它是科技工作产出的一个侧面,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及与国内外科技界的交流情况。科技期刊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外科技期刊的营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技期刊的营销策略,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一、中外科技期刊的营销比较

科技期刊的营销是不仅把期刊分发出去,而且根据读者的需求出版产品,并利用适当的推销手段和措施把产品推广出去,占领市场。“营销”一词在英文中叫“marketing”,可见,它包含很强的市场经营意识,讲究经济效益。而中国的科技期刊,长期以来靠吃皇粮过日子,期刊的创办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计划拨款,期刊社只考虑社会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许多期刊社经费紧缺,甚至有些期刊社已经无法摆脱困境被迫停刊。

1.中外科技期刊产业规模和实力比较。我国大陆有科技期刊近5000种,占期刊总数9000种的55%,学术期刊重复办刊现象很严重。例如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有1079种,其中省级学会的564种中,绝大多数不仅与全国性学会所办的515种学术期刊内容重复,而且与其他省级学会的学术期刊重复。这样,本来就很小的学术期刊消费市场被这些低水平的重复性学术期刊所分割,导致互相争抢优质学术论文资源、抢占作者和读者市场,形成稀缺的学术期刊资源的浪费。与之相比,国外早已进入集团化运作,一些超大型的集团,可以把市场滚得很大,在经济实力、期刊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经验等方面具有优势,它们特别重视合理配置学术资源,在办刊理念和办刊方法上力求创新。研究表明,世界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格局是:少数赢利性机构占有科技期刊出版市场的多数份额,而多数非赢利性机构则占有科技期刊出版市场的少数份额。以SCI收录期刊的标准来衡量,那些商业性出版公司大多数在出版优质期刊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这充分说明在世界科技期刊市场中,盈利性机构占主导地位。

2.中外科技期刊发行规模和发行手段比较。我国期刊发行模式的表现形式单一,呈封闭性和垄断性。邮局发行是我国期刊发行的主渠道,全国公开发行的期刊大都通过邮局这条发行渠道才能较顺利地递送到读者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竞争压力,作为主渠道的邮发系统在运行中机制较僵化,投递效率低下,期刊发行费率过高,期刊订阅款严重占用了期刊社的流动资金。期刊总发行环节的管理比较粗放,没有形成较系统的服务体系,发行费用过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期刊的发展。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统计,目前90%的全国性学会学术期刊读者面非常窄,全国发行仅几百份,最多上千份,根本拉不来广告。发行和广告不足,直接导致科技期刊经营困难。2002年中国科协对所属全国性学会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全国性学会主办的515种学术期刊,平均每种年发量仅6.9万册,每种年经营收入仅为11.8万元。目前各种学术期刊不但不能付出较高的稿酬,而且还要向论文作者收取相当数量的发表费。发表费成了维持学术期刊的基本经济来源。

而在国外的科技期刊发行中,邮局发行并不是主渠道,有些是通过期刊出版者直接发行,有些是通过报刊网点零售。期刊出版者为了开拓发行市场,争取更多的订阅者,往往委托销售公司把发行精力重点放在预订工作上,即由销售公司雇佣推销人员,上门挨家挨户地征求期刊订户。也就是说,国外期刊在期刊发行上,是依据期刊市场的价值规律来调控和处理的。

3.中外科技期刊广告经营比较。目前,我国仅有39%的科技期刊刊登广告,而其中60%以上的刊物中广告所占版面低于10%,如湖南省125种科技期刊中,有42家期刊社开展了广告业务,其中年广告额在20万~100万元之间的只有10种。这主要是因为科技期刊编辑对刊登广告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不少人认为科技期刊是严肃的学术期刊,应该以刊载科研成果和应用成果为天职,刊登广告使神圣的科学技术研究带上了铜臭,影响到科技期刊的圣洁形象。

与之相比国外期刊广告比例大,以刊养刊,刊登广告是国外许多科技期刊成功的一条渠道。科技期刊可以依靠自己的知名度、发行量来吸引广告业务,通过收取广告费来降低成本,甚至带来经济效益。并通过提高稿酬吸引优秀稿件,降低期刊价格以吸引订户,形成良性循环。如日本的一本期刊广告可达100多页;在欧美国家,几乎每种杂志均离不开广告;美国科技期刊经营总收入中大约70%来自广告,发行只占约30%;欧洲科技期刊经营总收入也有约60%来自广告,发行占40%。许多专业性强的国际著名的科技期刊,如美国的《Scienee》广告收入约占总收入的50%,英国的《Nature》在许多国家都有广告,广告收入占刊物总收入的50%~60%而我国期刊广告收入仅占整个媒体广告收入2%~4%,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10%,欧洲10%~15%,美国20%~30%),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大量广告刊登不仅显示了这些刊物的市场意识,而且巨额的广告收入在经济上支撑了刊物的良性发展,并以特殊的方式传播着科学技术信息,加快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拉近了刊物与读者的距离,把刊物带入了市场经济的洪流之中。

二、科技期刊的营销策略

科技期刊在市场营销中的经营法则应该是追求“质量规模”,即学术质量、品牌影响带来的和广告收入及其由此衍生的学术交流活动、版权合作贸易等。因此,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应抓好以下工作,努力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1.整合学术期刊资源,以质为本,打造精品期刊。我国省级学会所办科技期刊与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所办期刊,各省级刊物之间重复办刊现象严重,极大地浪费了学术期刊资源,因此,应当合理地整合,取缔质量差的期刊,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期刊发行工作,拓展市场,增加期刊销售量,从而提高科技期刊的经济效益。为此,一要实行一稿多审制,积极组稿,获取充足的优秀稿源。一稿多审制即实行编辑初审,针对稿件内容,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审稿,然后由责任编辑复审、副主编统审、主编终审的审稿制度,严把稿件质量关,使稿件质量成为取舍的惟一依

据。真正做到好稿不漏,劣稿不登,杜绝人情稿、职称稿,强调论文的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准确性及实用性,立足于生产实际和市场需要,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促使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取得广大作者和读者的首肯与信任。二要注重期刊的装帧设计。期刊社要在提高刊物印刷和装帧质量上方面加大投入,坚持在每期印刷前由责任编辑、主编校对一次,查对图、表、彩样、文字是否有遗漏,是否美观,有不足之处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印刷质量稳步上升。在装帧设计上要努力体现出刊物特色,合理删减图表,力争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量,使其内容与形式实用、美观、经济,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三要加强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编辑部人员参加中国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主办的编辑研修班,督促编辑人员及时掌握编辑业务方面的新理论、新技能,加强选题组稿的力度,时刻关注学科前沿的研究动向。让编辑人员深入到作者中去,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组稿,了解作者的工作重点、研究方向,不断更新知识,切实提高编辑人员的拓展市场能力、经营理财能力、创新谋划能力、盘活人才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宣传营销能力。

2.强化广告经营。研究表明,因科技期刊自身的特点,读者对于占15%~25%的广告页码一般表示可以接受,但关键是论文质量要好,广告从内容和形式上要有吸引力。编辑部可充分利用科技期刊的载体作用,积极拓宽创收渠道,为供需双方架起桥梁,不仅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随着全球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可开辟期刊网站,在出版电子版的同时,推出三维、动画广告,使广告更加生动活泼。

3.积极与第三方合作,吸纳资金投入。要使科技期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仅靠期刊杂志社自身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外界的多方面的合作。可采用成立杂志理事会、刊务委员会、编务委员会,增设协办单位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共建科技交流平台。按照办刊经费的实际情况,试行酌量、合理地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以补充提高刊物印刷、装帧质量所需的经费;还可利用国际期刊争先涌入的机会,积极开展版权合作贸易,在国内政策的指导下,与国外出版商合资办刊,吸纳国际资金,并把好的科技论文引出到国外,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4.采用多种发行形式,扩大科技期刊发行量。科技期刊既是精神产品又是文化商品,作为商品,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才能实现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此,一方面要利用传统的发行渠道――邮局订阅、自办发行和赠阅发行扩大发行量。根据邮局的现有工作流程和体制,积极与之沟通协调,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和信息交流通道,争取邮局对科技期刊的政策支持,为科技期刊在邮局系统的订阅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积极为邮局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篇(10)

前提:体现产品差别增强垄断势力

根据市场结构理论,决定市场结构最主要的因素是企业规模、进入限制和产品差别。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希望在市场上的垄断力量越大越好。如何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可以把企业规模做大,可以控制资源或借助政府管制提高进入门槛,也可以努力创造自己的产品特色。①对我国的传媒企业来说,规模的大小要受当前管理体制的限制,控制资源或寻求立法的保护不现实,最现实的策略就是创造产品特色,实施信息产品差异化策略。

产品差别是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在1933年出版的《垄断竞争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在市场结构分析中,产品差别这个因素至关重要,这个概念也是企业竞争战略、市场营销等实用性学科的理论基础,其原理对于传媒企业经营同样适用。产品差别能通过引起垄断、改变市场集中度和形成市场壁垒三种方式影响市场结构。在划分市场结构时,产品差别是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一个市场中的产品差别越小,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低;反之,产品差别越大,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垄断程度越高。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产品差别是指某电视台提供的节目在形式、包装、品牌、内容等方面不同于其他电视台节目的特点。产品差别影响观众对电视台及其节目的认知,进而影响他们的收视行为,甚至形成收视偏好和收视忠诚。一家电视媒体的产品(即节目)与其它电视媒体差别越大,其他电视媒体就越难进入它所占有的市场,它在该市场就越具有垄断性。

广告是电视媒体的第二次销售,要想获得广告客户的青睐,电视媒体首先要抓好第一次销售。把信息内容有效地向观众传播,获得观众的认可。面对日益繁杂的电视频道和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只有精品化、个性化的节目内容才能留住观众,吸引广告客户。没有广告主的购买行为,节目制作以及媒体机构都将失去生存基础。而没有好的节目,广告销售也将失去依托。②纵观电视的发展,节目创新不断,从早期的新闻、电视剧、综艺晚会等到现在的真人秀、生活剧,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翻新变化。只有策划出新鲜生动、特色鲜明的节目,才有可能通过整合创新广告形式,提高广告效果。反之,如果没有王牌节目,只是增加广告频次和时长,即使不遭到政策的棒喝,也会招致观众的反感。

操作:创新广告形式实现有机整合

在传统的生存法则中,节目与广告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相生相克地发展。节目追求的是观众的注意力,而广告追求收益的同时却有可能消解观众的注意力,于是节目与广告的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寻求矛盾突破必须让广告与节目更深入地对话与统一。③在新形势下,依托精品节目,创新广告形式,实现广告与节目的整合是电视广告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节目对象性越来越强、广告投放越来越精确的前提下,这种整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与内容整合――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不仅可以实现广告诉求和节目内容的无痕对接,有效传达广告信息,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节目制作的成本压力,缓解节目与广告互搏的现状。《手机》《天下无贼》等热门电影中成功的广告植入为市场提供了信心,而《超级女声》《我型我秀》等选秀节目的成功也无疑将电视植入这一话题推向了。④

在电视植入式广告方面,湖南卫视收获颇丰。他们在自制电视剧中,以植入式体验营销,让企业参与广告产品设计,把产品融入电视剧的情境中,在充分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基础上,为客户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传播方案。而宝洁、联合利华这两家大型企业都不约而同投资“品牌定制剧”,从《丑女无敌》到《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将广告植入提升到了企业品牌战略的高度,足见植入式广告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电视综艺节目是比较适合进行植入式广告实践的节目类型之一。CTR媒介智讯数据显示,投放综艺节目广告花费最高的品类是化妆品和日用品,达七十三亿左右。而娱乐休闲、饮料行业都属于非常关注综艺节目投放的行业,也许这些类型客户可以是植入式广告的重点客户。⑤

但在对电视节目进行广告植入的时候,须考虑到产品个性与节目风格是否匹配,节目的观众群是否与产品的受众群相符。要实现广告与节目的水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广告效果,就需要广告创意和策划人员的精心策划了,“当广告内容成为节目内容一部分的时候,也是广告效果最大化的时候”。⑥

平台整合――互动营销式广告。如今的各类新兴媒体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整合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兴媒体,既可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可信性,又可发挥新媒体的互动优势,新旧广告平台整合,越来越显示出其广告经营价值。

现在,发送手机短信参与节目已成为电视节目与观众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娱乐、体育类节目当中尤为盛行。短信也是目前电视节目获得可观利润的来源之一。最近在挪威上映的英式系列剧《大哥》就获得了540万条的短信投票和135万英镑的收入;德国版的音乐电视节目《视频撞击》要求观众对两部相互竞争的音乐电视投票,短时间内便收到了四万条短信,每条收费0.3欧元;在我国,最引人注目的当属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其最后四场总决赛所创造的超过3000万的短信收入,令人刮目相看。⑦

短信经济的迅猛发展为电视广告业务的拓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比如发短信参与节目互动的观众有机会进行抽奖,而奖品往往被设置为广告商的产品或者由广告商赞助的其他娱乐方式。电视与手机短信的整合既吸引了观众参与节目互动,又将广告巧妙地融入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中。

线上线下全方位整合――活动营销。媒体独家策划的活动往往是媒体的富矿,如何充分挖掘这部分资源,使其为企业品牌传播所用,成为媒体广告深入传播和提高有效性的一个突破口。

湖南卫视近年来举办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就是成功的例证。在2005年夏天举办的《超级女声》,广告赞助商蒙牛是最大的赢家。蒙牛不仅冠名节目,还做了大量的幕后推动工作。蒙牛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与湖南卫视的主要观众群一致,蒙牛集团利用湖南卫视在中国娱乐节目中的专业和高收视率,强化蒙牛酸酸乳青春、时尚的产品形象,提升产品的销售量。同时,为配合海选,蒙牛在五个海选城市周边的一百多个中小城市组织了三百多场“超级女声迷你赛”的路演,对于那些不在五大赛区,又在路演中唱得不错的女孩子,蒙牛会出资送她们参加比赛。此外,蒙牛还找到了2004年“超级女声”的季军张含韵作为其产品的形象代言人。这样的赞助已不是浅层次的广告宣传和合作,从节目冠名到组织路演,从现场的安排到幕后的策划都有蒙牛的身影,蒙牛将品牌形象与《超级女声》的节目融为一体,也随着《超级女声》收视的节节攀高,收获了品牌影响力。⑧

在实现电视广告与节目的整合方面,广告形式创新不一而足。无论哪种形式,都没有增加媒体原有的广告时间,而其新颖的形式对观众有特别的吸引力,观众对广告的抵触度低、接受度高,广告的实际传播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栏目责编:黎莉

注释:

①梁小民:《划分市场结构的三个标准》,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4-10-14。

②王秋萍,杨红菊:《论频道专业化背景下的电视广告经营》,《视听纵横》,2006(4)。

③④⑤田涛:《拓展经营疆域寻求价值突围――电视广告经营探索》,《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2)。

篇(11)

广告经营依然是城市台今后较长时期内的基础产业。城市广电在坚持新闻立台、强化本土化新闻品牌建设与受众意识、为广告经营搭建优质平台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城市广电处于收视终端与消费终端的优势,精耕细作本土广告,拓展广告经营空间,积极开展活动营销,实现城市广告经营“换跑道竞争,换模式发展”,继续做大做强基础产业。当前,电视节目市场的初具规模,使节目经营成为城市广电产业的发展明显的推动力量。重视与开发节目经营,既有助于城市广电向节目生产、制作 、营销和播出机构为一体的机构转变,也有助于改善城市台产业经营结构。近年来,民营传媒机构不断成长,制作了一批较为优秀的节目,丰富了电视节目市场,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光线传媒的《娱乐现场》、欢乐传媒的《欢乐总动员》。但民营制作公司与国有广电企业相比,受政策、资金、设备、播出平台等限制,还处于弱势地位。城市广电应当在广播电视节目市场尚未成熟阶段,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资金、设备、播出平台等优势,克服体制中的不利因素,积极开拓广播电视节目经营领域,使之成为产业经营的核心内容。

二、大力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衍生产业,积极实施城市广电资本运营战略

以有线电视收费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经营多年来一直是城市广电经营体制中的中间层面。自2004年国家广播电视业数字化进程全面推进以来,城市广电通过收视费增加收入的经营模式,有效扩大了城市广电产业经营规模。采用以下路径扩大城市广电产业经营中间层面的经营内容与规模,是发展广电产业的必然趋势。

开拓数字化增值项目。在做好基本数字电视业务的基础上推广付费电视业务,开通并引导广大客户使用数字电视金融支付系统,开发终端用户资源,实现与实体经济网络的链接与合作,做大做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蛋糕。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探索城市有线电视网和宽带数据网融合下的赢利模式。实现城市有线电视网和宽带数据网的融合,完善双向化改造,建立形成技术高新化、开发深度化、市场规模化、项目多元化、效益综合化的数字网络。探索实践综合性数字电视产业平台的建设,包括广播电视服务平台、数字电视经营平台、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综合数字信息平台以及依据数字频道打造的符合城市地方特色的产业销售体系,充分实现数字电视网的综合开发与多元化经营。

突破传统传媒业发展模式,构建新媒体产业发展体系。以国家广电总局大力发展移动多媒体(CMMB)为契机,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紧密合作,大力推广CMMB手机业务,重点打造手机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网络电视(IPTV)等新媒体产业,发展以手机与其他移动设备为接收终端的移动新媒体产业。

资本经营是广电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道。我国广播电视资本运作经过探索尝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如通过对网络经营企业的股份制重组,既能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到广电企业发展,也为今后广电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资金保障。城市广电可以学习借鉴国内外广电企业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股份制重组、合资合作、积极介入本地或外地优质项目的合作开发等方式来发展以资本为纽带的项目产业。

三、加快发展以媒体为依托的延伸产业,稳步推进城市广电产业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是城市广电企业增加赢利模式,改变收入结构单一,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方法。涉足新领域发现新商机,必要时促成城市广电产业战略转移。

会展业是新兴的商务服务业,是前景广阔的低碳行业,是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城市知名度与综合竞争力水平的体现。城市广电可充分利用广电的媒体影响力,积极进军该行业:开展体现本地特色产业或特色资源的节庆活动;举办面向本地市场的消费展;围绕市场热点开展房产、汽车、家装建材等会展活动;运用有效手段,吸引省级、国家级重要展事,逐步培育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高端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