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4 18:12: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篇(1)

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它与物理学和数学密不可分,也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化学存在复杂的元素关系和方程式,同样也是一门实验科学,高中化学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好的教学方法将会事半功倍。

1.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化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充满色彩与活力的学科。高中化学也是重要的高考科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接受教科书上相对呆板的知识,而老师主要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并不注重学生“学”的如何,也缺少课外的延伸,只在乎学生如何死记硬背,而化学是一门有着许多复杂的实验、化学元素及化学方程式的学科,这样的教学放法并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兴趣,很容易造成学生乏味和抵触的心理。

2.参与课堂教育的优点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老师进行互动,使老师抛开了传统教学所束缚的条条框框,使老师和同学之间形成了学习共同体,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了由“模式化”向“个性化”的重大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良好的互动既可以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也会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情,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有利于学业和个性的发展。

3.有效参与课堂教育的策略

3.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作为学生的指路者,就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摒弃“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老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并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多了解国内外知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成功人士的学习技巧,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练使用ppt等有助于教学的软件,培养自我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以便提高自身水平和文化修养,顺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2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

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学生就必须要掌握多少,老师往往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巨大的容器,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因此,学生学到的都是课本上的呆板的知识,而对于化学这样一门生动的实验学科,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的坏习惯。因此,老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为学生建立信心,也要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及其他学习中,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3.3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及课后巩固,教师可为学生提前准备预习作业,采用预习提纲等方式使学生预先了解书本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预设出充足的时间参与课堂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参与更多的活动。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只要给学生们足够的学习时间,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学好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老师也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欢乐、自主、互动的氛围下接受知识。

3.4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

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表现为:对知识的渴望、敢于发言、愿意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不固执己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与学生互动的想法,也要培养参与学生课堂的意识。老师应改变以往唯我独尊的形象,努力营造亲民的形象,使学生主动亲近。老师要在教材原有基础上主动扩大范围,要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本质相连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化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让学生体会他在日常工作、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性,才不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老师也可以找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老师也应该时刻注意同学的情绪,适当运用魔术化学来调动学习氛围。在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时,老师也可以采取“巧设问,形式活,不包办,师生同创”的方法来教学。巧设问,即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提出有一定思维深度而有趣的问题,训练学生参与与合作的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提出假设、原理设计、实验验证等方式利用起来,灵活使用,训练学生的同时丰富课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老师与学生在某些方面是平等的,可以共学习,共同研究。同时老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解决并克服困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适当补充课外知识,让学生学了书本意外其他有价值的知识,增加学生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

4.结束语

良好的教学方法不管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有益而无害的,实践表明,学生是否积极的参与课堂,会影响教学过程。学生有效的参与可以很大的提高教学质量,而老师的配合提升着教学相长,二者相互渗透,无懈可击。在高中化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能使老师和学生快速的融入课堂,使教师与学生均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篇(2)

人教版初中化学有以下参考资料推荐:

1、《教材完全解读》:《教材完全解读》是由武汉接力图书发行有限公司研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完全与教材同步的讲解类教辅图书,是小熊图书品牌体系的核心产品;

2、《状元笔记》:《状元笔记》是龙门书局出版的图书,丛书主编是洪林旺。该书是集全国各生活上状元的学习心得、学习技巧、是集详解、技巧、中考模拟于一身的同步讲解图书;

3、《尖子生学案》:《尖子生学案》是在总结尖子生成功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一套与教材完全同步的全新学习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一、“自助餐”式教学方法的提出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力求以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来体现弹性的课程结构和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机会,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1]高一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初中,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各不相同,对知识也会有不同的诠释和表达方式。另外在数理化中,化学是比较有生命性的学科,其内容与生活相关性最大,小到身体健康衣食住行,大到能源环境社会发展;其发展历史充满了趣味与方法,人文与价值观;它的变化多端让人迷惑,它的“万变不离其宗”又让人迷恋;它的丰富多彩让人乐在其中。如何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充分抒发各自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意义和趣味呢?自助餐是现代人比较喜欢的一种饮食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餐品丰富,自由选择度大,可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实现在有限的付出中得到最充分的回报。因此我们尝试着在高一化学教学中采用“自助餐”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与特质,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并在相互交流中扬长避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自助餐”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实践

“自助餐”式的教学方法适合于内容比较丰富的,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发散的,一定要让各个学生都能有所思,有所表现,有所补充丰富。例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可以把用途,制取,结构或类别特点,性质等融合在一起,非得有确定的线索,而是通过特殊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先后和表达方式。例在有关氯气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学化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及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性质,写一则题为“我与舍勒的一次意外发现”的小故事,要求以第一人称写,故事要生动,以氯气的发现,制备和性质为主题,要有两人对话,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最好能体现学以致用。学生的作品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有的简单,有的丰富,有的平铺直叙,有的迭起。以下是几个片断与大家共享:(1)“今天是我的生日,实验室的气味真让人郁闷,幸好有男朋友送我的玫瑰花陪我,唉,不知今天老舍会做什么实验,但愿能早点结束。”该片断为氯气的漂白性作了很好的铺垫。(2)舍勒:这种气体不能燃烧,那么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呢?是象CO2那样能灭火呢还是象氧气那样能助燃?”我:“那就先试试其是否能与氢气反应吧”;该片断体现了该学生善于联想的思维品质;(3)“液氯可储存于钢瓶中运输,万一发生了泄漏,我得找块布条,浸上肥皂水,捂住鼻子,不知是个啥滋味?”……从学生的描述中,我能轻易地获知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思维方式和学习障碍,在教学中就能有的放矢,并且给准备充分的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后再通过张贴交流或利用班会课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使学生之间能相互补充,获得共同提高。这样的效果比唇焦口燥的讲解,一遍一遍地做题要好得多。

高一教材这样的题材很多,或用小品或对话或故事,或用智力填空竞赛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内容。有些是独立思考再融合,有些就是集体大讨论。例《我的一次补铁经历》体现铁三角的相互转化规律,《离子对对碰》归纳离子反应规律和离子共存问题,《氧原子的稳定之路》(涉及O2,H2O,H2O2,CO2,NaOH,Na2O2,CaO2,OH―等)揭示了原子之间的成键规律等等,有些让学生设计活动,有些老师自已写,给学生作辅助材料。通过这种自助化的教学设计,使知识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又因其可塑性和可自我发挥,能让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挖掘学生潜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实践后的思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存在如下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1.高一学生毕竟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丰富,比较难较好地完成对所要求内容的表述,不少时候学生的作品声情并茂,却偏了重要内容,可谓重点不突出。此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肯定其丰富的想象力并进行相互讨论,引导其修改成一件“由内而外”都美的作品。

2.对于讨论性问题,老师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成为“自助餐”的一份子,不时给学生提个有用的建议,使学生尝到更丰富的美味。例讨论“钠能否从铜盐中置换出铜来?通过什么方式证明你的结论”。学生起初的意见是两种。(1)可以,钠比铜活泼;(2)不可以,钠先与水反应,通过实验证明一下就好。我先在实验室里做过实验,在试管里做,有危险,试管会破裂,但也会发现有价值的现象。于是我亲自在课堂上再做,结果发现钠剧烈反应,迅速产生蓝色沉淀,后粘在试管壁,突然试管破裂,在破裂处发现少量红色固体,如此丰富的感观激发了学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例红色固体是什么,通过什么实验证明,是怎么形成的,如何避免不安全因素,换仪器还是利用别的物质?等等,还可引导学生从钠可从钛,钽,铌,锆等金属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单质,从而思考钠与氯化铜固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否也可以置换出铜。这般的引导使学生对该反应有更深的认识,也能从更多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一个化学反应,有效地拓展了各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比较方法的应用。

3.开始进行这种方法时,应该给学生适当的线索,或提供较充分的信息或针对性的网站供其选择,防止出现无所适从或草草了事的情况,要做到“放出去的羊有草吃”,另外也要收得回来,即应该给出具体的要求与检验收获的方法,使学生能做到有目标有成就的“自由活动”。例在辅导学生预习或自学时从下面几方面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找关键词概念,能揭示物质本质特征的词为关键词

篇(4)

二、利用文献检索知识获取的中学化学教学资源

通过网络和使用各种搜索引擎可以获取大量的中学化学教学资源:

1.化学课件和课件素材。化学教师开发化学教学课件需要大量优秀的化学课件素材,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文献检索,在互联网上查到所需要的资源,有很多资源是不需要花钱就能下载的,而且很多好的课件可以直接被教师所用,教师如果想让课件更加新颖、独特可以参看别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设计,为我所用。

2.化学教学参考资料。中学化学教材把化学知识分为不同的版块,有必修有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化学知识来选修。学生可以通过文献检索寻找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化学知识,以及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等的紧密联系,开阔视野。

3.网上化学图书、期刊等。化学教学资源还常常以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图片等形式呈现给化学教学工作者,为师生学习化学知识通过了便捷。

4.化学教育论坛。化学教育论坛和其他一些论坛一样,化学工作者和喜爱化学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上传有用的资料,大家可以分享教学经验、教学小技巧,可以敞开心扉的谈论对教学内容的意见,或者自己的好的化学教学建议,相互促进。

三、文献检索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分析

当前我国中学化学教师文献需求的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其主要问题与不足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从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中学化学教师并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大量有用资源,这反映出我国中学化学师生没有主动去获取信息知识,没有养成自觉查询资料的习惯。

2.大多数的中学化学师生都是局限于选取一两本的教学参考书或教材配套习题集等,电子资源几乎没有师生利用,他们遇到问题查询的图书类型也只是自己所拥有的图书。

3.很多师生由于工作繁忙,学习压力大等原因,很少关注互联网、计算机等可以查询信息的途径,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更是少之更少了。

4.还有一些师生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查,从哪里查,查到后怎么下载下来为自己所用等问题,这反映出我国中学化学师生获取文献检索知识的能力还处在很低的水平。

从教师对文献检索的利用就不容乐观的情况可知,学生对文献检索知识的了解更是匮乏,更不用说利用情况了。

四、强化文献检索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的措施

为了改善中学化学教学中文献检索知识的匮乏,可以进行如下的措施:

1.加强中学化学教师的创新教学意识

教师应该主动探究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找不同的实验教学方式,要开拓自身视野,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探索新方法。首先,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也应当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学习化学专业知识,不断搜集和查找该专业的最新信息,积极进取,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其次,中学化学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科学技术等联系起来,加强自身全面发展的意识,主动获取新知。最后,中学化学教师不能保持原地踏步状态,要重视自身的再教育,注重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并将新掌握的技术或更好的教学方法运用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高效的进行。

2.掌握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

如果没有掌握查找信息的技能,即使有再多的信息资源摆在你面前也是徒劳。掌握必备的化学文献检索知识是必要条件。所以,中学化学教师一定要不断实践,熟练运用文献检索的各种途径,目前还不具备这些技能的化学教师可以进行继续教育,努力做一位优秀的化学教师。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文献检索的知识,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独立检索,体验查询知识的过程,从中获取成就感、满足感。

五、结论

文献检索知识与中学化学教学相结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中学化学教师要加强文献检索知识的应用,把文献检索资源作为实际教学的一个辅助,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出不同风格,更佳效果的课堂教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玉花,白桦.论文献检索与利用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J].现代情报,2010,7(2):67-68.

[2]刘月琴.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3):95-96.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78-02

化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与中学相比,由于学生学习素养和化学知识体系的较大差异,使得中学和大学化学教学有一个较大的跨度,对于刚接触大学化学的大一新生来讲,很多学生仍然停留在中学化学的教学模式中,仍在沿用中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应对大学化学的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而影响教学效果。如何降低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学坡度,使中学化学教学和大学化学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化学的学习,度过大学新生学学化学的难关,是摆在大学化学教学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由于化学学科特点使《无机化学》在化学中一直处于基础和母体地位[1],《无机化学》又是药学专业几门必修化学课中学生最先接触的课程,是联系中学化学和大学化学的桥梁,做好《无机化学》与中学化学的衔接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中学化学与无机化学教学的差异

中学化学教学和大学化学教学属于化学教学体系中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都有各自特定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和客观教学特点的影响,两个化学教学阶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教学衔接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1.教学目标的差异。中学化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大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理论,更要求掌握化学思想与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但由于受功利驱动,中学化学教学仍重结论,轻过程;重考试,轻能力培养,造成本该由中学教学完成的培养目标缺失。而升入大学以后,学生需要从为考试学习转变成为应用、为提高能力学习,这样巨大的反差,学生短期内难以适应。

2.教学内容的差异。大学化学教学和中学化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脱节和重叠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化学课程内容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出发,呈现一些事实性的化学知识。其主要特点从内容上来讲,涉及的概念不多,要求较低,注重对概念的宏观理解和运用,但对概念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样”常以事实叙述的形式呈现[2]。总之,中学化学是属于描述性化学,特点是重记忆,轻理解,少计算。大学化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变化,由直观到抽象;由单一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注重反应机理的介绍,由物质的内部结构了解理化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并强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无机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还要重视与后续化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联系,以及相关化学知识点在临床用药上的应用。

3.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虽然我国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二十多年,但是受社会普遍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各地方中学化学教学依然执行应试教育,教师“满堂灌”地讲解解题技巧,学生“题海战术”训练提高,基本上是为了高考能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不会顾及与大学化学的联系。大学化学教学是以教师为导向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相比于中学化学,《无机化学》知识容量大,课时量少,教师的授课速度比中学提高很多,不仅如此,大学化学课堂更注重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多数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二、大学化学教学的衔接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化学教学是大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大学化学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深化和发展,是先行与后续的关系[2]。各个阶段的化学教学须有机衔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二者的衔接非常重要。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衔接。中学化学和大学化学教学目标各有侧重点,但总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社会培养专门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不断上升和积累的过程[4]。中学的化学教学基本是让学生学会考试,离应用相距甚远,这就更要求大学教师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衔接教学,始终贯穿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比如学习渗透压知识,教师就要介绍渗透压原理在临床输液和药物选择性吸收应用;化学动力学学习就要渗透专业课程中药代动力学的知识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建立,消除那种基础课程只要能应付考试过关就可以的错误思想。

2.确切理清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化学素养进行有效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主要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培养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两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连贯统一,循序渐进[5]。大学化学知识是在中学化学基础上的提高,由于中学教师化学教学仅仅围绕高考内容,不会主动考虑与大学化学内容的衔接,因此,大学教师在进行《无机化学》教学时,应该理清中学教材内容,查缺补漏完善《无机化学》教学所需要的基础化学知识,以便学生能由中学化学顺利过渡到大学化学知识的学习。开课初始阶段,可以先复习中学化学知识,然后指出中学所学的描述性化学的局限性,从而引入新知识,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学研究的是反应产物是什么,反应伴随什么样的反应现象,利用某已知量计算某一成分消耗量或生成量,以及反应的有益用处和危害之处。内容直观易懂,但不涉及反应现象的原因。大学则是研究反应方向、反应速率和反应过程以及反应过程伴随的热量变化。这样就可以由中学化学知识比较顺利地过渡到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学习。学习化学的目的是用现有理论来指导生产实践或者预测未知的领域,显然,中学化学离化学科学还有不小的差距,只有进一步学好《无机化学》,才能获得系统的化学知识,为以后药物临床应用或科研开发打下坚实的化学科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准确、适度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既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先进性,又开阔学生的视野[6],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合理改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化学思维能力进行有效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主要是指,根据大学与中学不同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逐步适应两个阶段不同教学方法的转换,为学生适应大学化学教学提供一个缓冲期。大学教师无法选择学生,只能了解并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就比较容易掌握。大学化学毕竟不是特色技能,而是一门高等学科,教师很难也没有时间真正能培养出大多数学生对大学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强调大学课程的学习不能只凭兴趣而学,学习好计划内的课程是一种责任,学习《无机化学》就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大一新生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不够擅长,面对完全不同于中学化学的《无机化学》,往往有畏难情绪影响学习。针对学生的特点,大学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7]。在教学过程中,多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环境、营养、食品和化妆品等的问题和与专业关联的化学问题,采用“提出问题、学习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要灌输学生辩证性思维,存在既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比如,中学化学中反应完全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深刻,但《无机化学》强调的是反应的可逆性,除了爆炸和核反应之外,其他反应几乎都具有可逆性。通过多角度、多视野的例子冲击,达到提高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教学是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再好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有合适学习方法的配合,而大学教育的本质也正是在学校完成个人学习方法的积累。但是,大一新生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往往有懈怠和依赖教师的思想,因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自学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基本不同类型的课后学习参考书目,并要求学生紧跟教学进度完成参考教材的阅读和习题册的作业,个别相对容易章节安排学生自学内容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在课时量减少,社会需要多元化人才的大背景下,大学化学和中学化学的教学衔接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这就更需要教师开拓思维,积极借鉴前人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发挥本身优势,大胆尝试改革化学教学,培养出更多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璐,牛丽红,刘淑红.药学专业化学课程结构的相关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64-65.

[2]刘林,朱斌.试论高师院校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J].时代教育,2016,(1):3-5.

[3]阳洁.谈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J].教学方法,2015,(11):25.

[4]吕成云.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衔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11.

篇(6)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学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克服了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同时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 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中学化学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方式。化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所用教具一般是粉笔和黑板。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讲清楚,学生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听清楚。这就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传授中学化学知识、学生接受中学化学知识并运用好中学化学知识。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传统中学化学教学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因此中学化学教师有必要根据中学化学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中学化学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2 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优点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一些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的内容,教师仅仅用口头描述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往往变得枯燥乏味。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优化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中学化学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难以解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将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化学教材不再只是一本书,而是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融合在中学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将实现那些用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目标。

2.1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学化学的学习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和石墨等的晶体结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可用cai模拟动画展示物质的微观世界,将比以往只用语言叙述,死记硬背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构建起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2.2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有许多的化学概念的知识内容因为抽象,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点、难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将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中学化学教材上静态的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优化的中学化学教学效果。

2.3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可将中学化学的知识表达多样化。对有危险的实验、有污染的实验,可用信息技术展示,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学生也容易理解。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如把水注入浓硫酸错误操作后引起硫酸飞溅的后果,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技术,用声、形的感性知识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获得最佳的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很多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看不清楚。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实物投影仪可以将实验现象演示在大屏幕上,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2.4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学习中学化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将学习视野从书本拓展到网络,搜集到了许多和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既扩充了知识面,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3 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中学化学教学中传统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但应该注意一些误区,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传统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都不能脱离实验。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应根据中学化学化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化学课堂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况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只要持之以恒,大胆把信息技术当成工具用于教学中,一定能开辟中学化学教学新天地。

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功能,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开辟中学化学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篇(7)

在新课标中,中学化学教学要求应该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化学知识和化学奥秘。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压力,有些中学化学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重讲授、看结果,轻技能和创造过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不利的。

一、中学化学问题导学的内涵及原则

1.中学化学问题导学的含义。中学化学问题导学是指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之前,故意设置一些“问题陷阱”,在中学化学实验或探讨过程中,有意引导学生发现课前设置的“陷阱”,让学生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探析问题与课本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剖析问题,运用课堂所学形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案。

2.中学化学问题导学的原则。中学化学问题导学原则遵循课程组织和策略指导的统一关系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问题缺陷原则。在中学化学问题导学过程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缺陷性,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观察发现问题,否则问题就可能成为误区,适得其反。

第二,教师指导原则。在问题导学设计和引导过程中,中学化学教师应该注意从认知方面给予学生指导,不能代替学生发现问题,也不能忽略既定问题的解决,既不回避问题又不代替学生解决问题。

第三,评价全程原则。评价不仅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对问题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为下一阶段的问题导学提出、设计提供基础。

中学化学问题导学一般分为链接问题、设置框架、探究问题、反思问题等基本步骤。

首先,链接问题,中学化学老师要根据中学化学教学目标和章节教学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问题情境创设目的不明确,不考虑问题情境的可行性,甚至抄袭别人的情境创设案例,失去问题情境的客观环境;二是问题情境创设没有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每一节课上都以生活情境引入,使得课堂时时有情境,处处有情境,学习气氛热热闹闹,并且把“温故而知新”教学方法及传统教学理念摒弃得无影无踪,这样一来不但使教学质量下降,还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①

其次,设置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各种主意,记下学生已知的有关问题的事实(学过的知识,看过的书籍,及其中生活经验中知道的),把心中各种疑问提出来,这些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学习课题,并罗列同学们将要进行研究的各种活动及可能涉及的实验、书、网络、专家,等等。”②

再次,探究问题,中学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和个人探究,帮助学生成立问题小组,主动探究问题。教师在探究问题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总结问题和经验,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要及时肯定和表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热情。

二、中学化学问题导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中学化学教学相对枯燥,利用问题导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功能,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团队意识和科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是有益的。

1.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提高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化学课堂兴趣不高,是造成部分同学厌学、怕学的重要因素。只有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习主动性才能成为一种可能。问题情境的创设满足了学生学习的认知需要,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

2.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学习的迁移是学生学习活动成效的表现,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散思维的体现。知识迁移对学科之间的知识理解、知识结构等都有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利用问题导学,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化学学科应用能力。

3.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中学化学有许多概念、理论都比较抽象,加上学生知识储备不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造成部分学生对化学概念、方程式、化学规律难以准确理解,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导学,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难易适中的化学情境,让复杂的化学问题融入到问题的发掘中,既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概念、掌握规律。

三、中学化学问题导学应用

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情分析,掌握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分析问题能力、其他学科进度等。还要考虑问题创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学生生活接近,等等。

1.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导学。中学化学很多现象和规律在生活中都有“痕迹”,比如在讲述中学化学中元素周期表,就可以结合门捷列夫发现周期表的故事,增强课堂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引导学生学习本章节奠基。

2.利用化学性质创设问题导学。在生活中化学物质和化学性质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如纳米技术、石墨等。比如,讲乙烯的用途时围绕“白色污染”创设问题情境:拿出白色塑料袋,让学生观察,分析白色塑料袋在人们生活中的好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白色塑料袋的化学成分,在自然环境中的分解情况,引导学生发现“白色污染”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危害;讲卤代烃时围绕“无氟”冰箱、“臭氧空洞”等很容易创设问题,让学生回家观察冰箱的图标标志,发现冰箱的工作原理,自己探究“无氟”和“有氟”的区别。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明白生活中的诸多“为什么”,提高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

3.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导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模型、化学图解在黑板上演示既费时又费力,效果不好,有效利用多媒体声像并茂、直观形象的特征,能有效填补这一空缺: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化学世界的惟妙惟肖,学习效果显著。

注释:

①邓冰洁.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

篇(8)

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双重主体,教学过程实际上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参与的交往活动。失去一方主体的参与,教学必然形成“孤掌难鸣”、“一条腿跳舞”的残缺局面。

学生参与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主体性发挥和创新能力培养,只有引导学生参与到化学教学过程中来,才可能实现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以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论认为:人的知识、能力都是在活动中由活动主体主动建构的。

参与是主体建构个体一切内部规定性(知识、能力、兴趣、个性等)的基础。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没有学生的参与,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各个方面都无法实现,创新能力根本就无法建构。学生的参与是其自身各方面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忽略引导学生参与是传统中学化学教学的突出问题

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笼罩下的灌输式教学,高考高分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在高考指挥棒的统一指挥下,学生用统一的课程教材、统一的进度进行统一的学习,要求达到统一的标准;作为教学重要方面,课程教材的编写完全按照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可接受性、所学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作为教学一方主体——学生被排斥在中学化学教学之外,根本谈不上学生参与,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就像是盛装化学知识的容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人为地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无从培养,甚至于创新能力丧失。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几乎走向了实现其教学目的的相反的方向。

忽略引导学生参与是传统中学化学教学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学化学教学应从学生的要求和认知发展规律出发,考虑教材知识体系,组织呈现学习材料,更多考虑学习原则和学生参与;教学模式更多选择学生参与模式。

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起始学习状态为依据,以学生参与中学化学教学及参与中的表现作为依据,检查学习的进步情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情况。学生远离中学化学教学、对化学缺乏兴趣、不做实验,懒得观察、思考,没有讨论和探究是不可想像的。一句话,没有学生积极的参与,中学化学教学就不可能实现其教学目的,就失去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依据。

三、引导学生参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参与呢?以下是作者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利用化学现象的直观性,化学与生活的贴近,化学反应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化学反应的趣味性也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如“滴水生烟”实验——锌粉和碘粉混合后滴水会产生紫色烟雾;“毛刷实验”——铝条用砂纸去掉表层氧化膜,插入硝酸汞溶液片刻,取出,放置于空气中一会儿,就发现铝条上象“发了霉、生了毛”,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亲自动手的欲望。

化学与生活是贴近的,正确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牙糖的反应,布置给学生吃饭时把饭粒和馒头在口中多嚼几分钟,感受生成麦芽糖的甜味,同学很有兴趣而且愿意做。还有食盐加碘、烧羽毛感受蛋白质燃烧的气味等。

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从直观到抽象及教学的探究性原则,减少学生参与障碍

中学按我国的实际情况直到初三年级才开化学课,是各门课程中开课最晚的,这个事实反映化学课的抽象程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才易于理解,所以中学化学教学更应该遵循从直观到抽象的规律。例如,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滴加顺序不同,化学反应情况就不同。

探究性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第一步。把中学化学课程设计成探究性的课程必将有助于减少学生积极参与的障碍,在探究中一个一个拦路虎将被逐渐解决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必然的,但遇到的问题总具有单个性和当前性的特点。

3.由易到难,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现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表现为学生动手去做,用眼观察,用脑思考,解决问题,动手去做是其最直接的表现。鼓励学生与化学亲密接触,要注意由易到难,反之只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产生挫折感、疏远感。

先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没有危险的实验,如切割金属钠,并把它投入水中,燃烧完后,滴加酚酞试剂。所有的学生都做对了,现象明显,不会失败,对学生继续动手增强信心。象制气体装置的选取、装配和溶液配制、滴定等定量实验应安排在学生有相应的动手操作机会、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后,才放手让学生做,效果更好。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102

一、引言

一直以来,实验都是化学学科的根基,无数学者一遍遍从实验中发现新的原理,总结一般规律。在职业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化学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在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中,都应结合模块的特点强化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除了必修和选修七个模块中的实验要求,还有“实验化学”的单独专设模块。可见化学实验在职业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职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学生一方面可以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巩固课堂基础知识,提高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在探索和研究化学实验步骤中,掌握基本的化学研究方法,形成初步的化学思维,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同时,新课程的《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也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可以发现,其重要性不仅要求化学实验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新课程对化学实验教学要求的目标。

三、职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职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堪忧,绝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认为实验教学浪费时间,可有可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教学效率低下,而且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1. 应试教育占主导,实验观念缺乏

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考试的分数效益,使得职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只重视短期效应。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讲实验、画实验、背实验”来代替“做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少之又少、几乎完全取消,基本的实验操作规范以背诵的方式让学生强行记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设情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始终为化学教学最为突出的薄弱环节。

2. 实验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作为职业中学生,学生更喜欢趣味性实验或探究性实验,但教师经常开设的却是验证性的实验,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有时候考虑到实验可能出现的危险性,总是教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学生所希望的实验课程与实际实验教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降低了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制约了职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3. 实验人员及资源配备短缺

实验员配备以及实验员实验准备情况整体比较薄弱。大多数职业中学的实验员为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业务素质不高,实验水平较低。同时,目前多数职业中学化学仪器及设备陈旧,比较简单,通常是常见的玻璃仪器。一些贵重药品的存量较少,无法及时得到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化学实验枯燥乏味,直接制约实验教学的发展。

四、职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对策探究

1. 强化教师培训,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改进职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应首先从教师抓起,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化学教师要更新实验教学观念、转变唯分数论的教育模式,整合实验教学教材、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专业化实验能力。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化学教师的实验素质,解决实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实验教学的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成效。

2. 探索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式

一些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师生合作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尽量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现代化教学等多种手段的优化实验课堂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大投入与管理,配备实验资源

重视实验员的配备并保持相对稳定,加强实验员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提高其专业素质。同时,上级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按照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配备齐全有关仪器和药品,并及时进行更新,促进学校实验教学的整体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化学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在职业中学化学教学中全面开展高质量、高标准的实验教学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多角度、多方面的不断努力的过程。当前实际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很多我们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教育部门的重视、学校领导的支持、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共同推动职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梁光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0(10).

[2] 郝生金.浅谈职业中学生应具备的化学实验能力[J].教育革新,2009(10).

篇(10)

前言

目前,环境保护是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的环境已严重受到污染。绿色化学理念则是在研究环境问题过程中提出的新型的名词,其主要是利用化学技术和化学方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了加快环境保护的进程,我国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并在化学教学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在日后能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做贡献,改善生态环境。

1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现状分析

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如不能及时治理环境污染,人类将会面临巨大的灾难,因此,要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到中学化学教学中,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很难将绿色化学理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环保观念,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模式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就不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所以,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绿色化学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非常不利。而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将教学方法创新,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才能将绿色化学理念渗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作用[1]。

2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作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理念主要为了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理念,并让中学生能用化学知识保护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准确的绿色化学理念贯彻在课堂教学中,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有基础的了解,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用绿色化学思维思考化学教学内容,学生也会接受教师的教学。只有将绿色化学理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学习化学知识,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熟练的化学学习技巧和培养自身的人文情怀[2]。

3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提出的策略

3.1大力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宣传绿色化学理念: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将绿色化学理念渗入人心,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理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让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有基础的认知,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学校也要积极配合化学教师的教学,在校园内放置一些花花草草美化校园环境,并设计关于环境保护的板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内阅读其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心中形成环保理念。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查阅关于环境污染的案例,并让学生在课堂中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时学生就会踊跃的发言,表述自己对案例的看法,从而在此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3]。

3.2采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方法创新,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时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样教师就能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这就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例如:化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时激发自身对化学教学的思想情感,从而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就能加深对绿色化学理念的理解,并在课堂中认真的学习化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教学材料,引发学生的思考。只有教师不断对教学方法创新,学生才会学习到丰富的化学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3.3积极开展化学实验,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化学教学内容: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也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中。因此,教师在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时,教师应积极开展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化学理念的含义和作用,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按照实验要求严格操作实验器材,并节约使用化学试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适当的指导,但不要全面干涉学生实验,从而使学生能合理规范的进行实验。例如:学生在大量使用化学试剂时,教师应及时对其教导,让学生意识到化学试剂存在的危害,并让学生养成良好实验操作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十分重要,只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理念,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才会做到环境保护,并积极主动的学生化学知识,利用化学知识改善环境问题。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提升自身化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能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世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意识[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23-34.

篇(11)

我国的中学化学教学长期以来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对于实际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主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摒弃了传统的讲课、笔记、背书等低效率的授课流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上,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细腻深刻地理解课堂知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使学生把被动的知识记忆变成了主动的实践探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发展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元素和化合物为研究对象、把物质的性质在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紧密联系和运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在现代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化学课程的特点,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化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化学,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化学的乐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已成为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怎样探究、探究什么是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和制定适合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特点的可操作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已成必然。研究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措施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探究内容

合理地选择探究课题是做好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选择探究课题时,首先要把握好课题的难度以及与课本的关联程度。课题的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得出结论,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题过于简单则会影响到让学生思考、讨论的效果。因此适合的难度对于课题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标准。除此之外,探究课题的选择与课本的相关程度也非常重要。教师的课题选择不应超出课本范围,以使学生能够直切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某一具体内容。其次选择的课题需体现出学生的主导地位。过于困难且无从下手的课题使得学生无法自主地进行探究,从而必须依靠教师等外力的介入,这样一来探究式教学便失去了意义。所以合理的课题必须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可以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获取学习的乐趣。

(二)充分运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化学的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将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综合提问,难度分批次排列,学生回答的越多,得到的奖励也就越多。奖励可以是班级中的个人量化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验等一系列手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学习“活跃性金属”时,教师可将一块金属钠放在水中,其产生的化学反应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则可以再向学生进行讲解,将学生兴趣引入课堂的教学中来。

(三)尝试探究式化学教学模式

1.归纳探究式教学模式

归纳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概念教学,针对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中忽视了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忽视了新概念的形成是在学生已有概念基础上的主动建构。通过归纳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能够掌握一些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同时,能够促使学生打开视野,以便及时了解化学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归纳探究形成有效的引导,特别是探究学习的组织、教学引导、关键内容上的帮助和协助、特定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教师需要了解、掌握以及学会运用相关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教学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尝试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探究。

2.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

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适应于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探究能力。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传统的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教学,一般通过演示或分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物质性质的结论,而这些实验一般是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以结果去感知过程,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知识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该模式的设计适合于探究式学习,从而完成对知识建构,教会学生以过程去探究结果,真正体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思想,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更多的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教学过程中普遍认为会不会做实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实验开展过程中的各项步骤,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实验不是重点,而是一些理论性的知识点,因而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体现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所强调的就是要以科学探究为基础,学生不是一味的听课,而是在相当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里自主设计并实验在这种以探索知识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当中不仅还原了实验教学的本来应有的面貌而且能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中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知识学习的主人,这样也进一步迈向素质教育。

3.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化学活动课,其以问题驱动为教学的主要思想,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导向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探究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重新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探究过程不断趋于合理,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性实验的魅力,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实施探究式教学最重要的是理念和手段的把握,探究式教学虽然关注的是问题的提出,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但并不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手段和方式使学生能尽快获得新知识。通过改变中学化学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发挥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