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安全预评价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是指建设项目(工程)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从事后查处向预防为主、强化基础转变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途径。安全预评价是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安全生产防范措施是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进行评价,使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安全设施更完善、更合理,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设计和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1、安全预评价是对可研报告中安全性的把关和深化。建设项目通常经过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试生产、正式投产等几个阶段。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多数设计单位都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写安全专篇(节),但以往实践表明,有的专篇(节)的深度达不到要求,有的可研报告甚至没有专篇(节)。工程设计者往往只侧重于考虑生产过程实现的工艺性能和经济指标,如产品品种、产量、质量、效益等,设计单位通常也只配备与生产过程相对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一定有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员。而安全预评价者则更侧重于考虑劳动安全设施是否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能否确保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是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把关的专业单位,安全评价单位专门配备了经国家注册认证的安全专业的技术人员。两者把关出发点和力度大不相同。特别是在建设项目投资趋紧时,业主往往要求设计单位首先压缩安全生产投入。因此,如果没有进行安全预评价,设计单位直接进入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其劳动安全设施就有可能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安全预评价是实施行政监督的一个重要程序。行政机关实施安全监督侧重于对建设单位是否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在实施行政监督过程中,由于行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内容侧重于行政管理,技术上需要中介机构提供参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已成为一种技术性商品,设计单位的行为受雇主观点和利益影响,特别是一些雇主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时,设计就不一定能完全体现全民和社会效益。而预评价单位则是从安全生产角度入手,对设计单位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进行设计作出鉴别评价,除了对雇主负责外还要对社会和生产安全性负责。它是行政机关实施安全生产行政监督的一个必要程序。尽管安全评价机构也是一种技术商品,也可能受经济利益影响,但参与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审查备案和综合管理则是行政机关对中介机构的一种监督。
3、从安全经济学理论讲,安全预评价工作是投资少收益大的一项措施。安全工作虽不能体现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其隐性效益是显著的。安全经济学上有一种理论,即安全效益金字塔关系:系统设计1分安全性=10倍制造安全性=1000倍应用安全性。从这个角度讲,工程设计阶段对安全设施的投入与事故发生后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整改的投入,两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也就是说,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安全投入是最节省的安全投入。因此,通过安全预评价对"同时设计"工作进行把关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程序,而是具体体现"预防为主"的战略性措施。
4、预评价与"三同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管理模式。据了解,西方国家并没有由政府管理"三同时"这一制度。因为西方国家的管理模式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或者说是以结果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如果建设项目建成后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是不允许投产的。而我国目前还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市场经济正处在逐步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法制也尚未十分健全,一些项目由于"同时设计"把关不到位、建成投产后发现存在隐患,有时只好迁就通融、维持现状,或是从其他方面采取一些隔靴搔痒的"补救措施"。如某乳品厂曾建在传染病医院邻近;福州西区水厂露天的过滤池南侧2米多处建起了高层的居民区,一旦有人往水里投毒,后果不堪设想,只好采取一些临时的"防范措施"等等。因此,在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和体制下,只有通过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可研、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过程实施监督,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的转变。如果没有进行对安全预评价和"三同时"的有效监管,那么生产安全事故和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将大幅度上升。
二、当前安全预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安全预评价工作的法规需进一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原劳动部3号令和10号令是原劳动部根据《劳动法》制定的与之相配套的国务院部门规章。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规章已经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一是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入,一些行政职能已经进行了划转,如卫生职能已划转卫生部门,安全职能已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原来的各工业主管部门集中划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原劳动部3号令、10号令中"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名词已不适应现在的情况。二是随着《行政许可法》于今年7月1日实施,原国务院部门规章继续实施的法律延续性亟待进一步明文确定。
2、有些建设单位负责人安全预评价工作意识淡薄。据了解,目前进行安全预评价的项目基本上属于两种情况。一是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的、在可研或初设论证时由安全行政部门要求其进行安全预评价的项目;二是经过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宣传后建设单位才做的项目。此外,不少建设项目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建设项目没有进行安全预评价。一些建设单位负责人为了节省投资或其他目的,还通过各种关系说情,以求得省略安全预评价这一重要的步骤。这足以说明一些建设单位负责人对劳动安全"三同时"工作意识的淡薄。
3、安全预评价报告行政审批改为报备后的影响。国家安监局、国家煤监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3]68号)要求,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评审交由具备能力的行业组织或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组织评审,实行专家评审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制度。但是,该文件中如何注册这样的中介机构、专家应具备什么条件等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文件。预评价报告备案实行分级管理,对各省负责备案的预评价报告审查工作,国家局意见是根据各省具体情况自行决定。这一管理方式的改变,将可能因各种原因如由评价单位的内部人员、退休人员自审或评价机构之间相互"结盟"串审等而影响预评价报告的审查质量。
4、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对安全评价工作的影响。安全评价工作是一项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的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的有偿服务工作。目前,安全评价资质由国家安监局统一批准,未进行分级管理。许多企业反映,由于安全评价机构数量少,缺乏竞争机制,安全评价费用高,服务态度不好,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安全预评价工作。安全预评价报告行政审批改为专家评审报行政部门备案后,一些评价机构在报告评审工作中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搞隐性的业务联盟,不仅破坏了技术市场的秩序,也影响了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审查工作。
三、进一步搞好安全预评价工作的思考
Analysis of municipal transportation projects of special Safety Assessment Prior to Start
Yuan Li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Shiyan 442012, China)
【Abstract 】municipal transportation projects for which the social, geographical specificity, the process of its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high security requirements, Safety Assessment Prior to Start of the need to have special evaluation facto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ecurity and major pre-evaluation process and content of the main procedures for project approval,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a part of security managem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words】public works transportation project Safety Assessment Prior to Start
1前言
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项目可研、规划过程中所取得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是实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的科学手段,为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实现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同时也为政府、业主、监理单位提供管理依据。
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均处于城市市区内,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密集,人员流动性大,与其它项目交叉以及和地下隐蔽工程干扰多,其安全管理与一般建设项目有其特殊性,笔者在多个市政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中遇到一些在一般类似项目中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现予以总结,评述市政交通工程项目的安全预评价程序与内容有相应特殊性。
2 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的基本程序
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的整个工作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2.1评价前准备: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了解同类工程的事故情况,现场查勘评价对象的地理、气象条件及社会环境状况,收集本项目以及周围相关建筑工程项目有关资料;
2.2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与分析:根据所评价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的地理、气象条件与社会环境、工程建设方案、工艺流程、设备布置、主要设备等,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2.3 评价过程:在危险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具体的评价方法;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进行危险性分析,确定管理的重点。
2.4 提出降低或控制危险的安全对策措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应采取的工程技术对策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包括紧急救援预案。
2.5 预评价报告编写、送审、修改与提交备案。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预评价报告。
详见图一《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程序图》
图一《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程序图》
3 市政交通工程项目在安全预评价准备阶段应该增加的特殊调查和资料收集内容
3.1 项目周边100米范围内重要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地理坐标,基础类别,以及施工过程情况,技术要求。作为对建设施工过程中防止重要建(构)筑物发生倾斜、倒覆危害发生和提出监控、监测与防护措施建议的评价依据。
3.2 项目开挖边线外20米范围内的地下管线以及普通建筑物的基本资料,包括管线埋置位置、类型、规格、材质要求,传输的介质物理及化学性质,原有的防护设施等。作为防止管线破坏、建筑物损坏和提出探测、改移以及防护措施建议的基础。
3.3 与评价项目衔接的其它交通项目的原设计标准、现有的通行能力或者远(近)期规划。作为评价该建设项目与其它项目之间的协调性、平顺性,防止项目之间等级不匹配,造成项目建成后在接口位置发生交通速度突变而引发意外。
3.4 调查评价项目位置周边企业特别是生产、使用有毒有害性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急预案,作为在建设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与社区共同响应、妥善处置非本项目所发生的突发事故的依据。还要对项目周边的社会治安状况,社区安全管理进行调查,尽量将可能因周边社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清楚,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做好临时防护奠定基础。
3.5 调查核实与项目配套的城市既有的交通监控、监测系统接口能力,为项目施工图设计共享城市资源提供参考。
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与评价单元划分的特殊要求
市政交通工程项目所处市内,与在一般地区建设的同类项目相比需要考虑的因素不能只限于本项目所涉及到的自然、社会条件和项目建设与运营本身所使用的设备、物资、通讯与监控系统、配套设施的基本属性以及评价划分单元确定,还要分析周边的厂矿商贸企业、加油(气)站以及学校、医院、集市和社区的环境属性或对本项目依赖性,要从系统安全角度考虑建设项目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对周边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以及周围以及存在厂矿企业生产材料、产品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本项目建设与运营中人员、设施所造成的危害影响。
4.1 本项目所涉及的特殊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重点内容。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利用市政供变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分析,施工中所用的机具噪声值控制与时间选定同周边环境寻求的差异性分析,基础施工泥浆储存、处置设施对安全、环境的危害分析,施工大型机具与材料运输对既有交通干扰、危害性,市政管线破坏的危害性等。
4.2 非本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该项目的特殊影响基本内容。与项目紧邻的厂矿商贸企业、社区所生产、使用、储存有毒、有害物质泄露或火灾、爆炸波及项目人员安全的影响,社会车辆在临近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危害分析,附近高层建筑物坠(丢、抛)物品对项目的影响,社区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对项目的影响等。
4.3需要增加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与城市道路、市场及其他建筑物实行隔离的围挡设施的安全性影响。要从围挡结构的选用材料、高度、基础类型与加固方式等方面进行辨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撞击、挤压等危害时发生倒塌的危害性。这要从因项目原因造成向项目作业区域外倒塌而对社会人员以及其他项目、建筑物以及设备的影响,还要分析因非本项目原因造成向本项目作业区域倒塌对正在施工作业或停放的人员、材料、设备的影响,特别要强调围挡设施周围存放材料、机具、起重设备使用过程中对围挡的撞击影响,围挡设置后要有显著的警示、提示标志与其配套。
4.4 在评价单元中需要增加项目周边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影响评价单元。将上述所列的因素同时进行适当评价。因为该单元评价资料收集不一定十分准确,而且发生的概率相对降低,在评价时只能用定性的评价方式给出评价结论,提出适当的预防措施建议。
5 应急预案及专家评审的特殊要求
一般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应急预案在经过专家评审后只需要向项目建设相关方提供即可,但市政交通运输项目的应急预案却必须向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以便在意外发生后政府能够统筹应急管理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处置事故。
市政交通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在经过专家评审程序时,邀请的专家范围要适当扩大范围,不仅要包括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方面的专家还必须包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警察、政府安全监督等管理部门的业务人员进行论证。
6 结束语
市政交通建设项目因其所处位置和功能的特殊性,必然会有安全需要的特殊性,作为项目安全管理事先控制、预防为主的安全预评价工作理所当然的要针对其特殊性进行评价程序设计、详细调查相关资料、对照评价依据科学进行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为项目审批、细化优化设计、严格施工及运营管理提供翔实的理论数据,本文根据个人在相关工程的实践列举了其特殊的评价分析内容,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前言
淮南博罗环保建材有限公司,隶属于淮南东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各类全煤矸石烧结多空砖、空心砖为主。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要求,对其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评价范围为:该空心砖项目厂区内砖块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2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单元划分
2.1 危险、有害物质特性分析
1、煤和煤矸石
该项目原料“煤矸石”属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的生产物品的丁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煤炭属于丙类可燃固体。
煤炭和煤矸石在烧结自燃过程中产生CO、CO2、SO2等危险、有害物质,对人体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柴油
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项目装载机主要使用柴油作为燃料。柴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CO、CO2等危险、有害物质,对人体及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气体,熔点-199.1℃,沸点-192℃,相对密度 ,危险性类别为第 易燃气体,危编号 ;爆炸极限12.5-74%(V)。
4、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不燃的气体,熔点-56.6℃,沸点-78.2℃(升华),危险性类别为第2.2不燃气体,危编号22019。
5、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为无色气体,室温下具有强烈刺激气味,可溶于水及有机溶剂,熔点-75.5℃,沸点-10℃,危险性类别为第2.3有毒气体。危编号23013,相对密度1.43(液化)、2.26(气)。空气中容许极限15mg/m3。
2.2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根据工艺过程分析,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1、高温
在烧结过程、成品砖出窑过程中,温度较高,如隧道窑保温密封不良会产生较强的热辐射,作业人员在此环境中易受到高温危害。
2、粉尘危害
原料在堆积、铲运、破碎、运输等生产环节产生高浓度粉尘;隧道窑在烧制过程中窑的顶部、出窑时粉尘浓度较高,作业人员在此环境中易受到粉尘危害。
3、运输伤害
该空心砖项目在原料(煤矸石、煤泥)运输堆积、半成品及成品砖运输等过程中,各种车辆来往频繁。车辆的装载和驾驶、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等方面的缺陷均可能引发车辆伤害事故。
4、机械伤害
在煤矸石破碎、运输、搅拌、挤压成型、截条、切条等过程中涉及到机械设备,某些设备的转动部件、移动部件等若缺乏良好的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有缺陷、操作错误等,均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5、电气伤害
本项目存在一些电气设备因电气线路老化、电气设备保养不善以及安装不得当等原因导致各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6、坍塌和高处坠落
厂址选择在不良地质地带、建(构)筑物防震设计不当、建(构)筑物施工质量差,均能造成建(构)筑物坍塌。
7、中毒、窒息
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CO、CO2及SO2和其他危害物质,现场作业人员存在中毒窒息的危险。消防水池存在溺水窒息的 。
8、火灾
在煤矸石烧制空心砖过程中,可能引发火灾。晒坯时使用草帘等物,遇火花、明火易燃烧引发火灾事故、电气火灾等。
9、噪声
反击式锤式破碎机、双轴搅拌机、铲车、箱式给料机、自动切条、切坯机等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均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机械性噪声,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3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性、定量评价
3.1 周边安全条件单元危险性评价
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项目所在地对该建设项目不利的自然条件是雷击、洪灾。
雷击:雷电的袭击有可能使建、构筑物及装置设备受到火灾或损坏,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项目建设单位安装有效的防雷设施,能够降低雷击事故对项目的影响。因而,雷击事故对项目影响小。
洪灾:降雨量过大会造成站区内涝,内涝能够造成电线、电器设备短路损坏、火灾等事故;设备、装置固定不牢,可造成设备、装置漂浮危险。该项目在建设时将设备、设施的基础以及建、构筑物的地基面抬高,厂区内设有排水、排水沟等设施,以降低内涝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评价:综上所述,雷击、洪灾对项目影响小,均在可接受范围。
3.2 粉尘危害分析评价
根据生产性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超标倍数三项指标,确定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
该空心砖项目生产性粉尘中SiO2的含量较高,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为0-4倍,因此可以判断该空心砖项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为I级。即轻度危害作业。
该项目中粉尘危害岗位主要是铲装运输、破碎、皮带运输、出窑,生产作业中应尽可能地喷洒细水雾用来降低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同时应提高个体防护,严格要求作业人员佩戴规范有效的防尘口罩,尽可能限制一次作业的接尘时间。
3.3 烟尘危害分析评价
炉窑在 过程中,排风机产生大量烟尘,主要危害物质为各种含硫化合物、一氧化碳及煤尘,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会造成一定污染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程度危害。
4 安全对策
4.1 操作时安全技术对策
1、设备运转时,不应对其转动部分进行检修、注油和清扫;
2、在移动机器设备时,禁止人员上下;禁止人员停留或通过可能存在危险的地点。
3、推土机在施工时,应控制合理的运行速度,且推土机及其刮板应与平台的边缘保持适当的距离。
4、推土机施工时,禁止人员在其附近作业和通过,且推土机在移动时,禁止人员站在推土机上。
5、推土机在修理过程中,应当关闭发动机,任何人都不应在提起的刮板上停留检查。
4.2 机械伤害控制对策
加强砖机、运输设备的的安全运行管理,防止出现机械设备伤害和各类设备事故。制定和完善各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教育操作人员和各作业人员认真遵守规章制度,避免事故,制定规程,应着重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
1、该空心砖项目应该配备齐全的检修人员、检修配件、检修工具。机修人员在进行检修时应该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且在工作时或者检修时悬挂相对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2、该空心砖项目应该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
3、运输机的支架应该保证有一定的强度和安全性,防止在设备满负荷运行中产生安全事故。
4、在砖机或者运输设备工作时,人员应该在设备一定距离之外。对人员活动较多的工作环境,应设置防护围栏或者警示牌。严禁人员从运输设备上下跨越。
5、对砖机及配套设备的所有运行部位或者暴露在外面易被人体接触的危险部位应该加装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加强改善机械上的各种不同保护装置,带式输送机应该带有自我保护装置防止胶带跑偏、撕裂、断带的装置。
6、鼓风机风叶的防护罩应齐全并不得损坏。
4.3 电气伤害控制对策
加强用电安全管理,避免电击、电伤和火灾等事故,要求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各种电气保护装置都应该按规程要求定期的进行检查和检测,并且建立对应的检测记录。
2、露天开关或者插座等装置必须安装防漏电装置。设备检修应挂“停电检修,禁止合闸”指示牌。
3、配电室应为砖混结构,室内地面应铺设绝缘胶垫,配电柜应设置接地保 护装置。
4、该空心砖项目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供电检修时应该佩戴个人保护装置。
5、在使用移动照明电线时应该采用橡套电缆线。
6、该空心砖项目在进行电缆连接是应该检查电缆芯线是否过长,电缆外套应放置在接线盒内,并且压紧。
7、所有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措施,并不得损坏。
8、该空心砖项目可采用DZL25系列漏电断路器,防止人身触电造成危险,也可以用来防止在设备漏电后产生一些列的连锁反应发生火灾,同时还可在配电线路、用电设备等方面应用,或者线路的不频繁转换。
9、该空心砖项目可采用DZ系列塑壳式断路器,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壳架等级的电流一般为200A及以下的断路器,都可以作为线路不频繁转换设备来使用使用。
4.4 窑体坍塌、坠落控制对策
1、该空心砖项目应定期对窑体进行维修和保养,若出现裂缝、变形、掉块的现象应尽快维修。
2、窑顶周围应修建高度不低于105cm的防护墙。
4.5 供排水及消防安全
1、该空心砖项目应定期组织员工针对地震、高温、火灾等灾害进行救灾演习。
2、该空心砖项目应在厂区及周围修建排水和截水沟。
3、厂区水池周边应设置安全护栏。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的质量,做好对被评价、检测工程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辩识,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可以而且很有必要将系统安全工程中“预先危险分析”的方法,应用于工程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中去。
二、预先危险分析的方法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用来识别系统中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分析评估,从而提出改进系统,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此法主要用在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也可用于系统竣工后的运行阶段。其分析的步骤可概括如下:
2.1 熟悉分析对象的功能、构成、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环境条件等;
2.2 调查、分析类似系统过去有关事故的教训和安全生产的经验;
2.3 调查了解与人身安全、环境危害及有毒物质等有关的安全要求
2.4 分析系统故障状态,有何种危险,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等;
2.5 找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或危害的对策措施;
2.6 编制预先危险分析表。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用表格的形式来分析系统危险、危害因素,可达到分析透切、深入、准确的愿望。表格的形式和内容可随分析人员的想法和被分析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表中描述的细节也有所差别,但一般使用如表1的格式。
表1 ×××预先危险分析表
表1中危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和“后果严重性等级”可根据美国军用标准MIL-STD一882中的规定加以确定,如表2、表3所示。
表2 危险发生可能性等级表
表3 危险后果严重性等级表
如果在对系统、子系统危险、危害因素分折的基础上,还想对其危险性(即危险程度大小)作个大致的评价,则可运铩危险性评价的“打分法”,这种方法是把评价危险程度大小的因素归纳为三个,即危险或事故发生可能性(用L表示)、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用E表示)和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用C表示)。前两个因素L、E均表示危险发生的可能性,第三个因素C表示危险的严重性,那么,系统或子系统的危险性(用F表示)可用下式计算。
F=L×E×C
式中,L、E、C根据有关资料提供,可按不同情况分别赋予一定分值,如表4、表5所示。按照分析、评价的对象,分别从两个表中查得相应的分值,代入上式计算,即可算出危险性的分值。
根据危险性大小,也可分别赋予危险性一定的分值,如表6所示。
三、预先危险分析应用实例
下面以我所进行过安全验收评价的三明市汽车厂林业运输车技改项目(由李发荣任项目负责人)配套的电镀生产系统预先危险分析为例,阐述运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对工程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评价过程。
电镀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一种重要工艺技术,这种工艺要使用具有强腐蚀性的酸、碱及剧毒性氰化物(如NaCN)等化学药品。因此,电镀作业容易发生灼伤、中毒等伤亡事故,危害严重。
该电镀生产系统可分成排风、配制槽液、加热、除油、除锈、电镀、供电、槽液管理等8个主要子系统,对它们分别进行的预先危险分析,如表7所示。
从表7预先危险分析的结果可知,电镀生产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类型有三种:一是存在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附近的人员受到氰化物蒸气或酸雾的毒害(中毒或引起职业病);二是存在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附近人员受到飞溅和流出的碱液、酸液或槽液的灼伤;三是存在着电镀车间生产设备受到酸、碱、槽液和有害气体的侵蚀而加快腐蚀,由于设备腐蚀、损坏,不仅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加大作业人员中毒和灼伤的危险性。
3、下井工作要正规,全家盼你平安归。
4、你的安全是全家永恒的祈愿。
5、家中不要牵挂,下井确保安全。
6、只有你安全,家中才安宁。
7、你的安全是家人最大的财富。
8、为了孩子千万注意安全。
9、愿安全的天永远晴朗,愿安全的阳关永远普照。
10、你多一天安全,家就多一份温馨。
11、你永远是我们的牵挂,祝你安全每一天。
12、你的安全牵系着全家人的苦乐,我们盼你平安归来。
13、安全理念记心间,违章作业要不得,你的安全系全家,妻儿老小盼平安。
14、珍藏好这张照片,记牢着全家祝愿。
14、记住幸福每一天,记住幸福每一刻,记住家人每一声祝愿。
15、亲人啊,煤炭生产多隐患,你上班干活要小心。
16、勿忘亲人在期盼,平平安安把家还。
17、母念妻等娇儿盼,搞好安全把家还。
18、亲人每日盼你平安归。
0 引言
为了准确识别和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减少事故损失,人们在不断总结事故灾难防治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出了安全评价技术。
1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适用性分析
1.1 安全检查表法
1)根据预定的目的要求进行检查,突出重点、避免遗漏,便于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及隐患;
2)安全检查表中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适用氯碱生产工艺单元,所使用的规范标准既要全面没有遗漏,也要准确、合适,并且要注意规范、标准的更新;
3)应用方式有问答方式和现场观察方式,表内需要注明改进的措施和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
4)只能做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的评价结果;
5)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进行评价,如果要对处于规划或设计阶段的对象进行评价,必须找到相似或类似的对象;
6)本文列出了氯碱化工厂安全评价过程中对厂址、总平面布置、建构筑物、工艺与设备公用工程、仪表自动化、电气、防雷、防静电、职业卫生、消防、安全管理、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条件专项检查、消防安全与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安全检查表,在对氯碱化工厂进行安全评价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采用。
1.2 预先危险性分析
本文对氯碱化工厂的烧碱生产系统与聚氯乙烯生产系统中存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了预先危险性分析,由于烧碱生产过程中存在有毒性化学品,在分析过程中也列出了对于烧碱生产过程中毒性化学品泄漏及中毒预先危险分析,经过对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使用,可以看出此法对于氯碱化工厂在安全预评价阶段的分析具有非常强的安全分析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析过程详细、对于生产工艺过程可能产生的问题可以得到尽快的发现、在分析过程中比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便于实现本质安全等。该法可以应用在氯碱化工厂安全预评价(设立安全评价)中烧碱和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与装置使用,当只希望进行粗略的危险和潜在事故情况分析时,也可以对己建成的氯碱装置进行必要的分析。
1.3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方法适用于氯碱化工厂安全预评价(设立安全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主要选择烧碱与聚氯乙烯主要生产设备譬如:电解槽、合成釜等,从容器或与其连接的管道入手,分析其中物料状态及工艺参数产生的偏差,对其进行分析,查找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可能的事故后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危险与可操作研究需要通过系列会议对工艺流程图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所以该方法的使用对评价人员的要求很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由一个多方面的、专业的、熟练的人员组成的小组完成。
2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适用性分析
2.1 危险度评价法
该方法综合运用检查表、基准局法、定量评价法、类比法等方法反复评价,准确性高,但工作量大,是一种周到的评价方法,可以运用在烧碱与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现状安全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法采取的是打分的定量计算模式,但在实际评价中,由于评价人员的经验不同,对同一评价对象用此法评价往往会出现一些差异,可以将其视为“半定量”的评价方法。
2.2 道化学公司评价法与ICI蒙德评价法
由于ICI蒙德评价法是建立在道化学公司评价法基础上开发的,所以在讨论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性时,需要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讨论、分析。
道化学公司评价方法是指数评价法的一种,指数的采用使得系统结构复杂、用概率难以表述其危险性单元的评价有了一个可行的方法。该法操作简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评价方法之一。指数的采用,避免了事故概率及其后果难以确定的困难。评价指数值同时含有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两个方面的因数。但该评价方法的缺点是:评价模型对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重视不够,特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未予考虑。各因素之间均以乘积或相加的方式处理,忽视了各因素之间重要性的差别。评价自开始起就用指标给出,使得评价后期对系统的安全改进工作较困难。指标值的确定只和指标的设置与否有关,而与指标因素的客观状态无关,致使危险物质的种类、含量、空间布置相似,而实际安全水平相差较远的系统,其评价结果相似,导致该方法的灵活性和敏感性较差。
蒙德法是在道化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开发出来的指数评价方法,引入了毒性概念并发展了一些补偿系数,但其仍没有完全克服道化学法存在的缺点,对各因素的处理仍沿用相加的方式,但控制了因素的变化范围。
由于在实际安全评价中,常常将道化学法和蒙德法放在一起进行选择,结合以上对两种方法的应用,以下对ICI蒙德评价法和道化学公司评价法进行比较分析:
2.2.1 相同点
1)二者均可以根据物质和工艺危险性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判定采取措施前后的系统整体危险性;
2)均适用于生产、储存、处理易燃易爆、化学活泼性、有毒物质的工艺过程及其它有关工艺系统;
3)均需要熟练掌握方法、熟悉系统、有丰富知识和良好判断力的评价人员进行评价。
4)两种方法均大量使用图表,简洁明了,参数取值范围宽。
5)在系数选取的过程中,两种方法均不可避免地受人的因素影响,因而评价结果有可能因不同评价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而产生偏差。
2.2.2 不同点
1)道化法能计算企业和装置的经济损失目标值,而且能够由影响范围和单元破坏系数计算整体经济和停产损失。蒙德法指数计算覆盖的方面更为全面,同时能够评定整体和各类危险性等级。而道化法只能对系统整体宏观评价。
2)蒙德法在毒物分析评价方面比道化学法更详细和精确,计算的工作量更大。
3)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单元危险度不尽相同。
这是因为两种方法计算时的侧重不同,道化法侧重于物质本身的危险程度,例如单元中伴有氢气,则危险等级一般都处于“很大”或“非常大”,而蒙德法侧重于工艺过程的危险程度,例如氯乙烯合成塔的氯乙烯作为物质,本身危险程度不如乙炔,但由于本身毒性较大,在工艺过程中,有可能泄漏发生中毒事故,所以在蒙德法评价中危险程度也属于“非常高”。
2.3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的方法不属于安全评价方法,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将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作为一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所评价的对象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存储区进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所以本文特别将此方法引入并讨论其适用性。氯碱化工厂中涉及到许多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储罐与容积较大的中间罐,在对这些单元进行评价时,常常选用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的方法,对储罐等大型存储有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进行后果模拟分析,从而为企业日常防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提供数据。此法可在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与专项安全评价中使用。
3 结束语
总之,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工作中,安全评价技术不仅可以识别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根据其危险性制定安全对策措施,防治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安全是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安全。现代安全的核心是系统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就是围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这三个基本环节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其体现在熟练地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或削减生产领域的各种危险,有效地防止灾害事故,避免损失。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以事故为中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复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进行管理决策,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安全评价工作向纵、深方向的开展,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对于安全生产所起的技术保障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的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各层次领导及技术人员补充现代安全管理的知识,了解系统安全工程的精髓所在,从被动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模式向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系统化安全管理模式迈进。
二、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展安全评价与预评价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即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因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基础上的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拟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它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为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预评价改变了“先建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使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的管理、监察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深入地开展。
三、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当代人对安全生产问题的新认识、新观念表现在对安全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上,把安全生产基于危险分析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在对事故的本质揭示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建立在预防和控制基础上。在新世纪人们逐渐修正和广泛应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Heinrich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危险源理论、事故原点理论等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现代安全管理具有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故处理为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只顾经济效益的商业管理为效益、环境、安全与健康的综合经营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管理程式为主动、本质、超前的管理程式,变外迫型目标为内激型目标等特点。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对象,内容和方法已发生重大变化,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理念也要因此作出相应转变。此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就尤显其必要性。
【摘要】 目的 评估氧化锆全瓷材料组织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方法 用氧化锆全瓷材料试件的浸提液分别进行四氮唑盐比色法(MTT)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结果 氧化锆全瓷材料组织相容性的细胞毒性评分小于I级,溶血率为2.16%(P
【关键词】氧化锆 口腔种植 溶血实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histocompatibility and biological safety of zirconia ceramic materials.Methords Using the leach liquor of zirconia ceramic materials specimens to conduct the external cytotoxicity test and the hemolysis test separately.Results The score of histocompatibility cytotoxicity of Zirconia ceramic materials is less than level I .Hemolysis rate is 2.16% (P < 0.05).There is no acute toxicity reaction and no haemolytic reaction.Conclusions Zirconia ceramic materials have good histocompatibility and biological safety,and have high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to be drill base of implants.
【Key words】 zirconia Oral Implantology hemolysis test
牙种植修复技术作为牙列缺损﹑缺失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牙种植体基台作为种植义齿露在粘膜外的部分,起着将种植体与上部结构连接在一起的作用。其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种植修复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的学者对氧化锆陶瓷材料作为种植牙基台材料进行研究,本文从两种体外实验即MTT和溶血试验,来检测氧化锆陶瓷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的制备与浸提液提取
氧化锆陶瓷材料由康思特先进陶瓷有限公司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共同研究制备。将经过环氧乙烷灭菌的氧化锆陶瓷材料以1g材料/5ml介质的比例,放入小牛血中;以5g材料/10ml介质的比例,放入生理盐水中,分别制备成氧化锆陶瓷材料小牛血清浸提液和生理盐水浸提液,过滤除菌,4℃冰箱保存备用。
1.2 细胞毒性试验
1.2.1 实验方法
采用L929细胞(青岛大学遗传实验室馈赠)经复苏、传代后,将细胞培养基配制1×104个/ml细胞悬液分注于96孔塑料培养皿中,每孔100μl,每组每观察期至少8孔,细胞培养箱内培养24h。然后弃去原培养基,用PBS洗涤2次,试验组加入100μl小牛血清浸提液,阴性对照组加入100μl小牛血清,阳性对照组加入64g/L苯酚溶液,培养2、4d和7d。弃去培养皿中的浸提液和培养基,加入20μl/孔的MTT液,继续培养6h,吸去原液,加入150μl/孔二甲亚砜,振荡10min,在BECKMAN DU640紫外分光光度计以500nm波长测定吸光度OD值,并计算细胞的相对增殖度(RGR)。RGR=(试验组OD值-空白OD值)/(阴性对照组OD值-空白OD值)。
1.2.2 细胞毒性分级与判定
RGR≥100%评为0级;RGR在75%~99%之间评为I级;RGR在50%~74%之间评为II级;RGR在25%~49%之间评为Ⅲ级;RGR在1%~24%之间评为Ⅳ级;RGR为0时评为V级)。实验结果为1或0级反应为合格,实验结果为Ⅱ级反应时需结合细胞形态综合评价,实验结果为Ⅲ~V级反应为不合格。
1.3 溶血试验
1.3.1 制备新鲜稀释血
抽取20ml新鲜兔全血中加入lml 2%(20g/L)草酸钾生理盐水溶液,调整生理盐水用量,使稀释后的抗凝兔血0.2ml在10ml蒸馏水中于紫外分光光度仪545nm处的吸光度值为0.8±0.3。
1.3.2 实验方法
取10ml生理盐水浸提液,滴加0.2ml新鲜抗凝兔血,混匀,置37℃恒温水浴箱中保持60分钟。所有试管经3000 r/min 750g离心5min,取上清液,于紫外分光光度仪下以545nm波长测定光吸收度,并计算溶血率。溶血率计算公式:溶血率=(实验组吸光度-阴性对照组吸光度)/(阳性对照组吸光度-阴性对照组吸光度)×100%。其中,阴性对照为生理盐水,阳性对照为蒸馏水。实验重复三次。
1.3.3 结果评定
溶血率
2 结果
2.1 细胞毒性试验
氧化锆陶瓷材料试验组及阴性对照组,随着培养时间延长,OD值均有增加,阳性组OD值无增加。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同一时间O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表1 细胞毒性实验各组OD值、RGR及细胞毒性分级
转贴于
2.2 溶血实验
氧化锆陶瓷材料生理盐水浸提液组吸光度为0.040±0.003,阴性对照组吸光度为0.009±0.001,阳性对照组吸光度为0.988±0.031,根据溶血率公式计算氧化锆陶瓷材料生理盐水浸提液的溶血率为2.16%,溶血率
3 讨论
牙种植体基台是种植义齿露在粘膜外的部分,将种植体与上部结构连接在一起的装置。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种植牙所使用的基台都是金属钛制成的,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钛金属会释放离子,引起流电效应;产生牙龈黑线而影响了美学效果,降低了牙种植的修复成功率。而陶瓷材料由于克服了钛等金属材料的缺点,在口腔修复领域应用日益增多。在众多陶瓷材料使用中,人们逐步发现稳定性氧化锆陶瓷(PSZ)的某些性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陶瓷材料的脆性使其已有可能可作为种植牙基台材料。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即四氮唑盐比色法(MTT)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测定氧化锆陶瓷材料生物安全性。MMT法是一种国际标准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实验方法,其原理是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的MTT还原为难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物(Formazan)并沉积在活细胞中,而死亡细胞因对MTT不起作用而不会被染色。由于MTT结晶物形成量与细胞数呈正比,故OD值就能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通过计算出不同浓度试验材料浸提液作用下的细胞增殖度,可以对该材料的细胞毒性作用作出可靠的定量评价。早在1995年,Harmand[3]等证明了氧化锆粉末对人体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的毒性很低,细胞可以贴壁生长。Covacci[4]等于1999年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证明了高纯度氧化锆陶瓷不引起细胞转化。C.Piconi[5]等亦认为氧化锆材料无诱变和致癌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2d、4d、7d后的氧化锆陶瓷材料小牛血清浸提液细胞毒性分级均为0级,7d后的氧化锆陶瓷材料小牛血清浸提液细胞毒性分级0或1级别,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这表明氧化锆陶瓷材料无细胞毒性作用。
本实验还通过溶血试验从临床方面研究氧化锆陶瓷材料组织相容性,实验结果提示氧化锆陶瓷材料在生物体内化学性质稳定,无组成元素溶出,故不会因材料可溶性残余分子的化学作用导致生物体急性反应及溶血作用,说明氧化锆陶瓷材料组织无全身急性毒性及溶血反应。
本实验通过MTT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发现氧化锆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初步证实其作为种植基台材料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今后尚需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王喜云.生物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26(2):95-97.
[2]金恩,焦艳军.氧化锆陶瓷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34(1):62-64.
[3]张斌,陈吉华.牙科用Ce-Y-Mg复合稳定氧化锆增韧陶瓷的基本性能[J]口腔医学纵横杂志,2002,18(1):8-10
[4]Ariko K, Evaluation of the marginal fitness of tetragonia polycrystal all-ceramic restorations [J] Kokubyo Gakkai Zasshi, 2003, 70 (20):114-123.
[5]Li J, Liu Y, Hermansson L.Evaluation of biocompatibility of various ceramic powders with human fibroblasts in vitro [J]. Clin Mater, 1993, 12 (4):197-201.
[6]Mclean JW, Hulghes TH.The reinforement of dental porcelian with ceramic oxides. [J] Br Dent, 1965, 21(3): 119-251.
[7]Silva VV, Lameiras FS, Domingues RZ. Microstrustural and mechanical study of zirconia- hydroxyapatite (ZH) composite ceramic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 Composites Sci Tech, 2001, 61: 301-310.
[8]Sivakumar M, Manjubala I. Preparation of hydroxyapatite fluroapatite-zirconia composites using Indian coral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 Mater Lett, 2001, 50: 199-205.
1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卫校学生现状
1.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卫校学生是“90后”时代,90%以上为女生,平均年龄为(16±1.5)岁,主动意识不够,自控力、自律性不强,遇到问题易紧张激动,情绪波动较大,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较好的换位思考,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与本专科学生相比综合能力较弱。
1.2 生源属地问题:通过学生信息表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成为“打工族”。他们的子女形成了当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从“留守儿童”逐步变成了“留守少年”。他们有的考上了高中,有的就读于我们这些中等职业学校。
1.3 心理状况: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不能与父母见面,缺乏父母亲情,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我们的一些中等职业学校里,大多数学生就来自于这一特殊群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去剖析、去解决。荀子曰:“人,贵生,乐安,唯安而乐。”意思是说人最贵的是生,最快乐的是安,作为学校,我们不仅有义务、有责任去抓好学生的学习,还应该潜心呵护这些孩子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2安全防范措施
2.1 实施心理安全干预措施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绝大多数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一方面他们冷漠、孤僻、自傲、缺乏同情心,另一方面他们又自卑、自恋、害怕挫折、缺少毅力。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较大困扰。面对这些问题我校采取了有效措施,积极实施学生心理安全干预。
2.1.1 通过范例来教育学生心中有爱,学会爱人,不能以自我好恶去评判世间一切,要通过社会广角去正视社会现象,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鼓动学生用真情去关爱他人。
2.1.2 通过军训等活动来磨炼学生意志,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学生遇到困难应坦然面对,并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通过采取趣味性、幽默性的教学模式和开展“每周一星”评比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个人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2.1.3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知识竞赛、操作比武、健美操等活动,来陶冶情操,缓解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2.1.4 通过因人制宜,开展谈心与沟通(谈心就是班子与教师谈心、教师与学生谈心、班干与同学谈心、学生与学生谈心,沟通就是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心理动态,
2.1.5 通过组织教职工开展帮扶活动、捐款活动、献血活动等来引导学生去关爱社会。教育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与他人和睦相处,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对待困难家庭的学生,我校及教职工每年都要拿出一定数额的钱财用于帮困解难;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我们采取了“一帮一”,“个盯个”的办法,做到从生活上去关心,从学习上去帮助,从心理上去疏导,从行为上去防范,从而解决学生因心理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2.2 抓好食品卫生安全
2.2.1制度上保证。为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我校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小组,制定了《食堂管理规定》《食堂从业人员规范》等制度,强化了监管职能,严把食品的进出口关。严格落实采购制度、索证制度、出入库登记制度、饮食安全日检查制度、服务质量评比制度。凡采购的食品除做到质优价廉外,还需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特别是肉类,都能按照有关要求在符合卫生条件的经营单位定点采购,禁止采购陈化粮和铁桶油、地沟油,所有购进粮食必须有S标志。
2.2.2 建立和健全食堂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的学习与培训,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做好公共餐具的消毒、食品的贮藏、加工以及留样等工作,禁止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并对所有食品供货渠道及责任都作了具体的要求。
2.2.3 我校还主动邀请相关监管部门,对我校食品卫生进行现场指导,虚心接受他们的检查和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2.3 强化消防安全意识
2.3.1 建立健全了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我校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科室、各班级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安全、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积极组织消防安全的教育与培训,不断完善防火巡查、防火检查制度以及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制度。
2.3.2 落实消防安全检查。我校认真落实《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把火灾隐患自查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从学校自身发展着眼,从火灾隐患着手,认真开展“三查、三看”活动,即查思想,看是否警钟长鸣;查落实,看是否责任到人;查措施,看是否排除隐患。
2.3.3 课堂消防安全教育。我校把课堂教育作为给学生灌输消防安全知识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育中循序渐进地融入消防安全知识,采取专题讲座、聘请校外辅导员讲课、典型案例教育、课件教学等,就如何报警、火灾的扑救、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火场中的逃生自救常识进行模拟演练,学习观摩。与此同时,我校还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大规模的防震、防火、防爆以及突发性事件的实战演练,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安全学习与教育,使广大师生掌握了一些逃生自救的基本技能,安全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4 综合治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2.4.1有防则无忧,无防必有患,可见“防”字何等的重要。十多年来,我校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状,切实采取“打防结合,疏堵结合”办法。工作中,从安全的软肋入手,以薄弱环节、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倦情绪为突破口,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督查工作,真正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组织、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
2.4.2为解决治安工作人力不足的问题,我们采用了科学防范的措施,近年来,我校共投入了十多万元建立了电子监控网络、消防器材基本上实现了校内“无盲点、无死角”。我校联合街道、社区和公安部门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形成了“警、民、校”齐抓共管的“联防模式”。
0 前言
安全评价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以此判断工程和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及建议,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我国的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为了保证煤矿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的安全,安全评价在煤矿企业中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煤矿生产系统潜在危险进行相关评价,找出事故原因,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环境。本文旨在介绍煤矿安全通风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如何确保煤矿的安全通风。
1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1.1 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
煤矿通风系统要以保障煤矿井下各用风地点风流稳定为出发点。煤矿的通风系统分为中央并列式、对角式、分区式等。要根据通风系统的特点,识别留设煤柱或岩柱是否满足该矿通风系统的要求;判别各种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是否符合要求,矿井负压是否符合要求;矿井的风机、反风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判别煤矿通风系统中存在的角联部位,特别是煤矿多水平生产,多井口进风的角联,分析、保障角联井巷中通风稳定的措施。合理的采(盘)区通风系统是保障采掘各用风地点实现独立通风、通风稳定的条件。如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盘)区,高瓦斯、或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的煤层,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低瓦斯开采煤层群,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盘)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回采工作面的通风系统有上行、下行通风之别,由于煤矿瓦斯密度较空气轻,上行通风风流与瓦斯自然流动状态一致,便于带走瓦斯。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大于12°的煤层必须采用上行通风,如要采用下行通风,工作面的风速必须大于1m/s。煤矿总回风巷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是煤矿通风各使用点通风稳定晴雨表,要通过煤矿一定时期总回风巷瓦斯测定记录,总回风巷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稳定或者变化,来判定通风系统中是否存在问题。
1.2 对矿井通风管理评价
对矿井的通风管理评价,需要建立并且完善通风管理制度、日常管理机制和反风演习制度,这些不仅是进行通风管理评价的保证,而且也是保持煤矿通风稳定的根本措施。对煤矿通风管理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影响矿井通风安全的因素,了解各个通风地点对通风系统的影响作用,为不断改善通风系统提供可靠的依据。
1.3 对煤矿通风基础材料的评价
煤矿比较容易出现瓦斯和氧化物质。煤矿通风的基础材料包括对瓦斯、氧化物浓度检测以及煤层自然发火性和爆炸性的检测结果。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矿井每年都要对瓦斯、氧化物浓度进行鉴定,具体包括二者的涌出量和绝对涌出量,再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在煤矿管理机构备案。同时我国法律对自然发火性和爆炸性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1.4 对煤矿测风的评价
煤矿测风工作是通风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测风数据一方面必须真实、准确,同时测风地点要全面,能反映出通风的状况。测风地点应包括进、回风井,主要进风巷、回风巷,采(盘)区进、回风巷,采掘用风点进、回风巷;可能漏风区域如:风门、风桥、密闭等;低风速区域: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上隔角,角联巷道等。
根据矿井测风数据,计算矿井各用风地点的风流风速。煤矿井下风流状态要求为层流,紊流可将井下有害气体如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随风流带走,紊流状态要求井巷中的风流风速必须大于《规程》规定的最小风速。同时由于巷道风速低的特点,低风速区域也是瓦斯容易积聚的地方,是管理重点。井巷风流风速过大,容易造成煤尘(粉尘)的飞扬,必须低于《规程》规定的最高风速。根据《规程》163条的规定,通过计算评价各用风地点的风量是否满足需要。漏风是矿井的必然现象,通过测风,要计算矿井外部漏风、内部漏风。内部漏风又分直接进回风间的漏风和漏到采空区的漏风。外部漏风,直接进回风间漏风影响矿井的通风效率,而漏入采区的风量,对于开采有自燃发火性煤层的矿井将是严重的自燃发火隐患。
1.5 评价结论的阐述
根据上述内容进行评价、计算、判断,对下述问题作出结论:①影响矿井通风的矿井灾害因素。②井下各用风地点对保障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因素。③矿井开拓开采对矿井通风的影响因素。④说明矿井低风速区域、高风速区域。⑤对矿井漏风地点、大小、危害性质作出说明。⑥矿井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影响程度。
2 煤造成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因素分析
2.1 煤矿系统还不完善
通风系统不完善指的是通风方法和方式不符合煤矿的实际生产情况。通风系统混乱会直接影响系统风量不足,导致采掘面处于微风甚至是无风的状态下,瓦斯积聚增多,达到爆炸的浓度。
2.2 煤矿通风设施不安全、不可靠
从已经发生的煤矿事故可以得出,很多煤矿企业的通风设备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甚至还会出现漏风的现象,这样使得矿井环境处于微风的状态下,很容易使瓦斯积聚,甚至会发生爆炸。例如:山西大同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煤矿的通风设施不可靠,使设施破坏,出现严重的漏风现象,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2.3 煤矿安全管理秩序混乱
有些煤矿事故是由局部通风不合理造成的,有时安装多个通风设施时运用串联的方式,串联的风机和出风口没有密封的装置,也没有负压风机协助工作,这样并没有把地面上的新鲜空气送到地下,只是产生大量的循环风。所以,矿井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没有被排出,在矿井内积聚,严重时会导致人中毒死亡。
2.4 盲巷管理不严格
煤矿企业对盲巷的管理不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很容易发生煤矿事故。对于盲巷工作区域没有进行封闭工作,工作人员可能会违章误入,导致死亡。对于需要修复的盲巷,更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密闭瓦斯的渗入,留下爆炸的安全隐患。
3 做好通风安全的措施
3.1 煤矿企业应该把自身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科学的通风系统方案。
3.2 矿井都是在变化的,根据变化对通风系统加以改进,从而保证矿井的作业安全。对通风系统的改善要坚持以控制通风的稳定性为前提,避免不合理串联通风的出现,从而使煤矿生产得到一定的保障。
3.3 在注重通风管理方面的问题时,还要加强监控管理,不断提高矿井装备的水平,避免出现瓦斯超限工作,甚至发生爆炸。矿井企业要安排专业的瓦斯检测人,对矿井下的瓦斯随时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处理。每周或者是每个月都要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技术进行培训工作,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不断完善矿井安全制度。
4 结束语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做好煤矿通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这样较科学的判别出在煤矿通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找到问题的根本,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s].2005.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3]崔刚,陈开岩.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1999.
0.引言
煤炭是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其消费比重长期维持在70%左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然而我国开采煤炭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复杂,煤矿安全问题严峻,透水、瓦斯等自然灾害在煤矿生产中经常发生,不经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对煤矿井下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风险,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煤矿生产安全状况,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
1.煤矿安全风险的特点
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体系,首先要了解煤矿安全风险的特点。煤矿生产过程在地下进行,它受到煤矿固有特点的制约,也受到人和物的影响。因此,与一般的企业生产风险相比,煤矿安全风险有以下特点。
1.1复杂性
煤矿生产的工作面在地下,作业环境复杂多面,影响安全的因素较多。另外,煤矿生产的环境较为特殊,存在水灾、瓦斯等不确定因素较多。工作环境昏暗潮湿、人员集中的特点也造成煤矿生产工作环境恶劣。煤矿采用系统性方式进行作业,各个生产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煤矿安全带来致命的风险。
1.2动态变化性大
煤炭生产方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生产方式会随着煤层地质条件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煤层地质条件的变化也会导致煤矿作业空间也一直处在移动和变化的状态,例如煤炭生产中的采掘面推进和矿井延伸等等都是煤矿作业空间移动和变化的表现。煤矿作业空间的移动和变化导致煤矿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新的情况和问题,煤矿生产系统和采掘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使人员和机械设备出现不安全行为和处于不安全状态。
1.3随机性强
随机性是指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因素不仅多,而且因素发生的时间和影响范围的随机性强,不受控制。随机性强特点导致煤矿安全生产处于复杂的灰色关联系统[1]。尤其是井下的自然灾害,其随机性更为明显。例如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含量、瓦斯浓度、水量等等都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些不确定因素的随机性难以用固定的公式和指标进行定量计算。
1.险关联性高
影响进行煤矿生产的安全因素众多,矿井下发生一种致灾因素可能引发其它致灾因素,或者并发多种致灾因素后,多种致灾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增加出现致灾因素的几率,或者致灾因素发生后相互结合,导致灾害的影响力扩大,造成更为严重的煤矿安全事故。例如煤矿中的瓦斯和粉尘这两个致灾因素容易相互影响,扩大灾害的影响范围。当矿井下的瓦斯达到一定浓度后,如果矿井内同时含有大量爆炸性粉尘,瓦斯爆炸后产生的破坏和危险系数会成指数提升。例如火灾和瓦斯,火灾会对导致瓦斯爆炸,而瓦斯爆炸会进一步增强火灾形势,火大火灾的影响范围[2]。
2.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建立煤矿安全风险评价和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衡量安全状况,以设立的预警指标作为标准,衡量安全状况偏离预警线的程度。如偏离程度较多,预警系统则立即发出安全风险信号,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即确定重点风险评价区域后,使用风险预警系统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警示和提出防范措施的一种制度。它具备检测、诊断以及预防的功能,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风险造成的损失。总的来说,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有以下建设内容。
2.1建立安全风险预警组织
要防范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必须建立识别、防范和管理风险的安全风险预警组织。安全风险预警组织的内容应包括行业性的安全风险防范组织和企业的安全风险防范组织。行业性的安全风险防范组织负责收集预警指标数据,并对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向行业内的煤矿企业公开,为煤炭企业建立安全风险预警体系提供科学的防范信息作为参考。煤炭企业内部的安全风险防范组织主要收集和处理企业内部煤矿生产的风险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层制定安全风险费防范措施提供信息依据[3]。
2.2建立动态风险触发器系统
动态风险触发器是一个对未来时间内某种或某些风险因素状况进行识别和判断风险影响后果的辨识标识。它既能检验安全风险因素可能产生的后果,也能判断安全风险因素未来的变化发展进趋态势。将安全风险预警指标关联动态风险触发器系统,可得到一个总体风险评价结果,为防范安全风险提供数据参考。安全风险动态触发器可以用应用软件的形式进行设计,只需要将已设定的预警指标输入触发系统中,就可以对风险进行预警,判断风险的大小和未来发展态势,为相关人员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建议。
2.3建立数据和指标修正机制
安全风险预警的指标参数并非固定不变的,需要在时间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在实施运用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实践中要不断改善预警指标参数,才能提高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发挥防范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行业预警组织要定期将相关指标和参数向上级报告,并定期进行行业预警。煤炭企业的预警组织则需要定期收集和更新指标参数、预警提示。
3.结语
除了建立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外,还要晚上相关的配套制度,如基于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上的考评制度,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是各项预警制度和措施能够得到行之有效的落实,真正发挥预警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