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科学史融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9:0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学史融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学史融论文

篇(1)

“圆”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和它密切相关。有关圆的知识在战国时期的《墨经》、《考工记》等书中都有记载,授课中将有关史料穿去,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例如讲解圆的定义与性质时,我向学生介绍,约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我国已有了圆的概念,考古说明我国夏代奴隶社会以前的原始部落时期就有圆形的建筑。至于圆的定义和性质在《墨经》中已有记载,其中,“圆,一中同长也”,即圆周上各点到中心的长度均相等;此外,还进一步说明“圆,规写交也”,即圆是用圆规画出来的终点与始点相交的线。这与欧几里得的定义相似,而《墨经》成书于公元前4~3世纪,是在欧几里德诞生时间问世的。再比如圆心角、弓形、圆环形、圆内接正六边形、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圆锥等一系列概念与性质,在《墨经》、《考工记》、《九章算术》等书中都有记载,在讲到这些内容时,我便用几句话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这样,随着这一章教材的不断展开,同学们对我国古代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概貌有个初步的了解,明白我国古代就对这些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特别是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论证几何学的萌芽,几乎与古希腊的几何学同时产生。

二、根据教材特点,适当选择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作出过卓越贡献。该章的“读一读:关于圆周率π”对此作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到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最初一些文明古国均取π=3,如我国《周髀算经》就说“径一周三”,后人称之为“古率”。人们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用古率计算圆周长和圆面积时,所得到的值均小于实际值,于是不断利用经验数据修正π值,例如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分别得到π=31605和π=3125。后来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利用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来求圆周率的近似值,得到当时关于π的最好估值约为:31409〈π〈31429;此后古希腊的托勒玫约在公元150年左右又进一步求出π=3141666。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微(约公元3~4世纪)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弧矢割圆术”计算π值。当边数为192时,得到3141024〈π〈3142704。后来把边数增加到3072边时,进一步得到π=314159,这比托勒玫的结果又有了进步。待到南北朝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更上一层楼,计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求出了准确到七位小数的π值。我国以这一精度,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记录直到公元1429年左右才被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卡西打破,他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十六位。这样可使同学们明白,人类对圆周率认识的逐步深入,是中外一代代数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我国不仅以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数学方面也曾在一些领域内取得过遥遥领先的地位,创造过多项“世界记录”,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就是其中一项。接着我再说明,我国的科学技术只是近几百年来,由于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才逐渐落伍。如今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同学们的肩上。我们要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篇(2)

二、金融市场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陈旧

之所以经济管理专业将金融市场学列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管理体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个体系的建设,与非公有制经济实体所做出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态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多任课讲师对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持排斥态度,以至于在讲金融市场学的时候,更多的内容侧重于“金融”,而刻意的忽视“市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误导了学生对金融市场学的正确认识,还使学生对了解整个金融经济体的构件格局产生了影响,实属人为因素。

(二)教学环境单一

金融市场学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堂解析,还要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详细的讲解一些经济管理或者是金融市场中的案例,这些案例的时效性很强,甚至是有的相同的经贸业务在不同的金融环境下最后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老师紧扣时展的主题,选择较为新颖的教学案例给学生进行讲解,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那种单一的教学环境下的实际授课效果,非但让学生达不到对经济管理学有深刻的认识,反倒会对学生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金融市场学教学新方法

(一)将实践教学列为重点

金融市场学中的理论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经济管理格局而言,目前还处在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阶段,在资本市场和经济金融环境中存在很多变数,要验证所学理论知识是否正确,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来完成。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将实践教学列为重点内容。这样做一是能把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发挥到最大效果,二是能让学生在实践岗位上总结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以后的职场规划能有很大的帮助,三是对非公有制经济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所起到的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客观的了解我国经济管理组成能有很大的帮助,四是能让学生既能把在课堂理论过程中在实习实践中得到明确的解析,还能把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再带回课堂上进行分析;五是通过这种主观能动性学习的转变,还能锻炼学生的自我掌控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这种实习实践学习过程中,校方最好是能让学生接触较多的经济实体,不要局限国企和金融经管单位,因为受到体制的影响,这些单位中许多经济数据的上报过程较为漫长,而学生的实习实践周期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尽量找一些民营经济体或非公有制经济体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为最佳。在这些经济体内,会计和金融措施应用较为灵活,能让学生在较短的实习实践过程中最大化的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二)增加案例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阶段里,理论知识是需要有实际内容来验证的,所以穿插着理论知识,期间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大量的实际案例来作为印证。这其中也包括学生通过实习实践总结出来的问题,这种问题是学生自己在日常的工作中接触到的,讲解起来既得心应手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任课老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要单纯的考虑既成事实的成功案例来进行讲解,还要综合一些经管和金融操作中不成熟甚至是失败的案例拿出来讲解,因为无论是贸易还是金融经管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只有最大化的规避了这些风险,才能使其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成功。另外,任课老师在进行案例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参照离教学环境最近的时间段来进行选择,这样有的放矢是为了能配合理论的时效性,让二者产生自然的融合,如果拿二战时期的经济环境来套用美国次贷危机下的金融措施的话,那就贻笑大方了。与此同时,要充分地考虑中外不同经济背景和时代背景下的案例因素,不考虑经济基础而单纯的讲解外国成型的金融案例的话,那对于综合分析整个经济管理背景是不利的。

(三)与其他课程做好衔接和融合

金融市场学是经管和金融范畴里的一个基础课程,无论学生的日后专业方向是财政学、会计学还是金融学、经济学,都要将金融市场学作为基础,经济管理专业没有一个特定的学科分类概念,其中很多知识是互通的,所以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授课老师可以尝试着将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与之想融合一起学习。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以通过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来印证金融市场在整个经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能树立学生更强的学习信心,增加学生对金融市场学甚至是经管专业的学习兴趣。

篇(3)

二、案例教学在金融市场学课程里的实践方案设计

(一)金融市场学课程的案例选择与开发

案例教学是金融市场学创新的教学方式,它不同于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它以案例分析与讨论作为基本教学内容,以师生互动为基础,辅以仿真实训为检验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案例教学基本是以案例为依托展开教学活动,因此案例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案例质量。甄选案例和设计创作案例应是展开教学研究活动的第一步。适用于金融市场学的案例应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包容性和百科性。所选案例应该涵盖当前需要讨论的知识点,应使得该案例能够深化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同时,该案例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百科性,能使得学生在案例情景中了解相关行业背景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对所学章节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其次,代表性和启发性。学生在经过讨论案例,学习案例这个阶段之后,应该能够在今后就业面临实际问题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外汇市场的案例选择为例,外汇市场的案例中不仅应该包含形式各异的外汇市场专业术语,同时案例中应该辅以外汇牌价的汇兑计算。学生在经过外汇市场理论的学习之后,应能够处理银行等金融机构柜面业务汇兑窗口的各式各样的问题。除了选择具有以上特点的案例之外,教师应利用假期时间深入企业或金融机构,了解行业内的现行实务,争取用自己的业余知识编撰出一系列案例库。教师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案例尤为重要,案例开发的情境应该尽量丰富,从工业制造到政府部门,从非营利组织到金融机构都应该包罗。

(二)金融市场学案例教学讲授点评与讨论技巧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结合金融市场学课程内在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本课程的案例教学授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第一,从理论出发,帮助学生向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引导。金融市场学的教学对象是已经掌握了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基础课程理论的本科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各金融主体的行为(包括筹资、投资、套期保值、套利、政策行为和监管行为),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关于各章节中由教师精心甄选或是开发的案例,必然包括了各金融子市场主要术语和概念,往往情境都设定的是现实金融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有着高度的真实性贴近现实生活。例如,在讲授抵押和资产证券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和美国的发展应用情况,结合2008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危机,展开一系列有意义的分析讨论,研讨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措施。通过案例教学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市场学中金融子市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了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第二,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金融市场学课程多是与金融工具的运用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内容设置,而金融工具在这样一个金融全球化的时代早已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金融市场学的案例教学,也早已转化为关于形色各异的金融工具的案例教学了。案例教学原本就注重于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针对同一个案例,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学生必须适应用批判的眼光对待其他人的见解,并提出有说服力的答案。案例教学过程中,主体的角色转化也已成为学生替代教师作为主角。学生在教学内容展开的前几周,就已收获相关的案例材料,预习案例内容是学生们课后的主要功课。如果课程内容中设置了小组讨论,那么学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向同组人表达其对于案例的看法,同时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作为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及小组的整体见解。这种教学安排,无形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第三,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在传统的金融市场学教学中,教师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即是该市场理论知识的传道授业者出现。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不应该仅仅流于形式,甄选出案例的介绍也不应当仅仅浮于表面。引导组织课堂讨论是教师首当其冲的,其次,启发学生形成自己对案例的独特的有条理有学术根据的见解才是教师案例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受限于阅历,受限于专业基础知识的薄弱,受限于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不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而这些障碍是有碍于学生形成自己言之有理的观点或见解的。案例教学中,教师整场伴随式的引导就显得意义重大,这种引导不仅有利于学生讨论顺畅或是观点的表达,更有利于研讨结束后教师的点评工作。学生从中肯的点评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整场案例研讨的有建设性的评价。这些点评作用极具有启发性,更是教师今后编写开发案例的第一手素材。

篇(4)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二)是适应金融领域高度竞争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对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经不仅仅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交叉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加快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将会使现有的实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交叉运用金融、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备金融学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它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IT技术技术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金融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得十分紧缺。因此高校金融学及相关领域基础课程的实验必不可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将不断吸收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职院校实验课程体系那样完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如理论课程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认识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实验课不能吸引学生。另外就是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实验课程认真完成职。例如选择银行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证券实验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银行课程等。

(二)实验课程安排与实际有脱节

从课题组发放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金融机构岗前培训时,感到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有的课程未开设实验课,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太少,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采取实验室教学的模式,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实验课程的设置容易受到市场上金融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三是许多高校实验软件都是从软件开发公司购置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脱节,影响了软件的实践可操作性。

(三)未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实验课程

现在高校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按照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首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再设置非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及设计不是根据金融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更多的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来设计。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银行信贷管理课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课程也被边缘化了。而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说,信贷仍旧是最主要的、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占绝对优势的业务。

(四)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实验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课程指导教材,因此需要教师先熟悉软件操作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难调动起来。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难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实验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应转变思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解决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难题,高院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实验课程,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实验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信息,力争在实验教学方式上突破现有模式,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去。而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性实验课层次后,选择增加综合性实验层次的课程。

(二)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建设

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要多进行比较,反复对各个实验软件进行运行测试,选择与教学结合紧密的、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软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力量的优势,督促教师关注金融形势的发展,关注金融创新力量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软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实验软件更加适应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实验室实验+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要积极与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并布置学生做好实训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暑期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写出实习心得,并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四)加强实验教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决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单独选送实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到企业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另外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拥有金融专业的技能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实验课程变化。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予以培养和提高的,两种教育的融合特别是在课程中的渗透,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1、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和方法

高等教育的终始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需求。人的全面教育发展的根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物质创造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上,也体现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结合上。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一切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两种教育的融合。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其人文精神。两者各有侧重,不可或缺。科学教育使人求真,人文教育使人求善、求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全面发展的标志。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和课程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等途径予以实现。哈佛大学的学士学位课程,人文学科几乎占了一半。理工类学士学位必须修习的课程中人文学科占了25%,主修人文学科的专业课也仅占40%。由此可见,国外著名大学中人文教育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我们还应该看到,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文精神,而科学教育中同样蕴含有人文精神。所以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发掘,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共同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认识社会和自然,将有利于他们对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领悟。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重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文检课中的融合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简称文检课)作为一门公共课,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是与英语、计算机同等重要的工具性课程。但是,文检课却没有受到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同等的重视,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课程本身的局限。笔者认为,文检课不应过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借此凸现课程的价值。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在文检课中得以实现。首先,文献检索学是一门科学,则必然有其知识内涵,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学生必须掌握。其次,文检课是科学方法课,学生可以掌握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学习”,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文检课对大学生进行的主要是科学教育。同时,大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更为自觉地从课堂以外的途径,能动地学习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为成为社会需要的、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点的,富有主体性的人才而努力。

大学生学习知识主要凭借兴趣,他们关心环境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社会及科技问题,现代著名作家、作品以及古典名著,艺术与美等课题也始终让大学生们着迷。在文检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自己真正有兴趣探究的课题,在遵循认识规律和文献检索与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自行探究,形成自己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观点。

3、文理兼容是文检课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方法

季羡林教授指出,21世纪文理不分家。近年我国高校非常重视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以清华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理工院校纷纷设立了人文学院,开设人文课程。同样,文科学生也需要吸收自然科学的养分,接受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熏陶,借鉴科学思维的方法,实现两者的相通和融合。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了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就等于拥有了两者相通的钥匙。文检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并且反复强调这一点,强化学生的认识。具体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实现文检课中两种教育的融合。

3.1激发学生利用文献检索技能进性科学探究的动力

大部分学生在学文检课以前,对课程的了解均十分有限,对为什么开课的理解也很模糊。因此,在开课伊始教师应该对课程的全貌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阐明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及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查找和利用能力是信息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评价能力也是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文检课教学中应该补充的内容。当然,要激发学生学习文献检索知识,掌握文献检索技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仅靠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由学生亲手进行文献检索和利用的实践,方能够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快乐。引导学生对检索课题自行探究,运用数学和逻辑等科研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推理,总结课题发展的规律,预见其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据此撰写出课题综述或述评,得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检索报告和论文是文检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

3.2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

文检课的前期课程,除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外语,还应学习哲学。用科学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来指导文献检索与利用方法的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念就是实践。所以,学生必须在掌握科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检索实践,掌握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和技能。检索实践既是检索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是辩证思维能力的锻炼。需要判断检辩证思维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检索实践过程中有判断过程,需要判断检索类型,根据课题判断适用的光盘型、网络型和印刷型的检索工具,并且加以选择及综合运用。检索实践也存在科学的推理,需要运用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新颖性、真实性和适用性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利用文献检索的结果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3.3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

文检课教师需要主动自觉地学习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学才不至游离于改革的总体规划之外。建构主义是切合文检课教学的理论指导。该理论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文检课教师设立的问题情境,可以与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活动的过程完全相同。同时采用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协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由于存在有学科和专业的障碍,文检课教师并不总是万能的。通过协商与绘画进行的思维碰撞,始终存在于文检课的师生之间,从而可以是双方不断的修正错误,接近教与学共同的目标。教师应改成拿高分利用获取信息技能上的优势,在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检索技能的同时,有目的的学习各种学科专业知识,给学生树立一个不断学习的榜样。这样学生可以从课程当中,从教师身上,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学到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3.4 教师人格的力量

文检课教师同样是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同样担负有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事实证明,教师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启发学生与之进行思想交流的热情和方法,现代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些都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对其产生综合的影响。不能想象,一个本身即认为文检课可有可无的教师,会教出有活力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从事文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有高度的热情,才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自己也会从中得到强烈的满足感。

4、 加强哲学教育和德育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4.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如上所述,哲学是文检课的前期课程。与之相应地,文检课的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哲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自觉运用。通过文检检索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实现人的认识与实践的相互统一。文检课应用“引导-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逻辑思维方法,也离不开形象思维方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方式,设计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运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对该课题进行纵横比较,宏微兼顾地思考和实践。最后,在合理利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积极有效的联系,始终参与学生课题调研的全过程,并且给以适时适当的点拨。作为文检课的教师,应该自觉运用认识论的基本理论组织教学,妥善处理重点与一般、普通与特殊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的关系,以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4.2科学道德教育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高校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包括科学道德教育。科学道德主要表现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待科技成果利用的严肃态度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在文献检索实践过程中,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规范的检索报告格式,学生要对检索过程做准确、详细的记录。这样既可以揭示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的情况,又利于总体的意义建构。学生会意识到求知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投机取巧也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利用文献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合理使用他人成果与创新的关系。鼓励学生,敢于而且善于在总结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文献调研,较为全面地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调查结果、观点等)应在论文(及综述)中予以明示。潜移默化的科学道德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可以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课题调研,以培养与人协作的精神,这也是科学道德的一项内容。

参考文献

篇(6)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趋势,都要求我们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不过,当前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中传播的数学文化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进行多元的联系,这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文化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学追求情景化,学生的讨论、活动流于形式。虽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学生只是形式地被动地安于,未能真正深入探究相关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的过程,未能领会到其中包含的思想,更难以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现代科技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坚实的物质基础,许多教师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但也只是以现代教学手段将课本内容展现出来,课件界面色彩缤纷,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大大淡化了数学本身的形式化的特点,让学生忽略了要掌握的知识点与方法,未能真正给予学生思想启迪与思维发散的作用。

其次,在教学目标上看,教师注重数学的内部知识的教学与学生技能的达成,但在学生的精神领悟、思想启迪与人格塑造等大方面的目标上重视不够,下力不足。从教学过程上看,淡化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与发展过程,淡化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追求教学效率,往往直接孤立地讲解新知识,没有以学生经验与知识背景为基础,只是僵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对数学情感的培养。从数学解题方面来看,教师大多注重向学生灌输形式化的常规的问题的解题方法,注重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对非常规问题解答的教学着力不足。而从知识的掌握巩固方面来看,过于强调技能的训练,用多种方法帮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变为重复记忆、方法模仿与练习的过程,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培养。

当然,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但绝不仅仅是因为教师。当今的应试教育,让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答题能力,以讲解和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巩固教学成成。所以,笔者提出,必须把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融合,以文化这一大角度来考虑问题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理性思维。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呢?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具有趣味性、务实性与开放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兴趣对其学习效果有着非常明显的强化与促进作用。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讲故事、分组讨论、模拟表演等多样的方式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教学效果,所以可以从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结合其生活背景与年龄特征,能较快地切入知识点,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证明”时,可以让学生结合世界历史的知识,对比刘徽在《九章算术》的证明方法与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的证法,在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的同时也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有效拓宽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另外,因为初中生的求知欲强,思维十分活跃,富有探索精神,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要具有开放性,为学生提供思考与探索的空间,不可僵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其次,在教学组织上,要以丰富生动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灵活融合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数学知识天生具有抽象性,而初中生处在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的过渡阶段,相应地,思维图式处在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初中生会比较难理解。为了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展示教学内容的方式。例如,初中教材中以面积来说明平方公式的合理性,但如果学生不理解,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其他方法进行讲解。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在充分发挥接受学习的作用的基础上,把数学调查、实验与游戏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其充分领悟数学的价值与方法,学会以数学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另外,在教学评价上,要做到多样化。教学评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传统的单一的考试对学生的评价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还应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当今初中数学教材的编排较好地融合了数学文化,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胜吉.谈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1).

篇(7)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职业技能教学任务。如何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更好满足就业需要,家长期望厚重,学生孜孜以求。相比较而言,对于语文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少数学生甚至认为只要认识常用汉字,会说话能看报就可以了。客观的说,职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主观上的欠重视、欠努力,这就将职中语文教学推人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职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坚持优选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并举,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所悟,学用相长。

(一)强化课堂讲学、内容少而精、突出艺术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通常会把所有知识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教育界一直争议颇多。实际上,让职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静听老师“满堂灌”,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笔者认为,教学中应提倡讲授内容少而精当的方法,反对平板的、烦琐的、公式化的讲授。大力提倡讲授的艺术性,增强教学吸引力,使课堂具有说服力、感染力。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只有短短四十五分钟,如果老师大包大揽,就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教学课堂。

在实践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状况和接受水平,选取教材中历代名篇佳作作为精讲的主要内容,给予适当的课时和精力倾斜。优选时,不贪多而求代表性、经典性;精讲时,避免泛而求讲深、求讲透。以老师少而精当的讲解,使他们课课学有所得,篇篇学有所获。因此,哪怕一堂课学生只掌握一个知识点,也比泛泛而谈、毫无重点、毫无特色的全面分析有用。

讲课时老师要讲究艺术性,要能够适时地点拨、提示、点化、引导,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要通过精心准备,使讲授成为一根“导火索”,引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一贴“催化剂”,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成为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要紧紧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去体验、去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被他们视为可上可不上的语文课堂上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人,一点点地让他们得到感染、受到熏陶,沉人到优秀的中国文化中来。

(二)强化诵读训练、积累语言、形成语感

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多了,学生参与的就少了。要让学生参与,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而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或交头接耳,或托腮沉思,要想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沉人书本,使得他们眼到、口到、心到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朗读训练。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繁琐地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宋学家朱熹也说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实践证明,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以眼获取信息,用心体味信息,以声传达信息。学生在朗读时,一字一字地看,一句一句地读,能有效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人到文中去。一次次地反复朗读,学生的音长音短、音高音低以及语调的变化,实际上是对文章的反复推敲、分析综合。每朗读一遍,理解也就深人一层。这也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

朗读不仅帮助学生感受课文内容,一定量的诵读,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古人早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作家巴金能背诵200篇的《古文观止》,茅盾能背诵全本的《红楼梦》。这也正是他们具有超凡语言能力的重要原因。可见,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说写能力,是在一定量的吟诵、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而形成的。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每篇课文都会划出一部分内容作为课内或课外诵读的材料,且把检查背诵情况计人平时成绩。学生通过背诵,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对写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强化语文应用、拓展视野、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老师还要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

篇(8)

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进行教学,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问题的开放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探索、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研究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掌握知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谈一点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的问题设计

“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有意识地将其复习内容,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企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发现、理解新的知识。在复习九年级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的?

2.我们在为谁履行自己的责任?

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作为子女,在家能履行孝敬父母的责任;作为学生,能履行遵守纪律、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能履行维护正义、保护环境的责任……当我们在为别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善于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的问题设计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上课伊始,设计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授课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在进行“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课的教学时,导入新课采用了让学生观看影片《暖春》片段,并思考:

1.影片中主人公小花遭遇了哪些挫折?造成这些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2.小花在困难挫折面前是怎么做的?

通过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小花遭遇了家乡的洪灾、父母的双亡,被收养后又遭到婶娘的虐待等挫折。这些挫折分别来自于自然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在这些困难和挫折面前小花选择了坚强,很自然地过渡到“让我们选择坚强”新课的教学。

(三)讲授新课内容的问题设计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新课讲授时,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将其内容设计成适宜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例如,在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每年的夏收季节,农民们将收割完毕的秸杆就地焚烧。此时,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到处都能见到秸杆焚烧燃起的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直上云天。这种情形进入夏收季节将持续近半个月的时间。请谈谈对上述现象的看法,并为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避免环境污染出谋划策。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办法,如将秸杆腐化制成沼气;政府制订具体的方法措施,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

(四)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将内容告诉学生,尝试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设计有利于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可以个体进行,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等形式。在“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据报道工业越发达的地方环境污染也越严重,而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什么还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2.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矛盾吗?

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

二、设计问题应遵循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一是要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紧扣主题,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维的内容设计探究性问题;二是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设置问题;三要针对学生知识出现的断层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二)典型性原则

即抓往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设置问题。如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

(三)程序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应按所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组成一个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体系,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

(四)层次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出如下四个层次:第一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属识记层次,经过思考就可以解决;第二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属理解层次。第三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怎么办”属掌握层次,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分组讨论,大胆设想,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利用实验进行探索。第四层次主要解决“怎么样”属评价层次。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结论后,对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作出评价,从学习过程中提炼出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市场化,“大学市场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大学将更加关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配置和使用高等教育资源。”[1]在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孕育而生,笔者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阐述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一、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的内涵与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大学孕育而生。到目前,应用型大学还没有有效的定位,有人认为“应用型大学就是从事以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并从事相关实用研究的大学”[2]。应用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紧密结合的地方性大学,是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区别的一类新型大学。”[3]笔者认为应用型大学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身素养的大学,其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也注重学生的生活教育,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养过强的专业性人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的产生促使人们原有高等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其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作为参照标准,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求职教育相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如何实现其本质意义,在于教育教学中应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区别单维度人才培育模式,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求职和生活,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应用型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必然,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基础性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教育,是生命价值的教育,而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4]。所谓科学教育就是专业认知技能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二者存在一定关联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共同促进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又分别促进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培养。二者共同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也是完整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现实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中却没有重视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科学教育中心化,人文教育边缘化”[5]。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促使科学教育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型大学在注重学生专业认知技能的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导致学校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6]。

2.人文教育走向固式化,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逐渐削弱。这样导致固式教学模式泛滥,以科学教育的思维方式、教学模式来进行人文教育,这样下去的结果终将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淡化和缺失。同时,忽视了蕴涵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造成学生科学精神的淡化,抑制理性思维的发展。科学精神的淡化必将导致学生思维的狭隘,能力的固势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通过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及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合,才是促使应用型大学教育本质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高技能、强素质的新型人才,才能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三、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思考

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是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根本前提。应用型大学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培养。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专业认知技能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应用型大学要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质过强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促进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目标的发展。通过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促使学校转变教育教学的意识观念,才能有效地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三心”:以科学教育为中心,以人文教育为重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挥为核心

在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必须要明确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以科学教育为中心,人文教育为重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为核心。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所以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非理性思维、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间接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智力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而应用型大学的本质核心还是在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明确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后才能促使二者有效的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挥。

3.转变学风、教风、校风,实行学生参与性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要转变学风、教风及校风,促使教师和学生形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相统一。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同学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传递,促使学生的情感美德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做事的意志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行为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的技能性发展和创造性发挥,实行学生参与性教学模式,从而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促进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4.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转变人文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促使应用型大学将人文学科知识与自然科学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基本方式。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学科专业侧重于现实的社会需求,以理工技能科学为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要注入一定比重的人文学科知识,加大选修课程体系,定期开展人文学科讲座、辩论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待人文知识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同时,在人文知识教学中,要转变科学化思想,改变人文教育固式化模式,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人文教育,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5.构建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发挥隐性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外部条件。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能够体现大学的科学氛围和人文氛围的内隐性精神,它包含科学精神文化和人文精神文化,应用型大学应构建自己的和谐校园文化,来发挥它的隐形效应,丰富校园生活,开展各种科学研究竞赛,加强文体娱乐活动,开展各种学生社团,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促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得以发展,科学精神得到激发和培养。

通过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融合的思考,促使应用型大学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改革,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以便更好地求职与就业,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D].北京:北京大学,2004.

[2]单鹰.“应用型大学”的定位需要挑明自身职业教育范畴[J].当代教育论坛,2007,(01).

[3]吴慧琴.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定位及其发展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

篇(10)

人文素质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在相关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人类社会较为优秀的文化成果借助一定的知识传授和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对相关学生实施人格和素养方面的教育,促使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促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逐渐向着受教育者个体心理品质内化,进而有效发挥文化教育的功用对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为受教育者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一般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基本可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即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态度的树立以及人文精神的确立等。因此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也应该从理论教学、精神引导等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对人文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逐步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为未来社会职业生活奠定基础。

二、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对教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在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学中要想切实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保证每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就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逐步养成一定的人文素养,为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辅助。在具体操作方面,学校可以适当的要求一部分心理学专家到学校中对教师实施人文社科教育和心理学知识讲座,进一步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知识加以丰富,并通过组织本校教师参与一定的人文性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保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觉的渗透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教学质量的强化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

在妇产科护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应该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应用能力,还应该在其中渗透一定的人文知识,如社会伦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加以培养,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对社会上的相关事件形成正确的判断,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在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人文教育思想,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和母爱的尊重,引发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进而促使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活中能够以更为真诚的态度为患者服务,避免医患纠纷问题的出现。

例如教师在对不孕症辅助生育技术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孕妇女的心理特点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渗透妇科肿瘤学的相关教学案例,将肿瘤患者的心理和不孕患者的心理进行对比,让学生对不孕患者的心理疾苦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产生对患者的同情心,给予患者一定的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在学生沟通技能培养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

护理人员要想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一定的人文关怀,避免医患纠纷问题的发展,保证自身护理服务能够满足患者的要求,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并且注意在贤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人文教育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对患者思想加以引导,获得患者的认同。因此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师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视,并适当的在沟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注意了解和分析患者的心理感受,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进而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护理水平的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在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一定的人文教育思想还应该重视通过教学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良好工作态度,只有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护理工作,才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促使护理专业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学来说,妇产科护理工作责任更为重大,产科的母婴安全更是关系到整个家庭的稳定。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人文教育思想的渗透形成一定爱岗敬业的态度,对每一个患者认真负责,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学生良好服务意识的树立都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缓解医患矛盾,为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性提升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及和提高,信息技术确实让课堂更有趣、生动,容量更大,但也存在问题,如多媒体课件往往停留时间短、运用不当,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板书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课堂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完全摒弃了板书这种教学手段,整个课堂就在幻灯片的翻阅中完成,板书凌乱,甚至没有板书,这样的课堂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一、板书的作用

1.帮助学生把握教学重难点

教师在上课前会精心准备教案,定位教学重难点,寻找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但教案是绝大多数学生无法看到的。板书是教师的微型教案,是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的。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注重教学板书的设计,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这样学生在上课时,通过板书就可以很精确地定位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了。

2.解决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纵观现在的课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课前预设课堂而生成的,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学对象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没有办法完全预设。板书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随着课堂的深入不断呈现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如果发现板书有不恰当的地方,可以恰当修改,最终为教学目标服务。

3.为师生交流搭建一个平台

无论是传统的文字型板书还是图文并茂的板书,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板书构建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给予学生美的熏陶

江苏的高考试卷阅卷实行电子化阅卷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字迹是否清晰,表达是否严谨、简洁,对分数的获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平常上课时,板书随便写,随便乱画,那么学生也会模仿。一节好的板书,不但内容美、造型美、文字美,也可以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板书的构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身教”应该大于“言传”。

二、生物课堂教学板书的设计

1.以教学重点为切入口

教学重点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课堂和学生制订的,每一节内容都有对应的教学重点。面对一节课45分钟的课堂教学,往往有部分学生会不知所措,不能深入地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的教师会采用在课堂开始时用幻灯片的形式投影聚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如何能更突出重点知识呢?我们可以利用板书,更加突出教学的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的一节内容,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混淆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很容易混淆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等运输方式的条件,于是,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见图1)的板书,这样的板书一目了然,重点突出。因为板书在课堂中存留的时间长,学生参与了板书的构建(箭头是由学生构建的),并记录在册,所以学生印象比较深刻,在做题时就很少犯错了。

图1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板书设计

2.以教学情境导入为切入口

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意义。情境教学为现在大多数教师所接受,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但目前情境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创设情境过多地追求新、奇、趣的,目的过于侧重引入新课等。笔者认为,既然创设了情境,为何不有“始”有“终”?既然创设了情境,将知识融于情境,那为何不让学生印象更深刻一些,当想起这些情境的时候,就关联出相关的知识呢?所以,笔者在人教版必修1《细胞的分化》的教学设计时,将白血病的治疗方案作为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情境,将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两大重点内容融于其中,并在副板书(见图2)中体现,加深学生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图2 《细胞的分化》板书设计

3.以科学史为切入口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有多处涉及科学史的教学,例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等等。笔者认为,对于科学史的教学不在于学生记住科学的发现历程,而在于学生对科学家百折不挠、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的感悟,对科学家团结合作精神的学习,对科学家研究思路的模仿和研究等等。对于科学史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回顾,而应该创设条件让学生模仿、领悟科学发现的真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发现的过程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必修1的一节内容,笔者为学生提供了材料,步步引导、设疑,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在黑板上构建了生物膜的物理模型(见图3),这样的板书有别于传统的“文字型”板书,但利用科学史,让学生参与到板书的构建中,对学生而言,不论是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都有很大的收获。

图3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板书设计

4.以教学主线为切入口

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始终要有一条教学主线贯穿其中,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理清知识间的关联,构建知识框架,在复习课中尤为如此。一个现代教育实验研究表明,同样学习一份材料,采取传统的口授办法,仅让学生听,3天后的记忆率为15%;采用观察的办法,仅让学生看,3天后的记忆率为40%;若视听结合并用,3天后的记忆率为75%。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比较注重将教学主线转化为板书。在人教版选修3《胚胎工程》专题复习时,有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板书(见图4)。这样的处理将本章所有内容贯穿其中,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脚手架”。

图4 《胚胎工程》专题复习板书设计

5.以探究活动为切入口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同样注重探究活动的开展,它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只有这样,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在一次作物育种的复习示范课上,开课教师围绕着5个活动展开课堂教学,即:(1)如何发现并保留优良的变异?(2)如何优化组合,培育作物新品种?(3)如何循序渐进,培育多倍体作物?(4)如何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培育作物新品种?(5)有没有哪一种育种技术可以移花接木,实现生物体的定向变异呢?选择了6道例题(见图5),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真实的探究活动中掌握作物育种的应用。

图5 《作物育种》专题复习板书设计

总之,不管从什么样的切入口来设计板书,我们都要明确,板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是板书最原始的功能。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强化基本功,以自身严谨的态度去完成教学板书的设计。朱绍禹先生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要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设计好一节课的板书,一堂好课便已成竹在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