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意识形态课程讲稿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4:0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意识形态课程讲稿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意识形态课程讲稿

篇(1)

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演习”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主题发表为中心,通过质疑,答疑,教师、学生共同探讨的教学路径,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效果。

在演习教学模式中,为了最终以讲演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发表,学生需要围绕主题,事先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先行研究找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演习模式在《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的应用

1.演习模式在《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的可行性

演习教学模式适用学科广泛,就日语专业的教学来讲,首先,在演习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日语表达能力。《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日语专业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阶段的学习,高年级学生普遍具备相应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词汇量,更容易实现演习教学模式中要求的日语口头发表和用日语提问、交流。而且,经过一二年级的磨合,学生之间互相熟悉,消除了彼此间的陌生感和胆怯心理,当众发表能够更加自信。

另一方面,有别于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旨在传承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学常识,以及对一些有必要知道的人文知识的补充,进而使学生对日本文学,乃至其所涉及的文化领域的常识,都有所了解。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以课本为中心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类似于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而且,一周一次的课时安排,往往造成学生带着书本来上课,下课合上书本便不再翻开这样的局面。浩瀚深邃的文学世界,在学生的大学生活里,却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模糊记忆,这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遗憾,也与本科阶段的教学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演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是每个学生就一个主题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发表的讲稿和可能被提出问题的相应回答,学生将自己准备好的讲稿进行陈述,接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并进行答疑和解释。学生不仅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且学生需要就发表主题查寻大量的相关资料,这样的准备过程使学生除了教科书,还能接触到更加深入、广泛的文学知识,无形中延伸了文学课堂,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而且,全日语进行的演习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听得懂,读得懂,同时要求学生要讲得清,写得对,不仅是对学生既有知识的复习和运用,也能在这样的外语交流环境中,促进听说读写译的各项技能,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实际操作能力。

2.《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的演习教学实践

课程准备。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时,按照班级人数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并将每组的发表任务进行分配,组长负责安排、组织成员的具体任务。在新内容开始前一周,教师根据课本涉及内容,拟定相关主题,引导担当的学生提前阅读教材,搜寻相关文献资料,鼓励学生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使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王志松、林涛编著的《日本近代文学选读》教材。教材由日本近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共计十五篇构成。在进行第一课《吾?は猫である》之前,教师会引导学生从作家生涯、作品内容、作家流派及其他作品介绍、文学史地位、感想文等几个方面进行准备。要求学生将查阅的资料进行梳理、汇总,形成口头发表文字,并鼓励学生插入图片、动画、音乐,下载视频等,结合PPT进行展示。

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分为学生发表、提问交流、教师讲解补充等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就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进入即将发表讨论的主题。然后报告组成员根据分工上台发表自己担当的内容。鼓励学生使用日语进行发表,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班级的其他学生聆听报告组成员的发表,配合提问,并做好笔记。发表告一段落后,教师组织学生提问,并就发表内容展开讨论和辩论。问题不论大小,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最后由教师从发表规范、资料运用、完整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并根据学生发表的内容,结合文学史知识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讲解补充,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正确把握作家、作品。

课程考查。学生在完成课堂发表之后,根据讨论辩论的结果和教师的建议,在原有发表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正式的书面报告提交,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地学习此课程,只是出于应付考试而去死记硬背那些文学知识,期末学生在学期发表内容的基础上,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卷面考试。总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个人对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史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富于个性化的理解和思考,强化学生的科研和探索精神,是《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的最终培养目标。

篇(2)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篇(3)

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的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

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时事简评

新课程理念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在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选修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点评”这门课感兴趣,这使我意识到加强时政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兴趣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时政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很快攻占巴格达,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被捉,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简评。

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国际关系的理论来阐述伊拉克战争的必然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或情绪发泄,也有同学试着从国家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美伊冲突的原因,甚至有同学指出了这场战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

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1、营造氛围要适度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篇(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

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价值规律》一课时,我受《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做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二)时事简评。

新课程理念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在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选修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点评”这门课感兴趣。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很快攻占巴格达,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被捉,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简评。

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国际关系的理论来阐述伊拉克战争的必然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或情绪发泄,也有同学试着从国家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美伊冲突的原因,甚至有同学指出了这场战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发言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感,这种精神和情感又岂是仅凭教师的单纯灌输就能培养得起来的呢?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符合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发展性”原则吗?

(三)组织讨论。

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二哲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上课了,我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很快,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同学集聚在了一起,几个讨论小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把各自的思想迅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十五分钟后,科代表作为主持人宣布全班讨论开始,各小组分别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陈述了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大家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样一个观点。

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我想,正是因为这个观点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因此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

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一)营造氛围要适度。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形成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做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篇(5)

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在理论上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但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学生有着怎样的成长和信息接收规律,教育和引导就要因势创新。搭载新媒体的翅膀,思政课更轻盈也更有趣,在时代感和吸引力剧增的同时,也将轻松实现内容的有效到达和影响力辐射,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1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也步入了全面建设新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内容上看,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整合各种途径的资料,紧密联系时事,资源共享,不仅使教学内容更为具体和丰富,同时也实现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搜索和查阅学习资料,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理论,这极大的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从形式上看,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由原来单一的形式转变为现在的图、文、音、频多种形式相结合,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更具活力,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广泛采用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施教,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的缺陷。从效果上看,通过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紧密结合,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党关于“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施。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以互联网为依托,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日渐完善,成绩显著,但在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平台内容流于形式。当前有很多高校网络平台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的教学课件和文档形式的讲稿,信息量小,资源不足。有的高校网络平台虽然内容比较丰富,但是时事不能做到及时更新,这直接导致平台访问量低,不能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其次,网络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大多数高校教育主体仍然注重理论学习和测试,平台内容往往侧重于考试大纲和复习资料,力求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思政课教学平台的功能并没有真的发挥思政课学习教育的主旨,偏离网络教学初衷,这致使平台建设侧重于对学生的测试和考核,其它功能未能有效开发。最后,网络平台互动性不强。思政课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来完成更为具有实效性,互动的强度,信息量的大小,反馈的及时性都会直接影响到网络平台的效果。当前,很多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不能有效的组织安排互动。平台中虽然有网上论坛、答疑讨论功能,但是学生的关注度也极低,这使得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2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全面分析影响思政课网络平台的因素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在应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方面性,本文认为主要由平台建设、学校政策、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构成。从平台建设上看,网络平台建设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平台效果的发挥。当前多数高校的网络平台操作流程十分繁琐、复杂,这在无形中浪费了教师和学生操作网络平台的有效时间;有些教学资源缺乏针对性、时效性不强,内容枯燥陈旧且平台功能不完备,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学平台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优质的网络平台需要定期的网络管理和维护,一般情况下,人们更侧重于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而忽视了平台后期的管理和维护,从而降低了网络平台的使用率,所以说平台自身的建设是影响其发挥效用的重要因素。从学校政策上看,多数高校对于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仍处在观念建设而非深入实践阶段。受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影响,当前思政课教学工作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中央层面高度重视,而部分地方高校却是极度不重视甚至是“蔑视”,这直接造成了思政课网络平台建设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基础经费不足,网络平台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备,思政课教师缺少相关的技术培训,这些因素都大大加深了思政课教育平台建设走向合理化的难度。从教师因素来看,教师对于网络平台的重视程度,组织和宣传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网络平台的利用率。受社会多元化因素的影响,有部分思政课教师仅把教学作为一份工作,而忽视了思政课教师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宣传先锋的角色,对于平台建设不够重视,不能及时与学生互动、答疑解惑,甚至对于学生持冷漠态度;部分教师由于学历和年龄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熟练操作平台,及时更新、上传新的教学资源,这些因素都会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带来影响。从学生因素来看,学生对于教学平台的认知度并不高。从原则上讲,学生对于教学平台应该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但是由于平台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求索,学生往往选择通过其他方式搜索资料,交流沟通;除此之外,部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课程本身的认知度也不高,思政课教学内容又与初高中课本知识向重复,这也降低了学生对于网络平台内容的关注度。

3推进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建议

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相辅相成,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虽然存在很多问题,大多高校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但是其远景和对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要远比克服当前的困难更有意义。思政课程教学改革非一朝一夕能顺利完成,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需要思政工作者以及社会各方因素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完善。基于对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教育平台建设。第一,制定完备的平台建设制度。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是思政课建设的一项长期重大课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各高校应制定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制度,以纲促发展。高校要以文件的形式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地位,制定鼓励和惩罚政策,将教师对于网络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列入教师年度考核,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自觉加入到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当中。此外,学校应对教师开展必要的技术和理论培训,让教师亲身感受网络教学平台的优越性,坚定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信念,激发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动力。第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打铁还需自身硬”,网络教学平台的广泛应用需要网络平台加强自身建设。在网络平台的使用上,技术开发公司要尽量将平台操作简单化,稍有电脑常识的人就可以掌握,这样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接受。同时,网络平台应加强后台的更新和维护,设置专门负责人员,对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网速慢,服务器不稳定等问题要做到及时解决。此外,还应加强网络平台技术防范和管理,对网络平台安全防护、信息过滤,信息适时进行检测与跟踪。第三,加强网络平台宣传工作。学校应整合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加大力度宣传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形成网络平台正面舆论强势和育人良好环境。教师应充分利用角色优势,加强对于学生的宣传工作,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提出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课下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同时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积极讨论,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专题教育,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引用:

篇(6)

时代需要口才,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需要口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频繁,口语表达才能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 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在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而在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中,关键的就是发展自己的口才和交际能力。卡耐基认为,在都市化的社会里,一个人不论在就学或从事任何职业过程中,当众说话都是不可避免的。真正的口才是一种才能,是一个人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标志。当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的扩大,给口才与演讲艺术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天地和舞台。因此,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口才,甚至将其视为与电脑、美元等同的三大战略武器。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早已把语言类教育作为美国中小学必修课程,许多大学也开设了这门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不少大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实践不断证明该课程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是极其重要的。

“演讲与口才”课是当今大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应用能力培养课。其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该门课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演讲与口头表达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创新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必然日益紧迫地提上教学日程。总结多年教学,笔者认为,仅凭课堂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阐释和演绎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回到实践,即“演”与“讲”的教学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精讲多练、重视实训是课程重心所在。

一、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歌德说:“理论永远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在演讲与口才能力形成的过程中,理论也永远是灰色的,只有实践之树才能常青。因为口才的形成与演讲水平的提高,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训练,任何理论都不能代替实践本身。因此,“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把当前以理论为主的演讲课改变为以实践为中心的训练课,学生参与,学生实践,使学生在掌握演讲理论和技巧的同时逐渐形成能力,从而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目的。具体说来,就是采用主体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笔者主要采用了三个方面的做法,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和精神,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1)丰富教学环节,创造学生训练平台。

针对该课程内容广泛、实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模式,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第一,穿插案例,组织课堂讨论。例如在介绍“演讲稿的写作”时,选取了一些精彩的演讲稿,介绍给学生。在讲授“求职面试口才”时,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让学生提前热身,设计了“模拟招聘会现场”,在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中,使学生灵活地掌握求职面试口才的知识。另外,经常设置疑问,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如让学生上台说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学生关心各类话题程度的高低,确定讨论题目,然后组织全班讨论,并针对发言人演讲的优点及不足进行点评,点评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案例讲授和课堂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锻炼了演讲能力。

第二,加强实战训练。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演讲、提高口才的积极性,时刻让他们感受到口才与自己未来的求职、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的教学方式,做到精讲多练,一课一练,课内外结合,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在实践中创造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的理解,推进学生演讲才能的培养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片段练习与即兴演讲相结合。如由教师出题目或提要求,由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写演讲稿,或是做单项练习,创设不同形式的演讲开头与结尾等。同时,可适时穿行一些即兴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是学生个人某项演讲设计,也可以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种演讲不求完整,只注重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与消化。第二种是多维情景模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体推进。这是“演讲与口才”课的实体演练,一般两个教学单元之间安排一次。在这种实体演练的过程中,教师的“引”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明确题旨,激活演讲氛围,而具体的演练则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实际操作中可分两步走:第一步,竞聘演讲比赛主持人或课代表。为了激发学生的演讲积极性,笔者在上课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多维情景模拟,让同学通过竞聘演讲的方式获取演讲比赛主持人或课代表的角色。第二步,按演讲主持人的整体设计安排,由主持人主持,课代表配合,进行全班演讲实训课演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听众和欣赏者坐在讲台下,认真听学生演讲,适当作点评,并于演练结束时做一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的口才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得到提高。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死板和沉闷,会使学生思想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产生紧张感,从而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勇于表达,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一,融洽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时才能获得充分表现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要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让学生觉得师生平等,使学生身心愉悦。同时,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通过非言语行为,如亲切的目光、友好的微笑、得体的手势来表达对学生的感情。这样,消除了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容易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表现。

第二,营造激励氛围。课堂上,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尽情展示、实践和创造的大舞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创设人人敢说、愿说、会说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认真训练。只有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充分张扬个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轻松愉快的感受中做课堂的主人。

(3)改革考核评估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考核评估制度历来是教学的指挥棒,其方式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方向和质量。既然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其考核评估制度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目的来组织实施。

第一,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变化,改变了以往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的传统方法,灵活采取了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新模式。把学生的平时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情况都作为考核的依据点,真正做到考核重心从期末转向平时,从而确保了基本教学环节正常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教育。

第二,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在期末考试过程中一改传统笔试测试的方式,变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在口试过程中,学生现场抽题,教师从口才表达、演讲内容、时间掌握等方面给予评分。这种考试方式的改革与教学内容、方法改革联系紧密,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进学习的无比动力。”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做了课堂的主人。

二、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改成功的关键

对大学教育而言,一是教师应给自己恰当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均为教学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地位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际关系。二是大学课堂应该是师生合作的课堂,是师生共建的课堂。教师要把传授知识升华为人文关怀,“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1)做好角色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发扬教学民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一,要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要转变自身的角色。教师是主体性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一方面,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境、状态、方式和结果,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困惑和质疑,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向着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2)做好课堂组织。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组织高效的实训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获得成功体验,进而不断激励自己。特别是在组织“演讲与口才”课的互动环节,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也就是让学生自由决定参加与否,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当这种互动成了一种风气、一种氛围,学生从中真正得到了快乐和提高,就很少会有学生拒绝参与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想说、敢说,而后他们才会变得能说、会说。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自身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教师不仅在演讲与口才方面做到“精”,其知识面还要在其他学科方面做到“博”,才能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更高效率地优化课堂实训。

(3)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研质量。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响乐。教学活动只有用“教”吸引“学”,以“学”促进“教”,才能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教学的内容与课堂合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势必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教师首先自己要对讲课内容做到精和熟,一个背不出剧本的演员绝不是一个称职的好演员。只有当教师把眼睛从讲稿上解放出来,授课过程中才会有眼神,有手势,有表情,才会生动而感人。只有当教师的目光在课堂上与学生求知的目光交汇、交流时,才能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另外,教师还要注意研究教学语言,努力做到幽默风趣,引人入胜;洁净无赘,词语贴切;节奏明显,感情投入;留有余地,蕴涵幽默。在课堂表述中,分清引发、陈述、分析、论证、结论、插话等不同的语言特点,多用自问自答的句式及排比、递进等句式,切忌死板单调,平淡无味,更要防止哗众取宠。因此,教师要善于安排好教学内容,将宝贵的课堂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为学生创造训练平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增强学习的

主动性,营造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另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除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外,还应根据教改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研水平,编写教材,并撰写相关论文,扩大社会影响。

(4)采用新技术教学手段。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制作一套简明、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大教学信息。同时,还要购置经典的录音或录像资料,既扩充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又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运用这些音像资料辅助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播放录音或录像之前可预先设置一些思考题和讨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看,印象就会深刻得多。

实践证明,“演讲与口才”课的教育模式改革与探索,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①让教师从传统的刻板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教育教学创新。②激发了学生学好演讲与口才课的积极性,变“要我学”、“我不得不学”为“我真的好想学”,实现了教学互动,增强了教学实效。③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便于教学沟通,对演讲与口才课的教改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④学生的演讲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法,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以精彩的教学“演出”吸引学生,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口才训练氛围,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乐于表现,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范莉.“演讲与口才”课程主体性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2009(5).

[2] [美]戴尔?卡耐基. 说话的艺术[M].刘祜编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

篇(7)

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模糊,造成这些学生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1.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不准。因行政管理专业脱胎于政治学的这种学科渊源,使其政治学倾向严重。

2.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隶属模糊。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既有隶属于管理学院的,也有设置在文法学院、法政学院的,这种专业和学院的隶属不明导致培养目标模糊和学科定位不准。

3.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功利化。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在教育要求上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人文素养培育和精神发展需要,导致其培养目标呈现出一种浓重的功利化倾向。

(二)教学内容陈旧,与相关学科割裂

1.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交叉重复。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陈旧,存在严重的交叉性和重复性,基础理论讲授偏多,技术性、应用性内容较少,忽视了对行政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主体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从其现实社会生活中集取,经提炼-升华-创新-发展,再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也是当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的出场方式。然而,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内容陈旧,与相关学科割裂,此种教学教育活动与学生主体的内在精神世界无法相融,使教学内容既远离了学生主体,也远离了现实生活本身。

3.行政管理专业的教材陈旧落后。行政管理专业的教材内容与时展脱节,存在内容陈旧落后、缺乏特色、更新缓慢,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和方向性等问题,仍停留在以政治学研究为重心的范式上,忽视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过于强调定性的研究方法,忽视了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

4.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相关学科融通不足。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普通高校相同专业雷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单一化,缺乏与相关学科的沟通和融汇。“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都包含了行政管理学知识,是与行政管理学息息相关的学科,但除此之外,与行政管理学有着密切关系的还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财政学、统计学、公共关系学、高等数学等。在我国,这些学科与行政管理专业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被妥善地处理好,越位与缺位两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行政管理专业设置课程的数量,核心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及开课的先后顺序缺乏科学研究和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脱节、冲突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有机联系,干扰了教学计划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三)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缺乏人文关怀

1.强调工具价值而遮蔽其人本价值。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体现,也应该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当前,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却呈现为一种教育者将学生当作控制和被动说服的对象客体的“控制性说服”教育,强调其工具价值,遮蔽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人本价值和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2.强调知识讲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存在实践教学少、平台构建难等问题,虽然在此领域教学中已推行“案例教学”法,但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仍比较机械、单一,基本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互动和交流。教育理论以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作为基础,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教育视为教育者对学生的一种单向压制、灌输和教化。实践平台和锻炼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基本技能得不到培养和提升,致其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3.强调集体灌输,学生自主性缺乏。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仍照搬和采取传统的,具有机械性、静态性和单向性的集体灌输方法,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实际效果背离了最初的教育设计理念和评估价值预期。

4.片面强调“应是”的单向理论叙事,缺乏“实是”的思想引领。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认知图式和精神世界缺乏了解和沟通,片面强调“应是”的单向理论灌输,缺乏“实是”的思想引导和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现实关照,俨然成了与学生无关的思想独白和理论叙事。缺乏行政管理专业理论应有的阐释力与吸引力,导致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抽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理论和教学内容,而不能主动思考和自发创造”。

(四)师资队伍的学科知识结构单一,滞后于专业发展

1.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于行政管理的学科和专业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源于政治学专业的新增专业,其大部分教师由原政治学、哲学和社科专业转岗而来,缺乏在政府等行政部门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影响专业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学校难以组建一支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兼得的师资队伍,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具备教学理论与社会、政府或企业一线实践经验的学科复合型教师。

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亟需提高。当前,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岗位上的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虽然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但很少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运用于教学、实训、创新等实践活动中,其教学方法、授课艺术和实践教学水平等仍有待提高。受人事管理制度和经费制约,在高校具有行政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较少。同时,教师应具备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观念未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高校引进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时,忽视了实际的行政管理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过于看重学历和职称,导致教师达不到“双师”标准。这种状况既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教学改革的进程,又影响了学生行政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跨学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专一多能

在跨学科背景下,要加快转变培养理念,确立专一多能、適应社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相异于其他人才培养之处,就是其不仅知识广博,且具备实践管理能力和开创精神。

1.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终身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要学习和掌握广博的人类文化知识,具备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积极吸收优秀、科学和健康的思想成果,具备科学的公共行政精神、价值观和健全人格,使其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以及终身受益的人文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的要求是“学会求知,具有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学会综合,具有多科学、多方位、整体I生综合能力;学会沟通,具有和组群共事、协作的能力;学会做事,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的能力。”因此,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使其终身学习、沟通、协作、创新等能力获得持久不竭之动力,人文素养之养成才会有肥沃的土壤。

2.具备协调、沟通与合作等实用性社会事务技能。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首重学以致用,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的行政管理实践工作中。这就需要在培养学生之时强化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和实用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其自身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多途径地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工作的机会,使其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提升与他人、团体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能力。如,教师可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吸收和引导学生参加教师所承担的课题研究或调研工作,从与教师的学习、交流中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

3.具备社会调研能力、创新思维、公共危机应对和处理能力。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对原始资料和相关客体进行调研、收集与整理的能力,以从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开发创新和应用思维,提升其公共危机应急和处理能力,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行政环境,使其在多种复杂的行政管理实践工作中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二)教学内容:多学科化

1.增加跨学科和应用性课程设置。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课程设置滞后、课程内容设计单一、学科视野狭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的特点。基于此,应强化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理论体系和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增设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课程,尤其是创新跨学科背景下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做到多学科的融会贯通,紧紧围绕行政管理专业来设置课程教学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必修课,以及与行政管理学科相关联的选修课程,使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课程体系设置尽可能科学、合理、高效,从而利于行政管理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互通、互渗、互融,利于专一博广、专一多能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2.追踪学科前沿,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行政管理专业必须要体现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学术前沿,适应现代政府的需要,符合创新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及时更新和体现:一要灵活多变,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二要注重实际运用,开设一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行政管理技能(诸如文字表达、电子政务、信息处理技术)的课程;三要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内涵不仅涉及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素养,行政管理的专业技能、技术创新和社会综合能力,还包括自我公共价值观、公共行政精神、精神气质和健全良好的人格。行政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主体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力求在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互动,采用多元化的启发、诱导和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仿真情景演绎,采用阅读与模拟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在寓教于乐、学生在寓教于学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各项教学内容。

1.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以科研助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一是改革评价标准,出台各种奖励措施,设立科研基金,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为申报省部级、国家级乃至更高级别的课题项目创造便利条件,制定和出台资助和奖励高水平学术成果和专著出版的政策规章,增强支持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力度。二是鼓励教师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效益。教师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案和讲稿中,使教学内容推陈出新,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推介行政管理学科和相关专业课程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热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话题讨论。

2.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依托教师和教材的单项传播和灌输的授课方式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占主要模式,这种授课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师生之间交流的平等性,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一要增加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和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应对和处理突发式公共危机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素质。二要在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开展案例分析、电子政务情景模拟、学术沙龙、分组辩论等,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三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参与和模拟行政实践事务、社会活动创造场地和条件,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比较参照反省和提升自我,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

3.推行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加快教学方式的现代化。以案例教学为主,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等管理学科的教学模式在美国备受推崇,我国可以借鉴,在行政管理专业改革中通过适度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实地和虚拟情景中学习“案例”。一要做好案例教学法的理论探讨和准备工作;二要构建前沿动态和典型的案例库;三要推展案例教学法试点工作;四要建设实用的案例教学室和实验室。同时,改革考试的评价标准和考试方法。采用卷测、案例分析、面试访谈和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促进考查学生应试能力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转变。

(四)师资优化: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引进、聘请专业新教师,加强新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新的师资力量。一要引进国内外行政管理专业的优秀博士,充实青年教师队伍;二要引进和聘请行政管理各学科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素养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公共管理部门官员做兼职教师。

2.鼓励在职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赴国内外名校访学、进修。学校应出台多项措施、政策,鼓励在职青年教师通过读博、进修和访学等多种方式来改善和提升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和知识结构。

3.多形式聘任本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国内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可担任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管理者,其行政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较高,可聘请其来校做兼职和客座教授。

4.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应想方设法提高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业务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建设和培养一支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行政管理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课程体系设计:跨学科同质性耦合

1.增设跨学科耦合课程,改革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高校行管专业的教育理论和社会实践环节严重脱节,应增加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政策分析方法、公共管理技术等形态。“改造行政学专业旧的课程体系,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课程以及教学内容,有利于形成一个真实反映当前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现状,有较强综合性、应用性、完整性的,较合理的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2.加强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需求的行政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建设。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探索行政管理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必然要从教材建设抓起,应注重建设和出版反映国内外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成果,贴近我国国情、政治发展和行政管理的系列教材。

3.优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优化要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体性的生成、未来的发展愿景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遵循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原则,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来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校教学资源和师资结构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和进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体系设置中。

篇(8)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40-02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课已窄化为英语知识的单一讲授与识记,丰富生动的语言知识变成单词、语法、句型等枯燥的知识点。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能深刻表现出社会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特点,生动展示人类活动的变迁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通过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强烈的情感、优美的文字描述,可使学生感知“有思想”的英语、“有情感”的英语、“有文化”的英语,感知英语之中跃动着的生命。笔者将从应用的必要性、应用原则与方法技巧等三个方面,探究一下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英语教学中应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英语教学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现实升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因此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新课改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掌握英语知识不是英语课的唯一目标也不是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我们可以借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丰满的“血肉”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实际,激发其研究兴趣和主动研究的精神。

(二)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

不管是何种文学题材,何种文学载体,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反映现实的生活,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脑中反应的产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能够生动地揭示和展现当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和英语的时代精神,具有枯燥的文章无法替代的作用。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大量的单词、熟悉语法,还需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体会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经典的文学作品既有丰富的语言知识,更代表那个阶段文学的素养与成就,也反映了一个民族最深处的精神文化,这种人文价值是深层语言学习所要重点培养的内容。

二、英语教学引入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原则

(一)充分性原则

在使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时,我们应坚持充分使用教材原则,这是一个前提条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版的中学英语教科书在每一单元每一章节都会有一个导入语。这些内容并不是装饰可有可无。这些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都具有典型性、生动且简明扼要。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重视,好好利用,而不是将其视为点缀。通过文学作品的描写和充分的讲解,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通俗易懂,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生活状态,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二)规范性原则

英语不是文学,更不等同于文学。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人类描述世界、解释世界、相互交流的媒介。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扩展跨文化沟通、向世界讲述中国。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虽然也能反映英语一些语法和语言习惯,但其中必有一定的夸张性、时代性和价值性。这与语言的规范性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直接作为语言教学的内容。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对规范英语语法的掌握。

(三)m度性原则

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都有语言学习价值。文学可以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工具,但绝不能等同和混淆。也不是所有的英语课都必须使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与其用得不当不好还不如不用,以免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时掌握好一个度。特别是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要注意所选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避免过于深奥和艰涩的古典英美文学作品,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富有代表特征的,这样教师就不必在解释内容上浪费时间了。

(四)发展性原则

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反映,代表当时的作家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反思,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想将文学更好地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深厚的文学积淀,还要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得到美的享受。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师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多增加在这方面的了解和涉猎,多读一些经典欧美文学作品。能够选用恰当的经典欧美文学作品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来。将文学作品的时代性与语言学习的时代性充分融合,发展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功能,弱化文学作品中不符合时代感的内容。

三、英语教学中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应用技巧

(一)用文学作品开篇吸引同学注意力

一节好的英语课不仅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笔者认为首先好的开头是十分必要的。一个精彩的导入,会使得这节课生动、充满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点燃他们的求知欲,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一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精彩又充满知识呢?首先,我们应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中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比如在讲到课文的时候,可以先讲一段英文小诗,吸引一下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分析这首小诗如何翻译更美妙,顺势导出要讲的内容将学生们引入本课的正课学习。当然好的导入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形式,只要是能突出本课的中心,符合课程的要求,我们都应该大胆尝试。

(二)课前充分准备,知识点巧妙引入

很多中学英语教师对经典欧美文学作品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小说的范畴,事实上诗歌、戏剧、演讲稿、散文等在社会文学作品传播力方面影响更大,可能更为学生所熟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经典文学作品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不能生搬硬套,各教学环节要进行充分的设计,让学生们了解、认可、熟悉,进而达到促进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作为授课教师,只有做到自己能够熟练于心,步步为营,力求稳中有变,才能将经典欧美文学作品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力。这就要求在淇问蔽颐且将每一个环节都想到最细,精心地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和情景。要把握课堂的氛围,烘托课堂气氛,引起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做到稳中有变,并把可能产生问题的概率降到最低。

(三)借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创设教学英语情境

英语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小型的英文字典。根据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在正课的授受中,我们应积极为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帮助理解教材。这时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帮手。受篇幅所限,英语教材很多地方缺乏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的素材,教师应该尽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展现人类进程中丰富的英语文化,多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通过文化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所思、所想,进而熟悉语言在文化反应中的作用。

(四)利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来升华英语文化接受度

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都强调要让学生通过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讲完某一章节时,往往都会布置一些课后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去做,以求巩固知识点。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一节好的英语课不仅要包括精彩的开篇,引人入胜的课堂流程,最后的升华情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对一些难点、重点的揣摩。通过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中寻找英语的脉搏,提高英语语言的使用程度和文化的接受度,达到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五)对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初中学生还处于感性阶段,对待事物往往还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而且不太习惯在大的英语背景下进行分析和思考。教师就可以借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但是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一定的阶级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文化情感和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有些与今天我国的国情不相符合。在课堂上使用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反思,防止不良价值观念对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年学生造成危害。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系统性的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83-93.

篇(9)

英国教育学家罗纳德・巴尼特将复杂的概念结构或理论视为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各类经典研读课程集中呈现了概念结构或理论。不论何种经典,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又缺乏学术训练的大学生而言都具有挑战性。因此,经典研读类课程的教学,常常会遇到很多困境。以哲学经典为例,文本语言的抽象性和思辨性,使得很多学生从心理上逃避研读;学生上课日阅读时间的有限性和周末闲散时间的碎片化是影响经典研读效果的消极因素;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开发不足等。基于此,探索适合经典研读课程的教学方式具有必要性。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发现:用哲学工作坊(philosophyworkshop)代替传统的讲授型的教学方式,是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的构建

什么是哲学工作坊?作为教学方式的哲学工作坊,与一般意义上学术研究型的哲学工作坊不同。虽然二者都有特定的研究主题,但前者的研究主体是师生双方,其中学生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总体上属于对经典的常规研究;后者则是独立的学术研究个体,无须合作且强调各自研究的独特性。哲学工作坊同一般的小组学习有何区别?小组学习对研究主题的思考相对浅显,哲学工作坊是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进行的深入探索;小组学习成员间共同解决疑难,哲学工作坊是在自主探究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在任务完成后缺乏碰撞式的交流,哲学工作坊则还需要答辩和评价;小组学习多以讨论为主,哲学工作坊的研究不仅有讨论,还有座谈、参观和主讲等形式。具体而言,哲学工作坊借用了参与式工作坊的研讨交流形式,同时结合高等教育的相关理念、同伴教育的激励方式以及哲学经典研究的独特性,以多元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为基础,是集教学和研究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学生由传统课堂的听众变成了主讲人。根据经典研读的不同主题,教师引导学生组成相应的哲学工作坊。每个哲学工作坊进行自主研读与分工合作探究。相同主题的两个哲学工作坊,还要进行提问和答辩。在评阅人品鉴和教师总结后,各哲学工作坊还要对文案进一步完善。教师由主讲人变为导师,在哲学工作坊中是指导型主体。这并不是说教师要将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强加于学生之上,而是说教师对各哲学工作坊的引领是建议性的而非结论性指导。教师承担的任务包括:经典总论、核心问题导学、分组指导、课堂总结、课后答疑和教学效果评估。教师的角色由台前逐渐转移至幕后,其中对各个哲学工作坊的指导和答疑至关重要,这是保障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其他专家和研究生加入评阅和指导环节,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表现出经史合一、研思合一及知行合一的经典研读风格。它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精神,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效果

经典研读类课程的教学,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检验其实效性的依据都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相关。美国教育学家弗兰克・纽曼等强调说:“高等院校的责任义务进一步扩大,增至包括诸如培养素质良好的熟练劳动力,激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以及建立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间的顺畅连接。”高等院校的教育同职业选择、社会责任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这在课程教学中通常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等目标上。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在经典研读课程中的实施,呈现出了独特的教学效果。第一,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论视野,实现了由知识到智慧的飞跃。与一般的知识体系不同,哲学经典更多地表现为综合知识和多元理论的凝聚。它所呈现的知识视域,常常不以具体的学科领域为对象,而是跨越各门知识的界限彰显一种总体性的认知,进而引导我们走向一个真实、统一的世界。怀特海指出:“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被动记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来塑造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话,简直不可想象。人性不是这样,生活更不应该这样。”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现了精神生活的特点。经典研读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所体现的多姿多彩的思考,同综合运用相互关联的知识密不可分。在哲学工作坊中,不仅要从知识层面把握经典,更要关注经典中的综合知识及其呈现的哲学家的深层的洞察、创造性的想象等。由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认识世界的方式往往通过前人的思考或者间接经验获得。包括哲学经典在内的各类经典,它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普遍性、共同性问题的回应,构成了间接经验。学生通过经典看世界,同时也奠定了广博的知识视野。学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工作坊主题研究中,辅助阅读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人类与大地母亲》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和共同体理论有了深刻的认识。以此为逻辑起点,他们开始转向了对全球化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怀特海说:“真正有用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地理解一些一般原理。这些原理能够运用到各种不同的具体细节中去。”学生运用经典中的理论思考现实,这说明他们的认知已经开始向深层转化,用哲学家冯契的思想表达就是“化理论为方法”,即向智慧层面飞跃。第二,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经典的学习兴趣。社会进步较快,以工具为主要标志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刷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学家弗兰克・纽曼等指出:“当学生们积极地投身于一种自我驱动的学习活动中,而不是消极地坐在那里被动听讲时,他们将学得更多、更深,并且记得更牢。技术也能给教授们带来对那些理论更实用的讲解,这是比说教远为有效的方法。技术还能够使学生们不同的学习方式一目了然,并有助于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技术能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这在经典研读教学中表现得很明显。在哲学工作坊研究中,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文案撰写的规范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板书设计的美观性等内化的技术形式表现出来;二是以学生对文献平台的掌握、PPT设计的精美性、音频视频制作的独特性及动漫影视的典型性等技术应用程度体现出来。这两个方面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水平的同时,也使得抽象的哲学理论获得了具象性。它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帮助,使得抽象的哲学经典理论变得鲜明生动。在中国传统哲学经典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动漫、视频、音乐等插入PPT设计和讲授活动中,使得课堂呈现出灵动唯美的韵致。学生还利用各种录制软件、剪辑软件个性化其在哲学工作坊中的研究结论,洋溢出一种审美情趣。师生之间沟通也越发紧密,传统的面对面问答交流方式变成了微信、QQ、钉钉中的随时答疑指导和平等对话。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识记能力和课堂满意度也随之提高。第三,开发了学生的潜质,锤炼了多重能力。教育学家弗兰克・纽曼等认为:“当我们想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对所获取知识的应用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保留时间长久的记忆力时,讲授其实是效果最差的一种方式。学者们普遍得出结论,当教学方式从讲授改为课堂讨论,或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或是通过向别人施教而学习时,学生能够学到更多。”讲授、讨论等教学方式,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哲学工作坊融合了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势,贯穿了问题学习法、多学科综合学习法、辅助学习法、协作学习法以及竞技式的同伴教育学习法,多角度开发学生的潜质。在哲学工作坊中,学生对经典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刻,相关能力的锻炼也愈发突出。他们学会了查阅文献并在对文献进行综合梳理过程中整合出相关观点,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这训练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在研习经典过程中的独特视域、新观点使得他们的原创力得以发现,提升了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讲稿的撰写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长久的识记力、逻辑分析力及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主讲过程中,PPT的设计锻炼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同一研究主题的哲学工作坊之间的提问和交流,又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哲学工作坊所营造的学术环境,锻炼了学生的多重能力,形成了以学习为中心的风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四,提升了学生化理论为德性的素养。哲学经典是以理论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对经典的学术研究最终要内化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及德性素养。化理论为德性的过程也就是个人独立人格的生成过程。德性涵养,是人的立身之本。任何成才之教无不体现成德之教。不论是经典著作,还是中国传统经典,对于培养学生深刻的伦理道德意识、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责任感都有深远影响。哲学经典是以某种方式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乃至对人自身的深沉认识和多样理解。从这个意义而言,研习哲学经典显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意义深远。尤其中国传统哲学经典中,彰显了中国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这使得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提升到更高的境域,同时也将追求德性素养视为精神生命中珍贵的事业。

三、哲学工作坊实现了经典研读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

与传统讲授型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哲学工作坊在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学习方式及考核方式上都实现了经典研读课程教学方式的良性发展。第一,在教学模式上,由教师主导诠释型向学生自主探究型转变。传统的经典研读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是教师向学生诠释经典的文义、理论和方法。这是基于经典的深涩性和学生理论基础的薄弱性考虑。将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引入经典研读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形成了同伴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共享的氛围,这对于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当有利。学生由起初的对哲学经典的畏惧到自主探究中的欣喜,增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第二,在教学环境上,实现了由课堂教学向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的转变。经典研读是理论形态的课程,它缺乏实践领域的可操作性。因此,传统的教学环境基本上是课堂教学。在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下,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导论、交流和总结。教师的指导和答疑、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都是在课外进行。课外教学活动还包括座谈会、小型研讨会、参观和游学活动等。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课外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并同课堂教学相互促进,提高了经典研读课程的教学效果。第三,在学习方式上,由指导型学习向自我发现型学习转变。指导型学习是教师用语言或者文字教导学生即讲授型的学习。自我发现型的学习则是“经由研究、调查或无人指导的状况下,自己深思熟虑的一种学习过程”。对于经典研读,两种学习类型都必不可少。在哲学工作坊中,指导型学习是基础,而学生的自我发现型的学习则是必然趋势。自我发现型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才成长,正如怀特海所说:“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从这个层面看,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是深远的。第四,在课程考核上,注重多样化考核形式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在课程考核形式上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包括试卷、论文、PPT和板书设计、微课、视频制作等。在过程性考核中,要关注学生平时的努力程度及在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参与深度和学习质量,避免以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学习效果一锤定音的评价弊端。总之,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显著提高了经典研读课程的教学效果,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环境,使得学生在知识、智慧、能力和素养等方面进步较快。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虽然是以哲学经典研读课程为中心,但其理念和手段也适用于其他经典研读课程,如文学经典、史学经典、政治学经典等。在非经典研读类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中,也可适用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因为这些课程都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辨有关。如果将哲学工作坊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好,还需要扬弃学生的任务心理,使其摆脱仅为学分和绩点的获得而研读经典的初衷,而从自我发现型学习中获得乐趣和对自我确证的力量。只有学生实现从自觉研读经典到自愿研读经典的心理转变,那才能真正将理论内化为德性涵养和实践智慧。这是由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责任关怀决定的。

篇(10)

TBL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即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是指以团队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TBL教学法作为当今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医学教育等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学习和借鉴医学教育领域应用TBL教学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用TBL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一般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TBL教学法,可以通过课前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学习、课后知识应用与巩固提高三个阶段进行。

1.课前自学阶段。在此阶段,教师提前数周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参考资料、教学主题等下发学生教师根据学生意愿、学习成绩、平时表现、方便操作等进行综合考虑,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目的在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学习,提高兴趣选举组长,由组长负责进行成员间的任务分工(如资料收集、课堂讨论主讲、发言课件制作等)学生根据教学主题、目标进行课前阅读,将讨论结果制作成PPT或发言稿,准备下阶段的课堂发言讨论。同时,组长要将学习情况和讨论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类,发现哪些知识点、问题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存疑的,哪些是学生关心的,将学生的这些学习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以鼓励和监督学生学习。

2.课堂讨论学习。在此阶段,先进行学生发言。在教师主持和引导下,由学生推举产生的小组代表进行课堂发言,阐述本小组上阶段的学习情况,将学习成果展示给其他学生。在学生发言前,教师事先要做足功课,针对各种可能发言情况进行预案设计,掌控全局。避免学生发言出现过激与不当言论,绝不能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演变成宣讲资产阶级自由化、封建迷信等思想内容的场所,绝不能背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课堂考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既可以发放题目进行书面测试,又可以进行口头提问测试,测试目的在于检测学生自学和讨论效果。书面测试易受学生人数、课堂时长等因素限制,较适合小班化教学;口头测试可以由教师和其他同学向发言小组进行提问,由发言小组回答和辩驳,口头测试简便易行,较适合大班化教学。课堂考评是学生能力培养、知识掌握和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掌握学生思想政治动向的重要环节。教师点评可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点评必须有针对性,要针对同学讨论结果、团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等进行总评,总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而不是为了在学生面前炫耀自己。教师总评时既要善于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又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理论性与通俗性的统一,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感染力。在此阶段,教师也应将学生的课堂发言等表现情况纳入课程成绩评定体系之中。

3.课后知识应用与巩固提高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针对课堂讨论中发现的、学生理应掌握而没有掌握的理论知识,理当明辨而不能明辨的是非、美丑、荣辱等问题再设计,布置课后应用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方法,使其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课后练习题应当灵活多样,可以是选择题、简答题、是非判断题、案例分析题等,也可以是时事评论、政策解读、经典选读、实践体验等,通过各种形式综合评定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引领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党情,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TBL教学法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引领学生成长、坚定信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方式单一、教学实效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的LBL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仍是目前一些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法。固然,LBL教学法有其优点,如便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学生成绩的评定等,但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学习兴趣相对低下、师生交流缺乏等缺点暴露无遗。而TBL教学法通过学生自学、思考、讨论、互评、解答,教师讲解、测评、巩固提高的过程,化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化教师传播知识为引领学生成长,有助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创新知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与传统的LBL教学法相比,TBL教学法具有鲜明特色:

1.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在LBL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等都由教师主导,教师身兼多种角色:知识传授者、教学目标制定者、学生成绩评定者等,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基本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参与课程考试。但在TBL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教学主体是由师生双方共同构建而成的,学生不仅是听课者、应试者,而且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2.教学内容从课程理论体系向现实问题转变。在LBL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教师上课较多采取的是“照本宣科式”的理论宣讲,讲授过多地囿于教材,囿于现有的理论体系,较少对学生进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仅仅是授人以鱼,缺乏授人以渔。在TBL教学法应用过程中,通过课前预习、团队讨论、课堂检测、知识运用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答疑解惑,更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运用能力,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实现教学内容上的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际等方面的高度统一,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学习方法从教师授课、学生识记向教师引导、组员互帮互学转变。在LBL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学生学习一般采用的是教师授课、学生识记的单一模式,教学过程注重教师与教材本位,而忽视学生本位,学生始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但在TBL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多体现的是民主原则,在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师生双方就某一主题表达自己最真实的看法,小组成员间、师生间进行真诚的合作,师生关系变得融洽而和睦。

4.评价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在传统的LBL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主体相对单一,基本上都是由教师确定考核内容与方式,较少引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这种评价方式很难反映学生真实的水平和学习态度,也不能对学生学习起有效的引导和激励作用。TBL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法,强调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强调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其中,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业成绩评定是搞好TBL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评价主体既可以是学生自己,又可以是集体和教师。学生自评能让学生客观冷静地认识自我,发现不足;集体互评则可以弥补自评的不足,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增强自信,培养合作精神与能力。学生自评、集体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可以使评价更客观、全面,使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应用TBL教学法的策略与技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TBL教学法,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入脑、入耳、入心。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既坚持TBL教学的一般性要求,又注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掌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施TBL教学模式的策略与技巧。

1.互信合作是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TBL教学法开展教学,首先依赖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否进行心灵的沟通,能否构建形成互信合作的人际关系。就师生关系而言,教师要从情感的投入开始,实现由单纯的教育者到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以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度的责任意识、崇高的使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赢得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朋友,着眼于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手段,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之目的。就生生关系而言,小组的合作学习,绝不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简单议论,而是成员之间构建起紧密的“学习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小组内部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与角色分配,生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助、互学、互动关系,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生生间要学会尊重、交流、倾听、欣赏,否则,缺乏成员间的互信与合作,TBL教学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2.合理分组是依托。实施TBL教学,要求教师依托小组开展教学活动。要让小组成员进行卓有成效的互帮互学,教师就必须在全面把握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知识水平等基础上,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教学班级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创设规模适中、便于操作、时效恰当的若干小组,通过成员间的相互质疑、互查互练、总结提高等路径,实现成员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因势利导,进一步通过组际研讨、组际比赛等形式组织丰富多样的组际交流,为学生的思想交锋、信息交流、协同研讨,共同的求真、求善、求美活动提供更大空间和平台,从而有利于师生、生生、主客间等各方面的互动。

3.平等对话是主要形式。实施TBL教学,凸显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课程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但是,这种参与,并不是简单的“班级教学加团队讨论”,更不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讲授加学生代表发言,而应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教师既是学生的听众,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掌握学生学习的方向,指导学生学习的进程,回应学生学习的要求。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同成长,共同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彰显,意味着知识的获取、品性的形成,正是在这样一个和谐、自由、宽松、平等的对话氛围之中实现教学相长。

4.手段综合运用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TBL教学法开展教学固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TBL教学法在具有独特优势的同时也可能带有相对的局限性,TBL教学法有时也未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方法,未必是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所存问题的灵丹妙药。例如,TBL教学需要学生利用更多课余时间进行课前学习、小组讨论、PPT制作,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准备资料、编写教案和讲稿,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也易受影响;需要学校提供配套的政策、经费、人力支持,等等。因此,教师在应用TBL展开教学工作时,应针对不同学校、年级、专业的特点,密切结合课程具体内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个性风格,合理运用图表、数据、经典文献、历史典故等教学资料,综合运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取长补短,才能确保TBL教学取得最大实效。

5.民主集中是关键。实施TBL教学,一方面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调控学习进程,反思学习结果,体现自主性和民主性。特别是在课前自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这种自主学习必须以集中为导向。正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会碰到许多学习困难而需要他人帮助,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才具有现实意义。正是有了这种集中,团队成员的力量得以集合,成员可以依靠团队的力量分析问题、探求原因、寻找对策、获取新知,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与超越。

参考文献:

[1][德]希尔伯特・迈尔著.冯晓春,金立成译.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第1版.

[2][美]Stephen D.Brookfield,Stephen Preskill著.罗静,褚保堂,王文秀译.实用讨论式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1,第1版.

篇(11)

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套用普通高中教科书模式,不能满足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实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流弊甚多。本文以2006年苏大版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对课文的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①可见课文在教科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课文不是学习目的,只是一种凭借,一种工具,语文能力的形成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分析出当前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的课文系统存在的不足,简要归结为时代性不强、外国文学作品入选不理想、缺乏趣味性、没有与专业相近的选文、单元组织方式有待改进、没有专门编写课外读本和参考提纲等六个方面,为课文入选的标准提供了参考前提。

一、工具性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工具性有过多次的重要论述, 1980年他强调:“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 ②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课文的选择要体现语文作为基础工具的特质。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这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教育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教育,因此语文学科必然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听说读写各个领域里的训练课文都必须典范、晓畅,除了经典例文外,其他入选的课文的语言要具有时代气息,课文内容要与时俱进。五年制高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低,课文的选择尤其要注重基础性,不宜太难。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课文的选择上要体现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特质。选文作为交际工具的特质应体现在是否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四个基本能力方面。听、说、读、写这四项语文能力的训练,构成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同时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最根本、最具体的体现。因此,选择典范课文编撰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特别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一最为基本的属性。

二、人文性

于漪在90年代中后期撰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观点。“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且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符号因意义而存在,离开意义,符号便不成为符号,因此语言不但具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具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③

关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首先要弄清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的内涵相当丰富,不仅指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制度,也应该指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不仅指对人类智能、情感、审美世界的开发,还应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进行自由创造、争取个性解放的努力。

关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课文的选择上要挖掘人文精神的源泉。华夏大地,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有“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的仁爱之道,有“礼为用,和为贵”的宽容之心,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支柱。在今天,这些古老的人文精神又注入了新时代新鲜的血液,有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公德意识,有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深刻的人文关怀,这些,使古老的人文精神焕发出了新的生命。语文课程正是植根于这一片沃土。我们的课程理念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的沃土上,才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的“丰富”之所在。

关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课文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课文选择要为五年制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要能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要符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育中,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到大量的经典课文,直面古代、近现代先哲和伟人的思想结晶,用他们善感的心灵去体会我们伟大民族的光荣与耻辱,接受文化熏陶。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理应成为学生灵魂提升和解放的重要媒介。

要强调语文教科书中选文的文学性,文学作品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部分。强调文学性,并不是要把语文课本变成文学知识课本或文学评论课本,而是要求选入的文学作品具有美的情感,只有渗透了人文精神的选文,才能把语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开放性

课文选择的开放性是相对课文的选编范围局限、题材狭窄、表达方式单调、知识陈旧等而言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比起同龄学生思想更活跃、课外精力更旺盛、实际的求知欲更强,我们目前的语文教科书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2006年苏大版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中课文的选编,在2000年、2002年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两次修改,但中国文化方面考虑得多,世界文化、人类文化方面考虑得少,缺乏广泛的视角和广泛的人文性。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交融化等都要求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不能只囿于我们文化的狭窄视野。

关于外国文学作品。世界文学卷轶浩繁,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把不同时期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引进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一方面改变了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的结构,给教科书注入了新的血液,开阔了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有机会积淀丰富的外国文学知识,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成长也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综观三套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外国文学作品的入选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当代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在外国文学作品的课文选入上应适当增加比例,突破当前国别、风格、题材、体裁上编选的不足,广泛选取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甚至可以择取一些西方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言论以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的深度。

关于题材。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国别、作品的时代上,作品的题材也应体现出开放性。“通过课文来进行思想教育,其内涵也远比以往丰富得多,广泛得多,它除了政治思想教育以外,还应当包括伦理道德教育、人生哲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审美情感教育、治学精神教育等等”④。因此,就课文的思想内容而言,取材标准不应该单一,要体现出多样性。我们可喜的发现,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在入选课文的作品题材上从狭隘的阶级教育逐渐走向了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教育、职业教育、人与自然教育、审美教育以及自我教育。课文的题材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延伸至世界文化教育、道德伦理教育、艺术教育、宗教教育等等。

四、实用性

五年制高职教育体系下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因此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在课文的选择上要充分重视实用性。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课文的选择上,不要忽视五年制高职语文学科的实用性特质。

重视课文的实用性,重要的是突出课文应对生活、服务现实的功能。在课文的选择上,无论是何种体裁,选入教科书作何种用途,都应注意到要紧密结合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能够提高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重视课文的实用性,在引入应用文体时要丰富。在原有的总结、计划、通知、启事、报告、请假条等应用文文体的基础上,要加上广告、合同、产品报告、鉴定书、投诉信等应用样式。另外,象倡议书、采访记、演讲稿、调查报告等应用文体也应以不同的形式入选课文。应用文体的选择要从社会交际属性和日常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2007年3月,在对已经就业的8名同学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有7名同学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完全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学生们讲他们在语文课本上从未见过像鉴定报告、产品分析报告这样的文体。可见,教科书的编撰者在应用文体的选择上仍然不够丰富。

重视课文的实用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教科书的‘可接受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材要考虑特定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深浅适度;二是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⑤课文的选择关键在于其可读性程度、学生的可接受水平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科书编辑者不能一厢情愿。

五、时代性

鲜明的时代性应该是五年制高职语文课本的特征之一。从内容上说,要求教材更多地把眼光朝向当前,让教材更鲜明地跳动现代生活的脉搏,使学生感受到时代精神的新鲜气息。例如,生存与发展,民主与法制、科学与文化、竞争与合作等。从形式上说,则应力求采纳一些对学生产生实际影响的文学样式,诸如科幻作品、推理小说、武侠小说和纪实文学等。只有内容上全方位与现代生活贴近,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全方位吸引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也才能更切实有效。如果说典范性是语文教材生命所在,那么时代性问题也具有同样重要性。

随着中国“入世”,各项政治经济改革朝着纵深发展,文化、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新月异,但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未能及时吸收哲学、教育心理学、语言学、文学领域里的新成果,滞后于时代风云,这种现状对于流淌着创新血液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提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的时代性会给教科书的编写者制造很大的麻烦。一般的教科书都是五年更改一个版本,显然不能满足信息社会中五年制高职学生的需求。我们提出教科书的时代性,要求五年制高职语文教科书三年就必须换版本。

注释: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42页。

②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49页,第4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