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外交思想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如何发挥中国智库的公共外交和对外传播作用?
2013年8月21-22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重阳”)承办了题为“大金融、大合作、大治理”的国际智库研讨会,邀请了G20国家的26名代表参加研讨会(以下简称“20国智库会议”),为两周后举行的G20首脑俄罗斯峰会献计献策,引起了舆论界与各国政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媒体用“中国首次举办20国智库会议”、“中国智库初显国际号召力”等标题来评价此次会议。尤其是由人大重阳主导通过的《G20智库共同声明》,更是被不少与会者与媒体界所称道。
特点:代表性强,会期及时,主题明确
20国智库会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参会国齐,代表性强。G20国家均有智库人员参加,充分代表了G20国家的各方视角与观点。多数与会者都是G20研究的专家,或至少做过G20与世界治理研究,对本国的G20立场或世界治理的困境有独到的见解。
二是会期及时,影响直接。在G20首脑峰会之前的半个月召开,在舆论传播和国际沟通方面都对G20首脑峰会起到了重要的咨询作用。事实上,在此之前,本次会议也收到了2013年主办国俄罗斯和2014年主办国澳大利亚官方的相关反应。
三是主题明确,交流充分。与会者必须递交论文,论文主题的核心要求就是对G20机制提出建议与未来展望;会议期间,则要求发言人不必拘于与会论文的内容,而是就前面发言者进行回应、或更深入的阐述,以提高智库交流的信息量。
效果:推动达成集体共识
智库研讨会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讨会虽有高度相似性,但由于智库国际互动的政策诉求较多、现实关怀较强、会务成本较高,会议的效果不应仅仅定位在知识的沟通,更应当全力推动达成某种集体共识。如果能影响他国智库的研究议题、思想主张,将是对本国外交的巨大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20国智库会议达成的“20国智库共同声明”堪称一个典型范例。该声明同意“着手组建G20智库年会机制,以加强G20成员之间的沟通,为G20的发展贡献行之有效的思考和建议”,表达了20国智库人员对“全球经济显现复苏势头,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的评估,也“呼吁二十国集团各成员之间加强国际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改革的研究,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以及“呼吁二十国集团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体系,以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最重要的是,该声明“呼吁二十国集团的智库重视研究”13大重要议题,以“加强沟通、开展合作研究”。声明虽只有500多字,讨论之前已经过数轮的艰难沟通、几易初稿,会议讨论时也争论激烈、几度陷入僵局,但承办方仍然很好地主导了会议节奏,最大限度地在共同声明中注入了中国观点,也最大可能性地推动了20国的思想共识。声明签字通过时,全场响起了经久的掌声,所有与会者都对中方的努力抱以极高的肯定,有与会者还赞赏道,这次会议让其体会到“中国特色的创新与进取”。
困惑:强化智库的对外传播作用任重道远
中国急需建设一批高水平智库,为推进中国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还需要把这批智库打造成有效的国际交流平台,通过公共外交和对外传播的手段,吸纳各国智慧作用于中国发展,传播中国理念以影响他国社会。
随着国际政治研究的日趋成熟和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内学术界关于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逐渐发生了转变:国际关系研究的对象从以往对国家、政府间组织的研究扩展到非政府组织间的研究,以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不断增多;国际关系研究的领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学者从以往对传统政治、军事的关注逐渐扩展为对环境、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研究;学界对外交领域的研究也进一步扩展,由以往只关注政府间外交即官方外交,逐渐扩大到关注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等领域。
基于这些国际政治研究方面的变化,对“国家形象”一词的研究开始不断受到学界的关注。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①因此,国家形象的研究对我国“软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一般而言,国外学术界对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被看成是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国家以及军队形象是西方国家研究的一个角度,但分析较为简单,主要体现为政治军事著作中的零星思想和只言片语。工业革命后,国家形象的研究开始凸显,但其目的主要为国家政治和军事的合法,其研究重点是如何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为战争做宣传,但尚未形成体系。信息技术革命悄然兴起后,国家形象作为开始被学者广泛关注,并且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国际政治学角度研究国家形象。②在国际政治方面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基本上秉承了4种研究路径③:
其一,现实主义“软实力”研究路径。西方大量政治哲学家认为,威望、声誉(reputation)即指“国家形象”,声望因素往往是产生冲突的动机之一。二战后,声望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安全领域,麦尔瑟在《声望与国际政治》一书中试图解决威慑论的核心问题――即在危机关头,坚定的声誉是否真正奏效。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声誉的关注逐渐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学者们试图运用声誉这一工具,分析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地区一体化等问题。
其二,建构主义研究路径。肯尼斯・布尔丁(K.E.Boulding)在此方面首开先河。他认为,人们是在带有意识形态倾向的价值观念下塑造国家形象,即使同一个国家,在持不同价值观念的媒体的“刻刀”下会形成截然不同的国家形象,他强调了价值体系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重要性,拓宽了国家形象问题的研究视角。
其三,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路径。西方国际关系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国家形象形成的根源和不同国家形象对决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罗伯特・杰维斯(RobertJervis)认为,在两国关系中,目标的一致性、相对实力(能力)和相对的文化地位是形象形成的三个结构性因素。根据三者的不同组合,两国关系中存在着敌人形象、盟友形象、依赖形象、屠夫形象和帝国形象等五种相互认知。不同的形象认知影响一国对另一国的政策取向。
其四,公共关系的研究路径。在国际公共关系框架内研究国家形象,其中涉及国际公关活动、国际媒体探讨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迈克尔・昆兹克(MichaelKuncz-ik)1997年编著出版的《国家形象与国际公共关系》是该领域的第一本权威著作。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基本处于无意识的自发阶段,除了个别研究和著作中提到国家形象的观点外,基本查找不到相关理论研究。90年代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使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西方大量“中国”、“中国崩溃论”等理论的引进以及为了回应西方对中国的“妖魔化”,中国学术界开始对“国家形象”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在中国知网中,关于国家形象研究论文共920篇,实际有用论文809篇。通过统计,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包括6个领域:即,从文化的角度、哲学视角、传播学的视角、国际政治视角、国内政治视角、经济角度以及从符号学、解释学等其他角度研究国家形象。
从数量对比上不难看出,国内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播学视角、政治视角和文化视角,其他方面的研究视角略有涉及,但并非学者研究主流。
由于本论文主要涉及传媒和国际政治领域研究,故对这两个领域中以往学者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公共外交和媒体传播策略三个角度。
(一)国际关系理论角度。在对国家形象的界定上,学术界基本具有一致意见,认为国家形象是一国综合实力的表现。具体而言,管文虎等一批学者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④孙有中认为,“国家形象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包括政府信誉、外交能力与军事准备等)、经济(包括金融实力、财政实力、产品特色与质量、国民收入等)、社会(包括社会凝聚力、安全与稳定、国民士气、民族性格等)、文化(包括科技实力、教育水平、文化遗产、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与地理(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⑤
从国家形象定位及构建角度,管文虎(1999)是国内最早比较详细论述国家形象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指出,中国的国家形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⑥刘明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的核心要素做出了一般性概括,探讨了如何准确定位、构建精致化的国家形象。陈生洛(2007)指出中国大学生心中韩国正面的国家形象,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留恋,以及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在自己的国土上不断流失的无奈和伤感。
从国际关系理论角度,王红英运用“博弈理论”,提出了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和外交政策的相关机制――外部的社会回报和社会惩罚。邓超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提出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际传播、外交政策以及国家内部情况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⑦从现实主义“软实力”的角度,张锰(2008)提出国家形象可以从本源、表象、途径三个方面来理解,本源性是国家形象的基础,表象性是国家形象的推动力,传媒是国家形象的表现途径。⑧陈正良(2008)在分析国家形象内涵及国家形象塑造的意义、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塑造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增强中国魅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二)公共外交角度。从这一角度对国家形象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多从公共外交政策制定的角度,为政府决策提供意见参考,政治化倾向较为明显。王义桅、唐小松等致力于美国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影响的研究,从提升国家形象的策略角度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提出了对策和方式。赵玉霞(2007),冷战后中国对外宣传积极向公共外交转变,并初步建立起公共外交体系,中国公共外交已在多领域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只有不断完善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才能树立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服务中国崛起。⑨
(三)媒体传播策略角度。国内学者从传媒角度对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形象传播现状、传媒理论和报纸研究三个方面。徐小鸽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⑩刘继南、何辉等把国家形象界定为:“在物质本源基础之上,人们经由各种媒介,对一国家产生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总体感知。”从传媒理论角度,程曼丽(2008)从议程设置角度提出中国的国家形象(即外部公众对中国的印象)是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所设置的,其中充满了“固定的成见”,中国要想突破西方国家既有的认知、评价藩篱,就必须参与到国际舆论的议程设置中去。⑾从以具体媒体对国家形象塑造角度,张玉(2007)以《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为例,运用内容分析和定量研究的方法,指出日本媒体关于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形象。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家形象相关论文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学者对国家形象的关注涉及多个角度,程度正在不断加深,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形象的研究上仍然存在问题:国内外研究涉及的角度并不全面,例如对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非常有限,且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为定性研究,这就造成研究方法单一,多是零散的、缺乏理论的简单归纳,无法向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系统的国家形象图谱。
[注释]
①BouldingK.E:NationalImagesandInternationalSystems[J],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1959(3):P119-131.
②袁赛男:《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12卷第6期.
③杜雁芸:《国家形象的内涵及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71期.
④管文虎:《国家形象论》,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3.
⑤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国际论坛》2002年第16期.
⑥管文虎:《国家形象论》,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3.
⑦邓超:《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第1期.
⑧张锰:《软实力理论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大视野》2008年第7期.
⑨赵玉霞:《论中国公共外交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暨南大学》2007年第1期.
⑩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2版.
⑩程曼丽:《论“议程设置”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P45.
[参考文献]
[1]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5-01
一、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不论是哪种类型或层次的外语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赵芳分别对河南大学、郑州师范学院和琼州学院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学生的国外文化知识主要来自于外语教学,其中50%的学生表示也经常通过媒体了解外国文化,19%的学生表示经常和学校的外交接触,17%的学生偶尔参加文化活动或培训,8%的学生偶尔参加驻华外国机构的活动,3%的学生与学校外交以外的其他外国人接触。97%的学生从未去国外旅游、探亲或游学。外语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国家未来跨文化人力资本的语言与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课程是教学的内核,鉴于此,本论文聚焦于“大学英语精读”和“美国文学” 两门必修课程,从微观层面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渗透式”培养模式的具体应用。
二、“精读”和“美国文学”中的文化渗透
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由意识、知识、能力、态度和素养五部分组成。“渗透式”模式是将跨文化能力培养主线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渗透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中,形成完整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体系。
“大学英语精读” 课程是专业基础模块的第一门课程,总学时最多,贯穿整个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因此抓好这门课程文化教学的合理渗透对整个专业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分别整理出各单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内容,将其与该单元语言点紧密融合进行教学。这些内容具体包括中美教育中的交流与独立、中美谈话方式的差异、中美银行发展及特点、说说中美侦探小说和间谍形象、中美思想文化渊源、说说“天人合一”、 自然对人的精神与性格的作用(中美对比)、说说儒教和基督教对“人性”的理解、犬儒主义与老庄思想、认识及中美对犯罪的惩治、希腊神话故事和中国神话故事、中国侠士与西方骑士、透视中国民族政策与西方种族政策、美国的独立革命与中国的、文明与欲望等。
为了总结东方外交史研究的既有成就,整合学界的力量和探讨东方外交史研究的发展方向,由外交学院东方外交史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东方外交史研究前沿论坛”于2012年11月24日在外交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来自国内二十几所高校与研究机构。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有助于从总体上推动东方外交史研究的纵深展开,形成自己的特点与优势。
一、对东方外交史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天津师范大学谢丰斋教授在题为《东方外交史研究的构架和意义》的发言中从世界史的角度讨论了“东方外交史”的构架和意义:1.“外交”与“东方”释义。“东方”是相对于“西方”而言的,是指地中海以东的整个亚洲地区,包括北非的埃及。这个地区曾出现过四大古典文明。因此,东方外交史主要是研究这四大古文明和四大文明衍生国之间的外部交往,其中的主体意识当然是东方各国;2.东方外交史的分期与构架。纵观世界发展史,东方外交史以新航路开辟为分界线,分前、后两个时期:公元1500年以前是传统意义上的东方外交,1500年之后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东方外交之外,还新增加了一个近代意义上的东西方外交;3.东方外交史研究的意义包括:一是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正在上升,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也在回归,对东方外交史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二是有助于拓宽外交史研究的视野。目前只有发达国家如美国外交史、欧洲主要国家外交史等等,却没有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东方外交史。三是有利于启动对中国古籍与古史资料的整理工作。这些古史资料除了正史外,其他史籍也可成为整理和使用的重点。
中国政法大学刘丹忱副教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对东方外交史研究的意义作了概括。他认为,中国古代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一种教化四方、天下诚服的文化关系,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间互相征战攻伐的那一套。历史上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基本被同化,接受了汉民族的文化,而西罗马则是文明基本被毁灭。这种差异性很值得研究,通过这种研究可突出东方外交中东方文化的特性。
外交学院东方外交史研究中心主任陈奉林教授在题为《东方外交史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的发言中,总结了近年国内东方外交史研究的主要成就:1.已成功召开了五次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东方外交史研究的概念、内涵、理论、方法与历史阶段等形成了明确而明晰的认识;2.出版了多本论文集,为进一步推进东方外交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突破了传统外交史的旧框架,对国家间、地区间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内容、体系、立意上都有所突破,凸显了东方国家的主体意识;4.强调国家间的横向联系,突破了国别与分散研究的旧模式,加强了东方国家外交史的整体研究;5.东方外交史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都有了某种程度的进展,理论范式、分析模式、概念使用都有所创新,出现了新的学术增长点;6.建立了东方外交史研究的基本框架,通过借鉴与吸收西方研究成果中一些有益的东西,再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创新,东方外交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同时,陈奉林教授也指出了目前东方外交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那就是参与东方外交史研究的力量还很薄弱,东方外交史这个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国内将东方外交史作为研究对象的高校或研究机构还很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国内史学界公认的引领国内外交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与著作。
二、对东方外交史研究的各分支领域的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对东方外交史研究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关于东方外交史的地理范畴问题。外交学院杨晖副教授认为,可把现在的“东方”按文化区域进行研究,东亚是儒学,南亚是佛教,西亚是伊斯兰教,要研究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不是分散的、多中心的国别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姚百慧副教授认为,现在讨论的“东方”这个概念,是和“西方”一词相对而言的,其范围包括亚洲和北非,但这个区域广袤,统合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从东方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东方外交史是一项不得不做的紧迫工作。《世界知识》杂志主编徐波认为,东方外交史研究涉及的区域广阔,各个文化体都有其自身特色。北京联合大学陈文寿教授认为,可以做非西欧文明圈的外交史研究,但这比较宏大,一旦有所突破,就有了创新性。
2.关于东方外交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北京大学董经胜副教授认为,应该加强对周边中小国家的研究,应该做扎扎实实的实证研究而不是高谈阔论地构建理论。暨南大学张明亮副教授指出,东方外交史的研究应该加强对历史上东方国家间相互认知情况的关注,因为这种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相互认知对今天国家间关系的重塑有着重大影响;他也强调了对小国研究的重要性,如老挝对中越关系改善就发挥了很大作用。重视小国作用的看法也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吕耀东研究员的响应,他认为小国对大国的影响值得关注,比如东亚峰会在哪个国家召开,对讨论什么议题影响很大。
北京联合大学陈文寿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的经历指出,研究东方外交史,尤其是古代部分,资料分散于诸多史籍之中,要挑选出来加以利用是一项相当费时费力的工作。外交学院李潜虞博士指出,东方外交史研究符合现在世界历史研究的大趋势,那就是关注的热点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高级政治转向了经济、社会、文化甚至个人。河北大学的程爱勤教授表示,东方主要存在两个交流圈,一个印度——东南亚交流圈,一个中国——东南亚交流圈,而其交集在东南亚,所以东南亚的地位很值得重新审视。外交学院任远博士提出了三点关于未来东方外交史研究发展方向的想法:一是东方外交史的研究可以和东亚区域合作问题结合在一起,挖掘东亚区域合作的思想根源;二是开辟东方外交思想史的研究,打破西方长期独占外交思想研究的局面;三是关注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做一些关于外交制度、外交政策的微观研究。
一、外交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礼貌优势
商务谈判是经贸合作双方为达成某种经济贸易而进行的协商洽谈活动,也是买卖双方基于维护己方利益最大化或弥补双方利益差距目的而进行沟通、协调的一种言语行为过程。在交际过程中,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在言语行为中渗透尊重对方,保护对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是信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为了解决谈判过程中既要保护自身利益又要顾及和维护对方面子这一矛盾,取得谈判的成功,谈判双方都必须讲求使用谈判语言的策略技巧,尤其重视针对不同的谈判对象、话题、目的和时间,灵活、巧妙地运用礼貌语言,并采取必要的礼貌策略。在商务谈判中,常用的四种谈判语言有外交语言、商业法律语言、文学语言和军事语言。从语言对谈判的显性影响和表达效果看,外交语言以其重礼、圆滑、模糊、缓冲、幽默的特性,显现了其在讲究礼貌礼节、维护谈判双方颜面,减少言语摩擦,协调人际关系,拉近情感距离、保持友好关系等方面的礼貌优势,因而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被广泛运用,彰显出鲜明的礼貌语言功能。
二、外交语言礼貌功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运用外交语言创设轻松和谐的会谈氛围
谈判双方初次会谈,一般都要作一番必要的相互介绍,说一些寒暄语客套话,以创造良好的谈判氛围、促进双方相互靠拢,这时以综合运用文学和外交语言最为适宜。在这里,典型的外交语言表述形式有“很荣幸能与您共同谈判该项目。”“有关日程悉听贵方方便。”“不论有何困难,我想我们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来解决。”“愿我们的工作能为扩大双方合作做出贡献。”在介绍的时候如果用带有浓郁文学、外交色彩的语言这样说:“我们是小公司,结识的是大朋友。”“过去已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愿我们共同写下更辉煌的一页。”等,定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同时可为后面的正式谈判奠定友好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谈判基础。会谈结束,不管谈判结果如何,都应当使用外交语言送客,以继续维持良好的谈判气氛,做到善始善终,也能体现“买卖不成仁义在”的宽广胸襟及良好的素质修养。尤其是对未能成交的谈判,在送客性的讨论中,不管对方持何种态度,始终应以外交语言相待。以礼貌婉转的语言相劝、相勉,体谅对方因没有成功的沮丧心情、牢骚和意见,让对方感受到友情、尊严和信义。
(二)运用外交语言维护谈判对象的尊严
商务谈判的全过程采用哪种类型的语言,要依据“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原则和不同类型语言的特性决定。从谈判对象的角度考虑,基于外交语言具有注重礼节、维护面子、联络感情、拉近距离等礼貌特性,故其适用于所有谈判对象,无论身份、性格、态度、年龄和性别差异,也不分高职与低职、性格内向与外向、态度友好与一般、年岁老中青、男性和女性的细化差别,区别仅在于是主要作用还是辅助作用,或者是交织综合运用。
如果是位高、内向、友好的年长谈判者,这类谈判对手多立足于促成谈判成交,且修养较好,故其谈吐讲究,举止礼貌,充分表现出其个人素质,也烘托出其地位和形象。对此自当有相应的回报方显同等的诚意,故一般均以外交语言为基础。对于位高、傲慢的年长对手,由于其资历、个人修养的反差会给年轻的对手带来一定的麻烦。对待这类谈判者可用外交——军事——外交的语言结构,即敬在先,以从道义上赢得在座者的支持,回击在后,以挫其锐气,将其按到平等的座位上谈判,再辅之以礼,以给其下台阶的“梯子”,为谈判创造良好的氛围。位高、外向的年长谈判对手性格爽直,喜欢快节奏,对此宜以军事语言为主,但仍应以柔和的外交语言缓和刚硬的军事语言,以防止谈判不适时的僵硬或破裂。对于位低、年轻、内向的谈判对手,宜用外交——文学语言结构来表达思想,以使对方感到受尊重,从而鼓起谈判的信心。自尊心和安全感会使其感到你的亲善,把你当朋友。而有职位、年轻、外向的谈判对手多为进攻型谈判手,宜用外交语言和商业语言表达思想。这是因为外交语言能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又能为自己保留余地;商业语言使议题直入业务要害,使防守处在稳健、利害明确的地位。面对条件相当的同龄谈判对手,宜运用外交和商业法律语言。因为双方的背景、阅历,不必多问即可了解,使用相互敬重、礼貌周全的外交语言,会加速人际关系的融合。面对异性谈判对手,宜多用外交语言和商业法律语言。因为外交语言比较容易处理异性之间的各种差异,也能使彼此处在一定距离的合适位置。在以外交语言调整双方的谈判关系之后,再运用商业法律语言谈公事,谈交易。在这里,外交语言和商业法律语言的交织运用,既能保持异性谈判双方的友好距离,又能有效地进行谈判工作。 转贴于
总之,外交语言能维护谈判对象自尊的礼貌特性,使其覆盖了所有的谈判对象,也贯穿于谈判的全过程。
(三)运用外交语言礼貌处理谈判分歧和谈判僵局
谈判过程中,如果出现谈判分歧或谈判僵局这些特殊情况时,局面一般都会很尴尬,谈判的气氛也会很紧张,严重的话有可能导致谈判破裂。外交语言在处理这种局势时,能充分运用其圆滑、缓冲、模糊、幽默的礼貌特性,发挥其调节谈判气氛、解除心理压力的功效。外交语言的重礼性不仅讲究说话的对象与身份,还特别注意说话的时机,使听者感到受尊重,是满意感策略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外交语言的圆滑性具有“太极”的功效,柔中带刚,从不把话说死,在处理谈判分歧或缓解僵局时会假设多种可能性,这对谈判极具辅助作用。外交语言缓冲性的表述习惯既具有闪避急冲而来的攻击和压力的功力,也能给自己争取时间另做准备,或留有再行动的余地。因而,外交语言的缓冲性表述方式也十分有利于处理谈判僵局,推动谈判顺利进行。
运用外交语言处理谈判分歧时,其典型的表述方式有:“此事可以考虑。”“我听明白了贵方所述意思,等我方研究后再复贵方。”“请恕我不能直接回答您的要求。我授权有限。我将转达您的意见给有关方面。”“请原谅,我有为难之处,不能满足贵方要求。如果贵方能提出新的意见,我将很乐意去研究。”“您的要求已涉及我方的商业秘密,我无可奉告。”“如果贵方坚持自己都无法论证的观点,死守明显不合理的条件,这将给贵方的形象带来损害。”
而运用外交语言处理谈判中间的僵局或在谈判结束阶段的危机时,其典型的表述方式则为:“既然如此,深表遗憾。”“我们已尽了我方所能尽的努力。若贵方仍持不理解态度,我方也不会强迫您接受我们的观点。”“坚持贵方立场是您的权力,但竞争失败的责任则由您自己负。”“您讲了我所想讲而没有讲出的话。”“我方的谈判大门始终是敞开的。若贵方有新的意见,可以随时与我方联系。”“虽然我们没有取得结果,但所做的工作对于未来的合作是有意义的。”
简而言之,重礼、婉转、缓和、含糊、友好的外交语言可以平缓、调剂产生意见分歧或出现谈判僵局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缓解心理压力,从而为谈判的成功奠定轻松祥和的氛围,确保商务谈判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
(四)运用外交语言鼓励对方参与谈判内容竞争
由于谈判的目的不同,在选择语言类型方面也有差异。一般而言,谈判的目的可有三类:成交、货比三家和送客。为了成交,谈判用语要依据谈判对象、话题和时间的特征来选择,并应有较强的策略性。假如谈判对手态度好,宜以外交和文学的语言为主进行“软攻”。而为了比价,谈判语言应以外交、文学语言为主,适当配之以军事语言。运用外交、文学语言为的是鼓动对方积极参加竞争,例如:“这对贵方是个机会。我们是把你当朋友才通知贵方的。”“贵方的条件,有优势,也有弱点。如能扬长避短,会有成功的希望。”“虽然贵方后来,但往往后来者居上。”“贵方参加竞争,我们表示欢迎。别人的情况只能总的介绍,不能太细,否则有失信誉。对您的方案我们也会保守秘密。”“我会及时通告贵方信息,以给贵方有改进的机会。”像这些友好、亲切、鼓励的礼貌话语,能有效地激发对方参与竞争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达到争取多家参与竞争、货比三家的谈判目的。
一、孔子学院诞生的背景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对加强各国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在提升,汉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2003年作为文化外交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宣布了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的计划。中国国家汉办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北京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可以说,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积极推动的项目,也是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一个战略。“孔子学院“的英文名称是”Confucious Institute”,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因此,该名称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办以来,从尼罗河畔到乞力马扎罗山,从富士山下到伊洛瓦底江边,从五大湖区到西伯利亚田野……在世界五大洲的78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短短4年,孔子学院花开全球,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孔子学院的迅猛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国的需要。“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势头对中国塑造和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国家形象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文化外交指的是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内一切和平手段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一国的国际形象。
建构主义认为,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放射,国家将产生文化影响力,从而建构其广泛受到国际认同的一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而言,建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是国家形象设计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中国以国家自身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积极推动世界的和谐化进程,积极发挥文化外交在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从而逐渐塑造起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孔子学院具有文化外交乃至公共外交的属性,其目标就是要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让外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同时,增进友谊,共创和谐世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是语言,孔子学院在传播汉语的同时推广中国文化,成了既便于操作也很有需求的文化外交行为。陈至立在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演讲时说,孔子学院要成为“海外汉语推广的基地,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
2.铸就强势文化,提升一国的文化竞争力及综合国力。
一国的文化交流状况基本与国家综合国力成正比,经济水平高、综合国力强的国家,文化外交的水平相对就高,也就容易成功实现对外战略目标。
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言,“较之军事、经济等因素,文化如果运用得当,将能征服人们的头脑,产生持久、稳定的战略效果”。在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当今世界,能否占据文化主角地位,即是否具有强势文化,将对一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从传播学角度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强势文化的拥有者而言,在政治上、经济上对受众在吸引力方面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强势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其它国家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依然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认同度,中国外交在国际机制和国际事务中的实际参与度和话语权依然有待加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而孔子学院正是以传播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孔子学院在海外迅速走俏并加速了“中国热”的升温,为中国的文化外交带来不少福音。
三、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1.加快中国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推广对文化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有了汉语作载体,中国的书刊、杂志、影视、网络信息等流传于国门之外将不再举步维艰。
汉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使中国文化成为吸引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磁石;同时这也将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促进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国语言的国际化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象征。近代以来,中国人走出去传播汉语言文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仅限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领域。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是海外汉语教学推广基地,同时也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传播学视角看,“孔子学院”的文化国际传播应该是搭建双向的桥梁:一方向是中国输出其语言、文化以及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向是从与国外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吸取其优秀成分,以服务于中国文化及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的事业。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理查德?鲍姆所说,“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的孔子的脸”。〔〕〔8〕孔子学院正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项创新举措,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转贴于 3. 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
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在西方,基本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塑造的,其向世界散布的“中国“,使中国国际形象极大受损。美前日本防卫所言旧俗史部长星岛九夫发表文章指出:“最近,‘中国’的论调甚嚣尘上,我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美国战略、美国国防和战略安全保障问题的专门研究人员,对中国进行观察,得不出这种结论。成为威胁的该是别国,而不是中国。”韩国学者李映周也系统批驳了“中国”,他指出“ 认为中国在21世纪强大起来必然构成对外扩张 ,威胁别国的观点是荒谬的” 。但是 ,化解“中国” ,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澄清。“ 孔子学院 ” 的发展正是向世界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向世界说明中国 ,辩解是非曲直。
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中的名句,通过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巨大画卷中凹凸起伏的方块汉字展示给全球几十亿人面前,我们看到的是受儒家影响的大国风范和礼仪;奥运会开幕式正是颂扬了中国的儒学价值观。中国用活字印刷版不断变换的“和”字,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怀,和要与世界人们共同缔造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各地孔子学院正赶上了这个好时机,做到了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对“和文化”价值观的尊敬、理解和赞同。孔子学院通过平和、 吸引、 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理解 ,释放善意,以此打破隔阂、误解,使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加深对中国国情以及中华文明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有助于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无穷魅力;有助于展示中国文化外交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尤其是在经济崛起、国力大增之时,更应该注重挖掘文化的潜力,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外交当中一项创新的举措,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最鲜亮品牌。孔子学院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虽然它在兴建中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但从长远来看,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的促进和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实现了“让中国走进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目标,搭建了文化国际传播的双向桥梁,在这种双向文化传播中,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不断走向成长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汉办: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特刊〔J〕, 北京,2008.29.
〔2〕 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外研社,2010.475-476.
〔3〕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4〕 王宁宁:关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全面认识,科教文汇〔J〕,2009(6):134.
〔5〕 【美】肯尼迪?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M〕.胡少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2.152.
〔6〕 刘乃京:文化外交—国家意志的柔性传播,新视野〔J〕,2002(3):66-68.
〔7〕 宗焕平:孔子学院的独特影响力.瞭望〔J〕,2007(11):96-97.
音乐不仅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加便利于各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音乐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出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在特定的情况下,要比用语言更容易让别人理解和接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它还有一个特别的有利条件,就是乐谱是通用的,不管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的音乐,通过五线谱,相互都能演奏,这就更加便利于相互交流。同时音乐也是现实的反映,对生活的批判。世界各国、各个民族因为其内在的遗传基因和外在的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一些有特殊性的现实生活,由这些有特殊性的现实生活产生出各种有特殊性的意识形态,音乐就是其中的一种。远古时期,鉴于自然、社会环境的迥异,造成了中国各地区音乐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对日本、朝鲜等远东国家和南亚、东南亚各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四千多年前,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中心,秦兼并六国之后出现了二百年统一强盛的西汉帝国,这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高峰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首次使中国和中国以西的文明形成联系。
我们从中国文学史、中国音乐史上可以知道,秦汉的乐论辞赋、六朝的讲唱变文、唐宋的传奇戏剧、明清的话本小说及历代流传的民间歌曲乃至宗教音乐,都曾对整个文化和人们的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的社会习俗和生产方式。人类文化的多元化,是客观的存在,尽管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将世界愈来愈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世界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不会由此而“一体化”。因此,我们应该使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差别中得到发展,在全球意识下求得繁荣。所以,既要消除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也要去除唯东方文化中心论的狭隘想法,使世界音乐文化在平等“对话”中相互吸收,共同发展。
音乐不仅能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也能展现一个国家或民族新的形象。音乐的表现手段,有别于其他一些艺术形式,它更加直接,也更加直观。文学需要专门的翻译家进行翻译,而绘画展现的大多是一些有具体形象的东西,音乐却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能有力地展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社会的整体风貌,音乐能够表现不同的民族性,因此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展示自我的名片。正是由于音乐可以展示民族形象,所以它经常被当成重要的交流手段。商务谈判,需要音乐;婚丧嫁娶,也需要音乐。音乐不仅是民间交流的手段,更是国家交流的手段。
音乐用于外交,古已有之。我国春秋时期,诸侯国外交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礼仪之一,无论觐见天子、国君相见,以及诸侯国君接见其他国家的使臣,都需要音乐。可以说,没有音乐,就没有外交。
进入当代社会,音乐更广泛地应用于外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密切了。这种联系,已经不仅限于经济交往,还要建立在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和思想艺术的基础上,这其中就包括文化交往,且音乐是其中的重头戏。因为音乐表现的情绪是直接的,虽然世界各国的民间习俗不同,但其心理机制却大同小异,对情绪的感觉大体是相同的,因此人们欣赏乐曲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被其中所暗含的情绪所左右。音乐的情感性,与它所展现出来的对美的追求,可以超越于人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当音乐用于交往的时候,它可以将音乐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展示的淋漓尽致。
人们在结交朋友,增进友谊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年轻一代,都选择去歌城、KTV一展歌喉;毕业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不管是不是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专业的毕业生都会精心准备一台歌舞晚会去感谢师恩,传达同学之间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做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等有益的课外运动时,也都会播放舒缓且有节奏韵律的音乐进行伴奏,让这些运动变得更加有魅力。
结语: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音乐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形式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享有盛誉。中国音乐的多元化是中国音乐史不可回避也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这种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令人振奋的时期。当前阶段,国家基础建设蓬勃发展如日中天,所学的土木专业正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此大环境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思想、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践经验,以及个人品德志向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和巨大收获。
专业上,勤奋学习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争取更多地了解学科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同时涉猎人文历史、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争做有所专长的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工程项目,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了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寓学于实践。
思想上,再一次坚定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全球建设的信念;依据个人对国家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的认识、以及对全球需求的认识,确定了个人的立足点和职业方向;坚定拥护国家和平发展道路与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信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品德修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上,具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和为实现集体目标努力工作的愿望;与人相处豁达大度、公正开明、不计小利、主动沟通、倡导协作共赢;具有独立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的初步能力。
相信自己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的研究,能够组织一些资金和人员积极地服务区域、国家和全球基础建设。
思想上,再一次坚定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全球建设的信念;依据个人对国家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的认识、以及对全球需求的认识,确定了个人的立足点和职业方向;坚定拥护国家和平发展道路与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信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专业上,勤奋学习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争取更多地了解学科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同时涉猎人文历史、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争做有所专长的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工程项目,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了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寓学于实践。
品德修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上,具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和为实现集体目标努力工作的愿望;与人相处豁达大度、公正开明、不计小利、主动沟通、倡导协作共赢;具有独立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的初步能力。
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令人振奋的时期。当前阶段,国家基础建设蓬勃发展如日中天,所学的土木专业正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此大环境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思想、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践经验,以及个人品德志向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和巨大收获。
思想上,再一次坚定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全球建设的信念;依据个人对国家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的认识、以及对全球需求的认识,确定了个人的立足点和职业方向;坚定拥护国家和平发展道路与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信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专业上,勤奋学习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争取更多地了解学科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同时涉猎人文历史、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争做有所专长的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工程项目,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了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寓学于实践。
品德修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上,具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和为实现集体目标努力工作的愿望;与人相处豁达大度、公正开明、不计小利、主动沟通、倡导协作共赢;具有独立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的初步能力。
相信自己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的研究,能够组织一些资金和人员积极地服务区域、国家和全球基础建设。
鉴于学生在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作业内容要尽量从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必须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状况等要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层次的作业,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
如设计AB两组作业题或者增加自由选做题。A组题是对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以基础知识为主,面向全体学生;B组题或自由选做题有较高的要求,是针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和时政热点问题,供优生选做。A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主要目的是巩固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一些解题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后者题型和内容多种多样,内容有观点的辨析和评析,可以设计现实问题的讨论,有对社会热点重点问题的看法和评价。
2.政治作业强调实践性
参观、访问、考察、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编绘经济图表、制作课件等,让政治知识始终在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得到运用、验证。笔者曾让有条件的学生带着“如何把商业贷款转化为公积金的流程”这一问题,让学生跟随父母一起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在生活实践中了解“把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的流程:商业银行还款—行政服务中心房产管理窗口办理房产抵押注销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处办贷款手续—行政服务中心房产管理窗口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商业银行办理每月交款手续。实践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3.政治作业提倡探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