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职生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研究一:某市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1.研究方法
用SCL-90对该市三所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和年级的460名学生进行分批团体施测。最后回收得到有效问卷403份。并将测量结果与刘恒等人(2004)制作的SCL-90中国中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并进行t检验。
2.研究结果量表的得分高于全国的中学常模
但是,考虑到常模里面包含了一半的初中生,而有文献证明,高中生的SCL-90量表的得分高于初中生;将这个结果与林东等人对广西的普高生研究比较可以发现:某市的中职生在敌对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广西普高生,但是在人际关系和恐惧方面得分低于广西的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没有统计上的差异;而与康延海等人对海口的普高生的研究比较发现,某市中职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海口的普高生,而在人际关系方面得分显著低于海口的普高生。排除敌对方面的得分,其它分项某市中职生的SCL-90得分与文献中提到的高中生互有短长,所以,除了中职生有更强的敌对性,可以认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没有本质区别,这说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同龄学生中不具有特殊性。
三、研究二:良好的人格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积极作用
1.研究方法
对研究一中的被试,进行大五人格简化版(NEO-FFI)测验。并将测验到的各维度与SCL-90各分项作相关。
2.研究结果
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严谨性与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换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良好的人格可以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中,通过培养的中职生的积极人格,可以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个结果与康延海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四、讨论与分析
1.对研究方法与工具的讨论
资料表明SCL-90一共有10个维度,本研究只用了9个维度,还有一个表示睡眠和饮食的“其它”维度没有使用,原因是,为了方便与刘恒等人2004年制作的SCL-90中国中学生常模进行比较,而这个常模里面不包括“其它”这一维度,查文献发现,中学生的SCL-90量表中,缺少有关“其它”维度的常模数据。本研究采用被试内研究,对同一批被试的两种参数作出相关。这种做法有利于更一进步的了解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为了更直接的说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学生中属于正常存在,本应该选择一批某市的普高被试与本研究的被试比较,然而,由于诸多原没有选择普高被试。这是本研究进一步完善这个研究的增长点。
2.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前人研究中职生心理问题时,多怀着病理假设。本研究,放弃了传统的病理假设,转用了积极心理学视角。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积极心理学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积极心理学兴起的价值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设和规则,而在于在于它为心理学、为人类、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的视阈,拉开了心理学为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幕,其内在的意义在于诠释了从社会、人性等角度出发,以稳定、始终不变的追求正向价值的立场作为其真正主题和趋向,引领和帮助人类从问题假设病理假设的深渊中摆脱出来,使更多人能够过上相对幸福、有尊严、有意义和高贵的生活。本研究也并未在中职生心理健康上有什么新发现,和其它研究一样,也发现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一些问题,甚至相对于同年龄的普高生,中职生的在SCL-90中的敌对维度表现出更强的阳性。然而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和解决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2研究的内容
第一,对农类在校中职生和农类用人企业进行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状况的问卷调查,探究当前农类职业素养缺乏的因素;第二,加强与学生管理及教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探究多种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探讨更适合现代农类中职生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工作进程,确切了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从而制定适合农类中职生成长的培养方案,同时为班级管理及相关课程(如《择业指导》)提供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案。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3.1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主要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首先,通过农类中职生及用人企业的调查问卷,分析和研究当前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缺乏的原因,力争以国家提出的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思想,从中职生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制订相关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并加以实践来验证,最后认真总结以得到更可行的解决方案。
3.2研究方法
3.2.1资料研究法在万方、维普网等数据库查阅关于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意识培养的相关文献,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特别是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现状,为该课题研究提供参考。3.2.2调查分析法对广西广西贵港扬翔饲料公司、广西大北农饲料公司、广西农垦永新集团新兴公司、广西康佳龙饲料公司、广西正康种猪场、广西金陵农牧集团等29家农类大型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岗位特点、就岗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标准以及当今农类中职生到岗后的具体表现,为提高农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与意识的探索提供有力依据。3.2.3讨论法对广西金陵农牧集团等29家农类大型企业企业岗位特点及中职生就岗后职业道德与职业意思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从中职生成长环境、心理、在校教育教育、管理等方面讨论与分析其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现状及原因,然后得出相应方案。3.2.4实践论证法以2011级顶岗实习生为讨论方案实践对象进行实践,以检验其在岗积极性、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协作、等职业道德和意识培养的结果。
4研究的过程
4.1准备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第一,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及目的意义;第二,查阅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第三,形成全面、系统、可行的研究方案。
4.2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第一,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第二,选择合适的课题实施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第三,开展相关调查、调研;第四,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及经验总结。
4.3总结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6月)
第一,整理相关数据与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递交课题验收申请书;第二,向相关学校推广成功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在一所学校里,坚持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为学生服务,就是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和最好的实践。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生的流失现象比较普遍,对一个学校发展和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影响更为严重,学生流失多,不但影响学生本人的成长,而且造成国家投入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多年的学校教育管理中,我们深深认识到:要控制学生流失率,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流失的问题。
一、流失的原因
按理说,学生在我们职业技术学校就学以后,取得了职高学籍,既可升高等职业学校,又可直接胜任技术工作,今后不愁找不到劳动就业岗位;并且国家也很重视,给了学生较多的生活补助,那么一些学生为什么要辍学,要流失呢?经过分析,校方的原因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教育管理滞后;2、教师尽责不力;3、学校设施不足;4、课程开设不尽合理等。总起来说,主要矛盾方面是学校的工作没有到位。
二、应对的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研究了相应的对策:以学生为本,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在校安心读书创造条件。
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四种:1、学习目的不明确,为了父母读书;2、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3、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有压力;4、生活适应能力差,影响学习。
(一)教育学生的对策
1、对待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校政教有关人员特别是班主任,要能及时察觉苗头,对症下药,一帮一地明确学习目的。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职业学校就是交了钱,玩上三年就行了,可是一进学校要完成各科学业,达到工作能力的要求,就畏难了,懒散的思想受到冲击,要辍学。我们的思想教育要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入手,对他们多做进步的肯定的激励,让他们认识到知识能改变命运,今后参加工作的美好之处,以及没有生存本领的危险,让他们进入自觉学习的轨道。
2、对待学习困难的同学,教师要进行重点帮助,(实际上到职业学校来读书的学生多数是基础差,文化底子薄的)加强个别辅导,学习任务要适应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要求太高和过急,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应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多采用情感教学,快乐学习,把抽象的课程尽可能的化为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采取“社团活动”“角色表演”“合作学习”“任务研究”等。学习快乐没有负担,自然就安心读书了。
3、对待家庭经济困难者,学校有义务帮助他们,生活困难的可以先将国家的生活补助款预支给他,还可以为他联系社会爱心助学;班主任负责监管困难学生的生活情况;要建立奖学金制度,鼓励学生获奖;还可以开展勤工俭学的活动;对于家庭特别困难,欠缴学校款项的,不能催逼,学校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以专项困难补助金加以解决。要使学生在无后顾之忧情绪中安心读书。
4、对于生活适应能力差的学生,班主任和生活管理人员要关心细致,利用寝室管理和学生小组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的伙食团要有丰富多样价廉物美的饭菜,甚至可以给特殊的学生开小灶,等。总之,是要让学生生活无忧,身体健康,学习有劲。
(二)校方改进的举措
学生流失率升高,主要矛盾在学校方面,如今职业学校扩大了招生人数,增加了班次,但是教育管理跟不上,学校设施不足和课程开设不尽合理,教师也不尽是高素质,事业心也不尽强,导致学生学习无序,学习困难,学习乏味,学习干扰严重。而以上问题只要重视,是能够尽快解决的。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讲效率。由于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办学育人,教育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首先要投入到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中,人力资源的配置因学生的需要而设岗,让学生既来之则安之,让教职员工的工作成效与奖励直接挂钩。例如,在学生开学之前就要备齐教科书,教室、寝室布置完善等等。
2、讲职责。教育成果往往是综合性的,靠多部门协调努力来完成的,校长、主任、班主任、后勤人员任何人的职责不明或不尽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建立健全职责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班主任的职责就应该包含控制学生流失的标准,学生的评教是对教师考评的重要依据,学生给学校的意见要作为长效的监督方面。
根据各专业特点,积极研讨总结整理出各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侧重点,修改课程设置,编写校本教材,加大实习实训技能培养的力度,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专业技能的构建,从取得的成果来看是令人满意的,它规范了技能教学,丰富了实践考核内容,完善了评价体系,提高了中职学生技能水平。专业技能建设提高了相关专业技能训练质量,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和实践。
2.改革传统的中职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教学时可以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模式,也可以采用导向式教学模式,“边讲解,边实践,边总结”,优化技能培养各个环节,制定出新的具有专业特点的技能培养标准,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职业技能培养实施的开始阶段要注重技能基本功的训练,根据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安排足够多的时间练习基本操作技能。克服因基本功不熟练使中职学生后续专业技能掌握不牢的问题,夯实初级技能基础,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有序的技能训练,以不变应万变,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各专业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综合技能强化训练,每个月、每学期结束时进行技能比赛,以推动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2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方法
第一,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校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符合中职学生心理的教学环境,从而引起学习学习的巨大兴趣。老师可以把优秀的学习方法融人到教学方法中,把自己的学习心得融会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选取幽默流畅的语言传达学习内容,从而把课堂教学的氛围灵活的调动起来,活跃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设立民主的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不再畏惧数学课程的学习。老师应该平等的对待学生,确保师生的交流沟通可以畅通无阻,让学生养成敢于发言提问,敢于阐述自己观点的习‘惯。
第二,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经常引导、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提出疑问,耐心地为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如果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模糊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就会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哪怕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大价值,老师也应该为其找出合理的部门予以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让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第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层教学。根据中指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老师必须选用因材施教的策略进行数学教学。针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身的特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展开有效的数学学习的指导,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依照适用于自己的办法进行数学学习。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也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技巧。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教学标准和要求。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分别做到熟记、理解、掌握的层次。
第四,突出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占据主导地位,现代的教学理念推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置。数学是一门较为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学活动是以改变人的思维为己任。我们所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人的认知为依据,不应该是某种臆想或假象的假设。数学教学课程的设计必须符合思维的发展规律,可以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老师设计课程的时候必须认清学生出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把课本的知识和数学史加以合理整合。尽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主思考和共同参与的学习机会,设计数学教学,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数学的运算规律。老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之后,布置几道少有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课下解答。可以采用发放小奖品或班上表扬的形式,激发学生课下做题的热情。
二、当前中职学生体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及优化策略
因为以往的学校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没有进行相适应的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使得中职学生体格瘦弱,间接地丢失了努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有的学生对体育锻炼不重视,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被动,逐渐使得自身意志薄弱,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样容易使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对社会的义务,缺乏理想信念。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面临困境的同时也面临一个新的机遇,只有学校和学生一起努力,正确地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锻炼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意志强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身体健康强壮、意志坚强的人,才可以使得中职学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职学生入学年龄较小,受到年龄的限制,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中职学生空闲时间相对普通学生较多的背景下,中职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整日迷恋于网络,而忽略了整日坐在电脑前对自身身体的危害,更是对体育锻炼不屑一顾,这就逐渐造成了中职学生体格瘦弱,精神空虚的现状。比如网络游戏,有的学生因为上网会逃课,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之间形成了不断攀比的心态,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价值观,往往会不努力学习。面对这个问题,必须加强对中职学生的体育教育,加强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师采取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走出网络,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陶冶自己的情操,逐渐摆脱网络对自己的吸引力。只有学校加强中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宣传工作,教师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才可以激发中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
2人格的涵义
人格的涵义具有广泛性,包括性格、能力、气质等各方面因素,具体来讲是区别于他人,一成不变的特有品质。自身素质与人格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其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影响最大。中职体育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意义重大,从身体素质方面讲,学生还处于生长旺盛阶段,在体育锻炼中,能够健壮学生体魄,促进健康成长,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良好的人格,从思想和能力方面讲,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是祖国的未来,从事工作后必须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竞争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模拟社会,应对各种挑战,接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痛苦考验,能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培养互相团结的精神。体育教育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
3中职体育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3.1促进学生树立参与活动的意识,提高参与竞争的能力
中职学生是当前我国社会中非常活跃的群体,对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非常的关注,关心着校园文化建设。体育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的竞技项目不但具有挑战性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学生对这些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完全可以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学生可以在参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满足感。总之,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受益,在参与中提高自己将来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进而提高参与竞争的能力,更好的塑造人格。
3.2提高未来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完美的人格能够保证在遇到激烈的竞争和外部巨大的压力情况下对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能够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计划和行为进行及时修正或调整,能够对自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平衡。中职体育教育的体育项目中,最为体现的就是团队之间激烈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能对机体、思维等产生刺激,体育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疏导等各种因素相互结合,就会对学生带来综合体验,学生就能在体育项目的实践中提高竞争能力和对外部的抗压能力,进而平衡自己的心理,塑造完美的人格,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中激烈的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3.3理性面对成败得失
在中职体育教育过程中,虽然学生运动项目的竞技胜负与竞技体育比赛的胜负相比没有那么残酷,但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强的心理体验。在进行完体育运动项目的实践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成败得失观的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正确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理性的成败得失观,逐渐提高学生能够客观面对事情成败得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能够在成败得失中总结分析的良好习惯,进而塑造学生自信坚强的人格。
3.4树立集体观念
很多体育项目都是团队之间的比赛,每个成员都是集体团队中的一名,只有团体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大家才能一齐体验胜利的喜悦。中职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为集体而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优良品质,能够在比赛中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永远比不上集体的力量,个人的成败得失与集体紧密相连,进而树立学生集体观念,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3.5提高法律意识
体育教育中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与竞技裁决公平、公正、合理,无论任何人必须遵守比赛规则与要求,否则就会被惩罚。在体育项目的竞赛中,参赛选手必须遵守规则,不能我行我素、恣意妄为。中职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强,通过参加项目竞赛,会知道做事必须遵守规则要求,规范自己行为,这样才能保证在竞争中实现公平、公正、公开,逐渐塑造学生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良好品质。
不遵学校纪律,经常迟到或旷课、抽烟、喝酒、爬墙跳窗等我行我素;盲目追求时髦,穿着打扮不得体,说粗话、脏话;不尊重师长,随意打扰他人学习和休息,对他人的相貌、体态、衣着评头论足,给同学起带有欺辱性的绰号,相互打骂、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故意拖欠课本费,向家人骗取费用,随意说谎;乱扔纸屑、果皮、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不爱护公物,乱踢、乱涂、乱刻、乱画、乱挖公共设施。这些不良现象在中职生中广泛存在,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学生对这些不良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视为“有个性”,这问题归根到底是中职生群体中的礼仪价值观错位问题。
(二)礼仪知识和技能严重不足
与同龄人相比,中职生在礼仪知识和技能上的缺失更为严重,由于缺乏符合自身年龄和身份特征的礼仪知识和技能,中职生在与同龄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境地,致使中职生难以适应公共场合的沟通需求,表现为高度的不自信,影响了中职生的对外学习和交往。同时,与在自己熟悉的场合的放肆无视相比,在陌生场合的自卑进一步降低了社会对中职生群体的正面评估,强化了部分中职生对现代礼仪的反感和抵触。
(三)不良礼仪习惯积弊严重
如上所述的众多不良礼仪行为表现中,很多都是中职生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虽然与现代社会提倡的礼仪格格不入,但许多陈规陋习要改变也不是容易的事。甚至在地方性的社会公众的传统观念中,仍然有一些与时代和国际接轨的礼仪还不为普遍社会成员所接受,甚至还遭受否定和贬斥,这些积弊在中职生身上也较为顽固地存在着,对中职礼仪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四)缺乏相应的礼仪行为自我评价能力
礼仪行为自我评价能力是礼仪自我学习和提升的重要推动因素。一个人如果能够对自身的礼仪行为正确、如实地认识和评价,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在礼仪学习、运用和提升上的得和失,有利于自我纠正和提高。从现有研究和实践中发现,中职生在自身礼仪行为上缺乏相应的自我评价能力,难以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礼仪行为,自满或自卑的自我评价较为常见。这问题的存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需要深入研究,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中职生礼仪素养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职生与普通高中学生有着相同的中小学学习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普通高中也并不比中职学校更重视礼仪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学生礼仪教育的最大变量。当前,中职生基本来自农村家庭,迫于生计,相当部分学生的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长期外出务工,许多中职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生活,“留守”现象普遍,他们与父辈长之间长期缺乏情感和行为交往,相关教育缺失,加上祖辈自身缺乏现代礼仪观念和素养,决定了中职生的家庭在礼仪教育上非常“不给力”。调查发现,中职生群体的家长教育观念普遍存在不足,相当多的家长缺乏教育意识和责任感,放弃自身所应承担的教育角色和责任,对孩子的礼仪修养自然重视不够,部分家长更是成为中职生不良礼仪行为的榜样。总体说来,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当前中职生礼仪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教育的不足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礼仪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初中是学生礼仪修养养成的重要阶段,但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和地方政府、社会、家庭一样,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往往忽视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培育,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考试分数的高低。因此,当前的中职生大多是来自初中阶段甚至是小学阶段就被学校教育“边缘化”了的群体,他们就是中小学所谓的“问题生”、“难管生”和“不管生”。再加上很多中职学校长期以来对礼仪教育重视不够,礼仪教育缺乏专职专业教师,礼仪教育价值目标严重功利化,内容单一化、方法简单化,重理论、轻实践,致使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一些中职学校办学定位错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部分教职工行为散漫无序,违背现代礼仪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也对中职生文明礼仪的学习及养成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三)社会礼仪环境的缺失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的迅速普及,国际交流的愈发频繁,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从保守转向改革、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依赖转向自主、从安贫转向求富,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同时,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也正受到形形“新事物”、“新思潮”的挑战,传统的道德观念不再受到尊崇,现代道德体系建设和礼仪教育滞后,社会尚未形成良好的礼仪氛围,伦理、道德领域出现了某些紊乱和迷茫,社会上仍然较多的不道德、不文明、有失礼仪的现象,一时尚未得到及时的应对和纠正。社会上各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念,更是对青少年正确礼仪价值观念的塑造带来消极影响。
三、新时期中职生礼仪教育的改进对策
学校在中职生礼仪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主动承担起相关职责,积极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中职生礼仪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一)建立健全现代礼仪教育体制机制
长期以来,礼仪教育只是作为一项自主开设的课程,一般学校仅作为一门无足轻重的补充课程,在实施方式上有较大的随意性。要提高中职礼仪教育的成效,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礼仪课程规范,把礼仪教育纳入学校常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礼仪教育目标,编制礼仪校本教材,丰富礼仪教育内容,保障礼仪教育的基础设施及人员配备。完善专业和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礼仪教育。制定礼仪素质评价标准,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校园素质教育活动体系,加强监督和管理。完善日常行为管理制度,将文明礼仪内容融入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将礼仪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此,中职礼仪教育才能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民主性。
(二)推进学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
礼仪教育需要有一整套符合各地中职生实际需求的礼仪教材,这一整套教材既包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礼仪的普适性材料,也包括与学生具体专业和地方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在教学方式方法上,
(1)要创造条件大力提倡情景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同伴示范、角色扮演、视频观看等情景式的教学模式,把礼仪教育内容以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和生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寓教于乐,使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2)要结合实际加强礼仪实践训练,把实践锻炼作为中职生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礼仪知识竞赛、校园日常行为礼仪规范检查评比、到政府社区和企事业窗口部门参观见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加强礼仪实践锻炼,促进礼仪教育从思想认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克服原有粗俗不雅的行为习惯,把学习到的礼仪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内在素养。
据调查,目前31.7%的中职学生都存在厌学情况。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面没有自信;第二,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同时对学习的认识不足,认为学习是老师和自己以后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被老师和家长强迫学习。
2.自身心理矛盾
有很多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落后,表现差,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被父母和老师忽视、训斥、责备,这使得学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变的自卑,同时也会出现自傲的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叛逆心理强,而且很多学生都不注意自己的心理变化情况。
3.情感变化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因为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环境中,情绪波动比较大,而自控能力比较薄弱,抗压能力差,并且社会性的的情感突出的表现为冷漠。
4.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中职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表现的比较敏感,对异性产生好奇心理,缺乏与父母教师进行良性正常的沟通交流,网络交往不正常。
5.个性强烈,问题重重
中职学生个性比较强烈,对自己的成长问题没有过多的关注,也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自律能力比较差,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很容易走上歧途,性格会发生很大变化,很容易沉迷于网络当中,比如:手机,电脑游戏,不良网络信息浏览,不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中职学生在青春期的这个阶段有很多心理问题,主要有厌学问题、自身心理矛盾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个性强烈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有很好的解决策略,那么让我来具体看看有哪些策略。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策略探究
1.建立心理档案,做好管理工作
要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那么首先学校要建立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对心理咨询的管理,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转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对新生做好心理档案,每学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检测,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在班级中挑选合适的人选为心理委员,并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同龄人心理辅导作用。
2.借助媒体做好宣传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转,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让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那么,这就需要充分地发挥媒体的力量,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节目,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设计大赛,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利用学校宣传橱窗,适时设计宣传专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团结和组织学生创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快乐和重要性。
3.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是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方法,要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现阶段的年龄和身心特点,针对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活动,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让他们学会如何积极的处理这一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开展中职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讲座,如何正确上网讲座,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讲座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心理讲座,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让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4.开展集体活动,注重心理训练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要结合中职学生教育技能的培养特点来进行,要积极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有效的心理训练。提高中职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展开不同的心理辅导活动。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设计大赛、心理游戏比赛,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心理教育活动,从而使得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和同龄人交流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成长。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情感的利用
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学生顺利就业,适应企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上岗并得到企业的认可。毕业生是学校在社会上的招牌,学生素质如何反映了学校教育情况,关乎学校的生存和社会对学校及中职教育的评价。
(二)职业素养是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中职学生年龄为16岁至18岁,对人生的发展、自身定位、职业规划的认识还很模糊,性格品行尚可教育。此时学校如果能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挖掘学生兴趣和潜能,提前让学生了解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要求,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使学生尽早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自身就业能力,进而成长为企业的骨干人才,为他们在职场上长远发展提供源动力。
二、中职物流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现状
中职学校是职业学校,但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轻实训”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课程少,实训资金投入不够,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多是仓管员、理货员等基层操作工作,对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但是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实训课程安排较少。同时学校对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少,限制实训课程的开展。
(二)专业教师对物流职业素养教育不够重视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灌输专业知识,认为中职物流学生从事的是基层岗位,企业对其要求不高,从而缺少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作风、职业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不佳,得不到企业的认可。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多为基层操作岗位,但是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才能使学生在职业上有发展。
(三)中职生职业素养缺失
中职生是一个年纪轻、成绩不理想的群体,他们多数对学习本身缺乏兴趣、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学习动力缺乏,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功利主义明显等特点,与物流企业要求的吃苦耐劳、敬岗爱业、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有差距。
(四)企业在职业素养培养中参与度低
职业素养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因而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从企业需求的角度着手。目前学生接受的教育仅仅是来自于课本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落后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脱离企业的实际需求,学生无法真正感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对职场生存的重要性。
三、中职物流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对策
(一)明确职业素养的定位,强化物流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一是明确职业素养的目标定位,中职物流学生的就业去向是中小企业的基层操作岗位,那么职业素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具备一定物流技能,有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划能力的物流专业学生。二是构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优化课程设置,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实训课时,鼓励理实一体化教学。三是加大实训投入。拓展实训场地,添置实训设备,使学生熟悉物流操作和物流工作环境,让学生能顺利过渡到工作岗位。
(二)开发物流职业素养培养课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广泛,如何系统地、合理地设置培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的课程很重要。根据物流专业的特点,培养显性职业素养的课程有物流管理基础、仓储管理、物流综合实训等专业课程;培养隐性职业素养的课程有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形象与礼仪、物流客服等。提升教师对职业素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培养。教师可采取情景教学的方法,在专业教学中通过引入物流业务的工作流程,模拟物流工作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角色扮演,使职业素养不经意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如仓储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仓库工作的虚拟环境,对于仓管员这个岗位,教师应该强调诚信、自制能力强,不监守自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请企业人员讲解企业运作、企业文化,真实的物流环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加强校企合作,企业请进来学生走出去
校企合作是加强职业素养培养的最佳方式,通过把企业请进校园,让学生走进企业的方式,学生能真实地体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和企业对员工素养的要求。校企合作方式多样,结合物流专业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企业进校企业在学校设立分店,学生参与企业分店的运营,一方面解决企业用地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地。在学校设立快递网点就是很好的例子。快递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网点数量,在学校设立网点可以大大节省成本。学校挑选合适的物流专业学生在轮流在快递网点上岗,学生在岗位中学习快递业务,培养职业素养。企业进校实现了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