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英语文化建设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棘轮效应的概述及问题的提出
棘轮效应(Ratcheting effect),又被称为制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棘轮效应是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提出的,他认为由于消费习惯的存在,绝对收入水平变动不可能直接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动。理解和运用棘轮效应,重在从以下三个特点来把握:一是棘轮效应的核心是消费的不可逆性。消费固然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不易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即当收入增加时低收者的消费会赶上高收入者,但收入减少时,消费水平的降低相当有限。二是棘轮效应强调消费水平决定于相对收入而非绝对收入。绝对收入强调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而实际收入是指短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三是棘轮效应重点研究短期内收入和消费的关系,说明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收入与消费大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或减少,消费水平相应地提高或降低。
2.战斗精神培育与军营文化建设的棘轮效应模型
2.1军营文化建设作用下战斗精神培育的不可逆分析
战斗精神培育的不可逆性,是指战斗精神形成之后,易向上调整,而不易向下调整。战斗精神培育与军营文化建设在简单的经济学视角下均有正相关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先进军营文化帮助广大官兵筑牢理想信念,树立忠诚于党的坚定信仰。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先进军营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对官兵坚定信仰、激发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先进军营文化帮助广大官兵明确使命任务,深化献身国防的道德责任。我国军人自古以来有精忠报国的优良传统,传统的军事文化对当前军营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道德基础。三是先进军营文化帮助广大官兵扎根本职,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勇气。先进的军营文化在和平时期对官兵形成一种思想引导,培养军人意识;在战时,突出表现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
2.2相对军营文化建设质量决定战斗精神培育的效果
棘轮效应认为,消费水平取决于相对收入的变化而非绝对收入的变化。同样,战斗精神培育的效果取决于相对军营文化建设质量而非绝对军营文化建设质量。绝对军营文化建设质量是指军营文化建设投入量上的绝对增加、范围的绝对扩大和方式的绝对统一。相对军营文化建设质量是指在前期军营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质的相对提升、形式的相对丰富和效果的相对增强。相对军营文化建设质量对战斗精神培育效果的影响,是军营文化建设投入增量对战斗精神培育效果的实际影响,更加强调的是一种变化过程和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比例关系。战斗精神的培育效果的增强,并不在于用军营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单纯的设施改善和流于形式的活动开展情况等要素来加以评价,而是要效果增量的基础上加以比较。因此,绝对军营文化建设质量的变化不是战斗精神培育效果变化的必要条件,而起决定作用的是相对军营文化建设质量,集中体现为一种增量的改善。
2.3短期与长期军营文化建设对战斗精神培育的影响
棘轮效应着重分析了短期内消费习惯的不可逆性,也对短期与长期的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界定。战斗精神培育与军营文化建设在长期来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军营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必然促进部队战斗精神的培育,也就是在长期内,军营文化建设与战斗精神培育的正相关关系是稳定的。在短期来看,军营文化建设的具体变化,对战斗精神培育的影响大于在长期内的影响。通过说明短期与长期军营文化建设的对战斗精神培育的影响,一方面是进一步肯定军营文化建设对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强调短期军营文化建设对短期战斗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即具体性文化建设活动对具体性战斗精神培育、阶段性文化建设活动对阶段性战斗精神培育的积极影响。
3.结论与建议
3.1建立健全军营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军营文化建设对战斗精神的培育具有长期的推动作用,因此,建立健全军营文化繁荣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规范军营文化建设的组织机制。组织领导,对于工作的开展有着把握方向、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加强军营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建设,把握以铸魂工程为核心的军营文化建设方向,统筹兼顾、全面协调推动军营文化建设,促进战斗精神的培育。二是规范军营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规范的文化运行机制包括规划建设好军营文化设施、挖掘军营文化发展动力、发展文化服务项目、注重文化活动质量等内容,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成为实践效益高的运行体系。三是规范军营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完善的军营文化建设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工作评价考核制度对军营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将军营文化建设的过程与结果、内容与形式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形成作用效果明显的激励机制。
3.2努力提高军营文化建设的相对质量
战斗精神培育的效果取决于军营文化建设的相对质量,提高军营文化建设的相对质量,也就是摒弃对绝对质量的依赖。一是从纵向上来看,在对传统军营文化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新发展军营文化,是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之上,对传统军营文化的总结和继承。只有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才能我们的军事文化与时俱进、永葆先进。二是从横向上来看,在对我军军营文化坚持的基础上,有所借鉴。我军的军营文化,是我国传统军事文化和我军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坚持我军军营文化的基础之上,奉行“拿来主义”,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军事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着眼于世界军事文化的发展前沿,充分体现军营文化的世界性、时代性的特征。
3.3注重发挥军营文化建设的短期效应
军营文化建设的短期效应,是在短期内,文化建设政策、措施和行为的变化,对军营文化建设效果的影响程度。有效运用军营文化建设的短期效应,操作性的建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近期效应,转化为文化建设的短期效应。重大的事件和活动,特别在短时间内,对人的直接影响是极大的。因此,发挥军营文化建设的短期效应,应当以重大事件和活动为契机,挖掘事件和活动的内涵,进而采取相应的举措,进行军营文化建设,以达到短期效应的预期效果。二是战争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进行及时、即时的宣传鼓动,实现文化建设的短期效应。战时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营文化建设短期效应,是战时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对遂行军事任务,用文化的力量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遂行军事任务的同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文化内容,从中可以进一步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战斗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达到增强战斗精神的最终目的。 [科]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1.
[2]路加模.战斗精神培育[M].出版社,2005.05.
首先,营造契约文化,重点在于舆论建设。
班级舆论为营造契约文化奠定思想基础,它在推行制度刚性管理的同时,更能彰显人性的关怀。有很多班主任却往往忽视这一点,一开始就让学生组织制定班规,结果学生要么茫然而无所适从,成为木偶,要么采取不配合政策,有抵触情绪,从而导致自主管理很快夭折。比如一开学,老生常谈,让学生分组,按照道理,应该由班主任拿出大致标准,然后让学生在以后分组工作中进行微调;然而很多教师却做甩手掌柜,而且不加以解释,导致很多学生不理解,或者理解错误,从而给班级营造契约文化产生了一定的障碍。而教师最终又回头过来说这种方式不行,其实不是制度不行,不是出发点不行,而是教师太过于急功近利,忽略了在实施制度的过程的舆论引导。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推行班级自主管理时,舆论建设必不可缺少。
其次,营造契约文化,需要突出显形舆论。
不可否认,在班级舆论建设中,显形舆论很关键。需要重点突出,比如教室墙上可以张贴班级公约,班级协议细则乃至体现契约精神的名人名言,还有班级口号,班徽、班歌设计等等都是显性舆论。这需要班主任精心打造,小心呵护,极力为学生的心理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家”。笔者在推行“班级立宪”模式时就尝试让班长每天早上带领全班同学大喊三句话:1.我的班级我的家;2.机遇给勇敢的人准备着;3.心有多广,路有多宽。虽然这有点像口号,但是时间长了,却能在班级里营造一种精神气,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振士气,给每一天开一个好头。
第三,营造契约文化,隐形舆论更是关键。
作为一项文化的推广,班级道德建设是关键,这就是隐形舆论。它在引导时也需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平等原则;二是民主原则;三是教育原则。因此在自主管理中,需要尊重学生,需要多与学生商量,而不是因为他们无知或者错误就横加干涉,这往往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因此教师在把握几个原则的同时,还要注意沟通方式,很多时候可以采用“先跟后带”的方式,积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积极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班级舆论,为班级自主管理创造条件。当然,更重要的是宽容,是等待,是放手,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可以放一放。毕竟学生往往第一天为了一袋辣条而争吵,而第二天却往往也为了一袋辣条而和好。如果教师过于较真,太过在意,反而疲于应付。因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稀泥。真的,这也是班主任在加强舆论建设时采用的重要教育艺术。
最后,营造契约文化,制度建设才是保障。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风格主要是受到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以及一个民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人们就或多或少的会结合上当时的一些地域文化。所谓建筑文化,其主要是在某一个时代当中,由于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综合作用而诞生的,它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自然条件,而且经济发展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导致建筑文化出现了很大差异。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从大的概念上来讲,建筑的设计离不开一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如地貌、气候等;从小的概念上说,建筑存在地域的差别主要是受到城市周围的建筑风格、地理位置等这些具体因素;此外,建筑表现出的地域性还会因为地区历史的不同而不同,一个地域的历史形态受该地区人文环境和人们生活状态影响。一个地区的建筑会表现出双重性,它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物质财富情况,也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一个精神面貌;可以说,他不但是一个艺术产物,而且还是一个技术产物。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其精神内涵会远远超出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作为文化形态的建筑,它组成了人类文化体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状态、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密切相关,建筑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时时刻刻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二、地域文化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化性会因为建筑的设计与该区域的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概括起来说,就是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这两方面,所谓历史人文,就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历史遗留或者是人们的意识形态;自然环境就是指自然属性,包括光照、气候以及纬度等方面。在建筑设计当中,这两种属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为在一个特殊的地区或者区域当中进行建筑的设计与应用时,总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当一个建筑设计当中,只存在自然属性,而忽视社会属性时,那么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会发现所设计的建筑与当地的人文是格格不入的,更严重的,可能让该地区的地方特色消失;而如果是只注重社会属性,而不顾自然属性的话,那么该建筑会随着时代的流失而消逝。因此,一个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结合,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能忽略的。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是通过建筑技术以及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人们将文化意识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技术,比如采用不同的色调、不同的材料或者是不同的形式赋予到建筑当中,让建筑表现出这个时代或者区域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建筑设计在一定的情况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又会反过来与自然环境进行磨合,最后达到一种人性化的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完美整合,不但推进了建筑的人性化发展,而且还加快了当地社会的进步。这种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建筑的社群文化变得相辅相成,进而让人们对建筑产生亲切感。
三、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的途径及方式
1、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以及生活模式等方面。
例如锦里,该地区具有蜀汉三国的文化背景,该地区又具有川西的民风、民俗特点,融合了以成都为代表的悠闲文化氛围,城市的建设中不乏有一些古老的客栈、商铺以及院落等,而且这些古老的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如银杏树或者是古树参杂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当这些建筑融合进人们的活动时,如表演绝活的艺人、悬挂着长串的红色灯笼等,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滞留在时空的感觉。锦绣广场中的三国文化墙、文臣廊充分展现了当时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而一些壁画、浮雕更是将过去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故事刻画的生动形象。街道两旁的店铺更是热闹非凡,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石桥上的哪些古老浮雕,更是生动的表现出了当时成都的一种文化特色。
2、要善于借鉴当地传统的建筑符号,如花纹等装饰图案。
装饰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利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一定信息的载体和功能标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各种存在方式为人们所感知和使用。我们可以通过装饰的形式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表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比如清代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吉祥图案,取材广泛,各种人物、景物、动植物都有表现,利用其谐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义。
3、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与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异,使文脉成为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现出巨大差异,而他们所形成的空间特征和风格也千差万别。有高原的粗犷豪迈,也有水乡的细腻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古镇的古朴清新。
4、应尽量采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
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自然特征和环境特征,所以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有所区别。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域的建筑材料也是各不相同。比如湘西一带盛产竹子,因此当地居民便以此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我国西北地区多以黄土高原为主,气候干燥,当地居民便以黄土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因此,窑洞盛行。东北地区林木资源丰富,因此,在东北地区农村便用板材围成篱笆小院,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同样,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方式,进行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5、建筑的地域性还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该区域的一个历史文化传统。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深入该建筑所在的区域进行了解,充分发掘周围的有用信息,通过与现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才能让设计师们在继承历史建筑物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与现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创作理念。
例如“南越王墓博物馆”具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古代汉文化与当地人文、地理环境融合的产物,然后再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将这些思想完美的表现在该建筑当中。也就是说,该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是当地文化与时代的完美统一,可以说是新地域下的古建筑理念。汉墓的修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保护。
6、建筑理念要与时代要求相匹配。
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就说现代化传统设计,所谓传统设计,就是指继承历史时期的人文因素、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因素会遗留下来与当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这些细节问题,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诠释该地区的特色。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要大胆的去结合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问题。
7、模拟当地的建筑色彩。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建筑色彩的表现形式和象征寓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地区文化的差异,相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地区所表现出来的象征寓意是有所区别的,甚至有时候是截然相反的,比如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用来象征圣洁,而在我们国家却经常和死亡相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赋予色彩的含义是远远超出了其自然属性的。将具有相生意义的色彩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将使设计更能体现出其更强的归属感和识别性。
四、结语
现代城市设计中,最关键问题是如何与地域文化完美的结合,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也是建筑设计的必经之路。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是中国建筑师的努力方向,因此,尽早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将城市建筑的现念完美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一、 社会组织的内涵
社会组织,是指政党、行政组织和企业以外的,由社会单位或个人依法自愿发起成立、按照章程自我管理的一类社会单位,具有非营利性、自愿性、组织性等特点。目前,我国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三大类。此外,还存在大量社区社会组织、高校社团组织、各类“草根组织”、市场中介机构以及国际社会组织等,共同组成广义的“社会组织”范畴。
二、 组织文化的内涵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也称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具体来讲是指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组织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与隐形文化(或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两部分。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组织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属于管理学学科。它是通过对上面图示三个层次上环环相扣的活动而形成的稳固组织文化,它是塑造一个组织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看不见的契约。它对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对维护组织的统一性和全体成员的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
三、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组织文化建设中具有协调、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保证的作用,有效指引着社会组织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和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关系
二者既不是相互包含,又不是完全重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
社会组织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许多共同点:目标一致,对象相同,内容有相似之处,手段大体重合。
从组织文化的角度看,观念层内的内容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制度/行为层的形成和贯彻,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组织文化的主要手段,而组织文化则为社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形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目前许多社会组织向国外学习并试图打造属于自身的组织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社会组织并没有真正的学习到组织文化建设的精髓甚至直接照搬一些其他国家组织文化建设模式, 但是事实上这些组织文化建设的模式并不能够完全适应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组织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尤其是十八后的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国的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特点, 所以组织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以及国家的关系,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保证组织能够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要工作内容, 组织文化就像风筝, 而思想政治工作就如同风筝线, 简单的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与思想,引导者组织文化建设方向。这个是属于观念层次的东西,是我们保证组织文化建设方向正确的根本。社会组织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及决定因素是人, 只有员工能够保持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企业文化建设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提高员工觉悟以及主动性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从而有利于挖掘员工的潜力以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保证。
组织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全面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观念层、制度行为层、符号层三个层次,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保证其顺利实施。比如,当我们社会组织进行变革时,就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和支持参与。组织文化建设是管理科学在社会组织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是对科学管理“经济人”假设前提以及发生变化的有益补充,是一种柔性的管理。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柔性教育方法,它注重对社会组织员工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像时期今天还是俘虏,明天就变成的钢铁战士,这些都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强项。因此,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就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组织文化过程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这是组织文化成功的主要保障。
3.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社会组织文化建设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
任何事物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一个优良的环境,新时期下的社会组织文化建设也是这样。组织文化建设并不是个别人就能够顺利进行的,而是需要社会组织全体员工投身参与其中,共同去努力。由于社会组织是员工进行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所以创造一个适合员工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变得至关重要。好的环境不仅可以使员工保持心情的愉悦,而且还可以促使员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能积极参与到组织文化建设中去。在当前的组织文化建设中,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的理念常被我国一些社会组织借鉴,但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等也会乘势而入,例如前几年闻名全国的“牙防组”事件,刚刚在央视焦点访谈中曝光的某地“用水协会”收会员的钱去旅游等。这些都对我国的组织文化建设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领人们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现象和违法犯罪活动的思想根源,使组织内部安定、环境良好,也使社会政治稳定,秩序井然。只有这样,优秀的组织文化才能真正被建立起来。
综上所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先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组织文化,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充分发挥合力作用,是体现我国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巨大优势的有效保障。(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一.企业文化的系统构成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种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般认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就可看成系统。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构成。
1.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它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理想、企业精神等要素。其中.杨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内核,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为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支配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纽带。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华.是基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升华与提炼.它规定和支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向.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2.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定限制的制度规范.它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大要素。企业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其中.在企业制度文化体系中.企业领导体制影响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制约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核心。
3.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及生活中产生的行为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如果从人员结构的角度来划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其中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企业模范人物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它们的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也是体现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因素。
4.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创造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和种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文化是其它文化的外显。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技术设备.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等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内容。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与凝结,技术.设备是企业形成物质文化的保证.企业环境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忠实写照。独特的企业文化特征与企业风貌需要通过物质文化来展现出来,以产生对外界目光的吸引力;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自身精神状况需要通过企业物质文化来激发,以产生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如何在应用系统理论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科学的系统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是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一个新理论武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践活动,应当而且也越来越需要系统理论来指导。那么如何应用系统理论指导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昵?
1.应用系统理论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的集合体。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进行系统分析的时候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建立系统的目的,和分析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系统所具有的功能。那么.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目的是什么7它所具有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7理论工作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系统的目的和要求既是建立系统的依据,也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系统的目的不明确,必然降低系统可靠性。确定系统的目标首先妻考虑整体的要求.即要有全局观念,不能把局部的某以单元的要求上升为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系统目的还要有长远观念,否则事过境迁,为确定系统目的而进行的模型化最优化等系统分析工作为实现系统功能而进行的系统规划与系统运行.都会前功尽弃;同时,确定系统目的应当分清主次。一个复杂的系统,往往有多种目的要求.但确定系统目的时.应当选一个最主要的要求作为系统的目的。一个系统通常只能有一个目的。如果有多个目的,必然在人、财.物、时间、信息和各方面相互干扰,而达不到优化。如果目的多样主次不分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不利于系统的优化。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明确系统的目的.才能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一如既往地发挥巨大作用。如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直关注”创新”,海尔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在这样的价值观和使命下,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使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2应用系统理论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要素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它比企业生产调度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产品开发系统、市场营销系统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都要复杂的多。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对内的凝聚能力和对外的竞争能力的文化聚合场,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既包括外层建设——建筑厂房,购置车辆、改善技术装备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兴建生活福利设施等又包括内层建设——改革领导体制,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深化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等等还包括深层建设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企业精神等。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不仅如此四者内部的各构成要素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是系统的重要属性之一正是由于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才使一部分要素的功能得到负增长使-I1分要素的功能得到抵消从而最终使系统的功能比之要素的功能有过之无不及.不是得到正增长就是得到负增长,这就是所谓”整体大干部分之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通过相关分析:(1)考察系统中哪些要素完全相关,哪些要素完全不相关,哪些要素不完全相关;(2)考察哪些要素是相关关系中的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3)考察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质哪些是正相关哪些是负相关;(4)考察相关关系中哪些是单相关,哪些是复相关。据此根据需要和可能对相关要素进行处理.即予以协调和干预.为系统目的实现铺平道路。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相关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人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乎全部要素都有程度不等的相关关系。不仅众多的要素都能够作用于员工身上而且员工对诸要素还具有能动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做好人的工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提到做人的工作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拿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较为流行的看法是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做人的工作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强职工道德教育培养职工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职工中倡导无私奉献精神等等。实际上.这是用企业文化的狭义定义.把企业文化限定在企业精神文化上.提出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套做法来建设企业精神文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自我循环。建设企业文化尤其需要做人的工作但是做人的工作绝不意味着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在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里.与许多要素相关。比如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知名度.工作和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状况.领导者的素质和人格领导者对员工及其家属的态度等等与员工相关的密切程度都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竞争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形势已经成为员工关注的焦点。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做人的工作.单靠思想政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上述相关要素加以协调和干预。
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人的工作应当多管齐下.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充分利用非思想性非政治性的相关要素的作用巧妙地开展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促进系统目标的实现。
3应用系统理论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和时代精神、时代风尚等在企业这一特定社区的折射。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它的功能就是面对环境给予它的不可选择的各种文化输入进行处理从而输出令它满意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外界的传播是对各种文化输入的反馈。如图所示:
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召开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校内实训基地是包含教学、实践及综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中心,对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其信息化建设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等知识,将实训基地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本文重点从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两个实训基地的信息化建设着手,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和实践教学整体水平。
1校内实训基地——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
1.1校园客运站概况
本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建设的沈北地区乃至全省高校唯一一家校企融合实体运营的客运专业教学实践新载体。校园客运站是我院与辽宁省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校企深度合作,2011年12月27日正式运营,目前校园客运站与辽宁省快速汽车客运站同步售票,售票范围涉及100多条线路。校园客运站硬件设施齐全,站内设有售票系统,安检系统等设施。节假日期间在学校有校园直发车,为学生的出行带来很大便利,解决了我院学生出行买票难的问题,同时锻炼本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与就业机会。
1.2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概况
2014年11月,我院与沈阳铁路局、沈阳铁道国际旅行社集团联合成立建成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火车票营销服务实训中心。实训基地由专业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负责日常运营工作,主要提供车次查询、火车票销售、网络订票、取票服务,为师生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同时锻炼学生售票技能,票点营销、实训室运营管理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技能,同时提高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以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为基础孵化的(铁国旅)校园客运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在2015年学院举办的创业比赛中荣获金奖、并在辽宁省第三届创业大赛荣获三等奖、最佳人气奖等多重奖项。
1.3实训机构设置
实训基地设置运营部、宣传部、市场部、客服部和技术部五个部门,由学生承担岗位角色。运营部主要负责日常售票工作、票款管理、数据信息记录与统计等工作。宣传部主要负责宣传客车票与火车票产品,扩大知名度,促使更多的师生和周边居民前来购票。市场部主要进行市场调研,开拓市场,开发潜在客户群等。客服部主要是对现有客户资源整合,包括电话回访、网络推广、会员办理、解决客户投诉、代办退票业务等。技术部主要负责实训基地的硬件、软件设备维护,宣传片制作,网络推广及技术支持等。五个部门相互协作,保证校园实训基地正常有序运营。
1.4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实训中心的管理方式较落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高,不能保证全部准时到岗,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制约。在岗人员业务知识不熟练,运营时会出现纰漏,交接班会出现信息核实不清楚现象。实训室日常运营采用手工操作纸质的信息报表,庞大的售票信息手工记录,成本较高,不利于保存归档、查询效率低。需要大量人力,增加劳动成本。会员信息保存不完整。会员信息大部分都是纸质登记直接进行保存,随时存在信息泄露风险,信息容易丢失,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差,携带不方便,不易长时间保存。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同时办理会员,容易出现会员编号重复现象,造成会员管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会员信息的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未有效利用。在宣传活动及售票信息时,只注重海报宣传,广播宣传等方式,宣传具有局限性,结果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并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成本预算,忽略利用网络信息化资源进行宣传,导致信息传播的范围只停留在校园内,影响力和传播力有限。
2信息化建设总体结构
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实训中心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包括票务信息化,会员信息化,账目信息化管理,运营数据信息化管理,值班人员信息化管理,公众平台信息化管理等。票务信息化管理,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均采用计算机售票系统。校园客运站实现与省快客同步联网售票,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实现与铁路局全国联网售票。最大程度满足顾客需求。会员信息化管理,为了吸引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消费市场,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共同开发会员管理系统,有效记录会员的消费信息,提高管理效率。账目信息化管理,实训基地建立表格规范式账目纪录与统计管理,建立了日售票统计表、日常费用支出表、差旅费用报销登记表、营销中心银行卡收支管理表、火车票分成款转账记录表,以支撑实训基地诚信运营。运营数据信息化管理,两个实训基地的售票数据,日售票记录都要在计算机上严格统计,每月月底进行汇总整理,保证与计算机售票系统的数据相一致,不出现错票、废票,保证实训基地高效有序运营。值班人员信息化管理,实训室制定了严格考勤制度,主要体现在出勤信息化管理,分别由硬件与软件共同组成。硬件部分包括服务器、数据线、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值班人员出勤信息,并传送至服务器的软件上进行记录和存储数据。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化管理,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共同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让更多用户关注和推广,扩大影响力,实时推送最新购票信息与优惠活动,为旅客的购票节约时间和成本。实训基地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严格实施考勤制度,监督值班人员按时到岗,按操作规范工作,将日售票信息、会员信息等资料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存储,节省空间,减小运营成本,在宣传最新票务信息及直发车活动时有效应用网络资源推广宣传,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与范围。账目管理方面将使实训基地的日常支出、运营收益等分类清分、统计,保证数据准确性。实训基地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不仅促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基地资源有效利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自身信息化技能水平。
3实现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有效途径
3.1创新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实训室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售票相关要求和政策来执行,加强学生管理制度。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服务意识,保证运营质量,每日由运营部长对售票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岗位技能、服务态度、售票信息登记、账目清分、营销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评,每月月末将邀请指导老师当评委,评出每月最佳售票明星,在文化墙上展示风采工作照,并给予奖励。对出现差错较多的学生给予处罚,重新学习,通过考核后再允许上岗。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促进实训室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3.2加强运营人员信息化水平
实训中心是由学生负责日常售票与管理,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实习和锻炼机会,上岗实行轮班制。每位新入职的售票员学徒到岗都要进行业务知识、售票系统等方面的培训,在学习售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售票系统。岗前的培训至关重要,学生在师傅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售票服务,直至学生独立售票。除了岗前培训,也注重在岗中培训与指导。实训基地拥有信息化监控设备,能够随时监控售票员的工作情况。发现售票员业务上的不足和差错,及时给予纠错。通过一系列实训操练提升运营人员业务信息化水平。
3.3提高师资队伍信息化技能
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缺乏信息化技术基础,实训基地的软件环境的信息化建设是依托硬件环境的基础上,若实现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教师需加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计算机知识的培训,采取合理有效的机制,改变教师传统观念,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同时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教师到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学习企业最新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企业专家进校园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信息化管理进行构建,针对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给出实际建议,有助于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使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增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的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实训基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对推动专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金朦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漆建军.以信息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9-1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13
0 引言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除了大胆引进世界优秀成果外,还必须将我国文化产业推向世界。这就需要搭建世界性的文化产业交流平台,实现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新的文化滋养,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要搭建这一平台就要选择和依靠恰当的语言载体。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门国际语言,再加上其在中国的广泛普及,英语责无旁贷地成为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平台的不二之选。用英语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表达,将最大限度地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世界辐射力和同化力。鉴于此,要切实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建设,其意义十分重大,值得学界仔细梳理与探究。
1 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界定
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指那些既懂文化产业专业知识技能又能用英语进行相关专业和职业交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此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掌握文化产业专业知技能和通晓行业规范与习惯是该类人才的首要职业素养,具备英语语言技能是该职业素养在国际舞台得以充分展现的保证。要培养此类人才,绝不可能通过将文化产业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机械相加而得;跨专业的甚至是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要求此类人员主体首先在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发的创新性与强大的整合能力是这类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只有兼备文化产业和英语语言两种知识技能又能将两者融会贯通的人员才称得上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
2 切实加强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建设的意义
2.1 是适应文化科技化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文化产业的引擎。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都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能够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和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①党的十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通过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品质,拓展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文化服务效果,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推动更多富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反映中国文化原创性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以先进科技手段推进文化内容创新。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文化科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担当。③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化科技化时代潮流不可逆转的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适时调整,积极应对。为承担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高职教育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坚持创新培养,要培养出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懂英语的外向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④为丰富充实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性内涵,推进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英语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2 是提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综合素养的客观要求
要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必须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提高其综合素养。国内学界关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养虽有不同的界定,但概括起来无外乎较好的文化素养、传媒知识、创新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及管理能力等。⑤其中文化素养无疑支撑是文化产业的精髓和根本,文化产业人才的文化素养高低则直接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语言既是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仅是表达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传播文化不可或缺的形式。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就是要整合人才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寓文化知识于语言知识学习之中。学习英语语言,在文化层面起码可以达到三个目标。第一,通过展示中英两种文化的异同,使学习者形成文化对比,对英语国家的人们在行为举止、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所认识,从而达到跨文化理解。第二,通过对英语文化现象的阐释,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增强其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第三,在上述跨文化理解和文化意识形成的基础上,引导学习者凭借文化知识来解决交流问题,使其掌握适合英语语境的正确交际方式,并能够根据英语语言文化来调整语言输出和输入,即最终形成学习者的文化能力。⑥要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人才,这样的文化能力显然是必备的素养之一。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是提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综合素养的内在和客观需要。
2.3 是发展文化产业所需人力资本和能力支持的有力保障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劳动技能的高低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生产性作用的不同。⑦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产业经济,不仅要培养更多的文化产业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质量。相关研究表明,增值人力资本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增长。加强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再教育,如在岗培训,一方面,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文化产业的增长。
随着实践的深入,中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联系和互动将更加紧密和频繁,中国文化产业市场与世界市场也将进一步融合。这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不可逆转的步伐。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要迎接外来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际文化市场中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要推出中国文化,或者在凭借国际经验对中国文化进行改造创新的基础上推出中国文化。迎推之间的这一双向过程都需要合乎国际规范的专业交流。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将在大多数场合责无旁贷地充当交流的媒介和工具。就文化产业所需专业人才而言,其所需具备的知识素养将尽可能多地包括国际文化市场的相关内容,如国际惯例、国际法规等,甚至是可供中国文化产业填补的国际缺陷。但是,如果其中缺少相关的英语知识和英语交流的能力,无疑将严重削弱甚至损害职业交流的效果,妨碍我国文化和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进程。
因此,加强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细化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准和其应对国际融合的工作能力,使相关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加强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将是有力保障。
2.4 是实施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
文化产业具有多学科、跨领域的特性。因此,要实现其快速持续创新发展,根本上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才,实施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战略。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在文化产业领域,高技术和高文化日益关联融合,这便对文化产业专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要求。其中之一便是要能够抓住机遇,多观察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而使自己走向世界。⑧加强本土培养人才与国外先进文化产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其国际视野,打造其职业和行业能力的世界级水准。
文化产业英语作为面向职业目的的英语分支,是基础英语与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结合而成的特色英语。除了基础性,它更多地表现出行业和职业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具有行业用语的功能。通过学习文化产业英语,旨在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有职业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⑨这样的人才不仅能够快速适应文化产业的职业岗位,更能够以英语为媒介而有效融入国外文化与社会经济环境。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走出国门寻求世界认同的必然进程中,文化产业英语人才的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将成为有效宣传、推广我国文化的有力保障和可靠支撑。鉴于此,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可以丰富文化产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切实满足文化产业人才的专门用途,是实施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
3 结语
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是支撑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平崛起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十五”、“十一五”的起步阶段和“十二五”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十三五”期间提质升级的攻坚时刻。大数据时代对文化产业的解构、变革与融合要求不断升级的人才支撑与之匹配。培养文化产业类英语专门人才,是顺应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举措,这对于中国文化 “走出去”最终实现铿锵有力的世界交响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州课题: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建设与成都市城市软实力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SC13D006)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王志刚.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经济日报,2011-11-27.
② 伍建国.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涵义的体会.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16.
③ 闻科.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艺术百家,2011(1).
④ 欧阳友权.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矛盾与对策.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的讲话.
⑤ 李后强,邓子强.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求是理论网,2011.12.19.
⑥ 李红恩.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西南大学,2012.
关键词:体育文化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1.015
体育的精神是什么?就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1]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和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发展目标。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有一定专长的技术人才和为高职院校输送优秀中职毕业生的重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搞好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强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实现自尊、自信、自强非常重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它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特色和积极向上、拼搏奋进氛围的大众文化,其集竞争、健身、健美、休闲、娱乐、消遣、交流、审美、文化传播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性,深深地影响着中职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但近年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数量的增加及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中职生全面发展创建平台
体育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在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在中等职业学校也必须根据各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状况积极开展,因为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为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中职生个性成长及特长发挥创建极好的平台,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亚文化的一种,长期的、浓厚的、具有一定底蕴的体育文化对中职生的成长非常有利,特别是对促进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取向而言更是不可或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心理素质也还处于较为脆弱的阶段,体育在学生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作用无可替代,抓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大力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知,充分利用体育手段使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亲身体验到自我效能感,所以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2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促进中职生个性发展的效应
个性反映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个体带有一定倾向性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意志、情感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质,并通过语言、行为等表露出来,每个中职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在中职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起着独特的作用。因为参加体育活动不但可以促进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其个性的塑造及个性特长的发挥。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身体发育和个性成长都处于关键时期,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中职生个性的充分、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中职生个性的成长是在心理过程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体育通过对中职生心理的影响而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产生积极效应。如体育锻炼和竞赛可以培养中职生勇敢的意志品质,使得中职生逐步形成遇到困难不服输的个性特征。“以人为本”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校园体育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核心。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而起到的促进中职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效应正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效应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的同时,还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培养学生团结一心共同应对挑战的集体主义精神。中职生通过参与球类、田径、武术、健美操、趣味体育等运动项目竞赛,充分体验通过努力、团结、奋进获取成功的喜悦,通过自我价值实现变得更加自信,对于帮助个别有自卑、自闭等不良心理的中职生更无异于一剂良药。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广播、墙报、宣传栏或校园网等宣传渠道营造出的健康、向上、拼搏、奋进的浓郁氛围可帮助中职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培养浓厚的体育兴趣及激发强烈的体育参与欲望。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园体育文化节、体育竞赛周、体育沙龙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更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于中职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4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身心协调发展的效应
校园体育文化是通过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文化活动,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法规、行为以及学校的制度等文化因素,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2]中职生全面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长期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达到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相契合。中职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表现是身心协调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物质、精神、制度等层面的建设,可以为中职生开展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比赛可以激发学生们体育参与的热情,使得学生们在收获奖牌的同时收获胜利的喜悦和自尊、自信的心态。体育不但可以对正在身体发育期的中职生的身体形态结构产生积极影响,对学生健全心理的形成也有良好的效应。中职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因为文化课差而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精神的压抑,如果不通过引导或体育活动等方式将这种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自责等不良的心理,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和通过积极参与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从非良性的身心状态中解脱出来。
5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效应
体育运动的过程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严格的纪律作风;使之学会处理人与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社交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正是基于体育运动的这些功能。当前社会处于快速发展且竞争激烈的年代,需要人们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应对挑战,需要人们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中职生毕业后即刻面对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社会关系和工作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敢于接受挑战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很难在事业上有一个成功的开始。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可以起到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因为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熏陶和积极的体育参与,可以增强中职生的体魄,改善中职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使得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得以加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得以提高,遵纪守法和自我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得以强化,这些积极的变化对于中职生主动求变,从容应对社会挑战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6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也为提高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对中职生的积极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保持长期性,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以有力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班秀萍.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4).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园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作为主要活动区域,把积极向上、健康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各种文化形态的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优良学风的养成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中不断地得以促进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学生公寓制与社会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施行,学生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必要向学生宿舍转移。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本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个人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开放的年代,大学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待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范围,甚至已经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深渊。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积极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习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养成集体主义至上的观念。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交际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较为习惯“唯一”的生活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卧室由在家时的一人间变为了四人间或六人间,以前的属于自己的私人区域变为四个人或六个人的私人区域。环境的突然改变没有立即带来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当代独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大学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沟通更是成为了阻碍宿舍里、室友间深厚友谊养成和寝室良好学风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生活。同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宁可选择不相信寝室的室友,反而将这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现实感,忽略了构建现实良好人际关系的生存守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长时间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社会融合力。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群居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化着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意识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很多大学中都存在着大学生为得奖学金、评先进资格、入党资格等进行明争暗斗、撕破脸皮的现象,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值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
(二)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非常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的发展有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书本上阐释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同时,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往往仅限于课堂,走出课堂后,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成了巩固课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几百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辅导员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琐事,往往忽视掉对学生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仅体现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学生在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丧失了这种思想认识。
四、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各个学院(系)相对比较独立,学生群体主要有学生宿舍、班级、年级、学院(系)等四种群体组织。其中,宿舍是大学生四年中呆的时间最多的场所和活动区域,生活里的琐事闲聊、学习中的奋进拼搏、情感中的欢乐悲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寝室的人。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寝室文化的构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努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例如,举办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充分释放和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造完美寝室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悟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中,把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自身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使集体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试金石
当前,各高校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来得出结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发展阶段,探索寝室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正好赋予了寝室文化建设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情况的这一重要使命。寝室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着这一寝室凝聚力的高低,体现着寝室个体最基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辱观。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营造的特别好的话,相对来说,该寝室在寝室之间的感召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要强得多;相反,该寝室各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都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同样的,如果一个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强的话,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寝室文化的构建。
五、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灵。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员打造好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与宿管人员一起维护,将基本的物质环境尽量最优化,使得宿舍环境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边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要求,宿管人员要在卫生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宿舍布局,将不同学院和专业划定在不同的区域,这样便于开展个性化宿舍建设评比活动;同时,根据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的寝室划分,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从整体色调、墙贴内容、物品摆放、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寝室风格的设计,力争打造专业特色鲜明、格调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弘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科学的宿舍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038-03
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的文化素质决定着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更新,并决定着农民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同时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又影响着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对市场经济变化的敏感程度,从而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文化农民素质也有了更新的要求。
一、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一)新农村建设对文化农民培养的基本要求
1.对新农村建设和文化农民基本内涵的理解。从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来看,内含着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农民的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农民文化程度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现阶段农村劳动者中,95%以上基本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前提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2.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的基本素质要求。文化素质是反映中国农民整体水平的基本素质,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文化水平,也就没有新型农民。这就要求,农民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至少要完成基础教育,具备一名现代社会农业劳动者所需的基本能力。从自身能力层面来看,新型农民就是要达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等要求,用现代观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具有创业精神、开拓意识和较高组织化程度。其一,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农民要具有鲜明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全新的就业观念,具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思想品质,积极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其二,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包括现代科技知识和农业专业知识等。文化农民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能主动学习新科技、新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熟练操作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机械,能较快地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中坚农户和科技示范户,能形成较强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其三,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质。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科技转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应做到边学习边创业,积极融入现代大农业,更好地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
1.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上来看,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靠农民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增加农村收入要靠农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创业;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上看,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实现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优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农民需要改变过去的单纯种植、养殖做法,而要向农、林、牧、副、渔、工、商、服务等产业多方面调整发展,农民的素质越高,调整农业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在农业产业化产业链条中,不论是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还是技术、信息的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从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装备状况来看,凡是农民文化素质较高的地方,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现代化装备程度也高。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更新、推广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限制因素,严重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进程。
2.农民文化素质是农村经济繁荣的内在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农民是农村科技信息的接受者,是农业科技应用的对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接受应用程度,决定着农业科技的转化速度和效果。因此,只有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才能增强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实现和加速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与农民收入紧密相连。农民文化程度越高,户均收入也越多;农民文化程度指数越大,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也越高。文化程度指数高的地区其农民人均收入也较高,农民的商品意识也较强,择业门路也会广,发展的农村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也多。所以,要迅速增加农民的收入,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
4.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然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施的重大战略措施,也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有效的途径是依靠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武装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三)农民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和突破口
1.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产发展靠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搞活农村市场流通; 增加农民收入靠农民的统一协调、勤劳智慧和艰苦创业等,新农村建设最终还要广大农民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忽略新农民这个主体素质的提高,再好的硬件条件,再美的优良环境,也会失去它们建设和存在的最终意义。
2.培育文化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农民文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建设新农村,不能没有新型文化农民。
3.培育文化农民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只有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勤劳致富蔚然成风,遵纪守法、诚信友爱,摈弃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崇尚文明成为新时尚才能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貌。
二、现阶段中国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差距
农业部主管农民教育的张宝文副部长在2004年“农民培训暨中国农民大学发展研讨会”上提供的调查数据表明:当前,中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其中,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农民整体知识水平不高,科技素质水平普遍偏低以及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较差,这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和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培训与落后的培训机制严重脱节、农村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导致政府部门还不能及时有效的将科学技术在农村中普及与推广,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机械装备难以推广应用,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建设新农村也将受到制约。农民的各方面素质远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仍与加快中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建立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农民培养模式
(一)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制
1.拓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渠道。农村青年利用农闲时节,根据生产需要,学习自学考试课程,提高素质并取得高等教育文凭。这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基本不占用地方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解决了地方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小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又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制定相应政策,建立健全助学体系,加强农村自学考试的基地建设。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组织助学辅导,以便提高农村自学考试的质量,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2.加强技能和识别能力培训。首先,要重视初中或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增加就业技能课程或在初中、高中阶段适度延长职业技能教育时间,进一步强化回乡青年的就业能力培训。一是发挥村级小学资源优势,扫除青壮年文盲农民。二是要适时的进行岗前培训。三是要继续发挥农民夜校的作用,就近向农民提供学习科技、学习技能的场所,形成农民学文化的良好氛围。 其次,培训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也就是市场主体,所以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和经营管理等其他专业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包括加强就业前培训;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加强再就业培训;发展远程培训。
(二)创新农民培训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与重点,有目的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1.创新农民培训的工作机制。首先,整合农民培训的师资资源。对县(市)内各涉农科技部门和县农广校、职教中心等的师资资源,按照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规划进行统一整合。其次,构建立体式的农民培训的有效载体。组织以各业科技人员为主的农民培训专业队伍、建立以先进农技推广设施为基础的农民培训工作网络、构建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中心场所、建设以农业高新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农民培训实训基地、实施“三电合一”(电台、电话、电脑)的农民培训传播模式。最后,构筑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工作体系。
2.优化农民培训的工作方式。首先,根据农事季节、农业区域和农民文化素质层次不同,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示范村户培育与点户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其次,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计划,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行农业科技、技能和引导性培训,促其在农业内部转移和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最后,依托县农广校和有关大专院校,开展农民大中专学历教育,为农村培训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科技和管理人才。
3.突出农民培训的工作重点。首先,提高“三种能力”。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储备能力、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其次,推进“四个转变”。即由过去单一为农业增产提供技术支持向产前、产中、产后和生产、生态、生活提供技术支持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既注重常规技术的集成升级又注重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转变;由注重农业生产管理向农业生产、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和农民生计等多方位管理转变;由注重引进、试验、示范向引育结合,将本地特色产品做大做强转变。最后,实现“五个突破”。即在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机制上实现突破;在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心工作上实现突破;在推进农村带动两个转移(农业内部转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上实现突破;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实现突破;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上实现突破。
(三)要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地方政府要根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为中国产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一要着力培养五支队伍:即培养一大批基层组织负责人,组织发动和带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培养一大批农民技术人员,带头应用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培养一大批种养殖业能手,率先致富奔小康,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培养一大批经营能人,创业办实体,繁荣农村经济,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二要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将农业科技成果辐射到千家万户。三要进一步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
(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着力改善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已经被时代赋予了极大的责任。农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新型就业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将起到重要而强大的推动作用。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大力实施,需要大力抓好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华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应从以下方面着力改善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
1.通过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通过教育,逐步引导农民群众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指导生产。要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的文化教育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人、财、物各方面来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比重。
2.要充分发挥各级科技等部门和单位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方法,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有机衔接,注意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方法,农闲系统培训、农忙急用培训,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孙君,王佛全.专家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权威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振中.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营造社会的和谐文化氛围,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代教育应重视培育人的和谐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上,要认真研究和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视人文教育、文化建设,切实提升办学品位。外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摆脱了各种功利性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外语教育应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体现和谐文化的要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外语教育应坚持“和而不同”的教育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而积淀的现代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包含经过合理扬弃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有别于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和而不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差别,很早就认为“不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其根本特征就是“和而不同”,即承认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在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追求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交融,达到和谐的统一、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我国高等外语教育要以传统文化为根本,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和谐发展。借鉴和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遵循和谐文化的理念,运用“和而不同”的发展策略。将和谐理念运用于外语与外语文化的学习,就是既不丢弃民族文化,也不拒绝外来文化。学习借鉴不是盲目模仿和照搬,更不是以取代本民族文化为代价,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首先要对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要自觉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同时,还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外国文化,进而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和谐发展。外语教学要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对外来文化做具体分析,大胆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快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能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不断繁荣发展。
二、外语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育需要培养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外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是沟通中外文化的重要桥梁。但是,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中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从根本上削弱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倾向,结果导致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得不到提高,文化素质的浅薄日益显现。在跨文化交际中,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教育首先应该是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外语教育应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2年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在“身体与灵魂、智力与情感、创造力与敏感性、自主与责任、社会良知与契约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等各个方面”。学习者不仅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同时,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因为一个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无人文素质的人,就像一个工具,始终还是一个不完整的人。只有具备了必要人文素质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外语教育是一门人文学科,不是纯粹的工具课程。外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上,而要把培养和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放在首要的位置,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外语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外语教育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自觉就是深刻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确认自己文化价值中与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高永晨教授认为,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在认识上主要表现为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视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能自觉反思和调整民族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差距。因此,外语教育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继承的基础上,并且要把追求文化自觉意识,作为外语教育重要的重要价值目标,让多样文明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如果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我们就很难完成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消化和传播。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尤其是外语类大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和教学内容上一直未将本民族文化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没有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这使许多青年学生认为“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盲目地“与国际接轨”,导致一些青年学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实际上,国际化并不是完全西方化,并不是完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来思考问题和看待事务,而是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要有更深刻的认识,然后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否则就会食洋不化。外语课程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自觉性。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在多元化环境中,要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证文化的和谐发展,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还肩负有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侵扰、解构我们的国家意识形态、民族认同和价值观念。外语教育处在文化交流的前沿,要自觉抵制腐朽文化,为我国建设和谐文化把好关。教学中在学习与借鉴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还要引导人们摒弃一切外来的腐朽文化和一切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的思想。以文化安全的警觉对待世界文化。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大国奉行文化霸权主义,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尤其是美国运用经济、文化教育等手段向我国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制度理念等,千方百计地推行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我们在学习外语和外来文化的同时,要把确保民族传统文化摆到重要的位置。在文化交流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抵制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四、外语教育应树立平等的语言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