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管沙盘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摘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与企业管理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并且在各自的讲解实施中,都会用到对方的相关理论或操作。本文以两者在各自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对它们进行整合,以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企业管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93—02
一、课程简介
沙盘模拟教学以沙盘教学用具为载体,以制造企业为背景,模拟企业的业务操作流程及运营管理过程。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分别扮演总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营销总监(负责开拓市场)、生产总监(负责企业生产管理工作)、财务总监(筹集和管理资金)和采购主管(负责采购)等管理角色,参与企业的模拟经营管理。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二)企业管理课程简介
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也是高职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培养掌握基础管理知识和具备相应管理技能的基层管理者。企业管理源于生产实践,又用来指导生产实践。因此,在企业管理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才符合企业管理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沙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规则,轻指导
在沙盘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沙盘规则的讲解而忽略对学生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本身的指导,导致学生知道怎么去推演沙盘,却不知道如何决策,或是做出错误的决策后,却不能很清晰地知道这些后果产生的原因。出现这种重规则轻指导的情况,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二是老师能力有限。沙盘模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少有经验可循,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对沙盘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无所适从。
2.重沙盘推演,轻现场案例分析
很多学校企管沙盘模拟不仅是作为实训课程存在的,还是选拔学生参加省(或全国)的ITMC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沙盘模拟的过程中自然看重结果,对于获胜的小组关注较多,对经营失败的小组关注不足。要将知识的传授、沙盘的模拟操作、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师而言难度较大。沙盘模拟对教师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教师不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现场案例分析。沙盘模拟的精髓,不是模拟过程的激烈竞争,实战演练,而是教师针对不同条件与模拟结果的讲解。否则,教学过程易流于形式,变成纯粹的游戏。
(二)企业管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企业管理课程理论知识丰富,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上,基本是集中在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讲解上,不安排实践环节或是实践环节很少。因为实践环节不易组织,操作性不强,不容易达到实践的目的,而并非这门课程不需要实践。实践环节缺乏、实践效果差是企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
企管课程知识点多且分散。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能“记住”很多管理知识,但记住知识不等于拥有了能力。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且缺乏联系。学生在学完了这门课程后往往只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原则、方法、手段等,缺乏系统的观念和整体的意识,且所学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耗。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决策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而这些能力恰恰是用人单位所急需的。
三、课程整合实施
(一)课程整合的基础
1.教学目标相似
企管沙盘和企管课程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战略决策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构化知识体系需要系统整合
企管课程不仅包含市场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要想学好这门课,必须系统掌握这些知识。而企管沙盘可以通过岗位实践,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经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完整过程,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企管沙盘演练涉及多层面的管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并能做到融会贯通。否则,学生可能是稀里糊涂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沙盘推演而不能把握企业管理的真谛,也无法体会沙盘的魅力。
(二)整合课程,优化教学效果
1.将沙盘引入企管课程教学,整合课本知识,解决实践难题
通过沙盘教学这一载体,学生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通过沙盘推演,学生能够掌握综合运用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有利于将所学技能加以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运用,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企业管理知识体系,既解决了企业管理实践环节薄弱的难题,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2.重视沙盘模拟过程中的现场案例解析
现场案例解析是沙盘演练课程的精华所在。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点评、解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会更加深刻,会反思经营决策中的不足并思考对决策失误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每次实训课结束后,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回顾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奥秘。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总结改进实训教学,把带有普遍困惑的问题作为案例进行解析,这个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传统的案例教学受案例本身抽象性所限,学生无法获得切身的体会。而对现场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层剖析,会加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吸收,这比传统的案例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
3.整合师资结构,由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
沙盘是新兴事物,很多学校的沙盘教师是直接从企管教师中抽调的。沙盘集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专家诊断于一体,不仅需要教师有很深厚的功力,对沙盘规则、经营趋势有很好的把握,具备完整的企业管理理论,还要求教师到企业积累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实地了解企业运营的真实情况、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等。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专业课教师在不断提升学历、学位和专业职称的同时,应着力向“双师型”转变。
[
参考文献]
[1]ITMC编写组.企业经营管理实训教程之一——沙盘对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田跃.基于企管沙盘模拟的《现代企业管理》教学方法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0).
二、ERP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简介
1.ERP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统一的世界市场正在形成,企业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由以前的面向内部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也逐步发展成为全面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因此,企业信息处理量急剧增大,企业资源管理的复杂化也不断增大,这要求信息的处理有更高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以上要求,而只能依靠计算机系统将组织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有机地集成起来,共同运作,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管理理论与计算机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综合模拟实训是基于ERP思想下企业经营过程的可视化模型展示,是以ERP模拟对抗演练为主体内容的综合实训课程。
2.ERP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简介。ERP模拟演练是依托沙盘模型或软件,对企业的战略规划、资金筹集、产品研发、生产排程、市场与销售、物资采购、财务核算与管理、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和对抗演练,来体验如何优化企业各项资源的管理理念。ERP沙盘模拟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将企业搬进课堂”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它最早由瑞典皇家工学院于1978年开发,21世纪初用友软件公司率先将沙盘引入中国高校ERP实践教学中[2]。在模拟演练中,学生们分别组成6个团队,每个团队由6名成员组成,分别代表着CEO(首席执行官)、CFO(财务总监)、市场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和情报人员。每个团队就是一个模拟企业组织,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六个年度的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来对抗演练,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设计、资金需求规划、物料需求计划、市场营销、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2]。在对抗演练过程中,每个企业组织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保持公司持续赢利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其融合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的设计思想,通过学生参与—沙盘载体—模拟经营—对抗演练—老师评析—学生感悟等一系列的实践环节,使受训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理解深奥的管理理论,掌握科学的管理规律,从而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三、ERP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价值分析
(一)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ERP沙盘模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展示,是一门融合了管理学、会计学、生产运作、营销学、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实训,因此,通过模拟演练,可以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财务结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深刻理解所学的各科知识,在实践中使所学知识得以融会贯通[3]。同时,也为进一步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打下必须的实践基础。因此,ERP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是拓展工商管理类学生知识体系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RP实践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决定了学生必须将学到的多学科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在模拟演练中,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促使学生必须具有应变能力和对机会的准确把握[4];当遇到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思考和解决。这些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1)在模拟演练中,学生在仿真企业环境中,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相关部门、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模拟商业实战的一系列活动,来锻炼自己统观全局的决策能力,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从而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2)企业要保持持续竞争力,就必须创新,模拟企业也同样如此。通过变幻莫测的市场模拟演练,能使学生面对市场的发展变化时,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只有这样,才能领先于别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些都必需以创新作后盾。因此,ERP模拟演练能很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要有团队意识,ERP模拟演练可以明显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模拟对抗演练中,企业业务流程的运作需要担任各个角色的学生都要以企业总体最优为出发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当学生对演练过程中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时,需要不停地对话交流,这使他们既学习了商业规则和财务语言,又增强了沟通技能。通过沙盘模拟实训,改变了各个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增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使学生学会了如何以团队的方式工作,深刻体会到有效沟通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因此,ERP模拟演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5]。
4.锻炼学生的品质和意志。(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诚信原则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如市场竞争规则、产能计算规则、生产设备购置以及转产等具体业务的处理规则等等。通过模拟实训,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培养了诚实守信的品质。(2)锻炼学生的意志。在模拟演练中,当企业遇到挫折而经营不景气时,能锻炼学生对逆境的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使学生感受到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为今后能成为合格的职业者而做好心理上和经验上的准备。(3)感悟人生。在残酷的市场中,当遇到挫折时,决策者是“轻言放弃”还是“坚持到底”,这不仅是一个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也是在人生中会遇到的问题。通过ERP模拟演练,使学生感受到经营自己的人生与经营一个企业具有一定的相通性[5]。
(三)有利于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ERP模拟实践教学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要求指导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指导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掌握营销、物流、企管、会计、电子商务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还要具有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实践指导,才能对学生在模拟演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点评和分析。另外,随着ERP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模拟演练规则的不断改进,要求指导教师也要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也要求学校必需选送相关教师参与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培训,从而有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四、ERP综合实训教学对策探讨
(一)完善ERP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建设
1.ERP模拟实验室建设。模拟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最重要载体,建设规范标准的ERP模拟实验室是搞好ERP实训教学的前提保证。ERP模拟实验室应包括实验室场地、实验室桌面、沙盘教具、电脑、实验室其他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或白板)等。其中,ERP沙盘模拟实验场地应为两间70m2~90m2、横向宽度不小于5m的教室,每个教室包括沙盘桌(1.2m×2.0m)和沙盘盘面各六张,一次可容纳40名左右学生。另外,还要建设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模拟机房,配备专职实验员。为了创建实验中心的文化氛围,可以在实验室内墙上布置一些有关沙盘课程规则的张贴画。
2.ERP实训教学大纲建设。ERP实训教学大纲是执行实践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也是规范实训教学要求、提高实训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大纲应包括实训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时安排、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先修课程、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等。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制订教学计划,保证实训课时,保证质量。
3.ERP指导教材和模拟软件建设。(1)目前国内高校缺少统一、规范的ERP综合实训教材,如何编制反映ERP理念、适合ERP沙盘操作的教材,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迫切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应该组织相关专家与用友或金蝶公司合作,统一编写教材,以杜绝教材选择的随意性,从而规范实训教学内容。(2)基于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应选择以国产ERP软件为主,可以考虑选购一套或两套在本地区应用较为广泛的商品化ERP软件产品,用以为地方企业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4.ERP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ERP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是完善ERP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ERP模拟实训涉及企管、会计、物流、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这首先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要求指导老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ERP实训指导教师的角色转换应包括:由“主演”向“导演”角色转变,由“讲授者”向“引导者”转变,由“教学者”向“探索者”转变。因此,应用型院校必须制定具体培养方案,建设一支能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实践教学要求的ERP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ERP综合实训新方法
1.创新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确立“自主、自助、自立”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6]。“自主”要求在ERP模拟实训过程中,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导,成为课堂的主角;“自助”要求学生在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下,以启发、导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运用ERP模拟实训平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尝试、总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结合,从中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自立”要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管理能力。
2.通过角色轮换,保证学生不同体验。由于受到学时等条件限制,目前大多数院校的ERP模拟实训课程难以让学生通过角色轮换来学习和掌握不同角色所应用的理论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3]。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时调整,让学生在ERP模拟实训中,能够进行多轮角色转换,在体会、理解不同角色业务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同时,也通过对不同角色业务工作的运作及理解,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最适合选择的角色,为将来的职业定位与发展奠定基础。
3.采用“演示—实训—点评”的“限时操作”演练模式。在每次模拟实训课之前一天,指导老师应将相关资料发放给各小组,让学生先熟悉资料。在实训课开始前,由指导老师先演示一年的流程,并给予相应的点评[7]。然后,让学生开始模拟对抗模拟,采取“限时操作”的办法,即每一会计年度的生产、销售、核算、决策活动要求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在六个会计年度模拟过后,先由各组学生发言介绍自己的演练情况,总结成功与失败的方面,再由指导老师点评,分别分析各组的模拟演练情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样,营造了一个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实践氛围。“演示—实训—点评”的“限时操作”演练模式确实起到了锻炼同学们动手动脑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在时间压力下的反应能力、决策能力。
首先,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试验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才能得到验证,才能将经济与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的试验场。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会遇到诸多书本上没有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迫使学生去探索、思考、应用,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最后,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与社会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接受检验,还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磨炼和培育职业性格,从而完成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而ERP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首选。
二、ERP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简介
1.ERP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统一的世界市场正在形成,企业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由以前的面向内部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也逐步发展成为全面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因此,企业信息处理量急剧增大,企业资源管理的复杂化也不断增大,这要求信息的处理有更高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以上要求,而只能依靠计算机系统将组织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有机地集成起来,共同运作,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管理理论与计算机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综合模拟实训是基于ERP思想下企业经营过程的可视化模型展示,是以ERP模拟对抗演练为主体内容的综合实训课程。2.ERP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简介。ERP模拟演练是依托沙盘模型或软件,对企业的战略规划、资金筹集、产品研发、生产排程、市场与销售、物资采购、财务核算与管理、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和对抗演练,来体验如何优化企业各项资源的管理理念。ERP沙盘模拟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将企业搬进课堂”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它最早由瑞典皇家工学院于1978年开发,21世纪初用友软件公司率先将沙盘引入中国高校ERP实践教学中[2]。在模拟演练中,学生们分别组成6个团队,每个团队由6名成员组成,分别代表着CEO(首席执行官)、CFO(财务总监)、市场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和情报人员。每个团队就是一个模拟企业组织,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六个年度的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来对抗演练,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设计、资金需求规划、物料需求计划、市场营销、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2]。在对抗演练过程中,每个企业组织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保持公司持续赢利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其融合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的设计思想,通过学生参与—沙盘载体—模拟经营—对抗演练—老师评析—学生感悟等一系列的实践环节,使受训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理解深奥的管理理论,掌握科学的管理规律,从而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三、ERP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价值分析
(一)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ERP沙盘模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展示,是一门融合了管理学、会计学、生产运作、营销学、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实训,因此,通过模拟演练,可以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财务结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深刻理解所学的各科知识,在实践中使所学知识得以融会贯通[3]。同时,也为进一步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打下必须的实践基础。因此,ERP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是拓展工商管理类学生知识体系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RP实践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决定了学生必须将学到的多学科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在模拟演练中,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促使学生必须具有应变能力和对机会的准确把握[4];当遇到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思考和解决。这些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1)在模拟演练中,学生在仿真企业环境中,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相关部门、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模拟商业实战的一系列活动,来锻炼自己统观全局的决策能力,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从而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2)企业要保持持续竞争力,就必须创新,模拟企业也同样如此。通过变幻莫测的市场模拟演练,能使学生面对市场的发展变化时,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只有这样,才能领先于别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些都必需以创新作后盾。因此,ERP模拟演练能很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要有团队意识,ERP模拟演练可以明显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模拟对抗演练中,企业业务流程的运作需要担任各个角色的学生都要以企业总体最优为出发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当学生对演练过程中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时,需要不停地对话交流,这使他们既学习了商业规则和财务语言,又增强了沟通技能。通过沙盘模拟实训,改变了各个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增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使学生学会了如何以团队的方式工作,深刻体会到有效沟通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因此,ERP模拟演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5]。
4.锻炼学生的品质和意志。(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诚信原则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如市场竞争规则、产能计算规则、生产设备购置以及转产等具体业务的处理规则等等。通过模拟实训,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培养了诚实守信的品质。(2)锻炼学生的意志。在模拟演练中,当企业遇到挫折而经营不景气时,能锻炼学生对逆境的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使学生感受到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为今后能成为合格的职业者而做好心理上和经验上的准备。(3)感悟人生。在残酷的市场中,当遇到挫折时,决策者是“轻言放弃”还是“坚持到底”,这不仅是一个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也是在人生中会遇到的问题。通过ERP模拟演练,使学生感受到经营自己的人生与经营一个企业具有一定的相通性[5]。
(三)有利于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ERP模拟实践教学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要求指导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指导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掌握营销、物流、企管、会计、电子商务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还要具有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实践指导,才能对学生在模拟演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点评和分析。另外,随着ERP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模拟演练规则的不断改进,要求指导教师也要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也要求学校必需选送相关教师参与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培训,从而有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四、ERP综合实训教学对策探讨
(一)完善ERP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建设1.ERP模拟实验室建设。模拟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最重要载体,建设规范标准的ERP模拟实验室是搞好ERP实训教学的前提保证。ERP模拟实验室应包括实验室场地、实验室桌面、沙盘教具、电脑、实验室其他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或白板)等。其中,ERP沙盘模拟实验场地应为两间70m2~90m2、横向宽度不小于5m的教室,每个教室包括沙盘桌(1.2m×2.0m)和沙盘盘面各六张,一次可容纳40名左右学生。另外,还要建设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模拟机房,配备专职实验员。为了创建实验中心的文化氛围,可以在实验室内墙上布置一些有关沙盘课程规则的张贴画。
2.ERP实训教学大纲建设。ERP实训教学大纲是执行实践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也是规范实训教学要求、提高实训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大纲应包括实训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时安排、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先修课程、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等。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制订教学计划,保证实训课时,保证质量。
3.ERP指导教材和模拟软件建设。
(1)目前国内高校缺少统一、规范的ERP综合实训教材,如何编制反映ERP理念、适合ERP沙盘操作的教材,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迫切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应该组织相关专家与用友或金蝶公司合作,统一编写教材,以杜绝教材选择的随意性,从而规范实训教学内容。(2)基于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应选择以国产ERP软件为主,可以考虑选购一套或两套在本地区应用较为广泛的商品化ERP软件产品,用以为地方企业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4.ERP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ERP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是完善ERP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ERP模拟实训涉及企管、会计、物流、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这首先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要求指导老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ERP实训指导教师的角色转换应包括:由“主演”向“导演”角色转变,由“讲授者”向“引导者”转变,由“教学者”向“探索者”转变。因此,应用型院校必须制定具体培养方案,建设一支能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实践教学要求的ERP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ERP综合实训新方法
1.创新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确立“自主、自助、自立”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6]。“自主”要求在ERP模拟实训过程中,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导,成为课堂的主角;“自助”要求学生在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下,以启发、导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运用ERP模拟实训平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尝试、总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结合,从中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自立”要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管理能力。2.通过角色轮换,保证学生不同体验。由于受到学时等条件限制,目前大多数院校的ERP模拟实训课程难以让学生通过角色轮换来学习和掌握不同角色所应用的理论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3]。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时调整,让学生在ERP模拟实训中,能够进行多轮角色转换,在体会、理解不同角色业务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同时,也通过对不同角色业务工作的运作及理解,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最适合选择的角色,为将来的职业定位与发展奠定基础。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无论对高职教育本身还是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意义都十分重大。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商管理类开设最普遍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也称工管专业、企管专业),由于其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就业渠道十分广泛,其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如某非“211”本科院校的工管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2009年就业率达98%、2010年达100%。就业率较高,并不等于就业质量高。就业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两个指标:一是表现为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二是表现为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在麦可思(MyCOS)-2009年度中国高职高专主要专业(小类)就业率排名的就业指标中,工商管理类就业率排30名,而专业对口率只有51%;高职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普遍不高,均在50%左右。显然,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高。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创新型人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更需要创业型人才,而我国近几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约为1%。要提升高职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质量,关键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践的教育,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助推器。本文试图从创新和创业的视角,运用实证分析现行高职工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构建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工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工管专业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指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实务技能训练教学的总和,包括专业课的设置与课内实践教学、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课的设置与实践教学(实验课、岗位实训、企业见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专业技能以外(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实践等教学环节。为了探讨现行高职工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针对实践教学情况和创业教育情况设计了39个封闭式问卷题目,对某校高职高专07级(已毕业)和08级工管专业两届110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文中以下有关数据均来自该问卷调查),并考察其他院校的教学情况,整理归纳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课程部分偏离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不明显。高职教育的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决定了应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但是,现阶段多数院校工商企业管理高职生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已有教学资源优势,没有鲜明突出高职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特征。忽视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致使一些专业理论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如某校工管专业高职生对开设的14门“专业理论课重要性”认识的问卷结果统计,有5门课重要性没达到6%。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兴趣,各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基本相似,专业特色不明显,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学非所用现象普遍。这是造成不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所以,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具有良好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被动地求职,“就业质量差”的问题比较普遍。
(二)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不佳。学生对“印象最深、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实践环节”评价是“实验教学”36.0%、“企业见习”31.2%,其它环节评价都不高。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有待创新。教师多数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为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课堂上唯一的信息源,而学生则是学习过程的客体,是被动的信息接收器。课堂教学的启发性、互动性、讨论性氛围不够,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练习等重要实践环节置于教学的从属地位。学生对“教师注重启发教学,注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结果是:“较好以上”31.7%、“一般”55.0%、“差”13.3%。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差,工作满意度低。
第二,“创新创业型”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创新创业型”高职教师是指既获有大学教师资格证书,又获有经济师、工程师等职业岗位技术资格证书和实践技能师资证书,还具有一定社会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教师。一支优秀“创新创业型”高职的教师队伍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实践技能教学效果的关键。但仍有不少教师缺乏业界实践经验,缺乏对职业岗位的了解,善于讲授理论性内容,而不善于组织学生进行企业专业见习、企业岗位实训、专业课程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实践技能环节的教学。
第三,实践教学的投入不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误区。现行多数院校高职工管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不够,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的评价是:毕业顶岗实习42.5%、仿真实训38.0%。显然,毕业顶岗实习和仿真实训实践教学的提高,依赖于校内和校外两个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完善。首先,校内实训基地普遍存在实验室的软件不全、技能实训的设备设施不足、学生亲自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不够等现象。其次,校企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性还不尽人意,主要存在二个误区:一是认知差异。目前大部分企业认为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是政府和学校,企业只需选人。部分企业出于维护生产正常秩序等因素的考虑,把校企合作视为一种额外负担;在学校方面,虽然都认为校企合作重要,但对校企合作的运作体系与本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关联性缺乏深入系统研究。二是制度缺失。校企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学校、协会、政府等多个部门和行业,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进行规范。目前,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但雷声大、雨点小。就企业来说,开展校企合作,缺乏明确的奖励机制,积极性不高;在学校方面,主要精力放在抓“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上,忽视了对“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机制的建设。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积极性不高。
第四,过多考虑岗位证书教育,忽视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是麦可思研究的“高职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在这主要指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素质,包括社会沟通与协调能力、实际应用与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诚信观念、责任意识等,这些能力素质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您觉得学校要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哪部分素养”的问卷调查数据是:社会沟通与协调能力29.6%、实际应用与动手能力24.6%、实际操作能力22.3%。对“面临毕业的压力来源”问卷调查结果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35.8%、社会适应能力差23.9%、专业知识不扎实27.5%、组织能力不强12.8%。
(三)创业教育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创业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至目前为止,创业教育在中国高校开展了14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还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2010年5月,中国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一些本科院校首次计划在2010级新生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概论》课程,而对其高职生却被排除在外。在高职教育中推行以创业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无论对高职教育本身还是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都十分重大。在高职工管专业开展创业教育,具有独特优势,因为 “企业管理”等创业课程就是其专业课。我们在对某校工管专业110位高职生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对创业的看法”很有兴趣为22.2%、比较有兴趣为39.7%、没兴趣是零,说明创业教育已得到高职大学生的共识。但现行的高职创业教育多数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上,其教学往往局限于片段性和点位式知识传授,没有融入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创业教育的开展仅局限于少数学生,其落后局面让人担忧。如“对创业计划书的书写要求的认知程度”熟悉仅为4.8%,“对现有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满足”满足只有4.5%、说不清和不满足占80.5%,“参加创业方面讲座的次数”统计为0次33.3%、1~2次60.3%、3~5次6.4%,“在校期间参加的创业实践竞赛人数”统计为挑战杯6%、职业规划4.4%、广告策划1.5%、数学建模7.4%、市场调查16.2%、没参加任何竞赛63.0%。现行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只有就业体系,没有创业体系,使得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创业意识低、创业精神缺乏、创业能力不强。
二、构建高职工管专业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
(一)整合工商企业管理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高职层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鄙弃长期追求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顽症,彻底改变针对已有教学资源优势开课的做法。企业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要求是“必须”、“够用”、和“实用”。因此,高职工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重心,围绕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开发课程。第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用行业很广,专业课程设置应与职业岗位相关。对地方综合性高校,除了订单教育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一般以工业企业管理应用为主,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中小企业的生产主管、质量主管、人事主管、营销主管等,或者自己创业。在准确判断其岗位后,专业课程必须与其相对应。 第二,设置创业课程。创业课程包括创业专业课程和创业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课程两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概论》为创业专业课程,企业管理导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公关与礼仪、商务谈判等专业学科都是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这些课程知识对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以及创业能力的提高都是必需的。教师在进行专业学科授课时,应巧妙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例如,在《企业管理导论》课程中可结合“校园创业企业调查”等创业教育课程,笔者在高职财管专业和一些工科专业开设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这样做,取得较好效果。第三,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职业素养能力的发展,应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并实行学分制,拓宽学生自主选修的空间,例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可多设置一些如演讲与口才、人员沟通技巧、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财税基础、企业家精神等课程及讲座。
(二)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后对教学对象(学生)产生的最好效果,这种效果既包括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态度等职业素养能力产生积极的、持久的、实质性的影响。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既关注课堂教学,也关注课外教师的备课和对学生的指导;既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习环境的营造、关注对现有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其实质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本位”,关注学生的需求、进步、成长与发展,倡导学生自主有效学习能力的培养。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计划性强、课堂利用效率高、学习主动性好,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科学评价。
(三)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习惯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必须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过程评价主要为学生平时作业、课堂展示、问题调研、撰写课程论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学生对“专业课考试应采取的形式”问卷结果是:综合设计占45.5%、开卷为18.%、闭卷为15.6%、论文为13%,在学习评价上,应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等多元化评价标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应加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活动成绩的比重。
(四)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师的智能储备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实习基地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鼓励教师参与社会业界的创新创业科研实践活动;鼓励青年专业教师参加全国各类专业技术资格和高职技能教师的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高校要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完善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