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技术分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5: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技术分析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技术分析论文

篇(1)

一、钢琴技巧是通过手指、手腕、手臂等各个部分科学的、严格的训练而获得的

1.课堂上老师传授的是钢琴技巧和音乐的途径,而掌握技术只有通过练习来实现。有了正确的弹奏方法,才能获得表达情感的手段。有多少音乐就有多少技术。如果说,钢琴技巧训练主要分为手指和手腕两部分的话,那么弹奏的决定因素是手指。因为它直接与键盘接触而发声,因而加强手指独立性的训练,使指尖力量集中,并能很好地控制键盘,这是完全必要的。只有手指训练好才能弹出既清晰又明亮的声音。但只有手指良好的触键,而手腕过于坚硬,则发音会干涩、单薄。相反,如果只有手腕的松弛而没有手指的独立性,声音也会缺乏颗粒性而含糊不清。因而,钢琴的良好触键必须是手指独立、手腕松弛灵活及整个手臂重量互相协调作用的结果。声音的效果与弹奏方法是一致的。所以,在基本功练习中,必须重视手指与手腕的训练。每一个想学好钢琴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怎样发出好的声音,怎样训练好的基本功。但弹琴放松是必要条件。有了手腕的放松、胳膊的放松、身体的放松等条件,才能弹奏出好的、动听的乐曲。

2.手腕的放松是获得弹奏的关键。手腕是保证手指能有效并自如去适应弹奏中千变万化的关键部位,是连接手指与手臂的纽带。弹奏的力量如果“通”“透”,很容易把手臂的自然力量送到指尖,这就要通过手腕这一关节。如果手腕抬得过高或过于僵硬,力量就会停留在小臂上,时间稍长会感到累。如果把手腕放低一些,尽量松弛,力量也就自然地被送到指尖了。重量弹奏的倡导者波兰著名钢琴家利·戈多夫斯基说:“重力弹奏的特征是指尖紧紧靠在键盘上,尽量保持和键盘最小的距离,用这样的方法弹奏手腕是很放松的。”假如键盘从手下移开的话,手就会自然下落;要声音“通”“透”,触键的最佳状态是手、指尖和键盘三点成垂直线。弹奏时手在键盘上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要获得良好的声音就要靠手腕的调整,使手保持最佳的触键状态。手指技术完全要靠腕的灵活来决定,在训练手指独立性时,高抬指是为了打开掌关节,使手指有力触键,而要快速清楚就需要手腕的灵活性来协调,只有手腕放松,手指的跑动才能灵活、持久。

初学者在学习《哈农》、音阶、琶音的时候,首先会历经慢速——快速——慢速这样的循环过程。这是整个钢琴技术的基础。学生每次上课时必然得到教师在音乐技术上具体的指导,每次老师所留的作业是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安排的,学生在课后必须对回课时反映出的不足之处认真练习。音乐技术的提高是从对旧功课的改进中得到的,因为旧功课中有新目标。如果不认真改正缺点,只练新功课,常此下去不可能有进步。课下常听到有些学生探讨自己的弹琴速度该如何提高、怎样才能放松、如何运用手腕等问题花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也没效果。一些学生为此失去信心,甚至还有了放弃钢琴学习的念头。老师应该在此时鼓励学生,告诉他们学习任何一门技术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如果再坚持一下,掌握好学习要领,坚持不懈,任何辛苦的付出都会有很好的收获。这样,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因此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在弹奏过程中,演奏者的腕、臂、肩及整个上身应注重保持放松、自然的状态

1.钢琴演奏中,放松是对紧张而言的。它的最高体现是自然。通俗的说就是在手指落键后,应立刻找到放松的感觉。如果手指还保持在键盘上,但指间部位的肌肉及手臂已经处于弹性状态了,而不是死压在键盘上,这就是放松。指尖只要恢复到把琴键保持在键盘的底上就够了。因此,只有很好的、全面的掌握基本演奏方法,弹奏技巧才能提高。钢琴的音色是比较优美动听的,它常给人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老师应教导学生要有好的手形并加以保持,同时掌握正确坐姿。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放松并可以弹奏出钢琴的自然音色。伟大的钢琴家亨利·涅高兹,把弹奏的整只手形象地比做一座“吊桥”。“桥”的一端固定在肩关节上而另一端则固定在接触键盘的手指上。“桥身”灵活而富有弹性,它的支柱牢固、稳定。当“桥身”向上、下、左、右摆动旋转时,按住琴键的手指却始终不放开。这样可获得良好的松弛感。只要指尖触键正确、稳定、有把握,那么,弹奏者的整个手的动作就是非常灵活的,就会富有弹性。

2.放松是一种感觉,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有通过听觉才能感受到弹奏时饱满、洪亮有力的声音,感受弱奏时优美、安静、柔和的节奏变化。而这,也正是所谓手腕的功能所产生的结果。比如有些学生在刚开始学弹琴的时候,整个身体僵硬,全身处于紧张状态,手腕也不够放松,特别是在触键时经常是用手腕部去敲打键盘。其实,在音乐中,没有绝对的放松,也没有绝对的僵硬,做到松中有紧、紧中有松,这才是恰如其分的弹奏表现。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让人矛盾的是:当手指用力,手腕、手臂会随之紧张;手腕放松,手指也会随之软弱无力。若要二者尽力协调统一,就应该是让手指用力而手腕尽量放松。

3.钢琴弹奏的过程就是从紧张——放松——紧张的过程,要自然的放松就要一丝不苟的练习,认真练并知道自己在弹什么。其次,慢速练习。当曲速放慢时,这种从“紧——松——紧”的过程也就拉长了,这时也可以体会放松的感觉。在训练过程中,手腕不可高于手掌,因为这样弹出的音必是轻飘、模糊,缺乏颗粒感的。还有时,在乐曲练习中,有的弹奏者花费好长时间也没有效果,还会感到手僵硬而不灵活。有的人手指在一定程度上能动,但是一到变化转折的地方就不适应,不是减速就是托拍或者弹错音,这也是学习钢琴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根本原因就都是因为手腕完全不知道如何运动,就好像铁板一样没有灵活性,弹奏者不懂得用放松手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技术也就无法得到发展。三、解决手腕放松问题

要解决手腕放松问题,就是要明确手腕的一些主要活动方向。在乐曲弹奏中,一般使用手腕的主要动作有三种:上下动作;左右动作;上下左右综合动作。

1.“落滚”动作的练习,可使手臂、手腕与手指协调一致。僵硬的手腕往往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的活动得到解决,变得柔韧。“落滚”式的动作由整个手臂协调带动上下运动,比如在两个音的小连线时,弹第一个音之前,手腕结合手臂先提起来,把手指带动起来,然后指尖冲键盘落下去,一发出声音手立刻放松,并一直保持正确的手形,在琴键上停一会儿再根据音符的时值弹第二个音。“落滚式”的上下动作可以使手腕变得灵活、柔和、自如,弹出的音乐也更加优美、丰满。对僵硬的手来说,这种方式经过理解和练习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它只是手腕的一种动作,多用于弹奏柔和及歌唱性的旋律,而在弹奏轻快活泼的音乐时不适宜。所以说,合理、合宜运用手腕的动作,可以避免因手腕扭动过多而带来不良的影响。

2.手腕左右动作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动作。简单的道理是,每一个手指弹的时候,手腕必须左右调节位置,以使手指处于最有利于弹奏的位置。涅高兹把手指比喻为在前方作战的士兵,把臂、腕、身体喻为大后方对前方的支援。根据这一比喻,我们可以体会到腕臂的主动积极配合和调节的重要性。不少学生在弹琴时完全不知道手腕应左右灵活、左右调节。而是单靠手指孤军奋战,去弹一些较复杂或多变的位置。手指在没有任何配合和支援的情况下即便竭尽全力,但还是力不能及。手臂想要配合手指必须通过手腕才能起到作用,所以,关键在于手腕的合理调节。而手腕原则在于每个手指弹奏时要让手指处于基本直对着键盘的方向。这种角度和方向最容易把手臂上传下来的重量自然地送进键盘去。如果手指在每个音上能自如地接受到自然的重量,手指将变得轻松、自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手腕左右非常灵活,随时作微调。这种微调在开始时需要人为地通过脑子指挥而有意识地去做到,但是,慢慢的养成习惯就能自如地去控制了。这种动作对手小的学生更为必需。有的学生手很小,但非常灵活、机敏,能把手指放入任何不顺利的位置,这关键就在于他们善于调节。手腕的左右灵活对手小的学生来说是必需的,因为他们不用手腕去帮忙,有些开张位置是难以完成的。手大的学生因为不用太多调节便能够得着开张的位置,就不太注意手腕的左右调节,时间长了手就比较僵硬。所以,对手大的学生同样也进行手腕左右动作的训练,这样对弹琴的协调、技术的发展都有长远益处。

3.在手腕的上下和左右动作的综合动作中,常见的是手腕圆圈式的动作,一般用于一些规律性分组的技术性段落。如四个音一组或六个音一组等同类织体的十六分音符,像《车尔尼299》的第六首,就是每拍四个音符,根据音的高低和手的左右位置,打一个手腕的扁圆圈动作。这个好像是划一个圆圈的手腕的动作,即是手腕的上下和左右结合来完成的。当拇指弹时,因为是重音位置,因此手腕往上左动,并处于低的位置。第二个音到四指,手腕立刻向右挪动过去,在第二个音到第四个音手指从右往左动,并作一个弧形的波动,从而到第二组再做同样的动作,循环往复。只有这样的解决方法才能使弹奏质量得到改进,使技术得到提高。但是,特别提出一点,手腕圆圈式动作只是一个特定的解决手腕僵硬的一种手段,而不能作为弹奏快速乐曲时采用的方法,那样弹奏速度是上不去的。

要较好地完成一首钢琴作品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这不仅是技巧、音符的问题,还有一定的情感。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因而,每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做到,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众多的钢琴家、作曲家专门为钢琴写作,为世人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有很多人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去掌握钢琴的演奏技巧,使钢琴演奏成为人们迫切需求的一种有深度、有吸引力的高雅艺术。今后,还会有更多的钢琴演奏人才不断涌现,我国的钢琴演奏艺术事业也必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我县饮用种植发展迅猛,为广大菊农带来非常不错的经济效益。但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及种植年数的增加,种植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将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的习性

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怕水涝,但苗期、花期不能缺水,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很敏感,每天不超过10h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应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为好。粘地、低洼地、盐碱地不宜种植,切忌连作。

2.2繁殖方法

2.2.1分株定植。在11月收摘后,将茎齐地面割除,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将其根全部挖出,重新栽植在一块肥沃的地块上,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越冬。翌年3~4月扒开粪土,浇水,4~5月份幼苗长至15cm高时,将全株挖出,分成数株,立即栽植于大田,栽时株行距为40cm×40cm,挖穴,每穴栽苗1~2株,栽后盖土压实,浇定根水,一般1hm2老苗可栽15hm2左右的生产田。

2.2.2扦插育苗。在4~5月份或6~8月份,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新枝作插条。取其中段,剪成10~15cm的小段,用植物激素处理插条,然后将插条插入苗床,行距20~25cm,株距6~7cm,压实浇水,约20d即可发根,每隔1个月后追施1次人畜粪水,苗高20cm时可出圃移栽。

2.3移栽

分株苗于4~5月、扦插苗于5~6月移栽。选阴天或雨后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各40cm挖穴,穴深6cm,然后带土挖取幼苗,扦插苗每穴栽1株,分株苗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压紧,浇定根水。

2.4田间管理

2.4.1中耕除草。菊苗移栽成活后,到现蕾前要进行4~5次除草。每次除草宜浅不宜深,同时要进行培土,防止菊苗倒伏。

2.4.2追肥。喜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应进行3次追肥。第一次在移栽返青后,施尿素150~225kg/hm2催苗;第二次在植株分株时,可施饼肥、人粪尿;第三次施肥在现蕾期。

2.4.3摘蕾。分枝后,在小满前后,当苗高25cm时,进行第一次摘心,选晴天摘去顶心1~2cm,以后每隔15d摘心1次,在大暑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花头变得细小,反而影响的产量和质量。

3病虫害防治

3.1主要病害防治

危害的病害很多,其中主要病害症状表现为:①白粉病。此病为害叶片、叶柄及嫩梢。病部像撒了一层白粉即分生孢子和菌丝;病叶常扭曲变形,病重植株花蕾不能正常开放、生长停止,甚至整株枯死。②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紫褐色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遍及全叶。病叶枯死发黑,但不脱落。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至全株。③菌核性腐烂病。主要为害茎部。一般先在土表茎基部发生,病斑软腐,潮湿时出现白色菌丝。病斑绕茎一周时,叶片黄化下垂、枯萎,最后整株立枯,病茎中有鼠粪状菌核。

防治措施:①秋后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集中烧毁。②加强土、肥水管理和打顶修剪等工作,注意选用壮苗,合理密植,不宜过密,保持菊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③4~10月发病期间,轮换选用化学药剂防治,如1∶1∶200倍波尔多液、20%粉锈灵3000倍液、70%乙磷铅锰锌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70%可杀得1000倍液、40%菌核净1000倍液,以及百菌清、克菌灵、灭病威、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根据病情确定喷药次数。

3.2主要虫害防治

篇(3)

(1)保护作用。由于汽车特殊的生存环境:风吹日晒、雨淋石击,要求汽车有一定的防腐性能和使用寿命。(2)它的涂饰作用由于汽车不停地穿梭在公路、在城乡,人们希望它能给生活带来色彩斑澜,希望汽车美观舒适、色泽诱人。为此汽车涂装就要进行现代化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并管理好现代化大规模涂装生产线。

1.2汽车涂装常用涂料

(1)按涂装对象的不同,汽车漆可分为:①新车原装涂料;②汽车修补漆(2)按在汽车上的涂层由下至上分类:;①汽车用底漆,多为电泳漆;②汽车用中间层涂料;③汽车用底色漆(包括实色底漆和金属闪光底漆);④汽车用面漆,一般指实色面漆,不需要罩光;⑤汽车用罩光清漆;⑥汽车修补漆;(3)按涂装方式分类:①汽车用电泳漆;②汽车用液体喷漆;③汽车用粉末涂料;④汽车用特种涂料如PVC密封涂料;⑤涂装后处理材料(防锈蜡、保护蜡等);(4)按在汽车上的使用部位分类:①汽车车身用涂料;②货厢用涂料;③车轮、车架等部件用的耐腐蚀涂料;④发动机部件用涂料;⑤底盘用涂料;⑥车内装饰用涂料。

1.3汽车涂装油漆喷涂的基本原则

(1)喷漆前先检查工具与工作环境。空气压缩机内的水份、油质必先释出。彻底清洁、检查喷漆房、通风滤网。清洁喷漆房地面。

(2)表面干净。施喷表面一定要用水洗干净,有油质,蜡质要用出有剂出油,新焊接或除铁锈后的金属表面要用——环氧树脂防锈底漆处理以防生锈。

(3)正确的砂磨方法。使用砂纸不要太用力,尽可能用细一点的砂纸。

(4)用高品质稀释剂。对稀释剂不要打经济算盘,使用配套的稀释剂,油漆可发挥最高质量,使用廉价的稀释剂可节省数元,但将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使用高品质稀释剂,工作将会更顺手。

(5)硬化剂及稀释剂。要正确硬化剂及稀释剂比例,不正确将影响漆的效果。

2汽车油漆标准工艺流程

(1)车体作防锈及内部喷涂:视车身情况由钣金工完成。(2)打磨及修饰斜边:使用P60~180#砂纸打磨车身上经过钣金修补及需要原子灰的地方。(3)除尘、清洁:使用压力枪及除硅清洁剂清除车身上的微尘及污渍。(4)贴护:使用反贴技巧贴上遮蔽纸。(5)涂装底漆:混合4:1红底漆及施喷1~2层打磨后露出金属的位置上,然后烤干。(6)填补原子灰:混合多功能原子灰填补于车身上凹陷位置,置于摄氏20度环境30分钟。(7)打磨原子灰:使用P60~240#砂纸打磨,用手感或打磨指示层检查平整度,针孔和印痕。(8)特幼原子灰:有需要时选用,填补针孔、砂纸痕等。(9)打磨:使用P280#砂纸彻底打磨车身上需喷涂中间漆的旧漆。(10)除尘、清洁:使用压力枪及除硅清洁剂清除车身上的灰尘及污渍。(11)贴护:贴上遮蔽纸。(12)喷涂中间漆:混合多功能中间漆2~3层,每层隔5~10分钟,然后烤干摄氏60度30分钟,再喷上打磨指示层。(13)打磨中间漆:使用P320~400#砂纸打磨干燥后的中间漆。(14)检查:检查打磨效果,可做微填。(15)除尘、清洁:清除车身上的灰尘和污渍。(16)贴护:对车身做贴护遮蔽。(17)除尘、清洁:先用压力枪吹出车身上的尘点,用除硅清洁剂清除车身污渍,用压力枪吹出车身缝隙的灰尘,最后以粘尘布粘除车身上的微尘。(18)面漆喷涂素色漆:喷涂2~3层,每层相隔5~10分钟,配合温度添加固化剂和稀释剂。(19)喷涂底色漆:喷涂2~3层素色漆、银粉漆或珍珠漆,每层间隔5~10分钟。(20)清漆喷涂:混合及施喷两层清漆,每层间隔5~10分钟,配合温度添加固化剂和稀释剂。(21)烤干:静置5~10分钟,摄氏60度干燥30分钟。(22)打蜡抛光。(23)遮盖汽车。遮盖汽车的目的是防止喷雾喷到不该喷到的地方,常规的基本遮盖材料是遮盖纸和遮盖带。汽车遮盖纸的宽度从7cm~91cm不等,是耐热的,一般可在烘房内安全使用,其湿强度好,可防止溶剂渗透(注意:不能用报纸遮盖,报纸耐热性不强,且含有印刷油墨,油墨会溶于油漆溶剂中,渗入下面的面漆,造成污染)。

3汽车涂装过程中注意事项

(1)漆前修补。对于车身部件上存在的诸如局部锈蚀、轻度硬损伤等缺陷,如果一概挖补、敲而有些得不偿失。若不加修补而直接以腻子填充,其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均较差。漆前修补旨在卓有成效的弥补这类缺陷。常用的修补方法有:软金属填补,软金属填补(俗称挂锡)修补部件表面缺陷,具有附着力好、工艺简单和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铝箔树脂板填补,铝箔上预涂合成树脂中有含一定比例的金属粉以提高其强度,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2)砂纸打磨。手工打磨平面应将砂纸垫在手模板上进行,对较大面积的修磨则应换成大一些的打磨板,这样不仅修磨省力而且砂磨的打磨质量也好。打磨较窄的棱角部位时,宜用较小的打磨块,打磨型线或圆弧时,则应用与其形状相似的仿形打磨块。在没有打磨块只用砂纸的情况下,一般漆工是将砂纸夹在拇指和手掌之间手平放在表面。手工打磨动作应均匀,并不得为急于求成而用力过猛,手工打磨时的运作方向也应交替进行。否则,容易磨出凹陷,以致前功尽弃。

(3)第二次除油。汽车车身表面虽然经过清洗、除漆、除锈、修补等工序,但钣金修复后留存的污垢,工具上的油污以及原旧漆未去除部分的油污若在涂底漆前不清除干净,必将影响的气的附着力,甚至在面漆喷涂后,还会出现脱落或桔皮现象。因此,上漆前尚需要除油。最好使用除蜡清洁剂,用洁净的干布擦拭待喷漆表面即可。

4汽车清洗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使用专用洗车液,严禁使用肥皂或洗洁精,因为这类用品碱性强,会导致漆面失光,局部产生色差,密封橡胶老化,还会加速局部漆面脱落部位的金属腐蚀。(2)高压冲洗前,须检查车窗,前后盖板是否关闭良好。(3)高压冲洗时,水压不宜太高,一般不高于7Mpa。且先使用分散雾状水流清洗全车,浸润后再利用集中水流冲洗。对于可调压的清洗机,底盘冲洗时,水压可高一些,以便能够冲掉底盘上附着的污泥和其他附着特。车身清洗时,可将水压调低些,如果清洗车身的水压和水流过大,污物颗粒会划伤漆层。(4)使用调温式清洗机,注意热水温度不宜过高,以免损坏漆层。(5)擦清洗剂时应使用软毛巾或海绵,最好使用海绵以免其中裹有硬质颗粒划伤漆面。(6)洗车各工序都应遵循由上到下的原则,即由车顶、前后盖板、车身侧面、灯具、保险杠、车裙、车轮等。(7)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洗车。如果阳光直射,车表水分蒸发快,干涸的车身上的水滴会留下斑点,影响清洗效果。(8)不要在严寒中洗车,以防水滴在车身上结冰,造成漆层破裂,北方严寒季节洗车应在室内进行,车辆进入工位后,停留5-10min,然后冲冼。(9)发现车身附有灰尘或杂质,应及时清除,以免玷污漆面。

5注重日常养护

篇(4)

1电动机起动的现状

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因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修方便、惯性小、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在农田排灌中作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主要动力设备而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其起动电流大,对电网的影响和对工作机械(如水泵、拍门等)的冲击力都很大,因而在起动过程中必须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对起动电流和冲击力(起动电磁转矩)加以合理而有效的控制,实现比较稳定的起动,从而改善系统设备工况,有效延长系统寿命,减少故障率的发生。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问题,一直为业内人士所关注。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式从原理上讲只有两种:直接起动和降压起动。直接起动,就是将处于静止状态的电动机直接加上额定电压,使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作用下直接完成起动过程。直接起动转矩大,起动时间短,起动控制方式简单,设备投资少,因此在中小型电动机的起动上得到广泛的采用。但直接起动方式也受到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起动电流可大到电动机额定电流的4~7倍,部分国产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实际测量甚至高达8~12倍。如果直接起动较大的电动机,过大的起动电流将造成电网电压显著下降,影响同一电网其它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将使部分设备因电压过低而退出运行,甚至使电力线路继电保护装置过流保护动作而跳闸,使线路供电中断。

(2)直接起动会使被拖动的工作机械受到机械性冲击,对于水泵性负载来说,过高的起动转矩对叶片、轴承、拍门等造成软性损伤(机械变形、疲劳性老化)及硬性损伤(裂纹、断裂等)是较为常见的,甚至会因水流对管道的冲击力(及反作用力)过大而产生严重的水锤效应损坏设备。

(3)直接起动要求供电变压器容量较大,而对农田排灌泵站供电的变压器容量往往达不到直接起动对电网容量的要求。

在不允许直接起动的情况下,就要采用降压起动的起动方式,即降低电动机端电压进行起动。降压起动一般有星/三角起动,定子电路中串接电阻、电抗器起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及本文推荐的软起动等方法。

星形/三角形起动器是降压起动器中结构最简单、成本最低的一种,然而它的性能受到限制,主要表现在:

(1)无法控制电流和转矩下降程度,这些值是固定的,为额定值的1/3。

(2)当起动器从星形接法切换到三角形接法时,通常会出现较大的电流和转矩变动。这将引起机械和电气应力,导致经常性故障的发生。

自耦变压器式起动器比星形/三角形起动器提供了更多的控制手段,可以通过变压器抽头改变I段起动电压(典型为65%和80%两挡起动分接头)。然而它的电压是分级升高的,所以其性能受如下限制:

(1)电压的阶跃性变化(分级转换时产生)引起较大的电流和转矩变动,同星形/三角形起动器性能限制“2”一样会导致机械、电气经常性故障的发生。

(2)有限的输出电压种类(起动电压分接头数量有限),限制了理想起动电流的选择。因为自耦变压器式起动器控制是使用较额定电压低的电压级别进行降压起动,它控制的电机参数为电压而非电流,所以当电网电压波动及负载变化(如排灌站水位落差变化)时,起动电流曲线将显著偏离设计理想曲线,从而恶化起动性能,设备在较差的工况下将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电阻式起动器也能提供比星形/三角形起动器更好的起动控制。然而它同样有一些性能、使用上的限制,包括:

(1)起动特性很难优化。原因是制造起动器时电阻值是确定的,在使用中很难改变,虽然可以通过转换分接头来进行分级起动,但当级数较多时,势必增加控制系统的复杂性,而制造成本、故障率也将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一般电阻式起动器均在2~5级间。这样,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电流等主要电量参数在分级起动时仍有很大的波动。

(2)频繁起动场合下的起动特性不好。原因是在起动过程中电阻值会随着电阻的温度变化,在停止到再起动过程中需经长时间冷却过程。

(3)负载较大或起动时间较长的场合下的运行特性变坏,原因是电阻值随着电阻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在负载大小经常变化的应用场合(如排灌站水位落差变化较大),电阻式起动器不能提供理想的起动效果。

综上所述,传统的降压起动设备均有诸多性能限制和使用限制,越来越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动机复杂使用场合的起动需要。

2软起动技术的工作原理

软起动技术是在晶闸管斩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晶闸管斩波技术进行工频电压调节

在50Hz正弦波每个半周内固定时间(过零延时t1)给晶闸管VT1门极以一个触发脉冲,则根据晶闸管特性,在触发脉冲结束后,晶闸管将在半周内剩余时间维持导通(见图1(b)中阴影部分),直至电压再次过零,这样只要调节VT1触发脉冲出现的时间,则输出电压u0将会在0~100%输入电压(ui)内得到调节。如果将晶闸管斩波调压技术应用于三相电源,再加入现代电子技术如单片机控制技术等即可制成软起动器,从而在大型三相鼠笼式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上得以应用。

软起动电动机时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见图2。从电压特性曲线u=f(t)可以看出,从起动开始软起动器给交流异步电动机一个初始电压Ust(Ust一般在10%~60%Ue间自由调整)并在用户设定的起动时间Tst(Tst一般在1~60s范围内自由设定)内将负载电压均匀上升到电动机额定电压Ue。由于软起动器自身特有的限流功能,起动电流在起动期间始终不超过起动限制电流ILIM(ILIM一般在2~5Ie内自由设定)。

为了比较起动外特性,在此给出了应用中最常见的传统起动方式———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时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两级起动的两个阶段均产生很大的起动冲击电流,对电网形成冲击,而两个较大的级落电压0Ust与UstUe又会发生非常大的转矩突变,产生机械冲击。而电动机软起动时无论在电流曲线还是电压曲线上看,均已将电冲击及机械性冲击减小到最低的程度。

3软起动技术的应用

用软起动器组成软起动控制系统可以采取两种型式:(1)在线式控制软起动系统和旁路切换式软起动系统(见图4、图5)。图中K0、K1~Kn为空气断路器;RQ、RQ1~RQn为软起动器;KM11~KMn1、KM12~KMn2为交流接触器;M1~Mn为电动机。

篇(5)

一、数字IC设计方法学

在目前CI设计中,基于时序驱动的数字CI设计方法、基于正复用的数字CI设计方法、基于集成平台进行系统级数字CI设计方法是当今数字CI设计比较流行的3种主要设计方法,其中基于正复用的数字CI设计方法是有效提高CI设计的关键技术。它能解决当今芯片设计业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缩短设计周期,提供性能更好、速度更快、成本更加低廉的数字IC芯片。

基于时序驱动的设计方法,无论是HDL描述还是原理图设计,特征都在于以时序优化为目标的着眼于门级电路结构设计,用全新的电路来实现系统功能;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完成小规模ASIC的设计。对于规模较大的系统级电路,即使团队合作,要想始终从门级结构去实现优化设计,也很难保证设计周期短、上市时间快的要求。

基于PI复用的数字CI设计方法,可以满足芯片规模要求越来越大,设计周期要求越来越短的要求,其特征是CI设计中的正功能模块的复用和组合。采用这种方法设计数字CI,数字CI包含了各种正模块的复用,数字CI的开发可分为模块开发和系统集成配合完成。对正复用技术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进行系统功能的结构划分,如何定义片上总线进行模块互连,应该选择那些功能模块,在定义各个功能模块时如何考虑尽可能多地利用现有正资源而不是重新开发,在功能模块设计时考虑怎样定义才能有利于以后的正复用,如何进行系统验证等。

基于PI复用的数字CI的设计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模块的功能组装,其技术关键在于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发可复用的正软核、硬核;二是怎样做好IP复用,进行功能组装,以满足目标CI的需要;三是怎样验证完成功能组装的数字CI是否满足规格定义的功能和时序。

二、典型的数字IC开发流程

典型的数字CI开发流程主要步骤包含如下24方面的内容:

(1)确定IC规格并做好总体方案设计。

(2)RTL代码编写及准备etshtnehc代码。

(3)对于包含存储单元的设计,在RTL代码编写中插入BIST(内建自我测试)电路。

(4)功能仿真以验证设计的功能正确。

(5)完成设计综合,生成门级网表。

(6)完成DFT(可测试设计)设计。

(7)在综合工具下完成模块级的静态时序分析及处理。

(8)形式验证。对比综合网表实现的功能与TRL级描述是否一致。

(9)对整个设计进行Pre一layout静态时序分析。

(10)把综合时的时间约束传递给版图工具。

(11)采样时序驱动的策略进行初始化nooprlna。内容包括单元分布,生成时钟树

(12)把时钟树送给综合工具并插入到初始综合网表。

(13)形式验证。对比插入时钟树综合网表实现的功能与初始综合网表是否一致。

(14)在步骤(11)准布线后提取估计的延迟信息。

(15)把步骤(14)提取出来的延迟信息反标给综合工具和静态时序分析工具。

(16)静态时序分析。利用准布线后提取出来的估计延时信息。

(17)在综合工具中实现现场时序优化(可选项)。

(18)完成详细的布线工作。

(19)从完成了详细布线的设计中提取详细的延时信息。

(20)把步骤(19)提取出来的延时信息反标给综合工具和静态时序分析工具。

(21)Post-layout静态时序分析。

(22)在综合工具中实现现场时序优化(可选项)。

(23)Post一alyout网表功能仿真(可选项)。

(24)物理验证后输出设计版图数据给芯片加工厂。

对于任何CI产品的开发,最初总是从市场获得需求的信息或产品的概念,根据这些概念需求,CI工程师再逐步完成CI规格的定义和总体方案的设计。总体方案定义了芯片的功能和模块划分,定义了模块功能和模块之间的时序等内容。在总体方案经过充分讨论或论证后开始CI产品的开发。CI的开发阶段包含了设计输入、功能仿真、综合、DFT(可测试设计)、形式验证、静态时序分析、布局布线等内容。而CI的后端设计包括布局、插入时钟树、布线和物理验证等内容,后端设计一般能在软件中自动完成,如SIE软件就能自动完成布局布线。

三、IC开发过程介绍

IC开发过程包括设计输入、功能仿真、综合、可测试性设计DFT、形式验证、静态时序分析、布局、插入时钟树、布线、物理验证等内容,下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设计输入:一般包括图形与文本输入两种格式。文本输入包括采用verilog和vHDL两种硬件描述语言的格式,verliog语言支持多种不同层次的描述,采用硬件描述语言主要得益于采用综合器来提高设计效益;图形输入一般应该支持多层次逻辑图输入,主要应用在一些专门的电路设计中,但是图形输入耗时费力且不方便复用。

功能仿真:功能仿真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设计功能的正确性和完备性。搭建的测

试环境质量和测试激励的充分性决定了功能仿真的质量和效益,仿真工具也是比较多,而且功能比较齐全。

综合:所谓综合,就是将设计的HDL描述转化为门级网表的过程。综合工具(也可称为编译器)根据时间约束等条件,完成可综合的TRL描述到综合库单元之间的映射,得到一个门级网表等;综合工具可内嵌静态时序分析工具,可以根据综合约束来完成门级网表的时序优化和面积优化。

可测试性设计DFT:目前大多数CI设计都引入可测试结构设计,一般在电路初步综合后可进行DFT设计。典型的DFT电路包括存储单元的内建自测BIST电路、扫描链电路和边界扫描电路。BIST电路是为了测试而设计的专门电路,它可以来自半导体生产厂商,也可以用商用的工具自动产生。扫描链电路一般是用可扫描的寄存器代替一般的寄存器,由于带扫描功能的寄存器的延时与一般的寄存器并不一致,所以在综合工具进行时序分析时最好就能考虑这种“附加”的延迟。边界扫描电路主要用来对电路板上的连接进行测试,也可以把内部扫描链的结果从边界扫描电路引入。

形式验证是一种静态的验证手段,它根据电路结构静态地判断两个设计在功能上是否等价,从而判断一个设计在修改前和修改后其功能是否保持一致。

静态时序分析:静态时序分析是CI开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静态时序分析,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关键路径的信息,分析关键路径的时序;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到电路节点的扇出情况和容性负载的大小。

布局:布局被认为是整个后端流程最关键的一步,布局首先是在满足电路时序要求的条件下得到尽可能小的实现面积,其次布局也是把整个设计划分成多个便于控制的模块。布局的内容包括把单元或宏模块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连线的RC延迟和布线的寄生电容效应,此外,良好的布局还可以减小芯片面积和降低布线时出现拥赛现象的几率。

插入时钟树:时钟树又称时钟网络,是指位于时钟源和它所有扇出的寄存器时钟输入端之间的BUFFER驱动逻辑,时钟树通常根据物理布局情况生成。时钟树的插入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时钟信号延时和时钟信号扭曲,因为较大的延迟对解决电路的保持时间问题不利,较大的时钟扭曲往往增加寄存器锁存不稳定数据的几率。但是时钟信号延迟和时钟信号扭曲问题是对矛盾,如果设计对两者都要求比较严格的话,时钟树的插入往往需要考虑比较多。

布线:布线分为两个阶段完成:预布线和详细布线,预布线时版图工具把整个芯片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区域,布线器只是估算各个小区域的信号之间最短的连线长度,并以此来计算连线延迟,这个阶段并没有生成真正的版图连线。详细布线阶段,布线器根据预布线的结果和最新的时序约束条件生成真正的版图连线。但是如果预布线的时间比布局运行的时间还要长,这就意味着布局的结果是失败的,这时候就需要重新布局以减少布线的拥赛。

布局布线完成之后,EDA工具根据布局布线的结果产生电路网表,产生真正的互连线延迟数据,这样以前综合工具DC根据线负载模型计算出来的延迟数据与这些互连线延迟数据相比是不够精确的,因此把这些版图提取出来的互连线延迟数据反标给DC重新进行综合优化,如果生成的网表满足了时序、面积及功耗要求后就生成电路版图,电路版图经过验证就可以制成芯片。超级秘书网:

篇(6)

1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的快速传递在生产和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各种信息传递方式中,语音的互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最为大家熟知的是以PCM编码方式传送语音的普通电话业务,实时性强、语音质量高,占据着语音通话业务的主体。但近年来随着IP电话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另一种语音处理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那就是语音分组技术。语音分组是指将语音信号转化为一定长度和速率的数字化语音包,采用存储转发的方法并以包的形式进行交换和传输。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IP电话的普及而得到越来越多应用。但由于互联网不能对传输带宽提供保证,因此,语音包在其传输过程中就会产生延迟、抖动、包丢失等影响语音质量的因素。直到近年来由于低速率编解码算法的出现和软硬件性能的提高,人们才注意到分组语音技术的商业价值,并投入开发力量。

早期分组语音技术的应用大都采用软件实现。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硬件价格大幅度下降,从而出现了许多用硬件实现分组语音的产品。硬件具有对数据处理速度快,可处理大量数据的特点,所以使用硬件实现分组语音可以很好地处理延迟、抖动、回声抑制等问题,从而得到良好的音质。采用硬件实现分组语音的另一个优点是:在一个硬件电路中可以实现多种压缩标准的分组语音,能很灵活地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多个语音终端的互通。

本文着重介绍采用一种专用的DSP芯片AMBE-1000实现语音分组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实现了铁路站场中的信号作业电话。由此可以看出,分组语音技术在一些专门领域应用的广阔空间。

2AMBE-1000简介

AMBE-1000是DigitalVoiceSystems公司的语音编解码芯片,用来实现双工的语音压缩/解压缩功能,能实现低传输速率下高质量的通话。它采用先进的AMBE压缩算法,压缩速率最低可达2.4Kb/s目前,这种算法以其能实现的低传输速率和高通话质量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甚至用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具体来说,AMBE-1000具有如下独特之处:

*低硬件成本和高通话质量;

*无需辅助设备;

*比特差错和背景噪声良好的鲁棒性;

*可变传输速率2.4Kb/s~9.6Kb/s;

*可自动插入舒适噪声;

*可选的串行和并行接口;

*自带回声抑制功能;

*DTMF信号的检测与产生;

*低功耗。

我们用这个芯片实现语音的分组化。最基本的应用可由图1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语音压缩数据要在信道中传输,须加入信道接口,完成对语音压缩数据的加工、打包。最常用的接口一般可用单片机来实现。AMBE-1000的设计也使它很容易和单片机交换数据。AMBE-1000和单片机之间的数据接口有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通信方式是主动方式还是被动方式,取决于可采集数据的信号是否由AMBE自身全部给出。我们采用并行数据线接口,AMBE-1000设为被动工作方式。此时当其RX_DI端输入8kHz取样的语音数据(16位线性编码,8位A率或8位U率编码)时,在其数据线上会得到周期性的压缩语音数据(周期20ms,长度6字节,可达到2.4Kb/s的传输速率)。其控制线和数据线时序关系如图2所示。

我们在EPR(EncoderPacketReady)信号置高后,当检测到OBE(OutputBufferEmpty)置低时,立即捕捉数据线上的数据,便可得到帧同步码13ECH,进而得到全部的语音数据,参考程序如下:

LOOP:JNBEPR,$

READ:MOVR0,#34

MOVR1,#30H

LL:MOVXA,@DPTR(DPTR:AMBE的地址)

MOV@R1,,A

INCR1

JBOBE,$

DJNZR0,LL

SJMPLOOP

AMBE-1000作为解码器的写时序与读时序类似,可根据DPE(DecoderPacketReady)和IBF(InputBufferFull)信号编写相应程序。

从AMBE-1000输出的语音数据有固定的帧格式,每一帧有34字节数据,除去帧头,有24字节语音数据。在20ms周期内,若24字节数据全部被填满,则其传输速率为9.6Kb/s。若设传输速率为2.4Kb/s,则24字节语音数据格式中只有6字节语音数据,其余被0填充。我们用这6字节数据作为一帖,再加上帧头(包括同步码、地址码、类型码、校验码等),便可实现分组语音。

3应用实例

AMBE-1000读写一帧数据所需的时间远小于20ms。也就是说在20ms时间内,除了读1帧或写1帧数据外,处理器还有大量的时间做其它的事。这使人们有可能在半双工的低速信道内实现全双工的语音通话。图3为以AMBE-1000为核心实现的铁路站场信号作业电话示意图。

图3中,用户线接口及PSTN接口均以AMBE为核心。每一个终端可通过总线的PSTN接口接入PSTN电话网;各个电话终端可通过总线互通,但每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终端接入PSTN。终端的硬件构成如图4所示。

篇(7)

2细化栽培

细化栽培技术就是要根据蔬菜病虫无害化治理的要求,研究蔬菜生长发育的规律、环境调控与产量形成规律,研究无土栽培、设施栽培、节水灌溉及这些技术的应用与病虫消长的关系;研究不同科蔬菜之间轮作技术、茬口安排技术、清洁田园技术和引种试验推广抗病虫品种技术的综合,因地制宜制定(设计)出一套适合当地不同类型菜地和不同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规范,供基地生产应用。

3强化应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

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不断演进,保护、利用天敌,苏云金杆菌、Bt与病毒复配的复合生物农药、爱比菌素、农抗120、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的应用,灯光诱杀、气味诱杀,利用害虫对颜色趋性进行诱杀及防虫网、特种性能膜防病虫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已日益受到重视,部分已直接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今后要充分应用已有的技术成果,进一步开发、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力争扩大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面。

4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优化蔬菜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农药药效,既控制病虫的为害,又可防止农药在蔬菜产品上的超标残留。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绝对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2)加强病虫测报,掌握防治适期。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复杂,要抓住主要病虫和病虫发生的主要时期开展测报,一般害虫的低龄阶段和病害的发生初期为防治适期。

(3)对症下药。据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记载,我国有蔬菜病害1133种、蔬菜虫害334种,但各地主栽的蔬菜种类和主要病虫发生种类并不很多,防治前一定要确诊后对症下药。

(4)讲究施药技术。实施化学防治时必须把农药施用到目标物上才能有效地控制蔬菜病虫的发生、发展,才能保护蔬菜的正常生长,若施药“脱靶“就会降低防治效果和造成环境污染。

(5)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农药的使用浓度、使用量、剂型、使用次数、使用方式和依法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5施肥措施

(1)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充足的有机肥,能不断供给蔬菜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有利于蔬菜品质的提高。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要加入发酵剂经过高温堆积发酵,使其充分腐熟方可施入菜田。发酵时将新鲜的粪污装入塑料袋中堆放或装入缸中,加入热水封口,在15℃以上的环境湿度下自然发酵。农作物秸秆加入速腐剂可直接还田,但将其粉碎后,堆腐发酵效果更好。堆腐的方法是每100kg粉碎的秸秆加入速腐剂1~2kg,堆垛后,表面用泥封严,一般20d左右成肥。

(2)重施基肥,少施追肥。实践证明,在相同基肥条件下,追肥用量越大,绿色蔬菜生产要施足基肥,控制追肥,一般施用纯氮225kg/hm2,2/3作基肥,1/3作追肥,深施。

(3)重视化肥的科学施用。一是禁止施用硝态氮肥。二是控制化肥用量,一般施氮量应控制在纯氮2250kg/hm2以内。三是要深施、早施。一般氨态氮肥施于6cm以下土层,尿素施于l0cm以下土层。早施有利于作物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少硝酸盐积累。实践证明,尿素施用前经过一定处理,还可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肥效,减少污染。处理方法为:取1份尿素,8~10份干湿适中的田土,混拌均匀后堆放于干爽的室内,下铺上盖塑料薄膜,堆闷7~10d即可做穴施追肥。四是要与有机肥、微生物肥配合施用。

(4)施肥因地、因苗、因季节而异。不同的地质,不同的苗情,不同的季节施肥种类,施肥方法要有所不同,低肥菜地,可施氮肥和有机肥以培肥地力。蔬菜苗期施氮肥利于蔬菜早发快长。夏秋季节气温高,硝酸盐还原酶活性高,不利于硝酸盐积累,可适量施用氮肥。

6参考文献

篇(8)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密码技术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两个基本需求是保密性和完整性。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通信的基础,通过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变换,使未授权者不能理解其真实含义,以防止窃听等被动性攻击,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应用密码体制的认证机制,可以防止篡改、意外破坏等对传输信息的主动性攻击,以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保密和认证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两个重要方面,但是认证不能自动提供保密性,而保密也不能提供认证机制。密码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伪装信息,使未授权者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未隐藏的信息称为明文(Plaintext),伪装后的信息称为密文(Ciphetrext)。构成一个密码体制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密码算法和密钥(Key)。在设计密码系统时,总是假定密码算法是公开的,真正需要保密的是密钥。

基于密码技术的访问控制是防止数据传输泄密的主要防护手段。访问控制的类型可分为两类:初始保护和持续保护。初始保护只在入口处检查存取控制权限,一旦被获准,则此后的一切操作都不在安全机制控制之下。防火墙提供的就是初如保护。连续保护指在网络中的入口及数据传输过程中都受到存取权限的检查,这是为了防止监听、重发和篡改链路上的数据来窃取对主机的存取控制。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使得加密变得不仅对于E—mail,而且对于网络通信都很重要。

l电子邮件安全与PGP

PGP是由美国的PhilpZimmermann设计的一种电子邮件安全软件,目前已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拥有众多的用户。PGP是一个免费软件,并且其设计思想和程序源代码都公开,经过不断的改进,其安全性逐渐为人们所依赖。

PGP在电子邮件发送之前对邮件文本进行加密,由于一般是离线工作,所以也可以对文件等其他信息进行加密。PGP中采用了公钥和对称密码技术和单向Hash函数,它实现的安全机制有:数字签名、密钥管理、加密和完整性,它主要为电子邮件提供以下安全服务:保密性;信息来源证明;信息完整性;信息来源的无法否认。

PGP采用密文反馈(CFB)模式的IDEA对信息进行加密,每次加密都产生一个临时128比特的随机加密密钥,用这个随机密钥和IDEA算法加密信息,然后PGP还要利用RSA算法和收信人的公开密钥对该随机加密密钥进行加密保护。收信人在收到加密过的电子邮件后,首先用自己的RSA私有密钥解密出IDEA随机加密密钥,再用这个IDEA密钥对电子邮件的内容进行解密。密钥长度为128位的IDEA算法在加密速度和保密强度方面都比56位密钥的DES算法要好,而且PGP采用的CFB模式的IDEA,更增强了它的抗密码分析能力。另外由于每次加密邮件内容的密钥是临时随机产生的即使破译了一个邮件,也不会对其他邮件造成威胁。PGP的基本操作模式是用IDEA作为信息加密算法,它可以提高加密、解密速度和增强保密性,同时对较短的随机密钥用较慢的RSA算法进行保护,以方便密钥管理。

PGP数字签名采用了MD5单向Hash函数和RSA公钥密码算法。要创建一个数字签名,首先要用MD5算法生成信息的认证码(MAC),再用发信人的RSA私有密钥对此MAC进行加密,最后将加密过的MAC附在信息后面。MAC值的产生和检查就是PGP的完整性保护机制。

PGP采用分散的认证管理,每个用户的ID、RSA公开密钥和此公开密钥生成的时戳构成了这个用户的身份证书。如果一个用户获得了一份被他所信任的朋友或机构签名过的证书,他就可以信任这个证书并使用其中的公开密钥与此证书的主人进行加密通信。如果愿意,他也可以对这份证书签名使信任他的朋友也能信任和使用这份证书。PGP就是采用这种分散模式的公证机构传递对证书的信任,以实现信息来源的不可否认服务。

PGP的密钥管理也是分散的,每个人产生自己的RSA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对。目前PGP的RSA密钥和长度有3种普通级(384位)、商用级(512位)、军用级(1024位)。长度越长,保密性越强,但加懈密速度也就越慢。

2WWW安全中的密码技术

采用超文本链接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rP)技术的www是因特网上发展最为迅速的网络信息服务技术,各种实际的因特网应用,如电子商务等大多数是以WWW技术为平台,但是www上的安全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目前,解决www安全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安全套接字层SSL和安全HTYP协议。

2.1SSL

SSL是Netscape公司提出的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的提供客户机和服务器双方网络应用通信的开放协议,它由SSL记录协议和SSL握手协议组成,建立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且独立于应用层协议。和确定性。

SSL握手协议在SSL记录协议发送数据之前建立安全机制,包括认证、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SSL握手协议开始的起点是客户机知道服务器的公钥,它通过服务器的公钥加密向服务器传送一个主密钥,公钥加密算法可以是RSA、Difife—Hellman或Fortezza—KEA。客户机和服务器分别根据这个主密钥计算出它们之间进行数据加密通信的一次性会话密钥这样会话密钥就永远不需要在通信信道上传输。客户机和服务器使用这对会话密钥在一个连接中按DES、RC2/RC4或IDEA算法进行数据加密,此连接用CONNECTION—ID和与此相关的会话密钥作废。所以每个连接都有不同的CONNECTION—ID和会话密钥。由于主密钥不直接参与加密数据,只在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第一次连接时传送(同时产生一个SESSION—ID),它的生存期与SESSION—ID有关。推荐的SESSION—ID在通信双方的Cache(高速缓冲区)中保存的时间不大于100秒,这样主密钥被泄漏的机会很小。

SSL握手协议规定每次连接必须进行服务器认证,方法是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挑战数据,而服务器用本次连接双方所共享的会话密钥加密这个挑战数据后送回客户机。服务器也可以请求客户机的认证,方法与服务器认证一样。SSL记录协议定义了SSL握手协议和应用层协议数据传送的格式,并用MD2/MD5算法产生被封装数据的MAC,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总之,SSL协议针对网络连接的安全性,利用数据加密、完整换认证、公证机构等机制,实现了对等实体认证、连接的保密性、数据完整性、数据源点认证等安全服务。

2.2SHTTP

SHTTP是有EIT公司提出的增强GTTP安全的一种新协议,SHTTP定义了一个新方法secure和几个新报文头如Con—tent—Privacy—Domain、Content—Transfer—Encoding、Prearranged-Key—Info、Content—Type、Mac—info等。HTTP报文贝0以PKCS一7或PEM报文格式成为SHTI’P的报文体,从而获得了这两种安全增强型报文标准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完整性等方面的保护。SHTrP还定义了新的I-I,TI’P报文头、可重试的服务器状态错误报告、新的HTML元素和Anchor属性,使客户机和服务器能够通过对等的协商,在报文格式、认证方式、密钥管理、签名算法、加密算法和模式等方面达成一致,从而保证一次安全事务通信。

SHTIP所保护的是一次HTrP请求/应答协议的报文,而H,ITI’P连接是一种无状态的连接,所以SHTI’P采用PKCS一7或PEM作为增强报文安全的主要手段。在数据加密方面,

篇(9)

在传统的网络协议中,主机地址既是端系统的标识又是路由的依据,如Internet中IP地址分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路由协议根据分组中目的IP地址的网络标识将该分组转发到相应的子网,当主机移动到另外的子网时,其IP地址与子网标识不再对应,因此如何把分组路由到移动主机(特别是当主机边移动边通信时)是网络协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在Internet中支持主机移动的问题,IETF提出了移动IP协议,通过在移动主机的本地子网上设立来中转发往移动主机的分组,移动主机移动到新的子网时必须向其本地注册以通知其当前位置,这种中转方式增加了本地及其邻近网络的负担和分组传输的时延;于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Johnson等人提出了移动IP的路径优化扩展,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分组直接发送到移动主机;为了在主机移动时维护其网络连接的完整性,减少移交(主机移动时路由的改变过程称为移交)的时延和分组的丢失,提出了一些快速移交方案,它们充分利用了移动行为的本地特性从而减少移交时与远程结点的控制信息交互,如层次移交方案和基于多点投递的移交方案。与支持主机移动不同的另一种情况是支持基站(路由器)的移动,这种情况下,随机移动的路由器(和相关主机)通过无线链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自治系统,传统的“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在这种低网络带宽,高度动态的环境下效率不高,因此提出了一些新的路由算法,如保证无环路的逐跳“距离-向量”算法DSDV,基于“链路倒转”的分布式算法TORA,缓存路由信息的动态源路由算法DSR,以及将DSR和DSDV相结合的AODV算法等,然而这些算法都基于它们各自的假设,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性能。

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环境对运输层协议的最大影响是协议的“端-端”性能,如在固定有线网络中分组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拥挤,当TCP检测到分组丢失时执行拥挤控制和避免算法,减少拥挤控制窗口大小,限制重传;而在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环境下,分组丢失的主要原因是链路的高误码率和移交过程,TCP检测到分组丢失时还执行类似的过程,因此降低了网络的吞吐量,影响了“端-端”性能。针对此的改进有:“端-端”方案,如使用选择应答(SACK)来加快重传,或通过显式丢失通知(ELN)来通知发送方分组丢失的原因;“分裂连接”方案,如间接TCP法将一个TCP连接分裂为从发送方到基站和从基站到接收方两个连接;可靠的链路层方案,通过纠错方法来屏蔽无线链路的低质量,如AIRMAIL。

二、对策

经分析认为,在移动无线网络情况下,主机的移动模式和特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若能根据主机的移动历史预测其未来位置,做到服务预连接和资源预分配,则会显著提高系统的效率。例如在主机移动的情况下,若能预测主机的下一移动位置,则移交的效率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又如在基站移动的情况下,如果移动频率非常快,唯一可行的路由算法就是“泛洪”(flooding);如果移动频率相当慢,则现有的协议也能满足需要。

对于运输层协议的性能问题,上述方案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只考虑到分组丢失原因的转移对协议性能的影响,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如连接RTT的剧烈变化、链路的带宽和时延不对称对协议性能的影响;二是当用户移动时网络环境变化,影响协议性能的因素也不断变化,因此单一的改进并不能满足所有情况的需要。由XTP协议机制和控制策略相分离认为: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环境下的运输层协议也应该采用协议机制和控制策略相分离的方法,协议机制给出完成特定协议过程所需的协议支撑,控制策略关心如何利用协议机制完成满足特定需要的协议过程,当主机在网络中移动时,动态调整控制策略以满足协议性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C.Perkins.IPmobilitysupport.RFC2002,1996,(10).

[2]A.Myles,DavidB.Johnson,etalAMobileHostProtocolSupportingRouteOptimizationandAuthentication.IEEEJSAC,1995,(6).

[3]R.CaceresandV.Padmanabhan.FastandScalableHandoffsinInternetwork.InProc.1stACMConf.OnMobileComputingandNetworking,1996,(11).

[4]S.Seshan,H.Balakrishnam,etal.HandoffsinCellularWirelessNetworks:TheDaedalusImplementationandExperience.KluwerJournalonWirelessPersonalCommunications,1996.

[5]C.Perkins,PravinBhagwat.HighlyDynamicDestination-SequencedDistance-VectorRouting(DSDV)forMobileComputers.SIGCOMM’94,1994,(8).

篇(10)

2栽培技术

2.1地块选择

黄瓜栽培要求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弱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最适pH值在5.7~7.2,当pH值5.5以下时,植株就会发生多种生理障碍,黄化枯死;当pH值高于7.2时,易烧根死苗,发生盐害。

2.2品种选择与育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露地栽培,春季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可选择长势旺、结果能力强、瓜条大、丰产型的品种;夏季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高温高湿,可选择抗病、耐热品种;秋茬播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苗期遇高温影响长势和产量,宜选用抗逆性强、抗病毒、具有短日性的品种。春播气温及土温较低,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播前给苗床或营养钵浇透水,随后播种、盖土、覆棚膜。出苗后适时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4~28℃,夜温不低于12℃。定植前1周要常通风进行低温锻炼。育苗用种量为3kg/hm2,直播用种量为4.5kg/hm2左右。为防止黄瓜土传病害,应3~4年轮作1次。2.3配方施肥

黄瓜是浅根性作物,要重施基肥,最好通过测土确定施肥量。确保菜园土有机质含量为3%~5%,全氮含量大于0.2%,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在200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30mg/kg左右为宜。有机肥料具有延缓黄瓜衰老、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特殊功效,但在施用前必须充分腐熟,严禁施用未腐熟的,腐熟时可添加麦秆、稻草等有机物,调节碳氮比,提高有机质含量,添加动物粪肥时适当喷洒辛硫磷等杀虫剂,消灭虫害。基肥施腐熟有机肥45~90t/hm2,饼肥750~1500kg/hm2,草木灰600~1500kg/hm2。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应多次追肥,采取少量多次和有机无机交替的原则,幼苗可适时追1次提苗肥,用尿素75.0~112.5kg/hm2,距植株5cm处开沟条施或环施,覆土浇水,或追人粪尿3000~7500kg/hm2。幼苗期适当增施磷肥,可增加侧根条数,加大根冠比值。提苗肥施后,植株生长逐渐加快,此期为黄瓜转折期,切不可追肥浇水,以免徒长而抑制坐瓜,应以中耕为主,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早衰。此后,每采收1~2次果实都要酌情补施肥料,盛果期要增加1%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以延长采收期;结果期要保持畦面湿润,无雨天每隔1~2d在傍晚浇1次小水。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禁止施用有害的城市垃圾或污水,采收期也不能用粪水追肥。

2.4定植

春露地栽培,断霜后旬平均气温在18℃以上,苗龄为5~6片叶时,选晴天进行定植。移苗时要浅栽,以土坨略高于畦面为宜。根据黄瓜属浅根系这一特性,浅栽易满足根系有氧呼吸,促进根系发育,是丰产优质的保证。夏、秋黄瓜当苗龄达3~4叶或播后30~40d即可定植。架黄瓜品种生育期长的或侧蔓结瓜的品种种植密度宜小,一般为5.10~7.95万株/hm2,株行距为(25~30)cm×(50~65)cm。每畦栽双苗。

2.5大田管理

定植后及时中耕,提高地温,春季雨水多时,要防止畦面和沟内积水;夏季幼苗蒸腾量大,应视苗情及时补水,其间中耕2~3次,收根瓜时停止中耕;抽蔓期距苗7~8cm处插根竹竿,搭成“人”字形,每3~4节绑1次蔓。主蔓结瓜品种要注意及时摘除侧蔓和卷须;当所留的主、侧蔓长满架时打顶,并除去病叶、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2.6适时采收

篇(11)

二、组合楼板的工作技术分析

组合楼板楼承板的主要工作技术主要是将楼承板与混凝土进行结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构件。根据楼承板和混凝土所各自具有的特性,将混凝土放置在上部来承受压力,同时发挥楼承板所具有的抗拉性,来承受组合版下部的拉力作用。由混凝土和楼承板共同作用形成承载能力。由于组合楼板是钢材料建筑施工中重要的结构构件,其在抗弯、抗压、抗拉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同时在防火、防震等方面的适应性较强。下面将对组合楼板的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1受力技术。组合楼板的接体性是指楼承板与楼板混凝土之间一体化的结合程度,其对于组合楼板的承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组合楼板的接体性受到来自外界各方面的影响,具体的作用影响较为复杂,社会各界学者对于组合楼板的接体性的研究还没有产生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组合楼板中混凝土与楼承板之间的抗滑移能力主要表现在材料之间的化学粘合力、机械咬合力以及摩擦力等方面,其抗滑移能力主要受到楼承板板型、规格尺寸以及表面花纹类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