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8:1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篇(1)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参与对象

笔者对参与此次活动学生的性别、年龄、分校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基本反映出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整体的结构与层次分布,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分校直属一分校占比12%,直属四分校占比12%,长安分校占比8%,高陵分校占比68%。调查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男生占比28%,女生占比72%。主要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下的占比54%,25岁———35岁的占比28%,大多为青年学生。根据调查,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集中在高陵分校。

2、作品内容

根据调查数据,西安分部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中,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为内容的占比72%,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的占比28%,外国文学的选题为零。大部分学生喜好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由此可以反映出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也有涉及,对于外国文学题材较为陌生,无人选题。

3、作品形式

根据调查问卷,各分校参与学生采用的作品形式数据统计中,直属一分校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情景剧演绎、朗诵和茶艺阐释等形式;直属四分校有情景剧演绎、舞蹈诠释、书法绘画、摄影诠释和朗诵作品等形式;长安分校主要以朗诵作品为主;高陵分校主要有书法绘画、朗诵作品和版画等形式。统计显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和爱好,探索创新,凸显个性化设计,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风采。

4、参与形式

根据活动方案设计,参与活动的形式可以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协作,西安分部各分校参与形式的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采用了独立完成和小组协作两种参与形式。其中直属一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8%,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92%;直属四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46%,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54%;长安分校和高陵分校的学生均采用了独立完成的形式。根据整体数据统计,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选题内容的需求,不拘泥于形式,能够灵活选取合适的参与形式。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

1、活动效果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效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对于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学生为36人,占所选人次的76%,问卷中人数的72%;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学生人次为45人,占所选人次的95%,问卷中人数的90%;认为活动有助于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生人次为47人,占所选人次的100%,问卷中人数的94%。该项调查显示,小组协作的学生普遍认为该活动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独立完成作品的部分同学缺乏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的特长爱好,有助于丰富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

我们对学生在活动中关于知识直观化、提升专业素养、增进文化艺术素养和提高专业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直观化、具体化;91%的学生认为该活动有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素养;9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增进个体的文化艺术素养;100%的学生认为该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根据数据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寓学于乐,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对汉语言文

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此次活动是否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及是否希望该活动继续开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96%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开放、自主、和谐的学习理念,更加适合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对于是否希望继续开展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其中60%的学生希望能够继续开展活动,26%的学生希望能够推广开去,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8%的学生希望能够改进完善。根据分析,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认为该活动更加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特色,并且希望继续开展甚至推广到其他专业。

二.反思和探索汉语言文学

“初荷亭亭立,探淘索金者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结合自身的特长,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诠释文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专业知识直观化,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素养,活动效果显著,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调查分析,此次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反思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作品内容的选题不均匀

根据调查分析,活动作品的内容选题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外国文学的选题占比为零。究其原因,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内容相对熟悉,对于外国文学的内容掌握不够。此外,从艺术表现来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效果更为明显,也导致了学生选题的侧重。

2、作品形式整体多元化、个别分校单一化

活动作品的形式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但是根据调查数据,个别分校的活动作品形式仅限于一种或者两种艺术形式,仍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

3、个别分校学生参与形式简单化

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形式整体呈现出自由、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个别分校的学生参与形式均为独立完成,没有小组合作的形式。

4、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虽然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例如《海棠诗社》情景剧演绎,《李清照诗词解读》情境演绎,《王维山水诗解读》摄影作品等质量较高的作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作品形式单一,作品设计粗略,内容表达不够充分,质量欠佳的情况。

(二)改进和探索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次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和探索。

1、创建作品内容选题参考

对于学生选题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作品内容选题参考,选题内容可以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领域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内容,给学生提供详尽、丰富的选题参考和辅助,提供支持服务,让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选题视野更加宽阔、广泛。更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和艺术视野。

2、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

根据统计分析,部分基层分校的学生活动作品存在作品形式单一,参与形式单一化的情况。根据调查反馈,个别分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教师和责任教师对活动内容领会不清楚,有趋于简单化管理的思维,导致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形式和作品形式单一化。针对以上问题,需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完善培训机制,让分校的主管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领会活动的精神,打破束缚和窠臼,以创新的思维、多元的形式解读文学,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生动、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3、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针对作品良莠不齐的情况,活动小组需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逐级管理、质量把控。加强对活动作品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审核和监督,保障学生活动作品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篇(2)

大学作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汇中心,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已不能像过去那样象牙塔般游离于社会之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正势不可挡地向师生传递各种的价值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将直面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一个文化因素,在他本土的社会体内本来无害或是有利的,但是把它移植于另一个社会体内,却很容易产生意外的、极大的破坏作用。”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少、鉴别能力弱、可塑性较强,那些夹杂着消极、颓废、极端思想观念的多元文化和多维价值容易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1.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热衷于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在虚拟世界里进行沟通、交际,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缺乏真诚,并怀疑他人的真诚,影响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学生媒介素养的欠缺,导致不少大学生在接触新媒体时出现娱乐化和依赖性倾向,把新媒体变成娱乐平台,并过分依赖新媒体快捷便利地复制信息,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2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途径

2.1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合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传统媒体在建设校园文化和弘扬主旋律上具有导向鲜明、公信力强、经验丰富的优势。新媒体则具有互动性强、自由度高、发展空间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在继续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及时占领文化建设新阵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向互动、优势互补。

2.2加强新媒体技术队伍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强新媒体技术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熟悉新媒体交流方式,掌握利用新媒体开展收集、编辑、传播信息的专业队伍,以更加平等的方式、亲近的姿态和多样的媒体方式与大学生展开交流,使大学校园文化更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多维度关注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

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正确处理自身与媒介的关系,对于抵制低俗文化侵扰,营造健康积极的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切实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其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辨别真伪、善恶、美丑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垃圾信息,不受腐朽堕落观念的影响。

篇(3)

系统的整体功能又不同于各分系统功能的简单累加,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挥出不同于分系统的新的整体功能。校园文化系统的整体功能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教育功能。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功能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在于塑造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品德、完善学生的人格,是促进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转换的加速器。二是创新功能。大学校园文化又有常变常新的一面,即在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的同时又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大学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之功能。三是凝聚功能。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具有排斥性,而群体内部的文化则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通过大学的精神基础———目标、价值、理想、信念等得以实现,并通过其行为模式和准则得以不断强化,通过良好的校风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产生迁移,从而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是导向功能。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通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文化活动、校园氛围等对师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进行引导。大学校园汇聚了更多高层次的人才,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能够对社会文化产生导向作用。五是约束功能。作为大学校园文化核心的大学精神能够得到大学师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自觉实践,从而形成一种软约束力,促使所有成员自觉地规范自身的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与学校目标保持统一[9]。

二、启示

(一)重视大学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办学成功的关键。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史,杰出校长的教育理念、著名专家学者的贡献是大学理念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得以形成、发展的关键[10]。因此,大学校长的选拔是关系到大学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当前研究型高校的校长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与知识水平,但约有60%的校长是现任职学校的毕业生,且多为理工科出身。而有研究表明,教育背景的多元化与大学校长的开明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在今后的大学校长选拔中应注重吸纳有更多综合性教育背景及在国际顶级大学学习、任教任职经历的优秀人才,以借助其宽广的视野、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推动高校向更高层次发展[11]。

(二)以学风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不仅仅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场所,大学教育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探求真理和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因此,大学教育需要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大学应始终贯彻和传播诚信、求实和公正的价值追求。诚信、求实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根本,而公平公正的社会也正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建设目标。因此,开展诚信教育,树立求真务实的学风,确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12]。

(三)以校风建设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校训、校徽、校歌是校风的固化形式。在校风建设中,校徽的精心设计、校歌的谱写与传唱、校训的宣传与强化,是由表及里地传递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一所学校的良好校风是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而传承优良传统也正是当前校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强化学生熟知校史也是促进其加深对学校文化感知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应加强校史展馆的建设,通过展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教学与研究成果等活动将学校的过去与现在、理念与实践更加自然地结合起来,使全体师生员工在了解学校历史的基础上加深对学校的认同感。

(四)加强师生交流,共建校园文化教学活动是校园文化精神内核赖以形成的基础,对学校特色、校风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是实现教育和引导功能的主要路径。教师是学生感知校园文化的重要媒介,但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由于现行以科研为主的考核体系的不断强化和师资配备不足等原因,师生关系淡漠,课堂以外几乎很少交流。文化的形成需要人与人之间进行心灵、思想的碰撞,而没有基本的了解和沟通就不可能有更深层次的互动和信任,更谈不上精神引领。因此,校园文化的传播不应只局限于教室之内,课堂内外活动相结合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所以说高校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基,更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信仰追求。

篇(4)

伴随着“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范围、大规模的高校合并与校区扩张浪潮。据统计,仅从1990年至2005年2月,全国高校合并共431校次,涉及1084所,占高校总数50%以上。多校区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办学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布局结构的改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但合并与拓展后形成的多校区大学还必须实现校园文化在深层次上的统一。如果说前阶段物质层面的合并已告一段落,那接下来要做的是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层面的整合。因为校园文化的融合才是多校区大学实质性融合的最终体现,也是实质性融合的最牢固根基。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面对新的实践需求与发展,如何以新的理论视阈对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进行融合与重构,就成为高等教育者当前极富现实针对性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及其在多校区大学中的价值审视

(一)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其外延包括学术氛围,校风、教风与学风,校训校歌,学术传统以及文化气息等。在结构上,高校校园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必须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组织形式,是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人的群体心理、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哲学理念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社会文化和单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相比,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深刻认识与辨析这些特点,有利于我们做好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整合工作。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社会性。校园文化与学校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通常相融合。真正高水平的大学是高度开放的,其校园文化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促动,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国家的法规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校园文化通常伴随着社会文化因素而不断调整,最终成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等具体社会因素在校园中集中整合后的反映。

2.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必然产生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潮文化。校园文化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从而在表面形式上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在进行传统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倡导素质教育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创新和文化创新。

3.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伴生性。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识形态,更多是在于各种现实的客观需要。大学是社会中的一个组织,自始至终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整合反映在学校的精神及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逐步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因此校园文化是伴随学校的产生而产生,因校区的增多而发展和衍变,故而具有伴生性。

4.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创造性与继承性。“校园文化是创造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文化的力量激发校园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主动地应用知识、发现知识。校园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对自身系统的继承,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对整个人类先进文化的继承等方面,这种继承不是简单的积累过程,而是一种批判的继承、有选择的继承和创造性的继承。

5.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地域性与超地域性。地域性表现为校园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校园地域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必然印有地域的痕迹。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社会文化的痕迹,尤其会受到院校所在地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不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格局必然会对当地大学的校园文化产生渲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又具有超地域性特点,这是由大学文化交流的无边界性和文化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决定的。进入21世纪,随着大学对外交流的力度加大,更加强化了校园文化的超地域性。

(二) 校园文化在多校区大学中的价值表现

1.凝聚功能。它“主要是指学校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共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能激发校园人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使个体的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在大学校园中,个体的价值取向有时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对此必须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或主导价值观念取向的凝聚作用,以不断地归并个体的价值观念取向,使之趋于一致。

2.激励功能。它是指校园文化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外,还能够起到适时设置一定的奋斗目标,诱发其行为积极性的作用。激励旨在强化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动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因此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要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基础上,设置适当目标,使其产生良好的工作和学习动机。

3.辐射功能。对于多校区大学而言,只有当组织成员产生了对组织信念、目标的高度认同和热爱时,才能使新的大学组织整体拥有生机勃勃的组织氛围,处于良好的精神竞技状态。克拉克说:“一个强大的院校神话是储备在院校士气库中的资源,是困难来临时可以取出使用以应付困难的银行户头。”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不仅在学校内部产生影响,其影响还会辐射到校外。表现之一在于创造性的校园文化对院校组织系统具有辐射和整合作用;表现之二在于创造性的校园文化生活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辐射和引导作用。同时校园文化通过弥散传播还会使得外部公众,尤其是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信念、目标产生认同,从而进一步提升、强化学校内部的自信力。

4.平衡协调功能。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均在对立统一中发展。在多校区大学中,大系统与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从管理文化的角度而言,多校区大学就是要融合各子系统之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平衡各种利益,合理分配,协调关系。而在统一的学校办学战略目标指导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整体与个体的平衡与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与协调、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与协调、学术研究与科技服务的平衡与协调,可以使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得到平衡与协调,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校区大学按照起源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合并型多校区,它由多个大学进行合并而成;第二类是拓展型多校区,由于主校区发展空间有限,向外扩展新建校区而形成;第三类是前两种的混合型,即合并与拓展型。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其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并没有一种固定的形式,而且还不是很成熟、很完善。多校区大学在文化传承上受到多校区构成格局的冲击。冲击主要来自场域区隔可能造成各校区文化的较大差异,形成多个小组织文化并互相冲突,从而削弱大学整体文化特征。

(一) 制度文化的缺损

我国的大学行政色彩浓厚,在多校区办学的管理中,每一校区都必须建立起适合各自特点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对合并型校区而言,合并前,各校区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合并后,虽然各校区的文化建设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其实质是不同的。扩展型校区,由于不同校区的学生构成不同,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兼顾各校区的生源素质、文化特色而建立一套具体的校园文化方案来适应各校区的需要是比较困难的,这会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和质量。

(二) 文化底蕴的断层

新建校区一般处在远离老校区的城郊地带或异地,缺乏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新校区在规划上比较科学,设计上也能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整体环境非常优美,但毕竟建成时间短,缺少蕴涵学校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物质文化,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和提炼而成的校训、校风和学风及师生员工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等精神文化在新校区体现还需要有个过程。新老校区之间的联系不便也导致了校园文化的匮乏,以及与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

(三) 办学层次的瓶颈

各校区合并前办学层次不同,自然存在着治学理念的不同、人才培养理念的不同、管理思想的不同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这些现实存在的“异”,如处理不当,会给合并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各校区合并前办学层次的不同也带来各校区师生间的相互认同感的问题,一般低层次院校容易接受并积极融入高层次院校,而高层次院校(特别是学生)存在对低层次院校的不认同心理,这也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 “三重三轻”的误区

目前,为数不少的多校区大学在校园文化的整合与重构上存在下列不容忽视的误区:一是重继承,轻创新。一些大学注重对传统校园文化简单的继承,在校园文化的创新建设上不积极。其原因是:

(1)学习不够,对校园文化内涵把握不准;(2)重视不够,认识不到校园文化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3)力度不够,不敢突破传统,墨守成规,按惯性工作。二是重整合,轻融合。一般来说,校园文化是多年的办学积淀而形成的。一些多校区大学急于营造新的校园文化,忽视新的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经历各校区间校园文化间的融合阶段,简单地以行政管理方式整合,忽视了校园文化的融合过程,致使校园文化重构的基础不牢。三是重本部,轻分部。一些多校区大学以主校区校园文化为准绳,忽视其他校区原本校园文化的存在。这些都不利于校园文化的整体推进。

三、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融合与重构的战略取向与路径选择

大学合并与扩展后,不能只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现统一,更重要的是在校园文化上形成交流、融合与重构,这是多校区大学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因为没有适当的文化融合与重构,没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就不能形成新的大学文化范式,多校区大学真正的跨越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一)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

1.要承认多样性,在碰撞中融合。合并前各校区的校园文化都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变革而积淀下来的,有着深厚的底蕴,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创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基础。在校园文化的融合上,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个校区文化传统好、哪个校区文化传统次,或者强行要求师生接受这种文化。而是要在各校区文化相互交流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各校区文化的共性和存在的优势,找准融合点,促进全校师生对校区文化的认同、沟通及借鉴。否则只能影响各校区师生之间的不和,加深隔阂,在管理上难以做到实质性的融合。另一方面,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还要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和谐发展。

2.要推进统一式整合。首先从管理文化人手,优先考虑合并院校原有的文化配置,分析合并院校接受新文化的速度和难度,抓住关键环节,以点带面、由易到难地推进。其次要整合多校区大学的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是指不同教学系统、科研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有机组合,它是大学精神的外化,并且深深植根于大学的价值观中,成为一种为学校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而在整合中不应盲目统一核心文化,尤其是核心文化迥异的文化。如果能够相互平等地交流各自的管理经验和文化,而不强迫合并弱势方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就会缓和合并带来的对立紧张状态。

3.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相对于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更为“柔性化”,这对于校园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调查研究发现,非正式组织对于文化与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效率甚至超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文化融合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正式组织间的文化融合。因此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融合不仅要在正式组织中进行,也同样要在非正式组织中进行。为此在操作上,可以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内同时进行文化融合,甚至可以先在非正式组织中获得对融入或植入文化的认同,进而将文化的融合推进到正式组织中去,加快文化融合的速度,提高文化融合的质量,从而避免形式上似乎已经融合为一体,而实质上却是貌合神离的“两张皮”现象。

(二)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构

1.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整体规划,重建统一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集中浓缩和凝聚,对全校师生有着无形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新的校园精神必须继承传统精华,融入时代精神,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师生的精神追求。多校区大学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确定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统一、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对各校区原有的文化要扬弃与吸收相结合,铸造一种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要求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尤其在学校规划编制中,要将对全校的文化建设给出顶层设计,从而切实提高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战略性和协同性。

篇(5)

大学校园文化是青年的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在时代精神感召下,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显著校园特色的、以培养学生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外在与内在、有形与无形、物质与精神、环境与氛围、传统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健康人格是人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也是我们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趋向等诸方面,对积极、健康的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一、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格完善中的作用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完善依靠文化的沉淀和环境的熏陶,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引导作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被人们喻为“天之骄子”的社会精英,是未来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在一般人眼里,大学生有着相对稳定和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的人格健康与否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其心理和人格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他们可能由于受到及时、良好的教育感染,而逐渐形成健康和较为完善的人格,也有可能由于某些不良影响或某些心理渠道得不到及时的疏通而形成有障碍的人格,甚至是变态的人格,对以后的人生道路埋下危机。而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为理论基础,以求知型、伦理型为其价值特质,它的主流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最新精神境界,即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它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完善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2、同化作用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处于其中的社会成员都会感觉到其带来的紧迫压力,大学生也不例外。比如,他们很可能由于学习的紧张、竞争的激烈、就业的压力、经济的拮据等原因而过度紧张、焦虑,由于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和活动意向,而显得感情冷淡、情绪低落,甚至误入歧途,一撅不振;他们也可能由于缺乏经验和帮助而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能因为恋爱等原因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并导致人格扭曲。在这种情况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由于它是整个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环境和共同的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成员所共认的文化,所以它势必对群体成员产生影响。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大学生们的心理和信念都会受到同化,并产生与之对等的行为回应。所以,可以说,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校园也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它们作为一种文化氛围,就像一个大染缸,染出不同的颜色,好的校园文化当然利于熏陶同化出完善的大学生人格。

3、调适作用

在大学生人格完善过程中,校园文化就像一把尺,调适着大学生的行事分寸,恰到好处。它使得大学生们在说话做事提要求时都会考虑到一个“度”字,并自觉地对自己或他人可能发生的一些不适当行为加以规范。它以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或有意识的方式向大学生灌输,从而促成他们的人格完善。校园文化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故高校师生员工应当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并力争使大学生形成崇高的人生理想、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贵在奉献的人生价值、坚韧健康的人生精神,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二、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模式的构建

健康的人格,不仅是大学生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大学生充分发展所能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具有健康人格模式的大学生是心理健康者,他们有着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相对稳定的人格品质。具体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善与恶,并且能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注重未来,渴望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追求。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个性独立发展的原则

人格的发展,重要的是体现在每个个体身上,具有独特性。大学生自我的人格塑造,要与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相适应,反映出真实的自我形象,而不是虚假人格形象。

2、坚持现实性的原则

立足现实性的人格模式是大学生追求的理想人格目标,从健康人格模式的角度而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充分地理解并坚定地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情境。而那些仍然生活在过去的人,或者在今天而生活在未来的人,都有着不平衡的人格。

3、坚持科学性的原则

古今中外,关于人格模式的研究,有许许多多的理论学派,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皮尔斯的“立足现实者”模式、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弗洛姆的“创新者”模式以及罗杰斯“冒尖者”模式。面对丰富多彩的人格模式,大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应采取冷静的、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构建一种健康的人格模式进行科学和理性的思考。

4、坚持社会文化历史性的原则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现代的人格模式是历史性人格模式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人格模式构建的文化历史环境。

三、校园文化构建与塑造健康人格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依靠文化的沉淀和环境的熏陶,需要一定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和精神环境共同作用。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系统,是生长发展在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形成的独特办学理念、道德规范、组织制度、体现全校师生价值取向的学风、教风、校风、师生的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所具有的独特校容校貌等所共同整合而成的人文生态环境。它的职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对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要素构成。物质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总称,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是使每一种制度、每一条规范都经过某种意义的阐释,使教师、学生自觉接受,并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不但体现出一所学校师生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等,更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种独特的传统精神理念,体现了一所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物质上、制度上、行为上、精神上的保障。

1、校园物质文化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提供优良的物质环境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为校园文化服务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物质对象。它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建筑群落、绿化美化、场馆建设、卫生环境等。它们在设计上、结构上、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文化风格,往往能给人一种很深的文化印象,置身其中发自心底的那种自豪感、自信心与上进心便会油然而生。这既培养了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又陶冶了情操。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特别是校园环境建设上,学校应注意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经济实用,因地、因时制宜,寓思想和文化教育于环境建设中,使艺术性与时代感结合,并且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物的建立来体现出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等精神文化。

2、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政策导向

校园文化制度主要是指为了维护和保证正常的校园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有效的校园制度能够规范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发展和价值取向。校园制度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制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3、校园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

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生自主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体育锻炼活动等。如果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主要是从校方着手狠抓落实、学生协同营造,那么在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只是倡导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完全成了主体,只有把三者协调起来,把主体与主导者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才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大学精神。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多元化要求,而且那种潜伏、弥漫于整个活动并体现学校风范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染学生的作用。置身其中,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精力旺盛,机体生理和心理得到和谐的发展。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有助于激发其创新人格、创新意识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4、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无穷动力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优良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校风学风、治学理念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一种内在的、潜存的文化。它具有示范、导向、凝聚、激励、熏陶等功能。它最终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内化行为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改变,可以弥补大学人文学科课堂教育的不足,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

总之,校园文化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校园环境的优化到文化制度的制定,再到精神文化的创造及宣传教育等,必须有一个系统规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高校是思想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精神殿堂,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作为一种具有与社会政治、经济鼎足而立功能独特的社会组织,高校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校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精神形象和生命力的象征。它的发展将全面体现学校的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从而完善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的强弱,文明程度的高低,从根本上说要取决于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人才素质的现代化。创新和竞争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修养,还要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这也是新时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是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与载体,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实现人格现代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郑雪. 人格心理学[M]. 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刘玉华,刘美涓.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10.

篇(6)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30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063-02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一、前言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大学生思想受到时展变化的影响,逐渐呈现出开放化的特点,给其思考方式以及具体行为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创新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大学生的具体行为方式,了解他们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和要求,研究其思想特征。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趣味性校园文化活动方式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目前,校园文化正在通过丰富的形式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差异化的实现载体,校园文化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佳教育中的积极意义,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创造全新的校园文化活动方式,不断适应发展变化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尽可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一)艮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优质环境

根据理论,环境是由人创造的,同时环境也可以反过来创造人。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创造健康的人文环境以及校园环境,可以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持,同时还可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建筑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针对学校的报告厅、音乐厅以及宣传栏等区域,不但要注重其使用功能,还要促进其审美功能的充分发挥,并且要兼顾其教育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的沟通交流,打造彼此尊重,公平平等的校园关系,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发挥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

价值导向指的是要明确学校要培养的具体人才类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以价值导向的明确作为基础,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现阶段,社会价值取向不断走向多元化,然而,国家意识层面上的主流价值观念仍旧比较单一,两者不相适应。面对这种发展形势,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只有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以及判断依据。目前,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根据党的十的中心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包括文明、富强、民主等内容,同时还包括法治、诚信以及爱国等内容。通过建设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借助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传播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一些名言警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校园文化是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的思想观念作为直接工作对象,该对象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虚无的存在,针对个体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一般可以对其语言以及具体行为进行观察,进而评价其思想观念。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关奶奶,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来对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假如学校的学风、校风端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严格遵守各种道德规范以及标准,不违法违纪,针对特殊时刻以及特殊问题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则表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过来,如果学校的校风学风较差,学生经常违法违纪,则表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效果不佳。综合分析我国的高校教学评估标准,对于校园文化的衡量评价已经形成固定有效的指标体系,其中针对学校学风的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受处分情况,考试违纪作弊情况以及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就业情况等指标进行考核来实现。针对学校的教风评价,一般要求对考试试卷、毕业论文以及学生评教情况等多个指标进行考核。校园问问能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科学的检验标准。

三、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积极创新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形式。一直以来,创新都是时代的重要主体,不管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针对高校文化建设工作,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假如高校的文化工作一直沿用传统、陈旧的方法,那么校园文化一般都会欠缺足够的新引力,无法体现高校的活力和活力,也无法调动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整个校园气氛死气沉沉,缺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种情况是无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在一定情况下,还有可能会引发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厌倦和逆反,造成学生拒绝参加各种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强调创新思想,将创新思想灌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革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篇(7)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241-03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大类:软件方面主要指学校的传统等;硬件方面包括校园的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和美化绿化等物化形态的东西。

一、硬件方面的建设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很多大学都在提倡“四育人”理念,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其中,“环境育人”与校园的硬件环境关系密切。校园外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它主要包括校容、校貌、建筑、绿化及各种设施等,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具感官性的反映。

(一)校园建筑规划和建设

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正是由于文化土壤的培育,才使建筑有了“记忆中的活力”,而不是那种“瞬间的活力”,文化的自身积淀和发展使建筑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得以延续。因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绘画。校园群体建筑是一个学校文化品位的主要物质载体和历史传统的象征,因而应当具有比其他建筑类型更高的审美价值、人文含量和教育功能。校园主体建筑尤其应当在“文”与“雅”上下功夫,使之具有良好的文化品格,从而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精神。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古老名校的建筑,式样各别。例如,剑桥的校舍,按建筑年代的不同而风格各异,比如,建于15世纪的国王学院是哥特式的;建于19世纪的纽南学院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我国大学校园建筑中同样不乏一些陶冶功能较强的优秀之作。比如,作为近现代中国建筑中名作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是经过80多年,三次建成的,三个部分浑然天成,体现了清华园一贯的文化品格和特有气质,让人感到厚重而明亮,亲切而不陌生,幽静而又有生气,透出浓郁的学院气派。一流大学校园的每一座建筑都是精品。而新的建筑都应当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若干年甚至几百年以后,每一所大学都应当是一所建筑博物馆,能够反映其历史文化。

(二)校园的绿化

校园环境既是学生休憩、活动、学习的场所,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体现,反映了校园文化品位及师生的精神面貌。可以说,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座雕像都具有文化意义,置身于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让人们在自然的山水树木、艺术雕塑、纪念场馆、警言语录中耳濡目染,情操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心灵会受到启迪,从而激发大家美好的情感,这是一个学校实现其育人功能的重要条件。

校园绿化首先要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各种绿化带、花圃、草坪应星罗棋布般分布在校园内,做到从校门口到校园每一个角落,处处绿树环绕,鲜花娇艳,碧草如茵,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另外,校园绿化强调植物的合理配置及校园生态的多样性,目的是使绿化空间表现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做到“远近高低各不同”,“浓妆淡抹总相宜”。

在校园的绿化上,不要急功近利,要秉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要选择追求卓越,坚持宁缺毋滥。应尽可能多栽种一些生命期长的名贵树木,若干年后,其本身就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因为古树以其优美的形态、丰富的人文内涵,被人们尊称为“凝固的诗,动感的画”。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古树含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人们尊敬它、崇拜它。以古树为题材的神话传说、人物事迹、历史典故、诗歌及绘画作品构成了我国丰富的人文资源,它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园绿化还要追求绿化和建筑以及校园雕塑、雕像的完美结合。表现校训、校园文化精神的雕塑、纪念雕像、碑刻等要注重与整体校园建筑风格的配合,并与校园的其他环境因素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应该把整体布局与零星点缀协调起来,使实体象征与抽象隐喻相结合,形成一种意象共存、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园建筑文化。

二、软件方面的建设

(一)和谐是校园文化的基础

各高校的知名度可能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但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其中,和谐就是最基本的。和谐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国家的和谐昭示着辉煌。单位的和谐孕育着希望。学校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和谐是完成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包容、自由精神是校园要素和谐相处的前提与“溶剂”,是大学精神灵魂之所在。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正如他在北大任校长时那样,对各种学派,依循思想自由之原则,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大度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直面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气度,大学作为社会精华浓缩的特殊存在,必须拥有这种气度,才可能让校园的一切尽可能地归位于和谐的范畴。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增强高校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建立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之上,有助于促进大学各主体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有助于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最终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二)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的保障

各项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规章制度就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提高。要定期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整理,按照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修订、废止、补充和规范。通过制度建设,使学校制度更加健全、内容更加科学、形式更加规范,科学管理上水平。

制度建设必须建立民主、公开的程序机制,民主、公开的制度建设机制本身既是高校制度建设的组成部分,又是制度建设工作持续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民主、公开的制度建设机制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制定制度的程序和制度的内容合理合法,而且能够让制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有利于制度的实施和遵守。

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十分关键,再好的规章制度,如果不能落实,等于废纸一张。要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制度的学习宣传工作,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制度意识,为制度执行奠定思想基础,确保制度贯彻执行的有效实施,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奖惩分明。

(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等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参与活动时感悟科学的力量与人文韵味,体验到校园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社团组织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参与社团活动是结识朋友、娱乐、增强自信、补充学业知识的最好途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不仅能训练体能、增强体质,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及拼搏精神。

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还可以培养个人领导才能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一所大学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校园文化活动妥善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四)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教育的成败,关键不在于它有什么样的校舍,或有什么样的现代化教育设备,而在于有什么样的校风。校风是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而成的,反映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一个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统领,它反映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校风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学风和师风。学风以学生为主体。其核心是学习风气,其中既包括学习的动机、目的、态度、兴趣等内因要素,也包括学习的方法、纪律、主动性、刻苦性、创造性等外显要素。师风的主体为教师,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气、学术风气、育人风气,以及教研室、院系、实验室等风气。

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风中,人们在耳濡目染和内心体验中能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示,并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振奋精神的作用。师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基础。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靠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即自己的信仰、品格和言谈举止。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做到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培养和造就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天职,也是学校工作的根本着眼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时,注重客观环境的变化,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积极引导和严格管理,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崇尚真理的风气、刻苦钻研的风气、富于开拓的风气,在考试中培养诚实守信的风气、耐心细致的风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重师长的风气、诚恳礼貌的风气、遵纪守规的风气、服务奉献的风气等。要引导教师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大力倡导追求真理、追求卓越、清除赝品、拒绝平庸的学术风气,着力构建以人为本、尊重差异、鼓励创新、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

(五)创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教育部日前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 907万人,在校生规模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新跨越。而与此相反的是在世界前100名的一流大学中,难觅我国高校的踪影。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在教学和科研上培养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衡量一个初、高中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就是升学率。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校的一切工作重心都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当今中国的高考仍然是以试卷成绩为唯一依据,而试卷考试只能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难以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即使我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获奖,但那也是在预做了大量高难度的习题后的结果,他们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任何提高,根本无法形成创新精神,所以,那些早期获奖者至今仍鲜有成为国际大师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中国的大学,即使是最顶尖的大学在生源上都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中国的高中毕业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培养不出创新的科技人才,创造不出最新的科技成果,就不可能成就世界一流大学,因此,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个事实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仅在第28位或30位,但在诺贝尔奖的排名上,美国是世界排名第一,而且这个第一还将多年保持下去。美国成为诺贝尔奖的得奖大户,除了他们舍得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大之外,他们的教育比我们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的是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这是中国的大学教育最需加强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创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人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尽快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高尖端的人才,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抢抓机遇,加快科技发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杨河.加强校风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J].求是,2009,(8).

[2]秦延红.浅谈大学校园精神[J].中国教育报,2000,(12).

[3]李莉.培育大学精神 促进校园和谐[J].光明日报,2008,(1).

篇(8)

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才的培养拓宽了新的天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形势下,由几所中专学校合并或单独升格为专科而形成,都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时间极短;加之高职院校“自我意识”不高,它们只在从事着职业与技术教育活动,对自身的大学地位和社会职能的认识有限,缺乏应有的“大学理想”,很少有人去关注和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注定了它的大学精神缺乏或积淀甚薄,主要表现在: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显示出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和气质。人文精神是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强调以人为本,人格至上。两者统一,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以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成为大学师生深刻认同的群体意识,成为稳定的价值和规范体系,进而为追求真、创造美、坚守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而高职院校老师大都工科毕业,多从工厂中来,他们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学生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只懂科学技术而缺乏人文情感的“工具人”。使高职院校成了仅仅为个体谋生提供技术和知识培训的场所,成了真正的“人力”加工厂。这与大学精神是相悖的,而且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是不一致的。

2.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不统一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一对朋友,一方面,所有现实的具体的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理想主义精神的支撑;另一方面,理想主义正是在一次次的以现实为依据的非理性梦想的斗争中前行的。然而,我们发现,在高职教育的目的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价值取向,重现实,轻理想,实用主义、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中找不到传统大学精神与大学理想,有的只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实用、功利和现实。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当前甚至是过去某一职业特点来确定职业教育的目标,还无法认识普遍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使理想与现实分离,造成大学精神单薄或缺失。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

大学精神不是每所大学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所以,现今的高职院校都还没能形成比较成熟的大学精神。相对大学精神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开展形式比较多样,内容比较丰富,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不足,学生感受不到“根基感和厚重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

1.教师主导文化不利

高职院校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引领和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相对于流动性的学生而言,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保持与巩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着种种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使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如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比例为工科教师多,人文学科教师较少,不利于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很多是工厂的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处于松散的雇佣关系,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难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职院校大都是远离中心城区的新建校区,而老师在城区或老校区居住,每天老师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学生主体文化发展水平不高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文化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在学习风气、心理期望、活动方式等方面。主要原因有:一是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低,学生中有较普遍的厌学情绪,影响学风建设。二是社会偏见的存在,表现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造成了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存在着自信心不强、自卑感较重、主动性欠缺、心理压力较大等许多问题。虽然学生文化活动开展得比较丰富,但文化氛围不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不足。

3.环境客体文化保障不足

环境客体文化是指培养学生的各种客观环境的“文化载体”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虽然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不断地扩招以及先天不足,普遍存在设备不足、图书资料少、缺少活动场地等问题;在制度文化上,高职院校形成了许多规章制度,确定了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但迫于招生、就业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培养目标也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造成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割裂。

三、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1.以大学精神统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包括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部分,构成校园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和内容都应力求体现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设施的合理布局,营造恬静、高雅的校园自然环境,又要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努力建设体现本校特色,富有学术性、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文化。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可在穿院小河两侧修建走廊,道旁修置石椅、石凳和人物雕刻,与清澈的溪流、垂柳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学生闲暇时徜徉其间,畅谈科学,领悟真谛。行为文化建设应以树立勤奋、和谐、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为核心,大力倡导谦虚、好学、严谨、创新的学风,敬业、爱生、言传、身教的教风和勤业、服务、团结、奉献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体现知行并进的校园行为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形成以教学、实训和科研为主导的管理机制和运行规则,妥善处理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关系,制度的规范性与简约性、约束性与宽容性的关系,建立有利于师生张扬个性、体现风格、表达思想、贡献智慧和发挥才干的体制和制度,努力建设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

2.以大学精神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品位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要始终围绕本院知行并进的校训,以知行并进的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要注意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感情、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推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校园文化项目,创出特色和品牌,并使之层次化、系列化,实现文化活动内容的思想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每年举办以人文文化为主的艺术节和以科技为主的技能节,为学生展示才华、锻炼技能、培养素质、提高能力提供广阔的平台。

3.以大学精神整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组织形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已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我们要善于选择那些最能体现我院知行并进的大学精神和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形式,开发校园文化工程,形成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团委、学生会为中心,构建由院、系形成的校园文化管理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分层组织,形成协调有序、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组织管理体系。同时,注意理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吸收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和院校管理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及对学生的示范引导作用。

4.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就是要以创新精神建设校园文化,而不是盲目模仿照搬其他高职院校的做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和开发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分类定位、学科专业、历史传统、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等因素。注意保留传统项目、挖掘本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历史传统资源,强化校园文化的特色。以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高度凝练和概括校训、校徽、校歌等校园文化标志,以激励和号召教师潜心科研、严谨执教,学子立志求真、成人成才,让师生从校训、校徽、校歌中领悟到大学精神的精华。同时,紧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如工学结合中关系较密切的公司企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新文.论高职院校“大学理想”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6,(8).

[2] 宋林静.以大学精神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篇(9)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曾表示,衡量现代人才的标准是“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人文能力”。他说,无论什么学历,一两年时间就会被许多公司培养成为有工作能力有专业知识的人,而一个人的人文能力十年也培养不出来。那么,到底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人文能力呢?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道德评判和道德践行能力、良好的语言能力、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雅的审美鉴赏能力、从容随和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优良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以及我国理工科大学过分看重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影响,致使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能力出现很多缺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足。

在当下的大学生中也存在很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优秀者,但仍然有部分大学生往往只满足于书本和专业知识,致使创新意识受到严重禁锢,实践能力也被不断弱化。据2009年某项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生在校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的不足10%,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共建活动的不足20%,有75%的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有6%左右的大学生表示“没想过”或“不感兴趣”。

2.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如今很多理工科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学校、社会的三重保护下,成长过程几乎从未经历过任何大的挫折,这致使其心理脆弱,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困难,并不具备应有的坚强意志,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

3.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特殊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当下不少理工科大学生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差,感恩观念弱等个体特征,这使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骄傲自负、不顾及他人感受、不能以诚待人等诸多问题。

4.审美鉴赏能力偏向低俗化。

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思想和交流的高度开化,拓宽了“三俗(即恶俗、低俗、世俗)文化”的散播渠道,造成大量的文化垃圾在民众中任意蔓延,特别是在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中。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美”的理解产生极大偏颇,只停留在感官享受层面,甚至出现对于“三俗文化”的接纳和热爱的现象。

5.道德评判和道德践行能力不够。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并不难看出大学生道德素质还有待加强。迟到早退、旷课、考场舞弊、不主动让座、对弱势群体的冷漠等是一直存在于理工科学生中的常有现象,而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更是让人心寒。

二、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内涵剖析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生活多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展示高校办学活力和成效的重要方面,也是师生运用思想、知识、能力的重要实践,它既体现着高校精神,也体现着教育品位。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以校园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娱乐其身心、潜移其品性、陶冶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为主要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涵盖了思想道德教育类、学术科技类、体育竞技类、文化艺术类以及与各学校优势特色相结合的品牌类等五大类活动,并且每一类活动包含了很多子活动,几乎覆盖了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仅思想道德教育类活动就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风建设活动、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以及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等多种内容。校园文化活动同样有很多不同的举办形式,例如讲座、图文展、运动会、科技竞赛、文艺晚会、素质拓展训练、志愿服务等。这些举办形式能够全面的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挥和才华施展,并且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之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已经集广泛性、教育性、创新性、娱乐性、自主性、实践性、情感性于一体,成为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校园文化活动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提升的新途径

新形势新背景下,我们应当不断拓宽和发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的提升途径,而校园文化活动以其鲜明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对此,我们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同时,结合成都理工大学所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探究校园文化活动视域下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提升的途径,以理工科大学生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美育为重点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载体创新有利于提高其道德评判和道德践行能力

所谓道德评判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是指人是否能用最合理的评判标准对事物的好坏做出分辨,并在此基础上用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志在2010年举办的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上也曾着重提到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但在当下各大高校,有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依然停留在面对面授课,单项灌输以及简单说教的“显性教育”上,而这种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被大学生所接受。尤其是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只会增加其反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新的载体来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则能用很受大学生欢迎和接纳的方式来传播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其能够以生动的表现形式来表达枯燥的理论,以真实影像来代替抽象的文字描述,以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竞赛来传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等等。以该学校为例,其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例如以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以“书香沁园,静以修身;低碳生活,俭以养德”为理念的读书节、以当下中国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线索的道德类图文展;等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厚,生动明朗,易于理解并极具与时俱进的教育性,这一系列特点都表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完全符合我们所需要的载体的全部要求,它可以让大学生在参与和组织的过程中,以轻松和愉悦的状态无意识的学习到很多正面的精神,达到在思想上不断认识领悟,并将其逐渐落实到日常行为上这一思想道德教育目的。

(二)学术科技类活动的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其创新能力

航空工程的先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曾说:“科学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有的世界。”而理工科类大学大多以培养卓越的工程生为办学目标,所以,对理工科学子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推陈出新的将理论知识转换为高科技的产物,才能创造未有的世界。而培养理工科大学生优良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引导大学生有意识的积累和夯实基础知识。从这三点可以总结出,所有措施的根本出发点即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学术科技类活动具备了超越其他专业知识教育途径的自主性能,因为并不受集体因素、传统因素以及经济效益因素等的过多制约,使其从活动理念到活动内容再到举办形式,都可以让大学生的创新思想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从而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调动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使活动充满浓烈的创新色彩,让大学生在一次次的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该学校每学年举办的学生课外科技立项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现学生创新思想的最具代表性和最受学生欢迎的平台,其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素养为目标,从活动筹备到活动实施再到活动总结等,都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和最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体育竞技类活动的实践性有利于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由于理工科大学男女比例的特殊性,使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体育竞技活动成为了理工科大学生参加最多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有着浓厚的实践性,同时蕴含了公平的竞争意识,这使其可以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一方面,参加体育竞技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心情,有助于学生发泄不良情绪,而通过很多研究表明,适当的发泄能有效的缓解大学生焦虑、悲伤等心理状况;另一方面,这种实践性强的集体活动可以很好的提供给学生彼此之间交往的机会,同时营造轻松的娱乐氛围和良性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学生会逐渐打开心扉,变得乐观开朗,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再次,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难和障碍,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自己的内心,如紧张、害怕、挫败等心理,通过经常参加体育竞技活动能使学生直面这些困难,从而扩大学生的心理承受空间,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该学校经常参加体育竞技活动的学生(如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的队员),普遍比其他学生更加坚强和乐观一些,并且敢于拼搏,心理承受能力很强,很少存在焦虑、脆弱、惧怕等心理亚健康状况。

(四)文化艺术类活动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因此,对于长期以理性角度来思考问题而缺乏感性情怀,致使审美鉴赏能力相对薄弱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其审美教育应该从加强其情感教育入手。不言而喻,文化艺术类活动建立在高雅的艺术基础之上,而高雅的艺术是艺术家们通过对生活、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通彻感悟,融入自己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情感,从而形成的能震撼人心和引发人共鸣的艺术作品。它是人类对社会和自然最深刻的认识的表达和最真挚的情感的抒发,并且它极具观赏性和体验性。文化艺术类活动能将高雅的艺术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很好的融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加此类活动时,能对艺术家所想表达的意义进行思考分析,净化自己的心灵,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加全面的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更有深度的理解美的含义,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如该校每学年举办的“傲雪争辉”系列文艺晚会,其每一年都会赋予晚会不同的文化主题(如动漫时代、喜迎十等)。晚会将感彩浓烈的文化主题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的结合,各主创人员在节目的选材、音视频的制作、舞美背景的设计以及演员的培训等方面都会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从中挑选优秀的作品作为素材,在此基础上再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将这些情感和思想传达给演员,进而去感染观众。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主创人员还是演员或者观众,都能积累大量的知识,增加情感体验的次数,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篇(10)

2.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由于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面临就业,一部分大学生常常在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优势特长是紊乱不清的,往往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毕业季,许多大学生求职时遭遇挫后导致情绪低落,萎靡不振。优秀的校园文化中包含着积极乐观、勇于拼搏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这都是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柱。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播,这些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有着重要的调适作用。

3.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最常用到的能力,大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学会与人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得学生意识到合作与竞争是并存的,要敢于竞争也要善于合作。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树立集体为先,个人为后的合作原则。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能力是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和谐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社会中出现就业观扭曲的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偏激错误评论的影响,使得思想观念发生偏离。高校要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鼓励教师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放成功人士的宣传短片,多组织学生参加对社会有意义的活动。对社会上出现的违背社会道德的现象要给予抨击,使得大学生明确是非。学校应尽量在就业季多安排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等相关讲座,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篇(11)

1.2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需要。21世纪国际之间竞争的重点已经转化为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归根到底则是作为科技载体的人才的竞争。当下这个时代,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谁率先拥有大批创新人才,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代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栋梁,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应发挥科技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时代同步伐,把增强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做出贡献。

1.3是服务于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素质,是服务于大学生自身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需求。经研究表明,人类创造思维的最佳时期是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大学生正处这个黄金时期,创新意识和自立能力都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传统的学习看重知识的传授式,是继承性和选择性的学习,现在的学习重在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实践创新能力不仅是智力表征,更是综合素质的折射,是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表现。

2、校园文化氛围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