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字母组合ou在单词中的发单:/au/, 关键是引导学生准确拼读含有该字母组合的单词,并能使用自拼规律读绘本A Round House,认读更多的课外单词。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五年级是小学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型,有较好的语音、语调和语言基础,并且基本养成了英语学习习惯。如:能够在老师示范后,掌握单词的发音;能够掌握简单的语言规律;具有交流的能力。但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缺乏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突破本课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发音/au/。
2.看到含有字母组合ou,能结合所学过的辅音字母的发音,准确拼读出单词。能拼读含有字母组合ou的单词。
3.能跟读绘本,理解绘本大意。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生能够熟练拼读含有字母组合ou 的单词。
2.能使用自然拼规律读绘本。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大意。
四、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设计思路:
结合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所学的语音知识,首先通过歌谣让学生感知ou的发音。接着引入绘本故事,引导学生发现ou的发音规则,接着进行书本上Let’s spell的学习内容,进行拼读单词,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拼读练习。最后再回到绘本,让学生学以致用读绘本。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phonics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Step 1
Lead in
1. Greetings.
2. 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以及评价方式。
3. Listen and chant: ou /au/
1. Greetings.
2.听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如何进行自我评价。
3.Listen and chant.
1.通过与学生打招呼,拉近师生距离。
2.明确任务与目标,激发学习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吟唱有关ou绕口令发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ou的发音,激发兴趣。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t’s read a picture book.
2. Let’s try to read some words with letter “ou”
1. Look at the words and try to read them aloud.
2. Read the new words with the help of phonics by themselves.
看到含有字母组合ou,能结合所学过的辅音字母的发音,准确拼读出单词。
Step 3
Practice
Task : Let’s catch the Mouse
Task 1 : Point and read
Task 2: Quick response
Task 3: Pick apples
Task 4: Read a picture book-A Round House
1.Point and read
Ss try to read the words quickly.
3.Read the words with the help of phonics by themselves
4.Read the story
通过设计捉老鼠任务的练习,让学生充分熟练单词的发音,并引出绘本故事,让学生学以致用读绘本,提高阅读能力。
Step 4
Homework
1.听读书本60页所学内容。(必做题)
2.写出更多含有/au/发音的单词。(必做题)
3.在一起作业上阅读含有/au/的绘本,给绘本配音。(选做题)
按要求完成作业
在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带着英语到初中再开始学也可以的想法,导致学生也不重视,认为学不学英语无所谓,从而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一降再降。虽然学生成绩低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最主要的原因,一节英语课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英语课,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可能有所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只有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而有效地备课。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备课,集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引领性和规定性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目标或是目标不正确的教学是无的放矢,而教学内容又与目标能否实现息息相关。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学也有相应的教学目标,由于农村小学只有我一名英语老师,这就要求我备好三个年段的教学目标,每个年段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如三年级要求听、说、读;而四年级在此基础上要能根据发音规律写一些简单的单词;五年级则进一步要求会写一定的单词和语句。虽然各个年级的目标不同,但教学内容是一脉相承、逐渐加深的,内容之间有必然联系,所以只有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内容,才能更好地备好一节课,这就得益于参加集体备课,所谓一人计短,三人计长,由于教学对象不同,每个人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集体备课中,我虚心学习,寻找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从而备好每一节课。
二、备学生,做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准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上好一节英语课,就要了解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哪些不足,针对不足选择不同教法。如有的学生只会读,不理解汉译,有的学生听的能力较强,写的能力较弱,那么在写教案和上课时,我就针对这部分学生,利用词卡、图片、实物展示、一帮一、角色表演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5 “Dinner’s ready”一单元时,我充分利用词卡、图片反复进行练习,然后用一帮一的方式进行巩固,最后分别创设在家和在餐厅是就餐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备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如何给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提供语言运用的良好材料及合作活动的有效性、学习策略的有效性等都要在备课中得以充分体现和展示。例如创设语言情境,四年级上册Unit6这一单元中是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及职业的内容,虽然没有实物,但学生对家庭成员及厨师、医生、护士、司机、教师,尤其是农民都比较熟悉,于是我就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全家福照片,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用“Look.This is my father,He is tall and thin.He is a farmer.”的句子在班级内进行介绍,然后利用头饰,结合句子“What are you going to be?I am going to be a driver.”谈论自己的理想,这样采取直观性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语言情境中掌握新知识。此外,我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文具或喜欢的玩具等,这样,既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又体现了应用性。
四、备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学科的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急功近利。那么在教学中,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积极进取,努力成才。
在备课中,不仅要备课标、教材、学生、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牢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4时,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三个方位介词:in,on,under,让学生掌握如何询问和回答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学时,我就用学生最常见的尺子和文具盒进行教学:Look.Where is the ruler?It’s in/on/under the pencil box.在引导学生能熟练问答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钢笔、书、橡皮、书包等进行问答,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从而巩固掌握的新知识。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还采用“猜一猜”的形式,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比如有一名学生藏好一支钢笔,其他学生每人一句“In/On/Under the...?”进行猜测,对猜对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和表彰,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了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评价时,着重评价的就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目前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只是采用简单的教学模式“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学生听得累、教师讲得累。究其原因,教师缺乏有效的听前教学活动设计,导致学生无法有兴趣地参与听力练习。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unit4《seeing a doctor story time》时,某教师是这样进行听的教学:
1.look at the picture
2.look listen and choose
3.check the answers
整节课教师使用命令性的语气对学生进行听的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学习的状态,单一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核对答案的环节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绝大多数学生都未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在英语听的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积极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与技巧。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是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设计听前活动时,应积极帮助学生建构与所听内容相关的基本信息,让他们对所要听的内容在脑海中能形成初步概念。针对同一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下面的设计:通过头脑风暴活动复习有关疾病的单词headache, toothache, fever, cough...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的语言知识,为接下来的听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播放录音之前帮助学生梳理和整合问题,引导他们结合图形先猜测答案,然后带着问题与猜测认真倾听。这样的教学活动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在激活学生背景知识的同时又帮助他们快速进入听的氛围。
二、有效开展听中活动 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英语听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语言运用之间建立自然的联系,进而提高他们的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最终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无痕过度。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上册unit7《protect the earth》时,一位教师由于没有对学生的学情做深入分析,学生在运用与内化语言的环节出现断裂,导致最终的听力教学演变成简单的“yes/no”的对答训练,学生的语言输出毫无意义。
听力录音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听力过程的结束,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巩固与操练,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探讨;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听内容进行复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将所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而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针对同样的内容,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听中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对所听内容已有的理解,笔者为学生提供了文本的思维导图save water, save energy, save trees...帮助学生搭建语言输出的支架,并为学生提供复述的开头句,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积极投入复述的过程中;然后笔者又为学生创设主题情境,让他们在相对真实、完整的主题情境中开展听力拓展训练,以此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听力内容,让他们在充分内化所听材料的语言信息同时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听力过程,通过文本信息搭建支架,不仅提升学生参与听力的热情,也帮助他们通过复述锻炼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积极运用听后活动 提升学生听力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每个学生都是不相同的,他们有不同的学习思维、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的认知方式。正是由于学生有如此多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听力活动时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反映来改进自身的教学设计。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3《asking the way》时,在听的教学中某教师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听懂,只是单一的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根据材料进行简单判断与选择,反馈环节也只是简单的走过场形式,即使发现学生存在错误,也没有做详细讲解,而是按照教案的计划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二、工作目标
1、明确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办人民满意的小学教育,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
2、健全三级课程体系。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开齐国家课程科目;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要求开设课程,并开足课时。
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足学科专(兼)职教师,音体美、英语学科配专业(专任)教师,建立教师自主研修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以课标理念为指导,构建各学科新授课教学模式,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各年级学生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70%以上。
5、加强教学常规过程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推行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公示制度,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的精神,制定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案,多方面、多角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6、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小学教研会的作用,建立教研会工作制度,制定教研会活动计划,定期开展本单位的教学视导活动。
7、强化校本教研管理力度,学校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专题研讨活动,组织开展经常性地听课评课活动,在课题鉴定的基础上推广一批课题实验成果。
8、以活动为切入点,继续深化“十好”教育活动,认真实施“五个一”工程,扎实开展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按照“习惯育人、生活育人、活动育人”的理念,学校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10、强化“亮点”,突出特色,打造有影响力的办学品牌,努力打造一批“镇名校、区名校、市名校”。
三、工作措施
1、解决好学校定位的问题,从2011年开始,各学校必须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以墙壁展板的形式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六个方面的内容展示出来。此项内容列入2011年上半年教学视导检查内容。
2、加强课程管理,规范课程设置,健全三级课程体系,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开齐国家课程科目,开全课程;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要求开设课程,开足课时。同时,要加强对各学科师资配备管理,配齐配足学科专(兼)职教师。英语、音体美配专任(专业)教师。
3、以省、市、区教学管理有关规定、要求为依据,各学校要对备课,上课,课堂教学,作业设置与批改,辅导,当堂当课练习与检测,理论学习,论文撰写,教学计划,个人研修,执教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课题实验,团队活动,听课与评课,教学反思,家长会等各方面的工作制度进行重新修订与完善,使其更加符合课改理念,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各学校要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的精神,制定本校教师教学评价方案,将常规检查结果列入评价方案。学校应按计划组织相关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定期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并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跟踪管理。同时,各学校要建立常规检查结果公示制度,每月检查一次,在学校适当位置设公示栏,将每次检查结果进行公示。
4、继续深化校本教研改革,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校建立听课、评课制度,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听课、评课”活动。人人上研究课,人人参与评课。同时,按照“问题即课题”的原则,组织教师认真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专题研讨活动,每个学期、每个学科力争解决几个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并写出问题研究报告。对于已经立项的实验课题,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开展研究,积极准备课题鉴定,在课题鉴定的基础上教研室将以现场会的形式推广一批实验成果。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打造精品教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乡镇、街道教育指导中心要认真总结前段集体备课的经验,在教师自备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好集体备课与研讨活动,优化教学设计,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本学年要特别重视当课、当堂练习题与检测题的设计,并把此项作重点检查的内容之一。本学年,区教研室将推出部分学科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各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
6、强化教学视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办学水平的提高。本学年,区教研室将继续组织上下两个学期的教学视导活动。增加视导成绩在教学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强化教学视导的指导、评价功能。同时,降低视导重心,将教学点纳入视导范围。各乡镇、街道教研会要切实发挥作用,真正担负起培养骨干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责任,每学期要对本单位的所有学校进行一次综合视导,将视导成绩纳入对学校的评价方案,并以现场会的形式进行反馈,各单位开展教学视导的情况列入区教学视导内容,年终要以总结的形式报区教研室。(1)
2011年小学教研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7、以活动为切入点,继续深化“十好”教育活动,认真实施“五个一”工程,扎实开展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各学校不仅要制定活动方案、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评价打分表、评价结果统计。更重要的是不作表面文章,扎实、认真地开展活动。既要有班级活动,又要有校级活动。活动记录既要有文字材料,又要有照片、音像资料。照片资料要装订成册。班内及学校均要有评选结果展板,校级小明星、小标兵要佩戴标志牌或奖章。
8、按照“习惯育人、生活育人、活动育人”的理念,各校要在“十好”教育活动、“五个一工程”、“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基础上,可有选择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感恩教育活动”、“爱心教育活动”、“激励学习教育活动”、“爱家、爱校、爱国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生活安全教育活动”、“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少年儿童自我保护教育活动”、“个人卫生与疾病预防教育活动”等等。各学校要将“十好”教育活动、“五个一工程”、兴趣小组活动,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及其他团队活动按“校级”、“班级”活动统一进行规划,以墙壁展板的形式列出“校级”、“班级”活动安排一览表,直观地把活动内容展示出来。学校成立团队活动中心,有专人负责各级各类活动,做到定内容、定计划,定期开展活动。
9、按照“五园”创建要求,优化校园环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每个学校要在卫生、绿化、美化方面自我严格要求,做到持之以恒。“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同时,各校要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多挂教师、学生的作品,每个学校都要设计墙壁、楼道文化长廊,展示教师的教学成果,展示学生的精品佳作,展示学校活动的过程、成果。每位校长都要清楚:学校的墙壁是会说话的;从学校的墙壁上别人会知道你做了什么,知道你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成果及办学水平。创建有品味的校园环境应当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附:2011年小学主要教研工作安排
2011年小学主要教研工作安排
一月份
1、2011年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2、第二学期单元测试题修订、编写。
3、小学部分课题实验鉴定。
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命制。
二月份
1、2011—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部分学科寒假教师培训会。
3、德育学科化课题实验情况调研。
三月份
1、参加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
2、全区小学各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
3、上半年小学教学视导。
四月份
1、教学视导。
2、小学美术教学观摩研讨。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
五月份
1、全区小学教学视导反馈会。
2、“快乐英语”课题实验研讨。
3、区级课题实验调度会。
4、德育课堂教学研讨会。
六月份
1、“十好”教育、兴趣小组,考查学科现场考查、测试。
2、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3、期末考试命题。
4、小学“攀登英语”课题研讨。
七月份
1、参加省、市各学科教学研讨会。
2、上半年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八月份
1、部分学科教师培训会。
2、新教师岗前培训会。
九月份
1、全区创新课评选活动。
2、参加省、市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3、下半年教学视导。
十月份
1、教学视导。
2、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3、区级课题实验鉴定准备。
4、小学英语多媒体新授课教学研讨会。
5、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会。
十一月
1、教学视导反馈会。
2、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3、“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研讨会。
4、全区美术教师外出写生、作品汇报展。
5、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评选。
十二月
1、部分课题实验鉴定。
2、教科研工作总结。
3、编制单元测试题。
[2]
英语的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开心、快乐的氛围里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乐趣。”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里学习写作。例如在学习人物描写的写作课中,创设了老师的朋友Mr. Brown家要开party的情景,Mr. Brown要为新邻居Tom介绍另外四个朋友,请学生先想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慢慢引导学生参与介绍的活动中,要求学生多开口,为后面的写做铺垫。由帮助Mr. Brown口头描述他的朋友,自然过渡到拿着全家福把家人介绍给老师做朋友,最后才到笔头描写自己的朋友。老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可以从多方面描写人物,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相同的信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进行描写,可以写出各自的特色。
二、“头脑风暴”法
通过brain storm的游戏,学生先说出大量的职业单词,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学过的职业句型,通过大量的说为后面的写做铺垫。通过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说和归纳,让学生清楚明白如何恰当地使用句子去描述人物各方面的信息,降低写作的难度,维持学生的兴趣。
三、图表调查法
教师可以为四年级的小学生设计阶梯式的写作任务,设计调查内容,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填写表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活动。例如学完四年级上册Module 3 “Occupations”,让学生通过调查填写表格,然后完成练习2的写作。
调查1:询问调查你同学父母的职业。
――What’s your father’s / mother’s job?
――He / She is a.
练习2:请将你的调查结果用句子写出来。
’s father / mother is a .
’s is a .
四、仿写法
填空式写作,保留文章或对话的主干,适当地调换内容,让学生换上其它人、事和物进行填空。其优点是既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又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对新旧单词的综合运用。例如在学习人物描写的写作课中,为了让学生清晰如何写一个人的职业,教师可先设计猜人物的游戏,让学生读教师给的句子,猜猜Who is he/she?并引导学生看句子归纳如何写小作文,先写什么内容,再写什么内容;然后出示图片,给多一点提示,让学生补全句子。最后用出示的图片和更少的提示来补全句子,再一次让学生归纳可以用哪些句子去描述人,通过刚才大量的说和黑板的板书归纳,学生用事先画好的图画进行仿写。
每次完成“以说促写”教学方法后,年级老师先对自己学生写的练习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的优缺点,然后老师间进行交流、反思,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教案,再次进行教学实践。
五、实践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个学年的研究与实践,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原来只能写一些单词不能连成句,现在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老师的引导与提示仿写出一些简单的句子。部分优秀的学生还能根据一个话题写出5-6个句子。
进步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开口说和读句子的机会多了很多,通过大量的读说,加强了学生的语感。(2)教师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3)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在每个话题里,造句―仿写1、2句话―放手写小作文,学生逐渐养成写作的好习惯。(4)教师有目的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各层次的学生水平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写方面进步较快。(5)学生的词汇量有所增加。(6)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7)学生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一直有抄写句子或仿写单句的练习。(8)科组老师乐于交流,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建议,实践老师也能虚心接受建议并能积极改善自己的教学。
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惑:(1)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写作的句子比较单一,写作中家长、老师指导的痕迹往往较重。(2)虽然学生一时产生了写作的欲望,但由于年级所限,能够掌握的词汇、写作技巧不多,这仍是制约学生写作的瓶颈。
在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关心下,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深入学习,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省规范办学行为相关文件精神和《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意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谨治学,以“实”和“严”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常规制度
学校根据校情制定了课堂教学常规及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求等制度,细化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要求,以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
1、细化备课要求。新学期第一周必须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由备课组长组织研讨,教导处审查确定。备课要切实落实教学计划,课时计划中要包含目标设定、重难点分析、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反思,不仅要求过程要完整、具体,还要求充分备生情,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学的落实。
2、强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落实课时计划,达成设定目标,目标意识要强烈鲜明。教学内容要准确,抓重点破难点,关注内容的多重性、多样性、疑问性、启发性和开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主题意识。重视课堂练习,以多种方式在课堂中穿插必要的训练,巩固所学,让学生“一课一得”,树立训练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了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内化、生成知识,加强教学互动。
3、实化作业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布置要以目标和生情为依据,及时、适量、适度,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推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反对简单机械、过度的抄抄写写。作业的批改要求严格,要统一批改和订正符号,明确批改内容和方法,各学科作业分类要求。作业是体现学生掌握知识过程和效果的重要衡量依据,我校对作业的常规要求是比较细的,如作业类别明确,像数学作业有口算本、课堂作业本、基础训练册等;作业书写规范,像数学课堂作业,每次作业前写清日期、次数、作业内容,每小题空一行,每次作业相隔三行,订正要写“订正”,中高年级统一用蓝色钢笔;作业批改细致,像语文作业小作文的简批要求做到:对好词好句进行标记、对错别字病句错误标点要标记明显并及时订正、不打大钩打等级,对大作文要求精批,有仅做到以上几点,还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评语,写眉批和旁批。
4、量化质量评价和检测。书面测试每学期举行两次,易中难按6:3:1比例进行安排。年级组和班内还可进行小型的单项内容的书面或口头检测。每次检测要进行严格分析,以各题的得分率等数据的分析明确对后续教学的调整或加强。
我校每学期各学科还组织一次学生的小型竞赛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或数学口算、数学综合能力,或拼音、演讲、美文诵读、语文综合能力,或英语歌曲、英文朗读,小竞赛旨在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知识,延伸学习评价。
(二)加强常规检查,严把教学质量关
全体教师严格执行课表,临时调课需经教务处审查同意。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检查,严格教学规范性,鼓励教学创新性。
1、平时检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开学初重点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期中重点检查教案设计和作业布置和批改、推门听课看课堂教学常规;期末重点检查评比优秀作业、优秀教案。平时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则由年级分管段行政领导总负责,各年级备课组长参与督导。平时检查内容有相互听评课、作业交流、课堂教学常规等。
2、单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检查,主要是听随堂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在期末阶段检查时,对每个教师的各项教学、分工等进行全面检查。教导处组织人员进行检查情况的记录。
3、组织检查与教师互查相结合。阶段性检查,主要由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对每位教师的每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平时的随堂听课、教案、作业抽查主要以学校领导为主。平时的交流活动,主要以年级组教师间相互检查交流为主。
4、明确常规与倡导创新相结合。在检查过程中,既以各项教学常规为标准进行评价,也提倡老师们创新方法,如作业订正、补缺补差、教案设计等,老师们在工作实践可有更实用更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旦得到认可,则成为一种教学常规要求得以推广。
(三)狠抓校本研修,提高教师教研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实施新课程,“成在教师”,显而易见。在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方面,学校采取多种举措,形成开放、深入、求实效的教研体制。
1、实行年级组集体备课制度。我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大家同在一个办公室,集体备课,定时召开备课研讨会,随时开展教材研讨活动。
2、实行大小教研组单双周活动制度。学校成立了三大教研组,语文、数学、综合,下设各年级语数教研组、英语教研组、非英语综合学科组。单周年组教研组(小组)开展教研活动,双周大教研组分别于周一、周二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3、实行全员上课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初制定公开课安排表,分别于每周二、周三、周四上午第一、二节课开课,除年级组内教师必须到位听评课,凡空课教师均参加听评课。
4、实行学期主题研讨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主题研讨活动,或就课堂教学有效性观摩研讨、或专题讲座、或为教师专题展评,如说课竞赛、教学设计现场赛等。
5、实行城乡携手、异地联谊、送教下乡制度。我校与北岸中心校、金川学校、小川学校、森村学校、雄村学校为手拉手结对学校,我们常年开展教学交流、送教下乡、校际各项工作交流活动。自2008年秋季,我校与上海爱国学校结对,两校开展了几次有影响的教学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还与黟县实验小学常常有相互的交流。
6、实行个人研修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制度。
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施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总结出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三种策略。
(一)自主学习,体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教学要实现主体性教学,或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首先须把握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教学活动中角色的定位。为此,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或让位,应从“前台”“退隐”到“导演”(导引)、策划、组织的角色地位。同时,要帮助学生确立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学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第二,衡量自主学习的一大量标:教学时空占有量。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与空间占整个教学活动时空之比,愈大则愈趋于主体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要实现导引着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大胆实施一些“转移”,观念是教师不要做学生能做之事,变教师之说而学生能说的为学生之说,变教师之写而学生能写的为学生之写,变教师之做(说写之外的)而学生能做的为学生之做。第三,从何着手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这段话包含这几个着力点:(1)学习兴趣,(2)学习态度,(3)学习习惯,(4)学习方法。第四,实施利于主体性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1)主动参与策略:教师要力求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少而精地设疑引趣,促思,并顺应排阻和追问;鼓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2)迁移为本策略:教师要善于利用背景资料,教给学习思路方法,培养学习元认知,从而促进迁移提高迁移水平。(3)活动促学策略。(4)合作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合作学习目的性认识,确保合作学习时空,培养合作学习的技能。这样,学生的真正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二)有序组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无论哪一套版本的教材,学生作为一种学习材料,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局限性。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系统分析教材,详细掌握整册、甚至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及教学内容,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要求,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实际情况,适时、灵活地对教学知识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调整,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同时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
1、重组教学知识点。
例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中的句子: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c.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发现句子中带点的词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不难,因为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中就已经出现过,比如,“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等,而且让学生在说话和作文时运用这种方法,既然四年级上册就让学生学以致用,那么下册仅仅是“发现”是否有些简单?因此,教师就应该在“发现”的基础上再加以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习作中加以运用。这一教学内容在四年级习作教学和习作点评中要加以凸显。教学内容的改变及深入并没有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相反,避免了四年级上下册内容重复出现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口语不仅得到了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还得以运用,使习作内容更形象、生动。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通常是一个单元围绕某一主题,由几个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组合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单元目标,按照教学意图,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安排做到前后衔接、连贯。
重组后的教学,紧紧围绕主题层层深入,达到了读写结合,较好地实施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有机调整教学主题。
语文教材是编者依据整册任务布局编排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把这组内容调整到九月份的第三周,与“语言文字的推普周”同时进行。学生第一步,了解了祖国汉字的文化,也明白从哪些方面去了解汉字,并制定一个详细的活动计划;第二步,学生分别开展各项活动:有搜集资料的,他们了解汉字的演变,汉字的起源,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等;有上街查找不规范汉字并深入了解为什么要写不规范汉字,经过调查,有的是找商业广告(衣衣不舍),有的是简化字(山里氿店)等;第三步,每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份调查报告或谈谈个人看法或制作小报办成果展示。调整后的教学,与推普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而不空,有序而不乱,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兴趣学,学中乐。
(三)有机整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性
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语言框架,是静态的文字、简单的情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教学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给学生呈现丰富灵活的生活语言,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课堂上充分内化语言。这样,教学过程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同时也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1、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教学。
将生活实际引入教学,能够激活静态的语言,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提升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看——议——说等活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热烈讨论,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形式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充分发挥。
2、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际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还要让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延伸到生活中,让课堂教学在生活中延续,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精彩篇章。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乡下人家》古诗《乡村四月》和略读课文《麦哨》,一个县城长大的孩子对农村的生活现象一无所知,老家在乡下也仅仅是逢年过节去一次。上完《乡下人家》后,让学生的父母带着真正走入乡下农村,看农民耕田插秧,看农民收割菜籽、养蚕,看农村的人家养鸡、养猪、养鸭等情景,特别是麦子收割的时候,让学生摘其麦杆做麦哨吹吹,到桑园地里去摘桑葚吃吃,感受田园风光带来的无限乐趣,同时,也明白作者写文作诗的喜悦,让课本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动起来,舞起来,而不是想象中的农村形象,让农村也有声有色,有苦有乐。
3、捕捉生活气息完成课堂教学。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只要善于发现并捕捉生活相关联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本组的难点是让学生学写研究报告。如果学生对各方面的信息都不是很了解,又怎样引导学生写研究报告呢?有心的语文老师都不难发现。上此组内容时,正逢“端午节”前后,于是,“端午前”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上街看看端午的气息,做端午鞋、买绿豆糕,准备端午用的材料,插艾叶等,同时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民俗文化的寓意。“端午时”让学生吃吃粽子,再看周围人的行为举止,喝黄酒、吃蚕豆,墙角洒石灰等,问其因说是辟邪。“端午后”让学生把亲身看到的、感受到的、搜集到的都写在研究报告中。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还进一步了解了我国民风民俗,学生的情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所有老师在执教生涯中都会经历准备公开课、观摩课的过程,有人觉得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有人觉得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课,我认为公开课是历练的过程,而不是演技的比拼,与其绞尽脑汁的包装一节貌似完美的课,不如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呈现出来,在更多老师的帮助下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让讲课和听课的老师都有所收获,让自己的课成为一节有意义,有价值的研讨课。
一个月前,拿到准备校级观摩课的通知后,我多次翻阅和研究教材,最终将教学内容锁定为人教版PEP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以一周七天为主线,用讨论学校课程和周末生活安排为两个分支练习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We have …和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Sundays? I often...这两组重点句型。而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讨论的是周末生活的安排和计划。
在第一次完成教案后,我进行了第一次试讲,也就此拉开了磨课的序幕,下面我将对课程中的教学片段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次试讲。在课程开始,课前问候和每日汇报结束后我直接要求学生背诵了上一课时中的chant,由于小诗的最后一句话是Friday,Friday,my favorite day.我便由此提问:那么星期五之后是星期几呢?学生回答Saturday and Sunday,我抓住时机问道:Then,what do you have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在学生回答到“We have no class”以后由此引出本课的重点句型:Then,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学生反应:
学生在回答出Saturday和Sunday后对于What do you do have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的意思不是很理解,还有学生将本节课的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和第一课时的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 混为一谈。甚至有学生当场为星期六和星期天设计了课表。等慢慢启发他们说出“没课“后,我才继续我的课程进度。
听课老师点评:
这个环节节奏不紧凑,不连贯,有断层,学生不理解老师的用意,答案总是徘徊在老师想要的线索以外,很不自然。
个人反思:
这种设计过于局限和僵化,课程的推进过于依赖某个答案,而这个答案在不同的学生身上的反应是不同的,多样的,这样一来就造成课程环节不流畅,拖延课程进度的问题。到底怎样启发学生才能水到渠成的呈现出本课的重点句型呢?
“磨”后的课堂片段。课程开始,我进行了日常问候和每日报告。Daily Report中的What day is it today? 是本单元第一课时的重点知识。在课前复习既能温故又能为“知新”打下基础。热身运动中的daily English是我每节课必做的口语练习,内容一般由上节课的重点确立。本课中的what do you have on…? We have…是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内容,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最后我用第一节课中的chant对热身运动和复习做了总结。
Chant中的最后一句话Friday,Friday,my favourite day成为向新课过渡的桥梁。我紧接着问What day is your favourite? 有学生很自然的说出Saturday Sunday。既然学生们说他们最喜欢Saturday 和Sunday,那么Why do you like Saturday and Sunday ?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问题。
组内老师点评:
这种导入方法收放自如,而且是在复习上节课知识基础之上开展的,“温故而知新”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这次教学设计中chant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既活跃了气氛,又总结了复习内容是用得很好的chant。
个人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感觉自然而然的过渡,学生也没有上节课的压抑情绪,重点句型的呈现基本是在师生的谈话间慢慢展开的,不生硬;没有了对某个特定答案的依赖,因此课程进行的很流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蜕变和磨砺都是痛苦的,但之后的收获让人充实喜悦,将每次历练沉淀下来铸成一台台阶梯,站在上面就可以发现更多等待我们探索和钻研的课题。
点滴磨砺,点滴进步;点滴积累,点滴成长。对每次磨砺心怀感激吧,正因如此,我们的思路才能更宽广,更活跃;我们的教学才能更成熟,更高效!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88-02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来体现,学生参与教学的数量、广度、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标志。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的程度是判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指标。笔者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参与的问题进行深入观察与分析,并提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几点基本策略。
一、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问题
1.课堂参与表里不一。有些课堂活动,教师不考虑参与的效果,只是为了参与而参与。例如:课堂看似激烈的讨论,相互之间却不知道在谈论什么。在教师拍掌三下后,教室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这样的场面,占主导地位的不是学生,他们仅仅是配角。这样的设计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内在需要。活动只流于形式,无法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认知活动。
2.学生的参与权限与范围狭窄。不难发现,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的总是一些固定的学生,似乎这只是部分优秀同学的专利,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被遗忘冷落。从统计调查看,不同类型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时间和次数确实存在巨大的差异。那么,若不有效改善课堂参与,后进生还会不断增加,学生之间的距离还会不断拉大,这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相违背的。此外,教师提高学生参与的措施着眼于课堂的40分钟,课前课后参与关注较少。将学生的参与局限于课堂,也是缺乏广泛性的表现。
3.学生的参与形式单一。积极参与的学生是那些积极答问的学生。可见,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参与单调得只剩“答问”一种形式。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教师往往喜欢提出一连串问题,但没有关注教师的提问意义是否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问答并不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唯一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表演、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参与。
二、英语课堂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课堂参与存在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主要有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原因。
1.教育理念落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分数,导致教师觉得课堂参与不重要,期末不会用参与方式来考核。加上教材的知识量多,时间不够。教师讲解的主导性意识明显。教师卖力讲解,但学生厌倦、走神现象比比皆是。主要原因是学生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一种思维,难以引起新的兴奋点。这跟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有直接的关系。
2.方法单一,激情与创新不足。很多教师教学认真,师德高尚,但仍然照本宣科,教法单一,教学缺乏激情,令到学生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教师的情绪容易感染学生,但教师毫无激情的阐述,学生参与的热情骤降。教师工作量太大,休息不够,激情不起来。很多教师创新意识不强,教案几十年不变,教学手段陈旧乏味,更无法用创新理念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3.学生学习动机与自信心不足。调查发现,不少学生不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因为自信心不足。自信心缺乏来自于得不到认可,害怕回答错误同学笑话。有不少小学生学习动机不足,不喜欢学习英语或对任课教师有抵触心理而不愿意学习等,导致他们缺乏兴趣而被动学习。课堂上要么忽视教师的教学,要么注意力转移,更无从谈起参与课堂。
三、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基本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学生参与的几点基本策略。一是从教师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参与过程,二是从学生的角度来改善参与偏低的状况。
1.转变教育理念,扩大参与范围。教师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设计适合课堂参与的情景。课堂参与不仅是课内40分钟,课前课后也不容忽视。通过游戏、情景对话、生活应用等形式提升参与范围。新的视觉和体验容激发兴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如:在广东版《开心学英语》五年级上册“节日”这一文化单元的教学中,课前我让学生上网搜索关于圣诞节的来历与活动介绍。课上,我通过播放圣诞歌曲引发学生思考,采取Brainstorm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有关圣诞节的信息。根据时间顺序,利用所学句型,说出人们圣诞节期间的活动。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信息自下而上获得,把课堂还给学生。
2.创新教学方法,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具体做法有三点:(1)以学生最感兴趣的点位线索,调整教学顺序。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做引子,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巧妙利用了儿童的既有经验和内部资源。(2)以学生的思维状况为根本调节教学进程。教师课前预测学生的思维趋向,准备好应对方案,注意课堂生成。教师既要有预定方案,也要有教育机智,不能照葫芦画瓢,一成不变。(3)以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确定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选择教学方法。以学定教,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习变成了令人愉悦的事情,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才智与个性。但是由于孩子们的生长环境、认知水平有所不一,所以在学习上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基础好、善于表达、爱表演的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相对来说积极一些,且自信心强。而基础薄弱、羞于表达、不善表演的孩子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多少存在一些焦虑、畏难的心理障碍。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其对“差异教学”的倡导。那么,何谓“差异教学”?差异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程中要立足于个性的差异,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将这种差异教学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中,主要是要求教师们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够吸引他们的教学,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差异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的单一化。笔者通过收集教案以及观摩课堂发现,我们许多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趋向单一化,总是关注学生在技能上的掌握,忽视学生情感上的体验以及发展。无论是面对何种程度的学生,都只设计单一的目标,有的目标过于困难,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企及;有的目标则过于简单,基础好的同学得不到提升。
2.课外作业的统一化。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总是习惯于统一化。甚至有很多的英语教师认为课外作业并不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只是用来督促学生练习的一种手段。同时,有些学生也不重视课外作业的完成,基础好的孩子觉得作业简单,随便应付。基础薄弱的孩子觉得课外作业太难,乱写一气。这种统一化的课外作业,完全不利于不同程度学生的提高。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差异教学的策略
1.教学目标要有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需要。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认真地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先确定学生的共同基础,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情绪来制定有层次的、有梯度的目标。例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 My Week,Part B中的Let’s Learn这一节课时,我制定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所有的学生能够掌握重点词组和重点句型。提高性目标:大部分学生会表达自己双休日经常进行的活动,并能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发展性目标:学有余力的学生对自己或者他人的周末活动进行评价。
2.教学过程要有灵活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1)导入――简化提问,体验乐趣。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应该主要和中等生与后进生互动为主。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尽量给学生说的机会,内容上可以选择简单的、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形式可以采用greeting,free talk等等。
(2)呈现――分层教学,树立信心。呈现环节的过程设计应当以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教师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同一时间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知识层面,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教师可以把难度大一些的问题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先回答,然后由表达能力一般的学生再回答,最后让表达能力弱的学生重复回答,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
(3)操练――合作互助,各展所长。在本环节设计之前,教师必须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要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下达不同的任务,最终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各自得到进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条件,将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包括不同能力的学生。让不同阶段的同学都能学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知识,各展所长,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4)评价――不吝赞美,强化信心。在课堂中,教师的肯定以及鼓励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教师的评价根据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所不同区别。对于那些平时表现较好、基础扎实的学生,在他们正确回答问题或者展现成果之后,老师可以对他们说“Thank you!”;而对于那些平时不善言语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在他们正确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夸张地竖起大拇指,用“Wonderful/ Very good!”等评价语进行表扬。
3.课外作业要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拓展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能够满足不同学习程度、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心理特点学生需求的课外作业,并重视差异化的批改和评价。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可将课外作业由易到难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型、巩固型和拓展型。在批改时尽量多用“Wonderful! Good!”等鼓励性语言。
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在《一盏一盏的灯》一书的序言中这样说:“教师不是春蚕,也不是红烛,更不是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是一盏灯,一盏明亮且引导学生的灯。只有先照亮自己,成为发光的思想者,才能照亮课堂,照亮他人。”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学是要唤醒学生心灵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是,现在的一些课堂上只有知识、技巧与方法,教师更多的是把知识信息注入到学生被动的躯体之中,从一种信息源到另一种信息源,直到毕业。于是,我们很多的青少年成了迷惘的一代,课堂上死气沉沉,麻木迟钝,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更不知道怎样去学习。因此,唤醒学生成长的自觉,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唤醒学生的心灵,首先教师要有完整的心灵。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策略,为什么第一天上课很精彩,而第二天的效果则很糟糕?备得很充分的课,课堂上往往没有获得预想的成效,而一些备得不是很充分的课,有时却取得意想不到的精彩,这又是为什么?
笔者以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上课时的状态,教师在与自我不分离、保持心灵完整、内心强有力的时候,往往更能激活与唤醒学生,产生优秀的教学。因此,教师备课首先要“备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较宽阔的视野和深湛的内功,课堂上目光炯炯,春风满面,以激情与理性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产生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力求做到抑扬顿挫,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努力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帮助他们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色彩和人文精神的学科,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气生机的空间,教师应该成为情感激发的引领者,以情激情,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我们的教授对象是活泼泼的儿童与青少年,他们充满朝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有教育的激情。心灵的开放与教育的激情,要靠教师自己读书、反思以及在实践中的修炼。永远与自我不分离,永远保持自身的完整,成为一个光芒万丈的人,一个始终充满正能量的人。这样,课堂上动之以情,才能启之以慧。学生学习因有了情感而愈发幸福,课堂教学因有了情感而愈发高效。
二、与学生不分离,以尊重亲近学生
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也会给教师以积极的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格。热爱与我们相遇的每一个生命,渴望我们赖以生存的课堂教学,人长大了,但心永远是孩子的。
要尊重学生。于永正老师说:“在教育的现实中,我们允许老师不喜欢某些学生,但不允许不尊重学生。尊重是做人的第一原则,也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于永正老师每次上课之前,总要拿出几分钟来与学生“唠嗑”。充分地尊重学生,让他与学生之间的隔膜消除了,学生的言谈由羞涩、拘谨变得活泼、大方,从而进入了学习必不可少的心理状态。
说写训练课《于老师印象记》的教学伊始,于老师说:“当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都用一种好奇的、询问的目光看着我(板书:询问)。你们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于老师让学生提问,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的提问越来越多,角度越来越不同,他都一一加以回答。于老师利用与学生初次见面这一特殊情境,用平等与尊重赢得学生的信赖,看似进入正题前的闲聊,其实是切切实实的言语交际和心灵的沟通,师生之间富有生命力的亲密关系就在这无痕的交流中建立了。
要激励学生。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注重激励性的评价,让那些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洒满阳光,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感受到进步,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特级教师王文丽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锡林郭勒草原》时,请了一位一直低着头不举手的孩子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一直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来鼓励孩子。在小女孩望着老师不敢读书的时候,王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
小女孩点点头,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小声地读, 后来越读声音越大,越读越流利。待她顺利读完后,王老师问她:“ 你现在还紧张吗?”小女孩自信地答道:“ 不紧张了。”
王老师又说:“ 你在四千多人面前读书,多不简单啊。回去告诉爸妈。你多么了不起,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小女孩的脸上渐渐浮现出笑容。
王老师用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语言,评价中饱含着善意的激励,使学生们身心愉悦,形成了良好教学所依赖的基础――教师与学生亲密联系的能力。优秀的教师与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能建立起亲切的联系,进而引导学生在整堂课中与学科建立亲密的联系。很多时候,所谓的教学的艺术在亲密的、朋友般的师生关系面前将显得苍白无力。
三、与学科不分离,用“伟大事物”凝聚学生
当畏惧学生的时候,我们显得战战兢兢;当不能驾驭教材的时候,我们同样心中没有底气。教材吃不透,课堂就显得拘谨,教学就不潇洒、不从容。这样的课堂又怎么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呢?
薛瑞萍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与学科的不分离,也促进她与学生的不分离。她就是《小黑~》中的那条小黑鱼,学生就是那一群小红鱼,永远被她吸引, 永远围在她的身边。
帕克・帕尔默认为,如果我们要把课堂作为真正的共同体,一个让我们彼此坦诚相对的共同体,我们必须在教学的核心范围内,加入一件“伟大事物”,也就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主体,是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呼唤我们去认知、去教学、去学习的主体。它指的是语文学科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数学学科中的数理、英语学科中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等学科主体。只有对伟大事物的魅力充满深深的敬意,认知、教学和学习才能植根于神圣的土壤,教师才能从其日常工作中获得一种神圣的感觉,学生才能永远为伟大事物的魅力所凝聚、所吸引。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不少教师的课堂效率不高,激不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关键在于我们和学生围着一个欠缺“伟大事物”的圆圈而坐。窦桂梅老师上课,有激情,但她的激情是对“伟大事物”的激情,热衷于把“伟大事物”而非教师本人推进课堂学习圆圈的中央。教师该如何在课堂上展示学科主体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学生呢?
我们要有能力并勇于执教学科的大循环。这样我们就会更好地发现学科知识体系、能力训练序列、知识运用规律,就会在教学中“瞻前顾后”,提升教学的效率。1983年,于漪老师曾给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做了3个小时的报告,她把初、高中12本语文教科书的精髓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把语文学科的魅力展示给学生。如果对教材不熟悉,她怎么能够做到如此“烂熟于心”?如果对教材如此“烂熟于心”,语文课又怎么会上不好?
我们每节课都要“有备而来”。要把每一节课所要讲的内容装进自己的脑袋,扔掉教案、课件进课堂。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腾出精力与学生进行眼神、动作、神情等方面的交流,才能真正抓住学生。如果一边讲课一边想教案想课件,时不时还要去看教案看课件,分不出精力管理学生,课堂效率一般好不到哪儿去。作为语文老师,凡是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我们自己首先要背诵出来。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篇课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通篇讲道理,语言理性且口语化。教学的经验告诉我,学生不太喜欢这样的课文。怎么办?于是,我决定用自己脱稿演讲的方式来教学这篇演讲稿。
开始上课了。听写并教学完“锻炼”“道德”等新词后,揭示了今天所学的课题:陶校长的演讲。我开始脱稿演讲课文,学生边听边看书。当我边配以动作边富有激情地演讲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脱稿演讲后让学生练习,请他们挑战我的演讲。学生模仿着我的语调、节奏去“演”去“讲”,积极性很高。
除教参中讲到的写“四问”的4个自然段均按“问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构段外,我在带领他们脱稿演讲的练习过程中,还发现了这篇演讲稿一些特有的语言规律:一是语速比一般课文要快,二是引人注意的设问手法,三是增强语势的整齐句式,四是口语中的不规整。我引导学生运用规律快速地进行脱稿演讲,学生似乎一下子发现了演讲的新天地。
四、成为独特的自己,用个性吸引学生
新学年开学第4天,一位当年新上岗的教师找到学校分管领导,请求不当班主任,理由是家长可能会拿她和过去的班主任作比较。一个人的能力固然有大小,但我们青年教师没有自信做独特的自己,特别让我痛心。
教学亦同理,它是教师源自心灵的在课堂上的各显神通。有的老师整堂课滔滔不绝,有的老师却惜字如金;有的老师激情四射,有的老师却不疾不徐;有的老师依本讲本,有的老师却天马行空。优秀的老师虽然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保持了自身的完整,都与自我不分离,有勇气做独特的自己,这也是他们深深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倘若教师千人一面,学生会对我们及我们的教学没有一点儿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