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质量评估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3-20 11:21: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质量评估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质量评估报告

篇(1)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9家,其中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企业6家;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企业23家,二类备案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3家,网络销售企业0家,乡镇以上医疗机构42家。

第三季度,共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家次,使用单位10家次。

二、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医疗器械经营环节:

1、企业不能定期开展有效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相关人员不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培训档案不齐全。

2、关键岗位人员不能在岗履职指导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医疗器械经营活动,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3、部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零库存经营,经营场所和仓库经常无人值班,实施有效的日常监管难度较大。

4、企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上报制度执行不好,多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突破零报告。

医疗器械使用环节:

1、个别医疗机构无专或兼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员及未建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等。

2、部分医疗机构未完全按医疗器械温湿度要求分类贮存;温湿度记录不全或记录不真实。

3、少数乡镇医疗机构不重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并积极上报。

三、安全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一是企业的负责人只重视经营,不重视质量管理,缺乏对法律法规的敬畏,没有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上,执行流于形式;二是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各岗位人员不能在岗发挥应有作用;三是有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销售对象都是医疗机构,医院需要购进多少医疗器械,企业就采购多少,企业仓库基本没有库存,对企业的监管难度较大;四是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重视搜集所销售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虽然都注册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很少有企业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一是一些医疗机构不重视学习培训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没能认真核查本单位库存的医疗器械储存的温湿度,并分类存放;二是有的存放低温冷藏医疗器械的设施没有温湿度监测设备,有的没有温湿度记录或记录不全,温湿度超标也不能及时采取措施,监测温湿度流于形式;三是部分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不够重视,临床上出现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不能及时搜集上报。

四、下一步打算

篇(2)

一、制度建设

近年来,对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内的教育体系的质量和运行效率进行评估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并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如OECD设有专门的教育研究和创新中心,每年都出版年度《教育概览》,对各成员国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其虽然不是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有教育质量报告系统,却涉及关于职业教育机会、投入、教育结果等方面的一系列数据信息。UNESCO下设专门的研究小组,每年都出版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对世界全民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监控,其2012年的报告主题为“青年、技能与工作”,专门探讨通过技能发展增进青年的就业机会。

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也都有专门的职业教育数据监测机构和质量报告制度,及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报告。澳大利亚不仅建立了专门负责职业教育研究工作的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还建立了国家教育与培训数据中心,分别从不同角度管理职业教育领域的数据,定期关于职业教育、学徒制培训的质量发展报告。英国就业和技能委员会与行业技能机构合作,负责收集、分析和提供劳动力市场和其他方面的信息。以这些信息为基础,英国企业、创新与技能部建立了数据即时系统(Statistical First Release,SFR),每季度对继续教育和技能培养的数据一次,对涉及职业教育发展的继续教育、学徒培训及职业资格获取情况进行报告。这一系统包括19岁以上政府资助的继续教育(除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外的部分)的参与、成就和成功率的相关数据,16岁以上人口开始参与或完成学徒培训的数据,以及国家所授予职业资格数量的相关数据。

作为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制度的一部分,国际社会还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数据库的建设,并将其作为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UNEVOC)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世界TVET数据库”,通过网络向全世界开放。2012年底,欧盟题为《重新思考教育:加强技能投资,实现更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政策报告。报告提出,要改善职业教育的学习结果、评估和认可机制,2013年秋季将启动“教育与技能网上评估”平台,使个人和企业都能对技能发展情况进行评估。近来,美国生涯和技术教育中心启动了高质量数据行动(Data Quality Campaign),与州纵向数据系统(The Statewide Longitudinal Data Systems ,SLDS)相结合,向社会生涯与技术教育的相关发展状况。SLDS设立于2002年,由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管理,这一系统旨在增强准确及高效管理、分析和运用教育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和成就水平。

二、方法探索

在各国及国际组织的职业教育质量或数据报告系统中,采用科学的基于调查的量化统计方法是一个共同特征。由于职业教育具有与劳动力市场及行业企业联系密切的特征,各国及国际组织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的数据来源和调查方法有所差异。根据笔者目前的研究情况,世界各国职教质量数据源的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一是侧重对劳动力市场或企业的调查。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欧盟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欧盟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劳动力市场结果报告的数据主要来自其“劳动力调查”(Labor Force Survey, LFS)系统。LFS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大样本调查项目,其结果根据人口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就业性质(如长期工作/暂时工作,全日制工作/兼职工作)等进行细分,最后针对人口的就业、失业情况提供详细的年度和季度调查报告。这一调查项目始于1983年,其调查对象为除列支敦士登及欧盟候选国之外的欧洲自由贸易区内15岁以上人口。调查每季度开展一次,样本数据每次约为150万人,每个国家的抽样率为人口的0.2%~0.3%,同时,还有辅助的访谈。目前,这一调查已经成为欧盟了解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重要信息来源。虽然其不是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调查,但已成为欧盟职业教育质量报告数据的重要来源。2012年,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CEDEFOP)就依据LFS的调查数据题为《从教育到工作生活: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劳动力市场结果》的报告。在欧盟的影响下,欧盟成员国也都建立了劳动力调查系统,如英国职业教育数据即时系统中的数据也主要来自国家劳动力调查数据库。

除劳动力市场外,由于其浓厚的双元制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传统,欧盟还组织各成员国开展了继续职业培训调查项目(Continuing Vocational Training ,CVT)。这是一个专门针对雇主开展的定期调查项目,以监控雇主开展继续职业培训的发展和变化情况。调查每5年进行一次,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4次,分别是1995年、1999年、2005年和2010年。以英国为例,其主要通过对具有10个以上员工的雇主进行电话访谈的形式开展。调查之前对样本进行仔细选择,并严格确定调查权重,以确保样本能够代表雇主群体。

二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考察职业教育质量的发展变化。与欧盟侧重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有所差异,澳大利亚和美国比较强调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考察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及其对青年人的影响。如澳大利亚的青年纵向调查(The Longitudinal Surveys of Australian Youth ,LSAY)始于1978年对1961年出生人口的调查。LSAY主要通过对大量、有代表性的青年样本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来考察青年学生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到第三级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就业及成人生活的过渡情况。调查的参与者是15岁以上人口,每年与这些调查对象联系一次,连续跟踪10年,一直到他们25岁时结束跟踪。对这些群体第一年的调查在学校进行,后续9年的调查通过信件或电话访谈进行。LSAY自1978年以来的调查样本信息如表1所示。

LSAY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教育、就业与工作场所关系部管理和资助,州和领地政府也提供相关支持。从2007年7月1日起,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VCER)开始负责对LSAY提供分析和报告服务,并定期出版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简报。目前,LSAY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的重要公共资源,所有研究者都可以通过澳大利亚数据档案库(Australian Data Archive)获得这些调查数据。

三是从教育体系自身的角度考察职业教育质量。除LSAY外,澳大利亚还有一个专门针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教育结果的年度调查项目(Student Outcomes Survey),这一项目的调查对象是完成部分职业教育课程或获得相关资格并离开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澳大利亚居民。调查从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收集目录中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进行。

采用这一方法的典型代表还有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该项目是一个国际应用范围比较广的教育质量评价系统。其主要评价15岁人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其调查数据主要基于学生、教师和校长的报告获得。

三、指标开发

教育统计指标体系是对标志有关教育状况的一系列参数的科学界定,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系统中,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呈现是一个关键方面,也是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制度建立的重点。各国和国际组织基于自己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政策重点,从不同角度建立了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欧盟的《从教育到工作生活: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劳动力市场结果》报告中涉及的职业教育质量指标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毕业生的数量,职业教育与培训毕业生的特征和背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育结果,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劳动力市场结果,向劳动力市场的过渡,职业和行业活动参与情况,毕业生工资和收入。英国职业教育数据即时系统中涉及的主要指标包括学生毕业率、毕业生去向(包括继续学业率和就业率)、学习者满意度、雇主满意度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年度调查结果的主要指标涉及六个方面:就业结果(毕业生、学习模块完成者和学徒就业情况)、继续学业结果、培训效益、专业与就业匹配情况、培训满意度和适应性、对之前学习的认可情况。澳大利亚青年纵向调查数据收集的指标包括学生学习成就、学生期望、留级情况、社会背景、对学校的态度、工作经历及离开学校后的去向等。作为《柏金斯生涯和技术教育法案》的一部分,美国各州职业教育管理机构每年都对生涯和技术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质量报告,美国联邦政府为各州的质量评估制定了四方面核心指标:学术及职业技术技能掌握情况;文凭完成率;向中等后教育及劳动力市场过渡及其保持情况;对企业实践等非传统项目的参与及完成情况。

此外,UNESCO等重要国际组织及其他一些职教发达国家也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质量指标的开发工作,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指标体系。如UNESCO通过借鉴普通教育的评估指标,并考虑到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和就业联系紧密的特征,从机会和范围、TVET体系内部效率、人力和物质资源、经费、职业融合率、职业教育与就业一致性、职业教育与就业间关系、劳动力市场等8个维度构建了评估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情况的53个指标体系。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依据UNESCO和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提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际质量标准应涵盖如下方面:获得教育与培训的机会,教育与培训的目标实现情况,教育、培训与工作间的关系,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劳动标准,工作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维度,道德方面,人权。芬兰作为世界上职业教育吸引力最强的国家,于21世纪初开发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绩效指标,2011年对指标进行了修订,这一指标体系涉及六方面因素: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学生继续学业比例,在预期时间内完成教育与培训情况,学生辍学情况,教师员工的职业资格,对员工发展所投入的资源。爱尔兰从量化指标和质性指标两方面建立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具体包括,量化指标:培训完成率,获得职业资格情况,毕业生去向(特别是就业);定性指标:个人技能(自信心、小组合作、容忍性等)掌握情况,就业质量,工作满意度,互相理解和文化认可性。荷兰注重通过加强有利的外部控制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质量,其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协会开发了一套对职业教育机构质量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这一体系涉及11个方面:政策发展和质量管理、经费、员工、交流、设施和资源、项目可获得性、招生、转学、辍学、教育与培训产出、培训的适应性。

总体来看,虽然各国的指标体系存在差异,但重视与职业教育特色相关指标的构建和开发,关注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就业和升学导向的教育,是各国及国际组织职业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的共同特点。在具体指标或维度上,如下几方面是国际职业教育指标体系所共同强调的:学生成就和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获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会情况,继续学业情况,参加实践培训情况。

四、借鉴与启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以完善体系、深化改革和增强吸引力为重心的内涵发展阶段。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根本目标。而建立健全系统完备、成熟定型的教育基本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十报告”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参考国际水平、立足国情和时代特点,确立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由此可见,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应顺应国际趋势,建立规范、科学、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制度,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首先,组建专门的职业教育数据信息收集和机构,其应负责建立职业教育发展数据的采集、分析、监测、预警和报告系统,对全国及各地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开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监测和评价,定期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监测报告,同时发挥职业教育数据收集测算、研究分析、政策咨询和质量监测等职能。

其次,从促进决策科学化、彰显职业教育特点及对职业教育质量和运行效率监测的角度出发,为职业教育发展构建一套独立、规范、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数据库。在这个过程中,以下原则不可忽视:一是应改变以前单一的现状描述指标,注重职业教育发展背景指标的设计,以利于揭示职业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间的互动关系;二是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目标出发,注重设计反映职业教育具体运行效益的指标体系,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警示;三是在指标选取和统计资料的收集方面,注意参照国家标准,以实现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

第三,要建立系统的方法,收集和公示职业教育指标信息,实现职业教育统计信息建设的制度化和统计数据的公开化。建立职业教育发展数据监测信息制度,定期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分析和研究报告,公布有关数据和信息。将教育指标体系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增强对数据资料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教育指标数据的利用效益,满足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了解教育现状的多样化需求。

篇(3)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可能误差的度量,也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质量好坏的一个参数,因此它是一个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除了应给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之外,还应同时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国家标准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明确要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都必须建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并且还应在具体的检测和校准工作中应用这些程序来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本报告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二次供水水样中pH值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现报告如下。

1 概述

(1)测量依据:DZ/T 0064.5-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

(2)测量环境:本次测量温度13℃,湿度53%RH。

(3)测量设备:pHS-25型数显酸度计,准确度:0.02级,分辨力:0.01pH。

(4)测量对象:水的pH值(样品编号:S111308)。

(5)测量过程:按所选用的酸度计说明书要求调好仪器,并在电极架上装好已活化好的pH玻璃电极。

选取与水样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由爱建德固赛上海引发剂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套缓冲剂,准确度为±0.02pH),洗电极2-3次,并倒此溶液30~50ml于烧杯中,校正仪器(由6.91的缓冲溶液定位仪器,用9.30的缓冲溶液调斜率),根据测定时溶液的温度修正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

用待测水样洗电极2-3次,并用干净烧杯取水样30~50ml进行测定。由仪器表头直接读出pH值。

2 数学模型

y=x

式中:y――水pH值,pH;

x― ―pH计的示值,pH。

3 方差和灵敏系数

方差: u2(y)= c12u2(x )

灵敏系数: c1= =1 则

u2(y)= u2(x )

4 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输入量x的标准不确定度由下列的不确定度分量构成: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x1);

(2)pH计准确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x2)。

5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5.1 对同一份样品,重复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

s(xi)= =0.0317(pH)

根据测量方法,取第二、三份pH值得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则

u(x1)= =0.0224(pH)

5.2 由pH计准确度引入标准不确定度u(x2)

由于pH计准确度为0.02级,即MPE:±0.02pH,则

u(x2)= =0.0115(pH)

6 合成不确定度评定

u(y)= = =0.0252(pH)

7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k=2 则

U=2×0.0252=0.0504=0.06(pH)

8 结果报告与表示

设第二、三份pH值的平均值为8.88pH时,其测量结果可表示为:

pH值=±U=(8.88±0.06)pH,k=2。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陈波(1975― ),男,湖北荆门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联系方式:13458044782Email:联系人:陈波

依据传统的“质量”评判标准,政府对高校进行的质量评估侧重于同等院校的排名比较、教育活动的预期目标达成以及教育资源投入的数量多少。而高校仅是为了回应政府问责而实施的回应性质量评估,则不能达到实质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当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打破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传统观念,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所以说,高等教育质量集中体现于学生的质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面。在高等教育质量问责的大背景下,我国需要积极促成自愿性的基于自我改进的高校自我评估,同时这种高校自我评估应以学生的学习评估为重点。以形成在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产出三阶段,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均有实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根本:高校自我评估

(一) 界定高校自我评估

在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的原因有两类:内因和外因。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这样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显而易见,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保障关键就在于高校的自主发展与自主约束。

高校自我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自我保障的重要方式,是整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和根本。“整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有三个环节构成:质量控制――校内维护和加强其工作的机制;质量审核――保证学校具有合适质量的外部检查;质量评估――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外部评审。把高校自我评估界定于质量控制环节。高校自我评估应是有益于自我改进的,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质量提高有实质性的意义。完全有别于传统的被动性和回应性的无实质改进的报告评估。

(二) 保障什么质量

高校自我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根本,那么,高校自我评估亟需保障的是什么质量?有学者划定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三维”概念。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即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外在评估则重点在高校的科研质量评估。但毫无疑问,高等教育质量中,最基本、最必要的应是人才培养质量。这符合高等教育的教育性和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高等教育质量当然是“以人为本”。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保障整体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因此,高校自我评估重点自然地指向学生质量评估。

(三) 如何有效保障

至于有效保障的问题,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的高等教育质量自我保障机制。美国的布鲁贝克写道:大学是“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机构,作为讲授和研究高深学问场所,而“自治是高深学问最悠久的传统之一。”“只有学者能够深刻的理解它的复杂性,应该让专家单独解决这一自治团体领域中的问题。”由此看来,西方传统历史提倡:大学自治才能保障其更好地发展,大学有权利自主地处理学校自己的事务,大学要求尽可能少的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支配。就此可得出结论:高校自我评估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至关重要。

举一个例子来更形象地说明,什么样的高校自我评估能有效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尤其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如图1所示:美国伯克利分校教育质量自我保障机制,分为面向政府问责的自评,面向评估机构认证的自评和面向院校自我改进的自评。对于我国亟需学习借鉴的应是处于三角形顶端的基于自我改进的大学自评。质量保障的责任主体是高校,而不是政府。我国政府需要在质量评估进程中,给高校提供充分的自我评估空间。在外部评估的基础之上,重点抓“自愿的、积极的、改进的”院校自评。进而,高校自我评估致力于持续性的质量改进,其核心角色当然就是教师和学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项目(UCUES),则代表其院校自我改进的新的发展方向。该项目的鲜明特点是“由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学习评估将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视角,是高等教育质量有效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重要手段之一:大学生学习评估

篇(5)

1.1 审核标准由统一变为多元化

对于审核评估来说,它的项目形式是6+1,包括质量保障、教学资源、定位与目标、学生发展、培养过程和教师队伍6个常规项目,这其中质量保障最为重要。每一个项目学校都具有自身的特点,要想将学校特色凸显出来,在审核的项目和要点方面,就不需要设定具体的标准,在评估时专家只需要按照每一所高校自己设定的标准和目标来进行评估即可。评估并不注重形式上的类型、标准和结论,它所关注的重点是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和宏观管理,强调的是高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办学模式,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自主权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1.2 考核过程强调对学校证据有效性的注重

学校的证据指的是学生能完成一定阶段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等目标,对于审核评估来说它更加注重学校证据的有效性,通过这些证据学生学习的过程及结果可以通过质性或是量性表达出来,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而言它的呈现需要一个过程,证据的收集需要不间断地对学习整体变化进行监控。审核评估的中心是学生,学校的教学重点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便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能更好地构建和发现知识。审核评估更为重视学生的发展效果,强调学校一定要有能证明学生学习过程的证据。[2]

1.3 审核评估的目的由等级评定变为分析报告

传统的评估方式,不管是水平评估还是认定评估,都是为了对学校进行等级的划分,将学校分成合格或是不合格学校。这样的评估方式并不能改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在评估中只会被动参与,不能主动参与。审核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将学校的办学条件改进,让其能符合国家的办学标准,进而得到有效的教学资源。审核评估将学校作为主体,不仅对本科教学自评报告进行编写,同时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记录,将学校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阐述出来,然后由专家来审核和指导学校的评估结果,指导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和模式等,将值得肯定、需要整改和必须整改的部分指出来。审核评估对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在审核评估制度下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完善的体系

对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来说,它主要包括质量监控、质量标准、质量改进和质量信息利用等方面。质量标准将保障条件质量标准涵盖在内;质量监控体系包括自我评估和质量监控的内容及实施效果;质量信息包括对教学状态数据库进行建设、统计质量信息及公开质量信息等;质量改进包括改进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及改进质量的结果。高校在上面的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学校在质量标准方面没有明确的对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进行监测的质量标准。[3]还有的学校缺乏对教材、课程和专业建设的质量标准,这样就不能更好地评价教学建设和教学环节,所以要想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并健全需要首先将质量标准建立起来。

2.2 缺乏深入的层次

质量保障体系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是确保好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有不少高校专门成立了校、院两级的督导听课制度,对教师的出勤率进行监督,这样可以更好地对教师的调课率、学生的到课率等进行检查,这是所有的高校都可以做到的。但是仅仅强调这样做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学校缺乏深入的层次,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深化为督导听课长效内涵发展机制。比如,对于督导组的成员来说,需要将听课次数做完,同时还需要进行有效的议课和评课,强调的重点是如何将课讲好,同时和教师进行必要的交流,这样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找到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改进。对于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需要看其是否适合该堂课使用,课件使用的效果和水平 ;同时还需要观察教师是否有端正的上课仪态,是否在课上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不仅要看试卷的规范性和通过率,同时还需要看试题的质量和题型,试题是否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仅要看毕业论文的完成程度,同时还需要看其工作量是否适合,有没有进行必要的实验和调查。[4]高校大都关注于日常监控教学环节,却没有深入开展各项专项评估,因为专项评估大都比较深入,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质量保障体系如果缺少了专项评估不仅不够全面,同时也不够深入。

2.3 加强效果

分析督导听课记录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校的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加强效果。比如,通过对听课课堂记录的整理发现,课堂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的甚至都不能保?C好教学效果。比如,有督导反映有的大课虽然按上了扬声器,但是教师没有使用麦克风,讲课的声音又不够大,所以很多坐在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教师的讲课内容;还有的教师在整堂课上都使用PPT,PPT制作水平不够,上面文字又多又小,很多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很多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不够,就是简单将一幅幅文字进行叠加,教师甚至整堂课下来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在这样的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不做笔记;还有的课程开课好几周了还没有教材。这些情况都是真实存在的,说明学校的教学监控工作没有做到位,需要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的效果。

3 审核评估实施的有效性建议

3.1 内部质量保障的标准需要完善

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和出发点是质量标准,这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的高校其质量标准也不同,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将审核评估基准作为指导框架,以生为本,将显示出高校人才培养特征的质量标准选择并确定好,比如学校的师资配置、办学条件、专业设置、教育投入等标准,有效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都内化上质量标准,并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贯彻,将其落实到教与学的责任主体上。将对教学质量起到关键作用的关键点找出来,并由此设定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基本教学环节和教材建设、课程设计等的质量标准制定出来。教学工作中的各种规程和条例等也需要制定出来,这样质量标准体系就会涵盖到整个本科教学活动中,为教学质量提供评价的客观标尺。

3.2 督导专家听课评课体系需要进一步深化

篇(6)

一、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的理论基础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估工作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从创新创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角度进行评价。国外发达国家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研究较为成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学生、家长、创业合作伙伴、投资人,包括政府主管机构均纳入到满意度评价体系中。由于满意度能够直接呈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顾客评价部分,具有客观和直接的特点,但是评价方式均为主观态度,内容指向较为单一[2]。另外一个思路则是借鉴可信赖的第三方评价。欧盟在2008年就开展了一项以创新创业教育战略、组织制度、教与学、外延活动、发展前景、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等六个维度为主要内容的面向全欧盟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提供了欧洲高等教育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详实数据[3]。国内研究者也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4][5][6][7],一些学者尝试采用层次分析法或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评估体系设计与研究。这些研究均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师资、实践条件、外部环境和创新创业成果等评估方面达成较一致结论。

近年来,社会创业(Social Enterpreneurship,又称社会企业或公益创业,简称SE)领域逐渐成为创业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8],与社会创业相关的评价理论与评价方法也开始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创业应社会需要而出现,随社会问题的关注而发展,充实了创业活动的形式与内涵,社会创业特指以达成特定经济或社会目标,而非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追求的产生公共利益的经营活动,同时有助于解决社会排斥及失业问题,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创新社会管理[9]。社会创业既关注经济价值的创造,更重视社会价值或社会影响的实现,因而突出“双重价值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与知识的创造传承、学术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样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与创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影响,具有公益性特征。所以从本质上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公益导向型教育,具有社会创业的典型特征[10]。

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估实质上也是为满足社会的创新创业需求,输入各项资源,以获得创业成果,并对成果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的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创业领域广泛应用的动力源逻辑理论基础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估也具有同样适用性。

二、质量评估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一)质量评估研究设计思路

国外社会创业的质量评估工作以动力源理论(输入―输出―结果―影响)[11]为基础,注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和分析。利用国外社会创业质量评估模式及方法与国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是质量评估环节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研究从社会创业动力源逻辑流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具体见图1。特别需要考虑如何用可衡量的指标考察,诸如,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或改革的使命是什么?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使命或战略目标能否达成?创业教育教学的社会影响有多大?等等。根据专家访谈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情况,对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因素尽可能完整列出,然后通过社会创业平衡计分卡将访谈数据逐步分解为关键指标。

遵循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系统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本文选择课程资源(A1)、外延活动(A2)、教学力量(A3)、制度环境(A4)四个因素作为质量评估的投入因素,具体指创新创业教育所投入的人力、财资、物资及信息资源的数量信息;同时选择教学效果(B1)、创业成果(B2)、获奖成果(B3)和社会影响(B4)作为质量评估的产出因素,具体指创新创业教育可衡量成果的数量信息。每一项因素又由若干量化的关键评估指标构成,见表1。

(二)DEA分析原理与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又称DEA分析模型)是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等提出的一种评价多输入、多输出同类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的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12]。由于DEA分析无需统一指标单位,避免了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人为主观偏好。因此,DEA方法在简化算法、尽量避免误差等方面具有极大优越性,特别适合性质相同的单元之间的评价。

Charnes 等(1978)首先给出了C2R模型,Banker等(1984)又提出了判断DMU技术有效性的BC2模型。总体而言,以C2R模型为代表的类型假设规模收益为等比例变化,适合于DMU理想运行情况,以BC2模型为代表的类型则假设投入和收益两者非等比例变化,因而更符合复杂变动情况下的研究需要[13]。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因为教育理念、人员结构、资源变化等因素的不同,存在投入和收益的非等比例变化,因此本研究选择BC2模型来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三)数据获取与统计方法

按照构建的质量评估体系,统计广东省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4个系部的教学管理数据与社会影响数据及其佐证材料。该校学科门类齐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整,已覆盖全部专业的学生,且创业类学生成果丰硕,在高职院校中较有代表性。为避免创业活动本身带有的时间延迟特点,对2011-2015年的数据求出算术平均值,通过MaxDEA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三、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BC2模型的理念,θ值(最优解)为1,代表相对效率较高,如松弛变量和均为0,则对应的DMU完全有效;如θ值等于1,松弛变量和均不等于0,那么对应的DMU是有效的投入产出单元,如果和一项不为0,则为弱有效单元;其余结果是无效的投入产出单元。将各专业作为同类决策单元,数据分析情况如下:

从结果来看,14个专业里,有4个专业(会计、工程造价、通讯工程和高级护理)相对效率较低,为无效的投入产出单元,10个系部或专业为有效或弱有效单元,见表2。具体来看,电子商务、工商管理、艺术设计和软件开发是完全有效的投入产出单元,即所有专业里,上述4个专业的投入获得最好收益。文秘、商务英语和机电工程专业是有效的投入产出单元,投入所获得的收益较好。幼儿教育、法律事务和建筑设计为弱有效单元,效率较低。

另外,本研究也发现相比较人文类学科而言,理工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较低。以通讯工程和高级护理为例,这两个学院在S+2的结果分别是0.29和0.27,说明与其他处于效率前沿的专业相比,在创业成果方面有29%和27% 的差距。从投入产出的对比来说,无效或低效的产出主要体现在创业成果、获奖成果和社会影响方面。

四、讨论与结论

(一)社会创业理论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融合思路

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社会创业的理论和方法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高度融合性,这既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估工作探索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同时又为社会创业这一年轻的“舶来品”在中国情境下的发展寻找到教育领域的延伸与创新。基于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估工作可以与社会创业理论相融合,同时突出以下思路:第一,质量评估不仅要关注教育过程本身,更要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与战略目标完成情况,不同的使命和宗旨产生不同的投入与产出期待。第二,创新创业教育的产出既有教学效果、获奖成果等显性因素,同样也包含社会价值与社会影响这样的隐性因素,这类成果也可以结合社会创业理论的相关方法,将原本模糊的定性研究逐渐转向可衡量与比较的定量研究。

篇(7)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刘延东同志2012年在出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时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可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时代主题,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然而,这也正表现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各界对其期望值之间的较大差距,表明中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再次升华了中国高等教育梦想,对高校提质增效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构建科学、规范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和重要途径。多数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为了迎接教育部的评估而建立,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更好地适应外部评估的要求,其质量评估标准也是依据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而设计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并非高校内部质量提升需要的反映,而是外部评估“塑造”的结果[1]。自2013年起,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目的在于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引导高校重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因此,高校如何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建立和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含的内容

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由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由学校自我评估为主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其中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基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仍是以政府驱动的外部评估为主要形式,缺乏自我评估和改进的内在动力。新一轮的审核评估的核心是“质量”,目的是“保障质量”,即要促进高等学校由注重外部评估结果转向注重内部教学质量提高,强调以自身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参照,来评价学校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第六个项目质量保障包含四个要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质量信息及利用;质量改进[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含四个要点:质量标准建设;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与教学质量有关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教学和信息反馈的整个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只有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3]。

质量监控含两个要点: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质量信息及利用含三个要点: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质量改进含两个要点: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笔者认为审核评估中列出的审核项目及要素释义为高校内部教学保障质量体系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照。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对照自身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发现问题,积极整改。

三.目前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缺乏独立的质量保障组织机构,管理队伍严重不足

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都是为了迎接2003年教育部启动的首轮教学评估而建立的,其特点是大多挂靠在教务处,而非独立的质量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教学质量监管与评估的管理人员也远远不足。笔者对所在城市武汉市二本以上高校官方网站的组织机构信息(截止到2015年11月15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如下:在武汉市二本以上招生的21所高校中,有专门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的学校有16所,其余5所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等工作只是教务处某一科室的职能而已;在有专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的16所高校中,机构独立于教务处的有3所,其余13所高校的此类机构或与教务处合署办公,或为教务处的一个科室;除了武汉大学有12人之多专门从事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其余高校最多3至4人,有的甚至为1人。笔者又随机选取国内其它985或211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也不令人满意。可以看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远不足以承担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大量工作,这就导致了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在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根本目标上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

2.部分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不明确

质量标准建设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是否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考试考核等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是审核评估考察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高校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渐趋向良好发展的态势,实践教学环节较以前受到更多重视,占总学分比重较以前更多,但其考查的质量标准还很不明确,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没有统一的实施方案可依,多出现负责老师变换方案即变换的随意性;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撰写到最终定稿、答辩等环节的监控力度不足,优秀论文评选没有明确的、统一的、科学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不明确,教学工作就没办法有效的开展,也就难以对教学环节的工作给出合理的评价。

3.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每所高校都会有自己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尽管不同,但基本都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进行了规范管理。即使各项制度都有,但是教学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师生,甚至管理人员对相关制度的了解都远远不够,这就像学校在入学之初会给每个学生发一本学生手册,但大部分学生到毕业时对手册上面的规章制度还很不了解是一样的道理,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组织好师生学习这些规章制度。这就说明了目前中国高校重制度建设、轻监督落实[4]的问题。学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代表能落实到位,只有让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师生都知道这些制度并遵照执行才能发挥制度的作用。因此,高校不仅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应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特别关注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

4.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不足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并不能说明学校就对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实施了有效的监控。例如,绝大多数高校都会建立一支教学督导队伍,一般由校、院两级督导组成,督导工作应覆盖整个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但是就目前笔者了解到的高校督导工作多局限于课堂教学听课环节,对于其他教学环节的监督力度不足。教学质量的监控从运行环节上应包括对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的设置、质量标准的建立、日常教学状态的运行、教学效果的反馈等环节的监测;从工作节奏上应包括学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以及常年不断的日常监控;从工作内容上应包括各个教学环节的评教、评学、评管。总之,教学质量监控应包括教学的各个环节,不留死角。

5.缺少质量改进环节

质量改进是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缺少这个环节就不能形成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估的最终目的都是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但是目前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高校缺乏主动进行质量改进的意识,在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后,不能及时提出质量改进的途径和方法,也缺少对质量改进效果的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评估中,学校会在专家进校前紧锣密鼓地为迎评做准备,但专家离校后,学校就容易松懈下来,使得整改环节弱化,降低了评估效益,不能形成质量保障的长效运行机制。

四.结语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又是外部教学评估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保障。目前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较多,高校应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建立专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构,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的管理队伍,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施常态监控,明确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加大日常教学状态监控力度。此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系统建构和实施还需要一定的软实力――内部质量文化作为保障。

参考文献

[1]昌庆钟.审核评估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四个转变[J].中国大学教学,2013(7):75.

篇(8)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可分为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两个系统。内部保障体系讲的较多,不再赞述。外部保障休系来自于政府机构或中介机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在解决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并建立相应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如何构建高等学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是建立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以保障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阵体系中评估中介机构建立的必要性与存在问题

1.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

1)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带来压力。我国自1999年连续扩大了普通高校学校的招生规模,使全国在校大学生入数不断增加,而且,“十五”期间。数量还要增加,预计到200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将达到18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毛入学率为15%—5。%,属于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如此快的发展速度,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但超常规的发展给高等学校带来的压力也不能忽视,如生均校舍面积、生均仪器设备、生均图书册数、师资师生比等办学条件都明显下降,师资队伍的质量不高和数量的明显不足使教学质量出现危机。因此,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质量的问题是高等学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2)加人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我国己加入WTO 在信息时代,教育产业化的观念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教育与经济已趋于融合,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必然带动教育的全球化。世贸组织已将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列人其条款之中。经济的全面对外开放也必然要求人才的进一步自由流动,这必然对人才的培养体制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出全新的要求。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国际资金的流入,外商来华投资办学或合作办学将成为必然,这使如何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3)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产业结构在不断的调整,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要在专业设置与建设、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确保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

2.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直是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评估为主,其评估一直是作为一项行政工作来开展的,属于行政性评估。自1996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优秀学校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评估无论对新办本科院校还是对办学历史较长的老校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深化改革、形成特色均能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教育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导向,监督与评估对于防止教育质量滑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单一的行政性评估虽然对教育政策具有推动和宏观调控作用,但面对公立大学与私立民办、重点与一般、专科与本科、综合与单科、国家投资为主的大学与地方投资为主的大学等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学校,显然在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端:

1)评估主体的单一性,忽视了高等教育多样化要求。在行政性高等教育评估中,教育行政部门是唯一的评估主体。社会其它各方面很少实质性参与评估过程,其评估的目的、原则、价值取向和标准也只能体现政府的愿望,由于评估主体是单一的,无法兼顾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同时,评估对象(即高等学校)为迎接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估,必然会使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政部门保持一致,这样必将忽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2)评估对象的被动性,抑制了高等教育的个性发展。当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被评对象后,评估对象(高等学校)没有权利参与评估的准备、评估的设计、评估结果的处理只能被动的接受评估,接受根据评估结果作出的教育决策,从而处于被动的地位。高等学校只能为了行政部门制订的一系列评估指标要求查漏补缺,为弥补在教学条件上的不足,在短时间内加大投人,其目的是满足评估指标的要求由于时间短,所添置的仪器设备不一定是教学必须的,容易造成浪费。这样表面上看起来整齐划一,其实质却束缚了高等学校的手脚,抑制了高等教育的个性与活力。

3)评估活动的封闭性,导致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隔离。当教育行政部门成为评估的唯一主体的时候,评估活动也成为一项封闭的活动。评估由行政部门发起、实施、评估结果由其解释和使用,整个评估活动是“政府—学校—政府”的封闭运行,这样既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各项信息向社会传递,也不利于社会各项信息流向高等学校,导致高等学校与社会的隔离,同时也强化了高等学校对政府的依附关系。

4)评估结果的随意性,弱化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行政部门是评估的单一主体,同时它又是管理权的垄断者,因而它是处于监督之外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评估活动的随意性。在评估过程中,对评估技术手段的选择缺乏科学的论证,而评估的一些量化指标体系又不符合实际情况〔要求过高或过底)最后,在对评估结果的处理和运用评估结果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无形中弱化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行政性评估的诸多弊端无法依靠其自身得到克服,其结果强化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的隔离性和对行政部门的依附性,束缚了高等教育的活力,而导致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的不确定性。要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就要坚持评估的科学性、公正性、主动性、开放性原则,在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打破单一的行政性评估体制,发展中介性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中介性高等教育评估有利于打破行政部门对评估的垄断,有利于多种价值观、多种评估理论与技术的引人,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评估的信誉和声望,有利于完善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基于以上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和其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建立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评枯中介机构势在必行。

二、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评估中介机构的特征

在高等学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中,中介性高等教育评估是“相对独立的评估主体在价值主体的广泛参与下,尊重多元化价值取向,以大教育价值观为准则,对高等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实际价值作出判断”,它是使高等教育与政府、社会之间发生关系,并对三者的关系起协调作用的社会活动。中介性高等教育评估是由中介性评估机构来实施的,中介性评估机构在客观上必然具有以下特征:

1.机构性质的独立性。中介机构实质上意味着应是一个独立于政府和一般社会机构的组织。新的高等教育评估体制的组织特征应该是具备特定法律地位的各种评估机构在社会诸系统中相对独立地发挥权威性评估作用。在这一意义上,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建立,将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在高等学校具体办学行为上的直接指挥者的地位,将政府直接管理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权力委托或转让给中介机构,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去反应社会需求、贯彻政府政策、调节高校行为,政府对高校的具体的管理控制通过中介机构变为间接的政策调控。中介性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既可以是社会团体或个人发起创建的,也可以是高校联合发起的,还可以是政府发起创建的。它既不隶属于政府部门,也不从属于某个社会团体或个人。也不操纵于某个或某几个高校;它是独立的实体,它独立地进行评估,并对所提供的评估信息直接负贵。中介机构和各个方面的联系是一种纯粹的中介关系,独立于各种利益集团之外,惟此才能保证中介性高等教育评估的“中介性”。

2.服务方式的公正性。中介性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服务对象是各种利益团体,因此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即服务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中介性评估机构是独立的专业服务机构,它要在市场中求得生存,除了过硬的服务质量外,其服务信誉也是至关重要的,即中介性评估应做到客观公正。中介性机构应当视政府、高校及社会各方面为平等的服务对象,对评估对象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为此,中介性评估机构还应当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人士,以听取各方面的愈见,防止片面性和主观用事。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中介评估机构的服务信誉,中介性评估机构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3.运作方法的科学性。中介性评估机构是专业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对外界提供的评估服务就是它的‘产品”。科学性是其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它立足于市场的基础。因此中介性评估机构应当致力于评估理论的研究,要求评估活动从时间选择、人员构成到技术运用、结果处理等等。都必须周密思考、科学行事。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探索评估活动规律,并坚决按照规律办事。这样有利于维护评估活动的严肃性。有助于逐步树立中介性评估机构的权威。

三、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评估中介机构的职能

在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评估中介机构的作用有别于政府的监控和宏观调控职能,因此,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有其特定的职能:

1.在国家立法和政府政策框架内,制定和组织实施高等教育评估政策,满足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

2.接受教育行政部门或高等学校的委托,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制定各类评估方案,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估;

3.为政府有关高等教育的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和政策建议;

4.扩大高等教育决策的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监督作用;

5.发展和传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法;增强高校的质量意识,提高高校的质量责任,促进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过程质量的改善,激励高校自觉承担维持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

6.确立高校和高等教育向政府、社会和同行报告它们履行其职责情况的义务

四、建立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评估中介机构的原则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较少,在国内有一点影响的有北京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上海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江苏省教育评估院,类型也比较单一。之后各省成立了一些省属教育评估机构,如辽宁教育评估事务所、云南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等,我国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其性质、职能及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建立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评估中介机构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中介独立的原则。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不依附于政府、某些社会集团、某些高校,应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同时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惫见,根据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客观公正地实施评估,对高校的教育活动、教学质盆作出价值判断。因此,在建立之初,一定要以中介独立为首要原则,并将独立作为中介机构生存的生命线,这样才能维护其“中介”地位,否则必然丧失独立性和公正性。

2.规范运作的原则。我国已经加人WTO,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境外办学主体到我国寻求合作或独立办学,在客观上要求建立能够被国际承认的、公正客观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机构。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提供参考和依据,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部分。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在客观上要求评估机构的运作必须走规范化运作的道路这既包括评估活动程序的规范化也包括人事制度的规范化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等等。当然中介性评估机构的规范化建设,需要政府政策约束及社会监督;但从长远来讲,中介性评估机构必须将规范运作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原则。

篇(9)

资产评估是目前我国刚刚起步的一个行业,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行业中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资产评估的质量不过关。然而资产评估的质量是资产评估行业的支柱,因此我们一定要彻底解决这一大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资产评估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资产评估的质量决定着资产评估这个行业以后的发展可能性,也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秩序以及产权等权益的基本维护。因此维持资产评估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1.评估工作底稿完备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估报告底稿质量不高

资产评估底稿的规范撰写是每个资产评估人员最基本要懂得的技能,而且资产评估底稿的撰写质量也可以直接反映出撰稿人和相关资产评估企业的能力以及资产评估企业的内部管理是否严格合理。但是就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资产评估的底稿明显没有一个标准和固定的撰写格式,也没有固定的底稿标识,而且有底稿中相关负责人的署名签名不够完整的问题发生,还存在着资产评估底稿装订不够规范甚至根本不进行装订的现象。

(2)底稿内容不完整

目前,我国资产评估底稿编写方面还存在着操作类底稿和管理类底稿的撰写不够全面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是能够体现资产评估过程的评估底稿的撰写不够完善。资产评估底稿是资产评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底稿,我们可以分析出该资产的所属权,除此之外,通过底稿,我们可以对资产重置的成本以及资产成新率进行一个合理的判断,如果底稿缺失,我们将缺少一个对资产评估结论进行支撑的强大后盾,还会影响评估报告的真实性从而造成评估报告使用者的错误使用。而且,一旦发生了相关的民事诉讼等情况,由于底稿的缺失,很难为相关资产评估人员避开相关不相干责任。

2.评估报告内容与格式的完整性、规范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估目的和价值标准描述含糊不清

在进行资产评估过程前,我们应该先对资产评估的目的以及资产评估物件的资产类型有较为详细的了解,这是进行资产评估的先行条件。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有非常多的资产评估机构在对资产评估过程中以及资产报告中对资产的描述太过模糊,有时甚至连资产评估的目的与资产价值类型都无法进行合理匹配,这样的情况不单单不利于资产评估人员的相关判断,同时也会影响到资产评估报告使用者,导致评估报告的错误使用。

(2)评估报告摘要编写不规范

资产评估摘要是对评估报告中一些重要内容的总结规范,如果评估摘要撰写的不够规范,将会严重影响评估报告的作用。与此同时,目前,许多的资产评估人员对于资产评估报告的规范撰写都不够重视,甚至有些相关资产评估机构对许多资产评估的案子均未按照标准进行合理撰写,经常有摘要格式不正确以及缺少相关内容等情况发生,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资产评估质量,也会严重影响到资产评估报告的使用。

(3)缺乏相关的评估介绍

具体来说评估说明,即为对对评估过程中一些评估方法、一些相关评估参数等的详细说明,是相关评估审核机构对资产评估报告审核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项目。然而,从现阶段反映出来的状况来说,评估说明的撰写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许多评估部门认为评估说明是一项可有可无的项目,他们认为在资产评估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评估报告,对于评估说明来讲,如果相关部门没有要求要撰写评估报告的话,这一项就完全可以忽视。其次,目前普遍存在着评估说明撰写不够合理完善的情况。最后,在撰写过的评估报告中普遍存在着未对相关评估参数进行合理有利说明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了最后得出的评估报告没能有强大的技术方面的支撑。

(4)重要事项披露不完整。

重要事项的披露是资产评估人员对评估报告使用者反映一些重要事项的凭证,评估报告使用者可以通过重要事项的披露了解到一些没有察觉的重要事项。与此同时,重要事项的披露可以体现出评估人员工作态度的认真以及对使用者负责任的态度,通过重要事项的披露我们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和降低了评估风险。但是现在一些资产评估机构还存在着对重要事项披露不完全的情况发生,而这些对重大事项未能披露的疏忽对以后评估报告的使用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3.评估规范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任何情况下,现场的评估都需要严格遵循最基础的程序。只有通过对资产进行了现场的核查,我们才能够分析和判断出该资产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多少,因此,现场的核查是资产评估人员不容忽视的重要步骤。通过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显示,现场工作规范性方面存在以下不足:现场工作过程记录不够详细、没有对相关评估结论的过程分析、三级复核制度的保障制度也不够完善。

二、资产评估执业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评估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是产生资产评估执业质量问题的根本所在

实际上资产评估进行的关键是进行资产评估的人员以及相应的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是通过资产评估人的专业的判断与分析而形成的,于是为了保证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就要求资产评估人员要有非常强大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以及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职业人员还要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正确严谨的职业态度。只有拥有了这些要求,才能被称为一个合格的资产评估人员。然而,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资产评估是一个刚刚起步不久的产业,因此这样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少之又少,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方面。

2.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评估机构为了争夺市场而采取低价策略,容易导致评估质量下滑

基本的评估过程,要求进行资产评估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用来通过一些必要的审核评估程序,这样才允许表达相关评估的意见,但是目前的情况截然相反。因为现在资产评估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评估机构不但不以评估的质量和服务来赢得顾客反而转向通过降低相关费用来引起顾客注意,然而所谓的低收费必然是意味着低成本,因此许多评估机构为了使自身效益达到最大化,就会在评估程序方面有所减少,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最终的评估结果不准确,评估质量也相应降低。

三、提高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在资产评估行业监管中的作用,加强评估行业监管力度。

首先,我们应该将相关资产评估的标准以及监管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应当完善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资产评估更加规范化,更加合理化,协调相关评估部门并对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这样就避免了管理不过来的情况,将任务量进行,有利于评估更加有效、高质量的进行。其次,我们应该注意维持评估产业的秩序,保护资产评估的环境,提高对评估的执法力度,同时对一些违反评估规则和要求的评估人员,采用一定的处罚措施,让按规章办事成为资产评估人员工作的基本习惯。

2.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协会在整个行业中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对评估机构以及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系统化管理。

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资产评估行业的兴起,一些不足也随之出现,尤其是在评估管理方面。于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资产评估这个行业,我们应该将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是应该尽快将资产评估相关的规则和制度进行制定;其次,是要对资产评估的执业质量进行定期的检查,要让所有的评估过程在一个对外透明的状态下进行;最后,要对注册评估师进行一定的后期培训,将资产评估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执业能力提升。

3.加强资产评估机构内部管理。

第一,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培养资产评估人员的观念,提高评估质量。而且我们应该在建立市场的过程同时也兼顾着资产评估的管理。其次,我们应该将机构的质量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和提高,让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监控,第三,是要保证资产评估过程中的一些制度能够得到体现,除此之外,在审核过程中,所谓的审核不应该只表现在所谓的表面,应该将审核真正落实到审核上,实实在在的进行检查。

4.进一步加强对加资产评估师的进一步教育,从而提升其职业道德与执业能力。

进行资产评估,主要依赖资产评估人员所掌握的评估知识,所以,作为一个资产评估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严格遵循资产评估相关制度来进行科学的资产评估。另外,资产评估人员应该在执业之后也进行后续教育来不断对职业素质进行提高。

四、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要提高有关资产评估的质量问题,就必须加强资产评估师的后续教育、完善有效的资产评估质量控制机制、加强评估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完善行业准则体系,强化对资产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管理。

篇(10)

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XX小区是北京城市XX公司于2005年5月开始开发建设的商品住宅小区,共有4幢楼,每幢楼12~22层,住宅600个单元。该小区于2004年月开始预售,于2005年6月建成交付业主。业主于2005年7月以后开始陆续装修入住。案例涉及的当事业主黎XX于2004年11月14日与北京市城市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购房合同,一次性支付全部购房款84万元,购得该小区第10栋2单元商品住宅一套,面积134.82m2。并于2005年6月30日接收房屋。

业主收房时却发现卧室天花板(楼板)明显存在斜向45°裂缝,长度达两米。而且经进一步勘查,而且裂缝疑似上下贯通,该业主由此产生联想,立刻查看自家地面,果然发现地面也存在相同裂缝,其他单元业主也相继发现自己居住单元的天花板和地板存在位置、长度、走向和性质极为类似的裂缝。后经从楼上做浇水渗漏试验,发现浇水迅速从下层居室流出,证实此裂缝为上下贯通裂缝。最终,经过连环查看相互交流,竟发现该楼从1层到12层的所有住宅单元在相同位置均出现相同走向裂缝,而且最终获确认其性质均为楼板上下贯通裂缝。

针对上述问题,业主们与其开发商交涉时,对方便回避不见,开始采取事实上的拖延策略。

万般无奈之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业主们遂诉诸法律。以“商品房出现重大缺陷”为由,将开发商―北京XX开发有限公司诉至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随后,法院受理了诉讼。

为了确定业主们的损失,2006年1月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委托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中心对涉案房屋裂缝进行鉴定。鉴定机构要求业主事前对需鉴定的缺陷部位进行清理。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中心遂于2006年1月对该栋的605室和1105室两户缺陷房间进行抽样质量鉴定。2006年2月,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中心出具鉴定书。关于裂缝产生原因鉴定书载明:“…该鉴定书对以上缺陷给出的结论为:“…顶板裂缝是由温度和收缩作用产生的裂缝,系非受力裂缝。就此裂缝而言,尚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但裂缝的存在,会对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有了这样的鉴定结论,还需要一个定量的结论。”即还需要由权威机构对房屋缺陷的实际损失给予定量评估,以便获得证据。

原告们经过5个多月的等待,2006年8月22日,石景山区人民法院终于向北京XX地产评估有限公司(下简称XX公司)发出委托函,委托XX公司对该案讼争的两项内容进行评估:房屋因存在裂缝导致的质量缺陷损失具体数额;房屋修复后是否存在价值的贬损。几天后,XX公司的房地产估价师终于出现在XX小区业主,对房屋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整个现场的评估工作持续不到20min并未在现场对楼板开裂情况以及对室内装修可能产生的影响仔细进行观察和测量。

XX公司考察业主家里的装修情况后,于2006年12月6日,《房屋质量缺陷损失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房损评估报告”)终于出炉。这也是当时北京市首份房屋质量缺陷损失评估报告。

其中评估结论原文摘录如下:

(1)对房屋因存在裂缝导致的质量缺陷损失进行评估: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2006年12月4日的房屋造成的损失价值为7480.3元.

(2)裂缝修复后,已具备使用功能,但在房屋所有权人进行房地产转让时,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房地产减值,根据估价人员现场观测及对同类物业综合分析,确定估价对象的减值比例为房地产总价的2~3%。

针对以上评估报告给出的结论,参与诉讼的笔者曾当庭提出自己意见,认为房损评估报告确定的损失数额过低。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依据建筑业预算的有关规范和手册进行了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庭审时在法庭上提出,该“房损评估报告”给出的结论与国家的行业计算规范、手册,以及施工实际严重不符。例如当庭指出损失数额计算严重失实事实之一是,计算费用中“工期”一项中给出的工期天数为两天,与本案房屋裂缝缺陷修复工程实际所需工期相差太多。根据前述法官认可的修复方案,修复工程内容包括:拆除业主装修的地板、凿除裂缝周边混凝土并进行清理、浇筑混凝土、对受损和施工影响的顶棚和墙壁进行清理和粉刷、恢复房间地板,以及施工现场的整理等等,经过实际保守估算约需16天工期。笔者当庭还指出,房损评估报告对修复缺陷时房间原装修的破坏程度,以及施工影响损失的估算,与事实和规范完全不符。笔者作为业内人士认为,使用与评估方案计算损失所依据的相同规范进行计算,结果与评估报告大相径庭。不符的原因在于,计算修复工程面积时,评估机构仅计算了裂缝所占面积,没有计算维修对整个房间的不可避免的损坏和影响。原告依据计算对此评估结果提出质疑严重。

书中,业主们提出的索赔数额是6万元。主要包括,房屋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价值为12600元(是否工期天数按16天计算的结果);房屋贬损值4.23万元,具体计算依据为,以原购房款乘以年增长率加上专修费用做为计算基数,按评估中贬损比率的最大值3%计算,即(84万购房款×2005年增长率120%×2006年增长率125%+15万装修费)×3%=4.23万元。

2006年12月19日,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由北京XX公司赔偿7名业主3.6万元到3.8万元不等的数额。鉴定费由开发商承担。

(1)北京城市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业主黎XX房屋缺陷贬值金及损失共计三万六千三百八十元;

(2)驳回黎XX其他诉讼请求。

案例二、北京市石景山区XX小区房屋质量缺陷诉讼调解案

案例一中已述及,北京市石景山区XX小区10栋2单元从1层到12层的所有住宅单元在相同位出现相同走向和性质的裂缝。其中一楼105号业主王××于2007年向石景山人民法院提其诉讼,法院受理此案。原告要求被告方北京市XX有限公司赔偿由于其交付的房屋出现多处裂缝而造成的损失。具体主张为,要求被告给付房屋缺损贬值损金及裂缝修复损失6万元,并承担鉴定费用和诉讼费用。

2007年10月31日受理法院委托北京市XX房地产咨询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就原告居住房屋内产生裂缝的修复成本损失和由此导致的房屋贬值损失进行评估。2007年11月30日该评估机构出具房屋质量缺陷损失评估报告。其中载明:房屋裂缝修复损失价值4541元。“房屋缺陷进行修复后,房屋缺陷贬损价值影响,综合确定修复后房屋的价值为未发生裂缝的房屋与估价时点公开市场价值的2~3%,根据XX小区内未发生裂缝的房屋公开市场价值,经市场比较计算得出估价对象公开市场价值约为12899元/m2。”

此案经法院审理,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协议内容如下:

(1)北京市XX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12日之前赔偿王××因房屋质量缺陷导致的修复和贬值损失五万零伍佰元;

(2)鉴定费用七千元,由北京市XX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担

(3)诉讼费用四百元,由北京市XX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担

(4)双方无其他争议。

与王××一同并经法院调解结案的共三人。赔偿额度从5.05万元至10万元不等。

案例三、北京市石景山区时代庐峰小区业主诉讼案

2008年夏,石景山XX新区业主黎XX家中再次发现其住房西北卧室和西南卧室顶板出现裂缝。这次出现的裂缝与2005年刚入住时发现的裂缝类似。业主认为,该裂缝是结构楼板断裂,属于房屋重大质量缺陷。曾电话通知房地产商,开发商派人看过之后一直拖延,长时间不予答复。笔者无奈遂于2009年3月将开发商诉至石景山人民法院。这是业主黎XX就同一套房屋其他房间存在的同一类质量缺陷提起的又一次诉讼。

同年11月25日,北京北方房地产咨询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给出《房屋受损价值评估报告》,“认定:估价对象为北京市石景山区 XX小区10号楼2单元705号房屋,在估价时点2009年11月18日的房屋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价值为9616元;而对房屋修复后贬损价值未提出鉴定意见。”

法院依据这份报告判决如下:

(1)北京XX业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黎XX(房屋质量缺陷损失九千六百壹拾陆元;

(2)驳回黎XX的其他诉讼要求。

房屋质量鉴定费用八千元,由北京首开亿信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负担。房屋评估费用二千元,由黎声莲负担一千七百八十四元,由北京首开亿信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负担二百一十六元。

同一栋楼,同一个朝向,位置基本相同,同一个法院审理,同一个技术鉴定单位,检测结果完全相同,可三家评估单位评估出来的损失千差万别。这么一个呈堂重要证据,由于房屋缺损评估结果不同,造成法院判决相差数倍,给业主造成极大的直接损失。

建议:

(1)建议成立建筑工程司法综合评定委员会

人员组成:各行业专家

职责:对评估房屋质量缺损机构的评估进行认定。发现问题3次以上的或者一次重大评估失误的调销其从业资质。

(2)建立咨询机构设想:保证其独立性;建立专家库;评定专家遴选:随即从专家库抽取;尽可能减少开发商和建筑企业影响;提供权威评估意见。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房屋质量缺陷损失评估规程》.

[2]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中心[2006]建鉴字(06002)号司法鉴定书.

篇(11)

首先,评估对象是以资产权利为内容的交易对象,而不是资产本身。

我们知道,经济业务的本质就是对交易对象的交换活动。作为一项专业的价值评估活动,资产评估服务于每一项特定的经济业务,其任务就是要评估出交易对象的价值,为这种交易提供价值依据。所以,评估对象就是该经济行为指向的交易对象。

任何一项资产都有其自身的财产权。财产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其中所有权又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产权人行使其中一项或几项权能,都可能获得收益。卖方藉以销售的和买方要购买的,不是资产的外在形式,而是可以给持有人带来经济利益的这些财产权利。此时,这些资产的财产权利,既可能是全部权利,也可能是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权利,如租赁权,就可能被人们拿来进行交易,成为交易对象。

第二,评估对象可以是资产,但不仅限于资产或资产的全部权利,它还包括资产的部分权利。

按照资产评估学的定义,资产是特定权利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够给特定权利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具有内在经济价值及市场交换价值的所有实物和无形权利。又如《国际评估准则》指出:资产这一术语既可以理解为所有权,也可以理解为所拥有的实体资产。这个定义和我们通常的理解一致,所说的资产实际上是指资产的全部权利。当交易对象为全部产权时,评估对象可以理解为资产本身。但是,若因此就认为评估对象就是资产,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把资产直接作为交易对象,那么就无法区分对于同一资产的不同权利交易。比如说房产买卖时,交易对象就是房产的所有权,也即房产本身。而当房产对外出租时,交易对象显然不是房产本身,而只是房产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评估对象就是交易对象,是基于资产的客观形态之上的、拟交易的财产权利,这种权利可以是资产的全部产权,也可以是部分产权。那种简单地将评估对象等同于资产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评估对象反映资产内在质的规定性,评估范围反映资产外在量的规定性

从资产的概念可以看出,资产的具体形态表现为实物和无形权利,这是资产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特定主体拥有的财产权利则是资产内在的本质内容,这二者共同构成资产的两个方面。

通过上面分析知道,包含于资产内部拟用于交易的财产权利,才是真正的评估对象,而资产的外在表现形态和数量特征,则是评估范围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从本质和形式两个方面对被评估资产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评估对象反映了资产的质的规定性,即资产的共性,评估范围则反映了资产的量的规定性,即资产的具体表现形态。比如,当一套生产设备和相应的厂房拟对外出租时,评估对象即是这些生产设备和相应厂房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这是资产的共性的东西,而评估范围则是该租赁行为所涉及的一定数量和相应生产能力的设备及相应数量的厂房,而种类、数量、规格型号等则是被评估资产的外在表现形式。

评估对象告诉我们拟进行交易的是这样一些权利,而不是那些权利,从而规定了评估价值是该特定财产权利的价值。评估范围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被评估资产的具体存在形态,一是资产的外在特征,如种类、数量、规格等,使得被评估资产区别于评估范围之外的资产;二是资产的获利能力,如生产的数量、质量和成本、费用等,这些指标为评估资产的价值提供了数量基础。

因此,要准确描述被评估资产,就必须对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作出正确的表述。既要弄清楚评估对象到底是什么样的财产权利,又要明确评估范围即评估对象涉及哪些资产,质量如何。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清楚了,我们的评估工作就有了一个客观的基础,对于评估报告使用者来说,也可以对被评估资产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理解。这一点对于评估师规避评估风险和评估报告使用人恰当使用评估报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描述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的内容和要求

在评估过程中,评估师应根据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评估对象和范围进行准确、清晰的描述。描述的详略可依据重要性原则,根据其内容以很好地理解和使用评估结论为限。在有关的资产评估准则中,都有对评估对象描述的要求。

《资产评估准则――报告准则》第十八条规定,“评估报告中应当载明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并具体描述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通常包括法律权属状况、经济状况和物理状况。”

《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第十二条指出,“专利资产评估业务的评估对象是指专利资产权益,包括专利所有权和专利使用权。专利使用权的具体形式包括专利权独占许可、独家许可、普通许可和其他许可形式”。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专利资产评估业务,应当明确专利资产的权利属性”。

上述评估准则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了描述评估对象和范围的内容和要求,对我们做好评估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是要求我们关注和描述评估对象的法律权属状况。这里包括明确交易前的产权状态、归属以及拟交易资产权利的属性和范围。要求明确拟交易资产权利的属性是所有权还是使用权,使用权的具体形式、期限和其他条件。当评估对象为资产的部分产权时,就要求对该部分产权的内容进行详尽的披露。比如房产的租赁权,要体现租赁的期限、形式、租金的高低以及其他条件等内容;专利的使用权,则要求区分是专利权独占许可、独家许可、普通许可,还是其他的许可形式,并要对其具体内容和主要事项描述清楚。

二是要求描述评估对象的数量、位置、物理及技术等状况,这是描述评估范围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实物资产的体积、位置及质量等物理指标等,技术的应用环境、规模,产品的产量、质量、成本、费用等。比如《房地产估价规范》(GB/T50291-1999)要求描述估价对象的状况,“对土地的说明应包括:名称,坐落,面积,形状……”,“对建筑物的说明应包括:名称,坐落,面积,层数,建筑结构……”。通过对评估范围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本次经济业务要交易的财产权利是哪些资产的,不至于产生混乱和错误;这些资产的盈利能力如何,从而决定了这些财产权利评估价值的高低。

通过对评估对象和范围的恰当描述,可以很好地充实和完善评估报告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评估报告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评估报告使用人正确理解评估结论,合理利用评估结论去完成资产的产权交易事项。

参考文献:

[1]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讲解.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2]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中国资产评估,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