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职教中心督导室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新的形式对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我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
一、 教师是一种普通而崇高的职业
人所共知,中华民族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常把教师比作父母,可见教师的地位之高,多么的受人尊重。那么教师为什么受人尊重呢?因为他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试想,把一个幼稚、天然的自然人,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教师的职业的确是伟大而又神圣的。我们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培养我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教师,他们的确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从精神、灵魂上培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还因为教师是经师,又是人师。教师是人中楷模,教师职业要求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然而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而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尘不染”,敬业尽职,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很容易了,再说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有时在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语言上的过错,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个人和社会之间,体制和人性之间,国情和人情之间,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一种张力,教师就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尽量抵挡一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给学生腾出尽量多一点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铜川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为县级建制,事业编制4名。督导室主任由铜川市教育局领导兼任,督学3名,其中1名兼任督导室副主任,1名兼任督导室办公室主任。铜川市督导室现有副主任1名,正县级督学1名,副县级督学2名,办公室主任1名,均为行政编制。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铜川市委、市政府和铜川市教育局不断加强市教育督导室建设,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等方面保障督导工作的正常需要,同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在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目前铜川市已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教育督导网络,为实施“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教育强市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注重加强专兼职督学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交流参观、实践锻炼、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熟悉业务、善于工作的督导队伍,使各级督学真正成为了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法者,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工作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参谋者、推动者,成为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实践者。2012年全市共有专兼职督学82名,聘任市级教育督察员6名。
2011年铜川市启动实施省级标准化区县级政府教育督导室创建工作,铜川市教育督导室根据各区县督导室现状,制定了全市区县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标准化建设计划书,印台区教育督导室已于今年初首批通过省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2012年计划宜君县建成省级标准化督导室,耀州区自加压力,要求将创建时间由2014年提前至2012年,2013年区建成省级标准化督导机构,提前完成创建任务。各区县对照创建标准,落实人员编制和督导经费,积极改善办公条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为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强化督政工作 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教育督导工作坚持以督政为主,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战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发展,义务教育进入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新阶段。继“两基”全面完成后,全市以创建教育强区县为抓手,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布局调整力度,中小学由2001年的1039所调整到现在的258所,办学规模、效益明显改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宜君县率先建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区、印台区“双高普九”工作通过了省政府评估验收,2011年12月区创建省级教育强区通过省政府验收,铜川市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2010年,耀州区启动实施了“双高双普”区的创建工作。一年多来,在铜川市教育督导室精心指导下,耀州区严格按照《陕西省“双高双普”区县评估验收标准》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已累计完成校建投入近2亿元,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1年12月底通过了铜川市政府初验。2012年5月份铜川市督导室又组织人员对照新颁布的《陕西省“双高双普”区县评估验收标准》,对耀州区“双高双普”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督查,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督导意见并限期整改,确保按期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
宜君县继2008年在全省率先建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后,2011年又将“双高双普”县的创建工作作为实现县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将“双高双普”工作列入《宜君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安排意见》。该县教育督导室在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正视现实,立足自我,全力确保“双高双普”工作顺利启动实施》的调研报告,为宜君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012年,宜君县成立了由县教育督导室牵头的“双高双普”创建办公室,抽调2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充实督导队伍,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同意“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双高双普”县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宜君县教体局对照《陕西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和当前现状,制定了“双高双普”资金投入计划,近期将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双高双普”动员大会,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学前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已建成2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以4所省级标准化高中为主的高中骨干体系基本形成,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3%。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教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办学条件继续改善,省级示范专业数量逐年增加,职教内涵得到提升,以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铜川市职业中专为骨干、区县职业学校为支撑、民办职校为补充的职教格局基本建立。全市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前、小学、初中、中等、高等五级教育体系,为科教强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深化督学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内涵提升
教育督导工作坚持以督学为本,推进全市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校内涵提升。2005年,启动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5年累计督导评估了380所中小学校,创建了5所省级,12所市级,35所县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这些学校成为铜川市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学校和先进典型,在推动全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2009年,在完成第一轮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任务的基础上,同步启动实施了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三年来,全市以实施“316工程”为抓手,以激励、整改为出发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狠抓“三查三改”(即自查自评、自我整改,过程督查、督促整改,评估检查、整改提高),着力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育人水平。三年全市共督导评估27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共评出优秀格次78所,良好格次112所,合格格次82所。全市累计建成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8所,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19所。2012年计划督导评估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2所、市级3所。
同时,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围绕全市教育改革的重点,开展专项督查,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体卫艺工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控辍保学、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减负等专项督查工作,推动了教育改革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突破。
健全督导机制 创新督导评估方法
近年来,铜川市教育督导室不断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双高双普”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县为中心,以督政、督学为主要内容,逐步建立了以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督导评估体系。逐步完善了各项评估验收和复查、市县级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等工作程序,完善了督导结果通报、表彰奖励、公示公报以及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等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督导体制,不断增强了督导工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按照铜川市委组织部、铜川市教育局和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建立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和完善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制度的通知》精神,从2005年起,扎实开展了区县政府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工作,把对县级政府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作为督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来抓,6年来,先后督导考核了辖区内4个区县,完成了首轮督导评估与考核任务。
责任区的划分
全区划分为四个督学责任区。二中、天泰城学校、区特教中心、夏庄街道、惜福镇街道为第一责任区;区职教中心、区实验中学、区实验小学、区实验二小、区实验三小、区实验幼儿园、街道为第二责任区;一中、职专、区实验二中、北师大附属学校、流亭街道为第三责任区;三中、棘洪滩街道、上马街道为第四责任区。责任区督学均由区专兼职督学兼任。
责任区督学的职责
根据《市教育督导条例》、《市兼职督学聘任和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要求,责任区督学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责任区内街道办事处和中等及以下学校(幼儿园)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的情况以及办学(园)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督导,将执行《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情况作为督导的重点。
(二)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协助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查实群众来信来访举报的问题。
(四)对在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危及师生生命安全、侵犯教育机构及师生合法权益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提出意见、建议;对在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先进典型,给予充分肯定,并及时宣传推广。
(五)对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督查后的整改情况进行回访督查。
(六)定期提交教育督导责任区随机督查报告和责任区督导工作报告。
(七)根据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安排完成其他教育督导工作。
督导结果的使用
(一)责任区督学对在经常性督导中发现的违规办学(园)行为,应当场向学校(幼儿园)负责人指出,并向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作出书面报告。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将根据有关法规文件的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决定。
(二)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在对责任区内的街道办事处或学校(幼儿园)进行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办学(园)水平督导评估时,将责任区督学经常性督导结果按照相应比例计入评估考核的总分。
有关要求
(一)各责任区督学要加强对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研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工作水平。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依法治教,依法督导,树立良好的督学形象。
作为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专门机构,教育督导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成为政府管理教育工作的左右手,只有两只手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教育管理系统中“决策、执行、监督”相统一。因此,创新教育督导体制,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现代管理体制,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保驾护航的迫切需要。
湖南省自2009年开始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各地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的评估机制、科学的反馈机制和有力的保障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督学责任区工作流程,促使学校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行政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都在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权限虽属教育督导部门,但必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或授权,才能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督导,与教育决策和执行相比,教育监督则相对薄弱和滞后,从而导致许多重要的教育决策落实不彻底,执行不到位。因此,只靠“决策”和“执行”两个系统,缺少“监督”系统,组织的目标难以全面实现。为此,我们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立体督导模式,成立学校督导室,推行“家长督学制”,引入第三方力量监督学校管理,这是在督学责任区的基础上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
“三位一体”立体督导模式一改学校过去由校委会决策、各处室执行、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检查评价的做法。在督导深度上是一次延伸,在广度上是一种全覆盖,在方式方法上对督学责任区是一种有益补充和完善。
二、“三位一体”督导模式的实践过程
(一)构建“三位一体”督导模式
一是建立督学责任区。2013年,区教育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督学责任区的通知》,根据学校布局,将辖区内学校划分成3个督学责任区,每个督学责任区由2名德高望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且责任感强的退休(或退二线)老同志、1名主要业务股室的骨干、1名督导室人员、1名学校督导室主任组成,负责对责任区学校进行近距离的监督、指导和服务。
二是成立学校督导室。为建立自我诊断和约束机制,推动全区中小学校设立督导室,作为学校的内设机构,各校均配备了专技类兼职督学,负责对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经常性督导。目前,全区31所中小学校均成立了督导室,由3至5名中层干部或骨干教师组成,共落实学校督导人员129名。
三是组建社会力量教育督导团。采用本人自荐、学校和社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由学生家长、“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工作者等各界人士组成,每届聘期为两年。社会力量教育督导团采用现场察看、听课、参与活动等方式,对学校办学行为、师德师风、办学特色、家长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等进行督评。社会力量教育督导团的督评结果将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以及中小学绩效管理考核中。
(二)加强“三位一体”督导队伍建没
一是认真挑选责任区督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采取志愿报名、公开竞聘、专兼结合的方式,在教育系统在职教师或退休人员中为每个责任区挑选督学。全区3个督学责任区共挑选136名专兼督学,主要通过听课评课、师生访谈、实地调查、专题研讨等方式,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经常性督导。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督导团作用。长时期以来,学校基本处于“关门办学、单向育人”的封闭状态,缺乏与社会深入接触。而学校教育是社会化工作,社会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为此,我们将家庭、社会纳入学校管理的框架中,积极推行“家长督学制度”、“‘两代表一委员’督学制度”,通过与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平台,进一步发挥家长的作用,建立学校和社会、家庭双向沟通的机制,提高学校教育的公信度,努力实践“办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高兴”的学校教育。
三是改善责任区督学待遇。实施专职督学分类管理,行政管理类督学设正副科级督学,专技类督学纳入教育系统教学类进行职称评聘,为责任区督学提供专业发展空间。区财政每年下拨12万元,每月为每位责任区督学发放200元工作津贴。确保责任区督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明确“三位一体”督导职责
一是明确责任区督学职责。全面深入地掌握责任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情况,领导班子建设及运转情况,教师资格、职务、聘任等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招生、学籍等管理情况,学校的安全、卫生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校舍的安全情况,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的配备和使用等办学条件的保障情况。教育投入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均衡发展情况,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布局、协调发展情况:落实规范办学要求情况:教育局文件、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等。
二是明确学校督导员职责。在督导室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督导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听课评课: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常规检查及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负责全校教学督导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负责定期汇总督导情况,及时向教学相关部门、学校领导和区教育督导提供督导信息;切实履行督导的导向职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完成督导室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是明确“家长制督学”职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参与学校管理,反映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共同为办好人民满意学校出谋划策。
(四)完善“三位一体”督导工作制度
一是工作规程制度。印发《苏仙区督学责任区工作规程》,从指导思想、组织领导、督导评估的目的与原则、主要职责、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基本要求、结果运用等8个方面,对责任区督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
二是督导记载制度。印发《苏仙区督学责任区工作手册》,对督学责任区年度工作要点、每期工作计划、督导记录、听课记录、访谈记录、约谈记录、整改通知书等文书格式做出统一规定,强化督学记载。
三是通报整改制度。针对每次督导巾发现的突出问题,下发通报整改书,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问责追究,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四是考核奖惩制度。下发了《苏仙区责任区督学工作考核办法》,对责任区督学工作进行考核。凡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责任区督学,由区教育局和区人民政府督导室进行表彰奖励;凡考核为不称职者,或群众反映责任区督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撤销其责任区督学资格,不再予以聘任。
三、“三位一体”督导模式的效果评价
(一)提高了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按照权责明晰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督学与校长双方的职责。督学责任区工作,既有督学的“督导”责任,又要有学校的“执行”责任。在明确责任区督学职责的同时,着重抓了学校层面执行“责任”的落实,对无故不执行督学提出的合理化督导意见或拒绝督学依法行使职权的,将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当事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受到通报的校长取消当年全部先进评选资格。这样,责任区督学经常性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区教育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相关学校,使群众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快捷地传达到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随着今年苏仙区中考7A人数和高考上线人数攀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牢固树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郴州市二中、湘南中学、郴州市一完小等学校率先成立了督导室,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如郴州市一完小推行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参加对象是2010年后调入学校的教师,实施方法有:一是教师自选课题,学校制定上课安排表,校督课小组对参加者实施一次公开课考核,对于未达标教师,学校将进一步深入课堂跟踪听课、评课指导,并进行二次考核,直至达标。二是授课结束,当即对执教者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日常教学常规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各有关单项指标均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三是学校督课小组每周统计督课得分,客观、真实记录督导课的优点与建议,写出一周小结并在每周教师例会或QQ群反馈。
(三)构建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在推行家长督学的过程中,郴州市四完小校长谢风华说:“学校推行‘家长督学制’,就是让家长走进校门,对学校活动进行了解、参与、监督与评价:化解家校之间的不和谐,建立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校的相互信任与理解。”该校切实做到“三个度”:一是调动家长督学积极态度,消除家长顾虑。督学制度是让家长了解学校、参与学校、提升学校,增进面对面的沟通,营造更利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因此是共赢。二是明确教师激励制度,消除教师疑虑。家长委员会督学制度可以让家长更理解教师的辛苦与付出。三是促进学校协商调度,善意解决各种分歧。处理家校分歧时,要求教师首先要勇于面对问题,真诚给予回应,做到回应不回击,对话不对立,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体现一位教师“三省吾身”的自省与自律、宽容与大度。学校看到了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巨大作用,希望能让孩子们早日用上多媒体设备,但经费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家长督学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动员家长捐款购买多媒体。几位家长督学说:“钱既不是给校长,也不是给老师,而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不久,郴州市四完小的学生率先用上了多媒体。
(四)促进了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
责任区督学坚持“两走一贴近”,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贴近师生,通过推门听课、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和校园巡视等方式“明察暗访”,及时纠正学校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如城区督导组在郴州市一完小学杂费收取上实行动态管控,对于其他项目收费,充分介入,坚决杜绝乱收费、多收费等现象,定期对学校各部门和年级部开展账目清查,对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同时,全程参与学校基建、大宗物资采购、教辅教材订购、大额开支、招生工作、教师任课安排等工作,近年来群众对学校的投诉明显减少。
作者简介:陈锁庆(1954-),男,江苏金坛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副教授。(江苏南京21118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教育厅重点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标准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SJG080)、学院重点课题“教学质量建设标准研究”(项目编号:JY11-35)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35-02
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建设的依据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督,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2006]16号文件)的颁发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中心,重点抓教学质量,预示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2008年,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育[2008]5号文件)指出:“高职评估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为重点的质量保证体系,促进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内涵质量建设,必须重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质量监督。201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标准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把教学质量提高作为提升高职办学内涵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
高职教育“以提高内涵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四合作”为主线的发展方向”,促进了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内涵质量的建设,而建立有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适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建立相对完整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教学从管理、检查、督促、反馈到整改的闭环系统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质量保障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构建“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1.构建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两个部门并列运行可有效保障质量监督。为适应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需要,在教学质量监控实践中,我们探索出构建学院“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即4个系统、2级组织、3支队伍和3级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督、控制、评价、反馈保障。其中的“4”,即建立了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的4个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督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其中的“2”,即院系二级督导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院督导室负责全院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反馈保障和二级教学单位督导组负责本系部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价与反馈指导。其中的第一个“3”,即3支队伍,院系专、兼职督导员队伍、学生信息员队伍和企业兼职督导员队伍。信息员队伍负责收集和整理本班级教学质量信息,企业兼职督导隶属于各个系部管理,参与系部的教学质量监督。其中的第二个“3”,即三级保障,形成学院、二级教学单位和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与反馈保障。
2.实现了多元化、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监控是依据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与反馈,如何科学、合理、公平评价,建立与教学质量标准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基本保障。在实践中,我们用3年时间初步完成了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通过研究和不断实践的修正逐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多元化、多主体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实现学院、企业兼职督导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多元化、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即学院内部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状态的评价、对教研室教学工作状态的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其中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同行、二级教学单位领导、二级督导组等完成,在评价指标设计和评价权重上,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指标侧重点不一样,这样可使评价结果较客观,教师易接受。外部评价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兼职督导、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友对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对学生定岗实习的职业能力的评价、社会第三方对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在聘请企业兼职督导员方面,选择以人力资源部部长为主要对象的兼职督导,因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最熟悉。因此,从2010年开始,学院根据二级教学单位规模共聘请了56个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部长为学院兼职督导员,得到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为了有效发挥兼职督导员在教学质量方面的监督作用,每年完成一次对系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评,根据需要为二级教学单位学生做一次讲座,每学期完成一次听课任务,为学院督导室提供人才培养有关质量信息。教学质量测评则通过二级教学单位实习巡视教师给企业兼职督导和实习指导教师发放评价表的方式对学院系部教学工作和学生职业能力等进行评价。2011年,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又引入了第三方评价单位,即目前公信力较好的社会评价机构”麦可思评估”,对2010年的毕业生质量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对学院教学工作状态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使学院从上到下普遍重视教学质量内涵建设,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近几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同类院校前例。
三、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工作是一项针对活生生的人而开展的一种促进人的身、心、能健康发展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劳动和观念形成的过程。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对某一名教师或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应该建立在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从教学活动过程来看,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因素、学生是重要因素、教学管理是条件因素、质量监控是保证因素,评价的作用是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并提出指导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从教师工作的责任心、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教师的教学责任心表现在教学态度、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师的为人师表等方面;教学能力表现在教师课程的掌控能力、教学内容的取舍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调节学生心理的能力等;教学水平表现在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知识及技能的迁移能力和学习运用能力等。对学生学习监督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进行监控。学习态度表现在课堂学习的精神面貌,对待专题研讨、调研、社会实践等学习任务的态度等方面;学习风气表现在遵守组织纪律、尊重教师、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学习质量表现在完成学习任务(作业、报告、演讲)等的质量。对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主要检查管理者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质量并提出指导意见;对管理者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者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设施和师生对教学、生活等方面的建议意见落实情况等。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分两条线运行,分别由不同的主管领导管理,其目的是能够较好地实现督管、督学与督教。为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和质量反馈的要求,三支质量监控队伍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学院督导对教学质量监督的主要形式有听课、座谈会、专项检查、常规检查、实习巡视监督等。其中听课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重点听四类教学人员的课,即学期评价排名靠后的教师、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较大的教师、近三年进校的青年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青年教师偏多是各个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学院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使青年教师较快通过教学关,通过对“青兰”工程实施的监督检查,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比赛、说课比赛、课程设计比赛,组织青年教师听优秀青年教师上公开课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质量关,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企业兼职督导对学院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通过毕业学生顶岗实习、课堂听课、座谈会和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实习巡视督导等方式进行。学生信息员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主要通过各个班级学生信息员每月报送的教学质量意见书、座谈会、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对上述三支队伍反映的教学质量问题,学院督导室根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三个反馈渠道,即通过每周的教学例会反馈一些面上较普遍的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对系部主任或书记反馈系部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中发生的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对教师一对一反馈教师个人在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学院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师重视教学质量。
四、建立评价相对应的激励制度
教学质量的提高,仅仅依靠教师、管理者的自觉性或教师的奉献精神是不够的,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运行机制,其中评价激励制度是激励运行机制的重要保障,评价激励制度包括二级教学管理激励制度、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激励制度、科研工作质量激励制度、教学团队建设激励制度及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励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形成有效激励运行机制;通过激励制度的有效执行,可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挖掘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在构建“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过程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特别重视激励机制的运用,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工作激励制度,对教师教学质量每学期评价一次,与教师的工作绩效、职称评定挂钩,有效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对二级教学单位和教研室的教学工作状态每年评价一次,对获奖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在校园网上公示,极大地促进了二级教学单位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研究和学生就业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
五、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提高工作能力
教师的教育职业能力不但表现在教师的实践能力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教育理论及教学工作的研究中。教育职业性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和教学工作的研究能力,通过教育理论的研究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是教师教育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得到他人尊重的基础。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会教学研究或不能对教学工作很好地研究就不是一个好教师,教学工作的研究过程也是其教学工作的反思过程,用批判的思想、探究性的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改革热点问题,把总结上升到经验,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或教学风格或教学思想。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专门制定了教师科研激励管理制度,并规定二级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都有研究任务要求,将其作为每年对二级教学单位、职能部门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学院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例如,督导室自2008年以来先后完成了一项院级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一项省级重点教改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工作状态评价研究与实践”、一项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质量校企共同评价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又成功申报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标准建设研究与实践”立项。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开拓了督导人员教学质量监控的视野,加深了督导工作人员对质量标准、评价标准以及教学质量监督的内涵认识,提升了督导室成员的督导工作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
区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个农业区,历经了1999年和年两次撤场并区工作,合区前,两大农场拖欠教师近一年工资,总金额达830多万。走进当时的校园,看到的是九公里小学、高峰小学、长江小学等十多所小学的学生依然在上世纪“自力更生”的棚户房教室上课,学生坐的是自带的高矮不一的桌椅,破烂的门窗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走近教师,看到的是“一身疲惫,满脸菜色”,人心思动的表情写在脸上,教育质量曾一度处于低谷。君山教育的出路在哪?这是摆在决策者们面前不得不思考的一道难题,如何破解难题?君山教育经历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发展之路。1999年初至年,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刮起了一股“民办公助”卖校的“君山旋风”;年至年,调布局、抓分流、保稳定,在“稳定压倒一切”上迈步,教育质量依然裹足不前;年底至今,在“小学督常规,初中推课改,高中提质量,职教抓发展,幼教促规范”思路下,奏响了“强素质,硬管理,提质量”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强音。“教育发展靠改革,工作落实靠督导”的这一理念引起了决策者的共鸣,年初,随着《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的实施,区委、区政府按要求配备了主任督学和副主任督学,配齐了督导室工作人员,选聘了区政府督学。颁布了区办发[]10号《关于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把督学责任区建设与实施情况纳入镇(办)年度综合督导评估,作为考核镇(办)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工作政绩的重要依据。”年8月出台了《区中长期教育督导发展规划》,由此吹响了君山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的集结号。
二、突出“两种结合”,赋予督学权利。
1、突出与政府履职考核相结合。一是构建统筹城乡片区教育督导网络。通过建立督学责任区、督学工作站和向社会招聘热心教育的老领导、老教育工作者为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义务监督员的途径,统筹全区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合力。二是强化教育督导职能。通过强化“引导性、主体性、层次性、发展性、拓展性”的教育督导职能特点和整合“三方力量”(政策整合、评估力量整合、责任整合),充分挖掘被督导对象的主体性作用,让被督导者积极参与其中,在协商中求得共识,在协商中求得突破。三是建立督学工作定期报告制度。督学下校调研指导工作,重点围绕君山教育发展的难题作调研、谋对策,着重就部门搭车收费、学校周边环境、职能部门检查等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定期向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报告,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根据督学报告的情况及时整理存档,就存在的问题提请区委、区政府办公会议研究,并以书面形式向所在镇人民政府和区直部门反馈,限期整改。四是建立督学回访制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定期组织人大、政协和组织部所聘督学组成督学回访工作团,根据责任区督学所反馈的镇(办)和区直部门教育履职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回访,查看整改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力的,报告区政府分管区长同意,予以通报。五是纳入部门考核。为确保责任区督学对政府部门履职督促更有成效,在分解区“四区建设”目标责任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责任区督学对区直相关部门履职情况月督查、季考核工作机制,对考核得分最高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发现问题的责任区明确专人跟踪对接,限时整改,并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进行考核
2、与教育目标考核相结合。一是赋予权利。通过区委办、区政府办两办红头文件赋予督学权利,文件规定督学有对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推荐任用、考核奖励的建议权。对所辖学校表彰项目的审查权。对所辖学校校长的约谈权。对所辖学校教育投诉的处置权。对学校重大事项的评议权,使督学成为教育工作中有位有威有为的人。二是重心下移。从“联系学校制度”到启动督学责任区建设,我们始终注意强化为教育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要求督学要像医生巡诊一般,坚持“家家到”“校校行”。督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方案的制订,督理想课堂推进落实,督教师理念、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督教师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导学案编制与作业批改讲评,督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习得、课后巩固等,让督学的触角延伸到了教学的方方面面。每到一校,坚持深入课堂,既关注教学的形式,更讲究教学的内容;既关注课堂的现象,更重视课堂的本质。既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又对于师生提出的困惑,及时会诊、交流,统一认识。三是过程前移。责任区督学采取“全程参与,跟踪督导”的办法全程参与学校管理,实现督导工作过程前移。从年初开始责任区督学就要深入区域内各学校,帮助学校研究找准“定位”,引导学校寻找策略找准“定标”,指导确定学校发展性评价目标中的“自选动作”和“创新动作”,并帮助拟定评估要点。各项教育督导评估从自评开始,责任区督学就提前介入,深入责任区相关单位,帮助进行评估培训,跟踪自评进展情况,针对自评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解决整改提高的办法,并把日常督导的真实情况应用于到评估中,增强评估的真实性;四是责任上移。我们倡导“责任上移追究制”,即责任区学校出现问题,联点局领导和股室负责人要自己追究自己的管理失职,进行自我反省,捆绑受罚。对责任区督学提出的问题,联点局领导和股室负责人要与联点学校领导一起研究整改措施,拿出整改办法,递交整改承诺书,并将责任区督学平时的评估结果按50%的分值计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三、实施“三项工程”,提升督学品位。
1、强化素质工程。为了提高督学素质,我室制定了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坚持“自主学习+集中学习+学习研讨”三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现代教育理论,国内外新的教育督导理论和教育思想等相关内容,突出做到了“四个关注”。一是关注督学的监督、评估与指导能力。我们每年分春、秋两季围绕“提高依法监督能力,提高评估能力,提高指导能力”组织两次区本级督学培训。年下半年我们聘请市政府副主任督学康仲德同志从“教育督导历史与发展趁势、当前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教育督导活动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对我区所聘专、兼职督学进行了业务培训。年10月底,我们选派十二名责任区督学参加市组织的督学培训班学习,为督学输血洗脑,进一步提升我区督学监督、指导、评估的能力。二是关注督学的课改实施能力。年8月15日,我们凭借全市课改标兵——区许市中学这一课改阵地,从“四级(处室、年级、教师、学生)课改评价网络的构建;三种(案例研究、名师引领、课题带动)校本研训制度的建设;二层(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模式的搭建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性评价。”等方面对各责任区督学进行了课改实施能力培训。从根本实现我区教育督导工作的三个“重心”转移,即①以督政为主向督教、督学为主转移;②大型综合督导向过程督导、形成性评价转移;③由督向导转移,增强督导的“导向”功能,导明学校发展方向,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三是关注督学的沟通与协调的能力。督学在履行自己岗位职务的过程中,要经常去扮演上下级政府之间、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调者"角色。为了提高责任区督学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我们建立督学研究例会制度,定期组织督学开展座谈交流、个别交流和交叉评估等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督学沟通与协调的互动能力。四是关注督学研究与反思的能力。从年春季开始,我们建立了“督学研究例会十分钟报告讲评制度”,每次轮流由各责任区督学反思上一次督学实践中的成败得失,反思自身素质与督导工作还有哪些不相适应,存在什么主要问题,在哪些方面亟待提高。年初,我们组织开展了督导行动研究论文评奖活动,引领责任区督学立足教育督导工作实际,以科研的态度、思路及方法,研究督导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我们要求督学责任区开展督学活动都要召开反馈会,挖掘基层学校在教育发展中的突出成绩和特色经验,让“多反思、常钻研、善总结”成为督学的一种工作习惯。
2、文化引领工程。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多层面加强督学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督学行为文化“场”,增强干部师生和社会各界对督学工作的认同感。一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挂牌成立督学责任区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督学公示牌、督学证。责任区督学工作场所和所用设备,尽量统一标识,增添督学文化氛围。二是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利用各种会议和媒体加强对责任区督学的宣传,让督学感到“督学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投入资金在各责任区设立督学办公室,添置办公设配,改善督学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全体督学身心健康,服务热情,举止得体,自觉维护督学声誉。三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完善了督学管理培训、考核奖惩、通报交流、物质保障等一系列具有督导文化特色的规章制度,印发给全体督学。并结合实际,抓学习,抓落实,抓督查,抓评比,努力把制度要求内化成督学的自觉行动。四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我们制定了《区督学誓词》,让所聘督学先宣誓再任职。让每位督学做到心中有《誓词》,手中在规则,促使责任区督学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3、科研兴督工程。一是创新督学模式。首先是完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从师生的参与度、质疑拓展的深刻度、师生互动的有效度评价课堂。其次是通过《课改示范校督导评估方案》,抓好前期临帖推广视导,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抓好中期的释疑解惑视导,提升教师课堂实施能力。抓好后期深化推进视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第三是实施与“减负”评估相结合,真正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实行零作业,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第四是突出与规范办学行为评估相结合,让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真正落实“我的课堂我作主”,真切地让学生感受“我学习我快乐”。第五是运用《校园文化建设督导评估方案》,着力构建立足“评”与“比”的课改文化。第六是设置共性目标、个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学校评价方案,采取“规定动作、自选动作与创新动作”相结合的途径,推动了学校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二是创新督政方式。首先,注重调整对镇(办)以及区直部门的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建立针对我区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经常化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公布教育发展环境和教育投入情况;其次,突出做好“同级督政理念构建、四区目标建设考核、人大法律监督、督学责任区的过程管理”四个结合文章,注重定期义务教育督导报告,推动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再次,注重评估结果实行动态管理,突出督导评估的激励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促进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创新评估机制。我们围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凸现自身的办学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认识到位,指标到细,自评到人,评估到优”的原则。在随访督导、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中,抓实“四方面的评估”。第一是用“活”标准,分层评估。我们坚持以省、市评估标准为底线量化不同层次学校评估指标,提振不同层次学校达标信心,提高督导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是注重实效,全面评估。我们建立了督导评估“包保指导”制度,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人员和责任区督学都有自己的包点校,经常有针对性地深入各自的包点学校进行自评指导,了解自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第三是发展特色,客观评估。我们强调对学校实施督导评估时,既注重基础性指标,又突出发展性评价,实行督导评估结果动态管理。第四是创新理念,准确评估。在督导评估时,我们强调督导评估人员要选准切入点,抓住主要指标,把握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全力推进。每到一个学校我们都采取“三个一”的形式(即:评估小组的每个成员都随机抽听一节课,了解教师备课、上课等教学情况。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召开一个座谈会,与学校负责人、教师、家长座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校在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方面的主要经验及成绩,认真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协商中指导,在服务中引导,在落实中主导。四是创新科研机制。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倡导“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的科研兴督理念,引领督学围绕“构建同级督政体系、环境优化措施、课改推进保障、责任区建设难题破解”等方面立项研究,走出了一条“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反思问题,调整对策;优化对策,解决问题。”的“问题——对策”科研兴督之路。年全区二十多名督学科研论文在省、市获一、二等奖,其中王章忠的《督导为新课改助力》获省一等奖。
四、激活“四类机制”,凸现督学实效。
1、构建“三维督导”机制。根据督学责任区工作需要,我区成立了区、镇(办)、校“三维督导”网络。区政府督导室负责研究督学责任区建设规划、推进机制和工作策略,对督学进行选聘、考核、培训与管理;镇(办)督学工作站负责落实区级各种教育督导评估,为区级督学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兼职督学负责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专职督学负责梳理问题,督促落实,使责任区真正成为督学的“责任田”。学校督学办公室负责学校日常督评工作,实施“常规管理﹢质量检测﹢教育评价”三维立体化管理,遵循“日常工作找问题、创新工作找思路、延误工作找责任、落实工作找人才”的工作原则,建立“校长督导制度、学校督评组和集体视导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育教学及效果评价制度、学生基础评价制度和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等六项制度,全面系统地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督促、评价和指导,对教师的教学常规、班级的管理、教研活动开展、体卫安全工作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引领教职工发挥、发掘和发展主体地位优势,在理智上洞察、在情感上体味现代教育管理的内涵。我区许市中学督评办充分利用专职督学“专”的优势,发挥上下对接的核心作用;利用兼职督学“权威性强,专业水准高、影响力大”的优势,发挥有效专业指导和专家引领作用;利用学校督评办督学“面广、量大,动态监控”的优势,发挥全方位监督的基础作用,真真切切地让督评工作落到实处。
2、启动责任督导机制。一是健全督学考评制度。年9月,我们制定了《关于督学责任区督学岗位责任制考核的意见》,成立了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从区委组织部、区人大、区政协、区政府督导室等部门聘请的督学中抽调人员组成责任区督学工作实绩考评组。利用与责任区域内的学校领导、老师和社区群众交谈、征求意见的途径了解对督学工作的满意度;按照考评细则要求,采取查阅督学工作日志、随访记录、调研报告、有关会议记录和热点问题跟踪调研的方法,对督学工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考察督学工作的达成度;通过督学个人工作述职、民主测评方式考核督学工作的有效度。区督学责任区工作考评小组坚持每季度对督学的工作采取随机专项督导与季度考评相结合动态管理模式,实行全面督评结果与督学补助工资相结合,按质取筹。对考核中不称职的督学给予批评,直至解聘。责任区考核成绩按不低于20%的权重,纳入督学所在股室绩效考核。二是建立督学问责制度。年3年,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区教育督导工作守则》和《区教育督导人员有错无为问责办法》,完善了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干部办组织对责任区督学工作进行跟踪考核的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干部管理。三是完善工作站(学校)考核制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分上、下半年对督学责任区工作站和学校督学办对责任区督学反馈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讲评,通过考核,评选出责任区工作一、二、三等奖,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从而强化镇(办)工作站落实责任和学校“自觉接受责任区督学的工作指导,认真研究落实责任区督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执行责任。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医院和病人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同时还需具有广博的人文学科知识,具备人际沟通、组织、管理等能力。为了更好地使护生适应临床需要,我校根据护理实训教学特点开展项目教学,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实训效果显著。下面,笔者把我校增强护理实训效果的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1.加强实训中心管理
1.1加强实训中心仪器设备配备。
实训室可以验证及巩固理论知识,同时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实训教学环节是护理人才全面掌握和融会知识锤炼科学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1]。我校为增强护理实训效果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代替病人进行护理操作训练,尽量弥补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或临床滞后的状况,并做到3到4人一组用物,以利于学生实训的顺利开展。
1.2 提高实训室利用率。
课前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及时补足实训器材,并认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运行正常。正式上课前实验室管理人员、学习委员到现场进行实训用物分发,下课后迅速清点交还实训器材,保证实训课时间全部归还给学生。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练习,并配有教师跟班教授,避免学生养成错误认知。
1.3充分利用多媒体。
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可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护理职业的感性认识,“既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想象力使课堂更生动直观精彩。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2]。
2.实训教学管理
2.1实训教学的构成。
在实训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既有外显教学职责,又发挥内隐教学功能。“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形成是在实训学习中不断进行纠正、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3]。
2.2教师进入临床学习,提高实训教学水平。
护理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为保证课堂教学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教师每年要到临床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以强化教师理论水平和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使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紧跟时代步伐。
2.3有序安排课堂教学。
教师课前集体备课,讨论实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教学改进方法。提前安排实训教学内容,让学生课前明确操作项目,完成操作项目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再进行操作练习。这种实训的方法充分培养了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校内实训教学评价的实施
3.1校内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实施。
由督导室和校内护理专家组成专家评价组,制定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表和教师实训教学能力考核标准。教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前,由校内护理专家和课程组主讲教师评估教师实训教学胜任能力。实训教学中督导室及学生代表对教师教学行为给予过程性评价,学年实训教学结束时督导室和校内护理专家进行终结性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结果是继任实训教学工作的依据。
3.2学生实训学习评价实施。
制定校内实训教学指导与评价手册,涵盖校内实训学习全过程评价项目。考核评分标准中护理操作规范和职业能力评价各占一定的分值,学生逐项评价记入手册,成绩计入课程学期技能成绩。在校第三学期由课程组教师在数个项目中逐人抽签考核一项评价,决定学生能否进入临床实习。
4.项目教学的作用
4.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
“项目教学最初应用于克伯屈的基础教育,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职业教育”[4]。项目教学最大特点是在完成一个课题项目时,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学生对该教学形式产生新奇感,对项目的实施产生紧迫感,对疑难问题的解决产生突破感,对项目的完成充满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问题是能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项目化任务引领式教学就是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教育的教学形式,并以此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等环节,使学生获得与岗位相一致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5]。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地学习 ,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4.3提高对教师的要求。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课前任务的设计、案例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案例任务设计的完整性、难易程度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基础知识和护理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这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瑛.创新思维提高素质构建新型开放式护理实训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85-87.
[2]李春莲,郭莉莉.多媒体在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家庭护士,2007,5(6B):85-87.
一、考核原则
以经常性检查评估为手段,以提高办学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综合教育局机关各股室对各学区、各市办学校、各民办学校每项工作的检查考核量化打分情况和通报情况,分类排队,评定位次,促使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二、考核项目和权重
对各学区、各市办学校、各民办学校的考核,以教育局20**年工作要点为考核内容,以各项工作评估检查和通报情况为主要依据,按分值比例,逐项汇总量化。
1、学区考核权重400分
⑴学校常规管理50分。其中校园环境2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有关股室检查评估意见,由办公室负责评定;学籍管理及控辍保学20分,由普教股负责评定;师资培训10分,以7月份培训骨干教师情况为主要依据,由师教股负责评定。
⑵教学管理20分。其中教学秩序1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由办公室负责评定;文体活动10分,以春季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活动评比结果为主要依据,由教研室负责评定。
⑶布局调整10分,按应有学校所数(包括幼小一体化学校)与现有学校所数的比例测算,比例越大,分数越高,以完成本年度任务情况为主要依据,由发展规划股负责评定。
⑷成职教工作20分。其中两报两送和组织送教下乡活动10分;职教后备生源管理5分,没有初中的学区,按有初中的所有学区的平均分值计算;成人学校建设5分。由成职教股负责评定。
⑸教育经费使用与管理10分。以各学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情况和各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为主要依据,由财务股负责评定。
⑹综合办学水平20分。由督导室以全年督导评估结果为依据负责评定。
⑺教育宣传20分。其中信息工作10分,由办公室根据各学区所报信息篇数及《**教育》采用情况负责评定;电视教育宣传10分,在《**在线》栏目中,每配合录播一期计5分,两期以上计10分,由党办室负责评定。
⑻校长队伍管理10分。以对学区校长在岗检查情况为依据,由人事股负责评定。
⑼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20分。由纪检监察室根据市评议办对各学区民主评议打分排位情况进行评定。
⑽办学声誉和自身形象50分。对于工作不宜量化的考核项目,如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由教育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股长、主任依据了解到的各学区及其校长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定。教育局班子成员评定所占权重为30分,其中自身形象8分、工作能力8分、工作实绩14分。各股室股长、主任评定所占权重为20分,其中自身形象6分、工作能力6分、工作实绩8分。由党办室负责汇总。
⑾办学规模80分。其中万人口在园幼儿20分,万人口在校小学生40分,万人口在校初中生20分。没有初中的学区,万人口在校初中生所得分值按有初中的所有学区的平均分值计算。由普教股负责评定。
⑿教学质量90分。其中上半年、下半年两次期末调研测试成绩分别20分(优秀率10分,平均成绩10分);小学毕业生会考成绩30分(优秀率15分,平均成绩15分);中考成绩20分(优秀率15分,升学率15分)。没有初中的学区,中考成绩所得分值按有初中的所有学区的平均分值计算。分别由教研室、普教股、招生办负责评定。
2、市办学校考核权重340分
⑴校园环境1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有关股室检查评估意见,由办公室负责评定。
⑵教学管理20分。其中教学秩序1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大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文体活动10分,以春季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活动评比结果为主要依据,由教研室负责评定。
⑶职教后备生源管理10分,由成职教股负责评定。
⑷教育经费使用与管理10分。以各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情况和各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为主要依据,由财务股负责评定。
⑸综合办学水平20分。由督导室以全年督导评估结果为依据负责评定。
⑹教育宣传20分。其中信息工作10分,由办公室根据各学校所报信息篇数及《**教育》采用情况负责评定;电视教育宣传10分,在《**在线》栏目中,每配合录播一期计5分,两期以上计10分,由党办室负责评定。
⑺校长队伍管理10分。以对学校校长在岗检查情况为依据,由人事股负责评定。
⑻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20分。由纪检监察室根据市评议办对各学校民主评议打分排位情况进行评定。
⑼办学声誉和自身形象50分。对于工作不宜量化的考核项目,如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由教育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股长、主任依据了解到的各学校工作情况进行评定。教育局班子成员评定所占权重为30分,其中自身形象8分、工作能力8分、工作实绩14分。各股室股长、主任评定所占权重为20分,其中自身形象6分、工作能力6分、工作实绩8分。由党办室负责汇总。
⑽办学规模和控辍保学80分。其中办学规模50分,按服务区域万人口在校生数评定。**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按所在乡镇人口测算,市二中、市四中参照测算;控辍保学30分。由普教股负责评定。
⑾教学质量90分。其中上半年、下半年两次期末调研测试成绩分别20分(优秀率10分,平均成绩10分),中考成绩50分(优秀率25分,升学率25分)。分别由教研室、招生办负责评定。
3、民办学校
民办小学考核权重240分
⑴学校常规管理30分。其中校园环境2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有关股室检查评定意见,由办公室负责评定;控辍保学10分,由普教股负责评定。
⑵教学管理20分。其中教学秩序1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文体活动10分,以春季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活动评比结果为主要依据,由教研室负责评定。
⑶综合办学水平30分。其中硬件建设10分、学校管理10分、校园文化建设10分,由普教股以12月份联合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负责评定。
⑷教育宣传20分。其中信息工作10分,由办公室根据各学校所报信息篇数及《**教育》采用情况负责评定;电视教育宣传10分,在《**在线》栏目中,每配合录播一期计5分,两期以上计10分,由党办室负责评定。
⑸办学声誉和自身形象30分。对于学校管理、学校建设等不宜量化的工作,由普教股依据了解到的学校及其校长工作情况排位评定。其中自身形象、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各10分。
⑹办学规模40分。由普教股按在校生人数评定。
⑺教学质量70分。其中20**年小学毕业生会考成绩30分(优秀率15分,平均成绩15分),上半年、下半年两次期末调研测试成绩分别20分(优秀率10分,平均成绩10分),分别由普教股、教研室负责评定。
民办初中考核权重250分
⑴学校常规管理40分。其中校园环境2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有关股室检查评定意见,由办公室负责评定;控辍保学10分,由普教股负责评定;职教后备生源管理10分,由成职教股负责评定。
⑵教学管理20分。其中教学秩序1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由办公室负责评定;文体活动10分,以春季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活动评比结果为主要依据,由教研室负责评定。
⑶综合办学水平30分。其中硬件建设10分、学校管理10分、校园文化建设10分,由普教股以12月份联合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负责评定
⑷教育宣传20分。其中信息工作10分,由办公室根据各学校所报信息篇数及《**教育》采用情况负责评定;电视教育宣传10分,在《**在线》栏目中,每配合录播一期计5分,两期以上计10分,由党办室负责评定
⑸办学声誉和自身形象30分。对于学校管理、学校建设等不宜量化的工作,由普教股依据了解到的学校及其校长工作情况排位评定。其中自身形象、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各10分。
⑹办学规模40分。由普教股按在校生人数评定。
⑺教学质量70分。其中上半年、下半年两次期末调研测试成绩分别15分(优秀率7分,平均成绩8分),中考成绩40分(优秀率20分,升学率20分),分别由教研室、招生办负责评定。
三、突出成绩奖励分值
1、单位工作成绩特别突出,20**年度受到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表彰或在本地召开过全市现场会的,分别奖励加计20分、15分、10分、5分,奖励加分按最高项加分,不重复加分。
2、承担**师大顶岗实习和支教任务的学区和市办中学,酌情加计3-5分。
3、承担省市年度督导评估、教学评估等重点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评估验收的学区、市办中学、民办学校酌情加记3-8分,对不能顺利通过验收,存在问题较多影响全市工作大局的酌情扣除3-10分。
四、考核办法
1、教育局各有关股室按照考核项目和权重,结合对每项工作的检查评估量化情况和通报情况,测算分值比例,逐项考核打分,并将各学区、各学校获**市级以上表彰和通过现场会等形式经验推广情况于20**年1月25日前报党办室。新晨
2、党办室将各股室考核打分情况进行汇总,按学区、市办学校、民办学校(民办初中、民办小学)等不同类别和层次,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队。
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使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原有的办学水平上,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社会用人的标准之间的距离相去甚远。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摆在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中职学校办学具有生命力,必须对课程进行改革并建立促进改革的评价体系。教学督导就是中职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监督与指导的一项制度,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和稳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为此作出了积极地探索,上海市交通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笔者受“长三角地区中职学校专业负责人交流挂职”计划安排,来到上海市交通学校挂职锻炼学习。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查阅资料、实地观看、沟通座谈、参与教研活动等形式,对上海市交通学校的教学督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一、上海市交通学校实施教学督导机制的现状
学校为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速教学管理科学化与规范化进程,建立了运转灵活的教学督导机制。教学督导室的职责是:
1.通过教学检查,在广泛听取教务处、教学系部、教研组及广大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为师资考核与职称评聘提供教师业务水平、施教能力、工作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详实资料。
2.对教学与教学管理中出现的事故进行认定处理。
3.对学校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情况进行了解、检查。
4.定期召开督导员工作会议,研讨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与具体要求,及时作出督导情况书面报告,总结督导工作经验。
5.不定期编印《教学督导简报》,通报督导结果,提出指导意见。
6.定期征询督导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提高督导质量。
每学期,对全校任职教师进行教学督导考核,教师任职考核分为A、B、C、D、E五个等第。考核结果与教师工作量质量津贴、年度评优、岗位聘任、职称晋升挂钩。学期督导考核为E等的教师,下学期工作量减半,连续二个学期考核为E等的教师,在下一个学期暂停任职资格并按照培训程序对其进行培训。
二、上海市交通学校实施教学督导机制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1.选聘好教学督导员,确保教学督导的权威
由于教学督导涉及到人和事,督导员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调研或督导过程中所反映的情况或提出的建议是学校领导、有关部门作出决策或对存在问题作出处理的重要依据。因此,选聘好教学督导员非常关键。上海市交通学校督导室受校长直接领导,督导员由督导室主任提名,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由校长聘任。由熟悉教学管理,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研究能力,治学严谨,办事公道,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督导员。
2.督导评估与教师任职考核相结合
教学督导通过对教学工作检查,在广泛听取教务处、教学系部、教研组及广大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为师资考核与职称评聘提供教师业务水平、施教能力、工作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详实资料。上海市交通学校督导考核结果与教师工作量质量津贴、年度评优、岗位聘任、职称晋升挂钩。让每位教师都重视教学督导工作、配合督导工作,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监控。树立全员质量监控的观念,使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学生之间消除对立、形成共识,充分发挥师生在监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督导的作用从单纯的监督、检查、评价向导向、激励、改进的方向发展。
3.以督促导,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学质量提高
作为质量监控体系中关键环节的教学督导,应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从注重评价到注重监控、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人工统计到计算机处理,注重“实时过程监控”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督导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将教师放在对立面。以督促导,以导为主,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学质量提高。
三、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机制的几点思考
既然教学督导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应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教育教学的情况,才能更有效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根据上海市交通学校教学督导的运行情况并结合本人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改变教学质量监控重校内轻校外的现状
当前,教学质量监控偏重于课堂教学,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监控不力。因此,需重视“理实一体化”教学,摆脱普通教育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式,建立起一套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管理部门既要对教学秩序、教学事故的监控比较及时,还要对实践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与素养培养、实训、顶岗实习等实施有效的监控。在重视学校自身评价监控的同时,更需引入社会(企业)的评价监控机制。
2.改进传统的教学质量评定方法
可以分两方面进行:在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方面,改变传统听课、开座谈会、组织学生评价、教师评学、检查教案、检查教学日志等方法,主要加强对教师课程组织方式、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技能的掌握、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以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的情况等内容进行监督和评价。在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方面,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获得,更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评价,学生的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要让企业(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价。终结性教学质量应该包括学生的就业率、双证率等几个方面。
3.转变单一的教学督导为教育教学的全面督导
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由各种综合因素决定的。目前,在大部分学校的教学督导室,其主要管理任务是督导、检查整个教学过程的运行情况,保证教学质量,并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提出客观依据,其工作仅仅停留在教学督导阶段。在实践中,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相互联系的,仅仅对教学进行督导是不够的。因此,单一式的就教学而教学的督导管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我们在实践工作中,除了主要抓好教学督导工作外,我们还对学生的学风、教师的师德、教风等工作开展督导,把教学工作以外的情况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以便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督导。
参考文献: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市政府在实施薄弱学校更新改造工程、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加强初中建设工程期间,一直把推动区县政府依法履职的教师发展督导,作为“硬件要硬,软件更硬”的重要任务。根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以及市政府与教育部签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作备忘录精神,2011年本市出台了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综合督政规定。在政府依法履职上,把经费保障、资源配置和师资建设作为区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和区县财政、人保等部门为责任主体。为体现“第一责任人和责任主体”的定位,在实施督政期间,正确把握“三个涉及和交涉”的到位。即涉及教育经费和投入,与财政局交涉;涉及教育条件保障,与发改委和规土局等部门交涉;涉及教师编制配备、教师待遇提高等,与人保局和财政局交涉。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区县政府教育优先发展“责任主体”的意识和能力。
从2011年到2013年4月底,本市完成了对17个区县政府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政。上海在强化教师发展的督政成效上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
1.确保对郊区教师招聘、引进、培训和晋升优先的落实
为缓解本市郊区人口导入带来的压力,近3年来,郊区公建配套扩建学校近300多所,市和区县人事部门,从编制配备上满足了教师招聘和引进的需求;在规范见习教师培训上,近年来本市开发了25个学科的304门文本课程和229门网络课程,共培训了郊区5万多名教师,基本实现了郊区新师资培训的全覆盖;在全市申报中学高级职务教师,有一条规定,凡是郊区与市区教师同等条件的,优先向郊区教师倾斜。这项政策,大大激发和调动了郊区教师终身从教的积极性。
2.确保市区优质师资的柔性流动向农村学校倾斜
市教委规定,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鼓励特级教师、双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和优秀教师从中心城区学校向郊区学校、从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并且规定了示范性、实验性学校的中学高级职务比例超过限额后,申报中学高级职务的青年骨干教师,有到农村学校任教经历者优先予以晋升。近年来,全市已有15%的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参与了柔性流动,为带动农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确保城乡学校教师“先一步、高一层”的学历达标
本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督政指标规定,市区和农村小学和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达到50%和90%以上。目前,各区县政府每年保持50-100名不等的青年优秀教师在国外攻读学位或专业进修,这为上海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的后备优秀校长和教师奠定了基础。
4.确保纳入民办管理的农民工学校教师资格和学历达标
经过3年多的督导,全市清理并关闭了300多所农民工学校,保留了156所农民工学校全部纳入民办学校管理范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本市在督政指标中规定,农民工学校的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教师资格,学历符合市教委的达标要求。
着力校长课程领导力督导,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自2007年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会同市教委教研室,开展对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督导评估,旨在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教研员教学指导力和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
1.制定校长课程领导力督导指标,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依据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校长课程领导力督导评估指标,规定了校长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六方面重点:
一是现代教育的管理理念。明确校长要重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为学生创设参与社会实践的资源和条件。
二是三位一体的合力统整。校长要从学校、社区、家庭三方面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良好环境,敦促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争取家长支持教学改革,社区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实践的资源。
三是三级课程的建设开发。校长要正确处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关系。借鉴吸收国家课程精华,严格执行市级课程标准,开发校本课程内容,为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
四是减负增效的责任到位。校长是减负第一责任人,督查教师不准实行“阴阳”课表,不准挤占副课,不准组织对学生的集体补课;确保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三课两操两活动”的有效落实。
五是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校长要深入教研组和备课组,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深入课堂听课、评课,重视指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建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考评激励机制。
六是教育质量的有效监控。校长要有贯彻执行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措施。建立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和反馈制度,加强对学生有效性学习的监控,规范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命题和考试。
2.开展常态下的教学视督导,建立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机制
2007年以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在教学视督导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个常态”的原则,即实施常态的督导,提高校长常态的管理,促进教师常态的教学。具体做法是:
一是实行合作型,督导部门与教研部门联袂开展视督导。对一个区县督导,市教育督导室选定40位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为主的督学,市教研室选定60位教研员,100人同时到一个区县中小学视督导,对全面了解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权威性。
二是规定周期性,一个学期用一周时间对一个区县进行督导。每一个学期中,用一周时间对所在区县校长课程领导力视督导。这种方法,已在上海形成制度,并被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接受。
三是强调全覆盖,以对义务教育和高中学校为主的督导。把督学和教研员分成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组,覆盖所有教育单位。
四是采取地毯式,同时听取区县推荐的优秀课与随堂课。规定教研员以听优秀课为主,市督学以听随堂课为主。
五是运用反证法,通过座谈访谈与问卷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
3.重视对加强校长领导力制度的督导,推动形成学生有效学习评估的运行机制
一是注重区县教育局制定校长课程管理和教学“五环节”质量意见,为促进学生有效性学习提供保障。闵行区教育局针对城乡结合部学校特点,要求校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要求教师改变“灌输式”教学,促进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能力。该区推广莘庄中学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制度,倡导教师“五精教学法”,即精心备课,精品授课,精细辅导,精选作业,精确反馈,大大提高了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质量。
二是注重发挥教研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指导能力,以提高教师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徐汇区教育局出台《规范课堂教学和提升课堂效益的指导意见》和《优质课评价标准》,强调教研员的教学指导能力。教研员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发掘优秀教师“自己多读书,学生少做题”,“轻负担,高质量”的典型教学案例,并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推广。并推广实施优秀教师的“优秀百课”、“优秀百题”范式工程,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生有效学习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是注重提高校长传承底蕴和统筹开发课程的领导力,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提供指导。黄浦区的百年老校占全区学校总数三分之一,该区的发展定位是:“经典黄浦,精品教育”。由此十分重视校长对百年校园文化的课程开发,如格致中学已有130多年的办学历史,该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把近百门课程整合成课程群板块,并制定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性课程。又如中华路第三小学位于上海老城厢豫园,该校以“茎的生成、畦的发展和园的形成”三阶段为脉络,开发了“百草园课程”。学校倡导“教师=实践者+开发者+研究者”,学校有近百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程,该校的校本课程,已被上海市推荐申报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项目。
四是注重加强课堂教学常规建设,促进提高农村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松江地处上海的远郊农村地区,针对农村学校生源相对较差和学生习惯差的现状,区教育局推广民乐学校重视“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教学问题,问题生成课堂”的校本教研经验,倡导教研和课堂教学的“双向有效”,形成了合作教学教研组。该校为学生开设击剑、书法、乡村美术等校本课程,做到让每一个学生的乐学、乐习和乐趣。这些做法,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五是注重启发式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嘉定区教育局针对幼儿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激发幼儿和小学生兴趣爱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做中学”课程、陶艺课程和礼仪课程等,促进形成“一园一品”和“一校一品”的教学特色。与此同时,该区中小学重视开发现代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有效性学习的作用,把信息科学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这对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智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立足师资督导的正确导向,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在推动教育转型发展中,本市把引领创新教师教育模式,作为推进“强师兴教”督导评价的正确导向。近年来,上海市在探索教师教育发展模式上,主要有4个方面的特征:
1.建设教师教育“学分银行”,完善服务全市的教师教育资源联盟
近年来,本市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和管理平台(简称“学分银行”),建立开放的、多样的、丰富的、可选择的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学分互认管理平台。通过“学分银行”,使教师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分银行”将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融为一体,目前,“学分银行”已经有13万名教师报名注册,做到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覆盖,教师培训的市级共享课程共有近500门。
2.建立市区校联动的教师教育模式,健全市、区(县)和学校培训体系及课程体系
本市创新的教师教育模式,原则上每位在职教师参加市级课程、区县课程和校本研修的比例分别为10%-20%、30%-40%和50%。培训内容设置上,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的提升,培训课程包括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体验三大类别。其中,师德与素养课程以市级课程为主,知识与技能课程以市区级课程为主,实践体验课程则以学校一线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主,以问题为导向,使之课程化,该课程主要以学校为主体实施。
3.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完善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机制
2009年起,本市启动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凸显两个功能:一是“肩负双重任务”,既培养学生,又培养教师,让学生和教师成为学校发展中心,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方的共同发展;二是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帮助教师克服认知专业发展的瓶颈,得到更符合其特定发展阶段需求的个性化专业发展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集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等优质资源,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紧密结合,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推进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以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为例,针对我校升格后机构设置以及升格背景下专业发展思路、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等方面提供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升格背景 机构设置 专业发展思路
江苏省连云港财经学校创办于1964 年,直属于江苏省财政厅管理。建校51 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2 万多名各类财经人才,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被誉为“江苏财经人才的摇篮”。2013 年11 月1 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函同意我校筹建连云港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这为学校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为学校重振昔日的辉煌提供了绝好的契机。2015 年1 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在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上建立江苏财会职业学院,2015 年4 月我院通过教育部备案,是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省政府同意正式建立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教育部通过备案,给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学校今后的发展要在高职院校的起点上,按照“适应新常态、迈上新台阶”这一总的要求,实现真正的“转型”。升格后学院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需要学校上下团结一致、树立信心、务实真干,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现就基于升格背景下的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校机构设置和专业发展思路作简要阐述:
一、我院基本情况概述
学校占地576 亩,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拥有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文化艺术中心、多个室内外体育场馆。数字化校园初步建成。智能化图书馆藏书50 余万册(含纸质图书32 万册及电子图书等)。
学校设有5 个系,14 个职能部门。现有教职工263 人,其中专任教师225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67 人,“双师型”教师70 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105 人;省级中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 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3 人。
学校高度重视组织师生参加技能大赛和科研工作,近两年来我校教师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8 个;参加“两课”评比,获得省级以上奖项7 个;参加信息化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 个:
2013 年,学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金牌;2014 年,获得江苏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12 年以来,教师获各类教学科研奖项62 项;申报并获准立项省级以上课题8 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正式268 篇,参加省级以上论文评比获奖数25 篇,正式出版教材22 本。
目前,我校在所有教室及实训场所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满足了师生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学校利用一栋教学楼建设了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包括省级现代商务实训基地、省级现代物流实训基地、现代金融实训基地、现代信息技术实训基地、现代社区管理实训基地、现代语音技术实训基地等,共41 个实训室。无线网络已部分覆盖教学和办公场所,初步形成数字化的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培养环境和生活环境,图书馆业务采用先进的RFID 智能化管理。
二、基于升格背景下的我院机构设置初步设想
1.学校升格前的机关、党政机构设置: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监察督导室、财务处、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成人教育处、总务处、基建处、安保处、工会、图文信息中心、会计一系、会计二系、经贸系、信息工程系、社科系;
2.我院升格后拟设置的机构: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外事处、老干部管理处)、宣传部(统战部、文明办)监察室、督导室、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招生办公室(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财务处、审计处、总务处、基建处、保卫处(武装部)、科研处(高职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图书馆、信息中心、成人教育中心等机构;教学业务机构设:会计一系、会计二系、经贸系、信息系、社科系、思想政治课教学部;群团组织设工会、团委、妇委会。
3.升格后从机构设置上看。共增加了6 个部门,对于部门领导和部门其他人员的配置,要根据学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岗位聘任工作,全面统筹、规范有序地推进;要加强学习研究,准确把握政策要求;要鼓励合理有序流动,努力实现人尽其才;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服从学院发展大局;要严格按章办事,确保公平公正;要不断优化聘任方案,切实健全用人机制,并希望全院教职工高度重视、顾全大局,认真务实地开展工作。
三、基于升格背景下的我院专业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初步设想
1.办学定位:建设一所立足行业、服务区域,财经主体、会计特色,管理精致、社会满意,以举办高中后三年高职教育为主体的财会职业学院。
一方面,以学校会计专业为典型引领,侧重三年制高职专业建设,开发、重构课程体系,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于一体,努力实现学生科技、人文、社会均衡发展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发挥行业办学的优势,与系统内外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合作,创建各类办学共同体,联动效应,以省、市、学校培训基地为服务平台,大力开展高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构筑财经职业教育及培训高地。
2.专业设置:2015 年,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学校首次招生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3 个专业的高中后职业学院学生。同时开设有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应用韩语、市场营销、金融保险11 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学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架构、以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为骨干,以社区管理与服务、金融保险、财务管理、应用韩语等为发展重点的专业体系。
建院初期,拟五年制、三年制高职并举,前三年争取每年新增高职专业5 个,保留现有11 个五年制高职专业。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范》,沿海开发的战略定位包括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新能源和临港产业基地、农业和海洋特色产业基地、重要的旅游和生态功能区。拟开发的新专业主要有:报关与国际货运、金融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网络营销等。
3. 基于升格背景下我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不足和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思路:
(1)存在不足:高职教师入职标准与“双师”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有待建立健全;职称评审制度、绩效考核、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等人事配套制度有待进一步强化规范;专职专任教师数量略显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与公共基础课教师结构不合理;存在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于教学实际需求的现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优秀教学团队、骨干教师缺失,例如作为学校骨干和中坚力量的45 岁~35 岁之间中青年专任教师数量偏少,仅为26 名,其中高级职称仅为12 人;和相关院校比较,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偏低;同时,在服务社会能力、校企合作等方面有待加强;专职实践教师缺乏,高职教师自身实践素养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偏低,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模式下高职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中的“教师素质的标准要求”差距较大。
(2)发展思路:积极主动地与主管政府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政府正确的宏观指导;政府和学校都要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与倾斜;规范、建立并推行高职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完善资格认定制度,建立统一认定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健全高职教师职称晋升制度,修订职称评审标准;建立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工程;调整和优化师资结构;完善聘用制度,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发挥优秀教学团队带动作用;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建设是师资队伍的重中之重,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推进兼职教师管理;建立健全高职师资队伍培训制度--- 继续教育制度;多管齐下、内外结合,标本兼治地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创新培训方法,加大培训经费支持,建立培训基地;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服务于地方企业、地方经济,对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筹建工作报告,2014.11.
[2]张荣华,李建国,邵癸.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教育与职业,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