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归国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6: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归国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归国计划

篇(1)

2.养殖蝈蝈的场地

(1)棚养。棚养包括大棚、拱棚和土暖棚等,初养蝈蝈可选用拱棚,建造和管理比较简便。蝈蝈喜欢生长在背风向阳干燥之处,建棚时应避开地势低洼潮湿和风口处,选好地形地块后,先种上黄豆或小麦,以备蝈蝈自由采食,等黄豆或小麦齐苗后再扣棚,根据走向选3~4米的竹片,把竹片插入土内20厘米左右,竹片的上部和下面的两端都要用木棍或竹竿扎牢,风大的地方最好加立柱,拱棚成形后,罩上纱窗布,以防蝈蝈逃跑和天敌的侵害。

篇(2)

DOI:10.13939/ki.zgsc.2015.05. 073

危机往往不可阻挡的扮演着国际新规则催化剂的角色。发端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冲击世界经济的同时,也促使全球贸易的新规则不断的酝酿和发展,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动向。整体上,国际贸易新规则正从几个方面逐步发展。第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T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很可能会在未来形成富有影响力的新规则和新体系;第二,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框架体系内的诸边协定谈判会在具体领域形成新的规则和制度;第三,WTO多边贸易体系随着“巴厘协定”的达成,未来也可能会形成新的国际贸易规则。

一、TPP和TTIP等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与贸易规则的变化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风起云涌,并且重点关注非关税壁垒的削减以及国际贸易新规则的构建。尤其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

TPP是2010年正式发起、由美国主导的旨在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经济自由化的高水平多边自由贸易安排,参与的国家目前有13个。2013年8月日本正式成为TPP的谈判成员,9月韩国宣布加入TPP谈判。TPP预计很可能会在2014年达成协定。根据TPP发展的规划,将在2015年之前实现13个成员的目标,即韩国加入TPP;而终极的目标是要建成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参与的高标准区域一体化安排。

TPP涵盖了亚太地区的12个重要国家,包括了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和不少发展中国家。建成之后,将成为现有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或区域一体化组织。TPP成员的贸易总额约占世界贸易份额的25%以上,出口总额占世界份额的约23%,而进口总额占世界份额的约28%。TPP总体上占据了世界贸易的约1/4,这样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对于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TTIP是2013年2月13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联合发起的自贸区安排。2013年3月12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授权书,2013年6月14日欧盟各成员国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开启TTIP谈判的决议。2013年7月8日~12日,美国和欧盟在华盛顿启动了TTIP的第一轮谈判,初步确定了谈判框架;截至目前已进行了七轮谈判。

TTIP如若建成,将是世界第一大超级自由贸易区。同时,美国和欧盟是世界最主要的服务贸易大国,双边相互投资额巨大,在服务贸易和相互投资上的合作空间很大。显然,TTIP对于世界经贸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TPP和TTIP关注的内容和议题反映了重建国际贸易规则的诉求。TPP涉及的议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金融监管、竞争政策、国有企业条款、经济立法、市场透明、反贪等[3]。TTIP包括农业和工业产品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投资、服务、能源和原材料、监管议题、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等20项议题。这些议题主要关乎新的规则。正如TTIP谈判中的美欧联合申明所述:“通过谈判,美国与欧盟将不仅有机会促进大西洋两岸的贸易与投资,也可能会成为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和主导者,进而改变现有的多边贸易体系”,这充分说明了TTIP的目标在于重塑全球贸易新规则[2]。

近年来TPP和TTIP等主要区域一体化安排与以往相比具有差异,特点显著。第一,重点在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和新规则、新制度的建设。无论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还是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都无一例外的关注非关税壁垒的减让和新规则的制定与事实。第二,似乎有意避开并游离于WTO体系之外。TPP和TTIP都是WTO体系之外的区域一体化安排。第三,以发达经济体为核心,撇开发展中经济体。TPP由美国主导,日本参与;TTIP由美国和欧盟共同主导和参与。第四,美国和发达经济体推动一体化的意愿高度强烈,发展进程“出乎意料”的迅速。无论是TPP还是TTIP,都设定了密集的谈判议程,预定达成协议的时间安排非常紧迫,反映了发达经济体的迫切心态。可见,区域一体化构建全球贸易新规则的主导和推动力量主要是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

TPP和TTIP已经囊括了大多数的发达经济体,如果建成了高标准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吸纳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很容易形成事实上的全球主导型贸易规则,最终TPP和TTIP取代现有的WTO多边贸易体系而发挥作用,或者回到多边体系框架下成为名正言顺的全球贸易规则。无论何种发展结果,TPP和TTIP都是潜在的国际贸易新规则形成路径。

二、WTO框架下的诸边协定谈判与贸易规则的变化

WTO框架下的诸边谈判是在世贸组织框架下,部分成员采取自愿的方式参与的涉及具体领域的协定谈判。目前比较有影响的谈判主要有全球服务贸易协定(Trade in Service Agreement,简称TISA)、信息技术协定(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简称ITA)和政府采购协定(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简称GPA),分别体现了服务贸易、信息技术贸易和政府采购上国际贸易新规则的谈判和发展。

《全球服务贸易协定》(TISA)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诸边谈判,美国和欧盟等国家认为20年前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已经落后于时代,主张使用“负面清单”谈判模式推动达成更高标准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阵营目前已有48个国家,覆盖了全球70%的服务贸易[2]。

《信息技术协定》(ITA)是世贸组织项下1997年生效的诸边协定,成员涵盖全球97%的IT产品出口,旨在分阶段将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削减至零。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承诺加入协定,并成为成员。

《政府采购协议》(GPA)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一项诸边协议,目标是促进成员方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扩大国际贸易。GPA由WTO成员自愿签署,目前有美国、欧盟等14个参加方,共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协议。

WTO框架内的诸边协定谈判基于自愿的基础,并且主要包括的都是利益攸关方,部分成员参与的谈判不仅更加容易达成协定,同时参与的成员本身就说明存在参与协定的愿望。由此,WTO框架内的诸边协定谈判将比多边谈判容易的多。从目前进展看,信息技术协定和政府采购协定已经达成,全球服务贸易协定仍在谈判中,中国2013年已经宣布参与全球服务贸易谈判。

诸边协定谈判同样主要由发达经济体主导,在世贸组织的多边体系框架内开展谈判,并且通常主要聚焦某一个领域,一旦协定达成,将会形成在某些特定领域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如TISA谈判一旦达成,由于汇聚了主要的服务贸易大国,将会形成服务贸易新的规则,成为事实上的主要通行规则,未来很容易上升为全球性的国际贸易规则。因而,WTO框架内的诸边协定谈判同样是重要的全球规则变动主要路径之一。

三、后巴厘时代的多边贸易体系与贸易规则的变化

WTO多边贸易谈判一直是国际贸易新规则和新体制形成的主要机制。但世贸组织新一轮的多哈回合历经10多年的谈判一直毫无结果,发达国家成员和发展中国家成员很难在一些核心议题上达成一致。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的压力,推动多哈回合在2013年底达成了“巴厘一揽子协定”,宣告了多边体系下仍然可以达成协议,具有重要意义。

从“巴厘协定”的内容看,主要包括贸易便利化、给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上更多选择权、协助欠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三个方面。这些内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贸易便利化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发展,尤其有利于全球价值链贸易的发展。但“巴厘协定”的内容仍然没有涉及贸易一体化和自由化的核心议题,没有涉及非关税减让,没有形成核心的国际贸易规则。可以说,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形成上,基本没有实质的推动和贡献。

“巴厘协定”对新贸易规则的意义主要在于:第一,增强了未来在多边框架下谈判贸易规则和贸易自由化的信心,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第二,贸易便利化是贸易自由化的一方面,在贸易便利化上形成的规则和措施,同样也是国际贸易规则的一部分;第三,“巴厘协定”为后巴厘时代的贸易规则谈判提供了榜样和效仿效应,有利于未来的谈判。

总体上,多边体系下的国际贸易新规则谈判并不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预计很难有较大的进展。

四、全球贸易规则变化的新动向

全球贸易新规则形成的三种路径选择中,正倚赖和快速发展的是区域一体化实现路径和WTO框架下的诸边协定路径,但“巴厘协定”似乎点亮了WTO多边框架的“星星之火”。目前,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发展呈现了新的动向,TPP可能会在不远的未来可以达成协定,WTO体系下的诸边谈判达成的可能性很大,发达国家似乎希望形成WTO体系内外相互补充的规则体系,未来TPP等区域一体化可能会纳入WTO体系。

(一)TPP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可能年内达成

TPP原定计划在2013年底完成谈判,但由于各位诉求的差异未能达成。但预计,TPP能够在不远的未来很可能会达成协定,初步建成一个高标准的区域一体化组织。TTIP目前已经进行了七轮谈判,从目前的进展看,双方达成协议的意愿较强,但谈判中存在的矛盾很多,预计短期内较难达成。

(二)诸边协定谈判成功的概率较高

WTO框架内的诸边协定谈判基于自愿的基础,并且主要包括的都是相关利益攸关方,部分成员参与的谈判不仅更加容易达成协定,同时参与的成员本身就说明存在参与协定的愿望。由此,WTO框架内的诸边协定谈判将比多边谈判容易的多。

从目前进展看,信息技术协定和政府采购协定已经达成,全球服务贸易协定仍在谈判中。预计诸边协定谈判都能够在不远的未来达成协议。

(三)WTO后巴厘时代的多边体系较难推动贸易新规则的发展

“巴厘协定”证明了多哈回合的多边体系是可以达成新的协议和新的规则,但从2013年底达成的“巴厘一揽子协定”的内容看,主要包括贸易便利化、给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上更多选择权、协助欠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三个方面。这些内容虽然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还没有触及国际贸易新规则的主体,也没有体现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核心诉求与期望。虽然多数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希望推动WTO多边协定并借以重塑全球贸易规则,但心有余而力不足。WTO多边体系似乎较难在国际贸易新规则上取得突破和发展。

事实上,TPP和TTIP等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倒逼WTO多边体系的推进。WTO巴厘一揽子协定的达成,很大程度上是发展中经济体受到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压力,希望回归WTO谈判促进贸易自由化发展而形成的结果。因而,后巴厘时代的多边体系也可能有在区域一体化的压力下推动发展全球贸易新规则。

(四)发达国家或希望形成WTO体系内外相互补充的规则体系

全球贸易新规则的发展和推进途径显示了WTO体系内外相互补充和强化的特点。体系内的诸边协定谈判和体系外的区域一体化谈判相互补充,诸边协定主要关注具体领域而区域一体化关注整体方面,相互补充且里应外合推行新的全球贸易规则。

(五)未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可能会纳入WTO议题

近期以来,不少的研究倡议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纳入WTO议题,在WTO体系中讨论区域一体化,并促成与多边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信息共享和透明度。这一新的趋势意味着,未来通过TPP和TTIP等区域一体化建立的贸易新规则很可能会回到多边体系框架内,逐步形成多边的全球贸易规则。

五、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全球贸易规则的变动对中国的潜在影响毋庸置疑。整体上的影响是“有近忧而无远虑”;即虽然在短期内会带来负面冲击,但长远与中国的利益诉求一致。

(一)对中国的影响

短期内的冲击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TPP和TTIP等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会冲击中国的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是美国和欧盟,而两国都在TPP或TTIP的体系内。

第二,新规则的形成将迫使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而一步到位的市场开放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是无法避免的。

第三,会削弱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发达经济体重建全球贸易规则的行动安排中,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基本没有参与或者被排除在外。

第四,中国基本被排除在新贸易规则的形成体系之外,很难在新规则形成中提出自己的诉求,不利于贸易的发展。但中长期之内,发达国家倡导全球贸易新规则的主要目的是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开放更多的市场,这也是符合中国利益的。故而长期内与中国的利益一致,并不需要过分担忧。

(二)应对策略

中国的应对策略上,面对美国重塑全球贸易规则的发展,应有的选择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密切关注全球贸易规则的发展动向。掌握最新的进展并准确评估可能存在的影响效应,及时根据发展动向制定相应的对策策略。

第二,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重建。参与的方式包括加入这些新的区域、诸边和多边协定的谈判中。积极参与的好处包括:首先,及时了解和影响新规则的制定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其次,早参与比晚加入能够获得先发优势;再次,以开放促进国内的改革;最后,实践证明,进一步开放市场可能对中国更加有利。

第三,强化中国在WTO体系中的作用。WTO体系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贸易新规则最终预计都需要回归或者上升到WTO的多边体系中,才能够成为全球规则。增强在WTO体系中的话语权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中国也应该积极倡导在WTO多边体系中推动全球贸易新规则。

第四,中国也应积极主导和推动全球贸易规则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也应该积极主导和推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有利于中国贸易发展的规则体系。

第五,团结和凝聚其他发展中大国,集体行动影响全球贸易规则的形成,努力构建有利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促进多边贸易体系的指针朝着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偏移。

参考文献:

[1] 陈淑梅,全毅. TPP、RCEP谈判与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 [J]. 亚太经济,2013(2).

[2] 巩胜利. 21世纪:美国新战略“三大”规则 [J]. 国际金融,2013(5).

[3]李春顶,夏枫林.中美需求结构比较与中国未来的需求结构优化[J] .中国市场,2014(3).

[4]李春顶,夏枫林.需求结构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及中国政策抉择[J] .中国市场,2014(7).

篇(3)

引言:

在国内消费从物质消费慢慢转变成精神娱乐消费的过程中,旅游这一产业也开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作为景点最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旅游这一产业的核心资源,旅游景观成为了相关从业人员最重视的焦点之一。对旅游景观进行发展计划和设计是繁荣旅游产业,丰富景点景观和内涵的最简明扼要的方法。

1.规划设计的原则

1.1 保护多于发展的原则。景点的景观,特别是自然景观和古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景点最核心的吸引力当属其原始状态,发展和丰富景点景观和功能,要以保证其原始景观状态的真实和完整为前提。所以,保护多于发展应当作为景点设计规划的首要原则。

1.2 统筹原则。景点规划的本质是在原始景观最大程度上被保护的情况下,对相关资源的有效挖掘和利用。保护工作尽管是景点规划的前提,但这并不是说只能保护而不能发展。国内的景点与国外不尽相同,因为历史性,很多定点都多多少少与人文历史挂钩,因此有着各种需求,需要对景点进行开发。只有综合各种需要,统筹安排,才可以从本质上协调保护和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挖掘。

1.3 自然为主原则。景点最具观赏性的景观还是自然景观,景点的规划发展,要最大程度上保留其自然原始景观,以景观的自然属性和底蕴作为核心,保护景观的差异性。特别要注意防范商业化和同一化的发展思路。

1.4 坏境承载冗余原则。所有的资源都是有使用限度的,特别是自然资源。景观作为一种资源,其承载使用的能力同样有一个最大值。在旅游资源被使用时,当景观的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就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结果,这种情况下,景观的观赏性和其他功能会有彻底丧失的风险。所以在规划景观必须要考虑其环境承载能力,使用设计冗余的办法控制使用强度。

1.5 功能区划分原则。根据景点景观的分布与特点,实行分区管理。比如可以将游玩区、住宿区、消费区隔离开来,使各功能区不相互干扰,保证景观的纯粹性和协调一致性,同时还能对景点的景观进行保护。

2.规划设计规范

2.1 确定景点划界。景点的划界,应综合考虑景点的景观是否具备自然景观的连贯性,或者是否具备人文景观的整体性。这种思路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景点价值的挖掘,同时不会产生违和感,也利于对景区资源进行集中保护。考虑到行政归属问题,还要按行政区的规定划界。

对景点进行划界,应该以显著的地形地貌或者其他地面标志作为基础,可以在地图上标识,也可以在景区实地立标。

除了景观界限,景点的划界还应该考虑景观的属性。包括其文化属性、观赏属性、资源属性、位置属性、功能属性等。按属性划界更有利于对景点进行定位,增加景点的辨识度,更容易确定宣传方向和营销方向。

2.2 景^评估。景观是指可以吸引人们观赏,能够被用来作为景点核心吸引力的事物的综合资源。景观是景点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景点赖以生存和体现价值的资源基础。景观的评估是指对景观进行分类,以及对其各种价值的评估。景观评估需要详细全面,一般需要进行的有,景观的背景和历史分析、景观的分类甄别、景观的级别确定、景观价值的评估等几个部分。

评估完成后,需要给出评估结论。评估结论主要包括三部分:景观等级评定、价值分析、特征属性描述。价值分析要通过对各个评估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而特征属性描述则需要简明扼要的对景观进行定性。

2.3 设计目标和规模。对景点景观进行设计规划,要有一个终极的设计目标和规模,目标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景观的保护目标,二是景观价值的发展和挖掘目标。规模方面,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状况,从而设计出一个合理的规模。

2.4 功能区的划分和位置设置。景观的分区需要一个明确的区域设置方案。可以用按级开发作为分区的基础,根据每一个区块可以利用的程度进行开发,综合协调景观保护和价值实现的矛盾和需求。

根据每一个区块可以利用的程度,要综合协调,全面规划,明确界定各类景点、各种保护区域、服务型功能区、社群居住区以及其他的区域,同时对景点的景观保护、基本建设、其他设施这些方面做出合理的设计。

景点要按照景观的性质、特点和周边环境制定符合规范的区域划分,并且应按照三个准则:①位于一个分区中的事物,其基本特征应与其周边的环境保持协调;②单个分区内各种元素的设计方法、原则和最终效果要保持协调一致。③设计区块划分要尽可能保证景观原始状态的不被破坏。

按照差异性的需求而做出的分区,需要遵循几个原则:①对景观有规划功能特性的需要时,可以采用区块划分;②需要对景观的属性进行精准定位时,可以采用区块划分;③需要对特定景观竞选保护时,可以采用区块划分;④在较大的景观或景点,当其属性复杂,占地面积大且管理上有难度时,上述的集中分区原则和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2.5 景观观赏规划。景观观赏规划需要定位景点的景观属性以及观赏主体,需划定观赏景观和观赏线路、观赏途径地、游玩指导等注意事项。景观观赏规划的内容主要有,景观属性解构、景观想象构思、观赏活动安排、单个景观游览、线路安排和日程规划、游客规模控制、景观观赏系统性讲解等。景观属性解构以及景观想象构思,需要按照景观的丰富性以及强调自然美的准则,对景观和其他观赏性事物的类别、规模、属性、位置、形象引申以及观赏形式,进行具体的规划和构思。特别是观赏位置和观赏形式,要充分考察各种观赏方式、各个视角景物的美感,然后据此规划出详细的观赏方案,包括观赏点、观赏角度、观赏距离、光线控制、视野控制等等。

观赏活动的安排,需要规划观赏项目的选择、观赏的形式、观赏时间和具体方位的安排、还包括观赏地和有课的自主活动。同时要按照几个准则,①同景观的竖向相协调,同设计的目标相协调的前提下,可以安排新鲜、奇特、别具一格、的观赏活动;②综合分析景观及其周边环境的功能承载,保障景观资源可持续;③因地制宜,且要考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④充分按照景观地的风俗习惯,呼吁有课遵循当地的一些风俗。

单个景观游览需要把经典的一些景观单独拆分,方便游客有针对性的观赏。这需要将景观拆分成一个个的组成单元,同时也要按照一些原则:①按照景观的属性和大小、景观的区块划分、构图意象和观赏需要来进行拆分;②让观赏的景物在相应的拆分单元和景观整个风貌上都展现出良好的效果。③让不同的景观之间、拆分单元之间可以相互衬托,交相辉映。

景观的构成规划,其中有景观的组成元素、景观属性、景观大小、景观的游客容纳能力;同时景观还可以分主次、在此基础上安排搭配的景物和观赏的前后顺序;另外还有景点的服务设施配套;景点的游览导图四个部分。

景点的规划,同样的,有组成元素、景点属性、景点大小、景点的游客容纳能力;景点的规划布局、主要景观次要景观、景观丰富性规划;景点的观赏项目以及路线安排;景点的配套以及游客转运能力四个部分。

观赏线路的安排需要按照景观的属性、观赏的形式、游客的组成、游客的体能和观赏爱好等一系列问题,仔细规划主打线路以及各种单一线路。

观赏日程需要根据观赏的景点、观赏的时限、不同景点之间的距离来决定。

3.常见景观规划

景观的概念比较大,物质实体可以是景观,某一事件或现象也可以是景观。景观可以处于高山深谷,也可以处于喧嚣的闹市。景观既可以是自然的造化,也可以是人类文明的闪光。景观有着许多比较明显的特性,且常常与周围环境分不开。按照景观的属性,可以对景观进行类别划分。观赏类景观主要有地理景观、水文景观、生物观赏性景观、气候天气类景观、文明遗迹类景观、城市化景观和田园景观等。

地理景观,主要有山峰类景观、地质结构类景观、古生物化石景观、溶洞类景观、侵蚀景观、洞坑类景观、荒漠景观、沙滩景观等;水文景观,主要有沿河风光、水文漂流、孤岛类景观、水底景观、海岸线景观、河湖景观、瀑布类景观、泉水类景观、涨潮类景观等;生物观赏性景观,主要有树林景观、大树类景观、草木类景观、沼泽湿地类景观、各种野生海生动植物;气候天气类景观,主要有下雪景观、雾霭景观、日出日落景观、云雾类景观、极地景观、极地极光等;文明遗迹类景观,主要有文明遗址等;城市化景观,主要是一些现代化基础设施类景观。田园景观则包括,乡土民俗、民族风貌、耕作现场、鱼塘水塘、原生牧场、原始生产方式等。

常见观赏景观设计规划,主要涵盖自然景观设计、建筑类设计、溶洞类设计、竖向类地形景观设计、人工观赏景观设计。

自然景观设计应按照五个原则,①保护初生群落周围环境,对于有大树、古木、珍贵树木的地区,要加以保护,并按照当地种群特点,顺势发展特异性动植物;②按照当地环境,逐步改善植被的多样性,丰富动物多样性,挖掘植被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提高景点的生态系统功能;③可以在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引进一些新的植物作为景点树,利用各种植物的搭配,提高景点的可观赏性;④景区内的各种植被,其规模、葱郁程度、类别搭配、季节性搭配、主打植被、地表类攀缘类搭配、特种种群、具备特殊内涵的植物等,需要有详细的规划设计控制;⑤植物类景观的布局要和其他的景观区块相互衬托补充;

建筑类设计规划也要按照四个原则:①要保护当地有着一定作用或者内涵的原生建筑及其周边,特别要慎重维护具有文考价值的建筑,同时不能破坏具备特色的居民建筑;②景点内如果要设计规划新的建筑,其风格、特色应该要按照周边环境和原有建筑来设计,同时不能与自然风光产生违和感,在新建筑同环境以及旧建筑风格能够融合的前提下,设计出新的特色景观;③建筑的规划和地基的搭建,需要按照当地的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在对当地的植被和地貌不造成大的破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基础地形地貌进行新建筑的建设;④景点内的各种建筑,其功能和属性、大小、规格和等级、区位和净高、颜色搭配等,都要有仔细的按区划分规划方法。

溶洞类设计也要按照四个原则:①首先要保护溶洞本身的形态结构,特别是不能破坏整体系统,因为溶洞熔岩的形成,其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维护溶洞内的各种珍稀独特的景观及其形成环境;②观赏溶洞的游客数量、游客类型、承载能力、景观形态意象引申、景点安排、区块的拆分、观赏的形式、观赏路线的安排、游客指导等一系列方面,景点都需要精细规划,并严格按照自然化学原理,同时保障溶洞的观赏价值、研究价值、历史价值,科学合理的对溶洞的价值进行开发挖掘,形成独特的观赏特色;③协调兼顾溶洞的内外景观,按照条件因地制宜地培养溶洞植被,另外,溶洞内的一切自然景观都不可以进行人工加工;④溶洞内的景观和各种配套、排水系统、电源管线系统、突发灾害安防系统等,都应该按照洞内的整体景观风格进行设计。

竖向类地形景观设计也要按照五个原则:①保持当地原生的地形地貌及其周边环境,着重保护特殊性地址形态、各类岩石、岩土和地表、水质和水源,各种采石采矿行为应该严禁,同时各种不规范未批准的挖填平整也是不允许的;②要按照当地地形,科学利用地表元素素材,出色的规划特色景观,同时不能大规模地改造地形地貌或者进行平整,可以将废弃不用的土地、或者用于防范自然灾害的土地重新利用;③重点保护又需要重点建设的地方,要采用边保护边开发,边开发边保护的策略,坚决不能使用滥挖乱填开发方法,而是要综合规划地形地貌的再利用,在_发的过程中,对遭到破坏的要实施工程上的补救,对水系和地表进行再疏导和恢复,难以恢复的可以运用创意创造出新的景观来补救;④竖向类地形设计需要为相应的景观设计、基础建设、水文建设和其他规划设计形成辅助条件,同时做到相辅相成。

人工观赏景观设计。人工观赏景观设计是借助人造手段模仿自然推演或者时间演进的景观。人工观赏景观在人造景点非常常见,是一种新的景观设计规划方法。

人工景点在规划分类上可以划分几类:陈列型人造景观、表演型人造景观、游客参与型景观。陈列型人造景观为主的景点有点像大型的室外博物馆,游人可以通过观光满足其需求。表演型人造景观,人的表演也成了景观的一部分,游人在观赏静景之外还可以观赏人的歌舞,通常景区的歌舞或其他表演都会追求新奇,以此满足游客的需要。游客参与型景观则更进一步,游客可以自主的参与到景观当中,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感会给游客带来极为新鲜的体验。

所有常见的景观设计当中,通常都有几个共同的目的,首先,力求景观具备文化内涵,强调艺术特征,强调历史底蕴。主要方法包括发现和发掘与景观相关的风俗人情,民族特色,或者通过历史溯源找到景观的历史背景等。因为这些是和人们的生活追求相一致的,人们去景点,很多时候不单单是去看景色,还常常关心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其次,对原生环境的追求,主要有对地形地貌的保护,对水文环境的保护,对当地动植物的维持,对空气环境等的保护。因为景观的生态环境和其原生性,与景点的可观赏性、特色、内涵都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保护了这些才能保障景点的发展可持续;最后,对直观美感和观感的追求,景观的设计很多都是以人的直接视觉效果为目标,虽然这种景观相对而言是狭义的,但是往往能带来最直接的效果。

4.结语

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是景点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好的景观设计和规划不但能够对原生自然景观进行保护,还可以实现景观价值的最大挖掘。掌握景观设计规划的基础理论,提高景观设计水准,对于景点的开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保岱镇位于桑干河南岸,为官厅水库上游区,有耕地6万亩,其中2万亩为果树,由于近年来气候干旱,降雨减少,至使地表经流流入桑干河的水量减少使地面蓄水与官厅水库贮水发生了矛盾而地下水也没有被充分利用,水分渗漏比较严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渗漏,充分利用地下水,保证地表降雨足量流入桑干河,增加官厅水库蓄水量,保障首都人民用水安全,我镇规划在全镇范围内建设万亩苹果节水工程,以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亩均消耗量,增加向下游官厅水库的输水量。

项目基本情况

1、工程项目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位于保岱镇政府西南,现在苹果面积2万亩,设计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涉及上洪寺、下洪寺、茶房、董家房、保岱、辛庄、方家沟等22个行政村9702户31000人。

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期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建扬水站5处,打机井20眼,铺埋PVC塑料管道200000米,建混凝土衬砌防渗管道110000米,建输水涵管30座,农桥5座,实现渠道衬砌防渗灌溉面积0.8万亩,共实现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

建设工期为1年(2012年9月—2013年9月)

建设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3295万元,其中渠道防渗衬砌工程投资1320万元,扬水站建设投资25万元,打机井投入500万元,PVC塑料管道投入800万元,建输水涵管投资60万元,农桥投入50万元,其他电力配套及人工投资200万元。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295万元,其中申请北京帮扶资金3095万元,镇村自筹200万元。

经济效益评估

篇(5)

一、民用机场布局特点及发展情况

1.机场布局特点

(1)机场数量快速增加,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截至2010年底,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175个,比2005年增加33个;机场密度达到1.82个/十万平方公里,比2005年提高了23%。按100公里服务半径计算,既有机场服务体系覆盖了全国73%的县级行政单元、75%的人口和86%的GDP。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武汉、沈阳、郑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其他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根据我公司的研究成果,民航局颁布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预计到“十二五”末,民用机场规划数量将达到245个,其中,建成的数量在230个以上,提前5年实现既有规划目标。总体来看,我国民用机场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大型机场数量不断增加,中、小机场布局密度显著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八五”以来民用机场数量增长情况见表1。

(2)地区间机场密度差距仍较明显

从单位面积机场密度看,由高至低为华东、中南、东北、西南、华北、西北和新疆,西部地区机场覆盖面较小、东部地区机场覆盖面较大,密度最高的华东地区是新疆地区的五倍以上。总体看,西部地区居民航空出行的地面距离长、难度大,东部地区比较便利。从单位人口机场密度看,由高至低为新疆、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我国西部地区因人口数量少,单位人口拥有的机场数量多,而东部地区尽管机场数量多,但单位人口拥有的机场数量不高,这表明东部地区机场的服务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机场的服务效率偏低。具体见表2。

(3)机场功能结构的区域性分布差距较大

民航运输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有利的经济发展条件,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率先崛起,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由此导致的机场布局和航空运输发展也存在着东密西疏的现象。东部地区航空业务量占全国比重较大,大中型枢纽机场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京、沪、穗地区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33%,而中西部地区仅有乌鲁木齐、昆明等机场凭借对外地缘优势,成为特殊意义上的区域门户枢纽机场,机场吞吐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6%和3.6%。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民航机场布局呈现向西部倾斜的趋势,但机场功能结构分布特征在短时间内较难改变。

2.机场发展情况

(1)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集中度很高

2010年排名前51位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95.2%,除京、沪、穗的四大机场外,成渝枢纽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发展较为突出;中部地区呈现武汉、长沙、郑州三大机场相互竞争的格局;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和深圳机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东北地区已经从大连、沈阳双核领跑,转变为大连机场一花独秀,沈阳和哈尔滨机场紧随其后的局面。

(2)大、中型机场保持快速增长

2010年,昆明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成为继首都机场、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成都双流机场之后,第7个突破2000万人次的机场;青岛和大连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使得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的机场数量达到16个。以上机场中,除深圳机场和昆明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低于10%以外(分别为9.1%和6.6%),其余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均高于10%,上海“一市两场”的旅客吞吐量增速更是达到26%。

(3)支线航空支持力度加大,支线机场发展迅速

在民航局对小型支线机场和支线航空航班飞行给予一定量的政策性补贴的基础上,2010年12月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通知,在“十二五”期间将对国内航空公司用于支线航线的飞机、发动机维修的进口航空器材(包括送境外维修的进口航空器材)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于降低支线航空航线运行成本将起到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支线航空发展环境,进一步促进支线机场的发展;自2011年1月1日起,国内支线飞机执飞支线航班免征机场建设费的措施,也是降低支线机场乘机旅客的乘机成本、努力实现基本航空服务的具体体现。上述措施的实施,较好体现了政府发展支线航空的意图和政策导向,对改善支线机场的运营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支线机场的航空业务量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随着支线航空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鄂尔多斯、榆林、包头等机场为代表支线机场将得到快速发展。

(4)以机场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开始形成

“十二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提倡“安全、快捷、高效、绿色”的发展理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由注重各种交通方式自身能力的提升,向多种方式协同发展转变;由注重通道建设向通道和枢纽建设并重转变,实现统筹协调、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优化衔接的交通发展新局面。随着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部分大中型机场的枢纽建设初见成效,从机场总体规划、改造方案设计等诸多方面将综合交通枢纽的理念付诸实践,形成了上海虹桥等一批综合交通枢纽。

二、机场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场总量少、密度低,服务覆盖范围不够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建设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要求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仍然存在机场数量少、密度偏低的问题。按照国际航空协会(IATA)的服务/规划标准为90%的旅客可以在30~45分钟内抵达机场(美国目前平均地面运输时间为40分钟)。截至2010年底,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中的287个地级及以上中心城市中(另外50个为地区和自治州、盟首府所在地),仅有130个拥有运输机场(有157个中心城市无机场),拥有率为45.3%,覆盖率为77.4%(按100公里半径计算);全国50个地区与自治州、盟首府中有14个不能实现运输机场覆盖,覆盖率为72.0%。在机场布局综合评价得分排位顺序靠前但尚未有机场的主要地级城市有苏州、东莞、中山、淄博、保定、江门等。

2.大中型枢纽机场能力不足,中转功能不尽完善

2010年,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7395万人次,广州白云和上海浦东机场突破4000万人次,深圳、成都、昆明机场突破2000万人次,全国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达到16个。乌鲁木齐、三亚、郑州等机场有望在2011年突破1000万人次。预计上述机场在“十二五”期间及未来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既有设施能力已不能适应机场未来发展需要,远期市场需求超过规划能力的情况较为普遍,需要规划预留大都市地区第二、第三机场。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国中枢航线网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枢纽机场的建设也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枢纽机场的建设与枢纽运行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矛盾,突出表现在航班衔接不便、中转流程不顺、旅客行李换乘困难等等。2010年,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到7395万人次,位居全球第二位,但其国际旅客比重不足1/4,中转旅客的比例也不高,特别是东区的T3航站楼与西区的T1和T2航站楼之间的中转衔接不便,也制约了北京首都机场枢纽的构建;上海浦东机场尽管国际旅客的份额已经占到60%左右,但机场的航空业务量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由于浦东与虹桥机场之间地面交通的衔接不太方便,制约了两大机场间的旅客转乘,也影响了其枢纽作用的发挥;广州新白云机场的国际旅客比重一直不高,且由于与香港和深圳两个机场相邻,枢纽运作也受到较大影响。

3.部分支线机场建设标准偏高

机场建设等级普遍偏高,4C级及以上的机场数量为157个,占机场总数的89.7%;3C及以下机场仅18个,占机场总数的10.3%。总体而言,支线机场的建设标准偏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民航支线客机数量仅占客机总数的9.3%,座位数仅占3.5%,运力无法满足需要。许多支线机场不得不提高飞行区标准,以兼顾干线飞机的运行要求,吸引航空公司开通航线。这也直接导致了机场建设投入偏大,运营压力增加,不利于支线机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空域资源紧张,制约民航发展

我国大、中型机场空域资源紧张,航班运行受限,部分地区航空需求受到抑制。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例,现有机场设施具备实施三条跑道独立运行的基础设施条件,但受空域资源的限制,现行的机场运行能力限制在82架次/时、1400架次/日(按照现行的管制标准,应具有100架次左右/时的能力)。由于首都机场的运行受到限制,许多支线机场开通北京航线的愿望无法实现,首都机场现有航空业务量水平是一种受限的需求,通过释放空域资源能提升北京首都机场的处理能力,满足航空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枢纽机场运作一般需要在机场形成若干个航班波,而航班波的形成会对空域资源和跑道资源提出较高的要求,首都机场目前的空域使用条件也无法有效满足枢纽运行的需要。

三、完善全国民用机场规划布局的必要性

1.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1~203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实施民航强国战略的攻坚时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分工强化促使区域经济趋向一体化发展,地区经济协同效应显著增强,区域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更加紧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寻求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民航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对于战略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旅游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将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同时,民航强国战略提出的大众化战略目标,有利于居民交通出行条件的改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因此,加强机场布局规划研究,加快机场建设是满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要求。

2.有利于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民航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快速交通和国际旅客运输的骨干,加快以机场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有利于形成辐射全国、连通国际的快速运输网络,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结合近期国家交通建设的重大变化,尤其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网的全面形成,重新站在综合交通层面审视各种运输方式的协同发展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健康协调发展。

3.是完善机场功能属性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航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功能。民航运输旅客构成日趋大众化,将逐步成为普遍性运输服务;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已成为城市重要的配套设施,提高航空运输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率,有利于强化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公平性、公益性属性;机场的社会保障作用明显加强,已成为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充分利用好地面(如既有军用机场实施军民合用)和空中资源,已成为民航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需要结合民航运输发展的新趋势,在规划布局中进一步完善机场功能属性,提升机场的服务功能。

4.是满足我国机场布局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最快的时期,机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二五”期间,机场建设仍将快步推进,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末期民用机场数量将达到230个以上,原《规划》在2020年前完成的机场项目将基本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提前5年完成原《规划》既定目标。原《规划》已不能很好地指导未来(“十三五”时期及以后一段时期)我国机场规划布局和建设,需要对“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机场布局进行规划研究,以指导我国民航机场建设。

四、关于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调整的建议

1.增加机场数量,提高机场的覆盖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民航出行需求将快速增长,大众化趋势更加显现,民航运输将成为人们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而我国机场数量少、密度偏低,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需要继续加强机场建设,增加机场数量,提高机场覆盖范围,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2.推进大中型枢纽机场建设,促进区域机场群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时期,城市群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实现地区资源优化配置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加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全球化进程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同时,随着城市群规模的不断扩大,优化城市群地区多机场体系,协调配置土地、空域等关键性资源,提高区域航空运输效率,已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航空运输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

3.加强西部机场建设,优化机场空间布局

篇(6)

方晔:过去,股权激励起到了一定作用,应该给予肯定。当然,从操作层面看,国企股权激励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授予没有常规化。很少有公司将股权激励授予常规化,就是说可能每年都授予。没有常规化授予的原因可能是,现在的监管下,对授予的业绩条件要求很高,意味着只有经济不断上涨、企业业绩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才能做股权激励。而2012年中国GDP增速回到8%以下,今后可能会趋稳,而且未来一些行业的竞争可能越来越激烈,这意味着,现行制度存在一些需要探讨、改变的地方。比如,可以让股权激励授予成为常规安排,让解锁成为更高要求的安排。这也符合国际市场的通行实践。

第二,激励工具单一化,以期权为主。期权的长处是和股东利益联系很紧密,但比较适合经济上升期、企业高速发展阶段,否则就需要使用其他工具或工具组合。欧美公司的股权激励也经历了从单一工具到多元工具的过程,也会根据不同的人员去区分使用工具。比如对CEO,注重其和股东利益联系更紧密,就主要用期权。对于CEO以下的人,可能其他工具更合适,以限制性股票为主。未来,激励工具应该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第三是业绩指标不够个性化。现在,业绩指标的设定上,更多体现的是同质性。不同行业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业绩指标应该有所不同,就是说,在一定的共性的基础上,指标应该体现个性。

《董事会》: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背景下,你怎么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趋势?

方晔:我持非常乐观的态度。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无论国企、民企都需要这样的机制。三中全会的决定,两处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长效激励机制,这说明高层意识到了重要性。

篇(7)

让林一平先生心潮澎湃的是,在他的手下将诞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第一拍,后来媒体称之为“四十年来第一槌”。当时有135件玉器骨雕外国摆件、古玩杂件,书画等上拍,拍卖总成交额35805元,成交率74%。那只敲下这一拍的木槌已是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

同年10月3日,深圳进行了“首届中国当代名家字画精品拍卖会”,交易额超过250万港元,成交率85%,这是国内首次举办的中国书画拍卖会。

对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拍卖市场,中国嘉德书画部经理胡妍妍则有着下面的记录:“1994年3月27日,随着香港收藏家张宪宗先生喊出e 8万元,第一件书画拍品落槌成交”。这场只含有中国书画和油画两个专场的中国嘉德首拍以总成交额1400多万元收场。

中国艺术品拍卖在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并进入最初的实践阶段。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委员会主任张忠义在接受本刊驻京记者采访时回忆说“那个时候,进拍卖行的都是业内的行家,大家都带着新鲜和惊喜,哎呦,艺术品也能拍卖了,而在这个时候,拍卖市场上基本没有假画。”

1995年,油画作品《去安源》,古代书画作品张先《十咏图》分别以605万元和1980万元成交。很多人设想,这样的作品如果在今天上拍会出现怎样的天价,但当时如此的价位已在艺术品市场掀起了一个小。但总体而言,中国书画与中国最初的艺术品市场还是以平稳、缓慢的节奏向前发展着。

2000年,苏富比公司宣布停拍中国画。这一事件,由于看起来对于国内艺术品市场影响甚微,几乎不见相关报道,只是人们在强调中国书画存在赝品问题困扰时,屡屡以此作为佐证。艺术品市场著名评论人牟建平告诉本刊驻京记者说“之所以会停拍中国画,主要因为苏富比以拍卖中国古代书画为主,而中国古代书画的争议比较多,拍卖公司又不能拍出去有争议就不管了,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当然,其中也应该有利益的原因。”

张忠义则认为:“从各种迹象分析看,苏富比公司停拍中国画主要还是经济原因。今天在它恢复中国书画拍卖的时候,鉴定问题和当初一样,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拍卖公司是看到了中国书画拍卖的价值。”

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张东辉面对本刊驻京记者采访时回忆说:“起初的艺术品市场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书画拍卖基本上就是挨着估价的边儿就成交敲槌了,没有今天这样激烈火爆的场面,这种缓慢平稳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03年非典之后。”

2003年对于艺术品市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非典”之后,艺术品市场迅速升温,拍卖市场的火爆完全出乎了人们的预料。有分析认为,从1992年到2003年,10多年的发展让艺术品市场经历了最初的积累,进入到一次向上突破的时段。而牟建平则认为:“如果要做个解释的话,那么,应该说,在这个时候,有资金进场了。”

资金的进场不仅体现出艺术品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品市场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收藏市场,而开始变为收藏资金与投资资金共同发生作用的市场,艺术品市场的轨迹因此开始了动荡起伏。回过头我们再看2003年的中国,由于避开了亚洲金融危机,在全球经济呈现疲态的时候,中国经济却呈现出高增长姿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当年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这标志着,中国社会的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艺术品市场的兴起与中国经济大环境的上升状态形成了吻合。

在各方资金的推动下,中国书画市场迎来了最为辉煌的2004年和2005年。迄今为止,2005年是中国书画天价作品数量最多的年份,也是中国书画泡沫与各种问题最集中爆发的阶段,张忠义回忆这段历史时指出:“这个时期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是炒近现代的海派书画作品,二三流画家的作品也被炒到了一个很高的价位。”

2005年之后,中国传统书画进入了低谷,高价参与的收藏者被套牢。对此,媒体只给了四个字的形容:泡沫破了。

在传统书画市场“低迷”的同时,中国油画开始走出上涨行情。2005年的一则新闻指出,罗中立作品累计拍卖超过了1亿元。这一数字至少说明市场的活跃程度。而到了2006年,又一个具有市场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了。张晓刚的《同志120号》在纽约拍出了97.92万美元高价,从此揭开以前卫油画为主,被称为“当代艺术”的狂涨序幕。2007年,张晓刚、曾梵志、石冲、岳敏君、方力钧、陈丹青等人的作品相继突破千万元大关。蔡国强《为APEC作的计划》的火药画达到了7424.75万港币。

2008年春拍,当代艺术的天价仍在延续,但神话已经到了终结的时候。我们把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张晓刚的拍卖情况与齐白石,徐悲鸿对比,不难发现,张晓刚从2000年至今,价格涨了100倍,而最好的拍卖季成交数量不过是28件。高企的价位与形影相吊的交易人群完全没有对等关系。张忠义则举了另外一个例子:“按照我们的统计,有一位当代艺术的画家画价居然短期上涨了700多倍,就是火箭蹿升的速度。”

牟建平认为“即使是目前当代艺术已经跌下来,它的拍卖价位仍然不是内地藏家所能接受的。从中国书画到当代艺术的板块此起彼伏,带有强烈的资金运作色彩,当有资金运作经验的人进入艺术品市场,就会把资金的运作方式带进来。实际上,拍卖市场的天价作品基本上都不是真正收藏家出手购买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之所以保持稳定,与炒作资金无法进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曾经以一本《艺术的阴谋》,直指当代艺术陷阱的河清教授在接受本刊驻京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外银行家,IT新富购买力的减少,当代艺术的外贸前途已经中断。雷曼兄弟总裁出售手中当代艺术作品就是生动的例子。在这一时刻,国内的油画艺术家应该抛掉投机心理,进行彻底的大转型,通过考虑国内的艺术审美趣味打开内需市场,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篇(8)

贵阳花果园国际中心属于南明区。南明区隶属于贵州省贵阳市,因境内有南明河而得名。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是贵州省会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下辖18个街道、4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209.34平方千米,2019年总人口65.69万人。

南明区居于云贵高原东斜坡,贵阳盆地南部,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平均海拔1260米左右;地貌类型以坝地为主,山地次之,丘陵最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1、 所有能为香港队出征的队员,均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而持有该护照的充要条件是成为一名持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中国公民。因此所有的港队归化球员都是中国人;

2、 由于归化过程中要求放弃其他国籍以免与中国国籍法产生冲突,这些归化球员也都不拥有其他的任何国籍;

3、 香港的归化球员甚至比数百万拥有其他国籍的华裔香港人更正宗,中国香港已经是唯一的家,因此他们都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中国日化市场相当的活跃,本土的日化品牌、外资日化企业还有国外的日化品牌竞相参与到中国市场的竞争当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我国日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江苏省日化企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不仅在数量上达到数千家之多,而且在日化品牌上更是有较大的突破。在如此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情势下,我国的日化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进军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日化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日化市场的格局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洗涤剂市场和第二大化妆品市场,现阶段我国日化产业的主要营销模式是实体销售和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和物流产业的便捷为日化产品的创新营销模式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目前中国日化产业的已经初步的形成了几个产业的集群,主要围绕在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但是外资的日化品牌仍旧占据中中国日化市场的主导位置。目前我国本土的日化企业主要有上海家化、纳爱斯、广州立白、伽蓝集团、霸王、广州拉芳等,自然堂、百雀羚、相宜本草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这样的市场发展格局之下,中国日化想要实现与国际接轨,缩小产业的差距性,需要从国内市场出发,占据有利的位置,实现日化产业的品牌积淀。为融入到国际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打造中国的日化品牌刻不容缓。

二、中国日化与国际接轨的发展对策

1.拓展现代性的营销渠道,占领市场份额

中国日化产品有着自身的品牌优势,在营销的过程中需要将产品的理念、功能和优势通过一定的方式传到给消费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品牌的营销上应该善于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渠道,从消费者的喜好出发,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实现目标,通过有利的手段在市场范围内提升产品的影响力。整个营销的过程涉及到与供应商、经销商和广告媒体等多个方面的联系,最终面向的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各个环节的整合,将日化品牌传播和推广到消费群体中,通过利用网络销售、专柜销售、商超销售等多种渠道渗透品牌意识。尤其是在媒体和网络领域,应该加大投入的力度,占据广告黄金位置,反复的宣传品牌产品。在电视剧、网络剧和网络游戏等媒体产品中巧妙的植入日化品牌,在消费者的潜意识中形成了品牌概念。比较成功的案例就是立白洗衣液赞助的《我是歌手》节目,从2012年赞助之后,立白知名度快速的提升,从销售量上来说达到了同比增长了60%,广告投放效应所换来的市场利润是巨大的。应该看到营销宣传的新的渠道,善于利用媒体和网络这些消费群体关注的渠道,提升曝光度,在市场范围内形成深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而引导消费者去主动购买品牌产品。中国日化产品现代性的渠道体现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销方式,更有利提升产品与国际的接轨的速度和效率,同时通过产业的互动和合作实现规模的效益,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实现互惠互利。

2.创新产品的利益增长点,明确产品定位

尽管现阶段国内的日化产业发展状况趋于稳定,但是中国本土的日化产品仍旧被外资日化产品所打压,不是因为技术和质量上实力弱,而是因为在产品的定位上没有找准创新点。对于整体日化产品发展市场缺乏一个正确的判断。中国日化产业创新观念不足,传统的老品牌如果不进行更新换代必然会被市场所以往。产品的创新不仅仅是在产品的内容上,在产品的包装上、产品的理念上和产品的品质上都应该打造符合现代人消费观念的个性化产品。很有可能一个细节上的改变就会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尤其是现代日化产品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选择充斥着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在考虑到实用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审美需求,产品的使用习惯是否符合大众的生活习惯等。中国日化在实现向国际市场的扩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不同地域人们的消费习惯,将中国特色作为产品的品牌优势,在产品的包装和宣传上体现与当地人的审美习惯相一致的特点。

3.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形成品牌优势

中国的日化产业最需要的就是形成品牌的优势,品牌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长期的积累。日化产品的内容和概念都是大同小异的,如何挖掘自身的优势,通过品牌这一竞争力来获取核心的竞争力,需要在自主的研发上入手。在企业的产品定位上应该充分的把握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走在消费者的前面,将品牌的形象塑造成消费者所期待的样子,创造出品牌竞争中的优越感。将企业的自主研发的关注点放在消费者身上,深入到市场当中去,对于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喜好、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价值观念进行制止的划分,通过市场细化原则,根据不同的需求层析制定不同的品牌推广方案。满足各个年龄层面、各个消费群体、不同职业的不同购物需求,将产品的研发和消费心理结合起来,确立目标消费群。企业应该不断的进行资本的积累,以扩生产的规模,在技术上突破创新,满足不同人群的制定不同的产品设计方案。将品牌的优势充分的展现出来,形成企业所特有的品牌文化,从而赢得大众的文化认同。以中国日化本土品牌的优势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核心的品牌竞争力去应对国际日化品牌的竞争状况,将中国日化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底蕴和产品特色传播出去,提升国际的影响力。

4.加强与国际的技术合作,洞察国际市场

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是提升我国日化企业产品质量、经营状况、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增强我国日化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自加入了WTO以来,加强了与多国家的合作,在人才和技术上都实现了友好的交流和合作,产业的环境日趋的规范化,市场发展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中国日化产业有自己的发展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中国的日化产业市场非常的巨大,能够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而外资企业的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的优势又能够为我国的产业合理化发展带来积极的借鉴。通过相互的合作,实现经营管理的规范化,能够降低在日化产业所承担的产业经营风险。

三、中国日化与国际接轨的现实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

通过实践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日化产业有着非常大的消费群体,并且这是一项经久不衰的产业,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中国日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以消费者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始终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出发点,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消费者始终主导者行业发展的总体方向。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可以看到的世界更大更远,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消费者对于日化产品市场的了解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一种产品的选择都会在内心形成一个判断的标准,单一的功能性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在众多的选择当中,人们更加倾向于大品牌,实力雄厚的日化企业。

2.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动力的生产模式

创新始终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的日化产业需要通过创新手段提升产品的市场承载力,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挖掘新的产品价值增长点。日化产品注重的使用体验,通过使用效果的观察可以发展不同企业品牌的优势性。中国日化品牌想要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必须不断的更新发展的观念,积极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融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和产品的升级过程中,在保留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放大产品的优势,提升产品的质量,创新产品的包装和设计。尤其是在产品当中渗透企业的品牌文化,形成一种文化力量,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同时对产品有一个深刻的引向。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是一个广义大范畴,不仅仅局限在技术创新上,更是要体现在观念的创新。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中,敢于大胆的尝试,不惧怕挑战。在与国际接轨的日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切的问题都是未知的,我们对于市场的把握程度远远不及其变化的快,所以每一次大胆的尝试都是经验的激烈,通过创新这一动力,对于人才、技术、资源等进行整合,形成日化企业发展的强大保障,提升中国日化企业的抗压能力。

3.坚持产业集群、产业合作为保障的管理手段

中国日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国际间的贸易合作,日化产业的合作发展是对于行业总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国内市场中,日化产业应该形成集群效益,通过日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相互带动,开发出更多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分散可能存在的风险,吸收发展中的有利因素,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不但的开拓新的发展市场,以多样化的管理战略提升中国日化企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对于老品牌的日化产业进行重新的产业格局调整,融入新兴的产业元素,实现产业的升级,扶持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带动日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形成中国日化企业的集群效应。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从而吸引大量的外来投资,通过和外资企业的合作实现产而已规模的扩大,推动中国本土的日化产业发展壮大,最终拓展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全球化的经济视角下,中国的日化市场实现了开放性的自由化的竞争环境,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创设中国本土的日化品牌,通过科学的销售营销手段,先进的管理理念,大胆的创新研发,不断的壮大自身的发展实力,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探寻出一条适合中国日化国家化的发展道路,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满足消费者的发展需求,彻底的改变中国日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环境,以国际化的视角壮大中国日化产业的规模,推动中国日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十版),2001:450-486.

[2]李楠.我国日化产业的战略选择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22).

篇(11)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证券为媒介的资金运动实现了跨越国界的流动,与此同时经营证券的经济主体也实现了跨越国界的运作,其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证券投资主体的国际化,二是证券筹资主体的国际化,三是证券经营机构的国际化,四是证券运行规则的国际化。

一、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经济的全球化、证券化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贸易、市场等各方面都参与了国际分工,同时带动了证券筹资、证券投资和证券服务业的国际化。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一,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正走向国际化,它们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2000年底上市的外国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纽约证券交易所是15.6%,伦敦证券交易所是2O%,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是4O%,新西兰证券交易所是34%,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是42%,瑞士证券交易所是42%。其二,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大量吸收外国上市公司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其它证券市场结盟。比如欧洲的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三大证券交易所一直在寻求结盟;伦敦、法兰克福、斯德歌尔摩证券交易所也正在探讨合并;NASDAQ正在尝试将其市场延伸至日本东京和中国香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与美国证券交易所也在商讨合作事宜等等。世界证券市场发生的这些变化无不显示着当今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正在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这样一种趋势。

(二)国内背景

首先,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化是由本国国民经济日益稳步发展的要求决定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了更加自由、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市场潜力也随之增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这些外国投资者有的是直接投资,也有的希望通过证券投资来参与中国经济建设、分享由此带来的收益。同时国内也有大量企业希望到国际证券市场按国际惯例进行投资、筹资以博取更大的收益。其次,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是由中国证券市场自身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11年的风雨历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股权结构分割、资金供给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只有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再者,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走向国际化也是中国加入WTO的重要承诺之一。中国加入WTO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的承诺是在5年之内对外开放本国的证券服务业,允许外资持有中外合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股份(3年后最高可达49%)从事基金管理业务,享受与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相同的待遇;当国内证券商业务范围扩大时,中外合资证券商亦可享受同等待遇;外资少量持股的中外证券商将可承销国内证券发行,承销并交易以外币计价的有价证券。

我国证券市场面对世界证券市场国际化发展形势,以及加入WTO后开放国内证券业的要求,最终必然走向开放、实现国际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支持,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障碍因素

1982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行国际债券,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开始。随后1991年底发行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B股,到2002年3月底,我国B股市场有上市公司112家。此外,还发行了H股、红筹股、N股和ADR(美国存托凭证)、国际债券,筹集了大量国际资金。但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即注重证券市场筹资功能突破国界,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市场则更注重筹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国际化。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结构性缺陷

1.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证券市场不仅按投资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划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而且按投资主体的身份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等。在上市公司中,能够流通的股本只占总股本的30%左右,约占70%的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是不能流通的。这与国际证券市场股权全流通的要求相差太远。而且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不能流通的国家股或法人股占绝对控股地位,造成“一股独大”“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不合理现象,违背了证券市场“同股同权,同股同价”的基本原则。

2.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失衡。即一方面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发展失衡,债券市场亟待发展完善。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公司债券的融资额一般是股票融资额的3至10倍,2000年美国证券市场共有近1600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融资,只有不到200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融资。但在我国,2000年公司债券融资额与股票融资额的比例约为1:7。2001年188家企业发行股票筹资1046亿元,而公司债券融资额不到170亿元。沪深两个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债券更是少到仅有10只。另一方面单就债券市场本身来说也是失衡的:其一,债券发行市场规模庞大,而流通量却很小;其二,国债市场大,企业债券市场小。2000年证券市场总融资额为6400亿元,其中国债发行额为4800亿元,股票筹资额为1400亿元,企业债券筹资额为200亿元;国债现货交易总额为4200亿元,回购交易额为1.47亿元,企业债券全年交易总额为0.069亿元,而沪深两市的股票、基金年交易额为6.46亿元。

(二)规模偏小,难以与庞大的外国资本竞争

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偏小。-4J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02年4月底,纽约证券交易所2383家上市公司的市价总值已达108757亿美元,NASDAQ的市价总值为24018亿美元,东京股票交易所的市价总值为24804亿美元,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为10908亿美元,伦敦证券交易所为21697亿美元。-5J而同期,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为1164,市价总值4542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5493亿美元),总流通市值为1487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798亿美元)。另外,证券市场的相对规模也比较小,这可以从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来看。我国的证券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远远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1998年我国证券市场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为24.4%(到2001年底已上升到45%左右),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为7.2696(2001年为15%)。而同期,发达国家的证券化率英国为154.3%,美国为135.5%。发展中国家的泰国为50.2%,墨西哥为33.5%,韩国为29.4%。

(三)参与主体不成熟

1.证券经营机构缺乏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证券经营机构相比,我国的证券经营机构不但规模小、资金实力弱,而且在专业化经营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高级复合型人才等很多方面与国外跨国证券经营机构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首先是资产规模小。我国的证券公司在经历1999年和2001年两次增资扩股后的注册资本总额为800多亿元人民币,约合100亿美元左右。其中注册资本最高的银河证券为45亿元人民币(约合5.4亿美元),而美国的雷曼兄弟、摩根、美林集团的注册资本金分别为40亿美元、25亿美元和20亿美元。2000年我国101家券商机构净资产总额为652亿元(约合80亿美元),而美林集团、摩根和雷曼兄弟的净资产分别为127.6亿美元、141.2亿美元和87.7亿美元。其次是专业化经营能力弱。国外一些大型证券经营机构一般具有自身的业务特长,比如美林证券公司擅长证券发行、承销、重组,而所罗门兄弟公司则在票据发行和债券交易方面见长。反观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则业务结构雷同、种类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证券机构9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经纪、承销和自营三大业务。另外,我国的证券中介机构普遍缺乏市场公信力,甚至有的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联合做虚假信息披露,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投资者不成熟。在目前证券市场上。我国6000多万投资者中散户占99%以上,散户持股比例也在95%以上。在这样的投资者结构下,市场投资理念必然容易受到投机、跟风、重投机收益轻投资效益等观念的影响。另外,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行为不规范,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层出不穷。这可以从我国证券市场近几年来出现的“坐庄”“基金黑幕”、恶意炒作、包装垃圾股等现象得到印证。

3.筹资主体——上市公司质量堪忧。上市公司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所发行的股票无人问津,证券市场的交易就不可能活跃。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不容乐观。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的上市动机不纯,其上市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公司有一个更好的经营基础,而是为了利用“上市公司”的外衣更多、更方便地“圈钱”。另一方面,很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欠佳。有人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业绩自1996年以来逐年下降。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从1996的9.59%下降到2000年的7.63%,亏损面由1996年的6.03%上升到2000年的9.06%,与此同时亏损额从1996年的20.69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136.89亿元,亏损盈利比从1996年的7.16%上升到2000年的15%,1998年甚至达到23.02%。而且还存在“一年绩优、二年绩中、三年绩差”这样的怪现象。其原因主要是上市公司没有真正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正确理解上市公司的权利与义务。

4.证券监管力量不足、不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国际惯例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监管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起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多层次的监管体系。二是监管制度不严。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最大缺陷在于查处力度不够、制裁措施不严厉,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违规成本太低”。市场上违规现象频繁发生。三是监管中的计划经济色彩过浓。政府的政令干预过,曾经多次打压股市并获得成功,导致了“消息市”和“政策市”的形成。

(四)市场化运行存在机制障碍

这种障碍突出表现在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运用尚不协调。如上市企业的选择、企业上市目标市场的选择、上市额度和发行价格的确定等,都有很强的计划色彩,甚至不排除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法律架构和监管制度与国际证券市场运作惯例存在较大差距也是机制障碍的表现之一。

此外,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利率机制还未实现市场化、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等都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尽管我国证券市场必然要走向国际化。但是由于存在股权结构分割。市场透明度低。监管的政府意志过于直接。市场系统风险较大,市场没有做空机制等问题。因此,如果在这些问题没得到很好解决之前就贸然开放国内证券投资,极易招致国际投机资本的袭击,引起证券市场的动荡,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此,应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国情,明确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性和目标,选准国际化进程的起点和突破口以及具体实现方式、途径和步骤,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

三、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若干建议

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开放”的发展战略,走“渐进式国际化”的道路,逐步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一)建立统一、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要建立主板市场与二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与场内交易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等同时并存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紧建立二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为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在继续完善股票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同时还将继续推进金融创新,积极稳妥地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使我国证券市场尽快形成以股票市场为主体,多层次证券市场并存和协调发展的市场体系。

(二)改革证券监管体制,提高市场运行机制的市场化程度

证券监管层应逐步从“裁判员”兼“运动员”的角色,转变为只当“裁判员”、主要负责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和维护。当前证券监管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尽快实现证券发行和定价市场化运作,提高其透明度,完善退市机制等方面。要取消证券发行和上市的指标限制,取消规模、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取消证券发行的价格限制。发行的规模、定价完全取决于筹资者自身需要和投资者的认可程度。同时,逐步建立起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突出培育行业自律组织发展完善,使其成为监管体系的中流砥柱。

(三)发展壮大国内证券经营机构,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的就是证券经营机构。面对大型跨国证券机构的挑战,我国的证券经营机构应该在认真分析和预测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找准市场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最为关键的是选准自身的市场定位。国内证券经营机构发展壮大自己的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增资扩股、兼并重组提高资本实力,扩大资金规模,力争实现规模化经营。二是寻求与国际知名大型证券经营机构的合资、合作,成立中外合资证券经营机构。在合作过程中学习先进经验,培育自身的创新能力。三是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对于智力密集型的证券经营机构来说,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资本,因此必须重视人才的培育和开发,重视公司文化的培育,尽力为公司员工个人才华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

推荐精选