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7:4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8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46-01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区医疗卫生事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近些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在日渐老龄化的中国,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是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的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健康档案不完善,有遗漏;二是档案本身设计不合理,不利于查阅;三是目前是死档案,没有实现动态管理;四是没有实现网络连接;五是对于人们的隐私造成了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经过专门调研后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科学建立健康档案;二是要实现对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三是要加强健康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化建设;四是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探讨这几个方面。

1 科学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健康档案是进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前提。做好健康档案的设计制作工作是加强健康档案管理必须要做到的。笔者认为建立一份居民健康档案很简单,但是要包含居民的更多信息就非常不易。居民健康档案主要指的是由健康体检表,会诊记录表,接诊记录表,双向转诊表等组成的档案记录,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的参考依据,社区医疗服务能否真正到位关键是看健康档案是否完整有效。

所谓科学健康档案,笔者认为就是要在建立健康档案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全面合理。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尽可能地收集居民的健康状况信息;二是要不断完善健康档案。在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生居民健康变更的情形,此时就需要我们及时记录健康档案。这样对于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很有帮助。三是要以真实性为原则。在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真实可靠,真实可靠的信息是卫生服务的关键。我们在建立档案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真实性为根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

2 实现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

在传统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采取的是以保证档案不丢失为目标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是一种被动低效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一种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保证居民健康档案不丢失,不遗失。但是不可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国家对居民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和人们对城市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创新管理方式实现动态管理。

所谓动态管理笔者认为就是要实现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随时调查,分析并予以记录。对于小区居民中出现的居民健康问题,医疗人员必须要及时进行评价,对于那些患有疑难杂症的居民还要进行会诊,要专门针对患者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出行方案,在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跟踪检测调查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只有这样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笔者认为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实现主动管理,动态管理。

3 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连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将是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在社区居民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提高管理水平方便居民查阅档案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网络连接,通过网络连接的手段来构建完整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网络结构。

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档案查阅非常方便也不易受到区域限制,内容也非常完善,连续性有保证。通过信息化建设医疗人员无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到居民本身的全面的健康信息,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实现连续性地动态管理非常有帮助。

4 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隐私权,是小区居民的基本人身权利,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居民隐私权的保护。笔者认为做好居民隐私权的保护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医疗卫生人员必须要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二是要加强医疗卫生人员隐私教育,要不断告诫医疗人员要保守居民隐私,对于那些泄露居民隐私的行为将会受到惩罚。三是要建立完整的居民隐私保护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对于泄露居民隐私的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

社区居民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要求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就必须要从上文提到的四个措施来办。

参考文献

[1] 王淑果.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与慢病防控探讨[J].健康管理,2013,(2).

[2] 方雪照.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普陀区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J].上海档案,2012,(5).

篇(2)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81-01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地记录着居民健康的详细信息,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收集和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为广大社区民众提高有效、经济、有序、方便、综合的卫生服务。其具体作用有如下几点:

(1)社区医生了解并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居民出现病情的时候能及时有效的医治;

(2)能够作为考核社区医生医术水平的工具;

(3)社会卫生规划的资料来源;

(4)建立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还能为司法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5)规范系统的居民健康档案还是宝贵的科研资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时间不久,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2.1居民建档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多数居民的健康意识淡薄,很大部分人存在着没病就不需要去体检就是健康的,万一查出重病又没钱治疗反而增加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这样的错误观念,还没接触到“未病先防”的健康观念。同时,由于对健康档案的概念比较陌生,因此对采集居民健康信息的医护人员持有比较怀疑的态度,担心个人信息会被泄露或者有着不利的影响,从而采取回避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等措施,使得在建立健康档案的初期就受阻。

2.2社区医护人才缺乏:在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普遍存在着医护人员缺乏、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偏低等问题。新来的医护人员没有及时接受规范的岗前培训,资历深或者高学历的医护人员又不愿意到社区机构工作,人员不稳定,流动率较大是制约社区卫生机构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使得建立健康档案的质量和效率偏低。

2.3居民身份复杂,居所易变:社区居民在年龄、性别、民族和知识层面以及方面都有着差异,而且大部分老人存在着视力、听力和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一些重疾患者刻意隐瞒病情;在有些社区存在辖区内人员流动性大,租客比较多的现象,同时有些居民建档后又另组他地容易造成档案的重建或者漏建。

2.4资金不足,硬件设施短缺: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常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器械、建档文件柜和计算机等都十分缺乏,甚至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用房都是租赁的,这些也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发展较低的重要原因。

3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建档意识:要充分发挥广电、网络和报刊等各种媒体的作用,借助全国高血压日和预防接种宣传周等健康知识大讲堂的多种形势的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建档意识。让群众成为健康教育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提高群众对健康体检的认识,并及时把体检的资料和健康信息提交给社区医疗机构。

3.2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社区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既承担着基本医疗的任务又承担着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所以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队伍建设力度。新型社区医护人员不仅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地方语言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要严格考核,不仅要掌握档案归档、档案学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等还应该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才能胜任这项重要的工作。

3.3增加经费投入,提高建档率。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一项具有社会公益事业,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工作,因此政府要大力支持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为确保能顺利的进行,应该要把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日常运行维护、医疗器械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为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该要把经费的拨付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效率和质量相关联,以保证高质高量的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3.4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系统: 社区卫生服务的宗旨就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建立档案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所管辖范围内的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系统,并实行多部门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档案的信息资源,加强与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合作能有效的管理和疾病控制,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健康。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系统就能更有效地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服务。

4结束语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一旦建立就要为居民终身保存并且还要防止居民健康信息泄露的现象发生。在建立健康档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科学的解决,通过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充分了解所辖区范围内居民健康的动态变化,做好及时预防、及时医治、早日康复的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社区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蕾,马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初探[J].兰台纵横,2011,(2):23

篇(3)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也有很大改善。但是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居住环境方面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农村,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地方,发展比较落后,村民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一旦生病,就不得不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农村居民的健康得不到保障。2009年,我国启动了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全国各地都开始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开始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惠民作用

健康档案是指与个体健康有关的更广义的信息资料,包括个体的疾病治疗记录、生活方式记录、体力活动状况、营养健康状况、工作行为等。当前,居民健康档案逐渐与临床信息一体化,这有助于医生对居民健康进行持续服务,上门服务的医疗服务模式也可以实现,疾病的控制和治疗也得到保障。然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还有很多地方不同于城镇居民健康管理,这一工作在农村的开展遇到了很多问题。

三、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居民建档意识薄弱

由于农村特殊的环境条件,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很好的健康意识,不能跟上党和国家的政策。为此,农村医疗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村民看病就医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能有效的保障村民的健康,也是针对看病难问题提出的很好的措施。但是,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建档的意识不强,村民对此没有重视,给建档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二)健康档案不真实不完善

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是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资料是医院对于村民患病、看病、治病整个医疗过程的记录。虽然建立健康档案的有关工作人员或走访,或宣传,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但事实上该档案很多都仅仅是村民的一般资料,并没有完整的关于村民患病及整个治疗过程,定期和不定期健康检查记录则更是少。这样即使建立了健康档案,也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村民的健康状况,失去了真实性。

(三)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中的隐私问题

健康档案信息具有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健康档案中记录着特定的人的成长过程中所有的健康信息,这就可能涉及到录档人的既往病史,特别是涉及特殊疾病比如艾滋病、传染病、精神病等很敏感的疾病,对于患者而言,这些信息是很私密的,而当健康档案资源共享后,这就很可能泄露患者的隐私,对其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四)补助费用落实不到位

对于健康档案工作的实施,政府每年都有不小的拨款,但是由于被有些部门层层截留和挪用,真正能落实到建档工作实处的却是一小部分,这样的情况使得建档工作不能有质有量的完成,只是徒有虚名而没有落实好。

四、完善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对策

(一)加大宣传建档的重要性,增强村民健康意识

由于农村居民没有认识到建档的重要性,导致了建档工作很难开展,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健康档案的服务理念进行宣传,调动村民积极性,让村民主动投入到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去,安排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来建立和管理村民健康档案,这样就能改变之前坐等村民上门求医、被动治疗的服务模式,对村民的健康有很好的管理。

(二)保证农村居民健康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为了把建立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的工作落实好,要全面地掌握村民健康状况,摸索农村居民常患疾病的规律,找到影响村民健康的因素,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相关采集信息的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地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不遗漏重要的信息,保证其真实可靠性,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村民健康档案资料才不失真实,才能保证和提高村民健康档案的质量。

(三)建立全面的信息平台

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在于很好的了解村民的健康信息,从而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2]对于健康信息的资源共享,建档部门还要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来开发存储健康信息资源的平台,设计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录入数据、以及平台维护等等。这样,就能够通过信息平台很方便的进行数据的录入、导出以及更新。对于导出的数据,则可以与统计相关软件进行交互使用,这样就能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四)及时更新农村居民健康信息

由于信息是一直变化的,农村居民的身体状况也是一直在改变的,及时而又动态地掌握居民健康资料才能及时地处理和控制病情。因此,要求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注意信息的时间效应,努力做好及时更新健康数据信息。

(五)确保健康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性

当下,很多健康档案管理的隐私性并没有很好的保障,机构工作人员由于管理不慎或有其它目的,泄露了居民健康的信息,这对档案归属人造成了伤害。这就要求管理健康档案数据的人员要认真负责,要把健康档案用到实处。此外,还要确保信息平台的安全性、网络传输系统的可靠性,这样就能保证居民的信息安全。

(六)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强化考核和问责机制

对于健康档案建立的费用问题,有关行政部门应当监督,切不可让建档费用被挪用和截留。这是落实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五、结论

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对于解决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有实质性的帮助,有了健康档案,就能对患者进行全程观察和治疗,这对于很多慢性疾病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针对建档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政府、社会、村民以及建档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和克服。

参考文献:

篇(4)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的六位一体标准,要求服务站必须将居民的健康作为服务的中心,以家庭作为单位,在社区范围之内,把居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因此,针对社区居民的家庭、身体状况等构建出科学健康档案至关重要。本卫生院主要以孕期妇女、老年人、儿童、慢病患者以及残疾人等居民作为重点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往建立全社区人员档案的方向发展,档案由各个科室人员进行构建与管理,如孕期妇女的档案由妇科进行管理,儿童的档案则交由预防保健科室管理,慢病患者档案由慢病科室管理等[1]。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式比较多样化,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六位一体服务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例如,在预防、医疗门诊服务中,对老年人的保健指导、残疾人的康复指导以及其他的健康教育中,在对社区慢性病进行筛查、于社区内进行义诊以及开展社区宣教活动时,都可以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收集居民的信息资料,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筛查、义诊、建档、健康教育以及指导等多种服务同时进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2]。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慢病防控对策

2.1构建社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市卫生局统一使用的系统软件,把社区居民原有的纸质档案输入到标准的电脑健康档案表格中,构建出完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制出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卡片,要求社区居民每一次到院就诊时,都必须携带健康信息卡、医疗保险卡以及身份证等,以便提取居民的电子档案,让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该次就诊中出现的问题与实际的处理效果进行记录[3]。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可以使用双向转诊系统平台,通过平台与上级医院进行患者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患者的远程医疗创造条件,达到医患双赢的目的,并以此实现社区慢性病档案的动态性监控与管理。

2.2科学管理社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

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构建完成之后,社区服务站应该对纸质档案的书写和记录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档案资料保存于专室、专柜中,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完善、补充以及归类。正常情况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如普通的健康居民档案,无颜色;老年居民的健康档案,以绿色标记;高血压患者档案,以红色标记;糖尿病患者的档案,以黄色标记;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患者的档案以红色与黄色标记;老年高血压伴随糖尿病患者的档案,则以红、黄以及绿三种颜色标记。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将社区健康居民与慢性病患者的档案分开存放,并依据档案号上面标注的顺序,放置于对应的档案柜里,以便日后查找[4]。

3构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3.1提高社区慢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

本中心卫生院社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在10874人左右,医务工作人员共有3个服务队,主要是由责任医生与护理人员构成,以分片方式进行管理,每个星期入户建档与随访,且定期进行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从2014年至今,本卫生院共建档约9839份,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人数累计为936人,发现的高血压患者1048人,糖尿病患者372人,健康档案的完成率为90.4%,明显高于2013年的83.2%。

3.2提高社区慢病的防控效率

篇(5)

随着城乡居民保健意识的逐渐提高,定期到医院查体的人群越来越多,加之医保及新农合医保人群的越来越多,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就诊及治疗方式,在各大医院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种落伍的诊疗方式会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加重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业的职业倦怠感,不能针对性的对患者做出有效科学的治疗,为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乃医院提升医疗质量的必然之举。还有,很多医院设立了查体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处,这一处室主要负责查体人员健康档案的日常管理,由于缺乏一套较完整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现有的健康档案管理处于一种失序的状态,比如有的患者的健康档案受约束性较差,这些患者的健康档案在借走时不能按时归还,假如没有专门的管理员负责检查很可能丢失,而档案的丢失则会影响到以后对该患者诊疗的准确性,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加强患者健康档案的管理,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的借阅流程,是新形势新情况对医院发展的客观要求。

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全程的规范、科学记录,记录的内容涉及到居民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方面的信息,其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居民整个生命过程,牵涉到影响居民健康的各种相关因素,并对居民健康相关信息实行动态搜集,以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健康管理和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居民健康档案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效率,及对于提高居民健康诊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可有效改善医患间的关系。媒体曝光的“医闹”问题,若我们追根溯源,探究原因,除个别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易引发“医闹”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及诊疗效果,而在现有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居民健康档案对于提高居民诊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可以发挥居民健康档案辅助治疗、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卫生的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供医疗研究的实践依据、提供医疗纠纷的证据、加强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交流等功能。

最后,对于居民来说,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具有帮助居民查看个人健康记录、了解医生的服务质量记录、选择和预约求诊医生、网络远程就诊、身体检查、锻炼日程、饮食安排提醒、病症/药物查询等功能。

2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如上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意义的分析,居民健康档案对医院和居民意义重大。很多医院针对居民健康档案都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然而在健康档案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这使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较为松散和混乱,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保密意识,不能按照一定的流程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甚至有的医院只是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当作是一项口头上的任务,并没有在具体实践中想着如何做好这项管理工作,为此居民健康档案也就成了一堆存放在档案柜里的废纸,其真正的价值并没有在医疗实践与医疗研究中体现出来,这与上级医疗卫生部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初衷背道而驰,无论是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还是对于居民个人,抑或是对于国家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是巨大的损失。

可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受阻因素太多,集中表现在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积极性不高,及居民的健康意识普遍不强等方面。第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缺乏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居民健康档案的相关材料的归档不及时,有些文件材料甚至出现损毁和丢失现象,这严重影响居民健康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不利于对居民后期疾病变化的有效诊疗。第三,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率太低,很多珍贵的档案资料得不到利用,没有多渠道加强档案信息的横向联系,失去了管理的价值。第四,居民健康档案的跟踪回访投入不足,缺乏一定的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档案操作流程,以及健全的、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3 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

根据如上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

首先,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对居民进行建立健康档案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促使居民主动到医院进行体检,并将体检资料及健康信息反馈给有关的人员,认识到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向前发展提供依据。

其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统一标准,提高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涉及到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密、统计、借阅、销毁和开发利用等环节,各环节档案管理员的操作流程及应尽职责都要规定好,统一的操作流程可以极大的避免档案资料的损坏和遗失,也可以使档案管理员结合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对档案管理制度做出修订、补充和完善。另外,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中可以结合健康档案管理的新问题进行研讨,可以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做的不错的兄弟医院进行取经,并把一些有潜力的档案管理员选派到高等院校进行进修学习,通过采取如上措施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健康档案管理员的专业素质,把学习到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引入本单位的健康档案管理中。

再次,加大居民健康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居民健康档案的价值。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建立并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居民健康档案不应该总是沉睡在档案柜中,而应是要充分挖掘其自身的应用价值。要发挥居民健康档案在医疗辅助、疾病诊断、医疗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功能,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在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横向联系,利用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效率,改善医疗机构及医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状况,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健康体检和健康决策。

【参考文献】

篇(6)

居民纸质健康档案的优、缺点

优点:①具有时间痕迹的确定性,预防涂改更换,可鉴别档案的真伪,可作为法律的有效证据;②书写、显示方便,不受太多客观条件限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③具有更强的视觉认知感。

缺点:①纸质的书写往往字易出现错漏,造成档案记录信息偏失和错误,导致依据档案的工作麻烦不断;②纸质档案容易吸潮湿,易发生霉变,还容易被鼠咬和虫蛀,因此不能耐久保存;③纸质档案占用空间较大,增加了管理成本;④纸质档案查找、记录麻烦,容易变成名存实亡的死档案;⑤手写的档案不能备份,还容易丢失;⑥纸质不便于归类、统计、报表;⑦手书档案记录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完整性,有很大的随意性。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优、缺点

优点:①微机键字,使字迹整齐划一,不易造成文档字句错漏。②电子档案可多次备份,不易丢失;③档案查找、记录非常方便,节省时间和人力;④信息存储在微机内,不占用更多的空间;⑤档案持久完好,不损坏;⑥便于归类、统计、报表;⑦建档有统一格式和提示,记录规范和完整。

篇(7)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13-02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力开展,健康档案的建立及管理在社区工作中显得更加重要,健康档案是记录与居民健康有关的系统性资料,记录一个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及接受服务的总和[1],社区档案的建立为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方便患者就医。本文截杀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2009年7月~2010年12月200名建立健康档案居民作为研究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180名未建立健康档案居民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在12~76岁之间,平均47.5±6.7岁;对照组男性115例,女性65例,年龄在13~75岁之间,平均48.2±6.8岁,两组居民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两组居民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防治的知晓率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慢性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居民对慢性疾病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社区服务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社区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收集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通过健康档案社区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删选高危人群,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管理[2],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打下基础。健康档案可以为对居民进行慢性疾病的筛查、管理,开展肿瘤早期发现筛查提供最详尽的资料。健康档案的内容覆盖面较广,信息采集量大,其主要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家族个成员的基本情况,反应职业、婚姻、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情况、病史的采集及健康体检记录,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重点疾病登记情况与管理材料,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材料等[3]。通过健康档案可以使社区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慢性疾病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进行指导,让患者能再社区内接受健康指导,避免了去大医院就诊的繁琐程序[4]。同时居民在就诊时,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健康信息做到一目了然,能准确、全面的提出治疗方案,避免了重复用药、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为患者减轻看病负担作出了努力。在制定健康档案的同时为义务人员配备绩效卡,记录每天的工作量,这种分配制度,强化量化指标[5],促使医生的观念发生很大改变,社区医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建立健康档案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其建立的最根本目的是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达到提高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定期给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讲座,让患者能参与到自我保健的意识中来。有研究治疗表明,建立健康档案后居民从饮食控制、用药指导、自我监护、定期检查等方面较前均有较大的提高.

3.2 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为了保证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化及合理性,要加强对健康档案的管理,建立居民档案必须遵循逐步完善的原则,在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过程中要以健康问题为向导,对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分类管理,并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建立健康档案室,资料收集应据别前瞻性和目的性,及时发现勤在的健康因素,并可以从生物、心理、社会层次进行分析总结。真实性是健康档案的基本属性,只有真实的材料才具有利用价值,居民档案的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性,脱离这一点,居民档案毫无价值,同时在应用档案时要注意保密原则,尊重患者的隐私,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建立档案的医生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根据居民家庭及个人的情况,为健康居民和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卫生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准备一些毫无意义的数字和文字材料。

对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能使居民增加对慢性疾病的认识,为医生的诊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潘雪凤,刘定一.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9,8(15):1293―1294.

[2]刘小平,刘华,秦天刚,等.北京市大兴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健康档案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8,8(23):1993―1994.

篇(8)

以镇(街道)为单位,按照《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2010版)》的内容要求,到2010年底,建立健康档案的农业人口数不低于辖区农业人口数的95%,到2010年建档率达到98%以上。同时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立作为工作重点。

二、基本原则

(一)政策引导,居民自愿。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建档。

(二)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等为重点,逐步扩展到全人群。

(三)规范建档,有效使用。规范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保证健康信息的连续性,并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化。

(四)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充分利用辖区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农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

三、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

(一)建立健康档案。坚持农民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的原则,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行新农合制度等医改重点改革任务,在区卫生局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农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坚持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包括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首次建档原则上由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村卫生室协助完成。更新档案可由镇、村医疗机构共同完成。

建立农民家庭健康档案时要照卫生部下发的《2010版规范》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试行)》(卫办发〔2010〕46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建立电子化的健康档案。逐步实现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与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医院管理、新农合等各有关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共用。

(二)管理和使用健康档案。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要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的管理。在建档农村居民复诊或接受随访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补充、更新和完善相关的健康档案资料,并定期进行整理、核查,以掌握辖区内农村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要有效使用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乡、村医务人员根据健康档案提供的动态信息,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

(三)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转变。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要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推进转变服务模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定期访视等便民服务,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实现对农民的健康管理。鼓励充分利用电子化健康档案等有关信息资源,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群众看病就医。

五、加强组织管理

(一)切实提高认识。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把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扎实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到实处。

(二)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安排的相关补助资金挂钩。

(三)完善工作制度和方案。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实际确定各自工作目标,发挥好技术指导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完善有关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长效制度,注重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四)做好信息统计工作。要加强动态监测和管理,做好健康档案有关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2010年农民健康档案统计基数暂以按照《2010版规范》建立的农民健康档案份数予以统计。

六、全面做好2010年规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2010年是按照《2010版规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启动年,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工作。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2010年10月)各镇(街道)要对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健康查体建档工作。

篇(9)

健康档案的内容和要求

健康档案是社区医务人员全面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依据,是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记录,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根据我市卫生局的统一要求,为社区居民进行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档案,每个家庭档案封面记录户主、住址、电话号码、档案编号、档案内装家庭成员的基本资料,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家系图、家庭成员基本资料、长期用药明细表、健康检查表、接诊记录、预防接种记录、随访监测记录、健康问题等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的方法

1、 与派出所联系,找出我中心所辖居委会的社区居民人员花名册,以及辖区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名称,整理成册为建档做准备。

2、 大力宣传居民建档的目的及重要性,介绍国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优惠政策,服务中心制定具体的优惠措施给居民居民一封公开信通过电视台、小区广播宣传、到社区、闹市区、人口集居地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免费义诊等活动,向居民介绍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及重要性。

3、 与社区居委会联系:以小组为单位,为散在的居民建档,在入户调查前我们在居委会门口及居民区出入口张贴居民建档告知书,给居民一封公开信,并通知入户建档的时间和范围,以及建档的要求等,根据安排时间我们的医务人员与居委会同志一起入户调查建档,成效显著。

4、 与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联系,安排时间为单位职工及家属建档,为辖区内11所学校及4个工厂的所属人员建档,向他们大力宣传开展社区卫生工作的意义以及居民建档后的优惠措施,并利用工厂学校及其他单位开会的机会,向职工宣传,并号召职工向家属传递信息,做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建档数明显增加。

5、 利用社区居民的口碑,居民主动到服务中心来建档,居民来就诊、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孕产妇检查等给予大力宣传,为他们建档,发就诊卡、免挂号费,就诊给予适当的优惠,给辖区内精神病及残障人员免费体检并建档,为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免费健康咨询,免费测血压等。让他们得到了实惠,这样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是从前不愿建档的居民主动建档,使居民建档数明显增加。

建档存在的问题

1医护人员缺乏:我中心有医务人员共26人,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为几万人建档,加之所辖面积广,散户多,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建档内容多等因素,因此人员比较缺乏。

2资金缺乏: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非营利性民生工程,为居民建档要耗费许多人力和物力,自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档案建立,政府补助没到位,确实给我们带来困扰[3],然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卫生体制改革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举措,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们只有先把工作搞好,让居民感到实惠,让政府得到认可,才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3社区居民缺乏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知识,配合不好。在刚开始建档时,我们做了很多宣传工作,但有部分居民不理解,认为我们有利可图,不怀好意,有排斥心理不愿意建档,我们要多理解,多沟通,要耐心地宣传和开导。

健康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健康档案我们设专人管理,按社区,按档案编号顺序摆放在专用档案柜内,慢病、精神病 、残障人以及60岁以上老人、0―7岁儿童,孕产妇等均按社区分柜保管,实行微机化管理,并利用微机的筛查统计功能,准确的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做出社区诊断,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居民建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逐步得到充实和完善,通过近三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已走上了良好的循环轨道。

建立社区居民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是社区居民实行连续的关键,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必须使用有效途径,建立真实、完整、项目齐全的有效的档案。随着社区卫生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政府对社区卫生的加大投入,我们一定会实现健康档案的电子网络化管理。

参考文献

篇(10)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形成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健康决策需要的系统化信息资源。

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那么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哪里?又如何加强此项工作的规范化,将好事办好?笔者结合本单位三年来的实践,对此作些思考。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

(一)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居民健康档案是自我保健不可缺少的医学资料,居民可以通过身份安全认证、授权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居民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相关医学检查及接受卫生服务效果的数据比较,可发现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及疾病发展趋向等,能提高自我预防保健意识和识别健康危险因素的能力,主动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二)提供辅助诊断依据。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生评价居民个体健康水平并针对个体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依据。通过长期管理和照顾病人,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及时发现、辨识病人现存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其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恰当地诊断疾病,开展个体化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针对性地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服务。

(三)提供科研教学资源。居民健康档案收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还可以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素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全科医疗思维能力。

(四)满足健康决策需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健康档案客观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医疗费用负担以及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区域卫生规划、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四个方面:

(一)个人基本情况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二)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四)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与使用

(一)健康档案的管理分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同时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健康档案。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

(二)健康档案的保管和存放。居民健康档案的存放和保管可根据人员编制情况而定,可以单独设立档案室,也可以根据机构实际情况确定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或由责任医务人员兼职管理。健康档案原则上应长期保存,对有些使用频率很高的档案,要及时更新有关资料,确保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三)健康档案的使用。在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应为其填写和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告知在复诊或随访时使用。当已建档居民复诊或随访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由医护人员调取居民健康档案。入户服务或随访重点管理人群时,在确定入户服务或随访对象后,由入户服务的医护人员调取相应服务对象的居民健康档案,并当日交回健康档案存放室。

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条件不完善。健康档案管理的机构、人员、经费和设施等保障措施普遍比较薄弱。二是制度不健全。目前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中的收集范围、管理业务、利用权限等还缺乏健全、配套的业务制度,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三是信息采集难。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前提是需要深入居民家庭,逐项核实,逐一登记,采集健康信息和收集相关材料。但居民的居住情况十分复杂,如人户分离,留守老人居多等,对信息采集中涉及的问题只能得到模糊的解答,准确性欠缺;对精神病疾患等健康信息,很多居民更是讳莫如深,有的还存在抵触情绪。

五、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的几点想法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要充分认识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特别是各级政府应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建设、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健康档案工作提供人、财、物条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结合本地区各单位实际制订行之有效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评价考核机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发挥对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作用,与卫生部门既有分工又形成合力,积极推动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宣传,广泛参与。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积极宣传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提高居民的建档意识,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建档工作,努力提高建档质量。

(三)严格要求,加强监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已是国家统一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7月,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列为首要任务,明确指出要加快组织实施。同年,《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到2011年,农村将达到30%,城市达到50%;到2020年,全国将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及其使用和管理制度。

为此,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实施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与医疗机构经济利益挂钩的机制,将健康档案的建档质量同医疗机构的业绩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有效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在健康档案工作中的重要职责。

(四)健全制度,加强规范。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建设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档案管理的约束性制度,将健康档案的建档管理工作纳入与之相关的部门、单位及人员的职责范围,明确相应的工作责任和监督、考核办法,形成健康档案管理的有效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有关调取、查阅、记录、存放等制度,明确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相关责任人,保证方便使用和安全保管。二是制定档案管理业务制度,主要明确健康档案的内容构成、归档范围、分类整理方法、保管利用要求等,用以满足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需求。

(五)完善存储,保障安全。应当加快建设网络技术平台,建立分级存储结构,实现自动归档和海量存储。为了实现健康档案便于医疗机构间信息交换的优势,需要制订标准,统一信息交换格式,提供转换手段,将信息标准的交换格式通过网络传输或存入可移动载体。

此外,健康档案记录了大量的居民基本信息和隐私信息,它的安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除法律规定或出于保护居民健康目的,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更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篇(11)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在内容上分为3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应用十分频繁,使用价值也最高。家庭健康档案则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目前社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服务中没有被给予更多的统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医师对其所在社区的居民健康状况与社区资源状况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医生在病人照顾中的群体观点。

个人健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病人个人的基本资料,健康问题目录,病情流程表,问题描述及进展记录,周期性健康检查是运用格式化的健康检查表,转会诊和住院记录,预防性记录,慢性病病人随防记录,化验及辅助检查记录。

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家庭的基本资料、家系图、家庭评估资料、家庭主要问题目录、问题描述和家庭各成员的个人健康档案(其形式与内容同个人健康档案)。

社区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资源,社区卫生服务状况,社区的健康状况。

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健康档案可以帮助社区医生了解服务对象,挖掘潜在需求,创造更高价值;帮助社区居民建立新的健康观念,使社区医生真正成为社区健康知识的传播人,实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最终目的,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变为一个“健康乐园”,使卫生服务更具有个性化、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

居民健康档案的数据信息采用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编制的健康档案格式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对本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在辖区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为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奠定基础。

动态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向建档居民发放全科医疗就诊卡,上面注明家庭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编号。居民在每次就诊时必须携带全科医疗就诊卡,医生利用就诊卡提取对应的健康档案,获得关于病人及家庭的健康信息,并详细记录居民本次就诊过程时所发现的健康问题和处理情况等。每次使用结束后放回原处。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在管理上与临床住院病历不同,它可以满足病人对医疗记录知情的期望。通常情况下,病人都希望他们的健康档案由医生或相关健康照顾者管理,并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健康信念模式宜对病人个体开放,并且字迹清楚可读。

健康档案的建立参考住院病历的建立模式。准备一个独立的档案柜,并按照健康档案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格,每个格子对应放入一种内容的健康档案纸。当居民建档时,根据需要抽取格中的档案纸,建立健康档案;当居民有更多方面的健康需要或开展其他健康服务项目时,将增加的健康内容设计成页,记录后放入居民的健康档案中;由于居民的迁出和死亡,健康档案设计时要考虑到档案的存档,在档案纸的边缘预留装订孔。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慢性病管理规范,将慢性病管理与个人健康档案相结合。将参与慢性病管理的居民健康档案标识出来,放入慢性病管理所需的年检表和随访表,并按照慢性病管理规范要求完成年检表和随访表。为保证健康档案中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在健康档案中增加检查结果粘贴页,将日常各种检查结果粘贴在上面。

根据封装健康档案的档案袋(夹)的颜色进行标识。例如绿色代表一般健康档案、红色代表糖尿病病例、黄色代表高血压病例等。既能让全科医生从健康档案的表面就能对居民健康状况有个直观的了解,又方便了健康档案的分类、查找等管理工作。

由于健康档案中还有一些预约项目和慢性病管理中要求定期随访,因此全科医生除在健康档案中详细记录下次服务时间外,还要单独制定一份预约服务登记表(簿),记录为居民预约服务的时间和项目,以免遗忘,保证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的卫生服务。

对采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的数据信息要实行专人管理、专机录入、专人维护,定期做好数据备份,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

定期对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资料进行有关统计和分析,作出社区诊断,及时发现居民的卫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涉及个人隐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康档案信息使用审核登记制度,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健康档案原则不准其照顾者以外的人员阅览或拿取,以保证病人的隐私权利。在病人转诊时通常只书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健康档案工作职责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