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文主义思想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第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教育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结合。当前的初中教育中对于历史科目的重视度还不够,很多学校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于历史这样人文知识为重点的教学科目有所忽略。但是,通过素质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知识素养,还应该有健全的人格思想,因此,重视初中历史教育实际上就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在一起,发挥其共同的积极作用。初中历史教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因此历史课程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包含了深刻的人文性。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的人文主义思想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历史知识的科学性,还要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从1350年开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近代文化的新开端,而人文主义便成为了这一时期最强劲的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一个以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学术为基础,与基督教神学的人生观相对立,以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为理想,以促进和实现人类幸福的现实生活为目的。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说到,“当幻觉的纱幕一经扯碎,当对于自然的恐惧和对于书籍和传说的盲信一经克服时,就有无数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等待解决。当别的民族对自然仍淡然漠视的时候,整个民族却喜好研究自然和考察自然……意大利研究自然科学的人自豪地在《神曲》中探索出对于自然科学感兴趣的暗示和证明。”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关于人的理论。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尖锐地批判了基督教对人的贬低和轻视,批判了宗教的“原罪”说、禁欲主义和以出身、等级论品质的传统观念,赞扬人在宇宙中的独特的、崇高的地位,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尊严。同时他们多方面地探讨了人性问题,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和情感的合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的世俗生活,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追求一种幸福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伟大的音乐家李斯特将《神曲》改编为钢琴曲,从那激昂的旋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强音;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现当时人们对人本文由收集整理性和美好爱情追求;法国勃良第乐派的杜费开始将世俗音乐引入宗教弥撒中;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对整个宗教社会,包括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音乐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而从音乐欣赏的角度说,音乐无论是在形式、内容以及理论体系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并得以迅速发展。继之而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文主义理论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西方的现代音乐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音乐要和谐悦耳
音乐家廷克里说:“谐和与不谐和只能用耳朵来判断”,“我从来不相信天体和谐的现实的存在和可能的存在。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谁也不能说服我,使我相信:离开发音就不可能想象谐和的音是‘天体’的运动产生。”“我从来没有由于聆听它们、检验它们而不边得更为愉快,更能受到启发的了”。文艺复兴时的作曲家、理论家维森蒂诺也认为,一部作品必须“充满和谐”,“缺少谐和,便会乏味”,音乐作品必须“充满和谐”,“用谐和音使耳朵得到满足。
(二)音乐有了初步的分类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音乐的影响还表现在音乐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了初步的分类,即“上流社会的音乐,(musie reservation music in polite soeiety)、“卑微的,(cose basse,the humble things)、“喜剧性的,(cose buffoni)、还产生了“室内乐”与“教会音乐”区别。维森蒂诺称前者为室内唱的歌(da cantare in camera),后者为教堂唱的歌(da cantare in chiesa)。
(三)人们对音乐的认识趋于客观
作曲家加福里于1496年说:“谐和就是悦耳的谐和相极端、相对比的声音由中间声部结合到一起的相应的音响。人们认为声乐音乐应当与它们所配的歌词充分结合,音乐不仅应当表现其曲调的外部特征,而且应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意义,应加强音乐对歌词的表现力。由此可见,人们在这时对音乐谐和与否的标准己不再受宗教观念的束缚了,而真正以发挥人的本性为标准。
(四)民族风格音乐的兴起
二、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及实践能力
目前,英语专业已不再是文史科类学生的专长,众多理工类高校都已开设了这一专业课程,理工类开设该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科技英语人才(包括科技英语翻译人才等),但由于长期的文理分科,致使理科学生擅长逻辑思维而缺乏人文知识,他们对语言的低敏感程度,让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明显弱于文科生。通过笔者对众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对于英语的自学与实践能力其实都不强,近八成学生的英语知识主要是依靠课堂上教师的教授来获得,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会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与实践。而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学生长期受到哑巴英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影响,在英语的口语表达方面十分吃力,自主创新更是难上加难。[2]鉴于这种畸形的学习状况,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自学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做到可以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过去传统的语言教学思想认为,英语教学的要求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许多英语教师都十分重视语言教学,重视学生发音的准确性、语法的正确性及语言的流畅性,而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情况则不闻不问。换句话说,教师只注重学生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思维狭窄,知识局限且难以创新。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英语教师就要注重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贯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促进学校设置相关课程
在很多理工类高校,设置英语专业课程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辅助理工科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而中西方文化方面的教学却只是被作为一类选修课来对待,如此设置虽说是为了让理工类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专业理论,但这种教学却使得学生丧失了对于人文知识的普及。[3]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之下,虽然部分高校开始渐渐注重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贯彻,但到了真正开展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意识却被再一次忘却,殊不知这种忘却恰恰使得学生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降低了竞争力。
三、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途径
(一)应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教育,就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对于语言类知识的教学同样也不例外。英语教师作为语言教学的引路人,就更应该努力去改变自身对于教育的观念,让教学重新回归到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尝试以开放的思维态度去努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尽可能得到最大的挖掘。这种教育的探索与引领,会直接激发出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在对专业知识理解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自身思维也会得到拓展。
(二)使学生构建起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我国的理工科院校,很多学生在中学的学习阶段就被灌输了重理轻文的思想。在选择就读英语专业时,长期的理工科思维模式就会让他们在人文精神的理解与学习上变得很吃力。面对这类学生的学习状况,英语教师就要尝试着去改变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构架,让他们走出理工类数据式思考的模式,逐渐培养出对于人文精神的领悟。如此一来,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对英语基础类知识的应用,而是要将学习的范围扩大,从整体上进行学习,包括学习人文知识与艺术理念在内的所有与英语相关的知识,以此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4]如今的语言学习者是未来的语言工作者,所以,面对今后可能会遇到的所有与英语相关的常识,学生在早期的学习阶段就要试着去理解,去体味,真正做到对于英语的理解,而不是单纯地掌握。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在东西方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西方教育史上,曾出现过盛极一时的人本主义思潮,同时出现了大批的人本主义教育家。他们均以个体的发展为核心,以探讨适合人的个性完善的教育途径。而中国传统教育则是经历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长期积淀的教育文化遗产,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固定资产。与西方的经典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截然相反,中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为: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师严道尊。[1]如果跟西方传统教育作特征对比,中国传统教育的特征可总结为:重世俗而轻神性、重道德而轻功利、重政务而轻自然、重和谐而轻竞争、重整体而轻个体。[2]
首先,从教育目的来看,西方教育思想强调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西方教育家探讨得更多的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最终达到帮学生实现其自我个性及能力完善的目的。例如,法国教育家余伯尔认为,人需要经过若干阶段的教育与自身的发展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在教育活动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以情感的交流来促进人的个性化。英国教育家尼布列特则认为,过于重视知识的输入和智育发展的教育都是不正常的;学校不能成为生产固定人格的工厂,培养无性格差异的人。同时,马斯洛也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发展人的潜力,尤其是发展那种可以使之成为真正的人的潜力;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教育应着重于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化的过程是完全统一的。由于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西方经典人本主义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从教学指导思想上来看,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特别强调教育要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自我”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所指的“自我”是指单独的个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相处调适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模式等各方面的特征,以及其与其他个体、群体及社区环境等的联系;而“自我意识”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理解,即对自身的性格特征、社会地位等的定格。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发展自己独立的个性,而并非彼此相似的群体一员。
不难看出,西方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也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种需要,引导他们发挥潜能,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独立个体。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过程是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教育目的指导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在这种体系下,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整个学习过程都由其本人真正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倡导非指导性教学,学生亲自体验、感受,以直接经验促其发现真正的自我,完善其能力及个性的发展。
截然相反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核心在于遏制个体自身发展,促进社会群体化,以期达到社会的大同。从培养目标来看,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完全从属于政权的统治需要。纵贯历史,以主导中国千年的儒家思想为基础,将培养“圣王”、“君子”、“贤者”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同时,在此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采用的不是依靠教育、道德来影响王权,而是以暴力途径获得政治权力,以该政权的特权来统领教育,从而控制大众的思想。在整个封建王权历史中,各统治阶级均以教育为手段,以“道统”为手段来控制全民的思想。例如,传统文化中“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就是把尊尊亲亲的道德伦理观念夸大化,延伸成为一种政治观念。于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已不是为了自善,齐家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尊尊亲亲,而是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可悲的是,这种违反人性与自然的传统教育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了极端的群体文化心理。对教育而言,则导致了教育目标上的偏离,使得传统教育极端轻视个体的存在价值,甚至于忽视个人存在的意义。个人的自我意识、合理的欲望、发展的需求都被视为不道德的利己主义。因此而形成的中庸之道的民族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定势,使得我国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踯躅不前。这种极端的强调共性、强调群体性一致性的教育模式,不但使我国的教育陷入片面消极的泥沼,而且难以担当起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模式的精英人才的重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难以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来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忽视,甚至压抑个人合理的需要及欲望,而且以“灭人欲”作为传统道德教育的根本准绳,培养出的不过是唯唯诺诺的庸才而已。这种忽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能力的实现的教育体系,着眼于群体共性的塑造及社会需求的极端一致内化,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个人自身的个性发展及创造性的形成。因此,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则构成自成一体、孤独自闭的教育教学体制。这种教育体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集权式的统一体制,不但限制了地方教学的多样性,而且导致了整个教育系统僵化,教育行政机构的功能难以高效实现,我国盛行千年的封建选仕制度则为该体制下教育产物的典型。封建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直至明清。1300多年来的强制的推行使得我国广大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学习态度及教育观念。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人将读书视为改变命运的黄金出路;愈报愈火的公务员考试也不难找到根源。整个社会价值取向也都出现偏离。自古便有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至上观念导致了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扭曲,知识至上的观念导致部分学校、家长及教师、学生均致力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社会盛行不切实际的学历主义。
当然,由我国历来的封闭教育体制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以及教学实施方面的种种弊端,是落后腐朽的,然而传统的人文教育思想也并非一无是处。该思想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方面还是极为可取的,如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信念原则都需要我们在当代教育中传承及发扬。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其不可逆转的封闭性,但同时也承载着几千年来文化的精华。对今天的教育者而言,怎样合理运用及优化传统教育思想这个客观存在才是适合目前教育改革形式的论题。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切实结合实际,塑造适合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新型多样性个体。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应更积极地借鉴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个体价值取向的培养中,不但要削弱传统文化悖谬的影响,改变国民的传统劣根性,同时还要在传统文化的理性氛围中,注重个体个性、能力、情感的发展,使其在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充分塑造个性,发挥潜力,成为真正的能良好适应现实社会,完成自我实现的个体。
参考文献:
[1]黄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398-408.
[2]朱永新.中华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4:44-58.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结合必修一及本课内容,归纳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起源的背景。”①政治: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②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③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教师阐释:“人文思想是一种思想文化现象,思想文化主要由什么决定?政治、经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虽非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内容,却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和教材对古希腊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并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也为学生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先哲的政治设想的了解埋下伏笔。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智者学派。提问:“什么是智者学派?关于智者学派,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展示材料并分析。)
“材料一: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提问:“这些材料体现了智者学派的哪些主张?”
这两则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论断,具体表现:①人的感觉是判断标准;②制度、法律是人为产物。
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智者学派的主张,一分为二地评价智者学派,从而得出智者学派由于过分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导致了当时雅典世风日下的局面这一结论。
(2)苏格拉底。学生首先归纳苏格拉底的主张,教师提问:“‘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中的思想力是什么意思?”
提问:“如何做到一个有思想力的人?”(展示材料)“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思考:“熊究竟有没有美德呢?如果苏格拉底读到这个寓言,他会得出什么结论?”追问:“怎样获得知识?”继续追问:“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他关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小结:“苏格拉底认为有知识的人,就有美德;所以主观上你要认清自己是否具备知识;客观上知识是来自教育。”
思考:“如果让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格拉对话,他们的观点有何异同?”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个是从关注神到关注人,一个关注什么样的人,追求真善美。
(3)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进行分析。思考:“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他不仅青出于蓝而胜与蓝,处处皆有超过老师的成就,还对柏拉图的唯心论进行了批判。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说明他们关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关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师主要通过让学生分析材料,步步设问,让他们对这些先哲的观点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认识到他们关注的对象都是人,而智者学派关注的是自然的人,苏格拉底关注的是有道德的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有理性的人。
3.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与意义
学生归纳: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就是注重人和人性(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理性思考。
学生活动:如果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四人中有一位被评为“感动雅典人物”,请结合他们的思想主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某学生所写的颁奖词如下:一个垂暮老人,一副疲惫的肩膀,支撑起的却是所有青年的精神世界,美德即知识,让他身上散发出圣洁的光芒,大街小巷是他在针砭时弊,侃侃而谈,被诬陷,被迫害,濒临死亡毅然不弯腰,就像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一、上帝还是莎翁
在《暴风雨》中,主人公普洛斯彼罗显示出了操控魔法的强大能力,他能未卜先知,呼风唤雨,能任意实现自己的意志。在这个孤岛上,他类似一个全知全能又掌控一切的存在。因此,有评论家将他等同于上帝。然而,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说法存在不妥之处。首先,剧本中实际存在两个普洛斯彼罗,即十二年前的公爵和现在的岛主,而年轻时身在米兰的普洛斯彼罗并没有表现出掌控一切的实力。再者,普洛斯彼罗在经历人生的厄运后思想上有一个变化过程,而上帝是全知的、自信的、不会改变的。最后,普洛斯彼罗在教育米兰达和教化凯列班时期望达到的目的,并不是上帝的理想,而更像人文主义者的诉求。所以,笔者认为,将普洛斯彼罗当做上帝固然有其象征意义上的合理性,但也明显有些牵强。除了这个观点之外,还有人说普洛斯彼罗就是莎士比亚本人的象征,因为正像莎士比亚本人一样,“他也能控制莎士比亚创造出的戏剧中的世界”,而且他在收场诗中的陈述像极了莎士比亚决心退出戏剧舞台的最后告白。然而普洛斯彼罗离开后是要重新成为米兰公爵,而莎士比亚却要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并且两者在身份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莎士比亚怎么可能奢望普洛斯彼罗那样的高贵出身。所以,尽管普洛斯彼罗身上有着莎翁的影子,却不是莎翁一丝不差的翻版。
那么,究竟该怎样定位普洛斯彼罗呢?笔者认为,他是莎翁塑造的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形象,是包括莎翁在内的一代人文主义者的缩影。他热爱人类,热爱自由和生命,怀揣教化改造人类的理想,具备一个人文主义者所应当具有的品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为,从普洛斯彼罗的身上,可以管窥到莎翁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演变
普洛斯彼罗年轻时“是一位有权势的王爷”,并且受到人民的爱戴。后来他被魔法所吸引,不再理会政事。那么魔法在剧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呢?普洛斯彼罗在登岛后用魔法解救了被女巫西考拉克斯妖术困住的空气精灵爱丽儿,妖术是中世纪的代表,那么在欧洲历史上,是什么战胜了妖术?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很自然的想到,普洛斯彼罗所醉心的魔法,其实就是科学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普洛斯彼罗就不再那么神秘了。年轻时的他其实就是一位渴求知识同时对人类怀有单纯幻想的人文主义者。最终,弟弟的背叛打破了他的幻想。然而遭受打击的他,仍然对书籍有着一如既往的热爱。他在诉说贡扎罗给他们父女的恩情时,着重说道“他又知道我爱好书籍,特意从我的书斋里把那些我看得比一个公国更宝贵的书给我带了来”。
在幼小的米兰达的鼓励下,在上天的眷顾下,普洛斯彼罗幸运的来到了这个孤岛,并且开始了新的生活。他在岛上有两个生活重心:一是继续研究魔法,二是抚养女儿长大成人。魔法方面,他学有所成,已经有了让西考拉克斯所礼拜的神明都听从他指挥的强大能力。抚养女儿方面,他悉心教导米兰达,给她“别的公主小姐们都不曾受过的教育”。 与此同时,他也着手改造凯列班,不过结果令人失望。有的评论者认为,普洛斯彼罗耐心改造凯列班,而凯列班却冥顽不化,这直接导致了普洛斯彼罗改造人类理想的破灭。然而就笔者的阅读经历来说,从普洛斯彼罗对待凯列班的态度来看,他似乎一开始就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只是“看你样子可怜才辛辛苦苦教你说话”, 本来就是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而凯列班的恶劣行径更加印证了普洛斯彼罗关于他是个下流坯的认识,“一个魔鬼,一个天生的魔鬼,教养也改不过他的天性来”。从而使普洛斯彼罗延续着头脑中的血统思想,估计这也是他非要为米兰达安排一位王子做夫君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这里,笔者所持的观点是,普洛斯彼罗的失望,不是怀着极大热情去做一件事而遭受突然打击(凯列班意欲米兰达)后的瞬间失望,而是本来就没有抱多大希望,现实只是加剧了自己的失望而已。这样来看,普洛斯彼罗的心中,其实存在着对人性深深的失望,和一种一步步加深的悲哀。所以,他最后决定抛弃自己的魔法,只保留那剩余的属于自己的微弱力量。然而他又不是绝望的,因为他已经用尽心血培养出了美好的未来,也就是自己的女儿米兰达。
三、莎士比亚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在简要分析了主人公普洛斯彼罗的思想发展轨迹之后,我们就看一看莎翁通过这个人物向我们透漏了他晚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哪些信息。
莎翁创作《暴风雨》的时候,正是詹姆士一世在位时期,国家混乱,民不聊生,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可能性被冰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面对现实中的矛盾,身为剧作家的莎翁有没有妥协退让呢?我们从普洛斯彼罗对待仇敌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面对那些曾经迫害过自己的人,普洛斯彼罗说:“要是他们已经悔过,我的唯一的目的也就达到终点,不再对他们更有一点怨恨。”这时候的莎翁,已经不是那个曾经与仇敌争个你死我活的莎翁了。现在的他,主张宽恕与和解。
我们再看普洛斯彼罗置身的这个孤岛,只有在这个孤岛上,他才是绝对的权威。然而它只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没有现实纷争的地方。而且,普洛斯彼罗用以复仇的工具——魔法,也是在现实中不会出现的。在一个虚构的场合用虚构的方式来完成复仇,完成对罪恶的救赎,完成双方的和解,从中可以看出莎翁的无奈和一厢情愿。
从剧本第一幕第二场普洛斯彼罗与爱丽儿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如下信息:解救出爱丽儿后,普洛斯彼罗就与之约定了十三年左右的服务期限。另外,第一幕中普洛斯彼罗对米兰达说自己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她打算。在第四幕第一场中,普洛斯彼罗又重申到“我是为了她(米兰达)才活着的”。在综合了普洛斯彼罗的预言能力以及对周边一切的掌控程度后,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他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且来到岛上不久之后,他就已经想到了每一步该怎么走。但如果就此说普洛斯彼罗是条老谋深算的狐狸,那就显得不妥了,因为他的动机中没有恶的因素。除了使自己恢复米兰公爵的合法身份,他的其他心思都在米兰达身上。我们暂且不讨论他对米兰达的疼爱的客观效果,仅从他的主观角度来讲,他希望米兰达能健康成长,不受到俗世的污染,他煞费苦心的为米兰达提供一桩美满的婚姻,给她一个幸福的将来。普洛斯彼罗的这种做法,正是莎士比亚晚年思想的写照。莎翁正是把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上一代人罪孽重重,把社会搞得一团糟,而如果下一代人纯洁善良,心地美好,那么社会在他们手中自然会变得合理起来”,这正是莎翁心中的期盼。剧本以阿隆佐和普洛斯彼罗都认可并极力促成的儿女婚姻结束,是有着特殊含义的,这象征着爱对恨的胜利,和人文主义者所向往的新生活的开始。
最后,我们需要谈谈普洛斯彼罗为什么选择恢复自己米兰公爵的身份,有人认为普洛斯彼罗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爵位,这种说法虽然难以被完全驳倒。但笔者认为理解这一行为应从它的象征意义入手。在社会矛盾尖锐,人文主义者普遍失落、逃避,甚至麻木的时代,莎士比亚让自己的主人公重返社会,不正意味着让人文主义者重新鼓起勇气面对残酷的现实么?再者,普洛斯彼罗做公爵,所施行的政策方略应当比安东尼奥那样的人所制定的更有利于社会安定、民众幸福吧。纵然社会现实令人无奈,我们还是要勇敢面对,并且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应当是莎翁希望向世人传达的思想。
四、结语
作为莎士比亚最后剧作的主人公,普洛斯彼罗身上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一生都在倡导人性解放和理想主义,然而残酷的现实给人文主义以极大地打击,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莎士比亚没有一味的逃避。他在最后仍然试图通过宽恕与和解来消除矛盾和仇恨,并且给了人类的未来一个美好的期许。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方平译.莎士比亚喜剧五种.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张泗洋等.莎士比亚引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3]张泗洋等.莎士比亚戏剧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
[4]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莎士比亚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1984
1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1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 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 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 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 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2).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人文主义的历史界定
人文主义(Humanism)是几百年来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潮,也是一个广泛使用但含义十分模糊的概念。人文主义并不是一个直接产生的词,他的产生要比“人文学”和“人文主义者”晚得多。教师所教的有关古典文化的教学科目在文艺复兴时代被称为“人文学”,而教授“人文学”的老师就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学”在15世纪所指的科目是语法、修辞、历史、文学、道德哲学等。但“人文主义者” 比教授“人文学”的老师的范围要广一些。正如克利斯特勒所说的:“文主义这个词就来自于人文主义者和人文学科这两词,并且,这两个词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际上被使用的词。从这个时期的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主义者就是讲授人文学科的人,而人文学科这个词则代表了一组学科,它由语法、修辞学、诗学、历史和道德哲学组成。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就是上述意义的人文学科的伟大兴起与发展;人文主义对其它文化领域,诸如文学、艺术、科学、宗教可能产生的任何影响必定都是间接性的。”对人文学科的重视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渐渐走出中世纪的神学观念,开始形成一种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二)人文主义的特征
吴式颖,任钟印主编的《外国教育思想通史》中总结了人文主义的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肯定和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人文主义的核心特征。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有能力的,人能够发展自身,从而获取各种优秀品质,不断向完美接近。人文主义对人的赞颂与中世纪都会对人的贬抑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二,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观,重视人的能力而非血缘、门第、财富等因素。人文主义反对消极悲观、无为的宿命论,认为人有能力决定个人的命运,人的能力发展得越充分,就越有能力战胜命运的肆虐。人文主义对人的看法更加乐观和自信,认为个人的能力及其发展是获得成功、荣誉和较高社会地位的主要依靠。
第三,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中世纪神学宣扬人对都会的教义教规的绝对信仰和盲目服从,而人文主义与这种权威主义做法相对立,要求把人从都会的教义、教规和其他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四,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多造诣的全面发展的通才。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传授古典学问,让学生接受广泛的人文学科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头脑发达、能写善辩、风度优雅、体魄强健的经世致用之才,以适应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需要,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三)人文主义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诠析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北欧人文主义倡导者伊拉斯谟认为好教师应当年长、有高尚的品德、有渊博的知识、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懂得教育艺术。与伊拉谟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维夫斯认为教师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具有很好地进行教育的学问;具有教学技巧和才能;具有纯洁的品格。教师应懂得教学技巧,应具有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的智慧”。另一位英国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素质,建议对老师进行严格的职前培训。他认为教师不仅应掌握知识,还应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懂得教育和教育的方法。法国的哲学家蒙田认为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老师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第二,教师不仅要有学问,而且要有判断力和道德;第三,教师有高于父母的权威;第四,老师要学会因材施教;第五,教师要有好的性情。16世纪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强调教师要有工作热心和敬业精神,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以热情感动学生,使之发生情感变化。
不难看出人文主义学者和教育家所提倡的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了广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教学知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工作热情、工作精神等,具备这些专业素质的教师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才有可能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对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虽然没有明文的规定。也没有系统的科学论证,但一些学者和教育家对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已经做了深刻的论证,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限没有对当时的教育产生大面积的影响,但对后世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思想,这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也对教师职业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现代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定义
现代科学证明,素质是一个人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和内因作用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特质,这种特质通过气质、言行、修养、品格和风度等表现出来。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质。林崇德、申继亮教授将教师专业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二)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分析
叶澜教授认为,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专业精神、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李瑾瑜教授认为,应当包含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伦理)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朱宁波教授认为,理想的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专业理想、专业知能、教育智慧。中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提出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笔者认为,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无论是哪一位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论述,它都包含专业知识、专业道德这两个基本方面内容,这两个方面也是一个教师可以立足教育领域的根本所在,它们也决定一个教师是否是一个合格教师的至关重要的方面,也决定着这个教师能否在教育领域里继续成长。当然教师专业素质还包括专业精神、教育观念、教育智慧等许多方面,本文将着重介绍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素质中专业知识与专业道德的影响。
专业知识是一个专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专业人员区别于另一个专业及其他人员的本质特征。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在舒尔曼看来,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表现在教师有能力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特别重视理解和推理、转化和反思的功能与作用。叶澜教授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三个层面。第—个层面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二个层面是具备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第三个层面是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
专业道德即指教师职业道德,一般认为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在人格上,教师的师德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深广的影响。师德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师德的影响不但广泛地作用于在校学生,而且通过学生和家长对社会产生影响。高尚的师德会影响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几十代人。因此,在道德水准上,对教师要求更高、更全面。
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历史时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不同。在我国古代,道德伦理的人文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在欧洲古罗马时期,教师则首先要拥有辩论术;进入中世纪,宗教学说成为最重要的教师专业素质之一。
(一)人文主义思想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影响
人文主义学者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论述中分别提到过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教育的学问”、“掌握知识”、“有学问”,虽然他们的“知识”、“学问”的内涵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不同程度上包括了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身心健康的知识等。
叶澜教授对教师专业知识的三个分层中,最基础的层次中就指出教师要掌握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其中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就是指,教师不能只片面地掌握人文知识或科学知识,而是要全面掌握人类的优秀文化,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多造诣的全面发展的通才,那么教师首先要具备这样的才能,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同样倡导的是即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不能失去人文精神。单纯地掌握科学知识或人文知识。并不能得到人们预期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文主义教育教育不仅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主张通过人文科学的教育向学生提供关于人的精神领域心灵世界的有用知识。而且重视自然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具有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智潜力的自由运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与科学进步相伴的是文明的进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不仅要掌握人文知识还应该掌握科学知识,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更要既要弘扬科学精神,又不能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养成。
另外,教师还要掌握能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蒙田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论述中第一点就提出了“老师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可见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重视。有了这些辅知识教师才能更好地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影响
道德教育在古代社会中居于首要地位。孔子要求子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德修养为主,学习文化知识及技艺只是“有余力”时的事情,道德修养可以说是贯穿于人的一生,而且贯穿整个中国教育史,所以对现代教师来说热爱祖国、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精心育人、钻研业务、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一直以来对教师专业道德基本要求。教师的师德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深广的影响。维夫斯说“一个教师应该既是个好人,又是学问的爱好者”,可见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
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萌芽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并且自那时起就一直贯穿着整个教育史。古希腊的雅典是奴隶主民主政治,经济繁荣,且教育发展水平较高。雅典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要求把他们的子弟培养成为“身心既美且善的人”,即“雅典的合格公民”。雅典还在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了“人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所谓人多方面和谐发展,在希腊时代,主要指一个人在智、美、德、体诸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塑造。
古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是对希腊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成为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雄辩家应具备有广博的学识、独特的修辞修养、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等,其教育内容有修辞、文法、历史、文学等诸多文雅学科,被称之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
然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尚处于原始混沌的状态, 人文主义教育集中体现在以人文学科训练、培养全面的人。”[1]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逐渐成形
人文主义最为明确地提出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袁锐锷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从事文化活动时所研究的对象,是与宗教神学相对立的、以人和自然为中心的世俗文化;二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在各个文化领域中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提倡“人”或“人道精神”。[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尊重儿童,以发展儿童的个性、培养全知全能、身心或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同时,还强调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如直观的教学方法,用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艺复兴前后经历了近三百年,虽然这其中的人文主义仍然存有很大的局限性,可它作为当时思想的主流,广泛渗透到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引导着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方向。
3.启蒙时期至20世纪初,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遭遇挑战
培根的“归纳法”把科学的理念引进了教育,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生产力的飞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学发展越来越快,社会也越来越需要科学技术,教育就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使其培养的人符合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欧洲的教育由原来的贵族垄断,逐渐向平民开放,教学的内容开始重视实科知识,接近生活实际。唯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人文主义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为资产阶级创造更多财富的培训工人和职员,教育体现出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把人异化成没有精神和情感的“机器”。“人”在这一时期的意义是理性的,是逻辑学、符号学概念上的人,教育所追求的是高效,而不是学生的成长。
4.20世纪下半叶,“非理性人文主义”的诞生
20世纪下半叶盛行于美国的“非理性人文主义”是针对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泛滥,使人失去了自由,从而变成机器的奴隶而提出的,它是以人
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观主张从学生的主观需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喜欢而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
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与之前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不同。首先,它更加重视个体本质的生成。古典人文主义主张重视全人的发展,主张对人实施智、德、体的全面教育;而非理性人文主义则重视人的本质的生成,很少关注人的智、德、体的全面教育,使人自由的生成他自己。其次,由于近代科学的发展并未给人类带来福祉,所以,非理性人文主义开始轻视科学,而古典人文主义的知识包罗万象,既有人文知识,也有自然科学知识。
5.20世纪后期,“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试图完善“人文主义” 教育理念
在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受到社会的谴责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的概念:“科学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1]。这一观点反映到教育上就是提倡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高度融合,即科学人文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但科学人文主义并不是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简单相加,它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现代语文学科指导思想的变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1.唯工具论盛行
语文学科唯工具论的盛行是由于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即人文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文主义遭遇挑战。科学主义思潮过度注重分解和抽象描述,高度赞扬理性,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情感。他们无限的扩大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主义是万能的,产生科学主义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主张把科学主义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去。
转贴于
在科学主义万能论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出现了唯工具论,即把自然科学中的理性化方式放到语文教育中。唯工具论认为,语文是学语言的,语言是工具,因此语文也是工具;认为语文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忽视了语文教育中思想文化熏陶,把语文当做一门“技术”来学,把形式上的目的当做其根本目的。语文教育工具论表现出对本学科偏执,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片面强调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工具论的指导下,现在的语文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往往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探讨文章用了多少比喻、多少拟人,用科学的手段来分析文本,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熏陶,同时也与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偏离。无论是教育还是语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唯工具论严重忽视了这一点。
正是在这种“生存危机”的冲击下,现代人开始反思、批判语文教育的唯工具论,开始呼唤人文性的诞生。
2.人文性的回归
科学主义在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同时,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些灾难使世界各国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人文主义的回归,但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注重人文性,忽视科学,放弃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新人文主义即非理性人文主义产生。
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到语文中就是语文教育界要求其人文性的回归。吴治中说过:“语文教育人文性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课题,它包含三层意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概括地说,语文教育人文性就是教人如何做人。”[3]由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变得呆板和沉闷,为了还语文以它原有的面貌,新人文主义教育家极力呼吁语文人文性的回归,希望以此来促进语文这门母语课程的发展。新人文主义融合到语文教育中去,开始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德育的发展,然而,新人文主义者想要单凭人文性就把语文引向成功,培养出合格的人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摒弃了科学主义,否定了科学的价值,制造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对立。
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观点符合当前科学人文主义思想的需要,是对以上两种偏激教育观的纠正和综合,是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
有关语文教育的任务,陆俭明教授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4]陆教授说的语文教育任务,前两个方面是指语文的人文性,第三个是说语文的工具性,我们要明确语文的工具性是其基本属性,可是语文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语文能力和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培养其文学素养。
学生只有在语文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提高其语文能力;也只有在语文知识和能力得到实现和完善时,才能通过感受与鉴赏、思考和领悟、发现与创新等高级思维模式和致思途径,使学生欣赏感悟到语文的文字美,感受到语文中所蕴含的内容美。语文教育的这两方面属性是不矛盾的,两者可以很好的交融。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不是二者机械地相加,也不是简单地融合,二者之间应有一个递进的循环,这个递进的循环就表现在语文课程目标的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的顺序中。”[5]
我们把科学人文主义思想应用到语文教育中来,就是要以其工具性为基础来促进其人文性的发展。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变得毫无意义;而没有了工具性,人文性就很难实现,工具性是人文性实现的基础。
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认识客体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对象,它对于学生和老师人文性思想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制备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材体系。我国的教材出现过不同方面的改革,但都是小修小补,它已经很难适应语文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语文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对教材进行新的改革,以使它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材应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选取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题材。比如鲁迅的作品,《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很富有情趣,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所以这类文章要多选。而像《纪念刘和珍君》、《药》、《拿来主义》这类文章则晦涩难懂,读起来毫无生机,远离学生的生活,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所以我们要少选甚至是不选。我们的教材是拿给学生用的,所以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过程。自从新课改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开始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比如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就把学生作品选进了课本,给课本增添了生机和趣味。另外,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如火如荼地展开,把学生能亲身感触的文化吸引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虽然我们强调课本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关注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但这也不是意味着要牺牲选材的审美性和思想性。由于学生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对一些事物还不具有辨别力,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有可能是低俗的,不雅的,所以我们在选材时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要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使他们转变自己的想法。
其次,我们在考虑到选材关注学生,满足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选材在排列上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它们的排列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例如苏教版中采用“模块”来构建知识体系,在关注人文性的同时考虑到知识的排列,使其系统化,让学生学习时循序渐进,在知识点不断累积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关系,这种双边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互动,而不是教师独自讲授。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不会去考虑学生是否听得懂,只负责教“书”;学生也不会去思考自己是否理解,只是不停地往脑袋里灌输。长时间下来,学生语文课变得越来越厌倦,语文也很难取得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是要立足于学生,强调学生的自觉性和个性,使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人的发展,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参与者、指导者。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教师为了改变课堂教学,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比如,多媒体,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等,但在考试的压力下,这些手段往往只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仍然是没用的。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个体,有自主性,课堂完全可以成为探讨式、研究式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抛出引子,让学生自己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并不断获得成长。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新者。
其次,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还要注意到,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教师要注意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他还是哈姆雷特”,尊重学生主体,但也要对课本有基本的尊重,这样才不会偏离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其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
3.师生关系调整的人文主义方向
由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把握很模糊,而师生关系往往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学科中师生关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我们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个体的存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但同时,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工具性,使得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科学的管理教育方法,使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得以完成。
语文学科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灵世界,为自己的教学创建一个和谐的环境,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语文不像数学一样,它本身含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它应该生活在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当中,所以师生关系的构建应该奔着人文主义方向前进,改变过去师生关系冷漠、教学环境紧张的局势。
另外,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还要强调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一种科学性。教师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要学会使用适当的科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方向,这样老师巧妙地运用科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会在这种进步、科学的环境中得到改善。
所以,我们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沿着科学和人文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不断融合完善。
4.教师评价体系的人文主义方向
我们的教师评价体系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使我们的评价体系多样化,不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要全面的关注学生,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语文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应该是多元化的。语文中含有丰富的内容:基础知识,写作,朗读能力,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像口头言语表达和朗读通过我们平时的笔试是无法进行评价的,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生可能考试考不好,但在这些方面可能就很优秀,这样的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甚至会成为学生生存的本领。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正确的评价方式,而且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使国家的人才多样化,使我国的教育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次,语文教育评价还要制定可行的、科学的、能操作的评价体系。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一样,作为自然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是些问答题,其主要观点仍是确定的,可是语文的评价体系有很大的灵活性。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评价已经是可操作的,可是像一些阅读和作文方面的评价则主观性很强,很难有效地实施。比如作文部分,大家都知道诗歌在我国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可是在我们的考试中却对诗歌进行了限制,一般的体裁要求都是“除诗歌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诗歌没有很好的可以具体操作的评价体系。另外,像其他体裁的作文,对于不同的阅卷人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触,其好坏也就不同,所以其评价体系也是比较薄弱的。对于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些无法操作的评价体系,我们要制定出科学的、可以执行的评价体系,以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评价体系应该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的有机融合和统一。
人文主义在人类存在的几个世纪中,不断被提出,不断成为教育的主要研究思想,可见它对我们教育的意义之深远。语文作为教育中的一个分类,自然要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而且在它的影响下,语文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语文学科人文精神的回归,形成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局面,这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出21世纪合格的有健康人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建平,田金美.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吴治中.人文性—语文的根本属性[J].职教通讯,1997,(3).
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给日新月异的课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春风,而在这股春风中,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无疑让人感受最深。
一、课程标准的人本主义
1.从教学目的看
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教学,应在以前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对语文教学全新的规定。特别要注意“语文素养”这个概念的提出,它是对语文学习功能、目的、方式的重新定位,不同于以前的“语文能力”。“能力”是在短期强化训练中形成的,而“素养”则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熏陶感染而养成的。课程标准从人的发展角出发,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人的素养上,这为学生进入社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从教学内容上看
从新课程标准中看,无论阅读、写作,还是口语课文,始终贯穿着“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吸收中华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一主题。在这一主题指导下,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能力培养,而是运用中华民族的丰厚的文明遗产和人类优秀的文化来熏陶人的感情、性格,培养人的正义感和爱国热情,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这些都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3.从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来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另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际上就是鼓舞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应不求划一,崇尚自然。这一切都是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
4.从教学评价上看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对学生应多加激励”,“从正面加以引导”,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些评价要求无一不体现了课程标准尊重人的人的人本主义思想。
5.从教学资源上看
课程标准建议的教学资源大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小到“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的生活话题”。特别是把“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的生活话题”引入教学,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课程标准中始终贯穿了人本主义思想。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做呢?
二、人本主义思想下的语文教师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在课程标准的教师应以人本主,为学生服务,首先就应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创新教育的历史时期,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塑造他们”。
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认识水平、接受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来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在架桥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努力把桥的一端架在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上,使学生通过桥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彼岸”。
为学生服务还应防止产生“包办”的现象。“包办”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识,特别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一点一滴地都灌输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人感受和接受能力。这种做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在创新教育的今天,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这种做法是千万要不得的。
2.课堂教学要民主化
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师生之间要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心灵沟通,这就必然要求课堂教学要民主化。
教育的本质是造就人,学校应该成为人才的摇篮。在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构成的教学全过程中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后,课堂教学的中心也就明确了。这时,教师就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不再扮演一个“布道者”的角色,而是以平等的面貌出现学生中间:组织教学过程,指导学习方法,讨论疑难问题,提供有关知识。教师不仅要走下讲台,而且应该把这块“圣地”交给学生,实现民主化教学。
实行民主化教学,首先要为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到自己重要,知道你承认他的价值,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等于告诉学生,你赞赏他们。教师使学生感到他的存在十分重要,他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学习能量,课堂气氛也就必然会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