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音乐律动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3: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音乐律动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音乐律动教案

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97-01

一、模式的结构特点

“以唱导游,以游助唱”使学生在音乐课中热爱音乐的美,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

它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诱趣一动静结合,训练实践感受内化,陶冶性情。

第一步:创设情景,诱趣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律动练习,可以满足学生动的心理;故事引趣,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上来;游戏激趣,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进入角色,为学习新知创造欲动的心理氛围。

第二步:动静结合,训练实践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训练、实践。以节奏练习为例,如果仅有教师的热情,充其量只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许还会导致混乱的状态,而学生也难以受到真正的训练,所以训练必须做到动静结合。首先是心动,然后才是手动、口动,乃至身动,静中有动,而动时心中平静,从而达到整体和谐与发展。

第三步:感受内化,陶冶性情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在美的乐感和美的动作的陶冶中从内心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这一课堂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始终以唱游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形成一幅活而不乱、动之有序的动态性结构图。

二、教案举例:生日快乐(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片断)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师:刚才,小朋友进教室时,脸上都笑眯眯的,为什么?(生答)你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心里会很高兴?(生答)对,过年、过“六一”节、出去旅游、考试得了好成绩……心里会特别高兴。今天是小兔灰灰的生日,咱们该怎样表示一下呢?(生答)。好,咱们就一起来为灰灰庆祝生日。(出示生日蛋糕,点亮生日蜡烛做发声练习,边表演边演唱:《祝你生日快乐》)

(三)节奏练习

师:平时同学们过生日时,好朋友可能会送礼物给他,今天灰灰有个难题想请小朋友帮它解决一下,就当送给它的礼物吧。

1.复习旧节奏;

2.组成新节奏拍打。

(四)视唱练习

(教师事先在同学的座位底下藏一些节奏、曲谱、头饰等)灰灰也送给小朋友们一些礼物,请你找找自己的伙伴,并唱一唱。(生边律动边找伙伴,视唱曲谱)

(五)教授新曲

师:刚才小朋友送给灰灰一首生日歌,灰灰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也要唱一首生日歌送给小朋友――你们听。(放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生日时愉快的心情)

师弹奏歌曲旋律,生朗诵歌词。

师弹奏歌曲,生边哼曲谱边律动。

分析演唱时力度变化,齐唱歌曲。

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并唱歌表演。

(六)欣赏乐曲

整体欣赏:感受音乐的情绪。

分段欣赏:对乐曲进行对比,并内化,欣赏小结。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灰灰的生日过得真热闹,我们又唱又跳,不仅感受了《喜洋洋》的欢快和喜庆,而且还学会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生日蜡烛》,知道了我们演唱歌曲不仅要有感情,而且还应该注意力度的变化。以后只要我们多听、仔细听,那么,欣赏音乐的能力一定能得到较快的提高。(随着乐曲边律动边出教室)

篇(2)

二、体态律动充满即兴的音乐教学

体态律动,顾名思义,与身体动作密不可分。它由现代音乐教学法的开创者、瑞士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 Emile Jaques-Dalcroze) 创造。体态律动教学法从人的身体出发,肢体动作将音乐与内心联结,律动表达的是所听到的音乐( 诸如节拍、节奏、音高、乐句等) ,律动也表达内心感受。身体律动与即兴创作是体态律动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最重要的两大特色。

在现代音乐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而成功地将即兴引入音乐教育中的也是达尔克罗兹,他所创立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即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理论体系最终得以完善的标志。他把即兴创作发展成为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伴随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教学活动。这既是音乐创造的过程,也是音乐表演的过程,同时还是音乐鉴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能锻炼孩子们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良好的音乐形式和结构感知力,同时也能培养孩子们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创始于1905 年,1902 年达尔克罗兹在瑞士音乐节向全世界阐述了基本的体态律动教学法构思,1905 年开始了这一崭新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达尔克罗兹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所生活的时代,不仅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印象主义、民族乐派; 美学思想出现了表现主义、形式主义; 在教育哲学思想方面,出现了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经验主义、行为主义等思潮,这些都是培育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思想的精神沃土。

在身体动作与音乐的关系方面,他有着独到深入的见解。他视音乐为源自人心深处的情感,是情绪、物质、生命的直接投射,且音乐的节奏比旋律更接近人的本能的灵性; 音乐唤醒人的内在感觉,音乐中所有的节奏都起源于人类的身体,随着时间其形态和组合也跟着变化繁衍。音乐是建构在节奏和力度上的艺术,它赋予身体动作风格,用情感激发动作,然后身体的律动又进一步激发人们的音乐情感,两者相互影响促进; 身体动作中的不同姿势形态,是人们将内在非意识及意识性的感觉带到外在世界的通道,身体联结了音乐与人的内在感觉。

在对待即兴这一问题上,达尔克罗兹的态度是极其明确的,他认为即兴能够发展学生快速、明确地表达某一音乐的思想和感觉,也帮助学生获得一种综合想象、自然以及感性地运用音乐节奏与旋律素材来创造音乐的能力。然而,即兴并不是随性或者任性而为,体态律动教学中的即兴是建立在一系列常规性、规范性的音乐教学基础上的有结构的即兴。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中,即兴创作的结构性依赖于多种媒介进行音乐教学与音乐表演,例如身体律动、语言、戏剧、歌唱及乐器演奏。每节课上,学生都会在基本的音乐本体内容学习后,进行某些形式的即兴,例如语言的即兴、歌唱的即兴、乐器演奏的即兴等。而学生的即兴有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需要在老师演奏、演唱等多种即兴氛围的熏陶下才能得以激发。

三、有结构的即兴教学与音乐创造力培养

现代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潜能,每个人的创造力潜能在正确的教育以及适当的环境中都可能提高。创造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一般领域的技能,但是现在的观念似乎转变为创造力是一种特定领域的技能。美国华盛顿大学创造力研究专家基斯索耶博士认为创造力是要区别特定领域的: 一个人在某一领域中变得具有创造力,是通过理解和训练来帮助其发展出在该领域的创造潜能的。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在某一方面表现出创造力,则需要他在这个方面具备非常丰富的专家知识; 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如果创造力的培养是关于某个具体学科,则会更有效果。

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哪些因素可以对创造力的改变形成影响呢? 索耶认为创造力的教育必须是特定领域的: 为帮助学生在某一科目更具有创造力,则该科目必须以一种能让学生获得认知理解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样这些知识便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变得更具创造力。讲授式教学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记忆知识来进行的。这种形式的教学会带给学生相当表面的知识结构,而不会形成能够支撑创造性行为的认知理解。对于创造性行为来说,学生必须获得深层的概念理解,而非表面的记忆。他们需要教学向他展示知识之间的关联,而不是以一种孤立的方式记忆微小的主题。这些学习方式更有可能支持迁移( 将所学知识用于更大范围的能力) 和适应性专长( 将所学的东西创造性地应用于新问题的能力) 。索耶在《创造力的涌现》一文中充分论证了有结构的即兴对于创造力涌现性的作用。创造力的涌现性,通俗地说,是指创造力的不可预测性。研究者通过对充满即兴性表演的剧院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分析,得出创造力涌现性呈现出来的不同类型与激发创造力涌现性的条件。基于建构主义的原则,深度的有效学习需要以一种不可预测的即兴的方式展开,而这种即兴的方式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是不存在的,传统教学没有不可预测性,没有即兴,因此也无法形成创造性学习,激发创造力。因此,索耶认为创造性学习的条件: 必须是部分地即兴,部分地涌现,也必须有设计良好的结构。

上述研究为体态律动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供了学习科学研究的依据。首先,这是具体学科的创造力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其次,体态律动音乐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在必要教学媒介基础上的即兴,也就是有结构的即兴。在笔者的体态律动课堂中,可以在现场教学过程里清晰地观察到,学生的即兴表现和音乐创造力,可以说充满整个课堂,无处不在。这些音乐创造力表现为富有个性的身体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运用指定调式音阶的即兴旋律创作( 歌唱或者弹奏) ,节奏的创意组合,语言与节奏、音高的创造性搭配,而且在一定音乐情境下,视觉艺术( 如绘画) 的创作也变得轻而易举等等。

那么体态律动课程中的基本结构具体是什么呢? 首先,音感训练。达尔克罗兹音感训练的目标近似于我们通常熟知的视唱练耳,即需要用耳朵听辨出音高、音程、和弦的不同特质,以及音色的明暗、节奏的长短快慢、力度的强弱变化、和声的色彩、调式的色彩等。这些内容的学习运用有别于传统讲授和机械训练的方式。其次,音乐节奏律动。内容包含指挥、立即反应,根据基本拍、速度、力度、规则拍子、不规则拍子、卡农等要求进行的身体律动。第三,乐器与歌唱即兴。键盘和声、节奏模进、重复与对比,与音乐相关的弹奏与演唱的即兴表演等。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要培养音乐创造力,首先要进入到音乐的情境,对音乐本体的要素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体态律动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方法可以说为培养音乐创造力提供了索耶所说的结构。然而这样的结构只是体态律动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还有对音乐创造力同样有价值的即兴部分是如何实施的呢? 体态律动课程中的即兴与基本的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音感训练中的即兴、身体律动中的即兴和即兴乐器演奏。这里笔者根据自己在课堂中的身体律动部分的即兴教学案例《海底世界》,谈一下学生的即兴表现。

课程伊始,学生赤脚围成一个圆圈进行身体律动的热身。快速反应是身体律动中常用的音乐律动方式,做法之一是学生以音乐为指令,音乐响起时,按照音乐的某个要素( 如节拍、节奏) 进行走、跑、跳等律动,音乐停止时,学生的动作也马上停止。在通过快速反应热身之后,学生建立起了对音乐反应的敏锐,集中注意力。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当天的热身情况,即兴弹奏出带有水感觉的音响,音乐可以是缓慢的、急速的、温柔的或凶猛的。教师通过即兴演奏的音乐和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一个海底世界,里面有很多海洋生物,比如小鱼、水草、珊瑚,等等。同时,教师即兴创编出表现这些生物的动作,请学生们模仿。紧接着,老师即兴地改变音乐的个性,请学生用心听音乐,音乐变化了,海洋生物也从小鱼变成了大鲨鱼,从一颗细细的水草变成了一大簇水草,那么我们的身体动作怎样随着音乐的变化改变,怎样表现出这些不同的海底生物呢? 从本人教授5 至6 岁儿童的观察发现,在本课例中,儿童身体的律动会随着音乐性格的改变而在动作的幅度、行进的速度、肢体动作的快慢程度上有所改变。且儿童的动作不会一直重复模仿教师起初的身体律动,而会寻找新的乐趣,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尤其在观察到其他同伴改变动作的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尝试做出自己的创意。此时,教师的适度鼓励和表演,会更加有力地激励儿童形成富有个性的身体律动创造。这个课例比较典型地展现了身体律动从模仿到集体合作,再到群体互动,最后达到个体身体律动创造的完整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一创造力的表现形式为身体律动,但这一切的创造源泉来自于儿童对音乐的感受,是结合了音乐感受、音乐想象的创造力的展现。

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中,教学生音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通过教,进而促成学生的即兴表达与音乐创造力才是一个完整的小循环,在完成一个小的创造循环后,再进入到下一个有结构的即兴教学循环。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有结构的即兴教学中促成的音乐创造力是这一教学体系的常态,教师与学生在每节课上都会有相当多的即兴与创造,而不是难得一见的顿悟式、灵光乍现式的创造力。

四、儿童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需要音乐教师转变传统接受主义教学观

像体态律动教学法这种有结构的即兴教学对儿童音乐创造力的促进是非常容易观察到的,如今类似的体验式音乐教学受到社会培训机构和家长们的追捧,学校音乐教育系统也开始试图从中吸取养分进行教学改革。但目前在中国能够独立设计课程、实施教学的音乐老师屈指可数,可以说,这类师资远远无法满足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音乐教育需求。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下两点:

一是从业音乐教师的传统接受主义教学观根深蒂固。从培养儿童音乐创造力的观念上看,虽然音乐学科在人们的观念里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学科,但在实际的儿童音乐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们认为音乐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无论是器乐教学一对一的师徒式授课,还是学校音乐课程的班级授课,大多数的音乐教师几乎很少关注音乐创造力,对这一素养的培养也表示束手无策。目前的音乐教学表现出的诸多传统接受主义特征,与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格格不入。例如:

1. 音乐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听话被视为优秀的学习品格; 老师较少为学生提供活跃、自主、个性的发展空间。

2. 音乐教师习惯运用授受式的教学方法,主张按照老师要求勤于练习就能达到效果。高效地灌输和大量地训练被视为好的教学。

3. 音乐教师习惯于花费极大精力学习掌握把控课堂的技巧,将音乐课的教学设计为逻辑性强、可控性强的文本教案,严格依照教案教学,忽略学生的课堂反应。

篇(3)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培养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责任是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欣赏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享受音乐,创造音乐。但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关注。

一、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1.反复的语言讲述不符合音乐审美规律

音乐艺术中的声音的非造型、非语义的性质,决定了音乐艺术的美不能用确切的语言表述,可是,在中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按自己理解用语言来描述或解释音乐,这些解释带给学生的只是语言词汇,约束了学生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这种以语言替代音乐的欣赏教学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的语言给人的感受,而完全不符合音乐欣赏审美的规律。

2.过多的听赏使学生失去兴趣

在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特别重视音乐欣赏课中的“听”,因此大量收集音像资料,不惜花整堂课的时间用于反复的“听”音乐,使得学生不但没吸收音乐知识,反而因为过多的听赏而注意力分散,没了兴趣。如在欣赏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时,音乐教师往往会播放大量进行曲来让同学整堂课的听,让学生感受进行曲的基本特征。一堂课下来学生往往只记住了进行曲的基本速度和情绪,而其他相关的音乐知识,如乐器的编配、进行曲的风格与意义,根本没有得到透彻的分析与了解。整堂课地听赏音乐,使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参与的地位,无论是听觉还是思维都会“罢工”。

3.审美教育变品德教育使教学走入误区

在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经常把“德育”与“美育”的关系混淆,片面地认为审美情感就是道德情感,把欣赏课当成思想品德的说教课,对学生大量地阐述乐曲背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欣赏爱国歌曲《黄河大合唱》,教师会让学生反复体验其中的爱国情感,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滔滔不绝地讲起爱国故事,一再强调让学生领悟歌曲的意义。四十五分钟下来,学生犹如上了一堂政治课,头晕目眩。这种片面追求音乐中的品德教育,忽视音乐的审美功能的教法,偏离审美教育的方向,最后将走入教学误区。

二、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1.对欣赏课的错误认识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和师资、设施的限制,再加上班级规模的庞大,教师把音乐课习惯于上成唱歌课,把会唱几首歌、了解一点音乐知识当成学习音乐的终极目标。而对于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的教师则按照唱歌课来上,即反复地听几遍乐曲,稍微讲解一下,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习。教师对欣赏课的认识普遍存在偏见,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农村小学。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一些经济贫穷、观念落后的地区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加上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而不能更好地投入到音乐教育中。

2.对审美价值认识的不足

就传统的音乐教育来说,“审美”这一教学理念确实能为学生带来不凡的影响,能让音乐教学更科学、更实用,也更符合音乐的本性。但是,当前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审美”一词盲目推崇,只是为了响应号召而空喊的一句口号。在实践过程中审美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部分音乐教师没有明确的方向,甚至是混淆的。有些教师在教案中会写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真正落实。有的甚至把歌曲中的道德情感当审美体验来进行大肆的渲染,背离了审美的真正含义。教师对审美价值认识的不足严重影响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值得我们反省。

三、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观念,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失去了课堂主体地位。但是,新课程改革近10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活动,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律动法

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节奏律动来感受和表现音乐情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其他诸如句法、色彩等音乐感觉。用律动来导入课程,可以有效地揭示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音乐创编音乐律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音乐感受力。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律动形式,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身体动作或舞蹈的形式表现音乐的律动,因为他们天真、幼稚、无拘无束,不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则适合采用击掌打节奏、挥手、对唱等形式,但是在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变换形式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在欣赏歌曲《嘎达梅林》时,可以让学生在后半拍上击掌,并不断随歌曲变化的力度,以增强乐感。中高年级的同学心理发育比较成熟,可以采用如互问问题、赛歌的形式进行。律动法很容易活跃课堂气氛,但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向学生讲清规则与注意事项,若学生情绪控制不住,就会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

2.讨论法

讨论法经常运用于对歌曲演唱的处理分析、音乐欣赏作品的理解、形体律动的动作分析、旋律创作的研究等。

讨论,是学生表达情感的一个平台,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如果能在集体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则可以起到深化理解音乐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在漫谈音乐感受时,也会积极地表现自己以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同时也是他们释放情感、表达观点的有效时期,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在课堂上,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欣赏乐曲《彼得与狼》时,可以讨论乐器的编配是否合理,或讨论每个乐段中所包含的动画情景等。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反应,尊重他们的想法,重视他们的音乐感受,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讨论法不仅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而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否则就容易出现冷场的局面。

3.联想、想象法

音乐联想和想象是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将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给学生音乐联想的自由空间,启迪学生大胆地进行艺术想象,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有利于学生自我音乐形象的形成。但是学生在对乐曲发挥自我想象时绝不能胡思乱想,而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这样才能培养综合素质。如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时,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往给予人精神,使人振奋、鼓起勇气向困难斗争的意境方面去联想、想象,而不是让学生偏离主题,往颓废不振、消极或其他不相关的方面想。联想、想象法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判断、理解和评论音乐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4.直观法

在欣赏教学中,直观法是将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结合起来接受音乐知识或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好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利用实物展示、图片或电化教具等手段为欣赏教学服务,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例如欣赏《金蛇狂舞》时,为学生展示民间端午赛龙舟的图画;欣赏《白毛女》时,播放其中的部分经典片段;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为学生出示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在学生享受直观上的体验时,教师应配以相应的歌曲讲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虽然采用直观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确保教具的完备性下进行。

5.自由创作法

自由创作法是以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自由的发展,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满足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欲、创作欲和获得成功感,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相互之间有互促互进的作用,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自由,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自由想象、自由表现和自由创作当中,在音乐创作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音乐欣赏课不同于唱歌课,它少了教唱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环节,课堂气氛易受到影响,加上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注重知识讲授与技能的培养,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环境,接受着枯燥的音乐知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音乐的教育功能也受到影响,这是我们值得所反思的严重问题。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吸取教训,进行自我反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深入学习音乐中审美概念,总结经验,有意识、有组织地为学生安排多样欣赏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主动参与音乐教学,逐步培养他们的音乐修养和各种能力,使音乐艺术教育功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参考文献:

篇(4)

引言

唱游教学是一种倡导“动中学,动中学,乐中学”为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加入音乐游戏,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唱游课即是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下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同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从小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一、简述唱游教学及其特点

(一)唱游教学的概念

唱游即是一种边唱歌边游戏的活动,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形成艺术形式多元性的模式。唱游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形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唱唱、玩玩、动动中去感受音乐,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唱游教学的特点

1、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旨在“玩中学”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动力,鉴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一特点,在如何调动学生兴趣这方面可以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创设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小就学会以兴趣为前提提高自学的能力。抓住小朋友都喜欢玩的天性,就采用在游戏中学习的方法,在无形中就可以掌握很多知识,并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更好的融入集体,同学们都各尽所能,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2、创设有效情境,注重“乐中学”

创设情景的教学特点主要是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结合起来,将儿童带入一种思想境界,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吸收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物的应用进行布置情景,如果学生具有动手创作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手工裁剪或自制道具,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也可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技术,使教学更具动画性,易于学生在动态教学下接受艺术的熏陶。

3、人人参与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人人参与,充分发挥会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各尽其职,全面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在低年级教育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感、自学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向加以游戏的渗透,使学生更容易打成一片,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增强集体意识感。如有些歌曲的旋律带有舞蹈性质,即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舞步进行舞动,而教师则需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到有效的结合,真正做到人人参加,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4、加入竞赛,注重“动中学”

基于儿童现阶段好奇心强,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加入竞赛可使学生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不再是单纯的音乐教学,而是结合音乐律动运用音乐游戏、歌唱表演、集体舞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的学习。

加入竞赛并非为了体现竞赛的残酷性,而是通过竞赛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做到人人参与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做到“动中学”。如一年级学习《小青蛙找家》一课中,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歌曲旋律之后,组织学生对演唱歌曲和动物声音、表情、动作进行模仿的比赛,最终由专业老师评出成绩,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竞赛中的表现可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达到自我实现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加音乐课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

二、唱游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理解“唱”与“游”的关系

音乐教学中首当其冲的一个环节即为“唱”,所谓唱就是依照歌谱将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用歌唱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应该对歌曲的背景、旋律、律动、歌词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生命的歌曲,让学生完成一首有内容的歌曲的演唱。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游戏根据实践教学目的划分的话可分为:音符类游戏、节奏类游戏、听音类游戏、识谱类游戏、竞赛类游戏和其他游戏。可根据不同主题的音乐进行音乐游戏的挑选,游戏也包括舞蹈、歌唱表演等,不管是哪种游戏方式,只要是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学习音乐,即为“游”的一个分支。

唱游教学模式中的“唱”与“游”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促使一节音乐课顺利的完成,将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及歌谱中的节奏、节拍、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在音乐游戏中,使学生更好的走入音乐的殿堂。[7]

(二)唱游课应该怎样“游”

首先,游戏要有目的性。在进行唱游课时,教师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此次音乐游戏的目的何在,不能一味的追求游戏这一教学手段,重要的是利用游戏使之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如一年级教材《三个和尚》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听音乐,问:歌曲中讲了什么人都在干什么?聆听过后学生很快的回答了问题,然后教师就开始让学生选角色开始表演,可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却是手忙脚乱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音乐是一种流动的艺术,包括节奏、节拍强弱、旋律都在运动,在音乐游戏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注意聆听歌曲的旋律、节奏,使其感受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理解音乐所抒发的内在感情。

其次,动作要有和乐性。唱游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做游戏时教师带领学生蹦蹦跳跳,组织学生动作的统一性和节奏性,强调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合拍进行。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节奏、节拍都可用动作表现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做出的动作要与音乐的节奏统一,否则音乐游戏就相当于学生漫无目的的玩闹,自然唱游课也起不到好的效果。

(三)“教”与“学”相结合

在唱游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扮演的则是引导者的身份。教师应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考虑准则。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进行有趣且清晰的课堂导入,将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之后进行创设合适的情境和游戏类型,学生依照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音乐游戏的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和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教师制定的教案以学生为主,在实践中学生只需按照教师安排的整体目标进行活动,在音乐游戏的动作、舞蹈中可适度地进行二度创作,唱游课具有灵活性,教师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唱游课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配合得当,以学生为主体来上好一节唱游课。

结语

唱游教学是现在中小学普遍运用的教学模式,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适合现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并结合了多种游戏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益于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掌握知识,了解音乐的奥妙所在。现代教育提倡教师更注重人性化的教书育人,唱游教学则在多媒体教学与游戏结合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篇(5)

麦当劳为什么有魔力,因为它有光辉的形象。

教学和企管,有些方面是相通的;课堂和市场,有些层面上是相同的。

所以,上好第一堂音乐课,将学科品牌的形象魅力充分展示给我们的客户――既聪颖又挑剔的孩子们,就显得非常重要。

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时注意和兴趣的程度。”“先入为主”是人们普遍的一种心理倾向,这在教学中也不例外――对于刚刚接触音乐课的小学生来说,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

站在新学期第一堂课的讲台上,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们的新老师,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期待着新老师带给他们亲切的问候、美妙的歌声,期待着和老师一起在音乐的世界中畅游。

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我们是否思考过第一堂音乐课该怎样做才不辜负学生期待的眼神呢?第一堂音乐课如何开展才能让学生对老师的形象和音乐学科的魅力过目不忘、持久回味?

笔者有以下感悟:

一、端正思想,常规训练

在与学生长期共同相处的过程中,树立规范化的课堂纪律显得尤为重要。不能说所有的孩子都缺乏自觉性,但是缺乏自觉性的孩子占了大多数。虽然音乐学习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但是,严明的课堂纪律才是一切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及时传达给学生有效新奇的信息,那么他们就会迅速地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导致课堂陷入混乱,最终形成无法控制的场面,一旦这种情形成为音乐课的主流,那么想要挽回就困难很多。

因此,在课堂状态的把握上,教师要有主动权和责任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地强调不断地纠正,也需要教师的毅力与耐心。

新学期的第一堂音乐课,我都会明确提出音乐课的常规,但不会机械而又严厉地重复所谓的“规矩”。以进教室为例,上课铃打响后,学生在音乐教室外的场地排队等候,一方面可以平复课间玩耍带来的过于兴奋的情绪,一方面在心理上做好上课的准备。之后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序地进入教室,音乐的选择可以是本节课即将学习的新歌,也可以是已经学过的歌曲。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欢快的音乐律动进教室,或者在老师的要求下像“小猫咪”一样随着柔和的音乐轻手轻脚地进教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音乐上来,在心理上首先为接下来的音乐学习做好了准备。

即使是像进教室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也体现了音乐课有趣又有序的常规,其他像看指挥手势演唱、听琴声做动作等简单的常规也是非常有效的。我相信从细节入手点滴渗透并且做到循序渐进,慢慢地形成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纪律,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活而不乱,变得更加民主、有序、和谐。

二、崇拜教师,热爱音乐

除了训练有素的课堂纪律和常规,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导向在长期的音乐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第一节音乐课上所展现出的个人魅力和专业修养是学生对教师崇拜和对音乐向往的内在动力。

优美动听、声情并茂的演唱,娴熟自信的演奏,富有个性的教学方式,亲切随和的教学氛围,负责任的教学态度都可以成为学生喜爱音乐课的原因。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模仿力强,具有很强的向师性,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异常高大,他们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

所以,教师在第一节音乐课上的仪容姿势、言谈举止、风度态度、歌舞弹唱所传达出的信息,无疑是学生衡量教师学识修养、人格魅力、品德涵养、专业水准的一把尺子。作为美的传播者,音乐教师除了注意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尽可能讲究自己的仪态及服饰,不仅要求整洁大方,还应兼具时尚色彩。课堂上表情亲切、动作端庄自然,语言规范、富有感染力和激情,为学生视觉和听觉多重感官带来强烈的愉悦感,继而在精神上获得美的熏陶,并深化对教师的信任感。

三、精心设计,出奇制胜

篇(6)

中学音乐课是中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和塑造中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就一代新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教育具有超音乐的功能和目的。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其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其的分析

1.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学的科学性

建国60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多年来,中学音乐教学模式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手段上都受到限制和影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方式的陈旧、单一,具体表现为: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对音乐的表现和鉴赏;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在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

想要音乐教育观念有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改变音乐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就要探索他们容易接受的音乐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

2.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的质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校对音乐教育不重视,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了音乐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学校管理者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素质的重要性,认为音乐课是“副科”的课程,上不上都没什么大的区别。许多中学开设的音乐课时严重不足,教学内容被随意改动,使音乐学习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观念,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漠视音乐教育在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不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及审美能力的培养。

3.音乐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的效果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不再是会唱歌就可以像“梨园式”那样教学的教师。相对而言,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有一定的进步和提高,但由于众多原因,就是有资源的学校也不一定会重视音乐课,从而音乐教师也就不会有大的积极性去创新,去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了。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确新的目标,转变旧的观念

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单方向发展范围,独立的学习方式,被动的学习态度和接受试的观念。在《新课程标准基本纲要》的精神指导下,结合音乐课程的目标进行论述的,即“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价值追求,是音乐学科课程目标的总框架。

2.总结国内传统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音乐教学模式也在一层层更新,进步,同时也有大批音乐教学的改革者,在各地也有很大的影响。具体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如下:

(1)传统接受教学模式 。激发学习动机――复习――巩固――检查。优点在于学生可以在单位时间获得较多的知识,缺点是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2)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 优点是可以用示范来刺激学生做出相应的行动,通过模仿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但同时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3)启发诱导教学模式。教师启发――学生摸索――整理深化――巩固发展 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的想法

采用开放式教学,努力创新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的理论,可以将音乐教学模式分为三类:

(1)情感模式是以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即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情景体验――引导鼓励――小结。

(2)行为模式是以培养动作和心智的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模式,如示范模仿教学模式,采取音乐律动,歌舞表演。即激发兴趣――参与游戏――总结转化。

(3)知识模式是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如探索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寻找、探索、创造的能力,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即创造问题情景――探索――解答――拓展――即兴创造――总结。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并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带动学生进入趣味详溢的好学状态。

音乐教学模式同其他任何教学模式一样,但无定式,万事皆是运动的,在运动中追求目标,让枯燥的教学远离学生,原理课堂。在实践中进步发展,展现出每位音乐教师的个性,同时也能挖掘学生自身的奇迹,这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篇(7)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1】

一、基本状况分析

一年级共两个班,共有学生45人,本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用心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用心与老师呼应。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状况预计不均衡,状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一)资料。

1、唱歌:共计21首。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4、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

(二)编排特点。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取,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潜力。

四、改善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学习有关音乐教学的理论书籍,以课改为契机,推动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向科学的课改靠拢,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2、用心参加各种课改活动,注意经验的总结与整理。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学科教学资料的在整体教学之中的地位及作用。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小结。

4、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与考查。

5、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潜力。如: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6、平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潜力和实践操作潜力的培养。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绝大多数小朋友接受过学前教育,其中一部分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会唱好多歌曲。多半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美。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重点放在舞蹈、律动上。不但能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内容

一册教学内容分为《我上学了》、《好朋友》、《动物说话》、《开火车》、《宝宝睡觉》、《做游戏》、《北京儿歌》、《过新年》八个单元,其中表演的作品15首,聆听作品17首。

三、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应充分注意这一年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4、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四、教学重点

1、初步培养儿童良好的歌唱习惯,从自然的声音来歌唱,逐步求得音色的统一。

2、知道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听辨音的高低,听辨音的长短,听辨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五、教学难点

1、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

六、教学改革措施

1、教改专题。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教改措施。

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2)运用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5)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6)绘画、故事、表演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七、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本学期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注重情感体验,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提倡民主教学,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使学生以充满自信的态度迎接每一次的学习。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3】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发声音,并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识谱部分: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四、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4】

暑期已过,新学期即将开始,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1――12班的音乐教学,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时间,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入校,还不熟悉初中生活,所以在新入校阶段,引导学生熟悉新的音乐教室环境,与学生讲解初中音乐课堂形式,在课堂中如何体现音乐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技能等等。同时进行八孔竖笛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吹奏技巧以及简单的乐曲吹奏。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清晰。

5、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感等。

6、培养学生的音乐分行能力。其中,既包括了音乐表演中的分行性能力及音乐活动中的即兴表演能力,也包括了音乐创作的初步能力。

7、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等。

8、培养学生的精神,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等。

9、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基本技能。如歌唱知识与歌曲技能,演奏知识与演奏技能,音乐创作知识与音乐创作技能、音乐鉴赏知识与音乐鉴赏技能等。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们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的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与风格。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在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的和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教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的训练。

四、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四课时

第二单元,四课时

第三单元,三课时

第四单元,四课时

第五单元,三课时

五、改进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乐器进课堂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

5、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

总之,在本学期中,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并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为更好的进行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5】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四年级的教学。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我将作如下的安排:

一、发声训练部分:

这个部分主要是运用与高段的学生为主。〔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a、e、i、o、u。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

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的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篇(8)

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提高实效性,幼儿园建立了课程管理的三级研究组织。

1.课程规划组――园级层面。负责规划幼儿园的整体课程框架,根据幼儿园课程发展远景与课程目标以及各年龄阶段学期目标确立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以“主题活动”统领,教学活动支撑,体育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拓展,自主游戏丰富,环境资源渗透,保育工作兼顾,家长工作配合的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2.课程研讨组――年级层面。根据幼儿园总的课程规划,结合大、中、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组内教师特长,以年级组为单位,具体研讨课程中的主题实施,并组织实践观摩和问题研讨等,着重解决课程落实过程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达到对课程动态管理的目的。

3.课程实施组――班级层面。班级教师结合班内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内容,创新课程的开展形式,将课程计划分解在班务计划和月、周、日计划中,从而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二、资源整合,构建丰富而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

我园课程“园本化”的宗旨:课程结构变中求稳,课程实施稳中求新。以《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和《纲要》为基础和指导,结合本园绘本阅读特色,从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出发,做到“全面优化基础性课程,规范丰富特色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从三个方面体现课程的内涵,推进课程管理。

(一)基础课程――融合性管理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以主题为单元,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一日活动皆教育,教育活动生活化。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科学领域数学的设置缺少系统性、连贯性,艺术领域音乐律动的活动安排太少,课程的适用性、实用性也有所争议。我园经过多次的讨论、商议,从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从课程本身的角度,从本地本园的角度出发,决定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融入《幼儿园课程指导》的部分内容,凸显本地本园的特色,有效利用并完善课程资源。

在课程实施中,我园秉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学习、游戏、生活的融合,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二)特色课程――多元化管理

近年来,我园确立了“依托经典绘本,彰显园本特色,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指导思想。特色课程的开展,养成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了幼儿想象、创造、审美和语言表达等多元能力的发展;还汇编了绘本阅读教案集,有效构建了典型的绘本阅读课型模式。根据“幼儿的一日皆课程”的观点,我们采用了特色课程的二条教育途径:

1.单列式绘本阅读

半日阅读:每周安排一个半日作为正式的绘本教学活动时间,固定班中的一位教师实施绘本阅读教学。教学方式有三:一是人手一册绘本,把膝盖当成桌子;二是将阅读内容制作成课件;三是将绘本放在投影仪下观看。

群体阅读:作为集体阅读活动的辅助形式,群体阅读活动由多名幼儿组成,旨在给更多幼儿交流、发言的机会,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阅读分享的乐趣。

亲子共读:我园把每周三下午定为“亲子阅读日”,让家长利用接孩子的时间,带着孩子去“温馨书吧”进行亲子阅读。家长的参与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得到更多具体化和个别化的指导,从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2.渗透式绘本阅读

品书坊中渗透:每个班级都创设独立的“品书坊”,一处温馨的小角落,一排满是绘本的“书袋”,让幼儿在早晨来园、区域活动、餐后或离园活动时自由进入其中,完全能按自己的喜好选择爱看的绘本。

语言区中渗透:放置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内容丰富的图片、木偶、头饰等物品,让幼儿自编自导进行表演,不仅激发幼儿无穷的想象力,也使幼儿的语言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美工区中渗透:准备装订好的空白小册子,提供画报、旧图书、胶水、剪刀、彩笔,孩子们可以通过剪贴来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图书,把它讲给小伙伴听,并放在语言区里供其它孩子阅读。

(三)选择性课程――个性化管理

选择性课程是体现尊重幼儿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在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中寻找闪光点,满足幼儿的兴趣与特殊需要,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优势。为了使我园的选择性课程更有效、更符合幼儿需求,我们的具体做法为:

第一步,前期调查。无论是课程的构建还是质量的判断,都要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选择性课程的确定以幼儿为主体,由幼儿推荐课程项目,每个年级选出六种幼儿欢迎度最高的课程,作为本年级的选择性课程。

第二步,双向选择。坚持人人参与、双向选择的原则,我园主张每位幼儿都参与选择性课程。每班先将年级组内选择性课程的内容告知幼儿,让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根据幼儿的个性特长略有调整。

第三步,课程实施。选择性课程每周下午开展一次活动,时间为50分钟。活动中幼儿园配备行政和保育员在每个楼道口进行执勤和巡视,确保每一位孩子安全抵达教室。学期结束前,召开反思会议,将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深入剖析,使今后活动更好、更顺利地开展。

选择性课程的开展,给予了孩子一个展示特长、挖掘潜能的舞台,培养了自信、大气、乐观的新时代小公民,同时使班级与班级之间加强了横向联系,促进了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三、立体推进,注重规范而有序的课程过程管理

(一)加强园本研训,在交流中“重塑观念”

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赖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我们让教师树立两种课程观:一是树立大课程观。作为教师,要使幼儿真正地学好,就要使教学不但通过教材来体现,更要通过广泛的资源、一日的活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体现。二是树立整合的课程观。要求教师有敢于突破“教材本位”和“教师本位”的课程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二)加强课程审议,在研讨中“提升质量”

幼儿园课程审议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作出选择。

首先,优化活动前的课程审议。在每个主题活动开展前,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对教材进行审议。结合本园实际以及本土文化,删减极少数不适合我园实际的内容,补充适合的教学内容并调整主题目标,使主题目标落到我园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然后设计主题活动环境创设方案,讨论家庭、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点,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课程的实施深入提供保障。年级组内教师设计好主题中的每个活动,大家明确分工、优化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享,优化课程实施过程。

其次,完善活动后的课程评议。课程实施后,对值得分享和困惑的教学活动进行再次审议,交流主题活动方案实施进展及效果,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活动方案,明确下阶段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使得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成为教师们的自觉意识。在一学期主题活动全部结束后,将所有资料按规定的要求整理成主题课程文本资料,供其他年级组参考和选择性使用。

(三)加强自我反思,在实践中“改进教学”

教育教学反思是幼儿园课程管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为了促使教师注重教育教学反思,我们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一是幼儿观察记录。从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和案例反思四块内容进行撰写,通过观察、分析,对幼儿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二是主题实施情况记录表。每个主题撰写,记录环境创设、区域角创设、幼儿活动及家长和社区的参与情况等,整个主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活动进行评价。三是周保教分析。每周撰写一次,分析课程的目标能否与幼儿的发展相对应,课程实施后幼儿的发展状况,幼儿参加活动后获得了哪些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加等。

(四)加强课程检查,在评价中“强化行为”

“重过程,抓落实”。结合《实幼教育教学常规考核细则》,以保教常规活动为载体,以过程评价为手段,对教师、班级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监控。

1.一日活动计划制定。我园要求教师将周计划提前一周放入幼儿园的共享文档中,由业务园长负责督察、指导,且在制定周计划时要遵循六大原则:五大领域平衡整合原则、预成内容与生成内容灵活结合原则、环境创设随主题变化原则、区域游戏与主题教学内容相结合原则、动静交替室内室外结合原则、家园合作相互沟通原则。

2.教学规范化管理。行政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重在“二看二听”。一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是否写好个人特色分析,对活动是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二看:教具准备是否合理,能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一听:对活动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这样处理的依据;二听:能否能背出诗歌、弹唱歌曲、讲出故事大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3.班级常规化管理。对每个班级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对班级的早操、用餐、午睡、户外活动等一日环节进行检查。

(五)加强科学管理,在推进中”大胆放权”

1.教研管理权。我园创新小组教研活动,给予教研组自主管理权,倡导以“小专题研究”为抓手,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依托班级课程管理寻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教学。

2.教学自。作为管理者,要把决定权交给教师,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教学自。课程的实施就是在静态的计划中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

篇(9)

音乐教师工作总结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新的学年即将开始,我们在制定“宏伟蓝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顾上一年的苦辣酸甜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本年度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参加教育活动,认真记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深刻剖析,所写材料受到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师德方面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认为,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我认为:“教书育人”首先是育人,然后才是教书。作为“音乐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音乐。而“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去塑照人、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所以音乐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关心、热爱,做孩子们的好朋友。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对我说过:“虽然你面对的是四、五十个孩子,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等,但在家长的眼中他们却是唯一的,是完美的,我们不要在心里就给划分出等级,那样做对他们是不公平的。说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神圣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完全是良心活,没有办法去准确地衡量!”我认她的话,所以我用爱心浇灌稚嫩的花朵,课堂上严格要求,课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朋友,一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经常听孩子们说:“老师,如果能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你给我们上课那该多好呀!”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三教育教学方面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对它兴趣索然。艺术教育对于提高的全面素质有着其她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觉得如何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这是重中之重。为此本学期来,我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深入钻研教育教学大纲,订阅大量与自己教育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认真细致地备好每一堂课。本学期我所承担的是五年级和二年级的音乐教学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如二年级由于年龄较小,新课程教材内容灵活、涉及面广,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筛选的话,本学期教学时间这么短,肯定不能完成。于是我充分听取的意见,先让他们选出自己喜欢的课程,然后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根据教材特点,重点定下来本学期所需学习的内容,删去一些不太喜欢和相对离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的内容。低年级由于年龄较小、好动,在备课时,我尽可能的设计出符合他们特点的方案。比如在新授歌曲时,本届二年级灵性较好,音乐水平不错,一首新歌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学会。未了更好的让他们理解歌词,感受歌曲情绪,我便通过表演、比赛、配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这样不仅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而且兴趣倍增,课堂气氛灵活多样,学的非常轻松。同时在让动脑筋,编动作、节奏的过程中,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极大的激发了们创新思维的火花。五年级的,仍然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音乐兴趣不仅要保持还须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我曾以节奏为主题让们来到操场上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用不同的节奏表达,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创新思维的发展。每堂课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节奏问好及练习,这个项目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互相启发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习一旦融入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介绍乐理小常识。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来说比较深,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符号与同学交朋友,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音乐达到教人的目的,又要通过教人来更好地学习音乐。

四教科研继续教育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英特网里上的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

五其它及奖惩情况

合唱教学仍旧是本学年的工作重点.为了让合唱队的孩子能够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我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外出进修,这样的我站在课堂上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孩子,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学到的合唱知识不会是过时的,我也不是在吃自己的老底儿,而是把新鲜的果实摘给孩子们,让活力和激情在合唱的课堂上涌动。

我是一个对集体充满了热情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是我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是我的快乐之本,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他完成好。走过的这一年是幸福的,因为在这一年当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在即将到来的新学年,我同样会用心去面对,用我的全部热情来浇灌我深爱着的事业。

音乐教师工作总结报告转眼间2014年又飞快的流走,迎来了崭新的2021年。很喜欢这样一段话:“感谢这一年的收获,这是全部汗水当之无愧的奖赏;感谢这一年的辛苦,这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阅历;感谢这一年的尚不如意,这是下一年必须努力的理由。”这几句话鞭策着我,鼓励着我。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以如下总结:

一、政治思想工作

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时刻以老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帮助、团结组内的同事。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同时尽量做到不请假,少请假,有事情和班主任串课,不耽误一节课。

本学期担任二号校区的值周工作,由于都是一年级的学生,孩子们年纪小,自理能力很差,教学楼地形又很复杂,保障学生的安全成为值周工作的重点。所以,我每天早来晚走,坚守岗位,课间及两操还要在楼间巡视,确保了教学楼里的正常秩序和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

二、教学工作

这学期担任一年级九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低年级学生不具备准确的音高和时值概念,节奏也不稳定。我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逐步要求学生做到声音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掌握音准的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朵”。 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不同类型的课,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对音乐更有兴趣,也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并且利用网络、书籍以及各种信息渠道拓展教学资源。

三、特长班组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协助王老师组建了两个年部的管乐队,可以说任务量比较大。我们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集中的精力投身到选拔队员中,一个班一个班,一个人一个人的挑选,做到:严、细、实。同时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训练中,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氛围,注重时间的有效性,力争时时有进步,天天有收获。通过训练,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团队意识也增强了。

四、其他工作

1、在9月25日由60人组成的管乐队参加了龙港区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他们稳健的步伐整齐有力,吹奏的乐曲铿锵有力,用坚定的眼神向在场的各位诠释了二小人的内涵,展现了实验二小的风采。

尤其在23日预演那天,学生们冒雨演奏,没有一个学生叫苦叫累,我很感动。

2、为了丰富教师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传承祖国悠久的书法艺术文化,我校于10月初组织开展了教师书法展活动,我书写的“宁静致远”评选在网站上。

3、10月15日,我校“让艺术照耀心灵”第八届校园艺术节隆重拉开帷幕。

为了把本届艺术节办出一流水平,我们音乐组全体教师做了大量细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以确保校园艺术节的顺利进行。我们不仅担任评委工作,而且承担了本年部的训练主持人的工作。在11月14日下午,把整台节目完整的呈现给各位老师和部分家长,每一个精彩的节目都播洒着老师和同学们辛勤的汗水。

4、音乐组全体教师在11月20日参加了校举办的优秀教研组评选,我们以精彩的表演力压群芳,取得了第一名的可喜成绩。

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音乐组全体教师团结一心,群策群力。从氛围营造到渲染,从策划到组织, 亲历亲为。我们展示的内容与形式独特新颖,同时全面展示了音乐学科的专业素养。

5、在12月31日,我们音乐组的姐妹们在元旦联欢会上演唱了两首歌曲—《海阔天空》和《鸿雁》。

为了节目的高质量与演出的效果,我们每天的一二节课准时训练。我在训练完后要赶回二号校区上课,由于我已经不年轻了,每次都气喘吁吁,但我还是坚持排练,坚持上课。最后的演出很精彩,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为大家带去欢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2021年,我愿以百倍的努力迎接你!愿幸运与阳光,洒满前程。

音乐教学工作总结我担任的是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在参加全国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歌曲,乐谱,节奏等)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结合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

一、注重音乐审美体验

我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比较注重一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我从自身的点滴做起,一方面,上课是注意歌声美,琴声美,语言美,教态美,服饰美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体会到美,从而使学生喜爱老师,进而喜欢上音乐课。另一方面,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活动空间及思维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至少要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的表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回答。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提供开放式的音乐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我上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