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家装调查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7: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家装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家装调查报告

篇(1)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77-02

一、调查背景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人际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生态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各种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各种心理问题明显上升。实践证明,善于与人交往的儿童身心愉悦,心理普遍很健康。而家庭环境是家庭成员成长、生活、学习的活动范围,它不仅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还会对儿童的智力、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儿童在进入小学后,学习教育的影响在不断增加,但是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并未消失,家庭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可能决定着儿童的成功与否。可见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在我国古代人就已经意识到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外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1966年,美国学者科尔曼发表了题为《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造成学生学业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智能与家庭背景。威丝曼(S.Wiseman)在曼彻斯特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小学生的成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家庭环境。按分量说,家庭是邻居和学校两者影响之和的二倍”。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何等深远的影响。

二、调查目的

中高年级小学生家庭状况调查是课题《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探究》研究中的一部分。这个课题于2013年7月被列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本课题组在2013年10月举行开题仪式,完成开题报告后,依照课题的实施计划,进一步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实验研究方案。于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完成了被研究者家庭状况调查的问卷的编制,调查及统计,现予以分析,形成报告。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成员关系良好,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家长教养方式比较理性。大部分家长能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当然,也有部分家长不太关心子女的教育。我们认为,要想把孩子培养好,使孩子的发展符合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建设学习型的家庭,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提倡理性教育。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是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结合调查内容的具体特点,选取了西隅中心小学和新步中心小学的三至六年级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分发调查问卷320份,收回320份。这些调查对象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群体中具有代表性(不同性别、城镇或农村户口、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留守儿童等)。经调查可知,参与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为8-12周岁;男女生比例为女生略多,占53.4%;独生子女约占49.3%,其中西隅中心小学的独生子女约占64.6%,新步中心小学的独生子女约占19%。调查获取的数据信度较强,获取的信息对课题研究的借鉴意义较大。

本调查问卷共分五部分,15道题目。其中,第1-3题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第4题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第8题调查了解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第11、12、13、14、15题调查学生的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第5、6、7、9、10题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关系。调查结果详见下列各表:

表一:学生基本情况

表(Ⅰ)

表(Ⅱ)

表(Ⅲ)

表二:家庭结构

表三:父母的文化程度

表四:父母养育方式

表(Ⅰ)

表(Ⅱ)

表(Ⅲ)

表(Ⅳ)

表(Ⅴ)

表五:家庭成员关系

表(Ⅰ)

表(Ⅱ)

表(Ⅲ)

表(Ⅳ)

表(Ⅴ)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某些方面不够的地方,,如:这些家长中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占77%,学历不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点主要在身体健康方面,对人品、能力、其他方面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较少。大多数时间与自己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仅占49.1%,将近一半。有50.9%的孩子跟父亲、母亲一方或者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父母和孩子经常进行交流的为58.5%,比例偏低,有5.8%甚至是几乎不交流。孩子的依赖性强,经常进行家务劳动的有46%,偶尔才进行家务劳动的占48.3%,而从来没有进行家务劳动的占了5.7%。这些已经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难以想象,他们中有些人还从未进行过家务劳动。可见,这些平时都是由家长代劳的,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强。

成因分析:

(一)学校原因:虽然在近几年里,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加上专业心理教师的缺乏,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后。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后学校束手无策,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二)家庭原因:在参与调查的学生家庭中,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有35.6%的家长为初中及以下学历,41.4%的家长为高中学历,仅23%的家长为大学及以上学历。注意:这是指学生的父母的最高学历。有一部分家庭是其中一方学历较高,另一方学历较低甚至不识字。因为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使得一些家长对孩子无心进行辅导,也无力进行辅导,对孩子的心理漠视或无视,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了或大或小的一些问题。有的孩子觉得家庭不温暖,有4.7%的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感到无所谓,有2.7%的学生讨厌自己的家庭。家庭中亲子关系如果失调,也会使子女对家庭产生失望、厌倦、对立和无助感,学生在校受到的挫折不能在家庭中获得理解,不能把家庭作为应付刺激的支持源。这些都当引起家长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时间与自己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仅占49.1%,而有50.9%的孩子跟父亲、母亲一方或者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人生活在一起。这些都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不利。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当孩子的主要抚养人不是由父母亲自担当时,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会大大增高。

(三)社会原因:在当前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尚未全面普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出于社会层面的关心、理解和疏导也不尽人意。

四、对策

学校:学校应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入课堂。同时建立和完善专用心理辅导室的配置,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发展性的心理辅导上。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咨询辅导,矫正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立、自理、自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带着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家庭:很多家长的自身文化水平低以及工作、生活的忙碌使他们无法担负起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有的甚至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因此我们建议作为父母要经常看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刊,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困难,给孩子一些引导和帮助,在家庭中构建“安全型依恋”的亲子关系。这些都是提升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的非常好的途径。

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光靠一个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功能,改革教育方法,开辟多种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47-02

1 问卷调查说明

(1)调查目的。近年来,保定市养老形势日趋严峻。调查保定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有助于更加清晰和明确地把握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的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涉及了保定市辖下的四个市区的15个典型社区的老年人。调查对象中,男性老年人占47.6%,女性老年人占52.4%。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10.2%。

(3)调查方式及内容。此次调查遵循多水平、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程序。调查内容涵盖了老年人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健康状况、需求状况等具体内容。调查共发放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41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2 调查结果分析

(1)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的需求。明确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主体是构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75.9%、56.2%、32.8%的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社区和家庭来提供。这也符合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本质要求及发展方向。具体见表1。

(2)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明确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是构建完善的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先前学者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笔者认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应该包括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法律维权服务等。此次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量最大,约45%的老年人存在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其中体检、康复保健和推拿按摩三项需求较大,分别有57.8%、53.1%、48.7%的老年人表示存在较强烈需求;老年人对家政服务需求量次之,近四成的老年人表示对家政服务存在较强烈的需求,其中管道疏通、房屋维修和家电维修三项需求较大,分别有46.6%、45.6%、45.1%的老年人表示存在较强烈需求;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和法律维权服务的需求量相对较低,研究发现仅25.9%的老年人存在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仅21.4%的老年人存在法律维权服务需求。具体见表2。

(3)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的需求。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调查发现,分别有58.7%、54.7%、36.4%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急需掌握护理、老年保健学、沟通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转变,如今老年人所要追求的是体面而又尊严的晚年生活。具体见表3。

(4)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是开展高效居家养老服务的物质基础。调查发现,老年人对室外活动场地的需求量最大,有超过七成的老年人表示对室外活动场地存在较大需求。此外,老年人对老年人活动室也存在较大需求,有67.0%的老年人表示需要该项服务设施。充足的室内和室外活动场地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文娱生活,也可以为老年人建立新的社交网络提供条件。具体见表4。

3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较大。对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以下几点需求规律:其一,绝大部分老年人希望政府、社区和家庭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其二,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应该重视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其三,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需要重点掌握护理、老年保健学、沟通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四,居家养老服务应该注重提供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活动室等服务设施。基于以上认知,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明确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提供方式。“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养老网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因此,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官民结合、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主体建设方面:首先,应该强化政府对福利事业的主导责任,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健全机构参与的法律法规,完善服务提供的制度设计,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增加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其次,应该重视与社会力量的协作发展,一方面,应该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参与主体,尽可能吸收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努力构建服务机构与社区之间的联系机制以及机构与家庭之间的信任机制,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内容体系。多层次且翔实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可以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但是,保定市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呈现“大众化”的趋势,服务内容层次较为单一。正确的市场需求评估是制定合理服务内容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应该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需求,其服务内容应该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法律维权等多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医疗保健服务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内容,其次是家政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法律维权服务。因此,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内容体系应该重点把握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分类和规范,并且能够有重点有序地推进服务层次和水平的提高。

第三,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人员素质。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一环。而当前保定市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结构单一、专业化水平较低。为有效解决该问题,促进服务人员的多层次、高水平发展,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教育和培训的机制尤为必要。上海市为提高养老服务人员质量,特批准了22家培训机构举办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培训班。笔者认为,在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过程中,必须重视培训内容与老年人需求的接轨。调查发现老年人对服务人员护理、老年保健学和沟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需求。但是,通过对上海市服务机构服务内容的了解,我们发现上海市居家养老护理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护理、医学护理常识、紧急救护知识、老年保健常识等,缺乏对服务人员沟通等技能的专项培训。而服务人员与老年人良好的沟通是其了解老年人服务需求,尤其是老年人心理层面的需求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第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服务设施。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服务设施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个方面。硬件设施主要指社区内老年人活动室、康复保健室、室外活动场地、图书馆阅览室、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紧急救助设施等;软件设施主要指社区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专业化服务水平。此处重点强调社区硬件设施的建立健全。调查发现,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的拓宽和社区老年人活动室的建设是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硬件设施的重点内容。政府和社区在解决以上问题过程中需要承担主要责任。一方面,政府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老年人口的分布特点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差异化配置养老服务设施;另一方面,社区应该科学合理管理社区用地,做好社区养老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未来之路[J].人口与经济,1999(2).

篇(3)

岱山县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部,是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人口约20万,是一个祥和而又热闹的小城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几年来,岱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我们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对岱山的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环境的状况,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一、调查人员:宓则含、刘珂铭

二、调查的对象、时间和方式

20xx年8月11日至17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一星期的实地调查,其中调查的对象有:水资源、白色污染和噪音污染。

三、调查的内容概况:

(一)水库

我们先观察了长河路的水,长河路的水呈黑绿色,河水正在消毒,冒出了许多泡泡,象一个隐形人在河里洗泡泡浴,虽然它能映出周围的树木,但是上面有一些纸、塑料袋等垃圾。而海水就更脏了。海水是泥黄色的,海水里也有一些木头、饮料瓶和纸头。我们还实地观察了摩星山水库、枫树水库和洛沙湾水库,水库都还有一半多的水,水都很清,没有漂着什么东西,但我们下来时顺便看了与枫树水库相连的长河以及与摩星山相连的长河,长河两边虽然都绿化了,但河面上还是漂了些白色塑料袋以及一些杂物,还有很多人在长河里洗东西、钓鱼等。

(二)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最严重,不自觉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多,自从有了限塑令后人门还是不会自觉地用环保袋,还是以塑料袋为主。我们到小菜场门口去调查了一下,数了30人,每个人都拎着好几个塑料袋,没有一个人带篮子。因为菜场还在供应塑料袋。我们又到三江超市调查一下,观察了其中两个收银台,共统计了二十个人,十三个年轻人,四个学生,三个老年人。其中十一个年轻人和二个学生购买了塑料袋,另二个学生没有装塑料袋,直接用手拿走了,其他的几位都是带了袋子,但只有二人带环保袋。

(三)噪音

我们岱山的噪音污染还是比较小,白天主要是在建设工地工作的机器的噪音,在新区的建设工地上,来回拉石头的汽车发出的喇叭声,挖土机的声音,打桩机的声音很响。在城区道路改造的机器也有很多声音,来回汽车鸣喇叭的声音也很响。晚上比较安静,但空调机发出的声音和来回汽车的喇叭声还是有些吵人。

四、实地调查后的发现:

我们调查后发现,环境污染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工厂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排放。

2、生活污水的排放。

3、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

4、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五、调查后的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是社会的主人,保护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2、不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3、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减少白色污染。

篇(4)

1.1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近几年的城市贫困发生率基本为6%-8%,而2006年我国城市贫困率为5.3%。城市贫困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大大高于十年前水平。

1.2特点

分析2006年几个省市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其以下特点:

1.不同类型区域与城市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

2006年东南沿海地区的低保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平均为4.75%,低保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平均为4.18%,而东北地区低保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平均为10.5%,低保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平均为9.1%。2006年的低保平均水平为203.6元,东北地区为143.1元,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而东南沿海地区为221.5,高于平均水平。显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贫困程度较东南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更为严重。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区域经济结构特征和城市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有关。

2.城镇贫困问题有适当程度的缓解

近几年的城镇贫困发生率基本在6%-8%,而2006年的这一数字下降到5.3%,贫困问题有适当程度的缓解,这得益与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计划的多年累积效应。近几年来,我国不但致力于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而且也更加关注城市贫困群体,相继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计划。

2致贫原因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致贫原因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因素,即由于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企业破产,致使职工下岗与失业,家庭实际收入减少;

二是个人因素,如个人健康问题、素质问题、择业观念等原因,导致不能从事或只能从事低收入工作;

三是家庭因素,如赡养系数大或其他负担过重等等。

本调查问卷设计了五个具体原因和一项其他原因。

从调查结果看,首要原因是无固定职业;其次是下岗;并列第三的是子女上学和其他;第五是意外事故;第六是天灾。

其中,无固定职业的比例最大,为40%,所占比例将近一半。其次是下岗,所占比例为16%。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我国这些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分不开的。一些受旧体制束缚的行业和企业,人浮于事,冗员膨胀,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企业陷入极大的困境。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使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造成其收入下降,陷入经济困难。这一宏观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当前城镇致贫的主要因素,应当予以重视。

根据调查结果,子女上学已成为城市居民贫困第三大原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物价指数的提高,教育费用也水涨船高,在居民消费开支中,教育开支占有很大的比例,这对本来生活上就难以维继的贫困居民来造成很大的压力,对子女教育费用的支出可能导致其更加贫困。调查结果显示,其他致贫原因主要来自贫困居民家庭因素,如子女患病、主要劳动者身体状况差失去劳动能力、家庭突遭变故等。

3政策建议

对于低保户最须解决的问题,本次调查列出了六个项目,即“提高最低保障水平”、“建立医疗保险机制”、“建立助学机制”、“给介绍一份合适的工作”和“建立养老机制”。根据调查结果,列为解决的问题首位的是工作问题,其次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接下来依次是建立医疗保险机制、助学机制和建立养老机制。

我国现阶段主要通过社会救助制度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其主要是由政府牵头,通过法律保障,建立社会救助制度。我国针对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救助制度的核心,在解决当前贫困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决了我国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问题。正如调查结果所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是城镇居民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低保制度的优越性借以解决当前城镇贫困问题。但是这项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如:低保制度覆盖范围过窄、低保制度的管理问题、低保标准不够合理、低保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调查结果,虽然要求提高最低保障水平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有更多的人希望得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政府应该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多方面扩大就业渠道。具体建议如下:

(1)实施再就业培训计划,提高贫困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为再就业提供保障。

(2)通过发展劳动力市场,积极转换就业机制,从以行政安置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转变。

篇(5)

一,关于上网频率和用途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寒假期间都会上网。上网频率一般以几天上一次网居多。上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小时。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为大学生进行的常规上网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人均电子邮箱2.46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10%和15%。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上网情况又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数据:

男生女生上网人数情况百分率差异表

上网频率(天/次) 用途

0 1 2-6 7 30 30以上 了解信息 娱乐 学习 联络

男生 0.00% 17.65% 43.14% 23.53% 1.96% 0.00% 68.63% 80.39% 13.73% 49.02%

女生 0.00% 5.80% 47.10% 42.75% 10.14% 3.62% 68.12% 87.68% 28.99% 74.01%

平均 0.00% 8.99% 46.03% 37.57% 7.94% 2.65% 68.25% 85.71% 24.87% 64.55%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上网的频率普遍比女生频繁,大都集中在1-7天一次。而在用途方面,了解信息两者大体相同,虽然女生在娱乐方面比男生还多1.29%,但在学习方面却比男生高15.26%,这似乎体现了女生的自律性更高些,而在联络方面,女生的``爱嚼舌头’’与``重感情’’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百分率比男生高24.99%也在意料之中。此外,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中从未上过网的概率是零,而经常接触网络的占半数以上。这说明网络生活在大学生中已经得到相当的普及。

纵观平均百分率,在用途方面,据首位的不是获取信息,也不是学习,而是娱乐。这也难怪,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花花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还未经历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所拥有的阅历还不能够使我们在诱惑面前有张有弛,有时宁愿选择娱乐,满足一时的身心放松。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娱乐的态度应该一见就嗤之以鼻,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毕竟娱乐能放松一个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东西轻易能替代的。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娱乐不应该占主导,这就像网络并不是单单为娱乐而发明的,我们始终都得记住网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二,关于网上联络的调查

网友个数 少于5 6到10 11到20 20以上

42% 24% 14% 21%

其中16%的人交有同性网友,交异性网友者多达65%;有大龄网友者仅占4%,而同龄网友比率高达79%

聊天工具 qq 聊天室 bbs 其他工具

70% 40% 40% 8%

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分别为17%和5%

看来上网聊天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交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有6个以上的网友,而有两成被调查者有多达20以上的网友,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人际网络。大家似乎对交异性同龄网友情有独钟,而大龄网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总体上网聊的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与对骂等不文明现象,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

三,关于网游态度的调查

1上网与学习 耽误学习 促进学习 不促进学习但增加综合素质

6% 18% 81%

2 网络信息可信度 较高 一般 较底

11% 73% 16%

3 网络黑客 崇拜 明确反对 有机会也想尝试

29% 27% 44%

4 网恋 支持 反对 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11% 13% 7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在我们周围埋下隐患。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赞成网游的,积极肯定上网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或可欣慰的是,这些调查结果意味着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有所提高,整治网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毕竟网络是存在风险的。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不反对网络黑客,这让人对于网络安全性不免产生担忧。众所周知,电脑一旦感染病毒就不能正常运行,里面的重要资料信息可能被盗取,如遇到病毒泛滥,整个感染的局部网络都有瘫痪的危险,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另外,大学生对待网恋的态度比较成熟,只有11%的人相信网恋,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一些看法与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信息时代这个大潮流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作了初步了解。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总体来说,网络生活之于大学生利大于弊,大学生对待网络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网络还在继续的发展与完善,就像当代大学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虽然他们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都在走向成熟。或许现在还看不到他们开出娇艳的花朵,但不久后一定能品尝到他们结出的饱满果实。

篇(6)

发现三 家校合作过程单向发展,学校逐渐变成家校合作的主导者和指挥者,家长逐渐变成家校合作的配合者和服从者,家校合作逐渐变异为支配与服务的关系。

发现四 家校合作的制度设计先天不足,专业服务人员缺少,针对家校合作双方的专业服务匮乏。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随着生本观念的深入,教育外延的扩张,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校必须和家庭联手、协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但由于受到初中公办学校办学理念、制度设计、实施过程、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等因素制约,家校合作一直在困境中徘徊。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僭越,家庭教育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丧失了家庭教育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干扰学校教育,导致学校教育被动迎合,丧失了学校教育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家校合作应如何突破困境,即独立又融合,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家校合作新的历史命题。本文就初中公办学校家校合作的现状展开专题调查,探索加强改进公办学校家校合作的有效路径。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2012年4月,调研组在本区内七所公办中学随机选取八年级30%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70份。问卷由调查组发给学生家长独立完成,统一回收后由调查组进行统计分析。问卷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心理与学习评价中心编制的家校合作问卷,共包括六个部分,涉及家长对家校合作目的的认识、家校合作的整体情况、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角色等,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认为:“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的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1]这是对家校合作最好的诠释,而本调研结果所呈现的家校合作状况远没有达到这一理想境界。

(一)家校双方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不清晰

家校合作本意是集聚双方力量,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出力,而调查结果发现,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的目的和作用,被动服从者居多。仅有两成家长认为家校合作可以促进自己更多地参与子女的教育,也是学校吸纳社会资源丰富学校教育的有利举措,更是自己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合法途径。而八成家长却认为家校合作只是“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48.0%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主动参与家校合作,家校合作主要就是听从、配合教师和学校的安排而已。

不仅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的目的和作用,学校教育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也不清晰。他们更多地认为家校合作就是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教育,认为家长缺乏专业性知识,无法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过多参与还会对学校教育工作造成干扰和阻碍。于是,学校逐渐变成家校合作的主导者和指挥者,家长逐渐变成家校合作的配合者和服从者,家校合作逐渐变异为支配与服务的关系。

(二)家校双方对合作价值存在理解偏差

美国学者大卫·威廉姆斯(David Wiliams)研究发现,家长在学校中渴望扮演不同的角色,其角色范围可从指导孩子或课堂辅助到参加校委会制定学校规章等。[2]另外两位学者兰根布伦纳(M·R·Langenbrunner)和索恩伯格(K·R·Thorn·bury)则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家长角色分为三类:“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3]

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基本以“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身份参与家校合作,具体形式有一学期1~2次的家长开放日、学生作品展示、家长会,随机的家校联系薄、电话沟通、个别约见、家访以及参与学校培训、个别咨询学生成长问题。从调查中不难发现,现在家校合作已从最初的家长会发展到多样的形式,但尽管学校在吸引家长参与合作上动足了脑筋,但合作的有效性仍无法得到保障。(见表1)

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活动基本由学校组织,家长旁观,双方缺乏深入互动,更多是单向参与。进入初中,专业化程度加深,家长“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制作教具、参与班级活动、课堂观摩的机会大大减少,只有约8%的家长有“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的意识。这表明家长在家校合作中还是处于被动局面。学校在家长参与家校合作上往往认为“家长只是简单地推卸责任”,或对学校进行“不成熟的质疑”。面对家长的参与热情,学校基本采取“推”和“拖”的方式消极应对,或者就事论事,提什么改进什么,缺乏有效的跟进措施。

篇(7)

本文为第六届学生科技科研项目,项目名称:石家庄工薪阶层“夜经济”的现状及发现前景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XY201021)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发展夜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对石家庄市夜经济的起步、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定调整,并结合夜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基于石家庄市下一步的发展蓝图,对石家庄市夜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发展概况

石家庄市的夜经济虽然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历史。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只有一百来年的历史,就是铁路枢纽,把外地经商、做工、淘金者、平民百姓等集中到此。没有南方的山水、没有沿海的风景、没有大城市的繁华、没有传统的人文底蕴和消费传承。这一切决定了石家庄这个土生土长的中等城市的居民没有夜经济的习惯。即使进入了21世纪,大部分人宁愿晚上在家看电视、上网,也不愿意出门进行夜间消费,这导致石家庄市的夜晚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

(二)起步。从2010年开始,市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有关“夜经济”消费的发展条例,鼓励和支持商家在夜间进行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大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石家庄夜消费。以重点商圈延时、促销为手段,以建设完善购物、酒吧、风味小吃、休闲娱乐特色街区为重点,以发展方便工薪消费者的夜市为必要补充,着力打造特色独具、健康时尚、业态多元的石家庄夜生活,做旺夜经济。

(三)发展。随着石家庄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好多工薪阶层中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的消费状况,需要更多有特色的产品满足夜间的消费。并且其中大多具有消费前瞻性,提出诸多消费需求和夜经济建议,以便更好地加快石家庄市夜经济的发展。

(四)成效。由于许多厂商和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石家庄市夜经济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较大发展成效。通过发展夜经济:一是刺激消费。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人口已有7,000万,储蓄额高达14,000亿元,平均每月人均收入2,300元,夜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相比2009年占17%。在税收方面,自2010年10月1日起,政府对经设区市政府认定的夜经济特色街区内娱乐业纳税人按照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文化、体育业纳税人按照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二是产生文化效应。重点打造的13条夜消费特色街区、夜市,成为推动全省夜经济发展的示范街区。在城市社区、广场、公园广泛开展音乐、舞蹈、曲艺等群众文化活动,这对于工薪阶层的大部分人的健身活动有很大影响,并加强对街头文化活动的指导提高,着力培育石家庄夜间文化生活独特的风景线。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石家庄市的夜经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比其他大城市和南方一些夜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环境脏乱差。发展夜经济相对投入一定的设施建设,但忽略了环境问题,环境得不到很好的改善,致使白天人行道环境日益恶化,从而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危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特别是露天烧烤,各种小吃,致使空气污浊、地面油腻、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餐具不洁、地沟油、过期半成品,等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是大多数人要考虑进行夜间消费的首要因素,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要很好的改善,石家庄的夜经济很难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

(二)安全有隐患。发展夜经济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在大家逛夜市的同时,手机、钱包等被偷是经常的事,夜市发展的同时也给那些不法分子提供机会。尽管每个夜市上都会有巡警在不定期的巡查,但我们仍然需要加强安全保障。在我们走访调查过程中了解到阻止工薪阶层参加夜间消费的原因,在抽样样本中,有27.27%的人群认为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22.72%的人群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20.45%的比例认为消费价格偏高阻碍了其夜间消费,而认为消费种类少、质量不高的占到18.18%,认为消费场地少的占到9.10%,另外只有2.27%的比例认为城市交通不够发达。所以,安全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地方特色。其他城市夜经济都各具地方特色,如北京的“酒吧经济”涵盖了汽车酒吧、足球酒吧、艺术家酒吧;上海“PARTY经济”突出,有面具PARTY、随性PARTY;长沙风行的是“K歌经济”:歌厅数量多、上座率高,凌晨一两点大小K歌场所爆满,马路水泄不通;成都特色是“吃喝经济”:啃兔头、剥龙虾、吃烧烤、摆龙门阵,等等。而石家庄市的夜经济整体规模不大、亮点不明,还是传统的KTV、酒吧等高档的消费场所居多,而大型综合性娱乐购物场所和适合大多工薪阶层休闲娱乐的夜排档、夜市场等消费场所缺乏本市特色。

三、几点建议

(一)建设时尚特色夜经济。抓住工薪阶层的特点,针对他们当中大部分的年轻人,推出有特色的消费场所,贴上时尚的标签,定位在心态年轻者身上。打造针对相对年轻的工薪阶层的“纯粹”购物中心。比如,情侣商场、流行颜色、时尚服装、流行歌曲、台湾水果、韩国料理、巴西烧烤、西班牙歌舞等。这些人有前瞻的时尚消费理念,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这对石家庄工薪阶层中年轻的消费群体的时尚度有一个大大的提升空间,也是对时尚一族的生活方式的引导和提升,对石家庄市的夜经济起到一个领跑作用。

(二)大力打造文化夜经济。丰富群众夜生活,繁荣省会文化市场。倡导“商旅结合、文旅结合、服务游客”理念,借助全市夜景照明工程,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开展夜间旅游活动。组织旅行社开设夜间旅游项目和多条夜景观光线路。结合石家庄市地形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大众化消费方式。发展夜间经济文化产业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产业支撑,也是提高工薪阶层素质和文化水平、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必要要求。要充分发挥石家庄市文化优势,为繁荣夜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体制。政府要充分调动商家发展夜经济的积极性,有部分商家实力不够,缺乏发展夜经济的动力,这是制约夜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开放夜间市场,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降低其经营成本是关键。所以,石家庄市政府要研制发展夜经济的具体扶植政策,如加大工商、税收优惠力度,有效降低企业夜间经营成本;鼓励、支持商家规范增设亮化设施和霓虹灯广告;具备计量条件的地下商业街店铺外照明按照城市道路照明价格收取;延长营业时间后,晚上调低电价;设立夜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对发展夜经济有积极意义的商家给予奖励等。

(四)建立公众消费体系。工薪阶层中有着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群体,这需要针对不同人群打造不同特色的消费场所。建立消费者意见箱,听取不同人群的需要,从而打造不同消费层次的活动场所。制定一本市民夜间消费手册,培养其夜间消费意识:比如晚上都有哪儿比较能吸引人的活动?怎么去?干什么?倡导多种夜生活方式,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吃、喝、玩、乐购物、交通全部整合出来,培养工薪阶层“夜生活”的意识。

(五)规划大学生夜市。对于西南高校区,这里有将近二十所高校,十几万的学生消费群体,具备一定的人群基础。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不像工薪阶层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所以他们的消费需要比较低端的产品。这周围有不少小型的夜市,也有二六集贸市场,其规模较大,但由于没人管理,环境比较较恶劣,沿街条件也比较差,所以尚没有形成规模。要发展大学生夜市的现状基础比较客观,而且学生的需求量大,针对他们自身的特点可以发展夜间的消费,这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如:晚上可以开展露天KTV;承办图书展;写歌、写诗;表演话剧、小品;趣味演讲;各类球赛;夜间书法绘画大赛等,设立一些比较有吸引力的奖品来鼓励学生参与。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尹世杰.闲暇消费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李经龙,张小林,马海波.夜生活与夜经济:一个不容忽视的生产力.生产力研究,2008.1.

篇(8)

(一)家长学校的组织领导健全从收回的问卷来看,所有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小组,配齐了家长学校领导班子,大多数家长学校的校长均由学校校长或副校长兼任,学校的中层领导或教学骨干兼任了家长学校的校委会成员。如__江五小,由一名曾担任过乡中心学校校长的副校长兼任,学校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和六个年级的年级组长为家长学校校委会成员。

(二)家长学校规章制度较完善每个学校都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做到了每个学期有工作计划、有课题安排、有总结汇报,有10多所学校还有家长学校开办的照片资料、讲课资料等。如__江镇五小建立家长学校工作制度、例会制度、学员制度、优秀家长评选等制度。

(三)家长学校经费保障相对较好在问卷调查或电话调查中,除了8所学校没有填报经费保障情况外,其余71所公办、民办学校都在办学经费上单列了专项经费给予保障,最多的是3000元,最少的是1000元。

(四)家长学校教学活动能够开展调查显示,__县所有家长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一两次活动,最多的开展了四次活动。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活动时间不固定,有的在学期初,有的在半期考试后,有的在期末前,个别的在发生特殊事情时。活动内容主要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形式举行。县城中小学还与移动、电信等部门建起了家校沟通的校信通平台。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高。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素质的重要场所,是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__,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家长,都在认识上存在着对家长学校重要性认识不够高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将家长学校办学情况列入管理考核内容,对家长学校活动没有具体明确的刚性要求,从而导致对家长学校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散;而主阵地学校一方,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质量尤其是学生考试成绩上,应试教育特征特别明显,而没有把家长学校当作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扩展,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大格局的重要环节;在家长一方,对家长学校知之甚少,除了开家长会或班主任偶个打个电话联系外,根本认识不到家长学校的功能、作用,在调查中,甚至还有30%的家长从未听说过家长学校,更不用说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了。

二是保障力度不够大。思想认识上不高直接影响家长学校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

篇(9)

星期六,妈妈带我去凤凰广场调查环境。

我来到草坪上,看见许多小朋友围在一起吃东西,吃完后,把袋子随手扔在了草坪上,我上去制止说:“小朋友们,你们不要随地乱扔垃圾,这样会污染环境的。”小朋友们听了,连忙把扔在草坪上的垃圾捡起来了。然后,我看见马路旁边有卖烤羊肉串的,一个大姐姐买了几串,吃完后,随手扔在了马路旁边,我来到大姐姐旁边说:“大姐姐,我们不能随手乱扔垃圾,因为这样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大姐姐听了,把羊肉串签扔到了垃圾箱里。

篇(10)

1、问题的提出

客家民间美术凝聚着客家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但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乘虚而入,导致人们对外来的一些文化津津乐道,对中国传统的客家民间文化却知之甚少。人们对于客家民间美术的态度和观点有歪曲和误解的倾向。许多人把客家民间美术当成是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点缀;当成是表现经济利益的幌子;当成是感念旧时生活的一个怀想目标。在很多人的心中,客家民间美术甚至只是一个文化概念。丰富多彩的客家民间美术有失落的迹象。

如何保护与传承客家民间美术是当前社会各界需要关心的事情,而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教育。从学前期开始进行客家民间美术的教育,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现有的客家民间美术丰富繁杂,科学与迷信、先进与愚昧并存,幼儿园在进行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访问,分析当前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为后期进行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2、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开展的现状,研究者选择了赣州市的两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幼儿园园长、一线教师、幼儿家长进行访谈,并观摩了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幼儿教师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期望从中了解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2.1文献法与调查研究法

研究者结合中国知网上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最新的相关领域中所呈现的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

走访赣南客家文物博物馆、赣县客家文化城等进行实地调研活动,实地考察拍摄赣南客家民间美术作品,收集整理客家民间美术活动,提炼出适合幼儿进行的客家民间美术活动。观摩有客家特色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幼儿教师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

2.2访谈法

课题组成员基于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资料,设计访谈提纲,深入各类型各层次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并选择了两所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园长、一线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深度的交流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客家民间美术的认识情况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客家民间美术利用的实际现状,并对其进行反思与研究。

3、调查的结果

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园园长、一线教师及幼儿家长对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观念与态度、内容、过程与方法等进行了深度的访谈与调研。接下来,研究者从以下维度分析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

3.1对幼儿园开展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的认识

通过访谈,研究者发现幼儿园园长和一线教师全部都认可开展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有的谈到“幼儿园开展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可以丰富幼儿园美术教育资源,也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有的谈到“开展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民族归属感,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美术经验”等。

但许多一线教师也提到会因为时间与精力问题,不愿意花心思去进行实践与探索。“园长布置任务,我们照做就是。幼儿园老师的工作负担太重了,什么都要管,一堆的教学计划、教案、观察记录、教具的准备、环境的布置等事情太多,忙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

另外,对家长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也认可开展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但多数家长对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意义的认识更多的是一种直觉性的理解,并未深入到客家民间美术与人生、与生活的关系等更深层次的理解上。有的家长功利性的思想较重,比如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学不学客家民间的美术,我们没有决定权,我们家长很被动,我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

3.2对幼儿园开展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内容的认识

园长和老师都对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但不是很全面。多数教师对于剪纸、年画、服饰、编织、建筑等生活中很常见的了解较多,对于染纸、刺绣、泥塑等认识较少。

目前各幼儿园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是幼儿园负责人选好教材,幼儿园老师按照指定的教材上课,而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很少关于客家民间美术方面的内容,老师也懒得去自己另外选择内容,设计活动。除少数老师要上公开课或幼儿园有任务的情况下才会去进行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

许多一线老师提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有现成的客家民间美术的内容能直接拿来用就好了,不用自己去想上些什么和怎么上的问题,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自己去设计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教学活动方面如果是教材上有的就按教材上,如果没有的就不再自己去设计活动。”还有的老师说“其实我们老师自己都不太懂得客家民间美术,怎么去教孩子们呢?而且孩子经验有限,很多客家民间美术的内容孩子也不理解。”

有的家长认为“具体学什么美术内容不是我们家长该考虑的问题,那是老师的事情。只要能让孩子开阔眼界,多掌握知识,对孩子学习有利的都可以。”

3.3对幼儿园开展客家民间美术教育的过程与方法的认识

目前幼儿园开展客家民间美术活动一方面主要集中在环境创设上,许多幼儿园选择了一些客家民间美术的元素来装点幼儿园环境,但缺少幼儿实际动手的痕迹。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似乎成了老师的“专属工作”,不再是孩子与教师共同建构、共同成长的环境。

幼儿园开展客家民间美术活动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日常教育活动过程中。有的幼儿园里开展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多数是幼儿园为了园本特色或为了节庆演出等功利性性色彩,而这些最后都需要成果的展示。成人的急功近利常常会等不及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思考、创作与表达,他们并不关心活动的过程,他们需要看到的是成果。这种舞台化、功利化现象严重破坏了幼儿进行客家民间美术活动的乐趣。

4、分析与建议

4.1厘清观念,明确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活动的目的

当前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不够重视,幼儿园教师、家长对客家民间美术活动的认识不够深入,教师的美术素养有限,缺乏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指导经验,过于功利化的态度等。幼儿园要充分重视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活动,首先要从思想上端正对教师的观念。明确幼儿园进行客家民间美术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是取得形式上的某种胜利。

4.2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客家民间美术教育内容

现有的客家民间美术丰富繁杂,科学与迷信、先进与愚昧并存,适合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的资源比较匮乏,开发利用不够到位;有些内容偏离了幼儿的生活,幼儿无法理解和接受。我们认为有必要分析、筛选、提炼、统整客家民间美术,选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且让幼儿感兴趣的客家民间美术教育内容,将其与幼儿园的课程有机地整合,建立适合客家幼儿园的客家民间美术教育体系,更好地发挥客家民间美术的教育价值。

4.3争取幼儿家长的强有力支持

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不是幼儿园教师单方面的事情,家长作为学前儿童客家民间美术的重要一端,家长对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观念对幼儿园客家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积极争取幼儿家长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玮.幼儿园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D].山东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6月

篇(11)

二是产品档次较低。我镇羽绒服装产品以背心为主,面对中低档市场,出厂价格每件15元左右。虽然大多都注册了商标,但没有一个有影响的品牌,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不高。

三是生产方式落后。我镇羽绒服装行业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厂房、仓库设在家中,几台机器、几个工人就是一个工厂。规模较大的也由于厂房和工人等问题,采取分散设点的方式进行生产,加工点遍及全镇及周边乡镇和县区,安全隐患大,不利于先进工艺的实施和企业的管理,以至于在境内甚至无法找到一家有一定规模、较为正规的羽绒服装厂。

四是扩大生产困难重重。由于我镇羽绒企业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没有可用于进行质押的固定资产,无法获取贷款,企业很难做大。同时由于受场地、职工宿舍硬件设施等制约,也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五是行业管理松散。我镇羽绒企业户数多、规模小,缺乏统一的行业协调管理,没有技术研发、原料采购、市场营销等行业服务组织,各自为政,相互竞争,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六是财政贡献率不高。我镇羽绒行业年产值2亿元以上,但财政贡献率却很低。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采取分散设点的生产方式,有的加工点在外乡外县,税务部门无法掌握真实的生产销售情况,很难做到应收尽收。另一方面由于沿海等地区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给予较大优惠政策,许多产品进超市需增值税发票的企业都在外另设公司,导致大量税源外流。

二、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1、产业链条完整,成本优势明显。我镇有羽绒服装生产企业100余家,绒毛加工、印染、绣花、辅料生产、包装等配套企业30多家,布料、羽绒等主要原材料也有固定的供应商,产业链条完整,生产成本竞争优势明显。

2、销售网络健全,市场空间广阔。我镇羽绒背心遍销全国各地,在各大中城市都有直销点和商,与500余家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加上每年秋冬季节遍及各地的企业直销短期门店和摊点,市场网络健全,销售方式灵活,若不断推出新产品,适时拓展国际市场,市场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3、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后劲增强。我镇羽绒服装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工人和经营管理销售专业人才,创造了公司+农户的灵活经营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随着我镇青石行业扶大抑小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必将使大量资本转向羽绒行业,为羽绒服装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4、宏观环境优化,发展时机成熟。我镇距羽绒名城共青不足10公里,苏共大桥的建成通车为我镇利用共青的羽绒服装产业资源、承接产业发展、融入共青经济开放区和湖生态经济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大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为我镇羽绒服装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支持。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编制及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启动,用地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得到解决,加上3.5万伏变电站、万吨自来水厂等项目的投入使用,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加快发展的条件充分,时机较为成熟。

三、加快发展的建议要求

为解决制约我镇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工业园区化的思路,经过广泛调查论证,建设羽绒工业小区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镇拟在境内红星村星共公路边规划建设500亩的羽绒工业小区,第一期征用土地200亩,完成三通一平,将分散于各地的羽绒加工点集中到园区,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知名羽绒企业入园,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升级。目前,我镇已完成羽绒工业小区建设的前期调查摸底、选址规划等工作,为加快建设步伐,特请县政府帮助解决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