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选课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大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香港大学校长金耀基也曾明确地说:“大学教育的文化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摆正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位序。”[2]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在通识教育中都强调文学类公选课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文学类公选课程的讲授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鉴赏力,学会如何欣赏艺术。通过文学类公选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树立独立的人格和思考方式,提高伦理道德水准,完成自我的人格塑造;并能“自觉地将本民族,乃至世界的优秀思想精髓传承下去”。[3]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期,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效益”和“利益”之上,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必然会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样必然导致大学生缺乏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缺乏文化陶冶,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和文明将产生断裂;过窄的专业教育,带来学生视野狭窄、就业领域缩小的局面。[4]文学类公选课,正可以弥补实用主义教育方式的缺陷,让学生在学有所专的同时,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勇于开拓进取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通识教育中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现今,文学类公选课的讲授面临着巨大的尴尬和压力,学生因为受到就业压力和实用主义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将精力主要集中于考取各种证书、通过各种考试上,因此通识教育中,计算机、统计、理财、语言类课程受到追捧,文学类公选课却经常因为选修的学生太少而不能开课。同时,文学类公选课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兴味索然的原因之一。老师将文学作品的作家、背景材料、流派、观点、结论一一“填”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也就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的能力,这有悖于文学能培养人文精神的原则。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将学生吸引回文学类公选课堂是当务之急。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选择经典文本
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应大量减少文学史的讲解,并对卷帙浩瀚的文学名著进行精选,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美学和思想价值最高的经典篇目,做到少而精。甘阳教授曾说:“知识大爆炸对我们的影响,往往是使我们对现代知识体系有很大的误解,好像什么新就该学什么”,其实这个时代“恰恰要突出最基本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东西;而不是跟在爆炸的知识后面追所谓的新东西。所以说,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5]而文学经典作品,正具备了“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特性。
具体表现为: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李白、杜甫的诗;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选取鲁迅、老舍的作品;外国文学作品中则选取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的作品讲解。对学生的要求从记忆文学常识、流派、风格、理论、批评转为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形式的审美鉴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体味到作家的思想精髓、语言的优美精妙。
2加强师生互动
文学类公选课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有超群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以优美动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学生,能将文学作品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然而,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仍然是不够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授课中来,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具体方法有二:
首先,阅读与演讲相结合。在授课之初,即将所要讲解的篇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学生在课外阅读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在课上以演讲的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作品的内容和自己读书的感受。这种授课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读得有动力有目的;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能看到能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理解得不透彻,就不能讲得明白,演讲让学生的阅读效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其次,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教师不应是课堂中的上帝,教师也不应在课堂上演讲,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是个穿针引线的角色。课堂上教师可依据作品给学生抛出大量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将讲解进行到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还要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因为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6]学生在讨论中如果存在观点相悖的情况,就可以展开辩论,最后教师再给予引导,给出相应的总结。这样,通过讨论、辩论、总结这一系列过程,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著作情节的印象,而且在培养文学感觉、理解能力、应变能力方面都有所帮助,可谓一举多得。
3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
文学类公选课的讲授不像其他课程,讲授的方式方法可以相对灵活。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莫里哀的《伪君子》、的《雷雨》时,可以组织学生改编并表演其中的经典片断;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组织辩论比赛、开展读书汇报会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各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旨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课上课下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文学、欣赏文学的活动中,在表演、朗诵、辩论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提高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将文学知识转化为精神食粮,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情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与计算机的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授课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PPT是文学课教师首选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制做PPT的过程,将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穿插其中,将作家生平经历、生活背景、创作初衷、创作影响、文学评价等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以此取代枯燥干瘪的理论性讲解。在作品介绍过程中,也可适当插入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片断。在课外,还可推荐给学生大量根据文学作品、作家生平改编的优秀电影。这些手段,都能使学生以较容易的方法介入到文学的阅读和欣赏当中来,是增进学生对文学了解的好方法。
5改革考核方法
文学类公选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这门课不宜采用试卷形式的期末考试。因为文学类课程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绝不是通过教师期末划题、学生死记硬背来获得的。值得推荐的是美国大学所采用的过程式计分法。这种计分方法是将学生平时的各项成绩进行累加,最终形成其期末成绩。文学类公选课平时的成绩可包括:出勤、听课状态、读书报告的撰写、课堂辩论的表现、观点的创新、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对作品掌握的程度等,通过这些项目的评价,让学生明确:文学的学习不是一次考试就可以完成,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断的探索;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是一次课就可以解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保持对文学的热爱才是文学类公选课真正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专业教育可使学生获取某个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而通识教育则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素质提升,二者相辅相成。而文学类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文学经典包含了关于人性的宽容、善良、正义、忠诚,也批判了人性中的虚伪、狡诈、冷酷,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这些能为大学生提供间接的人生经验,让大学生感受情感的涤荡,接受灵魂的洗礼,传承千年的文明。对文学类课程的教师来说,亦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更多的大学生吸引到文学课堂,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丰富情感、见解独到、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黄锦坤.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5.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 .教育评论,1997(5).
作者简介:周聪华(1980-),男,湖南茶陵人,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3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QNZT1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32-02
一、教学改革背景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国内部分高校采用“选课制”,如浙江大学,[1,2]中南大学等。[3,4]在选课制下,对于同一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安排,自由选择对应的开课教师。选课制打破了长期以来以学生行政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另一方面,这也使同一个行政班级的学生在上课空间、时间上分散化。对于开课教师而言,教学班级中的学生专业背景则更加分散多样。这一点对于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如“大学物理学”来说,情况更加复杂。比如,人数超过100的大学物理课堂,选课学生的班级可以超过20个。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成为大学教师必须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在新形势下,大学所处的社会背景更加复杂。研究型大学的提出给当前大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时指出“要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教育”。这要求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并结合个人专业与研究背景,引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思考,培养学生宽广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素质教育的提出,则要求大学生在掌握好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开展适量课外活动,[5-7]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大学课堂的教学时间。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的“象牙塔”式的大学校园正面临各种功利、浮躁价值取向的冲击,[8-10]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迟到、早退、乃至旷课现象,在大学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这固然有待于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来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正确引导;但另一方面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更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笔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中南大学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承担“大学物理学”工作近三年,对大学物理教学的认知也经历了由陌生到逐渐熟悉的过程。在教学基地的引导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发现如若对大学课堂进行适当的组织,可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案改革
1.丰富课堂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的组织形式也与时俱进。多媒体手段已经成为大学课堂组织的主要形式。相对传统的黑板板书形式而言,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式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等优势。这一方面有助于减小教师的重复劳动量,将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知识点的剖析讲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与巩固。此外,生动的课堂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结合应用背景,讲解课程学习知识点
笔者在与学生交流沟通时发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了解很欠缺,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方面固然需要从思想认知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但也要求任课教师对课堂学习知识点的应用背景加以介绍,让学生了解学有所用。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相关介绍。一是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如在“大学物理学”中静电场部分的学习中,关于静电的应用,考虑教学班级学生的专业背景中有矿物类、环境类等专业,可以介绍静电在选矿、烟囱除尘等方面的应用知识;二是结合教师个人的研究背景,如笔者本人从事的专业为材料物理与化学,对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比较熟悉,在“大学物理学”中关于量子力学的学习时,重点介绍隧道效应在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应用,并且在课堂上演示个人研究中的部分样品形貌图片,让学生加深对隧道效应的认知。
3.利用网络工具,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当前世界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网络的发展又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各种形式的网络工具,如论坛(BBS)、博客(blog)、E-mail、OICQ、MSN已经广泛地被用于人际沟通交流。大学生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对各类新生事物拥有浓厚的兴趣,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相互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应该充分借助网络工具,增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外的沟通。这方面,笔者初步尝试了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提供的“BB网络教学平台”。笔者于2010年第二学期在“BB网络教学平台”上,尝试开辟了“‘大学物理’网络课堂”。通过注册后,学生可以在“网络课堂”上自由发言。随着课程教学的进展,笔者在网络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总结课程学习要点与难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如针对静电场的学习中,提出关于针尖放电这一现象的内在本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针对学生的回答,笔者在课堂上再加以点评,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此外,将教学课件、习题解答及时更新于“网络课堂”之上,有助于学生复习。利用E-mail,笔者每学期会为教学班级配置一个公共邮箱,主要用于课件、习题解答及时上传,方便学生跟进复习,也方便学生请假或者疑问解答;此外,针对OICQ聊天工具的普及,笔者有意尝试利用该聊天工具中自带的“群”功能,建立教学班级的群组织,更加及时地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提高其参与积极性,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4.对学生进行分组,有效增强学生课堂管理
选课制给课堂组织带来的一个难题是学生的行政班级更加分散化。同一行政班级学生的同一门课程不在同时同地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班级单位对学生在集体活动组织上的影响与约束力。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笔者根据选课学生的专业班级分布特点,将选课的学生按专业、班级分成小组。分组时尽量将专业相同、班级相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小组,鼓励学生毛遂自荐为小组组长。通过组长组织课程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作业收集、考勤登记等。通过分组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参与意识。
三、教学效果
以上所提方案从2010年第二学期开始采用。为考察这些方案的效果,笔者选取了这些方案实施前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布作为对比。图1至图3所示依次为2010年第一学期,2010年第二学期以及2011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2010年第一学期未采用该方案时,学生成绩及格率为74.3%;采用改进方案后,2010年第二学期,及格率为77.6%;而接下来的2011年第一学期,及格率达到85.4%。随着应用方案的改进,学生成绩及格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学生期末成绩分布从2010年第一学期的无规则分布,到后来的接近高斯分布,显示出采用改进方案后,学生期末成绩分布更加合理。这些改进说明所采用的方案提升了学生整体的课程学习效果。此外,笔者统计发现,选课较为集中的学生班级,其期末成绩高于教学班级的平均水平。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组织的加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率。事实上,这些方案的采用改进了课堂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对“大学物理学”的学习兴趣,由此笔者获得了中南大学2010~2011年度本科教学优秀质量奖。
四、总结
由实践可知,课堂组织方案的采用,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取得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课堂内容与形式的丰富,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与学生课堂内外沟通的加强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乃至研究式学习的能力;而将学生分组管理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同时提高学生在选课制体系下的整体学习效率。教学无止境,以上方案仍然有很多有待于完善的地方,对于大学课堂组织的探讨还有待于今后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谢丹霞,黄争舸.信息时代高校选课系统的智能化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6,(9):63-65.
[2]刘理.学分制下计算机辅助选课管理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6):35-36.
[3]陈志刚,王路露.一种智能选课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7,(3):28-31.
[4]邓宏贵,刘雄飞,杨雪林.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6):45-46.
[5]梅华.教育实践范式的探寻――对大学阶段素质教育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4):9-11.
[6]谢和平.弘扬大学文化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J].求是,2011,(17):55-56.
[7]刘一鸣.浅议大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9):57-58,60.
关键词:言语能力 综合素质 隐性课程 高素质人才
key words:oral ability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ural activities high-quality talents
课题项目:本文系笔者主持的江苏大学教改与研究专项“言语表达能力与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模式及其考评方法研究”(JGYB2009047)和镇江市2011年度社科应用研究课题“具有镇江特色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策研究――关于镇江市区社会噪音现状的调查报告”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茅海燕,上海崇明人,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要从事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的研究。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常常在言语交际中有所展现。言语交际能力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而且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与生活,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工作成就的大小。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文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言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提高大学生言语交际的能力。
一、大学生言说能力现状分析
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自身语言习得的制约影响,学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既缺少系统的培养计划和必要的实践训练, 也缺少评价机制,致使大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存在放任自流或停止不前的状态。
1、普遍存在畏惧心理。由于紧张或担心被别人耻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对开口讲话,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一般不愿也不敢在课堂、座谈会等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同学间的交往和交流,也宁愿选择“看书”、“欣赏音乐”、“网络对话”“QQ聊天”等不打照面的交际活动。
2、书面色彩过于浓重。口头语与书面语是有区别的。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学体系是听写读说并重,但多年的教学过程往往把“说”的环节忽略,或用“读”来替代“说”,加之少年时期的羞涩,让更多的青少年失去了“说”的勇气,只好用“读”来应急,自然就形成了浓厚的“读书腔”。
3、口语表达词不达意。由于缺乏系统的“说”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不完整、不流畅、不简洁的现状特别突出。不少学生爱说套话,表达模式化,没有个性,没有新意。词不达意或用语粗俗。有些学生吞吞吐吐,说话时离不开口头禅“这个、那个、嗯、啊”,极大地影响了口语准确传递信息的功能。
4、选词用语多不得体。口语交际必须讲究礼貌,真诚、慷慨地赞美别人,尽量理解对方的心境,掌握分寸,适度说话,同时注意避讳,尽量避免无原则的争论。但是有的学生讲话不得体,不能根据场合、情景、对象说话,没有良好的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甚至出现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让人皱眉的尴尬场景。
5、应变的思维能力欠周密。劝说别人、安慰别人、称赞别人、批评别人、就连说笑话,开玩笑也需要周密的思辨能力。有的学生在几个知心朋友之间可以侃侃而谈,但一遇到突发事件或陌生人,应变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很苍白,不仅不能化解矛盾,甚至会引发更激烈的言语冲突。
6、情绪自控力影响表达。有的同学面对突发事件,无言以对,手足无措,甚至不能自控情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除了具备人文教育,科学教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同时,还应具有比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具有较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才能在情急之中较准确地运用言语沟通技能。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说话”与言说能力对比
针对广播电视工作者、演员、师范生、部分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实施了近18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为PSC),对推广普通话,推进社会和谐交往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PSC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员口头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试和评定,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PSC由四部分组成:单字、词语、读文章、说话。前三项考评总计60%。“说话”这个项目的测评,占测评总分的40%。《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描述“说话”这个项目为“考察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 [1]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在当代大学生中全面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时代对人才的言语需求有较大的距离。张一清[2]也(2009,105)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根据自身的测试目的,其测试内容绝大多数针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等所占得比列并不大。”
从我们掌握的针对师范生和在岗教师的PSC情况来看,应试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确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师范生面对测试划定的话题范围常常“无从说起”,致使测试成绩极其不理想。PSC中“说话”这个项目是单向表述。尽管允许话题范围事先可以准备,但是在实际测试时,被测者仍然不能把那些自己所经历的非常熟悉的人或事,使用较准确的普通话较完整地顺畅地单向表述三分钟。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在高校师范生中开展的PSC考前培训,多数辅导人员把培训重点放在“单字、词语、读文章”三项上,“说话”项目的培训只介绍考核中的注意事项,对“说话”训练几乎是放任自流。二是PSC培训采用的是典型的语言考核应试训练形式,没有在语言思维训练方面多做文章,应试者一旦没有准备好“腹稿”或紧张“卡壳”忘记了“腹稿”,就无法继续表述从而匆匆结束“说话”。
我们认为,高等院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目前需要的是言说能力的系统指导,而不是应对PSC。因为口语交际使用更多的是双向交流,是动态交流。无论是在学校学习、公司实习,还是去应聘工作,或代表公司参加商务谈判、讨论问题、交流沟通都离不开言语表达。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将表达技能与07级学生毕业成绩挂钩[3]。无独有偶,09年3月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也开始施行“一口话”测试制度。这种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的就业指导服务,契合了经管职业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较高要求。这是应用语言测试方式的一大进步!
三、大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 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指出 :教育应当培养未来人才的四种基本能力――认识世界的能力 ,共同生活的能力 ,参与合作的能力 ,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而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与展现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语言素质的教育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我国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很多人习惯于沉默寡言或照本宣科。这种口语表达现状严重地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削弱了大学生的竞争力。
言语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性格情操、礼仪风度等。加强对学生语言素质的教育 ,是培养开拓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在市场经济中就业竞争的胜出率。社会交际的实际需求要求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基础教育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模式,绝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非常欠缺。加之在“考碗”背景下出现的考证书、考雅思、考托福、考GRE、考编制、考公务员等等现状又使得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锻炼交际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并训练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以求信息接受者能够理解、明白、认知的能力。那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言说能力的培养,如何大面积地开展交际言语的测评工作,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总结多年的教学经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开设丰富多样的校级公选课,提供综合素养供给平台。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校开设了“交际语言艺术”、“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公关语言艺术”、 “大学语文”、 “广告语言研究”、“人际交往心理学”“公共关系心理学”、“实用语言艺术”、“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结合每门课程的学习,设置一些相关的交际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在临时组成的教学班主动寻找朋友,并且把寻找过程、交往过程记录成文,加以分析评价总结;要求学生设置调查问卷,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发放,将收回的调查问卷分类总结,写出书面报告;要求学生主持小型座谈会,就校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评价;要求学生在校园或附近社区就某个问题进行寻访,完成分析报告;提供文字材料,课堂开展讨论或辩论等等的言语应用活动。当然,因为是公选课,所有的课程学生有权自由选择;因为是公选课,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为是公选课,口语表达能力的课堂训练极其有限。这个方面还有待相关的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来整合、调整、梳理并完善。
2、加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激发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育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和课堂,还发生在众多不同的环境中,教育产生的结果有时常常是无目的的,无目的的结果可能比有目的的结果更有意义。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 年在其《教育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它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隐性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中学习到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行为和情感态度,具有“潜在性”。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还具有涉猎范围的宽广性。隐性课程打破了显性课程固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一种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经验的状态;隐性课程更多地体现为非物质性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文化现象,有助于弥补作为显性文化现象的正规课程的不足,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作为重要的隐性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正常的生理发育。校园建筑、校园设施和校园美化物等物质文化有助于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
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倡导优良的校风和班风,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 “学什么”和“怎么办”,让隐性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我们认为首都师范大学08年开始在学生中开展的“校长邀你喝下午茶”、“校长助理招聘”等系列活动就是与提高大学生言说能力有关的隐性课程建设的最好尝试。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言说能力,解决困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建设文明社会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1.1大学体育教育课程选择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课程在其选择上为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制定了自助选课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情况,在制定学年内的体育科目中选择体育课程,从而对其进行学习。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选课体统中的科目内容根据学年不同以及教师资源不同对其进行制定,其中高一学年的体育课程在选择方面一般是选择较为简单的羽毛球、足球、健美操等体育课程。此外,学校在进行选课系统设定的过程中也会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选课学习的时间进行设定。例如,对于跆拳道课程由于其基本功夫和兴趣的培养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校内选课网规定选择该体育课程的学生必须连续在两学期内选择该门体育课程。
1.2大学体育教育上课方式现状
根据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上课方式来看,一般大学内采用的是活动式教学方式。即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活动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活动内容进行配合运动,从而掌握体育的运动的基础技巧。此外,大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会采用比赛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和水平的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在掌握体育项目运动特点的同时,还能够掌握自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某大学在其体育乒乓球课程中教师,采用的是分组对打的方式,在对打中增加学生对乒乓球的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比赛精神传递给学生做人处事精神状态的内涵,对学生进行综合式的教学。1.3大学体育教育上课状态现状大学校园环境是一个追求多样化、自主化的教学环境,在该种教学氛围中主要培养的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其未来在社会中的成长提供基础的学习技能。因此,大学校园的体育教育改革中也充分的注重了该点教育精神,上课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自助学习的方式,由学生主动学习或想老师请教学习为主。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其进行体育上课时缺少积极主动性,上课的状态相对较为懒散,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内容和体育技巧。有些同学甚至出现了逃避心理,认为选择体育课程只是应付应试教育中的一门学科。而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大学体育教育未来走势分析
2.1坚持以学生兴趣为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对其分析发现,在其教育改革中对体育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其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兴趣为课程培养目标。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将每一种体育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清楚,对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兴趣是学习能力提升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因此,坚持以学生兴趣为课程培养目标也是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势之一。
2.2坚持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
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体育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在其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体育能力,锻炼其身体素质。在大学体育课堂教育中无论体育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方式,必须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部分,根据学生的行为和反应及时的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精神。因此,坚持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是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未来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一种必然的改革走势。
2.3坚持发展无界限、个性化体育教育
无国界的交叉式体育教育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国际间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精神的传递。我大学校园作为高技能、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机构,在其教育理念上也需要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够符合社会整体环境的需求。因此,未来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走势中必然存在更加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例如,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体育教育;针对个人体育爱好和能力发挥其在体育运动中的积极性。采用潜移默化的通过体育课程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利用多元化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活动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即在体育游戏中掌握技能。
3.大学体育教育未来改革措施
3.1改善大学体育教学选课系统
针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未来发展走势对其进行教育改革,在其改善体育教学选课系统中可以引进更为人性化的选课系统,在进行体育选课前,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相关学习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根据学生所缺乏的能力对其进行课程推荐,学生可以根据选课系统的推荐内容进行体育课程的选择,从而建立更加人性化的体育教育系统,帮助学生合理的选择体育教学课程,改善自身综合能力。还可以在选课系统中进一步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选择,这样能够充分的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和教学需求,在二者兼顾的情况下将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完善整体教育水平。
3.2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
为进一步适应新课改需求和素质人才需求,改进大学体育教学方式,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使大学体育教育能够朝着多元化、学生化发展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和更新教学观念的措施进行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在其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中学校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具有国家教练或者获得过相关体育项目奖项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整体校内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还能够利用名人效应和偶像效应,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其教学观念更新过程中定期对校内体育教育进行教育深造,完善教师的思想觉悟,贯彻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和教学主体的教育思想。
3.3制定个性教学系统
个性化教学系统的制定是“坚持发展无界限、个性化体育教育”发展方向的必然改进内容。在其改进过程中首先,学校应该充分的引进多样化的体育教学项目,除了传统的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运动外,还可以增加水上运动,例如游泳、跳水等项目。利用学校内的有效资源对体育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其次,在其体育教学科目和教学方法上可以引进国外的体育项目和教学方式,例如美国橄榄球和自由社团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培养。在提升体育技能,锻炼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团队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保证。大学生在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存在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而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活的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获得友谊和理解,心理正常发展、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1]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走进了校园,他们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他们在人际交往上也有各种新问题。本文以常州某高校的“90”后大学生为例,对“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进行剖析。
一、实证调研
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本课题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常州市某高校的大一和大二年级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大一大二各120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接着对各个年级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调查,采访其舍友、同学、老师和辅导员,分析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90”后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比较严重。比如当自己情绪不好时,有61.6%的同学会偶尔会把它带到宿舍去。36.2%的同学会经常把情绪带到宿舍。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对于学校或班级活动的态度时,73.3%的同学是选择性参加,只有27.7%的同学是积极参加或配合。大多数同学只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集体活动。
通过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被调查的同学与同学发生生争执的主要原因缺乏团队合作48.3%,缺乏信任22.8%,自私不顾及他人感受21.6%,生活习惯7.6%。
解决矛盾的途径中找朋友倾诉帮忙52.6%,和对方说清楚34.5%,19.8%的人向老师辅导员求助,不予理睬16.4%。从他们应对问题的方式上,可以看出在“90”后大学生的心中同伴的重要作用。面对问题的应对方式是个体摆脱精神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和心理支持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压力的后果和严重性[2—4]。
通过调查还发现与大二同学相比,大一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更多。新生刚进校主要的人际交往问题表现在与宿舍舍友相处和对待集体活动上。此外在中学阶段住过校的同学人际交往方面问题更少些。在有过住校经历的同学(占56%)中出现人际交往问题的只有6.9%,而没有住校经历的同学(占44%)中出现人际交往问题的有14.7%。
调研表明:“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淡薄。与以往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更加现实,更加物质化。他们处理问题的主要方式还是倾向于同学而不是老师、家长。他们都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具体交往上存在各种各样问题。
二、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原因:大部分家长都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教育,鼓励孩子与同学朋友正常交往。但仍有少数家长对其孩子人际交往进行管制,尤其限制其与异往,甚至一些家长给孩子灌输一些不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和人际交往方式[5]。
学校原因:大学的师生关系与中学时代有很大不同。大学老师不再整天叮嘱,督促学生。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去自学。如果学生不主动和老师沟通,那么同学和老师的见面机会主要在课堂上。自主性不强的学生就和老师关系疏忽,感觉缺乏老师关心,就更走向自闭,不愿与老师交流。大学的课程实行选课制,每个人选课的不同会导致大家在一起学习接触的机会减少,同学之间关系也会因此变淡。大学教育中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尽管有很多大学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很少积极主动去为同学进行团体辅导。
社会原因:“90”后一代是一群伴随互联网普及的一代,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更加频繁。许多大学生甚至沉迷网络。伴随着智能手机、微博等电子技术和通讯媒介的发展,很多“90”后大学生更倾向于用通讯网络进行虚拟交往,与现实世界接触减少。现在的媒体经常传播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过于物质化、拜金主义。导致“90”后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容易理想化,产生交往问题。
个人主观原因: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人格缺陷。现在的“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占96.1%),他们追求个性,喜欢特立独行。一些人在生活中只顾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顾及其他。过于自卑或嫉妒心理都会导致人际关系问题。那些自卑,但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受到挫折后可能会更加自闭,不去参加集体活动或竞争性很强的活动。嫉妒心很强的人遇到别人某方面比自己某方面更好,可能由嫉妒转为对别人的恨意[6],此外还有缺乏信任的态度也会导致矛盾的发生。由于在家中受到优待,当遇到矛盾冲突时,不愿让步,缺乏包容的胸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容易使事态恶化,交际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三、对策与建议
(1)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对人影响深远。家庭结构、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都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影响[7]。此外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观念。所以家长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鼓励孩子与同学、朋友正常交往,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关键词:
素质拓展;机制;创新;特色
一.素质拓展工作概念
素质拓展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以实行多领域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第二部分为第二课堂辅助实践环节。
1.第一课堂主要指的是大学公共选修课。指高校在必修课之外设置的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远见卓识、批判性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体现学科交融、文理渗透的通识教育课程。
2.第二课堂辅助实践环节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训练,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利用课外时间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学科竞赛、学术讲座、科研训练项目、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技术开发、社团活动及各类社会实践,取得学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形式的优秀成果,从而提升个人的素质能力。
二.素质拓展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素质拓展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学生能够根据个人职业规划,选择素质拓展项目,提升素质能力。不过目前高职院校素质拓展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素质公选课课程比例不平衡,大多数高职院校社会科学类占比较大,艺术体育类和自然科学类占比较小;第二,质量监管体制需完善。目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学生出勤率不高,教师责任性不强的现象;第三,教师对素质能力重要性认识不够。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是决定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一支思想信念坚定、教学质量优良的专间结合、功能互补的教师队伍,是落实素质教育计划的组织保证。
三.素质拓展工作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大宣传。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是提高素质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可以通过宣传板、专题讲座、素质能力宣传周等形式加大对素质拓展工作的宣传。
2.细化素质教育机构工作职责。素质教育部是负责素质教育工作的主导机构,只有主导机构明确职责,才能更有效的实现规划管理。该机构的职能应明确为两大块:学科管理和教务管理。在学科管理方面,应成立学科委员会,对各个学科课程、社团的通识教育模式、质量进行把控监管。在教务管理方面,有专门人员负责课程管理、学分获取等教务工作。
3.以学生为主体,确定学生需求。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同样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素质公选课、实践活动的需求,进而调整工作方案,实现教育内容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三方面最大范围的契合。
4.实现素质公选课多元化。联合兄弟院校扩大师资规模。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固定部分选修课,灵活设置其他选修课开课次数。扩大师资队伍,实现素质公选课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艺术体育类课程比例趋于平衡。
5.创新教育方法。开通网络课程、网络社团,使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学习相关课程,参加社团讨论等活动,最后以论文或答题的形式完成考核,获得素质拓展学分。网络课程、活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其灵活性、新颖性受大学生喜爱,且节省了空间、人力、财力,但针对学生群体性,部分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法分子煽动等特点,应指定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网上活动进行引导、教育。
6.突出职业院校素质拓展工作特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实现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使命。要实现这一使命,职业院校也应在素质教育领域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在素质公选课中重视职业技能课程建设与质量提高,加强对职业技能类社团活动的指导,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证书,或者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并安排专业老师给予辅导,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夯实基础、狠抓教学质量、培养本土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136-0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进入“十五”后,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我国的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大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立的,而且大多是由过去的中专学校、电大、成人高校、职工大学等学校升格、合并、改制而来,在教学、管理、运行过程中,既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又缺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大多是沿袭、照搬原来学校的一套模式,或照搬普通本科学校的模式,明显地存在着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明显滞后,致使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受到很大限制。纵观省内各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的学校屈指可数。作者所在的学校作为较早开设心理课程必选课的高职院校,尚无其他同类院校成熟、成功的课程体系可以借鉴;同时,现行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结构不甚合理,与普通本科高校没有多少区别,没有突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未能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再者,目前高职学生来源多种多样,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他们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又因入学成绩、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不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同,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复杂,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基于上述现实状况,本文作者借助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的契机,研究现行的课程内容对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影响及不足之处,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心理课程模式及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1.被试及研究方法。作者随机选择其所在高职学院11级、12级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的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837名同学及09级、10级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的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925名同学,就高职院校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心态、人格特点、自我意识、心理适应、学习心理、心理动力、交往心理、恋爱心理、择业心理、网络心理、挫折心理等13个方面,共41个题目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762份,回收有效问卷1678份,其中男生1327份,女生351份。
2.结果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作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样,总体上是良好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比较11级、12级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的同学与09、10级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的同学的总体心理素质及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方面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具体差别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11、12级同学比09、10级同学在社会心态、人际交往、恋爱处理及择业时的压力等方面都表现出更多的理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的开设是有力的、有效的。此外,作者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也结合了访谈法,了解访谈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和看法。从访谈学生的反馈内容也可以看出11、12级同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更加明确、全面。比如,有同学这样说道:“记得刚进大学时,我对发下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本书一点也不感兴趣,反而觉得学校没必要开这门课,简直就是浪费时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现在我觉得这门课程对于我们21世纪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在平时的教学和心理辅导工作中也体会到,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能及时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同时,更多的同学知道了心理咨询室的存在,主动到心理咨询室的学生日益增多;更多的同学能够较为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人格特点及人格缺陷,并有意识地健全自己的人格。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更多的同学学会了在挫折面前建立起良性的心理防御机制,走出心理困境,避免了心理危机。比如有的同学说:“心理课让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用一颗平常心对待人和事。”也有很多同学反馈通过学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的心理发展规律有了更多的认识,能自觉利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有的同学在谈到学习的主要感受及收获时说:“学习了心理课后,我掌握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它使我懂得了遇到挫折时,如何调动自身的适应能力,克服困难,适应这个社会”;“上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后,我学会了自我放松,懂得了宽容别人,心胸变得宽广多了”。
二、存在的不足
虽然从研究结果得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表明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某些不足,这也将是今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心理健康、心理辅导的认识不够全面。在遇到心理困惑或感到痛苦时,主动向心理辅导老师寻求帮助的同学比例还是比较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为“无所谓”、“不必要”的同学也占有一定比例。
2.自我意识不够完善。有些同学在自我完善方面缺乏主动性,完全不了解自我完善的必要性。
3.学习动机的缺乏。有些同学凭兴趣听课,在课堂上感兴趣的就听,不感兴趣的就不听。这种学习状况难以掌握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势必影响其学习效果。
4.人际交往问题。由于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个人爱好等,都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
5.恋爱观。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相当普遍。大部分同学认为在学习期间谈恋爱的主要动机为出于感情需要;在对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处理上,他们认为两者同等重要,没有主从之分;在对待恋爱过程中发生性关系态度上,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顺其自然,只要双方相悦即可”,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性开放程度在不断增强,这方面需要正确的引导。
6.择业心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毕业分配制度已不复存在,代之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双向自主择业制度,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走上社会期间心理波动较大。对自己在择业竞争中的实力进行估计时,半数以上的同学表示缺乏优势、没有信心。
7.自杀等危机行为。有一部分同学表示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可见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过心理危机,这应当引起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重视,也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关于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的不同于心理学专业的教学,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它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同学们科学地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健全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它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影视教学、角色扮演等,从而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目前职业教育中普遍采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形式塑造学生的多维人格。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下再设1~3个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以行动能力为目标,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项项具体的任务或项目,达到学习的目的。作者曾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一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通常,每个学习主题(情境)由一两个案例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讲述的心理问题。紧接着,通过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完成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加了帮助认知的心理测试以及相关知识拓展和课后的复习思考等内容,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期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反馈很好,达到了以学致用的教学效果。
2.关于教学内容。如前所述,现行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结构不甚合理,与普通本科高校没有多少区别,没有突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未能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需要紧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需要的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挫折心理与危机干预、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健康、大学生网络心理、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八个专题,作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说,这个八个专题基本涵盖了高职学生在校生活遇到的主要问题,遵循着健康心理与学业、职业、人生的发展这个主线,使之更加贴近高职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
3.加强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全面而系统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广泛收集学生心理特征信息,这样有助于任课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辨析易产生心理问题的潜在学生,使任课教师更有利于抓住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6.
[2]巩汝训.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整体构建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3]高斯学.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
[4]徐纪尊.高职学生工作研究[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5]冯国凡.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一、高校开办选修课的必要性
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但是,随着知识的发展,知识在不断走向分化、深化、细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交叉、渗透、融合。知识的不断分化与整合使传统的学校课程很难反映人类知识的当代成就,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它扩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使学校课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系。
二、高校选修课开展现状
选修课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高校的选修课开展现状如何呢?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高校选修课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对于选修课态度冷淡,甚至有些学生迫于学分压力已将选修课作为了必修课……
(一)学生选课功利性强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选课的目的不明确,多以修满学分能顺利毕业为目的。学生选课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往往选那些学起来轻松,考试易过的课程,这样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今后的发展。从课堂学习来看,上课表现较好、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仅占少数,不少学生出勤率非常低,课堂纪律也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常常出现“选而不修”的现象,严重浪费了课程资源。
(二)学校选课引导机制缺失
现在选课多是采取网上选课的方式,网页上既没有相关课程的介绍,也没有任课教师的简介。学生既不了解所选课程,又不了解上课教师,更不知道到底该选修哪些课程,学生们常常是在一片慌乱中选修了不合初衷的课程。
(三)选修课程范围太窄
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目前,学校选修课种类不少,范围却太窄。这样的现状使同学们根本选不到一个自己完全感兴趣的课程。
(四)网上选课制度不合理
学校实行网上选课是对学生的重视,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不是很方便。由于网速太慢,机房又挤,很多同学抱怨网上选课太消耗时间和精力,也存在部分学生选不到喜欢的课程的情况。
(五)课程任务繁重,学生无暇顾及选修课
由于学分的需要,选修课又都是每学期必选一门,而不同专业每学期所设课程的任务也不一样,当有些专业在这一学期本身的课程都很重时,为了学分,还得再选一门选修课,这势必会造成本身课程繁重的学期任务更加繁重,学生也根本没有精力去顾及选修课,也必然导致选修课成为学生休息的课堂。
(六)教师的教学缺少规范,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对选修课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有些教师备课不足,上课时只是照本宣科,不顾学生的反应,谈不出自己的见解,不能给学生提供该学科的最新信息,也不能给学生以应有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学到的知识太少。
三.高校选修课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分析
选修课教学质量低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都有重要的责任。
一方面学校要求开设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校要求教师在基本课时不变,教学任务繁重的同时开设选修课。同时有些学校要求教师开设各科选修课,开课之后如何落实就不怎么关心,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特别是检查评估的时候,拿选修课当做特色课程展示一下了事。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较低,从而限制了选修课教学的发展。
(二)教材体系不完善,教师备课任务大
很多教师在选修课上所讲授的内容都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或者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做的教学内容。这样就没有固定的材。另外,很多学校因为教材收费的相关规定,不为选修课的学生统一征订教材。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必须搜集足够的资料,通过梳理、归纳、整理、总结、熟读备课资料才能讲好一节课。
(三)师资水平有限
部分高校没有足够的财政资源紧张,导致选修课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客观上限制了高校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四)学生方面
选修课的班型都非常大,人数众多,这样特别不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也势必会导致评估方法单一。在没有合理的课程考核的情况下,选修课成为了学生的避难天堂,不少学生出勤率非常低,课堂纪律也较差,学习态度非常不端正。
四、如何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
(一)学校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选修课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挑食现象是符合理性原则的,但应处理好两对关系: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学习实用技术与培育人文修养的关系。像政治学、社会学这样的人文修养类学科,对于个人素质的长远提高大有裨益。大学生们切莫因为贪图一时的功利得失而影响了自己的长远发展与进步,选修课还是应该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二)完善选课机制
网上选课时,由于没有相关课程的介绍,学生在选课时非常盲目。学校除了在网页上介绍课程内容外,还可以引入学生选课导师制度,教师对学生选课进行具体的指导,以提高学生选课的计划性与科学性。另外,允许一定的选课弹性,适当引入“试听”制度,避免出现学生选课后才发现实际课程与想象中的差距太大而影响了听课的积极性。
(三)借鉴名牌大学的课程设置,规范教材体系
摘要: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一种评价学生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受到高校和学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评价方法为例,分析并探讨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改进方向。
关键词:综合素质测评;大学生;高校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意义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一种测量评价标准,既是学生对自身发展情况的评价总结,也是高校、用人单位等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综合发展情况的重要参考。一方面,因为综合测评的结果经常作为学生评定政府奖学金、学院奖学金、助学金、评优、入党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学生非常重视综合素质测评,关注自己的测评结果。另一方面,高校也希望通过综合素质测评这个工具,将育人功能融入其中,希望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变过去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
二、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现状分析
(一)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现行方法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能力素质四个方面。德育素质主要反映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和纪律情况;智育素质主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情况;体育素质主要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的情况;能力素质主要反映学生在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情况。
学生综合素质得分量化考核具体的计算公式为:综合素质测评总成绩=德育素质成绩×25%+智育素质成绩×50%+体育素质成绩×10%+能力素质成绩×15%。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湖工职院的测评工作主要由学院的各系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所有的全日制在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学年进行一次测评。
各系部成立系级、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系级测评小组由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学工办、辅导员、系团总支学生会主要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组织部署本系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对各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审定、公示、上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小组由辅导员、班长、团支书、学生干部代表(一人)、普通学生代表(普通学生代表需占班级学生人数20%)组成,主要负责具体落实每班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做好各项指标的评分,上报系部本班级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及相关材料。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存在的问题
1.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存在功利化导向
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现了高校的育人功能,在各项测评指标的设置上都有加分和扣分项目,希望并鼓励学生多做加分项的内容,如: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各项比赛,多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等;希望学生不做扣分项的内容,如:打架斗殴等违法违纪的事情,无故旷课、迟到、早退等。
随着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希望能将测评的内容深入地与学生日常行为养成、素质提升相结合,希望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活动做成测评项目。因此,在实施中高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项目越来越细化。这样做可以使综合素质测评比较容易量化考核,学生对测评打分的结果争议较小,但也导致学生参加任何活动都问是否纳入综合素质测评,若有加分项就积极参加,若是没有纳入测评加分,则消极对待。为了测评加分而有选择性地应付参加活动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测评加分流于形式,背离学校测评体系设计初衷。
2.评价方法及评价主体的不科学性
虽然在湖工职院现行的评价体系中,所有的测评项均以量化打分的形式完成,但是在学生的操行品德、干部工作加分中仍然是主观定性评价。学生的此项得分往往是由辅导员、主要学生干部、学生代表等组成的班级测评小组的人打分衡量,在赋分过程中,难免存在对综合测评标准认识不足、评分标准模糊、打分掺杂个人感情因素等现象,使综合测评打分的准确性、权威性、透明度遭受质疑,甚至有可能引发学生之间因测评打分引发的矛盾,使综合测试失去原有的意义。
学院现行的智育素质成绩基本分由学生本学年各门考试课程的成绩平均分构成,但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确存在疑问。智育素质成绩是以“考试课”成绩为计算项,那么“公选课”如何体现?完全以“考试课”成绩代表智育素质分,导致的不良影响是学生为了追求综合素质测评的高分,只重视“考试课”,而忽略了“公选课”。但是“公选课”的开设恰恰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发展知识的延伸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公选课”的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没有任何体现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需加以改善。
3.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激励性不足
在测评结果的使用上,多数高校只将其直接与各项奖项评比挂钩,多属于奖励式的激励方式,这些测评得分高的学生也多属于相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对有机会得奖的学生,他们自然会受到激励,更加努力地学习及工作,以期获得更高更好地奖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而对于一般普通的学生,因受到奖励数量等条件的制约,他们往往与奖励无缘,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对他们仅仅代表着一个分数,也不会因测评结果不佳而受到惩罚,渐渐地也就漠不关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综合素质测评对他们起不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由此可见,高校和学生往往更关注测评打分结果的排名,而忽视了通过综合素质测评来了解自身,寻找自身差距,测评结果的运用缺乏激励作用。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改进方向
(一)加强引导、规范学生行为
针对学生测评中出现的功利化行为,建议还是要从各个高校倡导的核心办学理念出发,关注哪些活动能够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核心素质,针对不同系部人才培养方向,各系选取有价值的代表性活动予以加分,严格控制加分项目,设置最高加分,避免加分情况过多过乱的现象,减少因综合测评导致的学生功利化行为。
(二)增加测评主体的参与,科学设置测评指标及权重
为了使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更具准确性,建议一学期进行一次测评,在班级测评小组成员给同学打分时,应采取临时抽签的形式决定评价者,班内学生互评,并且每位同学的得分应由两名以上的测评组成员给出,测评时间及地点随机通知,测评过程应保密,尽量避免出现或拉帮结派的现象。
在智育素质测评指标的选择上可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更全面地考查学生,要将素质拓展类的课程纳入测评指标,科学设置权重,每学期进行一次认定。对于在专业学科领域外取得成绩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其成果,给予加分,促使学生不断努力,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动态化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测评系统
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应逐渐由静态化向动态方式转变,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一套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上测评系统,实行数字化动态实时管理,学生可登陆进个人主页查看自己的各项表现情况,辅导员老师有权限进入系统,对学生考勤、参与各项活动情况予以及时上传,后台程序可以根据相应指标分值,自动计算出学生的测评分数,并对各类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教师可以就此引导学生关注测评成绩的构成,认着分析解读分数内涵,使学生对测评结果排名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均衡发展自己,弥补自身不足上来,对有扣分表现,测评得分低的学生及时进行预警,督促其做出改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学生评价自身,指导自我发展的测量工具,是高校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通过较为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进一步的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对照寻找差距,不断进步,全面地发展、提升自己。因此,只有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尝试,设计并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才能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导航作用,使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作者单位: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2.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涉外事务系)
科研项目:此文为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院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KB12.
参考文献:
[1]王新伟,王艳芳.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革探析[J].青年论坛,2013(8):40-41.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培养“适用与创新为一体”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地州院校以学分制改革为先机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的的有效过程。但地州院校在推行学分制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导师制度的推行与落实、选课的自由度、教学质量的监控等方面的问题。由此也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这一系列的新问题,创新管理模式是确保学生教育管理与学分制改革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学分制及地州院校推行学分制的意义
1. 学分制及其特点
学分制是根据培养方案,规定单门课程的学分和每个学生应该获得的总学分,以取得总学分作为毕业生学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搭建自由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潜在能力。[1]
学分制的基本特点:学习时限灵活、课程选修自由、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推行目标管理、班级概念淡化等。其基本立足点是要改变学年制下硬性的教学计划、教学进程管理和的评估指标,力求使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估柔性化。其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提前毕业,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学生根据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来构建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
2.地州院校推行学分制的意义
地州院校现行的学年制存在培养目标整齐划一、管理模式单一、公共课程资源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实行学分制能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方案自由选课,自主择业。学生通过自由选课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为发展新兴的学科和边缘学科创造条件。同时可以调动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对教师来说“挂牌上课”有助于调动教学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地州院校推行学分制有利于文理渗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学年制教学管理的呆板格局。地州院校学分制的推行,必然对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即在教育目标上创新管理模式,培养出个性发展、能力创新且符合21世纪需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才。
二、地州院校在推行学分制改革对现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给地州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带来了机遇,实施学分制是一种必然选择,它既可以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反映学生学习的量与质。但学分制的推行和实施,必然对学年制条件下的地州院校学生管理提出挑战。免费论文,导师制。
1.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面临挑战
现行的学年制学生管理主要实行学校宏观指导,各学院根据具体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育、“三生”教育、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是以自然班级为基础的,注重过程管理。然而,学分制注重目标管理,淡化班级概念,原有的学生管理的操作载体与管理空间消失。因此学分制背景下,现行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学分制改革的要求,刚性管理的不可操作性势必面临新的挑战。由此建立切实可行,灵活宽松可操作的管理模式、制度迫在眉睫。[2]
2.学生评价体系与奖惩措施面临挑战
学分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技能特长、素质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这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的应用型人才。如此一来,以统一步调的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学习学科绩点为主要指标的现行学生评价体系以及以班级和年级为学生评价基本单位的现行学生评价体系都将失去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现行学生评价体系可操作性的丧失,必然导致学生奖惩措施失去激励作用。[3]
三、学分制背景下地州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1.转变观念,全面推行目标管理模式
现行学生管理比较注重过程管理,学生管理制度涉及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方方面面,课堂管理、活动组织都都有详尽的记录和策划。学分制实行目标管理,较学年制则相对宽泛,主要以考试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考试合格就可以取得学分,修满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就可以毕业。[4]这样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推行与学分制目标管理相一致的制度和措施,以确保学生教育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实行的目标管理,一方面要明确培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一方面又要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目标管理的质量评估提出严格要求。
2.班导合一,构建全员育人管理模式
高校运行管理是一个有机体,只有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学生教育、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相互配套形成合力,才能使高校各项工作高效、合理、有序地开展。学分制背景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不仅需要学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全体教职工围绕“育人”这一中心任务,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想。
根据地州院校的实际情况,在推行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中,保留班级建制的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制管理模式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导师制是为保证学分制目标管理质量监控的重要一环,各二级学院设立“导师组”或“选课指导组”,加强对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重量不重质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对学生学习之余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跟踪指导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正常运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构建起符合“精干、优质、高效”的原则,适合学分制教学管理特点的学生教育工作新体制[5]
(三)确立“双主”地位,构建网状教育管理模式
确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主”地位,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把学生个人发展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避免盲目选课和混学分等不良行为的产生,以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立高效的网状教育管理模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通过对学生思想上教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引导达到对人才的个性培养。网状教育管理模式突出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以大学生为中心建立生活服务、心理咨询、选课学习指导、资助服务、社团及创新服务、就业指导六个服务中心,各服务中心通过借助立体的、畅通的校园信息网络,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校园网,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由单向性(学生只是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对象)转为双向互动性,学生只是个别人(辅导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对象,变为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自主和根据个体需要接受六大服务中心不同人员的辅导和指导,真正实现管理学生到服务学生的转变,由集体管理向个管理转变。[6]这种模式还突出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咨询和管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总之,地州院校通过学分制来加快教育改革,同时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免费论文,导师制。免费论文,导师制。积极探索适应学分制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免费论文,导师制。免费论文,导师制。学分制的实施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更注入了新的活力。免费论文,导师制。尽快改变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新的模式需要理论上的探讨,也需要实践不断检验。
参考文献
[1]许鹏奎.论大学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考试制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3(6):1-2.
[2]王玉忠.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和途径探索[J].大众科技,2005(4):95-97.
[3]郭涛,丁丹青.全面学分制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1):1-2.
[4]徐薇,对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3,(12);132-133.
[5]姜继红,积极探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一、引言
文学类课程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相应的一些文学作品能够让大学生对生活、生命、情感等个方面获得体会,对大学生的人生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文学类课程对大学生实际技能上没有很明显提升因此学校一般对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文学类的课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二、大学中文学类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开设较少且质量不高
目前文学类课程大多以选修课形式存在,一般课程开设又要经过各种程序重重审批,课程的开设比较麻烦。学习课程的学生也都是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学生的水平、爱好等都不同因此老师教学中也难以把握深度以及广度,于是很多老师都不愿教授这些课,文学类的课程相对就比较少。此外一些老师是因为评职称等原因才申请开设相应的课程,之后就又取消了,没有固定的去开设,经验得不到积累,相应的质量就不会太高。另外一些高职称的老师一般都很少去开设选修课,这也使得文学类的课程质量不高,而且比较少。
(二)选课非主动,目的不明确
当前大学校园里的课程开设一般都是由学校还有老师决定的,而学生一般不参与课程是否开设的讨论及决议,只能被动的选择最后仅有的部分课程。另外学生选课在网上进行,有可能自己喜欢的课程人数已经满了而无法选到,或者是因为学分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而被迫只能选择其他课程。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选修课不重要,只是为了修够相应的学分而学习,学习的目的有偏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态度不端正。另外一些学生选课只是为了容易通过考核获得学分,或者是选择对自己未来就业等有直接关联的课程。这些情况的出现对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比较大,难以达到课程开设对学生素质提高,心灵洗涤的作用。
(三)文学类课程开设不正式
因为文学类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选择学习的人数不确定性比较强,而且开设哪一门不开设哪一门都不确定,因此在这些文学类课程是否开设上都是从人数上来确定。对于这些课是否开设没有经过深入的考虑,学生是否需要,是否有合适的老师安排教学等等问题。另外老师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教学水平高低以及课程教授的设计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由于文学类课程教学内容灵活,而且需要不断的变化,相应的教务处很难给出课程教授质量的评定,因此文学类课程的开设相对来说是不够正式的。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课程重要性
提高文学类课程的重要性是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提高对文学类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应的学分,以及在学生学习课程中的比重。要鼓励相应的老师积极主动的开设相关的课程,保证每学期文学类课程开设的数量。学校的教务处要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反应较好的文学类课程作为常规课程开设,从而保证学生能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课程。
(二)课程设立要多样
虽然一些学校开设了一定数量的文学类课程,但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文学素质的提高和文学知识体系的建立还是不够的。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学习跨专业的文学类课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见识。同时学校可以开设像书法,表演等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和亲身感受的课程来提高学生对此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及自身爱好,更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三)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文学类课程一般都是由文学相关院系的老师教授,在教授过程中大多会照搬平时授课的内容。由于文学类课程在作为选修课的时候学生是从各院系组合到一起的,学习的目的与文学相关专业学生是不同的,因此在授课时必须要有所区别。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期望,还有相关的学习基础,做好针对性的准备。课上要采用分组讨论等课堂教学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也能让课堂充满文学气息。
(四)调高职称教师授课
将一些优秀的文学类课程作为常设课程并且要提高课程质量,调派高职称的老师进行相应的教学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方法。鼓励部分高职称、高学历的老师开设相应的课程,由高质量的教师教学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另外可以调派一些有专长的老师开设类似于讲座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类似的可以聘请一些教授开设讲座,分享他们在某些领域的研究学习成果,传授经验等,开阔学生视野的同事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创造力。
(五)改变课程评价体系
由于文学类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对于课程学习的评价不能单单的只以一个结课考试的形式来作为唯一的指标,应该注重平时的表现和品评。比如平时留下一些动手的作业或者是课堂个人的体会等来作为最终评价的参考。学校要配合老师开展一些文化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活动,整个活动的组织还有作品的优劣都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在得到课程评价的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总结
文学类课程的教授对于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文学类课程的开设和教授也应该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从其他学科的教授中寻找能够适用于文学类课程教学的长处,探索出一个适合文学类课程教授和管理的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素养,培养综合性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