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药物不良反应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8: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药物不良反应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药物不良反应

篇(1)

【关键词】药物 不良反应 预防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治病的同时又有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反应,轻者造成身心的痛苦,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频发是造成药物对人体损害的一个主要因素,近年来,人们对药物不良反应越来越关注,国家出台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时有效的制止不良事件的发生,笔者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意见。

一 药品不良反应类型(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按其与药理作用有无关联而分为两类:A型和B型。

A型药物不良又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苯二氮卓类引起的瞌睡,抗血凝药所致出血等,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剂量有关,发生效率较高,但死亡率很低。 B型不良反应(质变性异常)是与药物药理作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一般很难预测,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亦难以发现,发生率虽低,但死亡率高①。

二 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药物因素和非药物因素。

(一)药物因素主要是由于药物质量问题,不合理用药,甚至是用药不规范引起。

1 黑龙家齐齐哈尔药业的“齐二药”事件,在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工业用二甘醇,导致多名患者死亡!安徽华源的欣弗事件是也是由于药物质量不合格引起。

2 中药制剂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如2006年发生的鱼腥草叫停事件,致使许多病人由于使用鱼腥草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死亡;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的双黄连引起的严重的过敏反应。

3 抗生素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占50%以上,主要表现为

3.1 没有严格掌握适应症,对于病毒感染的疾病滥用抗生素,如流感,病毒性肺炎等。

3.2 联合用药,没有掌握好配伍禁忌,如头孢类抗生素不宜与氨基糖甙类混合静滴;任相成报道了6例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应用出现不良反应,而分开静滴未发生不良反应 ② 。

3.3 食物影响,头孢哌酮用药后饮酒或是食用含有乙醇的食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影响乙醇代谢,可能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3.4儿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剂量用药、尤其是一次用药剂量过大的问题3.5对于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头孢类抗生素必须做过敏试验,过敏者严禁使用。

4 我们运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时,可能只用一种或几种作用,而其他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就与疾病无关,从而引起不利的影响。如当胃肠痉挛而出现剧烈绞痛时,用阿托品可有解痉作用而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但是阿托品又可引起心跳加快,而出现心慌、颜面潮红,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口干舌燥,还会使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而排尿困难;如果用量过多,也可引起肠蠕动过慢而出现便秘,甚至不完全性肠梗阻。

(二)非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特异性反应、疾病等都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1 婴幼儿由于内分泌系统和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用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和适应症;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衰退,同时伴有几种慢性病,联合用药和用药品种较多是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2 男女性别的差异,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 临床实验证明,妇女用吗啡时比男子更容易兴奋,但对抗抑郁药的反应不如男子③。

3 特异性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药疹、磺胺药引起的溶血性黄疸等,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药,因为这一类不良反应与用药的剂量无关,而且反应的严重程度难以预料。

4 糖尿病、肝功不全、肾功能障碍、有溶血反应、红斑狼疮等重要疾病,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三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多种多样,如果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减少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不良反史,杜绝发生过的过敏反应再次发生,对于应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切记要做皮试。

2 老年人由于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了解患者的用药史,防止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至于小儿,尤其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于成人,其剂量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和慎用的药物尤其要注意,以免造成婴幼儿畸形和发育畸形。

4 应用新药时,必须掌握有关资料,慎重用药,严密观察,一旦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上报。

5 长期应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时要定期检测,如应用利福平、异烟肼时检查肝功能。

综上所述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形式多种多样,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通报药物不良反应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调整患者用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人群的增加。医院加强用药管理,医师严格按照药典和药品说明书用药原则用药,掌握适应症,对症用药,因人而异,合理使用药物;作为药师有义务监督和协助医师和患者合理使用药;护士严格按照输液配制规范去做,临床药师对患者和家属做详细的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薛画方主编 .医院药剂科主任手册.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1331

篇(2)

每日调配后的处方笺应按普通药及控制品装订成册,并加封面,妥善保存,便于查阅。

提示患者

用药品种宜简单,一般不超过5种,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和长时间用药。

有病要先到医院诊治,防止误用药物。

按照医嘱正确、及时服药,避免遗忘。

烟、酒、浓茶、浓咖啡、刺激性大的食物等不良嗜好应克制或戒除。

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特别注意病情变化,及时检查肝、肾功能。

篇(3)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给临床治疗造成不良后果【1】。本文通过分析某医院2010年全部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常见的药物总类、主要的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医院2010年1月~12月所有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资料,共269例,其中男128例,女141例,年龄8个月~74岁。其中急诊6 9例,门诊78例,住院部122例。

1.2 方法

统计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中的信息,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药物种类、主要临床表现。药品-ADR因果关系的评价采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的药品-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判断【2】。

2结果

2.1 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

本组研究对象共269例,其中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4岁。我们按每20岁为一阶段,共分为4个阶段。其中≤20岁者50例,占18.6%,~40岁者104例,占38.7%,~60岁者53例,占19.7%,>60岁62例,占23.0%。结果显示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20~40岁年龄组。见表1。

2.2 主要的药物种类

药物不良反应涉及临床各个科室,所涉及的药物种类也较多,本文根据药物功能主治、作用系统分类。主要以下几类:抗生素类、中成药类、生物制品类、呼吸系统类、消化系统类、泌尿系统类、心血管系统类、神经系统类、解热止痛类等。其中抗生素类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最多,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也最多,达到108例,占40.1%,其次为中成药类,共56例,占20.8%。见表2。

2.3 主要的临床表现

本文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的统计主要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的系统进行归类总结。主要包括:皮肤及附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最常见的损害系统是皮肤及附件,占38.3%(103例),神经系统,占18.6%(50例)、心血管系统,占16.0%(43例),消化系统12.3%(33例)。见表3。

2.4 药品-ADR因果关系评价

肯定有关30例,占11.2%;很可能有关153例,占56.9%;可能有关79例,占29.4%;可疑7例,占2.6%。

3讨论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药物种类、用药途径、个人体质等。药物方面的原因【3】:(1)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导致不不良反应;(2)药物的杂质,如抗生素类;(3)药物受到污染;(4)药物用量过大;(5)药物不同剂型;(6)药物的质量不合格。机体方面的原因:(1)种族差别;(2)性别差异;(3)年龄差异;(4)个体差异;(5)病理状态;(6)血型;(7)营养状态。给药方法的影响:(1)误用、滥用、医护药人员处方配伍不当,病人滥用药物等;(2)用药途径。其他如长期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减药或停药产生反跳现象。而联合用药、怀孕、某些疾病等均可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文主要从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常见药物种类、主要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显示20~40岁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更高、抗生素类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的比例最高。

综上所述,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常见,通过分析其临床特点,能够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4)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药物监测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视,定期分析导致 ADR 发生的因素,尽量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2]。作为一所三甲医院,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众多,因此,明确开展 ADR 监测,对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我院 2012 年 1 月 1 日 - 2012 年 12 月 31 日上报的 568 例有效 ADR 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 查阅我院于 2012 年 1 月 1 日 - 12 月 31 日报告ADR 共 568 例。

 

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别按患者年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患者年龄与 ADR 发生的关系 从年龄分布来看大于 60岁老人( 180 例,占 31. 69%) 和小于 14 岁儿童( 103 例,占18. 13% ) 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两者共占发生 ADR 的一半( 共 283 例) ; 且是发生严重或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重点人群( 严重或新的 ADR 共 10 例,占 71.43%) 。见表 1。

 

2. 2 给药途径与 ADR 发生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给药途径的分析发现,引起 ADR 发生最多的为静脉给药( 占 72. 89%) ,口服和其它给药方式占较小的比例。其中静脉滴注给药有 8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 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 口服给药有3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 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

 

2. 3 药物种类与 ADR 发生的关系 通过对药物所属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得出,568 例 ADR 报告中涉及多类别药物,ADR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为抗菌药物( 排名前 20 位中占 8 个品种) ,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和抗肿瘤药物及生物制剂。抗菌药物中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最多,占据前三位,分别是阿洛西林( 30 例) 、头孢呋辛( 20 例) 、头孢他啶( 19 例) 。见表 3。

 

2. 4 ADR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对 ADR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进行统计,结果发现,568 例 ADR 报告中,ADR 主要累及在皮肤及其附件 282 例( 49. 65%) 和胃肠道 260 例( 45. 77%) ,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和胃肠道反应为主( 某些药物 ADR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可能不只一个,其临床表现予以分别统计) 。见表 4。

 

2. 5 合并用药情况 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单独用药438 例,占 77. 1% ,合并用药 130 例,占 22. 9% 。

 

2. 6 报告级别分析 按评价标准,共确定严重不良反应报告11 例,新的不良反应 3 例。

 

3 讨论

 

3. 1 ADR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ADR 监测虽然不能阻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其有助于及早发现因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同时还可以为药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通过 ADR 监测,不仅可以发现 ADR,还可以发现药品质量问题、假药问题、药品的处方或标准问题、药物的风险大于效应的问题等,从而为患者提出安全性建议。同时,这些方面都为药品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 2 ADR 的诱发因素

 

3. 2. 1 年龄 年龄因素是诱发 ADR 中的重要因素。婴、幼、儿期各器官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微粒体酶系代谢比成人弱,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的能力较差,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3]; 而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慢,血浆蛋白含量较低,同时,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合并用药也导致 ADR 发生几率增加[4]。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发现,568例 ADR 报告中,ADR 发生的主人群是大于等于 60 岁人群( 31.69%) 及婴、幼、儿童群体( 18. 13%) ,但我院14 岁以下儿童 ADR 发生报告明显偏低,这可能与我院儿科医生对不良反应报告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以上两类人群占据 ADR 总例数的一半( 49. 82%) ,因此,提醒医药护人员在给婴、幼、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时,应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并根据药物动力学特点,严格选择药物种类并遵守合理用药原则,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3. 2. 2 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引起 ADR 的比例存在显着差异。568 例 ADR 报告中,引起 ADR 最多的为静脉给药( 72. 89%) 。这是因为除了与患者自身特殊体质因素外,还可与静脉注射液的赋形剂、内毒素、微粒、pH 值、渗透压等有关,同时静滴速度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缺乏规范性[5]。由于静脉滴注没有“首过效应”,药物对患者疾病症状影响快速,一旦发生 ADR,很难将药物从体内立即去除,对患者影响严重。因此,选择给药途径时应遵循“能口服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不输液”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和避免 ADR 的发生。

 

3. 2. 3 药品种类 在发生 ADR 的多种药品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高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和抗肿瘤药物以及生物制品。由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其中不乏药物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且该类药物多在医院中使用,报告比较全面和及时,导致 ADR 的发生率较高。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溶媒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都是引发 ADR 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目的。

 

在临床肿瘤化疗中,绝大多数药物因缺乏选择性,在杀伤和损害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亦产生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痛苦[7]。因此在使用化疗药物时,尽量做到四个“RIGHT”,即“合适的患者,合适的时机,合适的药品,合适的用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提高疗效,同时,尽可能地避免或者降低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与其同时,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也频有发生,且发生严重 ADR 的事件也时有报道,因此,医药护人员在使用中成药时要根据疾病辨证施治,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适当的剂量,适宜的溶媒且勿与其他药物同一容器使用。

 

3. 2. 4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 所累及的器官及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次分析的 568 例 ADR 报告中,ADR 主要累及在皮肤及其附件( 49. 65% ) ,临床表现为皮疹、红肿、瘙痒、色素沉着等,其次是消化系统( 45. 77%) 和全身性损害。这是因为常见的皮肤及附件损害、胃肠道反应、发热等症状易被临床观察到,因此上报率较高[8],而泌尿系统损害、肝功能变化、血液系统损害比较隐匿,只有在造成严重损伤并表现出严重症状后才被报告。因此临床医生在给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严格选择药物和调整剂量,并要求患者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防止 ADR 的发生。

 

3. 2. 5 合并用药 合并用药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使用得当,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患者治疗时间,但如果不科学或过多或盲目并用药品就可能增加毒性或者使药物治疗作用相互抵消。如氨基糖苷类与强利尿剂合用导致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增加; 降低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出血的倾向等。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合并用药安全意识,减少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降低 ADR的发生率。

 

3. 2. 6 严重的新的不良反应 2012 年度全院共上报 568 例不良反应报告,其中严重的 11 例、新的 3 例,占总报告数的2. 46% ,与其他医院上报比例相比稍低,这可能与我院引进使用国家一二类新药较少,医务人员对药物 ADR 关注不够和对新的或严重的 ADR 知识认识不足有关。

 

3. 3 处理原则 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允许的前提下,首要措施是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疑药物[9]。药品不良反应多具有自限性的特点,药源性肝、肾功能损伤等应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以减轻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总之,医师应注意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药学人员要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普及宣传药物 ADR 知识,加强 ADR 的监测与防范,以减少和避免ADR 的发生。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EB/OL]. 2005-09 /2008-04.

 

[2] 秦 松,于 浩,孙晓阳. 某市 2005 ~2007 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及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18( 5) : 331-334.

 

[3] 杨丽君,邓剑雄,林国良,等. 323 例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08,5( 2) : 108-113.

 

[4] 周云山. 重视老年人的用药安全[J]. 长寿,2004,( 12) : 10-11.

 

[5] 李志华. 静脉输液滴速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 3) : 223.

 

[6] 黄金敏,周本宏. 抗生素滥用现象及预防对策浅析[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 16) : 74-75.

 

[7] 廖明阳,马华智. 紫杉醇的临床毒副作用分析[J]. 解放军药学学报,1999,15( 5) : 25-26.

 

篇(5)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2(b)-116-02

Analysis of 102 case report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U Wen-bo

(Department of Pharmacy, Linyi Tumor Hospital, Shandong Province, Linyi27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dependable basis for reasonable safety using medicine. Methods: The clinical materials of 102 patients involved with ADR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07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59 kinds of drug develop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102 cases involved with ADR, the occurrence of anti-infective agents was the most (48.04%), anticancer agents was secondary to anti-infective agents (10.78%); majority of ADR was caused by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It requests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toward staff and rational drug use, the incidence of ADR may be reduced.

[Key words] Adverse drug reaction; Rational drug use; Allergic eruption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死亡5 200万人,其中1/7的人死于不合理用药,患者中1/3的人死于不合理用药。随着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制度在我国逐渐开展,ADR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水平和治愈率,减少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上报的ADR共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上报的102例ADR报告表,采用ADR因果关系并结合评分评价的描述性研究方法[1],分别对102例ADR所涉及的患者情况、用药情况以及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ADR强度依据WHO的ADR程度分级标准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进行分级。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02例ADR中,男性52例,女性50例;年龄2~83岁,平均(32.76±17.86)岁。其中,0~19岁8例,20~39岁29例,49~59岁57例,60岁及60岁以上8例。家族过敏史3例,有过敏史者12例,其余过敏史不详。因果关系判断根据ADR因果关系判断方法进行评价[1],评定为肯定的32例,很可能的51例,可能的21例。ADR强度分级[2]分布结果为:I级10例;Ⅱ级22例;Ⅲ级53例;Ⅳ级17例。

2.2 ADR事件涉及药物情况

102例ADR事件共涉及59种药品,按药物的类别和报告例次进行分类统计(表1),其中抗感染药物所致的ADR居多49例,占48.04%,这与国内报道[3]一致;其次为中药制剂11例(10.78%);单独使用一种药物17例(16.67%),合并用药86例(84.31%);静脉注射给药62例(60.78%),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肌肉注射给药28例(27.45%),口服给药8例(7.84%),外用药4例(3.92%)。

2.3 临床表现

102例ADR中,过敏性皮疹65例(63.73%),是ADR最常累及的部位,表现为红斑疹、斑丘疹、荨麻疹、固定型药疹、水疱疹、无汗;胃肠系统损害11例(10.78%),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口干等;泌尿系统损害9例(8.82%),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急性肾衰竭等;药物热6例,表现为寒战、高热等;神经系统损害3例,表现为头昏、头痛、嗜睡、眩晕、抽搐、震颤等;过敏性休克2例。

2.4 ADR的转归

102例患者中有61例接受了对症治疗,31例未经特殊处理而ADR自行消失,其中致严重ADR的10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死亡及遗留严重后遗症的病例。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及频率见表1。

3 讨论

根据本文ADR与药物种类及频率关系分析显示,抗菌药物无论是药品种类还是ADR发生率均位于首位,这固然与抗菌药物品种多、作用强、临床使用范围广及使用频率高有关,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是ADR发生率逐年增高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抗菌药物在我国医院的应用率为60%~80%,而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ADR,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的滥用[4]。因此,医疗机构应严格制订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病毒感染不用抗生素,细菌感染性疾病要重视细菌学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药物,加强对二、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减少ADR的发生。本文中药制剂发生ADR 11例,占10.78%,仅次于抗生素。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是天然药品,无毒副作用。实际不然,中药虽是天然的,但其成分复杂,易受酸碱等条件影响,常有变色、沉淀等现象发生。随着中药药理和中药剂型改革研究的深入,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而其导致ADR的比率也有所上升。中药制剂成分比较复杂,不易提纯,原材料加工、炮制、贮藏、制备及添加的辅料等因素均可影响其成品质量,理化性质易变化,尤其在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相互作用时有发生,都可能引起ADR。因此,应规范中药制剂的使用。

从给药方式看,102例ADR中,静脉注射给药发生ADR比例最高,占60.78%,提示给药方法是引起ADR的又一因素,静脉给药涉及药物不溶性微粒数量以及血细胞破坏、抗原滴度、内生致热原释放以及给药的浓度和速度[5]等因素,且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体内,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作用及ADR较口服给药迅速而强烈,而口服给药由于药效、不良反应较轻,ADR出现缓慢,停药后症状大多自行缓解。故建议临床能口服给药的尽量避免静脉给药。另外,合并用药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ADR发生率,本文合并用药发生ADR 86例,占84.31%,临床医师处方时要有针对性和阶段性,防止药物相互作用而导致ADR。

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的精髓,其生物医学标准是[6]: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疗效安全,价格对患者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⑤用药对象适宜;⑥调配无误;⑦患者依从性好。由本院102例ADR报告分析可知,如何发现、避免ADR及最大限度地降低ADR发生率是医药学界的一大任务,这需要不断完善ADR监测报告制度,加强ADR监测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ADR的防范知识,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做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周元瑶.药物流行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62-168.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7号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2004-03-02.

[3]何伟珍,吴丽兰,应小飞.等.浙江丽水市2004年5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10):774-775.

[4]郭冬梅.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现状分析[J].中国药房,2004,15(9):528.

篇(6)

 

关键词 抗凝药物 合理用药 血栓

中图分类号:R969.3; R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7-0019-04

抗凝药物是一类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以阻滞血液凝结、从而用来防治血栓形成的药物,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多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周围血管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遗传性易栓症、骨髓增生性疾病、肾病综合征、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血液透析和许多外科手术前后等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来防治血栓栓塞形成和复发的患者。目前常用的传统抗凝药物包括未分馏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 UFH)、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LMWH)和华法林等。随着药物研发和临床用药的发展,以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 DTI)和凝血因子Ⅹa(factorⅩa, FⅩa)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抗凝药物[1]也逐渐为大家所知晓。所有的抗凝药物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安全、合理地使用非常重要。

 

1 UFH和LMWH

1.1 UFH

UFH是自猪肠黏膜或牛肺组织提取、纯化得到的一种酸性黏多糖,为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 ATⅢ)的辅因子,可经与ATⅢ分子中的赖氨酸残基结合而改变其构型、提高其生物活性。变构后的ATⅢ会与凝血因子Ⅱa(凝血酶)、Ⅸa、Ⅹa、Ⅺa和Ⅻa形成复合物,使这些凝血因子丧失活性而产生抗凝作用。UFH对凝血的3个阶段都有抑制作用,但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UFH在临床上多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治疗以及用作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的抗凝剂,最大优点是经静脉注射后可即刻产生抗凝作用,但口服无效,同时因其生物活性无法预测、故使用过程中需实验室检查监测。

 

UFH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多由使用过量所致,轻者出现皮肤黏膜出血,重者甚至出现可危及生命的颅内出血。出现这些情况时应立即停用UFH,情况严重的须使用鱼精蛋白中和UFH。UFH的另一个严重不良反应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易使临床医生误以为UFH使用不足而加大剂量,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在使用UFH过程中应加强监测,若见患者血小板计数迅速下降、同时发现有新的血栓形成,则应立即停用UFH并配合使用溶栓疗法或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UFH与香豆素及其衍生物、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物、双嘧达莫、右旋糖酐、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酸、尿激酶或链激酶等共同使用时会增加患者的出血危险。UFH与下列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硫酸庆大霉素、氯丙嗪和异丙嗪等。

 

1.2 LMWH

LMWH是由UFH经解聚和分离后得到的,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和一定的抗凝血因子Ⅱa活性,临床上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以及治疗末梢血管病变和用作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的抗凝剂等。与UFH相比,LMWH具有皮下注射后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80%)高、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小和一般不需实验室检查监测的优点。

 

LMWH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瘀点和瘀斑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减量就可。另外,LMWH不能抑制已与血块结合了的凝血酶,并有引起患者血小板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危险。

 

2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维生素K拮抗剂是华法林。华法林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物,结构与维生素K相近,系通过干扰肝脏合成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Ⅱ、Ⅷ、Ⅸ、Ⅹ而抑制血液凝固的。华法林口服后易被吸收、生物利用度高,但起效慢,不能用于急性抗凝治疗而多用于急性期使用肝素类药物后的维持抗凝治疗或预防治疗。使用华法林治疗期间需有规律地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并根据INR调整剂量,以将INR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华法林在体内可透过胎盘而产生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此外,哺乳期妇女以及有出血倾向、严重肝功能不全或肝硬化、未经治疗或未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都不能使用华法林。

 

华法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一般为皮肤、牙龈和胃肠道出血,严重者可出现脑出血,故老年患者使用华法林应适当减量。如出现严重出血,应立即停用华法林,同时酌情使用维生素K或凝血酶原复合物予于解救。

 

有许多药物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其中可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有广谱抗生素、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物、西咪替丁、奥美拉唑、胺碘酮、异烟肼、甲硝唑、奥司他韦、别嘌呤醇、甲状腺素和氯贝丁酯等,可抑制华法林抗凝作用的有巴比妥类药物、利福平、口服避孕药、维生素K、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螺内酯等。有文献报道,很多中草药如当归、人参、大蒜、银杏叶等与华法林合用也会发生一定的药物相互作用或具有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可加重华法林的出血危险或显著增加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2-3]。使用华法林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与这些药物合用,必须合用时需适当调整华法林的用量。

 

3 新型抗凝药物

理想的抗凝药物应具备以下特征:抗凝效果好、安全性高;特异性强;药效学与药动学可预测;迅速起效和消除;固定剂量用药;有效治疗窗口宽;无需实验室检查监测;口服途径给药;与食物和其他药物没有相互作用。就现有抗凝药物看,DTI和FⅩa抑制剂最接近、也最符合这些特征。

 

3.1 DTI

DTI是一类不需要辅助因子参与即能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的小分子药物,除有抗凝作用外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DTI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的结合不受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的影响,可有效地灭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结合的凝血酶。此外,DTI的代谢无需细胞色素P450酶且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故很少与其他药物或食物发生相互作用。

篇(7)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在我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约有250万人住院原因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占住院患者的5%,住院病人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则有500万~1000万人,占住院患者的10%~20%[1]。因此,对药物不良反应理应给予足够重视。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化学合成药物,自20世纪60年代合成第一个喹诺酮药物以来,人们对喹诺酮药物不断进行结构修饰,使得该类药物发展迅速,至今已有许多新品种应用于临床,因抗菌谱广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近些年发现喹诺酮类药物还有抗结核杆菌作用,可与异烟肼、利福平合用于治疗结核病,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等特点,临床应用较广泛,同时相关的一些不良反应报道也日渐增多。笔者认为:造成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该类药物主要采用合成法制作工艺,容易带有大分子抗原或半抗原,另外,有些药物由于稳定性问题,也可能用到特殊溶剂,这些物质均易引起不良反应。现就喹诺酮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一阐述。

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等,有的患者还有黄疸,血清转氨酶升高,对肝脏有一定毒性。

2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血管水肿、表皮松解症,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也有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报道[2]。其机制一般认为是由光毒性引起的。在紫外线激发下喹诺酮类药物氧化生成活性氧,活性氧激发了皮肤纤维细胞中的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又激活环氧合酶,引起如前列腺素及类环氧合酶的合成,它们从成纤维细胞释放,引起皮肤炎症[3]。3关节软骨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的软骨毒性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左氧氟沙星对幼龄动物关节软骨具有毒性,主要发生在负重关节上,其中膝关节受累明显,典型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对成年动物无影响。临床上有报道未成年人服用左氧氟沙星后引起关节疼痛、肿胀,从而限制了该药在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中的应用。关于喹诺酮类药物引起幼龄动物软骨毒性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明确,可能与游离镁离子的减少有关,该类药物可与镁离子螯合,从而影响这些离子在软骨细胞代谢中的功能[4]。4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烦躁、抽搐及癫痫发作等。最近有报道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可引起神经系统紊乱和精神异常,其不良反应机制是,该药的脂溶性高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组织,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结合,从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5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

对心血管表现为心慌、心悸、血压升高、心肌缺血、心肌炎、有时伴有心律失常,对心脏有一定的毒性;对泌尿系统表现为肾毒性,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素氮升高,可发生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6其他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跟腱损伤”也屡有报道。应警惕儿童永久性软组织损伤。再有,可致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喉头阻塞感,呼吸困难,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等,部分患者出现哮喘发作。

7讨论

从以往的文献及近段时间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增多来看,临床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考虑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检查,在最大限度发挥其抗菌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耿洪业,王少华.实用治疗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191.

篇(8)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但是要正确判断这些反应是否与所用药物有关,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归纳了以下几条主要的症状,可供鉴别。

1.出现了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而且出现的时间与服药的时间有“因果”关系。

2.出现的反应与该药说明书中(或医生交代)的不良反应相符。当然,若不相符,也不能完全排除嫌疑,也许是新的、未被发现的不良反应。

3.用药后的反应不能用本身的疾病或其他影响因素来解释。

4.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后,反应减轻或消失。

5.再次服用同一类药物后,出现同样的反应。一般来说,对已怀疑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不主张再次使用。但无意中再次用药可给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怎么办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

1.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尿量明显减少、黄疸、乏力等,可能是药物引起了肝肾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等,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医生会给予必要的保肝、升高血细胞的药物。对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暴发性肝炎等,医生会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抢救。

2.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或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特异性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药疹、磺胺药引起的溶血性黄疸等,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药。因为这一类不良反应与用药的剂量无关,而且反应的严重程度难以预料。

3.若不良反应的产生与服药剂量有关,而且反应较重,难以耐受,则需减量或改用其他药物。例如,一种抗高血压药物服用剂量较大时,可以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若改成联合用药控制血压,每一种药物剂量都不大,可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程度。

4.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按病情也不允许停药,则可继续用药,同时作对症处理。例如为了避免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可改在饭后服药;服用容易在尿中形成结晶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时,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可以减少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防范措施

为了避免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使得用药既有效又安全,患者在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自行到药店购买非处方药,应针对具体症状,选择有效药物,避免盲目用药或用药不当。如患病毒性感冒,不要随意滥用抗生素。

2.不可随意增加药物剂量。因为药物的疗效和剂量并不成正比,用药过量都会产生毒害作用,且损害程度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加重。

3.服药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所有不良反应和禁忌证。使用对肝肾功能、造血系统、血糖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要向医生咨询或定期作化验检查。

篇(9)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11-0039-02

药物的不良反应时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等。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应属I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

1.2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1.3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及发热等。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

1.4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1.5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证、内脏病变过敏性肝炎等。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或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2.1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2.2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

2.3 肝脏毒性[7] 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可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黄疸。

2.4 对血液系统毒性 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

2.5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四环素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毒性作用。

2.6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红细胞转变为变性红细胞,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

4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5.1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5.2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

5.3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

5.4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黄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 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6.

[2] 杨利平. 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29.

[3] 王正春,李秋,王珊. 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J].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

[4] 张立新,王秀美. 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1499.

[5] 张紫洞,熊方武. 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

篇(10)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8-2732-02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为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现将我院监测到的57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6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各科室上报的ADR有效报告57例,按患者自然情况、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用药情况,ADR所致器官损害,ADR的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57例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占54.35%,女性占45.65%,男性略高。患者年龄5~72岁,各年龄组ADR发性情况见表1。

2.2 用药情况与ADR的关系:合并用药39例(68.42%),单独用药18例(31.58%),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位居榜首,为50例(87.72%),肌内注射3例,口服给药4例(12.28%)。

2.3 与ADR有关的药物分布: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见表2。

2.4 ADR临床表现:见表3。

2.5 ADR的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根据我国ADR监测中心的判断标准进行评价:肯定19例,很可能26例,可能10例,怀疑2例。ADR的转归:治愈36例,好转21例,所有病例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ADR症状均得到控制,无后遗症及死亡发生。

3 讨论

3.1 ADR与个体因素:老年人内脏功能减退,从而使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发生改变,或对作用于某些器官的药物敏感性增强,以致出现ADR。另外,老年人常患有几种慢性病,且病情复杂,往往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药物相互作用也是引起ADR的重要原因之一[1]。伴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应加强对老年患者ADR的监测工作,制定合理的老年人用药方案,尽量减少老年人ADR的发生。

3.2 合并用药和给药途径:57例ADR中合并用药占68.42%,用药品种增多,势必会增加ADR发生率。据统计,当联合用5种以下药物时,ADR发生率为4.2%,而联合使用20种以上药物时,ADR发生率可升为45%[2],建议临床减少不必要的合并用药。

在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引起的ADR远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这是因为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循环,且产生ADR的成因较多,如内毒素、pH值、微粒、渗透压、给药速度等。因此,护士给药时注意进行正确的操作,避免因药液配伍不当、浓度高、配制的液体放置时间过久、滴注速度快等引起不良事件,同时应加强临床监护[3]。另外,应尽量选择口服给药,只有在口服无效的情况下采用静脉给药方式。

3.3 抗菌药物:该类药物中以头孢菌素抗生素引起的ADR最多见,其次是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这一结果与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有关。因此,临床上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慎重选用,减少或避免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情况的出现,以减少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4 中药制剂:我院中药制剂引起的ADR发生率仅次于抗菌药物而位居第二位。由于中药制剂杂质较多、成分复杂、分子量大,且含有多种致敏原,再次接触该抗原即发生过敏反应[4]。与其他药物混合,使其不溶性颗粒增加,也会诱发过敏反应。此外,还需要注意静脉滴注速度,因中药制剂ADR多以速发性为主,出现ADR的时间多在30 min内。我院中药制剂引起的10例ADR中,有7例是与其他药物混合静脉滴注,3例发生在开始的5~30 min内。

3.5 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临床上的常用药物,如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等,它们的抗原性强,最易引起该类反应。另外由于个体的过敏体质,都会增加药疹的发生率。

做好ADR监测工作,可减少ADR重复发生,避免重大药害事件。我院ADR监测工作刚刚起步,报告的主体是医师,报告总数偏少,医务人员报告ADR的主动性还需要提高,部分报告还存在填写内容不完整、ADR症状及处理情况描述过于简单等问题。今后还应不断完善ADR监测上报制度,同时加强ADR监测工作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从事ADR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报告,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钟劲松,张彦东.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探讨[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2):86.

[2] 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十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

篇(11)

1 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的滥用现象,目前仍比较严重。滥用抗生素会引起过敏反应、其他不良反应、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一般的伤风感冒,使用抗生素不仅是一种浪费,还可以引起不良反应,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合并症,延长病程。因此对于抗生素的滥用必须引起警惕并加以控制。

2 解热镇痛药的滥用

由于解热镇痛药大多是非处方药,人们不必使用医生的处方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使用,因此滥用现象比较普遍。以阿司匹林片和去痛片最为代表性。这些药物的滥用不但会造成药源性疾病还形成了对药物的依赖性。

3 老年人、妇女、儿童、孕妇和有肝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应该密切注意药品在这类敏感人群中的不良反应。如大剂量或长期服用抗结核杆菌药物异烟肼容易引起肝损害,因此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应慎用此药,在服药期间定期做肝功能化验,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停药。

4 联合用药应合理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医生在治疗时应抓住主要矛盾,尽可能减少用药种数,注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

5 按规定剂量服用

用药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低于这个量可能没疗效,超过这个量可引起毒性反应。如维生素C过量服用(每日1~4g)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胃酸增多,每日用量超过5g,可导致溶血,大量长期应用会导致耐受性[2]。

6 服药期间不宜饮酒

酒中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外,也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如雷尼替丁可减少胃液分泌,在服药期间饮酒会加重乙醇对胃黏膜的损害。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

7 中草药绝对安全的说法是错误

药品的不良反应不仅存在于西药中,很多中药品种同样有不良反应,只是由于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小往往容易被忽视。如《国家药品不良信息通报(第六期)》就通报了25例关于长期服用冠心苏合丸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冠心苏合丸含有马兜铃科药材青木香,而马兜铃酸则会引起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因此服用该类药物时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药品也具有两面性,能治病救人,亦能致命伤人。医生的处方用药,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注意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的药物疗效虽好但是能引起不良反应,在选药时尽可能的改用疗效稍差但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如止咳时除非必要,多不用可待因(略有成瘾性)而采用咳平或维静宁。

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感应性、不同适应症、不同疾病中的表现不尽相同,所以往往不可预测。患者在用药时也应尽可能的做到不随意使用,不盲目使用,不重复使用,不超量使用,不多用药物,不追求新贵。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服用可疑药物,要立即去医院就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